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及答案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2.简述《诗经》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3.简述《左传》及其作者。
4.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5.简述《论语》的文学特点。6.简述‚楚辞‛名称源流。7.简述《九歌》艺术表现的特点。8.简析《离骚》题义。9.简述汉代乐府机关职能。10.简述乐府诗歌的分类。11.简述西汉初年政论文的特点。
12.比较《汉书》与《史记》在思想与写作上的不同。13.说明东汉辞赋的发展与演变。14.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15.简述《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16.简述阮籍诗歌的艺术成就。
17.简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成就。18.简述鲍照诗歌的内容。
19.简述《桃花源记》的思想内容。20.简述庾信前后期诗风的不同。
21.简述‚永明体‛(新体诗)的历史地位。22.简述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23.简述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24.简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25.简析《山居秋暝》的艺术特色。
26.简述高适《燕歌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27.岑参的《白雪歌》有何艺术特色7 28.简说杜甫所创的新题乐府。29.简要说明唐传奇的发展过程。
30.简述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与影响。
31.简说南唐词与酉蜀词的区别。32.简说李煜词的内容和词境。33.简述柳宗元对文学散文的贡献。34.简述梅尧臣诗歌的艺术特点。35.简述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点。36.简述北宋词发展概况。37.略述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38.简述秦观词的情致。
39.简述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山谷体”。40.简述范成大田园诗的特点。
41.简述杨万里‚诚斋体‛的艺术特色。42.简述姜夔词的意境与格调。
43.简述《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44.简述《梧桐雨》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45.简述《倩女离魂》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46.简述《三国演义》的拥刘反曹倾向及小说的悲剧意义。47.简述《西游记》人物塑造的特色。48.简述《金瓶梅》对世情小说发展的贡献。49.简述归有光的文学主张及散文创作。50.简述张岱小品的恃色。
51.简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点。52.略述龚自珍的诗歌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简答题答案 1.(1)是依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
(2)‚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2.(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2)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3)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语言也很有特色。一是词汇十分丰富,二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3.(1)《左传》是编年史,所记史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详赡,文采生动。(2)《左传》的作者,传统说法是左丘明,疑点很多。现在学术界大多认为《左传》的作者应当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的人。
4.大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老子》简篇短幅,《论语》也多为简短的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墨子》始渐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同时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
(2)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瞻,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行文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它们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
5.(1)《论语》多为简短语录,辞约义丰。
(2)有的章节能够通过言谈举止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6.(1)‚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大夫屈原开创的一种新诗体。当时,它并没有特定的名称。(2)‚楚辞‛这个名称西汉时始出现,最初当是专指先秦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3)成帝时,刘向校理古籍,始编集屈、宋等人的作品,又把西汉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收纳进来,辑为十六卷,命名为《楚辞》。
7.(1)屈原在《九歌》中既写出了神的灵异,更写出了神的‚人性‛,神性和人性统一在一起。他描写神的飘渺高远,法力超凡,但屈原并非单纯歌颂神的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而是把神灵人格化了。
(2)《九歌》独特的题材,造成了它与屈原其它作品不同的风格。叙写神灵的活动和神灵的情感,描绘神灵的环境和气氛,本就是一种清新幽渺的境界。再加上他侧重于描摹神灵之相思,人鬼之空恋,这就使奇异深浓的情感,凄清幽渺的境界,以及曼妙清新的描写结合在一起,造成了奇特瑰丽、色彩斑谰的艺术境界。
8.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训‚离‛为‚罹‛,以‚遭遇忧愁‛来释‚离骚‛。而班固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班固的说法与司马迁所解相近。王逸释曰:离别的忧愁。今人游国恩在前人陈说基础上另创新见,以为‚离骚‛即‚劳离‛,为楚地乐歌名。
9.乐府机关有采集民间歌诗、组织文人制作以及负责演唱等职责。它所演唱的乐府诗歌,包括民歌和贵族、文人创作。
10.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基本按照音乐的不同,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燕
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这个分类比较全面而系统,后人研究乐府多遵从郭氏的分类。
11.(1)在内容上,关心时事,总结秦亡的经验,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议论。(2)在艺术上,行文平实晓畅,同时又受战国纵横策士影响,有纵横家之遗风。12.在思想上《〈汉书》站在刘汉王朝的立场,坚守儒家思想正统。对一些人物的评价,与《史记》有较大差别力。如《史记》列人‚世家‛的人物。在写作上,《汉书》不像《史记》那样融注了作者的深情和感慨,而是更加平实客观、冷静翔实地照录史实。这些地方,都体现了班固正统严谨的史学思想和《汉书》的‚官史‛特色。
13.东汉时期,辞赋创作仍然有骚体和赋体两种类型。
(1)骚体作品的代表,如班彪的《北征赋》、冯衍的《显志赋》、班固的《幽通赋》、张衡的《思玄赋》、蔡邕的《述行赋》等。这些作品,或纪行以发感慨,或述志以见情怀,抒情意味浓厚。
(2)赋体创作则出现明显变化,东汉初期赋家继承前汉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其代表。到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
14.(1)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如《东门行》、《孤儿行》《妇病行》。(2)反映对战争的厌倦,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古歌》等。(3)讥刺达官贵人,批判社会黑暗,如《鸡鸣》《长安有狭斜行》等。
(4)抒写爱情,反映社会婚烟问题,如《陌上桑》、《孔省东南飞》、《上山采蘼芜》等。15.(1)表现思乡、怀人的离愁别绪。如《明月何皎皎》《涉江采芙蓉》等。(2)表现思妇的情思与愁怨。如《客从远方来》《行行重行行》《冉冉孤生竹》等。(3)表现游子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对人的某些观念。如《回车驾言迈》等。
16.(1)表现出意蕴含蓄、深沉之美。阮籍诗歌大量表现忧生之嗟,感叹政治险恶、人生艰难、生命苦短,而这些又无法宣泄、排遣,所以产生一种深刻的孤独情绪。这些内容使得阮诗变得十分深沉、凝重。
(2)多用典故、比兴、象征手法。
(3)清逸玄远,熔哲理、情感、意象于一炉。17.(1)抒写建功立业的愿望,胸怀阔大,笔力雄迈。(2)充满着一股不平之气。
(3)继承建安文学传统,在诗歌中引用历史典故来抒写现实的忧愤,刚健有力,名为咏
史,实为咏怀,所以被誉为‚文典以怨‛或者‚左思风力‛。
18.(1)表现对门阀制度压抑人才的不满,抒发不平之气。(2)写征人不得归家之苦。(3)大量创作妇女题材的诗歌。
19.文中虚构的‚世外桃源‛,既有儒家幻想的上古之世的淳朴,也有老子宣扬的‚小国寡民‛社会模式的影子,其中乡村景象的描绘,又用作者的田园诗意境相似。可以说,它既是作者依据他的社会理想所作的美好想象,也代表了那个**时代广大民众对太平社会的向往。
20.庾信以出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创作时期,特色明显不同:(1)前期生活在南朝,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善用对偶,代表作是《奉和山沲》。(2)人北方后,因羁旅他乡,身处异国,时刻有一种故国之念、归家之思,情绪低沉、苍凉,代表作是《拟咏怀》。
21.(1)新体诗(永明体)的出现是诗歌发展的必然,也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要求。魏晋以后,诗歌向美文发展,要求的辞采、用典等都业已具备,但需要音律的配合,永明体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2)永明声律说为齐梁诗歌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新的贡献。因为规定诗歌语言的声韵声调,使诗歌具有谐美的音乐性,使诗人能有意识地掌握运用声律,增强艺术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进步意义。同时,它的出现也为唐代近代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基础。
22.(1)格调明快、清新,不仅再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现了南朝妇女的浪漫情怀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2)语言清新流畅,多用双关语和谐音,比较含蓄、婉转,耐人寻味。(3)形式上,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23.(1)反映北国风光、塞外人情。(2)反映北方的尚武精神和豪侠之气。(3)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4)反映婚姻与爱情。
24.(1)在构思、章法上,此诗很有特色。①全诗总共有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九韵,每韵构成一个段落。②全诗紧扣诗题的五种景物,以‛月‛为中心,以春、江、花、夜为陪衬,逐一展开。③以月升开头,以月落结尾,中间以月贯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展示相互联系又不断变化的画面和情绪。
(2)诗歌采用比兴手法。全诗以春江月夜这一良辰美景为衬托,以江月与人作对比,表现人生短暂之悲哀和离别之痛苦。
(3)全诗诗情、画意、哲理有机统一,构成一个空灵邈远、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4)此诗虽以宫体旧题写传统题材,但作者倾注了深沉强烈的思想感情,开拓出新的境界。
(5)语言清丽,情调多变,诗情跌宕起伏。
25.(1)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突出环境和心境的幽静。
(2)将声、光、色恰到好处调配在一起,构成一幅优美恬静的艺术画面,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3)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成功地描绘出自然景物,将清幽的画面与恬静的心情结合一体,创造出一个幽远、空灵的意境,给人一种空灵之感。
(4)中间两联为写景佳句,将高下、远近、动静、景色与声响交织一起,构成完美的艺术画面,历来为人们所称颂。
26.内容上:写边疆战士们拼死戍边,伤亡惨重,而将帅们不去筹划战争,想方设法抚恤士卒,却在大帐前欣赏美人的轻歌曼舞,任情享受。表现了诗人对边塞士卒的深切同情,对边疆将帅无能的无情批判与抨击。
艺术上:①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以错综交织的诗笔,把荒凉的自然环境,激烈的战争氛围,各种复杂的矛盾斗争以及士卒、思妇的心理活动等,全部融合在一起。②运用对比的手法深化主题。‚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更具有高度的艺术典型性。③诗的音韵随着内容、情感的转变而转变,音乐美和诗情、画面和谐一致,使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④诗风雄厚深广,悲壮淋漓。
27.(1)全诗以雪为中心线索贯穿始终,借咏雪以抒怀,以咏雪写送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前一部分的雪景为虚写,通过对身边器物和切身感受的描写,以映衬雪中奇寒。后一部分的雪景为实写,以映衬惜别之深情。
(3)运用形象鲜明的比喻给出塞外风雪的奇美,如‚忽如‛二句。
(4)画面奔腾跳跃,衔接自如,笔势时而内,时而外,时而远,时而近,错综变化,波澜起伏。
(5)豪放中透秀丽,雄健中见含蓄。
28.(1)继承《诗经》、《离骚》重兴寄的爱国忧民精神,发展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优良传统,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
(2)以时事入诗,直面社会现实,成为杜诗的一大特色。29.唐传奇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初盛期、繁盛期和衰落期。
(1)初盛期:从初唐到武德年间,这是由六朝志怪小说向唐人传奇小说的过渡期。这时期数量少,且大都带有述怪性质,如王度的《古镜记》、张鷟的《游仙窟》等。
(2)繁盛期:主要在中唐,作家众多,名作纷出。题材广泛,不仅有爱情题材、述怪题材,还有讽刺题材;技巧大大提高了,风格多样。其中陈玄祜的《离魂记》是唐传奇进入繁盛期的标志作品。代表作还有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等。
(3)衰落期:是晚唐五代时期。这一时期优秀名篇少,出现了不少传奇集,但缺乏前期那种内容深邃、艺术精湛的作品。这一时期游侠小说兴起,代表作有杜光庭的《虬髯客传》。
30.艺术特色:①在爱情篇章中融人对社会人生的凄凉体验,体现出一种恍惚不安、若有若失的情感。②运用比兴、拟人、象征、双关等手法,抒写爱情感受,创造出一种带有感伤的情绪,在让人体验到爱情伟大、美好时,也带着一种无奈和伤感。影响:李商隐‚无题‛诗对后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他那感伤的情调,细约之美,婉转之意,凄艳之情,具有词化特征,为诗与词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31.(1)五代词可以《花间集》出现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西蜀为重镇,后期词以南唐为中心。
(2)西蜀词主要用于应歌,秋丽之作较多,接近晚唐;后期的南唐词则较重抒怀,多疏淡、深厚之作,较为雅致,接近宋初。
32.(1)李煜阅世浅,性情真率,不失赤子之心,其词的创作常随生活环境和际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大致可分为反映宫廷享乐生活,写离愁别绪和抒发亡国悲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浪淘沙》、《虞美人》是李煜抒写亡国悲痛的代表作,在对江山、故国的怀恋中,充满了悔恨、悲偾和哀愁等复杂的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
33.(1)以传记散文为普通百姓立传,突破了以往传记作品不为普通人物立传的传统,以非凡的胆识和深邃的笔触,从小人物身上挖掘出普通人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善良天性和聪明才智,为传记文学的画廊增添了小人物的光辉。
(2)在山水散文方面创造天人合一的意境,尽情于空濛明瑟的境界,致意于登临游观,人与山水密不可分,风格冷峭,蕴涵理趣,开创了描写自然美的游记散文创作的新局面。
34.(1)好为新奇,力避陈熟。
梅尧臣多数诗歌具有取材个人化、生活化、琐碎化的倾向。他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
(2)平淡其表,深邃某里。
朱自清《宋五家诗秒》曾说:‚平淡有二:韩诗云:‘艰宕怪变得,往往造平淡。’梅平淡是此种。朱子渭:‘陶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此又是一种。‛梅尧臣《读邵不凝学士试卷》曰:‚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可见他个人也极推许平淡。梅诗的‚平淡‛实属‚古淡‛,是一种老树著花之美。梅诗的‚平淡‛具备如下特点: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梅尧臣的诗歌题材极为广泛,从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干预政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苫的作品;另一类是写个人日常生活的琐碎事物。《陶者》属于第一类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
35.苏舜钦是一位关心社会而力主改革弊政的诗人,忧国忧民的政治热情,患难悲愤的生活经历,豪迈刚烈的性格,都促使他用豪犷激切、直抒胸臆的方式写诗。尤其是早期诗作,充满激情,感激顿挫而发其郁积,语言明快豪迈,形成他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的主导艺术风格。庆历年间,苏舜钦因支持庆历新政而为反对派诬陷,坐罪削职,流寓苏州,不久去世,他后期寄情山水自然景物和,风格幽独闲放,与前期诗作大相径庭。
36.词是有宋一代最有特色的文体。就北宋词而言,其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由宋初至仁宗天圣、庆历年间,是北宋词的初期,晏殊、欧阳修等人承续《花间》派和南唐词风而有所变化,晏殊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欧阳修开宋词士大夫化之风气,他们在词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音调词格方面郡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重要人物。从仁宗天圣、景祜以后至哲宗,是北宋词的刨造时期,代表人物是柳永、苏轼和秦观等,柳永开刨了慢词体制,开拓了词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对宋词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他‚以诗为词‛,是对词的一大解放,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把词引上了正统诗文的道路。秦观词是宋代婉约词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他们是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从哲宗末年至北宋亡,是北宋词的总结时期,出现了‚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其典丽精工的词风已开南宋雅派词之先河。
37.(1)柳永词雅、俗并陈,敢用俚俗的语句直露地表现艳情,或抒发诗人漂泊的情绪,除了写都市词、歌妓词外,尤以善写羁旅行役词著称。
(2)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因他采教坊新声和里巷间谣歌俚曲制作慢词长调,变旧声为新声,使歌词复与民众接近。
(3)他将赋体的铺叙手法运用于体式开阔的长调慢词,音律协婉、叙事详尽,绘景必工而又有一二警策语,为全词生色。其慢词篇幅增长,使词体恢张,可开阖变化,便有了驰骋才情的余地,这就为苏轼革新词体和‚以诗为词‛创造了前提条件。
38.(1)秦观词留存下来的有八十余首,五十多首专门描写男女恋情,就全部‚淮海词‛而言,写‚儿女柔情‛之作占绝大多数,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
(2)秦观词以抒情为主,较少叙事,能化景物为情思,避免了质实,显得空灵婉转而富有情致,具有情、辞兼胜的艺术特色。其词清丽典雅,婉曲蕴藉,但于婉约含蓄里有凄苦的缠绵,轻描淡写中蕴涵凄历的情感。
(3)秦词的深婉,在于能掌握词体要眇宜修的特质,能言其所欲言,将身世之感寓于艳情之中,表达幽微丰美的意蕴,在前人写滥了的题材中创出新意,以情韵取胜。
39.(1)黄庭坚认为晚唐诗的弊病主要在于作者读书不多和缺乏艺术技巧;于是他提倡多读书,提倡学韩、杜,要以学问为诗。落实于诗歌创作上,他提倡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之说。
(2)他作诗时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创制拗句、拗律,对宋诗的发展和江西诗派的创作有直接的影响。他的诗工于炼字和用典,讲究语意老重和规模宏远,笔势奇纵,句法尤高,于苏诗外独树一臶,自成一家,被称为‚山谷体‛。
40.范成大的田园诗写于他晚年退归故里之时,代表作为《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国古代农家诗大体有两类:一类是‚田园牧歌‛式的,如陶渊明、王维等人的田园诗,表现的仅仅是农村恬淡的自然景物和生活图画;另一类是从唐代兴起的新乐府式的‚田家词‛、‚悯农诗‛,如王建、聂夷中等人的作品,专门反映农民生活的辛苦、艰难和被剥削压迫的惨痛。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则能将上属二者融会为一。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十二首,反映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赋予以平淡闲适为特征的传统的田园诗以更深刻、更广阔的内容,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诗中既有田园景色、农忙欢歌及多彩乡村生活的描写,又有对农民劳动艰辛、生活惨痛的反映和对官府剥削、赋税苛重的深刻揭露,赋予了田园诗更深刻、更广阔的内容,开拓了田园诗的境界。在艺术表现上,这些田园诗写景新巧,画面明丽,语言活泼自然,风格清新婉丽。范成大的田园诗特色独人,成就颇高,堪称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之作。
41.杨万里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其主要特色:就内容而言,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以新奇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象,描绘特定的生活场景,表达特有的生活情趣,它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诗,具有想象新颖奇妙,语言通俗自然、活泼明快,风格流转圆活、风趣诙谐。尤其是他的五七言绝句,有意用晚唐体绝句的空灵轻快来矫正江西体的以学问为诗,变宋诗以人文意象为主为以自然意象为主。减少了诗中的理趣,增加了诗的机趣,改变了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一变而为天真自然,生动活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大关键。
