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赏识教育教学小故事
我的赏识教育教学小故事
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我谈一下发生在我们班上的一件事:
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子,叫xx,记得刚见她时,她穿着得体,脸蛋白白净净,是一个人见人爱非常可爱的小女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她是一个很聪明但个性特强的孩子,有时上课,你当堂指出她课堂跑神,她很不服气的神态,有时甚至摔书敲桌子,故意不认真听,好像要跟你对着干,想故意气老师似的,几次这样的情况下来,我们双方都被搞的焦头烂额,眼睁睁地看着她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我很苦恼,也很不甘,毕竟这样的事情很影响我上课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全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我开始思考合适的教育方法,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看一些和此方面有联系的书籍,并且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付诸于行动。首先我从家长入手,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并向家长说明孩子课堂上的这种表现,在得知孩子在家也是这样的情况,脾气很不好,看来,对她的教育需要换一种方式。其次,我开始反思自己,指出学生的缺点时语气要温和些,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课堂上看到她表现积极的一面就赶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张旗鼓地表扬她,让全班同学都为她喝彩,为她加油。最后,我找机会和她单独交流心声,比如:了解她心里的一些想法、聊一聊学校的奇闻趣事、夸一夸她漂亮的裙子„„她的脸蛋涨得通红,不好意思地呵呵一笑,只这一笑,我们之间的隔阂烟消云散,看得出来她内心因为我的关注和赞美而激动不已。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的“赏识”给了她精神上的滋润,使她产生了自信,拥有了积极争取成功的心态,后来,我发现她慢慢变了,上课比原来认真了,发言也越来越胆大了,不过我没有就此松懈,课下我还是不断找机会鼓励她,让她知道老师是欣赏她的、是关注她的、是的的确确喜欢她的„„随之而来的是这位学生更大能力的发挥,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了,现在她已经是一个活泼自信,积极向上的学生,还时不时地到我的办公室主动找我谈心呢!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到,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让学生从教师的赏识中获得一种信心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发挥潜能,学生成长的路上,有了周围人的不断“加油”声的鼓励,他就会在跌倒后,勇敢的、充满信心的站起来,继续向前拼搏。做教师要会用心、用爱去浇灌自己的学生,充分表扬和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私德曾经说过:“学生只有在 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生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赏识是久旱的甘露,是炎夏里的凉风,是种子的催化剂!愿在老师的赏识教育下,每位学生都像大自然的鲜花一样绚丽多彩!
第二篇:教育教学故事——赏识教育的作用
教育教学故事——赏识教育的作用
在赏识的激励中唤回潜能生的学习自信
“赏识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全新教育。他注重肯定、鼓舞学生的优点和特点,善于发现挖掘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它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信心,体现出教育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关爱。满足了潜能生渴望关爱之情,期待的快乐之意,寻求的自我之心。
自信是健康的心理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动力。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宣称“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正是有这种高度的自信,才使他作出了光照科学史册巨大的贡献,因此,培养潜能生的自信很重要,因为有些潜能生学习不理想,一般都会被同学们看不起,被一些老师冷漠,他们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内心痛苦,缺乏自信。
在教育心理学中,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孩子学习有进步,必须让孩子在我们热切的期望中建立自信心。“赏识教育”的作用正具有“发现”的特点,它的主旨是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人的潜在力,期望学生释放自我,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进取。因此,老师在教学中给潜能生一个赏识的眼神或一句赏识的话,就能改变潜能生失落的眼神,重新唤回他们的自信。如:我班上的王炜同学,性格内向,性情软弱,经常不完成作业,也不愿说话,有“关闭证”的倾向。为此,我找过了家长许多次,请求家长配合,督促。他的爷爷一有空就管牢背课文,慢慢地我发现他的课文越背越快了,从倒数第二(还有一个是弱智),已赶上和超过不少学生,我就针对这一现象经常表扬他,建议全班同学向他学习,这一主动,使他鼓足了勇气,树立了信心,更加努力了,半学期后,他竟然排行第三了,这时,我就给前五名学生进行了奖励,第一次拿到奖品的他,开心极了。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从此以后,他更有自信心了,上课偶尔也会举一次手,作业拖欠的现象也少了,下课活跃了,现在的背课已排行第二了,真的不可思议。
可见,赏识教育对“潜能生”有着特殊的作用。
第三篇:我的赏识教育小故事
我的赏识教育小故事
李彩霞
我校实施赏识教育理年念多年,我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从责骂到赏识,从赏识到成功。这充分说明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的我,就更需要借鉴这种理念,充分利用赏识这个有利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课堂上我所教的一个学生王星宇的自律性很差,不仅自己没学什么东西还影响了别人,真让所有任课老师头痛。有一次我进教室上课,刚巧碰到音乐老师也在,她有些生气地说:“你班这个孩子毛病真多,管也管不住!”我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果然上课没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气愤地说:“难怪刚才音乐老师批评你!”但是我发现再三的批评没起到任何作用,他的秉性丝毫没改。
学习了赏识教育后,我开始思考:调皮的学生也是学生,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得到赏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他比别的同学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吧——因为调皮,平时挨的批评肯定不少。我以前忽视了这一点,于是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调整方式。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只要看到他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就马上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但毕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坏习惯全部改掉是不现实的。所以遇到他上课又很不认真,小动作不断,对要掌握的知识模模糊糊的情况,我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这种学生是需要时间磨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我坚信,只要坚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哲人曾经说过,“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训斥只会压抑心灵,只有欣赏,激励才能开发人的潜能。希望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以及与家长,其他老师的配合,来慢慢地改造这个孩子,让他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但我会坚持。
