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凤凰卫视3月17日《皇牌大放送》文字实录
凤凰卫视3月17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同侪争疾走,君独着先鞭。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群鸦恋晚树,孤雁入寥天。惟有交游旧,临歧意怅然。
这是周恩来为数不多的现存诗作之一。1916年,18岁的周恩来用这诗送给远行的朋友,字里行间充满惆怅之情。沧海桑田过后,人们发现少年周恩来竟在这首诗作中,为自己的人生做了模糊的预言。
而和其他领袖多有诗作流传后世不同,周恩来在外出参观名胜古迹时,一概拒绝留下墨迹。今天的人们所读到的周恩来诗作,大多是他作于青年时代。后来渐渐忙于政事,无暇写作。更养成了个习惯,不留诗作予后人。
权延赤《走近周恩来》:他把作诗当做了消遣似的,消遣完了,概无例外地撕碎,而且撕得太碎了;先撕成许多小碎块,再将小碎块一叠叠分别撕成更碎的碎片;撕到一般人再也无法拼对起来时,才用手弄成雪片飘落一般扔进废纸篓。
许戈辉:诗为心声,知人论世,观诗最为切要。而周恩来却是如此难以琢磨。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他的行事风格,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极大兴趣。
周恩来微妙地将中国传统儒士的温文尔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激越情怀集于一身。英国作家迪克威尔逊,曾经提出了一个令他自己困惑无比的问题,就像周恩来在《送蓬仙兄返里有感》的诗中所述“作嫁怜侬拙,急流让尔贤”。为什么在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的领导中,他一贯地帮助别人升到顶端,而自己却始终拒绝这顶桂冠呢?
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笔录:他从未向顶峰发起过挑战,没有想过要对毛泽东取而代之。他对毛泽东尊重备至,通常讲话的开场白都是:“我代表毛主席„„”
他从不自我夸耀,把自己看成是头号人物。可是,尽管他无所怨悔地承担起了如此谦逊的角色,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周恩来拯救了曾经濒临崩溃的中国,他是事实上的也是名副其实的“一号人物”。
解说:从遵义会议前后到周恩来逝世,周恩来和毛泽东的合作关系,维持了整整四十年。两人的性格气质截然不同,毛泽东主要扮演政策制订者和精神领袖的角色,而周恩来则是谨慎的执行者,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大管家。后人曾这样评价二人的合作,谋事在毛,成事在周。1964年,为庆祝建国十五周年,周恩来直接领导创作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他曾26次组织会议,或亲临现场进行指导,从舞台背景到台词脚本,都经过周恩来的斟酌和把关。
在讨论中有人提出全剧又不能越过八一建军节,应该专列一场表现周恩来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没想到周恩来说,应该重点歌颂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这是我党第一支工农武装,南昌起义不要专门表现了。
最后由他亲自执笔,将这部分内容浓缩为一句话,南昌起义的枪声,响起了第一声春雷。之后所有关于南昌起义的朗诵词被他删改为,毛泽东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点燃了最亮的火炬。
事实上从1928年到1932年,中共第四次反围剿,周恩来是全党的实际指导者和组织者,但他从来没有当过名义上的一把手。1932年,中共中央让周恩来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他不但没有接受,还两次提出让毛泽东出任。
周恩来笔录:毛主席是搞战略的,我只能搞点技术,当助手是否当得好,还没有把握。这是周恩来对自己与毛泽东关系的定位,或许周恩来从来不曾忘记,他尽管只是小官吏的儿子,但仍属于敌对阶级,阶级成分也许让他觉得,自己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领袖。
1898年,周恩来出生于淮安,父母为他取乳名为大鸾,他们的本意并不是后来人们传说的那样,大鸾现身天下安宁。那个年代的中国,婴儿死亡率相当高,这个鸾字在淮安方言中是拦着的意思。长辈们只是希望用这样的名字,把孩子去往厄运的路上给拦下来。
周恩来笔录:我的家庭几代祖先也是绍兴师爷,外祖父原籍江西南昌,也是师爷。到了祖代,两家都搬到江苏淮阴、淮安当县官,因此结了姻亲。
解说:师爷又称幕友、幕宾,是旧时政府部门的佐治人员。为幕主出谋划策参与机要。周家的传统是否影响周恩来退让不争的从政心态,人们不得而知。但是周恩来走到哪,都是强调自己原籍绍兴,则是事实。
在周恩来不满半岁的时候,他被过继给叔父周贻淦,那是给病危且膝下无子的叔父冲喜。于是周恩来有了自称的两个母亲,生母万冬儿和嗣母陈氏。
周恩来笔录: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一部分。1965年春节前,在北京学习的周恩来侄子周尔萃回老家探亲,临行前,周恩来给他布置了一项特殊任务。
周恩来笔录:我现在给你一个任务,这次回去,把家里的祖坟平掉,把它深埋,埋到不影响拖拉机耕地,这样就不浪费土地了。
解说:在此前几年的平坟运动中,周恩来曾致信淮安县委,平掉自家祖坟。然而直到1964年,周家祖坟仍然被淮安官员引以为傲。这一次,周恩来从工资中拿出70元交给侄子,将包括生母嗣母在内的七座祖坟全部平掉。参与平坟的农民,每人拿到了一元钱的报酬。
周恩来笔录:人生来是为人民服务的。生前的工作、劳动是为人民服务,死后火化撒掉骨灰,落在水里的可以喂鱼虾,落在地上的可以作为植物的肥料,还再继续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人才才是生生不灭的。
解说:几十年后周恩来辞世,他的最后一个请求是,骨灰不保留要撒掉,他是第一位这里处理身后事的中共领导人。
许戈辉:1939年3月,周恩来到绍兴老家的时候,与《战旗》杂志社的主编曹天风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曹天风说道家思想对革命、对社会改造虽无用处了,但对个人修养却是有帮助的,能使自己过好黄金关、权力关、美人关。这时周恩来反问到,道家最精采的话是什么?曹天风一时答不上来。周恩来笑着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大概是道家最精采的话了吧。周恩来本人的退让不留,是道家的直接体现,于公于私他分得明明白白
第二篇:凤凰卫视《寰宇大战略》节目视频及其文字实录(DOC)
附件01:凤凰卫视《寰宇大战略》节目视频文字实录
凤凰卫视《寰宇大战略》节目 关于当代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师的讨论的
视频文字实录
(2014年6月29日)
说明:当代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师?这样的反问正变得越来越频繁.中国今天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是教育方式的禁锢还是人才培养方向的问题?反观中国近代教育的演变,民国时代人才辈出,在华裔诺贝尔奖得主中,超过一半的学者都受过民国教育.相比战火纷飞的年代,和平发展的今天,为何无法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上做出突破?两个时代的教育反差对当代中国有何启示?为了说清这个问题,凤凰卫视请来三位教育界的权威人士进行讨论,他们分别是:中国教育学者,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主任、副校长、安徽省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现北京南洋林德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温元凯先生;南方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先生;台湾大学教授张亚中先生.
邱震海:大家好,最近一段时间正值中国大陆高考发榜的时间,所以大家全国上下对教育的问题非常感兴趣,寰宇大战略节6 目最近几天也接连不断的做了一些深入探讨教育的话题.也许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个所谓探讨战略的话题会对教育如此重视.我记得以前当中国落后的时候,我们曾经讲过科技救国教育救国.30多年之前当我们改革开放刚刚起来的时候,我们谈过科技兴国,教育兴国.当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也许我们一方面觉得我们很强了,但另一方面我们坦率的讲,我们去看看世界在顶尖领域里面的出自中国的顶尖人才不是说群星璀璨,而是寥落晨星,实在是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汗颜.
所以今天我们要在全国高考发榜之际,我们要认真探讨一个话题:为什么最近三十几年中国培养的大学生不可谓不多,基数很大,但是我们的顶尖人才到底到哪里去了?而且坦率地讲,跟以前民国时代相比,我们的顶尖人才不是增多了,而是越来越减少.面对这么一个非常令人汗颜的话题,我们今天请来三位,两岸的教育界的大家,一位是温元凯教授,一位是朱清时校长,另外是来自台湾的张亚中教授.不过之前我们先看看我们三位教育大家他们的个人情况介绍,我们看一下.
解说:
朱清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教育斗士.在中国教育众声喧哗的叹息与批判中,他身体力行,执着践行教育改革.在1998年至2008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期间,朱清时坚持不扩招不建分校,呼吁停止行政主导高校评估.退休后他又挑起了改革的大旗,带领南方科技大学艰难前行.宣传去行政化,教授治校,书院制,改变唯高考论.今年9月,朱清时即将卸任南科大校长,一路走来教育改革在他的心中是什么滋味儿.
温元凯,经济学家,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之一.1977年温元凯在中央科教工作座谈会上提议恢复高考和派遣留学生获得邓小平的高度认可.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温元凯以改革家的形 象出现在全国几百所大学,极力呼吁改革、呼吁关联现代化,在当时被誉为当代四大思想家之一.
张亚中,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两岸统和学会理事长.张亚中曾任职台湾外交官,提出台湾不要走分离的老路,强调台湾不能和整个中国分离,呼吁台湾要站在中国的繁荣之下为家园建设而奋斗.
美国副总统拜登的主要讲话:
中国科学家是美国6至8倍,没一个创意品牌来自中国 邱震海:现在我们回到我们谈教育的现场,为什么中国大学的教育培养不出真正的大家.不过之前我们先看看美国副总统拜登不久以前有关一个在我们中国人听起来非常刺耳的一段话,我们来看一下他怎么说.
拜登:中国毕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大过我们美国6至8倍,但是我敢问,告诉我,有哪一种创新的项目、创新的改变或是创新的产品是来自中国的.
邱震海:中国的工程师多于美国6到8倍,他说告诉我一个项目,有哪一个项目是有创意的全国知名的品牌来自中国的,朱校长.
朱清时:这个话中国人听了很难听,但是听了之后仔细想想比较接近真实.在我年轻的时候,50年代中国有一些科学大师华罗庚,后来有陈景润,那个时候还有杨乐、张广厚这样的人.你想想,在最近三十几年来,这样的大师就没有出现了,我们也找不出一个人可以跟他们相比.
朱清时:当代中国教育远离本质,泡沫化严重.
邱震海:但是这个三十多年,中国大学生的基数极大的增加了.在30多年之前,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非常之少,寥若晨8 星.但是大家知道,今天中国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很多很多,但是大家恕我直言,可能一个也找不到.
朱清时:是. 邱震海:原因在哪里?
朱清时:当然原因很复杂的,但是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比较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质,泡沫化.
邱震海: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什么?
朱清时:教育的本质就是人跟人的交流,就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后来呢,这个教育就逐渐逐渐形式化.在教育部的评估中间就变成扩展设施、讲义、考试、答卷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本来是教育的工具,后来就把这个变成了教育的主导.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在大扩招的时候,实际上教育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教师人数并没有扩大,但是学生增加了很多倍,这样的话,教育的质量和本质就稀释了.