他继承了宋诗的创新精神,变埋首书斋为走向自然,变活用定法为无待于法,变避熟就生为化生为熟。使其诗具备新奇、灵活、风趣、流转圆美、曲折多变、语言浅近口语化等特征,被公认是真正的‚活法‛诗。
42.姜夔是一个清贫自守的布衣游士,耿介清高,又极富才情和雅趣,精通音乐,擅长书画诗文。其词的题材内容量主要承袭周邦彦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而开拓不多,然在词的格调和意境方面则颇有创新。他有意追求清越、高旷的格调。恋情也好,咏物也罢,均能以伤感的情调来写景抒怀,用清冷的词境来寄托自己落寞的心绪,呈现清空幽渺的韵致。他的词以文人士大夫高洁清雅的意趣为主,既少世俗之香软妩媚语言,亦无豪仕激烈的情怀。词采偏于淡雅素净,追求言外之意;力避质实重拙,不从正面落笔,多于虚处传神,语意蕴藉灵动,给人以‚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之感。故其词格调清旷高雅,意境疏朗开阔,独具一格。张炎‚清空‛、‚骚雅‛总评其词风及艺术恃征。
43.《汉宫秋》是马致远著名的历史剧,写汉元帝和王昭君的故事。但作者并未拘于史实,而是根据自己的现实感受和主观感情,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作品改变汉元帝主动将王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的历史事实,突出毛延寿卖国投敌,唆便匈奴出兵威胁,强行索取王昭君,最后王昭君在汉蕃交界处投江自杀。将汉朝的‚和亲‛之举视为国家衰弱的象征,写历史兴亡之感,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揭示了汉元帝昏庸软弱、贪淫好色的真面目。当然,把汉元帝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天子,确是有意无意的美化。此剧主要通过内容的精心安排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国家安危,竟只靠一个弱女子出塞和亲来维系,她的悲剧也是民族的悲剧,是对昏君、庸臣和卖国者的抗议。从具体的艺术表现说,作者在剧中用了许多声情并茂的唱词表现汉元帝失去昭君时的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跌宕,字字含情,苍凉凄楚,极富艺术感染力。
44.《梧桐雨》直接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但基本思想倾向和意境情调,均与原作有很大不同。《长恨歌》在涉及李隆基和杨玉环关系时,有意掩盖了李隆基夺儿媳的丑行,而《梧桐雨》不但一开始就交待了李隆基夺儿媳的过程,而且还揭露了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的秘情。故《梧》剧显然不是要歌颂李、杨的爱情,而是通过对李、杨故事的描写,抒写人世沧桑之感,并借剧中人物李隆基晚年孤独凄苦的处境和悔恨哀怨的感受,表达作者自己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此剧在艺术上也独具特色。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将李、杨故事放到这一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上来表现,并将全剧的重心和高潮放在第四折,写战乱平息后,失去贵妃和权位的唐明皇的孤寂生活,并着重写他在秋夜雨声中回忆往事的心理感受,情景交融,动人心魄。而作品的更动人之处,还在于剧中处处融进了作者自己对战乱不幸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45.《倩女离魂》是郑光祖表现才子佳人缠绵情爱的旦角戏的代表作。此剧根据唐人传奇《离魂记》改编而成,主要是写张倩女因热恋书生王文举而魂不附体的一段爱情故事。
离魂是剧中的主要情节,作者处理比较巧妙和出色。张倩女因坠入情网不能自拔,而张老夫人则要王文举取得功名后才能成亲。自送别王文举后,倩女即卧病不起。终因相思太切而灵魂出窍,追随王文举而去,直至三年后,其灵魂才随衣锦还乡的丈夫归来,与留在家中的病体附合。由于将倩女的灵魂与躯体分开,作者一方面可以细致真切地表现她灵魂无拘无束时的大胆与执著,写出其不愿受封建伦理道德束缚而追求婚姻自由的真性情;另一方面,则可通过其病体所受的折磨,反映现实生活中多情女子相恋的痛苫。这样就理当时闺阁佳人渴望恋爱自由的心理,以及忍受封建礼教禁锢的压抑、痛苫,惟妙惟肖而又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6.《三国演义》具有‚拥刘反曹‛的倾向,在作品中,作者毫不吝惜地将一切可能的正面美好因素全部赋予了刘备集团一方。然而这样一批在道德、智慧、品质和勇武方面都无与伦比的人间精英,却一步步地走向衰败,以至最后的灭亡,并且突出了刘备集团走向失败的内因——把‚义‛放在首位,把政治放在第二位,常用道德价值去压制和克服政治利益。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产生悲剧的重要原因,而《三国演义》中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和最后三分归晋的结局,赋予刘备集团最美好的东西,而又将其臵于最早失败的境地,都充分表明了这部小说的悲剧精神,是一部便读者受到强烈的悲剧美的冲击、品尝到悲剧美感韵味的优秀悲剧作品。
47.《西游记》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意志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即集动物性、神性和人性于一身,产生了形貌各异、个性独特而又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孙悟空:他形态上是猴子,这是他的动物特征;他善于变化,能识破和战胜一切妖魔,这是他的神仙本领;他大公无私、勇猛机智,而争强好胜、爱出风头等,又是人的精神品格,而这三者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他身上。
48.在《金瓶梅》之前,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和神魔小说《西游记》,作为三种类型小说的典范相继问世,而唯有反映市井现实生活的小说尚未有与之抗衡的巨著,这正是《金瓶梅》在小说题材方面的历史使命和用武之地。它用细致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人们都可以遇到的平平常常的人、普普通通的境、琐琐屑屑的事,便全书浸透着‚俗‛的色彩。这就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从远离人间的神魔和历史人物,走向普通人的生活,而体现出文学向‚人‛自身的靠拢和文学本位的复归。同时,它也为世情小说的大批涌现,打出了自张一军的旗臶。从这个意义上看,没有《金瓶梅》的开路作用,就没有《红楼梦》的出现。
49.归有光和唐宋派其他代表人物一样,对当时声势煊赫的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和模拟文风表示不满,主张为文要根于六经,提倡道德。但他的主张又与王慎中、唐顺之有所不同:他提倡的‚道‛并非宋代理学,而是传统的儒教;尤为重要的是他在提倡重道的同时,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正因他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故其散文名作如《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均以感情真挚、通俗畅达著称,多于简洁淡雅的笔墨中透露出深挚的感情,一唱三叹,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外。这些文章虽不多,但当时在文坛引起颇大震动,奠定了他在明代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
50.张岱的小品文题材广泛,茶楼酒肆、歌馆、妓院、斗鸡走狗、工艺书画、风俗文物,乃至山水人物,无不人其文。《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说书》等为其代表作。他的小品文能将公安三袁的清新洒脱之笔法和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的幽深冷峭之意境熔为一炉,又能避免两派的流弊,以深厚救浅薄,以严谨救率易,以明快救僻涩,兼诸家之美,堪称晚明小品散文之集大成者。
51.《儒林外史》有其匠心独运的结构特征,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看起来松散,实际上并非‚有枝无干‛。作者追求表面松散而内中见骨的散点透视原则,‚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将那些松散的情节和人物全部统摄于八股取士摧残人的心灵和人格这一主旋律上,从而达到结构方式与内容表达的完美统一。
52.龚自珍是才气过人而又得风气之先的文学家兼思想家。他提出‚尊情‛、‚尊史‛的变革的文学观。他有很高的自我期许,却一生困厄下僚。他饱经忧患,哀乐过人,更深切地感受着时代所给予他精神上、心灵上的震颤和痛苦,深深体味着内心世界的种种:怨愤中夹杂着豪迈,感伤中包容着热情,颓唐而又执着。郁闷而有理想。‚少年‛与‚童心‛是他诗中引人注目的意象,是他心目中青春生命和理想的象征;他对人才被压抑的惯懑,他渴望和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他的诗充满批判精神和显露出批判的锋芒,表现出自己狂傲的性格。他的诗多为抒发主观感情之作,想象丰富奇诡,语言璀灿瑰丽而又具狂霸之气,形成了‚幽想杂奇语‛、‚哀艳杂雄奇‛、‚郁怒情深两擅场‛的迷人风格,受到清末民初众多文学家的喜爱或迷恋,在当时及近代诗坛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学史答案
单选题
1、元代“铁崖体”的代表性诗人是 D。
A、戴表元 B、赵孟頫 C、萨都剌 D、杨维桢
2、赵盼儿是元代杂剧 C 中的主人公。
A、《拜月亭》 B、《倩女离魂》 C、《救风尘》 D、《两世姻缘》
3、明拟话本“三言”的作者是 C。
A、凌蒙初 B、李渔 C、冯梦龙 D、瞿佑
4、元杂剧一般是 B 折。
A、7 B、4 C、5 D、20 5.《长生殿》的作者是 A。
A、洪昇 B、尤侗 C、蒋士铨 D、杨潮观
6、赵盼儿是关汉卿杂剧 B 的女主角。
A、《谢天香》 B、《救风尘》 C、《金线池 D、《望江亭》
7、长篇小说《金瓶梅》的作者是 C。
A、名教中人 B、艾衲居士 C、兰陵笑笑生 D、西周生 8.下列中的 D 不属于明代的四大戏曲声腔。A、馀姚腔 B、海盐腔 C、昆山腔 D、宜黄腔
9、杜少卿是小说 A 中的文学形象。
A、《儒林外史》 B、《醒世姻缘传》 C、《好逑传》 D、《镜花缘》
10、清初诗坛“江左三大家”除了吴伟业、龚鼎孳之外,另一位是 B。A、朱彝尊 B、钱谦益 C、钱澄之 D、顾炎武
11、下面的 A 是晏殊的词集。A、《珠玉词》 B、《小山词》 C、《淮海词》 D、《东山词》
12、以文为诗是 C 诗的最大艺术特色。A、王禹偁 B、范成大 C、苏轼 D、苏辙
13、陈维崧是 C 的代表性词人。
A、浙西词派 B、浙派词 C、常州词派 D、阳羡词派
14、被誉为“古今律诗第一”的宋代诗人是 C。A、范成大 B、黄庭坚 C、陆游 D、苏轼
15、“清空”二字最能体现 B 词的艺术风格 A、吴文英 B、姜夔 C、王沂孙 D、周密
16、宋代对慢词的发展作出贡献最大的词人是 A。A、柳永 B、秦观 C、李清照 D、刘辰翁
17、《论诗三十首》的作者是 B。A、王若虚 B、元好问 C、刘克庄 D、张炎
18、《桃花扇》的作者是 A。
A、孔尚任 B、李渔 C、梁辰鱼 D、沈璟
19、法国的 C 曾将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在欧洲上演。A、卢梭 B、狄德罗 C、伏尔泰 D、高乃依
20、赵五娘是戏曲 C 的女主人公。
A、《浣纱记》 B、《鸣凤记》 C、《琵琶记》 D、《张协状元》
21、袁宏道是晚明时期 C 的代表作家。A、茶陵派 B、竟陵派 C、公安派 D、云间派
22、王十朋是 “四大南戏”中 A 的主人公。
A、《荆钗记》 B、《白兔记》 C、《拜月亭》 D、《杀狗记》
23、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除了《牡丹亭》、《邯郸记》与《南柯记》之外,还有 C。A、《红梅记》 B、《娇红记》 C、《紫钗记》 D、《玉簪记》 24.诚斋体的代表性诗人是 B。
A、朱有燉 B、杨万里 C、袁枚 D、范成大
25、南宋的江湖派是因书商 B 所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A、梅尧臣 B、陈起 C、叶绍翁 D、刘克庄
26、张君瑞是杂剧 D 中的男主角。
A、《梧桐雨》 B、《潇湘雨》 C、《倩女离魂》 D、《西厢记》
27、清初古文三大家除了魏禧、汪琬外,另外一位是 B。A、钱谦益 B、侯方域 C、王猷定 D、方苞
28、元诗四家是指 A、杨载、范梈、揭傒斯这四位诗人。A、虞集 B、杨维桢 C、戴表元 D、方回
29、以文为词是 A 词最大的艺术特色。A、辛弃疾 B、苏轼 C、黄庭坚 D、吴文英
30、提出“夺胎换骨”这一诗歌创作方法的诗论家是 B。A、苏轼 B、黄庭坚 C、陈师道 D、陈与义
31、六一风神是指 B 散文的美学风格。A、王安石 B、欧阳修 C、苏洵 D、曾巩 32.梅村体的代表性诗人是 C。
A、吴嘉纪 B、龚鼎孳 C、吴伟业 D、钱澄之
33、《陶庵梦忆》是 B 的小品文集。A、钟惺 B、张岱 C、刘侗 D、谭元春
34、下列诸人中,不属于明代唐宋派作家的是 D。A、归有光 B、唐顺之 C、王慎中 D、李东阳
35、明末文社中几社的领袖是 C。A、钱谦益 B、张溥 C、陈子龙 D、夏完淳
36、被誉为清初“古文三大家”分别是 B、侯方域、魏禧。A、方苞 B、汪琬 C、刘大櫆 D、王猷定
37、清初大诗人吴伟业是以 A 著称于世。A、歌行体 B、七律 C、五律 D、绝句
38、陈维崧是 C 的代表性词人。
A、浙西词派 B、浙派词 C、常州词派 D、阳羡词派
39、为了宣传骈文主张,C 选有《骈体文钞》同主张散体文的桐城派抗衡。A、张惠言 B、阮元 C、李兆洛 D、汪中 40、清代神韵派的代表性诗人是 D。A、赵执信 B、查慎行 C、杜浚 D、王士禛
41、陈妙常是下列戏曲作品 B 中的女主人公。
A、《鸣凤记》 B、《玉簪记》 C、《目连救母劝善戏文》 D、《红梅记》
42、蔡伯喈是下列戏曲作品 A 中的主人公。
A、《琵琶记》 B、《白兔记》 C、《拜月亭记》 D、《杀狗记》
43、《汉宫秋》的作者是 C。
A、关汉卿 B、王实甫 C、马致远 D、白朴
44、下列词集为李清照的是 D。
A、《珠玉词》 B、《小山词》 C、《片玉集》 D、《漱玉词》
45、下列诗人中,不属于“永嘉四灵”的诗人是 C。A、翁卷 B、赵师秀 C、刘克庄 D、徐照
46、“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联诗的作者是 A。A、陆游 B、杨万里 C、范成大 D、尤袤
47、清初诗人“江左三大家”,除钱谦益、吴伟业之外,另一位是 A。A、龚鼎孳 B、查慎行 C、朱彝尊 D、施闰章
48、《醒世姻缘传》的作者是 C。
A、兰陵笑笑生 B、艾衲居士 C、西周生 D、雁荡山樵
49、王国维所云“两宋之间,一人而已”的词人是指 C。A、柳永 B、苏轼 C、周邦彦 D、辛弃疾
50、“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这两句词的作者是 B。A、晏殊 B、晏几道 C、秦观 D、贺铸
51、下列词人中,属于南宋清雅派词人的是 B。A、张元干 B、姜夔 C、张孝祥 D、刘辰翁
52、清代“以词代书”的著名词人是 B。A、纳兰性德 B、顾贞观 C、曹贞吉 D、朱彝尊
53、、清代性灵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B。A、王士禛 B、袁枚 C、查慎行 D、沈德潜
孟丽君是 C 中的女主人公。
A、《天雨花》 B、《义妖记》 C、《再生缘》 D、《笔生花》
55、下列词人中,不属于辛派词人者为 D。A、辛弃疾 B、陈亮 C、刘过 D、周密
56、“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这两句词的作者是 B。A、吴文英 B、张炎 C、史达祖 D、王沂孙
57、、下列作家中,属于后七子的是 A。A、王世贞 B、归有光 C、唐顺之 D王慎中。
58、清中叶浙派诗的代表人物是 B。A、查慎行 B、厉鹗 C、翁方纲 D、黄景仁
59、下列词人中,不属于清代常州词派的是 C。A、张惠言 B、周济 C、项鸿祚 D、董士锡 60、《古文辞类纂》的编纂者是 D。A、方苞 B、刘大櫆 C、恽敬 D、姚鼐
61、宋末词论家张炎“碎拆七宝楼台,不成片段”这两句评论是指 C 的词。A、姜夔 B、周邦彦 C、吴文英 D、史达祖 62、宋代“以文为词”的代表性词人是 A。A、辛弃疾 B、苏轼.C、黄庭坚 D、刘辰翁 63、“半山体诗”是指宋代著名诗人 B 的诗。A、苏舜钦 B、王安石 C、梅尧臣 D、王禹偁
64、宋代散文有“六一风神”之称的代表性作家是 B。A、苏洵 B、欧阳修 C、苏辙 D、曾巩
65、宋代词人中,最擅长融化前人诗句入词的词人是 C。A、苏轼 B、贺铸 C、周邦彦 D、晏几道
6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三句词的作者是 B。A、秦观 B、李清照 C、黄庭坚 D、朱敦儒
67、“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这三句词的作者是 A。A、王沂孙 B、史达祖 C、周密 D、张炎
6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C。A、杨万里 B、陆游 C、范成大 D、尤袤
69、元杂剧的结构通例是 A。
A、四折一楔子 B、五折一楔子 C、六折一楔子 D、七折
70、被称为“南戏之祖”的南戏是 D。
A、《张协状元》 B、《拜月亭记》 C、《小孙屠》 D、《琵琶记》 71、下列作品中,属于“四大南戏”的作品是 B。
A、《宦门子弟错立身》 B、《荆钗记》 C、《浣纱记》 D、《玉簪记》 7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临川四梦”的传奇是 D。
A、《牡丹亭》 B、《邯郸记》 C、《南柯记》 D、《娇红记》 73、《童心说》的作者是 C。
A、袁宏道 B、袁宗道 C、李贽 D、唐顺之 74、《浣纱记》的作者是 B。
A、高濂 B、梁辰鱼 C、周朝俊 D、沈璟
75、下列诸人中,属于“吴江派”的戏曲家是 C。A、阮大铖 B、吴炳 C、冯梦龙 D、孟称舜 76、《鸣凤记》的作者被认为是 A。A、王世贞 B、李开先 C、沈璟 D、徐渭
77、柳敬亭是戏曲 C 中刻画的文学人物。
A、《长生殿》 B、《清忠谱》 C、《桃花扇》 D、《钧天乐》 78、清代格调派诗的代表人物是 A。A、沈德潜 B、翁方纲 C、王士禛 D、查慎行 79、《西湖梦寻》的作者是 C。
A、袁宏道 B、谭元春 C、张岱 D、陈子龙
80、下列属于李汝珍的作品是 B。
A、《豆棚闲> B《镜花缘》C《绿野仙踪》D《好逑传》
81、“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C。A、高启 B、赵翼 C、黄景仁 D、袁枚 82、下列作家中,不属于桐城派的是 A。A、汪琬 B、方苞 C姚鼐 D、刘大櫆
8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三句词的作者是 D。A、柳永 B、晏几道 C、张炎 D、元好问
84、、下列文学人物中,属于《聊斋志异》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是 C A、周进 B、鲍文卿 C、婴宁 D、秦钟 85、《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是 A。A、纪昀 B、长白浩歌子 C、瞿佑 D、李昌祺 86、常州词派的代表性作家是 C。
A、陈维崧 B、朱彝尊 C、张惠言 D、顾贞观 87、《风筝误》的作者是 B。
A、李玉 B、李渔 C、尤侗 D、杨潮观 88、《圆圆曲》的作者是 C。
A、钱谦益 B、吴伟业 C、龚鼎孳 D、樊增祥 89、清代骈文创作的代表性人物是 C。A、陈维崧 B、洪亮吉 C、汪中 D、袁枚
90、提出戏曲创作“结构第一”这一艺术主张的是 C。A、高明 B、汤显祖 C、李渔 D、李玉 91、生新瘦硬是对 B 诗歌风格的概括。A、苏轼 B、黄庭坚 C、陈与义 D、陈师道 92、与梅尧臣号称“苏梅”的诗人是 B。A、苏洵 B、苏舜钦 C、苏轼 D、苏辙
9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A。A、陆游 B、杨万里 C、范成大 D、尤袤
94、“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D。A、梅尧臣 B、欧阳修 C、王安石 D、苏舜钦 95、宋代“以诗为词”的代表性作家是 C。A、欧阳修 B、王安石 C、苏轼 D、辛弃疾 96、“二拍”的作者是 B。
A、冯梦龙 B、凌蒙初 C、李渔 D、李玉
97、《金瓶梅》的作者是 C。
A、西周生 B、褚人获 C、兰陵笑笑生 D、名教中人
98、“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A。A、黄庭坚 B、苏轼 C、陆游 D、杨万里
99、创立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的诗论家是 B。A、严羽 B、方回 C、陈师道 D、陈与义
10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三言”中的小说集是 D。
A、《古今小说》 B、《醒世恒言》 C、《警世通言》 D、《今古奇观》 101、下列词集为史达祖的作品是 B。
A、《珠玉词》 B、《梅溪词》 C、《东山词》 D、《山中白云词》 10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C。A、王禹偁 B、梅尧臣 C、林逋 D、陆游
103、下列诸人中,擅写农村题材的宋代词人是 B。A、柳永 B、辛弃疾 C、陆游 D、周密
104、下列诸人中,属于南宋清雅派的词人是 B。A、张孝祥 B、张炎 C、刘辰翁 D、刘过
105、下列元杂剧中,属于关汉卿的作品是 A。
A、《救风尘》 B、《墙头马上》 C、《两世姻缘》 D、《东堂老》 106、下列作品中,以战争描写见长的的章回小说是 C。
A、《水浒传》 B、《隋唐演义》 C、《三国演义》 D、《说岳全传》 107、吴文英词的艺术特色是 B。
A、清空骚雅 B、浓艳密丽 C、清丽绵邈 D、寄托遥深
108、下列小说中,以叙写才学见长的小说是 C。
A、《红楼梦》 B、《儒林外史》.C、《镜花缘》 D、《醒世姻缘传》 109、被后人誉为宋词的集大成者是 D。A、苏轼 B、柳永 C、辛弃疾 D、周邦彦
110、将花间体的华美精致、含蓄蕴藉发挥到极致的宋代词人是 C。A、晏殊 B、欧阳修 C、晏几道 D、秦观
111、宋代被称为“古今律诗第一”的诗人是 B。A、苏轼 B、陆游 C、黄庭坚 D、陈与义 112、宋代有“幽韵冷香”之称的词人是 A。A、姜夔 B、史达祖 C、周密 D、张炎
113、下列文学人物中,不属于《琵琶记》中的人物形象是 D。A、赵五娘 B、蔡伯喈 C、牛小姐 D、王十朋
114、下列人物形象中,不属于《儒林外史》中的文学人物是 C。A、匡超人 B、马二先生 C、王子服 D、王玉辉 115、下列诸人中,属于后七子的作家是 B A、李东阳 B、李攀龙 C、唐顺之 D、徐祯卿
116、下列作品属于刘基的是 A。
A、《郁离子》 B、《焚书》 C、《陶庵梦忆》 D、《隐秀轩集》 117、被论者推为乾嘉第一诗人的是 B。A、蒋士铨 B、黄景仁 C、赵翼 D、袁枚 118、下列诸人中属桐城派的作家是 C。A、钱大昕 B、李兆洛 C、刘大櫆 D、汪琬 119、《自序》的作者是 A。
A、汪中 B、陈维崧 C、洪亮吉 D、毛奇龄
120、下列诸人中,不属于苏州派的戏曲家是 C。A、丘园 B、李玉 C、尤侗 D、叶雉斐 121、《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B。A、王实甫 B、董解元 C、郑光祖 D、元好问
122、北宋词人中,以写小令著称的词人,除了晏殊、欧阳修外,还有 C。A、黄庭坚 B、贺铸 C、晏几道 D、秦观 123、下列诸人中,为明代后七子的诗人是 A。A、谢榛 B、徐祯卿 C、王慎中 D、边贡
124、明代竟陵派的诗歌艺术特征是 C。
A、清新华美 B、平易畅达 C、幽深孤峭 D、奇崛劲峭 125、下列诸人中,不属于“元诗四家”的作家为 D。A、虞集 B、揭傒斯 C、杨载 D、杨维桢
126、宋代主张以故为新、变俗为雅的诗人是 C。A、杨万里 B、苏轼 C、黄庭坚 D、陈师道
127、“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这两句词的作者是 B。A、柳永 B、晏殊 C、欧阳修 D、秦观
128、《读孟尝君传》这篇短文的作者是 C。A、欧阳修 B、苏洵 C、王安石 D、苏轼
129、下列诸人中,不属“西昆体”的作家是 A。A、王禹偁 B、杨亿 C、刘筠 D、钱惟演
130、宋代文赋的代表性作家,除苏轼外,还有 B。A、朱熹 B、欧阳修 C、周邦彦 D、苏辙
131、宋词中,除周邦彦工为羁旅行役外,另有 B。A、晏殊 B、柳永 C、秦观 D、贺铸
132、姜夔咏物词最大的艺术特色是 C。
A、刻画细致 B、悠闲清淡 C、寄托深邃 D、悲慨哀怨
133、“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两句诗的作者是 B。A、梅尧臣 B、苏轼 C、苏舜钦 D、王安石
134、“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这两句词的作者是 C。A、柳永 B、晏殊 C、欧阳修 D、李清照
135、“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句词的作者是 B。A、晏几道 B、贺铸 C、周邦彦 D、吴文英
136、“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两句曲词出自戏曲作品(D)A、《西厢记》 B、《琵琶记》 C、《浣纱记》 D、《牡丹亭记》 137、下列戏曲作品中,属于“临川四梦”中的作品是 A。A、《邯郸记》 B、《玉簪记》 C、《鸣凤记》 D、《娇红记》 138、燕青是下列小说 C 中所刻画的文学形象。
A、《三国演义》 B、《金瓶梅》 C、《水浒后传》 D、《说岳全传》 139、《长生殿》的作者是 A。
A、洪昇 B、孔尚任 C、蒋士铨 D、李渔
140、林之洋是小说 B 中所刻画的文学人物。
