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余生》教学设计5-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3 21:3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荒岛余生》教学设计5-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荒岛余生》教学设计5-教学教案》。

第一篇:《荒岛余生》教学设计5-教学教案

(1)情感态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着重于: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敢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勤勉实干爱劳动的良好习惯。通过教学,联系实际,还应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2)知识和能力目标:

a、了解作家作品;增加语言积累,并感悟和运用;

b、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c、如有条件,应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对课文所记叙的事件有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

(3)过程和方法目标:继续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味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a、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会生存。

b、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2)难点:培养想象力、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成因: 初一学生由于年龄关系,想象力丰富,但要理性的进行想象还应多加引导;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对多数学生而言,是语文学习的瓶颈,应加强训练。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情境设置导入法(8分钟)

导语:同学们,下午好!现在是四月了,天气变热了,中午容易犯困。大家犯困不犯困啊?犯困的同学就大声叫两句:我不困!试试看,挺管用的。这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你做一件事,告诉自己我能行,你就可能做得很好;如果一直想着我不行,那你可能就真的不行了,对吗?我今天很高兴,能有这个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机会。咱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荒岛余生》。[展示课件中的课题]。这篇课文节选自英国十八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笛福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请同学们看课本251页的有关介绍。课文只节选了描写鲁滨孙流落荒岛之初的心理变化的部分。老师准备了两个电影片段,我们大家一起先看看,好吗?

多媒体演示:播放《鲁滨孙漂流记》电影片段。11:02-15:32;17:20-19:19;——将电影画面停在“鲁滨孙跪在沙滩上”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注意力,顺利导入新课。)

(二)理清思路,筛选信息,整体感知:(10分钟)设置问题,引导阅读。

(1)大家看看电影的这幅画面,我给大家提个问题:这个时候,鲁滨孙产生了什么想法?后来,想法发生改变了吗?他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请同学们找出突出表现他的心理的关键词句并划出来。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摘要板书。] [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可展示鲁滨孙流落荒岛的情感发展轨迹设计,回顾巩固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留下更深刻、更清晰的印象。](课文呈现给我们的是鲁滨孙在一段时间内的心态变化历程。)

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说明同学们阅读能力很强,很善于筛选出我们需要的信息。现在请大家说说看:(2)从鲁滨孙的心理活动中你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 [可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样做,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问题的设置,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学习概括内容要点,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第一阅读感觉,教师再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提升学生的第一阅读感觉,帮助他们将这种感觉上升为理性思考。作为小说,人物形象是个要素,应引导学生对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有所认识,但对初一年级[七年级]的学生,不必说得过于复杂,只要能概括出人物的某些性格特征即可。如: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热爱劳动、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勤勉实干、创造进取等,均应予以肯定。这有助于之后展开的开放式讨论顺利进行。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正确看待探险,正确对待少年时代的梦想,了解探险的价值和意义。)

[略引导认识,鲁滨孙面对困境,能活下来,除了物质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及时的调整心态。指出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 回答的真棒!同学们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真让人高兴。上面这两个问题是我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接下来,我要让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当堂完成下面的练习。

(3)根据课文内容,发挥你的想象,认真观察,给两幅连环画写一段说明文字,每幅画面字数30—50字,并为每幅画面取个名字。小组交流、讨论,由一人执笔,整理本组的讨论结果,形成文字。派一名代表发言,参加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发给学生的2幅连环画画面。教师可提出要求:a.扣住课文内容;b.合乎画面内容;c.语言简明扼要;d.书写端正工整。] 看哪一组同学想象最丰富,写的最快,表达最好。

(这一步骤,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评判优劣,从而巩固课文内容要点,深入理解课文。)[学生按小组发言。] 非常精彩!同学们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都非常不错,集体的智慧真伟大。老师由衷地赞赏你们的聪明才智。现在我要再让同学们继续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讨论下面的问题:

(三)感悟想象,拓展延伸,合作探究,小组讨论:(15分钟)

1、在地球上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人类的足迹。甚至在有些不毛之地,人类也能设法生存下去。大自然几乎处处皆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必需品,只是某些地区很慷慨,某些地区则很吝啬。假设你就出生并生活在一个荒凉的地方,生存条件较为恶劣,你打算怎么办?你首先要面对的是什么问题?[教师展示课件中宁夏海原的荒山、荒原图片,指导讨论。指出人类的生存能力是很顽强的。](合作学习,感悟想象。这种开放式的讨论题,是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假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面对困境的做法。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要求学生先讨论,写好发言提纲后口头表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指导学生学会生存。)