邱震海:那我们穿越时空隧道,等一下我们穿越到台湾,看看两岸的情况.现在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从2014年走入1984年,走入30年前,您当时那个时代,当时怎么样?
温元凯:当时我认为80年代的教育改革还是轰轰烈烈的.因为当时大家意识到邓小平讲过一句名言:中国再不改革就要被开除球籍了.所以当时这个改革的氛围、思想解放轰轰烈烈,那么我认为所以当时来讲,应该说各个领域是出现了非常强大的一个改革的浪潮,包括思想解放的浪潮,包括涌现出一大批改革的闯将,我们可以看到.
所以我认为今天讨论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高度认识中国今天创新能力的严重的不足,而来自于创新环境也存在着体制上的弊端. 邱震海:当你说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也许我提出一个质疑.你说中国,二位都说中国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但是我们是怎么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我们的宇宙飞船是怎么上天的,我们的航空母舰是怎么下海的?30年前有吗?所以假如说当二位要谈中国今天没有一流创新人才的时候,我们马上可以提出另外一个反驳意见,我们老百姓就说如果我们不是创新,我们怎么能够在短短三十几年时间里面成为世界的大国?
温元凯:当然创新还是有的,但是现在要讲的是杰出的创新.我们是把宇宙飞船送上了月球,但是美国前总统候选人罗姆尼也讲过,即使我们如果再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也应看一看44年前美国插在那里的国旗,人家44年前就把人送上月球了.
邱震海:就不是原创,就基本上是踩在别人的肩膀上走的. 朱清时:是,中国最近几十年经济大发展,这个是史无前例的,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重大的事情.但这个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农民大量的开始进入城市,就是城镇化.然后我们有大量的农民劳动力转到工业,这样就使得我们的工业制造业迅速发展,这个是过去几十年中国变化的最剧烈的一个,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追踪或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比如像我们现在中国也开始生产飞机并且要出口了,但是飞机的发动机还都是外国出的,我们的发动机还没过关.这个事情像飞机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是制造业的发展,原始创新的、关键的、核心的技术我们还有很大差距.
邱震海:中国目前在世界的排名、在世界上的形象,我们有些图表,等一下包括亚中兄在内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下,我们请导播播出一下,全球竞争力排名当中的中国位置.我们先看一下,市场规模,美国是第一位,中国第二位,日本第三位,德国是第四位.中国市场规模非常之大,这是毫无质疑的,但是创新10 能力呢,美国依然是第一位,日本是第二位,韩国是第四位,中国马上就掉到第三十二位了.我们再看看我们的人才竞争力,更差了,瑞士第一位,连哈萨克斯坦都比中国前一位,四十六位,中国居然只是四十七位.清廉指数更不用说了,第一位是丹麦,台湾,亚中兄来自的台湾地区是36位,连古巴都在中国前面,中国屈居80位.这到底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后面还有图表,看看.
第20世纪以前的人物,2007年时代周刊评出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40名发明家.我们看到40名发明家里面,中华民族占了一位,但是占了一位还是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造纸的那位蔡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似乎就没有出现过伟大的发明家.这些问题当然这些评论都是西方做的,不一定为我们所完全认同,但是假如说光看这些指标,确实让我们感到非常汗颜,亚中兄你怎么看?
张亚中:我们看这个问题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觉得创新能力当然是大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是特别是在西方他们的大学教育是非常从事一个精英的教育,但是大学教育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非常深层的内涵,就是怎么样为社会创造一个稳定的力量.就社会上一个价值的选项,我来自台湾我必须要说,台湾大概在1995,1996年开始进行所谓的教改,它的教改其实也是变成了学习西方某一些东西.比如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简单化,让大家入学更为方便.它在某种概念上已经摧毁了一个大学教育要培养精英的这么样一个思考.培养精英的思考,比如说当教育越来越普及化,你就发现,说现在大学生的水准比起以前是差得是非常多的,而现在整个是大家在利用大学的资源,而没有把一些东西放在所谓高级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上来讲.
我觉得站在中国大陆一个角度,当然你没有所谓的创新的压力,但是我们也看出来,台湾其实年轻的小朋友在奥林匹亚的技 术项目里面,经常是得冠军的,非常具有创意力的,可是台湾基本上缺少市场.所以我觉得在两岸这一方面,其实台湾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强.为什么创新力强,其实它有一个非常开放的环境,而他的教育体系基本上还是相对活泼的.虽然现在它经过所谓的教改,已经被摧残的差不多了,台湾的教改已经变成跟政治挂钩变成民粹了,所以这是台湾的一个危机.但是台湾一个优越就是整个一个开放的空间,我觉得这是大陆将来可以思考的,这对于一个开放是有帮助的.
邱震海:几位都谈到了当今天中国的教育跟30多年前比,大家少了很多,读过大学的人多了很多.朱校长跟亚中兄都谈到了大学,现在好像似乎已经远离了大学本来的目的.那现在我们回归到一个最最基本常识问题,大学本来的目的应该是什么?
朱清时主要讲话:
应试教育让学生花了很多代价 但学不到真本事 朱清时:大学本来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培养人就是要人与人之间交流,老师跟学生广泛交流.比如南开大学刚创办的时候,它只有十几个学生,几个教师.它的数学系就一个教师,然后有七个学生,这七个学生就包括吴大猷这样的人,后来都成了大师了.那个时候南开大学很小,很不齐全,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也都不全,教师人数也很少,但是教育的本质还具备了.就是优秀的人才、教师或学生这七个人广泛交流.他们一起来努力,结果这学生就都成了大师级的人才了.后来中国的教育,其实在我上中学、大学以后,就开始慢慢变化,就越来越走向泡沫化.就是有很多学生努力学了的东西并不是真本事.比如像我们的高考为代表的应试教育,让学生很苦很努力,花了很多代价,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真本事.所以教育的本来面目就是让教育回归,让12 学生学到真本事.如果要这样做的话,那么因为中国的学生其实很聪明,在全世界是很有名的,所以一定能成功.
温元凯:刚才朱校长讲到,中国学生很聪明.最近有一个资料可能你没注意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统计了1978年以来,一共出了3300个高考状元,没有一个人成为行业领袖,这个数字惊人不惊人.反过来我们是不是没有人,朱校长讲的我们的中国科技大学就出了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叫庄小威,她现在是哈佛大学最牛的教授,28岁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她居然能得到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等五个大学请她做终身教授.我要问一个尖锐的问题,31岁的庄小威,她如果在中国的话,她能带21个博士吗,那我60岁的教授怎么办,关键就在这里,她有那个土壤,她有那个体制能够奖励脱颖而出.
邱震海:朱校长,我知道您长期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做了很多的探索,您的探索希望能够走出一条刚才温教授所批评的中国传统大学不一样的思路,请回答温教授的问题,如果他这个庄小威出在您这个南方科技大学,能够成才吗?
朱清时:我们就是南方科大就想探索一种体制,让庄小威这样的人能够成才.我们的做法就是,我们现在招聘、全球招聘,从助理教授开始,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每一个招聘的助理教授都给他启动经费,建自己的研究团队.这样的话,每一个助理教授,他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东西.
邱震海:从台湾的角度来看,中国大陆南科大目前这样的一种发展的模式,您觉得是不是具备了一般意义上的一个真正的大学的样子,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张亚中:我觉得刚刚朱校长讲的,其实我们台湾大学已经在走这条路了.基本上你要愿意做研究的话,学校给你是百分之百的自由. 邱震海:就必须是教授治校.
张亚中:当然教授治校,我觉得在台湾这一方面其实你要做研究基本上都非常尊重所谓主研究者,而且学校都会想办法透过各种方面经费来帮助你,所以我们台湾方面这一点已经做到了.
第二点我倒觉得大学其实在台湾现在分成两种,一种刚刚讲的可能是研究型的大学,它很重视研究.可更多的年轻人需要一个教学型的大学,所以换言之,老师跟学生的互动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像我们台湾大学有所谓导师制,像我每年都要带十几个导生.那不是学问,就是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发现他们的问题,包括我们最优秀的老师去教课程.所以在台湾大学来讲,这一方面我们的通识教育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主力.就是怎么样一个大学把学生培养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骨干,社会的一个中坚.它是社会稳定的一个力量,社会进步的一个前沿.
那另外一类属于高级的研究人员,那是另外一个研究型,包括我们的国科会,包括中央研究院,包括台湾一些顶级的老师也会在做.所以一个大学的教育绝对不只是培养这些所谓科技的创新精英而已,更重要是为社会上培养一些人才,这个人才将来投入社会上,他会在社会上是一个最重要的中坚干部.
邱震海:如果说南方科技大学是一个麻雀,是现在正在进行试验的一个麻雀,那我们看看这个麻雀能不能推广到中国大陆的其他地方.中国今天其他地方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原因到底在哪里,不要走开,广告之后马上回来.
欢迎回来,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教育,而且中国教育基数那么大,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那么多,办的大学这么多,为什么出不了精品,尤其出不了一流的人才.所以刚才第一部分我们说的美国副总统拜登最近说了一句很刺激中国人的话,说给我指出一个项目,是中国有原创的,到底在14 哪里,确实令我们感到非常汗颜,也让我们感到非常深思.所以谈到中国的大学,那我们就来看看刚才各位,谈了很多,南科大的经验,台湾大学的经验,中国大陆目前大学的一些现状,那我们看看中国大学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它一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最主要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朱清时:最主要的问题是大学是一个学术机构,他的宗旨应该是追求卓越,学术至上.现在中国的大学越来越变成个行政机构了.举个例子来讲,梅兰芳以前在二三十年代唱戏唱的非常之好.梅兰芳剧团实际上就围绕着他和几个名角唱好戏,大家就围着转,唱好戏,唱新戏,所以他们很有创造性.后来梅兰芳剧团就开始派了很多官员,这个剧团就开始行政化了.所以梅兰芳以后,包括梅兰芳京剧大师也都没有传承了,大学跟这个一样的.
邱震海:从这个意义说,今天中国大学相当一部分大学校长可能不是以做大学校长为荣,而是以他的这个校长.
温元凯:郭沫若解放以后他写什么东西啊,我认为关键就在体制上.刚才朱校长讲的话非常好,要去行政化,要让真正的教育家顶尖的学术人才来办大学.
朱清时:刚才说了去行政化,我觉得这个概念现在社会上争议的太多,而且大家误解很多.去行政化的核心是大学中间的每一个人不是对上司负责,而是对自己的职务负责,这两者本来可以不矛盾,就上司他也要对职务负责.但是一旦这两者矛盾了之后,每个人要坚持真理、坚持按照教育规律来办事.教育家当校长同时要给他真正授权,让他有全权来做这个事.在中国来讲,比如南科大,最早我们的试验就是希望南科大校长兼党委书记,这样的话就把中国体制: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这件事给化解了.其实就像学校这样一种机构,他是一种学术机构,校长兼书记他同样可以对国家负责,同样可以保证学校的稳定,这样又 使得校长能够真正按照教育规定来办事,少出点很多摩擦.像这种体制上的小的修改,我觉得我们大体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要是中央重视,尤其是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决定中间,把学校和医疗单位要去除行政级别,就去行政化这个已经写进去了,说明中央对这件事已经重视了.
