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称赞》观课报告
《称赞》观课报告
在这次远程研修中,我仔细观看了六位老师的教学视频。六位老师的课异彩纷呈,各有千秋,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徐彩虹老师执教的《称赞》一课,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在观课时,我特别从教师教学这个角度进行了观察和记录。下面我将从教师教学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设计匠心独运,构思巧妙。
教师对教材分析全面而深刻,学情分析准确,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观测性都很强,体现了三维目标的具体要求。教学环节完整,结构紧凑,教学过程流畅自然,节奏适中;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布局合理。教学组织形式多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法灵活多样,行之有效,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良好。
二、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方法独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面向全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合理处理教与学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普通话流利准确,语言生动,富有激情,充满启迪。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学策略独特,方法新颖,激发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度高,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学习气氛活跃有序。教师一边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课文,一边进行写字和识字的训练,;理解文本和认写自然结合。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环节更是异彩纷呈,教学效率非常高,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
验。
三、教学效果明显
这堂课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明白称赞带给大家的好处,并学会在日后的生活中适当夸赞别人,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通过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有效发展,加强了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徐老师的这堂课非常精彩,给了我很大的启迪,使我感悟深刻,受益多多。从徐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会以此为契机,多读书勤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第二篇:《称赞》说课
《称赞》说课
一、说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分角色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二、说教材
《称赞》是二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第一篇文章。本组教材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为主题,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称赞》这篇课文是一个生动感人的小故事,从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称赞的对话中,我体会到了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和这赞美产生的神奇力量。课文图文并茂,学生可借助插图阅读课文,从小刺猬、小獾的表情和动作中,感受到他们相互称赞的愉快心情和成功的快乐。
三、说学情
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在学生中,有的同学也总爱挑别人的毛病,好像只有自己最行。二年级的学生受年龄特点的制约,评价自己时优点较多,却不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因此,在学习课文中,使学生受到“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四、说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我安排了2课时。在第一课时,我将完成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的教学任务。第二课时,复习巩固课文中的生字,继续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我主要介绍的是第二课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 1.复习巩固10个生字,学写“背、椅”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互相称赞带来的快乐。3.学着发现别人的优点,恰如其分的赞美别人。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生字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难点:知道小刺猬是怎样发现小獾的优点,从而学习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解读重点:本课的人物对话很多,学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小刺猬和小獾相互称赞的对话,才能体会到他们相互称赞的愉快心情和成功的快乐。所以我在讲读课文时,通过“读中感悟——读中激情——以读促说”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和感悟,将课文中学习积累到的称赞他人的语句恰当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突破难点:通过启发学生观察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后习题辅导学生练习说话等方法,使学生学习称赞他人,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六、教法与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谈话法、自读自悟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的局面。
