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圆梦巨人》观后感:美梦噩梦与背叛
《圆梦巨人》观后感:美梦噩梦与背叛
说起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近几年似乎也已经是一个套路。看不到《辛德勒名单》的深挖,也看不到《拯救大兵瑞恩》的思考,更没有早年《大白鲨》之类的创意,但永远流畅的故事,无可挑剔的画面控制,最出色的节奏掌控,使得他的电影永远没有惊喜,却永远是值得一看的稳定作品。这部圆梦巨人,并没有什么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根据原著小说改编的内容,从一定方面来说总是会削弱一些小说本身的灵性,但斯导的身份地位压在那儿,就能保证电影该花钱的地方一定不会少花一个字儿,该出彩的地方也绝不会少精彩分毫。本片几个最让人挪不开眼球的地方,那真是不由自主的惊呼或者笑意满满,完全被影片的情绪所掌控,这就是导演厉害的地方。
但开篇及前半段总还是有些沉闷,虽然有一些小动作来给人眼前一亮,但整体还是在叙述和感情培养中缓慢前行,直到最后终于决定的背叛。
这部电影很多人说过于低龄化,但我觉着在低龄化的外衣下,却藏了一个相当值得恐怖深思的内容:背叛。当自己的族群做着自己无法接受的事,当自己的同胞有些对不起自己的时候,是否可以去投靠另外的族群,而将自己的那些也许是亲戚,曾经是朋友的人出卖掉?
这是一个追逐梦想的故事,当人们为了荣华富贵,为了生活安逸这些理由,去出卖自己同胞的时候,我们应该持有何种态度?
暂时撇开电影,在生活中时常有这么一些人,对同胞不满对丑恶现象不满对社会不满,发牢骚甚至试图采取一些行动,时常被斥为汉奸,也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人,难道不正是这电影中正在被歌颂和赞扬的行为吗?
亦或者我必须忍气吞声,家丑不外扬,虽然我受到压迫,是社会最底层最受践踏和欺凌的那部分,但我们毕竟是自己人,不能胳膊肘往外拐。
我们不知道那些曾经的故事,不知道巨人从何而来,到何处去,不知道曾经的礼貌怎么就变成了如今的野蛮,也不知道当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到底是应该享受独霸的快乐,还是孤独的可怖。
但这并不影响这部电影所代表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可能成为一部分人的噩梦。
第二篇:圆梦巨人观后感
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电影院看了电影《圆梦巨人》。
剧情的大概是:孤儿院里一个名叫苏菲的小女孩一天夜里睡不着觉,她在“巫师出没的时刻”看到一个和楼房一样高大的巨沿街走过来。巨人发现苏菲看见了他,于是便把她拎回了巨人国。
这个巨人是好心眼儿巨人,好心眼儿巨人专门搜集好梦,把梦分门别类地装在一个个玻璃瓶子里,再挨家挨户地把捕捉来的好梦吹到孩子们睡觉的卧室里。他与其他巨人国中的巨人不一样。其他巨人都吃人,他只吃自己种植的食物。为了阻止其他巨人继续吃人,聪明的苏菲她让BFG调制出一个关于巨人吃小孩的噩梦,并想要把这个梦吹到英国女王的卧室里。两人由此开始了一段奇幻的冒险之旅。一路上,他们面临着巨人国吃人巨人们的重重威胁;与此同时,小女孩与好心眼儿巨人也从一开始的彼此不信任,成长出一场非同寻常的友谊。
电影最美的一场,苏菲和好心眼巨人追梦的那场,五彩的梦,梦境中的梦境,美的不像话。
电影最感人的一场,好心眼巨人要把苏菲送回人间,苏菲从楼上跳下,好心眼巨人接住了她,这次他们是欢乐愉快地奔向巨人国。苏菲说:我一点都不怕。
观后感
今天,我们全班的同学一起去电影院看了电影《圆梦巨人》。
电影里的小女孩是个孤儿,独自生活在孤儿院里,自然少不了凶狠的院长和诸多条例禁忌的约束。而哪个孩子的心里又没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呢?她渴望外面的世界,所以沉迷在书海当中。用自己小小的心灵触碰着世界的模样。于是一场意外让她遇到了好心眼的巨人,一个会吹出各种甜美梦境的巨人。
苏菲是一个善良勇敢的小女孩,她很机智,也很具有冒险精神。而好心眼巨人,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邋遢的糟老头,但他常常跑到山顶用他的一双大耳朵倾听万物的对话,跳进湖面下的世界捕捉各种各样的梦。
然而巨人和孩子分属不同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无法让彼此互相了解,因为这有可能带来巨大的恐慌。更何况在巨人的世界里虽然有美妙的风景,却也有喜欢吃人的坏巨人。而和这些坏剧人比起来,好心眼的巨人又那么弱小。最终,勇敢的索菲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让好心眼巨人把一个坏巨人吃孩子的噩梦吹到了英国女王的梦境里,从而让女王出兵,惩治了巨人国的坏巨人。
