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难以忽视的真相》读书报告
《难以忽视的真相》读书报告
【摘 要】《难以忽视的真相》是美国前副总统、环保主义者阿尔?戈尔关于全球变暖研究的著作。他极具感染力地向读者展现了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想要以此引起人们共鸣:重视全球变暖,刻不容缓!该文是笔者在研读此书后的感悟。
【关键词】难以忽视的真相;读书报告
《难以忽视的真相》一书是由美国前副总统,“Global Warming”现象的传播者和环保主义者阿尔?戈尔所著。该书封面寓意深刻,它是由两张照片组成的:一个是由三个工业烟囱冒出的滚滚白烟,一个是台风眼清晰可见的完整的台风云系,两者完美契合。它巧妙地说明了,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最终会排向大自然,引起严重灾害。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量急剧增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十分新颖的话题,但作者在脱离了政治家的身份后,搜集了海量的统计数据,以丝丝缕缕的小事件和同一地点不同时期的照片进行对比,极具感染力地向读者展现了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在该书中,戈尔先是向读者展示我们美丽星球的过去,一步一步走到灾害频发现在,最后预警全球气候危机的未来。该书在给人们以巨大震撼的同时,想要以此引起共鸣:重视全球变暖,刻不容缓!
在书中,作者提到,我们周围的世界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南极冰川迅速消融,雪山冰雪融化、冰河退缩、永冻层融化相当严重;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热浪出现,热带风暴频繁光顾;旱涝灾害频发,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沙漠化现象愈演愈烈;海平面不断上升,群岛低地淹没,居民被迫离开家园;生态关系打乱,物种大灭绝,变异病毒引发的新型疾病肆虐全球。种种此类,也许非当事人不能感同身受,但这一切的一切,是自然给予人类惩罚的开端,毕竟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缓解全球性气候问题、环境问题,离不开世界上经济大国的参与。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给各区域、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挑战,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沟通与合作,为期十年的大型科学计划“未来地球计划”应运而生。通过学者、政府、企业、资助机构、用户等利益攸关者协同设计、协同实施、协同推广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1]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一直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自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我国加大了对环境不友好企业的整改力度。从新增“按日计罚”使罚款数额上不封顶的制度,规定对污染者行政拘留的处罚措施,将环境指标作为地方官员政绩考核项目三方面入手[2];改变了长期以来环保部门处罚力度、执法手段十分有限的这一现象。
从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到社会上对污染企业的强化整改;从环保科研的大力投入,到环保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在多方的努力下,我国环境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每个人也都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但是有一个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虽然大部分人的环保意识在增强,但我们身边依然存在大量的不环保行为。这样的例子生活中处处可见:市场上依然盛行一次性塑料袋;学校食堂食物被大量浪费;学生离开自习室时,随手关灯意识依然薄弱。人们的环保行为并没有随着环保意识的改变相应的增加,我们如何解释这种环保意识与行为的不一致现象呢?
首先,简单的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来讲,原始人类在危险中缓慢的进化历程,使我们本能地最先关注会给我们带来直接影响的问题,比如经济纠纷、地区战争、生活质量。相比之下,对全球变暖等相对较长时间内并不显著的问题就关注的少很多。显而易见,如果你不能活过明天,那么十年以后的事情也就毫无意义。估计事情的重要程度并排序,对注意力和精力进行分配――这本是人类生存下来的一项本能,但面对当今的全球变暖问题却显得弊大于利。引用戈尔在书中的一句话:“当我们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威胁时,可能为时已晚。”另外,从众心理也一直在影响着现代人的行为。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公众的环保行为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比如,仅仅只在实验住户的电费单上附上其所在社区的平均用电量,则大部分的实验住户的平均每月用电量就会较对照组有显著的下降。
其次,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缺乏科学、完善的配套制度。这会使得公众履行环保行为义务与责任时得不到有效保障,并严重打击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积极性,甚至不断加深公众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在我国,环保问题缺乏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他们的意见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和考虑。公众对环保重要性缺乏一定的认识,环保决策参与度低,大部分人仍然很难相信全球变暖会对他们本人造成影响,生活习惯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变。
观念可以改变世界,而观念的改变往往不是外力强迫的结果。可以政府的制度设计的角度入手,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设计人性化的环保行为配套制度,向公众反馈环保行动的成果,提高公众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人们自身环保行为的改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鼓励人们参与环境决策。中国的许多经济决策和环境决策主要是由政府精英完成,普通民众不仅参与度较低,而且环境治理能力有限,其生活习惯也不会有因此产生多太大的改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首先实现发展观和环境观的转变。保证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大政府环境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透明性。[3]
第二,政府应促进环保行为奖励制度的形成,强化对环保行为的激励力度,从而约束和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众所周知,环保行为多以牺牲个人利益来保全资源为代价的,这就是我国前些年推行的“限塑令”这一环保行为参与率较低的原因之一。除了公众习惯于超市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的服务以外,自备购物袋对现代都市人来说存在难度是不可无视的问题。有关于使用自备购物袋的调查显示,除了部分老年人表示愿意使用以外,大多数人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使用自备购物袋。因此,在此事例中,如何促使公民自觉地使用自备购物袋或购物袋的替代物,是限制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顺利进行的关键。对此,我建议商业零售网点应鼓励大家自带购物袋,具体可以在超市设置快捷通道,让自备购物袋的人能从此通道结账,节省时间;倡导公众利用自家废旧材料自制个性化购物袋,举办评比活动,给予优秀作品物质与精神奖励。政府部门可以对制作、销售绿色环保购物袋的厂家予以必要的补贴,确保以成本价销售给市民,让大家逐渐养成使用绿色环保购物袋的习惯。[4]
第三,向公众反馈环保行动的成果。公众能否积极参与环保行为,环保行为的实施性是重要的条件之一。及时向公众反馈环保行动的成果不仅是对公民环保行为的有效评价,也是公民环保行为参与成就感养成的重要方法,[5]同样可以减少部分公众的不环保行为对其他人产生的不良影响。
全球变暖,这一殃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远非某个人或者某团体所能应对的,需要国家、社会,甚至是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从短期来看,我们要通过法律、经济等手段出手阻止或减少碳的排放;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重新规划设计环保制度,提高公众参与决策的能力,真正的提升公众环保行为的积极性。正如《全球变暖生存手册》中所说的:假如能有100万人站起来说“我将参加抗击全球变暖”,我们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同时,我们不需要受任何人不环保不正确行为的影响,我们要做到是改变我们的生活,解决全球变暖这一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毅.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中国积极落实“未来地球计划”[N].人民日报,2018(6).[2]环保法修订案.2014
[3]?u晓涓.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环保行为激励机制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6(2).[4][5]雷秀雅,杨 阳,葛高飞.促进公众环保行为的社会心理学手段[J].社会观察,2009(1).