A、《金瓶梅》 B、《镜花缘》 C、《儒林外史》 D、《醒世姻缘传》 141、下列文学人物中,不是《红楼梦》中的文学形象为 C。A、晴雯 B、鸳鸯 C、薛素姐 D、邢岫烟
142、明末文社中,取得文学成就最大的作家是 B。A、张溥 B、陈子龙 C、夏完淳 D、夏允彝 143、清代性灵诗派的代表人物是 A。A、袁枚 B、赵翼 C、蒋士铨 D、黄景仁 144、王世贞是明代 C 中的作家。
A、前七子 B、茶陵诗派 C、后七子 D、唐宋派
145、下列元杂剧中,为王实甫的作品是 B。
A、《望江亭》 B、《破窑记》 C、《赵氏孤儿》 D、《梧桐雨》 146、、周顺昌是下列戏曲作品 C 中所刻画的文学人物。A、《宝剑记》 B、《浣纱记》 C、《清忠谱》 D、《千钟禄》
147、《唐宋八大家文钞》的选编者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 D。A、唐顺之 B、王慎中 C、归有光 D、茅坤 148、清中叶浙派词代表作家是 B。A、朱彝尊 B、厉鹗 C、陈维崧 D、张惠言 149、王士禛是属于 A 的诗人。
A、神韵派 B、格调派 C、性灵派 D、肌理派150、、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冯梦龙的作品是 C。
A、《情史》 B、《今古小说》 C、《西湖佳话》 D、《新列国志》 多项选择题
1、元曲四大家是指下列诸人中的 ABCD。
A、关汉卿 B、马致远 C、郑光祖 D、白朴 E、乔吉 2 所列出的明代作家中,不属于后七子的作家是 AB。A、李梦阳 B、何景明 C、吴国伦 D、王世贞 E、李攀龙
3、不是《水浒传》中的下列人物形象是 BDE。A、武松 B、关兴 C、关胜 D、李瓶儿 E、匡超人
4、下列作家中,属于宋初西昆体作家是 BCD。A、林逋 B、杨亿 C、刘筠 D、钱惟演 E、苏舜钦
5、下列杂剧,不是徐渭的作品是 BDE。
A、《歌代啸》 B、《汉宫秋》 C、《四声猿》 D、《墙头马上》 E、《柳毅传书》
6、下列作家中,属于晚唐体的宋初诗人是 ABD。A、林逋 B、魏野 C、梅尧臣 D、寇准 E、王禹偁
7、下列作品,不属于关汉卿的杂剧是 AD。
A、《范张鸡黍》 B、《窦娥冤》 C、《单刀会》 D、《梧桐雨》 E、《救风尘》
8、下列诸人中,属于明代“前七子”的作家是 ACDE。A、李梦阳 B、王世贞 C、何景明 D、康海 E、徐祯卿
9、下列文学形象中,不属于《儒林外史》的人物形象是 CDE。A、杜少卿 B、王冕 C、冷子兴 D、狄希陈 E、焦大
10、下列作家中,属于明代竟陵派的作家是 BE。A、袁宏道 B、钟惺 C、陈子龙 D、李东阳 E、谭元春
11、下列能概括苏轼诗歌艺术特色的语词是 BD。
A、慷慨豪迈 B、以文为诗 C、清空飘逸 D、以才学为诗 E、古朴洗练
12、下列作品中,以描写家庭生活见长的章回小说是 ABCE。
A《金瓶梅》 B《红楼梦> C《醒世姻缘传》 D《儒林外史》 E、《歧路灯》
13、《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指 ACE。A、《小孙屠》 B《破窑记》 C《宦门子弟错立身》 D《浣纱记》 E《张协状元》
14、宋词中工于抒写羁旅行役的词人是 BD。A、晏殊 B、柳永 C、秦观 D、周邦彦 E、贺铸
15、下列诸人中,属于明代唐宋派的作家是 CDE。A、徐渭 B、钟惺 C、唐顺之 D、茅坤 E、王慎中
16、下列诸人中,属于宋代江湖派诗人的作家是 ABD。A、刘克庄 B、戴复古 C、文天祥 D、方岳 E、姜夔
17、下列诗人中,属江西诗派的有 BDE。B、黄庭坚 C、王安石 D、陈师道 E、陈与义
18、下列戏曲作品中,属元“四大南戏”的是 BCD。
A、《琵琶记》 B、《荆钗记》 C、《拜月亭记》 D、《白兔记》 E、《宝剑记》
19、下列戏曲作品中,为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是 AB。
A、《邯郸记》 B、《紫钗记》 C、《浣纱记》 D、《鸣凤记》 E、《玉簪记》 20、清中叶的代表性诗人是 ADE。
A、沈德潜 B、王士禛 C、查慎行 D、袁枚 E、黄景仁
21、宋词主要分豪放与婉约两派。下列词人中,属婉约词派的是 ABE。A、柳永 B、秦观 C、张孝祥 D、辛弃疾 E、周邦彦
22、清初诗人“江左三大家”是 BCE。
A、朱彝尊 B、钱谦益 C、吴伟业 D、施闰章 E、龚鼎孳
23、下列戏曲作品中,属于李玉的作品是 ACE。
A、《一捧雪》 B、《风筝误》 C、《清忠谱》 D、《钧天乐》 E、《千钟禄》
24、下列杂剧中,属于关汉卿的作品是 BCD。
A、《两世姻缘》 B、《救风尘》 C、《望江亭》 D、《单刀会》 E、《赵氏孤儿》
25、下列作品中,属于冯梦龙的作品是 ABD。
A《情史》 B《古今小说》 C《清平山堂话本》 D《墨憨斋定本传奇》 E《型世言》 1.名词解释
南戏:原是宋以来男方浙、闽一带的地方小戏,又叫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其曲调主要来自南方市井间流行的各种歌曲,剧本结构庞大,一般多达数十出,各类角色都可以演唱,且形式多样,内容上多表现爱情婚姻与家庭伦理关系。
唐宋派:明代中期崛起了反拨明前七子“文必秦汉”的复古理论的散文流派,他们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传统,推崇唐代八大家平易流畅的散文,并将之作为取法的典范,选有《唐宋八大家文钞》。其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等。其中,归有光散文成就最高。
江西诗派:北宋中叶,黄庭坚崛起于诗坛,在诗歌创作上,他以学杜相号召,主张以学问为诗,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因而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说,喜欢在诗歌中用电,求新避熟、求雅避俗。当时有不少诗人追随黄庭坚的这些诗歌主张而从事诗歌创作,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诗歌流派,影响深远。由于黄坚庭是江西人,所以,这一诗歌流派被称为江西诗派。
阳湖派:清中叶,籍贯为江苏阳湖的恽敬与张惠言等针对桐城派古文学殖浅薄、辞采欠缺这些缺点,主张以学济文,吸收六朝辞赋的藻采与表现方法,加强古文的文学性。其中,以恽敬的成就最大,他与张惠言、李兆洛一起合称为“阳湖三家”。他们的古文大多写的博雅纵放,融学者之文与文人之文于一炉。他们在当时有不少追随者,并产生了2.3.4.较大的影响,因而这一古文流派被成文阳湖派。
5.江湖派:南宋后期,一些布衣文士由于在功名上的不得意,流转江湖,或游走于公卿权贵之门,靠献诗卖艺来维持生计,或结伴招群于市井乡野,在相互唱和中消磨岁月,因而形成了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书商陈起将这些布衣文士的诗作汇刻在一起,以《江湖集》、《江湖续集》作为书名。因此,这些流转江湖的布衣文士被称为江湖派。江湖派诗人的创作多宗晚唐,风格清圆轻灵,代表性的诗人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6.诚斋体:南宋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写得活泼自然,自然诙谐,善于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象,于细微处表现生活的情趣,想象新奇、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创造了一种新鲜活泼的写法。因杨万里号诚斋,他的具有这类风格的诗被称为诚斋体。诚斋体诗以绝句最为出色。7.临川四梦:晚明时期戏剧家汤显祖创作了《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这四部戏曲作品,以情反对理学,主张个性解放。由于这四部戏曲所写之梦在表现主题与情节结构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汤显祖又是江西临川人,因此,这四部戏曲作品被称为临川四梦。
8.性灵说:晚明时期,袁宏道倡导诗歌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应表达个人的真情实感。到了清中叶,袁枚力倡性灵,宣扬性情至上。他所谓的性灵,包括性情、个性和诗才。性情是诗歌创作的第一要素,“性情以外本无诗”,主张在诗歌中表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强调诗作不可无我。
9.宋词清雅派:南宋中叶,姜夔在词的创作上以清幽空灵的意境、以健笔写柔情与虚字的使用,形成了独立于豪放派与婉约派之外的鲜明的艺术风格。追随者甚众,有史达祖、髙观国、吴文英、周密、张炎等。由于词风清空醇雅,因此,这一派被称为宋词清雅派。10.前七子:明代中叶,文坛上出现了一股反对台阁体的文学思潮,他们主张“文必秦汉,势必盛唐”,倡导在文学创作中复古、拟古,纠正台阁体平易、流靡的文风。一时追随者甚多,蔚为风尚。其中代表性人物有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康海、边贡、徐祯卿、王廷相等
11.梅村体:吴伟业在诗歌上最大的成就是他的七言歌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中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他在继承初唐四杰与元、白歌行体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自己艺术个性的“梅村体”。这类诗往往以人物命运浮沉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把古代叙事诗推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对当时和后来的叙事诗创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2.苏州派:明末清初之际,以苏州为中心的吴中地区的戏曲家,如李玉、朱佐朝、朱素臣、毕魏、叶雉斐、丘园等,他们有共同的创作追求,往来密切,在当时的戏剧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戏曲家在戏曲史上被称为苏州派。苏州派作家的戏曲创作多反映市井间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问题,喜欢在剧中刻画市民、奴仆、妓女、农家女等社会下层人物,具有强烈的劝惩意识。他们比较注重戏曲的舞台演出效果,因而他们的戏曲作品戏剧性较强。
13.西昆体:北宋真宗年间,杨亿和王钦若等奉命编撰巨型典籍《册府元龟》。编撰之赊,同僚间相互以诗唱和。这些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代表作家有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他们作诗宗李商隐,讲究辞采、用典,风格密丽,以表现才学和功力。《西昆酬唱集》自刊行后,在当时影响很大,时人争校之,谓之西昆体。
14.桐城派:清中叶,桐城派在文坛上的崛起。桐城派承衔的是明代唐宋派的古文传统,信奉理学,主张文以明道或载道,崇尚唐宋八家,尤其是韩、欧二人,即所谓“学行继承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王兆符《望西文集序》)。其开创者为方苞,提出了古文创作的“义法”说与“雅洁”说,稍后,刘大櫆与姚鼎继起。由于他们三人是安徽桐城人,他们关于古文的创作主张被广泛的接受与付诸实践,他们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桐城派。15.诸宫调: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每种宫调,则由若干曲牌联成短套,套曲少则一二首,多则是十多首。流传到现今的诸宫调著名的有《西厢记诸宫调》等
16.公安派:晚明时期,出现了一股反对明前后七子复古拟古的文学革新思潮,代表人物是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主张诗歌应抒发诗人的性灵、情感、表达自由。由于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称他们及其追随者为公安派。
17.辛派词人:辛弃疾在词的创作上以浓郁的爱国激情和慷慨悲壮的风格,开拓了豪放派词的意境。与辛弃疾约略同时的一批词人,或与他为同志,或追慕其人及词,感时激愤,以词抒发爱国感情,风格豪放激切,形成了风格相近的“辛派词人”。主要人物有张元干、张孝祥、刘过、陈亮等
18.话本小说:即说话艺人依据的底本,含有故事文本之义。其文本大体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部分。入话是话本小说的开端部分,有时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兴”,或叙述一个与题旨相关的小故事。正话是话本小说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正话之后,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或以“话本说彻,权作散场”作结
19.茶陵诗派:明代前期,文坛上出现了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诗派。由于对台阁体单调平熟、无病呻吟的文风所造成的萎靡不振的创作局面颇致不满,李东阳提倡诗学汉唐,主张复古,力图改变当时的创作现实。由于李东阳为台阁重臣,一时追随者甚众,形成一个主要以茶陵籍贯为主体的茶陵诗派,成员主要有谢铎、鲁铎、张泰、邵宝(无锡人)等。
20.吴江派:晚明时期,戏剧家沈璟致力于戏曲创作,主张戏曲创作语言要通俗本色、曲辞恪守声律。他的这一主张得到了许多戏曲家的支持,追随者甚多,如冯梦龙、吕天成、叶宪祖等。由于沈璟是江苏吴江人,因而沈璟及其追随者被称为吴江派。
简答题
1、为什么说周邦彦是宋词的集大成者? 答:(1)词调的搜集、整理、创制;(2)善于体物言情,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3)在风格上,集北宋自柳永到秦观、贺铸等人之成就,并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手法,形成了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词风。
2、简谈“西厢”故事的演变。答:(1)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鸳鸯传》张生与鸳鸯的爱情悲剧。(2)秦观与毛滂把莺莺的爱情故事写成歌舞曲《调笑转踏》。(3)金章宗时期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使催、张故事以新的艺术面貌表现了崭新的思想内容,张生被改造成一个有情有义、忠于爱情的人物,故事以“美满团圆”的方式结束。它是杂剧《西厢记》产生的基础。(4)王实甫的《西厢记》,在人物刻画与戏剧冲突等方面较之以往有较大的提高。
3、为什么说《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答:(1)在内容上,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的题材;(2)在结构上,故事完整,情节丰富曲折;(3)在表现手法上,叙述与描写波澜起伏,跌宕有致;(4)文辞华丽,形象生动。
4、《儒林外史》的结构艺术。答:(1)《儒林外史》的结构,鲁迅认为:“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起。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中国小说史略》)指出了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情节和中心人物,结构上呈现出松散的艺术特点。(2)《儒林外史》全书五十六回,由楔子、主体与尾声三部分构成。楔子为第一回,尾声是五十五、五十六两回,这两部分与主体部分虽然没有情节上的联系,但在内容上却是统一的。(3)同全书的这种结构相适应,作者所刻画的主要任务相继出场、退场,交错穿插,前后呼应,从而使全书没有中心情节与主干人物,在结构形式上呈现出短篇联缀体的特点。
5、姜夔词的主要艺术特征。答:(1)营造出清幽空灵的意境,如《暗香》词;(2)虚字的使用使语意转折灵活、流走自如,给人以谐婉灵动之感;(3)以健笔写柔情,使柔情词呈现出清刚的风格特点;(4)音律精严,以雅乐注入词体,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以古乐府入词,一是以唐法曲入词,革除了“今乐”的淫靡与胡乐的浓艳急促。(5)所以,姜夔的词创造出了清空醇雅的美学风格。
6、简述元杂剧与南戏在体制上的差异。
答:杂剧与南戏相比,在体制上有如下的不同:(1)杂剧的基本体制是四折一楔子,篇幅较紧凑,情节较集中。南戏则没有固定出数,长短自由。(2)杂剧由一人独唱,一唱到底。南戏则上场的每个角色都可以唱,还可以对唱,合唱。(3)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南戏一出之中可以用不同宫调,可以换韵。(4)南戏有开场,在正戏之前先由副末报告剧情和创作意图,开场一般用两阙词。而杂剧则没有开场。(5)杂剧角色分旦、末、净、杂、南戏角色分生、旦、外、贴、丑、净、末。(6)南戏和杂剧在音乐上有差异,杂剧是在诸宫调的基础上形成的,南戏则是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民歌的基础上形成的,另外吸收了宋代以来流行的词体歌曲,而且两者有豪壮、婉约之别。
7、《水浒传》是怎样表现“官逼民反”的这一主题的? 答:《水浒传》揭示了“官逼民反”、“乱自上作”的社会现实,挖掘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肯定了农民起义的的必然性。(1)小说揭露了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权臣的作恶弄权,祸国殃民,展现了“乱自上作”、朝政腐败的黑暗现实。(2)小说揭露了各级官僚机构的腐朽反动。各级官吏与朝中权贵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依恃权势,横行州县,索阔民财,残害良民。(3)作品还写了一系列土豪劣绅、地主恶霸、衙役胥吏、泼皮无赖,他们有的一张财势,结交官府,为所欲为;有的恃强凌弱,横行地方,作恶多端。(4)总之,从朝廷中枢机构、各级官僚机构一直到社会基层,大大小小的统治者、压迫者勾结在一起,弄得整个社会暗无天日,二封建国家机器又掌握在他们手中,广大人民只有开展武装斗争,财势唯一的出路,农民起义是必然的。(5)林冲是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冢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坐着通过对林冲从逆来顺受到起义反抗的过程的真实、具体的描绘,说明在那黑暗的社会,不反抗就得任人宰割,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官逼民反”的题旨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8、简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答:鲁迅说:“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无一贬辞,而情伪毕出。”(《中国小说史略》)(1)通过白描,写出常见、公然、不以为奇的人与事的矛盾、不和谐,现实其内在的意义。如范进在居丧期间食虾元子;严贡生的吹牛等。(2)不和谐的人与事组合在一起,从而进行婉曲而尖锐的讽刺。如盐商方老六同牙婆一起观看母亲牌位入节孝祠。
9、吴文英词的艺术特征。答:(1)吴文英词在情绪体验与表现方式上是很独特的。(2)在章法结构上,往往使用时间与空间交错杂糅的叙述方式,表达亦真亦幻的内容,如自度曲《莺啼序》等。(3)情思脉络的流转用实字进行转换,使词呈现出潜气内转的艺术形态。(4)语气生新奇异,凭心理感受随意地组合字句,而且,语言富有强烈的色彩感,装饰性和象征性。
10、答:(1)《琵琶记》的原本故事《赵贞女》中的蔡伯喈是不忠不孝的。高明在创作《琵琶记》是把蔡伯喈这一形象进行了全面的改造。(2)为了把蔡伯喈塑造成全忠全孝的形象,作家对戏曲关目进行了特别的设计:“三不从”与“三被强”。(3)“三不从”,即蔡伯喈辞试父不从,辞婚师不从,辞官军不从;“三被强”即蔡伯喈被强试、强婚、强官。(4)蔡伯喈的一切作为,都是身不由己,都是遵从父、师、君之命,由于他的不归造成的一切悲剧,他都没有责任。(5)尽管作家塑造出了“全忠全孝”的玩美典型,但暴露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忠与孝的矛盾、对立,使读者感受到这种伦理观念的不合理。
11、《三国演义》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答:《三国演义》塑造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1)首先,抓住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反复渲染。如张飞的嫉恶如仇、粗豪爽直,就是通过怒鞭督邮、古城会拒关羽等情节得到了充分的表现。(2)其次,运用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描绘人物。如写张飞长板桥三声大喝惊死夏侯杰,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站给威武雄壮的气概;关羽温酒斩华雄,运用烘托的手法写出关羽的勇猛绝伦;刘备和曹操、诸葛亮和周瑜的性格则是在对比中突现出来的。(3)注意写出同类性格的差异。如董卓和曹操都是凶恶、残暴的奸雄,但曹操的雄才大略、狡诈确实董卓无法望其顶背的;勇武是五虎将的共同特征,但关羽重义而刚愎自用,张飞鲁莽暴躁却不乏精明,马超勇烈但寡于谋略,赵云谨慎练达,黄忠有勇有智,同中有异,各具特点。
12、王士禛“神韵说”的内涵及其诗歌创作特点。答:(1)王士禛是康熙时期的大诗人,其于诗,力倡神韵。(2)所谓“神”,是指恰到好处的诗味;“韵”,是指一种馀意不尽、清和淡远的境界。(3)合而言之,即追求诗歌的含蓄蕴藉之美。(4)他早年的诗作,以《秋柳四首》为代表。在他的笔下,秋柳是凋伤的。通过对秋柳形象的刻画,诗人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感伤情怀。至于诗中表现的感伤内容是什么,诗人没有明确点名,因此,诗意是模糊的,任凭读者的见仁见智了。他早年的这组诗,堪称他力倡的神韵诗的典范。(5)总之,王士禛的诗歌创作呈现出诗意朦胧、含蓄蕴藉的特点。
13、柳永词之俗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柳永词流行广泛,语言的通俗是其流行的重要原因。(2)柳词语言之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
一、词中采用市井方言俗语,如“甚至向”、“便只合”、“好生地”等,口语特点的副词“恁”、“争”、“怎”、等;其
二、柳永常在词中用第一人称代言,模拟人物声口语气,因其词是应歌妓要求所写,他在模拟歌妓声口尤下功夫。(3)在音律声韵上,其词的韵脚安排与他人不同,忽疏忽密,表现出音律的跳动活泼,变化多端,缺乏雅乐的典重中和之美。
14、简述《西厢记诸宫调》的基本状貌。答:(1)《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是董解元根据唐代元稹《莺莺传》进行的再创作。(2)由于董解元对原作中的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作了大幅度的改动和改造,因此《董西厢》是一个以大胆追求婚姻自由为基调、充满乐观进取精神的爱情故事。(3)《董西厢》中的张生敢爱、敢恨,敢于承担对恋人的责任与义务,虽然他也“发策决科”去了,但一直思念莺莺,中举后回到莺莺身边,与原作判若两人。莺莺的形象较之原作也更为丰满。(4)《董西厢》还塑造了红娘、法聪、老夫人三个人物形象,既丰富了作品内容,也强调了男女主人公反礼教斗争的艰巨性。(5)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为五万馀字的鸿篇巨制,曲词也极为优美。
15、简析《三国演义》中的“义”。答:(1)《三国演义》非常强调“义”的道德价值,始终以“义”作为描写与衡量人物的标准。(2)小说从刘、关、张在桃园结义写起,三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关羽更是义气的化身。(3)关羽因兵败降曹,但“身在曹营心在汉”,部位曹操的高官厚禄所动,最终挂印封金,毅然离开曹营,乃是出于刘关张三人结义的恪守。他的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表现了“义”的不可违背的原则。(4)在赤壁之战中,关羽奉命扼守华容道,不忘旧恩放了曹操,也是其所奉行的“义”的表现。(5)这种“义”在本质上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以德报德、互相帮助、与民间流行的道德观念息息相通。
16、桐城派的嬗变。答:(桐城派承衍的是明代唐宋派的古文传统,信奉理学,主张文以明道或载道,尊尚唐宋八家,尤其是韩、欧二人。(2)其开创者为方苞,对于古文创作,提出“义法”理论:“义即《易》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所谓‘言有序’也。”并对古文的语言提出了”雅洁“的美学规定。(3)继之者刘大櫆对方苞的古文理论作了丰富与深化。他把古文的文学要素分为“行文之道”与“行文之实”两个方面。他主张学作古文,以字句、音节为门径,将古人的文章读得烂熟,领会古人的神气,从而获得古人的行文之道,达到表达自由的境界。其文一般写的雄肆奇诡。(4)集大成者为姚鼐,他对于古文理论颇有建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主张“义理、考据、词章”合一;
二、提出了古文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说。三,运用易学中的阴阳刚柔说,将古文的美学风格归纳两大类:阳刚与阴柔。桐城古文三大家中,以姚鼐的成就最高。其古文近于宋欧阳修,偏于阴柔之美,以韵味取胜。(5)姚鼐之后,其四大弟子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声誉最著。
