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实施办法(打印版)

时间:2019-05-13 22:00: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实施办法(打印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实施办法(打印版)》。

第一篇: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实施办法(打印版)

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 银行账户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严格控制并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开设和使用,根据有关财政、金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有预算内、外资金收支活动的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行业主管部门(以下统称“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的管理。

上述行政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纳入本部门预算统一管理的经营服务单位的银行账户管理,按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设置银行账户,严格按规定设置,行政事业单位一般设置以下若干账户:

1、经费基本账户;

2、预算外资金支出接受账户;

3、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账户(小额50元以下,零星收费,异地收费等);

4、基本建设账户(有基建任务按基建计划批准设置);

5、单位住房基金账户;

6、单位党费经费账户;

7、单位工会经费账户;

8、国家规定的其他账户;

9、确有必要,经批准设置的账户。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原则上应当在财政部门指定的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银行”)开设银行账户,履行财务收支核算。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由本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银行账户的开设、变更或撤销手续,统一由单位财务部门办理。单位内部其他独立核算部门确需开设账户的,须经财务部门审核后再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二章 银行账户的设置和开设条件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开设、变更或撤销统一由同级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机构)、人民银行(营管部及中心支行会计营业部门)管理。开户单位要求开设银行账户,经部门财务管理机构审查,送财政部门审核后,凭财政部门开具的“行政事业单位开设银行账户通知书”,到人民银行办理“开户许可证”,再到指定银行办理开户手续。

第七条 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原则上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用于办理财政部门拨入和上级主管部门转拨的预算内、外各项经费以及单位经营服务性资金等日常结算及现金的缴存和支取。

个别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专项支出结算有特殊要求的,依本规定经批准可在代收代缴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支出专用账户。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依法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基金(附加)和罚没收入等财政性资金,按规定实行银行代收代缴。经财政部门批准,单位因临时性收费、小额零星收费,或当场不予收取事后难以执行等原因,可依本办法经批准后设立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按资金性质、规定期限上缴同级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或国库。

行政事业单位直接收取和上级下拨或下级上缴的上述资金,原则上全额直接上缴同级国库或财政专户。确有必要的,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可在银行开设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该账户资金只能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以及按规定上缴上级或下拨下级,不得用于本部门支出。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上述资金来源之外所取得的其他资金,除特殊情况外(如团费、住房资金等),应根据其性质在上述相应账户中给予反映(在规定的账户下设二级账户(科目)单独核算与管理),不得再单独开设银行账户。

第十条 单位基本建设账户的设立,应凭计委批准的基本建设计划批文,按上述规定报批。基本建设项目一经竣工结算,该账户应及时撤销。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的有关规定,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管理,财政部、监察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制定了《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条 为加强预算资金管理,规范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的开设和使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有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行业主管部门(以下称“行政事业单位”)。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收取或取得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应全部直接上缴同级财政部门设立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财政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确有必要的,经财政部门经准,并凭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行政事业单位可在银行开设一个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用于核算本部门和单位应上缴的预算外资金收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只能核算预算外资金收入上解款项,单位不得直接支用,并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财政部门批准,并凭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在银行开设一个预算外资金支出专用存款账户。支出专用存款账户只办理和核算同级财政部门从财政专户核算拨给单位使用的资金及该部分资金的支出,不得发生资金收入款项和其他业务。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包括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和支出专用存款账户,均应在国有或国家控股银行开设。

第六条 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和支出专用存款账记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统一开设和管理。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开设、变更或撤销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账户,应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持财政部门批准文件和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到开户银行办理相关手续。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下属单位开设、变更或撤销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账户,应向其上级主管单位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并持财政部门批准文件和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到开户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第九条 开户银行要依据财政部门批准文件和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以及有关规定,对开户单位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应按规定程序给予办理开户、变更或撤销。未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或未取得《开户许可证》的,银行不得为其开设预算资金有关专用存款账户。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将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账户开设、变更或撤销情况以公文形式分别报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的开设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被查单位必须如实提供有关情况;需要开户银行协助检查时,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下,开户银行应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不得隐瞒。