第二篇:《难以忽视的真相》
《难以忽视的真相》与《全球变暖的大骗局》观后感
《难以忽视的真相》这部片子告诉我们全球变暖是由于人类活动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对地球环境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影片中对全球变暖的传统说法定义是:太阳射线以光的形式照向地球,使之升温,一部分被地球吸收用于升温,然后以红外线的方式反过来向宇宙辐射,然而有的红外线遭到大气层阻挡,得以保留下来,使得地球得以保持一定的温度,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增加了这层大气厚度,于是更多的射线受到阻挡,引起世界各地温度升高。
阿尔·戈尔在《难以忽视的真相》向我们举了一个例子,让我们意识到“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的现象,我们不能让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阻断我们对科学的探索的步伐。影片中,阿尔·戈尔认为,随着CO2的增加,使阳光的温度在地球上更长保存,而现代工业加速CO2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他的依据是古代南极的冰芯上得到的数据,随着CO2的含量增加,全球的温度增加,随着CO2的含量下降,温度也同时下降。阿尔·戈尔特别关注全球变暖现象,揭露了气候变迁的资料并且对此做出了相关的预测。并且其中提到了全球变暖带来的一些影响,而全球变暖一个常常被忽视的效应即是:全球变暖会导致降水量的增加,并且常常以风暴的形式出现,当海洋蒸发的气体增加到一定量时,就会出现片子中提到的洪水灾害、台风、飓风、海平面上升等等。全球变暖不但会增加降水量,还会改变降水的地区排列片子中如干旱灾害等。
但是《全球变暖的大骗局》中也说了,戈尔没有解释一个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究竟是CO2上升导致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暖导致CO2上升,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他直接影响到全球变暖和CO2的关系的可信性,在《大骗局》中有这么一组数据,和戈尔的数据很像,不过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变化的先后顺序,那就是温度升高,导致CO2增加,温度降低导致CO2减少。他们认为温度升高,导致海水的溶解度降低,从而使海洋释放出大量CO2,温度降低,导致海水的溶解度升高,从而吸收了大量的CO2。
但是,我还是比较赞同《难以忽视的真相》里,随着CO2的含量增加,全球的温度增加,随着CO2的含量下降,温度也同时下降。此外,在这部影片中,阿尔·戈尔幽默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另一个青蛙效应,阿尔·戈尔说到:拯救那只青蛙是很重要的。在本人看来,阿尔·戈尔也是一只处在温水中的青蛙,不过他与前面所提到的青蛙截然不同,他在水被慢慢加热时有所感觉。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对《难以忽视的真相》的质疑和批评之声,如《全球变暖的大骗局》,阿尔·戈尔虽然受到各种质疑、不支持,但是他还是坚定自己的信念。在《难以忽视的真相中》,阿尔·戈尔奔波于世界各地普及全球变暖这一难以忽视的真相。他还在影片中说到,不想让我们这一辈到他那个年龄,这个气温还是持续上升,人就这一辈子,总得做点什么。就如同全球变暖一样,我们不应像那只青蛙一样,我们现在就应该有所行动,有所措施,改变全球变暖这一现象。
在本人看来,首先,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应对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其次,倡导绿色出行,如汽机车的排气限制,由于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其排放量。最后,开发替代能源,如生物质能源:桐油、玉米秸秆的等,它们的特点是:可再生性、清洁、低碳替代优势原料丰富。
以上便是本人的观后感,首先,不要让正确的谬误论断阻断我们对科学的探索的步伐,其次,不要做青蛙效应里的那只青蛙,我们应该有所行动,有所措施,改变全球变暖这一现象。最后,关注全球变暖,从日常做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人有责。
第三篇:难以忽视的真相论文
管窥戈尔先生《难以忽视的真相》视频中的科学论断,你会发现,全球极度变暖,在地球过去的65亿年中,共发生过6次。现在,地球正处在一个新的全球变暖过程之间,人类过度排放CO2和消耗多余能源,会导致地球两极冰层融化加速,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陆地,从而威胁人类生存空间。
《难以忽视的真相》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纪录片,很能抓住观众的心,讲述者又是在2000年与布什竞争美国总统的参议院戈尔,让人觉得很有说服力,戈尔的理论是,CO2的增加,使阳光的温度在地球上更长保存,而现代工业加速co2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他的依据是古代南极的冰芯上得到的数据,CO2的含量增加,同时全球的温度增加,CO2的含量下降,温度也同时下降,这个数据是有科学保证的。戈尔的报告显示,以往没有人类活动(也许会有不同于人类的其他生命形式的出现)的6次全球变暖的事实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地球到一定时期就会变暖的,看戈尔先生绘制的震荡图像不难发现,冷热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据科学家对地质和冰层的科学研究,发现,目前地球正处在一个第7次变暖上升的通道中,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人类过度的生存活动,地球也一样会变暖,只是变暖的幅度和快慢在有了人类参与的情况下,变化得更加凸显。
比如,出门时,减少坐飞机旅游。
比如,关注和了解环保信息,并把环保做得更广更多更彻底。比如,让我们从事有关环保活动,让我们从地图人变成地球人,承担起作为世界公民,而不仅仅是中国公民的义务责任。比如,推荐别人看这个电影。愿你我,你我的孩子和这个地球有个美好的未来,这一切都在我们手中。当我们的后代问起我们,当时我们是如何做的,我希望我们可以微笑地对他们说:是的,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我做了这个,做了那个,而不是袖手旁观。
随着可持续发展在国人心中不断加深,越多的人们开始将环保的生活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作为新兴理念倡导者的大学生,更是将这一国家的发展蓝图带到了大学校园,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环保生活方式。时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正为广大学子所推崇。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网上也开始流行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更让大家关注的是“80后”的大学生们对“碳排量”这一词语也颇为敏感,他们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时尚,被称为一种“低碳经济”。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碳排量”、“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很流行的名词,甚至有些大学生还在为其做宣传,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环保志愿者通过行为艺术表演等方式,倡导广大市民参与“低碳生活”。在我省的河南大学,成立了关于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沙龙,其间讨论了有关节能减排等问题,以及诸多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生活”。
地球变暖,绝非只是人类活动的过渡开发所造成的唯一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人类近200年进化速度之快,不仅仅是为了人类之间的平等和谐;人类各种族之间的和睦相处;人类警醒自己的战争行为;恐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威胁来自多方面的因素,一切迹象表明,人类生存的空间地球,正处于一个宇宙宏观的奇妙变化之间,对于地球也许是新陈代谢的又一次过程,但对于人类,就是一次改变命运,重造诺亚方舟去迁徙他乡!