17、黄庭坚“山谷体”的艺术特征。答:(1)黄庭坚诗歌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求生避熟,求雅脱俗。其艺术特点有三;(2)以学社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3)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与机趣;(4)好奇尚硬,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拔,同时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18、关汉卿杂剧思想内容上的特点。答:(1)涉及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层面和人物,深刻的揭示了社会生活的黑暗面,如《窦娥冤》、《鲁斋郎》、《救风尘》、《单刀会》等。(2)集中反映了社会中弱者的生活遭遇和生活理想,热情的赞美他们的美好品质。(3)反映社会对弱者的压迫和命运对个人压迫的同时,始终表现出弱者顽强的斗争精神。(4)较为关注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命运,如《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谢天香》、《调风月》等。
19、《水浒传》结构上的艺术特点。答:(1)《水浒传》在结构上以第七十一回作为分界点,分为前后两部分。(2)七十一回之前,故事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连贯,环环相扣。分拆开来,可以成为“史进传”、“鲁智深传”,“林冲传”,“武松传”等,类似于《史记》中的列传。以聚义梁山为线索,把一个个、一批批英雄好汉串连起来。(3)七十一回之后,则以时间为序,写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受招安、征辽国、平方腊,以报效朝廷为主,将故事贯穿始终。(4)总体说来,七十一回之后结构较为散乱、拖沓,艺术成就不及前七十回。20、简述周邦彦词的艺术特征。答:(1)周邦彦擅长作慢词,在安排词的结构上煞费苦心;(2)首先是注意章法布局的开阖回旋;(3)其次是使用不同感情的相互衬托,有抑扬顿挫之妙。(4)以景结尾,有余不尽之意。(5)语言典雅、音律精严,善于融化前人诗句。
第三篇:外国文学史简答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题库
之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王》展示的是人与命运的冲突。在索福克勒斯看来,俄狄浦斯为躲避杀父娶母的厄运四处奔走,力图自己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值得肯定和歌颂的。然而,他的抗争却归于失败,命运使这样一个优秀人物成了罪人。因此,他对命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提出了怀疑。这种对与命运抗争的英雄的肯定 和在客观上对命运合理性的怀疑,正是雅典奴隶主政治由盛及衰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面对尖锐的社会 矛盾,雅典的自由民一方面相信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又对社会危机感到惶惑与无能为力,表现出强烈的悲愤情绪。
2、简析《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
《堂•吉诃德》是一部反封建的杰作。它以深刻的内容、典型的人物和辛辣的讽刺,抨击嘲笑了腐朽荒唐的骑士制度和流行的骑士小说,生动地表现出骑士的长矛、甲胄已进了历史陈列馆,逆时代车轮而行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事实上,小说问世后,骑士小说在西班牙就销声匿迹了。小说为后人提供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生活的广阔画面,揭露了封建贵族的骄奢淫逸,官僚衙门的贪污纳贿,反映了封建统治下人民的苦难生活。小说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为后人提供了很多借鉴。全书中虽然只写了两个主要人物:堂•吉诃德和桑丘,但以他们的游侠经历为线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堂•吉诃德以其脱离实际、盲目蛮干的性格特征而成为这类人物的代名词,但是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他为实现理想勇往直前的精神,又令人感动,有值得肯定的可贵品质。他和桑丘都不是类型化的人物。
3、简析海明威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海明威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资产阶级作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海明威的思想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青年时期,他怀着满腔热情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战争给他的身体、心理、精神和感情留下了严重的创伤,使他感到理想的幻灭。他厌恶战争,却又无力制止战争,看不见希望,却又不愿放弃希望。这便是他创作“迷惘的一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基础。《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就表现出他的“迷惘”。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时期,海明威重新焕发战斗精神奔赴反法西斯斗争第一线。前期的忧郁、迷惘有所克服。他分清了战争的性质,以勇敢的态度面对死亡。《丧钟为谁而鸣》正是这种转变在文学上的反映。在紧接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但他看不见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信奉个人英雄主义,因而对世界前途和人类命运持悲观看法。到50年代,海明威遭受多种疾病折磨,精神抑郁。他把人生看作一场孤独的、精神的决斗,认为决斗的结果虽然免不了失败,但应该勇敢地面对失败。他的思想情绪直接反映在他晚年的杰作《老人与海》中。
4、简析《十日谈》作为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 薄伽丘的《十日谈》故事来源不一,有的取材于历史事件,有的取材于民间文学,有的借鉴东方故事,有的是作家的创造。作家以人文主义思想对这些故事进行再创造,从而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认为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第一,歌颂爱情,反对禁欲主义。作者把爱情看作是人的一种重要而自然的高尚情感,人人都有权利享受爱情。他歌颂爱情的力量,能使愚者变得聪明;他赞美至死不渝的爱,真正的爱情能够冲破一切封建的罗网;他反对门当户对和包办婚姻,认为“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特别是《第四天故事第一》中的男女主人公纪斯卡和骑思梦达的爱情故事更是感人至深,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第二,讽刺、揭露和批判了教会与封建君臣的虚伪、狡诈和愚蠢。作者以辛辣的笔调大胆地揭露了教会的腐败和堕落,撕破了教会神圣的外衣,把它们的种种罪恶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第三,赞美妇女才能,宣传男女平等。作者认为妇女既不是圣母,也不是魔鬼,而是与男人一样有个性、有能力、有智慧的活人,体现了对妇女人格的尊重。
5、简述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特征:
托尔斯泰的创作有鲜明的特征:第一,主题思想严肃深沉。多用自传体手法表现作者对道德、宗教、社会、人生归宿问题的探索。第二,对现实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更高的水平上更充分地挖掘了文学的真实性。他从一开始就把真实奉为自己的创作原则。他在创作中摒弃一切偶然的和幻想的因素,一切都是严格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加粉饰地、如实地反映出来。第三,对现实主义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大大地发展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他始终注意通过心理变化反映人的性格思想的变化。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用一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心灵的辩证法。第四,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他注意写具有多方面性格的人物,而不写单一化性格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即使是他最喜爱的主人公,他也不美化他们,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写出他们身上的某种缺点,从不把人物性格绝对化。第五,善于运用对比、讽刺、隐喻手法;注意细节描写与人物肖像的刻画;重视语言的鲜明、准确,尤其是朴素;他笔下的自然风景真实、准确、富有生命力,是影响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和性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6、意识流小说的特点:
意识流小说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意识流小说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因人而异,各有侧重,但有些艺术特征是共同的:①“作家退出小说”;②情节淡化;③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④时空交错和心理时间;⑤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⑥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超出语法常规。
7、简述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2)思想上崇尚理性。(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
8、简析对左拉创作产生深刻影响的三大因素:
对左拉创作产生深刻影响的因素,一是巴尔扎克的“环境决定论”和反映整个时代的构思,二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三是泰纳的“种族、环境和时代”的三要素论。
9、为什么说《套中人》充分体现了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特色?
《套中人》充分体现了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特色。第一,小说结构精巧,采用了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方式。第二,夸张和讽刺的妙用。第三,语言简洁生动,富于个性化。
10、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
① 英国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思想领域的浪漫主义思潮;④18世纪文学传统;⑤对古典主义的反抗。
11、简述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特征。
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特征是:①象征性。现代派作品为探求人物的内心真实,着重表现难以直接描述的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借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②荒诞性。现代派作家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以战后的计算机工业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把社会结构改组成一个庞大精密的机器,人成了由机器控制的动物。科学对世界和人的统治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残酷无情,人再也没有主体性可言。科学对人的压抑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分裂,而“荒诞本质上是一种分裂”,当代人由于科学的异化而产生对世界和人的荒诞体验。荒诞形象具有一种特殊的概括力。③意识流。现代派作家热衷于挖掘人的潜意识,大量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表现人物意识“自然”流动状态,力求开掘人物心理的复杂性,扩大心理描写的范围,意识流技巧的目的是要深入人的精神活动,表现那种纷乱飘忽的思绪和感触,这种思绪和感触还没有经过严密的整理和组织,常常显得松散零乱,缺乏条理,不合逻辑。④意义的不确定性。由于该时期文学关注的社会准则问题长期陷入混乱,他们感到世界的意识只是部分的、暂时的、甚至是矛盾的,而且总会有争议,这样的社会已不适宜于明确的定义,因而该时期文学更侧重于探究那种混乱的多重复合意义。在艺术表现上他们常采用事实与虚构交织的拼凑、自相矛盾、不连续性、模糊性等方法来表现这个复杂多变、难于捉摸的世界。
12、什么是哥特式小说?
哥特式小说是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这种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写其中因恋情或因财产而引起的凶杀复仇,充满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代表作是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力芙的《渥多尔弗的秘密》。
13、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及其特点:
莎士比亚共创作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根据他的作品思想和艺术上的发展情况,一般把他的创作分为3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第二时期(1601—1607)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全盛时期。这时期的创作以悲剧为主,一般称为悲剧时期;第三时期(1608—1613)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晚期,一般称为传奇剧时期,共写出《暴风雨》等传奇剧4部和《亨利八世》历史剧1部。
14、简析18世纪文学的背景:
①产业革命;②启蒙运动;③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包括洛克重视感觉和经验的唯物主义哲学及社会政治理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的蒸汽机以及当时的光学理论等;④古希腊文学传统。
15、简述“卡夫卡式”的艺术特色的主要表现:
①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②怪诞;③象征;④浓烈的自传色彩。
16、简述17世纪文学的背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③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④对人文主义 文学的继承和反拨
17、简述18世纪文学的特征:
(1)古典主义仍占有重要地位,启蒙文学成就最高,两种主要创作方法在该时期都有质的飞跃,直接为19世纪两种主要思潮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继英(16世纪)、法(17世纪)后,德国在1S世纪形成厂自 己的民族文学。(2)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它与17世纪古典主义同属资产阶级性质的文 学思潮,但古典主义拥护国王,启蒙主义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3)启蒙文学自觉地把第三等级的资 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写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普通情感,这在文学的人民性方面前进丁一 大步。(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如正剧、哲理小说等等。
18、简述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在理论上主张“破理显实”,即主张作家要排除一切理想,不 带任何功利目的地按照事物原样子去描写“真实”。第二,在实践上主张遵循绝对客观主义的创作方法。自然主义者要求作家冷静地、客观地、不带任何倾向性地去描写事物。第三,在方式上要求作家.9我忏悔和 自我暴露。
19、简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①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②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③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0、为什么说《罪与罚》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现实主义小说? 《罪与罚》是一部艺术成就很高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描写细致,人物性格饱满,结构完整,感情真挚 深沉,催人泪下。首先,情节结构完整,充满戏剧性。其次,深刻的心理描写。这部作品被誉为“一份犯 罪的心理报告”。另外,作品的“复调小说”结构特征也极为明显。
21、《圣经》中的《旧约》和《新约》为什么叫“约”?
“约”指上帝与人类订立的盟约。《旧约》记载,上帝与犹太民族订约三次,故犹太教将其称为“约 书”。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约书”,但认为基督从他流血受死以后在上帝与人之间又一次订下了盟约,并以此形成了新的“约书”。为了区别,遂将前者称为“旧约”,后者称为“新约”。
22、简述《神曲》的主题思想:
《神曲》写的是诗人神游地狱、炼狱、天堂三界的故事,但通篇充满了象征的寓意。黑暗的森林象 征意大利的社会现实;豹、狼、狮象征当时阻碍社会前进的邪恶势力;森林迷路象征人类的迷惘;维吉尔象征理性;贝雅特丽齐象征信仰。但丁通过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表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意大利和人类只有在理性的指引下,经过各种苦难的考验,涤除各种罪恶,在道德上得到净化,再经过信仰的引导,才能走出迷惘,达到至善至美的崇高境界,从而得到永恒的幸福。23、24、简析《安娜•卡列尼娜》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
人物的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和辩证过程。托尔斯泰把安娜内心的爱与恨、信任与猜疑、绝望与期待、自尊与妥协等种种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写得惟妙惟肖。第二,肖像描写富有独创性。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的肖像描写不仅展示了人物一般性格特征,而且还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对安娜肖像的描写,贯穿安娜活动的始终。第三,结构完整统一,拱形衔接天衣无缝,两条平行的线索互相呼应,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25、莱辛是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莱辛是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完成了德国文学的转变”。其主要贡献有三:一是 美学理论。《拉奥孑L》(1766)探讨的是诗与画的界限。二是戏剧理论。《汉堡剧评》(1767—1769)强调戏 剧的社会教育作用和民族特性,要求反映市民阶级的生活、愿望和情感。三是戏剧贡献。其喜剧代表作是 《明娜•封•巴尔赫姆》(1767)、市民悲剧代表作是《萨拉•萨姆逊》(1755)和《爱米莉娅•迦洛蒂》(1772)。
26、简述狄更斯的创作特色:
狄更斯是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继承了菲尔丁的现实主义传统,作品既富有揭露性、批判性,又常常塑造虚幻的“正面人物”,制造大团圆的结局。由此他反对暴力斗争,期望以情感教育调和 社会矛盾;竭力塑造善良人物,表现生活理想;善于用儿童眼光观察世界,赋予平凡事物以奇异色彩。作 品带有不少浪漫主义成分,用夸张、对比、象征,渲染某种气氛;幽默与感伤的情调交替出现,人物描写 喜欢用夸张手法,善于抓住人物特点,情节富有戏剧性。
27、简析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创作特点: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继承拉丁美洲古印地安文学、前后期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欧洲现代派创作的经验,将神奇的现实与魔幻的手法融为一体,反映出拉丁美洲深刻的社会现实的历史变动。他的代表作品《百年孤独》把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
28、简析萨特《墙》的艺术特征:
萨特的《墙》,最主要的艺术特征是冷峻真实的心理描写。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把主人公伊比埃塔从被捕到面临死亡到最后“不死”的整个心理过程细致人微地表现出来。开始是灰心丧气、万念俱灰,后来是充满恐惧,但真的面对死亡时,又充满凛然正气。最后“我”无意中“出卖”了战友,被判处死刑时,感到的并不是解脱,而是世界的荒谬。整个过程如噩梦一般,细腻逼真,感染力极强。
29、简述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
①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②强调客观性;③突出科学性。30、简述20世纪后半期文学的特征:
①更加彻底地反传统性;②荒诞性;③意义的不确定性。
31、为什么说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之所以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是因为①剧本勇敢地把 当时德国的黑暗现实搬上了历史舞台;②作者公开地站在平民一边,维护平民尊严,谴责达官贵人;③剧本除“爱情”外,还有一条“阴谋”的线索,通过宰相瓦尔特和小人伍尔牧的线索,为“爱情”悲剧提供了真实可信的背景基础。
32、简谈“美丑对照原则”在《巴黎圣母院》中的运用:
从外表看,伽西莫多是个令人恐怖和滑稽的人物。出身不明和外貌奇丑这两重灾难,使他在唾骂、嘲笑中长大。伽西莫多是个富于正义感、富于感情的人。爱斯梅拉尔达在他受刑口渴难耐之时,送水给他喝 这一行动,成为他人性觉醒的契机。从此以后,他变成她忠实的保护人。他劫持法场,将她救至圣母院避 难,悉心照料她。就在女郎被绞死的深夜,他找到她的尸体,并头躺下,直到一同化为灰尘。伽西莫多是 作者根据“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的美学原则创造出 来的人物形象。
33、简述《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卫国战争题材文学中的地位: 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高举人道主义旗帜,不仅暴露法西斯侵略的罪恶,还描写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悲剧,在苏联当代文学中具有开拓意义。此后,这类作品纷至沓来,它们在艺术上震撼人心,催人泪下。
34、简析约翰•克里斯朵夫形象及其意义。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其性格是矛盾而又复杂的,他不满现实进行反抗,又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他同情接近人民群众,又不相信人民,远离人民;既主张艺术接近生活造福人类,又要艺术超越党派政治;既坚强又无力,既反抗又妥协。所以他的一生从追求、反抗始,却以失败、妥协而告终,这形象地概括了十月革命前整整一代具有民主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普遍的思想面貌和精神探索追求的历程。这一形象本身既对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客观上也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即将到来。作为一颗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能够始终坚持追求纯洁、真诚和自由的灵魂,他又具有着久远的艺术魅力。
35、《草叶集》中的“草叶”有什么寓意?