七、说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试图从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出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文本与实际相结合,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读书,乐于表达。
八、说过程
1、教法和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合作学习局面。第一个环节 复习字词
入课时,我注意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记忆生字词。就低年级语文教学而言,字词句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设计了积累课文中的词语,识记巩固。为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
第二环节 讲读课文
我以:“谁称赞谁,怎样称赞的,称赞带来了什么结果?”这一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采用“批画法”,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自学能力。2.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彼此启发。
3.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之后,围绕“称赞”这一主线进行深入探究。
学习1—4自然段
我两次引导学生理解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语言,从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入手,通过运用联系上文,品读“粗糙”“认真”这两个词语的意思这样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小刺猬是在称赞小獾认真的学习态度,从而领会小獾高兴的心情。这样的设计,不但使学生了解了句义,而且为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运用词语创造了条件,突出了教学重点。学习5-7自然段
结合本课图文并茂的特点,我借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称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感受称赞带来的快乐。以此方法,来突出教学重点。学习8—10自然段
我通过启发学生观察图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后习题辅导学生练习说话等方法,使学生学习称赞他人,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第三个环节 尝试称赞
课文学习到这里,学生的情感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语言称赞身边的人这个环节,并把称赞的话写下来送给小伙伴,让孩子们知道,在人际交往中,称赞别人,能给别人带来愉快,要想得到别人的称赞,就要先学会称赞别人。第四环节 指导写字
在发现异同点后,写好两个字:“背”“椅” 2.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一至四自然段,明白“小刺猬”称赞“小獾”的原因,通过朗读逐步理解。
我提问“小刺猬是怎样称赞小獾的?”引导学生读2—4自然段。学生在第三自然段找到小刺猬的话——“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我继续提问:“小刺猬称赞小獾什么?他为什么这样称赞?”请你再读2—4自然段。
学生抓住第2自然段中的词语进行感悟,通过“粗糙”一词感受到小獾的板凳做得不太好,而从“认真”一词可以看出小獾制作板凳的态度是精益求精的。
这时,我出示“虽然„„但是”这一关联词语,引导学生运用这一词语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可能会说:“虽然小獾的板凳做的很粗糙,但是他很认真。”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虽然小獾做的板凳不太好,但是他很努力。” 这时,我让学生再读读这句话,继续追问:“你现在知道小刺猬到底在称赞小獾什么吗?”引导学生感悟出小刺猬在称赞小獾认真的学习态度。
最后,让学生再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称赞的语气。此时,我引导学生转换角色继续体会:假如你就是努力做板凳的小獾,听了小刺猬这样的称赞,你会怎样说或怎样想呢?”这时,我小结:
是啊,小獾听了小刺猬真诚的称赞,高兴极了!你能用朗读表现小獾高兴的心情吗?我们来分角色朗读1—4自然段。
(2)学习五至七自然段,明白“小獾”称赞“小刺猬”的原因。我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提问:“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图的意思吗?”学生说完图意,我追问:“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这个意思?”学生找到课文第5—7自然段,我继续提问:“小獾为什么送给小刺猬一把椅子?请你读读这6、7两个自然段。”
学生抓住小獾的语言,体会小刺猬的称赞带来的神奇效果——“它使小獾有了自信,不但学会做板凳,而且还会做椅子了。” 根据学生的发言,我板书:有了自信。这时,我说:“大家看,小刺猬发自内心的称赞产生了多么神奇的效果啊!我们再来读他们的对话吧!”
学生分角色朗读5-7自然段,体会人物快乐的心情。(3)学习8—10段。
学生已认识到称赞对他人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因此,结合这一学情,我直接提问:“小刺猬的称赞使小獾建立了自信,鼓励小獾不断进步。那么称赞还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请你读读8—10自然段。”
学生通过读第10自然段,了解称赞可以使小刺猬消除了疲劳。这时,我板书:消除疲劳。
我再次指导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小刺猬高兴的心情。
学生读后,我继续追问:“请你再读读8、9自然段,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结合第8自然段,学生可能会说:“小刺猬送给小獾两个大苹果,诚心诚意地让他留下。”
这时,我追问:“你能读出诚心诚意的语气吗?”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当学生读过第9自然段,可能会说:“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我继续启发学生:“如果你是小獾,你会怎样称赞小刺猬呢?请你有语气地读一读。”
读后,我出示课文第四幅插图,继续提问:“小獾为什么这样称赞小刺猬的苹果呢?”
