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阳光心态迎考 我女儿如何考上北京电影学院
阳光心态迎考 我女儿如何考上北京电影学院
每个人至少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数学、逻辑、音乐、身体、空间、有际关系、内省和自然观察。以此衡量,“差生’几乎不存在。
2008年,我还是一名高考考生家长。女儿2007高考失利,女儿作文文笔优美,2008年想通过发挥写作优势参加艺术类戏剧文学专业考试,实现人生的理想。面对艺考的激烈竞争,面对艺考种种潜规则的扑朔迷离,我们全家人从彷徨、迷茫到决定艺考,同心协力克服困难,终于冲破一道道难关,用爱、温暖、努力、毅力音符为梦想谱出了一曲成功的乐章。
今天,心中依旧惴惴不安,不知道我这笨拙的笔,如何才能将这篇文章写好,给予参加艺考的家长和孩子一篇具有较好参考价值,并能从中受益的文章。
2009年的艺考,面临着人数不断增加,招生地域的不平等等严峻形势,其中有不少的考生因平时分数在二本或三本之间,想上一个心仪的大学,或者想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想通过走艺考这条路,实现上大学的理想。
艺考专业有:音乐学、美术学、雕塑、摄影、舞蹈学、舞蹈编导、绘画、动画、音乐表演、录音艺术、艺术教育、戏剧学、艺术设计学、表演、导演、艺术设计、美术学(师范)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学(师范)专业。在众多专业中家长要认真分析孩子的特长和功底,选择专业考试。
有的专业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培训才有把握考上(如美术和音乐类),有的专业只要孩子有很强的文字功底,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和准备,也能拿到如编导、戏文专业文考证。如果选择了艺考,就选择了风雨兼程。因为,艺考不仅专业课要过关,文化课也要符合招考学校的录取规则,每年都有一批考生因文化课没达到学校的录取线与心仪的大学交臂失之。所以专业课和文化课不能顾此失彼,要两手共抓,才能双赢!
艺术类高考考试一直呈火热势态,如果孩子有能力和天赋考这类学校的话,家长就应当给予支持,有的孩子属于多才多艺型的孩子,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发展空间,让孩子通过拼搏,找到他们自己的天空。尊重孩子的学习意愿,容许孩子自由地选择学习,父母在孩子的身旁耐心地帮助他们透彻地分析,帮助他们进步、使孩子更好,也是父母亲所追求的,看着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学习动机会趋于强烈,不断给他们掌声鼓励、支持、与帮助,协助孩子出类拔翠。
一、精细做好准备:由于孩子功课紧张,没有很多的时间做艺考前期的准备工作,家长这时候需要通过网络广泛收集各类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信息,仔细研究各考校招生简章里的专业要求及考试内容,不能盲目,要有目标和侧重点。有的孩子见学校就考,考了十几个学校,到头来一所学校的文考证也没有拿到,耽搁了文化课,经济上也损失了颇多,其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确定要考的学校及专业,根据学校考试的难易程度和知名度排列出一类、二类、三类学校。
一定要有一个主攻的学校和保底的学校。从各方面详细了解各学校的专业要求,我通过女儿考试的几所学校的戏剧文学专业,发现各类学校老师对文章风格的倾向各不相同,比如中央戏剧学院老师喜欢文章的朴实,中国戏曲学院老师对文章要求是真实;而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喜欢文字的优美与华丽;北京电影学院老师喜欢精彩的故事情节。
考生根据学校的考务时间,合理安排考试日程,有的相近专业在考试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兼报。如考戏剧文学的可以兼报编导专业或影视管理专业,当然了,编导还有一个才艺表演,你必需拿出可以向老师展示的才艺,如果你没有什么才艺,可以考虑通过短期训练朗诵,到时候配上优美的音乐,也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影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则要广泛地学习一些影视方面的知识,包括国内外影视动态和一些电影知识,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一部分笔试题目,(由于管理专业的题目涉及广,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完成其中80%题)在面试中从容面对考官的问题。
由于艺考考试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家长和考生从心理上一定要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思想,艺考考二至三年也是很正常的事,所以要用阳光心态和孩子一起奔赴考场,一类学校走不了,就走二类或三类学校,如果再不行,还可以走普通高校。这样孩子的压力也得到缓解,让孩子积极做自己喜欢的事,在学习上效果非常好。
