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践行从政道德 引领社会风尚
践行从政道德 引领社会风尚
人们通常把领导干部称之为“官”,把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称为“官德”。领导干部道德高尚,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如夏日之荫,冬日之炉,不求亲人自亲之;相反,他们道德败坏,在群众眼中就丑陋无比,一钱不值。因此对领导干部来说,要注重从政道德修养,为“官”有德,以德为本,以德从政,以德养廉,以德治家,决不能容许有“德”的缺失。
一、以德为本,注重自身修养
古人云:“立身立业,必先养德。”“富而无德不仁,官而无德致乱。”这些都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德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做人,应该先立德;做官,应该以德从政。官德无小德,领导干部尤其要做群众的表率,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锤炼高尚人格,做到诚信明礼,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克勤克俭,勤政敬业,正派为人,严于律己,在单位做个好领导,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个好家长。
二、以德从政,树立勤政为民的公仆意识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为官就要做事,可同样是做事,因目的与手段的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为“官”者的从政道德,就是要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公仆意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围绕党的
基本路线,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真正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惟此,才能做到自重,珍重自己的言行、人格和名誉,决不做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事情;才能做到自省,时常反思、检点自己,防止“一失足成千古恨”;才能做到自警,用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约束自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才能做到自励,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振奋的精神。
三、以德养廉,塑造廉洁奉公的清官形象
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由此可见,“贪官”由不廉不公而起,“清官”因又廉又公而生。廉洁奉公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题中应有之义。领导干部只有为政以德,以德养廉,廉洁奉公,才能树立起反腐败的屏障,才能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德养廉就是要从源头抓起,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切实做到慎权、慎独、慎欲,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艰苦创业,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反对铺张浪费;就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不正之风的腐蚀和考验,耐得住寂寞、顶得住歪风、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过好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就是要立党为公,用权为民,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不搞特权,不谋私利,不违法乱纪。
四、以德治家,形成勤俭和睦的良好家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其身不修,何以“齐家”?“齐家”然后才能从政,才能治国平天下。因此,从政不能忘记“治家”,必须以德从严治家。一个良好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出来的。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热心公益的家庭美德,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不能只用“爱”来联系家庭关系,还要用“义”和“理”作为维系家庭关系的纽带。对配偶不嫌不宠,警惕“枕头风”、“配偶参政”;对子女不娇不惯,严加管教,使子女讲礼貌,有分寸;对老人不厌不烦,尽到敬老爱老的孝心;对亲戚不亲不疏,既不能高高在上、六亲不认,也不能为亲戚办一些违反原则的事情。通过以德治家,就能形成良好的家风,就能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是对整个社会道德的引领,在人民群众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直接影响到普通群众的道德取向。每个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从政道德修养,以优良作风凝聚人民力量,用高尚品德彰显党性光辉,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标杆。
第二篇:评树道德模范引领社会风尚
引领社会风尚 建设文明新村
——武功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农村精神文明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武功县委、县政府坚持按照“弘扬美德、树立新风、共建和谐”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思路,在创新中求深化,在拓展中求提升,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三年来,全县共涌现出1个全国文明村镇、12个省级文明村镇、26个市级文明村镇和90个县级文明村镇,一个学先进、扬美德、建和谐、促发展的社会新风尚在全县上下蔚然成风。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能人带动,发展产业,为乡风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武功是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圣地,前秦才女苏蕙的故乡。千百年来,后稷传人素有男耕女织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科学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先后成立了苏绘、馨绣、木楠、康穗、南可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由能人带领发展壮大了手织布、民间手工刺绣、传统布艺、锅盔、麻花以及大棚蔬菜、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涌现出高志鹏创办东方集团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王志辉建立南可手织布专业合作社、北韩青年倪志峰研发传统食品打品牌等一批科技致富示范户,在省内外负有盛名。留守在家的婆姨们三个一群、五
个一堆,有的织布、绣花、搓麻花,有的种菜、养猪、搞加工,她们足不出户每月也有千八百元的收入,媳妇经布,婆婆帮忙看小孩,媳妇织布,婆婆打筒,婆媳关系融洽。有了经济基础,每逢集市大会,媳妇们将自己巧手挣来的工资给婆婆一百两百,孝敬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营养品,时不时割上几斤肉改善生活。媳妇能干孝顺了,婆婆高兴了,村里闲人少了,打麻将玩纸牌的少了,说事了非的少了。家庭和睦,邻里融洽。
二、强化宣传,因势利导,营造乡风文明浓厚的舆论氛围
乡村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大力宣传“八荣八耻”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观,着力培育一代新型农民,进一步深化“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评选活动,按照“农户认星、小组评星、支部定星”的办法,每半年进行一次初评,年终总评公布,实行动态管理,广大村民积极参与,评选内容从爱党爱国、道德良好、爱岗敬业、遵纪守法、重教好学、勤俭致富、卫生整洁、计划生育、邻里团结等十个方面逐一打分、公平公正、公开评选,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村民的参与热情和文明行为养成习惯。同时,利用反面典型强化法制知识教育,我县小村镇发生四个儿子遗弃老人事件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责成政法部门依法处理,严厉打击,并在县电视台公开曝光,作为反面教材现身说法,教
育广大群众形成尊老爱幼、孝敬老人的社会风尚,在全县和周边地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县文明办定期组织协调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部门利用农村集会,大力开展“四下乡”活动,向群众散发《文明礼仪知识手册》、《疾病防治小常识》等宣传资料5万余册,通过文艺演出、书画展览、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传,在全县城乡形成了浓厚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氛围。
