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对“5.25”事故的调查处理决定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龙钢公司字﹝2013﹞153号
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对“5.25”事故的调查处理决定
公司各单位:
2013年5月25日,炼铁厂铸运作业区发生一起人身伤害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经上级政府部门调查认定,本起事故系大雨天气下个人在工作中意外跌倒所致,事故性质为生产过程中的非责任意外事故。根据上级部门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相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对相关责任人员和单位处理如下:
1.炼铁厂铸运作业区铁运乙班班长薛亚峰,班前会针对性安全措施和相关要求不到位,作业现场巡视、管控不力,应负直接管理责任,决定给予经济处罚1000元。
2.炼铁厂铸运作业区设备主管薛青武,作业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存在一定缺陷和问题,应负一定管理责任,决定给予经济处罚1000元。
3.炼铁厂铸运作业区作业长郭斌刚,对岗位标准化作业落实执行不到位,对特殊气候下作业管理不到位,应负重要管理责任,决定给予经济处罚3000元。
4.炼铁厂安环科科长杨军荣,安全工作抓的不细不实,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应负一定管理责任,决定给予经济处罚2000元。
5.炼铁厂主管安全生产厂长助理王文红,安全管理不到位,应负一定领导责任,决定给予经济处罚4000元。
6.炼铁厂厂长卫军民,作为炼铁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负一定领导责任,决定给予经济处罚6000元。
7.根据《2013年安全风险抵押办法》相关规定,结合事故性质认定,取消炼铁厂所有人员受奖资格。
8.由公司安全环保部根据事故性质,按照安全专业管理考核办法有关规定对事故所属作业区进行安全岗薪考核。
为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确保2013年生产经营、基建技改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公司要求:
1.加强全员安全意识教育。
各单位结合月度安全工作安排,以“5.25”事故为典型案例,积极组织开展由于护品穿戴、安全帽引发事故相关案例警示教育,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加强生产作业现场检查纠正、教育整改,规范安全帽佩戴、护品穿戴,切实落实作业过程单体岗位之间联保互保责任,做到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2.强力推行标准化作业。
各单位要在开展岗位双述工作基础上,紧密联系岗位作业实际,充分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下的危险因素辨识,重新审视、修订
第二篇:着火事故处理决定
*******
关于对**矿新风井口4电磁空气加热机组
着火事故处理决定
#公司各单位:
2016年1月18日6点58分,**矿新风井口4电磁空气加热机组发生着火事故,燃烧产生的烟雾顺暖风道进入新风井(进风)、井下作业头面,致使11、12采区紧急停电撤人、矿井局部反风,影响生产近4小时,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坏8.5万元。
一、事故经过
***矿新风井(进风井)于2014年12月28日贯通,2015年3月18日投入使用,供风量8000m/min左右,主要供风地区为11、12采区(东回风井服务于11、12采区),新风井井口冬季供暖问题因受燃气管路和环保问题等客观条件制约,无法采用燃气或燃煤锅炉供暖,为确保新风井冬季送风温度达到要求,在新风井口附近,设计、安设使用空气加热机。加热机采用电磁空气加热,专用油循环放热技术,加热后的空气通过专用暖风道进入新风井内。
3#2015年10月27日到货4台电磁加热空气机组ZKDC80型,是****有限公司产品,由****有限公司供货并安装,开始组装调试,于11月15日开机试运行。其简要运行原理为电磁加热导热油导热至热交换器,70度热风经风道送至井口至井筒,保证冬季井筒在2度以上,不结冰。整个系统有两路6KV电源经两台6KV/400V2000KVA变压器供电,四台800KW加热机组,三用一备(检修)。
该加热设备由某设计院做技术规格书,矿方参加了审查,由****有限公司中标。
因加热机房工程到10月份不具备安装条件,同时35KV线路工程及配套设备采购公司缓停。为保障新风井冬季井筒保暖,能够向11、12采区送风,确保**矿原煤生产,矿决定提前安装加热设备,力争在11月15日前监护运行,避免井筒结冰。为此,水电公司、动力科督促施工单位以最快速度形成6KV临时供电线路和加热配电室、加热室,在11月15日投入监护运行,由于为临时运行,矿未组织验收。
***矿安排水电公司负责运行管理,水电公司安排5人负责运行,经培训合格取证上岗,并制定了相关运行管理制度。厂家安排专人现场监护运行,随时处理各种问题。从2015年11月15日运行至2016年1月18日,1、2、3机组运行基本正常,4机组11月22日机组压力变送器丝扣处漏油(漏油约170公斤),停止运转,修复丝扣,加油后恢复运行,该机运转常有小问题出现,如:油压高(500-600pa)、低(0pa)达保护值停机约6次,运转一直不正常,2016年1月16日****有限公司安装膨胀箱,进行油压调整。
电磁空气加热4机组于1月17日10:30分开机运行。1月18日6:30分,值班人员赵云亮看井口温度并进行巡检,未发现异常,6:58分巡检时发现4机南侧与1号电磁加热柜机组进线孔上部10-20公分部位有火苗,立即去低压控制室停4号机,然后把3号、2号、1机组全部停机,又切断总开关电源,报告水电公司调度,通知厂家***,拿灭火器灭火,用6具灭火器,7:30明火灭完。
