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有感洪晖兴全球通史由美国当代
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有感(洪晖兴)
《全球通史》由美国当代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编写,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本书被称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对于历史专业出身的人来说,这部作品是大学时代比读本,也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案头书。
《全球通史》自从出版近半个世纪以来,给全球史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它从系统的全球史观出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纵览今日之世界,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全球村”逐渐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联系在一齐了。在西方从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起,编纂世界史的发奋就一向没有中断过。世界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间段步履是何等蹒跚,但随着人类礼貌的历史脚步不断的加快,全球史应运而生。这一学术文化过程生动地证明了,人类向着更广阔。更灿烂的一统世界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也不会停息的。
《全球通史》本书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展现了这个星球上每一块大陆经历的历史及其联系。本书的一个独特之处是其宏大的“全球史观”,即它将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并不是某一个国家或民族来看待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作者把全球历史以时间划分,分为1500年之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不同的历史时段,展示不同的历史风貌。不仅囊括了全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且还结合了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给读者展现一个新的历史世界,一幕新的充满历史浓墨重彩的画卷。
以时间作为划分标准,也表明了作者本身希望用中立的眼光看世界。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分水岭,古代文明从这里步向历史的尘封,现代文明从这里跨入历史的舞台。1500年,技术的发展,民族的崛起,世界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各自独立,人与人的联系越发紧密,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深,地域并不在变化,然而世界却在慢慢地变小了。可以说,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本书从一个角度来讲,就如同一本小手册,在看似地图的外貌下,烙印着各个地方曾经的辉煌,屈辱,变迁和发展,用一个个文字静静地讲述着发生在这颗蔚蓝的星球上每一个历史故事。十九世纪上半叶,西欧的急速进步冲昏了西方人的头脑,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大肆宣扬西欧诸民族地域人种的优越,把西欧一隅的进步视为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构成了一种典型的西欧中心论。在当代,运用全球观点来撰写世界史已成为当代西方多数历史学家的一项重要课题。自1945年以来,世界已经进入全球一体化的阶段,英国当代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提出运用全球观点来研究和撰写世界通史。他撰写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为咱们带给了一种合乎生活的全球历史观!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正是从严峻的社会现实和虚假的社会现象之间的深刻矛盾及其所造成的灾难中。开始从历史中寻求原因,由此树立其思考和改变现实的历史研究信念:研究不是为了把历史当作一种文化装饰品,而是把它用作了解和改变社会的一种工具。从他的《全球通史》中能够看到当前的全球社会充满着无数矛盾,各种问题严重困扰着全球所有的社会,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世界史研究愈显重要了。当代社会这种变革的根源是历史上长久存在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所产生的时刻滞差,它造成了几千年以来世界历史上众多的苦难和暴行以及当前人类的困境;在世界历史上任何地方所取得的任何创造性成就都是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而互相了解这些财富有助于推动各个社会的进步;人类因面临共同的问题和前景而需要开展有效的全球合作。要认识社会变革的根源,取得各社会互相了解,开展全球合作,务必建立一种全球历史观!