第三篇:圆梦巨人观后感
专访组 2016.11.1 文思妍
一个孤独者,要寻找的是另一颗孤独的心
也许你很难想象,一个孤独者,要寻找的其实是另外一颗孤独的心。而不是在人群中特别享受热闹的人。就像是失恋的人,满心希冀地投身寻找新的恋人,发现其实这并得不到治愈,反而是会在另一个失恋者那里找到慰藉。这也叫同病相怜。
《圆梦巨人》这个电影,是一个不会老死的好心巨人,和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成全了彼此的故事。
我在本片导演斯皮尔伯格多年导演前的《人工智能》里,见证了一个机器人小孩,永远无法成为人类小孩,因而也得不到母亲真正的爱。在这个过程中我已见识了斯皮尔伯格所呈现的极致孤独感。这一次,又与这种孤独感久别重逢了。
当圆梦巨人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了那些孤独的孩子,他就找到了陪伴。从前他找到过一个小男孩,可惜那个男孩被食肉巨人吃掉了。这个孤独的老头,一身黑色披风,在夜里穿梭人间,走遍大街小巷,像个幽灵。
直到他找到了苏菲。他听见了蚂蚁的声音,听见了内心深处最微小的动静,所以他才能造梦。把那些金色的好梦,或者恐怖的噩梦,吹进大人孩子的脑袋里。茫茫人海中,孤独者的鼻子远远地就能闻到同类的气息。因为气味相投,所以注定相逢。
找到苏菲后,圆梦巨人不想再重蹈覆辙。他想起他的上一个伙伴,如果他把那男孩送回安全的地方,那个小男孩就不会被一直欺凌他的食肉巨人吃掉。在巨人岛上,食肉巨人们膀大腰圆,而吃大鼻子瓜的圆梦巨人就像一只弱鸡。于是他想把苏菲送回孤儿院,可是苏菲不想离开圆梦巨人,失去了父母的苏菲,内心回荡着想要有人来陪伴她的声音。孤独比死亡更可怕。于是小小年纪的苏菲,冒着生命危险,陪巨人一起造梦。他们彼此陪伴。
人生于世上,能有几个知己?其实一个都够了。但偏偏就这么一个,你踏破铁鞋无觅处。食肉巨人们饥饿的是胃,圆梦巨人饥饿的是心。食肉巨人偷孩子来吃,形容为香喷喷的专访组 2016.11.1 文思妍
人豆子。圆梦巨人呢?他和苏菲相互投喂心灵。
每个人都有可能跌入少数人的境地。先天缺憾、后天疾病、天灾、暴富、偶发的不幸,思想的顿悟,都会带来突变。
如果你天生属于少数,你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努力的融入,另外一条是自我放逐。融入之路,非常痛苦,那需要泯灭自我。不过你割舍掉的那一部分自我之后,会换来更好更久的生活,直至七老八十。
放逐之路,同样痛苦。一直被孤独刺激着,无论众声喧哗,还是万籁俱寂,你的世界始终只有你一人。最要命的是,孤独者其实渴求有人明白他的孤独,那辘辘的灵魂渴求着某人契合。
人格化的宗教之神,再崇高的精神信仰,也代替不了一个具体的人。直到完成某种仪式。苏菲出主意,让好心巨人造梦给英国女王,求取女王的信任和帮助,最终把食肉巨人统统转移到海上的孤岛,反正这些吃肉的巨人最怕水。
出兵之前,女王设宴款待了圆梦巨人和苏菲。当苏菲指导暗示巨人如何行礼,如何喝咖啡端杯子,如何和人类说话,苏菲也长大了。
长大最重要的好处,是在照顾陪伴他人的过程里,不再完全沉浸于孤独了。
圆梦巨人一直被食肉巨人欺凌,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小伙伴。那个小男孩的死,就是他的噩梦,深藏哀伤和悔恨。直到他为了救苏菲而站出来,他获得了勇气,获得了重生。
最后圆梦巨人和苏菲无法继续生活在一起,就像大人和小孩总归有各自的世界。好在,知己虽然告别,友谊却会长存。谁童年深深地尝过真正的孤独,谁就终生记得孤独的滋味。然后,加倍强化记忆中珍稀的温暖陪伴,也加倍携带着庞大的孤独感活下去。
这无法用幸运或不幸来定义。唯一不同以往之处,是长大后渐渐会接受这一切。苏菲趴在窗台上得以思念圆梦巨人,就像她知道,圆梦巨人也会思念她。
第四篇: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下午电影院看了反映纪检题材的历史影片——《忠诚与背叛》,似乎把我从和平年代一下子拉到了那个充满了血与火的革命年代,心情也随着影片的发展而跌宕起伏。
走出影院,回到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可我的思绪还停留在刚才的影片中,深深地感伤着,回味着,思索着…… 影片中,我党第一代领导人是纯粹的革命者。
在炮火中,他们身先士卒,心中的怒火也不可遏止地喷发,手中的枪舌猛烈地喷向敌人,一个倒下了,另一个冲上去。无畏无惧,是他们的本色!
