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铮教授访谈录-于丹对《论语》缺乏常识

时间:2019-05-13 22:0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朱维铮教授访谈录-于丹对《论语》缺乏常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朱维铮教授访谈录-于丹对《论语》缺乏常识》。

第一篇:朱维铮教授访谈录-于丹对《论语》缺乏常识

朱维铮:于丹对《论语》缺乏常识

2007年03月30日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在对于丹《论语心得》的批评声音里,著名历史学家、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朱维铮的观点引人注目:一方面,他毫不留情地批评于丹“没有一句心得是她自己的”、完全不懂《论语》;另一方面,他也强调,学者需要具备的一种重要素质就是伏尔泰的那句话: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然,也不能妨碍他人批评的权利。

孔子变形记

记者(以下简称“记”):先生长期研究孔子,请讲一讲《论语》的形成史和解释史。

朱维铮

(以下简称“朱”):《庄子》《孟子》《荀子》包括《墨子》里的一些篇章,直到《韩非子》,对孔子都各有见解,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一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从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到公元前二世纪中后期(西汉景帝、武帝之际),《论语》的原始结集本在文献中一直不见踪影,直到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时代,它才重新露面,变成一部很时髦的书,解释者起码有三个学派:“鲁论”、“齐论”和“古论”;到了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期,又形成一种通学派,对《论语》的文本、句逗、分章、结构、诠释等等进行研究。

我们现在读到的《论语》的本子(阮元主持校刻的《十三经注疏》本),不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编订的,也不是稍后些的人根据不同版本编订结集的,今天我们读到的本子经过了两次大的改造,一个是西汉后期,汉成帝的老师张禹编定的《张侯论》,有21篇;又过了200年光景,到了公元二世纪中期,有一个博学而影响很大的郑玄(中国第一位经学大师),他以《张侯论》为底本,根据不同版本进行点校,就是“我认为这里该用这个字、该这么分章”,他把《论语》的今本给定下来了,而且两汉间对《论语》不同解释的结集,也是他。郑玄死后不到一百年,何晏把郑玄的本子及其反对派的意见编成了《论语集解》。何晏后,南北朝时代,有一个叫皇侃的,受了佛教的影响,编了一个《义疏》的本子。到了公元八九世纪,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对郑玄、何晏的本子都持怀疑态度,要回到原典。

记:他们找到原典了吗?

朱:哪里有什么原典!郑玄的时代距离孔子生活的年代已经600年了。我讲这个结集的历史,是想说明,隔了这么遥远,又有这么多人物出场,即使其中“子曰”全部可信,拿它作为惟一依据将孔子捧上天或按下地,都是令人惊异的。

梁启超先生早在1920年就说过:自汉以来,围绕着孔子的今古之争、正学异端之争、考据性理之争从来没有停过,因而孔子渐渐变为董仲舒、何休,变为马融、郑玄,变为韩愈、欧阳修,变为程颐、朱熹,变为陆九渊、王守仁,变为顾炎武、戴震。而我的老师周予同先生说过,这话“颇能痛快地指斥数千年来学术冒牌失真的弊病”。

司马迁说,孔子是私生子

记:孔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朱:我与蔡尚思先生合著的《孔子思想体系》1982年出版后曾经引起过学术界争议,当时有人说要逐字逐句地批判。

记:为什么?

朱:他们最反感的可能是我考证了孔子的出身,我说孔子是私生子。这不是我说的,是司马迁和郑玄说的,关于孔子的第一部传记是《史记》里的《孔子世家》,原文是说“野合而生”。当然后来也出现一些传说,譬如有座尼山,夫妇俩没孩子,去尼山祷告后怀了孕。根据司马迁的说法:孔子出生时,他的父亲70岁,母亲17岁,他的父亲是个武士;生下孔子后,她的母亲就远离他父亲的家族,住到一个非常贫困的地方,而且终生不告诉他父亲是谁,父亲死后也不告诉他坟墓在哪里。直到母亲去世,孔子15岁时,一个多嘴的邻居、一位车夫的母亲才告诉孔子,他的父亲是个武士,坟墓在哪里。孔子听了很高兴,因为他本来是个“贱人”,就是平民。孔子自己承认:“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孟子也说,孔子小时候很“贱”(出身低微),替人看过牛羊、管过仓库;另外孔子可能还当过吹鼓手,今天儒家流传下来的丧礼是最繁重的部分。

