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国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 答案(16-30)

时间:2019-05-13 22:3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全国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 答案(16-30)》,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全国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 答案(16-30)》。

第一篇:2011全国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 答案(16-30)

2011全国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二)答案(16-30)

16.(2011·江苏省盐城市)

杨万里○1为人刚而偏。韩侂胄○2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3。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4之日也。侂胄专僭○5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6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7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8,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③掖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àn):超越本分。⑥邸(d ǐ):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1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

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怏怏成疾”。C、“谋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D、“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

13、乙文主要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D

13、杨万里不为韩侂胄写记,杨万里忧国而死。表现了他为人刚正耿直,热爱国家。

译文: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杨万里曰:“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侂胄山很生气,改叫他人去写。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专权的日子。韩侂胄日益专权了,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他是忧虑国事,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族子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17.(2011·浙江省台州市)

①②③④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⑤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

⑥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员。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东阳时始总角(▲)(2)再遣信令还(▲)..(3)而太傅留之(▲)(4)谢公语同坐曰(▲)..23.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3分)新 妇 少 遭 家 难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儿

24.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2分)

【答案】22.⑴才 ⑵派 ⑶他,代东阳(或谢朗)⑷告诉或“对„„说” 评分标准:每词1分,第⑶题只写出“他”,得0.5分。共4分。

23.新妇少遭家难/ 一生所寄/ 唯在此儿。评分标准:第一处2分,第二处1分,共3分。24.⑴新病起;⑵一生所寄,唯在此儿。评分标准:两个要点,答到一点得1分。用自己的话表述意对也可。共2分。

18.(2011·湖北省武汉市)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①②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

③④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后从太子还建业。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是仪时时有所进达⑤,未尝言人之短。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③黄武:年号。④皖:地名。下文“建业”也是地名。⑤进达:举荐人才。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定荆州,都武昌 既:既然 B.后从太子还建业 从:跟从,跟随 C.权遂舍之 遂:于是

D.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左右:身边的人,近臣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休到,大破之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吾欲之南海

D.彼竭我盈,故克之

10.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

B.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诬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C.是仪置办家产私业,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D.是仪经常举荐人才,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答案】8.A9.D10.C 19.(2011·上海市)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①②③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④也,特设一桌,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12.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云耕者入冢而得()()..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 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 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

14.“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本文表现了韩魏公 的品质。(3分)【答案】

12、说 获得,得到

13、A

14、“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15、待下宽厚

20.(2011·浙江省衢州市)

卢君出牧衢州,有一士投贽①。公阅其文,十篇,皆公所制也。密语曰:“非秀才之文。”对曰:“某②苦心忧课③,非假手也。”公曰:“此某所为文。兼④能暗诵否?”客词穷,吐实曰:“得此文,无名姓,不知是员外撰述。”惶惶欲去。公曰:“此虽某所制,亦不示人,秀才但有之。”

比去,问其所之。曰:“汴州梁尚书也,是某亲丈人,须住旬日。”公曰:“大梁尚书乃亲表,与君若是内亲,即与君合是至亲。此说,想又妄耳。”其人战灼⑤,若无所容。公曰:“不必如此。前时恶文及大梁亲表,一时奉献!”

【注释】①投贽(zhì):投递求见的名贴,这里指秀才把文章递进去,求得提拔的意思。②某:自称,相当于“我”。③课:功课,学业。④兼:这里可译作“也”。⑤战灼:哆嗦,打战。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非假手也:(2)客词穷:(3)秀才但有之: ...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比去,问其所之。

23、选文中秀才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答案】

21、(1)借、假借(2)尽、完(3)只、只管

22、等到(秀才)要离开(的时候),(卢君)问他要到哪里去。

23、秀才是一个弄虚作假(虚荣浅薄,不学无术,不知悔改,爱吹牛)的人。21.(2011·湖北省宜昌市)领会杉树之直节,仰慕君子之德行(16分)

南康直节堂记 ◆苏 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①。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②称,不为皦察之政③,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④,而其为人可得也。堂成,君与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⑤,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节选自《栾城集》)

【注释】①填委:堆放。②循吏:奉公守法。③皦察之政:皦(jiǎo):白、明亮。严明苛刻的政令。④说:同“悦”,喜欢。⑤曲:弯曲,这里指品行不正的人。6.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揭()阴()柯()安()

7.请在原文中另找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例句: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

答句:。

8.请用/为下边的文言句子断句。(2分)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9.翻译下边的文言语句。(2分)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10.本文由树及人,相映成趣。请用文中的两个字来准确概括杉树与徐君的共同点。(2分)11.徐君一生被人所称道的德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摘录原文作答。(2分)12.积累链接:荷莲虽小,却也有着与杉树同样的品性。请默写出周敦颐 《爱莲说》中“莲” 与“杉”品性相近的四句话(计16个字)。(2分)【答案】6.(4分)揭:高举;阴:树荫(阴)、阴凉;柯:树枝;安:怎么 7.(2分)①府史之所蹲伏

②而簿书之所填委(说明:二者任选其一即可)

8.(2分)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

(说明:断对一处得0.5分)9.(2分)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

(说明:“欲”“直”“折”“乎”四个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扣0.5分)10.(2分)直节 11.(2分)(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

(说明:答对一句得0.5分)12.(2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说明:错一字扣1分)

22.(2011·山东省潍坊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不耻劳辱。(1分).(2)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1分).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徐令彪之少子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 D.超乃顺风纵火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2分)(2)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2分)13.按要求填空。(2分)(1)班超“诈侍胡”“约火攻”“杀匈奴”等细节表现了他(成语)的性格特点。(1分)(2)文中“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的句意与司马迁《陈涉世家》中“ ”有异曲同工之妙。(1分)【答案】

10.(1)耻:认为„„羞耻。(2)然:通“燃”,燃烧。11.B 12.(1)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里?

