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五)
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
(五)卷十三?序阳明先生年谱序
年谱者何?纂述始生之年,自幼而壮,以至于终,稽其中之行实而谱焉者也。其事则仿于《孔子家语》,而表其宗传之自,所以示训也。《家语》出于汉儒之臆说,附会假借,鲜稽其实,致使圣人之学黯而弗明,偏而弗备,驳而弗纯,君子病焉。求其善言德行,不失其宗者,莫要于《中庸》。盖子思子忧道学之失传,发此以诏后世。其言明备而纯,不务臆说。其大旨则在“未发之中”一言,即虞廷道心之微也。本诸心之性情,致谨于隐微显见之几,推诸中和位育之化,极之乎无声无臭,而后为至,盖家学之秘藏也。孟轲氏受业子思之门,自附于私淑,以致愿学之诚,于尹、夷、惠则以为不同道,于诸子则以为姑舍是,自生民以来,莫盛于孔子,毅然以见而知之为己任,差等百世之上,若观诸掌中,是岂无自而然哉?所不同者何道?所舍者何物?所愿者何事?端绪毫厘之间必有能辨之者矣!汉儒不知圣人之学本诸性情,屑屑然取证于商羊萍实,防风之骨,肃慎之矢之迹。以遍物为知,必假知识闻见助而发之,使世之学者不能自信其心,伥伥然求知于其外,渐染积习,其流之弊历千百年而未已也。
我阳明先师崛起绝学之后,生而颖异神灵,自幼即有志于圣人之学。盖尝泛滥于辞章,驰骋于才能,渐渍于老释,已乃折衷于群儒之言,参互演绎,求之有年,而未得其要。及居夷三载,动忍增益,始超然有悟于良知之旨。无内外,无精粗,一体浑然,是即所谓未发之中也。其说虽出于孟轲氏,而端绪实原于孔子。其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盖有不知而作,我无是也。”言良知无知而无不知也,而知识闻见不与焉。
师以一人超悟之见,呶呶其间,欲以挽回千百年之染习,盖亦难矣。浸幽浸昌,浸微浸著,风动雷行,使天下靡然而从之,非其有得于人心之同然,安能舍彼取此、确然自信而不惑也哉?虽然,道一而已,学一而已。良知不由知识闻见而有,而知识闻见莫非良知之用。文辞者,道之华;才能者,道之干;虚寂者,道之原;群儒之言,道之委也棗皆所谓良知之用也。有舍有取,是内外精粗之见未忘,犹有二也。无声无臭,散为万有,神奇臭腐,随化屡迁,有无相乘之机,不可得而泥也。是故溺于文辞,则为陋矣,道心之所达,良知未尝无文章也。役于才艺,则为鄙矣,天之所降,百姓之所与,良知未尝无才能也。老佛之沉守虚寂,则为异端,无思无为以通天下之故,良知未尝无虚寂也。世儒之循守典常,则为拘方,有物有则以适天下之变,良知未尝无典要也。盖得其要则臭腐化为神奇,不得其要则神奇化为臭腐。非天下之至一,何足以与于此?
夫儒者之学,务于经世,但患不得其要耳。昔人谓以至道治身,以土苴治天下,是犹泥于内外精粗之二见也。动而天游,握其机以达中和之化,非有二也。功著社稷而不尸其有,泽究生民而不宰其能,教彰士类而不居其德,周流变动,无为而成,莫非良知之妙用,所谓浑然一体者也。如运斗极,如转户枢,列宿万象,经纬阖辟,推荡出入于大化之中,莫知其然而然。信乎!儒者有用之学,良知不为空言也。先师缵承绝学,接孔孟之传以上窥姚姒,所谓闻而知之者非耶?
友人钱洪甫氏与吾党二三小子虑学脉之无传而失其宗也,相与稽其行实终始之详,纂述为谱,以示将来。其于师门之秘,未敢谓尽有所发;而亦不敢假借附会,以滋臆说之病。善读者以意逆之,得于言诠之外,圣学之明,庶将有赖,而是谱不为徒作也已。故曰“所以示训也”。重刻阳明先生《文录》后序
道必待言而后传,夫子尝以无言为警矣。言者,所由以入道之诠。凡待言而传者,皆下学也。学者之于言也,犹之暗者之于烛、跛者之于杖也,有触发之义焉,有栽培之义焉,有印正之义焉,而其机则存乎心悟。不得于心而泥于言,非善于学者也。
我阳明先师倡明圣学,以良知之说觉天下,天下靡然从之,是虽入道之玄诠,亦下学事,载诸录者详矣。吾党之从事于师说,其未得之也,果能有所触发否乎?其得之也,果能有所栽培否乎?其得而玩之也,果能有所印正否乎?得也者,非得之于言,得之于心也。契之于心,忘乎言者也,犹之烛之资乎明、杖之辅乎行,其机则存乎目与足,非外物所得而与也。若夫玩而忘之,从容默识,无所待而自中乎道,斯则无言之旨,上达之机。固胡子重刻是录,相与嘉惠而申警之意也,不然,则圣学亡而先师之意荒矣。吾党勖诸!读先师《再报海日翁吉安起兵书》序
伏读吾师吉安起兵再报海日翁手书,至情溢发,大义激昂,虽仓卒遇变,而虑患周悉,料敌从容,条画措注,终始不爽,逆数将来,历历若道其已然者。所谓良工苦心,非天下之至神,何以与此?而世之忌者犹未免于纷纷之议,亦独何哉?
