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申论高分 转

时间:2019-05-13 22:2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申论高分 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申论高分 转》。

第一篇:2010申论高分 转

2010申论高分模板 转

总结一: 第一句总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经济增长...),需要我们冷静面对、沉着解决。

第二句:造成*******的原因主要是****、****、****。

第三句:这些问题将造成极大的危害,例如****、****。

第四句:这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提高**效率,增强**意识,改变**思想,构建**机制,最终达到****。

总结二:

题目: 试论××××××

一、提出问题

(1)正面:取得成就 “……”

转折:“然而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点,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应当一分为二的,…也不例外。”

(2)负面:存在问题(进入主题)

“……,但……,比较突出的便是……,表现在:

(一)…与…所产生的矛盾。

……。如……。(提及所给材料非常必要,避免空谈之嫌)

(二)…与…不同步所产生的问题。

……。……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另一方面……。因此……。然而……,一方面是由于……,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弊端是可以经过我们的努力去克服的。”

二、分析问题

“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当前……的表现。……出现这样的问题,既有其……必然的原因,也有……偶然的一面。

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事物的发展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型的前进。……这是此问题产生的必然性原因。其次,……是导致此问题的偶然性原因。而这些弊端都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克服的。”

三、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

(1)教育、培训……

(2)加大宣传……

(3)完善法规制度……

结尾:(提出口号)“只要……,采取……,就一定……,从而……!” 总结三:

一、从思想观念下手

分析问题:总写一句“思想认识不到位,*****意识欠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接着展开论述。这里一般包括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和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可以分开来论述。例如,一些部门单位领导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不强,重生产,轻安全,一些私营企业主只管自己赚钱,不顾工人*活;也有的单位负责人存有侥幸心理,不重视安全投入,没有保障安全生产条件;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技能低下,安全措施不到位。

解决问题:针对思想意识不够当然是加强教育宣传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法制和****意识。对此,要通过多元化*****宣传,扩大效应,增强效果。学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和***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制定各种措施。采取设置警示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扩大社区******宣传教育面,采取有针对性的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形式,寓教于乐,使广大***参与者和人民群从提高***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

二、制度下手

分析问题:总写一句“******规章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规制度未落实。”下面再适当展开论述,例如,如食品安全需要建立绿色质量认证标准,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都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卫生检测规程。一些单位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虽挂在墙上,却没得到落实,以资金紧缺,无力搞安全投入,一些地方以优化经济环境为借口,纵容这样的事件发生。一些建设项目安全生产“三同时”不到位,安全设施不配套、不完善,许多安全技术措施尚未落实到位。

解决问题:总写一句“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然后适当论述,例如建立起建立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和预警制度,健全“====督查、职能部门监管、单位具体负责、一把手负总责”机制。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责任,层层分解,逐级签订责任书,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基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特别是严格过硬的奖惩办法。一定要兑现奖惩,维护指标的严肃性,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形成良性循环。一般的制度记一下啦:责任追究制、预警制度、激励约束机制、三、接下来从措施下手

分析问题:开启句“管理不到位,执法乏力。管理监督不严, 事故查处力度不大,责任追究不到位。”再展开来,可以分析====职能部门以及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一般都存在问题的,例如个别基层干部还与业主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有的地方尚未真正落实到位,缺乏应有的检查、监督;管理监督不够严格,对一些违章现象没有及时查处;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解决问题的措施不多、力度不大;部分市、县安全生产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仍较为突出。另外,对事故查处不够严格,责任追究不到位,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有失之于轻,失之于宽的现象,没有使事故责任者真正受到教育并吸取教训。

解决问题: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强化监督。对以罚代管,只收费不办事的行为予以严惩。****监管监察人员要深入****一线,加强对****单位安全工作的检查指导。加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制订(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完善(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增强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和抢险救援能力;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对严重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及其负责人,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和经济处罚力度,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一般3点差不多了,再加上开头、结尾和中间的过度段,1200字足矣。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一一对应。

对于这种表述,大家一定要了解机关公务文书的语言特点,就是简洁、平体、规范。对大量的行政公文进行了研究发现,觉得有很多明显的特点,比如说规范的机关的语言通常的句式结构是主、谓、宾这样的词,词汇是双音节词,两个词一个字这样排列的,比如大力加强、大力提高、全面实施、高度重视等这样一种双音节词。很少有虚词,比如“的”、“得”、“了”、过”这显示一个国家在管理的时候追求的是一种效率。这和我们当前建立一种高效政府是一致的,这从我们平时关于公共文书的写作或者公共报道中可以看得出来,也可以从申论考生要求里看得出来,事实上我们经常会看到申论考试有一个问题叫“语言流畅”,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一种相应的东西,我们就很难达到流畅。有时还需要引用对比、排比、对偶,这都可以给大家增加更多的分数。解决措施八大套路

一、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政府处理公共管理问题的常用手段,包括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立法是对要解决的相关问题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从而建立起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执法就是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已发生的问题,如提起诉讼等。

人事考试网公务员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对策中常用的法律手段包括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用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来检验有关行为的正确与错误,衡量其是否合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来处理有关问题;通过有关法律程序例如民事、刑事、行政诉讼、调解来解决有关矛盾、争端,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严格依法办事,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处理好法、理、情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有关方面和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快有关方面的立法步伐;加大普法教育力度,树立全民法治意识;深化司法制度改革等。

二、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就是直接用下命令的方式解决问题,是政府管理的主要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性、强制性和时效性特点,但其往往只在短时间内奏效,这也恰是其局限性所在。

常用的行政手段包括制定机关政策、贯彻执行政策;实施职能管理,例如城市管理、规划管理、市场管理、人事管理、文化管理;改革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切实转变职能;推进行政民主化进程,实行透明管理;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督办、查办,强调落实,提高执行力;加强信息工作,加速推进电子政务等。

人事考试网公务员研究中心的专家认为行政手段还应该掌握好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包括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正确的群众观;还要掌握好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重视调查研究,充分体察民意;重视可行性研究,重大决策出台前举行听证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社会环境;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遏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正之风;遏制行政腐败,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预警机制,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实行政务公开,推进民主化进程;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阳光政府、节约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各级领导要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心为民想、事为民办、利为民谋”。

三、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就是采取经济调节的方式解决问题。经济手段具有间接性、自愿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经济手段一般包括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规制。在宏观上,政府要运用财政、金融、收入、产业政策等手段,采用参数调节的方法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在微观上,解决问题往往要求采用经济手段,引导人们的行为,使人们配合行政措施。

经济手段通常包括制定有关经济法律、法规、政策;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治理经济环境,改善经济秩序;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深化改革开放;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经济杠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培育规范各种经济要素市场,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熟悉WTO规则及有关经济法规,妥善应对经济纠纷;从实际出发,发展地方经济、特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

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和建立全新的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分配机制;加强工商管理,反对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城乡差距、东西部地区差距;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建立诚实守信的经济道德、社会道德;按规定对有关方面实施经济处罚、经济赔偿;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实行政府采购制,公开招投标制;认真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预算;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等。

四、管理手段

常用的管理手段包括掌握管理规律,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探索先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管理规章制度,做到照章办事;明确职责、权利,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管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强化社会管理、社区管理、属地管理、行业管理;树立“人本”意识,加强人性管理、柔性管理;加强协调沟通,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社会环境,人际环境、上下级环境、劳资环境;加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节约管理成本。

五、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包括实施普法教育,树立全民法治意识;推行社会主义全民道德教育。

六、监督手段

监督手段包括党纪国法监督、司法监督、新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内部监督、审计监督等。

七、协调手段

协调手段主要包括树立协调意识和利他观念;注意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统筹兼顾,注重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注意利益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双赢多赢;注意协调方法与技巧;选择适当的协调方式;注意上下级协调、干群关系协调、矛盾各方协调等。

八、自律手段

自律手段主要包括建立有关机关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有关方面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自我修正;领导干部要接受监督,加强自律;要加强公民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修养、官德修养;自觉树立诚信观念等。

申论经典名句——居官为政篇

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 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荀子)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宋.王禹戎)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宋.范仲淹)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清.唐甄)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北齐.刘昼)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清.康熙)

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宋.王安石)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清.程祖洛)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唐.陆龟蒙)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

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

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

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列子.说符》

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

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荀子)

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

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墨子)

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

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汉.司马迁)

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

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三国.诸葛亮)

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

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战国策》 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

2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三国.诸葛亮)

释: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杀的人。

2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清.梁佩兰)

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伤;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

2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明.张君正)

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

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宋•杨时)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

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宋.林逋)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

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

28、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明.方孝儒)释:能够探讨出《诗经》的无穷含义,才会明白风雅颂是世间的好词。

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明.瞿式耜)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

30、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释:凌乱的柳条还未完全变成青黄色,借着东风的势就狂舞起来,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题板篇

一、开篇

开篇写一到两段,字数在100~200字之间。

1、开篇所需的三层意思

(1)通过阅读材料,指出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和问题的危害性;

(2)可以简要分析原因,点到为止,不作具体展开;

(3)必须提出观点,强调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固定模版举例

(1)用于教育事业、医疗事业、经济适用房问题等关系到人民生活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_______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教育事业、医疗事业等)_______得到切实巩固和提高,_______深刻变化;_______发展步伐加快;_______又快又好发展。目前我国已_______,成为_______。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_______的发展仍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_______的强烈需求,还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_______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实施_______尚未取得根本性突破,_______改革需要深化,_______需要提高,_______尚未得到很好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_______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服务,为扩大_______。

(2)用于环境问题、科技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能源问题等

根据_______表明,要想_______,就必须_______。党和国家历来高度_______,新中国成立_______,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从我国发展的战略全局看,走_______道路,调整_______结构,转变_______方式,缓解_______瓶颈制约,加快_______升级,促进_______,维护_______利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_______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服务,为扩大_______。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_______。

二、主体

1、主体的写作原则

(1)每段必须有主旨句,且必须放在每段的第一句,主旨句需要用动宾结构;

(2)所有的主旨句内容必须来源于材料;

(3)主旨句后必须有200~300字的详细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4)主体部分写四段,不要平均分配,要突出前两到三段。

2、主体部分的对策

主体部分的对策是申论文章的核心,是公文写作区别于其他问题写作的关键点。符合国家的战略、行至有效的、且符合材料中心的对策能使申论得到一个很高的分数;相反,得分很低的一些文章,其对策或者违背国家的战略,或者没有任何的实际可行型,或者干脆抛开具体措施,只议论对策的好坏。下表列举的是一些常见的主题,和针对这些主题的措施对策。

存在问题(原因)法律不健全、有漏洞,法律修订滞后,法律处罚失之以松、失之以软,条文分散,执法主体不明确等。

措施对策加强有关法律的修订、完善、补充。对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害的事故、案件责任人要加大处罚力度;规范执法秩序,明确执法主体;对给经济、社会造成危害的双方责任人,要规定同等的处罚法律。适用主题 商业贿赂、教育医疗乱收费、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腐败、农民工(欠薪)等

存在问题(原因)财政投资不足,资源配置紧张、基础设施薄弱、预算不科学等。

措施对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有关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合理确定资金投向,完善论证决策机制。适用主题 教育、医疗、基础(交通、能源、城建)环保、创新等

存在问题(原因)为了经济利益漠视人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剥夺、阻碍人的教育、医疗、措施对策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人的生存、发展无法实现;人和自然、环境发展不协调;人与人关系不协调等。人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下降等。

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关注人的生存环境,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适用主题

通用措施,只要主题涉及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教育、医疗、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的实现,人的生存、发展空间和环境以及人和自然、环境、人协调等都可使用。

存在问题(原因)职能主管部门、单位领导、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法律、法规、制度意识淡薄;安全、环保、公共秩序等观念欠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技能低下,措施不到位。

措施对策加强教育宣传。“加大有关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法制和有关意识。对此,要通过多元化宣传,扩大效应,增强效果。有关单位要制定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制定各种措施。采取设置警示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扩大社区宣传教育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有关意识和技能。

适用主题 通用措施,只要主题涉及思想认识,法律、法规、制度意识淡薄,安全、环保等观念欠缺。如:安全生产、“八荣八职”、诚信、公共秩等

存在问题(原因)有关规章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有关制度(技术措施、操作规程、资金投入)未落实。

措施对策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很抓制度落实。建立责任追究(督查、职能部门监管、单位具体负责、一把手负总责),预警,奖惩等制度。

适用主题 通用措施,只要主题涉及有关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制度落实。

存在问题(原因)管理不到位,执法乏力。管理监督不严,事故查处力度不大,责任追究不到位。

措施对策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强化监督。全程监督(事前审批、事中检查、事后处罚);加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适用主题 通用措施,只要主题涉及管理监督不严、不硬、不全、不力

三、结尾

1、写作原则

结尾不许写太多内容,只需要回应一下主题,再上升到国家最高方针的高度,如: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等等,总字数在50字到100字之间。