第十二条 对行政事业单位违反规定开设和使用银行账户的,应作以一处理:1.由财政部门责令有关单位纠正错误,并可暂停止从财政专户对相关单位拨款,直至错误被纠正。2.由金融机构按有关规定(或决定)撤销有关单位的非法账户,并将账户中的资金按财政部门要求划转同级财政专户。3.由财政、人民银行、监察部门对有关单位和开户银行给予通报批评,并按照规定对违纪单位和开户银行给予经济处罚。4.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的党纪、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第二篇: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点击数:532 更新时间:2007-6-8 11:04:57

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保障行政单位履行职能,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行政单位(包括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和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行为。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公共)财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形成的资产、国家调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三)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四)监管尚未与行政单位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产权登记、资产清查、资产信息化管理、资产统计报告和监督检查等。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

(三)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

(四)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八条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负责组织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处、资产统计报告、资产评估、资产清查等工作;

(四)按规定权限审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有关资产购置、处置、出租、出借以及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等事项,组织行政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

(五)负责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的监督管理,负责与行政单位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六)推进本级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实现国有资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加强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中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七)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和绩效管理;

(八)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和下级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向本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报告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简称主管部门),对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本级和上级财政部门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审核本部门所属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按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有关资产购置、处置等事项;

(三)负责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转和超标准配置资产的调剂工作,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享、共用;

(四)负责与本部门行政单位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五)督促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六)组织本部门所属单位国有资产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绩效考核等工作;

(七)接受财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报告本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资产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等日常管理,负责本单位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负责本单位存量资产的有效利用;

(三)办理本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处置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等事项的报批手续;

(四)具体承担本单位用于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以及与行政单位尚未脱钩的经济实体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有资产收益;

(五)接受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并向其报告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第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做好本级、本部门、本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三章资产配置管理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遵行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二)与单位履行职能、完成任务的需要相适应;

(三)科学合理、优化资产结构;

(四)勤俭节约,从严控制;

(五)先调剂后购置。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内容包括:

(一)土地、房屋和建筑物。包括办公用房,公共服务用房(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文印室、资料室、收发室、计算机房、储藏室、卫生间、公勤人员用房等),设备用房(变配电室、电梯、通信机房等),附属用房(食堂、车库、消防设施等);

(二)一般设备。包括交通运输工具、办公设备、被服装备等;

(三)专用设备。包括专用车辆(消防车、救护车、垃圾运输车、警车、洒水车、殡葬车、环境监测车、地质勘探车等)、各种仪器仪表、机械设备、医疗器械、文体设备等;

(四)图书(资料室的藏书及科学技术资料)等;

(五)其他固定资产。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是指对资产配置的数量和价值的限定。

第十五条 行政单位资产配置标准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政策、行政单位履行职能需要、地方财力状况,合理制定;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由同级财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第十六条 对国家有统一配置标准的房屋、土地和车辆,参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执行:(一)房屋建设及办公使用面积参照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标准;

(二)土地使用标准参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标准;

(三)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参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制定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专业用车配备标准参照国家相关部委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配置标准;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应当从严控制,合理配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批,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以下程序报批:

(一)部门预算编制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全面分析存量资产的质量、结构和分布情况,研究单位完成工作任务或履行其管理职能需占用资产的合理额度,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本单位下一拟购置资产的品目、数量,测算经费额度,报主管部门审核;

(二)主管部门根据单位资产存量状况和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三)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结合本级资产配置标准和资产存量状况进行审批;

(四)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各单位可以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部门预算,并在上报部门预算时附送批复文件等相关材料,作为财政部门审批部门预算的依据。未经批准,不得列入部门预算,也不得列入单位经费支出。

第十八条 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的)需要购置资产的,由会议或者活动主办单位提出申请,财政部门按照先调剂、后租赁、再购置的原则进行审批,并纳入跟踪管理。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用上级补助收入等其他资金进行资产购置的,必须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未经批准的,国库集中收付机构不受理资金支付申请。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购置的资产,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必须依法实施政府采购。未经批准的资产购置,政府采购部门不予受理。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购置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录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第四章资产使用及有偿使用收入管理

