游曲阜有感(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21:57: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游曲阜有感(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游曲阜有感(最终版)》。

第一篇:游曲阜有感(最终版)

游曲阜有感

——可爱的孔子

变电运行7班 梁毅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是‚文圣‛孔子的家乡,孔子晚年曾在此著书讲学。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也是周末我与好友梁梦微游目的地。

‚三孔‛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也因此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从古至今孔子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形象似乎就是一个勤学好问,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老学究,但同时他又是一个迂腐不堪,思想保守,寻章摘句的老学究。其实,孔子今天的形象受到了古代封建统治的断章取义,肆意扭曲,而在新文化运动后又有些矫枉过正,成了反动封建的代表人物,被批为‚孔老二‛。而事实上,在我看来孔子是一个有血有肉,与你我他都很相似有趣而又可爱的老夫子。

在学术上,孔子的地位自不必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都成为读书人的名言警句,学习准则。而正是因为孔子有着‚圣人‛的名头,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读书人的代表,封建统治者通过对他的言论断章取义,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比如‚以德报怨‛貌似儒家正统思想,也颇受今人诟病,成为孔子的一大‚罪状‛。西方‚圣人‛耶稣在圣经中提倡以牙还牙,而孔子也不主张逆来顺受,这一点上东西方的先哲的观点是一致的。‚以德报怨‛的原句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没有明确的说用何种手段‚抱怨‛但也明确我们应该以德报德而非以德报怨。

而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更是不曾见于儒家经典。究其根本不过是一句戏文。《左传》是儒家经典教材,儒家对于‚君难‛的看法是:‚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就是说国君为了社稷国家去死,死得其所,我们就应该与之共同赴难,如果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死,死的就不得其所。那么大臣们又不是他的奴才,谁该去死呢?孔子的再传弟子孟子的‚民贵君轻‛更是深入人心。《孔子家语?六本》中记载孔子曾盲目服从父亲的弟子曾子登门训斥,教导曾子儿女有责任纠正父母的过失,父母有服从‚天下大义‛的义务。《孝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像这一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孔子并不是封建统治的拥护者。相反,他的很多主张现在看来仍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吕氏春秋》记载了两个关于孔子的故事——子贡赎人和子路拯溺。原文是这样的: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意思是说,鲁国有法律规定:鲁国人如果在国外沦为奴隶,把他们赎出来的人,可以从国库报销赎金。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为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孔子能从细小处看到结果,这是由于他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观察得远啊。

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做好事不求回报才符合道德要求,而正是由于这一观点,使大多数人丧失了做好事的主动性。做好事反被诬陷的怪现象更是造成了‚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悲剧。

到此,孔子似乎仍是一个离我们极为遥远的形象。接下来我们不妨了解一些孔子的‚八卦‛。

据说孔子相貌很丑,对于孔子的长相,史记中还有一个相当生动的描述,在孔子在周游列国的14年中,在郑国跟学生们走散了,过了很久,子贡跑过来说,刚才我在城门处碰到一个人,他给我说了这几句话,我想这几句话就是讲的你。子贡说:“那个郑国人说,刚才我在东门看到一个人,额头突出像尧。脖子长的像皋陶,肩膀又跟子产长得有些相似,下半身比大禹还要短三分,奇形怪状,瘦弱疲惫的样子好似丧家之犬。(“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就这样的说法孔子还略有笑意,赞成郑国人的说法。但偏偏也是孔子嫌弃弟子子羽貌丑,后来了解到子羽的品行才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也许是当时的人都比较淳朴,孔子貌丑并不影响他成为名人,引的卫灵公的夫人南子邀请,只是南子的名声不好听,有些缺心眼的子路忘记了老师“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教导,质问道:“这个女人臭名昭著?您为什么不推掉呢?这不是坦坦荡荡的君子行为!”作为老师的孔子,此刻本来应该大义凛然的对子路讲出一番贯穿“仁义礼智信”的大道理,却像孩子般的赌咒发誓道:“要是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天打雷劈,天打雷劈!”。(“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周游列国经常出麻烦,一次被人围攻,与弟子失散,而原因竟是因为孔子长相凶恶,与恶人阳虎长相相似。孔子听说后正生气呢,弟子颜回回来了。孔子说:“回呀,我还以为你死掉了呢。”,平时做事说话不紧不慢的颜回很有些急智,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的回答道:“老师还健在,弟 子怎么敢先死呢?(子畏于匡,颜渊後。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孔子被噎个够呛。