三、传承美德,弘扬正气,强势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 每年在党代会、人代会和经济工作会上,县上都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同经济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奖惩,分别与各乡镇、各村逐级签订创建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大力开展以“弘扬正气,传承美德”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农村纷纷成立起戒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手织布协会、养猪业协会等多种协会组织,带领广大群众改陃习、讲文明、树新风。武功镇聂村红白理事会引导群众勤俭节约,无论村民谁家有婚丧嫁娶,由理事会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举行,热闹隆重,节约便行,受到村民的一致称赞。广大妇女们还自发成立了戒毒禁赌协会,谁家有迷信赌博现象,姐妹们你一言、我一语,正面说教,反面比喻,苦口婆心,直至染者洗心革面,让封建迷信和赌博陋习销声匿迹。众多的协会组织,浓郁的文明平台,使广大群众发展有路、致富有门、陋习无踪,一个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机制逐步形成,一个文明的思想道德风尚在
广大农村蔚然成风。
四、评优树模,典型示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带动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美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针对前些年农村赡养老人、婆媳关系、邻里纠纷等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线,结合县情,大力开展 “十大孝子、十大贤媳、十佳公婆、十佳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制定了评选表彰办法,实行群众参与、部门齐抓共管的三级联评机制,真正让评选活动成为群众公认和欢迎的“官方评选”。在道德模范的表彰中,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大张旗鼓地进行公开表彰奖励。每年春节前后,县委、县政府都要在县城中心广场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邀请省、市领导和县级四大家主要领导亲自为“十大孝子、十大贤媳、十佳公婆、十佳星级文明户”披红戴花,颁发证书。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工作,先后为道德模范发放电视机、洗衣机200台,价值近30万元。集中表彰后,县文明办还组织秧歌队,敲锣打鼓将奖品逐一送到受表彰群众家中,让受表彰者深切感受到荣誉和自豪,成为广大群众心中的道德榜样。近年来,全县先后涌现出了杨翠萍、张俊莲、刘淑琴等68位常年精心照料病中公婆的好媳妇,倪广东、许恩世、张军昌等55位坚持孝敬年迈老人的好孝子,赵玉莲、崔爱霞、张
彩英等71名视媳如女的好公婆和杨鹏涛等50户十佳星级文明户,在全县城乡形成了一个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崇尚先进的生动局面。
五、创新思路,五送五建,全面建设文明富裕和谐新农村
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开展“五送五建”活动。一送富民政策到农村,建成一批文明示范村。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立农村书屋78个,建成农村文化广场56个,科技知识宣传栏120余处,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视、通邮电工程,建成了贞元南可、大庄北韩、河道皇甫等89个文明示范村。二送致富技术到农村、建立一批科技示范户。每年聘请组织百名专家对广大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赴外地参加学习,培育有文化、懂技术经营的科技能人。三送道德规范到农村,形成乡风文明的新风尚。通过评先“十星级文明户”、村容村貌整治、改陋习树新风、村民道德评议、好公婆、好媳妇的评比表彰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四送先进文化到农村,一批乡村文化演出队活跃农村。先后举办了“大秦正声”、激情广场、送戏下乡等大型文化下乡活动,连续成功举办了九届百余场假日广场文艺演出,一大批农村自乐班、秧歌队、社火、锣鼓队长年出没在街头巷尾,特别是农村妇女自发组成的秧歌队、舞蹈队活跃在乡间街头,成为广
大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五送卫生服务到农村,医疗服务志愿者百姓赞。进一步加快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任务,农村就医环境显著改善,建立了农村卫生志愿者队伍,为全县6.7万群众进行了免费体检,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扬。
总之,在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宣传教育是必要的手段,群众参与是有力的保障,社会公认是重要的前提,社会和谐是最终目的。通过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一方面使广大群众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公民道德水平显著提升,一方面有效促进了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新风,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习各地的先进经验,再接再厉、再添措施,不懈努力,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为构建文明、富裕、和谐新武功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弘扬劳模精神 引领社会风尚
弘扬劳模精神 引领社会风尚
“劳模”,一个响亮的称号,也是一个令人引以为豪的标语。从古自今,什么都在变,劳模却是年年有,劳模的话题也是年年说,劳模的精神更是脉脉相传。劳模,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引领着社会风尚。
劳动是劳模精神的基石,劳动者是劳模精神的主体。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就要营造有利于弘扬劳模精神的环境氛围。要尊重劳动、保护劳动,鼓励人们以更大的积极性从事劳动、创造价值。真诚帮助广大劳动群众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营造更好环境和条件。
劳动模范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导向作用,积极组织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突出表现劳模先进事迹巡回演讲报告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做劳模的良好风尚;要关心、爱护、尊重劳模,切实关心劳动模范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积极帮助劳模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满怀热情地为劳模办实事、办好事,为劳模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劳模精神彰显了劳动的丰富价值、展现了劳动者的崇高境界。劳模精神的实质就是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是改革开放实践所蕴含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昭示人们,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破除束缚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的各种障碍,激发蕴藏在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要素中的创造活力,为人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合法劳动去换取美好生活拓展广阔空间。
弘扬一种精神就是树立起一面旗帜、标示出一种导向。弘扬劳模精神就是在宣告,这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实现繁荣秀美幸福新万安所需要、所呼唤的精神,这种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更加需要。
弘扬劳模精神就是在引领,在劳动岗位作出的贡献越大,价值实现也就越多;劳模精神越是普及深入,劳模越是层出不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越是兴旺发达。无论是在生产一线作出不平凡业绩的产业工人,还是科技创新的重大贡献者,无论是下岗再就业的勤劳奋斗者,还是率领企业崛起的管理者,他们的事迹都是劳模精神的生动写照,他们的品质都集中凝聚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他们把自己的劳动岗位作为创造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用生命的倾情投入去书写劳动的辉煌、享受劳动的乐趣,引领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温丽红供稿)