赏识教育案例(转)“我 是 乖 孩 子 ”
严佳斌是从雷甸小学转入的学生。性格开朗、活泼,也比较好动。说话口齿不清,但很可爱。在上课时,总爱把手伸进抽屉里做小动作。刚开始时,我看到他在做小动作时轻轻地叫一下他的名字后,他就坐端正了。过了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后来,上课时见他做小动作时,就说:“严佳斌,上课不好好听课,那就不是乖孩子了。”他总说:“姚老师,我是乖孩子。”我说:“乖孩子上课要用心听讲的。”他坐坐端正,一会儿又开始做小动作了。几天下来总不见起色。我想,是不是我方法上出了问题。后来,我说:“这几天我发现严佳斌这孩子上课很用心听讲了,作业也做得很棒了。他真的是个乖孩子。”听了我对他的表扬,于是很端正地坐好。几天下来尽管有时还要做一下小动作,但比以前少多了。
第一组课文上完后,进行了检测,语文试题他答得很好。尤其是阅读文章中的一道题他答得最好。文章题目是《石头和小溪》,说的是,一块石头横在小溪中间,不让溪水流过,劝溪水知难而退,而溪水前赴后继、勇往直前,最后,把石头上的棱角磨平了。一道作业题的要求是: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这是一道开放题,很多学生在回答时抓不住要点。严佳斌是这样回答的:在困难面前要不害怕,不退缩,要勇往直前。我在他的答题上面写上“真棒!”两个大字。在讲评试题时,我大加赞赏了一番。看着他脸上荡漾的笑脸和那骄傲的眼神似乎在告诉我,他是乖孩子。英语老师说他的英语成绩也很棒。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然而,教育的失败往往是教育者不是从自身去找原因,而一味地去责怪孩子,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当教育遇到阻碍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教育有没有出什么问题。教师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切忌居高临下地看孩子的表现。一节课40分钟,总要求学生很端正地坐着,这样一节连一节,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也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我们不要太苛求学生,看到学生的一点过错就满心的不舒服,而加以指责。教育的成功就要从教育者自己身上去找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要学会接纳孩子的过错,允许孩子在波动中前进。要相信,孩子都是乖的。
第四篇:教育教学小故事
教育教学小故事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会学会了自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充满爱的关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
有一次,班里有个学生叫董策,他经常完不成作业,我找他谈了几次话教育他端正学习态度。他虽然表示改正错误,可没过一天有完不成作业。同学们也讽刺他,疏远他,他情绪一落千丈,他对我敬而远之,不敢跟我说话,有时在路上遇见我绕道走。
看到此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就像老虎那样凶,叫人害怕吗?我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原因就在于缺乏关爱每一位学生,对有缺点的学生不能耐心教育。因此,态度粗暴教育方法过于简单。我想对于成绩差,有缺点的学生决不能让他们掉队,因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小树啊!他们更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爱和鼓励。因此在教学时,我把评价纳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给后进生恰如其当、全方位地评价,同时恰当增加夸奖力度,欣赏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当他们不敢发言或回答问题不完整甚至错误时,我就耐心地对待,热情地启发,给予更多地理解和宽容。比如:“请不要紧张,老师相信你能回答这个问题。”有的学生上课开小差了,我就对他说:“如果你能跟我们一起学习,我一定回给你一颗星。”当学生回答问题好时,我就会说:“你真会动脑筋,我们都向你学习。”或者“你知道的真多,一定很喜欢看书。”这些鼓励性的语言,点燃了孩子们的智慧的火花,使他们获得了满足,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温和友善,胜于强力风暴。教师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缩短师生间的差距。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多么需要以上所讲的微微的南来风。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总之,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方法,只要我们使用得当,都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在英语教学的情景创设中注意了这些问题,相信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实效,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气。
我的教学小故事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转眼间,踏上教育工作岗位也7年了,平凡的我并没有出现过轰轰烈烈的事迹,可平淡的教学生涯给了我无穷的人生真谛及宝贵的教学经验。我爱我的每一位学生,从她们身上我能看见许多大人身上所没有的,我爱我的学生,看到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感到欣慰而满足。曾记得董雨珊转到我们班级的时候,我担心,不安,连着几次去家访,每一次的家访他总是有着一种敌意在眼中。记得那天刚上完课,老师反映他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冲突,理由是那么简单,他不满足自己的考试成绩,而老师又批评了他几句,所以当着老师的面把试卷撕了,并在课堂上大喊大叫,严重影响了老师的正常教学。为此我找了他,“你觉得今天的课堂上你表现的如何?”我问,“很好啊,谁又在告状了?”。“不要去管谁告状的,平时老师都尊重每一位学生,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只是角色不同,既然老师都尊重你,你是不是也应该同样尊重老师呢?也许有时候老师们的口气是重了,感觉有些伤害你,老师可以道歉,那你应该怎样去做才是尊重老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诚心的道歉吗?”董雨珊默默无语,神色虽如以前,但能感觉到他也在思考。“这次英语没有考好,应该考虑自己哪些地方还有所欠缺,必须要去努力的,回去想想,老师是真的想和你做朋友,我是真心的想让你的潜能发挥出来,变成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每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我就找他,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提出建议帮助他改正,并积极联系家长,共同探讨对于该生的教育方法,家校共同努力,逐渐的,他有所转变,班级的纪律好了许多,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师生的交流,细水长流,心灵的交流贵在诚心,换我的真心放在学生上,才能让我更了解学生更走近学生,董雨珊只是我桃李中的一个,曾为其付出了许多的日夜,他也带给了我宝贵的教育经验。