(2)其余的人全都拿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13.(1)智勇双全(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有很大的志向,不拘泥于小节。但品性孝顺,在家里经常辛勤地做粗活,并不认为是劳苦羞耻的事。他很有口才,并且广泛地涉猎典籍。永平五年,他哥哥班固被征召做了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一起随哥哥到了洛阳。家里很贫穷,经常被官吏雇佣去抄写文书来供养家人。长时间的劳作后,有一次曾经停止抄录工作,扔掉笔感慨道:“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也应当效仿张骞,出使异城,建立功业,来获取封侯的功名,怎么能长期做这种替人抄抄写写的事呢?”身边的人都取笑他,他说:“凡夫俗子怎么能知道壮士的志向呢?”过了很长一段时问后,显宗(明帝)问班固:“你弟弟在做什么?”班固回答说:“替官员抄写文书,挣点钱奉养老母。”皇帝于是让班超做了兰台令史。十六年,他被派遣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城。班起到了鄯善后,鄯善王广礼节非常周全地招待他,后来忽然就变得马虎怠慢起来。班超对他的从属官员说:“难道没有觉察出广对待我们礼节疏薄了吗?这一定是有匈奴的使者来了、他犹豫不决、不知何去何从的原因。聪明人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前就能觉察出来,何况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呢?”于是把西域的侍者召来,诈他说:“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他们现在在哪里?”西域侍者惊恐万状,把具体情况全部交代了。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最好的办法,只有借着夜色用火攻击匈奴人,让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兵力,一定非常震惊害怕,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鄯善人就吓破胆了,我们就大功告成了。”众人说:“好。”刚入夜,就带领着官兵直奔匈奴人的营地。正遇上大风呼啸,班超让十个人带着鼓藏到敌人住房的后面,跟他们约定说:“看到大火烧起来后,你们一定要一齐击鼓大喊。”其余的人全部带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班超于是顺风放火,房前屋后的人一齐击鼓呐喊。敌人惊吓得乱了营。班超亲手杀了三人,官兵们斩杀了匈奴使者和部下三十多人,其余的一百多人全被大火烧死。班超于是召见鄯善王广,把匈奴使者的头颅拿给他看,鄯善全国上下震惊惧怕。

23.(2011·湖南省株洲市)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②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远的地方。②去:距离。③难道。

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子何恃而往 ②越明年

25、翻译句子:吾欲之南海,何如?

26、读了这段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4.(2011·山东省德州市)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乗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世说新语》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①因起彷徨 ②尝暂寄人空宅住 ..15.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6.“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3分)

【答案】

14.答案示例:①于是②曾经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15.答案示例: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要点:率性而为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

评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25.(2011·广东省湛江市)

于令仪不责盗

①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②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

③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2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 C.问其所欲 欲:欲望 D.卒为良民 卒:最终

③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 21.C 22.译文: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23.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26.(2011·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文言文阅读(6分)①②④ 赵简子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⑤以授二子,日:“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

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⑤〔识(zhl)〕记住。⑥〔甚习〕很熟。习,熟悉,熟练。⑦〔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1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于舅家见之 .. B.以授二子

以彰其咎 .. C.问其简

其真无马邪 .. D.出诸袖中而奏之

人不知而不愠 .. 14.文意理解。(4分)

(1)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 ”这两个细 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

(2)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答案】13.A(2分)14.(1)诵其词甚习出诸袖中而奏之(2分)(2)示例:①细节决定成败。②要选贤任能。(2分.从小事、细节、教诲、机遇、品 格、选人等任一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27.(2011·江苏省南京市)

水仙(清)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①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②③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④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各司一时(2)欲购无资 ..(3)请已之(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1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3分)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9.(4分)(1)季节(2)想要(3)停止(4)通“返”,返回(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10.(2分)B 11.(4分)(1)一个季节剥夺我(喜欢的)一种花,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2)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每小题2分)

12.(3分)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意对即可)

28.(2011·江苏省泰州市)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 一文,完成8 一11题。(14 分)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选自《 战国策》)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①三日乃得见乎王()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③愿闻其说()

④今令臣食玉炊桂()..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译文: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

译文: 11.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答案】 8.(1)①能够,可以;②到,到„„跟前;③听;④吃。(4分)(2)B(2分)

9.寡人/ 闻先生/ 若闻古人(2分)10.(1)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重,柴草比桂木还贵重。(2分,“食”“于”译句时须落实)(2)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2分,“狱”、“察”、“情”译句时须落实)

11.做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技巧(1分);要懂得尊重别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1分)。29.(2011·陕西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2分)

①②③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

④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⑤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⑥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17.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抚百姓,示仪轨 抚:安抚,抚慰().(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益:利益().(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亲:亲人().(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 爱:爱戴,拥戴().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20.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2分)

【答案】17.(1)√(2)×(3)√(4)√ 18.C 19.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

20.答案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30.(2011·四川省成都市B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以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击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

①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杈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②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侯,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快战:痛快地打一仗。②指王翳:指项王给王翳看。王翳,汉将。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项王军壁垓下 壁:安营扎寨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归属www.xiexiebang.com C.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估计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分)译文:(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3分)译文: 5.文中第三段反映了项羽怎样的心理和性格特点?(4分)答:

【答案】

3.(2分)B(“属”:跟随)4.(6分)(1)(3分)即使江东父老怜爱我并拥我为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大意正确计 2分,落实“怜”的意思计1分)(2)(3分)我听说汉军用千金来悬赏购买我的人头,并给予万户封地,我就送你这个恩惠 吧。(大意正确计2分,落实“德”的意思计1分)5.(4分)心理:愧对父老乡亲,不愿苟且偷生。(2分)性格特点:勇武与豪放。(2分)(意思相近即可)