于是说我侮辱了中华民族的圣人。我说谁是圣人?历朝历代皇帝都自封为圣人;我没有侮辱他,我只是根据可以获知的史料讲了一个事实。

记:司马迁依据的是哪些史料呢?

朱:司马迁是中国史学的鼻祖,《史记》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他说他记述孔子是根据先秦的一些史料,以及孔子弟子留下来的一些记录,但究竟是哪些史料,我们到现在不是很清楚。但有一个旁证:司马迁对商朝的世系记载得非常详尽,如《殷本纪》,他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谁做皇帝,从哪一年到哪一年,都记得清清楚楚。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疑古学派于是怀疑:你是怎么知道的?真是这样吗?学界普遍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这是司马迁编造的,差不多就在快要下定论的时候,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大量甲骨文;而清末甲骨文研究已盛行,此前王国维等人已经通过甲骨文研究发现司马迁说的是对的,而殷墟的甲骨文又提供了证据。王国维写过一篇《殷代先公先王考》,即证明甲骨文所述与《史记》非常相合。而我们到现在也不清楚,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他曾经到过孔子的家乡,这一点是肯定的。

司马迁对孔子是极其尊崇的。《史记》里,记载帝王的叫做本纪,记载诸侯的叫世家,其他的叫列传。他把孔子列入世家,可孔子没有封过侯,他一生的最高职位是做过3个月鲁国的司寇,鲁迅把这个职位比作日本的警察总监。司马迁等于给了孔子破格的待遇。

于丹不知《论语》文本为何物

记:《孔子思想体系》一书附录二《孔子和历代孔子崇拜者的关系问题》令人印象深刻,历史上关于孔子的很多反反复复、奇奇怪怪的事情都讲透了。

朱:我看于丹的书,劈头就讲“天地人之道”,借北宋一个不学有术的权相赵普的话“半部《论语》治天下”,宣称《论语》仍可作为“治国之本”。姑且不谈赵普有没有说过这话,即使相信宋人笔记,赵普也是为了辩护自己不读书,向宋太宗说他平生只读一部《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

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他死后两百多年,元朝有出杂剧,便将传说中赵普此语渲染成“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看来于丹比赵普更不读书,非但不知《论语》文本为何物,而且连传说中赵普所谓的将读《论语》的心得分成两半献给两个皇帝的出处也闹不清,居然在中央电视台宣讲“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一个字两个字,就够用一辈子了。”昨天我翻她的书,看到这段话,不禁吃惊。我非常纳闷:你于丹推崇赵普的话,是你的自由;你把经元曲渲染过的赵普的话当作史实,拔高为“治国之本”,也可自称“于丹心得”,但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价值判断,为什么同“一句顶一万句”之类说法如此相似呢?易中天为《于丹〈论语〉心得》作序,赞美她讲述了“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这说法实事求是么?

记:孔孟之道在中国历史上的变迁是怎样的?

朱:中国所谓的“道”,也有几次大的变化。我们所说的儒术,最初指的是“周公之术”,在西汉,孔子只是周公的绍述者;到了汉成帝,才开始给孔子封号,但周公位居“先圣”,而孔子只是“先师”。孔子本人对周公也非常崇拜的,他说“吾从周”。

到何晏的《集解》时,他提倡的其实是“周孔之道”,是当时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嵇康为什么被杀?罪名是“非汤武而薄周孔”,鲁迅就说,嵇康当时非死不可。

