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任务一 踏实治学 诚信做人(李谟长)
主题班会课教案
诚信做人
踏实学技
学时: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检查自己的诚信水平,对不诚信行为进行自我批评。
2、倡导诚信、诚实做人的行为准则,鼓励诚信学习、求真务实的班风,提高学生践行诚信道德标准的自觉性。
二、课前准备
1.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周记形式谈谈自己对诚信的认识。2.让3位同学找有关诚信的故事。3.准备《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倡议书》
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等古训,已将诚信深深融入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血液里。“诚”是对人的态度,忠诚、诚实;“信”是做人的态度,守信、信誉。诚信是对每位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然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留下了不少“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家的未来,学生的诚信意识如何将决定我们未来社会的诚信。在技工学校学生欺骗老师、家长、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偷电动车„„凡此种种,从本质上说都属于欺诈行为,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这些不诚信的行为都蚕食着各种诚信教育的果实,弱化着校园的诚信氛围,中职学生诚信养成的非常重要。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
诚信无价
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有回来。于是,摄影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蹚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了……也许这只是一个故事,但这也说明了“诚信”是一种多么感人的情感。
案例二
用真诚打造高质量
“真诚到永远”——海尔著名广告语。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堪称中国企业界的“杰克.韦尔奇”。他领导下的海尔公司从一家亏损147万元的小企业,成长为全球营业额711亿万元的跨国公司,被排为全球白色家电制造企企业第5名。在海尔公司刚起步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张瑞敏刚上任的时候,他发现了刚生产的一批冰箱存在着质量问题。于是,他亲手砸了这些不合格的冰箱,让员工认识到了“不合格产品就是不合格员工”。恰恰相反,一家在全国负有盛名的月饼生产厂家 为使用旧月饼錎,被苯电视曝光。从此家月饼厂的产品从供不应求到了堆积如山、这些事例深刻地反映出诚信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意义。
案例三
诚信成就发展机会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
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谈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
老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完三个关于“诚信”的案例故事后,就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作“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故事的主人公,当面对诚信考验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如果你做出的是不同于故事主人公的选择时,请与你的同学、老师交换看法,看看别人是怎样评价你的选择的。
四、讲解相关知识:
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做人是否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状况和人格高下的重要表现,是能否赢得别人尊重和友善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状况和人格高下的重要标准。
2、当代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技校生要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目前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把自己培养成为讲诚信的人。
3、在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困扰着世界,诚信的呼唤遍及社会生活每一个角落。在当今的中职校园,学生的不诚信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欺骗家长和老师、同学之间借钱不还等。这些不诚实现象影响极坏。它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的形成,而且扭曲了一部分学生的心灵,引发了道德上的堕落或变质。广大学生讲求诚信。
五、活动安排
1、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的诚信故事”。
内容:
我和邻居之间的诚信故事 我和父母之间的诚信故事 我和老师之间的诚信故事 我和同学之间的诚信故事
2、讲故事《立木取信》。请谈谈诚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候争霸。各诸候国为了争夺霸主地位,纷纷参与争霸战争中来,两百多年间,诸候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一百多个诸候国已锐减到二十几个了。
到了战国初期,比较在的诸候国只剩下七个,分别是:齐、韩、楚、燕、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秦国是七个诸候国中最弱、最被看不起的。
秦孝公即位,为求有识之士,他向天下发布了求贤令。求贤令引来了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改革家——公孙鞅,也就是商鞅。商鞅与秦孝公长谈三次,之后舌战群雄,秦孝公见商鞅才华出众,当即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获得了秦孝公支持的商鞅,并不争于发布新法令,而上先到南门外,在很多百姓面前立了一根高的木头杆子,并且贴出告示,声称: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他十两黄金。
不一会儿,城门口就聚了好多人。在家都想得到金子,但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都怕扛了木头又没钱,自己挨累倒不要紧,关键是怕成了别人的笑柄。
商鞅知道老百姓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高到五十两黄金。这事传出后一下子轰动了整个秦国,老百姓都说:“商鞅真是个说话算数的人,有了这样的官可好了。”
第二天,大伙儿又跑到城门口看有没有木头,大家没发现木头,却看到了商鞅变法的新法令。法令里有许多利用穷人的条文,但没有一个人怀疑这个法令的真实性。
于是,老百姓努力耕田织布,愿意参军打仗,靠英勇杀敌,多立战功来赢得地位和财富。秦国出现了前所末有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