夫宸濠逆谋已成,内外协应,虐焰之炽,熏灼上下,人皆谓其大事已定,无复敢撄其锋者。师之回舟吉安,倡义起兵也,人皆以为愚,或疑其诈。时邹谦之在军中,见人情汹汹,入请于师,师正色曰:“此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使天下尽从宁王,我一人决亦如此做。人人有个良知,岂无一人相应而起者?若夫成败利钝,非所计也。”
宸濠始事,张乐高会詗探往来,且畏师之捣其虚,浃旬始出。人徒见其出城之迟,不知多方设疑用间,有以贰而挠之也。宸濠出攻安庆,师既破省城,以三策筹之,上策直趋北都,中策取南都,下策回兵返救。或问计将安出?师曰:“必出下策。驽马恋刍豆,知不能舍也。”及宸濠回兵,议者皆谓归师勿遏,须坚守以待援,师曰:“不然。宸濠气焰虽盛,徒恃焚劫之惨,未逢大敌,所以鼓动煽惑,其下亦全恃封爵之赏。今出未旬日辄返,众心阻丧,譬之卵鸟破巢,其气已堕,坚守待援,适以自困。若先出锐卒,乘其惰归而击之,一挫其锋,众将将不战自溃矣。”已而果然。人徒知其成擒之易,不知谋定而动,先有以夺其心也。
师既献俘,闭门待命,一日召诸生入讲曰:“我自用兵以来,致知格物之功愈觉精透。”众谓兵革浩穰,日给不暇,或以为迂。师曰:“致知在于格物,正是对境应感实用力处。平时执持怠缓,无甚查考,及其军旅酬酢,呼吸存亡,宗社安危所系,全体精神只从一念入微处自照自察,一些著不得防检,一毫容不得放纵。勿助勿忘,触机神应,是乃良知妙用,以顺万物之自然而我无与焉。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毁誉两端。世人利害不过一家得丧尔已,毁誉不过一身荣辱尔已。今之利害毁誉两端乃是灭三族、助逆谋反,系天下安危。只如人疑我与宁王同谋,机少不密,若有一毫激作之心,此身已成齑粉,何待今日?动少不慎,若有一毫假借之心,万事已成瓦裂,何有今日?此等苦心,只好自知。譬之真金之遇烈焰,愈锻炼愈发光辉。此处致得,方是真知;此处格得,方是真物。非见解意识所能及也。自经此大利害、大毁誉过来,一切得丧荣辱真如飘风之过耳,奚足以动吾一念?今日虽成此事功,亦不过一时良知之应迹,过眼便成浮云,已忘之矣!夫死天下事易,成天下事难;成天下事易,能不有其功难;不有其功易,能忘其功难。此千古圣学真血脉路。”吾师一生任道之苦心也。
畿既读是书,并述所闻,辍诸卷端,归之嗣子正亿,服膺以为大训。是岂惟足以祛纷纷之议,千古经纶之实学亦可以窥其微矣!继述之大,莫善于此,嗣子其图之!《击壤集》序
康节先生《击壤集》鸣于世久矣,白沙以诗之圣属诸少陵,而以康节为别传,盖因其不限声律、不沿爱恶,异乎少陵之工,为诗家大成也。夫诗家言志,而志本于学,康节之学,洗涤心源,得诸静养,穷天地始终之变,究古今治乱之原,以经世为志,观于物有以自得也。于是本诸性情,而发之于诗,玩弄天地,阖辟古今,皇王帝伯之铺张,雪月风花之品题,自谓名教之乐异于世人之乐,况观物之乐又有万万者焉。死生荣辱辗转于前,曾未入于胸中,虽曰吟咏性情,曾何累哉?其所自得者深矣!予观晋魏唐宋诸家,如阮步兵、陶靖节、王右丞、韦苏州、黄山谷、陈后山诸人,述作相望,虽所养不同,要皆有得于静中冲淡和平之趣,不以外物挠己,故其诗亦皆足以鸣世。窃怪少陵作诗,反以为苦,异乎无名公之乐而无所累,又将奚取焉?说者谓诗之工、诗之哀也,其信然乎!
予友荆川唐子专志静养,工于诗,有意于别传者。谓康节之诗实兼二妙,尝为书《击壤集》若干首示予,世或以为奇论,未之尽信也。嘉靖甲子,予赴宛陵之期,与督学使者耿子会于阳羡,索唐仁甫氏《击壤集》善本,授池守钟君锓梓以传,属言于予,道其所因。
康节云:“先天图,心法也。吾终日言而未尝离乎是。”夫言,心声也,诗尤言之精也。《击壤集》中,无非发挥先天之旨,所谓别传,非耶?作者不得其意,漫然欲窥康节之门庭,亦见其难也已。《历代史纂左编》序 古今论治者,唐虞而下,曰夏曰商曰周,三代而下,曰汉曰唐曰宋,二者纯驳虽殊,均为膺历数之传,主持世教,而天时人纪方域之故咸赖焉。治必有法,如方圆之于规矩,平直之于准绳,断断乎不可以无者也。何也?时有古今,而治乘之;治有因革,而法纪之。道则贯乎治法,变通以趋乎时者也。夏商周之法备于六经,汉唐宋之法备于诸史,六经尚矣。自汉而下,纪载浩穰,茫无端绪,所谓汗牛塞栋,虽强有力者不能遍其说而殚其义,学者病焉。
吾友荆川子乃取历代诸史,纂其有关于治者分为若干类,间次错陈,略加隐括,比事以联,务从简约。曰君曰将相名谋,言乎总与辅也。曰妃后、外戚、储宗、宦幸、歼篡、莽乱、方镇、夷狄,言乎支也。师儒讲明,治典所系,乃重纂诸儒传,而经生训诂、文词笔札次之,言乎儒之余也。隐逸所以风世,方技所以备物,纂隐逸传、方技传,言乎以无用为用,至赜而不可恶也。二氏与儒者之学,所争毫发而迭为盛衰,老子沙门之纪盖基之矣,不可以异端废也。故其尤有关于治者,搜罗缀辑,联以属之,不以为赘,其有一行一节之奇,足以为劝,亦录而存之,不以为琐。监版旧有纪事本末,盖纂《资治通鉴》而成者,皆以事系人,且止于汉唐,而未及宋元。是编则尽取全史,旁及诸家百代稗官野乘,有断有续,界抹点窜,类以相附,皆以事系人。噫,可谓全矣!经二十余禩,凡七易稿而始成编。初名《史大纪》,更名《史纂左编》。上下二千余年,世运之兴衰,人才之淑慝,民命之休戚,地形之险易利害,不烦探索,历历如指诸掌。其用心亦良苦哉!