一直到唐太宗时代,周公被赶出太学,孔子升为先圣,老实听话的弟子颜回被奉为先师。此时出现的就是“孔颜之道”。

到了公元十一世纪,孟子地位上升。是王安石将孟子供进庙堂,他实行教育改革,将所谓儒家经典重新注释,他自己注了《周礼》,叫他的儿子注《诗经》,他的一个助手吕惠卿注《尚书》,所谓《三经新义》,成为科举考试的蓝本。后来宋儒朱熹等人反对的,就是这个《三经新义》。孔孟之道成为统治阶级承认的一个意识形态,应该是从十一世纪王安石变法之后开始的。

所以,讲孔子、讲《论语》,不能离开这些东西,否则你怎么讲?我们现在一些自称学者的人,连一些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没有一句心得是她自己的

记:我们现在回到《于丹〈论语〉心得》,您觉得确如易中天序中所说,能让孔子他老人家“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吗?

朱:别的我不想作评,只是有一点,他们说“我们是大众普及,不需要说出观点的来历”,我想,属于他们本人的东西大概是很少的。布道也好,一家之言也好,你在公共平台上必须说清出处,这个我想在国内外都是基本要求。我让学生找了一本来看,它有心得二字,那应该是自己阅读所得,但我看了一下,没有一句“得”是她自己的,而且我很吃惊的是,全书引用了他人的观点,却没有出现一个20世纪人的名字。这个我以为是非常不好的,因为我可以指出,她引的这段解释是谁的,那段又是谁的,包括她引了鲁迅的话,都不提鲁迅的名字,而旁边都写着“于丹心得”。

我以为,搞文史哲,在前人的基础上你能有新的、有突破的基本见解(当然不是那些细枝末节的见解),能有两三条已经很了不起了!

记:即便是转手贩卖二手三手的东西,做嚼饭哺人的工作,是不是也需要一点资格?

朱:她讲的那个《论语》,用的一些基本概念,都说明她不懂《论语》。譬如,她说这个人那个人的名字,我们知道,古人的名和字完全是不同的;对孔子弟子的一些东西,基本属于无知;还有《论语》的分章,朱熹的《论语集注》是分514章,清朝考据孔子的有172家,他们又重新分了,我们现在基本上可以分清每一章是什么时候的,哪些可能是后人加进去的。我看了于丹,唉,她连传统的分章也没有搞清,把两个不同时期的章节混作一章,我就知道,这个人连常识也没有,从来没有人这样分过章。

我也不知道她用的是哪个本子。我本来以为她起码看过解放以后影响比较大的两本《论语》的注解:杨树达教授的《论语疏证》和他侄儿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杨树达解放前做过中央研究院第一届的院士,解放后做过科学院社会学科的学部委员;杨伯峻那个注释讲得很通俗,一般的人想了解《论语》,可以拿一本杨伯峻看一看。我觉得于丹连杨伯峻都没有好好看过。

记:面对下课之声,于丹也有态度:除非我有硬伤。您觉得她讲的有硬伤吗?

朱:用我朋友的话吧,她的书他也仔细看了,他说:“她书里讲别的话我都同意,就是讲《论语》的部分我不同意。”

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段电视视频,您和易中天先生在某电视台一起讲诸葛亮。

朱:那是两年前了吧,在某省电视台讲三国。今年1月易中天经过上海,还来我家叙旧、指教,送我他的书,这么厚一摞(手势,约有尺把高)。我翻了翻,我不想评论什么,人家是来叙旧的。当然那次主要是他讲,我听。

记:什么印象呢?