(小组合作,应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对于较为薄弱的小组应给予更多关注。)西部宁夏海原县(国家级贫困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后认为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是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在一个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面对生存问题,要采取什么态度和做法。

(四)教学小结:(2分钟)

很好!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回答得很精彩。确实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我感受到同学们的能力非同一般。

是啊,人类证明自己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要使自己生存下去,除了物质,还需要个人的知识、智慧,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活下去的勇气,有渴求生存的意识。今天,我们学习的《荒岛余生》这篇课文中,鲁滨孙一个人在荒岛上面对生活困境时,就很好的进行了自我心理调整,有了生存的愿望之后,才可能想办法很好的活下去。希望大家能从中学会如何面对困境,学会生存,学会正确的看待人生,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但是,生存意识并不仅仅涉及诸如飞机失事、轮船遇难或沙漠深处车辆抛锚之类的极端事件。生活中也处处要有自觉的生存意识。比如:坐在车中系紧安全带,就是自己提供更多的生存机会;过马路前左右看看或临睡前察看一下有无火患实质上是你在本能地维护自己的生命。今天这堂课,气氛很热烈,老师很想知道大家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布置课外作业:(1分钟)

1、组织学生观摩这部名著的电影,写一篇观后感。

2、联系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想一想:鲁滨孙的探险精神在今天还值不值得提倡?为什么?[若有时间,师可利用“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课件辅助] 好!今天,我非常高兴,也很荣幸能和同学们共同学习,我们合作的非常愉快,在此,我衷心感谢同学们对我的热情支持。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二篇:《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能力目标

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目标

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认识探险的真正意义,学会生存,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

重点难点

1.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

2.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学时数:2课时 自学内容:

1、了解作者生平。

2、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和不理解的句子。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1.探险,是充满危险的活动,当那些勇敢的探险者们身陷困境、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他们是否也有常人一样的恐惧?是什么使他们对探险那样着迷?让我们走进探险家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情怀。

2.本文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家)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人名),其代表作有《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

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

词语积累

乙醚(m)虫豸(zh)硌(g)犁铧(l)(hu)

脐带(q)真谛(d)噎(y)筛糠(shāi)(kāng)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芸芸众生)

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筛糠)

二、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课文描述的是圣埃克絮佩里和他的同伴在一次飞行中,盲目地撞在利比亚的沙漠地带。空气湿度百分之十八,残存的饮料不到一升。指望飞机在纵深三千公里地带,从高空搜索出混杂在沙漠中千万颗黑点中的两颗黑点,只是一种幻想。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东奔西走,受尽海市蜃楼的愚弄,寻觅沙上的踪迹,把希望寄托于露水,盼念茫茫沙海中一个悠悠晃晃的驼队来营救。

作者的飞机因故障坠毁在沙漠中心时,他面临的危险:寒冷、严重的缺水、饱受寒风的鞭打无处藏身,濒临死亡。

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痛苦绝望平静自豪、无悔、乐观勇气重燃 作者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的平静、乐观的原因:

①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

②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

③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

④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

⑤20、21节,文中我盼望着清晨的露水,以给自己带来生的希望,强调了身处沙漠的我们对水的渴盼。总之表明了我信心坚定,继续寻找生路,对生存下去充满了信心。

2.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3.作者是怎样理解探险的意义的?

冒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4.很幸运,最后他们俩遇上商队获救了。他曾写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

飞行员用飞机这个工具,也跟障碍进行了较量。他们飞翔在万里长空,悬挂在满天乱云之间,要与高山、海洋、风暴钩心斗角。绚丽多彩的土地和天空,风吹粼粼的海面,金黄色的晨曦晚霞,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对他们是生命的庇护,还是死亡的诱惑?他们看到的太阳,是经历磨难重重的星夜后看到的光明的太阳;他们看到的大地,是穿越风雨雷电后看到的宁静的大地;他们看到的人,是迷失在冰天雪地、沙漠荒野后看到的亲切的人。

在这种严酷的职业锻炼下,经历多次生与死的搏斗,圣埃克絮佩里向我们展示的人生意义,行动价值,心灵底蕴究竟是什么呢?老师在他身上看到,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责任。我们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①应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

②身处逆境应该看到生活的希望。

③困境中应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④生命的价值在于发现。

⑤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责任。

三、质疑探究,理解关键句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不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沙漠夜晚的低温和严重的缺水使作者感到寒冷难耐,死亡的危险更让作者感到绝望,这是作者所面临的危险的真实写照。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作者镇定乐观的精神。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没有使生命虚度,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他也无怨无悔。

