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稿
单位:石家庄美术职业学校(35中)姓名:郭建英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我与地坛》,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一、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的要求: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4、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1989年所写作品,共分7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本文选取了其中2部分,重点写作者从地坛处所获得的人生感情。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通过此文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编者将此文训练重点之一定为'品味和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意在训练学生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语文基础一般,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与地坛》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特别是关于'生死的感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要引导性进行分析。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训练用具有一定速度的普通话流畅阅读。
2、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领悟作品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4、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死、父母的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教学重点是目标2、3。
教学难点是课文第二部分对生死的感悟及对母亲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使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得适得其所,另一方面,我们还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可以?quot;言''荃'更为重要。'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作品主题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经。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几点:
1、用普通话正确朗读。
2、学习使用批注法。
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特殊环境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什么让作者对人生有了生死的感悟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阅读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绪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2、正音要求(幻灯出示)教师对词语领读,学生积累。]
3、朗读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高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去补已很难有成效,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朗读准确,对一些模糊词语,教师作一解释)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符号对全文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红线,认为用得好用框。(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3)有疑问的地方,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坚线划分层次(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各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高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注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馈信息)
3、词汇积累(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在阅读基础上,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
(2)深入思考,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注意找出第一部分中的一些关键语?quot;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 ……却窥看自己的心魂。')训练学生体悟重要语句的能力。(尝试练习的设计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学习目标)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注音并解释写在作业本上)(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看来很机械,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练习二(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练习本上)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理清本文的层次与结构,体会第一二部分之间的关系,比较阅读训练。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是整体感知课文,那么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第一课时是铺垫,第二课时是发展。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重点研读第一部分的(3、5、6、7节)朗读、讨论。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情是和一个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
思考:A、他为什么喜欢地坛?这个安谧、宁静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样的启示,找出文中的语句回答。
(1)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2)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B、地坛以什么样的特点给了史铁生这样的启示?
C、朗读第三节,请从思想、内容、语言等角度对此段文字进行分析评价。
D、朗读第五节,思考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真的不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吗?作者明白了什么?找出关键语句
二、研读第二部分(提问和讨论)A、本节中作者谈到母亲给了他哪些生存启发。B、作者用哪些材料写出他对母亲的理解?请概括。C、这些材料或材料中哪些话对你有感触?请谈你的理解。D、文章第一、二部分有什么联系?概括主旨。
三、关键语句品味。
A、第一部分第七节中史铁生是怎样理解'任谁也不敢改变的有些东西的?'品味本节语言之妙。
B、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D、'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
E、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四、总结讨论
1、作者为什么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才找到答案?
2、为什么史铁生认为'活得最苦的是母亲'。
五、比较阅读训练
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比较阅读
六、小结
七、作业布置
你也一定被某种东西深深触动过,有所感悟,请你记录下来。
第二篇:《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我与地坛》,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一、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的要求: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4、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一课,也就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教材体例的系统上来说,从第一册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到第二册的“筛选信息”、“研究探讨”、“分析评价”,是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训练要点,其目的性更突出,也更能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我与地坛》正处在这个训练体系的较高层级上。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有了两篇文章对“分析评价”这一训练点进行了铺垫,那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目标训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层级,它所要求的综合语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仅仅是一个训练点这么简单。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1989年所写作品,共分7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本文选取了其中2部分,重点写作者从地坛处所获得的人生感情。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通过此文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编者将此文训练重点之一定为'品味和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意在训练学生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语文基础一般,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与地坛》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特别是关于'生死的感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要引导性进行分析。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训练用具有一定速度的普通话流畅阅读。
2、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领悟作品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4、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死、父母的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设计依据: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设计依据: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使用。
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的步骤学习课文。
(设计依据: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问题,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作品主题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经。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几点:
1、用普通话正确朗读。
2、学习使用批注法。
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使用依据:本文是通过学生默读、诵读去理解课文,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通过讨论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本节课中利用明胶片和投影仪将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显示出来,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它去思考。)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课时。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几乎是必将经历的。有些人面对命运中的挫折望而却步,使成功从手中流逝;有些人却能够勇敢面对,昂首前行。这些人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为人们所尊敬,例如:司马迁、张海迪、贝多芬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了双腿。他历经磨难,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
史铁生有这样一句话用来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特殊环境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什么让作者对人生有了生死的感悟呢?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设计依据:通过作者自己对名字的解释,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特殊经历下的特殊情感,使学生感受更为真切。)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绪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2、正音要求(幻灯出示)教师对词语领读,学生积累。
3、朗读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高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去补已很难有成效,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朗读准确,对一些模糊词语,教师作一解释)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符号对全文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红线,认为用得好用框。(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3)有疑问的地方,加问号(4)用双竖线和单坚线划分层次(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各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高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注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馈信息)
3、词汇积累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在阅读基础上,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
(2)深入思考,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尝试练习的设计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学习目标)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注音并解释写在作业本上)(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看来很机械,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练习二(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练习本上)
3、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理清本文的层次与结构,体会第一二部分之间的关系,比较阅读训练。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是整体感知课文,那么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第一课时是铺垫,第二课时是发展。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重点研读第一部分的(3、5、6、7节)朗读、讨论。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情是和一个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
思考:A、他为什么喜欢地坛?这个安谧、宁静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样的启示,找出文中的语句回答。
(1)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B、地坛以什么样的特点给了史铁生这样的启示?
C、朗读第三节,请从思想、内容、语言等角度对此段文字进行分析评价。
D、朗读第五节,思考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真的不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吗?作者明白了什么?找出关键语句
二、研读第二部分(提问和讨论)A、本节中作者谈到母亲给了他哪些生存启发。B、作者用哪些材料写出他对母亲的理解?请概括。
C、这些材料或材料中哪些话对你有感触?请谈你的理解。D、文章第一、二部分有什么联系?概括主旨。
三、关键语句品味。
A、第一部分第七节中史铁生是怎样理解'任谁也不敢改变的有些东西的?'品味本节语言之妙。
B、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D、'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
E、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四、总结讨论
①通过这堂课的分析理解,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母亲的做法给了作者一个怎样的启示?(思考)
②文中有段“设想”非常耐人寻味,可以说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次跨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设想”,作者是无法得到这样的启示的。就让我们通过这个“设想”共同去体会“母亲的伟大”。
③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征了什么?
五、比较阅读训练
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比较阅读
六、作业布置
有人说写作是“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堂课的作业就是以《地坛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
第三篇:《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的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体悟地坛与母亲给我的感悟。
教学设想:
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易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心魂,看这心魄的可能与去向。”这也是作者对他作品最好的诠释。
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阅读本篇,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
教学过程
一、播放《命运》交响曲导入。(在乐曲中插入几幅生命的强者的幻灯图片)
在这激扬的乐曲中,我们听到了霍金、爱迪生、罗斯福、贝多芬、张海迪、海伦凯乐的坚忍与抗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一位勇敢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他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由残疾到巨人的蜕变过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与地坛》,去聆听他对生命的解读。
二、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一、二组学生课前板演预习部分注音、概括题,师生共同订正)注音:订正后速看默写。
概括:第一部分讲的是作者关于生死抉择的思考和这些思考与地坛古园的关系,课文的第二部分讲的是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2、深入理解
找5—6名学生谈谈预习感受。(可从作者、地坛、母亲角度谈起,教师根据预习情况引向深入)提出问题1:体会作者与地坛的关系
为什么“总是”到地坛去?地坛环境如何(用课文原句来回答)?它是不是与作者有什么
灵犀相通之处?这样的环境特点使作者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各组派代表回答教师补充。(一至三组)“这是一种缘分”
“在满园沉静的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那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独、颓废、残废自伤的心境,地坛成了作者情感的寄托)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齐读写“荒芜”的句子;稍分析语言特色及作者的情感。地坛荒芜冷落,被人遗弃,作者失魂落
魄,被社会遗弃。二者同病相怜。(语言特色:整散结合,极具概括性)
废弃的地坛在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朗读写“不衰败”的句子;稍分析此处景物的特点。第五段:动植物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语言特色:洋洋洒洒数百字不厌其详)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的生命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第七段:永恒不变的生命的气息
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是灿烂的落日,还是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苍黑的古柏;甚至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落叶的味道都深深地打动“我”;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永恒和生活的信心。
作者曾失魂落魄,但他没有被苦难压倒,他在地坛中获得了重生。经过几年的思索后,终于不再恐惧,接受了生,参透了死,思考着活。他决心像地坛一样,张扬出生命的活力。但是怎样活却“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他在古园中尚未找到答案。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他终于找到了,在哪里?怎么找到的?问题2:体会我与母亲的关系(让四至六组学生讨论回答之后再明确)作者在地坛苦苦思索,没想到“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1)是作者以前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2)母亲又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3)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
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
(1)“难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儿子的行为给母亲出了一个什么难以解决的矛盾?五个“知道”,“担心”,不仅仅是“担心”,还有“痛苦”、“惊恐”。(2)母亲“无言的送我”“为我担忧”“到处找我”,她没有退缩、没有消极的对待、更没有放弃,而是“承担”这“苦难”,坚毅地走下去,母亲希望直到儿子找到一条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3)“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光阴的流逝转,在我的印象中愈鲜明深刻。”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而这正给作者“怎样活”递了一把钥匙。总结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讨论回答之后再明确)
地坛和母亲都包容了我,给了我生命的感悟。地坛和母亲已经一起融入了我的生命,我看见地坛,就仿佛看见母亲,正如文末所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刚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史铁生还将视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他在园子里还遇到了一对夫妇,一位唱歌的小伙子,一位运气不佳的长跑者和一个
漂亮但却是弱智的少女(删节部分),他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如同面对地坛勃勃生机时的情怀一样,面对园子里的人们,史铁生常常忘记了自己的苦难,以一个富有同情的健全的身心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和无限的乐趣。他也完成了由工人到作家由残疾到巨人的蜕变。
四、品味语言:
找出感动你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说一说。找出读不懂想不透的地方,问一问,议一议。
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前半句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后半句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二者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五、提升拓展
作者经历了深重的苦难,经历了这般近乎致命的打击后,才悟出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对待生命的道理。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又如何看待“苦难”?有句话这么说“只有经历痛苦,人才能变得深刻;只有经历痛苦,人生才变得辉煌;只有经历痛苦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但我想每个人不希望自己灾难降临,所以我又想问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苦难”的?是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坎坷的?