嗟乎,书契之不能还于结绳!书契文繁而不能还于简也,时之趋也。荆川子是编,盖求其简而不可得,而意则远矣。其第六稿好事者尝欲以数千金购而弗与,荆川子特挈以授予洎念庵子,各藏其半,以见平生交谊,且识苦心。手墨宛然,何可忘也。第七稿则荆川子所家藏,今督抚梅林公购梓以传于世者也。
予与荆川子久处山中,是编每从商订,得其笔削去取之故,间亦有一得之助焉。故每类诠系数语,发以见例,用存扬榷。而王子世新、左子升甫博雅好古,荆川子入室同志友也。梅林公开馆延致,委以校仇之役。中间有讹舛与披窜未竟而文不相属者,二子悉从厘正,始复为完史云。世之有志于治者,得是编而考镜焉,真如规矩准绳之在手,而方圆平直有不可以胜用者矣!若夫神而明之以几于道,由史而经,进于三代之治,则存乎人焉。此固荆川子意也。《精选史记汉书》序
尝闻之:古文之与时文,其体裁相去若甚远,而其间同异之机,不能以寸。要皆于虚明一窍发之,非明者莫能辨也。故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吾有取焉尔。读者悟夫作者之意而不失其用虚稽实、纡徐纵闭变化之态,时文犹古文也。不得其意而徒辞之徇,句句而研之,字字而校之,摸拟摘实,如优人之学孙叔敖,适足以来明者之一噱而已。
予友荆川子尝读《史》、《汉书》,取其体裁之精且变者数十篇,批抹点裁,以为艺文之则。夫子长法《国语》、《左传》,孟坚法《史记》,固也,然其文皆自为机轴而不相沿袭,殆师其意者,非耶?子长之文博而肆,孟坚之文率而整。方之武事:子长如老将用兵,纵横荡恣,若不可羁,而自中于律;孟坚则游奇布置,不爽尺寸,而部勒雍容,密而不烦,制而不迫,有儒将之风焉。要之,子长得其大,孟坚得其精,皆古文绝艺也。
荆川子是编,自谓深得班马之髓,而于《汉书》尤精,盖所谓得其窍者也。昔有关中人士尝持所作请证于阳明先师,先师谓曰:某篇似系辞,某篇似周诰,某篇似檀弓,某篇绝似谷梁。其人甚喜,因谕之曰:“十岁童子作老人相,拄杖曳履,咳唾伛偻,非不俨然似也,而见者笑之,何者?以其非真老人也。苟使童子饬衿肃履,拱立以介乎其间,人自竦然,不敢以幼忽之,何者?以其真童子也。”尝以语荆川子,荆川深颔之,谓可以为作文之法。且夫天下万事,未有不从虚明一窍中出而能得其精者也,因述所闻,而为之序其端。《欧阳南野文选》序
予友欧阳南野子文集行于世久矣,门人督学少洲冯君虑其浩博,授集于予,选其尤有关于学者若干篇,属会稽阳山庄尹,将梓以传,而门人宗伯石麓李君亦以所选集寄至,遂参互校辑,共得文若干篇,厘为四卷云。
序曰:通天地万物一气耳,良知,气之灵也。生天生地生万物,而灵气无乎不贯,是谓生生之易。此千圣之学脉也。我阳明先师慨世儒相沿之弊,首揭斯旨以教天下,将溯濂洛以达于邹鲁,盖深知学脉之有在于是也。海内同志之士,见而知之与闻而知之者莫不知有致良知之说,然能卓然自信、实致其知者有几?能超然自悟于言教之外者有几?
良知本无知,凡可以知知、可以识识,是知识之知,而非良知也。良知本无不知,凡待闻而择之从之、待见而识之,是闻见之知,而非良知也。是皆不能自信其良知,疑其不足以尽天下之变而有所待于外也。道本自然,圣人立教,皆助道法耳,良知亦法也。果能自悟,不滞于法,知即良知之知,识即良知之识,闻见即良知之闻见,原未尝有内外之可分也。
南野子早岁即从先师于虔,所谓见而知之者也,沉粹慧敏,才足以达,素为先师所授记。凡振牖淬炼,无所不至,而其显体默究、孳孳亹亹以继其志,亦无所不用其情。予不肖,辱交于南野子三十余年,受其切劘之益最深。师门晚年宗说,每举相证,未尝不爽然称快,以为闻所未闻,若饮醇醴,盎然且溢于面,所谓交相益者,非耶?
先师尝谓独知无有不良,南野子每与同志论学,多详于独知之说。好好色、恶恶臭乃其应感之真机,戒自欺以求自慊即所以为慎独也。集中无非斯义,所谓卓然之信、超然之悟,盖庶几焉。儒臣得君,自古为难。
昔者河汾之学,不行于身而见于贞观之朝,盖房杜王魏诸贤为之表章有以致之也。先师之学不啻于河汾,南野子身际明圣,宣昭礼乐之化,过于房杜诸贤。即其所履,益信儒者有用之学,于师门与有光焉。惜乎!天不憖遗,使大业不得终显于世,吾党不能无遗恨耳!读是集者,知所考镜,以信以悟,反求而自得之,发明此学于无穷,其机有不容自已者矣!《邹东廓先生续摘稿》序
嘉靖乙酉秋,予偕绪山子赴会冲玄之会,出睦州,少府对崖周子示予以东廓先生之集,曰:“此第三续稿也。”且属之言。予惟先生之集传于人久矣,初稿刻于广德,次刻于维扬,今复刻于睦州,虽其前后所见不无深浅精粗之异,而修词命意,一惟师说之守,则先后反复,未尝少有所变也。
先师之说,以良知为宗。良知者,本性之灵,诚之原而物之则也,意者其几也,物者其日可见之行。触几而应,应而常寂,因物而感,感而常静。虚实相生,有无相形,不可以致诘。是义也,及门之士,孰不闻之?孰不能言之?然能实致其知、守而不变者,盖鲜其俦。以先生之才力誉望有足自命,使其更加一说以抗之,亦足以章教而鸣世,而先生之心,则有所不忍也。
夫学之不明,千百年于兹。世之学者,沿习于意见之偏,测度假借,非溺于虚妄则入于支离,中行既鲜,法守无稽。而先师首倡良知之说,以一人呶呶其间,浸幽浸明,仅仅以有今日,盖亦艰矣。所幸良知在人,不容自泯,苟非泥于意见,先横不然之心,未有闻之而不信者。吾人相与一意发明,宣畅而引长之,犹恐告者之渎而信者之未至,况忍更加一说,以滋其惑乎?