管窥戈尔先生《难以忽视的真相》视频中的科学论断,你会发现,全球极度变暖,在地球过去的65亿年中,共发生过6次。现在,地球正处在一个新的全球变暖过程之间,人类过度排放CO2和消耗多余能源,会导致地球两极冰层融化加速,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陆地,从而威胁人类生存空间。
假设,人类依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状况,农耕社会,没有工业革命,战争依然处于冷兵器时代,不会释放过多的CO2,是不是地球就不会变暖呢?地球变暖速度会慢下来呢?
戈尔的报告显示,以往没有人类活动(也许会有不同于人类的其他生命形式的出现)的6次全球变暖的事实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地球到一定时期就会变暖的,看戈尔先生绘制的震荡图像不难发现,冷热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据科学家对地质和冰层的科学研究,发现,目前地球正处在一个第7次变暖上升的通道中,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人类过度的生存活动,地球也一样会变暖,只是变暖的幅度和快慢在有了人类参与的情况下,变化得更加凸显。
当然,没有200年来科技发展的变迁,人类是不会看到和研究出以前的6次变暖的事实,即使有,人类也不懂。在不懂的情况下,假如,地球发生对人类危险的事情,那就和200年前的人类一样,只能是祈求上帝的保佑,或者等待和迎接人类世界的毁灭。那时,或许人类的DNA会融于海水或者是冰中,等待下一个冰河期过去之后,开始融化,一步一步地进化,陆续繁衍出新的类人类物种,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逐渐过渡到第8次地球变暖的时候,也许那时,类人类会有更高的智慧和科技,最终能够抓住挽救自己命运的机会,首次对地球的演变规律进行挑战,并取得成功,Maybe,就是他们类
如果上述的假设成立,都要说明一件事情,一种可能,那就是为什么人类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开窍了?理解了世界升温,地球变暖,对大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变化莫测的灾难和灾难前兆,接二连三的来警告人类?!
假如,人类是自己进化到现在这个世界而非上帝的肋骨,突然在近200年里,人类萌生了突飞猛进的智慧,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生活,享受文明,也许还有更深的含义,比如是为了阻止地球变暖和避免人类灭亡的话;
假如,人类从外星球被上帝派来的诺亚方舟带来到这个世界,也是突然在近200年里,人类萌生了突飞猛进的智慧,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生活,享受文明,也许还有更深的含义,比如是为了阻止地球变暖和避免人类灭亡的话;
那戈尔先生的《真相》,就有必要仔细理解和考虑,第7次的全球变暖会不会对人类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威胁?!
如果存在,可不可以预料它的威胁时间,最后期限是在未来的哪里?
将以什么形式出现?是水火之灾,还是气候剧变到极端恶劣的程度,比如,飓风,超级洪水,特大干旱,剧烈的地壳变化,全球范围地频繁而持续的火山暴发,巨型太阳风暴,超大陨星造访地球...也许只是一个单纯的冰融水涨海平面升高的现象?...如戈尔先生的青蛙试验,威胁常常不是突然发生的,让青蛙条件反射保护性的跳出来自救,多如同将水逐渐加温到了100度,威胁来自静静的发生,让青蛙在不知不觉中死去?!到最后关头,青蛙自己想逃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终必须借助外来力量,才会得到救赎?!
所以危险也许是广泛的,渐变的,一般不为常人认知的,比如,太阳耀斑会不会对人类有威胁?还有月球的远近变化是不是也会影响地球生物的生存?
总之,地球变暖,绝非只是人类活动的过渡开发所造成的唯一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人类近200年进化速度之快,不仅仅是为了人类之间的平等和谐;人类各种族之间的和睦相处;人类警醒自己的战争行为;恐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威胁来自多方面的因素,一切迹象表明,人类生存的空间地球,正处于一个宇宙宏观的奇妙变化之间,对于地球也许是新陈代谢的又一次过程,但对于人类,就是一次改变命运,重造诺亚方舟去迁徙他乡!