事故发生后***矿及时启动矿井火灾应急预案,采取了停电、撤人、反风应急措施,在7:15分对11、12等地区进行了停电撤人,东、北回风井进行了反风,9:12分反风结束后,由通风区、救护队、抽放区、动力科、安检科等单位联合进行了瓦斯排放。11:15分井下恢复正常。
二、事故原因
#####**矿组织安检科、保卫科、水电公司对现场检查分析,没有发现明显起火点,难以判断起火由何原因引起。
厂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配套厂家对加热机组残骸进行分析,对残骸各部位进行逐点查看分析,因燃烧较重,尚不能确定内部起火点,起火原因结论尚需进一步确认。
运行过程分析,4加热机组在11月22日出现一次油嘴松动导致喷油的故障,监护运行厂家维修人员进行了处理,有进入运行状态,在后续运行中又出现油压高(500-600pa)、低(0pa)达保护值停机约6次,在1月16日又对此机组进行了注油,然后通知运行人员运行。此时,监管单位水电公司未加强监管,未现场复查核实机组状态,未确定是否存在隐患,致使带病运行,出现着火事故。
三、责任认定及处理意见
本次事故是一起典型的责任事故,***矿从设备设计选型、到货验收、现场监管等方面存在漏洞,对造成此次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按照****公司《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第十七条之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处理如下:
1、***矿副矿长***为加热机组管理单位水电公司主管领导,对现场运行管理不到位,未尽到管理责任,罚款1000元。在**公司2月份安全办公会上做深刻检查。
#
2、**矿主管安全的副总工程师**负有安全监管不到位责任,罚款500元。
3、公司对副矿长**、副总工程师**进行安全约谈。
4、责成**矿对其它相关责任人作出相应处理,处理结果报**有限公司矿山安全部。
四、防范措施
1、**矿立即组织水电公司制定机组无油加热整改方案,实施无油加热机组替代工作,永久消除含油运行易发事故的隐患。2016年1月31日前完成。
2、**矿领导和水电公司加强对重点部位管理,明确近期电磁加热机组运行和替换采暖期间每天由一名科领导去现场上岗检查运行情况,有问题及时组织处理,确保安全运行。更换设备期间,水电公司安排一人参与夜班监护运行。
3、**矿水电公司负责完善巡检和消防安全制度、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现场已增加配臵到20具CO2灭火器,增加两个消防沙箱,20日安装3套视频监视探头及8个照明随时监视,及时掌握运行状态。由通风部门在风道配套温度、CO和烟雾报警装臵。研究在暧风道安装防火隔离门。
4、为确保另外3台暖风机安全可靠运行,厂家全面检修1、2、3机组,确保替换过程保证安全运行。
5、矿要加强地面基建安装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特别对高温高压容器、特种设备、高空作业、电气焊作业、起重重载等存在安全风险工作加强检查,避免出现地面安全事故。矿以此事故为例,在全矿开展警示教育,举一反三,避免出现其他事故。
第三篇:关于对炼钢厂3.16摔伤事故处理决定
关于对炼钢厂3.16摔伤事故
考 核 通 报
各单位:
2011年3月16日19:30分,在炼钢厂3#连铸机横移台车轨道北侧电缆沟发生一起工伤事故,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召开事故分析会,按照 “四不放过”原则认真查找事故原因明确责任者,落实安全措施,事故分析结果如下:
一、事故经过:
2011年3月16日连铸车间甲(白)班,清理2#、3#机横移台车电缆沟时将3#机北侧电缆沟进口处盖板拆除,至交班此项工作未完成,盖板未恢复,且此项工作没有交接(书面),乙班接班后,由组长曹延勇带领继续作业,19:30分时,其发现存放于东北侧的工具箱锁保护环开焊,遂决定用出坯天车吊走进行焊接,在指挥天车作业时,工具箱晃动了一下,曹延勇忽略了身后盖板已被拆除,下意识躲避时掉入电缆沟内,造成椎骨L2骨节爆裂性骨折,现在黄骅港港口医院接受治疗。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曹延勇作业时对周围环境确认不到位且站位不当,吊运工具箱捆绑不正确,起吊时指挥手势不规范,造成箱体晃动,曹延勇忙于躲避,是发生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连铸车间基础管理不规范,安排工作没有重点交待安全注意事项,交接班管理存在漏洞,拆除安全设施不及时恢复,且在交接班记录中未体现,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又一原因。
3、天车工操作不规范,在视线不清,歪拉斜吊的情况下操作,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4、安全科安全管理、隐患排查不到位,连铸车间未及时恢复盖板,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三、防范措施
1、全厂加强学习《安全生产确认制》,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工作前确认好周围环境。
2、加强对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的学习,确保本岗位操作规程会背并且熟练应用。