四、拓展延伸

1.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学生不具有登山运动员的专业素质,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运动,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参加登山也是未尝不可的。

2.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对沙漠描写的优美诗句: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了黄沙莽莽的雄奇瑰丽。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诗则表明了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3.依照下列句子仿写。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示例:我们渴求知识就像饿汉渴求面包,我们渴求进步就像渴求茁壮成长,我们在坎途中寻找理想。

五、课堂小结

人生的道路不会一马平川,也不是一帆风顺,每个人喜欢的生活是不同的,每个人对成功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同的,这是人类进步、文化多元的标志。我们不强求一致,只要是有利于个人发展,有利于人类整体的生活、人生态度都是可取的,并且应该得到尊重。我想对于本文的学习,重要的不是对文本的理解,而应把这种精神和理念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和能力。要记住:面对生活,豁达而不旁观,一如傲霜斗雪的梅花,于素雪晶莹中坦然释放,任凭风云变幻,孤独地守望春天;面对生活,清爽而不冷漠,一如心存高远的溪流,于舒缓低吟中洗涤万物,随时光荏苒,执着地一路欢歌。

教学反思:

《荒岛余生》是新选入我们的课本的,这位法国作家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为人们展现了一个未知的领域,他也用自己的生命向人们诠释了自己冒险的人生。所以在备这堂课的时候,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两点: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并感受作者的心理活动。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关注主人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为人类飞行事业所负的责任感。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以今天的眼光去看待作者的每次飞行,那么这位作家笔下的变幻风光,他的冒险生活,乃至献身精神等英雄行为和大无畏精神及意义都会大打折扣。其结果是,学生不仅在阅读时会有种若无其事的轻松,而且也不可能真正估量这位作家在这篇中所体现的这种责任感。

所以我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那种说法。通过对文字的推敲,深入感悟文本内涵。

2、寻找缝隙,寻找作品中自相矛盾不可解释之处。我们对这些矛盾进行细读、阐释,就能获得对文本的深刻解读。

3、比较对照。我们可以把文本与原文对照,可以把文本跟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比较,从比较中寻找文本的独到之处。

4、知人论世。解读文本也不必一味靠自己冥思苦想,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第三篇:《荒岛余生》教学设计方案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荒岛余生》是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选自世界名著《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主人公鲁滨孙传奇的人生故事,塑造了他坚毅顽强的冒险者形象。课文节选部分为鲁滨孙海上遇险,落难荒岛之时。这一部分没什么故事情节,大都围绕鲁滨孙落难荒岛之初的心理活动展开叙述,呈现给我们的是鲁滨孙在一段时间内的心态变化历程。

学习本文,了解鲁滨孙以顽强的意志力和超凡的创造力演绎生存神话的故事,能让学生从这一人物身上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汲取直面挫折的勇气,获得战胜困难的能量。

本文教学需要 2课时。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认识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

2.能迅速归纳概括文章的内容。

3.能流畅表达自己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1.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梗概,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2.概括全文内容,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生命的意义。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2.养成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勤勉实干的精神。

3.认识生活的心态比生活的条件重要、精神的生存比物质的生存高贵的道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初一学生阅读的书籍不多,对《鲁滨孙漂流记》这部作品不太了解。

2.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鲁滨孙这类冒险家的故事对他们有巨大的吸引力。

3.他们中的大部份人生活安逸,抗压能力低,遇到困难易退缩逃避。鲁滨孙直面挫折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力能给他们极大的鼓励。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2.师生交流,共同探讨。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课本。

2.网络课件。

3.网络教室。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教师活动:

1.引言导入《鲁滨孙漂流记》,请学生简述自己对这本书的了解。

2.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阅读,进一步了解这部作品。

学生活动:

1.简述自己对《鲁滨孙漂流记》这部文学名著的了解。

2.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荒岛余生》是《鲁滨孙漂流记》的节选片断,对整部书的思想内容和人物性格有大致了解是学习本课的基础。学生了解课文背景,便更能深入的认识鲁滨孙面对困境,努力求生,战胜自我的精神。

(二)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2.指导学生概述文章内容。

3.指导学生查明本文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哪一部分,引发学生思考这部分内容在鲁滨孙28年的荒岛生活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并在后面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解开这疑问。

学生活动:

1.自读课文。

2.概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查明本文节选自《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哪一部分,思考这部分内容在鲁滨孙28年的荒岛生活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设计意图:1.具备归纳概括的能力,是语文学习中要着力培养的能力之一。本文篇幅较长,可练习速读;文章思路清晰,但没有明确概括全段或全文内容的中心句,正好以此为素材,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学生了解《鲁滨孙漂流记》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思考本文所述内容在鲁滨孙28年的荒岛生活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正是为了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当人身处逆境时,良好的心态、顽强的意志、勤勉实干的作风对于人的生存是多么重要的道理。当然,这时学生对这道理的认识是感性的、模糊的,随着后面的学习,他们的认识将逐渐清晰、深入。

第二课时

(三)细读品味

教师活动:

1.鼓励学生指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引导他们细读品味,并相互交流想法。

2.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就问题细读相应语段,并释疑解惑。

问题分为四组:

一组:(探询鲁滨孙心态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人在面临困境时,都会沮丧、痛苦和绝望。但差别在于有人打倒了“绝望”,有人则被“绝望”打倒了。进而认识到生存的心态比生存的条件更重要,以此激励学生直面挫折,战胜困难。)

(1)面对逆境,鲁滨孙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如果鲁滨孙的心态不发生变化,他能在荒岛上生存下来吗?为什么。

(3)你认为鲁滨孙能够活下去,最重要的是靠什么?

二组:(考查鲁滨孙面临困境时的思考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他在困境中调整心态,鼓励自己的方法。)

(1)鲁滨孙能够活下去,他是怎样为自己找理由的?找到了哪些理由?

(2)鲁滨孙的思考方式有何特点,你从他的思考方式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组:(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并进一步认识精神的生存比物质的生存更高贵,也更重要的道理)

(1)你认为鲁滨孙为什么要活下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

(2)鲁滨孙为什么一定要计算时间、保存书籍、写日记?你觉得有必要吗。

四组:(把握鲁滨孙的精神,学习他的精神)

在鲁滨孙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1.指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自读品味,与老师同学交流阅读了这些语段的想法。

2.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细读相应语段,解答问题。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各人会对不同的内容产生兴趣。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对各自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思考,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让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思想碰撞的快乐。同时,在学生自我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围绕教学重点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能将他们对作品内蕴的挖掘推向更深层次。

(四)写作训练

教师活动:设计写作训练题,指导学生写作。

(1)鲁滨孙的生活质量调查报告:人们总是在寻求更好的生活,这里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请你对鲁滨孙的生活质量做个调查,写一则调查报告,并做出结论。

(2)生存大挑战:设想你也像鲁滨孙一样流落荒岛,你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

(3)写一则人物评论,说说你对鲁滨孙的看法。

(4)我们现在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生活富足,但自杀轻生的事件屡见报端。设想鲁滨孙知道了这些情况,他会作何感想?试着揣摩鲁滨孙的想法,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一写。

(5)有的同学感慨早出晚归,学习负担重,生活枯燥,爸妈唠叨,知心朋友少,不太满意现状。你对目前的生活满意吗?学了这篇课文,写写你对自己的生活的看法。

学生活动: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写作。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鲁滨(bīng)孙 抵御(yù)

B.沮(zǔ)丧 泅(qiú)

C.搁(gē)浅 冻饿之虞(yǔ)

D.斫(zhuó)痕 帐篷(péng)

2.根据意思归纳出在课文中出现过的成语。

①听到了从来没人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

②形容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③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二)阅读下面选段,完习后面的题。

⑴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 yōu yù()()而寂寞的生活了,所以我要把它的经过从头至尾,按着次序记下去。依我的计算,我来到这个可怕的海岛上,是在9月30日。当时,那初入秋分线的太阳,差不多正在我的头顶;所以依我的观测,我是在北纬9度22分。

⑵大约在我上岸十一二天之后,我忽然想到,既然缺乏书、笔和墨水,我一定会忘记计算日期,甚至连安息日和工作日都会忘记。为了防止这样,我便用刀子在一个大柱子上刻上这几个字:“我于 1659年9月30日在此上岸。”把它做成一个大十字架,立在我第一次上岸的地方,在这个方柱的两边,我每天用刀子刻一个斫痕,每七天刻一个大一倍的斫痕,每一个月刻一个再大一倍的斫痕,这样,我就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年月日了。