2、写作模版

综上所述/总而言之,有效解决_____问题/建立_____社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二篇:高分申论范文

第一步,阅读材料

申论一般三个题目,分值比例2:3:5(这里主要是说省考,国考题型比较灵活,间或夹有选择判断等。个别省考也有只出两个题目的。为便于阐述,下文分析均针对“2:3:5结构”),答题应通盘考虑。先通读所有材料,重点字句勾画出来。其中往往涵盖了材料反映的问题及各方的反应和解决的措施。所谓“申论解题在题中”,全面耙梳材料是很重要的。全面耙梳就是你要把材料每一段的核心词句都勾出来。然后初步浓缩。几句话的,压到一句话;一句话的,压到一个词或词组。然后竖列排好并编号。这样做好处有两个,一是你一眼看去就能对材料有个整体把握,多看两眼之后,整个材料就在你脑子里了,做题的时候就不用在卷子上翻来覆去的找寻,又耽搁时间又容易迷糊,效率效果双低;二是你立马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和材料中给出的对策就有一个直观的大体上的条理性把握,问题有六个,对策十条……诸如此类。事实上这步完成后,三个题怎么做,你心里已经有个框架脉络了。概括起来,这一步要依序完成如下几步:“通读材料、勾画重点句段、初步浓缩、排列编号”。

第一题

第一题一般是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全面,准确,简洁,有条理(行文一定要简洁,这是基础性的要求。口水话是申论大忌)。返看刚编好号的竖列,拎出问题部分,扩充成句。但,倘若就这样一条一条写上卷子,哪怕你总结得很全面,语言很简洁很准确,顶多及格分(我不是阅卷老师,这只是我的看法哈。下同)。因为“有条理”没体现出来。比如勾画出来十二条,经比较,有几条重合,于是成九条;二次归纳,九条可以归为三到四条;三到四条要写上卷子了,又有个顺序,分清主次,问题的严重性依次,问题由内而外依次,这体现逻辑性。“全面”和“条理”都有了,内在的逻辑顺序也理清排好了,就是表达的简洁准确,这就要考文字功夫了。平时扎实的文字训练很重要。由于第一题字数限制较少,所以可以不分段。段中行文体现出层次也是可以的。这是第一题。举个例子,我们看2006年国考第一题:

题目:如果你是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丁部长的谈话,呈领导阅。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原题材料请自行搜索)。作答A:

2005年9月20日,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其谈话内容如下:

一、公共事件随着社会的推进和人数的增加,其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但它不是一般事件。目前社会矛盾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增加,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

二、建立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是必要的,目前全国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应急预案本身就是一个工作原则、组织分工、任务分工以及协调机制,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机制结合。

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政府责任,突发事件后可以鼓励自愿团体或非政府组织机构参与。

五、应对突发事件,应以大局为重,注重协调各方利益。

六、要引导公众关心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

七、国家要有一定的富裕财力,包括物质准备。

八、国家应通过公示的方式告知老百姓怎样应对这些事件。

评析:该回答语言简洁准确,列述全面,单条文字概括力强,但最致命的在于没有“二次归纳”,没有注意层次性、逻辑性和条理性,中上分怕是奢望了。作答B: D部长的讲话内容涉及的问题较多。就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安全、健康发展的突发公共事件问题,D部长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发公共事件,原因及应对的必要性。突发公共事件并不是一般事件,如果应对及时,一般性事故就不会变成突发事件,其诱因有社会领域存在的各种矛盾,如失业、社会保障和福利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及政府各部门没有明确有效的协调机制等等。此类事件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积极应对十分必要。

第二,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首先政府要有应对突发事件预案,能及时调动社会各部门应对;二是要有足够的物质储备来应对突发事件;三是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加大科技预防力度。

第三,政府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导。政府应注重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关系,减少诱因,积极行使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同时注意经济手段不能直接用于突发公共事件中,并不是政府所有公共服务职能都可以市场化。

我国现处于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峰期,虽然我国快速反应机制先进,但相关体制问题仍需要改进。

评析:此回答很好体现了“全面、准确、简洁、有条理”的要求,体现了考生良好的综合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上佳作答。

比较一下作答A、B,作答A中第一点可以单列,第二、七、八点可以归为一点,第三、四、五、六点又可归为一点,分别对应作答B中一、二、三点,然后加上开头结尾,答卷档次立马提升。

第二题

第二题和第三题跟第一题都有关联,而两题内部之间的关联更紧。所以强调三题通盘考虑。第二题一般是提对策,第三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议论文,实际上往往是对第二部分提出对策的加强。第二题提对策纲要,第三题详加论述,要考虑到这点,第二题没必要也不应浓墨重彩。第二题字数一般限300到400,要开门见山,套话少写或根本就不写。也不需要总结喊口号。这些留在第三题。

对策怎么提?有两个“往回看”:一是往回看材料,在前面勾画的句子里找出措施对策部分,这里面一般有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看法,也有普通民众的观点。都找出来。重新编号。数一下,八条。再浓缩一下,同类的归类,四条。二是往回看第一题。有什么样的问题就应有什么样的解决措施。一条问题对着一条措施。这样还可能发现一二条措施(这是完全可能的,材料中往往不能找到问题和对策的百分百对应。特别是难度相对较大的国考,材料多未经整理疏通)。加起来就是五六条了。有时候资料中给出的对策并不多并不全面,这就需要从大脑库存里搬救兵。而且,即便有的材料给出的措施已经足够你整五六条出来,脑子里有妙点子还是可以拿出来,七八条再一综合,压缩的压缩,扩充的扩充,第二题就解决了。提对策是申论考试的主要部分,决定申论成败,一定要条理分明,逻辑性强,主次有序,一条一条的列述下来。一般来说至少要答四到五条(我一般习惯答六到七条)。三两条是很不好看的。个人经验总结:构建法规体系,加大执行力度,形成监督机制,加强宣传教育,这几条一般来说都要有,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套用。

还要注意到有些考试要求第二题甚至第一题都要写标题,或最好是写上标题。这就不能忽略。有些朋友提到格式问题,其实申论写作主要是考查考生提出对策并用一般性文体加以论述的能力,对应用性公文格式的考查并不是重点,除了明确要求写一份向某上级部门汇报工作的报告之类,格式不需要特别关注。

有时候第二题和第三题的对策并不完全一致,条数上也有出入,我个人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短短两个把钟头里,不可能算无遗策,事先把什么都设计好。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二题答完,笔头不断推进,感觉逐渐出来,更深刻的想法的涌现是完全可能的。我07年贵州省考,第二题提的八条对策,第三题写文章浓缩到六条,其中有两条还作了加工,个人认为确是文章结构的优化。有的朋友“透露”说阅卷是一人负责阅一题,那么这就更不必担心因答题前后不一致而可能导致的丢分。下面进入重点,第三题。

审题、拟题目

申论第一题一般是“归纳材料反映的问题”,第二题一般是“提出你的对策措施”,要求都说得很明确了,第三题则是“根据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具有一定灵活性,因此审题要注意。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我认为最便当最稳妥最常规的做法是,以第二题提出的对策为框架,对第二题提出的条条详加论述,敷衍成文。但有的出题者为考察考生审题能力,会在出题语言中加入干扰因素,你不注意的话就绕进去了。比如07湖北省考食品安全问题,第三题“请你就材料中‘为什么各类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在曝光之后才得到重视’出发写一篇文章”(大意),很多考生留意到了“曝光”二字,纷纷从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新闻监督立笔,我个人感觉怕是不大符合出题者的本意。个人觉得,出题者的意思还是在问你,怎样综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加强源头治理,审查关口前移,别总是等到问题出来了,媒体曝光了,大家才一窝蜂的重视重视再重视。因为我们揣摩申论出题者本意,还是要考察应考者对于材料反映的问题的一个综合处理能力,否则人出了那么几大页材料,不考这,难道单单只为考你一新闻监督?若这样的话,那这出题者就太没水平了不是,考生一定要知道,党政机关来的都是堂堂之阵,忌讳的就是剑走偏锋,人问问题不会斜着问,考你也不会斜着考,自然,你回答也不应给人回一偏锋剑。也就是说,任何考试,揣摩出题者的意思都很重要,就像我们大学里过英语四六级做阅读一样,你要揣摩考你那人究竟想考你哪一点,这个找准了,你就别管那些似是而非的跟你绕的圈子,直接给出他最想要的回答,就成了。还有就是“自选角度”,照很多申论辅导书的说法,有什么提措施,讲意义,从反面看,从侧面论述,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以小见大……个人感觉很多说法华而不实,因为你写申论不是写高考作文,技巧什么的文采什么的独辟蹊径什么的这些统统不管用,有害无益,不是人家的评分点。像我上文说的,人最想考你的是你对于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的综合分析和处理能力,是对策,申论是申而论之,这个之是什么,就是策,对策,申论就是策论,核心一点,怎么解决问题。所以第三题尽管让你自选角度,其实就像面试时候尽管对于你的着装没有硬性规定,但你的选择其实还是只有一项:男士西装女士套裙。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第三题在第二题的基础上充实、发展和延伸,本身也省事儿,因为有个现成的基础打好在那儿了,弃之不用反要另寻他途,岂非太傻?

所以以上讲的是审题和拟题目,自选角度到底选什么角度,核心就是要洞悉申论的本质,揣摩出题者的本意。至于拟题技巧方面,同样遵循这个原则,摒弃高考作文拟题目时一定要做到标新立异夺人眼球这个惯常思维,申论评分中没有文采这一条。什么疑问句,比拟句,引用古典诗词名人名言最好都不要,适得其反(这点正文行文也要注意)。看看《人民日报》上“理论”版各地大员们的文章标题:《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加强农村基层党建》……这种陈述语气、机关表述,不但对于标题,对于正文、对于开头结尾,也都是必须遵循的范则。另,像《浅谈……》、《……之我见》、《刍议……》之类标题,个人以为也是比较好的。

那么,有朋友自然会问到,摒弃文学色彩,变化的句式,引用名人诗词……,我拿什么来抓人眼球呢?我拿什么来与众不同、拿什么来得高分呢? 下面我就详细回答你的问题。申论抓人眼球有它独有的一套,从骨架到血肉,从开头到结尾,表述上的粗与细,以及如何在惯常性的论述中显出耀目的特色……

开头

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这个是典型的八股。有时由中央最新精神引出,有时引用原文引出,视情况而定。有那么一两句即可,不要罗罗嗦嗦,引文过长切题太慢。

行文:表述上的由粗到细 根据以上论述,大家知道第三题的框架结构我已经布下了,那就是在第二题的对策基础上的充实、发展和延伸。那么对于正文行文部分,我要讲的就是如何充实、发展和延伸。其实一句话说来,就是一个表述上由第二题的粗到第三题的细的一个过程,怎样把骨架加上血肉。我们讲论述要有力,这个有力不是空洞的喊口号,要有切实可行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比如讲加强立法,健全完善法律体系,这个话都会讲,但是怎么个完善,这个法律体系具体有哪些内容?这就不见得人人都会讲。而这,恰恰就是你这篇文章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第二题你可以“加强立法,健全完善法律体系”一句话点到即可,第三题你就这么干巴巴的一句就不行啊,你到不了1000字啊。所以必须充实、延伸,必须由粗到细。比如,节能减排,假若谈到立法这条,第二题我们可以这么谈:“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第三题你就这么那就不够。当然,就这么写,也不能算错,但是千人一面,只要是个参加申论考试的考生,他都会想到健全法规体系这一条,阅卷考官看多了难免审美疲劳,你要想抓人眼球就得比别人深一步。比如可以接这么一句,“积极推动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及修订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细则,构建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综合体系。”那么有了这么一句,阅卷考官就有理由认定你的论述确实是有力的,你的论述就不是清一律的空洞和粗线条,该细的地方你是细了的。你是又有骨头又有肉的。

再比如,谈到运用经济政策比如税收政策,很多人都会说“对鼓励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实施优惠税率;对限制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实施高税率。”就只是这样一个表述的话,对第二题可以的;对第三题就不行,第三题就需要跟这么一句(还是举节能减排的例子),“对超标排污的企业,应按其排污量,实施累进税率的排污费征收政策,使企业形成‘超标排污不如自己治污合算’的心理预期。”

当然,表述上注重延伸、注重“细”也要注意限度,不能鸡毛蒜皮零杂狗碎的什么都往上写,让考官觉得你这人婆婆妈妈,抓不住重点,没有公务员要求的归纳综合能力和简洁表述能力。比如07下重庆公考节约型机关,有考生在论坛上“复盘”,谈到“要加强日常用能管理”,下面洋洋洒洒列举措施,“每个办公室安一个电表,每个办公室安一个水表,每个办公室定量供应打印纸”……私以为这样的表述确实失之过细,写到申论答卷上也显得不够庄重。

结尾

写申论一定要有结尾。若最后时间紧张,在监考老师的怒目之下也要摁住卷子把这句补上:以上七条是我对于解决某某问题的拙见。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结构的完整首先是形式的完整。

结尾的技巧:归纳呀总结呀喊口号呀这些常规的这里就不多说了,我的要求就是一定要体现特色,把阅卷者的眼球最后再抓他一把。怎么体现特色?