第二十二条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和出租、出借等方式。

行政单位不得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在本办法颁布前已经用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举办经济实体的,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党政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脱钩的规定进行脱钩。脱钩之前,行政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益、收益分配及使用情况等进行严格监管;财政部门应当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和出租、出借及对外投资、担保等方式。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国有资产使用行为,做到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使用中的不当损失和浪费。

第二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建立资产使用定期清查制度,做到账卡相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将国有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第二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拟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出租、出借,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担保的,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上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准。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担保。

办理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审批手续,应提交以下文件、证件和资料:

(一)资产出借出租申请报告;

(二)可行性论证报告;

(三)拟开办经营实体的章程;

(四)出租、出借、投资、入股、合资、合作、联营的合同、意向书或草签的协议;

(五)出租出借房屋建筑物的土地来源证明、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建设用地批准书等;

(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七)其他需要提交的资料。

第二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的国有资产,其所有权性质不变,仍归国家所有;所形成的收入,行政单位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进财政专户,支出列部门预算,其他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列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第二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用费的缴纳按省政府第233号令及省财政厅相关文件执行。

第二十九条 行政单位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上缴财政专户后,由财政部门统筹安排,用于缴入单位津补贴的规范化发放和事业的发展。

第三十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统计报告制度和稽查制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活动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活动中的各种违纪行为,防止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第三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切实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行为,应当逐步创造条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第三十二条 对行政事业单位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者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调剂使用或处置;事业单位原则上由主管部门在系统内调剂使用,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跨地区、部门资产调剂应报同级或者共同上一级财政部门批准。

第五章资产处置及处置收入管理

第三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使用权转移或者核销产权的行为。具体包括:

(一)无偿调出。无偿调出国有资产是指单位之间在不变更所有权的前提下,以无偿转让方式变更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权的资产处置;

(二)出售。出售国有资产是指将国有资产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变更所有权,并按有关规定收取相应收益的资产处置;

(三)报废。报废国有资产是指经有关部门科学鉴定或按有关规定,对已经不能继续使用的国有资产产权核销的资产处置;

(四)报损。报损国有资产是指对发生的坏帐损失、正常损失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产权核销的资产处置;

(五)捐赠。捐赠国有资产是指将尚能继续使用的资产,经批准无偿支援公益事业及扶贫、振灾的资产处置;

(六)置换。置换国有资产是指以非货币性交易的方式变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的资产处置。

第三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范围包括:

(一)闲置的资产;

(二)因技术原因并经过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三)因单位分立、撤消、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四)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五)已超过使用年限无法使用的资产;

(六)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置。

第三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权限: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处置房屋、建筑物、土地、车辆及单位原始价值(或批量价值)在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仪器设备等,由单位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查核实后,报省财政厅审批。10万元以下的,由主管部门审批,报省财政厅备案。

市、州、县(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权限由当地财政部门结合实际制定。

第三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出售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车辆及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等,必须经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并报财政部门核准或备案后,采取招标或拍卖等形式进行公开处置。撤消、合并、改制的行政事业单位,其资产要进行全面的清查,登记造册,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方可办理移交、调拨、封存、拍卖等手续。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随意处置。

第三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申报国有资产处置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交有关文件资料,填报相关表格:

(一)资产处置书面申请,资产处置申报表;

(二)资产价值的凭证,如购货单(发票、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证复印件、固定资产卡片等;

(三)具有合法资质的评估机构出具的有关资产评估报告;

(四)技术部门鉴定资料和非正常损失责任的处理文件;

(五)单位资产处置公示材料;

(六)单位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

(七)其他资料。

第四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程序是:先由单位提出申请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查核实后,再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财政部门收到报告后,由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处(科、股)会同部门预算处(科、股)室审核批复。

第四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均属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上缴财政专户,由财政统筹安排,扣除相关费用之后,用于缴入单位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第四十二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统计报告制度和稽查制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活动的监督检查,防止国有资产在处置过程中流失。

第四十三条 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等临时购置的国有资产,由主办单位在会议、活动结束时按照本办法规定报批后处置。主办单位不得擅自占有或处置,同时要对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

第六章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

第四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

(一)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没有原始价格凭证的资产;

(二)拍卖、有偿转让、置换国有资产;

(三)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

(四)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五)合并、分立、清算;

(六)整体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

(七)确定涉讼资产价值;