二、阳光心态迎考:由于每个学校艺考考试时间安排各不相同,有的学校在春节前考,有的学校在春节后考,这期间需要家长密切注意各校网上报名时间,将要考的学校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及考试内容一一列在一张表格上,便于提醒和查阅。有的学校在考前有辅导班,如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戏曲学校有考前辅导,至于要不要参加,可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孩子对专业课掌握的程度,参加辅导班只能知道学校对于专业课要求是什么或者是泛泛的知道一些常识,切莫将希望寄托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之中。且这与考试的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每个学校的老师也不可能提前泄露考试内容。有的学生抱着和辅导老师混个脸熟的想法,试想辅导班几百名学生,老师那能一一认识,即便认识了,到了考试也经过了很长时间,老师也淡忘了,再者,主考官也不一定是辅导老师。另外,在孩子考试过程中,陪考的家长可能会在学校会听到一些信息,这考生是某名人家孩子,那考生是某明星的侄子,不妨权当没有听见,否则的话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我在陪女儿在北京电影学院考试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位和女儿同考场的孩子家长指着一位家长说:“他是我的曾经的同事,他和中央台某主持人关系特铁,孩子一试、二试、三试发挥的不错,考题也似曾相似,尤其是影评,是在老师辅导下写过的。等我孩子考完以后,我去找他说说,疏通一下。”当时,看着她那份傲气,我心里真是七上八下,我们在北京两眼一抹黑,人生地不熟,茫无头绪地来考试,甚至有些后悔让女儿来考试了。录取发榜后发现,她家的孩子最终没有被录取。所以无论家长和孩子都要以阳光心态迎考,让孩子亲手彩绘出自己绚烂的天空。
三、操之在我赢得机会:面对艺考需要用足够的勇于去面对可以克服的挑战。面对艺考,你不一定能百战百胜,要有得有失。你可能这个学校一试没过,可能那个学校没过二试,但是有可能一个学校三试顺利通过。这与艺考的运气非常有关,对于每一次考试,都会遇到预想不到或准备不足的情况。
对于每一所学校的表格的填写也要认真地填写,因为如果你字写得好,那么你在第三试的时候面试会给老师一个特别好的印象,如北京电影学院报名时会让每个考生填一张表格,这个细节也要引起重视。字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行。很多考生字写的歪三扭四,试想老师拿着这样的表格看,对你能有好印象吗?
还有每一次考试过后都要总结经验和教训,考的好的地方,那些地方不足。这在热身考试中格外重要(我把前两个学校的考试当做女儿的热身,总结一些临场经验。)为考主攻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四、此处无声胜有声:有的学校把面试放在第一试,老师通过与考生的对话首先了解考生的大概情况,他会问你一些学业上和兴趣爱好等问题,有的学校会在第一轮笔试后接着进行面试;有的学校面试放在最后一试,提问与考试专业相关的问题。说明你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要更加慎重!面试通过体态语言如表情、手势、姿态、服饰向老师展示你的学识和修养,这也是决定老师是否录取你的最关键一步。
心理学家有一个有趣的公式:一条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调+55%的表情动作。这表明,人们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印象。因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说“无声的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体态语言的独特性、可视性和直接性,对于面试的考生,具有不可抵估的环节。这时候你需要一个微笑加上一个眼神眉来眼去传真情,用姿态展现你最美的风采,头要端正,腰要直,肩要平,挺胸收腹,重心放在脚底中央稍住偏外侧的位置,双手自然下垂,这样才显得精神振奋,阳光、真纯、自信。
穿上你最有感觉、最能表现你的气质的衣服,不必是名牌,更不是华丽。形式好、色彩好、穿起来合身得体,那样你就会有自然和大方的表情,不会因你的服饰而产生潜意识的拘束和不自然,善用无声的语言展示你的自信和有声的语言(丰富的知识)打动每一位评委老师。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我要展示自己独一无二的风采!
五、静候佳音,等待花开:考生经过一、二个月的奔波和数场考试,回到家里就要收心集中精力复习文化课,不要为等待文考证而焦虑影响复习,心态要平和,努力使生活学习保持平衡,记住无论失败绝望,都成为过去,忘记昨天,在文化课上要竭尽全力去拼搏。收到文考证后,复印一份贴在墙上,制定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自我激励,相信总有一种方式让你脱颖而出!