第四篇:作为时代新人,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国开电大专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5月31日;为国开电大专科所有专业学员基于网络的终结性考试(大作业)网上考试特定制答案。
试题:作为时代新人,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答:在我国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今天,作为时代新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我待、责无旁贷。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通过信仰上的高度认同、思想上的不断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脚踏实地的工作,参与道德实践,进而引领社会风尚。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了党的十八大,将其归纳为3个层面、24字方针。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石,也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重要逻辑遵循和观点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不仅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而且内在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要义提炼和集中表达。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第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优势,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一是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断结合时代精神继承创新。二是要从革命文化中继承基因。革命文化孕育于中华民族的危难之际,成长于战争岁月,以“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核心的革命文化,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和平年代,以革命文化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更为生动、更为可感的呈现。三是要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找资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国家发展战略来讲,到21世纪中叶,我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个人层面来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赶上了国家强盛富裕、全面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是历史发展的机遇,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新时代下人们的需求和利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各种价值观同时存在,使得大学生面临的精神环境呈现出严峻性与复杂性。
因此,作为时代新人,更应该在个人生活中严格遵守私人道德;在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强调秩序;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勇于争先,履行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第五篇:作为时代新人,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一、作为时代新人,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答:在我国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今天,作为时代新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我待、责无旁贷。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通过信仰上的高度认同、思想上的不断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脚踏实地的工作,参与道德实践,进而引领社会风尚。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了党的十八大,将其归纳为3个层面、24字方针。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性研究,一直是理论界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石,也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重要逻辑遵循和观点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不仅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而且内在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要义提炼和集中表达。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第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优势,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一是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要深人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断结合时代精神继承创新。二是要从革命文化中继承基因。革命文化孕育于中华民族的危难之际,成长于战争岁月,以“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核心的革命文化,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和平年代,以革命文化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更为生动、更为可感的呈现。三是要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找资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这一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国家发展战略来讲,到21世纪中叶,我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个人层面来说,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赶上了国家强盛富裕、全面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是历史发展的机遇,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新时代下人们的需求和利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各种价值观同时存在,使得大学生面临的精神环境呈现出严峻性与复杂性。
因此,作为时代新人,更应该在个人生活中严格遵守私人道德;在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强调秩序;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勇于争先,履行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二、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四大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中做出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也是公民权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批评、建议权,检举、控告、申诉权和取得赔偿权等。二、人身权利和自由。
人身权利和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受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其内涵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权;住宅不受侵犯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等。三、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
公民享有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是实现自由平等社会的基本要求。其内涵包括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和文化活动权等。四、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