也许200多年来人类文明发展迅猛的最终意义,可能是人类需要这样的发展速度,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或者是在地球生存条件改变和被毁灭之前的有限时间内,提升发展科技的能力?尽快了解和控制转变地球命运的办法?或者是尽快寻找其他外星生命的友邻星球?寻求新的生存环境和避难所?做好向其他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的星球迁徒的准备?...鉴于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的真正意义,诺贝尔的科学家们希望,戈尔先生的假设,应该会让整个人类社会的人们加以警觉,深刻认知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位置。
同样,也期待大家能够明了,从现在开始,所有国家的人民都要积极关注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事件,推动整个社会去保护地球环境,尽可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行动去改善全球变暖的状况,必要时,敦促整个世界,动员所有的一切,竭尽所能的去应对,无论是来自地球上还是地球以外的威胁...就目前的各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结合各学科各领域各阶层首代的思维睿智(弱智除外)和迅捷的应变能力,也许人类能加快步法,但还需要很多年,对于全球变暖的这一事实,才会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和结论。尽管他们能够在各自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应对戈尔的假设与结论,那个全球变暖是因为人类无节制活动所造成的事实和可能。
对地球村的居民来说,诺贝尔被瞩目和它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想必所有人都希望世界没有末日,但对于悬而未决的概念和假设,会影响大家的视听和心理。所以,大家希望尽可能快的有一个清晰明白的结果。
盼望着,到事实清晰的那个时候,人类还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的能力,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地球变暖所造成的突变和剧变,让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保持现有的,甚至是能够拓展更宽泛的,宇宙级数的未来人类生存空间。最后要说,感谢的应该不仅仅是戈尔先生和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还有在为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而努力工作的所有科技和人文学者们,还有所有传媒机构和日夜工作在一线新闻记者、二线采编和三线的网络技术人士,以及我们这些草根博客。
人人都有可能感应未来...不想再多说什么,让我们坐下来,好好看看这部电影,并采取行动吧。比如,出门时,减少坐飞机旅游。
比如,关注和了解环保信息,并把环保做得更广更多更彻底。
比如,让我们从事有关环保活动,让我们从地图人变成地球人,承担起作为世界公民,而不仅仅是中国公民的义务责任。比如,推荐别人看这个电影。愿你我,你我的孩子和这个地球有个美好的未来,这一切都在我们手中。当我们的后代问起我们,当时我们是如何做的,我希望我们可以微笑地对他们说:是的,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我做了这个,做了那个,而不是袖手旁观。观后感
怎么说呢,我先看的是《难以忽视的真相》,看完以后我真的有种捍卫地球的使命感和破会环境的愧疚感,但是后来我又看了《全球变暖的大骗局》,突然有中被耍的感觉,在后来我有看到有关全球变暖大骗局是个骗局的文章,所以现在我自己也很糊涂,或许真相不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可以了解的,他牵扯到了太多很负责的东西,经济的或者政治的
接下来,我把这两个片子的分歧做个总结
1.究竟是CO2增加让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暖让CO2增加爱
说实话,《难以忽视的真相》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纪录片,很能抓住观众的心,讲述者又是在2000年与布什竞争美国总统的参议院戈尔,让人觉得很有说服力,戈尔的理论是,CO2的增加,使阳光的温度在地球上更长保存,而现代工业加速co2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他的依据是古代南极的冰芯上得到的数据,CO2的含量增加,同时全球的温度增加,CO2的含量下降,温度也同时下降,这个数据是有科学保证的,这个现象看起来很有说服力,但是《大骗局》中也说了,戈尔没有解释一个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究竟是CO2上升导致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暖导致CO2上升,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他直接影响到全球变暖和CO2的关系的可信性,在《大骗局》中有这么一组数据,和戈尔的数据很像,不过可以明显看出他们变化的先后顺序,那就是温度升高,导致CO2增加,温度降低导致CO2减少。他们认为温度升高,导致海水的溶解度降低,从而使海洋释放出大量co2,温度降低,导致海水的溶解度升高,从而吸收了大量的CO2,这个理论在我看来是很站得住脚的。要知道人类排放的CO2只占大气中co2很少一部分,只有百分之几,火山每年产生的CO2比工厂、汽车、植物和人类加起来的都多,制造更多CO2的是动物和细菌,它们每年制造出1500亿吨的CO2,而人类只制造 65亿吨,而且CO2 的最大来源是海洋。所以在这一点,我是比较认同《大骗局》的理论的
2.全球变暖是一个周期循环的常态吗?
《大骗局》中说,全球变暖只是一个常态,他是由于太阳黑子的暴风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太阳表面的周期性活动让地球在一个时期变暖,一个时期变冷,所以现在我们只是处在一个很正常的变暖期,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在过去甚至有比现在还高的温度,而且持续了几百年。但是《真相》中给出了一个图标,上面清楚的显示了从1000年到2000年的气温,只有两个很短暂的温暖期,其他大部分是寒冷期,而这两个温暖期的最高温度低于我们现阶段的温度,因为有数据最参考,所以我在这里比较相信《真相》的说法,如今的稳定增加是不正常的,是比过去要高的。
3.如果我们继续这么下去的话,地球的温度真的会直线升高吗?南极真的会融化吗?
这个问题,在《真相》中,戈尔给出了一个数据,如果我们不做什么改变,那温度会几乎是直线升高,但这里有一点我很怀疑,那就是上面的第一条,因为这个温度上升的模型是以CO2升高导致温度上升为理论基础的,但是万一这个理论是有问题的,那这个数据也是有问题的。而且在过去有过几千年的温暖时期,北极熊也没有灭绝啊~~~所以这里我持怀疑态度。
4.全球变暖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个灾难吗?
这个问题,其实也不能算分歧,因为《大骗局》认为气温会升高,但不会升高很多,全球会迎来一个温暖期。这对人类来说是好事,我们的收成会更好,会有更多的方适宜居住,比如欧洲中世纪的温暖期,也正式欧洲最富裕的时期(当然,前提是温度不会升高到影响到让南极冰块融化)
而《真相》认为温度会急剧上升,融化掉冰川,使世界海平面升高,城市被淹没,气候被改变,这个当然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得出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是基于他们有两个不同的假设。
5.科学界确实完全同意全球变暖始于CO2的说法吗?