最后,我引用一位北京电影学院赵鹏逍老师的话绾结全文:世上没有天生的“名贵种子”,身为草根又有何惧之有?只要你还没被踩死,早晚有一天,你会发芽,给点阳光你就可以怒放,给点春风你就可以灿烂,当你出落成一株参天大树的时候,你就可以用枝叶的簌簌来表达你对命运的感恩,你甚至可以宽容地对待那些曾经的腥风血雨,因为我相信,你最终是否能够成材,取决于你的坚韧不拔与坦然豁达,所以,不必抱怨成长的环境,还是去换一个坦然的心境吧,请相信我,日子长着呢,你的未来属于你自已„„
第二篇:我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过程
考研日记:我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过程 作者:周楠(读书中)
我考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过程 作者:周楠(转自作者本人的网站)
回忆回忆考电影学院的过程吧
我是2005年5月第一次来到北京,当时本科还没有毕业,(我的本科六年才毕业,因为不好好学,本科是电子信息工程,还跟院长打了一架,被那厮严控禁止我毕业,后来通过另一些朋友,高压之下,勉强毕业。)所以一心希望能够“转学”来电影学院,当然这种想法是浪漫且不切实际的,但还是带着自己的“作品”来了。
所谓作品,其实是04年用了几乎一年的时间,在父母的支持下拍了一个全长95分钟的古装DV,是的,古装,95分钟,很可怕,基本上属于脑子进水才会开始做的事情,但还是在朋友、家长的支持下完成了,现在回头看看,片子当然很傻,但是这个过程远比影片本身更让我坚定了做一名导演的念头,因为这样充满创造感和成就感的生活,与大学的枯燥无味相比,简直是天壤云泥。《刺秦》海报1 《刺秦》海报2
到了电影学院之后,直奔导演系,当时导演系和表演系还在一个楼里,叫做“表导楼”,我是抱着“转学”或者“破格录取”的梦想来的,毕竟自己还有点拿得出手的往事。
到了导演系之后,一开门是王老师和徐老师在聊天,很快乐,很轻松,但这种轻松带给我的却是更大的紧张,我说明了来意,得到的当然是“我们没有过这个先例”,于是乎,我又抱着我的材料来了办公楼,本想直接找院长,却被保安拦下——我连院长姓什么都不知道。
于是再次回到导演系,遇见了田壮壮老师,当时田老师正给学生开会,指挥着两个学生搬凳子,我很羡慕他们,但是更坚信我会比他们更好,硬着头皮喊了一声田老师(我没认出来,是听学生们喊的,探头看了看导演系的上课安排,姓田的只有一个人,这才确定下来),跟田老师说明了来意,田老师说让我等一会儿,他开完会再跟我聊。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我发消息给北京的朋友,让他们帮我查田老师拍过的作品,结果傻了,《猎场扎撒》、《盗马人》、《蓝风筝》、《德拉姆》,一个都没有看过!正郁闷着,田老师开了一半会就出来找我,我又把自己的详细情况跟田老师说明,田老师乐了,说:“你啊,就是没正事儿对吧!”我说,“不是我没正事儿,而是我还没有开始从事正事儿。”——类似的问答吧,具体记不清楚了,但是田老师对我说,“既然你基础那么好,又这么有信心,你应该考咱们学校的研究生啊!”然后又带着我找王老师,跟我推荐进修班。电影学院,当时我能选择的进修班有两个,一个叫做“研究生进修班”,一个是“导演系进修班”,“研修班”比“导修班”讲得更基础全面一些,当然了,后者比前者深一些,而且需要经过一定的考核过程,斟酌衡量之后,还是决定上研修班,打好基础,准备考研。换句话说,被田老师的一番话点醒了,反正马上就要毕业了,何必转学重新来过,既然有信心,那就去考研究生!
回家之后,父母都支持这么做,于是给电影学院汇款。拿到研修班的上课通知书的时候还着实激动了一会儿,母亲现在还留着那封信,就仿佛是我真的考上了电影学院一般,到了8月底,收拾行装就义无反顾地来了北京——竟然发了11个大包裹!还不包括和父亲手拎的4个。
到了北京,住的是与一对朋友合租的房间,就在电影学院对面的小区,(直到写下此文的2008年1月,仍旧住在这里,朋友们已经搬走了,我和女友住在这里。)经过了3天的奋战,终于把房间布置得焕然一新,父亲一离去,压力似乎立刻大了起来,这不比大学阶段,大学阶段身边还有别的亲人,而如今,倒是成了一个彻底的“北漂”了。北京的家,整理前就是这个样子 整理后焕然一新了
研修班上半学期的课程含金量真的很高,我不知道现在如何,就我记得的课程说一下吧,但应该还不全: 【上学期】
周一上午:大师研究。授课老师:王志敏,杨慧,吴琼,戴德刚 周二上午:影片分析。授课老师:孟中 周二下午:中国电影史。授课老师:陈山 周三上午:当代思想文化概论:崔卫平周四上午:电影编导基础:授课老师:苏牧 周四下午:马列文论。授课老师:叶远厚 周五上午:影视技术概论:授课老师:李念芦