(八)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的项目、范围、权限依据财政部门相关文件执行。

第四十六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评估工作应当委托具有评估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

第四十七条需要评估资产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并对所提供的情况和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评估机构独立执业。

第四十八条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资产清查:

(一)根据国家专项工作要求或者本级政府实际工作需要组织的资产清查;

(二)进行重大改革或者整体、部分改制为企业的;

(三)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力造成资产严重损失的;

(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或者国有资产出现重大流失的;

(五)会计政策发生重大更改,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的;

(六)同级财政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九条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特定或专项资产清查,应当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立项后组织实施。

第五十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情况清理、账务清理、财产清查、损溢认定、资产核实和完善制度等。清查具体办法按财政部和省财政部门清产核资办法组织实施. 第七章 产权登记与产权纠纷调处

第五十一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以下简称产权登记)是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登记,依法确认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权的行为。

第五十二条产权登记工作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按照资产产权关系组织实施。

第五十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并由财政部门核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以下简称《产权登记证》)。

第五十四条《产权登记证》是依法确认产权关系的法律凭证,是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依据。

第五十五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单位名称、住所、负责人及成立时间;

(二)单位性质、主管部门;

(三)单位资产总额、国有资产总额、主要实物资产额及其使用状况、对外投资情况;

(四)其他需要登记的事项。

第五十六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一)新设立的行政事业单位,办理占有产权登记;

(二)发生分立、合并、部分改制,以及隶属关系、单位名

称、住所和单位负责人等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行政事业单位,办理变更产权登记;

(三)因依法撤销或者整体改制等原因被清算、注销的行政事业单位,办理注销产权登记。

第五十七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资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和变更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行检查。

第五十八条对不按财政部门规定办理产权登记、检查和检查不合格的,其《产权登记证》自动失效,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第五十九条产权纠纷是指由于财产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等产权归属不清而发生的争议。

第六十条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产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由财政部门或者同级政府调解、裁定。

第六十一条行政单位与非行政单位、组织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由行政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并报经财政部门同意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第六十二条事业单位与其他国有单位之间发生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向同级或者共同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请调解或者裁定,必要时报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处理。

事业单位与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之间发生产权纠纷的,事业单位应当提出拟处理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与对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依照司法程序处理。

第八章 资产信息化管理

第六十三条资产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现状以及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手段,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第六十四条行政事业单位应将本单位管理的各类国有资产的信息(包括资产数量、结构、原值、现值、实物图片)等资料录入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做好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分析工作,实现国有资产动态管理。

第六十五条财政部门依据各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建立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联网,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第六十六条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包括:资产购置计划、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及资产处置、产权变更、产权登记及年检等资产管理事项。

第六十七条各地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资产配置目录及标准,实现资产管理的公开化,为部门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第六十八条各地要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采集相关的资产使用及绩效信息,对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对资产进行绩效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第六十九条行政事业单位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好资产统计报告工作,并对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变动、处置等情况做出文字分析说明,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第七十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是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编制和安排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信息报告,全面、动态地掌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九章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第七十二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应当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第七十三条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处理、处分:

(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

(二)擅自占有、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

(三)擅自提供担保的;

(四)未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益的。

第七十四条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上缴、管理国有资产收益,或者下拨财政资金时,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处理、处分。

第七十五条违反本办法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其他行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处理。

第十章附 则

第七十六条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由财政部门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十七条省驻外办事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七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颁发的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凡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第七十九条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篇:山东省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暂行规定