昔者孔子之门人,各以其所见为学,而后散之四方,莫相统一,故传之不能无弊。求其深信不失其宗者,颜曾之外无闻焉。是虽同为诵法孔子,而意见之私,有以累之也。今日之弊,亦居然可见矣!先生服膺良知之训,缘闻而修,求入于悟。寡欲以为静,非为虚也;应物以为常,非为支也。教学相长,以教为学,不以所得为有余,而以习见为难舍、未能通微以复完本体为不足,其用心可谓勤矣。譬之克家之子,日勤干蛊,谨守家法,惟恐有所更改废坠,以陷于不孝。此正同门之所不能及,学之日跻于精深而未已也。
常语学者曰:“后世讲学,自习染之后言之,退然以圣人为不可及,而不察良知本体原与尧舜无异,是自画也,或失则馁。其或傲然自谓与尧舜同体,而不悟嗜欲污染之所因,是自欺也,或失则诬。皆非所谓善学也。”然则先生之所自信、与其所自立者,有可知矣!《王瑶湖文集》序
儒者之学,务为经世,学不足以经世,非儒也。吾人置此身于天地之间,本不容以退托,其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固儒者经世事也。然此非可以虚气承当、空言领略,要必实有其事矣。欲为天地立心,必其能以天地之心为心;欲为生民立命,必其能以生民之命为命。今吾人之心与所谓命者,果何物哉?道丧千载,绝学悠悠,天地自天地,生民自生民,吾人自吾人,睽分涣裂,漠然不相联属。噫,敝也久矣!自阳明夫子倡道东南,首揭良知之旨以觉天下,天下之人,皆知此心之灵贯彻天地,而生民之疴痒疾痛始与吾人休戚一体相关,为之维持抚摩,以求尽其心而致其命者,始炯然不容于自已,所谓生生之仁也。
夫良知在人,圣愚未尝不同,然而有能有不能者,利害毁誉有以蔽之也。吾人诚有意于经世,岂忍一日悠悠,甘于退托,漠然视之而已也?天地万物,一体相通,生生之机,自不容已。一切毁誉利害之来,莫非动忍增益以求尽吾一体之实事,随其力之所及,在家仁家,在国仁国,在天下仁天下,所谓格物致知,儒者有用之实学也。
豫章瑶湖王君,其殆庶几乎?君与吾党同事夫子,面承良知之教,从事于斯,专志不贰,居官居家,随处发明此意,以求所以自立。其官于泰也,以州里之休戚为己任;其官于浙也,以师门之休戚为己任。一以为慈父,一以为干子,一切以身徇之,不以毁誉利害惕乎其中。其退而家居,孜孜求友,以教学相长,后进多赖之。时出赴同志之会,以求交修之益。晚年筑室静养,益务邃密。凡百毁誉利害之来,不惟无所惕,且将资之以为助,即其日可见之行,庶几所谓无忝于所学者,非耶?
嘉靖乙丑春,予赴吊念庵子,与诸友会于洪都,厥子缉录君遗文一编示予。予展而读之,多与同志问答观法切劘之说及咏歌酬应之词,与夫当官兴革宜民之疏,虽不屑屑以文名家,要皆以真志发之,以求不悖于师说,非苟然者。
观其请质于师有曰:“斯道广大,无少欠缺,动静穷达,无往非学,但反观于内,犹未是夭寿不贰根基,毁誉利害之间未能脱然。”师手书答曰:“足知用功之密。只此自知之明便是良知,致此良知以求自慊便是致知矣。”食脔一匕,已知鼎味,生平所见,不可概见已乎?因弁数语于册,授而归之。夫吾人既有见于良知,立心立命以继绝学之传岂分外事耶?读是编者,能逆志以究其所学,亦将有炯然不容自已者矣!读《云坞山人集》序
珠川子锐志词章之学有年,既裒然富且工矣,一日闻阳明先师良知之说,恍然若有见,怃然叹曰:“斯其根本之学也乎!吾之所习,特枝叶尔已。”间以其说发为文词,则众哗然非而笑之:“此道学头巾语也。习之将奚以为?”珠川子亦牵于旧习,未能舍,其于良知之说,又不忍弃也。二者往来于中,久未能决。
今年秋,予赴冲玄之会,过信江,珠川子出《云坞山人集》示予。予读之,则前之所谓富且工者是已。及询所谓道学头巾语,则曰:“旧曾有《常州集》,因人之笑,弗欲以见也。”予曰:“有是哉?子于此既不能舍,于彼又不忍弃也,则如之何?夫欲之燕则北其辕而已,欲之越则南其辕而已。既欲之燕,又欲之越,是惑也,辕将安适哉?”珠川子曰:“吾亦病夫志之勿立耳,是以不能进于是也。子何以辅吾志?”予曰:“可哉!夫君子之学,莫先辨志,未有志于根本而不达于枝叶者也,亦未有志于枝叶而能得其根本者也。今之所谓良知之学者,夫亦通其说而已,未尝实致其良知也,名为根本,而未尝忘于枝叶也。子而果欲实致其良知,非徒通其说而已,则当自其一念灵明者专志而求之,弗惮于非笑,弗眩于多歧,必也忘世情、忘嗜欲,并其词章之念而忘之,而后道可几耳。良知者,天地万物之灵也,子而果能实致其良知,范围曲成,将于是乎赖,而况于文词之艺乎哉?故曰‘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语知至也。昔有求工画者,不在乎吮笔含墨,而在于解衣磅薄以坐之人,惟能忘于画而后画始工耳。今者则何以异于是?世之所谓头巾者,皆泥于良知之迹而未得其精、滞而未化者也。先师之集传于人久矣,子试取而读之,果有头巾气否乎?然则子之惑可以解矣。苟欲致知而务文词之工,是犹以隋珠而弹雀,亦末也已。是集凡若干卷,诸体裒然咸备,子既已志于根本,亦将以为枝叶而忘之矣。不然,是固词章之雄也,而可少乎?”因书以畀之,且以徵子辨志之学。《国琛集》序
《国琛集》者,予同年一庵唐子所纪开国以来人才之盛,集之以为世宝者也。集凡四科,盖取鲁论圣人、君子、善人、有恒之义,不以时,不以类,不以品,小大偏全,错而陈之,各擅其所美。其要主于发明此学,以蓄德而广才,固非病于方人也。
夫学,心学也,人心之灵,变动周流。寂而能感,未尝不通也;虚而能照,未尝不明也。此千圣以来相传之宝藏,人人之所同有,惟蔽于私而始失之。学也者,学去其蔽而已矣,非有加也。夫心之通明谓之圣,圣人者,生而知之,学之的也。君子以修言,善人以质言,有恒以基言,皆学而知之者也。而惟有恒,则可以进于善人君子而入于圣,小者大,偏者全。唐子所谓斯四科者,不于文,不于行,皆自其心论之,非其心则弗取也。隆杀宾主之义存乎本述,愿学之意存乎注脚,譬草蛇灰线,而生气行乎其间,在明眼者取而观之。此纪集之本意也。
粤自明兴以来,学术渐著,肇于薛敬轩,沿于吴康斋、胡敬斋,而阐于陈白沙。敬轩以行修,康斋以悟入,敬斋祖薛而得证于吴,白沙宗吴而尤主于自得。学将有所归矣!延绵衍溢,至于阳明夫子,首提良知之旨,示之学的,而后灿然大明。国将兴,必有兆以开其先,盖徵之也。此千古血脉流行生化之机,不以意测,不以识求。以此畜德则德日新,以此广业则业日富,转移人心之要,纲维治化之原,学之大全也。
夫自良知之说流传海内,人孰不闻,然能实致其知者有几?唐子欲以讨真心为刺贽,真心孰从而讨之?夫真心者,言乎有恒之心。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吾人果能持有恒之心,究夫虚寂流行之机以求其所入,而不以意识参乎其间,圣学庶有赖也已。若曰执权衡以较轻重,而以方人病之,浅浅乎知唐子矣。茫茫太虚,孤悬一掬,其谁幸以助予?此唐子苦心,故叙而终焉。《山阴县核田平赋岁计》序
治邑犹治家,邑之有宰犹家之有主也。治家以利田为本,治邑以民事为本。事莫先于经界,核田平赋以制其用。经界之事也,如理一家之政,稽其为田几何、为赋几何,量其经费之用几何。既立为恒产矣,家之先有善法可仍者,从而守之,家之四邻有善法可因者,从而证之。或饬其所已废,或增其所未备,求其有益于家政而已。是非舍己利物、笃于一体之念,能若是乎?予于方湖杨侯重有感焉。
侯以进士文学起家,出,宰吾邑二年于兹,禔身范物,善政日加于民,宏才远识,百职就兴。而其所缵田赋岁计之法,审度精详,公好恶之施,明利害之原,求其有利于民而不必出于己,尤足以见仁人之用心,可以垂之永久而勿替。所谓其事虽述,其功有倍于作者,非欤!侯欲锓梓以传将来,属予为之记。记曰:
古之善制田赋者,必因土之瘠沃、田之高下以定其田赋之重轻,田制不明,则赋法不公。二者无纪而能使国用之裕、民生之厚,不至于交受其病者,世无是理也。考之《禹贡》,土辨五色,田别三错,赋因三等。周礼大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任土事与夫定民地而登民赋之制,上之所以取乎下、下之所以供乎上,一是皆以田赋为则,而制用之法所由出焉。是非治邑之要务也哉?