惠特曼把他的诗集取名“草叶”,是有着一定的寓意。它代表着理想和希望;象征着普遍的生命力;象征着发展中的美国和人类。在惠特曼看来,草叶是最普通最富于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普通人,象征着发展中的美国,象征着民主、自由的理想的希望。
36、《人间喜剧》的“中心图画”是什么?
“中心图画”是恩格斯对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描绘的思想内容的精湛概括。它主要指《人间喜剧》描绘了贵族阶级日甚一日地衰败灭亡的过程,描绘了资产阶级逐渐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的发家史,描绘了在金钱势力统治下,社会道德的堕落、人心的被腐蚀被扭曲,一切东西,包括人际关系都被金钱化、各种罪恶不断滋生的真实的生活图景。
37.简析《母亲》中尼洛夫娜形象及其意义。
高尔基小说《母亲》的主人公尼洛夫娜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一个工人的妻子和母亲的形象。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深受重重压迫,胆小怕事,心灵几近麻痹,仅剩的一丝情感就是对于儿子的那点母爱。由于时代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的影响,母亲也凭借着她要救儿子的那点母爱而跨出了革命的第一步,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在“五一游行”等革命斗争中,她的革命意识觉醒了,并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到“车站被捕”时,她已经成了一名勇敢坚定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了。这一形象反映了二十世纪初广大劳动群众革命意识普遍觉醒的现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改造人的巨大力量,也宣告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断深入人心,变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8.莫泊桑短篇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内容上多是描写日常生活的人情世态,艺术上观察精细、善于开掘,以小见大,寓深刻于平凡,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本质;构思布局巧妙别致,看似平淡,却引人入胜,充满戏剧性;描写客观冷静,表面上无动于衷,却能让人物与情节自然地流露出倾向性。篇幅虽短,蕴含极深,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39.《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悲惨世界》描写了黑暗社会中下层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制度和社会道德的残忍与伪善;作品塑造了一批共和主义英雄形象;同时还宣扬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救世良方”:以宽恕仁爱来感化人心,以兴办福利事业来杜绝社会罪恶。
40.哈代为什么说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这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同情女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立场,也是对资产阶级道德的一个大胆挑战。作者赋予了苔丝以劳动妇女的一切美好品质:坚强、勤劳而富于反抗性;她却遭受了人世间惨痛的苦难与不幸,包括人身的迫害与精神的压迫;她的所作所为是罪恶社会逼近所致,却还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小说通过这样一个无辜女子备受迫害的描绘,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41.《等待戈多》有什么象征意义?
“戈多”象征一种无望的希望,一种没有着落的精神寄托;“等待”,明知不会来,又不得不等,象征人的处境的尴尬与荒谬;等待的戈戈和狄狄是现代西方人的代表,概括了人们精神幻灭、无所皈依、绝望痛苦的精神状态,其流浪汉的身份象征着现代人的精神家园的失落;波卓与乐克之间既彼此依赖又互相折磨的主仆关系,象征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关系;而两幕场景的重复,则象征现代人生活的单调无味、痛苦虚空又毫无意义。
42. 为什么说斯丹达尔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斯丹达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十九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美学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个美学宣言,它反复强调了文艺必须适应时代,表现时代生活,认为“一切伟大的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浪漫主义者,表现他们时代的真实的东西,因此感动他们同时代的人”。他的代表作《红与黑》则充分地实践了他的美学主张,小说不仅真实而广阔地反映法国王政复辟时代的社会生活中最根本的复辟与反复辟斗争的本质特征,而且还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如于连等一系列栩栩如生、富有鲜明个性和时代气息的人物形象。小说中出色的心理描写和细致的心理分析是作家塑造典型性格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切都为后来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入发展铺平了道路。
43. 谈谈俄国十九世纪文学中“小人物”形象描写的传统是如何发展的?
“小人物”形象的描写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普希金在《驿站长》中以同情的心情描写了维林这一小职员的悲惨命运,首开这一传统之先河;果戈理在《狂人日记》和《外套》中发展了这一传统,不但表现了“小人物”在冷酷社会里的贫困凄苦、孤苦无告,而且反映了他们对不公正社会的不满和反抗;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穷人》、《被欺凌与被侮辱的》等作品中的描写,又有所突破,不仅充分反映了当时深受双重压迫的平民阶层的苦难,而且把他们的内心世界写得更加丰富,不仅兼有畏惧与反抗的复杂心理,同时还具有他们自己的人格尊严感;契诃夫在他的《小公务员之死》等作品中,则在反映小人物悲苦生活境遇的同时,还揭示了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了卑微的小人物们的畏惧和奴性心理,从而达到了对于黑暗的沙俄专制社会的更为深刻的批判与否定。
44. 欧美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什么新的变化?
进入二十世纪后,欧美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不仅继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时代变化的影响下也有所新的发展。一方面,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些大师们,如肖伯纳、罗曼•罗兰、托马斯•曼和亨利希•曼,以及高尔斯华绥等继续坚持着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剥削本性的严厉批判,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变化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一批杰出的作家们,如海明威、巴比塞、雷马克等,开始揭露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罪恶,控诉战争灾难,表达了强烈的反战情绪;同时,由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也影响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很多作家不仅在内容上开始注重描写人物的心理状况和精神世界,而且在艺术手法上广泛吸收借鉴了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如劳伦斯、毛姆、莫里亚克和茨威格等人的作品都是极好的范例。现实主义文学重要的新发展,还集中表现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产生,高尔基是其奠基人,苏联文学的发展是其重要成果,其中出现了如肖洛霍夫、阿•托尔斯泰、马雅可夫斯基和法捷耶夫等一大批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和作品;在苏联之外的一些欧美和东欧国家里,也出现了如布莱希特、尼克索等著名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家。
45.《复活》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怎样“复活”的,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托尔斯泰的《复活》描写的是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和玛丝洛娃精神复活的过程。他们俩人都曾经历过堕落为“兽性的人”的过程,所以作品展现的就是他们如何从“兽性的人”复活而为“精神的人”的过程。他们堕落的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本阶级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后者则是由于黑暗的社会环境逼迫所致。所以聂赫留道夫的复活开始于他的自我忏悔,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这复活转变是逐步完成的,通过对于自身罪孽的意识,达到了对于整个贵族社会的揭露与批判;玛丝洛娃的复活根源于她对于黑暗社会的仇恨,开始于对聂赫留道夫的忏悔的感动,并且也从自身的不幸遭遇中,理解到这是整个贵族阶级对于广大下层人民所犯下的普遍的罪恶。聂赫留道夫转变后虽然要与本阶级决裂,但并没有投向人民,而是皈依了宗教,这反映了作家的“托尔斯泰主义”的局限性,玛丝洛娃最后则回到了人民中间,并跟着革命者走了,这表明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巨大力量。
46.从《双城记》看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小说《双城记》形象而又完整地体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革命前夕封建贵族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迫害,满怀同情地描写了法国农民的悲惨遭遇,愤怒地谴责了封建贵族的滔天罪恶,这客观上揭示了法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从而表明了革命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作品正面地描写了群众革命的壮观场面,这也说明了革命的正义性,这些都体现了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历史的进步性;但是随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作者又开始谴责革命中的暴力行为的残酷性,把革命者描写成嗜血成性的疯狂的复仇者;并且通过一系列正面人物形象的描写,宣扬了他的救世良方:用仁慈和宽恕来感化有罪的统治阶级、让贵族阶级进行自我赎罪和道德改善、最后用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爱”来化解一切阶级对立与冲突。这无疑可以说明作家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47.你是如何评价劳伦斯创作中对于两性关系的描写的?
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从两性关系的考察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与冲突,展现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状况,并表达其对充满自然精神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在劳伦斯看来,性不仅仅是人的自然本能,同时也是人的最根本最真实的生命力的源泉和体现,所以人的两性关系也是人的最自然最真实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状态,通过对于两性关系的考察,有利于从最基本的层面上检视并反思现代人的人性的扭曲程度和人的社会关系的紧张性。从这一基本认知出发,劳伦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向我们生动而深刻地展示出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高度紧张与尖锐冲突,展示出现代人生命力的急剧萎缩和人性的严重扭曲;同时他也通过对于既保持灵与肉的和谐,又要求双方自我意识独立、完整的“双星平衡”式两性关系的描写,来表达他对于未来的社会关系和人的新生的理想;所以在劳伦斯的笔下,这样的理想化的两性关系的描写,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诗化的境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当然,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这样的两性关系的毕竟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抽象化了。
48.《徳伯家的苔丝》中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色彩:
《德伯家的苔丝》通过对纯洁善良的苔丝备受磨难而终于毁灭的悲剧,渲染了一种悲观主义的命运观念。
首先,他把苔丝的悲剧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认为人类无法摆脱那种痛苦神秘、不可解释的命运。其次,哈代的命运观念是建立在异教的背景之上的。他笔下的那种宿命的力量不是来自于上帝,而是来自一种弥漫宇宙的意志。苔丝的悲惨命 运替西方悲剧的命运特征作了一个直接的概括性陈述:苔丝在命运的淫威下,因纯 洁天真而被骗去了处女的贞操,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又因为善良、诚恳而与近在眼前 的新婚幸福失之交臂,成了一个被遗弃的怨妇;更因为执着于人生的真性情而举起了复 仇的利刃,终于成了一个杀人犯,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一切悲剧性遭遇全由于 无情命运所精心谋划和设计。安排世事的宇宙主宰通过命运的巨网毫无怜悯地将人伦道 德意义上的好人、善良人笼罩于进退维谷的苦难陷阱,这种类似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充分揭示了人对命运的无能为力。那种残暴而神秘的力量主宰着人们的命运,巧妙地编织着罗网,恶意地捉弄着人们。“正像顽童捉到飞虫一样,为了戏弄而把我们杀死。” 49. 分析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精神上的“复活”:
托尔斯泰的《复活》描写的是作品中男女主人公聂赫留道夫和玛丝洛娃精神复活的过程。他们俩人都曾经历过堕落为“兽性的人”的过程,所以作品展现的就是他们如何从“兽性的人”复活而为“精神的人”的过程。他们堕落的原因不同,前者是因为本阶级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后者则是由于黑暗的社会环境逼迫所致。所以聂赫留道夫的复活开始于他的自我忏悔,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这复活转变是逐步完成的,通过对于自身罪孽的意识,达到了对于整个贵族社会的揭露与批判;玛丝洛娃的复活根源于她对于黑暗社会的仇恨,开始于对聂赫留道夫的忏悔的感动,并且也从自身的不幸遭遇中,理解到这是整个贵族阶级对于广大下层人民所犯下的普遍的罪恶。聂赫留道夫转变后虽然要与本阶级决裂,但并没有投向人民,而是皈依了宗教,这反映了作家的“托尔斯泰主义”的局限性,玛丝洛娃最后则回到了人民中间,并跟着革命者走了,这表明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巨大力量。50.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形象: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形象主要指作品《双重人格》里的高略德金,这部作品写的是生活在十九世纪彼得堡的一个小公务员,社会地位低下,生活毫无保障。却一心想跻身上流社会而不得的故事。陀斯妥耶夫斯基通过主人公高略德金形象第一次提出了双重人格的主题--一个贯穿全部创作的主题。
作品突出表现了人格分裂的主人公高略德金的三种强烈的心理感受:
一、恐惧心理。高略德金地位卑微,生性懦弱,在加上痛苦的失业经历,使他惟恐回到自己的过去,隐忧笼罩着他,压倒了他正常思维。
二、孤独心理。高略德金的精神世界虽然贫乏,但他也渴望理解和友爱,甚至幻想与幻觉中出现的同貌人结成至交,然而不管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幻觉世界,他的愿望都成了泡影。
三、矛盾心理。高略德金生性脆弱,出事犹豫,再上司面前惶恐不安,想要改变自己“抹布般”的处境实在无望。而幻觉中的同貌人小高略德金果断油滑,在官场上八面玲珑,成为上司的宠儿。同貌人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他可以不顾一切道德准则为所欲为。同貌人的形象把高略德金性格的另一面--对“幸运者”垂涎三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极为羡慕--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他是高略德金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幻想的形象化。两种尖锐对立的心理状态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必然导致激烈的矛盾冲突,但这种矛盾又是不可克服的。因此他决不能变成小高略德金那样的人,他的幻想终于破灭,他找不到处路,病态的灵魂搏斗的结局只能是彻底的绝望。51. 简爱的女权主义意识:
(1)貌不出众的简爱凭人格气质赢得爱情、维护自我尊严,实现个人价值,面对英格拉姆小姐(财产、地位、美貌)的挑战,简反倒持居高临下、悲天悯人的态度。
(2)与罗切斯特交往不卑不亢,不肯屈就。
(3)在罗切斯特宣布要“结婚”时,简终于爆发,发出了平等的呼声。(4)两万镑遗产的特殊意义:女人救男人
简•爱追求女性的平等、其中蕴含的女权主义意识,具有超越时代的审美价值。
52. 果戈里小说的艺术特色。
果戈里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创作的优秀传统,并开拓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新领域。其小说创作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生活真实的典型性。果戈里的全部创作,从早期的《狄康卡近乡夜话》到晚期的《死灵魂》,都给人一种题材真实、结构严谨、描写自然、形象逼真之感。
2)讽刺手法的普遍运用,果戈里的讽刺不是单纯的讽刺,而是讽刺中有幽默,由幽默发展到讽刺,即所谓的含泪的讽刺。
3)语言的个性化,果戈里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重要语言来描写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形象,使他们的性格千差万别,独具一格。53. 为什么说桑提亚哥是“硬汉子”形象的集大成者?
桑提亚哥是一个“硬汉子”性格的化身,是作家自30年代以来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子”性格的深化与发展。在他身上,具有超越的人格力量,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1)桑提亚哥体现出一般“硬汉子”形象共有的勇敢、顽强、永不屈服、敢于向命运抗争,向失败和死亡进行挑战的精神,他在与大自然,与社会作斗争过程中,虽然一次次失败,但他的不甘失败精神却是永远也打不垮的。应该说,这种不甘失败的精神是人走向胜利的精神,是人类不甘失败精神的颂曲。(2)桑提亚哥已经不是单纯的硬汉子了,他的背后是人类永恒存在的价值:自信、自强和自尊。他的行为也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象征了永恒的人类精神存在。在他这个硬汉子形象具有浓厚的哲理性意义和象征意义。
(3)桑提亚哥是汉性格的发展与升华。舍去了具体的社会性,超时空主体情境赋予超迈的人格力量。与自然界形成了鲜明的象征意义。(4)桑提亚哥为“硬汉”注入了独有的乐观因素。永不言败,对未来胜利的向往,是对人的精神力量的进一步肯定。所以说桑提亚哥是“硬汉子”形象的集大成者。
54.安娜与娜拉都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典型,分析比较她们的异同。《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的俄国是个封建农奴专制的社会;《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作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当时的社会已受到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相同处:(1)都是反抗社会的典型,但都局限于个人解放。(2)都要求妇女人格的独立,追求个性解放。安娜:公开非婚姻的爱情,反对虚伪。娜拉:独立借款、还款,独立承认冒名签字的责任,不愿作丈夫的玩偶。
不同处:(1)反抗社会所达到的高度不一样。安娜:局限于道德、婚姻,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付出了代价(如遭社会的谴责;失去了孩子。)但体验了爱情的欢乐。安娜对社会的总结是“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娜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律、道德、宗教全面的批判。(如娜拉说:“对于法律我要想想是不是正确,难道法律不允许女儿爱父亲,妻子救丈夫。”)
(2)两人所接受的思潮不同。安娜:接受的是爱情至上的思潮。所以渥伦斯基对她冷淡后,她表现出悲观绝望的情绪。娜拉:接受的是个人解放思想的影响。所以她要离开“玩偶之家”,娜拉的的出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3)结局不同。
安娜:最后死亡,原因是封建社会不能容忍安娜公开与丈夫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另一原因是因为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她有一种负罪感,时时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因此只能以死来结束生命。娜拉:出走,她不会走向死亡,在个性解放的呼吁越来越强烈的社会里,娜拉的结局受到更多人的同情。第二部分
1、什么是“荷马问题”?
答:“荷马问题”的核心是诗史的作者和形成问题。数千年来一般都认为“荷马史诗”是“荷马”所写,但是自古希腊时期就有人对其作者进行怀疑。到现在基本否定作者是“荷马”的说法,认为这不书并不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多人完成的。
2、什么是文艺复兴?
答:
15、16世纪、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重新被欧洲人重视,出现了一个研究古代文化、复兴古代文化的热潮。在这种“复古”运动中,欧洲的文化科学发展到一个繁荣的时期,这就是欧洲历史上有名的“文艺复兴”。
3、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答: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①人文主义思想与教会的神权统治针锋相对的。教会以神为最高权威,把封建统治加以神化。人文主义则推崇“人”,主张以人为本,反对神的绝对权威。
②人文主义用人性来反对神权,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力量,反对教会的神权论,用个性解放、个人幸福来反对禁欲主义,强调幸福在现世的人间而不在来世。
③用理性来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
④从政治上讲,人文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因为强大的王权有利于抑制封建势力,保护统一的国内市场和对外掠夺活动。
4、简述古典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答:①古典主义文学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②古典主义文学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它的唯理主义。
③古典主义文学的第三个特点是它在艺术创作上提倡师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规则。
5、什么是“三一律”?
答:戏剧创作中的“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时间、地点、动作的三个统一于一个剧本的情节只能限制同一事件,事件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包含的时间只能在二十四小时之内。
6、简述《伪君子》的答丢夫形象。
答:莫里哀在《伪君子》中揭露答丢夫这个骗子的罪恶用心和严重危害。答丢夫是一个利用宗教手段进行罪恶活动的骗子,他内心卑劣、心狠手辣,却能言善辩,巧于应付。他利用伪善手段混入奥尔恭的家,目的是骗取恩人的妻女,霸占他人的财产,将自己的卑鄙行为打扮得冠冕堂皇。他能面临绝境而脱身,进而嫁祸于人,等到一切败露不能再骗人时,他欲置恩人于死地。
7、简述《伪君子》的艺术特点。
答:①在艺术上是按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写成的。全剧五幕,情节集中单纯,发生在奥尔恭家中,利用室内环境构成了关键性的情节。
②《伪君子》也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剧。全剧的艺术构思都是为了塑造一个伪善的性格。
③全剧的结构严整紧凑,层次分明:第一、二幕,答丢夫不出场,通过其他人物的活动侧面介绍答丢夫的性格,为他的上场作好准备。第三、四幕正面揭发答丢夫伪善的罪恶用心。第五幕进一步揭示他的凶恶目的和危害性。
④戏剧冲突本身也带有许多悲剧性的因素。答丢夫的伪善造成的后果是悲剧性的。这些悲剧因素足以显示伪善者的掠夺本性,增强了作品的战斗力。
8、简析18世纪启蒙文学的特点。
答:①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
②启蒙文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
9、什么是感伤主义?
答:感伤主义首先出现于18世纪后半期的英国,名称从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来。感伤主义作家把现实矛盾看成是理性社会的罪恶,因而对理性采取否定态度。他们在作品中批评贵族与大资产阶级的罪恶,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在艺术上,重视感情的力量,力图引起读者对主人公的同情,达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感伤主义作家注意描写平民形象,而且创造了日记体、游记体等新小说形式,给欧洲文学带来了新因素。
10、什么是狂飙突进运动?
答:德国启蒙运动的反封建精神在17世纪中后期发生的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狂飙突进”运动中,发展到更加强烈的程度。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突出地代表了这一文学思潮的精神,因而人们用它来命名这一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一次反封建斗争的高潮,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但是它的反抗带有自发的性质。狂飙突进运动的理论家和精神领袖是赫尔德尔。狂飙突进运动时期出现的许多作家中,青年时代的歌德和席勒是最主要的代表。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和《少年维特的烦恼》,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就是这一运动中出现的最出色的作品。
11、简述浮士德形象的基本特征。
答:①浮士德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他那永不满足、不断追求的性格。浮士德一生不断地犯错误,但他从未沉沦,在纠正错误中不断前进,继续探索。这种精神体现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进取精神。
②浮士德性格的另一个特征是它的内在的矛盾性。他除了不断追求崇高理想的一面之外,还有贪图尘世享受的一面。前一方面促使他前进,后一方面使他在魔鬼的诱惑下犯错误。他的这种矛盾性也是当时资产阶级本身存在的两面性的反映。
□ 简述华兹华斯提出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
答:华兹华斯是“湖畔诗人”中声望最高的一人。他的杰作之一是他与柯勒律治合写的《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在1800年出版的第二版中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言。序言提出浪漫主义诗歌的理论和方法。他认为要扩大诗歌题材的范围,不仅写历史事件,也要写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并且强调对内心世界的发掘。他很重视继承民间诗歌的艺术传统,提倡采用人民日常生活的语言来写诗,主张诗歌语言散文化,反对矫揉造作的“诗的词藻”。同时还强调诗人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华兹华斯的主张是和古典主义创作原则对立的。这篇《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纲领。
□ 什么是“拜伦式英雄”?
