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有之”告诫干部要有“政治定力”

时间:2019-05-13 22:1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个有之”告诫干部要有“政治定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个有之”告诫干部要有“政治定力”》。

第一篇:“七个有之”告诫干部要有“政治定力”

“七个有之”告诫干部要有“政治定力”

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如此等等。有的人已经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引起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组织的注意,发现了问题也没有上升到党纪国法高度来认识和处理。这是不对的,必须加以纠正。(摘自《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政治立场问题,也是政治定力的体现。然而,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在政治上不够坚定,存在上述的“七个有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上升到党纪国法高度来认识和处理,不仅败坏了党风政风,还产生了严重的腐败问题。习近平的“七个有之”意在告诫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保持“政治定力”。

政治定力,说白了,也就是要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党纪条规、宪法法律所规定和强调的,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和落实。必须摒弃一切个人好恶,始终突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坚决反对“七个有之”,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培养。

强化教育。政治定力,不是凭空就能够有的,一些干部之所以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会犯糊涂,对于社会上、官场上存在的一些“惯例”、“潜规则”等缺乏自觉抵制的免疫力,甚至随波逐流,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制造谣言、拉票贿选、封官许愿、阳奉阴违、妄议中央等,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关于党纪国法的教育引导抓的不到位,没有能够在党员干部的头脑中扎根。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不能放松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纪国法等方面的教育,要始终将思想建党摆在首要位置,特别要加大政治纪律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政治纪律,树立法治观念,帮助其筑牢思想堤坝,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坚定遵纪守法的信念,增强抗侵蚀的能力,并带动全社会知法、尊法、守法、用法。

修补制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制度是执行的保障。党员干部始终要有“政治定力”,离不开教育引导,更少不了制度约束。制度管根本,更管长远。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要强化制度治党,不断修补和完善制度体系,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一方面,要加大对党内法规体系的清理和“体检”,对那些不合时宜、缺乏针对性、严肃性、约束性的制度规章,要进行修补完善,努力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随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制度的笼子必须越扎越紧密、越用越给力,为从严管党治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也为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提供行为规范的准则和底线。

规范监督。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会腐化堕落,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失去“政治定力”,没有良好的政治表现,与个别地方、少数单位对监督工作不重视或抓得不严不紧不力有关。为此,必须始终坚持监督立党、监督兴党。要坚持把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各项工作尤其是急重危难工作中的政治立场、政治表现作为第一位的监督,坚持把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确保政治可靠,执行有力,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干部监督上,既要监督干部是否有腐败问题,更要监督干部是否有政治问题。要防止习惯性地把防线只设置在反对腐败上,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就都可忽略不计,没有必要加以追究,也不愿意加以追究。

角度决定高度,立场决定下场。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缺乏“政治定力”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可能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不可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走到党和群众的对立面,发生腐败问题,也是迟早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苏荣、**、***、徐才厚等一批“大老虎”的纷纷落马,深刻地警醒各级党员干部始终不能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不能动摇“政治定力”,必须始终对党和人民、党纪国法保持敬畏之心,从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第二篇:七个有之”告诫干部要站稳“政治立场

“七个有之”告诫干部要站稳“政治立场”

一些人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的所谓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如此等等。有的人已经到了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的地步!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引起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组织的注意,发现了问题也没有上升到党纪国法高度来认识和处理。这是不对的,必须加以纠正。(摘自《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政治立场问题,也是政治定力的体现。然而,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在政治上不够坚定,存在上述的“七个有之”,不仅败坏了党风政风,还产生了严重的腐败问题。习近平的“七个有之”意在告诫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站稳“政治立场”。

所谓政治立场,是指立足于一定的阶级、政治集团、派别、反映其利益和要求的政治立足点和出发点。通俗地讲,就是你代表谁说话、办事。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立场,就是承认党的纲领、章程,履行党员义务,严守党的纪律,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策部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始终保持先进性,就是因为她始终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奉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因此,无论是讲纪律,还是讲民主,都要站在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上,都要以有利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标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个别党员干部就是因为政治立场不够坚定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不够坚决、不够彻底。比如,有的对党中央的政策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有的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甚至在公开场合发表与党中央精神相悖的言论。又比如,有的遇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采取明哲保身的“好人主义”;有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考虑、局部利益考虑,甚至不惜牺牲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完全丧失了正确的政治立场。凡此种种,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政治立场,也是政治价值观问题。一个政治立场不正确、不坚定的党员干部,难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也不可能有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治表现。少数党员干部,之所以会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出现摇摆、动摇,甚至彻底地背道而驰,走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说到底,还是党性不强,没有完完全全地将党章党纪、理论理想、民心民生、先辈先进等根植于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满足于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于是在遇到危险挑战、矛盾问题的时候,不能斩钉截铁、旗帜鲜明、站稳立场。故此,要想让党员干部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必须始终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不能忽视党性锤炼,要始终将思想建党摆在首要位置。加大政治纪律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政治纪律,树立法治观念,带动全社会知法、尊法、守法、用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制度是执行的保障。党员干部始终站稳“政治立场”,离不开教育引导,更少不了制度约束。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站不稳、站不对“政治立场”,从深层次来说,是缺少对法律规范、制度规章的敬畏,或者说在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上存在自由主义倾向,制度被当成了稻草人做摆设。制度管根本,更管长远。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要强化制度治党,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一方面,要加大对党内法规体系的清理和“体检”,对那些不合时宜、缺乏针对性、严肃性、约束性的制度规章,要进行修补完善,努力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随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制度的笼子必须越扎越紧密、越用越给力,为从严管党治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须导致绝对的腐败。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会腐化堕落,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没有良好的政治表现,与个别地方、少数单位对监督工作不重视或抓得不严不紧不力有关,存在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等问题。为此,必须始终坚持监督立党、监督兴党。要坚持把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各项工作尤其是急重危难工作中的政治立场、政治表现作为第一位的监督,坚持把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确保政治可靠,执行有力,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大执纪监督、公开曝光力度,依靠广大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要强化自身监督,特别是对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防止“灯下黑”。同时要强化执纪问责,通过严密的监督、严厉的问责,倒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回归正道、站稳立场。

