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战斗机只借给正面反映美国军人的电影
“战斗机只借给正面反映美国军人的电影”——五角大楼VS.好莱坞
加入收藏
2008-9-12 10:52:00
作为美国第一大文化商品,好莱坞电影总在自觉不自觉地承载着种种意识形态。为此,美国的各级政府、经济、文化部门和军方更是在好莱坞产业建立的初期,就一直与之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频频投拍的战争电影,已经成为好莱坞与五角大楼之间博弈的主旋律。
五角大楼VS好莱坞
编译/王洋
只要战争还在继续,小托德·布瑞塞尔(J Todd Breasseale)中校就会任务不断。不过,这位中校离伊拉克可有十万八千里,尽管他曾一度在那儿服役。他如今在洛杉矶的威尔郡大道拥有一间办公室,里面挂满了有关战争的电影海报,从《巴顿将军》到《世界大战》,无所不有,这里就是他的新战场。
布瑞塞尔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剧本,每一部上都有他的签名,上面还贴着“机密”字样的标签。这就是他的工作,决定哪些影片可以得到美国军方的协助。可以说,他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同时也越来越重要了。
这跟越南战争脱不了干系,因为《现代启示录》和《生于七月四日》这些越战电影成功地在公众脑中创建了一幅图景,那就是美国军人好像是一群神经病患者,而这严重地伤害了那些越战老兵。
“在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越战老兵在人们眼里都是另类”,布瑞塞尔说:“好莱坞把他们妖魔化,让他们看上去很疯狂。”对美国军方来说,这真是苦涩的一课。
现在美国卷入到了伊拉克战争中,这场战争与越南战争一样同样漫长而且前途未明,布瑞塞尔希望自己可以对新一代的电影制作者施加影响,以避免“电影中的丑陋越战”这难堪的一幕重演。在布瑞塞尔看来,大多数伊拉克战争电影其实说的还是越战的故事。“好莱坞在自欺欺人,他们拍了一部战争电影,可是原材料却来自另一场战争”,布瑞塞尔强调说:“把故事讲完整很重要,你不能把在越战中对美国军队形成的成见搬到伊拉克来。”
美国军方与好莱坞合作由来已久,早在1927年,他们就协助拍摄了《翼》,首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得主。只有得到军方的许可,电影制作者才能够使用那些基地、舰船、飞机、坦克和悍马车,高级军官还会给剧本提供建议。除非电影制作者特别“固执己见”,五角大楼一般都会提供帮助。
军方参与的多数影片都是暑期档的动作片,比如今年夏天的超级英雄电影《钢铁侠》,就得到了美国空军的协助。然而军方真正心仪的合作对象,是那些严肃的电影战争,那些能够改变公众对伊拉克战争和美国士兵印象的电影。
“过去,我们是否在剧本上立场相差太多?没错,就是这样”,美军公共事务处主任安东尼·A·库克罗三世(Anthony A Cucolo III)少将说:“而我要发出的信号是:请给我们一个机会。”
军方的好莱坞办公室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好莱坞总是把他们对剧本提供的林林总总的建议当作是另一种形式的审查,或者是要改变自己对战争的看法,总之就是手伸得太长。
讲述伊拉克战争的影片《决战以拉谷》(In the Valley of Elah)的导演兼编剧保罗·哈吉斯(Paul Haggis)就这样认为,他的最终结论是,军方对于讲述一个真诚的战争故事根本就不感兴趣。
“他们总是用尽全力向我们展示他们最好的一面”,保罗·哈吉斯说:“他们把这些公之于众,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就是真的。”哈吉斯还说,真正关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导演,没几个会寻求美国军方的帮助,但他自己是个例外。
哈吉斯把《决战以拉谷》的剧本提交给了军方好莱坞办公室,然后收到了整整21页的各种反对意见,在他们眼里,这个剧本简直是一无是处。哈吉斯没有回应这些意见,他说,他的制片人告诉他军方的意见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愿参与到这部影片中来。这很有讽刺意味,因为《决战以拉谷》正是那种有分量的严肃战争电影。
“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哈吉斯说:“如果他们能理智一点,我并不会推倒他们所有的建议,只不过他们不明白我不是他们的宣传机器,我要拍一部战争电影,里面表现的是我看到的真实的战争。” 但军方直截了当地否认他们在审查电影。“说我们横冲进去,碾碎所有人的观点,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五角大楼的首席电影业联络官菲尔·斯特鲁伯(Phil Strub)说:“他们会直接叫我们去死,然后转身离开。”