学生可能会说:“小刺猬闻了闻苹果,知道了苹果很香。” 由此,我继续启发学生:“如果你是小獾,你还会怎样称赞这苹果呢?” 结合课后习题,我指导学生练习说话。学生可能会说:“我接过苹果看了看,说:‘你的苹果又大又红,漂亮极了!’”“我接过苹果尝了尝,说:‘你的苹果真甜!’”。
最后,我进行总结:你们看,小刺猬和小獾发自内心的称赞,产生了多么神奇的效果啊!让我们和这两个小伙伴一起,再来体会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吧,请你在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10自然段。
三、尝试称赞
使学生在语言训练的同时,进一步感受称赞的作用。学生可能会说:“××,你真能干!总能把地扫得干干净净的!”也可能说:“×××,你写字真漂亮!,字写得一个比一个好!”我请孩子们把他们写下来,送给自己的小伙伴。
四、识字写字
第一步,我出示“背”“椅”两个字,引导学生记忆生字,从整体观察结构,发现相同和不同处。掌握两个字的特点;第二步,让学生说说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哪些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第三步,范写“椅”字,学生再写一个“椅”字,并互相评议。第四步,学生描红并独立书写生字,我在行间巡视,提示学生的书写姿势,并解决学生写字中遇到的困难。第五步,反馈评价学生的写字练习。
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写一句称赞别人的话,并送给他。
板书设计:
18、称赞 有了自信
小刺猬图 小獾图 消除疲劳
第三篇:称赞说课
《称赞》说课
《称赞》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这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小刺猬和小獾互相尊重,互相称赞,关系融洽。看来只要是发自内心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随文识字等方法识记“刺、猬”等10个生字,会写“板、椅”两个字。通过观察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粗糙”等词语。
2、抓住语气词,指导分角色朗读,读出称赞、欣赏的语气。
3、感知“__了__”、一__比一__“两组词语的构词方式,仿写运用。
在本课的识字中,重点让学生识记的是“刺、猥、板、凳、糙”五个生字,随文随图识记,其他生字放到第二课时重点讲解。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随意评价学生,询问学生听到称赞后的心情。师读课文讲故事。
二、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称赞》,来,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称,左边是禾字旁,右边是尔,咱们上了一年级时学过曹冲《称象》一课的“称”字。赞,上面有两个先,第一就得蜷起腿来让让地方,懂得礼让,就会受到称赞。来,一起读课题。(生齐读课题)称是后鼻音,读准确。(师范读,生跟读)以旧知带动,使学生印象更深刻。
三、学习动物名称中的新词
A、谁称赞了谁? 还有吗?那你能不能用上“也”,把你俩的话加起来说一说呢。训练完整说话,并在无意识中简单地概括了课文。在以后写句子时,学生也能有意识地用上“也”,而不导致句子重复。
B、,今天邵老师把这两个小动物给大家请来了,快看,它是谁?(出示图片)它们俩的名字也特别想和同学见面,小朋友会上台来摆一摆,贴一贴?(生上台摆放名字卡片)
讲解“刺、猥“,适时复习反犬旁。通过看图,学生比较感兴趣,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识记的愿望强烈,印象深刻。
四、字词梳理
自读课文,读带拼音的生字词,去拼音开火车读。分自然段读课文。
五、研读入文
1、根据回答出示:清晨,小刺猬去森林里采果子。以句子四要素让学生完整回答小獾在干什么。齐读第一小节。
训练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牢记四要素写句子。
2、小獾做的是什么——板凳。随文讲解“凳”字,让学生讲识记方法。
在讲解课文时,我不时地出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本课教学充分安排了自读、个别读、范读、合作读等,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体会小刺猬称赞时的认真,让他们明白称赞出自真心,而非敷衍。再而指导学生去读小刺猬称赞的话,让学生热情读,带动作读。课后,我思考其实还可以换个角度来设计,可以对学生提出:小獾的板凳做得很粗糙,小刺猬为什么还要称赞他,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小刺猬在肯定小獾认真地态度,也能从小刺猬的称赞中体会到“一个比一个好”是在鼓励别人点滴的进步,这样不需要老师的讲解,学生就能自我理解了。
读的方面,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泛参与,师生合作,更有激情和动力。教学最后,我是问了“小獾最后有没有学会做板凳”,课后想了一下,可以反过来问“如果小刺猬没有称赞小獾,而是取笑小獾的板凳做得粗糙会怎么样”,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写字教学,我安排让学生主动观察,说相同点和注意点。
第四篇:《称赞》评课稿
《称赞》评课稿
邵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读为主,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邵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刺猬”和“小獾”对话的特点,采用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色读、扮演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加表情、动作来朗读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从而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二、品读感悟、深化理解
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邵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然后重点指导朗读。如“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抓住称赞的话,老师通过范读,特别注意读好“真”“一个比一个好”这些重点词,读出感情,然后让学生动作示意读、指名读、集体读,老师在评价中称赞和表扬学生,给学生带来了好心情,师生起到互动的作用,课堂氛围融洽,使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另外,老师及时进行拓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一个比一个()”,比如:果园里的水果、书、铅笔、橡皮等,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三、结合实物,突破重难点