角度决定高度,立场决定下场。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不可能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不可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走到党和群众的对立面,也是迟早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苏荣、**、***、徐才厚等一批“大老虎”的纷纷落马,深刻地警醒各级党员干部始终不能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必须始终对党和人民、法律法规保持敬畏之心。

“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和“下基层促发展,访群众促和谐”活动,

第三篇:七个有之学习心得(范文模版)

七个有之学习心得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存在“七个有之”,即“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所谓的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我认为,我们党员要深刻认识到“七个有之”问题的本质特征及现实危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政治立场问题,也是政治定力的体现。然而,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在政治上不够坚定,存在上述的“七个有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上升到党纪国法高度来认识和处理,不仅败坏了党风政风,还产生了严重的腐败问题。习近平的“七个有之”意在告诫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要保持“政治定力”。

政治定力,说白了,也就是要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党纪条规、宪法法律所规定和强调的,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和落实。必须摒弃一切个人好恶,始终突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坚决反对“七个有之”,才能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信任和培养。

强化教育。政治定力,不是凭空就能够有的,一些干部之所以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会犯糊涂,对于社会上、官场上存在的一些“惯例”、“潜规则”等缺乏自觉抵制的免疫力,甚至随波逐流,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制造谣言、拉票贿选、封官许愿、阳奉阴违、妄议中央等,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关于党纪国法的教育引导抓的不到位,没有能够在党员干部的头脑中扎根。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不能放松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纪国法等方面的教育,要始终将思想建党摆在首要位置,特别要加大政治纪律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守政治纪律,树立法治观念,帮助其筑牢思想堤坝,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坚定遵纪守法的信念,增强抗侵蚀的能力,并带动全社会知法、尊法、守法、用法。

修补制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制度是执行的保障。党员干部始终要有“政治定力”,离不开教育引导,更少不了制度约束。制度管根本,更管长远。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要强化制度治党,不断修补和完善制度体系,增强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一方面,要加大对党内法规体系的清理和“体检”,对那些不合时宜、缺乏针对性、严肃性、约束性的制度规章,要进行修补完善,努力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力,随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制度的笼子必须越扎越紧密、越用越给力,为从严管党治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也为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提供行为规范的准则和底线。

规范监督。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会腐化堕落,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失去“政治定力”,没有良好的政治表现,与个别地方、少数单位对监督工作不重视或抓得不严不紧不力有关。为此,必须始终坚持监督立党、监督兴党。要坚持把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各项工作尤其是急重危难工作中的政治立场、政治表现作为第一位的监督,坚持把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确保政治可靠,执行有力,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干部监督上,既要监督干部是否有腐败问题,更要监督干部是否有政治问题。要防止习惯性地把防线只设置在反对腐败上,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就都可忽略不计,没有必要加以追究,也不愿意加以追究。

角度决定高度,立场决定下场。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缺乏“政治定力”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可能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不可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走到党和群众的对立面,发生腐败问题,也是迟早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苏荣、**、***、徐才厚等一批“大老虎”的纷纷落马,深刻地警醒各级党员干部始终不能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不能动摇“政治定力”,必须始终对党和人民、党纪国法保持敬畏之心,从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第四篇:七个有之对照检查材料

对照七个有之存在的问题

1、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在本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公开公平、择优录取的原则,不搞任人唯亲,不搞一言堂。

2、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在工作和生活中,本人能够 团结一切同志,一视同仁,从来不搞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对个别不务正业、拉关系套近乎的现象能够坚决制止。

3、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本人始终做到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光明磊落。从不信谣传谣,更不会故意编造诬告他人。始终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情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人不交。坚决反对挑拨离间、制造是非、影响团结。