邱震海:亚中兄从台湾过来,是不是听到去行政化这样的东西是一个恍如隔世的东西?
张亚中:对,我觉得对我们来讲的确是非常陌生的,因为我们在台湾.
邱震海:台湾过去有没有过行政化?大学行政化,过去某一个发展阶段.
张亚中:其实也没有,只有说国民党的力量进到学校里面去.比如说校长受到一些政府的官派,现在在教授治校后,其实一般行政人员纯粹是服务性的.比如像系主任大多不愿意做,因为他是服务性的,校长也是为大家服务的,这是很重要一个概念.您刚刚说比较副部级,其实以我们在台湾的官职来讲,我现在台大教授是十四职等,你知道比照什么吗,比照相当于部长跟次长.他是副部级的,他职阶非常高的,而且你看我的同仁江宜桦,他现在从一个台大教授可以当我们的行政院长,当总理,所以台湾这一方面他不会把这个系主任看的特别的重.
邱震海:那我问一个很幼稚的问题,在台湾当年的发展历程当中,台湾也是中华文化,他多多少少有点官本位的体制,您这个大学校长也好,系主任也好,如果不是一个官,你怎么为你的学校去争取资源?
张亚中:台湾现在争取资源非常简单,就看你的科研成果怎样.因为他的有些东西他是按照国立大学给你补助多少钱,按你的学生多少.但是你要到国科会、你要到其他地方去争取你的教16 育文化资源,必须拿出你的真本事来.所以大家比如说你的计划,或以前研究的成果,换句话说他对你的补助是来自于你的学术成果,而不是来自于你这个校长是谁,校长是谁一点用、几乎是一点用都没有.而且在台湾的这种政治气氛之下,有时候反而是一个负面的因素.
所以在行政这一方面,在台湾来讲,几乎是已经完全摆脱掉了,而且看大家各自的学术的本事.所以我们在台湾老师也常常告诫我们,只有知名的教授没有知名的主任,所以鼓励大家好好当教授.你教授自己多写一些书以后得到社会的尊重,为社会发生影响,这才是最重要的.那主任可能在大陆好像觉得说当个系主任好大,当个院长好大,当个校长好大,在台湾来讲可能在这一方面大家不会特别的重视.
邱震海:大家都谈到中国大学的很多问题,我们先看一下世界前500名大学当中的一个排名.从第一名到第10名,毋庸置疑的都是西方的一些著名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大学等等.然后我们现在看看,台湾大学第127位.令我们感到非常惊奇的是印度理工学院,我们大家也许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可能听都没听说过的大学却排名第56位,而中国大陆的清华大学排名158位,上海交通大学176位,当然我不知道这个里面的权威性到底有多少.
温元凯:一家之言.
邱震海:各位如何看?清华大学排名第158位是高了还是低了?朱校长.
朱清时:我没有一句来评价它,我知道这个排行评价也是很片面的.比如像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其实他们都不承认这个排名,因为一个大学是个很复杂的一个体系,很难用一个单一的标准把他排起来,所以排名这件事在世界上,在大学高教界大家都 不认同的.
邱震海:但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除了大学的独立精神之外,其实硬件的指标也能够看的出来.比如你这个学校里面到底有多少学者是拿了世界一流的很多奖,或者创造多少一流的知识产权等等.
温元凯:我讲解一下这个排行榜的由来,这个排行榜是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一个全球第一次用定量模型排出来的,当然我非常赞成朱校长,一家之言.第一个标准,校友之间获诺贝尔奖和相当于诺贝尔奖的像数学的菲尔茨奖的人数,那台湾大学毕竟出了李远哲,出了丁肇中,那大陆新中国就是零啊.第二,研究教授的比例,那就是研究型大学很重要.第三个论文登在一流学术刊物上的篇数.朱校长我们就很清楚了,那中国就非常非常低了.第四个标准,就是所谓的论文引用率,这就是开创性研究论文的水平的一个某种指标体现.庄小威研究的论文那就是反复被全世界引用,这就是获诺贝尔奖的前兆.
邱震海:中国大学看这个问题很多,从行政化到其他方方面面.然而中国大学改革路在何方,中国教育为什么这35年培养的人数基数很大,但是出不了上面顶尖的人才,到底原因在哪里.刚才我们谈了很多,现在我们看看药方到底在哪里,路在何方,先听听我们年轻观察员的排名意见.
吴辰岑:刚刚几位嘉宾主要聊到的是大学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但是我在想,其实是不是归到它的根源是,我们从小学从中学就习惯这种死记硬背的记忆型教育所导致的这种知识权威主义.因为这种知识权威主义,所以我们中国的孩子是习惯于说他们遇到了与记忆当中知识相异的东西,他们会把他视为敌人,所以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非黑即白型的,是很难说有批判性的思维有创新性的思维.所以是不是我们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其实18 他们已经失去了那种用批判和质疑的眼光去看世界的能力呢?
邱震海:这个当然是一部分肯定是有道理的,这个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挑战精神,对创新精神的一种.
温元凯:这个话题非常好,有人做过统计的,2010年中国派了一个青少年科技代表团参加一个国际青少年的活动,那是中小学生,一家权威咨询机构对21个参赛国家的青少年做了一个数字测评,发现中国小朋友就中小学生想象力全世界倒数第一名,创造力倒数第五名,算题第一名,所以中国小孩子算题,所以我们讲这个问题很严重,如果培养出完全没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一代学生,那是我们教育制度莫大的一个责任.
朱清时主要讲话: 大陆学生考试千万别考100分
邱震海:我再给你补充,我在德国亲身经历的一个经历.当政治学学生在进行热烈讨论的时候,中国大学的一个政治学毕业的女学生,居然问旁边的同学说我该说些什么.旁边同学说你想说什么你就说什么,政治话题大家都开放.她说我真的不知道我该说些什么.一个政治学毕业的学生在政治学的一个讨论上居然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当然刚才辰岑所说的涉及到传统文化体制上对人的创造力的一些抑制,对记忆的一种强调,但是这还是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30年为什么50年之前中国曾经有大家,而今天没有大家.
朱清时:最近30年中国的教育愈演愈烈,刚才他说中学时代我就先从中学教育开始来说,中国的中学教育现在越来越走向极端,就是应试教育.陈水生曾经给中科大少年班提过一个词,他提的词是不要一百分,不要考一百分.记者都看不懂这个话什么意思,我能懂.为什么呢,因为我在上中学的时间,大家原生态一些考试,就考七八十分,就说你知识掌握的不错了.后来为了 要提高到能考九十几分就花好多力气去复习练习运算,这样的考九十几分.如果你要想考一百分,那又得要用几十倍的时间去做这种事.
就是说做这种事值不值得,让青年人把很多精力做这种事值不值得.做了之后就训练出来青年人考试做题都非常好.
温元凯:高考状元.另外我举一个例子,去年我到加州大学伯克利,二年级第一名是个中国女孩.为什么她第一名,因为她联合她在港大的几个高中的同学,从社会上募集了一笔钱,到非洲给穷人盖厕所,这个事你听说过吗.为什么在美国大学和社会来讲,这样的学生就是未来的领袖,为什么.第一,他有领导力,他能组织这么一件事.第二,他有社会活动能力,从社会上能募捐.第三他有团队精神,能带领一帮人一起干.第四,他有爱心.第五他不怕吃苦,到非洲.
我们就要培养这样的学生,有没有讲他考多少分呢,所以我们的人才不要走,我相信朱校长他就在希望尝试办这样一种招生机制的大学.
邱震海:我们现在谈的很多东西都是技术面的问题.但技术面的东西改革最后要完成一个什么,最后要完成几大目的,我不知道.也许各位都是教育大家,所以刚才我说要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顶尖的人才之外,今天我们的大学或者未来的大学到底有多少是独立的精神.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今天我们培养的未来培养的学者或者我们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到底有多少是风骨铮铮的人物.
朱清时:我们努力想做的就是这样一个实验,南科大第一届招生就从高二学生中间招自授学位,就不参加高考.但是也没有教育部的学位,自授学位.我们在全国的高二学生中间广泛宣传,这样来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敢担当的、有自由思考的、有风20 骨的,因为他可以不要学位,要靠真本事让社会接受,我们就是想做这样一件事,就是让教育能够从根本上培养这样的一些人.所以我对南科大的第一届学生是很有信心的,他们这些人个个都是有自由思考的.他们如果不独立思考,他不会下决心到南科大这样一个没有保险的地方来.
邱震海:听一下我们年轻人的意见.走过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各种不同的教育体制之后,二位作为年轻人,在大家面前有些什么样的思考?
熊浩:我想很重要的是,刚才几位老师都提到大学的自由的氛围,自由的创造.这个在我看来其中还有一个潜在的前提,就是在自由之前,这个社会或者大学的氛围要多元.因为如果是一个单元的选项,或者说没有选项,你只能这样去做.你在这个教研室就是一辈子,你做这种类型的学生就是一辈子.如果说一个大学当中他能够宽容不同类型的老师,他能够允许不同方向的研究,他能够照顾到有些老师可能不是那么的打引号的本分.
朱清时:其实大学教授,大家对于不本分的学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觉得他们有创造性.
邱震海:亚中兄,对你来说台湾能够容忍的最不本分的去到哪里?
张亚中:我觉得基本上有很多东西,但我上课会要求的.比如说上课是不可以交头接耳,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人格培养的过程,你没有去影响别人上课的权利,你可以不要来上课,所以我倒觉得大学教授他其实不只是一个专业的培育,他还是一个人格养育的一个成长.像我对于学生迟到进来的时候,我都会跟他们讲,就说你在办公室开会你敢迟到进来吗,就是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尊重,我老师去尊重学生,学生也要尊重老师. 所以我觉得,大学教育就是有一个自由的氛围,多元的气氛.但是学生要学会相对的尊重,我觉得尊重这是一个最低的底线.刚刚讲的问题我觉得对一个学校来讲,他没办法创立在于说,因为现在教授的薪水其实都是有限的,教授很重要的另外来源是来自于他的研究计划,研究方案.那我很多大学的朋友就说他在提这个计划的时候,他必须符合学校的某一种的规定,所以换言之他想做一些出格的一些课题的时候,他拿不到钱的.拿不到钱他就没办法增加他的收入,所以换言之此人只能拿他的本薪.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造成大陆很多的教授他在做研究的时候已经掉入那个框框里面,他不可能有更大的突破了.
邱震海:您曾经是很不本分的.