山东省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暂行规定 鲁财库[2003]19 鲁财库[2003]19 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严格控制并规范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促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 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省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各商业银行(不含城、乡信用社)。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开立、变更、撤销银行结算账户,严格实行财政审批、备案制度。未经财 政部门同意的,各单位一律不得随意开立、变更或撤销银行结算账户。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须由财务机构统一办理本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手续,并 负责本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使用和管理。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申请开立及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安全性 负责。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国有、国家控股或经财政部门批准允许为其开户的商业银行开立银行 结算账户,不能办理单位信用卡。 银行结算账户的设置 第二章 银行结算账户的设置 第七条 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可由本单位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开设一个基本存款账户。该账户 用于办理本单位预算内、预算外、自筹以及往来等资金的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等业务。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可开立一个售房收入、住房维修基金及其利息专用存 款账户;一个个人公积金及购房补贴专用存款账户。分别用于核算职工按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规定缴纳 的购房款、单位住房基金和维修基金等。 第九条 有基本建设项目的可开立一个基本建设资金专用存款账户,用于核算本单位使用的各种 基建资金。 第十条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和财政部有关规定需开设外汇账户、外汇人民币限额账户的单位,可按本规定的要求办理账户开设手续。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所属的独立核算的幼儿园、招待所、食堂,根据有关规定和业务需要可 以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其他非财务管理部门严禁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党团组织、工会经费在同一 专用存款账户核算。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因特殊原因,经批准可开设如下账户:(一)垂直管理独立核算的非法人机构,确需开设的基本存款等账户;(二)系统财务与本级机关财务机构分设并对所属单位有转拨经费的主管部门,确需开设的经费转 拨专用存款账户;(三)行政事业单位因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账户管理的规定确需开设的一般存款账户;(四)其他特殊情况,确需开设的账户。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上述资金来源之外所取得的其他资金,除有特殊要求者外,应根据其 性质在上述相应账户中核算,不再单独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上述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进行适当合并,合并账户后,对不同性质的资金应设置明细账,分别核算。 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 第三章 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申请开设银行结算账户时,须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部门提 出开户申请,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需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时,应报送“银行结算账户开设申请报告”,并提 供相关证明材料。“银行结算账户开设申请报告”应详细说明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申请开户的理由,包括开户用途、使用范围,开户依据,相关证明材料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等。 行政事业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包括:(一)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应提供机构编制、人事、民政等部门批准本单位成立的文件。(二)开立其他账户的,应按照账户类型相应提供下列证明材料之一:

1、基本建设项目的立项批准文件;

2、拥有、使用外汇的相关证明材料;

3、财政部门核发的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清理审核情况;