首先从时政着眼。比如写医改,眼下刚刚开过十七大,那么一定要联系“病有所医”四个字,这是扣住“医”字;扣住“改”字就要大谈改革,要加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些十七大最新权威表述;如果考试是在十七大之前,那么一定要加入625讲话中“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权威表述,强调深化改革对于当下中国的重要性;最后,所有这些要熔铸成你自己的句子,“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或625讲话中“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这样的结尾,就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把口号喊到了实处。

(正文中能体现特色也要尽量体现,比如还是对于医改,可以这么加:要按照十七大关于“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的要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证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其次可从地域特色着手体现特色。比如你是参加四川或重庆省考,恰好考到新农村建设之类,最后你就可以这样结尾(假定四川省考): 前不久,重庆市和我省成都市被中央划为国家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我省各市要抓住地近成渝经济增长极的区位优势,更加迅捷地吸收新特区改革实践的经验,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契机和抓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样的结尾,鲜明地体现出考生不但关注全国时政大事,对于报考省的省情,更有重点关注,虽尚未履职而已是以该省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思维在思考该省发展的具体问题。这样的考生正是新时代机关欢迎的新青年。

其他还有一些比较灵活的点子,没有范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比如07下重庆省考,考节约型机关问题,笔试当天正是无车日最后一天,重庆市长王鸿举带头示范坐公车上班(上午考完行测后买份当地报纸看看),倡导行政机关人员上下班坐公交车而非单位小车,考生灵机一动完全可以把这个写进申论(还可联系纽约市长挤地铁上班,拍拍王市长的马屁,进而拍拍重庆地方官员的马屁),既利于环境友好,又利于节约资源,是限制公车消费、建设节约型机关的一项有力措施。——考官阅卷时一准喜笑颜开:嘿,敲这位,多会说话呀!

语言表述

一篇申论的成功,除了骨架的强壮,还需要血肉的充实。有力的论证是通过一砖一瓦的词句来体现的。下面详细讲讲申论表述上应注意的东西:

首先要注意表述的准确。中国文字是很微妙和神奇的一个东东,方寸之间走马盘弓,稍不注意你就摔跤了。一个人对于时政关注的敏感度,对中央最新精神领会的深度,以及这个人性格的粗细程度,办事会慎重还是孟浪,都可以通过表述上的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体现出来。比如老早不提“阶级”了,现在提“阶层”;还有现在流行“规划”而“计划”这个词最好慎用。比如现在你还在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不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在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阅卷考官难免不会大皱其眉。阅卷者大小都是点领导,平日里也经常写材料读材料,留心你这些表述已经成为生理性的膝跳反射,都不需要过脑子。做到表述准确除了时常关注中央政策这种基础性工夫,准备申论的时候最好上网看看“625讲话最新表述”,“十七大报告最新权威表述”等帖子,网上还是挺多的。

然后是表述的技巧。这个要靠平时随时随地的搜集,积少成多,做个有心人。比如同样一个意思,你这样说,“各个部门要加强联系和交流,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我换个说法,“各个部门要加强联动,形成对黑恶势力的强大打击合力”,前者是一般的机关行文,虽没错但也没啥味道,后者明显高个档次,行文上的漂亮阅卷考官肯定看得出来。再就结束语,一般都要喊口号。众多口号中有没你欣赏的觉得最经典的?肯定有,把它背下来,关键时候一准派上用场。比如我以前很欣赏这句“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现在看了十七大报告,又特别欣赏这句,“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涵盖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要思想,表述上简洁健朗,干净有力,很棒!关键时刻一准用出去!

我搜集的部分经典表述 模范遵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正确的政绩观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现代社会经济契约关系的基础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转化为发展和竞争优势 将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促成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以市场配置资源取代权力配置资源

努力把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形成的体制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

努力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团结一心干事业的生动局面 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出现的问题冷静对待,正确认识,全面安排,妥善处理。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完善审批制 完善登记备案制 利用好后发优势 遏制扩张冲动

大力发展……产业,努力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形成……型的产业格局。要把教育引导、利益调节和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产业格局。

制定专项规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强化试点的示范作用,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强化政策的支撑作用。形成……的整体合力(或制度合力)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打造产业延伸链,加快配套产业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当前很多问题的原因都可归结为“道德失范,监督乏力,制度缺位”

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合作交流工作机制 创新和完善各种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产业联动

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 巩固和扩大劳务合作规模 巩固和提高工作交流平台

形成新老城区良性联动的发展格局

发挥新城区龙头带动作用,提升中心城区载体功能,统筹区县城乡联动发展。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

把……努力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把……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注意一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十七大的最新表述)。为……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各级政府的……职责,开展……全民行动 理顺和拓宽……投入渠道,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搭建有助于建立……补偿机制的政府管理平台 山区在地形上是隆起区,在经济上却是低谷区 不能在建成经济高地的同时成为了文化洼地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形成……之间的良性互动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各项工作。

医改的:实现“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衔接。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消费需求不足,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治本之策是,切实扩大消费需求,探索建立消费主导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确保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十七大相关表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请注意消费是放在最前面的)。“非遗”方面(07贵州省考):

建立优秀传承人与优秀传承团体名录体系,实施传承人津贴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众中呈现出旺盛的生命状态,是保护的最高境界。“非遗”所依存的农耕文明的土壤正在逐渐削弱与消失。

“非遗”保护为守护人们的精神家园、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了不竭的源泉。节能减排方面:

优化增量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的关键所在。抓住关键,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调整并举。

突破难点,末位淘汰,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谈判能力和定价影响能力。强化法律责任,提高处罚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切实把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亦可用于遏制房地产投资冲动)

大段经典表述

有的很管用的表述不只是一句两句,而可能是一整段,几乎是个万金油,抹啥都灵。比如我们看技术创新这块。“十一五”规划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那么技术创新怎么来表述呢?如果平时总结了这么一段:

加快XX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化XX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XX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XX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XX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XX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XX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XX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那么把这个标准表述记熟了,遇到适合的往里套就行了,诸如电子啊、通信啊、数码啊、医药啊,都可以往里套。例如一篇申论写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举措,前面一点谈了提供金融优惠,接下来一点若谈技术创新,完全可以套用上面这个表述: 加快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化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生物医药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和行业管理经验,不断拓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甚至当前的第一热点节能减排都照套不误: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节能减排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节能减排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节能减排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神奇吧?它只要跟科技沾边,就必然要创新,都可以这么套。

像这种大段的经典表述,平时要多总结,考试的时候脑子要活,一旦有套用机会绝不放过。因为你那一段可能是你花了个把小时几个小时汇集各方精华熔铸而成的,漂亮无比,而别人现场才来编,他要用个把小时都要写一篇文章了,何况这一段,哪能有你表述得这么精彩?除非他不是人是神了。

时间安排

这个各人习惯不同。我仅仅提出我的经验,供朋友们参考:

首先是阅读、整理这个基础性工作,按照我前面所说这一步要做到的“通读材料、勾画重点句段、全面钯梳、初步归纳浓缩、排列编号、二次归纳”,时间需要较长,看个人的反应能力,具体长短没有硬限度。考生要明白的就是,这步花较长的时间是正常的,也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后面的一二三题都孕育在这一步之中。按会计术语,这叫长期投资,当期摊销的时间费用实际并没这么多。

具体落笔,首先是一二题,要快。因为你在做第一步工作的时候,已经把一二题的脉络勾勒清楚了,而一二题回答时又不需要过多的阐释,只需要简洁准确,一句话一点,点到即止(这不是牺牲一二题保第三题,而是一二题本身真的无须耗费过多时间,只要思考到位语言准确简洁就能收获高分)。所以你会发现刚刚好像花了很多时间考虑,题目全都还没做,忽然之间,风和日丽,只剩最后一个题了:)

第三题是写文章,分值最重,是考生展示才华、与别人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也是鄙人这篇申论心得重点论述的部分),必须留下充足时间谋划。我个人经验,至少要留足70分钟,前面做的快的话留80分钟最好,把文章打点得漂漂亮亮的,在行文上有充裕的时间不时驻笔想想能不能换个更经典的表述。若时间紧张,再怎么也得留够60分钟;若只剩50来分钟或更短时间,那就是真危险了。

字迹、卷面

卷面整洁不是硬性评分点,但考官也是人,看到一笔烂字心情肯定好不起来。所以字写得差像小学生,或惯写草书如毛体,平时都要有意识的练一下。一笔四平八稳、规规矩矩装在框子里的字,使阅卷考官有理由相信,这个人性格稳重,思想正统不出格,是机关能够放心录用的人。

关于练字,我觉得最好从毛笔入手,毛笔字写好了,硬笔字只有个笔划架子,那些轻重缓急的讲究还都没有了,自然而然也写好了。楷体字四大范本欧颜柳赵任取一家临习即可。我个人推荐赵体(不是因为我姓赵哈^_^),赵体楷书刚健妍美,俊逸流丽,从容舒卷,且在四大家里最带行书意,学赵体,硬笔字最不显板滞(如果考生本身具有一定书法功底,我建议用一支好钢笔而不是中性笔签字笔之类,钢笔字更能体现你下笔的转折撇捺提钩的刀锋,写出来更加赏心悦目)。

还有的朋友写字有涂抹的习惯(汗,我就有,大学笔记上鬼画桃符~~),这个貌似比字写得差但没有涂改还难于让人接受。这要尽量改,考试时关键的在于动笔的慎重,下笔之前先想想整句话,想好了再写。

平时有针对性的准备

有一个很有用的法子,也是交流后发现很多朋友都在用的:针对当前热点问题,选十来个,预先做成答卷,然后经常熟悉,看考试的时候能否遇到。应该说,这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因为申论热点不会太多,刨去大热点,比如当前的节能减排,再刨去以前国考涉及过的,比如三农,公共危机,剩下的“次热点”不会太多,准备下来也就十来个二十多个。要多关注各省的申论真题,尽量多研究,有些省贪便利,直接将兄弟省以前考过的东西拿过来了,比如网友们指出来的06下重庆和07湖北,还有好像是04年山西和07年四川。因为国考题目都广泛公布,所以倒不大会重复到国考上面去(但行测要多做国考真题,很多省也很懒,往往国考真题标点都不换一个直接就移花接木挪过来了)。具体到对于一篇文章的准备我想谈谈的就是,不要将专家给出来的或是论坛上花了诚信度下载下来的那些东西原封不动的抄下来完事,考试的时候你只有一个小时,而现在你有无数个小时,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它打理得漂漂亮亮的。要集思广益。比如说还举节能减排(虽然这个考的可能性不大)的例子,那么我们到网上搜,网上关于节能减排的“标准表述”(当然多是自命的)多得很,多搜索一些下来;平时间多浏览人民日报地方党报,上面各级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的措施步骤也是多得很,不需要特别留意就能找得到,这些是最标准最权威的——那么你就要二次加工了,如何能在1000字到1200字这个范围内,给出一篇综合各家之长、独成一家之大的优秀篇章?基本上还是按照我前面阐述的要注意的那些方面去谋篇布局行文定调,比如怎样体现特色:如果这次考试恰逢才开了十七大,怎么在你的文中尽量体现十七大的新精神新表述?如果你考的是四川省,你怎样在文中体现出你考的是四川省而不是山东省?这些你都有充裕的时间去准备,而且也不是说就要二十四小时耗在这上面其他啥事都不做,拿个两三天时间准备一篇够宽松了吧。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写申论,你是一群人在写,你是伟大的全中国人民的智慧在你身上灵魂附体:)

平时准备申论应该看什么资料

我个人感觉申论辅导书用处不大。申论的基本方法就那么几条,一两页纸都写不满,用不着写本书翻来覆去的说。里面的所谓优秀范文,据我拙见,大多很一般,没多大学习价值。这些文章不大可能是考生的优选之作,倒极可能是所谓专家学者的操刀。本来以他们的专家水平,小试牛刀应该就很上档次,不知这些编书的人是没用心咋的,我真的看不出来好在哪里。引文过长,学生腔,口语化,未慎用感叹句和问句,文学味较多……毛病不一而足。

半月评论我觉得也不宜模仿。它主要面向文化程度不大高那部分老百姓,通俗易懂,但政府行文有自己的一套风格。

人民日报的社论之类大多是宏观的理论的,用以指导申论则过大过高过虚。真正应该看什么? 党报是最好的读物。

比如人民日报,所在省的党报。如我就常看四川日报。党报上有最新的政策动态,熟悉之能保证申论写作时随时联系热点并自在阐述、发挥。人民日报上有一版“理论”最好,上面文章都是各地党政大员结合当地实际,对中央大政方针在当地的贯彻落实提出的标准策论。拟题目、文章结构、具体的对策措施、句式和表述……这些文章都是最标准的学习范本。特别需要仔细揣摩深入学习悉心领会。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反正请本文读者记住,这类东西是当代第一流的申论策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你在这上面要下准备申论的最多的功夫。不要因为我这里写得短你就忽视哈(因为此点确实没有多少要详说的哈)。南方周末