学生自由回答。
六、小结:
海德格尔说:“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时间可以消融人的痛苦与不幸,历史可以包蕴个人的荣辱得失,人在自然的永恒的和谐里找到生命的真谛。最后我们一起朗诵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师生共同朗诵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板书设计:《我与地坛》史铁生
我地坛母亲
绝望荒芜但并不衰败坚忍,毫不张扬希望生命感悟生存启发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2
一、导入: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导入。
二、关于地坛:从图中感受到的地坛特点:大,雄伟,冷清…
作者介绍
图片1:健康年轻的作者。图片2:双腿瘫痪的作者。
提出疑问:有一位正值人生黄金时期的青年,在21岁生日这天突然残废了双腿,丧失了行走能力,面对巨大的打击,他的精神几乎崩溃。这时候,有一个地点抚平了他心灵的创伤,启迪了他对生命的感悟;有一个人给了他继续生存的勇气,给了他奋发向上的力量。最终,这位初中毕业的青年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他就是——史铁生。
三、内容分析:
1、阅读1-3段: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作者来到古园,为什么这么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我对古园的深情,古园对我的意义)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此时才是我该来的时候?(地坛褪去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与它相怜相惜)
“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明确:生命的暗示
一是“我家离地坛很近”,而且搬家是“越搬离它越近”;二是园子荒芜冷落,而“我”也因残废而被生活抛弃,同病相怜,两者都历尽沧桑。
2、第一部分有几处关于地坛的景物描写?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
第五段感悟
小昆虫、草木生生不息的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即“我”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里找到了答案:虽然残疾,但不能一味消极地想到死,应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死亡,从而获得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3、作者面对此地此景有何感悟?
残废但并不颓废
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六个譬如。
肆意雕琢不能改变
身体残疾精神不变
生命的种种状态:太阳,雨燕,孩子的脚印,古柏,草木泥土的芬芳,落叶的歌舞与气息让我感到:最博大与最精深,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坛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见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即外在的环境是恶劣的,但生命是无法遭到破坏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顽强的活着,你就能坦然地体会到人生的'味道。
4、为什么地坛可以给作者这样的启示?分别用原文和[扩展]自己的话结合前面的景物描写回答。(“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地坛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虫,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栖息地的荒芜,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并且因为他们的存在倒时地坛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来不曾想过的朴素的道理。)
四、小结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地坛,从自己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本身,写到自己在这里的思考以及从思考中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
这部分描写细致,感受深刻,写得深沉而令人新碎,执着而引发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口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研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拔、引导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听一首乐曲,我打开多媒体,大家听完之后要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这是一首什么乐曲呢?
对贝多芬,大家并不陌生,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现在,我们来看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我与地坛》。(板书:我与地坛史铁生)
新课推进
(一)、关于作者。我们来看作者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请同学们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我们来看,这篇课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我与地坛的故事):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在地坛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二)、重点鉴赏,第一部分:
品读文章,初步感悟。
同学们,我们现在品读课文第一部分,初步感悟。
现在,我提出五个问题,通过多媒体形式全部给出,同学们可分组讨论,集中探究。
我们来看多媒体屏幕,第①个问题
①、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
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来到了地坛。
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是我该来的时候?(第三自然段)
“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也就是说地坛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拍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
③、“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请同学回答
这“意图”是生命的暗示。
④、“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第五自然段)
请同学们来看课文第五自然段
作者眼中的地坛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第五自然段)
⑤、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第六自然段)
作者思考了1、为什么生与死?2、怎样活的问题。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他精神跋涉得每一不,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他的母亲。
3、请同学们诵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并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文3、5、7自然段都有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二,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请看这一段:第7自然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一段,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课堂小结:
《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诗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进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今天我们所共同探讨的这一部分,讲述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座古老的荒芜而不衰败的地坛最终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课下作业:
1、阅读《我与地坛》(读本)全文。
2、写作实践:仿照第一部分写地坛的相关内容,描写一处与你的心灵家园息息相关的一处地方。
(字数不少于300字)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我与地坛》是苏教版必修二的第一篇课文,原文是史铁生所写,共分7个部分,近13000字,是作者对过去十几年的回忆和自省,它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的文章,而是融合了作者由于身体的残疾而对人生产生的独特感悟。本文节选前两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以及获得的人生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以及自己读懂母爱后追悔莫及的心情。
本文所在的专题名称是“珍爱生命”,因此,我认为编者节选两部分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如何珍爱生命。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熟读课文,落实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字音字形词义等。
2,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对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3,培养学生运用优美或平淡的语言表达自己感情的能力。
重点:目标2——体悟作者对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难点: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我校为打造高效课堂提出的“三段五环节”等具体要求,我准备采用采用创设情境导入法、以有价值的问题为引领法,在完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采用课下自读课文、讨论交流的方法。
完成“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时,采用“读”“议”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相关语句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处境,进行换位的思考,通过与同学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情景法、训练法等相结合。
四、说学法:
高一年级的同学,虽然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对整体把握文章、欣赏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作者的实际生活、深入作者心灵真正理解文本、比较深入的说出文章语言的美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自学方法是简单的雏鸟吞食的方法,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深度,满足与肤浅的认识,为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法的指导:
1、用设疑促思的方法,引导学生由题目入手,带着“内容如何体现题目”的问题去阅读文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2、通过抓关键语段,分析“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体会作者“对生命、对生活、对母爱”的感悟,养成抓中心段、中心句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阅读方法。
3、通过联系生活阅历来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注意联系生活来学语文,养成“在语文中学生活,在生活中用语文”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美国盲人教育家海伦凯勒曾写过一篇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表达了一名盲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然而,这位残疾人对健康的追求是很难以实现的,但是做为正常健康人的我们,有一天成为残疾人的可能性不小。同学们能不能设想一下,(当然这个现象这希望大家永远也不会发生)如果有一天,就在你们如此青春欢畅的时候,突然失去了一条腿或者一只手,会恐惧害怕吗?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在我们现实中确实生活中,确实有着这样不幸的人。史铁生就是这样,在他二十一岁的花季年华里,他实然因为双腿瘫痪而截肢,后来又引发了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人生实造此难,他又是如何面对的呢?下面让我们学习他的《我与地坛》来感悟他对人生的态度吧。(板书课题,课件展示)
设计依据:我们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健康的,因此,他们很难理解一个残疾人的.心理,有的学生甚至对残疾人抱有歧视鄙夷的态度,我之所以这样设计课文的导入是为了拉近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残疾人的心理有一个的初步的体会。
二、检查课前预习
1,学生说出对作者的了解
2,检查本文的重要字词
3,题目是“我与地坛”,那么节选的这两都是写“我与地坛”吗?(整体感知)
三、进入课文(问题引领)
1、我为什么要去地坛?(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可以想象,作者不仅在身体上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他内心的痛苦也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特别是在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到那里去为了“逃避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
2、作者在第二段说他与地坛很有“缘分”,你认为“缘分”表现在哪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3、地坛有什么特点,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作者从当初一味地想死到最后想通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地坛的荒芜但并不荒废给了他的启示。
地坛:荒芜——不荒废(充满着生机)
我:残疾——不残废
由此,作者剩下的问题就是想着怎样活了。
4、同学们现在回忆一下,我们熟悉的人物中,有没有和史铁生的命运相似的人,请将其故事大致讲述一下。并总结他们有什么共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补充说明:人物例如张海迪,霍金,贝多芬,海伦,桑兰等。有必要的话,可以讲一下张海迪的《轮椅间的对话》。
设计理由:
任何人想突然面对苦难时,都难免一时消沉,但可贵的是有人能从绝望中挣扎起来,重新面对生活,甚至活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像史铁生他们。现在的学生生活优越没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对苦难的理解相对较少,适当的例子,会使他们从这些人物身上受到启发,在面对人生的风雨时,能从容淡定。
史铁生之所以能最终走出困境,不仅因为有母爱的默默支撑,还有地坛给作者提供了一个安静的沉思的环境,可以使其慢慢疗伤。而我们现代人在快节奏的喧嚣生活中,心灵疲惫至极,恰恰需要像史铁生一样寻一个幽静的环境给自己一个自省反思的机会。而且,生命唯有思考才会丰富多彩才会有滋有味。课文第二部分转入写对母爱的感悟,浏览第二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1、儿子残疾以后,母亲是如何想和做的呢?找出对母亲心理和动作描写的句段。
在她猝然去世之后,作者设想母亲的心理: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这是他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只要儿子能活也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儿子得有一条走向自己的幸福的路。
……最者后来明白了母亲的用心,对母亲的评价是: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2、音乐阎维文的《母亲》(多媒体播放或师生配乐唱)
3、作者对母亲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能不能举例说明。
授课说明:这是本课时重点,可以找几位学生回答,并讨论总结答案。
关于第三个问题的设计: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更真实更生动更具有感染力。