后来还在周五下午开设了“影像思维”,授课老师:高向明
一上学,对自己的知识体系、电影思维、学习心态几乎是整个的一个颠覆。首先,坐在课堂里堂而皇之的谈论电影了,这本身就是一件令我欣喜若狂的事情,而老师们所给出的知识、理念、思维逻辑,是我前所未遇的,我几乎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自己知识的枯竭以及对知识的渴望,几乎每一个堂课的每一分钟,我都能够感觉到整个身体处于一种紧张状态,每个毛孔似乎都在吸取着养分。从理工的课堂上来到电影学院,我从未想过会有如此大的冲击,这就更坚定了我一定要考上电影学院的念头,整个上半学期,除了最后考试前的几堂课之外,我没有旷过一次课,没有任何迟到的情况(oh,当然,这得把思想文化概论和马列文论排除在外,对不起崔老师叶老师。)
上学后没几天,我就被打击了一次,班上一个崇尚大师的同学说带我去买碟,我就懵然地跟他到了一个叫做“大象”的碟屋,不足5平米的小屋子,四壁上全是DVD,这样的规模是以前不曾见的,然而其内容更是让我直接崩溃。印象中,那个房间里面该有近千张碟,但我看过的应该只占百分之一,我现在可以更为公正地看待这个问题,但是当时则如同当头棒喝。“大象”的老板据传是一名考电影学院导演(或者文学?)系屡次不中的学生,而且似乎将他阻拦在电影学院之外的是他极差的文化课,于是他便弃而不考,在学院对面做起了DVD生意,说自己攒够了钱就要自己拍电影。我对他的精神表示佩服,然而当他的口中说出了对电影学院的鄙视和不屑,对老师们不能够欣赏他的才华的愤愤不平,我是愤怒的。因为整个学院,这些老师们,刚刚为我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而他竟在辱骂他们——我向来鄙视那些考不上而说学校有问题的人,固然这样的选拔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尤其是电影艺术的创作者,以一种极低的情商、阴暗的报复心理去看待生命中的挫折——而造成这样后果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自己的文化课不过关,换句话说——综合素质不足,我绝不认为这样的人会成为任何领域的杰出人物。
当时我被“大象”的小老板镇住了,他口中滚滚的汹涌的人名是我不曾听说过的,是的,就在当时,我还对新浪潮,新现实主义,波兰电影,伊朗电影,日本电影一无所知,我不知道特吕弗戈达尔让雷诺阿,不知道德莱叶法斯宾德赫尔佐格,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当他将诸如特吕弗的处女作,戈达尔的遗作,以及某人的“最有特点的作品”之类全都压在我圈起的手臂以及内心上的时候,我忽然升起了一种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无知而绝望,因为我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而是觉得,这么样一个口若悬河的人尚且考不上本科,我考研的路得是多艰难啊!而且当我问老板,有没有什么好莱坞的新片,老板那不屑和厌恶的神情就仿佛是我在大悲寺里要肉吃,他说他从不看好莱坞的片子,包括我一直很推崇的魔戒,他说那些都是垃圾,我于是心生敬仰,觉得自己前两年的大量阅读其实是在声色犬马,特别像是一个养尊处优的花和尚忽然见到了苦行僧,从灵魂上感受到了至高无上的神祗正在鄙视着我。
怀着惴惴的心,我被忽悠了200多张碟,这些碟的大部分,只有专门研究某一个大师或某一个年代电影的专家才会想起阅读,它们既不是名家的名作,也不代表着任何一种流派,而只不过是某些大师们的平庸作品,以及一些曾昙花一现的影人们得不成功作品。我深怀着敬意病倒了,心里压力很大,这些片子让我无从下手,因为它们的大部分是那样的枯燥和遥远,以至于那一段之间,看电影变成了我前所未有的痛苦。每一张电影的封面上,“大象”的老板都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xxx的最xxx的作品,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xxx,也了解不了这个xxx为什么要拍这么xxx的作品,如今回头看,我在那一段时间所看的碟,它们中的大部分在电影史上都不值一提。我的心病和身体都转好于一个清晨,在上课前,我终于忍不住要向班上另一个崇拜大师的人求教,怎么那些大师的碟这么难以看懂,又这么了无生趣啊。同学告诉我,你快进啊!我看不动的时候我就快进,一会儿就看完了。
我于是知道,很多人的所谓大师,不过是烟花泡影,不过是酒后谈资,不过是他们用来保护和掩饰自己的一种绚丽外壳,我于是逐渐解脱了。