读南周有助于考生“拓展视野,训练思维”,在考试中“体现亮点,夺取高分”。

比如说“医改”,这一社会热点的申论样板网上早已是不计其数,假设某省“顶风作案”,不考“次热点”,就是要考“大热点”,就考医改,我们如何体现亮点?千篇一律的考卷难免令考官审美疲劳,要想脱颖而出必须依靠平时间对相关问题较为广泛的涉猎和相对深入的思考。关于医改,《南方周末》曾接连两期分别刊载学术界“市场派”和“政府派”的代表人物的观点,直面当下医改的主要矛盾和各界看法的诸多误区,对我认识医改大有帮助。学者们有这个观点:将医改取向简单划为“市场主导”或是“政府主导”都是片面的,单方面大幅度增加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已被实践证明难以解决问题。国人往往过于关注宏观政策表述(简单的“市场”或“政府”),殊不知在当前经济社会一体化不断加深的情势下,任何大的改革问题都不是 “市场手段”或是“政府作为”所能单方面解决的;我们更需要做的,应是科学合理地划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设计的细节部位的充实完善。——根据这些观点,我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一个策论作为总纲: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一方面采取补贴患者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一方面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市场化竞争来提高其运行效率、降低其服务价格。其下再分三大点:“补需方”的措施,“补供方”的措施,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与衔接。每一大点再分设小点详述。这样的文章,真正当得上“高屋建瓴”四个字,再配以文字上的准确简洁、结构上的条例井然、论述上的充实有力,想不得高分都难。

需要注意是:南周比较先锋(当然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大不如前),我们在借鉴其观点和具体表述的时候,要把握好“度”,这个度就是中央大政方针的界限,具体行文时要依赖于长期阅读党报党刊形成的感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南周行文可以用“执政党”,你写申论就不能,你就必须写“我们党”)。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应是体制内框架内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策论,而不是政情观察家或公共知识分子的旁观者说。这一点一定要注意。文体搞错了,给阅卷者“感觉”不对(他们都是在位者,对于非执政党语系的言辞可说有异乎寻常的敏感性),任你逻辑再清晰,对策再切实,得高分都是妄想,运气不好及格都成问题。

改版后的南周,“评论”有四版,尤值得细读。另,与南周相类的还有网上的关天茶舍、世纪沙龙等思想性论坛。《关天网刊》是集关天茶舍精品评论的电子期刊,在此极力推荐。

如何提高自身的申论素养

如何提高自身的申论素养?功夫还是在平时。不妨将自己放到一方领导的角度(适当YY一哈不为过哈),经常想想,要是我在那位置上的话,如何来治理这个国家,如何来发展一个地方,如何面对当前的一些重大改革问题,医疗啊住房啊行政性垄断啊。涉猎要广,中央大政方面如十七大、公共治理方面、社会学经济学法学金融学(比如金融学,你的文章能在需要的时候出现点诸如“流动性过剩、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盈利约束”等名词,会增色不少)等方面有时间的话都应该看看(不夸张的说,国家的前途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这批现在的公务员、几十年后大大小小的在位者。我们不见得每个人都能考进去,考进去了都能上去,但几十年后,上去的人必得是从我们当中产生)。有条件的话还可涉猎一下中央著名智囊的书著,了解一下俞可平的增量民主,王沪宁的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等观点,他们的文章与观点对中央决策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往往适度超前官方公开发布的言论,“先锋”得很有分寸。这些东西你要写进申论里,是很上档次的。甚至某些时候,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写进去——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套的嘛。

行文将终,我想强调一点,任何考试说浅了是考技巧,说深了是考能力,最深处其实还是在考人,考人心。申论是为国家机关选拔工作人员,它一切的考试设计都是围绕机关工作人员怎样有效处理党政事务这点来的,作为应考者,只有内心深处深爱我们这个国家和人民,“发自内心”地经常性关注国家大事民生民意并时常作一些有一定深度的思考,而非单一的“为考而考”,才能在申论考试上取得理想的高分,走上你心仪的公务员岗位。

最后,祝有志公考的朋友们心想事成,申论拿高分!(13900字)【讲述】

引子

我真正说来复习公务员断断续续也有半年时间了,我以为申论无非就是多练猛写,每天写一篇,坚持了大概有一个月,终于坚持得恶心了。但是从最开始半天挤不出来一句话到后来确实有话可说了,写作速度也上去了。每次模考或者正式考试也好,行文总是行云流水,考完感觉甚佳。但是每次考出的结果非常失望,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甚至一度以为我天生申论就写不好了。

偶遇

在最后一次考试的前一个月左右,我遇到了一位老师,他是我们学校里面中文系的老师,以前参加过职员考试申论的阅卷,我说起我公考申论的惨痛往事,他就向我索要了一些写过的文章,说可以帮我想想办法。我拿了自以为写得不错的一些申论文章给他看,看完他叹叹气对我说,你写的文章是不错,但这不是申论,申论有两点比文章本身内容还重要,那就是“结构和条理”。结构和条理,这两点的指导对于我来说就跟没说一样。他跟我细说了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两点的重要,不但要有结构,而且要结构精美,不但要有条理,而且条理要很容易看出来。这开始让我的申论写作有一点头绪了。

实践的提点

在家里复习一段时间里,我父亲帮我找了一个土地管理所得临时职位,说他们最近在做总结报告,反正我也是练习写申论,让我过去看看,有可能可以学点东西,于是我将信将疑去了那个小的单位。工作并不太累,每天统计数据,写总结些意见,让领导提修改意见,还有就是阅读大量的地方报告。我并不认为这些对我的申论有什么帮助,可当我实习完一段时间回来,有一天写关于农民失地问题的一篇申论的时候,我发现脑子里面清晰无比,写出的文章我觉得比参考答案还要深入,可能很多坛友早就明白这个事情,可是我这个时候才明白什么叫策论文--就是脑子里面有货,心里有主意。所以我开始狼吞虎咽地阅读各种新闻资料,国内的国际的,经济的社会的,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次地方考试我终于突破了60分,68分,但是还是不高,所以没以绝对优势取胜。

闪光15天

这次失败并没有让我气馁,因为我发现申论不是虚无缥缈,而是有章可循,而且这些要点是不容易被重视的。所以我继续练习,但是今天写一篇明天写一篇,可没有人打分,我并不能判断我今天写的是不是比昨天的好,感觉效率很低。有一天我以前的舍友打电话给我(我的成功全靠我身边有这么多人支持我),说深圳有一个申论批改标准研究中心的机构,是专门训练申论阅卷人员的,在他们的网站上可以申请提交申论,阅卷组会给你的申论打分并且给出评审意见。这无疑绝好地解决了我的问题,我马上申请了测试账号,在接下来的15天里我除了每天打打篮球就做一篇申论,然后晚上等着评分和批改结果的出来。当你发现每天有比较权威的人按评审标准帮你的文章打分给评语的时候,就像你知道了对手的底牌一样的感觉,看完分数和评语马上就知道是哪里的问题,每天看完批改我就上网找找资料,补充下脑子里的材料,然后躺在床上想想今天的分高或者分低的原因,慢慢就摸透了申论评分标准的规律和脾气。我感觉这是我并不漫长的申论复习史上最有效率的15天。

终局击杀

终于到了去南京考试的,因为我是外地考生,所以前一天晚上买的机票,很晚才到南京,找了个小旅馆匆匆住下来了,和以往不同,这次我的心里出奇地平静,就像是来旅游一样。我的行测向来是发挥比较稳定的,分数不高不低。申论考试的时候感觉变化很大了,我把材料仔细读了三遍,确定自己每一个材料的细节都读透了,然后刷刷刷开始下笔,我提前10分钟完成了试卷,把自己的答卷纸看了一遍,我觉得这次的分数至少在75分以上。不再是以前那种盲目自我良好的感觉,而是觉得如果不出错,一定能拿到这个分数。所以到最后考试结果出来,旁边的人觉得我人品爆发了,但我自己并不太吃惊。

【总结】

上面写得比较乱,但我把能在15天内我能从68分提高到80分的经验归结为以下三点。1,结构与条理

每本辅导书都这么强调,但是能正真意识到这个重要性的考生并不多,这就是传说中的“熟视无睹”。结构上要注意各部分划分合理,各部分之间逻辑性强,每段开始和最后要承上启下,每段的总分结构就不用说了,一定要保证。条例上,要保证自己的文章所有的字句都在条理之内,也就是都被“就国内形势而言。。就国际形势来看。。”“一方面。。另一方面。。总之”“短期来看。。长期来看”所包括,不是某些部分,而是全部都在条理之中。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对这一点已经理解透彻做得很好了。

2,知识累积

千万不要背资料,要多看,要理解,要了解问题的核心实质所在。很多人推荐看半月谈或者人民网的评论文章,我觉得初学的时候可以这样,但是要想得高分,就要多看一些报道性的文章,直接获取信息自己加工,比看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更有深度,而且用起来也会更灵活。自从我知道这个道理之后,闲来无事就看报,看新闻,看网络报道,阅读的时候同时想想以前自己看到过类似的东西没有,这些东西的内在联系在哪里。只是累积也不需要很久,一个月半个月的持续高强度信息输入,我个人觉得也很有效。

3,吃透评卷标准

有人说要吃透材料,有人说吃透阅卷心里,其实吃透评卷标准才是关键,公务员申论阅卷的评卷标准不是公开的,但是有实战机会那是最好的,我那15天内等于每天参加了一场正式的申论考试,所以才提高得那么快。所以有考试机会就要去参加,甭管省考市考试,这种累积是非常有用的,我参加的那个申论在线批改系统的测试算是投机取巧,不过对于缺乏指导和练习的人来说绝对是捷径,但很难申请到账号。体验评卷标准,就是摸透申论评分的脾气,就像航向标一样,让自己知道应该往哪方面进步,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大踏步走,这是得高分的关键。

4,持之以恒

像我这么愚钝的人坚持半年都能考下一个难度不小的职位,大家就更没有问题了,不要怀疑,只要坚持练习,坚持总结。

1)要有正确的分析视角──(符合题目要求的)公务员的视角。这种视角要体现在观点、论述、用词等各个层面。

2)要首先弄清楚哪些社会热点有可能是申论主题,要注意有针对性深入思考积累。3)备考申论最好先认真阅读一本或几本好的参考书。申论参考书目前最推荐《樊政讲申论》,高守国的书以及《万能宝典》也值得参考。

4)对策的提出要全面、深入、准确而且一定要有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写申论文章的时候,可以对如何才能施好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5)作答申论要先看后面的作答要求(即题目要求),要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对给定材料的精读和泛读。

6)申论文章的主题要鲜明、准确、新颖,要有理智、郑重的写作态度。

7)申论文章语言要丰富有文采,要条理清晰,要具有较强的层次性、逻辑性。可以适当运用比喻、引用、排笔等修辞。

8)分析题要“一分为二”的全面、深入把握问题的实质。要尽量上升分析高度,比如联系科学发展观等。.9)要主次得当,申论文章要突出和把握好重点。不要过多的“标语口号”、“漫谈”式的空话套话。

1)不要简单的认为“答案都在材料里”,而应该在平时就对申论常见主题有一定的思考。(概括题除外。)

2)不要将一些存在较大争议的观点牵强的引入文中,千万不能出现认识上的错误。

3)不要有非理性的或是夸张的感情色彩。不要通篇仅仅是发人深省,而应该重点分析解决办法。

4)概括题不要占用过的时间,注意分配好作答时间。

5)不要过多的将时间花在看《半月谈》等报刊上,这种积累有大海捞针之嫌。

6)不要有绝对化的、偏激的语言。不要有过分的长句和长篇段落。不要将过多的描述性、记叙性语言写入申论文章。

7)分析题不要单纯“就事论事”,不要仅仅停留在给定材料涉及的思想内容。

8)不要使用牵强的修辞。修辞运用不恰到好处还不如不用。

9)不要字迹潦草、过多的涂改

第三篇:如何取得申论高分

第一章真正走出申论误区

一、不用练习裸考高分

二、神奇范文 万能套路

三、押中热点 猜中题

四、名言古诗 文采飞扬

五、只练不评 越写越差

第二章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一、立场坚定 政府代言

二、观点明确 开门见山

三、语言规范 官腔正统

四、层次分明 逻辑清晰

五、字体方正 卷面干净

真正走出申论误区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申论是需要练习写作的,有同学为不练习还能得高分,找到了充分借口:“我认识那

谁**,从来 没见他平时练过申论,上次考试还得**分”。是啊,顺溜也没有上过军校,枪法

不一样很准么?且慢,请问枪法是天生 的吗?即便顺溜没有正规练习,至少也有野路 提高,比如看蚊子、练眼神,绝不是平时好吃懒做、打牌养膘,那下场不是“打死鬼 ”而是“被

鬼 打死”。*

* 你认识的那谁**,平时不正经做申论,不代表人家就不 具备申论所需的能力,比

如爱看报、善总结、会说话、不偏激,加上点小运气,或许真的可以高分,这些能力和运气

你Ctrl+V 一下就能完全复制么?请各位“裸考派”把目光移回 现实中:神枪手大多是来

自军校正规培养、刻苦练习、性格 秉直,还是不走寻常路、方法粗、路 野、爱偷鸡、“我有 我的滋味”?