扬州之田,下上上错,山阴属扬州分野,田赋之制,汉以前无可考。自马臻开鉴湖而利始兴,所谓三百里之湖灌九千顷田是也。唐宋以来,兴废不常,利害亦异,裁成补缉,随时以为益损,要不失古人立法之意而已。国初建制,沿唐宋之旧,上稽虞周,田赋皆有定额。原田六千五顷三百六十亩有奇,原米八万二千七百石有奇。制有官民,田有肥瘠,兼之湖职学站免附新涨开垦,名数庞杂,通计一百一十六则。则因田而立,赋因则而定,徭役里甲之需,皆视此以为准。当是时,厉禁甚严,人不敢犯,其法未尝不善也。历界以来,法久禁弛,奸诡日生,那移欺隐脱漏飞法之弊,殆且百端。或以官为民,或以重作轻,且贫者利重价而摘粮卖田,富者利轻税而扣粮买田,贿通里书,尽去其籍,加以年久,遂至无挨田粮数多。屡经清查抵补,尚剩无挨田四千九百一十余亩,米一千四百八十余石,始累小民空赔,终贻里递包赔,此积弊之甚者也。前宰农里何侯璇目击斯弊,协谋于前守梅侯守德、二守潘侯,梅请于监司,锐意清量,严责委,详检核,有图以纪其繁,有册以稽其实,不惟埋没无粮之田无从而隐,而开垦新涨之田亦有可稽。乃定为四乡则例,上为湖田,次为中乡山田,次为江北田,又次为天乐田,凡无挨之米与官余重粮皆摊入于四乡之中,亩数则增额而有加,米数则通融而无改。百余年影射貱赔之害,一旦湔除,前令叶侯可成复印给由帖以便输纳。此所谓家有善法之可守者也。
旧制:上之取于民者,五年徭役,五年里甲,十年之内,两次徵纳,余皆饱食安生,足迹可以不至县庭,其会约而徵输省,其法亦未尝不善也。历界以来,上之取乎下者日繁且亟,每岁税粮本色折色随徵水马等银,通计三万六千余两。条项既多,不得不各立收头,以司输纳。一遇佥定之时,积年包揽之徒,多方干当,得银入手,则恣为糜费,虑上追查,则巧为掩那,以一科十,将无作有,愚民无知,甘受其害。此尤积弊之甚者也。近余姚县邓侯林乔,议处一条鞭法,各折马价等银攒为一起,在收则为总,在解则为分,官不厌于比并之烦,民亦乐于输纳之便,四邻有善法可因者也。
侯于何所更定者既守以画一之法,邓所议行者既示以乐取之公,不但已也,复虑法久弊生,渐成废弛,勤咨询,核版籍,定疆土,以致屡省之会。咨询遍则人无遁情,版籍明则上有定输。规画精密,动中肯綮,是皆饬其渐废,干蛊之义也。又念收头虽革,输纳之事当有所属,乃择粮长分花各置木柜及号簿号票,曲尽收贮之法。且各乡田亩,俱照原派。该米几何、该银几何,印给由帖,与民共知。纵使五尺之童,据由输纳,人亦莫得而欺。其岁计里甲徭役二项,亦议以一条鞭法革运头之弊处,输委之资与税粮分为三段,循序徵收,亦用一缓二之遗意。是皆增其所未备,敕法之道也。审于述作,慎于沿革,国用裕而民生厚,处官事如家,视民犹子,而无复人己之分,侯真仁人之用心也哉!是可以为法矣。
侯复议处兴革事宜,防患守要,振风规,肃吏治,严法纪,济时艰,与地方同其利害,生民均其休戚。犹治家之主,既立有恒产,复为贞度张维以垂久大之业,此尤设险饰贲之意也。侯明于易理,故以是终焉。《晴川杨公生祠录》后序
先师之宰庐陵也,惠爱沦浃,弦诵满城,人俨然以宓子言游视之,谓守令治法中,殆无复余理。及在南赣,握兵符,治剧寇,已而值藩变,当其冲,其所指画,固亦不能外戎马韬钤以临之,而方寸之间,一念入微,藏于九地,动于九天,固自别有一种将略在。建牙鸣鼓,不事声色而得之,故其效也。从容暇豫,若游刃于全牛之躯,而不专事于斧斤。故先师尝语人曰:“至此愈见得学问得力处。”噫,盖自宰牧庐陵以来,駸駸于两字之效也。
今司马杨公旧守吾越,盖尝以学道爱人为事者,故人亦爱公,至于今不忘。而公固以守擢兵宪去,未几,而开府镇蓟辽,兹且奉召入本兵理戎政,天子倚毗方笃,而公功名日隆于在郡■。此不亦从学道爱人,不已其功,若先师在庐陵南赣时之勉勉而能然耶。愿公之益勖之也。
越人旧德公,碑而表之,以为未称,兹复相与祠公。祠成,而撰述者盈■,属予序诸篇末。故予即以公所尝致力者为公告,以致爱助之万一云。《起俗肤言》后序
君子之行其政也,其必由学乎?学也者,以万物为体者也。是故君子之治也,视天下犹一家也,视天下之人犹一人之身也,视天下之心犹一心也。譬诸木之千枝万叶而一本也,水之千流万派而一源也。是谓一视之仁。
三代之时,其学明,故政一而化溥,举之有宗,达之有机。凡布诸经纶,宣诸令甲者,无非因民之生,顺民之性,防民之邪,以行吾一体之实学,非有所求而媚之也,非有所强而驰之也,自尽而已矣。逮德下衰,仁义寝息,世之言治者纷纷于禁令威严之末以防民,而不复知有一体之治。及民之不率于教也,则漫诿之曰:是不可化也已。政日扰,刑日烦,而治日远。呜呼!何忍视斯民之不能三代也?
