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邓三论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摘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关键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时代背景 精髓 重要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时代背景
(一)国际背景
进入新的世纪,我们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在加世纪的百年历史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既有辉煌,也有严重挫折。我们一定要吸取苏共解体的教训,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建设。我们党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执政党,只有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以保持先进性,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新潮流、新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解风险,因势利导,更好地巩固、加强和发展我们的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是邓小平同志作出的科学判断。1985年3月4日,在会见外国访华团时,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4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在邓小平提出这一论断后,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作为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后半期开始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一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要求破除国家之间的各种羁绊,按照统一的市场机制的要求进行经济活动。它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生产布局、投资走向、金融往来、科技开发、人才培养乃至环境保护,都跨越了国界,从而促使国家间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的联系与合作大大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国内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还将进一步发展。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与此同时,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浮漂,特别是腐败问题。再加上我们党正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刻,从现在起到新世纪头十几、二十年,一大批年轻干部要走上中高级领导岗位。在这种情况下,从严治党,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所有这些,都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来进行思考和研究,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走在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前列,使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一步巩固起来,经得起任何风险的考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科学判断上述时代背景深刻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时代条件,要求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以世界眼光去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我们党一定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承担起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精髓、核心及本质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核心、本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一是提出了什么是与时俱进。对,就是时代,就是实践;进,就是发展,就是创新。“与时俱进;就是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二是提出了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创新.是尸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脚踏实地立足于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江泽民指出:“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①“没有理论创新的民族,不可能成为强盛的民族。”②三是提出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态度。江泽民提出了“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一个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会造成思想混乱、社会**,那将是党、国家、民族的灾难。一个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如果思想僵化,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不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党的先进性,从来就是党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从来就是党能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就要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要在,实践中来体现,要经过广大人民群众从亲身经历中发自内心的认同。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冲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封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先进性,开启了广阔的视野和思路。它告诉我们:先有“先进”,后有“代表”;惟有“先进”,才能“代表”。所以,坚持党的先进性;必须把党建设好。它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12亿多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党建方面江泽民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主张:一是提出了“两个转变”思想,明确了党的历史方位。二是提出了“两个先锋队”的思想,体现了党的思想政治上的先进性同党的基础的广泛性的有机统一。三是提出了“两个纲领相统一”的思想,把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妁实践。四是提出了“两个基础”的思想,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五是提出了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些理论贡献,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分水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其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人心向背问题。江泽民、深刻总结了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指出“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①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员、干部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以权谋私,容易失去民心的一个问题是腐败问题。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人心向背问题。其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一方面要着眼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江泽民指出,着眼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共事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而且要使群众得到的物质利益不断有所增加。这样才能使群众感到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祖国的富强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另一方面要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末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江泽民指出:“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②其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认真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心群众、代表群众利益,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标准。要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经验,从群众的意见中汲取智慧。谁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同广大群众结合在一起,谁就有力量,有智慧,有办法。江泽民强调,要把人民作为我们想事情、做工作的根本衡量尺度。“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推进理
论创 新和实践创新的强大思想武器,不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人新活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丰富内容、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我们今天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科学指南和理论基础 .在把握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上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 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表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首要要求。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敏锐地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特点、趋势和发展要求,一是继续深化改革。二十多年改革开放,虽然已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因此,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要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特别是着重研究和解决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切实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二是扎实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为标志的科技革命条件下,要求我们要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科技含量,实现跨越式发展。总之,要明确先进生产力发展有哪些要求,怎样创造条件满足这些要求,在不断了解、不断满足之中,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从而实现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结语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围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努力掌握观察事物、判断形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方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他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我们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也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把握实质,领会精髓,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江泽民文选》
[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 [4]《三个代表论纲》 [5]《“三个代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新时代的旗帜》
第二篇:毛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目录
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10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15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2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32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32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36 第三节 坚定不移的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4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46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4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60 第四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69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6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7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79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9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9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9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05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08 第一节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08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们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116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28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28 第二节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战略………………………………………………133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4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4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162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72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172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82 第三节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0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95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95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08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16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216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的任务……………223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228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28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和形成和发展……………………………232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242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242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51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259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259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68 后记………………………………………………………………………………………283