温元凯:对,我认为中国科技大学当年就招过一个陕西的青年农民,叫史丰收,快速计算法.他后来在少年班上课就功课一塌糊涂,因为高等数学微积分都不及格,当时是个问题学生,很另类.但是北京有一个大学据说很厉害,到我们这里来把他聘为正教授,创办了一个快速计算研究所,让他当所长.最后据说史丰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导弹部队就是改变了一个算法,那就说对国防都做出贡献.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另类,而且他得到了鼓励,这就在于当年中国科技大学的氛围.
邱震海:当我们讨论进行到现在的时候,我必须说我们节目的时间已经到了.但是我们的讨论您在电视机前的思考不会结束.希望这几天大家全国上下一方面在关心高考发榜,关心您的子女,关心您本人,关心您的兄弟姐妹上哪个学校.但也许我们更应该关心30年以后的您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到底成为一个庸才还是会成为一个顶级人才.也许思考就从今晚开始,非常感谢各位的关注.
第三篇:凤凰卫视月日凤凰大视野文字实录
凤凰卫视月日《凤凰大视野》文字实录
凤凰卫视5月27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各位好,这里是《凤凰大视野》。毛泽东故交章士钊先生曾经题写过一幅挽联,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
章士钊先生这幅挽联是为戴笠而写,军统首脑戴笠被称为是“蒋介石的配剑”,“中国的希姆莱”,“特工王”,“杀人恶魔”还有人说他是“中国最神秘的人物”。1946年3月17号,49岁的戴笠死于一次飞机失事,而时至今日对戴笠其人仍然是褒贬相距甚远。一个外国记者曾经这么回忆戴笠,一个隐面人,总是藏在房间的暗处,而其他人则处于一览无余之下。
从今天起我们就将用5集的篇幅,来为大家讲一讲这个隐面人的故事。
解说:1935年11月1号,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中央党部召开,开幕式结束后,出席会议的国民党中央委员纷纷走出会场,在中央政治会议厅门前合影,一个摄影记者突然从照相机中掏出一把手枪,高呼着打倒卖国贼的口号,朝站在前排中间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汪精卫连开三枪,汪精卫受伤倒地,汪精卫的卫士立即还击,行刺的记者身负重伤,当场被抓。
马振犊:当时蒋介石是在二楼,他看着下面人头攒动啊,就是比较秩序比较乱,他有一点强烈的自我保护的这种想法,就说怎么这么乱,他就不想下去参加合影,他就派人告诉汪精卫,说这个委员长不下来了。
解说:汪精卫身受重伤,昏迷不醒。看到下楼的蒋介石,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非常气愤。
刘会军:大部分人说,她跟蒋介石说,你要不让兆名干你就直说,意思不必来这一套,还有的说,她问的实际上问的是,你为什么不出来照相,实际上暗含着都是这意思,都是说这个有可能是蒋介石指使的,但实际上不是蒋介石指使的这个是没有问题的。
解说:受到陈璧君的责难,蒋介石非常窝火,他把掌管了国民党两大特务机构之一的力行社特务处的戴笠找来,限他三天破案,否则再也不要见蒋。然而三天的时间远远不够,行刺的晨光通讯社记者孙凤鸣第二天就因伤逝过重不治而亡,没有获得任何有用的口供,深的蒋介石信任而又诚惶诚恐的戴笠,只能另想办法。
马振犊:首先他们抓捕了孙凤鸣的夫人孙正瑶,对孙正瑶进行了酷刑的审问,最后孙正瑶是不是招供了史料没有记载,但是他们从晨光通讯社遗留的一些信息上面,在香港抓捕了王亚樵的两个得力助手,就是叫余立奎和胡大海,那么他们从这两个人身上打开了口子,才知道这件事情又是王亚樵做的。
解说:王亚樵1887年出生,安徽人,有民国第一杀手,暗杀大王之名,他策划袭击了财政部部长宋子文,也试图刺杀国民党军事领导人蒋介石。1932年4月29日,王亚樵联合朝鲜义士尹奉吉,在日本人于上海虹口公园召开的中日淞沪战争胜利庆祝大会上,炸死一二八事变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陆军大将白川义则,又一时被誉为抗日英雄。
马振犊:王亚樵呢,是民国时期的一个行走于江湖的这么一个角色,他是一个帮会人物,但是同时呢,他也是一个跟高层有频繁来往的人物,他早年参加过同盟会,那么他是有革命资历的这么一个人物,实际上呢他不是一个单纯的,一个黑道的人物。
沈美娟:杜月笙他们都怕他,人杜月笙已经是上海滩的那个,就是说有家有业,就是帮会的头目了嘛,当然他有家有业,那个王亚樵他们等于就是光杆司令,反正我就有人,你要是欺负我,不服我,那我这人就敢跟你玩命,跟你拼了。所以人家也就怕他三分。
解说:戴笠经侦察得知,受王亚樵指使,这次孙凤鸣刺杀的首要目标并不是汪精卫,而是蒋介石。而这已是王亚樵第三次刺杀蒋介石了。早在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大会上,王亚樵因公开猛烈抨击蒋介石,镇压共产党和背叛孙中山的政策,被蒋介石追捕,戴笠和王亚樵其实有师生之谊,还在早年混迹于上海滩的时候,因为崇拜王亚樵,戴笠曾经拜在王亚樵的门下。
马振犊:王亚樵最后就跟戴笠翻脸,曾经互相之间有很多的信件往来,那么王亚樵就痛斥戴笠,说蒋介石礼贤下士,你就和颜悦色,那么蒋介石疾言厉词你就疾恶如仇,就是说你一切都跟着蒋介石,那么是一种比较下作的表现,那么这种态度呢,对戴笠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刺激,戴笠就说如果你这样继续下去的话,那么我们就断绝师生关系,我以后就跟你翻脸了,如果你威胁到党国的统治,威胁到领袖的安全,我非杀你不可。解说:1931年2月,蒋介石为约法事件,软禁了国民党立法院长胡汉民,拥护胡汉民的国民党两广派随即在国民党内掀起了一个救胡倒蒋的运动。
马振犊:那么在这种时候呢,这个李济深和陈铭枢,就是国民党在两广的负责人,他们就找到了王亚樵,叫他采取行动,刺杀蒋介石,营救胡汉民,而且他们给了这个王亚樵很大的经济的支持。
刘会军:一直是出于坚决反蒋的这种立场,而他又惯于或者善于使用暗杀手段,所以他要参与甚至主导策划和主暗杀蒋介石的这种行为,我觉得是顺理成章,很正常的。
解说:从1931年起,在4年时间里
,王亚樵接连策划了3起针对蒋介石的刺杀行动。得知真相的蒋介石给戴笠下了捕杀王亚樵的死令,王亚樵这一次真正的碰到了死对头,从上海追杀到香港,戴笠的耳目如影随形,王亚樵感到了不安。
刘会军:有一次还交上火了,还打起来了,后来王亚樵没有办法,王亚樵就撤离了香港,他据说和共产党这时候也取得了联系,他这个生存条件比较恶化,有过去沿岸的迹象。
解说:最后在两广首领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庇护下,王亚樵在广西梧州隐居下来。突然失去了目标,已追捕王亚樵近5年的戴笠,又想出了一个计划。
沈美娟:王亚樵也是很讲义气的人,他的手下余立奎为他被抓了,那他就会经常派人,或者寄钱给那个余立奎的家属。
刘会军:他通过余立奎的妻子叫余婉君,然后通过这个他的手下一个特务陈质平,陈质平是看有些资料说很年轻,长得很英俊的,然后通过他和这个余婉君交往,余婉君又和这个王亚樵联系,这样一步一步地到梧州去。
解说:1936年11月21日深夜,广西梧州的街头行人稀少,光线幽暗的小巷子里,不时传来零落的犬吠。一阵刺耳的枪声突然打破了古城的宁静,循声赶来的宪兵在一幢大门洞开的漆黑房屋里,发现了一具被剥去脸皮的尸体,尸身共中5枪3刀。
马振犊:情况呢就是王亚樵推门进去的时候,还没有任何反应的时候,潜伏的特务先用石灰,撒石灰,把王亚樵的眼睛给迷住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王亚樵的武功再好,他的枪法再准,他在看不到的情况下,就没办法跟一群特务搏斗的,最后他就被特务乱刀刺死,而且很残忍的是,特务们还遵令把他的这个脸皮把它剥掉以后,别人再也认不出他来。结果呢,这个一代枭雄啊,就这样就被戴笠暗杀了。
解说:除掉了蒋介石的心头之患,戴笠真可谓春风得意。只是谁能想到这位蒋介石的心腹干将,仅仅在几年前还曾是棲身破庙的盲流呢。
(广告)
陈晓楠:1939年夏天,不顾重庆的炎热,军统局副局长戴笠正全身心地沉浸在一本图书的校对上。戴笠正在清样上仔细圈点的图书,就是他的特工专著《政府侦探》。在这本特工大全里,戴笠指出做特工呢,要广交三教九流的朋友,要洞察人情世故,已是军统首脑的戴笠不知是否想到,看似一无所成的早年岁月,却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第一笔资源。
解说:戴笠原名戴春风,1897年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的一个小山村,4岁丧父之后,戴笠被母亲独自带大。
马振犊:戴笠的母亲蓝月喜呢,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一个女性,所以真的也是和
蒋的家庭呢,和蒋介石的家庭很相似。她对子女的要求很严,她希望戴笠呢成为一个出人头地的有本事的人。
刘会军:实际上他们家生活还虽然不至于吃不上饭,但是也不是很宽裕,但是一直供他上学。
游国立:应该说这种成长环境、成长经历呀,使得这个戴笠很小就很孝,这个长大了很忠,这个都有很大的关联。
解说:失去丈夫的蓝月喜独自地支撑起整个家庭,这个在农村艰难生存的女性,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的儿子。多年后已是军统首脑的戴笠还要求部下学习他母亲的统筹能力。
刘会军:他母亲非常刚强,孤儿寡母嘛,他们家原来总受欺负的,然后呢他母亲总能够妥善地处理好这些事情,也不和别人干仗。
马振犊:这个生长的经历呀,让他养成一个习惯,就是观察、分析和思考。
解说:饱受欺负的成长经历,形成了戴笠爱打抱不平的豪爽个性,加上天资聪慧,少年时戴笠已是号令一方的学生首领。然而17岁那年,戴笠的命运却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刘会军:但是到第一中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对他这个改变很大,就是他上学时间不长,有的说三个月的时候呢,他闯了一次祸,这次祸呢就是说他这个当时住宿,住宿这个宿舍呢有舍监,这个舍监呢每天呢都在这个查房、查寝,查寝呢他穿个皮鞋,然后呢走路声音特别大,这个影响这个学生的休息。那么呢这个同学们都很反感,但是别人呢谁也不敢吱声,戴笠呢这个有一次呢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把一块大概是木头还是什么摆在这个楼梯上,这个舍监走到那儿的时候一脚踩秃了就摔了,摔了之后呢就从此就把戴笠开除了。
解说:戴笠为他的顽劣的个性付出了代价,从此走入社会,开始了漫长的闯荡世界,混迹江湖的打流生涯,为了出人头地戴笠先后到过上海、杭州、绍兴、宁波,参加过军阀的部队,也组织过自卫团,棲身过破庙,也见识了上流社会。
游国立:但是我们要客观一点说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这是很正常的,广泛的接触,广泛的这种阅历、收集信息,为他后面做特务工作这个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解说:然而直到30岁戴笠仍然一事无成,无奈中戴笠回到家乡,彷徨中的一次邂逅却意外地为戴笠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马振犊:这时候呢戴笠在家乡巧遇了他小学的同学毛人凤,毛人凤当时已经是在黄埔考取了黄埔军校,回乡探亲的,所以两个人在饭店里面吃饭,然后毛人凤向戴笠描绘了广州革命的情景,和黄埔军校的这个蓬勃的趋势,对戴笠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戴笠是一个不太安分的人,他是很
希望投身轰轰烈烈的这个运动中的。
解说:但是黄埔的大门并没有轻易地被叩开,戴笠第一次报考黄埔军校落选了,在此期间戴笠暗自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大决定,昔日的戴春风消失了,一个名叫戴笠的人从此走入历史的视野。
马振犊:为了表示他革命的这个投身革命的决心,而且他就改名这个叫戴笠,取自这个古书上的《风土纪》上面的一句话,就是卿虽坐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这个诗的意思呢就是追求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所以呢戴笠呢因为他当时是出身是比较卑微的,所以他希望天下的人都是以平等相待,所以这样地取了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就后来成为戴笠的正式的名字。