答:拜伦《东方叙事诗》主人公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对封建暴君统治进行不屈的反抗,但是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他们反抗社会是出于个人的原因,追求个人的自由,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最后只能以悲剧而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也就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12、简述19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答:在文学方面,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文学的优良传统。
①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这和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主观折射来反映社会不同。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②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高尔基认为“这个流派的特征是它那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称它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③人道主义思想。人道主义是西欧文学在思想上的重要特征。它宣传抽象的人类爱和改良主义。
④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在总结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提出“除细节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标准。
13、简述《红与黑》的艺术风格。
答:《红与黑》是第一部真实地反映法国当代社会风貌的现实主义杰作。它具有现实主义文学共有的艺术特征。
①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②司汤达认为写人物不仅要描写他的肖像和行动,更重要的是要描写心理。他的小说善于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来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来刻画他们的性格。这是司汤达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之一。
③具有完整严密的结构,它以于连的生活史为主线,随于连向上爬的过程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
14、简述《人间喜剧》的宏伟构思。
答:巴尔扎克立志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完成一部19世纪法国的作品。他采取两种办法把作品连成整体。一种办法是分类整理。他把作品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风俗研究”是主体,其中又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队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等六个方面。第二个办法是人物再现法。即同一个人物出现在几部作品中,每一部作品只反映这人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许多有关作品联系起来才完成这个人物性格的发展,构成完整的形象。《人间喜剧》里总共写了二千四百多个人物,其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出现过二三十次。
15、简述《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
答:《人间喜剧》的社会历史内容可分为五方面。
①写封建贵族的衰亡史。这类作品有:《苏城舞会》、《古物陈列室》、《高老头》、《弃妇》、《幻灭》、《农民》等。
②写资产阶级的发家史。这类作品有:《高利贷者》、《欧也妮•葛朗台》、《纽沁根银行》、《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
③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这类作品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夏倍上校》、《幻灭》等。
④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这类作品有:《卡金央王妃的秘密》、《幻灭》中的克雷斯吉安、《农民》中的米雪龙老爹。
⑤对理想社会的探索。这类作品有:《乡下医生》、《乡村教士》。
16、简述《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特征。
答:①把小说创作提高到社会研究和历史哲学的高度。
②运用典型化的原则,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③从经济角度去反映社会变革和阶级关系。
17、简述自然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区别。
答:自然主义反对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夸张,和现实主义一样,强调客观地反映现实,但自然主义的描摹自然的主张实际上是随便观察到的庸俗的自然、多属偶然现象。自然主义反对现实主义通过典型概括的手法反映现实,要求文学成为单纯记录各种平凡琐细事物的照相机。
18、简述象征主义的观点。
答:①象征主义这厌弃庸俗丑恶的现实世界,反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如实地描写客观事实。为了展现超现实的隐匿在物质世界背后的“另一世界”,常常运用大量的按时和象征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意图。②象征主义者不满资产阶级的社会现状,对它感到厌恶。他们认为自己是社会的反叛者,是资产阶级社会基础的破坏者和艺术上的革新者。
19、简述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手法。
答:象征主义诗人厌恶现实世界,拒绝如实对它进行描写,他们追求“理想世界”,但又认为“理想世界”是神秘的、超现实的,只能以象征加以暗示,作家只沉醉于挖掘自己的“主观世界”。
20、什么是唯美主义?
答:19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以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主义。唯美主义认为,不是生活高于艺术,而是艺术高于生活。只有艺术美才具有永恒的价值。反对作家应有任何功利主义的目的,认为艺术家应该完全自由,并且不受道德标准的约束。
21、简述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所批判的内容。
答:《复活》的情节本身就带有批判意义,列夫•托尔斯通过《复活》暴露了沙皇俄国国家机器的反人民本质,暴露了俄国官办教会的欺骗性,否定了俄国的反动统治。
①对俄国黑暗现实的批判。一方面是写地主、资产阶级的寄生、腐朽、罪恶。另一方面是写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劳动人民。
②对俄国黑暗现实的批判。从法庭活动开始。根据法官的面目可以得知这是一个颠倒是非的法庭。
③对官办教会的深刻披露。小说描绘了监狱里举行的宗教仪式是替沙皇反动政府的罪恶勾当作辩护的。
④《复活》中描绘的是一个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完全颠倒的俄国,讽刺了颠倒社会的法律和法庭。
22、简析《复活》的艺术特色。
答:①在艺术上突出特点是对俄国黑暗现实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②单线索的情节,以聂赫留朵夫为玛斯洛娃申诉四处奔走为主要情节线索,将全书的人物事件串成一体。
③鲜明的讽刺色彩。对神职人员、俄国宗教服务的反动本质的揭露都充满讽刺味道。
④对比手法的运用。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和行为对比,把一个人物精神变化的前后情形加以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及作品的主题思想。
⑤善于运用心理描写。主要运用心里独白刻画人物,除此以外,还通过其它一些方法表现人物心理。
23、简析《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的形象。
答:葛利高里是哥萨克劳动者中出类拔萃的一员,他在动荡的年代中寻找“真理”,即使陷入反革命泥坑,当了叛军骨干,也没有丧失劳动人民的某些特征民族。他体现了十月革命前后哥萨克中农阶级的某些本质特征,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物,动摇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经常处于斗争的焦点。
24、简述现代派文学的特点。
答:①着重表现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这四种关系的全面颠倒、异化和扭曲。
②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把人与社会完全对立起来。
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表现出对自然全盘否定的态度。
④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揭示出一幅异化的途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了人与人关系的冷漠、疏远。
⑤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现代派文学极力表现人对自我的探索和思考。
⑤在表现上述四种关系的畸变和扭曲时,现代文学具有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注意表现瞬间、复杂多变的内心情绪结合印象,大量使用象征和隐喻,打破时空正常顺序的跳荡式的自由联想,采用怪诞、荒唐、梦幻、反理性和反逻辑的手法。
25、简述《旧约•创世纪》的思想倾向。
答:它的基本主题是颂扬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的功德,表现出上帝是人类命运的主宰者。重要意义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巴勒斯坦居民对天地万物、人类起源的朴素想象和理解,特别是反映了人类敢于违抗神命的创造精神。
26、简述希伯来文学的意义及影响。
答:①是希伯来民族发展和以色列、犹太王国兴衰历史的艺术记录,提供了大量具体的生活画面,为认识希伯来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学成就,有着重大的意义。
②希伯来文学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十分明显。语言通俗生动,好用形容语,使要表现的内容具有感情色彩。善于将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了早期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诗歌方面吸收了埃及文学的某些成分,并将其本民族化,并有所创新和发展。
③《旧约》被翻译成希腊文并成为《圣经》的组成部分以后,和《新约》一起,对欧洲社会生活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圣经》中的人物、情节、典故丰富了欧洲社会生活的内容,成为欧洲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27、什么是物语?
答:物语在日文中有“语说事物”之意,类似我国的小说和传奇。物语文学有个性发展的过程。它开始有两种形式: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传奇物语是富于深化色彩的故事,代表作为《竹取物语》。歌物语以和歌为中心突现主题的故事,代表作为《伊势物语》。以后在传奇物语、歌物语的基础上产生了近似长篇小说的故事性作品。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紫氏部《源氏物语》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8、简析川端康成的创作特点。
答:①继承和发扬了日本文学的美学传统,创作上注重超越现实的艺术上的感受。
②通过人物,景物的描写,表达一种淡淡的哀愁,即传统美学的物哀。
③描写细腻,在写人,写景,人物的外貌,心理描写方面非常细腻,感人。
④小说中往往产生一种日本禅宗影响下的意境,一种空灵的感觉。
论述题
29、试论哈姆莱特的矛盾性。
答: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①他在剧中的身份是一个王子,是封建统治集团中的人物,但同时同时又是一个人主义者形象。他离开宫廷,在德国威登堡大学上学,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哈姆雷特具有有崇高的理想,对于世界和人生都有一套与传统教会观念不同的新的看法:“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体现了人文主义对人的理想。
②忧郁的哈姆雷特形象给我们第一个突出的印象。但忧郁不是哈姆雷特的天性,而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理想破灭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哈姆雷特的思考是深刻而有力的,但是父亲交给他的责任是复仇,现实要求他的是行动。在这个问题上哈姆雷特却时时迟疑,一再拖延,极度忧郁。正是由此,造成了他行动上大延宕。
③总之,哈姆雷特尽管是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但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
30、以《哈姆莱特》为例,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答:莎士比亚的剧作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①他的创作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由于时代和艺术发展本身的条件所决定,他的现实主义又带有自己的独特性。他的剧作的题材绝大部分取之于现成的材料或现成的剧本,并不是取之于现实。他在旧故事的框架中填补了现实生活的血肉,注入了时代精神的灵魂。他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浪漫主义的因素仍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二场中哈姆莱特关于演剧问题的一番谈话,可以代表莎士比亚本人的艺术见解。
②莎士比亚戏剧能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戏剧情节的生动丰富,还与剧中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关,同时,这种生动性并不是外加的人为的,而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所决定的。《哈姆莱特》的剧本本来是一个宫廷复仇的故事,但莎士比亚的剧本中所写的生活内容却远远突破了宫墙的限制。
③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丰富,还与剧中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关,同时,这种生动性并不是外加的人为的,而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所决定的。《哈姆莱特》情节曲折动人,冲突双方在斗争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形成波澜起伏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其间的起伏变化就是由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性格冲突来决定的。
④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框,在一个剧本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也加强了情节的生动性。他对欧洲戏剧发展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哈姆莱特》第一幕以哈姆莱特与鬼魂相会的阴森恐怖的场面结束。第二幕以波洛涅斯派人打探儿子品行的戏剧开场。
⑤莎士比亚对欧洲戏剧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
•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哈姆莱特具有崇高的理想,斗争的决心,但他理想脱离实际,行动脱离群众,致使他无力承担自己的责任,最终在强大的恶势力前倒下。
•人物性格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人物处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与客观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哈姆莱特性格的发展史正是这一特征的很好实例。
•莎士比亚善于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对比之中,显示出哈姆莱特的远大志向和坚定意志。
•内心独白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也可以用来交代一些情节,推动剧情发展。哈姆莱特的独白有六次之多,这些独白安排在人物思想转变的重要时刻,从而可以看出哈姆莱特的内心活动,了解他的思想性格发展的脉络。
⑥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丰富多彩,总词汇量达到两万以上。他的语言又是高度形象化的语言,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他的剧本主要用诗体写成,同时又是诗与散文的巧妙结合。哈姆莱特丰富的语言处处都符合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王子身份。
31、试论19世纪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答:浪漫主义作家在思想上和政治立场上并不相同,风格各异,但是在艺术上具有共同的特征。
①浪漫主义文学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这种主观性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本质特征。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和法则,对作家的想像和感情是一种束缚,而浪漫主义强调作家创作的绝对自由,并把情感和想像提到重要地位,从作家的主观出发来认识现实、反映现实。
②浪漫主义文学将大自然和资本主义文明对立,着力于歌颂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受卢梭“返回自然”思想和泛神论的影响,厌恶城市文明,把大自然看作是一种神秘力量,或者看成是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用自然的美来对照社会的丑。③浪漫主义作家重视民间文学。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束缚,想像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通俗,浪漫主义作家喜用民间文学的题材、手法和语言。民间文学是各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精华,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反映出作家的民族意识和民主思想的增强,适应了当时社会活动的需要。
④浪漫主义作家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浪漫主义作家喜欢写中世纪和异国的题材,曲折离奇的情节,塑造非凡的传奇性的人物形象,描绘,描绘奇幻神秘的景象和绚丽多姿、激动人心的场面,用以对抗平庸丑恶的现实。
⑤浪漫主义是反对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作家主张创作自由,对古典主义的按“规范”进行创作、束缚创作自由的做法坚决反对,并在理论上同古典主义展开斗争。
⑥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有纲领、有理论、有大量创作实践的文学思潮,首先于18世纪末在德、英、法等国兴起,很快便传播到欧洲其它国家,形成全欧性的文学思潮,在许多国家发展成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32、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如何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
答:19世纪现实主义的创作中,有一个基本特征是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在总结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提出“除细节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标准。
现实主义作家在唯物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他们自觉地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创作中把人物性格和时代,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描写,时代和环境造就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又反映社会和时代的风貌,对环境的描写,注意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场景,巴尔扎克谈他的创作时说过:“不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有在种种式式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处境,有典型的阶段,而这就是我刻意追求的一种准确。
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众多的典型形象中,最突出的是个人反抗社会,个人奋斗的典型。高尔基认为:“十九世纪全部文学差不多都建筑在这个典型上面”由于当时各个阶级对大资产阶级的统治极为不满,形成个人反抗社会的普遍现象,现实主义作家真实地反映了这种社会现象,于是个人反抗、个人奋斗的典型就成为这时期文学的主要形象。如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巴尔扎克《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等等,都属于这种典型,作者通过描写他们的个人反抗,个人奋斗来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3、试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答:《红与黑》写查理十世统治时期,平民青年于连个人奋斗的故事,于连是法国外省一个木匠的小儿子,从小就崇拜拿破仑,不满自己低微的社会地位,一心想飞黄腾达,而最终出人头地的希望没能实现却走上了断头台的悲剧人生。
从整部作品来看,于连的反抗虽然受自由思想的影响,但他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他反对等级压制,谋求个人出路,有时也不免有正义感,但他从不是革命者,他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不要求推翻封建王朝,所以玛特儿说:“他不是一只狼,只不过是狼的影子罢了”他憎恶贵族和教士的虚伪和卑鄙,但是双羡慕他们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他要飞黄腾达,但生不逢时,不得不屈从封建势力,这样形成他又反抗又妥协,又热情又虚伪的矛盾性格,而他的反抗和妥协都出于个人动机。当他受压时他的反抗性就占上风,当他认为对自己向上爬有利,或统治阶级肯抬举他时,他就妥协投降了。于连的形象反映了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的反抗和妥协的动摇态度。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正如司汤达指出的,当时“法国有二十万个于连”,司汤达通过于连的悲剧命运揭露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社会风尚对青年一代的腐蚀和摧残,表现也反封建的主题。
34、试论司汤达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
答:司汤达认为写人物不仅要描写他的肖像和行动,更重要的是要描写心理。他的小说善于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来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来刻画他们的性格。这是司汤达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之一。这特点在《红与黑》中表现得很突出,对刻画于连矛盾而复杂的性格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小说写于连反对当家庭教师,他对父亲说:“我不愿当奴仆”“人我和奴仆同桌吃饭,我宁可死掉”他想逃去当兵,但又一想,如果跑了做神父的好职位也就没有了,于是忍辱答应了。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他反抗和妥协的矛盾性格和向上爬的决心。再如,描写于连对玛特儿的爱情关系,他的心理活动是很复杂的,既有平民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也有爱情的欢乐和失恋的痛苦,小说写他赴约之前,先是高兴,然后是疑虑重重,最后想到要维护自己的荣誉,在这过程中,有感情的激动,也有冷静的思考的安排,心理描写非常细致,表现出于连经过神学院的磨砺,已不是鲁莽的青年了,他的性格发展了,司汤达以他精湛的心理描写艺术,使人物形象丰满,具有真实感,这对后来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35、试论《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答:①小说具有精细而富于特征的环境描写。注重物质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反映时代风貌,与人物性格的发展紧密联系。围绕拉斯蒂涅来往于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院子这两个环境,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人与金钱之间的关系。拉斯蒂涅在两个引路人的唆使之下,完成了他野心家的性格发展。
②塑造了典型化的人物形象。用个人的个性来体现典型性,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代表人物的性格特征。从纵横两方面来塑造任务形象。纵的方面,写人的性格的形成过程,横的方面,写不同人物性格在不同场合、不同社会关系中多方面的表现,使人物形象丰满、有立体感。同时通过肖像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和心理去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的特征。
③具有严谨而富有戏剧性的结构。小说两条主要情节线索:拉斯蒂涅从贵族子弟堕落为野心家、高老头被儿女抛弃,两条次要情节线索:伏脱冷和鲍赛昂夫人的被捕,主次分明、写法不一。拉斯蒂涅的性格形成历史是主线,贯穿全书,其他人物都组织到这条线索中,对拉斯蒂涅野心家性格的形成过程起着不同的作用。小说同时利用戏剧结构的手法组织矛盾冲突,惊心动魄,富有戏剧性效果。
36、试论《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答:①提出了迫切的重大社会问题,严格地遵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易卜生坚决拒绝使用当时舞台上流行的制造戏剧冲突的方法,从生活本身出发,把普通的日常生活搬上舞台,人物是观众所熟悉的,矛盾也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迫切问题,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
②使用“追溯法”,戏剧矛盾集中突出。将复杂的矛盾集中为精炼的情节,把剧情的开场安排在矛盾发展的高潮时刻。
③把“讨论”带进了戏剧。剧情的发展过程,就是讨论展开的过程。剧中的夫妻关系对不对?妻子要求人格独立对不对?海尔茂维护公认的传统道德和法律对不对?诸多问题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促进人们的思考,增加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④女主公娜拉出色的心理描写。这种描写决不是单靠人物的独白或旁白取得,而是利用细节和主人公的动作,如信箱和跳舞在表现娜拉内心活动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娜拉从幸福平静转为忧虑、烦乱、从幻想到幻灭,最后完成觉醒的转变,就是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增加了这一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37、试论《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形象。
答:奥涅金是书时的中心人物,他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多余人”是介于十二月党人和庸俗的社会青年之间的一批人,他们有良好的教养、聪明的头脑,想有所作为却又脱离人民,找不到出路,没有必要的毅力和能力,结果一事无成。奥涅金对上流社会不满,却离不开上流社会;想干点有意义的事情,却又脱离实际、脱离人民,他的性格是19世纪20年代贵族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的产物。奥涅金的爱情悲剧是他人生悲剧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多余人“的性格是由那个时代造成的。
38、试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特色。
答:①划时代的独创性。《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典范性的长篇小说。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奠基作品之一。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占有统治地位的时代,普希金着力描绘现实生活,具有极大的独创性。
②重大严肃的主题。以奥涅金的形象,生动准确地概括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青年脱离人民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影响着那个时代。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以后的“多余人”即有他身上的这种特征,又各具时代特色。
③描绘的画面广阔,形式自由。作品由十四行诗构成,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自由形式使诗人将形形色色的内容纳入其中,即包括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也有对俄罗斯现实的描绘。
39、试论《静静的顿河》艺术成就:
答:①作品具有史诗性。肖洛霍夫率先真实地再现了十月革命前后顿河哥萨克及整个俄国命运的伟大转折。再现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时期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浩瀚的内容、众多的人物,丰富多彩的插曲,磅礴的气势和诗史的规模,堪称苏联史诗的高峰。
②真人真事与艺术虚构相结合。作家在叙述历史时间和描写历史人物时,将许多历史文献资料写进小说之中,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使其具有编年史的特点。在塑造虚构形象葛利高里时,作者融入自己参与历史的亲身经历和个人心里,将历史人物和人物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③哥萨克民间民族语言大量运用和饱含抒情的风景描写。它们不是脱离作品的思想内容孤立存在,而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小说开头引用的哥萨克古歌,既使人们忆起数百年前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斗争,又预示着英雄的后代在浑浊的顿河边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小说中大量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如暴风雨之中诅咒葛利高里以及葛利高里被打死后的心理描写,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④这部小说也有一些缺点:对哥萨克三次战争描写的片面性,对共产党人的描写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40、试论意识流小说创作的特点与技巧。
答:意识流小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西方现当代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意识流小说要求作家退出作品,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全部意识战线在读者面前。意识流作品晦涩、难懂,经常出现清晰与蒙胧的仪式混杂、意识流动大幅度跳跃、时空颠倒。意识流小说主要有一下特点:
①以内心独白为主干,通过自由联想贯穿人物的全部意识。内心独白包括了人物的全部意识,而自由联想往往从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或以某事物为中心向各个方向辐射,没有固定的方向,不受时空的局限。
②大量使用象征是意识流文学的一个主要手法。
③电影化与音乐化四语言和标点符号的创新。意识流小说借用了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空间固定而时间流动的时间蒙太奇和时间不动空间迅速变化的空间蒙太奇。意识流作家还使用特写、慢镜头、化入、化出、穿插闪会等电影手段,同时也常借用音乐中的奏鸣、协奏、交响等各种结构。
41、试论《源氏物语》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答:《源氏物语》中,通过光源氏与周围女性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小说真实地描绘出她们的生活现状。其中,藤壶、紫上、空蝉的形象最具代表性。