朱:他的知识面应该是广博的,但他以前是搞文学的,在我们搞历史本行的看来,各有各的视角。

记:网民有一种意见,面对经典,人人有发言权,我们不能剥夺于丹对《论语》与《庄子》的解读权。

朱:把历史和市场化结合起来讲,我以为一定会是另一种形式的扭曲。但我觉得学者需要具备的一种重要素质就是伏尔泰说的那句话: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当然,你也不能妨碍他人批评的权利。

本版稿件由《南方人物周刊》提供

采访手记

清华北大十博士拍案而起,指斥于丹无知。不论其言论多么耸人听闻,其核心意思,是在要求一个资格——向大众传播经典的资格。

一个人是否具备向大众讲解《论语》的资格?这个问题我们最好抛给专家。

关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形象和地位的诡异变迁,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先生有过一篇精彩文章。朱先生还和蔡尚思先生合著过一本《孔子思想体系》,当年曾经产生巨大反响。由他来判断于丹心得的成色,应该是合适的。

跟朱教授预约采访,他说,“于丹的书我只翻了两页,没有能够读下去。她胆子大。”记者问,这话怎么讲。朱先生说:“不懂的东西也敢讲,不是胆子大是什么?”3天后,在复旦光华楼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里见到朱先生,此时他已专门读了于丹的那本书。

记者感兴趣的问题是:向大众普及经典本是好事,这里有没有一个资格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向大众说《论语》说孔子?朱维铮先生认为:“历史文化的传播从来是有层次的。作为研究者,一是文本的清理,二是历史事实的清理,譬如孔子活了73年,他这73年是怎么一回事。”

当记者问到:历史学一向追求严谨,对于可靠史料之外的那些属于推测、阐发的部分,先生有什么原则时,朱先生说,他的原则就是,“无征不信”,“孤证不足为据”。他说,我一辈子相信两句话: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历史的事实是由矛盾的陈述中间清理出来的(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件)。

朱维铮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1936年生于江苏无锡,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经史学专家周予同教授。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著有《走出中世纪》《音调未定的传统》《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中国经学史十讲》等。

朱维铮教授访谈录

朱维铮老师是我校历史系的名教授,研究领域主要在中国文化史、思想史和经学史方面,可以称得上是这一领域的泰斗。朱老师从事历史研究至今已46年,成果丰硕,著作等身。

总记得一次朱老师开讲座的情景:整个3108教室被挤得满满的,窗外也人头攒动,讲至精彩处,窗内窗外掌声雷动,朱老师的魅力可见一斑。可惜的是朱老师已不教本科生了,但关心之情不减,感谢朱老师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整个谈话过程中,笔者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位长者的语重心长,殷殷期望。

■现在不少人对人文学科抱有一种功利性态度,认为文科没用,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我想,对于一个人文学科的本科生来说,多知道一点历史是有好处的,历史让人开阔眼界。现在有些人学些东西总是考虑它的功利性,这在我看来以后是要吃大亏的。因为人文学科很难说哪个东西有用哪个没用,它其实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积累是思考的基础。到了一定程度,你的积累如何,你的思考如何,你的眼界如何,都会从你所从事的每一个工作中显示出来。这个问题我想我们的本科生要好好想想,因为太功利了,太浮躁了,太跟风了,在我看来是学不好人文学科的任何一门。

中国一向重视人文修养,只是到了近五十年代,才出现这样一个越来越不正常的情况。靠文科是赚不了多少钱,但我想有些问题值得大学生们想想,你的所谓的价值判断标准到底是什么?是你从学习过

程中悟出来的,还是你跟风跟出来的,还是你追逐名利这些东西而确立的?我们的年轻人应该有思考能力,有认识能力,有独立见解,有对整个中国乃至于对整个人类社会的一种关怀,对人生有一种追求。在我看来在这几方面现在的大学生是非常的缺乏,不是一般的缺乏。一方面,青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青年都是那么目光短浅,只追求眼前的一小点好处而忘掉了重要的东西。那么,将来这一代青年控制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这个民族就是没有希望的。青年未必胜过老年,但老年人总是要退场的。青年的确是未来的希望——以前我对年轻人有很高的期望。四十六年来,我看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的成长,却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我们年轻的学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失望的感觉,这就是我刚才批评的: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功利主义。比如说不少人想升官发财,但是升官发财了要做什么?没有一个人生的理想追求,没有一个对我们民族或是人类命运的关怀,那就只能凭别人摆布。这当然也不能都怪年轻人,社会体制也应承担一部分责任。可是我以为,我们的年轻人既然代表着未来,那就应当对整体状况作一些思考。

■他们太多地以物质方面的东西来评判了

□事实上,世上没有一种东西是所谓无用的。我们人文学科很大程度是属于精神方面的,精神上的东西又怎能用能否产生物质利益这种尺度来衡量呢?历史上许多对我们人类在精神上有过重大启迪的人物,你能说他生前创造了多少物质价值?但正是这些人把他们思考的结果,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批判流传了下来,成为我们一代代人所一直享受的精神财富,这又如何能用他产生的物质价值来判断呢?