⑶其次应该提到的是,在我历次从船上搬下来的许多东西中间,我还弄到了一些价值不大而用处却不小的东西,我却忘记把它们一一记下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笔、墨水、纸;船主、大副、炮手和木匠的几包东西;三四个罗盘,一些数学仪器,日规,望远镜,地图,航海书籍之类。这些东西,我当时也不管它们有用无用,都把它们收拾在一起。同时,我又找到了三本很好的《圣经》,它们是随着我的英国货物一起运来的;在我上船的时候,我曾把它们打在我的行李里面。此外还有几本葡萄牙文书籍,其中有两三本 qǐdǎo()()书和几本别的书籍,我都把它们小心地保存起来。同时还有一件不应该忘记的事情,就是我们船上还有一条狗和两只猫,关于它们的历史,我下面还要谈到。我把两只猫都带到岸上;至于那条狗,它是在我第一次搬东西上岸的第二天自动跳下船来,qiú()到岸上,来找我的,后来做了我多年的忠仆。我并不想它替我xián()什么东西,也不想它替我做个什么伴,我只想它同我说说话,但是它却办不到。自从我找到笔、墨水和纸以后,我用得非常节省。事实证明,如果有墨水,我就可以把事情记得非常清楚;如果墨水用完了,我就记不成了,因为我想不出任何方法制造墨水。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正确的字。

2.(1)(2)段详细叙述了鲁滨逊计算时间的方式,作者为何要花这么多笔墨写其计算时间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3)的划线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历次从船上搬下来的许多东西中间,我还弄到了一些价值不大而却用处不小的东西”,可是一开始“我却忘记把它们一一记下来”,这时才觉得特别“值得一提”;书,“我都把它们小心地保存起来”,墨水,“我用得非常节省”,这些变化说明了“我”此时怎样的心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文中“我”的思维方式,假如“我”在荒岛上没遇到那只大船。我会怎么做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结尾说,鲁滨逊在荒岛上“想不出任何方法制造墨水”。假如你处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想出制造墨水或墨水替代物的方法呢?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D 2.①闻所未闻 ②郑重其事 ③不毛之地

(二)1.(1)忧郁(2)祈祷(3)泅(4)衔 2.因为鲁滨孙记录时间,是为了清楚的了解自己是怎么活着的,可能活多长时间。记录时间,正表明了鲁滨孙对生存下去充满信心。3.十分孤独,急于寻找倾吐对象。4.说明“我”此时决定要顽强的活去。5.想其他求生的办法;开拓荒岛上的资源。6.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如可寻找深色植物汁液和黑色矿物粉末、捕捉海中的乌贼(墨鱼)提取墨汁等。

设计意图:练习题是课堂内容的有效补充。通过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并进行知识的迁移。

(本教学设计方案由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部 胡玉梅提供)

第四篇:荒岛余生教案

《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分析教材内容、特点,参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着重于: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敢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勤勉实干爱劳动的良好习惯。通过教学,联系实际,还应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2)知识和能力目标:

A、了解作家作品;增加语言积累,并感悟和运用;

B、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C、如有条件,应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对课文所记叙的事件有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

(3)过程和方法目标:继续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味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a、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会生存。

b、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2)难点:培养想象力、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成因: 初一学生由于年龄关系,想象力丰富,但要理性的进行想象还应多加引导;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对多数学生而言,是语文学习的瓶颈,应加强训练。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情境设置导入法(8分钟)

导语:同学们,下午好!现在是四月了,天气变热了,中午容易犯困。大家犯困不犯困啊?犯困的同学就大声叫两句:我不困!试试看,挺管用的。这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你做一件事,告诉自己我能行,你就可能做得很好;如果一直想着我不行,那你可能就真的不行了,对吗?我今天很高兴,能有这个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机会。咱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荒岛余生》。[展示课件中的课题]。这篇课文节选自英国十八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笛福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请同学们看课本251页的有关介绍。课文只节选了描写鲁滨孙流落荒岛之初的心理变化的部分。老师准备了两个电影片段,我们大家一起先看看,好吗? 多媒体演示:播放《鲁滨孙漂流记》电影片段。11:02-15:32;17:20-19:19;——将电影画面停在“鲁滨孙跪在沙滩上”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注意力,顺利导入新课。)