第二篇:2013中考课外文言文

2013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译):濠州定远县有一个弓箭手,善于使用长矛,远近同行都畏服他的技能。有一个强盗也善于击刺,常常蔑视官军,惟与这位弓箭手技艺不相上下,说:“与弓箭手相见一定要进行生死决斗。”一天,弓箭手因公事来到村里,恰逢强盗在市肆喝酒,势不可避,就拖矛来斗,围观的人很多。许久,两人都僵持不进。弓箭手对强盗说:“兵尉来了。我和你都是好汉,你敢和我在兵尉马前决一生死吗?”强盗说:“好。”弓箭手话刚落举手就刺,一下就把强盗刺杀,大概是乘其分神不备而胜利。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善(善于、擅长)用矛

B.一举而毙(杀死)

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皆服其能 空乏其身

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

罔不因势象形

C.遂曳矛而斗 遂许先帝以驱驰

D.见必与之决生死

时人莫之许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2分)

(一)【答案】

1.C(2分)

2.B(2分)

3.你敢和我在县尉的马前决一死战吗?(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4.弓箭手运用智谋,找到突破口,抓住机会,战胜小偷。(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二)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熟。⑥从:纵。

译文:王羲之年纪不到十岁时,大将军非常喜欢他,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帐中睡觉。大将军有一次曾经先起来了,王羲之还没有起来。不一会儿,(王敦的参军)钱凤进来,王敦屏退他人和钱凤讨论事情。都忘了王羲之还在帐子里,他们说起要谋反的计划。这时王羲之醒来,听到他们的谈论之后,知道自己没有活的道理,就假装吐口水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王敦议论事情到了一半才想起王羲之没起床。两人大惊说:“不得不除 掉他。”等到打开帐,却见王羲之流口水,于是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当时的人称赞王羲之聪明。

(二)【答案】

1.⑴ C ⑵ D(2分,每小题1分)

2.B(2分)

3.大将军与钱凤商议叛逆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为此感到大惊。(2分,意思符合即可)

4.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2分)

(三)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译文:张养浩,宇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年仅十岁时,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后来他被选授为堂邑县尹。(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是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思考: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 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 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思考:

1.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⑴屏人论事()A.当门的小墙 B.忍住 C.退避 D.除去

⑵乃阳吐污头面被褥()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与“阴”相对 C.外露的 D.通“佯” 2.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小大之狱 D.宋何罪之有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4.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3.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三)【答案】

1.(共2分)B

2.(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犹”“绝”各1分.3.(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

(四)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译文: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魏征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魏征曾请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

思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四)【答案】

1.(4分)(1)善于、擅长(2)停止(3)完成、结束(4)曾经

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五)阮孝绪传(节选)(9分)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②,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③,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⑤之及?”竟获免。(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 的仪仗。⑤坐:因事入罪。

译文:孝绪七岁时,过继给堂伯阮胤之。胤之的的母亲周氏死后,有遗产一百多万应该属于孝绪,孝绪一点也没要,全部给了胤之的姐姐琅邪王晏的母亲。听说此事的人,都对孝绪既叹服又惊异。

十六岁时,父亲去世,服丧期间不穿丝絮之衣,即使尝到味美的蔬菜也要吐掉。表兄王晏地位显贵,多次到孝绪家,孝绪估计他必遭大祸,一听到王晏带来的仪仗队的奏乐声,就钻过屋后的篱笆逃避躲藏起来,不愿和他相见。有一次吃酱觉得味道很美,问酱从何而来,听说是来自王家,马上吐出所吃的东西并将酱倒掉。等到王晏被诛,亲戚们都怕他受牵连,为他担心。孝绪说:“虽是亲戚,但不是同dǎng,怎么会被连坐?”最终免罪。

思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闻者咸叹异之()(2)不服绵纩()(3)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2.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屡至其门 B.故人不独亲其亲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4.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2分)

(五)【答案】

21.(1)惊异(认为„„奇异)(2)穿(3)估计 22.C

23.等到王晏被杀,内外亲属都因此很害怕。

24.不爱财(不慕富贵);有远见;孝顺。

(六)秦 巨 伯

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伯意悟。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②。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注释:①瑯琊: 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②坼:裂开。

译文:琅琊人秦巨伯,六十岁了,曾经喝醉了酒赶夜路,经过蓬山庙,他忽然看见两个孙子来迎接他,搀扶着他走了一百多步,接着就抓住他的脖子把他按在地上,咒骂说:“老奴才,你那一天用棍棒打了我,我今天要杀了你。”秦巨伯回想起来,那一天确实是用棍棒打了这个孙子。于是,秦巨伯假装死了,两个孙子就扔下他走了。秦巨伯回到家,想要惩罚两个孙子。两个孙子十分害怕,连连叩头说:“我们做子孙的,难道能这样做吗?恐怕是鬼魅作怪,求你再试试看。”秦巨伯心里这才醒悟过来。

过了几天,秦巨伯又假装喝醉了,来到了这间庙里,又看见两个孙子走来了,他们照样搀扶秦巨伯,秦巨伯就一下子把他们紧紧抓住,鬼动弹不得,带回家里,竟然是两个孙子所说的鬼魅。秦巨伯把鬼放在火上烧烤,肚子和脊背都被烤焦并且裂开了。他们把鬼抬出去扔在院子里,夜里鬼都逃走了。他很遗憾没有把鬼杀掉。

一个多月之后,秦巨伯又假装喝醉了酒去赶夜路,他怀里揣着刀子离开了家。家里人却不知道这件事。到了深夜,秦巨伯还没有回来。他的孙子恐怕他又被这个鬼缠住了,就 一起去寻找他。秦巨伯竟然杀了他们。

思考: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 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B.乃置伯去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C.伯意悟 目似瞑,意暇甚

D.夜皆亡去 广故数言欲亡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怀刃以去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C.乃是两人也 陈涉乃立为王