在危难时,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拯救国家就如同扶助自己的母亲那般义不容辞,慷慨凛然。他们不因力小而轻言放弃,他们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奔走着,忙碌着,心中装的都是人民,都是中华之未来!
在亲情面前,他们也充满了柔情,都是血肉之躯,岂有不爱惜家人的呢?可是,骨肉之情,在国家利益、战友之情面前却如折翼之鸟,只能忍痛割爱,独自把泪水吞下,转身把战鼓擂响。
他们身无分文,依然坚持革命;他们身陷重围,依然正义凛然;他们面临白色恐怖,依然哪里需要就扑向哪里!是什么使他们如此强大?是名?是利?都不是!是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是他们无我的心境,这才铸就了他们钢铁般的拳头。献祝福
他们忠诚于党的事业,是忠贞不渝的革命斗士,是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代功臣。
相反,影片中也出现了不少的反面例子,顺境中高喊革命口号,逆境中,却可耻地做出了背叛党,出卖同志的丑恶行径。他们的下场呢?在迫害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后也如蝼蚁般死去。他死了,他的死轻如鸿毛,他的血弄脏了身下的那片土地。他死了,留下了一身的罪孽,却带给曾经在一个战壕里浴血战斗的同志无法挽回的伤痛。他死了,留下了一串警示
叛徒是永远没有好下场的!
信念在,虽死犹生;信念亡,虽生犹死!本文来自献祝福网
忠诚与背叛在人的一念之间,心中装的是国家,你会成为勇士;心中只有自己,你就是懦夫!时间无法逆转,一次叛变就意味着永久的出局,一次出卖,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和国家、朋友的信任,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影片最后是一位位革命先驱的栩栩如生的铜像在眼前生辉。面对这些革命先驱,生活在如今物质水平飞速提高,精神生活却不尽如人意的和平盛世的我们该汲取些什么力量呢?
枪林弹雨中,革命者都没有低头;现实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我们怎能遇挫不前?
清贫生活中,革命者以苦为乐;经济社会中,我们已经有不菲的收入,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感恩呢?
出现危机时,革命者同仇敌忾;繁华都市里,我们的心怎么呢越来越远呢? 感谢《忠诚与背叛》,让我们在和平年代也可以如亲历般感受到党在大革命时期的险恶环境与必然因素;感谢戎马倥偬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为我们带来了今天和平与安定的幸福生活;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挽救中国人民于水火。告诉我们当代每一位党员干部,只有铁的纪律才能保证一个政党的成功,只要我们保持发挥监察监督作用,党就会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2办
2012.6.26
第五篇: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海一采油二队 徐培亮
6月15日下午,采油队组织我们观看了观看了电影《忠诚与背叛》。看完以后我的内心异常澎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热血所动容,被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牺牲一切的精神所感动。
影片讲述的是1927年4月,中华大地腥风血雨,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面对困境,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叛变者有之,腐化堕落者也存在,已经发展到五万九千多名党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建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机构,加强监督、纯洁组织,成为当务之急。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的王荷波,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会的杨鲍安等,以中共五大代表的名义向大会提出议案,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诞生。
看完后,我思绪颇多,一直在在思考,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一个人,如王荷波、杨匏安那样,在当年清党的白色恐怖下,甘愿放弃个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抛头颅洒热血的风险,无怨无悔的为一个党派的生存和发展弹精竭虑,死而后已?正如影片中王荷波所说:“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现在我想明白了,是一种信念,一种对革命忠诚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因为这种信念使他们甘愿放弃权利名望地位财富,选择了一条凶险万分,环境恶劣的人生道路,从事了一个注定不会显赫一时的事业——为中国富强民主独立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正因为有了这个信念他们才不会像范阿根、林广顺、徐云天那样经受不住考验,经受不住敌人的摧残折磨,最终屈服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出卖自己的灵魂,背叛了党,背叛了人民,给组织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这些不管是“两头倒”的叛徒,还是“半截子”的叛徒,背叛了就是背叛了,无论有千万种理由,也无论是否改邪归正,只要是成了背叛者,就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忠诚,源自于革命必胜的信念,对共产主义理想崇高的信仰。忠诚,源自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怀,坚毅的品格。
今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无论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还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同样都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节操。我们的先辈付出了一切,这些付出始终需要新的高度、新的可能性的展开来给予回应。回望历史,革命志士为信仰而战的真实场景历历再目,革命先烈虽已化作千古忠魂,但这种精神的伟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我们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当奋发的工作,将先烈们播下的精神火种接过来,让它发出耀眼的光芒,将这燃烧的火炬永远的传下去。在新的征程中奋力前行,高举忠诚于党的大旗,续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