(二)理清思路,筛选信息,整体感知:(10分钟)设置问题,引导阅读。

(1)大家看看电影的这幅画面,我给大家提个问题:这个时候,鲁滨孙产生了什么想法?后来,想法发生改变了吗?他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请同学们找出突出表现他的心理的关键词句并划出来。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摘要板书。] [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可展示鲁滨孙流落荒岛的情感发展轨迹设计,回顾巩固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留下更深刻、更清晰的印象。](课文呈现给我们的是鲁滨孙在一段时间内的心态变化历程。)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说明同学们阅读能力很强,很善于筛选出我们需要的信息。现在请大家说说看:(2)从鲁滨孙的心理活动中你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 [可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样做,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问题的设置,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学习概括内容要点,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第一阅读感觉,教师再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提升学生的第一阅读感觉,帮助他们将这种感觉上升为理性思考。作为小说,人物形象是个要素,应引导学生对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有所认识,但对初一年级[七年级]的学生,不必说得过于复杂,只要能概括出人物的某些性格特征即可。如: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热爱劳动、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勤勉实干、创造进取等,均应予以肯定。这有助于之后展开的开放式讨论顺利进行。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正确看待探险,正确对待少年时代的梦想,了解探险的价值和意义。)

[略引导认识,鲁滨孙面对困境,能活下来,除了物质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及时的调整心态。指出这也是一种心理暗示。] 回答的真棒!同学们能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真让人高兴。上面这两个问题是我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接下来,我要让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当堂完成下面的练习。

(3)根据课文内容,发挥你的想象,认真观察,给两幅连环画写一段说明文字,每幅画面字数30—50字,并为每幅画面取个名字。小组交流、讨论,由一人执笔,整理本组的讨论结果,形成文字。派一名代表发言,参加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发给学生的2幅连环画画面。教师可提出要求:a.扣住课文内容;b.合乎画面内容;c.语言简明扼要;d.书写端正工整。] 看哪一组同学想象最丰富,写的最快,表达最好。

(这一步骤,可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评判优劣,从而巩固课文内容要点,深入理解课文。)[学生按小组发言。] 非常精彩!同学们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都非常不错,集体的智慧真伟大。老师由衷地赞赏你们的聪明才智。现在我要再让同学们继续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讨论下面的问题:

(三)感悟想象,拓展延伸,合作探究,小组讨论:(15分钟)

1、在地球上几乎每个角落都有人类的足迹。甚至在有些不毛之地,人类也能设法生存下去。大自然几乎处处皆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必需品,只是某些地区很慷慨,某些地区则很吝啬。

假设你就出生并生活在一个荒凉的地方,生存条件较为恶劣,你打算怎么办?你首先要面对的是什么问题?[教师展示课件中宁夏海原的荒山、荒原图片,指导讨论。指出人类的生存能力是很顽强的。](合作学习,感悟想象。这种开放式的讨论题,是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假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面对困境的做法。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要求学生先讨论,写好发言提纲后口头表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指导学生学会生存。)(小组合作,应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对于较为薄弱的小组应给予更多关注。)

西部宁夏海原县(国家级贫困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考察后认为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是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在一个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面对生存问题,要采取什么态度和做法。

(四)教学小结:(2分钟)

很好!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回答得很精彩。确实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我感受到同学们的能力非同一般。

是啊,人类证明自己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要使自己生存下去,除了物质,还需要个人的知识、智慧,更为重要的是要有活下去的勇气,有渴求生存的意识。今天,我们学习的《荒岛余生》这篇课文中,鲁滨孙一个人在荒岛上面对生活困境时,就很好的进行了自我心理调整,有了生存的愿望之后,才可能想办法很好的活下去。希望大家能从中学会如何面对困境,学会生存,学会正确的看待人生,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但是,生存意识并不仅仅涉及诸如飞机失事、轮船遇难或沙漠深处车辆抛锚之类的极端事件。生活中也处处要有自觉的生存意识。比如:坐在车中系紧安全带,就是自己提供更多的生存机会;过马路前左右看看或临睡前察看一下有无火患实质上是你在本能地维护自己的生命。

今天这堂课,气氛很热烈,老师很想知道大家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布置课外作业:(1分钟)

1、组织学生观摩这部名著的电影,写一篇观后感。

2、联系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想一想:鲁滨孙的探险精神在今天还值不值得提倡?为什么?[若有时间,师可利用“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课件辅助] 好!今天,我非常高兴,也很荣幸能和同学们共同学习,我们合作的非常愉快,在此,我衷心感谢同学们对我的热情支持。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五篇: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学会通过细腻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 败。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写法。

2、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优秀品质。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求取生存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这部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的作品,启发人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部书就是《鲁滨孙漂流记》。

二、作者简介: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他59岁开始写小说,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他对所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善于写个人在不利的环境中克服困难。他的主人公有聪明才智,充满活力,不信天命,相信“常识”。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身临其境,不由得不信服。他的语言自然,不引经据典,故事都是由主人公自述,使读者感到亲切。