在《真相》中,戈尔给出了一个数据,关于全球变暖的论文是928篇,反对的是0篇,一个反对全球变暖的政府人员被解雇后进了美孚石油公司上班(也就是说那些反对的人是被石油公司筹佣的),而《大骗局》中说,很多科学家因为得到研究经费,不得不承认全球变暖和CO2的正确,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列子:比如说你想要研究松树的习性,那你在提交研究申请时就要这么写“我想研究松树的群居行为和全球变暖之间的联系”,因为这么写你就很容易得到研究经费,因为他“政治正确”。
在这一块估计我们是没法了解的,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那个是真的。
这是我看过这两个影片后得出的分歧点,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球确实在变暖。当究竟是不是CO2造成的,还是各说各话~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论文摘要:阐述了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指出“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乍活”才能实现减排的目的。而“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俭朴和町持续的生活方式,要实现“低碳生活”,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论文关键词:环境科学;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可持续消费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形成背景
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它的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及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和鼓励,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并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
进入21世纪,全球油气资源不断趋紧,保障能源安全压力逐渐增大。全球环境容量瓶颈凸现。同时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于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日本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每年投入巨资致力于发展“低碳技术”:美国参议院2007年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制定了低碳技术开发计划。这一切对我国而言,已形成压力和挑战。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高碳经济”特征突出的现实,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走出一条既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老路,同时又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从技术角度看低碳经济
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无疑是“低碳经济”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英国所倡导的“低碳经济”。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工业生产、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能效标准及相关政策措施,通过一系列制度框架和激励机制促进能源形式、能源来源、运输渠道的多元化。
尤其是对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低能源消耗和低碳排放的目标。最终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1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以及生物质能技术。一般把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氢能等称为新能源或替代能源,生物质能是替代能源中的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虽然近年来发展很快。技术有一定程度的突破,但目前它的成本也还是高于煤电、水电。
此外,由于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而火力发电过程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因此人们认为风电不排放二氧化碳。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力发电在发电过程中虽然不排放或很少排放二氧化碳。但在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及其维修、维护过程中却是一定要排放二氧化碳的。我们不能光比较发电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当比较火力发电和风力发电发出单位电量全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此可见,认为风力发电、电动汽车不污染环境,不排放二氧化碳的观念并不是很科学的。
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商业化目标还很远。技术还很不成熟。
应认识到。一方面由于技术不过关,目前新能源开发的成本高: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在没有进行全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之前,不能轻言新能源是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
2.2推行粮食生物质能燃料的后果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质能技术,看似“一石两鸟”。既解决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紧缺问题,又改善环境。但从目前实施的结果看,它带来的问题似乎比解决的问题还要多。美国发展生物质能的新政策出台后,美国的粮农们纷纷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或将种植其他作物的土地也改种为玉米。据统计,2007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创下194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产出的玉米中多达1/5被用来生产乙醇汽油。如此旺盛的需求当然也造成了玉米价格的上扬。仅2007年一年。美国国内的玉米价格就上涨了50%。此外,由于被玉米挤占了种植空间。大豆的供应量减少。价格也开始上涨。因此布什的新能源政策招致了不少人的批评。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琼·齐格勒警告说。一些国家将粮食转化为燃油的做法是一种“反人类罪”。
这种做法将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粮食短缺。抬高粮食价格,让更多贫困人口难以承受。利用粮食作物转换成生物燃料的政策,对于日益严峻的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必将给世界造成更大规模的饥荒。
在中国,2007年猪肉和食用油价格的一路飙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饲料价格的上涨,而且粮食价格飞涨波及的不仅仅是中国。美国的一项能源政策对世界范围内的食品价格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可谓是美国生物燃料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已经形成了全球8亿有车族与20亿最贫困人口之间针对粮食展开的较量。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开发生物质能的计划并未带来化石能源紧张问题的丝毫缓解,倒是使新旧问题相互交织,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困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创新和新能源的发展对于“低碳经济”不重要。而是在推行“低碳经济”的同时要倡导“低碳生活”,或者说,“低碳生活”应当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应依托于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观念下,“低碳经济”高能效、低能耗技术状态下的生产仍然是追逐最大利润。因此大量的生产就不可避免,所生产的产品最终一定要想办法卖出去,而且卖得越多越好。然而大量生产必然会产生大量污染、大量排碳。单位能耗虽然降低了。但能耗总量因大量生产而大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会减少多少或许还会增加。举例来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小汽车行驶100km的耗油量下降了约50%,但由于小汽车的总量增加了几十倍。显然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增加了许多倍。
因此说。“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
3.1“低碳生活”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是一种简单、简约和俭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乃至于气候变化有关。比如一张A4纸的能源含量接近于0.1kW·h电,由此就可算出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如果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能够采取低排碳的适度消费的方式。那么“低碳经济”的实现是有可能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
“低碳生活”不只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的细节。对于目前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每个人生活中浪费的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相对微小。而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
如今在许多发达国家。很多人已经自觉第接受了支撑低碳经济的低碳生活方式,他们愿意放弃享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关掉暖气到放弃驾车上班。今天欧洲人越来越喜欢乘坐火车出行。一个主要原因是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1/10。
简约生活,也正在成为更多中国人家庭生活的准则。一些收入早已进入中产阶级的市民,也会穿着旧衣服去早市买便宜青菜。骑自行车出行。使用最老款的手机。煮鸡蛋早关一分钟煤气、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随手关灯、打印用双面纸等习惯早已深入到那些最有教养的阶层中去,从而带来心灵的宁静。
然而,能够自觉接受可持续消费价值观指导,做到适度消费的人是不多的。追求高消费依然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绝大部分情况下低碳经济还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概念。低碳生活也只是处在令人尴尬的纸上谈兵阶段。