一般来说,军方对剧本有两种处理方式,要求做些修改,或者拒绝参与,拒绝是因为这些影片“歪曲了军方的政策和行动”。而像哈吉斯的《决战以拉谷》这样的影片,声称是来自真实事件的,更是需要瞪大眼睛去看。
布瑞塞尔其实也有满腹的不满,他说,大多数关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电影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好像调色板里只有一种颜色”,布瑞塞尔说:“想要把剧本卖给大制片厂,其实有捷径可走,就像这种,‘这个家伙是个疯子,因为他打过仗’,而那些高级主管就会说:‘噢,这个点子好极了。’” 最让布瑞塞尔深恶痛绝的战争电影,是老牌名导布莱恩·德帕尔马执导的《节选修订》(Redacted),这部影片根据发生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讲的是一个美军士兵强奸了一个伊拉克少女,并杀了她和她的家人。这个事件发生时,布瑞塞尔正在伊拉克服役,他说,德帕尔马的影片其实是在暗示,所有在伊拉克服役的美军士兵都是罪犯。
“对我来说,这真是粗野的冒犯,他是一杆子打落了所有的美军将士。”布瑞塞尔说。不过德帕尔马对此没有回应。
哈吉斯认为,即便有些参加伊拉克战争的士兵已经犯下严重罪行,但拍摄这样的题材仍然困难重重。他说:“我不想拍摄那种面面俱到的电影,我只是尽力诚实一点,我也不想把那些孩子说成是恶棍。”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伊拉克电影票房都不理想,影评人给出的解释是,影迷已经在电视新闻里得到了足够多的战争信息,或者是,他们不太关心这类电影,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军方则给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这些电影是在以灌输的方式跟观众交流。“公众不太喜欢被当成小学生”,布瑞塞尔说。
在军方眼里,《运气好的人》(The Lucy Ones)是一部不同于《决战以拉谷》和《节选修订》的伊拉克战争影片,所以他们给这部影片的拍摄提供了帮助。
即将在秋季上映的《运气好的人》讲的是三个在战争中留下伤痕的士兵从纽约一路旅行到拉斯维加斯的故事,军方说,这部由蒂姆·罗宾斯——他一贯直言不讳地批评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主演的影片对于士兵的塑造更加精确传神。
在这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罗宾斯就他的角色契佛军士与布瑞塞尔曾数次长谈,布瑞塞尔现身说法,解释契佛何以会两赴伊拉克参战。
“《运气好的人》的调色板上颜色多得很,他们没有抓住“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这根最后的稻草不放,他们在努力讲述一个我们熟悉但又不同以往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制作人里克·施瓦茨(Rick Schwartz)同意这种说法,那就是他的电影与其它伊拉克战争不太一样。虽然影片讲的是战争的余波,却整个故事都发生在美国,伊拉克这个词甚至一次都没提到过。施瓦茨说,他希望由观众自己来判断,《运气好的人》到底是部挺战电影还是反战电影。他还说,虽然很多伊拉克电影受到了越南战争的影响,但在制作《运气好的人》时,则尽力不去想越南战争。“你可以回望过去20年,然后说我们向前了”,施瓦茨说:“我们拍这部电影,可不是只为了隐喻几十年前的那场战争。”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好莱坞和美国军方之间的关系都不会很快就缓和。但布瑞塞尔还是很自信,他认为自己和同事能够说服越来越多的电影制作者相信他们并不是审查官,而是提供各种资源的好人。
“我是个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我相信总有办法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布瑞塞尔说:“我的工作是帮助电影制作者讲出细节准确的故事来,让美国公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军队,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附:近期得到美国军方协助的重点影片