多年的教学让我更明白,孩子的心灵是那样的纯洁、美丽,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那样的脆弱而易碎,如玻璃。我们做老师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在与孩子一次次磨合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习着宽容,学习着理解。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言听计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
第五篇:教育教学小故事
初中数学教学小故事
董辉胜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学生听得明白,课后作业却不会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学生只是听数学,而没有做数学,也就是说没有重视学习过程。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总是直达主题,认为让学生掌握了几个知识点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忽略了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过程,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过程,也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学法。这样的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方法单
一、被动,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不多。长此以往,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难以提高。
学习过程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暴露学生学习中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也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学生在数学上是否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在于研究知识的过程是否有思考,是否经过自己的探究发现了数学结论。只有这样,对数学的体验才是自信和愉快的,否则就是自卑和痛苦的。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做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等等。由此可见,经历学习过程是多么重要。本人认为,要处理好过程教学,教师要做好下面三点。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由重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过程教学
回顾 本人过去的教学实践,最先是只重视数学结论,不重视过程教学,教学时尽量缩短知识的形成过程,而通过大量的模仿、记忆和练习,让学生快速地熟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这种教学忽视了得出结论的思想方法和探索过程,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记数学”,这就造就了“课堂上学生听得明白,课后作业不会做”的现象,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体验和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加工过程。过程是和一些具体的知识、技能或者方法联系一起的。它会带给学生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实践的机会和发现的能力,这些比那些具体的结果更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活动,学生在“操作、思考、交流”上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似乎没有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甚至要时时面临问题和困惑。其实,这个过程符合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会带来不可量化的长效回报,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极为有利,所以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所以对于“课题学习”“想一想”“做一做”的内容,教师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想去做。
二、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由重终结性的评价转向重过程性的评价
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态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等方面都纳入评价的范围,在评价中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把学生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事实上,采用过程性评价更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能起到激励作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面向未来。缺少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会导致学生只重结论,忽视过程,就不可能促使学生重视科学的探究过程,养成科学的探究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神。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只有在关注过程中,教师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最终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开始阶段,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现在很多初中生未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被动式学习。学习基础不扎实,造成他们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心,从而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对外界存在强烈的依赖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就不会存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点是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举措,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和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预留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索的能力,并使其自我探索能力得到锻炼。
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前人创造的知识精华,但学习活动也具有再发现和再生产的性质。学生不能只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应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这正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强调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让学生从简单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选择的探究,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才能培养好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