D.伯恨不得杀之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巨伯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

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

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

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上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秦巨伯》)

译文: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六)【答案】

1.C 2.A 3.C

4.(1)译文:(我们)做子孙的,难道能这样做吗?恐怕是鬼魅作怪,求你再去试试看。(译

出“宁”、“更”得1分,整个句子通畅2分)

(2)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和分内的事情。(译出“所以”、“职分”、判断句式2分,句意通畅1分)

(七)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②〔纺绩〕织布。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④〔夏(jià)楚〕责打。

译文: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看着书读。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不起劲了,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了我,又抱了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爸!”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母亲摇我,说:“可以醒了!”我张开眼,看见母亲脸上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 了,我的几位姨妈曾经对我母亲说:“妹妹啊,你就这一个儿子,何苦要这样!”她回答说:“儿子多倒好办了,只有一个儿子,将来不长进,我靠谁呢!

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2.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2分)

(1)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

(2)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七)【答案】

1.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脚,解开衣服用胸口暖和着我的脊背。(2分,于、以、被:翻译错误,各扣0.5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

2.(1)严母教子、严母陪读、母陪子读(1分,若答“勤奋读书”一类,只给0.5分,不合要求不得分)(2)儿子为母亲深夜陪读而感动,为自己深夜睡着惭愧而哭(儿子被母亲的做法感动而哭)(1分)。

(八)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①临朱②。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③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④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⑤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初机士偶一解,而即以訑訑自矜有得。殆类是已。(选自《贤弈篇·应谐录》)【注】①搦管:握笔。②临朱:描红,教师写好红色楷字再叫初学儿童用墨笔填写。③馆谷:教学报酬,古代多用谷物作薪水。④姻友:亲戚、朋友。⑤夥:多。

译文:有一个土财主,家里很有钱,但是他家世代都不识字。这个财主觉得这样不好,有一年,聘请一个楚国的老师给自己的儿子上课,教文化。这个老师于是就开始教财主的小儿子拿笔描红。在纸上写了一划,教他说:这个字念“一”;在纸上写了两划,教他说:这个字念“二”;在纸上写了三划,教他说:这个字念“三”。地主家的儿子于是就感到很高兴,原来写字这么简单!扔下笔,就去找他爸爸,说:“我学会写字了!我学会写字了!可以不用先生教了,我自己已经全都学会了!可以让先生回家了!”这个地主很高兴,就听了儿子的话。给了那个楚国先生一些钱,让他回去了。不久以后,地主准备找他的亲家朋友,一个姓万的人吃点喝点,让他的儿子早上起床写个请贴,写了很长时间也没写好。这个财主就去看个究竟,问怎么回事?于是他儿子就抱怨说:“天下有那么多的姓氏,姓什么不好?非要姓万!我从早上起床就开始写,写到现在,才写完五百划!

思考: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2分)

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 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②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八)【答案】

1.其子恚曰 / 天下姓字夥矣 / 奈何姓万 / 自晨起至今 / 才完五百画也。

(每标对1处给0.5分,超过两处者每错1处扣0.5分,扣完本题分为止。)

2.①他的父亲听了很高兴,依从了他的主张,准备了一些报酬把先生打发走了。

(其:他,他的;从:听从,依从;遣:送,送走。每个词0.5分,全句顺畅0.5分。)

②过了一段时间,他父亲打算请姓万的亲友来喝酒,叫儿子清早起来写请帖。

(逾:过,过了;拟:打算,准备;令:使,让,叫。每个词0.5分,全句顺畅0.5分。)

(九)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译文: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浓眉俊目,长相英俊,身材颀长,神采灼烁,双手过膝,可在百步之外可以一箭穿过杨叶,号“小养由基”。能用铁索牵引犀牛倒退而行。曾经乘骏马驰骋突袭敌阵,来往如飞一般。

起初,解元从保安军德清砦[zhài] 起兵,积累功绩任命清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提拔他做偏将军。韩世忠兵出下邳,听说金兵大队人马将要到达,众人惊恐,军心动摇。韩世忠对此感到担忧。解元便带领二十余骑兵,擒拿金兵俘虏,详细知道敌方的情况。不久再次去往,敌方从四面集中数千骑兵,解元身陷敌方布阵,左右像鹘一样猛击,大声呼喊,声振刀甲,一位酋长惊恐,坠下马,马跑了,众金兵恐慌逃走。解元因为功绩任命阖门宣赞舍人。

思考: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敌 骑 数 千 四 面 集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优()(2)备()(3)遁()

2.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2分)

3.《口技》中写宾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口技人技艺高超。请找出选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2分)

4.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九)【答案】

1.敌骑数千/四面集(1分)

2.(1)以„„为忧,感到担忧(1分)(2)详细,详尽(1分)(3)逃跑(1分)

3.(士兵们)听说金兵大队人马逼近,惊讶不已,军心动摇。(2分)

4.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2分)

5.力大无比,本领高强(1分);智勇双全,战功卓著(1分)。

(十)杨万里1为人刚而偏。韩侂胄2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3。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4之日也。侂胄专僭5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6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7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8,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③掖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àn):超越本分。⑥邸(d ǐ):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 白,年已老。

译文: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杨万里曰:“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侂胄山很生气,改叫他人去写。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专权的日子。韩侂胄日益专权了,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他是忧虑国事,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族子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思考:

1、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

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C、“谋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

D、“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

2、乙文主要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答案】

1、D

2、杨万里不为韩侂胄写记,杨万里忧国而死。表现了他为人刚正耿直,热爱国家。

译文: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杨万里曰:“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侂胄山很生气,改叫他人去写。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专权的日子。韩侂胄日益专权了,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他是忧虑国事,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族子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