3、各部门加强对交接班的管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4、在全厂范围内开展隐患大排查工作,消除因习惯性不作为而导致的现场习惯性违章现象发生。
四、事故责任及考核意见:
1、根据公司中铁发生管字【2008】4号文件《安全管理考核办法》,第二章第5款第2条决定对相关责任人做出以下考核:
1)事故主要责任者曹延勇,考核200元。
2)互保人员何俊锴现场监护不到位,考核100元。
3)甲班3#机切割班长王超交班不进行安全交底100元。
4)甲、乙机长陈亮、冯海全安排工作不安排安全注意事项,交接班不规范,每人考核200元。
5)天车工竺爱华,操作不正确,考核100元。
6)当班天车班长李雷负管理责任,考核100元。
7)连铸车间副主任李海波负管理责任,考核200元。
8)连铸车间主任张之忠负管理责任,考核400元。
9)运转车间主任刘峰岗负管理责任,考核200元。
10)当班安全员时胜涛负管理责任,考核100元。
11)安全科副科长刘衍广负管理责任,考核200元。
12)安全科科长苑同友负管理责任,考核400元。
2、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以下考核:
1)炼钢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厂长王力,负主要领导责任,考核1000元;
2)炼钢厂生产厂长林卫东,负领导责任,考核800元; 3)炼钢厂设备厂长戴宗刚,负领导责任,考核800元;
3、根据《安全管理考核办法》第二章第5款第1条第3项决定对炼钢厂全体工资总额按1%考核,计22701.7元,去除以上考核5100元,其余款项17601.7元从炼钢厂当月工资总额中扣除。
各厂、部将此次事故,作为安全活动的事故案例进行学习,要求全体员工深刻汲取此次事故教训,并加强现场的检查、整改和考核力度,杜绝此类事故重复发生。
第四篇:特种设备事故及其调查处理
《特种设备事故及其调查处理》
一、有关法规、规定
(一)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列》
制定:2003年3月11日国务院令第373号公布,(朱榕基总理),共七章91条;
修订: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令第549号公布,(温家宝总理),共八章103条,其中第六章共11条“事故预防和调查处理”为新增内容;
(二)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制定:2007年4月9日国务院令第493号公布,(温家宝总理),共六章46条,规定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法律责任等内容。
(三)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制定:2009年7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15号公布,共七章49条,规定事故定义、分级界定,事故报告、调查、处理、法律责任等内容。
(四)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导则》TSG Z0006-2009.制定:2010年5月1日起施行,共九章91条,规定事故分级、调查,技术鉴定和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责任认定与预防措施,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批复与处理等内容,外加两个附件:
附件A:“特种设备事故术语与定义”;
附件B:“特种设备事故调查报告”(格式)。
二、事故定义与类别
(一)事故定义(《规定》第六条,《导则》第五条)
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因特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护、使用、检验检测活动中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特种设备严重损坏或者中断运行、人员滞留、人员转移等突发事件。
1、因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事故
指因特种设备本体或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失效和损坏,发生爆炸、爆燃、泄露等为主要特征的事故;
2、因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
指因特种设备相关人员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者操作失误等造成的事故。
(二)事故类别
1、按事故特征分类
事故特征指导致事故严重后果对应的设备失效形式和损坏程度。按事故特征,特种设备事故分为爆炸、爆燃、泄露、倾覆、变形、断裂、损伤、坠落、碰撞、剪切、挤压、失控或者故障等十三种。(1)爆炸
承压类特种设备部件因物理或者化学变化而发生破裂,设备中的介质积蓄的能量迅速释放,内压瞬间降至外界大气压力的现象。
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主要承压部件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设置、元器件损坏造成易燃、易爆介质外泄发生爆燃的现象。(2)爆燃(闪爆、闪燃)
锅炉炉膛、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内的可燃性介质泄漏与空气(氧)混合达到一定浓度,与火(或者能量)在空间迅速燃烧的现象。用煤粉、油、可燃气体等燃烧介质的锅炉,4、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