当然这不怪现在的大学生,如果环境是这样,造就人才的机制这么不健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确实很容易变得非常平庸乃至庸俗。可是你们是年轻人,是要承担未来责任的,那么就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接受什么。世界到底是青年人的,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大学生们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这样我们的未来才是有前途的。

■现在不少同学将来要继续读研深造,那么在本科阶段打下一个比较深厚的底子就非常重要,您能否就这一方面给我们提些建议呢?

□首先必须学好当前的功课。现在功课的设计和结构是有不合理之处,但它是必要的基础。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但是,我认为大学学习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就如刚才我所说的,任何一门知识都是积累的过程,很难判断哪些更重要。哪怕就是搞一个非常专门的历史研究,你也离不开整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包括国内的、国外的,乃至人类的。从古到今,人类书籍浩瀚,就算一个人生来就能读书,一天读一卷读到65岁,他都看不完18世纪以前的历史书籍,何况现在的书良莠不齐。如果你不会选择,不会思考,不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同时自己又缺乏一个很好的基础,就有可能被内容不好的书毒害,被质量低劣的书误导。现在的大学生也许有些地方确实比我们这些人要高明,比如玩电脑、念外语,但是他有很大一个短处,那就是太娇嫩了,要靠别人喂养。比方说一个历史系的本科生不会看文言文、繁体字、直排本,却满足于看别人的白话翻译,这在我看来是很荒谬的。我们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对本国文化都非常熟悉,有很高的修养。我不能要求理工科的学生也要有那么好的修养,虽然这对他们的总体思考有很大好处,但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生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因此,现在的基础没有可以忽略的东西。基础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比方说语言,作为人文学科的学生,掌握的语言越多越好,如果能掌握死去语言就更好了。基本知识方面,就如刚才我所说的,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现在新的理论层出不穷,一方面这是好事,可以供我们选择;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头脑去领会和消化,而不是抱着一种吓唬人或是拿来装饰门面的目的,所以基本理论要思考。

在做历史学问方面,我一向反对先立论后求知,先建立一个框架,然后再到处找一些东西填上,这就叫历史研究吗?我看不是,它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人家也不爱看。如果同学们真正要投入到人文学科的研究中,那么就应该很好地重视一下基本知识、技能和理论。

■现在学生中有个别人在写论文时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您对此有何看法?

□这与我们刚才谈到的问题有关系。太功利了,他就一定会这样做。你看,他要追求自己的文章发表,或是出版一本书,他就不可避免地会往这方面想。现在不仅仅是年轻人,而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懂得做学问起码的规矩。人类历史那么长,各个问题别人都研究过,那么,你就应该承认人家。以前的那些大家们倒都能这样做,牛顿就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现在这些人呢,把巨人阉割了,把那些腐朽的东西贴在自己脸上。他把那些道听途说的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东西冒充是自己的,这不仅是年轻人中不好的风气,而是现在整个学术界的悲哀。我非常希望这种现象会少一些。

■如今跨学科的研究学习方式非常热门,您认为这种方式会有助于研究历史吗?