流年不利的孔子不久后在卫国叛乱公叔氏的地盘上又被包围,为了活命的孔子指天为誓,向公叔氏赌咒不再返回卫国后才得以逃脱。有趣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一出城门,孔子就对赶车的子路说,赶紧调转马头转向卫国,率直的直率质朴的子路半晌没有理解老师的意思,最终还是子贡从子路的手中接过了鞭子,几辆车便掉转车头向卫国的都城帝丘驰去;同车的子贡犹豫了半晌终于开口问道 “难道老师认为刚才我们与公叔氏的约定可以不算数的吗?”,孔子的脸霎时就红透了,终日呆板严肃的长脸上终于现出了非常可爱样子,望着越来越远的蒲地的城郭;小声的说:如果是被要挟发誓,那么不从也罢!(“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见史记孔子世家》)

在整个孔门中,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是很特殊的,两个人很少正面评价对方,似乎总是恶言相向;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如果你去卫国执政,先要做什么呢?孔子回答说那当然是要先有个名分(名不正言不顺啊!),于是子路很不以为然的嘲笑道:“是这样的吗?你简直是迂腐透了!”,面对竟然敢骂老师迂腐孔子生气的回骂道:“你这个小子太粗鄙了啊,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就这样,这对师徒放下面具,不再装出斯文的样子,就像是两个市井之徒一样对骂起来。

像这样有趣的故事还有不少,孔子一生也并非毫无瑕疵,对此有兴趣的不妨找一找,但在我看来总体而言瑕不掩瑜,一个活生生的人不可避免的要犯错,这也是真实孔子相较于圣人孔子的可爱之处吧。

孔子是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的: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按照孔老先生“只有看问题的角度和深浅不同,没有对和错之分”的教学思路,最新潮的解释是这样的:

孔子的补习收费如下:

三十而立:交三十两者,可以站着听课。

四十而不惑:交四十两者有资格发问,可以问到没有疑惑为止。

五十而知天命:交五十两,可以帮你卜卦算命,至少可以告诉你明天小考的题目。

六十而耳顺:交六十两者,考试时,老师会在你身边耳提面命,直到考顺手为之。

七十而随心所欲 : 交七十两者,躺、坐、玩手机、打游戏,泡学妹、来不来上课,都

悉听尊便!

第二篇:游孔子故里曲阜有感

游孔子故里曲阜有感

曾默雷 七、一

十月一日,我们一家人游了一天的孔子故里——曲阜。

整个城市不算很大,却十分有文化韵味,开发的很具有价值。四周刷了白漆的古代建筑鳞次栉比,商业发达,车水马龙,仿佛又重现了春秋时期的情景。孔夫子的雕像似乎正笑着注视着一切,乐呵呵地欣赏着繁华的曲阜。

偌大的孔庙透出一缕缕神秘的白烟,庞大而古老的孔氏家族在这生活直至解放前夕。翠色欲滴的茂密树丛下,不知隐藏着多少秘密。

解放后不久,孔老夫子有一段时间并未一如既往的笑对中国。那是荒蛮、无知、极左、愚昧的恐怖时代,一切受到了它本不该拥有的“批判”。街上四处涌动着潮水般的红卫兵,对于中国文化错误的否定,致使孔林里到处躺着被开棺、不得安宁的尸体与重见天日、深沉的棺木。瑟瑟秋风仿佛也在祭奠这悲哀。孔夫子那经过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洗劫、抗日、解放战争后,雨过天晴、刚刚绽放的笑容,又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重、严肃、忧愁的苦情。这似乎比中国近百年来的洗劫更加沉重。一片蔫黄的叶,像枯死的蝴蝶,从孔夫子的雕像边悄然擦过……