《运气好的人》The Lucky Ones 即将上映 《变形金刚II》Transformers II 即将上映
《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即将上映 《少校电影明星》Major Movie Star 即将上映 《钢铁侠》Iron Man 2008 《我是传奇》I Am Legend 2007 《变形金刚》Transformers 2007 《世界大战》War of the Worlds 2005 得到美国军方协助的著名影片 《巴顿将军》Patton 1970 《绿色贝雷帽》The Green Berets 1968 《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地球停转之日》(老版)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 《翼》Wings 1927近期未得到美国军方协助的影片
《决战以拉谷》In the Valley of Elah 2007(军方拒绝提供协助)《狮入羊口》Lions for Lambs 2007(未寻求帮助)《节选修订》Redacted 2007(未寻求帮助)《偷渡疑云》Rendition 2007(未寻求帮助)《止损》Stop-Loss 2008(未寻求帮助)
第二篇:浅谈美国电影中反映的人生观
浅谈美国电影中反映的人生观 2011财政程诚
2011103404 突然很想谈谈人生观的主题,特别是在上了大学之后。身边的人在都欢呼解放,当然其中不乏有些人是真正知道自己是从哪来,要到哪去。高考结束后,如释重负的最直观的感觉,没有了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大家甚至不知道拿什么来填补自己多如牛毛的课余时间,也就有了更为充分的理由来聊寂寞,诉迷茫,谈恋爱。
除了男生们中意的电子游戏,美剧和好莱坞也是也是大部分学生的精神寄托,他们崇拜欧美的文化,认同他们的主流价值观,甚至不加筛选,直接实践也不足为奇。为此,研究美国电影中所要传达的主题是很有必要的,精华拿来借鉴,糟粕就不必要了。
在这里希望借三部影片来探讨一下,《怦然心动》、《朱诺》及《美国丽人》。1.《怦然心动》
故事始于朱莉对布赖斯的一见钟情,朱莉对刚刚搬来的邻家男孩陷入了疯狂的痴迷中,朱莉以为自己对布莱斯好,他便会感受得到,却从来没想过布莱斯是否愿意接受她给予的好;朱莉在乎布莱斯的一举一动,揣测他眼神言语背后的意义,如果布莱斯给自己回应一个好或是一个清澈靓丽眼神,朱莉像是得了最心爱的礼物一样快乐窃喜,以为那一定是布莱斯也爱上着自己,却从未想布莱斯只是敷衍或者想尽快逃离……
朱莉想要和布莱斯分享所有自己在乎喜欢的东西,树上看到的美丽风景,自己饲养的母鸡下的蛋……朱莉就是这样不顾一切的对布莱斯好,跌跌撞撞,冒冒失失,她甚至幻想和布莱斯的初吻,像少女漫画里那样,像浪漫电影那般…… 朱莉以为布莱斯一定会感受得到,直到她被布莱斯伤到了自己小小心灵里那份女孩敏感的自尊,直到她看懂并且理解了父亲告诉自己的“整体大于部分”的那片美丽风景。
是的,也许每段邂逅都是如此,我们首先了解的是一个人的外表,然后才是内心,从感 性的喜欢升华到理性的爱。所谓表面的东西,通常免不了肤浅,极具迷惑性,因而我们需要了解“整体大于部分”,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
懵懂的初恋没有冷硬的防御,它更宽容更温暖。所以当布莱斯幡然醒悟时,朱莉给了自己和布莱斯一个机会,让自己来得及勇敢接受,让布莱斯来得及表白,来得及说“我喜欢你”,来得及初吻,来得及成长。
看这样的电影,会让人嘴角上扬泪湿眼眶却不是为电影本身的感动或悲伤,而是那份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慨和美好回忆,这大概也是此片已年过六旬的美国导演罗伯·莱纳对青春情感的最美好的解读。
2.《朱诺》
《朱诺》的别致之处,在于用一种轻松调侃的方式,呈现出一个一般美国导演不愿涉及的话题:青少年意外怀孕以及堕胎问题。在那个标榜人道主义的国度里,这显然是个尴尬且不合时宜的话题。而影片恰恰成功地消除了观众的反感情绪,十分巧妙地把人们视点转移到关于真情与爱、责任与成长的思考中去。清新的吉他声里轻轻地哼唱,如同影片开头的秋天般风轻云淡,青春岁月就如同流水般静静地流淌。这显然不是青少年自我感知的世界,而是成人对青少年成长的回顾。因此影片就像女主角朱诺呈现出超乎其年龄的成熟一样,带有一份安然与恬淡,甚至夹杂一丝往昔不再的忧伤。当然,它并不妨碍影片独有的喜剧感,事实上,《朱诺》的喜剧气息正是来自于成人对青春期所做“傻事”一种戚戚然的感慨。漫画式的画面处理形式,色彩斑斓的布景以及妙趣横生、富满时代气息的对白,为观众呈上一桌另类搞笑的视觉大餐。一年四季悄然流逝,而青春在某一刻嘎然而止。