吾侯双柏子之治吾越,慨习俗之未同而病其离也,谓三代以上宗法明而知,三代以下宗法亡而乱,乃一旦以追古之意,作为肤言,以启训之。其大旨在于明宗为要,科条数十,绳引珠联以尽其变,而卒归于姓性之同,其殆举之而得其宗,达之而不失其机者乎?呜呼!可谓仁矣。
侯之言曰:“天下一大家也,姓,身之生生不息也;性,心之生生不息也。莫先于知其姓,尤莫大于尽其性。以心观心,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使人人各归其宗,各亲其亲,各长其长,而我无与焉。”其为教也微,其止邪也豫。譬之木培其根,水浚其源,而枝分派别,自中于理也。
虽然,侯尝闻教于阳明夫子矣,夫子之学,以亲民为宗,一体之谓也。侯之职在亲民,而越为夫子之乡,是以夫子之教教其乡人也。是岂惟斯世治乱之所系,将吾道绝续之几重有赖焉。不肖辱在夫子之门,于侯为同志,知侯为最深,乐侯之治之有兴也,举侯所得于一体之学者为侯终松之。呜呼!吾越之民,其尚思所以迪侯之教也哉!《太平杜氏重修家谱》序
万历丁丑夏,予赴宣歙之会,道出太平九龙山,杜生质偕诸叔侄子弟咸赴讲下,出其所藏谱牒,乞予一言弁首,以诏后人。
按,谱杜氏受姓出于陶唐,系籍西安。牧之公初判宣州,继刺池州,慕长林之胜,以其子荀鹤出继族人杜筠公为嗣,荀鹤公遂为长林始迁之祖。历七世,希素公迁居太邑之箬岭。又五世,广东廉访司副使国贤公始事修谱,数百年世系,得有考证。又百余年,成化间,十五世孙杜住生嗣修之,殆今将百年。杜子质辈谋于族人,复嗣修之,今所存谱牒是也。
夫有国史,有家乘。乘者,史之流也。按凡例,修国史者必知春秋之义,然后可以明王道而正国体。修家乘者亦当知春秋之义,然后可以明人伦而正风俗。可谓得其意矣。予谓欲明春秋之义,莫先辨于是非,究明一体之学。良知者,是非之公,自圣以至于途人皆所同具,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良知者,天地之灵气,原与万物同体。手足痿痹,则为不仁,灵气有所不贯也。有人于此,以县宇为家,以昊天为祖,以四海为兄弟,以万物芸芸为同体,谁曰不可!故同之则楚越一家,以其心之同也。异之则肝胆易处,以其心之异也。今夫聚族而
第二篇:王先生与王太太2011年恋爱总结
息王楚言发„2012‟1号
王先生与王太太 二○一一年恋爱总结
2011年,蛛蛛(我)和潴潴(我的宝贝)从相知、相恋走到相爱,我们的关系来自我们诚挚的付出,幸福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潴潴的温柔、蛛蛛的体贴完美的结合,才能使我们在生活中共同创造,共同分享我们的物质精神财富。回顾我们的交往史,有浪漫甜蜜也有争执难过,但回忆的纪念册里总是快乐写满中间、痛苦躲到边上。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辞旧迎新的特殊日子,根据《蛛蛛与潴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约章的通告》(王楚言发„2011‟35号),蛛蛛现将2011年与潴潴的恋爱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毛主席语录第叁拾捌章第伍节第贰拾柒句说:“不以结婚为
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我一直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在幸福生活周围,以摆脱流氓身份为目的,以“发展”为主线、以“爱情”为动力,以实现人生价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孝敬父母,关心朋友,坚持爱情、事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互信互励,携手并进,满怀豪情地争做有房、有车、有老婆、有孩子的“四有”新人,为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目标而努力奋。所以,在2011年的过去5年蛛蛛都是光棍。
二、恋爱通告
话说辛卯年初,上帝对我们500年前那一回眸的眷顾(本来想加上月老的,但是他500年前把我的红线玩丢了,所以现在暂时不提),注定潴潴便属于蛛蛛,所以上帝直接把我的电话没收了,任时间喧喧而来又嚣嚣而去,只要星月不改变,玫瑰不枯萎,我们迟早都要邂逅,倚着最初的黄昏,我固定成一种姿势,在山的那头、在海的那方(网吧),在无法超越的轮回中,我守望着前世的风暴席卷今生。人迹斑斑的尘世中,潴潴乘一叶月色,轻轻滑落我刚在我老爸那里把手机借过来用用刚补卡冰清玉洁的手机上,500年的梦便在记忆中复活,我所有的守望,终将在真爱的世界里驻守。朝朝幕幕的永久!在上帝干预、月老对我们的热心牵线搭桥下,我们于老凯里酸汤鱼举行了第一次双边会晤。这是一次有着十分重要影响而意义深远的会面,为今后恋爱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印象基础。双方本着互相欣赏、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自愿自主、理解包容、平等互助、和谐发展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着实有效的双边对话与交流活动,生动有趣、频繁多样的互动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友谊,爱情之火也有
条不紊地持续升温。
三、组织机构
由于月老工作不认真,所以我前500年的红线都被他玩丢了,鉴于上级领导上帝的干预,根据《蛛蛛与潴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约章的通告》(王楚言发„2011‟35号)要求,顺势的成立了潴潴与蛛蛛的恋爱领导小组:
组 长:王楚言(蛛蛛、王先生)副组长:包良梅(潴潴、王太太)
成 员:王梓左睦(小蛛蛛、“十二五”重点项目规划、目前未出生)、王梓右瞳(小潴潴、“十二五”重点项目规划、目前未出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由王楚言组长全面负责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四、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磨合的广度和力度。不同的性别、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势必造成双方在人生观价值观、看待事物的角度、理解事情的深度、处理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存在分歧。我们正在正视差异的存在,求同存异,通过更进一步地磨合消除误解,达成共识,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二)增强互动的频度和深度。双方互相霸占的对方时间还应再多一点,迈入对方生活道路的步子还应再大一些。空间距离的阻隔不应成为不见面的借口,工作忙累更不应是没有时间打情骂俏的搪塞之词。记得某位名人曾深刻地指出,时间如同女人的
乳沟,挤挤总还是有的。
(三)提升关心的温度和强度。被一个人关心是幸福的,关心一个人更是幸福的。身为男友无条件地宠爱放纵自己的女友更应是天经地义的本能反应、无怨无悔的人生信条,哪怕天打雷劈都要毫不打折地贯彻执行。
(四)精神交流充分而惬意。虽然说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实属遗憾,但能因为一个人而看到整个世界,则是莫大的幸运。双方的博学多识、机智风趣激发了胡吹海扯的潜能,脑力激荡出的思想火花绚烂夺目。
(五)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双方确认纯洁的恋爱关系,为全国剩男剩女的庞大队伍减少两名成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寂寞的人是危险的。以单身的自由无羁为代价,爱情的力量让我们跨越了水星和火星的距离,走到一起。