当然,和班上的同学们在一起仍然很快乐,直到现在还有联系的也有不少,应该说是一个特别和谐的氛围吧——至少在我所关注的小团体里面如此。慢慢地熟悉了起来,得知班上要考研的还果然不只我一个,压力又慢慢地起来了,不过还是靠着那一点自信和诚挚鼓励着自己,一定行的。
上半学期的日程被安排得很满,周一到周五,除了上课的时间,大部分在恶补我的知识储备,主要是看碟,少则一张,多则三张,基本上是利用下午没课的时间或者晚上饭后。我把所有其它的时间压缩到了极点,放学后立刻飞奔去食堂吃饭,随便扒几口就马上回家,往往我的同学们刚从主楼里面走出来,我已经吃完饭,走向车棚,真的很可怕,每次吃饭不超过5分钟的时间,从来不吃那些需要等的菜。因此经常出现的对话是:“哟,不吃饭就回家啊。走啊,一起去吃。”“啊不!我吃完了。”以至于后来有同学跟我说,曾经猜度过我是不是没钱吃饭每天饿着。
到了周末,就要去参加考研的培训班,政治和英语,这就占满了我全部的时间,若不是后来经常不去上周三的课(对不起,崔老师,再次对不起),一周之内则要被全部占满了。就这样极其充实地过着,极其贪婪地吸取着身边每一点养料和知识,又随着网上报名、现场报名的临近和走远,最后冲刺的日子来的特别快。
我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背政治上,谢谢我的好朋友娟儿,那时候我学郁闷了,就上网和她扯皮,我们当时发起了“先进‘性教育’”活动,也就是把所背诵的全部政治理论,活学活用为两性关系进行注解,我一边打字,她一边乐得不可开交,这似乎是我整个复习过程中唯一的轻松与欢乐。
可怕的政治课上课现场。。我用了5张图片拼成的
由于自己平时英语成绩好,就没有报英语的基础班,直接上了冲刺班,还在冲刺班上认识了日后的一个朋友,在第一堂英语课上,北京下起了第一场雪,很美,但我基本上已经无暇去欣赏。
这时,遇见了田有良导演,研修班的好朋友珊珊把我的剧本《处男证》给田导看了,而他正在寻找一个编剧为他完成一个电影的剧本。投资人是一个做股票起家的小老板,从小酷爱周星驰,现在有钱了,就想投资做一个类似于周星驰电影的、关于股票的喜剧片。这件事情本身是一件荒谬的事情(和日后很多荒谬的事情同出一辙),但是我和田导很认真,一稿又一稿地修改着,直到投资人觉得对他拙劣的原剧作改动太大,将我二人同时辞退。田导帮我争取到了稿酬——这几乎是我第一次凭借电影有关的事情得到了证明,我真的十分感激这次并不成功的尝试。07年暑假,《大话股神》悄然上映了,票房很烂,剧本很烂,我觉得自己的剧本恐怕更好一些。
转眼到了学期末,所有的课该考试了,只有通过所有的考试,才能拿到研修班发的结业证书,又或者可以继续学习,读学校的在职研。而我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放弃了这些考试,把经历全都放到了复习上,我知道我要的不是一个结业证书,也不是一个在职研,而是堂堂正正地考上研究生。
考试的日子就在新年后的几天,当时已经轻松下来,考试的教室在当年的表导楼,英语很简单(我被隔壁一同志抄得很惨,真的很惨,他的整个答题卡都是抄我的,而我那年拿了86分),政治感觉不出难易,导演理论好几道题不知道答案,还有答错的,诸如有声片出现的年代,轴线问题„„剧本则很满意,当年的考试是给了一个社会新闻,类似于“天气很冷,小王出来收衣服时忘带钥匙被关在门外,跟邻居大妈借电话打给男朋友,遭到拒绝。无意中遇到新搬来的小美,很热情地把小王请到家中,借了电话。同时邻居,一个很熟,一个很陌生,得到的待遇却是截然相反。”要求写一个短片剧本和一个长片的故事梗概。我写的短片是黑色喜剧,长片是套层结构的音乐剧,直到现在想起来也还是很喜欢,但不知道为什么最后拿了87分——150满分,等于我还不及格。
最后的成绩大概是,政治70英语86,剧作87,导演理论创作110。
又挨一次打击,我有点崩溃,当年新概念,我与一等奖失之交臂,余华老师说,我的字太难看了(汗)。高考,我与清华失之交臂,语文只拿了500多分(900满分,500多相当于作文零分,因为我客观题基本全对),又一次败倒在考研的战场上。还记得张建亚老师来给我们做讲座的时候,田壮壮老师先跟我们聊了一会儿,问我们谁要考研,当时我们参差地站起来好几个同学,然而最终,孙睿(《草样年华》的作者)披荆斩棘地上了学,而我名落孙山。
接下来的一年更难熬,寒假的时候还信心满满的自己,要对全家人有一个交代。尽管当时也对他们说,谁知道第一年能不能考上呢,然而在内心深处这是一种“谦虚”,可是当这种自谦变成了自嘲之后,不得不考虑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