在我看来,《朱诺》其实不仅仅是一部少年成长问题的影片,倒可以看作一部女性题材电影。追问什么是爱的永远是影片中的女性。作为少女的朱诺,她追问两个相爱的人是否能够永远相爱,她困惑过爱情的真实性,但终究勇敢拾起身边的爱情——“孩子他爹”布里克同学,并“洋洋得意”地说:“别人是先恋爱后生孩子,我是先生孩子后恋爱。我从不随波逐流。”而凡内莎是成熟的职业女性,她也许不是一个好妻子,但一定是个好母亲。她不能生育,曾经恩爱的丈夫终于因为没有准备好“长大”做父亲而离开她,但她对于成为母亲这个愿望的坚守,却成为本片另一种坚强和温暖之所在。
然而,《朱诺》站在社会舆论的高度,对这一影响青年学习健康的现象,不是正确引导,而是一味的纵容。甚至把朱诺的婚前受孕,描写得饶有兴味。而她周围的人物,由于文化使然,不但熟视无睹,而且支持纵容,仿佛婚前怀孕---甚至把他生下来是一件很值得标榜的事似的。严重侵蚀了中国青少年还没定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事实上,美国人在国人眼中虽然开放,但绝对达不到这种程度,美国人有着对名利的向往,他们不希望成为流言的焦点。这一点从热播了十年的《绝望的主妇》中可以得到验证,布里宁愿说自己的外孙是自己的儿子,也不愿让女儿担负未婚先孕的名声。
恋爱是很自然的事,而孕育就不单单是两个人,更不用说两个未成年可以独立解决的。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现实是骨感的,只能说,电影这门艺术还是高于生活,它的举重若轻不免有些脱离实际,虽然它倡导社会给予未婚妈妈更多温暖,但没有人应该为你的成长买单除了你自己。
3.《美国丽人》
电影一开始,就为男主人公莱斯特安排了一个宿命的结局,并又以莱斯特的旁白串起一个个促使他走向宿命的镜头,而我们所要观摩的就是这些镜头编织成的莱斯特死前的生活,也就是他余生每个第一天的点滴。抛开片头,该片在叙事上并没有玩什么把戏,而是很平常的直线叙事,从莱斯特原先的常态生活到莱斯特人生态度的转变再到莱斯特死去,都仿佛流水般,平淡地讲述着。但这流水却有着多个岔口,每个岔口都均匀的流畅,最后有聚集在一起,就好像片中的所有人都与莱斯特得生活脱离不了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完成了这一个发生在美国的小故事。
然而,它虽小,却攒聚并放大了所有美国家庭中存在着矛盾——莱斯特和他的妻子卡罗林之间失去甜蜜,日复一日机械地生活在一起,多年之痒早已麻木得使他们忘记做爱是如何一回事,而且工作和家庭的负担在二者身上加剧,再面对女儿的叛逆,婚外的引诱,莱斯特和卡罗林都陷入了这片沼泽之中,且越陷越深,被吞噬在形而下的病态中,导致一家三口都为了追寻属于自己的快乐而放弃了家庭这一重担,使家庭变得四分五裂;而关联这个故事的另一个三口之家,则将形而下的病态上升到形而上,家庭暴力俨然成为这个家庭的家常便饭,其中莱斯特女儿的偷拍癖男友承受着曾是海军上校的父亲的身体折磨,和精神恍惚的母亲的精神折磨。该片着力讲述着就是这两个形而下和形而上的病态家庭,因为它们占据着莱斯特死去的起因及经过。好在《美国丽人》一直都是在安抚着极端,没有直击极端,所以,你可以在《美国丽人》的病态中感受到希望,类似于大病康复的希望。
通过对以上三部影片的分析,不难得出美国人的基本人生观,对比国人,他们更倾向于先追求享乐,在轻狂的年少实现狂热的恋爱,再去谈理想,谈奋斗。而且美国人崇尚自由,这一点体现在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上,他们会真挚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国人则相对内敛。“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就分开”的方式显得十分洒脱,但事实上,传统的美国观念是倡导谨慎选择伴侣的,对于现状美国人自己也感到不安,个体的感觉固然重要,但家庭的责任也是不容忽视的,人都有欲望,但人不能为所欲为。
就我个人看来,这实际上是一个阶段性问题,美国物质财富的极大富足确保了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国民都实现了“生活”,而并非类似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人们都在拼命求“生存”。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的追求目标和人生观,人们无法在还未解决温饱的前提下去追求浪漫的爱情。正如《丰乳肥臀》中讲述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工厂里最矜持出色的女工为了一个馒头也甘愿接受猥琐的厨子的猥亵。
所以我们应该认清形势,理性对待西方的文化渗透,从个人角度出发,去追求切合实际的目标,“享乐主义”是老年人的事,切记陷入空洞的幻想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