第三篇:课外文言文答案

1穿井得人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只好到外边去洗涤,打水,经常要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井,告诉人家说:“我家打井得了一个人.”有人听到这句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得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在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一,1.等到 2.说,讲 3.不如

二,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四,以讹传讹

2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派使者问候赵威后,送给她的信还没有启封,威后问使者:“你们国家今年收成怎么样 百姓怎么样 国君怎么样 ”齐国使者很不高兴,说:“我奉命问候威后,可您现在不问候我们齐王,先问收成和百姓的情况,难道有先卑贱而后尊贵的道理吗 ”威后回答道:“不是这样的.如果没有每年的收成,哪有百姓 没有百姓,哪有君王啊 怎么能舍弃根本的而询问次要的呢 ”

一,l.问候 2.这样 3.如果

二,排比: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反问:苟无岁,何以有民

三,民本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事不可缓也;救民于水火之中……四,舍本逐末 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轻重倒置

3齐欲伐魏

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使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一,l.快 2.分别 3.怕,担心 4.辞去,遣散 使(让)……休息 5.独得,据有

二,1.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狡猾的兔子.2.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3.农夫看见了,没有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四,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4.赵襄子饮酒

赵襄子喝酒,五天五夜没停止,对侍从说:“我真是国家的杰出人才呀,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点也不疲劳.”优莫说:“君主您多努力呀!比纣还差两天罢了!纣喝酒取乐达七天七夜,现在您已经持续五天了.”襄子害怕了,对优莫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也要灭亡了吧 ”优莫说:“不会灭亡.”襄子说:“比纣就差两天罢了,不灭亡,还等什么呢 ”优莫说:“桀纣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遇上了汤武,现在天下都是桀一样的人,而您是纣一样的人.桀与纣并存世上,哪能一同灭亡呢 不过,也危险了!”

一,1.确实 2.尽力,努力 比不上 3.全,都 4.等待什么(其中“何”为疑问代词,什么)二,危险 知己知彼

三,1.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点也不疲劳.2.比纣就差两天罢了,不灭亡还等什么呢

四,对比

5.沛公至咸阳

刘邦攻破咸阳后,手下的一些将士们都争先恐后地奔向秦朝的国库,把里面的金帛财物都分了,而萧何唯独先进入秦丞相府,把丞相,御史的律令,图籍都收藏起来.后来,刘邦成为汉中王,任用萧何做丞相.项羽和众诸侯们到了咸阳,烧杀抢掠一番离去.刘邦之所以了解天下的各处险要,人口的密与稀,人民的强健与柔弱,百姓的贫苦,都因为萧何完备地得到了秦的图籍.一,1.跑 2.用 做 3.……的原因

二,汉王刘邦之所以了解天下各处险要,人口的密与稀,人民的强健与柔弱,百姓的疾苦,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的图籍.三,萧何月下追韩信

6.四面楚歌

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兵很少,粮食也没有了.刘邦的军队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围了好几层.项羽在深夜听到四面的汉军都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于是大惊失色,说:“汉军都已经取得楚地了吗 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之多呢!”就起床,在帐中饮酒.项王有一个美人,名叫虞姬,经常因宠幸而侍从在侧;有一匹骏马叫乌骓,常常骑它.于是项王就唱起了悲凉激愤的歌,自己作歌词:“我的力气能够拔山啊,勇气盖过世人.时运不济啊,乌骓马也不能奔驰了.乌骓不能奔驰了可如何是好,虞姬啊虞姬,我将怎样安置你呢!”唱了好几遍,美人随歌声应和起来.项王流下眼泪,手下的人都哭了,没有谁能够抬起头来看他.一,1.和 几 2.就 3.自己,亲自 4.没有人

二,1.汉军都已经取得了楚地吗 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之多呢!2.唱了好几遍,美人随歌声应和起来.三,乌江.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惋惜 不可沽名学霸王

7.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 ”孙叔敖惊讶地改变脸色说:“我很糊涂,怎么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 ”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厚的,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我的俸禄越是多,布施越加广泛.这样可以免于害吗 ”狐丘丈人说:“话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一,1.吃惊 改变脸色 2.我,谦词 3.聪明,才思敏捷 4.君主厌恶他

二,l.我的爵位越是高,越加关心下层的百姓;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俸禄越是多,施舍越加广泛.2.话说得好啊!这类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三,大多人得“三利”之后纵情傲物,放任自己,以至于以荣升开始而以失败告终.8.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看到张网捕鸟的人,捕到的都是黄口的小鸟.夫子问捕鸟人:“唯独大鸟捕不到,为什么呢 ”捕鸟人说:“大鸟容易警觉,所以不易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如果小鸟跟从易警觉的大鸟,就捕不到;如果大鸟跟从贪吃的小鸟,也能捕到.”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吃就忘记了灾患,这是出自它的本性啊.但是因为所跟随的不同就变成了福或者祸.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

患.”

一,1.跟随 2.回头 3.贪图 4.远离

二,1.大鸟容易警觉故难以捕到,小鸟贪吃因此容易捕到.2.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他所要跟随的人,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祸患.三,君子 小人

9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还和原来一样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 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希望罪责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 ”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人也到来了.一,1.逮捕 惊恐 2.希望 自身 3.同“否” 4.不久 逮捕他们的人

二,1.父亲难道见到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2.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三,覆巢无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不能幸免.10三 上

钱惟演虽然出生长大在富贵人家,却很少有特别的爱好.他在西京洛阳时曾经对自己的下属官员说,自己一生惟独喜欢读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着的时候就读笔记小说,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词,不曾有一刻放下书.谢绛也说:宋绶和他同在史馆任职,每次上厕所一定带着书去,诵读的声音洪大响亮,远近都能听见,他专心好学到了这种地步.我于是对谢绛说: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大多写于“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这是因为这些时候更有利于构思.一,1.虽然2.对……说 3.形容清脆响亮 4.使……听见 5.周密思考,构思 6.也二,我一生所写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即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写的.三,B