在讲解细节描写时,可以将《母亲》的歌词展示出来,请学生欣赏其中的细节描写。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4、拓展:时间太过匆匆,我们平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更难以想到如何去报答母亲。往往当我们想起的时候,她们已经不在了,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趁着我们还有时间去回报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的母亲有哪些让们感动的地方。(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有关“我与母亲”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建构其知识
与技能。既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精神体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训练学生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进行写作。
课堂小结: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史铁生在不幸面前选择的是坚强活下来,为了他的母亲,也更了自己。作为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更没有理由不善待生命,珍爱生命。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诵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吧。(幻灯片放映)
五、作业
1,阅读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
2,写一篇有关“我与母亲”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
板书设计:
我——残疾——不残废
与 ○母 ○亲 珍爱生命
地
坛——荒芜——不荒废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5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与地坛》。下面、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总体构想:(大纲、教材)
本篇文章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三篇文章,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所属单元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同时本篇文章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篇散文自读文章,这对于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新大纲”规定语文学科的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表现出其知识性、工具性的特点,还要表现出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
所以,我从这两个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写景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增强学生面对苦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学习体谅父母进而养成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脉络非常清晰。全文共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情,我的思绪,注重的是“生命”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写对母亲的理解,注重的则是“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部分的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因此,本篇课文的难点在于: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生与死”的思考及对母爱的感悟。而教学重点则应该放在让学生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从而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说教法
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必须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师生和生生的对话、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另外,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还采用了通过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的情景教学法和诵读法,以激发学习热情,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三、说学生,说学法
这些学生,刚升入高中人生阅历还很浅,又刚刚接触到高中的散文,本文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样学生偏浅的理解能力和文章相对深刻的内涵构就成了一对矛盾,怎样在45分钟里让学生读懂文章并有所收获,完成对这篇文章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正确有效地学习方法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一)预习思考法;
(二)诵读感知法;
(三)分析探究法;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具体探讨、拓展延伸、巩固探究”等五个教学环节。其中,导入新课估计需要3分钟;整体感知需要10分钟;具体探讨20分钟;拓展延伸10分钟;巩固探究需要2分钟。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具体实施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情导入。(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景导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激起全班同学学习课文的兴趣,我设计如下导语来导入新课)
导语: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毕业,文革时为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18岁主动去延安老区插队落户,21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可他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曾有的豪情壮志,所有的年少轻狂,都似乎成了海市蜃楼,他痛苦迷惘过好一阵子,后来在母亲的奔走下进了街道办的一家小厂,在那里每天画彩;再后来,他转向了写作,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时,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起来为他欢呼时,他倔强的昂起了头,但泪水却委屈地流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史铁生,让我们看看他在《我与地坛》怎样走过那最青春而又最痛苦的岁月。
(二)抓住关键,总体把握(约1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
[设计意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具体探讨 (约20分钟)
这一环节分两个板块进行,第一板块:感悟生命;第二板块:母爱无言。这两个板块我主要是通过问题教学法、分析探究法来完成的。下面请大家跟我走进第一板块。
第一板块感悟生命我是通过四个问题来达到我的家学目标。
1、“地坛”部分重在写景,这些景的特点是什么?与“我”的处境有什么相通之处?
2、古园的景物除了荒芜、冷落外,还有什么特点?请看文中的这一段文字:
3、面对这些景物,结合作者的情况说说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思考?
4、在“地坛”的景物描写后作者提出了哪三个严肃的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
由第四个问题过渡到第二板块:母爱无言。对于这一板块,我主要是通过问题讨论法来完成教学的。
边听朗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母亲哪些行动?
(2)作者设想了母亲哪些心理活动?表现了怎样的母亲形象?
(3)作者写了自己的哪些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
(4)写母亲与“如何面对命运”这一作者追思的核心问题有何关系?
第四个问题是重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我、地坛与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四)、拓展延伸(约10分钟)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这个环节的设计把课堂教学向生活延伸)
讨论:
1、你有哪些关于“母爱”的体验?
2、你遭遇过坎坷吗?该如何正确地面对?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五)、巩固探究(师生共同小结后,教师布置作业。)(约2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根据板书,简要的回顾一下这节课所学的内容
2、教师布置作业:
(1)、中国人有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当代女作家池莉有篇小说题名《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如今的社会有人喊生存日艰,有人说要提升生活的质量等等。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作文展现你对目前高中生生存状态的一点思考。
(2)回家后向父母说声谢谢,并为他们做一件事。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与技能。为了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精神体验,我特设计了这些作业,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
五、说板书: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学情:
1、关于教材:
《我与地坛》(节选)选自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第一个大专题“珍爱生命”下的第一个子专题“精神支柱”,它隶属“文本研读”的范畴,是高一年级的学生步入高一下半学期之后要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须教材打破以往以文体为依据组合单元教学的体式,着重凸显文本中的精神价值对学生的影响,就《我与地坛》而言,它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珍爱生命”这个大主题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
课文节选了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的前两节,第一节写地坛,写自己在遭遇人生变故后在地坛中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其中的景色描写直捣作者对生死的解读;第二节写母亲,写自己在地坛中对母亲的追思与痛悔,作者用“我”与母亲之间的细节及议论性语言放大了悲伤的力量,直击学生的内心深处;而连接一、二两节的则是藏在“我”与地坛背后的一只眼睛,那就是母亲的眼睛。
2、关于学生:
十五、六岁的学生正值青春最美的季节,关于生活和命运、苦难和坎坷、生和死,他们尚且处于一种似懂非懂自以为懂其实又不甚懂得的状态;而在初中阶段,他们已经学习过有关生命话题的文章,也积累了散文阅读的一般知识和能力,基本能够熟练地掌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散文写作特点,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够成为情的依凭所在?”,即就是说,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由此导致学习难点,也因此也形成了我的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视情况而定,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这堂课得到或多或少的感动与感悟。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由浅入深的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尤其加深对多音字的记忆;
(2)课文第一节,品味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以及景物背后蕴含的情感脉络。
(3)课文第二节,体会作者对母亲态度的变化,并在变化中感受作者与母亲之间浓烈而复杂的爱。
2、教学重点:由于课文一、二两节在语言特色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所以(1)第一节,重在析景——通过对景色的赏析,让学生明白地坛能够给作者带来生命启示的原因。
(2)第二节,重在内省——通过文本中母亲的“眼睛”读懂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并从作者与母亲的故事中走出来,去反窥自己,对母亲对生活内省于心。
三、说教学过程: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我安排了两课时来完成《我与地坛》的讲解。第一课时,以地坛中景色描写为线索;第二节,以母亲的“看”为线索。下面我将重点谈一谈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
我想通过“角色扮演”和“诵读涵咏”的方法,让学生在有声的情感中身临其境的去观赏地坛中的景色,并从自身出发设身处地去理解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感悟。我具体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导入:
首先,我用多媒体投射两张史铁生的照片,让学生去看,去观察照片中的时间、环境和史铁生的姿态与表情。
之后,角色扮演——我是记者,学生们都是史铁生,一部分学生是照片1中的史铁生,另一部分学生是照片2中的史铁生。然后开始模拟采访,我会提出问题:“请问您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您希望二十年后您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打破上课之处的沉闷与紧张;并且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可以以自己的视角去靠近史铁生的人生,对作者的遭遇和承受,去假想去体会。如此不仅可以直接拉近他们与作者和文本的距离,而且很直观的激发了学生对作者人生经历的同情与好奇,直逼生死的主题;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隐喻了他们自身的幸运与幸福。
最后,由我总结,介绍作者生平,交代史铁生在遭遇不幸的前后,在生活和思想上的变化,同时提出疑问:是谁让这个终年与轮椅为伴,与疾病厮守的人笑得如此灿烂?或许我们可以从《我与地坛》中找到答案。由此走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2、研读课文,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
这是第一课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分四步走:
(1)一读全文,奠基调,点重点。
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一、二两节,标自然段、留意生字词、并简单概括一二节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的语言(平实而舒缓)和情感基调(压抑悲恸)。
之后,我会和学生一起通字词,特别强调多音字“剥、捋、隽、熨”。
再由学生自己概括课文两节的主要内容(一:我与地坛;二:我与母亲),我再简单的点出:在我与地坛的后面有一只眼睛,那是母亲的眼睛。
这一步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初步去感受课文平实而舒缓的语言所营造出的那种压抑又略带悲痛和希望的情感基调。在有了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后走第二步:
(2)二读部分,赏景色,抓线索。
由学生自己自由的读第一部分,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思考:我与地坛的关系。——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第一节,意在引导学生去关注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和宿命。
之后,全班齐读第一段第一句话“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紧接着我再读这句话,我会重读“好”、“小说”、“都”、“实际”,意在强调地坛对“我”的重要性,让学生马上关注作者对地坛的描写。
接着由学生分组讨论:我和地坛的缘分表现在哪?——通过这个所谓的“缘分”很自然的引出后面对地坛景色的描写;同时在他们的讨论中我能够了解学生对这个缘分的理解,或许会有新的想法和认识的生成。第三步:
(3)三读景色,寻变化,悟缘分。
这一步就是析景,是第二个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首先,找同学有感情的大声读第三段,并说说第三段为我们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地坛。我会点出,在“剥蚀、淡褪、坍圮、散落”背后的“愈见苍幽”和“茂盛”,意在引导学生意识到,与废弃荒芜同在的还有那“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
之后,再找同学读第三段,沉淀我与地坛相遇之初的情感,明确:家与地坛的近,让这个曾经无比辉煌而此时荒芜冷落的园子,迎来了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残了双腿的年轻人,可谓惺惺相惜。
同样道理,先找同学读第五段中的景色描写,我再读一遍,争取读出一种轻快地节奏。再让学生回答:这个时候,地坛是怎样的,我又是怎样的?