“裸考派”还擅打 “灵感牌”,相信 “急中生 ”——申论平时不用练,考场灵感自然来。灵感年年有,考场不太 多,信神信鬼不要信传说,以

弱胜强、急中生 的“空城计” 也只是传说,生活中到处是倚强凌弱,而蜘蛛侠、蝙蝠侠、超人、忍者龟却一个都没有!你,要做充分准备、会看擅写 的申论强者,还是一片茫然、只凭运气的考试弱者?

本次群内作业,500人只有18人交作业,大家可想而知平时申论练习的概率有多低

了。18罗汉通过本次练习每人最 少会有三五分的提高(具体情况看点评 3-18),比起那些

不 练习等着看热闹的同学可是大大赚到了。其中几人语言功底很好,但是还不会用到写作中。练一次不难,持之以恒是关键,只需学会几个写作方法,申论成绩即可大幅提高,再去 公考多了几分淡然与从容。申

论通过系统练习可以迅速提高的,有同学对申论颇不以为然,我考了几次,练和不练都是

40分上下,这个练不是盲目的练——怎么练呢,且看下文继续分解。

相比上述 “裸考派”,“范文派” 勤奋一些,毕竟要费 些力气找答案、背范文,但

眼勤手不勤,结果眼比手高、手比脚笨。你以为给范文穿个马甲,考官就看不出来了,乌鸦

披个白坎肩,就能冒充花喜鹊?上午看看《天天美食》、大 家做菜,下午就能操刀进厨、烹

煮煎炸、做出美味佳肴?平时纸上谈兵是你强项,结局任选其一:喝药给瓶,上吊给绳,跳

楼的群里朋友挥着小手绢送行。醒一醒吧,光看不练,到时肯定慌乱!慌乱的情况下还想得

高分,运气好的赛过烧锅炉的灰姑娘碰到王!假设1%概率 “流星雨”真的发生了,王 深情地望着灰姑娘锅灰般的脸:“执 之手,方知 丑。若不走?保安 来,将其拖走!”即便找到范文,也勿把范文当“神论”,范文功效确实 一片顶五片,但也不是百病皆治的脑白金,关键要明白炼丹成份、药理药效。申论阅卷不是给考官一篇 1000 字范文放在面前,一个字不错地在试卷上写出来,就可以得满分。所 以学会范文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是前提,考过的材料、内容不会再考,但答题的方法、写作的方式每年都考。范文到底怎么写出来的,知道不?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范文派”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八条门”,在他们眼里,写作方法很简单,不就是“三段论”、“万能八条”么。三段论容后再议,先说万能八条。这个“万能八条”对策可以用,但不是盲目地用、无中生有地用,所给材料中没有“宣传重要性”方面,你干嘛在对策中围绕“如何宣传”写上一大段?不论什么问题,对策统统写上“部门协调,多管齐下,建立 **长效机制”,请问说的是哪些部门?谁来办?怎么办?办什么?三个W 一个没说清,对策假、大、空,什么叫“对策没有可操作性”,这就是典范。

比“范文派”更用功的是“热点派”。考完自喜:“这次的粮食问题我考前就猜到了!”你牛,你真牛!那么分数出来,你怎么变蜗牛了?其实要猜热点还不容易,搜集本年、去年新华社评选出的共四十件 内大事(新华网、人民网上都有),考点肯定在里面。但是你知道考点又怎样?你能猜到引用的几万字材料吗?有考生一看是“粮食问题”,就把自己事前背好的粮食类范文当做卫生口罩,不管嘴大嘴小,一阵猛套,写作之兴奋如杭州飙车。需知材料不同,中心变化,原因各异,对策文章却以不变应万变,得分自然诡异。不要埋怨考官是否眼拙,而要问你到底有没有从材料出发。什么叫“紧扣材料”?很多狂抄材料的都比猛套范文得分高!什么叫不紧扣材料,本次作业也有范例(请细看作业点评 3-18),该文当做命题作文,大谈特谈国外索尼、福特生于忧患,给我们的启示是„„。且慢,材料中没有的例 不要 多说,你给领导汇报大谈国际经验做什么呢?疑似 “不读材料”,拿来“范文”生搬硬套!

“范文派”尚属于申论功夫的初级阶段,“名言派”可就是很多考生眼里的小康社会了。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滔滔不绝,比喻拟人,功底深厚,许多考生尊其为“神人”。但是,引用要为中心服务,要为说明你的对策服务,盲目追求辞藻华丽,文风洒脱,为文而文,得分并不高。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明和白天;你说不要光,于是有了暗淡的分数和你认为的暗箱操作。和尚入门时要当头喝,泼点冷水实有必要:各位同学有没有换位思考过,考官是什么?要什么?考官都是领导干部,有权、用权的人,需要的是副主任科员及以下非领导职务(注意 “非领导”,说白了招考的就是基层办事员,是来政府干活的底层)。而

你偏说 “春江水暖鸭先知,百姓疾苦当谁知?身为*政者当„„”考官一看,原来我们*政者连鸭都不如的,给你高分,笑话。“农村医疗亟待提高,如今是小病靠拖,大病靠扛, 重病就得见阎王。救护车一响,耕牛肥猪都白养”,你眼里的农村如此不堪,基层政府工作是不是也回到了解放前,招你进队伍,妄想!“万里长城非一日之功,和谐社会非片刻使 然,同志们要„„”,这句话是胡**主席讲给下属发出号召的,不适合一个基层小公务员向上级汇报材料的,考官一看敢情你来考 家主席的,小庙不留大神,出门左拐,不送!

因后面还要提到,“名言派”的弊端暂且到此。下面讲最用功的“苦工派”,为什么叫“苦工”,因为做的是和西西弗斯(又有人问:西西弗斯是谁,答:百度知道)一样的无用功:白天把石头搬上山,夜里石头滚下来,每天重复劳动,不见提高,没有任何意义。“苦工派”之疯狂者不怕有高峰,只要肯攀登,每天一篇申论练习,水平却停滞不前,事倍而功废?方法不对,不会总结提高,找不出失分点,找不到得分点,练习再多失分点还是失分点,不会成为得分点。

有一极品同学一周狂练8篇申论,一次拿给我看,统统字数都超了。问他:你没有看字数要求吗?答:我拿来就写,什么也没看。那你再写八十一篇也成不了佛呀,小唐同志!要看清楚如来要求,要有观音带路,要有悟空协助,你却啥都不要,闭了眼一门心思往西走。阿弥陀佛,念大悲咒。

继续问:那你写完不看吗?继续答:看了,看不出什么来。老婆都是别人的好,道路是曲折的;孩 都是自己的高,前途是光明的。自己的精心作品自己看,宽以待己是传统美德,确实对自己不忍下手——自己八个孩 都超重了,这么明显的错误都看不出吗?果真当局者迷!

那旁观者清吗?也未必,曾有 内某著名公考论坛,某前著名申论版主恪尽职守,热情服务,追求者众,跪求该版主点评文章者如过江之鲫,但他片面追求文风和辞藻,导致自己 考申论惨败。“如果没有毛主席,我们中 还要在黑暗里摸索更长的时间”,在陌生的领域,有个萤火虫带路要比自己摸索 很多。要向在机关工作多年的同志学习,在政府门里与你在门外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什么是好文章,既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当然如果是精于申论写作且善于教书的就更好了

想看辅导效果,那请你仔细看点评3-18,点评4是一位参加了3次点评的同学写作 的,他一开始的水平也和其他同学一样,这次文章比其他人 强了不止一点。如果不是太菜,通过系统学习后也会有这水平,悟性好的话甚至水平更高。

我们提供练习方法,教授规律和经验方法,有了这些你会走得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还要遵照方法搞几次练习,更 掌握方法和技巧,提高申论能力。聪明人从别人处学习经验,不聪明者给别人以深刻教训,不要到了公布分数后,后悔莫及

学习申论,请确定自己知书达理、善于沟通、勤于学习、不怕吃苦、不怕批评(批评口气之严厉请看本次作业点评)。文字功底不需深厚,基本要求是命题作文、比如看到“绿色”这个题目,10分钟可以列好提纲,不借助百度一小时至少独立可以写出600 字。列不出提纲、写不出100字的请小学回炉。

真正阅卷标准是给考官一个框架:紧扣材料、逻辑清楚、字体清晰、对策可操作性强,这些标准都由考官把握,所以考官的自由裁量权是很大的。那么什么样的申论会得高分呢?

第一是写作立场。这是一篇准公文,比如这次浙江申论,就是浙江省经济调研室的小秘书们(注意这些是基层公务员,也就是你们报考的非领导职务)通过题目中材料整理后向省长们汇报经济形势和下步措施。文章写得好,省长批示“照此办理”;写的不好,批示:“打回重写”;一点都不得要领,只能批示 “炒你鱿鱼,换人来写”!写作通篇都要站在政府角度去写材料,那些来自天涯杂谈上的愤青们还是收敛一点的好,同样一个车娅婷事件(如不知道该事件,请百度搜索,了解了再看下文):

“美女大学生村官与三轮车夫的纠葛”——这个肯定来

自来自**小报记者的白眼球。

“又见官与民,对立何时休?三问车娅婷事件”——这个是某非著名学者的自由发言博客,并且该说法不了解公务员制度,车娅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官”,是村官,是“招聘制大学生村长助理”,不在行政编制公务员之列(本次作业也有类似同学,“笔者看来”散布文中,请务必注意写作角度)。

“车娅婷到底对李斌说了什么”——她说什么很重要,但用这个题目足以见你的浅薄!

“从车娅婷事件想到的”——小学生读后感还是„„?

政府公文不是问你(自然人角度)想什么(所以文中不要出现 “我认为”等主观字

眼),而是要从政府角度客观的描述事实,然后给出避免类似事件的对策(关键是政府部门要干什么),这才是申论本意——车娅婷事件题目可以定为“提高流动人口素质,倡树社会和谐新风”。题目最好工整对仗,符合公务语言要求,不要拟人或比喻。“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种抒情风格不仅是题目大忌,更是语言禁区。

第二是观点明确,开门见山。本次作业极为明显,绝大 多数文章没有中心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层面一般都全,比如这次浙江题目,经济危机表现、原因、对策都有了,那中心是什么?大家本意是按照对策这么做了就克服危机了,经济就会发展了。那你也要用一句极简短的话在第一段就把这个意义表现出来啊:浙江克服本次危机影响的关键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如何如何发展。看了作业点评3-18 还不知道什么是中心的回来重读这一段。

第三是写作语言,语言要官腔十足。建议大家平时多看新闻联播(从头到尾都要学语言)、人民网(只看官方会议新闻和领导讲话)、新华日报(重点看第四版特约评论)、半月谈(开篇的半月评论),从上述地方搜集上近期的20-30篇热点时事类规范官方语言文章,每天朗读,培养语感。那些古谚古诗还是少用甚至不用,设想一个小秘书向领导汇报,“古人云,以铜为镜„„以史为镜„„所以我们浙江要„„”,这样的书呆 不要也罢!本次作业竟然有人用网 络流行语言写申论(请看作业点评3-18),I真服了U!你打算用火星语和领导交流公务员工作吗?

第四是层次问题。写作时要有逻辑顺序,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比如,分析重要性时先中央会议提法,后浙江省长讲话,再**地区,最后**等企业。提出对策时,也是从 大到小,不要只及一点,不及其余。这次很多同学围绕着企业要如何如何翻来覆去的写,通篇没有政府什么事,那这篇文章不是写给省长的,是写给企业家的,所以你的岗位只适合在企业,而不适合在机关!你去考公务员还不知道公务员要干什么,就像整天梦想着嫁入豪门作少奶奶,却不知道有钱人看重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去修炼提升自己,那么保时捷少爷见了会深情地说 “小姐,你好美!”“是吗,哪里美?”“想的美!”。

申论结构一般包含 “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尾”,材料未必照此顺序依次出现,很多是故意混乱的,所以文章多写几篇,就明白很多东西是放哪段的,比如“中央**会议提出”——这个是讲问题重要性的;“由于模式落后,**集团近年来效益下滑”——这个是分析原因的;“**专家指出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这个是提对策用的。在总结段落大意时就把这些搞明白,写作时会节省大量时间。

第五要字体工整,卷面整洁。字体不要求飘逸洒脱,但要清晰好认,建议大家平时就用笔练习。这次电脑版作业竟然有同学(不止一人)文章不分段、开头不空两格、标点混乱、白字连篇,小学没毕业是不是委屈你了呢?答题纸不能勾画,但提供材料的试卷无所谓,学会标注节约大量时间。

下面讲一些勾画技巧:

学会 速阅读,材料通篇10000-30000字,如果一字不落的去读,肯定做题时间不够。要学会阅读,每一段归纳出简练中心,统一写到材料右侧或左侧空白处,既知道材料写了哪些方面,也有利于后面题目用到回来找。每段文字看看开头(80%段落中心在开头处),看看结尾句(有没有所以、因此之类连接词),本段内容用眼一扫就知道大概了,然后把文章中心写到空白处!