四,成功来自于勤奋

11献曲求诗

宋神宗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是苏东坡生日,生日酒席摆在赤壁矶下.人们坐在高高的山峰上,可以低头看到树顶上的鹊巢.大家酒兴正浓的时候,江面上响起了笛声.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两个人,很懂得音乐,他们对东坡说:“笛声很有新意,决不是一般的乐工.”派人去询问,原来进士李委听说是苏东坡的生日,专门作了一支南曲《鹤南飞》献给东坡.大家呼喊他,让他来到跟前,原来是个戴着青头巾,穿着紫色皮衣,腰间插了一支笛子的人.他吹奏完新曲,又畅快地吹了几个曲子,笛声嘹亮,就像要穿透云层崩裂山石一样,在座的客人都举杯痛饮而纷纷醉倒.李委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很好的纸,说:“我没有什么要求您的,如果能得到您的二首绝句就很满足了.”苏东坡笑着答应了他的要求.一,酣(喝得痛快,酒兴正浓)俗(一般,普通)腰(腰间插着)既(已经,以后).袖(从袖子里)从(听从,答应)

二,1.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两个人,很懂音乐.2.在座的客人都举杯痛饮而纷纷醉倒.三,抛砖引玉

四,《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2.唐太宗论弓矢

皇上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少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数十张,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们给造弓的工匠看,却说'都不是良材',我问那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则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弓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直.'我这才明白先前的分辨不精了.我凭弓箭平定天下,辨别它还不能详尽,何况天下的事务,能够都知道吗 ”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多次召见,向他们询问民间的疾苦,朝政事务的得失.一,1.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2.从前 3.不正 4.事务 5.皇帝自称 箭

二,l.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2.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省值班休息,经常召见,询问民间百姓的疾苦,国家政事的得失.三,1.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2.这段话说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这样他治天下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形成唐代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吧.13王猛为京兆尹

秦王苻坚从河东回来,任命中央禁卫军营的将领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兼京兆尹之职.特进,光禄大夫强德是太后的弟弟.他醉酒闹事,倚势横行,抢人财物,子女,成为老百姓的患害.王猛刚一到任就把强德拘捕了,上报皇帝后不等批示,就已把他杀了,陈尸于市;苻坚派臣下快马传旨赦免,已来不及.王猛与邓羌志趣相投,疾恨坏人,纠查案件,没有什么顾虑,一个月左右,被杀掉,判刑,免官的权豪和贵戚有二十多人,朝廷震惊,邪恶的人连大气也不敢出,路上丢失的东西无人拾取,治安很好.苻坚感叹说:“我今天才知道天下是有法治的!”一,l.京城最高的地方官长 2.朝廷中一种特殊的官号.3.初到任 4.志趣相同

二,1.醉酒闹事,倚势横行,抢人家财物,子女,成为当地百姓的祸患.2.苻坚派臣下快马传旨赦免,没有来得及.三,1.王猛不怕权贵,严格执法,是国家的重臣.2.秦王坚在王猛严肃执法之后,叹道;“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他岂能无法,只是无必行之法,袒护亲属是“刑不上大夫”.14.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

赵国的田部官吏赵奢征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用国法处治,杀掉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人.平原君愤怒,将要杀赵奢.赵奢说:“您在赵国是(王室)贵公子,现在纵容您家而不奉行公事,那么国法就被削弱,国法削弱则国家弱,国家弱则诸侯发兵入侵.这将使赵国无法存在,您又怎么能享有这种富贵!凭您的尊贵,只要奉公守法那么上下就安定了,上下安定则国强,国强则赵国政权稳固,而您贵为王族,难道会被世人看轻吗 ”平原君认为他很贤能,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让他主管国家税收,他把税收工作做得很好,使百姓富裕而国库充实.一,l.赵惠文王的弟弟,名赵胜 管事的人 2.国法 3.主管国家税收 4.发兵入侵二,1.而您身为王族,难道还会被世人看轻吗 2.平原君认为赵奢贤能,把他推荐给赵王.3.您在赵国是(王室的)贵公子.三,对比 国家的利益与王公贵族的利益是一致的15三 镜

正月十七日那天,魏徵去世了,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赏给羽盖鼓吹,恩准陪葬昭陵.魏徵的妻子裴氏说:“魏徵一生节俭朴素,现在用一品官的仪仗举行葬礼,这不是死者的心愿.”全都推掉不接受,而用布篷车载运棺柩埋葬.皇上登上禁苑的西楼,望着灵车痛哭.皇上亲自撰拟碑文,并刻在石碑上.皇上思念魏徵不止,对左右大臣说:“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正衣整冠;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发现盛衰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与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一,1.现在 2.推辞 3.停止 4.心愿

二,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看出盛衰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与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三,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贞观盛世)

16.毛遂自荐

赵王让平原君去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打算请他门下食客中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和他一起去,找到了十九个,剩下的没有能选到.毛遂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好比锥子放在口袋里,那锥子尖立刻就会显露出来.现在先生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身边的人对您没有什么称道,我也没有听说什么,这表明先生没有什么能耐.先生不行,先生留下吧!”毛遂说:“我不过是今天才请求进入口袋里呀!假如早让我进入口袋,就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岂止是露出个锥子尖呢!”

一,1.剩下的 2.尖端 3.向 4.通“早”

二,1.赵王让平原君去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打算请他门下食客中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2.假如早让我进入口袋,就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岂止光露个尖儿!