在实际生活中,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比例太高。一方面在努力实现“低碳经济”,一方面又不停地挥霍。这些都是消费主义文化使然。消费主义文化总是不断刺激你去换最新款的手机、电视、衣服、鞋子:轰炸般的商业广告煽动着公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消费欲望,把人变成商业利润的工具。不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用一个月的收入买一款新式手机或一个名牌皮包眼睛都不眨一眨。中国现在每年平均淘汰近7000多万部手机,产生着大量的电子垃圾。不少年轻女性家里堆满了各种款式的鞋子和皮包。但还是要去买更新的款式。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能挣会花”的口号不再象征着现代化理念。而象征着一种浪费资源的野蛮消费方式。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正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严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但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污染了人们的心灵。正是这种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造成了世界能源、资源的紧缺。3.2“低碳生活”要有制度保障
2008年6月13日。湖北省首次公示部分省直机关办公建筑能源审计结果,包括省建设厅、交通厅、发改委在内的20个省直机关办公楼,每年每平方米的平均耗电量为80kW·h,是普通民宅的3-4倍。而在这之前,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湖北省政府都发布了节能降耗建设节约型机关的通知,并且还作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政府部门的规定不能取得明显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务人员的节能纯粹是个人道德、认识的体现,即使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也只是柔性的,没有一种刚性的制度约束来催逼人们节约能源。如果政府对节能的要求有制度性的保证,那么公务人员一旦不节能,就会受到组织、经济、行政等方面的惩戒,那样将会极大地推进节能措施在政府层面的有效落实。2008年6月16日《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如制定了“夏季着清凉装上班。除外事礼仪需要外不穿两装不系领带”、“办公楼四楼以下不乘用电梯”、“公务出行拼车、乘用公交车”等规定,正在将办公节能措施具体化,并率先在公务人员中推行。这在大方向上应该看作是走向了制度化。如果这些制度再辅之以惩戒措施,将会更现实化,也将便于操作。
全民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已开展多年,公众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除了道德层面的教育引导外,还必须有制度的约束。2008年6月1日之前,许多人怀疑“限塑令”的可操作性,但颁布后,还是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理解,并且取得了实效。
总之,“低碳生活”的广泛实施,将扼制“高碳经济”的蔓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要实现“低碳经济”这一目标。“低碳生活”的宣传引导和制度保障是缺一不可的。
被称为“拯救地球最后一次希望”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2月19日落下帷幕,标志着“低碳”生活离我们渐行渐近。
随着可持续发展在国人心中不断加深,越多的人们开始将环保的生活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作为新兴理念倡导者的大学生,更是将这一国家的发展蓝图带到了大学校园,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环保生活方式。时下流行的低碳生活,正为广大学子所推崇。
“80后”的低碳时尚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悄然走进中国,网上也开始流行计算个人排碳量的特殊计算器。更让大家关注的是“80后”的大学生们对“碳排量”这一词语也颇为敏感,他们把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时尚,被称为一种“低碳经济”。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碳排量”、“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很流行的名词,甚至有些大学生还在为其做宣传,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环保志愿者通过行为艺术表演等方式,倡导广大市民参与“低碳生活”。在我省的河南大学,成立了关于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沙龙,其间讨论了有关节能减排等问题,以及诸多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生活”。
低碳生活的新兴词语,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略选择,低碳生活在“80后”中渐成时尚并不为奇。有大学生表示:“热衷于节能环保,除了感觉这是我们„80后‟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更觉得这是一种时尚。”在中国,越来越多的“80后”大学生,开始把节能环保当做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有大学生这样认为:“注意节能环保,就像在公交车上让座一样成为习惯。”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在“80后”逐渐深入人心,他们的消费和生活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位大学生这样说:“我改变了以前认为名牌才是时尚的想法,闲暇时间看书、做手工、做运动、参加公益活动,我觉得这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时尚。”
大学生的低碳生活
笔者对郑州市部分大学生的“低碳生活”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大学生选择“低碳生活”是有一些特点的。
有保护环境的目的。44%的大学生认为,环保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与动植物保持和谐相处。他们清楚地了解到许多动植物的锐减与人类的不遵守平衡规则有关,现今生态系统已经不平衡,环保就是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38%的大学生认为环保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满足发展的需要。
对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倍加关心。48%的大学生最关心的是与水有关的问题,诸如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等,他们意识到了水资源的宝贵性。42%的大学生关心的是全球变暖问题,最近几年气温的异常升高的确值得关注。在这方面,90%的大学生关注问题都是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这与他们注重、倡导、实行“低碳生活”是一致的。
日常行为习惯注重环保。随地扔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等这样的小事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些看似很小的日常行为习惯可以说是一些人的陋习,大家对此深恶痛绝。那么,这些事情会经常发生在大学生身上吗?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52%的大学生从来不做这些事情,42%的大学生偶尔会发生这样的行为,只有6%的大学生经常会这样做。这表明现代大学生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并且把这种意识带到行动中,真正对保护环境起到了从自身做起的作用。
低碳是一种态度
一升水,两包饼干,14个小时,80公里——这是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绿色风环保协会成员小王从郑州徒步到许昌的一组数字。12月初,小王带着他的队友开展了这项活动,“听起来有些疯狂,但我们坚持了下来,每个人都很享受这个过程。”
在平时生活中,小王也是能徒步的绝不坐车,并热情向周围同学宣传低碳生活。“宣传之后,也许有人还在继续以前的生活方式,周围的生态环境也没有立即发生转变。这个时候,不要灰心,因为你坚持的是正确的方向。”他说。
“低碳生活,关键是一种态度。”许多大学生这样告诉笔者。他们认为,全面实现低碳生活不仅应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更是一项社会工程。实现低碳生活更需要政府、单位、社区、学校、家庭乃至个人的共同努力。
第四篇:《难以忽视的真相》读后感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
看完《难以忽视的观后感》,我心情沉重,真的有种破坏地球的愧疚感,一阵皱眉深思过后,取而代之的是捍卫地球的使命感和爱护环境的满腔热情。
戈尔先生通过大量制作精美的图表、数据、曲线、动画片、多媒体甚至漫画来给我们上了一堂沉重的环境教育课。一个幽默、锐智并且坚持不懈的人,煞费苦心在美国乃至世界各地演讲,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一定也能理解戈尔先生的良苦用心吧!
为什么蹙目呢?气候反常、海平面上升、土地干旱、地球上病虫害增加、飓风、海啸、灾难频繁„全球变暖的种种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多少曾经美丽动人的湖泊已经干涸,多少北极熊和企鹅因为冰山融化而死去,飓风、海啸等灾难越来越频繁地发生,损失的生命和金钱数目越来越大,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
如果人们仍旧不关心我们唯一的生存之地---地球,那样的话50年后,70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呢?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在此时此刻起,从自身做起,爱护我们的地球吧!
少用电、少用火,不吸烟、不浪费食物,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做些宣传环保知识,平时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这些都是生活中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从自身做起,进而影响身边的人。以戈尔先生为榜样,好好爱护我们生存的这个大家庭,如果没有了它,我们明天怎么过呢?记住!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当然,没有200年来科技发展的变迁,人类是不会看到和研究出以前的6次变暖的事实,即使有,人类也不懂。在不懂的情况下,假如,地球发生对人类危险的事情,那就和200年前的人类一样,只能是祈求上帝的保佑,或者等待和迎接人类世界的毁灭。那时,或许人类的DNA会融于海水或者是冰中,等待下一个冰河期过去之后,开始融化,一步一步地进化,陆续繁衍出新的类人类物种,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逐渐过渡到第8次地球变暖的时候,也许那时,类人类会有更高的智慧和科技,最终能够抓住挽救自己命运的机会,首次对地球的演变规律进行挑战,并取得成功,Maybe,就是他们类人类。
如果上述的假设成立,都要说明一件事情,一种可能,那就是为什么人类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开窍了?理解了世界升温,地球变暖,对大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变化莫测的灾难和灾难前兆,接二连三的来警告人类?!