下面以本次作业为例,示范一下如何阅读材料和做标记。后面各位同学的作业是匿名点评的,没有打分,因为国家、省市标准不同,改正一个小缺点比一个冷冰冰的分数更有意义。建议大家把所有文章都读一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别人的长处你要学习,他人的错误更要避免。现在考试尚早,申论还是多练为好!!!!

第四篇:申论高分问答

申论高分问答:申论阅读材料归纳技巧

申论考试提供的材料字数多,内容复杂,结构混乱,整个阅读理解的过程不是认字识词,为读而读,它需要考生完成由事实上升到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把一堆材料划分为几类材料、把分散事物综合为具有一定联系的事物、由材料内的事物联系到材料外的事物的思考。

考生要想完全驾驭材料,至少要将材料读两遍,每一遍都有必须要完成的内容。

一、阅读第一遍——带着问题阅读,了解材料内容

(一)带着问题阅读

考生应先看申论要求中的问题,对整个材料有一个整体把握,清楚阅读方向,继而带着问题对材料进行阅读、分析,理清重点段落。也就是说,阅读是为了做题,阅读要有选择性,选择与问题有关的材料进行重点阅读。一般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包括:哪些材料能用在总结概括题型中,哪些材料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关。材料或是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或是专家的分析,或是探索性的经验和做法,或是领导人的思路。选择出这些材料,也就基本达到了第一遍阅读的目的。

(二)了解材料内容——圈点画线、边注眉批;把握材料关键句;理解词意

申论考试提供的材料一般都为“半成品”,也就是说这份材料虽说不是原始材料的堆积,但也仅限于进行过一次初步的加工,因此这份材料可能会是逻辑顺序不十分明朗、内容分散的诸多信息材料的罗列和累积。材料的形式可以分作三类:第一,每一个小的自然段落表述一个信息;第二,整篇材料不分段落,所有信息混合在一起;第三,材料中虽然分有段落,但有些段落表述一个以上的信息。无论材料的形式、结构如何,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理清脉络。

考生第一次接触申论材料,对材料的内容是完全陌生的,所以第一次阅读的目的是了解材料内容。阅读过程中要掌握的技巧如下:

1.速读。对于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的考生来说,这一次的阅读速度应适当放快。

2.圈点画线、边注眉批。为加深对材料内容的印象,尽快理解材料的内容,考生对关键的词和句子应该边读边用自己习惯的形式做一个记号,例如:画圈、画线。对于主题内容一目了然的自然段、层次,考生可直接在后面用简短的词、句边注眉批。这样做可以减轻第二次阅读的负担,也节省了时间。

3.把握材料关键句。关键句在材料中的作用一般有三种:第一,提示段意。主要是段的起始句或结论性的句子。第二,提示材料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主要是位于材料开头、结尾的结论性、概括性语句和段落的中心句。第三,提示材料脉络层次的句子。

4.理解关键词意。词是材料的基本元素,对一些特殊的词多加注意,正确认识,深入理解对理解整个材料至关重要。

第一,多义词。这里的多义词指在特定的语境中的特定意义,与一词多义不同,它的含义是不固定的,是根据不同的语境具有的特定意义,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其意义就会发生变化。语境指的是语言环境,包括词语运用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场合、题旨、上下文等等。

第二,代词。代词在材料中的运用非常多,也非常灵活,指代的内容很广,例如:实词、短语、句子、语段,或动物、人、事物,以及其它复杂的概念等。

第三,重点词。对于意义比较重要的词语,先要理解词语所在句段的内容,从该词的基本意义出发,结合上下文做出合理的引申或推断,并将结论代入原文进行验证,要注意从语段甚至材料内容出发进行分析。申论材料中的重点词一般表现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前提、性质、特征、实质、观点、认为、方式等等。

二、阅读第二遍——理清脉络

经过第一次阅读,考生对材料内容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第二次阅读材料的目的就是:由感性认知上升到抽象理解。苏轼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动、具体的直观可以给人以切身的感受,但如果不能总揽全局,便难以认清它的真实面目。所以考生在阅读时,既须“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只有这样,才能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这次阅读相对于第一次来说应属于精读。

下面就理清脉络的步骤具体做一介绍:

(一)总结自然段

1.方法

每读完一个自然段落或层次,通过对该自然段的分析、综合,应在后面用自己读得懂的语句简练的将这个自然段的内容概括出来。概括方法有两种:

(1)第一种——关键句概括法

每个自然段所反映的内容有时会以提纲挈领的方式直接出现在段落最前方,即每段的第一个句子;或者以总结段落内容的形式出现在自然段的最后,即每段的最后一句话;有时也会在段落的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时一个自然段中会有两个以上关键句,每个关键句引领一个内容。考生需要全面把握这些关键句,然后整合、归纳出这个自然段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关键句在理解材料内容方面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要求考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材料关键句的原因之一。请看下面这段材料: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车改革”缺乏公信力,是当前不少改革措施受到质疑的一个缩影。和干部们每经历一次改革,待遇和福利都上一个台阶不同,对群众来说,很多改革完全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尤其是对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普通员工而言,改革通常意味着“下岗”、“买断工龄”、“竞争性上岗”、“末位淘汰”等一类令人不寒而栗的名词。不仅货币收入很难增加,连原来的安全感也消失了。在这种情况下,也很难让他们无条件地拥护这些“改革”{考试 大整理}.如何在改革中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重新赢得群众对改革的支持,是我们在下一步的改革中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公车改革”丧失公信力带给我们最大的教训。

这个语段在一开头就提出“公车改革缺乏公信力,是当前不少改革措施受到质疑的一个缩影”的观点,“后面的表述都是以这句话为中心进行的。可见,只要抓住关键句,就可以充分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2)第二种——总结概括法

当自然段中没有关键句,整段只是以一种陈述事实的方式将信息罗列、记述下来时,就需要我们通过对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合,然后归纳出这个自然段的意义。一般来说,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相对较少,信息相对单一,所以能够比较容易概括出来。

2.技巧

圈点画线、边注眉批、把握材料关键句。虽然在进行第一次阅读的过程中就要求考生圈点画线、边注眉批、把握材料关键句,但因为第一次阅读时,考生对材料的把握不可能非常深入、细致,一定会有遗漏和未解决的部分,有了第一次的整体的了解,在第二次阅读时再来做这些工作就会比较全面。

(二)划分段落层次、提炼中心思想

1.划分段落的方法——合并同类

通过上面对各个自然段的分析,考生已经对材料内容有了比较系统的把握,接下来就需要利用合并同类的方法划分段落层次了。具体说,就是通过对材料上下文之间内容的比较、将阐述同一问题的自然段归在一段,进行分类和组合,理清材料的段落或层次,继而再通过对所划分段落层次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概括出各段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样需要考生做简短有效的边注眉批。同时,考生要注意材料的不同角度与主题的一致性。申论材料虽然结构比较混乱、内容多且复杂,但所反映的主题内容一定是统一的。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这一主题思想,或者说是一个主题思想在不同角度的反映。

我们以下面这则材料为例,对这一环节进行演练。

材料:

l.某记者因为眼睛轻微不适前往方庄第一医院就诊。医生诊断的结果是结膜炎,在处方上开的是某某制药厂生产的5毫升装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这家社区医院划价每支15.7元。

2.记者随后在相距百米的××购物中心,看到药品专柜一模一样的滴眼液售价仅为6.6元。两者价格相差2.3倍。

3.记者又来到堪称国内最高规格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想在这里得到一个放心的药价。结果有些出人意料:这种滴眼液又派生出一个新售价——每支12元。

4.按照环丙沙星滴眼液的使用说明书,记者按图索骥拨通了某某制药厂的电话。这个厂的销售科科长报出了出厂价:“一次进货一箱以上,每支价格3.8元。”

5.据××市物价局某处长介绍,某某制药厂生产的5毫升装环丙沙星滴眼液,属于企业按规定的作价办法自定价格的药品,它必须先到××市物价局进行登记后才能销售。再加上国家规定的正常差率后,这种药品在北京市场登记公布的价格是:每支批发价为5.75元,零售价为6.6元。某处长说,无论是在药店还是在医院出售,可以低于××市物价局公布的药品价格,但决不允许高了。

6.按照药品价格管理方法,厂家按不同的类型给批发商20%左右的进销差率,批发商再给零售商15%的批零差率。此外,对企业按作价办法定价的药品,可以有50%的工商让利。这些都属正常的经济行为。

7.如果按厂家报的实际价格进行推算,环丙沙星滴眼液的批发价大体上应为4.75元,零售价应为5.46元。

8.记者随后拨通了这种药品在××市的两家批发商——××医药公司和××第一批发部的电话。接电话的两位女同志都不愿意透露从厂家的进价,但比较爽快地报出批发价:规定批发价——每支5.75元的八六折,就是4.95元。××第一批发部接电话的女同志说:“给医院一般都是八六折。”

9.据业内人士透露,相比药店零售而言,医院开药的中间环节要复杂很多。一般情况下,厂家聘请医药代表或业务员,由他们负责向各医院进行“公关”。一所医院需要攻下的关口至少有:医院负责人、负责进药的主管和经办人、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医生。每个关口都要暗地里“奉送”一定的回扣,从2个百分点到15个百分点不等。

10.知情者称,医生开出一支环丙沙星滴眼液,可提取占零售价10%的“好处费”。

对这份材料划分层次:

1~3段 医院的售药价格远远高出商场的售价。

4~7段 依据药品价格管理方法,证实医院的售药价格远远高出了规定标准。

8段 市场上批发价证明医院的售药价格高出规定标准,而且批发商的价格也高于规定标准。

9~10段 医院出售高价药的原因是医生收受“提成”。

2.提炼中心思想的方法——透过表面分析本质

考生通过对各段之间、各段与全篇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达到思想认识上的系统化,再通过整体系统的抽象和概括,就水到渠成的在脑海中归纳出了材料的中心思想。由此,考生完成了由表象向本质的过渡。每个材料的提出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或赞成什么,或批判什么,或宣传某种思想观点,或驳斥某些观点,或介绍什么事件,或传播什么知识,或抒发什么感情„„总之,无论从哪种角度来阐述,无论什么材料都有一个中心思想。要归纳概括中心思想,必须对材料有整体的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抓住本质,进行概括。中心思想通常有以下几种总结方式:

(1)标题是主题;

(2)文章开篇提示主题;

(3)文章结尾提示主题;

(4)关键语句提示主题;

(5)通过材料结构、内容的分析归纳

以【例文】为例,其中心思想概括如下: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一起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对医院出售高价药这一事实的调查,论述了中间商通过对医生的折扣让利达到为自己牟取暴利的目的,医生受“提成”的诱惑而强行要求患者使用高价药品

第五篇:申论高分技巧

申论高分!