三,毛遂自荐 脱颖而出 自己推荐自己 人的才能全部表现出来

四,①人要善于把握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②这也是自信的表现.17.苟变吃人两个鸡蛋

子思向卫侯谈论苟变说:“苟变的才干可以统率五百乘.”卫侯说:“我知道他能够为将;不过苟变曾经做过官吏,收民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子思说:“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因此几搂粗的良材而只有几尺腐朽的地方,好木工是不会抛弃它的.现在君王您正处在列国纷争的时代,选拔得力将士,却因为两个鸡蛋的小过就把卫国良将弃置不用,这事儿可不能让邻国人知道哇!”卫侯连拜两拜说:“谨受您的教导!”

一,1.率领,统带 2.任用 3.不过 4.抛弃,舍去

二,1.向民收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2.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三,辅佐君王的武臣 坏人的党羽

四,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略

1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汉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皇上说:“列侯,诸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你们的想法: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就分封给他们,和天下人同享好处.项羽不是这样,有功

劳的就嫉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这就是他失掉天下的原因.”皇上说:“你们只知道问题的一个方面,不知道另一面.在军帐中运筹谋略,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粮道,我比不上萧何;联合百万军兵,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啊.”群臣听了,心悦诚服.一,1.隐瞒 2.夺取 3.嫉妒 4.供给,供应 5.同“悦” 6.同“擒”,擒获

二,1.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三,鸿门宴中范增数次递眼色给项羽(数目项王),让他杀刘邦,他都不听从.

第四篇:2012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11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 [卒]“猝”,突然。11[郎中]宫廷的侍卫。

21、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22.翻译下列句子。(6分)(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使毕使于前。

2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2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 C.问其所欲

欲:欲望

D.卒为良民

卒:最终

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2分)

21.C 22.译文: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23.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尝:

(2)姥初有愠色

愠: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译文:

16.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3分)

14.(1)曾经

(2)生气、发怒

(2分)15.(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2分)16.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3分)

赵简子①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②。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④,以授二子,日:“谨识⑤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⑤〔识(zhl)〕记住。⑥〔甚习〕很熟。习,熟悉,熟练。⑦〔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1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于舅家见之 B.以授二子

以彰其咎 C.问其简

其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而奏之

人不知而不愠

14.文意理解。(4分)

(1)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

”这两个细 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2)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13.A(2分)14.(1)诵其词甚习

出诸袖中而奏之(2分)(2)示例:①细节决定成败。②要选贤任能。(2分.从小事、细节、教诲、机遇、品 格、选人等任一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衢州卢君出牧衢州,有一士投贽①。公阅其文,十篇,皆公所制也。密语曰:“非秀才之文。”对曰:“某②苦心忧课③,非假手也。”公曰:“此某所为文。兼④能暗诵否?”客词穷,吐实曰:“得此文,无名姓,不知是员外撰述。”惶惶欲去。公曰:“此虽某所制,亦不示人,秀才但有之。”

比去,问其所之。曰:“汴州梁尚书也,是某亲丈人,须住旬日。”公曰:“大梁尚书乃亲表,与君若是内亲,即与君合是至亲。此说,想又妄耳。”其人战灼⑤,若无所容。公曰:“不必如此。前时恶文及大梁亲表,一时奉献!” 【注释】①投贽(zhì):投递求见的名贴,这里指秀才把文章递进去,求得提拔的意思。②某:自称,相当于“我”。③课:功课,学业。④兼:这里可译作“也”。⑤战灼:哆嗦,打战。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非假手也

(2)客词穷

(3)秀才但有之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比去,问其所之。

23、选文中秀才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1、(1)借、假借

(2)尽、完

(3)只、只管

22、等到(秀才)要离开(的时候),(卢君)问他要到哪里去。

23、秀才是一个弄虚作假(虚荣浅薄,不学无术,不知悔改,爱吹牛)的人。

德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乗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①因起彷徨

②尝暂寄人空宅住

15.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6.“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3分)

14.答案示例:①于是②曾经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15.答案示例: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要点:率性而为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

评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不耻劳辱。(1分)(2)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1分)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徐令彪之少子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D.超乃顺风纵火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2分)(2)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2分)13.按要求填空。(2分)(1)班超“诈侍胡”“约火攻”“杀匈奴”等细节表现了他

(成语)的性格特点。(1分)(2)文中“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的句意与司马迁《陈涉世家》中“

”有异曲同工之妙。(1分)10.(1)耻:认为„„羞耻。(2)然:通“燃”,燃烧。

11.B 12.(1)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里?(2)其余的人全都拿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

13.(1)智勇双全(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有很大的志向,不拘泥于小节。但品性孝顺,在家里经常辛勤地做粗活,并不认为是劳苦羞耻的事。他很有口才,并且广泛地涉猎典籍。永平五年,他哥哥班固被征召做了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一起随哥哥到了洛阳。家里很贫穷,经常被官吏雇佣去抄写文书来供养家人。长时间的劳作后,有一次曾经停止抄录工作,扔掉笔感慨道:“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也应当效仿张骞,出使异城,建立功业,来获取封侯的功名,怎么能长期做这种替人抄抄写写的事呢?”身边的人都取笑他,他说:“凡夫俗子怎么能知道壮士的志向呢?”过了很长一段时问后,显宗(明帝)问班固:“你弟弟在做什么?”班固回答说:“替官员抄写文书,挣点钱奉养老母。”皇帝于是让班超做了兰台令史。十六年,他被派遣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城。班起到了鄯善后,鄯善王广礼节非常周全地招待他,后来忽然就变得马虎怠慢起来。班超对他的从属官员说:“难道没有觉察出广对待我们礼节疏薄了吗?这一定是有匈奴的使者来了、他犹豫不决、不知何去何从的原因。聪明人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前就能觉察出来,何况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呢?”于是把西域的侍者召来,诈他说:“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他们现在在哪里?”西域侍者惊恐万状,把具体情况全部交代了。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最好的办法,只有借着夜色用火攻击匈奴人,让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兵力,一定非常震惊害怕,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鄯善人就吓破胆了,我们就大功告成了。”众人说:“好。”刚入夜,就带领着官兵直奔匈奴人的营地。正遇上大风呼啸,班超让十个人带着鼓藏到敌人住房的后面,跟他们约定说:“看到大火烧起来后,你们一定要一齐击鼓大喊。”其余的人全部带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班超于是顺风放火,房前屋后的人一齐击鼓呐喊。敌人惊吓得乱了营。班超亲手杀了三人,官兵们斩杀了匈奴使者和部下三十多人,其余的一百多人全被大火烧死。班超于是召见鄯善王广,把匈奴使者的头颅拿给他看,鄯善全国上下震惊惧怕。