假如,人类是自己进化到现在这个世界而非上帝的肋骨,突然在近200年里,人类萌生了突飞猛进的智慧,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生活,享受文明,也许还有更深的含义,比如是为了阻止地球变暖和避免人类灭亡的话;
假如,人类从外星球被上帝派来的诺亚方舟带来到这个世界,也是突然在近200年里,人类萌生了突飞猛进的智慧,不仅仅是为了改善生活,享受文明,也许还有更深的含义,比如是为了阻止地球变暖和避免人类灭亡的话;
那戈尔先生的《真相》,就有必要仔细理解和考虑,第7次的全球变暖会不会对人类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威胁?!
如果存在,可不可以预料它的威胁时间,最后期限是在未来的哪里?
将以什么形式出现?是水火之灾,还是气候剧变到极端恶劣的程度,比如,飓风,超级洪水,特大干旱,剧烈的地壳变化,全球范围地频繁而持续的火山暴发,巨型太阳风暴,超大陨星造访地球...也许只是一个单纯的冰融水涨海平面升高的现象?...如戈尔先生的青蛙试验,威胁常常不是突然发生的,让青蛙条件反射保护性的跳出来自救,多如同将水逐渐加温到了100度,威胁来自静静的发生,让青蛙在不知不觉中死去?!到最后关头,青蛙自己想逃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终必须借助外来力量,才会得到救赎?!
所以危险也许是广泛的,渐变的,一般不为常人认知的,比如,太阳耀斑会不会对人类有威胁?还有月球的远近变化是不是也会影响地球生物的生存?
总之,地球变暖,绝非只是人类活动的过渡开发所造成的唯一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人类近200年进化速度之快,不仅仅是为了人类之间的平等和谐;人类各种族之间的和睦相处;人类警醒自己的战争行为;恐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威胁来自多方面的因素,一切迹象表明,人类生存的空间地球,正处于一个宇宙宏观的奇妙变化之间,对于地球也许是新陈代谢的又一次过程,但对于人类,就是一次改变命运,重造诺亚方舟去迁徙他乡!
也许200多年来人类文明发展迅猛的最终意义,可能是人类需要这样的发展速度,从而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或者是在地球生存条件改变和被毁灭之前的有限时间内,提升发展科技的能力?尽快了解和控制转变地球命运的办法?或者是尽快寻找其他外星生命的友邻星球?寻求新的生存环境和避难所?做好向其他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的星球迁徒的准备?...鉴于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的真正意义,诺贝尔的科学家们希望,戈尔先生的假设,应该会让整个人类社会的人们加以警觉,深刻认知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位置。
同样,也期待大家能够明了,从现在开始,所有国家的人民都要积极关注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事件,推动整个社会去保护地球环境,尽可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行动去改善全球变暖的状况,必要时,敦促整个世界,动员所有的一切,竭尽所能的去应对,无论是来自地球上还是地球以外的威胁...就目前的各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结合各学科各领域各阶层首代的思维睿智(弱智除外)和迅捷的应变能力,也许人类能加快步法,但还需要很多年,对于全球变暖的这一事实,才会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和结论。尽管他们能够在各自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应对戈尔的假设与结论,那个全球变暖是因为人类无节制活动所造成的事实和可能。
对地球村的居民来说,诺贝尔被瞩目和它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想必所有人都希望世界没有末日,但对于悬而未决的概念和假设,会影响大家的视听和心理。所以,大家希望尽可能快的有一个清晰明白的结果。当然,没有200年来科技发展的变迁,人类是不会看到和研究出以前的6次变暖的事实,即使有,人类也不懂。在不懂的情况下,假如,地球发生对人类危险的事情,那就和200年前的人类一样,只能是祈求上帝的保佑,或者等待和迎接人类世界的毁灭。那时,或许人类的DNA会融于海水或者是冰中,等待下一个冰河期过去之后,开始融化,一步一步地进化,陆续繁衍出新的类人类物种,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逐渐过渡到第8次地球变暖的时候,也许那时,类人类会有更高的智慧和科技,最终能够抓住挽救自己命运的机会,首次对地球的演变规律进行挑战,并取得成功,Maybe,就是他们类人类。《难以忽视的真相》英文名An Inconvenient Truth,是一部有关气候变迁的纪录片,其中特别关注全球变暖现象。影片揭露了气候变迁的资料并对此做出预测,同时也在电影中穿插了高尔的个人活动。透过巡回全球的简报发表,戈尔指出全球暖化的科学证据、讨论全球暖化经济和政治的层面,并阐述他相信人类制造的温室气体若没有减少,在不久后全球气候将发生重大变化。
“我始终感觉这一切并不是杞人忧天,这些年由于工作关系去过一些地方,目之所及,心之所痛,出现在我眼中的河流大部分不是恶臭难闻,就是已经干涸,北方的山野林木廖廖,若有风起沙子扑天盖地,在南方的公路上经常看到泥石流的痕迹,无论南方或北方,唯一相同的那些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还有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星光不再,清风难寻,天气晴朗与否几乎都要取决于上天的恩赐,没有风的北京几乎就看不到兰色的痕迹。这就是我们身边的世界,我们建设它的同时,也在无情的破坏着,其实那些高楼大厦看似坚固实质最为脆弱,而我们生存的环境看似可以包容一切,实则已不堪重负。”
影片毫不讳言的批评了美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不仅在于美国是造成今天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同时也在于其为了保护本国经济而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的不光彩行径。当然也提到了中国,这个当今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也处在不断的恶化过程中。如果依照现在的速度,十几年后,我们的国家将取代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全球冠军,也就意味着我们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头号元凶,这是一个可耻的称号。影片中说到2007年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由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多位科学家起草,并由100多个国家的官员及专家进行修改和审定的最新版全球气候评估报告的梗概,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前景做出了“令人沮丧”的评估,并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将升高1.9℃到4.6℃,并导致海平面升高18至58厘米。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千年,会最终导致格陵兰岛和南极的冰盖完全消融,海平面将因此升高7米。报告还指出,由于气温升高,到2080年,球将有11亿到32亿人口面临缺水,有2亿到6亿人口面临粮食短缺,有2亿人口因严重的干旱、水平面升高以及洪水等自然灾害而迁居。此外全球持续变暖将导致世界上1/4的动植物在未来50年内灭绝,也就是说,半个世纪后将会有100多万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然而有些人对此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熟视无睹,认为我们是杞人忧天。那些拒绝签订《京都议定书》的国家的政客们便是如此!在发展压倒一切的旗号下,环境成为最容易忽视的牺牲品,数字决定着升迁,权力决定着命运,在这样的体制下我们的湖泊不断被污染,我们空气不断变污浊,如果不客气的讲,是一种犯罪,一种对子孙的犯罪,一种对全人类的犯罪。