4、其他相应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 财政部门应及时对单位的开户申请进行合规性审核,对审核同意开设的银行结算账户,财政部门签发《行政事业单位开设银行结算账户批复书》(附件一)给单位,有明确政策执行期限的账 户,应在《行政事业单位开设银行结算账户批复书》中注明该账户的使用期限。 第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持财政部门签发的 《行政事业单位开设银行结算账户批复书》 按照,《人 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到相关银行办理开户手续。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在财政部门签发《行政事业单位开设银行结算账户批复书》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开立相应的银行结算账户,在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后 3 个工作日内,填写财政部门统一规 定的《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备案表》(附件二),并附软盘报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备案。 银行结算账户变更与撤销 第四章 银行结算账户变更与撤销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发生的下列变更事项,按本规定第十九条要求进行备案:(一)行政事业单位变更名称,但不改变开户银行及账号的;(二)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法定代表、地址及其他开户资料变更的;(三)因开户银行原因变更银行账号,但不改变开户银行的;(四)其他按规定不需报经财政部门审批的变更事项。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发生主管部门变更的,应在变更后 3 个工作日内填制《行政事业单位 银行结算账户备案表》,并附软盘报财政部门和主管单位备案。 第二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确需延长账户使用期的,应在账户到期前一个月提出申请,并按本规 定第三章要求的程序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二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开立银行。因特殊情况确实 需要变更开户银行的,应按规定将原账户撤销,按本规定的要求重新办理开户与备案手续,并将原账 户资金如数转入新开账户。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合并的,其账户按规定撤销,资金余额转入合并单位的同类账户。合 并单位应监督被合并单位撤销其账户,并负责按照本规定第十九条要求办理备案手续。不同行政事业 单位合并组建一个新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按本规定有关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撤销原账户后,重新开立 银行结算账户,并办理备案手续。 第二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使用期满时必须撤户。撤户时账户资金转入本单位基本 存款账户,账户撤销后的未了事项纳入基本存款账户核算,并按本规定第十九条要求办理备案手续。 第二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开设的银行结算账户,在开立后一年内没有发生资金往来业务 的,该账户应作撤销处理,并按本规定第十九条要求办理备案手续。 第二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因机构改革等原因被撤销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撤销本单位所有银行 结算账户,账户资金余额按有关的政策处理。其销户情况由其主管单位按本规定第十九条要求办理备 案手续。 管理与监督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八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信息管理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开 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实施动态监控,跟踪监督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等情况,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账户 管理档案。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财政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用途使用银行结算账户,不得将 财政拨款转为定期存款,不得以个人名义存放单位资金,不得出租、转让银行结算账户,不得为个人 或其他单位提供信用。 第三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对不同性质或需要单独核算的资金,应建立相应明细账,分账核算。 第三十一条 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所属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监督管理,建立所属单位银行结算账 户管理系统,定期对所属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所属单位不按规定开立、使用、变更 及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应及时督促纠正;纠正无效的,应提请财政部门等职能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 处罚。 第三十二条 未经财政部门批准,各商业银行不得为行政事业单位开设银行结算账户。 第三十三条 各商业银行在办理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开立手续后,应及时将行政事业单位 的开户情况逐级报送所在地管辖行,并由所在地管辖行于每季度终了 5 日内报送财政部门。 第三十四条 各级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支机构及有关监督检查机构在各自 的职责范围内对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 财政部门在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中,发现行政事业单位有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应按 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发现商业银行有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应移交同级人民银行或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 处理。 第三十六条 监督检查机构在对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实施监督检查时,受查单位和开户银 行应如实提供有关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管理情况,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拖延、拒绝、阻挠;有关 银行应如实提供受查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收付等情况,不得隐瞒。 第三十七条 监督检查机构在对行政事业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实施监督管理中,认为应追究行政事 业单位有关人员责任的,应按财政部、审计署、监察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肃追究扰乱财经秩 序违法违纪人员责任的通知》(财监字 1998]4 号)填写《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建议书》,移交监察部门 进行处理;涉及追究开户银行有关人员责任的,移交监察部门进行处理。 第三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督检查机构除责令违规单位立即纠正外,应函 告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决定暂停或停止对违规单位拨付预算资金,同时提交监察部门对违规单位的 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10 号)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一)违反本规定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二)违反本规定第二章规定,改变账户用途,使用相应银行结算账户的;(三)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的;(四)不按本规定变更、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或变更、撤销银行结算账户不按规定报送财政部门 审核、备案的;(五)其他违反账户管理规定的。 第三十九条 监督检查机构发现银行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提交相关机关按照《金 融违法行为处罚规定》(国务院令第 26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 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 281 号)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函告 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决定取消该金融机构为行政事业单位开户的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 机关处理:(一)违反本规定,为行政事业单位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二)允许行政事业单位超额或超出账户功能提取现金的;(三)已知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而同意以个人名义开户存放的;(四)明知是财政收入汇缴资金、财政拨款而为行政事业单位转为定期存款的;(五)其他违反本规定及其他法律法规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行政事业单位,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 金支付管理办法》的规定,由财政部门在代理银行为其开设零余额账户;其原有账户确需保留的,应 按本规定程序审批后方可保留,并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按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进 行清理、归并、撤销。 第四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本系统内部的基层预算单位开户报批等具 体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规定,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执行。 第四十二条 驻鲁中央单位的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按照《中央预算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暂行办 法》(财库[2002]48 号)的有关规定执行,驻济以外的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的银行结算账户,按照本 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 各市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由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负责解释。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规定中与本规定有抵触的,一律按本规定执行。

第四篇: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年检注意事项

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年检注意事项

一、填报主体

1、市级各行政事业单位及垂直管理的乡镇事业单位向主管局报送纸质《年检申请表》,由主管局集中后统一报送至财政局国库科;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向财政所或财政分局报送。

2、主管局、财政所、财政分局也需要填报。

3、合署办公或者挂牌的行政事业单位(无实有银行账户)不需要填报。

二、报送形式

1、纸质《年检申请表》需报送一式三份。

2、年检结束后,市财政局盖章返还两份《年检申请表》至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再返还一份至各单位。