游国立:但是我个人认为呢是他之所以改名戴笠,他是一方面是这个,也相信迷信这一些,就是说缺水啊。
刘会军:他的现在就是正式这个列入这个记载的化名大概有十八九个,二十来个,那么这里头比方说像我们说的涛,波涛的涛,淼,就是三个水的那个淼,像汉清,什么雨,还有什么龙,什么云,雷云,这些都是和水有关,这些应该是占百分之六、七十以上。
解说:1926年9月戴笠第二次报考黄埔军校,而立之年戴笠终于成为黄埔六期骑兵连的一名学员,伴随着名字改变的还有戴笠的性格,这个叫戴笠的人似乎真的不再是戴春风了。
刘会军:入黄埔之后,他认为他是三十而立嘛,那个浙江人是讲虚岁的,他1926年入黄埔,是三十而立,他就一反常态,就是想干出一番事业来,所以这个时候他就整个性情都变了。
游国立:在整个黄埔期间,他没有什么特别好动、外向、活跃的表现,就是一改以往吧,就是说更多地就是比较内敛沉稳啊这个专注做自己的事情。
解说:进入黄埔成为校长蒋介石学生的戴笠第一次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游国立:讲到追随蒋介石啊这个也很好理解,就是首先确实当时蒋介石是很有人格魅力,或者很有传奇色彩吧,作为年轻人可能都比较崇拜他,这个我想到,甚至像张学良这样的人对他的那种崇拜也到很严重很严重的程度,都可以加以说明的。
刘会军:因为蒋介石当时在中国的影响很大,各种报纸这个那啥就是说他是中国的政治明星,所以他也认为呢跟着蒋介石以后会事业会有很大的发展,所以他那个时候就立志要为校长做事。
游国立:至于说到戴笠这个就是一方面是老乡的关系,另一方面跟蒋介石两个人的成长经历很相似,都是早年丧父,都是孤儿寡母,这个再加上性格顽皮,一方面好学,另一方面又很顽皮。
(广告)
解说:进入黄埔一心追随蒋介石的戴笠渴望有一番作为,那么怎样才能为校长做点事呢?
马振犊:他对于上课学习并不是太在意,但是他对于周围,观察周围的人了解一方信息好像有一种天生的爱好,所以呢他就不断地要埋头写一些情报,写一些资料。
刘会军:现在很多史料说他就发现国共关系比较紧张,他就呢平常也不吱声,然后呢就暗地里注意有左倾言行,有共产党这个嫌疑的学员的动向,然后做了秘密记录,后来等到清党开始的时候他就把这些拿出来。
马振犊:然后交给上面,但是他也不是交给他的老师,或者说其他的政治指导员啊之类,他直接往总司令部送,他想认识蒋介石,所以戴笠这个人是很有一点心机和头脑的人。
解说:戴笠在四一二清党中的表现受到了原入伍生政治处主任胡靖安的赏识,但是戴笠的情报之路并不顺利,为了向蒋介石呈送情报,戴笠费尽心机。
马振犊:因为蒋介石并不认识他,虽然他们早年在上海交易所有过一面之缘,但是他每次都去不断地送情报,而且不厌其烦,不厌其烦去送情报,蒋介石有的时候就把他送来的资料就扔在字纸篓里,认为没有这个价值,他都通过买通卫兵啊把它再次放在桌面上让蒋看,他甚至于还这个在蒋介石出入的时间内挡在蒋的这个门口去拦车,向蒋介石递上他所搜集的情报。
刘会军:他就在这个总司令部门口等着,蒋介石从外边回来的时候车路过的时候他就拦车,想把这个情报送上去,但是第一次据说很危险,第一次呢他扑出来这个冲出来,要扑到车上的时候就被蒋介石的卫士给推到旁边给按住了,以为他是行刺的,然后就把他抓了,但是后来蒋介石回到里头问身边的人,说这是干什么的?那么他的蒋介石的侍卫长叫王世和,就说是有一个人写了一些情报要交给他。
解说:此后戴笠再送情报的时候蒋介石虽然仍不理他,但是收下了情报,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在桂系势力的逼迫下被迫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第一次宣告下野,为求东山再起蒋介石派糊靖安在上海主持情报工作,搜集国民党各派系的动向,正在参加第二次北伐的戴笠前往上海投奔胡靖安,成为胡靖安情报组的一员,正式开始了特工生涯。
早年的历练使戴笠迅速融入到大上海的三教九流,借助于杜月笙等人的关系戴笠高质量的情报受到蒋介石的关注,不久胡靖安奉派远走德国留学,戴笠接替胡靖安的职务,迈出了职业生涯中重要的一步。
马振犊:中原大战期间呢戴笠始终是在前线
为蒋搞军事情报,他当时的力量还很有限,所以他是单身这个匹马去前线做情报,有的时候呢长期地骑马嘛,五奔波于各地,他的这个臀部啊都已经磨破了,都流血他自己都不知道。
刘会军:然后呢每天晚上回到这个住宿的地方,一写写情报写到半夜,所以当时和他一起住的有个徐亮,后来也成了他的部下,称他为他是怪人。
解说: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3月1日,一群黄埔系少壮派军官以拯救党国的名义戴蒋介石成立了力行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蒋介石点名资历最浅的戴笠负责特务处的工作。
刘会军:这个人要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就是要懂政治,你不懂政治也不行,傻乎乎的也不行,那么戴笠有些这方面的这个,这个天才,所以戴笠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叫秉承领袖意旨,体念领袖苦心。
游国立:除了天赋这一些就是说我要想讲的这个忠,特别的忠,甚至可以说愚忠苦干,这个给蒋介石很深刻的印象的。
刘会军:戴笠还有一句话叫特种工作人员就是特务,特种工作人员要做别人所不愿意做,为别人所不敢为,就是谁也不做的事我们要做,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有些有些事需要他们去做,但是作为蒋介石他不好明说,作为他的身份他不能明说,所以你做特务的你就要领会他的意图。
马振犊:戴笠当时拿到这个特务处长的任命状以后呢,是亲自去见了蒋介石,然后表示他的感谢,并且这个表示要效忠蒋介石,他对蒋介石讲,我从现在开始我的头就拿下来了,就挂在腰带上,那么老蒋很不解,所以说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工作做得好就被敌人杀,如果我工作做得不好就被领袖杀,所以我是做好了死的准备的,所以他这番话呢是深得蒋介石的这个称赞。
陈晓楠:借助于力行社特务处,戴笠的特务势力迅速扩大,到1933年南昌行营调查科并入的时候,力行社的特务处已经扩充到了1600人,戴笠特务的触角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他的特务组织已经成为蒋介石手里一支令人恐惧的力量,感谢各位收看《凤凰大视野》,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
第四篇:凤凰卫视6月22日《台湾一周重点》文字实录
凤凰卫视6月22日《台湾一周重点》,以下为文字实录:
彭诗婷:欢迎收看这个星期的《台湾一周重点》,我是彭诗婷。
这个礼拜台湾有哪些讯息?节目一开始先带您快速浏览。
解说:大陆海协会长陈德铭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本周在上海举行两会第九次会谈,签署服务贸易协议,陈德铭表示,这是落实ECFA的重要里程碑,林中森则称,有助带动两岸服务业现代化,台湾的目标是今年年底前生效实施。
各界持续关注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进展,台湾陆委会表示,海基会第一阶段将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点,海协会则选在台北,同时台湾仍就争取办事处直接和把旅行签证部分,持续和陆方交涉中,但在野阵营在立法院全力抵制。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结束美国和加拿大的访问行程,本周返台,此行花11天,走访美加六个城市,并和美方行政部门,国会领袖,以及智库机构会晤,苏贞昌自认完整传达民进党理念和两岸关系想法,形成新股再圆满。
为了推广募兵制,台湾军方拍摄两支动画广告片,希望透过军备武器的展示和特战部队的训练过程,吸引青年从军,台湾军事部门发言人罗绍和表示,未来还会推出更多形象广告,让社会大众更加了解军方的作为。
台湾苏澳籍渔船“丰荣106号本周在距离钓鱼岛北方50海里处,和一艘重达四万八千吨英国籍货轮发生擦撞,“丰荣106号”受损,严重(00:01:47),台湾海巡署派出“和星舰”和直升机前往救援,船上6人平安获救。
彭诗婷:身兼国民党主席的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日前登记参选党主席,他说他是基于责任和使命,所以他必须要争取连任党主席,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党,他没有任何的私心,但是马英九争取连任党主席真的只是为了党政合一,还是说他在卸下台湾领导人的职务之后,可以以马主席的身份到大陆访问,历史留名,马英九究竟在打什么如意算盘,今天台湾一周重点就要带您来分析。首先我们欢迎来到节目当中的两位嘉宾,第一位是前国民党立委李永萍,永萍姐。
李永萍:主持人好,大家好。
彭诗婷:以及另外一位前国民党立委邱毅,邱委员。
邱毅:主持人好,各位观众大家好。
彭诗婷:今天我们就特别请到了两位蓝营的嘉宾,来给我们解析马英九到底在想什么?不过在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记者黄顺杨(音)的整理报道。
解说:二十号,兼任国民党主席的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台北市长郝龙斌及党内干部陪同下,前往党中
央登记参选下任党主席,马英九交出准备好的资料,看着党内工作人员清点一叠又一叠的连署名册,根据统计,截至二十号中午,连署支持马英九参选党主席有82786人,超过党员人数五分之一,达到规定的百分之三门槛,马英九也在登记后,正式宣布参选。
马英九:改革不能中断,责任必须承担,英九宣布参选国民党党主席。
解说:马英九的参选政见,包括强化党政密合,坚持清廉,深耕民间社会,以及拓展政党外交等,更重要的是,持续深化两岸交流,他也特地针对近期引发朝野争端的两岸互设办事机构一事,发表看法。
马英九:两岸互设办事机构,这点其实是两岸基础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基本上是中性的,基本上是中性的,那代表的是,两岸需要,也运用互设机构来管理来协助,每一年超过八百万人的互动。
解说:马英九认为现今两岸发展迅速,却没有设立办事机构,是很大的问题,他也强调,接下来将全面检讨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这些将是他身为领导人以及国民党党主席的重要目标。
彭诗婷:好,马英九现在民调不到两成,现在党员的士气也非常的低落,但是他坚持要参选党主席,让大家有无限的想像,为什么他那么的坚持呢?除了紧抓权力之外,有个说法是,他可能希望能够在未来,他在卸下台湾领导人的职务时候,能够以马主席的身份到大陆方面,这部分永萍姐。
李永萍:我觉得尽管我不能够说他百分之百没有这样的想法,可是我相信考虑他卸任之后是不是可以用党主席身份去大陆这件事情,肯定不是在他现在要决定要不要参选党主席的一个关键,因为这里头虽然说国民党党主席的任期是选上会有四年,现在2013年,如果按照任期来说,他可以做到2017年,可是台湾的政治往往不是这个逻辑,尤其是政党的领袖会跟你选举的成败有关,先不要论明年2014跟2016两个重大的选举,其实对党主席来讲都是非常艰巨的挑战。
简单说,他现在担任党主席的人,不管他是身居总统,还是其他的职位,如果2014或2016,国民党严重败选的话,他很可能都得从这个位置下来,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算到了2016,他顺利没有下来,然后他到了2017,可是事实上假设那个时候,所以他2016不必下台的主要原因就表示说,国民党籍的人有选上总统,这样子他才可以不必下来党主席,可是如果以党政必须,像他今天这种逻辑,我既然是做了国家领导人,我就要做国民党党主席的这个逻辑的话,新任的国家领导人如果又是国民党,他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思维,他要让党政合一。
你选了新的总统,很可能党主席也是新的人,所以在这种状况下,他可不可以说,他这次的选举他就一定可以做到2017年,我觉得是一个问题,当然不排斥在两岸问题上,马英九是想追求历史定位,可是他追求历史定位的方式跟途径,是不是只有以国民党党主席的身份,这样的一个角色而能够成功的登陆,我觉得这件事情是不是一定可以划等号,可能是一个不一定的事情。
彭诗婷:就像永萍姐说的,马英九追求历史定位不见得就是一定只能够以马主席的身份到大陆去,这样邱委员,你觉得说马英九在追求历史定位的部分,还有哪些盘算呢?