□历史本身没有跨学科的问题,历史就是过去社会的一切。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就说过,我们知道的除了自然科学以外的人类的唯一的学科就是历史科学。但是,我们的史学有很长一段时间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领域内,历史越来越变成只是政治史,政治史越来越变为所谓的阶级斗争史。历史并没有那么简单。

由于人力、精力以及眼界的限制,实际上我们个人能掌握到的东西就非常有限。我经常讲我研究历史,从我在复旦做大学生开始吧,到现在有46年了,然而我还是觉得好像坐在闷葫芦里,每天都发现有很多东西是我不知道的,而对于这些东西我在有生之年还能了解多少?对中国历史上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还能解决多少?因此,历史学科的分工就是趋向于专业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广博的基础,那么“专”也“专”不好。只有了解了学科分工的真正意义,了解在做专门研究时需要积累些什么,你才有可能学好你的专业。

第二篇:于丹教授论语的观后感

于丹教授论语的观后感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下面品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于丹教授论语的观后感

精神食粮不可忽缺

人没有物质是难以生存的,连三岁小孩都会赞同这个事实。

但是要说人没有精神也难以生存,却未必人人苟同。于丹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列举了一个生动的寓言。

秋天,三个田鼠准备过冬物资。一号田鼠主动承担起储藏粮食的工作,二号田鼠主动承担起储藏取暖物质的工作。

这两个田鼠每天来来往往地往洞中搬运过冬物资,而三号田鼠却整天无所事事地东逛逛西荡荡,东张张西望望,一二号田鼠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我们都在忙,你也该找点事情做做,不然漫长的冬天怎么过得去?”

三号田鼠说:“你们忙你们的,我正在寻找着我的工作。”

那两只田鼠听了很是气愤,但又懒得与他辩解,心想:到过冬的时候再与你理论!便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了。

寒冷的冬天说来就来,由于他们提前储备了取暖的物质和粮食,于是在洞中舒舒服服地过起了冬天。一二号田鼠这时开始数落起三号田鼠:说他秋天什么事都不干,只知道游荡,现在却厚颜无耻地享用他们的食物。

三号田鼠说:“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我的工作并不比你们轻松。”

一二号田鼠以为他在耍无赖,便嗤之以鼻,不予理睬。

开始他们有吃有喝,日子还过得去,可是一个多月后,他们对这种不见天日的日子开始厌倦,一二号田鼠的心情烦躁起来。

这时三号田鼠不慌不忙地说:“你们别急,我来给你们讲故事。”

一二号田鼠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就围着他坐下了。

三号田鼠便将自己在秋天听到的,看到的娓娓道来,一二号田鼠听得津津有味,就像他们亲眼看到了秋天那天高云淡、金黄色的田野、和田野上忙碌的人们,还有人们在谈论一些古往今来的故事。

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悄悄来临。当他们精神焕发地走出洞时,一二号田鼠才恍然大悟:原来三号田鼠整个秋天看起来虽然什么也没做,但是他却在收集着过冬的精神食粮,要不是有了他的精神食粮,漫长的冬天还确实难过。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们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以后,必然会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这也是改革开放刚开始,人们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时候,中央为什么高屋建瓴地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否则,当我们在物质条件逐渐丰富起来的今天,才感觉到精神食粮的缺乏就晚了。我们现在就不会享受到如此丰富多彩的文艺生活和先进文化成果的回报。我们的生活就会像跛了足一样失去平衡。

精神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他无时无刻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像我们始终离不开自己的影子一样。

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体现着一种精神,对于这一点,庄子在《德充符》一文中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讲话:“我曾经出使楚国,路上看到一群小猪正在吃母猪的奶,没过多久,它们惊慌地从母猪怀里跑开了。这是小猪发现母猪再也不像往常那样关注他们——已经死了。可见小猪并不爱母猪的形体,而是爱着能够指挥母猪形体的精神。”(白话翻译)。

这充分说明了动物最可爱的是精神,而人又是万物之灵。“灵”就灵在精神上,所以人一旦离开了精神,与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区别。

“精神”虽然是无形无象的,但是它却无时无刻不在指挥着生动活泼的形体,发挥着无形无象的巨大作用。

所以人,要有精神上的追求,生活才能有滋有味,而精神追求离不开对先进文化的学习、借鉴、运用,可见先进文化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它能培养出我们的浩然正气,例如:抗日战争时期,人们一唱起《黄河大合唱》《大刀进行曲》等歌,自然会有一股奋勇杀敌的浩然正气由胸中直冲顶门。