庙和碑毁了,但中国文化的链子却永不会断,秦始皇以后后焚书坑儒后,哪能想到昌盛的儒家文化经作为中国礼教一直流传至今呢?更何况“五四”、“文革”呢?“五四”运动让孔子成了“替罪羊”,但这又何妨?因为孔子的文化已扎根在了中国人的骨髓里,《论语》

已成为了世界通用的经典。因为孔子的文化就源于生活,人们离不开生活,文学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这就是孔文化昌盛不衰的魅力所在。

思忖间,我似看到孔子在被“打”后,却仍颤颤巍巍而坚定的站起,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又回归到了孔子的身后。一缕金丝透过厚密的乌云,撒在曲阜上。渐渐的,越来越多的金丝穿过乌云撒在中国文化界上,撒在人们心中。

缕缕淡淡的青烟,又从浩淼的孔林中缓缓升起,青烟袅袅。一位圣人依稀在青烟中坚定的端立着。再望一眼那沧桑却不失魅力的曲阜,历经千辛万苦却不失热情的曲阜。

第三篇:游岳麓山有感

游岳麓山有感

——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

执笔人:尚岭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们小组的成员做好了登岳麓山前的准备。刚8点,我们就已经到了岳麓山脚下。这时我们想起了书上关于岳麓山的介绍:岳麓山---东临湘江,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壑清幽,景色秀美,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名山胜地。我们为我们住在岳麓山脚下的湖南大学感到无比骄傲。

到了山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岳麓书院。虽然以前来过岳麓书院,但每次都是匆匆走过。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智睿等二僧办学。书院改为学堂以后,便有大批爱国志土如唐才、黄兴、陈天华等人,以及先烈邓中夏、蔡和森等都求学于此。1916年暑假期间,毛泽东曾寄居于此,以后又数次寓居,主编《湘江评论》、《新湖南》进行革命宣传。这座学府是一种由高贵语言和闪光思想所构成的财富。

从书院后门出来后,就到了有我国四大名亭之一美誉的爱晚亭。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由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倡建,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据湖广总督毕沅之意,取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将亭改名为爱晚亭。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经常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来此学习、登山、露宿和探求革命真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讲到这里我们都对蔡和森很陌生,于是我们查了些资料。蔡和森,湖南双峰人,1895年3月出生于上海。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期间,他“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著作,认真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很快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下半年至1921年初,他先后致信毛泽东等,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与改造世界,要发展中国革命,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第一次旗帜鲜明地称这个党为“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对他的主张“深切赞同”。同时,蔡和森对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理论、方针及组织原则也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为党的创建和早期党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1921年10月,蔡和森因领导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斗争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中央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成为党早期重要的理论家和宣传家。1922年6月,他出席党的二大,参与起草二大宣言,为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作出了贡献,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2年9月起任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主编,组织发表并亲自撰写大量文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纲领、主张等,揭露和批判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为维护、推动国共合作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大量工作。这期间,他还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探索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前途、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正确观点。曾庆红曾经说过:蔡和森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革命业绩、崇高精神和伟大风范,像一座丰碑永远耸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英勇奋斗的历史上,永远铭刻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心坎里。

蔡和森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用他的行动帮助中国走向复兴的道路,他用他的知识帮助中国走向富强。讲到这里我们已经到了山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岳麓山下的美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真的很好。

上山后我们从宏观上重新看了一看这个充满魔力的岳麓山。岳麓山不仅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更是长沙的“八宝山”。这里长眠了辛亥革命时期为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而献身的先烈,还长眠了抗日战争时期为抵御外侮而浴血疆场,以身殉国的中国军民,可称是“青山有幸埋忠骨”。黄兴、蔡锷、陈天华等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长眠于此。我先后走过了陈天华墓,蔡锷墓,黄兴墓等,下山时到了蔡锷墓庐。看着陈列室里蔡锷的生平,我不禁想起了这些革命英雄的光辉事迹。