3、电子版《年检申请表》请各单位自行从网上发送至财政局国库科信箱。

4、电子版《年检申请表》必须以邮件附件形式报送,不能直接将表格粘贴在邮件文本中报送。

三、具体填列

1、《年检申请表》所填银行账户为各单位开设的实有银行账户,如单位零余额账户、基建账户、贷款账户、学校的食堂账户等。公务卡账户也一并填列。

2、《年检申请表》分单位填列,同一单位的银行账户填列在一张表中。

3、各行政事业单位缴纳非税收入的非税收入专户、缴纳代管资金的代管资金专户等银行账户为财政专户,不需要各单位填列。

4、公积金账户属于公积金中心管理,不需要各单位填报。

5、表中“编办批复文件文号”一栏为无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号的单位填列。“组织机构代码证”一栏为必填项。

6、银行账户名称、账号、开户许可证核准号等,一定要填写完整、准确,有开户许可证的银行账户(基本户、专户、临时户),要与开户许可证上的信息一致。

7、银行账户的“账户性质”一栏应在“基本户、专户、一般户、临时户、公务卡、定期存款户”中选填,不能随意填写账户性质。

8、银行账户余额,应以实有银行账户内的资金余额填列。如:各单位的单位零余额账户内的资金余额应该为“0”,各单位所有存放财政的资金都不是单位实有资金,不需要填列。

四、其他注意事项

1、请各行政事业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及时填报《年检申请表》,逾期财政局将不办理本银行账户年检申请。

2、凡未经年检的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今后均不得申请办理银行账户变更等相关业务。

第五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预算资金管理,规范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的开设和使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有预算外资金收支活动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行业主管部门(以下称“行政事业单位”)。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收取或取得的预算外资金收入,应全部直接上缴同级财政部门设立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财政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确有必要的,经财政部门批准,并凭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行政事业单位可在银行开设一个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用于核算本部门和单位应上缴的预算外资金收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只能核算预算外资金收入上解款项,单位不得直接支用,并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财政部门批准,并凭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在银行开设一个预算外资金支出专用存款账户。支出专用存款账户只办理和核算同级财政部门从财政专户核算拨给单位使用的资金及该部分资金的支出,不得发生资金收入款项和其他业务。

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包括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和支出专用存款账户,均应在国有或国家控股银行开设。

第六条 预算外资金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和支出专用存款账户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统一开设和管理。

第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开设、变更或撤销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账户,应向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持财政部门批准文件和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到开户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下属单位开设、变更或撤销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账户,应向其上级主管单位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并持财政部门批准文件和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到开户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第九条 开户银行要依据财政部门批准文件和人民银行颁发的《开户许可证》以及有关规定,对开户单位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应按规定程序给予办理开户、变更或撤销。未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或未取得《开户许可证》的,银行不得为其开设预算资金有关专用存款账户。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应将预算外资金有关专用存款账户开设、变更或撤销情况以公文形式分别报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的开设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被查单位必须如实提供有关情况;需要开户银行协助检查时,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下,开户银行应如实提供有关情况,不得隐瞒。

第十二条 对行政事业单位违反规定开设和使用银行账户的,应作以一处理:1.由财政部门责令有关单位纠正错误,并可暂停止从财政专户对相关单位拨款,直至错误被纠正。2.由金融机构按有关规定(或决定)撤销有关单位的非法账户,并将账户中的资金按财政部门要求划转同级财政专户。3.由财政、人民银行、监察部门对有关单位和开户银行给予通报批评,并按照规定对违纪单位和开户银行给予经济处罚。

4.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的党纪、政纪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四条 本规定由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下载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实施办法(打印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实施办法(打印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北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

    湖北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

    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存款账户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财政性资金管理,严格控制、规范管理我市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存款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消,并逐步向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过渡,根据《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印发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国资事发[1995]106号 颁布时间:1995-9-5发文单位: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

    榆林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

    榆政发〔2007〕66号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榆林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市政府同意市财政局拟定的《......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国资事发[1995]第106号) 2007-10-17 11:05:32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管理,根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联合......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发布时间:2007-06-08 13:09:57.217 国资事发[1995]06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管理,根据国家有资产管理局、财......

    银行账户管理工作总结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转账、现金支取业务管理自 查 报 告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转账、现金支取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我社认真贯彻......

    银行账户管理工作总结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转账、现金支取业务管理自 查 报 告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转账、现金支取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我社认真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