南康直节堂记

◆苏 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①。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②称,不为皦察之政③,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④,而其为人可得也。堂成,君与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⑤,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节选自《栾城集》)【注释】①填委:堆放。②循吏:奉公守法。③皦察之政:皦(jiǎo):白、明亮。严明苛刻的政令。④说:同“悦”,喜欢。

⑤曲:弯曲,这里指品行不正的人。

6.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揭()阴()

柯()安()

7.请在原文中另找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例句: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答句:。

8.请用/为下边的文言句子断句。(2分)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9.翻译下边的文言语句。(2分)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10.本文由树及人,相映成趣。请用文中的两个字来准确概括杉树与徐君的共同点。(2分)11.徐君一生被人所称道的德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摘录原文作答。(2分)12.积累链接:荷莲虽小,却也有着与杉树同样的品性。请默写出周敦颐 《爱莲说》中“莲”与“杉”品性相近的四句话(计16个字)。(2分)6.(4分)揭:高举;阴:树荫(阴)、阴凉;柯:树枝;安:怎么

7.(2分)①府史之所蹲伏

②而簿书之所填委(说明:二者任选其一即可)

8.(2分)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

(说明:断对一处得0.5分)9.(2分)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

(说明:“欲”“直”“折”“乎”四个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扣0.5分)10.(2分)直节 11.(2分)(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

(说明:答对一句得0.5分)

12.(2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说明:错一字扣1分)

第五篇:(二)课外文言文

(二)课外文言文

(一)(10分)【2013年广东附加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日:“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日:“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

②箝(qián):夹住。

③喙(huì):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赵且伐燕()

(2)以敝大众()..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

(二)(9分)【2014年广东】

祁黄羊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 ..B.解孤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C.国无尉/去国怀乡 ..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11.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3分)

(三)(9分)【2015年广东】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 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11.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四)(9分)【2016年广东】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手不释书/即书诗四句

B.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烨然若神人 ....C.必无所疑乃已/惧其不已也

D.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孙权据有江东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呼 老 兵 诣 道边 酒 垆 对 坐 痛 饮 咨 其 风 土 考 其 区 域。11.根据选文,概括亭林先生“所诣渊涵博大”的原因。(3分)

(五)(9分)【2017年广东】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是时西边用兵/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B.常被发面铜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士大夫翕然称之/往来翕忽 ..D.匹夫之勇,不足尚也/风力虽尚劲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11.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3分)

参考答案:

(一)(10分)

1、(2分)(1)将要(2)使„„劳苦(贫困)

2、(3分)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2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鹬蚌相争、鹬蚌相持)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4.、(3分)(1)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1分)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1分)(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1分)参考译文:

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马上成为那个打鱼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中止了这件事。

(二)(9分)

9.B【你(A.任用/行为。C.诸侯国,国家/国都。D.听说/出名。)】 10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

11.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分)二是因为晋平公从善如流,知人善任(或“听从祁黄羊的建议,任用解狐和(祁)午”)。(1分)【参考译文】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回答说:“解狐适合。”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回答说:“祁午适合。”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的是谁可任用,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又称赞)说:“好。”就任用了祁午。

国人都称赞这件事。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建议真好啊!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三)(9分)

9.A【约定(B.攻克/下达;C.粮草/餐;D.投降,投靠/归宿)】 10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11.(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2分)。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1分)。(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2分)。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1分)。(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分)。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1分);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1分)。(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1分);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1分)。)【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

(四)(9分)

9.C 10.呼 老 兵 诣 道边 酒 垆 /对 坐 痛饮 /咨 其 风 土 /考 其 区 域。11.勤奋、严谨、专注、不耻下问、持之以恒„„

(五)(9分)

9.A 10.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使用4条以上“/”的,给0分;其他情况,对1处给1分。)

11.因为狄青①作战骁勇(频立战功);②博古通今(通究古今);③辅佐朝政。(每对1处给1分。)【参考译文】

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下载2011全国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 答案(16-30)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全国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二) - 答案(16-30).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课外文言文习题精选.(5篇)

    2014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1,南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3题。 常羊学射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日:“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①于云泽,使虞人② 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

    中考课外文言文应对技巧

    中考课外文言文应对技巧 面临中考,课外文言文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个难点,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只要大家在平时练习中注意用心发现、总结,就会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 课......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一、曲突徙薪 客有过①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②有积薪。客谓主人:“曲其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③不应。居无何,家果失火,乡居里中人......

    中考说明课外文言文翻译

    A 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效率高达十倍百倍的机械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和车,却没有地方要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地方去陈列它。使人民再用结......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教案(精选合集)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教案 一、考点聚焦 (一)课外文言文选文特征 选取短小精悍,有教育性、趣味性、有相对完整情节的文段。如求学、做人、为官、人物传记、人物故事等。 (二)命题......

    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精选合集)

    小学课外文言文阅读 1.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逐走】竞跑,赛跑。逐,追赶。 【入日】追赶到太阳......

    初中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B.答案

    (一) 曹彬仁爱 【参考答案】 1、(1)居住 (2)担任 2、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3、为下面的故事作衬托,突出他“仁心爱物” 4、不以个......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各题 (一)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