蔡锷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在云南发动新军响应武昌起义,被推为总指挥,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1915年为反对袁世凯称帝,他从北京潜回云南,通电宣布云南独立,讨伐袁世凯。并组织护国军,打响了讨袁第一枪,历史上称为“二次革命”。蔡锷是“二次革命”的急先锋和首倡者。可惜的是他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病逝时年仅34岁。

在慨叹的同时,更多的是激起了我对这些革命英雄的崇敬。在那个水深火热的的时代,在那个民族危亡的时刻,正是这些抛头颅,撒热血,不怕牺牲的仁人志士撑起中华民族的大旗。谭嗣同在戊戌维新失败后,他本来可以逃往日本,“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黄兴为革命出生入死,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他不恋权利,是推翻清朝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陈天华在日本积极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还“日作书报以警世”,先后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两书,以血泪之声,深刻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清廷卖国投降的种种罪行,风行于世,影响甚大。为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的斗争,1905年12月7日写绝命书,决心以死来激励国人“共讲爱国”。8日,在东京大森海湾投海自尽,以死报国。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洋务运动中,还出现了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知识分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创造了一些条件。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建学会、和顽固派论战,传播了维新思想,领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尽管不足百日,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人民救国图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虽然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但它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做为国家的大学生,我们都深刻的认识到了我们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我们要努力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国家的复兴和人民的富强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南大学是一个有精神,有文化的高等学府,在这所高等学府里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我们都应该好好吸收湖南大学的的文化让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湖大人。然后好好的为国家奉献,像革命先烈一样去创建中国的新明天!我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游岳麓山有感

——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

年级:2010级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班级:1002 组长:王浩 论文执笔人:尚岭

研究组成员:尚岭 王浩 王海洋 杨昌成 曾金

第四篇:游红楼有感

游红楼有感

还是上个学期,我们军事爱好者协会去参观红楼。那是一个万里无云的秋天,菊花开的很灿烂,满天星,绿牡丹,红楼门前,还有菊展。没去之前,我对那一段历史的认识,甚至是有些模糊的。可是去看了之后,我发现,这些灿烂的菊花,这么灿烂的晴天与那一群在国难当头的人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无法割裂开来。

辛亥革命纪念馆门口是孙中山同志的雕像,我们在门口照了很多照片,孙中山同志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是他留给我们中国的思想,他开天辟地的创举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王朝,使民主观念深入民心。

让我记忆印象最深刻的是用鲜血染成的革命的旗帜。

从1858年列强的魔爪染指武汉时,到1912年北洋军阀统治湖北,这期间如此辛酸的历史,让人不忍继续看下去,这其间,牺牲了多少我国同胞!我们追求自由,民主,独立和科学,那时的我们国难当头,内忧外患,中国危在旦夕。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黎元洪,汤化龙,谭人凤 吴禄贞,刘静庵,也许,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只是一堆自己并不认识的名字,但是,他们对中国那一段崎岖纠葛的历史,又做了多大的贡献啊。

红楼原为清朝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址,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民主和自由,这个在封建社会根本不可能想象的词汇,在一百年前的今天,实现了。一百年前的今天,一群人不愿意看到中国收到内忧外患的困扰,勇敢的啊走到历史舞台的前面,成为了历史的弄潮儿。

然而,辛亥革命确立的宪法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民主制,他所确立的民主范围是资产阶级,可是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大多是工人和农民,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唯有确保他们的利益,一个政权有他的广泛的坚固的群众基础,这个政权才会长久存在,我想,这也是后来革命果实遭窃取的原因之一吧。这也是共产党获得认可的原因之一吧。