是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第1.第2工业革命完成后,人类对大自然赠与的宝贵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甚至有点贪得无厌,毫无节制地用石油,天然气,不只浪费资源,由此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着我们唯一的地球,更严重的是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携起手来,拯救我们的地球吧!下面是我们可以做的事:
一、换一盏灯:把一个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泡,每年少排放150磅二氧化碳(1磅=0.45kg)。
二、少开车:增加步行、骑车、合伙用车或乘坐公交车的机会。少开1英里(约1.6km)车,便少排放1磅二氧化碳。
三、多让废品回收:仅回收你家里一半的垃圾,每年便少排放二氧化碳2400磅。
四、检查汽车轮胎:让轮胎保持饱满会使汽油的能效提高3%,每节省1加仑(3.79升)汽油,即少排放20磅二氧化碳。
五、少用热水:烧水极其耗能。安装一个流量小的喷头以便节省热水(每年少排放350磅二氧化碳),用冷水或温水洗衣(每年少排放500磅二氧化碳)。
六、不买包装繁杂的产品:如果你少制造10%的垃圾,便会少排放1200磅二氧化碳。
七、调节温度:冬季把空调调低两度,夏季调高两度,区区一个小动作,每年可少排放2000磅二氧化碳。
八、种一棵树,种很多树:一棵树从成活到死亡可吸收1吨二氧化碳。
九、关掉电器:电视、dvd机、音响和电脑闲置时随手关掉,每年少排放数千磅二氧化碳。
影片最后说:“我们的后代,偶尔也会自问,我们的长辈怎么回事,在来的及的时候,为什么不知清醒?”这样的问题应该值得每个人思索。
盼望着,到事实清晰的那个时候,人类还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有足够的能力,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地球变暖所造成的突变和剧变,让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保持现有的,甚至是能够拓展更宽泛的,宇宙级数的未来人类生存空间。最后要说,感谢的应该不仅仅是戈尔先生和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还有在为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而努力工作的所有科技和人文学者们,还有所有传媒机构和日夜工作在一线新闻记者、二线采编和三线的网络技术人士,以及我们这些草根博客。
是的,戈尔在向我们呐喊着,但世人又有多少个在响应地行动?又有多少国家行动起来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迟迟不肯支持京都议定书,还不是为了能更肆无忌惮的消耗能源换取经济的增长!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将会在40多年内采完,天然气也只有不过100年的寿命,再这样下去地球上百万年积攒下来的东西就要被我们以200多年的时间用光!相信在戈尔等等的有良知的人的号召下,人类会及时惊醒,好好守护着我们这个唯一的美丽的地球!人人都有可能感应未来...
第五篇:难以忽视的真相 观后感
《难以忽视的真相》观后感
《难以忽视的真相》是一部有关气候变迁的纪录片,其中特别关注全球变暖现象。它是由戈尔编写的一本书籍,戈尔也在纪录片中担当主演。戈尔是美国往届的副总统。此书曾在2006年7月2日和8月13日成为《纽约时报》的销售排行榜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在数月之后再次荣登冠军之位。
这部纪录片揭露了气候变迁的资料并对此做出预测,并指出全球变暖的科学证据,并将全球变暖上升到经济和政治的层面。戈尔认为如果人类没有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控制减少,在不久后的将来,全球的气候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依然有部分人认为全球变暖不明显或尚未被证实。依然有人执迷不悟,不想承认人类确实是对大自然造成了太大的伤害,以至于现在的大自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现在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为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的一系列灾难摆在我们面前,极端天气、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旱涝灾害增加、致命热浪等等。现在,这些变化不需要预测,一系列事实表明,从北极到赤道人类开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挣扎着求生存。但更为可怕的是,这只是刚刚开始,人类正在经历危险的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脚步在加快。
人类如何自救,这是现在至关重要的问题,不要再指望大自然自我调节,他被我们伤得太重,自己已经是无力回天。现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全球采取了相应对策。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通过联合国响应号召,制定相应的条款。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各国也积极开发新能源等等措施。
现在大家都知道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知道控制全球变暖的趋势,但是有多少人只是说说而已。说是要参与行动,但是现在的汽车,有多少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车,有多少人其实很多时候可以选择绿色出行,但是,大家多数还是选择了自己开车出门。众所周知,汽车尾气是温室气体的一大来源。但是,知道好像并不代表会去执行,很多人是与自己的言论背道而驰。似乎总是以为没有付出,单凭一大堆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言论,就能够让大自然重回往日生气,人类总是习惯于这样来欺骗自己。不愿意面对现实,面对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总是趋向于自私,自私的以为大自然永远会人类服务。不知与大自然相处之道和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无异。试想一下,你要和人相处和睦,能一味索取,一味的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只顾自己吗?答案是肯定的。该是以一种和谐的相处模式,友善相待。而以往人类都是以侵略者、掠夺者的姿态在和大自然相处。这种相处模式是不会长久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人类应该学着尊重大自然,给他一点自主权,别老想着如何利用他,控制他。看他的眼神里除了利益,没有其它任何东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现在,以及未来时代的主旋律,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该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当今不是只有气候问题,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忧患,现在的人类,已经无法忽视因自己曾经的愚昧所造成的的严重后果,人类在寻找自救的良方。现在终于开始意识到不可违背自然,以人与社会、自然的整体和谐为理想,实现人与自然和悦共生、协调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