第一步,阅读材料

申论一般三个题目,分值比例2:3:5(这里主要是说省考,国考题型比较灵活,间或夹有选择判断等。个别省考也有只出两个题目的。为便于阐述,下文分析均针对“2:3:5结构”),答题应通盘考虑。

先通读所有材料,重点字句勾画出来。其中往往涵盖了材料反映的问题及各方的反应和解决的措施。所谓“申论解题在题中”,全面耙梳材料是很重要的。全面耙梳就是你要把材料每一段的核心词句都勾出来。然后初步浓缩。几句话的,压到一句话;一句话的,压到一个词或词组。然后竖列排好并编号。这样做好处有两个,一是你一眼看去就能对材料有个整体把握,多看两眼之后,整个材料就在你脑子里了,做题的时候就不用在卷子上翻来覆去的找寻,又耽搁时间又容易迷糊,效率效果双低;二是你立马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和材料中给出的对策就有一个直观的大体上的条理性把握,问题有六个,对策十条……诸如此类。事实上这步完成后,三个题怎么做,你心里已经有个框架脉络了。

概括起来,这一步要依序完成如下几步:“通读材料、勾画重点句段、初步浓缩、排列编号”。关键在于:读题要快,注意力要集中,抓住重点。

特别是快速读题,至关重要,平时高效率,考试省时间。第一题

第一题一般是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或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全面,准确,简洁,有条理(行文一定要简洁,这是基础性的要求。口水话是申论大忌)。返看刚编好号的竖列,拎出问题部分,扩充成句。但,倘若就这样一条一条写上卷子,哪怕你总结得很全面,语言很简洁很准确,顶多及格分(我不是阅卷老师,这只是我的看法哈。下同)。因为“有条理”没体现出来。比如勾画出来十二条,经比较,有几条重合,于是成九条;二次归纳,九条可以归为三到四条;三到四条要写上卷子了,又有个顺序,分清主次,问题的严重性依次,问题由内而外依次,这体现逻辑性。“全面”和“条理”都有了,内在的逻辑顺序也理清排好了,就是表达的简洁准确,这就要考文字功夫了。平时扎实的文字训练很重要。由于第一题字数限制较少,所以可以不分段。段中行文体现出层次也是可以的。这是第一题。

举个例子,我们看2006年国考第一题:

题目:如果你是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丁部长的谈话,呈领导阅。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原题材料请自行搜索)。

作答A:

2005年9月20日,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其谈话内容如下:

一、公共事件随着社会的推进和人数的增加,其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但它不是一般事件。目前社会矛盾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增加,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

二、建立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是必要的,目前全国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应急预案本身就是一个工作原则、组织分工、任务分工以及协调机制,需要国家投入和社会机制结合。

四、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主要是政府责任,突发事件后可以鼓励自愿团体或非政府组织机构参与。

五、应对突发事件,应以大局为重,注重协调各方利益。

六、要引导公众关心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

七、国家要有一定的富裕财力,包括物质准备。

八、国家应通过公示的方式告知老百姓怎样应对这些事件。

评析:该回答语言简洁准确,列述全面,单条文字概括力强,但最致命的在于没有“二次归纳”,没有注意层次性、逻辑性和条理性,中上分怕是奢望了。

作答B:

D部长的讲话内容涉及的问题较多。就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安全、健康发展的突发公共事件问题,D部长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突发公共事件,原因及应对的必要性。突发公共事件并不是一般事件,如果应对及时,一般性事故就不会变成突发事件,其诱因有社会领域存在的各种矛盾,如失业、社会保障和福利问题没有很好解决;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及政府各部门没有明确有效的协调机制等等。此类事件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积极应对十分必要。第二,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首先政府要有应对突发事件预案,能及时调动社会各部门应对;二是要有足够的物质储备来应对突发事件;三是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加大科技预防力度。

第三,政府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导。政府应注重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关系,减少诱因,积极行使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同时注意经济手段不能直接用于突发公共事件中,并不是政府所有公共服务职能都可以市场化。

我国现处于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峰期,虽然我国快速反应机制先进,但相关体制问题仍需要改进。

评析:此回答很好体现了“全面、准确、简洁、有条理”的要求,体现了考生良好的综合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是上佳作答。

比较一下作答A、B,作答A中第一点可以单列,第二、七、八点可以归为一点,第三、四、五、六点又可归为一点,分别对应作答B中一、二、三点,然后加上开头结尾,答卷档次立马提升。

第二题

第二题和第三题跟第一题都有关联,而两题内部之间的关联更紧。所以强调三题通盘考虑。第二题一般是提对策,第三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议论文,实际上往往是对第二部分提出对策的加强。第二题提对策纲要,第三题详加论述,要考虑到这点,第二题没必要也不应浓墨重彩。第二题字数一般限300到400,要开门见山,套话少写或根本就不写。也不需要总结喊口号。这些留在第三题。

对策怎么提?有两个“往回看”:一是往回看材料,在前面勾画的句子里找出措施对策部分,这里面一般有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看法,也有普通民众的观点。都找出来。重新编号。数一下,八条。再浓缩一下,同类的归类,四条。二是往回看第一题。有什么样的问题就应有什么样的解决措施。一条问题对着一条措施。这样还可能发现一二条措施(这是完全可能的,材料中往往不能找到问题和对策的百分百对应。特别是难度相对较大的国考,材料多未经整理疏通)。加起来就是五六条了。有时候资料中给出的对策并不多并不全面,这就需要从大脑库存里搬救兵。而且,即便有的材料给出的措施已经足够你整五六条出来,脑子里有妙点子还是可以拿出来,七八条再一综合,压缩的压缩,扩充的扩充,第二题就解决了。提对策是申论考试的主要部分,决定申论成败,一定要条理分明,逻辑性强,主次有序,一条一条的列述下来。一般来说至少要答四到五条(我一般习惯答六到七条)。三两条是很不好看的。个人经验总结:构建法规体系,加大执行力度,形成监督机制,加强宣传教育,这几条一般来说都要有,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套用。这里提醒平时一定要多读多积累,如果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那么学会快速阅读与快速记忆就非常重要,这里推荐一个本人用过的强大软件要的直接复制地址到地址栏回车 jint.cn/d452-2566-14778qiangren.html),练上30个小时就够了!还要注意到有些考试要求第二题甚至第一题都要写标题,或最好是写上标题。这就不能忽略。有些朋友提到格式问题,其实申论写作主要是考查考生提出对策并用一般性文体加以论述的能力,对应用性公文格式的考查并不是重点,除了明确要求写一份向某上级部门汇报工作的报告之类,格式不需要特别关注。

有时候第二题和第三题的对策并不完全一致,条数上也有出入,我个人觉得这是正常的,因为短短两个把钟头里,不可能算无遗策,事先把什么都设计好。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二题答完,笔头不断推进,感觉逐渐出来,更深刻的想法的涌现是完全可能的。我07年贵州省考,第二题提的八条对策,第三题写文章浓缩到六条,其中有两条还作了加工,个人认为确是文章结构的优化。有的朋友“透露”说阅卷是一人负责阅一题,那么这就更不必担心因答题前后不一致而可能导致的丢分。

下面进入重点,第三题。

审题、拟题目

申论第一题一般是“归纳材料反映的问题”,第二题一般是“提出你的对策措施”,要求都说得很明确了,第三题则是“根据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具有一定灵活性,因此审题要注意。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我认为最便当最稳妥最常规的做法是,以第二题提出的对策为框架,对第二题提出的条条详加论述,敷衍成文。但有的出题者为考察考生审题能力,会在出题语言中加入干扰因素,你不注意的话就绕进去了。比如07湖北省考食品安全问题,第三题“请你就材料中„为什么各类食品安全问题总是在曝光之后才得到重视‟出发写一篇文章”(大意),很多考生留意到了“曝光”二字,纷纷从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新闻监督立笔,我个人感觉怕是不大符合出题者的本意。个人觉得,出题者的意思还是在问你,怎样综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加强源头治理,审查关口前移,别总是等到问题出来了,媒体曝光了,大家才一窝蜂的重视重视再重视。因为我们揣摩申论出题者本意,还是要考察应考者对于材料反映的问题的一个综合处理能力,否则人出了那么几大页材料,不考这,难道单单只为考你一新闻监督?若这样的话,那这出题者就太没水平了不是,考生一定要知道,党政机关来的都是堂堂之阵,忌讳的就是剑走偏锋,人问问题不会斜着问,考你也不会斜着考,自然,你回答也不应给人回一偏锋剑。也就是说,任何考试,揣摩出题者的意思都很重要,就像我们大学里过英语四六级做阅读一样,你要揣摩考你那人究竟想考你哪一点,这个找准了,你就别管那些似是而非的跟你绕的圈子,直接给出他最想要的回答,就成了。

还有就是“自选角度”,照很多申论辅导书的说法,有什么提措施,讲意义,从反面看,从侧面论述,抓其一点不及其余,以小见大……个人感觉很多说法华而不实,因为你写申论不是写高考作文,技巧什么的文采什么的独辟蹊径什么的这些统统不管用,有害无益,不是人家的评分点。像我上文说的,人最想考你的是你对于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的综合分析和处理能力,是对策,申论是申而论之,这个之是什么,就是策,对策,申论就是策论,核心一点,怎么解决问题。所以第三题尽管让你自选角度,其实就像面试时候尽管对于你的着装没有硬性规定,但你的选择其实还是只有一项:男士西装女士套裙。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第三题在第二题的基础上充实、发展和延伸,本身也省事儿,因为有个现成的基础打好在那儿了,弃之不用反要另寻他途,岂非太傻?

所以以上讲的是审题和拟题目,自选角度到底选什么角度,核心就是要洞悉申论的本质,揣摩出题者的本意。至于拟题技巧方面,同样遵循这个原则,摒弃高考作文拟题目时一定要做到标新立异夺人眼球这个惯常思维,申论评分中没有文采这一条。什么疑问句,比拟句,引用古典诗词名人名言最好都不要,适得其反(这点正文行文也要注意)。看看《人民日报》上“理论”版各地大员们的文章标题:《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加强农村基层党建》……这种陈述语气、机关表述,不但对于标题,对于正文、对于开头结尾,也都是必须遵循的范则。

另,像《浅谈……》、《……之我见》、《刍议……》之类标题,个人以为也是比较好的。

那么,有朋友自然会问到,摒弃文学色彩,变化的句式,引用名人诗词……,我拿什么来抓人眼球呢?我拿什么来与众不同、拿什么来得高分呢?

下面我就详细回答你的问题。申论抓人眼球有它独有的一套,从骨架到血肉,从开头到结尾,表述上的粗与细,以及如何在惯常性的论述中显出耀目的特色……

开头

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这个是典型的八股。有时由中央最新精神引出,有时引用原文引出,视情况而定。有那么一两句即可,不要罗罗嗦嗦,引文过长切题太慢。

行文:表述上的由粗到细

根据以上论述,大家知道第三题的框架结构我已经布下了,那就是在第二题的对策基础上的充实、发展和延伸。那么对于正文行文部分,我要讲的就是如何充实、发展和延伸。其实一句话说来,就是一个表述上由第二题的粗到第三题的细的一个过程,怎样把骨架加上血肉。我们讲论述要有力,这个有力不是空洞的喊口号,要有切实可行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比如讲加强立法,健全完善法律体系,这个话都会讲,但是怎么个完善,这个法律体系具体有哪些内容?这就不见得人人都会讲。而这,恰恰就是你这篇文章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第二题你可以“加强立法,健全完善法律体系”一句话点到即可,第三题你就这么干巴巴的一句就不行啊,你到不了1000字啊。所以必须充实、延伸,必须由粗到细。比如,节能减排,假若谈到立法这条,第二题我们可以这么谈:“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第三题你就这么那就不够。当然,就这么写,也不能算错,但是千人一面,只要是个参加申论考试的考生,他都会想到健全法规体系这一条,阅卷考官看多了难免审美疲劳,你要想抓人眼球就得比别人深一步。比如可以接这么一句,“积极推动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及修订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细则,构建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综合体系。”那么有了这么一句,阅卷考官就有理由认定你的论述确实是有力的,你的论述就不是清一律的空洞和粗线条,该细的地方你是细了的。你是又有骨头又有肉的。

再比如,谈到运用经济政策比如税收政策,很多人都会说“对鼓励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实施优惠税率;对限制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实施高税率。”就只是这样一个表述的话,对第二题可以的;对第三题就不行,第三题就需要跟这么一句(还是举节能减排的例子),“对超标排污的企业,应按其排污量,实施累进税率的排污费征收政策,使企业形成„超标排污不如自己治污合算‟的心理预期。”

当然,表述上注重延伸、注重“细”也要注意限度,不能鸡毛蒜皮零杂狗碎的什么都往上写,让考官觉得你这人婆婆妈妈,抓不住重点,没有公务员要求的归纳综合能力和简洁表述能力。比如07下重庆公考节约型机关,有考生在论坛上“复盘”,谈到“要加强日常用能管理”,下面洋洋洒洒列举措施,“每个办公室安一个电表,每个办公室安一个水表,每个办公室定量供应打印纸”……私以为这样的表述确实失之过细,写到申论答卷上也显得不够庄重。

结尾

写申论一定要有结尾。若最后时间紧张,在监考老师的怒目之下也要摁住卷子把这句补上:以上七条是我对于解决某某问题的拙见。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结构的完整首先是形式的完整。

结尾的技巧:归纳呀总结呀喊口号呀这些常规的这里就不多说了,我的要求就是一定要体现特色,把阅卷者的眼球最后再抓他一把。怎么体现特色?