除了日复一日没有休止地增加自己的电影阅读量,以及继续上研修班以外,我似乎找不到地方发泄我的郁闷和寄托我的理想,着实地颓废了一段时间,这样的颓废甚至直接影响了我的上课情绪,以至于我根本无法记得下半学期的整体课程安排,我唯一完整上完的是张会军院长的《电影画面》(至少我现在直到院长是谁了),还有侯克明老师的《视听语言》,孟中老师的《剧作》,都是很棒的课,然而我却尽数错过了。
下半学期,同班的好友可欣帮我介绍了一个剧本工作,通过珊珊,也接触了一些MV的拍摄,除此之外,几乎一无所成,倒是有不少时间,躲在家里,静静地打着美国服务器版本的魔兽世界。
9月开学,我已经成为彻底的北漂,父母对我的支持一如既往,我也准备开始新一轮的复习征战,调整心态,步步为营,但是我开始拒绝参加研修班同学们的任何聚会,总觉得一种无形的压力,让当年谈笑自若的我在他们面前抬不起头来。
仍旧是在珊珊的介绍下,为北广传媒策划了一个电视栏目剧,为Channel V拍了一个低成本MV,正准备自己拍一个短片,都已经定了演员,还没等缓过神来,田有良导演一个电话,把我拉进了《满城尽带黄金甲》首映式的筹备组。
长达3个月的工作辛苦而郁闷,仅仅是为了“《黄金甲》的首映”和电影沾边,我付出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换来的却是剧组中一批不怀好意的人的敌视和欺侮,我并不是没有骨气的人,但却切实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在这三个月里,我的工作时间是每天早上10点到凌晨2点,为此,我凌晨3点钟才能躺在床上,早上9点就又要出门,三个月的时间,我仅仅休息过5天,所谓休息,是我在家里继续完成我的工作。
每天的工作让人生厌,复杂的男女关系、勾心斗角让我第一次对这个行业(后来才意识道这些人不过是边缘的渣滓)产生了恐惧之心,3个月里,我们的首映式方案改了36稿,每天的工作方式基本如下:我早上10点准时到组,叫钟点工收拾房间,随便吃点东西,开始整理昨夜的稿件,或者和田导商量日程安排,12点左右,各位吃客陆续到位,饱餐一顿后尽数消失,而我继续联系各部门人员,找相关演出人员,写稿件,晚7点左右,吃客们再次出现,饕餮,然后回来,坐在会议桌前海阔天空,而我被逼无奈要听着这些言论以证明我对艺术工作者的尊重,还必须记下他们酒足饭饱后充满幻想的梦呓。11点左右,正式开始工作,大家会看看我新整理的稿件,根据新画面公司相关意见新写的流程,发表约一小时的自由演讲,各自散去,我留下来整理大家的宝贵意见,直到2点。
期间,我还负责了定饭,找演员,联系烟火、动画、模仿秀等诸多人员,为演员报销车费,买生活用品,收拾屋子等一系列的与艺术相关的工作,仍旧是一天都没有迟到早退,贡献着全部的精力和热情,忍受着所有的诽谤和不公平待遇,记录着每一次会议的胡言乱语。
——当然我也有失职的时候,我唯一没有参加的两次会议是讨论晚会工作人员大名单和最终工资分配的回忆,大概这些事情与艺术无关,所以不需要我的参与。而我的缺席的结果是,我在第一稿的大名单里,仅仅是一个“导演助理”,而这还是我忍无可忍之下,抢过某人手中的文件才见到的(我倒是通过此时能够看得懂田壮壮导演的《蓝风筝》了)——我于是力争,田导也帮我说话,最终挂名为副导演,而这种理所当然的事情竟然被视为一种恩惠,以至于在演出成功,最后发劳务的时候,某制片人仅仅给了我一万元——请不要以为这个数字很多,这其中包括了合同上规定的每天100元的交通费。
那些剧组里的前辈们早已消弭不见,身名俱灭一般地没有出现在我的面前过,而许多我出面联系的老师、同学、朋友、和一些制作公司、部门,全都因为最后受到了与我一样的不公平待遇,愤然地与我断绝了任何来往,也拒绝与我有任何进一步的合作。但我仍然感谢田导给了我这样的一次机会,至少,田导对我的信任是始终不变的,而通过晚会,我结识了汉新(其实是研修班的同学,但到此时才第一次合作)和贺志这两位知己好友,我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今天,在我拍的每一个短片里,都有他们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的汗水。并且,当我写下的文字,在首映式的夜晚响起,而负责切换卫星信号的我,独自一人看见张艺谋导演在美国,被我的文字感动落泪的时候,我的心灵是满足的,我至少对得起自己,和自己坚信的一切。
此时,距2007年考研只有10天时间。
我几乎放弃了考研,因为一个电视剧组已经许诺了我副导演的职位,可是当我真正去组里报道的时候,却被导演告知,副导演由投资方指定,让我继续做助理。我并不是心高气傲,但我不认为做助理是我的人生梦想,更不愿意承担一种莫须有的责任,让奉承和谄媚变成我的义务,让赔笑和照料生活起居变成我的工作。也许这种选择很艺术,但是对不起,我没有这么艺术。
于是我站在北京一月的寒风中,看着导演开车离去,但我不后悔,我觉得经过《黄金甲》的装孙子时期,我应该开始有点骨气了,尽管我没有文凭,没有专业背景,但是,我是一个不容侮辱,或者说,不容反复侮辱的人。