第五篇:游天目湖有感

游天目湖有感

八一班余达敏

这学期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选在了天目湖。之前我一直没有去看过,只知道它是常州的名湖,所以我一直很期待。

天目湖位于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界处的历史名城溧阳市境内,被誉为一到景区,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想把感兴趣的地方游个遍。待老师宣布各自行动后,我们组队出发了。天目湖中群山环抱,空气中似乎有一层薄薄的雾,使远处的山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湖面碧波万顷,放眼远眺,水天一色,再加上青山和亭台楼阁,真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我深深地陶醉其中,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手中的相机拍下这令人难忘的美景。

首先,我们来到了水族馆。这里光线比外面暗了许多,在墙壁上镶嵌着一个个橱窗,里面有一些形态各异的水草、珊瑚和海洋鱼类。有细长的银龙鱼,可爱的小丑鱼,还有许多我道不出名字的鱼类,十分新奇。沿着绿意盎然的山道往前走,我们便来到了铁索桥。我们兴致勃勃地在桥上奔跑着,在桥的另一端是小巧而优美的绣球岛。岛上有一个巨大的紫砂壶,清冽的水不断的从壶口流出。据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紫砂壶。往高处走,有一个古色古香的茶艺馆,这里有茶艺表演。在茶艺馆的外围,种植了许多茶树,所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出了小岛,我们漫步来到了乡村田园岛。在那里,我们参观了“远古磨坊”。这里陈列了许多农用器具,主要是一些石磨。它是有一个长木棍带动圆石磨转动的装置,只要往石磨上的小洞放进一些浸泡过的黄豆即可磨出豆浆来,我十分好奇,便亲手尝试了一下,才觉得推石磨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古人多么有智慧啊!我们还体验了龙骨车。这是一种用来灌溉的工具,人站在上面不断的踩动,可以带动水车转动,把低处的水引入菜地,这需要几个人一起合作,团结力量大啊!这又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游完乡村田园岛,我们又体验了其它一些有趣的项目。如:参观了农家小屋、体验了垂钓„„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下午两点半,我们依依不舍地启程回到学校。这是一次令人愉悦的旅行。

下载游曲阜有感(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游曲阜有感(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游烈士陵园有感

    游烈士陵园有感题记:沉沉的坟冢,埋葬了许多,也寄托了许多 清晨我们一行五人踏着朝露来到烈士陵园。烈士这个词似乎已经让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所遗忘了,美好而又安逸的生活已让我......

    游长城有感

    游长城有感 这次参观,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拓宽了视野。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下了车,眼前的长城真是让我吃了一惊。远远抬头望去,长城雄伟壮观,巍然......

    游红旗渠有感

    游红旗渠有感 王月 踏着重重叠叠的英雄足迹,队里组织全体学员参观了林县红旗渠,感受颇多„„ 作为一个河南人,红旗渠的故事一直伴随着我,红旗渠的精神更是在我身边,从未间断地闪......

    游雨花台有感

    不可忘却的历史—游雨花台有感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南京成为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在22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共产党员和各......

    游泰山有感大全

    游泰山有感 那天是星期一,我很高兴。因为我们全家要去泰山玩了。 爸爸妈妈和我一大早就起来了,我马上收拾东西准备好了爬山的工具,水、食物等等妈妈说不要让我带太多的东西,不要......

    游圆明园有感

    游圆明园有感 “当一切被风干,剩下的便只有干枯的记忆。当一切被遗忘,唯独历史留下的教训不能被遗忘。”这是我今天去圆明园游玩时所想到的一句话。 历史上圆明园由圆明、长春......

    游烈士陵园有感

    游烈士陵园有感 239班 方馨怡 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然而,时光却将烈士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

    游植物园有感

    游植物园有感 (一) 暮春时节游园行,远近高低绿意浓。 长恨春逝无处觅,原来尽在此园中。 (二) 岸芷青蒿鱼慢游,水光潋滟山空濛。 最是一年春好处,桃花源里有人行。 (三) 一时光景暗中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