5、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2小时以上的。
(四)一般事故
1、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2、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
3、起重机械主要受力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
4、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3.5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的;
5、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
四、事故报告
(一)报告要求
1、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2、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二)报告程序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遇到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报告。
2、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尽快核实有关情况,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逐级报告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直至国家质检总局。每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1)对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由国家质检总局报告国务院,并通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
(2)对较大事故、一般事故,由接到报告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时通报同级有关部门;(3)对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事故发生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及时通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3、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逐级报告事故情况,应当采取传真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快报,并且发送传真或电子邮件后打电话予以确认;特殊情况下可直接采用电话方式报告事故情况,但应在24小时内补报文字材料。
(三)报告内容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及特种设备种类;
2、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造成的伤亡及遇险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初步确定的事故等级;
5、已经采取的措施,初步判断的事故原因;
6、报告人姓名、联系方式及其他必要报告的情况。
五、事故调查
(一)分级别组织调查规定
特种设备事故按不同级别分别组织调查:
(二)特种事故安全监管部门的事后工作
1、事故发生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事故责任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根据事故原因对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评估;需要制定或修订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应及时上报上级部门提请制定或修订。
(三)事故发生单位的事后工作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监督。
七、事故防范
特种设备存在于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遍布全国城乡各个角落。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少则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一定损失,重则人命关天,后果不堪设想。事故是可以防患的,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单位,小到每一个人,只要人人重视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1、强化安全防患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确保锅炉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是实施节能工程项目合同能源管理的前提,我们始终要将安全可靠摆在首位,强化安全防患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安全问题决不是公司几个领导的事情,而是全体员工,特别是位于一线的热能运行员及管理人员的事情,要在全公司上下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让“安全第一”成为公司全员的意识。