未来是迷茫的,我没有复习,但是报了研究生考试的名,07年只有姜伟老师招生,在此之前,我对他一无所知,报名之后,去听了老师两次课,一次课讲《小鞋子》,另一次课刚坐下就被查课的老师赶了出来——外班人是不许上导演进修班的课的。可是为了不让考试的势头停下,也抱着仅存的那么一点自信——甚至还有一点自娱精神,我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英语和政治不成问题,我感谢魔兽世界,让我的英语一直没有放下,政治就凭去年背过的内容,至少也没有拖我后腿。但是在专业课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还是失眠了。
于是挑灯夜读,翻开《电影知识词典》,上一年没有答上的几个词条还历历在目,然而,面对着一本厚厚的词典,时间是有限的,我心一横,算了,什么都不看了,既然是准备“从学术上裸体参加考试”,就干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最后,还是在临睡去前偷偷地看了几个词条,而这几个词条,鬼使神差地在第二天的考试中几乎全部命中。
剧本创作的考试方式是前所未有的,再也不要写一个剧本了,而是让写一个故事。我大概构思了1小时40分钟,写了1小时20分钟,疯狂的写,最后变成了一个有点类似于《骗中骗》,又有点类似于《9个皇后》的故事,说真的太复杂了,自己都回忆不起来写了什么,而且自己确实认为不如06年写点好,没想到,一发榜,竟然幸运地成了仅有的2名过线考生中的一位。
得到分数的当天,以前的女友和我提出分手了,下午被甩,晚上得知分数,一悲一喜之间,自己几近麻木。虽然是无心插柳,然而当这柳条开始发芽,整个人的心态就立刻变得很不一样起来。
最早的招生简章上,导师只要两名考生,而最终得知分数线确立之后,也才发现仅有两名考生入了复试,可以说几乎是100%的通过率了,但这时候的紧张程度反而更甚,因为毫无办法得知老师会不会临时改了主意二者选一,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带着更强大背景的人把自己挤掉,身边充斥着这样的声音:没有权势,没有花钱,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是天方夜谭。
甚至开始犹豫起,要不要再厚着脸皮请求父亲和全家人最后一次的帮助,用钱来解决最后的疑惑,但这种想法很快放下了,事实很简单,如果我的导师需要用钱来买通,那么这样的导师或许不值得用钱去买通。原谅我将事情处理得如此理性,也请原谅我对老师这样的猜度,但是,这种甚至连找人花钱都无从下手的局面,直接造成了我心理上的自卑感,而这样的一些念头加在一起,又是强烈的负罪感。
直到我决定将研究生期间的剧本《处男证》拍成短片,用自己的实力跟老师对话,所有的怀疑和紧张才消失不见,于是开始了紧张的筹备,感谢路路(后来成为了我的女朋友),佳玥,子君,汉新,英婕,珊珊,贺志,书承,樊伟,孙睿,小新,李爽,卫东老师„„所有的人帮我完成了一个至少在当时自己相当满意的作品——不过这个片子最终被我称为“烂尾片”,因为最后的几场戏由于子君远赴法国参加演出(法国国家歌剧院《悲惨世界》哦!)而未能完成,然而出现在屏幕上的影像让我对自己这一年半以来所做出的努力有了初步的认识,至少我知道我的学习是有效的,努力是有成果的。
直到面试当天,我仍旧没有拍完《处男证》,期间给老师打了一个电话,问老师能不能把剧本给他看看,老师说,还是拍完了再给我看吧。于是我一直辜负老师辜负到现在。等待面试的过程漫长而艰难,幸好有路路陪我,为每一个好的传闻而欣喜,为每一个坏的传闻而扼腕。
面试当天,路路陪我去了电影学院,她说要是老师不要我就帮我大闹导演系,虽然我非常欣赏她的这种做法,但是为了导演系的安危,我还是毅然决然地通过了面试。面试的过程我以后专门写点东西说吧,总之,一雪前耻,以总分第一的成绩,终于成为了电影学院07级导演系的研究生。
父亲得知这一消息,竟无声地落下泪来,母亲就更不用说了。路路已经被各种传闻折磨得麻木了,半天回不过神来。而我自己,当看到最后的成绩时,几乎不敢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8年来的全部挫折在这一刻全都变得值得,我知道以后的路还要自己走下去,努力地走下去,但是我至少,已经成功上路了。
上学之后的故事以后再写,赶在2008年硕士考试之前,完成这篇文章,主要还是想在兄弟姐妹们考试之前,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两年多以来的喜怒哀乐,考试前朋友们总喜欢聚在一起,随便聊聊,放松一下神经,也彼此充电打气,仅以此文作为我的微薄贡献,就当我是一个简单的朋友,和你们聊聊我的过去,我的奋斗,和我的喜悦哀伤。