(六)提高了消费水平。从吃饭、逛街、旅游、送礼物等,恋爱活动的相关支出刺激了周边消费的相应增长,极大地调动了消费热情,拉动内需,响应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号召。
(七)对生活有了更敏锐的洞察,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独乐不如众乐,我们一起分享一起体悟。
五、主要措施
一年的总结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现实,发扬优势,改进不足,争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壬辰年即将到来的纠结时刻,我们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双方必须认识到当今世界和平、经济复苏、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主流,但
更要清醒地看到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流血冲突不断、经济疲软低迷、股市混乱振荡、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前景黯淡、生活成本高昂、房价持续攀升、小三之风盛行等残酷现实,依然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应当增强信心,化危为机,与时俱进,共克时坚。为了全面完成恋爱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我提议:
(一)继续发扬“尊重、理解、沟通”的精神。通过交流,全面、准确地了解对方的思想动态和最新动向,互信互励,协调一致,共同进步。
(二)增强彼此信心,坚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信念。俗话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们千万不要错过上辈子扭断脖子而换来的相遇,好好珍惜牵手的福分。
(三)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社会各方的全力配合和大力支持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我们要采取多样化的灵活外交政策,为又好又快地实现和谐恋爱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恋爱打算
2011年恋爱期间,蛛蛛存在过于在意潴潴的任何思想波动及言行举止,过于敏感容易造成各种误会,给思想始终保持高度稳定的潴潴带来一定负担,从动机上看,蛛蛛的本质是好的,因为蛛蛛的在乎也是爱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敬请潴潴谅解。在此,本人蛛蛛特向恋爱领导小组及潴潴保证今后绝不发生类似情况,因不能日日相见,所以蛛蛛继续加强对潴潴的无时无刻的思念,— 5 —
把想念潴潴当做每天必须温习的课程,每天工作回到家里,就请明月百里寄去蛛蛛对潴潴遥远的思念,抚慰潴潴远方最最心爱的恋人,周末,在没有特殊情况下,蛛蛛应坚持来潴潴住的地方给潴潴老婆做饭,吃完饭,再给潴潴老婆按摩按摩,让潴潴老婆工作回来不用那么累,让潴潴老婆过蛛蛛老公能给的幸福。
二○一二年三月五日
主题词:王先生
王太太
2011年
恋爱总结
抄送:王先生、王太太。
王梓左睦(目前尚未出生)。王梓右瞳(目前尚未出生)。
王先生与王太太综合办公室 2012年3月5日印发
共印4份
第三篇:王从五工作总结
弱电个人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转眼间我来到公司已经四个月了,2012年已接近尾声,辉煌的2013年已悄然来临。过去的四个月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顾过去,工作总结如下:
1、熟悉现场,对照各系统图纸,对现场状况做到一清二楚;
2、审图,审视各个系统图纸,与现场进行对比,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3、督促移动、电信、联通三家公司对现场信号覆盖设备进行修复;
4、跟进移动施工队对各个商铺的网线电话线进行敷设;
5、每天对现场进行巡视,查看各个楼层的施工情况;
6、对市场内安装的各个弱电系统的相关技术和使用方法进行初步的学习;
7、参与客流计数系统方案的制定,完善客流计数系统方案;
8、参加各个专业知识培训,努力学好其他专业知识,让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合格技工;
9、对各个商铺进行面积复核,对各个车道进行尺寸测量;
10、对各个扶梯卫生清扫,确保设备清洁;
11、配合强电技工维修设备;
12、参与广场大屏幕的调试工作。
回顾工作,自认为存在诸多不足,如下:
1、对其他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巡场工作不顺利,不能有效的发现问题;
2、工作协调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展望未来,任重道不远,下一工作计划如下:
1、加强自身能力,努力学习本专业及其他专业知识,努力成为多面手;
2、做好本职工作;
3、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5、尽最大努力促进商场圆满开业。
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中泽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及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在领导的指导下及时、安全、高效、节约的完成各项工作。
2012年12月14日工程部:王从五
第四篇:王辉《识字五》
识字5
一、复习谚语导入,明确目标。
1.师:我们上一年级的时候就学习了一些谚语,你还记得哪些?(生说)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请读(课件出示谚 语)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生:齐读谚语。、师:同学们知道的谚语真多!刚才大家说到的谚语都和“天气”有关, 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谚语处处讲到一个“多”字。(板书:多)让我们一起走进识字5,请大家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写题目。齐读题目。
早就知道我们班的孩子会听讲,会学习,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起上好这节课?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3页,轻轻地打开书。
二、试学:自由朗读谚语,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出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给大家听,师生共评。(指名1人读,你真棒,字音完全正确。这里有几个字音比较难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带拼音的 搓,柴,谋,师:认识这个字,吗?
生抢说“搓”。它是平舌音,师领读,生齐读,师:搓搓小手做搓的动作。
学生伸出手使劲搓。所以它是“提手旁”
出示带拼音的“谋”、“柴”提醒大家注意。生读。
师:小朋友们将生字宝宝都读准确了,还有谁愿意读一读?(指名1人读)
谁愿意领着大家读一遍?