整体感知

三、检查字词

四、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结构。

(1)鲁滨逊对自己处境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前后有何联系?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阅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最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交流,明确:(教师板书)

三个阶段 三个部分

生存问题 (1—3)节 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生存下去。

物质问题(4—9)节 解决了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精神问题(10—12)节 积极乐观的生存心态。

鲁滨逊的性格特征:

五、拓展:讲读后感的写法,展示例文。

六、作业:写一篇《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概括鲁滨孙在荒岛上所遇到的困难。

2、学生赏析鲁滨孙身处绝境时经历的心理历程。

3、学生深入感受鲁滨孙在逆境中所折射出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所感悟。

【重难点】

重点:讨论并概括“鲁滨孙精神”:珍视生命,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反抗命运,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难点:联系自身实际,学生借鉴鲁滨孙的“坏处好处对照法”分析问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它,你知道这是哪部书吗?(出示课件)

你看过这部书吗?请你作一个简短的介绍。

二、出示课题,了解作者及荒岛

(课件展示)

三、整体感知

(课件展示)

1、快速阅读全文,在你印象深刻的句段边上标出记号,并谈谈你初读的感受。

2、选取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方法再次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假如鲁滨孙先生在你眼前,你准备问他什么问题?假如你是鲁滨孙,你会怎么回答(注意紧扣文本)?

两个小组以记者身份,两个小组以鲁滨孙身份,双方展开问答。

四、探究赏析

(课件展示)

1、找出你认为最能够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说一句话。

2、感受性朗读:

男生齐读关于“坏处”的内容,女生齐读关于“好处”的内容,女生读的时候请把“我”改成“你”,男女生形成对话。

五、体验与反思

(课件展示)

1、回忆在你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在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试仿照课文中“好处”和“坏处”的格式排列出来。

2、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3、谈谈你阅读本文的启示,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或自己共勉。

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要正确,辩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从而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愿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师生在《真心英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六、作业

(课件展示)

1、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并做读书笔记;

2、假如你像鲁滨孙一样被弃荒岛,你会怎样想?怎么做?发挥想像,写一篇短文。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增加语言积累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

3、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味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

4、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心理活动,把握人物形象。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生命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鲁滨孙漂流记》和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老师在阅读同学们作文的时候,经常发现很多同学爱做梦。今天我们一起来做这样的一个梦。在梦中突然有一天,你发现独自一人在广漠的沙漠里或是无限的黑暗中或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那时你会怎么办呢?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作者及《鲁滨孙漂流记》

三、整体感知:

1、如果你是鲁滨孙,面对荒岛,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或者你的结果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事实上鲁滨孙活下来了,并且独自一人活了28年。鲁滨孙活下来的理由是什么?(从文中筛选信息)

3、通过阅读,你发现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四、品味探究:

1、其实,当鲁滨孙一开始面对荒岛时,也曾想过会死,但他活下来了,而且活的很好。这其中鲁滨孙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请同学们找出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组长归纳)

2、读一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心理描写,读一读。

注意: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读出适当的语气语调

适当的停顿和重音

先自由读,然后由学生个别朗读,并有学生自己进行评价。

3、在不断变化的心理过程中,鲁滨孙做了哪些有意义事情?

4、结合心理变化和事情,运用下面的句式说说鲁滨孙是怎样的一个人?理由是什么。

请用“鲁滨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的不同理解,从而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A、如何理解他的写日记和阅读《圣经》的行为?

B、怎样看待他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五、体验反思:

从鲁滨孙这个人物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六、课外拓展:

请你以“生命”为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或以“借方”和“贷方”的形式,列举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七、教师小结: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生活中有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正确的面对,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升起心中永不落的太阳。

八、布置作业:

由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别较大。当你面对西部无数青少年渴望读书的眼神时,你会想些什么呢?

请以此为依据,写一段心理路程。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4

教学目标

1、训练快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2、根据课文内容分析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概括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主人公在逆境中体现出来的人类精神的精华,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勤勉实干的作风。

(课文节选自名著,篇幅较长,但内容新奇,富有吸引力,适合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而且文章比较通俗平易,适合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故设置第一个教学目标。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故设置第二个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而本篇文章中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类精神的精华,无疑是值得学生好好体会的。故设置第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速读课文,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其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鲁滨孙身处逆境的心理,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生存。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好有关人类生存方面的图片。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设计思路

课文选自名著,可能有许多学生已经读过,但一般都是出于好奇,并没有意识到主人公身上闪烁的'人类精神。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其心理活动,进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主要要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的坚强的品质和勤勉实干的作风,但不应流于空洞的说教,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像和联想,谈一谈如何学会生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广东电视台节目《生存大挑战》片段,让学生谈谈看后的感想。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见解。)