①藤壶原为先帝的女儿,是皇家的公主,又是桐壶帝的宠妃,不仅身份高贵,而且还有着与“豪门贵族”不同的善良品格,然而她的一生过得并不愉快,内心中始终充满着哀愁、懊悔和疑惧,最终也没有逃脱一般贵族妇女的悲剧命运。在贵族男子纵情恣欲的行为面前,她只能成为罪恶社会的牺牲品。
②紫上是小说一、二部的主人公,是作品中塑造的主要妇女形象。她不仅才貌出众,而且具有贤淑、“忍从”等美德。紫上是继葵上之后光源氏的正妻,在家庭中尽量表现出温柔贤淑、落落大方的姿态,不把自己的苦痛与矛盾流露在外。然而光源氏好色成性,经常背着紫上干出一些偷香窃玉的事情,导致了紫上长年的郁郁寡欢、担心将来年老色衰被遗弃,导致她的生命过早凋谢。
③空蝉是中等贵族出身的妇女,不幸的命运使她成为比她大十岁的地方官伊的后妻。她是一个聪明而善于思考的女子,起初对光源氏的无理强求和粗暴行为十分愤怒,当与光源氏接触后,被他的地位、相貌所吸引。她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丈夫比自己大十几岁而光源氏年轻美貌,但自己又是有夫之妇,常常陷入深深的烦恼之中。丈夫故去后,在矛盾重重万分痛苦之下,最终削发为尼。
④小说中塑造的妇女形象,无论地位高低、经历和结局如何,但作为贵族男子渔色的对象这一点是一致的,她们的绝大多数都是贵族社会的被损害者和牺牲品。从这些妇女的内心痛苦和各种遭遇可以了解到平安时代腐朽糜烂的社会现实。小说在描写一夫多妻制度下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时,也部分地接触了平民和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42、论述《戈拉》中戈拉形象。
答:《戈拉》是泰戈尔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基本内容内容是几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动向构成的。主要人物戈拉思想的成长和发展是小说情节的中心。戈拉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答:①他在刚刚走向社会的时候,他的爱国主义同他的宗教信仰及种性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印度教青年的一个领袖。在反帝的爱国斗争中,他走上了一条复古的邪路,成了一个十足的精神狂。而这种宗教狂热,使他脱离了群众也脱离了现实斗争,陷入了孤独可悲的困境。
②为了摆脱困境,他决定下乡旅行,同时开始了他矛盾性格的转变。在接触了农村的现实斗争后,他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对劳动人民有所了解,对印度教和种姓制度产生了怀疑,但此时并没有彻底否定印度教的糟粕和偏见。
③在印度教“忏悔礼”的时刻,养父告知他的真实身份是爱尔兰人的弃婴,根本没有资格信奉印度教,更无权利举行这种宗教典礼。这个秘密的揭穿,使戈拉如梦初醒,自己卸下了印度教和种姓的沉重包袱,彻底清算了自己的宗教偏见。
④戈拉是印度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是20世纪初期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艺术概括。他的基本矛盾是爱国主义思想同印度同印度教信仰之间的矛盾。随着他思想的成熟,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发展,印度教信仰不断削弱,构成了他性格的基本方面。
43、试论《戈拉》的艺术成就。
答:①显著的论辨性。这部小说的议论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人物间的论辩往往多于行动。而论辩几乎成了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作品中所反映的带有争论性的重大社会问题,它本身就带有论辩的性质。小说通过丰富多彩论辩、争议和交谈,直接展示出当时印度社会的不同政治观点和宗教偏见,批判驳斥了以哈伦为代表的向殖民主义者屈膝投降的奴才思想,也揭露了印度教和梵社的缺点及错误,从而充分肯定了热爱祖国、民族团结、民族独立以及自由解放的思想,表现出鲜明的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思想倾向。
②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小说中既塑造了以戈拉为代表的一系列正面任务,也塑造了反面人物。不仅正面人物同反面人物形成对比,就是在正面人物之间,他们彼此的性格也是互相对照,各具特点的。小说通过不同人物的对表描写和塑造,既可以使各种人物的个性鲜明,容易识别,又可以使中心人物戈拉的形象更为突出,具有立体感。
③浓郁的抒情色彩。这部小说是作者倾注巨大的爱国热情创作出来的,尽管带有很强的论辩性,但却表现出一种诗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小说中善于把叙事、论辩和抒情相互交织,融为一体,自始至终都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激荡着感情的洪流。
④小说在人物心理描写、语言运用等方面也有一些特点。
44、试论《雪国》主人公驹子的形象。
答:驹子出生在雪国农村,由于生活所迫,被卖到东京当陪酒侍女,几经周折,最终沦为艺妓。小说从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度这两个方面写驹子的性格。
①小说在日常生活方面,着重写她坚持记日记、喜欢读小说、苦练三弦。她记日记的态度是认真的,表现坚持到底的毅力。她读小说不同于一般艺妓随波逐流,而有一种求知的欲望和顽强的毅力。她不仅用普通琴书练习三弦,而且还研究高深的乐谱,尽管是出于职业的需要,但仍表现出她顽强的毅力。
②她明明知道岛村有家室,和自己的关系不能维持很久,但又不顾一切地在岛村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可怜的境遇、身份扭曲了她,不能像一个普通姑娘那样去爱真正合乎自己想要的人,不能以正当的方式去爱。她的爱情既有纯真的一面,又有畸形、病态的一面。作为一个艺妓,既不是积极的反抗者的形象,也不是庸俗的堕落者形象,而是具有一定进取心的形象。
45、试论《雪国》的艺术特色。
答:①《雪国》在艺术方面色特色是充满诗意,抒情意味颇为浓厚。小说的结构是松散的,没有曲折的故事和情节。驹子和岛村之间既没有谈什么惊人的话,也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事。小说的美在平淡的无奇之中,魅力也正在于此。某种意义上说,《雪国》不像一篇小说,更像是一篇抒情散文。
②小说在描写手法和安排结构两方面,继承日本传统和学习西方技巧。描写手法上,既有一定数量的具体的、客观的描绘,又在很多地方通过岛村的意识流动和自由联想状物写人,抒发情怀。结构方面,总体上基本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在某些局部又通过岛村的仪式流动和自由联想展开故事推动情节,适当冲破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形成内容上的一定跳跃。既避免了因为意识随意流动,联想自由浮现,造成杂乱无章,有层次迭起,波澜起伏,活而不乱。
------分隔线----------------------------
第四篇: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女娲补石的神话载于《淮南子》 ·
《诗经》的收集和编定
①采诗说—《汉书》(汉代学者)②献诗说—《国语》(产生于先秦时期)
③删诗说—《史记》(汉代“孔子删诗”说,司马迁提出
最早明确地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今天所见《论语》为《鲁论语》
·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隆礼重法”
·《国语》又称《春秋外传》 ·楚辞名称西汉时始出现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
·宋玉—《九辩》是自悲生平自作
·《招魂》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
·西汉初期散文主要与治国有关的政论
·《过秦论》是贾谊最负盛名的史论散文,分析秦亡原因“仁义不施”
·枚乘—《上书谏吴王》
·西汉中后期散文特点: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以董仲舒和刘向尤具代表性;董仲舒是《春秋》公羊派的大师—《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刘向—代表作《新序》、《说苑》;—最著名的叙录《战国策叙录》
·东汉散文大势《前期求真实斥虚妄。后期清议时政,发愤指弊
·桓谭《新论》开东汉士人抨击虚妄之先河
·王充—《论衡》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是其为文的追求
·仲长统—代表作是《昌言》
·“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
·西汉初期辞赋创作趋向从浓情质实到失情华丽
·淮南小山—《招隐士》主题靠描写恶劣环境反衬出来的·枚乘开创大赋的标志是《七发》;把大赋创作的高峰是司马相如
·刘歆《遂初赋》是汉代“纪行赋”的开山之作
·王褒《洞箫赋》,开创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东汉赋体文学创作,呈现为由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
·东汉:班彪《北征赋》冯衍《显志赋》蔡邕《述行赋》班固《两都赋》
·张衡—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过程中的过渡作家,大赋代表作《二京赋》(绝响);
·东汉抒情小赋开山作《归田赋》
·较早对汉乐府分类的是东汉蔡邕,分为四类
·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十二类
·汉乐府的民歌大多保存在《相和歌辞》中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
·曹操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
·曹丕七言诗《燕歌行》—至曹丕始形成纯粹的七言诗—逐句押韵
·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曹植被谢灵运誉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
建安七
子中王粲的诗赋最好,代表《七哀诗》
·刘桢《赠从弟》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徐斡《室思》
·阮瑀《咏史》—开启了后世左思咏史的先声
·女诗人蔡琰代表作《悲愤诗》
·正始思潮《崇尚老庄,大畅玄风,建立玄学理论
·阮籍《咏怀诗》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嵇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
·太康诗风“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陆机—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名篇—华丽排偶
·潘岳—诗歌被誉为“烂若舒锦”《悼亡诗》从此专用为“悼妻”之用
·左思—《咏史》被誉为“文典以怨”,“左思风力”(《诗品》);历时十年大赋名作《三都赋》【洛阳纸贵】
·刘琨诗歌代表作《扶风歌》、《重赠卢谌》
·谢灵运—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
·鲍照乐府诗作品《拟行路难》其诗歌的艺术成就在南朝诗人中最高
.谢朓诗歌格调—明丽清新 宫体诗高峰期—徐陵《玉台新咏》
·“北地三才”温子升(北魏文学成就最高者)、邢劭(北间第一才士)、魏收
·庾信前期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用典俳偶均自然工巧,代表诗作《奉和山池》;后期故国乡关之思时时涌现在诗中,就显得情绪深沉,诗风亦显苍凉。代表《拟咏怀》成为集南北诗歌之大成者
·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者为《西洲曲》
·北朝乐府民歌多辑入《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的奇葩
·最能体现北朝民歌风格的作品是《敕勒川》
·建安赋作: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
·东晋时代出现了山水赋
·西晋赋家:左思成就在《三都赋》,最为突出作家是潘岳《悼亡赋》
·晋代山水赋代表作家郭璞《江赋》、孙绰《游天台山赋》—山水游记之祖·
·庾信《哀江南赋》首叙个人家世际遇
·鲁迅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陆机《豪士赋序》为南朝骈文之前驱
·庾信《哀江南赋》在艺术形式上达到南朝骈文的巅峰
·干宝的《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
·曹丕《典论。论文》是我国探讨文学问题最早的较具系统的文学批评论著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性文学理论作品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系统完整且结构严密的文学理论专著,著作精华在于“创作论”
·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
上第一部诗论专著
·卢思道《从军行》杨 素《出塞》
·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四杰“送别诗中最著名)
·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杜审言的五律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宋之问五律《度大庾岭》
·沈佺期—七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
·陈子昂—被杜甫称为“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感遇》;《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审美理想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声律风骨兼备”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王维山水田园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
·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
·王昌龄—创作出了以相关连的多首七绝咏边事的连章组诗,即《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是专攻七绝的高手
·崔颖《黄鹤楼》诗被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
·高适边塞诗《燕歌行》风格特点,气质沉雄、慷慨悲壮,以骨力取胜
·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
·岑参的边塞诗《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奇伟壮丽之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白绝句的特点《自然明快,清新俊逸
·杜甫对新题乐府的创立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
·大历诗风是盛唐诗歌向中唐诗歌演变转换时期的过渡诗歌风格
·韦应物诗歌以山水田园著称其诗歌气貌高古、清雅闲淡,《寄全椒山中道士》、《滁州西涧》
·刘长卿诗歌风格:凄清悲凉。自许“五言长城”。最著名的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大历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姚合《极玄集》
·大历十才子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王建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宫词的诗人,获得宫词之“祖”的声誉。
·韩愈诗歌带有“以文为诗”的特点
·孟郊为成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李贺—《雁门太守行》、《苏小小墓》“长吉体”
·李商隐是唐代七言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第一是杜甫)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杜牧大量以七绝写史,其咏史诗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
·许浑有江南才子之称—《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
·“小李杜”—杜牧、李商隐
·姚合诗称为“武
功体”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诗论主要提出“象外之象”、“韵 外之致”
·韩愈第一次提出“文以明道”的观念
·张鷟的《游仙窟》是唐代传奇初兴期艺术成就较高的作品;杜光庭《虬髯客传》是唐传奇衰落期的最高成就代表作。
·温庭筠—晚唐词坛第一大词人,是“词为艳科”始作俑者—《更漏子》《梦江南》
·温庭范和韦庄并称
·韦庄—词史上第一位大力用白描手法作词的作家
·冯延巳—成为花间词向士大夫词演进的重要枢纽。
第二章 双选
·《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作用1是在祭祀、宴享时奏唱2作为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3作为教育的课本
·最著名的五篇周人史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墨子》文章特点1由小及大,连类比譬2质朴无华,口语化
·《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1雄辩色彩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荀子》的说理文特色《1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2长于比喻而少用寓言
·《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
·沈约“三易”原则: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 · “北地三才”。温子升、邢劭、魏收
第三部分
简答题
一、曹植诗歌艺术成就
答案:
曹植的五言诗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成就,是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
1诗歌内容丰富充实。举凡军旅政事,宴游送别,咏史游仙,抒情抒志,无不发之于诗
2曹植的诗歌被誉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就是说他的诗既内容充实丰富,多慷慨悲愤之气,在艺术表现上又生动形象,注意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和音韵流畅,形成了既华丽绮焕又浑厚雄健的独特艺术风格,达到了建安诗歌的最高峰
3曹植诗歌语言华美主要表现在浓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声色。如《盘石篇》生动再现了大海的宏阔气象。曹植在文人有意为诗方面,有一个大跨度质的飞跃4注重对称回环之美,注意语言锤炼。他还善于起调,工于发端,往往在全篇之首用一警策之语,振起全诗。如《野田黄雀行》开头用惊风险浪的情景和画面预示了环境的险恶,起到强烈的烘托作用
二、《离骚》的主要艺术特点
答案:一。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离骚》前半回顾往事,基本是实写,但那些以比兴手法铺叙夸饰自己的美好品质的诗句,已具有奇异想象的特色;后半写对未来道路的探索,火一般的激情、深厚的故国情怀,经过壮丽奇幻 的描写,更显得真挚执着,美丽
感人 二。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抒情诗,高贵的
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这个形象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
三。比兴手法的拓展。《诗经》所开创的比、兴手法,为屈原所继承并做了很大的拓展。《离骚》运用了更丰富的喻象,在长篇诗歌中连续使用比兴,更重要的是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熔铸成浑融的艺术境界,使之具有了象征的意义。《离骚》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史中著名的香草美人的托喻手法的传统,影响深远
四。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
1.全诗都围绕着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感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这个中心来谋篇布局。诗作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一实一虚,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后一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章跌宕起伏,使思想情感得到了尽情
2.在形式和语言方面
1)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同时,他开始构创了长篇巨制。《离骚》后半表现诗人的思想活动,往往设为主客问答,铺排描写,这种形式特点对后来汉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语言丰富多姿,草木鸟兽纷至沓来,双声叠韵比比皆是。诗人还吸收方言入诗,增强了楚辞的地域特色
三、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答案:
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首先,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如:《伐檀》、《硕鼠》一类地位不平等和不劳而获现象表示不满的诗;又如情爱诗《氓》;其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如《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再次,叙事诗的诗作中也包含着作者的情感。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心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式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A.直接叙事的如:《七月》
B.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的手法,诗经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等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起到起韵的作用
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和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
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如《唐风?山有枢 》
三、结构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1.重复复沓的结构形式
A.字词随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
B.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
2.语言上,《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3节奏鲜明,音韵谐恰,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词汇丰富、大量的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李贺诗为什么能在中唐诗坛独树一帜 1有大量的鬼神世界的描写
2追求创新而刻意出奇:想象诡奇,造语生新奇丽
3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善于捕捉直观形象,借助“通感”
4具有“冷艳怪丽”的艺术风格
【重点】
·孟郊诗的苦吟风格特征
1诗中颇多患难感、忧郁感,以及人生悲剧与绝望心理交织成的幻灭感。如《叹命》
2孟郊惯用白描手法,形象化的比拟和苦吟出来的精警字句,夸张地突出描写对象。如《寒地百姓吟》。他的诗多表现其凄凉苦寒的贫困生活,诗境幽僻,风格峭硬,笼罩着一股透骨寒气
3孟郊作诗重主观感受,能妙造幽微,变熟为生,化险为夷。突破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光大自屈原以来发愤以抒情的精神,实践了不平则鸣的创作理论。
·大历十才子的艺术特色
1都擅长五言律诗,风格大致相同,没有分明的强烈的个性表现,体裁、谋篇、遣词都偏重于工整精练,题材内容并无新意
2诗歌意象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
3以写境界淡远、深冷、幽僻的山水诗见长
·李白乐府歌行的特点
1以第一人称的抒怀和议论表达主观感受
2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
3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歌行的根本性改变
4李白歌行的创作成就比乐府高。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
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盛唐诗人王维山水田园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
1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 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2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是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的结晶。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在南朝诗人中可谓最高。
1他的乐府诗有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之美。他把惯用比兴、善叙他人他事的乐府诗,发展为一种直接抒写自己感情、叙说自己遭遇的诗体,把浓烈的抒情与构辞的美丽融为一体,来表现自己的澎湃情怀。如《代白纻曲》二首
2语言上注重锤炼字句,辞采瑰丽,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拟行路难》
3鲍照对七言诗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拟行路难》是以七言为主的杂言。鲍照大胆变革,改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而且创造性地自由换韵。鲍照的大胆革新与积极创作,使七言诗体大大发展,直接影响到唐代七言歌行的创作
重点·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答案: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内容有:
1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意境和朴茂生气
2真实描写躬耕生活及乐观心态,如《归园田居》
3记叙与农夫野老、素心挚友的往还。如《移居》
艺术境界
1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这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最能代表作者冲淡之美的诗,是《饮酒》其五
2形成陶渊明平淡自然之美的原因,一在诗人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
3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纯净之美。他诗句的魅力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陶诗语言是不露斧凿却高度艺术化的传神之笔。
【重点】
·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意蕴深沉之美。作者把人生的悲哀挖掘得更全面深入,因而也就更沉痛。同时由于玄学思潮的影响,也就写得更深邃 2用典颇多,多用比兴、象征烘托意象渲染气氛,显得意蕴深沉。这不仅是恐因文遭祸,更是因为玄风的影响,阮籍深谙得意忘象之旨,学庄而用之
3清逸玄远之美。他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个清虚空灵的庄子式的理想世界
4融哲理、情思与意象为一炉,意蕴深沉,清逸玄远
5成为正始时代诗歌的高峰,创造了抒情组诗的新形式,开后代左思《咏史》组诗、陶渊明《饮酒》组诗的先河
【必考】《左传》的文学特色
《左传》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2刻画人物性
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①《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如《晋楚城濮之战》
② 还表现在它简洁生动地描绘战争场面
③ 《左传》叙事或写人物,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极为传神 4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如《烛之武退秦师》
【论述中的大题,也可以考简答题!】
【重点中的重点】
一、《古诗十九首》内容和艺术成就!答案:《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和思绪。游子思妇之辞。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的基本情感内容。一。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
1.游子的思乡情怀,如《明月何皎皎》开创写月圆的情境表达思乡情感
2.思乡的根柢,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如《涉江采芙蓉》写游子想念家乡的妻子。
二。表现思妇的闺思和愁怨,如《迢迢牵牛星》写白昼到深夜,思妇无心织布,遥望星河想着牛郎织女,只是悲叹、流泪不已。可以想见她思念游子的深切 三。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某些观念 1.有功业迟滞的焦灼和失意,如《回车驾言迈》 2.有世态炎凉的感受,如《明月皎夜光》 3.人生的飘忽如寄。如《青青陵上柏》。4.游宦的挫折,人生的失意。
艺术成就:一。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的原因:1.抒写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2.表达情感采取含蓄摸棱的表达方式
3.使用比兴手法二。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感情诚挚,写境用语好象都是信手拈来。如《涉江采芙蓉》
三。描写的景物、情境非常切合,能够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去者日已疏》 1.以白描手法,写出门所见的景象:荒凉的坟墓,悲鸣的白杨。2.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迢迢牵牛星》
3.以象征手法创造圆融艺术境界,如《西北有高楼》
四。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如《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相思令人憔悴。
【重点】
二、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答案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在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抒情方式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如《行路难》其一抒写志士失意的悲愤,大气磅礴而慷慨激昂。
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如 “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
三。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沧海、雪山等),但也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清溪、明月、白露等),体现出丰富的艺术风格。
另外,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雕饰的诗句,显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
三、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案:中唐的李贺是一个苦吟诗人,他的诗歌称为“长吉体”,主要艺术特色有:
1、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如《梦天》诗的前半部分写瑰丽的月宫仙境景色,扑朔迷离,后半部分突然转而俯瞰人世的千年沧桑,构思甚为奇特,想象力惊人
2鲜明瑰丽的意象和丰富的主观色彩诗歌的意象非同寻常,善于运用神话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如《李凭箜篌引》 “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诗歌是冷、艳、奇、险自成一家,喜用“啼”、“泣”、“腥”、“冷”之类的字眼,组成一幅幅冷艳的图画,表现出一种悲哀的美
4他继承了韩孟的险怪风格和苦吟传统,又向唯美主义方面发展。他的诗是苦闷的象征,其直观幻象的描写,在艺术修辞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四、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不同的艺术风格
答案: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世称李后主
一、他的早期作品以反映沉溺声色、纵情逸乐的宫中生活为主要内容。描写精细、生动、且富有情趣。如专咏美人口的〈一斛珠〉。他的艳情词并未脱“花间”旧格,但写得较为真切率真,如相传写与小周后偷情的〈菩萨蛮〉,用直白浅露的叙说,把热恋女子约会的情态和放纵心理写得淋漓尽致
二、李煜后期词的主要内容是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纯以白描的手法直抒内心极度悲痛,词中时空跨度很大,加大了感情容量,抒发的感情以哀伤真实为主,能引起历代读者的共鸣。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用白描的手法抒发了对江山、故国的怀恋,充满了悔恨、悲愤和哀愁等复杂的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