邱毅:如果把马英九一定要连任党主席,尽管惹众怒,还是要选党主席的这样的一个构想,把他简化到他想以党主席的身份卸任之后去访问中国大陆,我觉得可能把问题过度的简化了,我觉得应该从马英九的政治性格开始通盘来讲起,马英九是一个政治性格上非常没有完全感的人,因为他没有安全感,而他又知道你的能力其实不强的,但是外在形象是好的。能力不强,外在形象是好的,所以就不能与人深交,所以你很难跟马英九之间成为知心的朋友,因为他不愿意让你知道太多他的内心世界,他不会让你知道他太多他真实的一面。
所以他会去遮掩,所以他总是为了让任何一个跟它接触的人,除了金溥聪这样的人以外,你都会觉得跟马英九之间有很大的一个距离,有堵了一堵墙,这是马英九基本的政治性格,一个志大才疏的人,有时候加上不安全感,他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反应,因为他有这样的反应,所以他就必须把权力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所用的人都必须是他完全掌握的人,如臂使指的人,他才会用。
基于这样的一种政治性格与政治逻辑,所以他要选党主席,要选党主席不外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他能够确确实实的掌握党政的大权,他认为握有党主席,握有党机器,他才能掌握立法院,他能掌握的党的公职人员,他才能掌握整个国民党的资源,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他也知道,他的政绩里面最重要的是两岸关系,两岸关系的节奏必须由马英九完全的主导,所以当连战到中国大陆见了习近平,讲的话其实跟吴伯雄去讲的话是一模一样的,可是连战说的话马英九怒不可遏,马英九必须要马上加以否认与切割,吴伯雄说的话,马英九就说这是我授权的,我叫他讲的,所以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那就是因为马英九要得不是内容,而要的是这个两岸关系的推动是完全由他所掌握,所以其实马英九要去连任党主席,其实不是只为了访问中国大
陆,他是为了完完全全掌握两岸关系的节奏。
掌握两岸关系的节奏,马英九才会觉得他是安全的,他觉得所有一切,天下大事都在他的掌握中,他才不会觉得他的卧榻之侧有猛虎,他才不会觉得有一天他被别人斗垮,这是马英九的政治性格所造成的这样的一个政治逻辑,这样的政治逻辑以至他的政治的行为,以至今天我们会做这样的推断,所以马英九会不会以国民党党主席的身份去访问中国大陆,我觉得这个只是在马英九众多盘算里面的一个。
彭诗婷:所以委员认为说,这是马英九选党主席最主要就是他想要掌权,尤其是两岸关系的主导权,但如果我们假设说,今天马英九,就像永萍姐刚刚说的,马英九必须要面临到,就是2014和2016年的选举,如果他败选,他势必得下台负责,如果他真的下台,2016年也过了之后,他也不是领导人了,他有没有可能以国民党荣誉主席的身份到大陆去,这样到大陆去,他这样子一个定位,有没有可能胜过于之前2005年破冰的连战呢,因为他是第一人任卸任领导人的身份到大陆去的。
李永萍:我觉得马英九有没有机会变成荣誉党主席,这个荣誉两个字,要看就是说2016年,2014年,选举国民党的表现,也就是说,如果2014年,2016年的选举,国民党都选的很差,整个江山就崩坏了的话,你这个卸任党主席,你是罪人,你还有什么荣誉可言,就算你做过国家总统好了,陈水扁呢?陈水扁卸任之后,所有民进党败选,民进党垮掉的账都算到陈水扁头上,他还什么荣誉,他到最后还得以个人身份退党。
当然你可以说,陈水扁毕竟是一个贪污犯等等等等,可是你说马英九,就算个人上,我相信他到卸任之后,也可能没有什么具体的违法施政,因为马英九不是这种风格,但是他在政治上面那种完全不能够掌握局面,甚至本来是对蓝营有利的事情,或者是对两岸有利的事情,都因为他的很多奇怪的政治操作,就使得蓝营的支持度一天比一天衰退,甚至他最骄傲的两岸牌,我们现在看起来打出牌的一些方式也稍微有一点荒腔走板的情形下。
你就会认为说,他是不是有机会在卸任之后,像连战的这样的角色,即使没有了党主席的身份,即使有一个所谓卸任元首的民间身份可以穿梭两岸,我必须讲,如果以今天2013这个时间点来看,马英九离开总统职务之后的话,我觉得他的未来就处理两岸这个议题,我觉得非常不乐观。
邱毅:我稍微补充,连战在2005年的破冰之旅的历史地位是不会被撼动的,马英九是很难超越的,如果马英九是可以超越连战在2005年破冰之旅的历史地位的话,马英九就不会对连战如鲠在喉,就不会对连战在中国大陆里面的表现,他会觉得他如坐针毡,连战才说了16字,讲到一个中国、和平发展,互利融合,振兴中华。
讲的完全正确,完全就是马英九本来的意思,但马英九还是得出来否认,马英九还是得出来切割,还是不惜跟连战,跟连战的幕僚来怒目而对,这就是马英九心里也知道,他永远不可能超越连战,何况马英九一般被定位是,马英九所谓的历史定位很多人都说是两岸关系的历史定位,我就要问了,这个两岸关系的定位到底是美国价值观的两岸关系,还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两岸关系?
那就要问清楚,如果说,你以连战来说的话,连战他的定位当然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中华民族价值观的两岸关系的历史定位,代表了两岸之间走向和平发展,可是如果是美国价值观之下的两岸关系的历史定位,代表台湾仍然是美国,在围堵中国大陆的一个岛链上,或者协防体系上面一个棋子,一个马前卒,这两个都是历史定位,但是这个历史定位的意义是截然不同的。
马英九是属于哪一种?其实我认为,马英九是比较倾向于美国价值观之下的两岸关系历史定位,而不是大家误以为的中华民族价值观之下的两岸关系的历史定位。
彭诗婷:这样听来马英九在卸任之后,要以党主席的身份据大陆去,感觉真的是路摇一摇,我们这个话题就先聊到这边,我们先休息一下,进段广告。
稍后回来带你来了解的是,马英九是否会在任内到大陆访问,一直也是台湾政坛的热门话题,马英九的说法也是一变再变,帮自己预留了空间和伏笔,明年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习马两人有没有可能在大陆会面,我们休息一下,稍后回来带您分析。
欢迎回到《台湾一周重点》。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上任以来,就是不免很常就被媒体问道,什么时候会到大陆访问,会以什么身份?马英九在2012年一个公开场合就有一个正面的回应,他说到大陆去有一个条件,什么条件?我们来看。
马英九:两岸的领导人可不可以互访,本来这个也不是说绝对不可以,但是有一些问题你必须要解决,譬如说,我假如要去大陆访问,我势必不可能有别的身份,我只能是中华民国的总统,不能够换做变成马教授,或者马主席,这样子做,台湾的人民是没有办法接受的。
彭诗婷:好,马英九的条件讲的很清楚,但是我们可以观察到,最近这个条件是有一点点改变,我们带你来看一下,马英九访问大陆的一些说辞,在2012年8月份的时候,他有特别讲到说,他没有到大陆去很可惜,因为大陆是他的
故乡,在11月份的时候,就是我们刚刚在画面上看到的,他必须要以领导人的身份,不可能是马教授,或者是马主席的身份到大陆,3月份的时候,他说任内不打算访陆。5月份的时候,就是在上广播节目的时候,他也说,卸任之后再说,但是6月份,我们最近看到的是,他认为需要再创造一些条件。
蓝营对于马英九访陆有什么说法呢?就是吴伯雄有讲到说,如果条件成熟的话,他个人不排除习马会面的可能形成,绿营对于马英九访陆的台湾又是如何?吕秀莲就认为说,马英九是想要拿诺贝尔奖,他会出卖台湾的民众,不能够让马英登陆。
而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则是表示说,马英九应该要考量自己的身份,要守住台湾的尊严。前民进党的秘书长苏嘉全则表示说,马英九不能让台湾丧失主权,必须要对等的关系才行。
好,这部分我们就要请教委员,其实我们可以看到马英九,他一个条件很明显,我要领导人的身份去,到后面就说,我不要访问大陆,任内不太可能,再来就是必须要创造一些条件,这话很明显就是说给大陆听的,他要释放什么讯息呢?