师:刚才大家看到了一幅幅艰苦生存的画面,节目中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在不断地挑战自我。节目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的生存难题,那我们如何去解决呢?下面让我们走入孤胆英雄鲁滨孙的心灵世界,看看他是如何学会生存的。

(生动的电视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生存的艰难,触动了他们对生存问题的思索。导语的设计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课文,研究课文中人物的心灵世界。)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请学生简单介绍一下《鲁滨孙漂流记》这部作品。

(这一设计意在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并使不熟悉这部名著的学生对此有个大概的了解,有利于下面教学内容的展开。)

2.速读文章,理清文章结构。

学生分为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

出示问题:

(1)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讨论明确:

鲁滨孙的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①要不要活下去?即生存问题;②怎么样才能活下去?即物质问题;③为什么活下去?即精神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每个人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鲁滨孙,都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一环节,让学生互相合作,教师参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人物形象

1.先出示主问题:鲁滨孙是个怎样的人物?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什么样的人类精神?

2.然后出示一些分问题,小组讨论。四人一组,采取读读议议的方式,一人主持,一人记录要点,一人负责发言。

(1)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你如何看待鲁滨孙这种在艰苦环境下的自我安慰?

(3)鲁滨孙在荒岛上做了哪些事?

3.最后转入全班讨论,明确、小结:所有这些都表明鲁滨孙是一个珍惜生命、积极乐观、勇于开拓创新、勤劳坚强的平凡的英雄。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出人类精神的精华。

(这一环节也是强调了学生的阅读主体作用,使学生走进人物心灵,关心人物的命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作者是怎样表现出主人公的优秀品质的?

学生讨论明确:主要运用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类精神。

(前面几个环节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而这一环节则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但初一阶段并不强调文体教学,这里只需向学生点明即可,不必说得过细。)

 四、延伸讨论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过或正面临的一两次挫折,仿照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写下来。然后全班交流。

(文中主人公处理心理危机的方法值得学习,故设置这一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学会辩正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布置作业

假如你也像鲁滨孙一样身陷荒岛,你可能怎么想?怎么做?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生活,发挥想像和联想,进行适当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的严肃性,从而真正理解鲁滨孙当时的心理。)资料链接

笛福,英国小说家。他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属于资产阶级,是中下层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小说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往往写一个出身低微的人,靠机智和个人奋斗致富,获得成功。

下载《荒岛余生》教学设计5-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荒岛余生》教学设计5-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荒岛余生 读后感

    《荒岛余生》观后感 在这部影片里的主人公查克·诺兰是联邦快递的督导员,是一个工作狂,控制欲极强,在工作的时候把时间把握的很准,想要把一切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让他感到一种安......

    《荒岛余生》观后感

    《荒岛余生》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可爱的辅导员好体恤我们这班放假前活蹦乱跳的孩子们。一于以播放电影的方式结束国庆假期前最后一次程。而且老师给我们选的电影还挺有品位......

    荒岛余生观后感

    “I gotta keep breathing, because tomorrow the sun will rise” .This is a line of the movie “Cast Away”. Chuck, the leading actor, is a worker of the Federal......

    荒岛余生观后感

    荒岛余生 ----美丽的故事 查克是联邦快递的业务监察,平时忙于公司事务,一直没有和女友凯莉结婚。就在圣诞节晚上,他带着凯莉送的怀表又坐飞机奔走了。天公不作美,雷电天气使他们......

    荒岛余生观后感

    观《荒岛余生》有感 有幸在一次课堂上看完了TOM HANKS2000年的电影《CAST AWAY(荒岛余生)》,影片讲述的是汤姆汉克斯扮演的查克任职于美国联邦快递,他系统工程师的职业决定了他......

    《荒岛余生》之感

    《荒岛余生》有感 计控1004:12陈杉 仿佛另一部格列夫游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当我看到主人公漂泊到一个未知的岛屿只有自己一个人时。在没有其他人的情况,主人公并没有自我放弃,......

    《荒岛余生》观后感

    《荒岛余生》观后感主人公掉到荒岛上之后,捕鱼、生火、求救……这样离奇的经历冲击着我的观感。再次观看,才发现其中蕴含了那么多生活的哲学。让我感悟最深的几个方面:一、 主......

    《荒岛余生》观后感范文大全

    《荒岛余生》观后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荒岛余生》观后感,仅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