因此在物质条件逐渐好转的今天,我们应更多地注重精神食粮的搜集,为美好的生活增添更多光彩。

于丹教授论语的观后感

最近学校组织我们看了百家讲坛的“美女教授”于丹讲解的《论语心得》,我深深的被吸引了。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她所讲的内容,还有于丹教授讲课时的气概。真是一种大家风范,言谈举止,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气势,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怪不得连易中天老师都发出了这样得感慨:神闲气定,娓娓道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诚可谓妙趣天成,观之可以忘忧也!

观看之后,我最为喜欢其中的处事之道,曾经拜读过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也提及了很多人生的哲理,做为有着极为丰厚物质国家的作者,其处事之道理却与两千五百前的孔子有着极为相似之处,如今应适用可见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多么丰富的财产,如果我们不懂得珍惜那却是让世人遗憾!于丹用其特有的魅力及丰富易懂的语言让子孙后代进行了理解了祖辈的文化也进行了心灵的洗礼。

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了,可人们的精神生活却空虚了!于丹教授说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的确,我们每天都在想着自己的口袋,想着车子,票子,房子。但一旦这些你都拥有了,回首过来你就得到全世界的幸福与快乐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你会有更多的欲望,因为你只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而没有看到我们内心的感触,以至于我们有时得到的越多而失去的也将越多得到的快乐也就越少。()片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人都希望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于丹教授认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子《论语》中孔夫子以他天地人合一的宽广胸怀告诉他的学生们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而孔子的这种儒家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里的诗人于丹以陶渊明为例,讲诉其罢官归隐的事例,当然当今社会能做到这点的人为之甚少。但还是在人们心中唤醒了那片曾经都梦想中都曾有过的桃花园!

论语中虽然只是记录孔子的简略的语言,但其高度的概括与深奥的寓意还是让人叹为观止!孔子思想核心以两个字为主一“恕”一“仁”,此二字我们都可以理解为“爱”,“恕”是爱他人,于丹教授说圣人指的“恕”又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我们都听过,但也许都只是听说而已,有几人去做过呢,我们总是在抱怨别人,抱怨父母唠叨,抱怨朋友不够意气,抱怨孩子不听话,爱人不上进,可是在你百般抱怨时是否想过自己是否做的更好身为子女,身为父母,身为朋友,身为爱人,我们又做的怎样呢?其实和孔夫子很久以前就教给我们的不抱怨的办法,就是该放下时且放下。我们对别人宽容一点,其实就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仁”字也可说为爱,爱人!学会爱他人,你我会快乐!

孔子的思想还有很多称之为精华的,做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懂得学习,树立一名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不愧对于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遗产,也不亏对于教育事业的先行者!于丹教授论语的观后感

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把孔子的《论语》诠释给世人,使我们能够领悟到《论语》传递的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她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

人生在世,面对生活、工作的种种不公,除了检讨自己“三省吾身”之外,或行我们更多的是包容,于丹在谈到孔子“仁者不惑”时讲到,“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小了”。面对那些“利”字当头的人,或许我们更应该坦荡处之、平淡视之、淡漠待之,正所谓有容乃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里面所教给我们的这种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总之,在当今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社会潮流中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真的能给人以心灵净化,如一丝清泉沁人心脾,让人陶醉,给人以启迪。与友宽容,与同事宽容,与亲人宽容,与生活中一切给予宽容,播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我想收获的就是一种熠熠生辉、一种和谐的美。宽容是人生的哲学,但更是一种境界吧。————————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对我们来说才算是好朋友,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朋友算是坏朋友,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坏朋友呢?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

《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其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耳熟能祥的,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今天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

下载朱维铮教授访谈录-于丹对《论语》缺乏常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朱维铮教授访谈录-于丹对《论语》缺乏常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