在今天这个时代,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的浪潮,历史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讲述历史,有助于人们;了解世界发展的浩瀚经过,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嬗变,帝国的更迭,宗教的扩散,历史为我们一一讲述那一段段往事。或许没有美观的插图,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有的是一张张历史最真实的写照,以致于使我们在阅读《全球通史》时,会慢慢地被它的故事所吸引,对它爱不释手。这本书之所以可以享誉世界,还在于它是“全球史观”的代表作,是迄今为止全球史观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它反映了人性善恶本质的分析,如萨拉热窝事件的叙述,和对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的探讨等。世界在不断变化,为了理解变化了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全球视角。尽管伴随着种种精神求索的阵痛,世界却已经完成了其从旧到新的转变。新世界需要新文学,新的全球历史成为必需。作为一名中国人,在看到这本书时受到了震撼,本书对中国与日本的评价如此深刻,是一本真正打破国家界限的作品,只有站在人类历史最公正的位置,才能站在最清晰的角度审视整个世界从古到今每一幅过往的画面。这令我感叹,人类在滚滚历史中跋涉前进,人类选择了前进,选择了发展,那么我们应该拥有打破桎梏的勇气,打破桎梏,并非要打破一个桎梏后进入另外一个桎梏,而是要超越这些桎梏,达到全新的,更高的一个高度。我相信,这本书将以其独特的魅力,继续影响每一位读者。
第二篇: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读《全球通史》有感
早有听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享誉全球,于是,借寒假之际精读了《通史》的第一章,仅这一部分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看来,第一章里斯塔夫里阿诺斯总体上以文化为主线介绍了旧石器时代人类,即现在人类的始祖,也被称为食物采集者。比如第一章第一节中说:“人类,只有人类,能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环境,即今日所谓的文化。”文化从广义上来说包含了很多,包括政治体制,经济,环境,及其他被我们认为的狭义上的文化,食物采集者的发展过程正是在一步步的建立比较完善的,符合自己生产生活的文化的情况下,使自己不断适应环境,从而获得生命的延续,种族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斯塔夫里阿诺斯详细介绍了食物采集者的生产,生活,以及发展。首先在远古时代,生物的进化由低等级不断向高等级进化,各类生物不断地进行竞争,在不断地进化中人类在大社会中脱颖而出,之所以进化后的人类可以统治整个地球,更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其智力使自己较好的适应环境的需要,比如制造石器工具,制造新型武器以及日用品,由此旧石器时代人类在原始热带森林里得以居于统治地位。由此看来,运用智力远远要比依靠蛮力更容易征服其它事物。这不得不联想到现代社会中,总有人企图依靠蛮力进行征服,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军国主义者的野心让日本对中国人民不断地进行大屠杀,蛮力的使用反而起到反作用,中国人民不断地进行反抗,从而中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日本企图对中国进行征服,且不讲其战争实际上是一场反人类的侵略战争,其过于野蛮的做法更使其征服的失败成为必然。
旧石器时代人类其实并不懂得现代人类所讲的政治体制,技术革命或者社会变革,但是为了应对生活的需要,他们不得不组成一个个的部落,希望依靠团体的力量从而获得生命的延续。正是食物采集者为应对生活的需要而发明的部落,使现代社会所讲的社会组织与政治组织在旧石器时代便初具雏形。与现代社会不同的是,旧石器时代文化中,每一位食物采集者之间人人极其平等,特别是妇女更是在部落中扮演决策者的角色,部落中每个人有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并不求一己私利,从而享受权利和特权,即使在现存的将近90个原始部落中,部落的成员也依旧存在着一种集体责任感,他们共同为部落的生存而艰苦奋斗。耶稣会传教士雅克布·比格特所作的关于1750年到1767年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印第安人中间的报告中提到:一年四季,没有什么事情使加利福尼亚人感到麻烦或苦恼,也没什么东西使他觉得生活艰难或者没意思,嫉妒猜疑和诽谤不会扰乱他的生活…...难怪他们总是脾气极好,老是沉浸在欢乐和笑声中,显现出他们对生活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正是幸福生活的真正源头。以上的叙述中,不得不让人深思我们现在的体制。体制的宣传中讲究人人平等,可是真正的平等却不尽人意,美国总是以人权去干预别国政治,可是在美国,黑人仍然受到许多白人的歧视;在市场经济下,市场经济的弊端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从而诱发了进一步的犯罪,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拜金主义盛行,种种问题都在说明其实我们的生活并不幸福,现代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心理病甚至成为死亡率最高的病症之一……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相比,与现存原始部落的人类生活相比,现代人的生活仿佛是永不停歇的时钟,不到生命的尽头,就要永远无休止地工作……
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可是在做了这么多的对比之后,我们的生活究竟是得到了发展还是退步。社会的变革使现代人类的知识得到了充实,人类运用这些知识和智慧使得环境来适应人类,可是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却又暴露了新的问题,究竟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有没有征服了自然呢?这些问题都表明了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即如何使自身不断增长的知识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保持平衡,如何使广义上的文化得到真正的发展,使人类能够真正在文化的不断发展下获得快乐和幸福。这些都还需要我们所有人的不断努力,其实想想原始人的生活也不错,至少平安幸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