写完了,还有好多的事情没有讲,干脆弄一个巨形的PS,陈列如下: PS:
1.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希望这个过程有任何的投机取巧的可能性,在如今中国的学术界,电影学院是为数不多的几个需要很强的综合实力才能一搏的学校,我可以负责地说,考电影学院的研究生的艰辛程度,不亚于清华北大,而且绝对高于一般的国内重点大学。
2.请保持谦虚和自信的状态,对于电影的学习,我个人的理解是一个“阶越”的状态,也就是说,量变和质变似乎特别明显,往往一段时间之内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但是就会有忽然的一个契机让你觉得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懂,这样的感觉会反复出现在你的学习过程中,一不要自满,二不要自卑,既然你选择了这个职业和这个梦想,那就努力走下去!
3.请至少保证1000部以上的电影阅读量,50部以上反复阅读,拉5-10个片子,或者20个以上的段落。在看300部电影之前先不要着急学理论,电影不是一个纯理论学科,理论往往是对拍摄经验的总结而不是指导,书籍往往能为我们带来共鸣而不是崭新的知识。
4.有可能的话,多拍片,但是拍片前一定要充分准备,拍完了要记得总结,我一般拍完5分钟的练习作业,都会写数千字的经验总结。
5.很多人问我研修班、导修班的事情,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家庭条件允许你用一年的时间,花10万块钱去学习你所爱的行业,那么请一定要参加研修班或者导修班的学习。如果你的家庭不足以支撑这个费用,那么请一定不要参加,我们要为了梦想而不断追求,但是我们也肩负着重要的家庭使命和责任,不要在大学毕业之后,又给家庭带来全新的负担。10万当然是比较滋润的生活,但是5万也是至少的,并且我认为,学习电影的过程不应该是清苦的,一个顺境会为你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可能性。
6.学习电影绝对绝对不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从理性上来说,它一定是快乐的,因为你在创作,你在证明自己,你在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但是过程本身是枯燥的、艰辛的,需要付出异于常人的忍耐和代价。这个行业中,还是有相当多的投机者和不善良的人,它们的存在直接决定了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它看起来充满了机会,但实际上也充满了泡影,一百个机会里面或许只有一个是真实的,而你会发现身边有一百个竞争者,不要为了一件事情的失败而气馁,并且对所有的事情都抱有绝对的热忱和忠诚以及认真的态度,行业内的“靠谱人士”不会辜负你的所有付出。
7.考试不是绝对的,但考试是相对的,考试结果是有一定的公信力的,至少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你的能力如何,请不要从别人的身上找原因,而是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在艺术的路上,每个人都是学生,也没有绝对的对错和高下之分,请尊重学校老师的选择,就如同你希望每个人都尊重你的选择。
8.努力,努力,再努力。用汗水和泪水浇灌你的梦想。在那段日子里,我也经常哭,哭很解压的,我一直都用它。价格便宜,童叟无欺。
9.写给所有的兄弟姐妹们,坚持你们的信念,但更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多看电影,多思考,多实践,多交流,天道酬勤,只要努力过了,至少不后悔,不愧对自己,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不是平等的,但人生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平等的,你怎么对待它,它就怎么对待你。电影学院也不是学习电影唯一的出路,它更类似于一条捷径,但是假如将它看作是唯一,并且在这条捷径的入口处反复原地踏步的话,电影学院就失去了它捷径的意义了。
10.最后祝愿每一个人都能够梦想成真,也希望和每一个人成为日后合作和共同进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