还有谁也能像他一样完整地读好这五条谚语吗?生齐读。
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读准了字音,读通了文章,顺利完成了试学一。有没有信心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三、导学:读谚语,找找哪些句子说到了“多”。
1、借助图画,理解涵义。图意结合,识字写字。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再来轻声读一遍课文,找找谚语中哪些地方写了“多”?
生: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大屏幕出示图片)
师:大家看,这里有许多人,你一个方法,我一个方法,合在一起,大家的方法就更多了。
用书中的词语就是什么多,(计谋多)。谁愿意来读读这个词语?(计谋变红色)它还有一个好朋友呢?(出示近义词:办法)这是一对近义词。
让我们齐读一遍,记住它。
2、大家再看,(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我看到了————-柴多,火焰燃烧得更旺,这就是──(齐读):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把这些生字记在心里。
3、师:还有哪条谚语说到了多?
生: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师:请看这里──(大屏幕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多?(生说)
你看,很多的树木连成一片,就成了茂密的森林,这样就不怕狂风暴雨了,这就是──(出示汉字 生齐:树多成林不怕风。)
师:继续看。(大屏幕出示图片)将线搓成绳子,就能够挑很重的东西,这就是──
(生齐:线多搓绳挑千斤。)女生再读。
师:出示“挑千斤”在这里怎么读?挑字还可以读什么?这是一个多音字。
在这里是“挑(tiāo)千斤”,请大家一起读一读。出示多音字,两个音,生齐读“挑(tiāo)千斤。”
师:“挑”和“斤”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的生字,说说你想怎么记这两个字?
(先说挑,学生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挑”字。屏幕出示与“挑”相近的形近字,识字方法:换偏旁成新字,看,“兆”拉着一群好朋友一起来啦,让我们一起读出他们的名字吧,齐读)
师:看,我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样神奇,换一换偏旁就能组成许多新字。这真是一种好的识字方法。
谁能来说一说,怎样把这个字写好?(两人说后,师范写,学生再书空一遍)
师:这个“斤”和咱们之前学过的哪个字,样子差不多?
师:请跟着老师在填字格中写写这两个字。(教师示范书写,学生打开书,描写两个)
4、体验实践,识字写字。
师:刚才小朋友们真会发现,第二条、第四条谚语都说到了“多”。
(打出这两条谚语,看大屏幕,男女生对读这些谚语)这其实告诉我们人多──计谋广。人多──力量大。(板书:人多;力量大)其余三条谚语没用到“多”字,就与“多”没有关系吗?(生摇头)
5、、课件出示: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这里说的是什么多?
生:一把筷子,一把筷子就说明筷子很多。
师:“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真是这样吗?
(教师拿出一把筷子和一根筷子,指明让一名比较胖的孩子折一把筷子,让一名比较瘦的孩子折一根筷子。号召大家给他们加油。)
师:实验证明,这真是──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这里还有一个我们这节课要写的生字,大家看看这个字,发现了什么?(课件点红折字)。
生答换一换,加一加, 还可以变换成:新,近等
再次重申“加偏旁成新字的方法识记。
师: 怎样写好这个字?(让学生看老师板书,学生书空练习两个)
5、师:“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虽然没“多”字,但也与“多”有关。
再来看这一句,出示句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师: 和什么有关,谁来说说?(随着学生的回答, 出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和图片)。
师:“一花独放”说的是花多吗?(说的是花少。)
可以用“独”组词吗?(单独、孤独、独自)
6、让我们来看大屏幕,全文五条谚语,我们读了四条,都与“多”有关,让我们齐读一遍。
7、揭示谚语涵义。
师:从这些谚语中,我们知道了人多计谋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但是,是不是只要数量多就一定有力量?还需要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条谚语── 生:人心齐,泰山移。
师:你们读懂了吗?
生:我知道了只要我们每个人团结起来,一起使劲,泰山也会被移走的。
师:这样说来,人多力量大,还需要添上一句──板书“团结”,合起来说成一句话,就是──
生:人多团结力量大。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这节课我们不仅读懂了五条谚语要讲的道理,(手指板书,学生齐读)
而且还运用“换偏旁成新字”的方法认识了许多生字,(大屏幕出示:挑,斤,折 等生字,学生齐读)希望大家课下能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在生活中识字。
让我们伸出双手,打着拍子,再来齐读一遍全文。(出示带有红色生字的全文)
四、深入巩固,智慧延伸。
师:刚才生字都在句子中,大家会认了,现在,(点击:只剩下生字)你还认识吗?
先自己练一练。指名读,(两人)齐读一遍。
活学:练习背诵谚语
师:咱班的小朋友真会学习,一下子就学会了这五条谚语和谚语中的生字。能想办法把这几条谚语背下来吗?
生自由练习后,会背的孩子坐端正,齐背一遍。师:孩子们,谚语也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文化,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出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语句,作业:课下小朋友们可以搜集谚语,抄写在积累本上,看谁收集的谚语最多,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简介:
王辉,女,焦作市实验小学青年教师。现担任二(3)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第五篇:王五学校基本情况汇报材料
武功乡学校基本情况汇报材料
武功乡王五小学最早建于1912年,已有100多年历史,现有在校学生总计183人,教学班7个),教师总数10人。学历全部达标,高级教师6人,本科学历3人兼职体育教师2名。学校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12个、、图书阅览室1个、实验室1个,仪器室1个,教师办公室3个,操场面积达400平方米,体育器材配备达到国家规定二级水平。
学校教学楼威严挺拔,“校训金光闪闪,时刻闪烁在师生的心中,名人名言、规范守则等育人牌悬挂在走廊和教室里。激励着全体师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依法治校、以德理校、用新强校、优质兴校”是我校为之辛勤奋斗的目标。
我校严格执行上级颁布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学校坚持全面发展,争创一流。开发校本课程,推进素质教育。
在课程方面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了学科课程方案,落实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保证课程的实施和开足。一二年级每周体育课四节,三四五年级每周体育课三节,上午九点四十至十点十分为大课间时间。下午第三节课为课外活动时间。学校每学期召开大规模体育运动会一次。
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目前考试与评价改革还不到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不是以学校素质教育搞得怎样,新课程改革怎样来评价,还是以分数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评价学校,再加上高考、综合评估等因素,我们教师们还是被分数所困惑。
2、体育课缺少专业教师指导,总体质量不高。
我们相信,今天的耕耘一定能为明天编织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的丰收画卷。
武功乡王五学校 2013 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