2、完善安全保护设施,杜绝设备不安全状态
工业锅炉作为特种设备,从设计审批、制造许可、出厂监检,到安装告知、使用登记、上岗特证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特别是在设计、制造和安装环节上,要注重安全保护设施的完善和质量,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程、标准的规定,绝不允许出现缺项、漏项,并确保产品质量要求,杜绝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人员不安全行为
公司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规章制度和运行操作规程,特别是对运行操作规程,要严格执行,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不能有任何折扣。要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和考核,全面提高运行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业务水平,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或者操作失误等不安全行为。
第五篇:事故调查及处理报告
关于9 · 13芳构化加热炉闪爆事故的处理决定
2016年9月13日6:45,化工一厂芳构化加热炉熄火,重新点炉时发生闪爆,造成加热炉对流室的弯头管箱盖板撕开、一名司炉工受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4.8万元,是一起人为操作管理事故,事故经过及处理决定如下。
一、事故经过
2016年9月13日6:15班长陈允庆在中控室发现甲醇断量,王小江和陈允庆先后到泵房查找原因。由于甲醇泵突然断量,造成加热炉的进料量波动增大,炉出口温度随之降低,由于炉出口温度与燃气阀连锁,导致燃气阀开度至100%。
6:38冯斯学发现燃气阀不断开大炉膛温度仍下降,判断可能炉火已熄灭,便对讲机呼叫王小江去查看炉子的运行情况,王小江到加热炉发现主火嘴和长明灯都已熄灭,便关闭主火嘴燃气阀(未关长明灯燃气手阀),同时对讲机通知冯斯学加热炉已经熄火。
6:42王小江回中控室取打火机与陈允庆前往炉区点火,王小江到加热炉二层平台配合点火,陈允庆点着火把准备点火,在距点火孔20公分处火焰被吸入炉膛,发生闪爆,造成对流室两侧弯头管箱的盖板被撕开,王小江被从看火窗冲出的高温热气烧伤左手臂。
二、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违章操作:加热炉主火嘴及长明灯熄火后,只关闭主火嘴的燃气手阀,未关闭长明灯的燃气手阀,造成大量的可燃气体进入炉内,而且重新点火时未吹扫炉膛就直接点火,酿成此次闪爆事故。
2、间接原因。(1)安全意识差,经验主义严重,认为熄火时间不长,直接点火不会有事,也可以缩短工艺的调整时间。
(2)班长指挥管理不到位,对炉子重新点火未进行把关,在未确认点火准备工作的情况下进行点火操作。
(3)出现异常情况时判断及操作滞后。阀位出现波动,未及时将自动改为手动,恢复“正常”阀位状态。而且主操缺乏经验,改手动操作涉后,阀位恢复偏慢,操作的预判性差。
(4)班组缺乏指挥汇报协调沟通:首先,甲醇泵是否能尽快恢复正常,主操不清楚,不利于操作调节;其次,主操没将炉子熄火时间告知司炉工;第三,对于点火前准备工作情况也互不了解。
三、整改措施。
针对事故的原因,提出以下整改措施,并举一反三,落实相关安全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确保今后生产安全运行。
1、修订炉子操作口令;设置警示牌;修改燃气控制参数,设定开度上限为80%;安装火焰报警器。
2、完善DCS系统机甲醇泵启停指示。
3、对芳构化加热炉进行技术改造,将自然通风改为强力通风(热风),既可节能也可稳定操作。
4、安装工厂局域网,利于工厂、部门领导对现场生产状况了解并实时监督管理。
5、推行电工现场值班。
6、加强设备管理,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开展设备“四懂三会”活动。
7、完善生产指挥及汇报制度,炉子熄火后,重新点火必需由部门领导指令。
8、制定天然气使用巡查管理制度,梳理天然气流程,加强天然气操作,关键阀门设置警戒牌,杜绝天然气管线跑漏窜。
9、完善岗位上岗制度,严肃转正上岗、转岗、复岗的培训及考核;强化岗位练兵,应急处置的培训;加强部门班组安全活动,领导带头参加;规范班组指挥汇报沟通机制。
10、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配足指挥领导干部和员工。
11、开展生活日活动,发挥厂长信箱作用,多听取员工心声。
12、全员学习一些急救方法,如心脏复苏,烫伤,蛇咬等。
13、全厂各部门认真总结事故,吸取教训、警钟长鸣,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以班组安全活动等形式进行学习教育,并做好记录。
四、事故处理。
针对事故原因,根据公司相关规定,事故处理如下。
1、陈允庆:当班班长,负有指挥操作处理不当、违章操作的直接责任以及管理责任,予以扣罚当月绩效奖、罚600元,并记大过一次。
2、王小江:当班司炉员,负有违章操作的直接责任,予以扣罚当月绩效奖、罚500元,并记过一次。
3、冯斯学:当班主操,负有操作处理不当、汇报沟通不及时等间接责任,予以扣罚当月绩效奖。
4、李奎:负有业务培训不到位责任,处罚300元。
4、李强:部门负责人,负有部门全面的管理责任,处罚800元。
5、吴飞:工厂第一负责人,负有全厂全面的管理责任,处罚1000元。
6、高方志:总经理,负有管理不到位责任,处罚3000元。
化工一厂 2016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