五、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答案:1晚唐诗人中,他第一个大量用七绝写咏史诗,用史论笔法,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诗味中,创作了许多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的咏史作品。如《泊秦淮》通过对历代曾有过的繁盛转瞬即逝的伤悼,以及揭露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深寓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议论立意高绝
2忧国忧民的壮怀与伤悼之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俊爽的风格
3还写过一些出色的伤别诗,纪行、写景诗也颇多佳作。善于选择清新明朗、能给人以快感的景物来抒写情怀,用色彩鲜明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诗境,如《山行》以畅达的语言传达出自然景物的清新气息,明丽而有立体感的画面给人美妙的艺术感受。4诗风俊爽
【重点】六、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内容:1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如《东门行》 2反映人民厌倦战争。如《十五从军征》 3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
4抒写爱情、婚姻或反映相关的某些社会问题。如《江南》、《陌上桑》 艺术特色: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有情节,甚至有人物形象刻画
1.在叙述和抒情中插入情节,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的争论过程 2.汉乐府民歌写人物最为成功的,当属《陌上桑》写秦罗敷的美貌 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述胸臆,也有借助比兴,描写抒情三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富于表现力。
第五篇: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知识点:
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2、《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
3、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命》、《载芟》、颂赞诗(《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节南山》、《小弁》、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采薇》、《无衣》。
4、《尚书》以记言为主。
5、《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
6、《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
7、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
8、孔子之后,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在当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
9、《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
10、《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
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
12、《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
13、《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
14、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清代卢文弓召(chāo)称《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
15、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
16、《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
17、李斯的名篇是《谏逐客书》。
18、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三篇,包括《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招魂》。
19、宋玉的作品在《楚辞章句》中载有《招魂》、《九辩》两篇,后人确信为宋玉作品的是《九辩》。
20、《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对楚王问》等作品很有特色。
21、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大赋。骚体赋上与屈原一脉相承。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22、司马相如还有《大人赋》、《哀二世赋》。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
23、杨雄写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还写过骚体的《太玄赋》、《逐贫赋》和《反离骚》。
24、张衡的《归田赋》与西汉初期的骚体赋仍一脉相承,但从思想和文章的体制上又有许多变化,它是魏晋以后大行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这类赋还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王粲的《登楼赋》。
25、贾谊的政论散文主要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
26、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论削藩疏》。
27、梅乘的散文仅存一篇《谏吴王书》。
28、邹阳的散文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
29、董仲舒的散文有《举贤良对策》三篇。
30、东方朔的散文有《应诏上书》、《谏起上林苑疏》、《答客难》、《非有先生论》
31、杨恽《报孙会宗书》。
32、刘向的奏议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
33、杨雄的散文有单篇散文《解嘲》和《法言》中的一些段落。
34、刘歆的散文有《移书太常博士》。
35、东汉前期的论说文作家主要有桓谭、王充、冯衍、马援等,最重要的是王充。东汉中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有李固、王符、仲长统等。王充《论衡》;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李固《遗黄琼书》;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
36、《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称此书为《史记》是东汉后期以后的事。此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的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的传记;“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史记》的内容广泛,艺术高超,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和文学杰作,而且还有着丰富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许多学科、许多领域的内容。以至于使得我们今天不论研究哪个部门的学问,仿佛都不能抛开《史记》而不顾。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史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37、班固说《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8、《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9、《汉书》先后由四个人共同写成:班彪、班固、班昭、马续,包括十二篇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传,共一百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40、《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
41、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可称之为游记文学的始祖。
42、乐府机关的职能,一是写词配曲,演习排练;另一方面就是组织人到各地去采集民间歌谣,“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
43、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下有个小序说,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44、汉代楚歌有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戚夫人《戚夫人歌》、刘彻《秋风辞》及《瓠子歌》二首、梁鸿(东汉)《五噫歌》、张衡《四愁诗》(已经是一首比较整齐而有韵味的七言诗了)。
45、班固写过一首《咏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从此以后,张衡写过《同声歌》,秦嘉写过《赠妇诗》,宋子侯写过五言乐府《董娇娆》,辛延年写过五言乐府《羽林郎》。
名词解释
1、赋、比、兴:《诗经》在艺术上对后代文学影响最大的是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赋从本质上讲,就是直接描绘,直接抒情,直接铺叙。《诗经》中使用赋法较多的是“雅”、“颂”,而“国风”里也不乏用赋法写出的优秀篇章,例如:《静女》、《七月》。比,即比喻,例如:《氓》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子由风华正茂到年老色衰,也比喻夫妇间爱情的变化。兴即起头、开端,借外物以引出所歌咏的对象和所抒发的感情,有的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例如:《关雎》用“雎鸠”的鸣叫起兴,引出诗人即景生情的联想。
2、《尚书》: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尚书》原称《书》,被儒家定为“六经”后,又称《书经》。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主要是帝王或大臣的誓辞、讲话、训诫、文告等。字句古奥典雅。
3、《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历史的通称。后称经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记录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国家的事件。记事及其简括,一字寓褒贬。
4、春秋笔法:《春秋》的语言简炼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故被后世尊为具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5、国语:国别体史书,以记言为主。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
6、《论语》:一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该书比较忠实地反映了孔子在哲学、政治、时事、教育、文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
7、《左传》:《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完整的编年史书。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详细系统地记述了春秋时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主要事件。
8、《战国策》: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主要着重记述了战国时的策士、说客的言行。思想上“重士”和“民本”。
9、《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百度百科上说诗经共311篇,是算上了另外六篇有目无词的笙诗)书成于春秋时期,先秦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注现实,并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10、先秦诸子散文:在春秋战国时代,随着诸子争鸣的兴起,各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出现了以论说为主的著作,统称之为诸子散文。包括以语录体为主的《论语》和《墨子》,从语录体向专题论文过渡的《孟子》、《庄子》和成熟时期的《荀子》、《韩非子》。其中以《庄子》、《孟子》文学成就为最高。
11、先秦历史散文:指在先秦时代,一些记载历史兴废之迹的著作,本为历史书,然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故称之为历史散文。主要以《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代表,其中《左传》与《战国策》文学价值最高。
12、楚辞: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的一种新型诗体,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包括屈原《离骚》、《九歌》、《九章》等,因西汉刘向编辑《楚辞》而得名。
汉乐府:两汉乐府诗是指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构搜集、保存下来的汉代诗歌。大部分是劳动人民或下层士人的作品,是乐府诗的精华。汉乐府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感情,主要艺术特色是以叙事为主,语言朴实,代表了汉代诗歌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孔雀东南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
1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萧统编的《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创作时代为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世,思想内容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都带有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感伤色彩。艺术上浑然天成,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14、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字长卿。他的《子虚赋》、《上林赋》为汉代散体大赋成熟的代表作。浩然之气:是孟子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孟子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他还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通过“义”的积累而养成,它“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表现为崇高的无所畏惧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状态。
15、楚辞:“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创造的诗歌,是当时产生的一种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诗体。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散篇的“楚辞”才被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16、《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离骚赞序》又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所以“离骚”就是遭受忧愁。p.134
17、《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祭歌,总共包括《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十一篇作品。诗中借助人与神,或神与神的爱情故事展开抒情,间接地表现了作者的理想、追求。
18、互见法:《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作者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互见法”。
简答题
汉代诗歌发展阶段:
骚体诗(楚歌体),代表为刘邦的《大风歌》 乐府诗如《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陌上桑》
东汉文人诗(文人五言诗)代表作为“古诗十九首”以及一些拟苏李诗。神话特点:
I围绕着生存这一主题
响彻着劳动创造的回音,它是劳动创造的生动记录,更是劳动业绩和首创精神的赞美
充满了厚生爱民意识 II显示了博大坚韧的精神
III神话翅膀所翱翔的地方,每每都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先声(神话有时竟是科学的预言,或幻想的科学)IV从艺术上看,神话具有强烈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诗经》的艺术特点:
现实主义风格(写实质朴)
赋比兴之手法
重章叠句结构
四言弹性句式
灵活多变押韵 《诗经》的语言特点
I形式上《诗经》多是四言一句的四言体诗。例如:《关雎》。II“国风”和“小雅”普遍采用重章叠唱的复沓方法。例如:《采薇》、《采葛》。III《诗经》的语言准确、生动、丰富多彩,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性。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创造性地运用叠字(如“依依”、“涟涟”、“悠悠”)及双声(如“踟蹰”、“黾勉”、“参差”)、叠韵(如“沃若”、“逍遥”、“辗转”)等语词来描绘复杂的感情和自然景色,同时也造成诗歌音律节奏的和谐优美。IV《诗经》的用韵纯任天真,自然和谐。《左传》的艺术特点和叙事艺术:
艺术特点: 长于叙事
巧于辞令
人物生动,善于状人。
叙事艺术: 善写战争
善于裁剪
颇多想象 记言文学
叙述语言
外交辞令 举例说明《左传》辞令的特点
I《左传》中辞令的共同特点是委婉巧妙,典雅从容,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即使是敌国交战,在兵戎相见之际,也不失温文尔雅之态。例如齐晋鞌之战前夕齐侯与晋人的一段对话中,齐侯的态度极为强硬,晋国也不示弱,但双方的辞令却又委婉谦恭,尽力表现出文雅安详的风度,使人难以相信这是面临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II在论辩方式上,《左传》中的辞令又往往援引典章,依礼而论,用道义的力量使人折服。如展喜犒师就是利用道义的力量,使齐侯自知无理而撤军。III也有些辞令直率有力,以鞭辟入理的分析见长。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向秦穆公分析利害,便讲得坦率而深入,有力地打动了秦伯。
《战国策》的艺术特点:
善画人物
善作夸张 善用譬喻 善于议论 ⅰ夸饰ⅱ譬喻 ⅲ说理 《国语》的艺术特点:长于记事
叙事完整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思想:表现民众的悲苦、怨恨与反抗 控诉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反映爱情、婚姻、家庭问题这一永恒主题,并藉之歌颂了当时人们追求的坚贞爱情和他们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些寓言诗。汉乐府民歌中还有一篇以劳动为题材的名篇《江南》
艺术特点:广泛的社会性 生动的叙事性 形式的多样性 感情激烈直露 语言朴素自然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内容: 生命的追问
从政的心理
思妇相思之苦,游子羁旅之愁 及时行乐思想,悲观厌世情绪 艺术特色: 委曲宛转(触物起意,因事命意)物我互化
语浅情深 《庄子》的文学特点: 形象性
抒情性
汪洋肆意
浪漫色彩 简述《庄子》的艺术成就
I哲理与诗意的交融。注重表现生活理想和内心感受,形成了诗意盎然的艺术境界。庄子以艺术的态度体味人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诗意,整部《庄子》更包含着深厚的情感体验,这种强烈的抒情性,使《庄子》达到了哲理与诗意的和谐交融。II异彩纷呈的寓言故事。庄子认为大道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只能借助于直觉体悟。庄子的寓言独具寓真实于诡诞的浪漫特色,还有超乎言意之表的特点。庄子在运用寓言时很少把寓意点明,而是留给读者去体悟。作者越不作刻意说明,就越能使人产生丰富联想。庄子的寓言注重细节刻画和夸张渲染,造成绘声绘色的艺术效果。III意出尘外的想象。IV汪洋自恣的文章形式。
《孟子》的文学特点:
陈说事理,擅长譬喻
善设机关
请人入瓮 气势充沛,情感强烈 举例说明孟子作品的艺术特点
I在孟子的文章中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如在《齐桓晋文之事》中,他批评齐宣王未治理好国家的时候,就是通过一个故事,引出两问两答,让齐宣王无法回答。再如他针对许行的观点,通过设问,充分地暴露了许行观点的不切实际。还有天时地不如地利、鱼我所欲也等章,也都具有这种特点。II感情充沛,气势强劲,生动体现了作者的鲜明个性,具有强烈的救世责任感。如他指斥公孙衍、张仪为“妾妇之道”,甚至骂杨朱、墨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这些都表现出孟子锋芒毕露、刚正不阿的个性。III以善用譬喻见长,比喻和寓言在书中俯拾即是。如缘木求鱼、揠苗助长、奕秋等。简述《荀子》的写作特点。
I《荀子》的散文已发展为完整而详密的鸿篇巨制。除了《成相》以下的八篇,其余各篇都是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构思缜密、结构严谨、论证周详、条理明晰。II《荀子》的另一个特点是醇厚渊雅,文采斐然,带有浓厚的学者气。
简述散体大赋的特点
I散体大赋除师承屈原、宋玉外,还师承《诗经》的“雅”、“颂”与战国时期的纵横游说之风,也就是说,赋家的作品是从战国时期的纵横学说发展来的,其文风与先秦诸子很有关系。II从形式上说,这类作品都篇幅巨大,文字铺排堆砌。几乎都是一样的假设上两个或三个人,让他们各自代表一方,互相攻驳辩难,最后让代表天子立场的那一方大获全胜。
III这类作品的代表是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杨雄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等。从内容上说多是描写帝王的宫殿、帝王的狩猎、帝王的祭祀,以及帝王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等等。从思想倾向上说,大多是空有讽刺之名,实际上是一种似贬实褒、似讽实劝的为统治者扬威颂圣的文字。
简述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的艺术特点
I结构宏伟,富丽堂皇。讲究场面的开阔,层次的分明;有空间的转移,有时间的流动。II讲究绘声绘行,有声有色。III极大程度地利用了中国方块字在字形构造上的突出特点,在文章的字形排列上给阅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刺激。
简述《汉书》的思想特征
班固是一位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的儒者,因此《汉书》的揭露性和批判性远不如《史记》那样广泛、深刻、尖锐、彻底。但与《史记》比起来,《汉书》在思想内容上也有许多新的特点: I反对分裂割据,维护王朝统一;反对外戚专权,维护刘氏正统。II歌颂了一批具有爱国思想和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如在《苏武传》中,班固热情地赞扬了苏武那种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其爱国精神是很感人的。III班固看人更注意整体,更注意大节,纠正了司马迁的许多偏颇之见,从而对许多历史人物的评价更为公允。例如贾谊,司马迁在《史记》他的列传中只收了《吊屈原赋》和《服鸟赋》,字里行间满含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贾谊在读者面前完全是一个穷愁潦倒的书生。而到了《汉书》中,班固引入了他的长篇巨制《陈政事疏》,从而使贾谊凛然以一个政治家的面貌出现在了读者的眼前。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I生动的故事性。乐府大都是叙事诗,汉代乐府民歌非常注意故事的生动性、注意情节场面的描写。II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了刻画人物,乐府中使用的手法有些是具有开创性的。如《陌上桑》中作者夸张地描写了各种人见到罗敷的不同情态,以客观效果来突出罗敷的美,极为精彩。还有的作品,语言个性化的程度很高。III句式自由,变化多样。汉代乐府在形式上贡献最大的是五言体。汉代乐府开创并完成了五言体诗歌的形式,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为建安时期五言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IV语言朴实凝练,善于叙事言情,基本上都是口语,朴素自然,没有什么人为的雕饰。如《江南》。
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钟嵘说《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其好处有以下三点:其一,是抒情、议论与叙事、写景的高度融合。如《迢迢牵牛星》、《西北有高楼》。其二,是善于抓取生活中的典型活动、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两句,在表现人物的心理上精彩极了。其三,是语言的浅近凝练,韵律和谐。读起来完全感觉不到有任何人工造作的痕迹,而又让人感到无一处不生动,无一处不妥贴。大批判家刘勰说:“婉转附物,惆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状况:
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语录体 《论语》、《老子》、《墨子》。言论警辟精炼,多富哲理。
战国中期:语录体 普遍采用对话形式如《孟子》《庄子》等。辞藻丰富,说理畅达,多用寓言比喻 战国后期:专题论著《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论证严密,鞭辟入里。以正面论说为主,学者个人的论文集。
汉赋的发展阶段:
骚体赋:贾谊 《吊屈原赋》
大赋:散文化倾向严重,尚铺排,辞藻华丽,多状物。司马相如《子虚赋》,扬雄《甘泉赋》 抒情小赋:篇幅短小,抒情为主。赵壹《刺世疾邪赋》,张衡《归田赋》。西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陆贾 《新语》(12篇)贾谊 《新书》(58篇)晁错 《论贵粟书》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
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祥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
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离骚》的艺术特点:抒情长诗
托物言志
浪漫色彩 《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
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种种机智和幽默。对后世影响深刻,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
论述题
《史记》、《汉书》文学特色差异比较
体例:《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上基本承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将“世家”并入“列传”。《汉书》还增添了《艺文志》等。
思想观点:《汉书》的基本思想观点,是立足于儒家的正统思想,从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和道德秩序出发,并以之作为立论和评价历史的根据和尺度。因此,它显得具有儒家学术思想的醇正性,而缺乏《史记》学术思想的兼容性、宏阔性和个性特征,以及深刻的批判精神。艺术成就:
《史记》最精彩的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则是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史记》是在天下未定的背景下展示草莽英雄怎样成功的,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汉书》的创作处于四海已定、天下一统的背景,它展示了西汉盛世各类士人宦海浮沉的情境,更多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史记》的人物传记基本以写单个人为主,很少全面叙述家庭的兴衰史;《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霍光金日磾传》《张汤传》。通过描述这些家族的兴衰史,对西汉社会的变迁作多方面的展示。《史记》对酷吏的揭露极为深刻,张汤、杜周等,充分体现西汉社会刑法严酷,吏士残暴。班固在揭露张汤、杜周文法刻深时,对他们子孙的美德懿行多有称扬,缓解人们反感情绪,使形象更接近于生活实际。《史记》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有大量悲剧人物传记。《汉书》悲剧人物数量不如《史记》,但《李广苏建传》同样写得酣畅淋漓,悲剧气氛很重。内容的组织安排不同
《史记》疏荡往复,《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史记》不仅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清晰叙述,而且对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加以强调;而《汉书》则笔法精细,在平铺直叙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精确,如《霍光·金日磾传》。
对逸事传闻,司马迁或放传记前,或穿插中间,或在末尾,没有固定位置。《汉书》则凡属传闻类的生活小故事几乎全部置于篇末,少有例外者。
总之,《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开端,也是我国纪传体史学上的奠基之作,多疏荡往复之笔;《汉书》有精细的笔法,有自己固定的叙事规则,以谨严取胜,从而形成迥然有别的风格。《史记》刻画人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
I闾巷人物的入传。包括王侯将相之外的平民布衣,有非凡的能力与历史贡献。如刺客,谋士和游侠。II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不同人物迥然有别,同一类型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苏秦发奋而张仪狡诈,张良高深莫测而陈平富有人情味。善于渲染人物特征,突出个性。如李广,突出其高超的祖传射艺,百发百中。善借人物成长环境表现人物个性。如陈平分肉甚均“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III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互见法”本人传记突出主要经历和性格,其它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传记。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写他的知人善任,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它人物的传记中表现。IV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V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现人物特点。“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VI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李将军列传》杀霸陵尉,李广机智勇猛之也负能使气。
VII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猾。参考答案二
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1.司马迁写人的剪裁和安排的手法。《史记》写人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它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写他的知人善任,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它人物的传记中表现。“互见法”的使用,即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2.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如《李将军列传》中选取四个战役构成全文的骨架,从不同侧面描述李广的性格和遭际,四个战役写出了李广的主要性格特征。
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待同样的事情,他们的言谈举止都不相同:两个人都见过秦始皇,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的率直卤莽,刘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见。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现人物特点。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如《李将军列传》中杀霸陵尉的细节,令人看到李广于机智勇猛之外,还有负能使气的一面。《史记》中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之处它通过人物独白、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揭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