第三篇:毛邓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题库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D 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改革 D.对外开放 【正确答案是】:C 3、我国改革的重点是()。A.科教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是】:B 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A.前提 B.基础
C.目的 D.手段
【正确答案是】:C
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发展和稳定的()。A.动力 B.目的 C.前提 D.手段
【正确答案是】:A
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 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正确答案是】:C
7、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 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 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 【正确答案是】:A
8、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正确答案是】:C
9、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对外开放为主、自力更生为辅 B.自力更生为主、国外援助为辅 C.互不相干、相互排斥 D.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正确答案是】:D
10.对外开放是()。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正确答案是】:C
1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正确答案是】:A
12.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正确答案是】:B
13.对外开放是对()。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C.发展中国家开放
D.全世界开放 【正确答案是】:D 14.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B.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发展A.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 【正确答案是】:D 15.“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正确答案是】:A 16.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著作是()。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D.《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正确答案是】:B 17.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健全民主和法制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是】:B 18.中国的改革首先在()拉开序幕。A.城市
B.农村 C.国有企业 D.个体经济 【正确答案是】:B
19、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是因为()。
A.改革带来了经济发展
中的一般性变革
D.改革是对原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正确答案是】:B
20.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是()。A.兴办经济特区 B.开放浦东新区 C.扩大出口 D.实施“走出去”战略 【正确答案是】:D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战略是()。
A.国内国际两种市场相结合 B.自力更生,独立自主
C.全面开放,兼顾内外 D.“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正确答案是】:D
22.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发展 B.创新
C.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正确答案是】:C
二、多项选择题
1.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的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归根结底看其是否有利于()。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正确答案是】:ACD
2.我国对外开放采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是()。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技术开发区 D.沿边和沿江地区 【正确答案是】:ABCD
3.实行改革开放是()。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正确答案是】:ABC 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首次提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非对抗性的
C.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应当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矛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发展是手段 D.稳定是前提 【正确答案是】:ABD
5、“三个有利于”标准()。A.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B.是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提供一个是否对错的判断标准 C.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
D.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正确答案是】:BCD
6、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A.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B.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C.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是因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正确答案是】:ABC
7、我国引进外资应遵循的原则是()。
A.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B.利用外资规模要适度,同偿还能力相适应 C.尽量吸收短期商业贷款 D.外资利用保证发展重点地区、产业的需要 【正确答案是】:ABD
8、邓小平一再强调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则
B.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C.必须坚持走市场经济道路的原则 D.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是】:AB
9、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时,首创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内容包括()。
盾 D.首次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正确答案是】:BCD 10、1956年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C.工人队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人民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B
11、毛泽东提出的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的方针包括()。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正确答案是】:ABCD
12、下列属于经济特区的有()。A.深圳 B.珠海 C.海南省 D.福州
【正确答案是】:ABC
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是()。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把发展作为首要目的,加强改革的力度,长痛不如短痛.【正确答案是】:ABC
14.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发生了历史性变化。A.中国人民的面貌 B.中国社会的历史 C.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D.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 【正确答案是】:ACD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否
2、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正确答案是】:是
3、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正确答案是】:是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确答案是】:是
5、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它也会使国家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以及环境与生态安全等受到挑战和威胁。【正确答案是】:是
第四篇:《毛邓三重要思想概论》试题答案
卷号: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B 2D3C4B5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bd 2abcd 3acd 4abd 5bcd 6abd 7abc 8abcd 9abcd 10abc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以人为本 2 3发展权 4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5生活宽裕、管理民主 6公平正义、充满活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4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坚持和平共处原则;坚持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
5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认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更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要点:性质(5分)、深度和广度(10分)。
2第一、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3分)
第二、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5分)第三、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4分)
第四、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3分)
第五篇:《毛思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知识点
《毛思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知识点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一、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基本上照搬了()A、苏联模式 B、匈牙利模式 C、波兰模式 D、南斯拉夫模式
3、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带有明显的()A、高速度的经济增长特点
B、重视农业和轻工业特点 C、封闭和半封闭的特点
D、备战型或准战型特点
4、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的命题是()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新的科学概括,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是()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7、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是()A、1987年党的十三大
B、1992年党的十四大
C、1997年党的十五大
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8、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
A、1942年延安整风
B、1945年党的七大 C、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D、1956年党的八大
9、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A、坚持关系
B、继承关系 C、发展关系
D、继承和发展关系
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想信群众,依靠群众
B、发展和解放生产力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列宁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1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回答()
A、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问题
D、社会主义实践问题
1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实事求是的理论
D、改革开放的理论
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A、十年“文化大革命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D、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义
1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实践基础是()
A、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经济特区建设
1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爱国统一战线
17、从1978年至1982年是邓小平理论()A、初步形成时期
B、形成轮廓 C、形成理论体系
D、发展完善
18、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9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A、形成轮廓时期
B、初步形成 C、形成理论体系
D、发展完善
19、从1989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A、初步形成B、形成轮廓 C、形成理论体系
D、发展完善
20、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新的伟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辨析题
1、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党的思想路线。(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靠实事求是;要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传统就必须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3)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为了达到新的实事求是。如果解放思想离开了实事求是的轨道。就有可能出现“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
(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并不等于随心所欲,必须同实事求是相联系,不能割裂和对立起来。
2、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在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方面是一致的,在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方面是一致的。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3)它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简答题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是:
(1)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2)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出现的两次飞跃和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1)在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方面是一致的,在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方面是一致的。(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3)它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四、论述
1、试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教文、民族、军事、外交、统战、党建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问题,第一次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1)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3)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6)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行台阶式的发展战略。
(8)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人民解放军,依靠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依靠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9)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