邱毅:我们可以这样说好了,自从东海跟南海发生了问题以后,台湾正处在中美的博弈之间,在里边很多人认为,尤其是马英九刚才的核心幕僚,认为可以在中美博弈之间取得一个战略上的优势,而使台湾在整个中美博弈里面得到台湾所需要的好处,但是事实上事与愿违,当中国大陆发现说,马英九不断的去否定了两岸之间的联手护渔,联手保钓,再加上后来在整个中日钓鱼岛之争,仍然在一个白热化的阶段之下,在美国背后的主导之下,台湾与日本在4月10日签订了台日的渔业协定。
这个都会让中国大陆感觉到,台湾有一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然后再利用中日之间的钓鱼岛的纷争得到了台湾的所要的好处,有点背弃兄弟血浓于水情况的这一种不顾道义的想法。
除了这个之外,最严重的是,马英九有一次在主导所谓的政军兵推的时候,做了一个这样的模拟假定,如果最后中日之间不得不战,而美国是站在日本这一边,最后台湾会靠向哪一边?最后台湾的在兵推的选边是靠向美日这一边,而与中国大陆为敌,这些种种的反应,当然引起了中国大都内部,尤其是军方系统,或者是在他的对台关系上面必须鹰派的人,一个强烈的反弹。
甚至于中国大陆的民间对这个都有很多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人就建议了,既然马英九是这个样子的话,他完全倒向美国这一边的话,我们何必对台湾让利这么多,所以以至于是两岸之间的谈判,尤其是E
CFA后续的谈判,包含这一次马上要签订的服务跟贸易协定的谈判,都有人建议说,干脆给他拖延,或者不要再让利了,有种种的说法。
这种反应,这种压力,当然马英九是心知肚明的,所以这一次吴伯雄到北京去见了习近平的时候,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00:19:16)作陪,苏起作陪,本来刘兆玄都要作陪,而且基本上就是念着马英九交代的稿子,传达了一个基本的善意,最大的善意就是由吴伯雄提出的一中架构,一中架构其实就善意的回应,过去大陆中央提出的一中框架,既然是一中框架等于一中架构,就可以在这个架构里面,可以进行两岸之间的政治对话了。
所以对两岸进入深水区政治对话,就没有排斥了,而吴伯雄放出一个讯息说,明年apec在上海的会议中,是不是可以安排马习之间的见面,这个吴伯雄也认为这不无可能,这个是过去史无前例的一种说法,以前都说,如果身份不适当,根本连想不都不必想,但是现在告诉你,不无可能,既然不无可能,又有一中架构,那就有空间了,这个空间到底是什么?
到底是两边两岸的台湾与大陆的最高领导人的身份,模糊的就可以与会,还是用所谓的国民党主席,还是用什么的身份,马英九过去大概是坚持用中华民国总统的身份,但是如果为了APEC,马英九跟习近平要见面的话,是不是可以用别的身份来代表,是用别的条件尚可以去谈,而别的条件到底是什么?中国大陆现在最希望要的,习近平这里说的很清楚,他要两岸的军事互信机制,他要两岸的和平协议,他要两岸之间往这个所谓的政治谈判深水区的政治谈判的方向去走。
而马英九也接受广播的时候,有意的提到,他说两岸这次可以接触的,他完全没有禁止,两岸之间可以是二轨,甚至可以1.5轨,什么要1.5轨?1.5轨的话就代表半官方身份,或者官方授权的智库去跟中国大陆直接接触,甚至连白手套都可以叫什么?都可以叫1.5轨,政府授权或政府官员参加的白手套的接触都叫1.5轨,所以如果是1.5轨的话,其实就已经代表两岸之间有进行政治对话的空间跟可能性。
所以马英九这次透过了吴伯雄表达了相当程度的善意,也透露出了无限的想像的空间,使中国大陆觉得说,两岸之间是有可能,是绝有可能在深水区往前迈进的,也因为如此,所以这一次最后的两岸之间的服务贸易的协定,会顺利的落幕,而中国大陆也给了台湾若干的超WTO的待遇。
彭诗婷:所以委员这样说来的话,就习近平希望,台湾能够跟台湾,像是军事互信,还有和平协议,马英九这部分,他有可以做到,有心做得到
吗?还有因此习近平对马英九比较信任了吗?
邱毅:在2009年的台湾当时候的国防报告书里面其实有写到,两岸是可以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而且把里面的短程、中程、长程都讲的非常的清楚,只不过在今年的国防报告书里面又改口的,说主客观形式没有条件,没有成熟,但是问题是什么叫做成熟与不成熟?也可以说讲,那时候不成熟,现在成熟了。
彭诗婷:结果马英九现在考量就是因为美国的关系吗?
邱毅:美国的因素其实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美国基本上是影响马英九在两岸关系往前推进,是往前进,还是往后退呢?是原地踏步,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国的因素,美国当然不希望两岸走的太近,但是美国也绝对不希望台湾跟中国大陆之间出现所谓的台独的倾向,像陈水扁当年一样,这也就是苏贞昌为何到美国去表态的原因,你今天如果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面,他不能不往前,因为中国大陆也很厉害,不断抛出了,我可以跟你民进党接触,你国民党不是唯一的对象,你马英九又逼迫马英九必须要中美之间,你必须做出若干程度的表态,否则的话,两岸未来的经贸和谈判,或者其他方面的谈判,可能中国大陆就不会释放这么多的让利给台湾,在这种情况下,马英九压力。
因为马英九的满意度已经很低了,他本身的政治声望已经很低了,而两岸关系是他最重要的政绩,如果这方面又没有(00:23:39)的话,马英九如何能在台湾的政坛里面,能够拥有他自认为安全的一个政治地位。
彭诗婷:所以政治部分真的有很多值得我们来探讨,不过就像委员刚刚提到APEC部分,像大家都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一个国际场合,就是习马之间能够见面,在ACEC,在上海,就要请教永萍姐,就是现在目前来看,台湾的这种氛围有没有可能让马英九到时候有可能会到APEC去,就到上海去参加这个APEC会议呢?
李永萍:我觉得马英九有兴趣去参加APEC在上海的会议,就台湾方面,他是可以这样想,为什么?因为APEC是一个国际组织性的会议,马英九去,先不管说什么称谓问题,他在国际的领袖之间,他就是一个台湾的领袖,所以这件事情对他有利的,对马英九有利的。
所以你这个想法要来问说,中国大陆有没有办法,他们有没有办法找到一种模式,一种思维,或者一种自圆其说的方式,让马英九以台湾领导人的身份去出席APEC,而且是在中国大陆的土地上,因为如果说是一对一,就是台湾跟大陆方的领导人见面,在大陆的领土上,当然对大陆来讲他很高兴,他在这方面得了一分。
之前我们台
湾不是一直在谈两岸的问题时候,大家不是常常会主张说,最高领导人会面要在第三地,其实就是认为说你踏到对方土地,你会矮化,所以某个状况你说,刚好APEC在上海,所以台湾方面有一个解释,我们可以去踏到对方土地,而对方也觉得你已经到我的土地来了,如何。
可是我认为大陆方面解决不了难题,什么难题呢?你再那个场合不是只有你台湾跟大陆的领导人大家互相会面,你说马英九他认为说,马教授不行,但是他要称你马主席,你能够说NONONO,我不是马主席吗?我的意思是说,你在大陆这边一对一的时候,称谓上大陆还容易解决他的内部问题,到了一个国际场合,这边人不管称呼他马先生,马主席,马教授,马什么,其他的人都称呼他马总统。
大陆要怎么处理?以大陆现在的这种环境,媒体,政治,各方面的角度,他会去冒这种风险吗?他会把你台湾放在一个国际上的这种状况,然后所有其他议题都不见,就凸显这个问题,所以我认为对大陆来讲,这件事情可行性很低,可是可行性这么低,为什么台湾好像兴致勃勃的,从媒体,从各种讯息管道,刚才邱委员也讲了,看起来付方(音)也有一点释放处理这个讯息,为什么要处理这个事?
我认为现在丢出APEC这件事情,包含吴伯雄的操作,刚才邱委员讲的很多我是蛮认同的,我认为那个目的不是为了明年,也不是要真的在APEC这个场域里面促成所谓的习马会。
目的是为了在现在的这个阶段,对于两岸互设办事处,还有服务贸易协定,创造一个友善的氛围,而这个友善的氛围,可以使得我们台湾在争取上得到多一点台湾的好处,譬如说吴伯雄这次去,提出的一中架构,跟马英九的所谓善意,他其实真的对台湾来要争取什么。
要争取说,民意上,两岸互设办事处虽然不是国与国,这件事情马英九请吴伯雄去讲的很清楚,不是国与国,不要误会,不是互设领事馆,但是实质内容上几乎就是要争取有使馆的实质内容,因为只有这样,比如说你要可以核发证件,你要可以保障司法探视,你对台湾的民众,不管从接受度来讲,权益来讲,到底对于这件事情正当性来讲,对台湾民众才有交代。
所以简单说,现在这种氛围的操作跟气氛的处理是为了这波,而我认为到明年真要讲说,上海APEC会,马英九终于可以登陆大陆,我认为实在是看不出迹象,更不要忘了明年什么时间,明年我们台湾2014七合一大选,这时要国民党的主帅跑到大陆去,你看台湾会考到什么程度。
彭诗婷:很多政治上的讯息,真的都是意在言外,我们这部分就先聊到
这里,我们先休息一下,进段广告,稍后回来带你来分析的是,马英九就算成功连任党主席,在民票一片低迷的情况之下,未来也可能是如履薄冰,在马英九除了争取连任党主席还有别的选择吗?光环尽失的马英九是否只剩下两岸牌可打,休息一下马上回来。
欢迎回到《台湾一周重点》的现场。马英九的任期剩下不到三年,就算他成功连任了党主席,但是可以预见的未来真的是荆棘满布,我们来看他最新的民调数字,我们来看到民众对于马英九的执政满意度,现在不满意的已经超过了六成,满意度只剩下17.3%。
我们再来看到民众对于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他回答比较好的两岸牌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很明显的像是展开一个政治谈判,或者是扩大经济交流,文化交流的部分,大部分民众认为是非常需要的。
再来看到是两岸政策的满意度,再推动两岸交流的进度上面的话,又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我们看到是44.9%的民众是满意的,区域和平的政策的部分也是55.4%,也是超过一半的民众都是表达满意,这部分很明显,马英九上任他打了最好的,现在好像剩下的就是两岸牌,马英九上任之后,大陆也是对于台湾释出很多很多的善意,包括签署了很多项的协议,就委员你来看,现在马英九强可以要更多吗?