——学生对第三段的景色和情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以此为基础,我希望能够让他们自己去悟我与地坛的相识之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自己去体会景色中饱含的生命迹象,聆听生命竞相生长而发出的声响。我再点出,第五段,作者实际是放大了对微小生物的描写,用地坛中不常被人关注,但依旧鲜活的生命,去感化和鼓励自己,让自己努力做到残疾但不颓废。
最后一景儿——第七段六个譬如,我先读,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放空一切,去听去想,听过之后说说自己的感觉。之后,我点出:“默坐”、“呆想”之后,耳边的嘈杂、纷乱的思绪尽可抛诸脑后,所有的风雨所有的跋涉,即便艰辛甚至痛苦,也都是一种强大的释放,是生命重归零度的返璞。
再让全班齐读,用齐读的力度带起学生们内心的悸动和震撼,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感受那种来自生命中苦痛的力量,捕捉风雨中若有若无的彩虹。在分别赏析了三处景色之后,进行第四步:
(4)四读全景,析语言,沉思想。
再把第一节从头到尾读一遍,出声的读,将地坛中三处景色描写串起来,我会提醒学生,让他们注意第七段第一句话“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以此明确,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地坛中的景色,实则是在写自己那时那刻无处释放的感情,借我在地坛中的所观来诉说我在逆境中的所想,对生、死的感悟也就自然的.流于其间。
最后,反问学生,作者何以在地坛中重拾活的信念,重燃生的希望?——这个问题是在回应初读第一节的那个思考“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是什么?”,在了解了景色和思想的变化之后,沿着作者在地坛中走过的路,去找作者的心路。此时,学生已经可以自己概括出我与地坛之间的缘分——距离的相近和精神的趋同,给我与地坛的相遇、相识、相知增添了一种缘分和宿命的味道。
走到这儿,文本研读这个环节就进行的差不多了,对于地坛中景色的变化及其中所饱含的作者的心路历程,学生已经能够了然于心了。在此基础上,就要让他们从文本中走出来,低头看自己。也就是我的第三个教学环节:
3、总结文本,反观自己,升华情感。
再次投射史铁生的两张照片,让学生注意照片下面的小字,带着学生回到上课之处的那场采访中,提出最有一个问题:如果不再是扮演,而是真的,你们愿意做史铁生吗?
我希望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沉淀这一节课所讲过的,关于文本的语言,关于地坛的景色,关于作者的感悟等等,继而再一次引发一种深度的,关于疾病与苦难,关于生命与生存的思考和讨论,由学生们各抒己见,我也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第一课时,我想告诉他们:当我们抱怨生活不如张三李四的时候,要想到,就命运而言修道公平;当我们因各种无法逃避的事端而遭受苦难的时候,要明白,正是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悲壮凝重的色彩;当我们心中的苦闷与痛楚无处安放的时候,要看到,爱我们的人正默默地陪在我们身边,为我们遮挡窗外更大的风雨。
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
4、作业:你在地坛中无意的碰到了史铁生,你想对他说?
这个作业可大可小,意在发散学生的语文思维,让学生们在课下继续沉淀,继续读,深化他们对课文第一节的理解,并且能够自由的说自由的写。下面是我的板书:
从作者靠近地坛,与它相遇;到走进地坛,与它相识,深入地坛也深入自己,这一待就是十五年;再到走过地坛,走过自己人生的起起浮浮,与它相知。这其实是与文本研读中的景色分析相对应,直观的体现了作者借地坛景色变化而抒发的情感变化。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7
一、单元教学理念:本单元是散文单元,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借鉴吸收,同时进行适当的分析评价。因此,要从文章的内容着手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和情感。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二、单元教学思路:阅读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写法和语言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全面涉及它的内容和形式;也可以着重就某一方面作出恰当的评价,并从课文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一、地位与作用: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七课,也就是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而老版本教材却将此课安排在第二册。从教材体例的系统上来说,第一册重在“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第二册将“筛选信息”、“研究探讨”、“分析评价”作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要点;从这个角度上看,教材对散文的鉴赏要求有进一步提高,以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我与地坛》正处在这个训练体系的较高层级上。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有了两篇文章对“整体感知”这一训练点进行了铺垫,那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目标训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层级,它所要求的综合语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仅仅是一个训练点这么简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2、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
(设计依据: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三、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设计依据: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五、文章特点与关键:
《我与地坛》是本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5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六、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的步骤学习课文。
(设计依据: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问题,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七、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课
(使用依据:本文是通过学生默读、诵读去理解课文,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通过讨论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本节课中利用多媒体将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显示出来,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它去思考。)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指导学习:课前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设计依据:根据本文篇幅较长的特点,课前预习,自学是必须的。自学指导的要求是通过作者直接的语言去理解文章。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去推动学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内容,发挥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十、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几乎是必将经历的。有些人面对命运中的挫折望而却步,使成功从手中流逝;有些人却能够勇敢面对,昂首前行。这些人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为人们所尊敬,例如:司马迁、张海迪、贝多芬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了双腿。他历经磨难,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
史铁生有这样一句话用来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设计依据:通过作者自己对名字的解释,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特殊经历下的.特殊情感,使学生感受更为真切。)
2、读准下列字词:
宿命 坍圮 玉砌雕栏 亘古不变 撅捋 蝉蜕 窸窸窣窣
嘈杂 熨帖 猝然 倔强 隽永 恪守 焦灼
(设计依据: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
3、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①文中哪几小节是对地坛景物的描写?
②作者是怎样理解地坛的意图?(用文中的话)
③比较3、5两段的景物描写,有无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有,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请位同学朗读课文第5节,其他同学思考)
④在地坛,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地坛又为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二部分:
①如果说地坛是作者精神的家园,那么母亲则是作者生命的航标,是母亲的爱和理解帮他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但这也使得母亲成为“活得最苦的母亲”请你谈谈如何理解这一点。
②第二部分哪几小节是对母亲的描写?
③作者通过哪些场景去描写自己的母亲?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境?
④通过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我们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讨论)
4、重点研讨,总结评价
①提问:作者逐渐领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领悟到创作也“并不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你认为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②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征了什么?
5、课外拓展:如何面对苦难。(举例?探讨)
6、作业:有人说写作是“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堂课的作业就是以《地坛给我的启示》或者《父亲》为题写一篇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
板书设计:
附一:
我与地坛:绝望——思考——希望(怎样活)
我、地坛、母亲
我与母亲:颓废——理解——坚强
附二:
送“我”——理解——(行为描写)
忧“我”——坚忍——(心理描写)
找“我”——焦急(关爱)——(侧面描写)
(二)母 亲
对 象
(一)地坛
附三: 特 点
荒芜但并不衰败
作 用
生命感悟
坚忍、毫不张扬
生存启发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8
教学设计理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于漪老师也说:“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高考话题作文的内容已经开始涉及到心理学、哲学的内容,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教师培养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尤其要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修养。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设计让学生“感悟生命,品味生存”这一思想主题的同时,也落实把握文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与语言的涵咏。
解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读课文。高中语文分别在第一册和第三册共安排了了三个单元的散文教学,其中第一册的散文教学要求要使学生在初中散文学习的基础上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这个单元的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在二单元的前两篇散文中我已经教给了学生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针对《我与地坛》这篇自读课文,我将着重培养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体的能力。抓住核心内容,了解文本特点。
《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解读学生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材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为数众多的散文学习,熟练地把握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本身也不会构成学习的难度。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成为情的依凭所在?”这个问题。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一方面是因为地坛包蕴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精神本身的丰富性;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人生体验与经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造就了学习中的难点,教学过程要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与启发。
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安排了两课时完成这篇自读课文。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蕴的情感。
3、学习此文后,能产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有亲近关心母亲的冲动。
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教法:启,拔,导
学法: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练笔强化。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及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课时: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学设想:完成教学目标1、3。分四个环节展开。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语引悬念,激发出兴趣。学生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展开与文本的第一次对话。(约11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蜕变过程吗?”(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1分钟)
[设计意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文本的兴趣。
2、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约10分钟)
[设计意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具体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第二次对话。(约7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3、教师出示具体学习目标:(约1分钟)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
4、学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阅读。(约6分钟)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个教学环节:在学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约20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4、逐一落实具体学习目标。
(1)落实具体目标1,并给定学习方法:找,读、议。(约10分钟)
教师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与史铁生有无相同之处?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不同,决定了各自对文本的解读,对生命的理解也不会相同。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体验,重在让每一个学生有所领悟与体会。贯彻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的要求。
(2)落实具体目标2,并给定学习方法:说,议。(约10分钟)
教师设计了两个小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其问题依次是:读了文章的
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我适时补充三个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个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个是“西西弗的神话”,第三个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9
教学设计理念
解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解读学生: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材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为数众多的散文学习,熟练地把握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本身也不会构成学习的难度。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成为情的依凭所在?”这个问题。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一方面是因为地坛包蕴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精神本身的丰富性;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人生体验与经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造就了学习中的难点,教学过程要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与启发。
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安排了两课时完成这篇自读课文。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蕴的情感。
3、学习此文后,能产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有亲近关心母亲的冲动。
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教法:启,拔,导
学法: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练笔强化。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及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课时: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学设想:完成教学目标1、3。分四个环节展开。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语引悬念,激发出兴趣。学生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展开与文本的'第一次对话。(约11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蜕变过程吗?”(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1分钟)
[设计意图]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文本的兴趣。
2、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约10分钟)
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具体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第二次对话。(约7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3、教师出示具体学习目标:(约1分钟)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
4、学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阅读。(约6分钟)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个教学环节:在学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约20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4、逐一落实具体学习目标。
(1)落实具体目标1,并给定学习方法:找,读、议。(约10分钟)
教师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与史铁生有无相同之处?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不同,决定了各自对文本的解读,对生命的理解也不会相同。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体验,重在让每一个学生有所领悟与体会。贯彻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的要求。
(2)落实具体目标2,并给定学习方法:说,议。(约10分钟)
教师设计了两个小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其问题依次是:读了文章的
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我适时补充三个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个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个是“西西弗的神话”,第三个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设计意图] 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10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珍爱生命”专题中的《我与地坛》。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专题“珍爱生命”中“向死而生”板块下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作家史铁生自传性的散文,讲述的是作者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过程,充满了其对于生命的哲思。教材节选了两部分内容。一是我与地坛,二是我与母亲。本课主要学习第一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文本的资源优势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读的氛围,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二、说学情
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58人。学生大多数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基本上能静下心来读一篇课文,并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生预习情况:
学生上课之前已经预习了课文,查询了史铁生的资料,抄录了字词,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从上述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学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体会作者对生命以及苦难的感悟。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领会地坛使“我”豁达地对待生死。
3、品味语言,理解文中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
四、说重点难点
1、作者传达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2、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五、说教法学法
1、以读促悟:在教学中,通过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史铁生情感的变化。
2、小组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地坛景物的特点中体会史铁生对于生命的思考。
六、说教学程序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围绕上述构想,我将本课设计为以下三大环节:
一、课文导入
二、文本探究
三、课堂总结
第一环节:课文导入
只要分为三个方面:
1、照片导入,由史铁生的.照片导入课文
2、换位思考,假设你在21岁遭遇了残疾,你会怎样?