邵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粗糙”一词时,通过摸实物“木板”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最终说出“不光滑”,方法很好,突出了教学重点。
这节课,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有很多,比如,老师教学扎实,上课时的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生动,富有童趣,特别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适时的表扬鼓励让学生学习劲头足,兴趣浓等。
第五篇:2015观课报告
2015年
从炎炎夏日延续到朗朗秋天的远程研修,犹如一杯散发着清香的美酒,浸润了我的心脾。六个优秀案例,各位教师都对教材有深刻解读、专业知识扎实牢固,知识面宽广,驾驭课堂能力强,无论组织教学,还是在设计选材上,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感受最深的是,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安于课堂,很多教师都采用了比较有效的方法,让我收益颇丰。
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如何让课堂上天马行空的学生做到在课堂上“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呢?几位老师都有独到的见解:
第一,创设历史情境进行历史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每位老师都做到了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相应的情境氛围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尤其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以及《英国的制度创新》,运用了大量视频和图片,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特别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而教师又设计了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做到了观而不散。
第二,联系社会热点与现实,引导学生关注历史。
历史讲求“死去活来”,也就是在对书本基础知识巩固的基础上,要把书本上“死”的东西“激活”,让它动起来。注重与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结合,能使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和现实,充满活力。《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在讲到中国崛起时,联系了当今常提的“中国梦”热点,并与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的启示进行联合教学,效果较好。《英国的制度创新》中使用了卡梅伦在英国议会的讲话视频,较好地展示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既提高了学生兴趣,又便于理解教材知识。
第三,历史角色扮演,身临其境解读历史。
李大钊说过:“历史是死的,但解释是活得,与时俱进的”。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历史,那么最好的方法是让他自己变成历史中人,从而使死的历史变成活的,如此一来,历史活了,学生也活了,何愁学生不安于课堂。《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历史剧演绎的方式解读了“重农抑商”政策,深刻地体会了农民与商人在古代的处境。《苏联的经济改革》中,教师将三位改革家变身医生为苏联诊断开处方,让学生以另一种方式学习改革内容,同时,课堂的最后,由学生扮演列宁、马克思、斯大林和邓小平,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达到了升华与总结的目的。而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眼中,都散发着求知的光芒,他又怎会神游天外呢!
第四,充分利用竞争与合作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俗语有云:若想走得快,就一个人;若想走得长,就一群人。要想走得又快又长,那么就需要既竞争又合作了。现今我们常常使用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小组间的竞争,更能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次研修课中,多数老师都采用了这种方式,印象比较深的是《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课,教师采用了擂台大比武的方式鼓励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了守住擂主之位,小组成员使出浑身解数,积极参与问题探究,这样,学生的精力安于课堂,而不作他想。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收获和评价,也是自己在观课中感受颇多之处。美中不足的是,有些老师的课堂仍然比较传统和呆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还有的老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问题设计指向性不明确,学生探究兴趣不高,参与面较窄,课堂效果较差。平时教学中我也会遇到类似问题,我想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寻找解决方法,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历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服务学生,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只有让历史切实地变成学生的兴趣与乐趣,这样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正所谓“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尽其在我,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