4、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在各类民主、民主测评、组织考察考核中,本人从未亲自或者授意他人通过采取不当手段为自己和别人找关系、说情、拉选票,为上述行为而不耻。

5、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本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坚持按照原则和政策办事,不违法不违规。对上级不巴结不逢迎,对下级不封官不许愿,绝不把组织上的成绩当做个人邀宠的筹码。

6、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本人在政治上立场坚定,行 动上不迟缓,思想上不含混。能够始终如一地坚决执行中央、和地方的决策部署,对上级政策绝对不会阳奉阴违。

7、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本 人坚持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不动摇。不搞团团伙伙,不在私下妄议中央。对有些同志偏激的言论能够坚决予以批驳制止。

第五篇:七个有之心得体会

学习七个有之心得体会

2014 年 10 月 20 日至 23 日,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 体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 题,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党 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存在“七个有之”,即“无视党的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了自己的所谓仕途,为了自己所谓 的影响力,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 帮结派的有之;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 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下面我汇报一下个人的心得体会;

一、深刻认识“七个有之”问题的本质特征及现实危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 领导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政治立场问题,也是政治定力的体现。然而,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在政治上不够坚定,存在上 述的“七个有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上升到党纪 国法高度来认识和处理,不仅败坏了党风政风,还产生了严 重的腐败问题。深刻认识到从严治党是一项永续工程、紧迫任务,党员干部要持之以恒地抓好作风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强化党性修养,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到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多尽责、常履职,深入群众、相信群众,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努力建真言、献良策。

二、严守政治规矩,切身实际杜绝“七个有之” 一是在政治上用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明“方向”。讲政治是对党员第一位的要求,政治上的明白是最大的明白,政治上的成熟是最好的成熟。党员干部都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在政治上做一个明白人。“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组织保持一致,做到听招呼、讲规矩、守制度,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决不能歪曲和变通,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顾全大局,克服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要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明辨是非,坚持原则,同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行为进行斗争。

二是在工作上用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促“有为”。俗话说,万物有理,四时有序。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干部的口碑,不在于职位,而在于作为。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程序、按规矩办事,该沟通的沟通,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能随心所欲,乱了章法。时刻保持工作上的主动性,践行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该自己干的工作,积极主动地去干好,不等不拖;该自己配合的工作,不遗余力地配合好,不推诿不扯皮。要有一种干就干好、事争一流的工作标准,对上级交办的任务高标准完成,决不敷衍应付。要有一种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各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急而盲为,不以事难而怕为,把事情想在前头,把工作做在前头。在公安业务工作中,守纪律、讲规矩最重要的是将人民满意作为首要标准,推动民生警务,努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

三是在生活上用讲政治、懂规矩、守纪律树“形象”。“一针不缝,十针难补;小洞不补,大洞受苦”。自我注重修养,明荣知耻,讲操守,重品行,始终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牢记“两个务必”,不搞攀比、不讲排场、不摆阔气。注意生活小节,无论衣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都与自己的身份相适应,不做亏心之事,不动害人之心,不受无功之禄,不贪无功之赏,不失举止之态、不失人格之于言、不失行为之信。对党员干部来说,小节不小,小节之中有政治、有形象、有人格。不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还要在生活小节上严格自律,警惕潜移默化的腐蚀作用,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住小节、守住底线。

角度决定高度,立场决定下场。一个“政治立场”不坚 定、不能严守政治规矩的党员干部,不可能 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不可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走到党和群众的对立面,发生腐败问题,也是 迟早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苏荣、**、***、徐才 厚等一批“大老虎”的纷纷落马,深刻地警醒各级党员干部 始终不能偏离正确的“政治立场”,始终不能动摇“政治定 力”,必须始终对党和人民、党纪国法保持敬畏之心,从而 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下载“七个有之”告诫干部要有“政治定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个有之”告诫干部要有“政治定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定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问题,他指出:“检验一名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其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没有政治定力”。......

    对照“七个有之”情况(5篇材料)

    对照“七个有之”情况 1.在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方面。在干部选拔任用当中,能够严格按照: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

    个人 “七个有之” 对照检查情况

    个人对照“七个有之”及“四强干部”标准 自查材料 (模板) 单位:疏勒县八一中学 姓名:张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自治区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以来,我通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习近平的“七个有之”心得范文合集

    习近平的“七个有之”心得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执政,如果不严......

    七个有之讨论体会(5篇)

    “七个有之”讨论会发言稿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并且提出了四个有之相关内容,具体如下: 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

    七个有之补充学习发言 - 副本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专题二研讨发言提纲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对党员干部提出了“五个必须”的要求。“五个必须”简单地说就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

    五个必须七个有之心得

    五个必须七个有之心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守纪律也就是遵守党的纪律、政治纪律;讲规矩就是讲党内法规和国家......

    习总书记的“七个有之”(五篇范文)

    习总的“七个有之”是指: 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 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 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 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 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