3、引入课文
第二环节:文本探究
本环节是本课重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残废之初作者的心境,从地坛与作者的相似之处中体会二者的同病相怜。重点解读描写地坛外貌的句子。第二部分,抓住地坛“荒芜并不衰败”的特点,围绕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对地坛景物的描写,小组探究这些景物的特点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三部分,则是作者从为何生到怎样活的一个过渡的思考,由两个问题,即“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进行过渡。最后简单解读了一下作者看透生死后地坛展现的新景象。
第三环节:课堂总结
1、从“作者喜欢地坛吗”这个问题入手,要求结合前文学习,让学生概括地坛对作者走出逆境起到的作用。从而对整节课作一个总结。
2、布置作业
七、说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这堂课,是我们高一语文组共同努力的成果。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磨课时那令人万分尴尬的一滩死水的课堂。这个可能跟那个班级本身就不活跃有关,但我想,大部分问题还出在我自己。下课之后,季老师、钱老师还有小环等等,我们坐在一起,努力的纠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总结了几点就是,1、导入头重脚轻,2、课堂小问题太多,主问题不清晰,3、对句子的分析浮在表面,没有深入体会,4、语速过快等等。然后大家出谋划策,就有了第二次的磨课。果然集体的智慧是强大的,第二次磨课,从各方面来说,都比第一次好,但还是存在问题,一是在分析地坛与史铁生的相似之处那里,问题设置的顺序有点混乱。二是对第五自然段的分析,教师讲的太多了,学生的感悟较少,三是最后六个譬如那里,也是内容太多,教师的分析浮在表面。回去之后我又进行了修改。今天呈现的就是我们的成果了。通过对这节课的认真准备,我认识了备课组集体力量的强大,同时就个人而言,我了解了更多的教学手段,锻炼了自身素质,自我感觉在课堂教学上有了较大的进步。虽然因为经验等等方面的原因,我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相信以后我会做得更好。
以上是我的说课,希望各位老师多给我提意见。谢谢大家。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11
大家好!今天能站在这里向各位介绍我的教学设计让我感到十分荣幸,感谢各位给我这次机会。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篇散文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我与地坛》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6月第一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散文单元,要求学生在初中散文学习的基础上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位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书写人生感受,表现了作者残疾后由自伤轻生到寻找新的生活道路的勇气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痛苦、复杂、深沉的感情。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幸福的人生之路是本文鲜明的主题。
二.说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感悟和体悟素质的培养,重视提高学生自主的要求,联系高一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首先,知识目标: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为了促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全面得接受和汲取知识,我确立了以下两个知识目标: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抓住关键句,品位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其次,能力目标:为了突出知识和能力并重,我确立了以下两个能力目标:
1.学习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2.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第三,德育目标:为了进一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生活观,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我确立的德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两方面:
1.体悟珍爱生命、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2.通过学习,体味作者对亲情的独特感悟,体会母爱的伟大,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人生挫折,形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学会做一个关爱他人之人。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解读贯穿始终,因此,我给本文确立的教学重点如下;
1.寻找脉络线索,把握作者心路历程的变化;
2.体味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示;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为了使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而感触作者的内心世界,我将本文的教学难点确立为:
1.体味课文“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表达效果;
2.理清“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说教法:
本文是一篇哲理性极强的散文,根据教学目标的规定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关要求,以及新课程提倡的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的兴趣,我选用了以下教法:
首先是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讨论法,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让学生自主、自由讨论,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对生命的真切感受以及母爱的伟大;再次是点拨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通过师生互动,沟通认识和看法,让学生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旨脉络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除此之外,我还将采用问答式教学法。为了更好的配合课堂教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教具准备主要有: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这篇课文我准备用两个课时来完成。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的思路,着重分析第一部分:地坛的景色以及“我”在地坛中进行的思考。这一课时我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导入:
我将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来引入,激发学生对生命进行思考,从而为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
第二步,对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从而让学生初步感悟作者的思想,进而为学习本文提供有利的帮助。
第三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运用多媒体显示“地坛”的景色,学生感受地坛的苍凉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样便可以为学生体悟作者与地坛的关系创设环境。接着,由我示读课文,对生僻字进行点拨;然后,放录音让学生复听一次。
通过对文章的朗读,可以使学生对文意有一个整体上的感知,并且能够初步体会出文章的意境,从而有利于教学的下一步开展。
第四步,展开:
对第一部分进行详细的讲析,寻找脉络线索,把握作者心路历程的变化,让学生理解“我”与地坛二者的关系。第一部分主要写地坛的景色以及“我”在地坛中进行的思考。
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的第一部分,教师提出问题“我究竟在地坛中思考了些什么问题?”“地坛的景色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两个问题,师生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一个阶段中,主要通过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在一问一答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得出作者在地坛中进行的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生不可辩论的事实,死不必急于求成,活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
其次,根据“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技巧,重点分析第三自然段、第五自然段、第七自然段三处的景物描写,通过分析比较三处自然景色色彩的不同,从而让学生归纳和理解作者心路历程的变化:颓废、消极平和、宁静对生活充满希望。从三处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作者心路历程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地坛俨然是作者灵魂栖息的场所,从而也完成了教学重点的要求。
最后,让学生们谈一谈在学习完第一部分之后,对生活生命有怎样的感想,在此阶段,让学生自由发言,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进而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敢于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以上就是第一课时的简单教学设计,下面进入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咀嚼母亲对我深沉的爱,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并讨论母亲的形象。这一课时我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简单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根据高中生抗遗忘的生理规律,使学生能够准确、简单、快速的掌握所学过的知识和内容,所以在开始新的一节课之前,我会与学生一起进行简单的知识回顾。
第二步,步入主题,并进一步展开:
首先,让学生默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归纳出母亲的形象,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
通过点拨,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可由学生自由讨论后发言,教师根据发言情况简单的总结。这样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使课堂氛围显得很轻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快乐学习。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文中是从哪些方面刻画出母亲的形象的。母亲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我”对母亲的理解来塑造的,所以呢,着重找出“我”对母亲情感变化的线索即可。
最后,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理解,学生对文章的思路、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已经有所了解,能够分析出地坛、母亲、“我”三者的关系。{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第三步,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文值得借鉴的东西,先由学生讨论,教师从内容、写作、语言三方面加以提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学有所得。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将组织学生,我们师生一起对本堂课的教学要、点进行总结:
知识方面;引导学生在欣赏散文时把握住文章的脉络线索;品位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学习、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德育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生活观;体味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为了使各位领导、老师了解我的板书设计情况,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写出来,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荒芜但并不衰败死:不必急于求成地坛沉寂而有生机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12
一、地位与作用: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十一课,也就是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教材体例的系统上来说,从第一册的“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到第二册的“筛选信息”、“研究探讨”、“分析评价”,是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训练要点,其目的性更突出,也更能适应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这个方面上来说,《我与地坛》正处在这个训练体系的较高层级上。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有了两篇文章对“分析评价”这一训练点进行了铺垫,那么在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上就更需要体现出较强的目标训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层级,它所要求的综合语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仅仅是一个训练点这么简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独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2、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揣摩语言。
(设计依据: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不但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要让学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启示。)
三、教学重点:
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作者)”、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设计依据: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而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五、文章特点与关键:
《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本篇课文超过7000字,是本学最长的一篇课文之一;教材同时将其确定为“自读”课文,在课时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长度构成了一对矛盾。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劳周期较短的现象;而课文说的是一个相对“沉重”甚至“沉闷”的话题。怎样在45分钟里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吸引到课文本身上来,完成对7000字的文章的比较深刻的解读,选择一个有特点,有吸引力的教学切入点是确保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六、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启发—讨论—评价的步骤学习课文。
(设计依据:作为自读课文,大部分的课堂活动还是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鉴于本篇课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义,如果能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体会到,完成感情的自我升华,很显然比教师直接将所谓的“经验”“教训”告诉给他们要来得深刻得多。教师如何才能完成这样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问题,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是将学生领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问式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七、教学方式:
(使用依据:本文是通过学生默读、诵读去理解课文,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通过讨论加深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本节课中利用明胶片和投影仪将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显示出来,并要求学生紧紧围绕它去思考。)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指导学习:
课前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设计依据:根据本文篇幅较长的特点,课前预习,自学是必须的。自学指导的要求是通过作者直接的语言去理解文章。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去推动学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内容,发挥他们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十、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挫折对于每个人来说几乎是必将经历的。有些人面对命运中的挫折望而却步,使成功从手中流逝;有些人却能够勇敢面对,昂首前行。这些人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为人们所尊敬,例如:司马迁、张海迪、贝多芬等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了双腿。他历经磨难,经过一番苦苦的挣扎最终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
史铁生有这样一句话用来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
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
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设计依据:通过作者自己对名字的解释,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特殊经历下的特殊情感,使学生感受更为真切。)
2、读准下列字词:
宿命坍圮()()玉砌()雕栏亘()古不变撅()
捋()蝉蜕()窸窸窣窣()()嘈()杂熨()帖猝()然倔强()()隽()永恪()守焦灼()
(设计依据: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
3、思考问题:
第一部分:
①文中哪几小节是对地坛景物的描写?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地坛的景物(作用)?