邱毅:如果加上服务贸易协定,大陆这几年跟台湾签的协议有19项了,这19项的协定里面,当然大陆给了台湾很多的让利,给了台湾很多超WTO的待遇,大陆当然自己面对很大的压力,因为我给了你台湾这些超WTO的待遇,我大陆去跟韩国谈FTA的时候,跟日本谈FTA的时候,甚至大陆现在极力要把缅甸给大进来,怕缅甸被日本被美国给拉走,所以跟这些国家在谈这些所谓的自由贸易协定的时候,大陆就要面对很多的困难。
大家都说,你给了台湾这些东西,为什么我们不能有呢?所以大陆压力越来越大,何况大陆内部的经济发展也逐渐的成熟,他整个的供应链也越来越完整,他不见得很需要你台湾这边经济的逸筑(音),所以变成了结果是台湾依赖大陆多,大陆依赖台湾少,在这一种所谓的不均衡不对等的情况之下,台湾的筹码越来越少,大陆的筹码越来越多。所以台湾跟大陆的谈判就处于高度不利的情况,现在台湾能够做得,其实就是说,大陆其实对2008年之后,马英九上来,两岸之间三通,直航,后来2010年的ECFA,到后来的18项协议,到现在的服务贸易协定的签署,到两岸可能将马上要互设办事处,等等这一连串的推动,大陆觉得说,让两岸该有一些所谓的政治对话了,何况,马英九也曾经,我说
过在2009年的时候,提出了所谓的两岸可以建立军事互信的机制。
可以展开短程、中程、长程的规划,到2011年的时候,马英九也自己主动的提出来两岸和平协议,可是问题是未来马英九都变了,当然可以使大陆觉得就说,马英九让大陆觉得他的政策上是不稳定的,很自自然然大陆就认为说,你马英九在两岸政策上不稳定,有点耍大陆的感觉,那是因为你背后有美国的政治黑手在里面,所以美国在重返亚太,所以美国的压力使得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面,就是预进又退。
到底是进退之间,大陆就觉得马英九在两岸的诚信度不够,因为诚信度不够,会使两岸关系,两岸的谈判,未来会增加更多的阻碍,这也是马英九这一次为什么派吴伯雄释出了许多的善意,甚至不惜把一中架构这四个字都提出来,其实已经传递了很多善意的讯息,希望两岸之间未来能够有一个比较顺利的一个互动的路可以继续走下去,但是我认为现在马英九如果有政治智慧,他的核心智囊,如果有政治智慧,其实可以利用很多的机会。
举个例子,两岸的军事互信机制你不要全面建立,就南海来说,南海情况,台湾事实上是面对越南的压力,面对菲律宾的压力,有没有可能就南海的局势,台湾与大陆就现在大陆能够控制的仁爱礁,美济礁,跟台湾的太平岛,正好是一个小的铁三角,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之间的军事互信,互相传递军事的讯息,互相建立一个协防体系,这是可以的。
至于大陆三沙市的,大陆的海军基地的永兴岛跟台湾的太平岛,以及台湾掌握的东沙岛,能不能建立一个大的铁三角,能够掌握整个南海这边局势的主控权,如果能够从南海局部的做起,我觉得两岸之间的互信就会提到,两岸之间走到今天,已经不是嘴巴说两句漂亮话就可以过关的了。
两岸走到今天,你必须做一些真正的实事,除了嘴巴讲的以外,有一点实际的动作,才能够使两岸之间的互动关系继续往良善的方向继续的发展下去。
彭诗婷:委员讲的很好,我们在回到,如果说马英九真的连任党主席,其实日子应该也不是这么好过,他面临的压力也非常的多,我们跑新闻发现说,其实很多党内的大佬,包括连战、吴伯雄,私底下对他真是抱怨不少,很多都是敢怒不敢言,想请永萍姐说,这个压力锅到什么时间点会是一个爆发点,还有马英九上任之后哪一些挑战是他所面对的?
李永萍:其实这个压力锅也没有太久之后,第一个,我觉得这次他选党主席很意外的就是,竟然有一个,就台湾来说,不管是号召力,或者是民意知名度都不高的一个党
员,竟然要来挑战,我先不要说这位党员有没有机会挑战马英九,光他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一个是现任的总统,一个就是一般的党员,他既不是立法委员,更不是县市长,也没有什么很能够吸引群众的职务。
他就觉得说,我要跟你马英九挑战,他就真的不管怎么样也被劝退,也不怎么样,就是勇往直前到底,我觉得光这个事情就可以显示出来,马英九现在面临的政治的压力,还有民间的压力有多大。
而这个很大的压力其实是他的当务之急,刚才我们分析了很多两岸的情势,其实对马英九而言,如果今天能够利用两岸牌来挽回他在国内的声望,以及他的政治很坏的处境,能够因为两岸的部分变好,其实他才会勇敢的打这张两岸牌,如果他评估上,他觉得没把握,尤其是他受到民进党的这种掣肘等等,有的时候很瞻前顾后,他就会觉得说,我做这个可能也有这个问题,也有那个问题,如果他一直顾虑这些事情。
以他目前这么低的民调情形来讲,其实他就是又会显示出来,他在所有的问题一样的原地踏步,或者是说,往前进一点,可是由于步伐不够,或者是说力道不足,反而产生的被后坐力所伤。
我觉得现在在两岸这个问题来讲,我觉得马英九会被历史留名的大政策,其实他都已经做完了,以他任内成功的,就是成功度高,负面性最好的直航,开放观光,签订ECFA的第一波,我想这些事情都是正面很高的,包括现在全台湾,可是你现在接下来的,你接下来的问题,如果没有办法再用先前的这种大魄力,这样的效率,这样的速度,这样的细致性,一次把它搞定的话,我认为接下来,他其实连两岸牌的,一个对他大家支持的力度,连这个部分也会溃散。
所以我觉得现在可能马英九跟他的团队一定要认知到,现在2012年,马英九的第二任,2008年的当时的情势和现在中国大陆换届的新任领导人情势已经完全改观了,2008年他会得到这么大的,不是台湾的支持而已,两岸的支持,当时可以说国民党马英九你要什么大陆就会给,为什么?因为刚刚被陈水扁跟民进党惊吓,所以好不容易觉得说,有了一个机会开通,所有人都说赶快赶快。
可以现在,第一个,你已经到第二任了,第二个,中共也换了领导人了,第三个,两岸的整个情势你涨我降,就是他们那边水涨船高,我们这边很多的力量在下滑,尤其现在马英九很多内政问题,譬如说他现在核四的问题,搞到未来,台湾如果电不够,你都说不定还要依赖大陆的供电,你到这种的这些问题,你对大陆的依赖性,像刚才邱委员也提到,越来越深的时候,你对他的依赖一旦深,你跟对方谈判你还有什么筹码,人家到底有什么需要,他为什么还要继续让利。
彭诗婷:每次听完永萍姐和邱委员的建议,都觉得马英九应该好好看我们《台湾一周重点》的节目才对,今天非常谢谢两位嘉宾来到我们现场做那么精辟的点评和分析,我是彭诗婷,非常感谢你收看,我们再会。
第五篇:《皇牌空战7:突击地平线》游戏介绍
【游戏介绍】
游戏名称:
皇牌空战7:突击地平线
英文名称:
Ace Combat:Assault Horizon
游戏版本:
中文绿色免安装版
游戏类型:
飞行射击类(STG)游戏
游戏语言:
中文
制作公司:
Namco
发行公司:
Namco Bandai
发行日期:
2013年1月25日
《皇牌空战7:突击地平线》是1995年6月初次登场的《皇牌空战》系列最新作,不只是续作,而是以“新生(Rebirth)”为目标,采用“折翼的垂死”为关键字,展现在超高速飞行下将敌机化为粉尘的破坏演出与爽快战斗。
游戏配置
系统:Windows XP / Vista / Win 7 / Win 8
CPU :Intel Core 2 Duo 1.8Ghz or AMD Athlon X2 2.4 Ghz
内存:2 GB
硬盘:16 GB
显卡:Nvidia GeForce 8800GT and higher
组件:directx9.0c
【安装方法】
1.解压压缩文件
2.运行PlayGame.exe程序开始游戏
【游戏操作】
上升:↑
下降:↓
左转弯:←
右转弯:→
加速:W
减速:S
向左偏航:A
向右偏航:D
发射机炮:左Ctrl
发射导弹:空格
切换武器:Q
切换目标:E
曳光弹:F
切换视角:V
【小编评测】
皇牌空战:突击地平线这款游戏给小编的第一感觉是操控性极佳,能灵活的控制战机进行空战。下面由小编来告诉大家这款游戏的游戏体验吧!
画面:
本作画面比较精美,也许是为了照顾电脑配置比较低的玩家,3D表现力和一些大作相比真的很一般,细节的表现将就把,但是3D锯齿就比较明显了,阴影效果也不是很好,看起来觉得很迷糊,游戏场景中的地面感觉就像贴图拼接起来的。飞机的模型和贴图做得很细致。总的来说游戏的画面还不错,为了照顾广大的玩家,牺牲点画面也无伤大雅。
音效:
皇牌空战:突击地平线这款游戏的背景音乐,小编觉得有些平淡了,音乐的节奏也很平缓,不会让人觉得突兀和杂乱无章。但游戏配乐的场景感觉有些少了,玩起来有些冷清把,但是战场的环境氛围还是刻画的很真实。
操作:
游戏操作比较简单,因为是日本的游戏,所以在细节上下了很多功夫,游戏控制选项里有详细的操作说明,还有无处不在的提示和引导性文字,游戏的操控感很好,笔者觉得是同类游戏中最棒的。
创意:
皇牌空战:突击地平线这款游戏最大的亮点是游戏的操控性,可以灵活的控制飞机减速,上升转弯,做一些特技动作,游戏操作方式也很简练,所以这款游戏以其亲民化的路线才长盛不衰。
【游戏介绍】
故事剧情与主要角色:游戏以2015 年的非洲为背景,故事叙述以“夺回非洲”为口号的反政府运动从东非蔓延至整个非洲大陆,当地政府向联合国请求援军以对抗沿海的反政府军与海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会员国于是决定派遣联军,在非洲各地展开作战。
不过,反政府军藉由现代化的军力与因地利而生的游击战术,取得势均力敌的局面,使战局陷入胶着。美国空军的威廉?毕夏普(William Bishop)中校,与长年老友荷西?古提雷兹(Jose Gutierrez)上尉一同率领“战狼(WarWolf)”小队参与作战,并被任命为包含了直升机部队与轰炸机部队的第108 特遣部队指挥官。
在他驻扎的非洲基地中,组成了包含法国空军皮埃尔?拉普安特(Pierre Lapointe)将军所指挥的北约联军与俄国援军的多国部队。某天,参与游击队扫荡战的直升机部队,突然遭受强光与爆风的袭击而坠落,生还的数名士兵则是遭受严重的烧伤。此一事件导致“反政府军似乎开发出新型炸弹”的臆测谣言在基地中四处流传。
究竟反政府军是如何开发出这样需要高度技术的武器呢?就在此时,基地响起了防空警报的蜂鸣声...追逐新型炸弹的毕夏普一行人,让战场从非洲北上,一路延烧至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