②作者是怎样理解地坛的意图?(用文中的话)
③比较3、5两段的景物描写,有无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有,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请位同学朗读课文第5节,其他同学思考)
④在地坛,作者思考了哪些问题?地坛又为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哪几小节是对母亲的描写?
②作者通过哪些场景去描写自己的母亲?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境?
③通过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我们体会一下,作者的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讨论)
4、重点研讨,总结评价
①通过这堂课的分析理解,请同学们概括一下母亲的做法给了作者一个怎样的启示?(思考)
②文中有段“设想”非常耐人寻味,可以说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次跨越,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设想”,作者是无法得到这样的启示的。就让我们通过这个“设想”共同去体会“母亲的伟大”。
③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那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征了什么?
(设计依据:按照
(五)作业:有人说写作是“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堂课的作业就是以《地坛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不计长短,关键要发自于你们的内心。
板书设计:
附一:
我与地坛:绝望——思考——希望(怎样活)
我、地坛、母亲
我与母亲:颓废——理解——坚强
附二:
送“我”——理解——(行为描写)
忧“我”——坚忍——(心理描写)
找“我”——焦急(关爱)——(侧面描写)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13
一、说教材
1、课文地位
《我与地坛》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高中第一册的重点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我国现当代文章、外国文章、中外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一单元里已经学习了诗歌的鉴赏方法,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鉴赏散文。《我与地坛》之前的两篇课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都是写景抒情散文的名篇,学生在学习时也初步懂得了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受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尽可能了解作者自身的方方面面,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更深层次地把握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除此之外,要注意学生的个性感受,鼓励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境界中,与作者同欢喜,共忧患,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怀。
《我与地坛》是一篇写景与叙事相结合的散,作者将自己的独特感受融进对古园的景物描写之中,这种描写很有作者的个性、人格的印记,在景物描写中抒写人生感怀和人生思考,;作者的语言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其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毅中见机智。因而学习本课,除了进一步落实并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去思考、去探讨作者在文中触景生情,对生死问题的深沉思考与明智选择和对母爱的感怀、对亲情感受。此外,本文也有他思想教育价值: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生与死的问题,如何对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着意培养坚忍不拔的一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过激举动,预防发生意外等等。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进而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2)将古园的景物描写作者的特殊的生活挫折结合,把握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
(3)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
(4)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亲人、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
教学难点:
(1)理解“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2)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
二、说教法: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大纲对自读课的要求,准备采用自学、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具体措施如下:
1、完成“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时”,采用自读课文、讨论交流的方法,由题目“我与地坛”,文章第一部分写我的不幸遭遇及我对“死”及“活”的思考,第二部分写了“母亲”,对全文进行整体的思考:文章是怎样将“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指导学生养成抓住关键的人或物,获取相关信息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习惯,并在和同学的讨论交流中培养自己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2、完成“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时,采用“读”“议”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相关语句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处境,进行换位的思考,通过与同学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3、完成“把握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和“品味评价沉静、抒情的语言特色。”时采用探究式,让学生找出自己最为欣赏的一两出语言,读一读,并说一说它美点,并模仿着写出一两个句来。寓思维训练于听、说、读、写之中,提高阅读分析鉴赏能力,把个人钻研与小组讨论结合起来,互相补充,群策群力,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4、完成“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亲人、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这一情意目标时,联系中外名人:贝多芬、孙滨、司马迁、张海迪等人的事迹来思考生命和人生及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联系书写母亲的诗孟郊的《游子吟》等,以及当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爱你》《懂你》等来感受母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三、说学法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对整体把握文章、欣赏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作者的实际生活、深入作者心灵真正理解文本、比较深入的说出文章语言的美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自学方法是简单的雏鸟吞食的方法,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没有掌握自学的方法,容易厌倦,思考问题缺乏一定的深度,满足与肤浅的认识,为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法的指导:
1、用设疑促思的方法,引导学生由题目入手,带着“内容如何体现题目”的问题去阅读文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养成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2、通过抓关键语段,分析“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体会作者“对生命、对生活、对母爱”的感悟,养成抓中心段、中心句来体会文章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阅读方法。
3、读书养成摘抄的优美语句的习惯,并通过反复朗读,从抑扬顿挫、修辞、句式、表达的感情、所寄托的寓意、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生动等用所掌握的'赏析语言的方法去品味的语言。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即仿写句子),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3、通过联系生活阅历来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注意联系生活来学语文,养成“在语文中学生活,在生活中用语文”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命运叵测,人生道路上,不幸有时会从天而降。面对不幸,有人一死了之,有人奋发图强,但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段内心的挣扎。今天,我们就来感受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21岁时响应号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到残而下肢瘫痪后的一段心路历程。
(二)整体把握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文章后,就文章内容提出一个问题,用一个问题将题目及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
学生读完课文后发言讨论,既要说出自拟的题目,又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出拟题的根据,老师进行总结。问题范例:文章写了我与地坛的什么关系?文章是怎样将“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
(三)探讨“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理解作者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
1、1、学生研读第一部分,探讨“我”与地坛的关系。(注意结合具体语句进行探讨,即注意文本的解读)
讨论后明确:(1)、“我”残废之初,悲痛欲绝,感到前途的暗淡渺茫,以至于一次次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偶然地来到这个荒芜冷落的古园,古园映照着“我”的生活,感受出“我”内心的苦痛,理解“我”迷茫的心情,可以说地坛的“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的景物特点与“我”的苦痛、迷茫的心境相似。因而在“我”可以在地坛躲避残酷的现实生活,可以在地坛那里疗伤。
(2)、地坛的“荒芜但不衰败”,的特点,使“我”从中受到生命的启示:园中的小昆虫蜂儿、蚂蚁、瓢虫、蝉,他们虽身处逆境,但并不颓废、消极,他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还有那“祭坛石门的落日,寂静的光辉被映照得灿烂” 、“雨燕的高歌”、“冬天雪地上小孩子的脚印”等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世界增添了一份活力和亮色,正是这“荒芜但不衰败”,的园子,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并从中获得启示: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但生命的真谛在于把握自我,因而“我”选择用积极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并走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3)、“我”深爱着地坛,因为地坛与我的缘分,还因为地坛的荒芜与我的心境相似,更因为“我”在地坛时,地坛的富有生机的景物引发了“我” 对生命、生活的思考, 并中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2、研究第二部分,理解母亲给予了“我”什么?
1、( 1)、母亲给予了“我”生命,但她除了千千万万的母亲那样关爱自己的子女之外,面对残疾的儿子,她还要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去承受巨大的压力,以行动感染熏陶残疾的儿子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了结果会更遭,但她有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者,儿子得有一条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哭难也只好由我来承担。”
(2)、母亲给我的是无私奉献和毫不张扬的爱 :“曾经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有急迫”
(3)、母亲使“我”获得了人生启示:母亲苦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儿子承受一切苦难,为儿子献出一切,坚定地活下去。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给予儿子的爱,让“我”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让“我”体会到亲情的可贵,使我在母亲去世后“设想母亲的心理、写小说回报母亲、整日怀念母亲 、痛恨自己的倔强羞涩”。所以“母亲”是我亦即作者史铁生生命的航标。
3、“地坛”与“母亲”有什么联系?地坛和母亲给予“我”的有什么异同?
讨论后明确:“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地坛给予“我”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我的心中,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韧果毅的生命融为一体。
相同点:都在我面对人生不幸、在最最困难、最最低落时给予我慰藉,给予我帮助,并启迪着我勇敢地面对生活。
不同之处是:地坛的一草一木及其他的景物描写触发我的感觉,让我感悟生命;给予我生命的启迪,而母亲同给我的更多的关注,承受别人所不能承受的苦痛,却又坚定地活下去,她的苦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儿子承受一切苦难,为儿子献出一切,她的对待苦难的态度,她的活法,给予我生活和生命的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讲,母亲用她的生命来启迪我,这是与地坛所不同的。所以作者说:我爱地坛,更深爱我的母亲。
(四)品味语言。
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通过反复朗读,从抑扬顿挫、修辞、句式、表达的感情、所寄托的寓意、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生动等角度去品味语言,并模仿着自己创作一句来。(小组合作完成)
(五)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爱亲人、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
1、联系贝多芬、海伦凯勒、司马迁、张海迪等人的例子来谈谈关注生命,冷静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等问题。
2、联系书写母亲的诗如孟郊的《游子吟》等以及当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爱你》《懂你》等来感受母爱的伟大,亲情的可贵。
(六)播放歌曲《真的爱你》及钢琴曲《命运交响曲》结束本节课,在美妙动人、振奋人心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再次感受亲情的可贵,并树立“扼住命运的喉咙”、与命运抗挣的生活态度,奏响命运的乐章。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教学的重难点:理解“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
我 与 地 坛
史铁生
深爱地坛 深爱母亲
我
感悟生命 感受亲情
说课方案的自我评价:
本课的设计主要抓住了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要素:“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作为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突破口,深入理解作者的心灵世界,体味他与地坛和母亲的情感,理解他从地坛的景物描写中、从母亲的平凡和琐屑的实践中感悟生命、感悟亲情,完成此环节之后,下面的语言品味及情知教育则水到渠成,可以说起到了“牵一而发动全身”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本说课稿诸多方面不尽人意:如对课堂中学生会出现的问题没有预先设想;板书的设计欠艺术性和高度概括性等。恳请指正。
《我与地坛》说课稿 篇14
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鲁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苏教版同样节选了这篇文章,将其安排在第二册第一单元,单元主题是“珍爱生命”,可见教学重点是文章的第一部分,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并正确对待生命;而鲁教版把本课安排在第三册第一单元,单元主题是“至爱亲情”,可见其教学重点是文章的第二部分,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渗透。
鉴于鲁教版教材提出的教学要求,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第一部分,把第二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两点:(课件)
1、领悟史铁生对生命的独特感受。
2、走近母亲,解读母爱,体味至爱亲情。(重难点)
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品读感悟、练笔强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探究式学习的乐趣。
基于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是导语设计:
他是一个在21岁时突然残废了双腿的人,他是一个因尿毒症而导致肾脏衰竭,每周都要做两至三次的肾脏透析的人,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他却能艰难而又坚强地从生存的绝地中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是母亲一直支撑着他,让他敢于直面人生,超越苦难。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史铁生,去解读母爱,体味至爱亲情。”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内容丰富,深刻厚重。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我决定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单纯地引领学生一段一段的品味分析,而是通过三个大活动,来完成对文本的学习,这三个活动就是这节课的创新所在。
(课件)活动
一、记者访谈
活动
二、真心品读活动
三、浓情泼洒
第一个活动是“记者访谈”。
“记者访谈”是一项独特的学生活动。这个活动的第一步,是提出活动要求。
一是角色确定。教师要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自由选择记者和史铁生这两个角色。
二是角色定位,就是让学生明确此时自己就是记者或者史铁生。比如,作为记者,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你认为最能揭示史铁生内心世界的是什么?找出两
1、三个问题,准备访问。
作为史铁生,你怎样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回答,使答案既能切合史铁生本人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又能使采访者对自己产生敬佩之感?
三是所有访谈均以原文作为依托,提倡挖掘、升华,但不能脱离文本。无论提问还是答疑,都应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这个活动的第二步,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让记者和史铁生分坐教室的两边,再细化。每组不多于六人,以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和参与讨论。给定五分钟讨论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对记者一方的每个小组的问题设置进行了解和筛选,引导学生放弃不必要的问题,把有深度的问题呈现在课堂上;对于扮演史铁生的小组,则要鼓励他们认真思考,踊跃发言。
为了确保采访活动的顺畅进行,我会对学生提出几点要求和指导。
(课件)
1、每位记者机会均等,依次提问,问题的设置要有深度,不能重复。如果对史铁生的回答不够满意,可以进行追问。
2、史铁生要做到快速应答,对问题的解答要切合史铁生的内心世界,要体现正确的价值观。
3、台下的两方同学,不是采访活动的观众,而是参与者,在本方代表碰到难题时,要积极地思考和讨论,适时补充。
这个活动的第三步,是仿照访谈节目,在讲台前开辟出访谈席,请各组选派的代表入席就坐。
记者访谈活动开始之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做好对课堂的有力掌控,引导学生的提问和回答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遇到有深度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进行点拨和总结。
假如学生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您所说的‘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指的是什么?”学生作答时,可能只会简单地说:“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指的是希望儿子千万不要在园子里出什么事情,要安全地活着。”我会深入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句子:“‘但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并顺势提问:“那么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究竟是什么?是发表文章吗?”从而使学生在原文中找到这样的依据:“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的那条路。”并明确,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不是仅仅通向成功,最重要的是要通向幸福。在这条路上,不管面对多少苦难和不幸,都要不断地超越自身的局限,坚强地活着。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也做了充分的准备,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既能够做到以文本为依托,不脱离文本,又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和挖掘了文本的深层次内涵。
当然,课堂预设无论多么细致周到,总不能穷尽课堂生成。
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互动,完成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挖掘作者的内心世界,走近并理解史铁生的母亲,真正从内心品读史铁生渗透着泪水和无尽愧疚的铭心刻骨的对母爱的颂赞,真正理解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照顾一个因突遭人生变故而变得喜怒无常、让人揪心撕肝的儿子的日日夜夜里
几乎不能用文字表达和承载的艰难付出和艰辛挣扎。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
2、验中领悟,在领悟中感知。
对史铁生的内心世界的体悟,要靠读来实现。我会适时背诵一段文本中的经典文字,再请学生一起朗读和体会。并由此自然地进入第二个学生活动——品读母爱。
品读母爱这个活动,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出对母亲的深情。为此,我设置了四步阅读,就是教师朗诵,学生齐读,学生自由读和学生代表范读。其中教师朗诵的设置目的是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我会引导学生读出诚挚,读出感动,读出母爱的沉甸甸的分量,甚至读出眼泪。
当学生的阅读到达一个高潮的'时候,我还会顺势引导,让学生深入体会史铁生母亲的艰辛、坚强和伟大。我会告诉学生:那时,史铁生只知道自己是个不幸的人,他不能走路,不能像正常人一样随心所欲地生活。但他不知道他的母亲此时正身患绝症,为了不影响儿子,她把病情深深隐瞒着。在夜晚和没人的时候,遭受病情折磨的母亲无人诉求,痛不欲生,但在儿子面前,她还要表现地快乐而坚强,直到自己倒下的那一天。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母亲,从此让史铁生真正活了过来。
这个活动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深入体会史铁生母亲的艰辛、坚强和伟大,从中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无私付出。
我想,学生在前两个活动的基础上,此时心中涌动的一定是对母爱的感性而深刻的理解,也一定有一种情在心中,不吐不快的冲动。我会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史铁生是在母亲去世之后才开始理解母亲的,相比之下,我们要比史铁生幸运,因为我们的母亲还健在,我们还有时间去孝敬和奉养我们的母亲。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以儿子对母亲的虔敬之心,尽情泼洒对母亲的浓浓深情吧。从而自然地过渡到第三个活动——浓情泼洒。
在这个活动中,我会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写作时间并引导学生情浓意重地展示自己所写的文章,做到声情并茂,甚至声泪俱下。此时的课堂也达到了高潮,同时这也是我的预期目的。
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要把《懂你》这首歌送给我的学生并且告诉他们:虽然母爱的方式不同,但内容和深度是一样的。我感到欣慰的是,大家读懂了母亲。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请大家把刚才写好的文章,回家后送到自己母亲的手中,当母亲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时,你会感到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那个人。
第四篇:说课稿 我与地坛
各位评委、同仁们:《我与地坛》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把我对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篇散文的教学设计理念及其教学设计给大家谈谈,稚嫩与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教学设计理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
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于漪老师也说:“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高考话题作文的内容已经开始涉及到心理学、哲学的内容,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教师培养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尤其要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修养。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设计让学生“感悟生命,品味生存”这一思想主题的同时,也落实把握文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与语言的涵咏。
解读《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读课文。高中语文分别在第一册和第三册共安排了了三个单元的散文教学,其中第一册的散文教学要求要使学生在初中散文学习的基础上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这个单元的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在二单元的前两篇散文中我已经教给了学生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针对《我与地坛》这篇自读课文,我将着重培养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体的能力。抓住核心内容,了解文本特点。《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解读学生: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生命话题材的文章,如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蒙田的《热爱生命》。现实生活中也了解一些像张海迪、海伦·凯特等勇敢挑战生命的人物,所以对于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叙述有一定的认知基础。结合高中学生对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开始进行深入思考这一现实,及其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与表现,我想通过史铁生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苦难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赋予生命凝重悲壮的色彩,人,就应当在这冰冷而又燃烧着的有限世界中带有伤痛地生活。痛苦,有时是证明我们活着的惟一方式。痛,并快乐地活着。……总之,给学生一点关于痛苦的哲学观点,给他们自以为痛苦的高中生活铺垫一点理论基础。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为数众多的散文学习,熟练地把握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本身也不会构成学习的难度。而关键在于“景为什么能成为情的依凭所在?”这个问题。学生在解读《我与地坛》时,可能会对地坛为什么能给予作者生命的启示这里形成阅读障碍,一方面是因为地坛包蕴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精神本身的丰富性;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人生体验与经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此造就了学习中的难点,教学过程要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关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得到不同程度的感悟与启发。
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基于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安排了两课时完成这篇自读课文。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说出作者对生命和生存的理解。
2、找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句子若干,品味其中包蕴的情感。
3、学习此文后,能产生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有亲近关心母亲的冲动。
教法与学法的设计:
教法:启,拔,导
学法: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练笔强化。
下面,我重点给大家谈一谈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策略及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
第一课时:感受生命,品味生存
教学设想:完成教学目标1、3。分四个环节展开。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导语引悬念,激发出兴趣。学生在大目标的指引下展开与文本的第一次对话。(约11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有一位青年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于是,退家静思,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底子的工人成就了一名颇具哲学家气质的作家。你们想知道他是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完成由工人到作家的蜕变过程吗?”(教师板书课题:我与地坛)(1分钟)
[设计意图]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我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的阅读文本的兴趣。
2、教师要求学生在5到8分钟内快速阅读全文,并且用几个词归纳出这篇散文的核心内容。(约10分钟)
[设计意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因此,我限定阅读时间,并要求阅读后归纳概括。通过课堂上反复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个教学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出示具体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第二次对话。(约7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3、教师出示具体学习目标:(约1分钟)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
4、学生第二次深入文本阅读。(约6分钟)
[设计意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问题教学法,认为这种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因此,我向学生出示了具体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独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第三个教学环节:在学生深入理解探索文本的基础上,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约20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4、逐一落实具体学习目标。
(1)落实具体目标1,并给定学习方法:找,读、议。(约10分钟)
教师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引导学生谈一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与史铁生有无相同之处?你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个人经历与人生体验不同,决定了各自对文本的解读,对生命的理解也不会相同。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体验,重在让每一个学生有所领悟与体会。贯彻素质教育课堂要面向全体的要求。
(2)落实具体目标2,并给定学习方法:说,议。(约10分钟)
教师设计了两个小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其问题依次是:读了文章的第二部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我适时补充三个素材引导学生感受、品味生存。第一个是“夸父追日”的故事,第二个是“西西弗的神话”,第三个是老子的名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设计意图]让学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壮,明白生命只有在负重的时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
与可贵,以此消融平时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与痛苦。通过师生对话,展开心灵的交流,提升学生的精神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产生爱戴母亲的情愫。实现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第四个教学环节:师生共同小结后,教师布置作业,扩展练习。(约2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根据板书,用简洁明了的话概括本课学习内容及收获。
2、教师布置作业:中国人有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当代女作家池莉
有篇小说题名《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如今的社会有人喊生存日艰,有人说要提升生活的质量等等。请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六百字的作文展现你对目前高中生生存状态的一点思考。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建构其知
识与技能。为了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精神体验,我特设计如上作文题,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
解读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感悟生命品味生存
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
(1)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找,读、议。)
(2)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在母亲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的生存启发是什么?(说,议。)
[设计意图]追求简洁,突出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
第二课时品评融情于景挖掘地坛内涵
教学设想:完成学习目标2。分四个教学环节。重点放在第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复习导入,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约3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导语:“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生命,品味了生存。明白了真正的勇者,敢于面对社会的挑选,敢于正视竞争的激烈。怎么样?能够接受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挑战吗?”
[设计意图]作为学习活动推动力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
智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着手。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设计了如上的导语,激起学生挑战学习的兴趣。
2、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仔细阅读文本第一部分,用几个词语概括这一部
分的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要了解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努力落实这个要求。
第二个教学环节:学生深入文本,把握表现手法。(约8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学生用5至6分钟再次阅读文本第一部分。
2、学生用几个词概括第一部分的表现手法。
[设计意图]孔子曰温故知新。既为建构新知作准备,又训练学生阅读文本与归纳概括文本特点能力。
第三个教学环节:以问题为链条,突破难点,落实语言训练。约25分钟)
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抓住地坛的特点进行了大量的景物描写,请找出描写地坛特点的句子。”(这个问题难度系数不大,学生大多都能找出来。)
2、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如何理解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个句子”要求学生结合地坛景
物描写讨论品评“荒芜”“衰败”这两个词的内涵。
(1)学生通过课文43页“九坛”的简介,了解地坛的历史渊源。对地坛有一个大的感性认识。(最好的办法是借助多媒体展示地坛的历史变迁,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地坛。)
(2)学生通过查字典明确:“荒芜,是指因无人管理而满野草。”“衰败,即衰落,由兴盛转向没落。”
(3)学生分别找出体现“地坛荒芜”与“地坛并不衰败”的句子,品味作者在其中包蕴的情感。此处不求让学生能深能透地理解史铁生的生命哲学,而重在启发学生有所悟、有所感。
(4)教师提供带个人色彩的感悟:时间可以消融人的痛苦与不幸,历史可以包蕴个人的荣辱得失,人在自然的永恒的和谐里找到生命的真谛。
(5)讨论写景句子里的语言创新。
[设计意图]突破难点,帮助学生领会地坛的历史内涵和人文精神。体现重点,落实了语言训练。
第四个教学环节: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扩展练习。
1、教师归纳小结本课学习要点: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并且适当
运用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注意语言的创新。
2、教师布置作业:谈一谈你母亲的人生追求和生存方式给予你的影响,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有关“我与母亲”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地建构其知识
与技能。我设计如上作文题,既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精神体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训练学生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进行写作。
解读板书设计:
我与地坛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
第五篇:《我与地坛》说课稿
《我与地坛》说课(苏教版高一必修)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我与地坛》说课(苏教版高一必修)2009-05-0
4----陈士超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我与地坛》,它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的第二篇课文。我的说课分七个部分:
一、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的要求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
三、学生情况分析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使用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大纲对高中语文阅读的要求: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4、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学中的地位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1989年所写作品,共分7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本文选取了其中2部分,重点写作者从地坛处所获得的人生感情。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在这里推荐一个非常优秀的论文代写网站-公务员之家(),该站创建于2003年,提供论文代写和代发服务,和120余家期刊有合作关系,论文发表成功率高达90%,如果没有成功发表,支付的定金一周内全额退款。需要定制原创文章的朋友请点击 >>需要 评职称发表论文的朋友请点击>>
补充说明:
1.该站所推荐期刊,均为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
2.中国期刊网:http:// 可查询,收录期刊
1、通过此文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言的能力,编者将此文训练重点之一定为“品味和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意在训练学生把握关键语句的能力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学生语文基础一般,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与地坛》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其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特别是关于“生死的感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要引导性进行分析。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训练用具有一定速度的普通话流畅阅读。
2、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
3、初步鉴赏文学作品,领悟作品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4、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死、父母的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重点是目标2、3。
教学难点是课文第二部分对生死的感悟及对母亲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使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得适得其所。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作品主题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经。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几点:
1、用普通话正确朗读。
2、学习使用批注法。
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特殊环境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什么让作者对人生有了生死的感悟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阅读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绪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提出来。
2、正音要求(幻灯出示)
教师对词语领读,学生积累。
3、朗读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朗读准确,对一些模糊词语,教师作一解释)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符号对全文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红线,认为用得好用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坚线划分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各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高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说明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注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馈信息)
3、词汇积累
听词义写出词语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在阅读基础上,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
(2)深入思考,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注意找出第一部分中的一些关键语?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却窥看自己的心魂。”)训练学生体悟重要语句的能力。
(尝试练习的设计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学习目标)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注音并解释写在作业本上)
(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看来很机械,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23页练习一、二(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练习本上)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理清本文的层次与结构,体会第一二部分之间的关系,比较阅读训练。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是整体感知课文,那么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第一课时是铺垫,第二课时是发展。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重点研读第一部分的(3、5、6、7节)朗读、讨论。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情是和一个特殊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
思考:A、他为什么喜欢地坛?这个安谧、宁静地坛给了史铁生什么样的启示,找出文中的语句回答。
(1)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不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2)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B、地坛以什么样的特点给了史铁生这样的启示?
C、朗读第三节,请从思想、内容、语言等角度对此段文字进行分析评价。
D、朗读第五节,思考在作者笔下,蜂儿、蚂蚁、瓢虫、蝉等小昆虫真的不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吗?作者明白了什么?找出关键语句
二、研读第二部分(提问和讨论)
A、本节中作者谈到母亲给了他哪些生存启发。
B、作者用哪些材料写出他对母亲的理解?请概括。
C、这些材料或材料中哪些话对你有感触?请谈你的理解。
D、文章第一、二部分有什么联系?概括主旨。
三、关键语句品味。
A、第一部分第七节中史铁生是怎样理解'任谁也不敢改变的有些东西的?'品味本节语言之妙。
B、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D、'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
E、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四、总结讨论
1、作者为什么在地坛想了好几年,终于才找到答案?
2、为什么史铁生认为'活得最苦的是母亲'。
五、比较阅读训练
与史铁生《秋天的怀念》比较阅读
六、小结
七、作业布置
你也一定被某种东西深深触动过,有所感悟,请你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