首先从时政着眼。比如写医改,眼下刚刚开过十七大,那么一定要联系“病有所医”四个字,这是扣住“医”字;扣住“改”字就要大谈改革,要加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这些十七大最新表述;如果考试是在十七大之前,那么一定要加入625讲话中“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表述,强调深化改革对于当下中国的重要性;最后,所有这些要熔铸成你自己的句子,“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或625讲话中“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这样的结尾,就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把口号喊到了实处。

(正文中能体现特色也要尽量体现,比如还是对于医改,可以这么加:要按照十七大关于“继续深化改革,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的要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证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其次可从地域特色着手体现特色。比如你是参加四川或重庆省考,恰好考到新农村建设之类,最后你就可以这样结尾(假定四川省考):

前不久,重庆市和我省成都市被中央划为国家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我省各市要抓住地近成渝经济增长极的区位优势,更加迅捷地吸收新特区改革实践的经验,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契机和抓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这样的结尾,鲜明地体现出考生不但关注全国时政大事,对于报考省的省情,更有重点关注,虽尚未履职而已是以该省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思维在思考该省发展的具体问题。这样的考生正是新时代机关欢迎的新青年。

其他还有一些比较灵活的点子,没有范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比如07下重庆省考,考节约型机关问题,笔试当天正是无车日最后一天,重庆市长王鸿举带头示范坐公车上班(上午考完行测后买份当地报纸看看),倡导行政机关人员上下班坐公交车而非单位小车,考生灵机一动完全可以把这个写进申论(还可联系纽约市长挤地铁上班,拍拍王市长的马屁,进而拍拍重庆地方官员的马屁),既利于环境友好,又利于节约资源,是限制公车消费、建设节约型机关的一项有力措施。——考官阅卷时一准喜笑颜开:嘿,敲这位,多会说话呀!

语言表述

一篇申论的成功,除了骨架的强壮,还需要血肉的充实。有力的论证是通过一砖一瓦的词句来体现的。下面详细讲讲申论表述上应注意的东西:

首先要注意表述的准确。中国文字是很微妙和神奇的一个东东,方寸之间走马盘弓,稍不注意你就摔跤了。一个人对于时政关注的敏感度,对中央最新精神领会的深度,以及这个人性格的粗细程度,办事会慎重还是孟浪,都可以通过表述上的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体现出来。比如老早不提“阶级”了,现在提“阶层”;还有现在流行“规划”而“计划”这个词最好慎用。比如现在你还在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不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在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阅卷考官难免不会大皱其眉。阅卷者大小都是点领导,平日里也经常写材料读材料,留心你这些表述已经成为生理性的膝跳反射,都不需要过脑子。做到表述准确除了时常关注中央政策这种基础性工夫,准备申论的时候最好上网看看“625讲话最新表述”,“十七大报告最新表述”等帖子,网上还是挺多的。

然后是表述的技巧。这个要靠平时随时随地的搜集,积少成多,做个有心人。

比如同样一个意思,你这样说,“各个部门要加强联系和交流,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我换个说法,“各个部门要加强联动,形成对黑恶势力的强大打击合力”,前者是一般的机关行文,虽没错但也没啥味道,后者明显高个档次,行文上的漂亮阅卷考官肯定看得出来。

再就结束语,一般都要喊口号。众多口号中有没你欣赏的觉得最经典的?肯定有,把它背下来,关键时候一准派上用场。比如我以前很欣赏这句“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现在看了十七大报告,又特别欣赏这句,“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涵盖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要思想,表述上简洁健朗,干净有力,很棒!关键时刻一准用出去!

再一次的强调,学会快速阅读、快速记忆非常重要,这是一切的基础。下面是我搜集的部分经典表述

模范遵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正确的政绩观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现代社会经济契约关系的基础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转化为发展和竞争优势

将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促成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以市场配置资源取代权力配置资源

努力把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形成的体制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

努力形成齐心协力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团结一心干事业的生动局面

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出现的问题冷静对待,正确认识,全面安排,妥善处理。

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完善审批制 完善登记备案制 利用好后发优势 遏制扩张冲动

大力发展……产业,努力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形成……型的产业格局。

要把教育引导、利益调节和制度约束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产业格局。

制定专项规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强化试点的示范作用,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强化政策的支撑作用。

形成……的整体合力(或制度合力)

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打造产业延伸链,加快配套产业发展,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当前很多问题的原因都可归结为“道德失范,监督乏力,制度缺位” 努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合作交流工作机制

创新和完善各种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产业联动

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

巩固和扩大劳务合作规模

巩固和提高工作交流平台

形成新老城区良性联动的发展格局

发挥新城区龙头带动作用,提升中心城区载体功能,统筹区县城乡联动发展。

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

把……努力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把……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注意一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十七大的最新表述)。

为……提供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

强化各级政府的……职责,开展……全民行动

理顺和拓宽……投入渠道,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

搭建有助于建立……补偿机制的政府管理平台

山区在地形上是隆起区,在经济上却是低谷区

不能在建成经济高地的同时成为了文化洼地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形成……之间的良性互动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各项工作。

医改的:实现“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衔接。

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消费需求不足,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治本之策是,切实扩大消费需求,探索建立消费主导的良性经济发展模式,确保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十七大相关表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请注意消费是放在最前面的)。

“非遗”方面(07贵州省考):

建立优秀传承人与优秀传承团体名录体系,实施传承人津贴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众中呈现出旺盛的生命状态,是保护的最高境界。

“非遗”所依存的农耕文明的土壤正在逐渐削弱与消失。

“非遗”保护为守护人们的精神家园、为新的文化创造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节能减排方面:

优化增量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的关键所在。

抓住关键,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

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调整并举。

突破难点,末位淘汰,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谈判能力和定价影响能力。强化法律责任,提高处罚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切实把好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亦可用于遏制房地产投资冲动)

大段经典表述

有的很管用的表述不只是一句两句,而可能是一整段,几乎是个万金油,抹啥都灵。比如我们看技术创新这块。“十一五”规划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那么技术创新怎么来表述呢?如果平时总结了这么一段:

加快XX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化XX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XX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XX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XX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XX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XX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XX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那么把这个标准表述记熟了,遇到适合的往里套就行了,诸如电子啊、通信啊、数码啊、医药啊,都可以往里套。例如一篇申论写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举措,前面一点谈了提供金融优惠,接下来一点若谈技术创新,完全可以套用上面这个表述:

加快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化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生物医药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生物医药技术和行业管理经验,不断拓宽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甚至当前的第一热点节能减排都照套不误: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加强节能减排高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同时,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国际科技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节能减排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拓宽节能减排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神奇吧?它只要跟科技沾边,就必然要创新,都可以这么套。

像这种大段的经典表述,平时要多总结,这就需要大量的阅读,把重点内容记住,如果时间不够用,那么学习一下快速阅读与快速记忆,这里推荐一个本人用过的强大软件要的直接复制地址到地址栏回车 jint.cn/d452-2566-14778qiangren.html),练上30个小时就够了!考试的时候脑子要活,一旦有套用机会绝不放过。因为你那一段可能是你花了个把小时几个小时汇集各方精华熔铸而成的,漂亮无比,而别人现场才来编,他要用个把小时都要写一篇文章了,何况这一段,哪能有你表述得这么精彩?除非他不是人是神了。

时间安排

这个各人习惯不同。我仅仅提出我的经验,供朋友们参考:

首先是阅读、整理这个基础性工作,按照我前面所说这一步要做到的“通读材料、勾画重点句段、全面钯梳、初步归纳浓缩、排列编号、二次归纳”,时间需要较长,看个人的反应能力,具体长短没有硬限度。考生要明白的就是,这步花较长的时间是正常的,也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后面的一二三题都孕育在这一步之中。按会计术语,这叫长期投资,当期摊销的时间费用实际并没这么多。

具体落笔,首先是一二题,要快。因为你在做第一步工作的时候,已经把一二题的脉络勾勒清楚了,而一二题回答时又不需要过多的阐释,只需要简洁准确,一句话一点,点到即止(这不是牺牲一二题保第三题,而是一二题本身真的无须耗费过多时间,只要思考到位语言准确简洁就能收获高分)。所以你会发现刚刚好像花了很多时间考虑,题目全都还没做,忽然之间,风和日丽,只剩最后一个题了:)

第三题是写文章,分值最重,是考生展示才华、与别人拉开差距的关键所在(也是鄙人这篇申论心得重点论述的部分),必须留下充足时间谋划(时间非常宝贵,能够利用读题与组织答题的思路的过程节省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我个人经验,至少要留足70分钟,前面做的快的话留80分钟最好,把文章打点得漂漂亮亮的,在行文上有充裕的时间不时驻笔想想能不能换个更经典的表述。若时间紧张,再怎么也得留够60分钟;若只剩50来分钟或更短时间,那就是真危险了。

字迹、卷面

卷面整洁不是硬性评分点,但考官也是人,看到一笔烂字心情肯定好不起来。所以字写得差像小学生,或惯写草书如毛体,平时都要有意识的练一下。一笔四平八稳、规规矩矩装在框子里的字,使阅卷考官有理由相信,这个人性格稳重,思想正统不出格,是机关能够放心录用的人。

关于练字,我觉得最好从毛笔入手,毛笔字写好了,硬笔字只有个笔划架子,那些轻重缓急的讲究还都没有了,自然而然也写好了。楷体字四大范本欧颜柳赵任取一家临习即可。我个人推荐赵体(不是因为我姓赵哈^_^),赵体楷书刚健妍美,俊逸流丽,从容舒卷,且在四大家里最带行书意,学赵体,硬笔字最不显板滞(如果考生本身具有一定书法功底,我建议用一支好钢笔而不是中性笔签字笔之类,钢笔字更能体现你下笔的转折撇捺提钩的刀锋,写出来更加赏心悦目)。

还有的朋友写字有涂抹的习惯(汗,我就有,大学笔记上鬼画桃符~~),这个貌似比字写得差但没有涂改还难于让人接受。这要尽量改,考试时关键的在于动笔的慎重,下笔之前先想想整句话,想好了再写。

平时有针对性的准备

有一个很有用的法子,也是交流后发现很多朋友都在用的:针对当前热点问题,选十来个,预先做成答卷,然后经常熟悉,看考试的时候能否遇到。应该说,这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因为申论热点不会太多,刨去大热点,比如当前的节能减排,再刨去以前国考涉及过的,比如三农,公共危机,剩下的“次热点”不会太多,准备下来也就十来个二十多个。要多关注各省的申论真题,尽量多研究,有些省贪便利,直接将兄弟省以前考过的东西拿过来了,比如网友们指出来的06下重庆和07湖北,还有好像是04年山西和07年四川。因为国考题目都广泛公布,所以倒不大会重复到国考上面去(但行测要多做国考真题,很多省也很懒,往往国考真题标点都不换一个直接就移花接木挪过来了)。具体到对于一篇文章的准备我想谈谈的就是,不要将专家给出来的或是论坛上花了诚信度下载下来的那些东西原封不动的抄下来完事,考试的时候你只有一个小时,而现在你有无数个小时,没有任何理由不把它打理得漂漂亮亮的。要集思广益。比如说还举节能减排(虽然这个考的可能性不大)的例子,那么我们到网上搜,网上关于节能减排的“标准表述”(当然多是自命的)多得很,多搜索一些下来;平时间多浏览人民日报地方党报,上面各级政府提出的节能减排的措施步骤也是多得很,不需要特别留意就能找得到,这些是最标准最的——那么你就要二次加工了,如何能在1000字到1200字这个范围内,给出一篇综合各家之长、独成一家之大的优秀篇章?基本上还是按照我前面阐述的要注意的那些方面去谋篇布局行文定调,比如怎样体现特色:如果这次考试恰逢才开了十七大,怎么在你的文中尽量体现十七大的新精神新表述?如果你考的是四川省,你怎样在文中体现出你考的是四川省而不是山东省?这些你都有充裕的时间去准备,而且也不是说就要二十四小时耗在这上面其他啥事都不做,拿个两三天时间准备一篇够宽松了吧。要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写申论,你是一群人在写,你是伟大的全中国人民的智慧在你身上灵魂附体:)

平时准备申论应该看什么资料

我个人感觉申论辅导书用处不大。申论的基本方法就那么几条,一两页纸都写不满,用不着写本书翻来覆去的说。里面的所谓优秀范文,据我拙见,大多很一般,没多大学习价值。这些文章不大可能是考生的优选之作,倒极可能是所谓专家学者的操刀。本来以他们的专家水平,小试牛刀应该就很上档次,不知这些编书的人是没用心咋的,我真的看不出来好在哪里。引文过长,学生腔,口语化,未慎用感叹句和问句,文学味较多……毛病不一而足。

半月评论我觉得也不宜模仿。它主要面向文化程度不大高那部分老百姓,通俗易懂,但政府行文有自己的一套风格。

人民日报的社论之类大多是宏观的理论的,用以指导申论则过大过高过虚。

真正应该看什么? 下面推荐党报是最好的读物。

比如人民日报,所在省的党报。如我就常看四川日报。党报上有最新的政策动态,熟悉之能保证申论写作时随时联系热点并自在阐述、发挥。人民日报上有一版“理论”最好,上面文章都是各地党政大员结合当地实际,对中央大政方针在当地的贯彻落实提出的标准策论。拟题目、文章结构、具体的对策措施、句式和表述……这些文章都是最标准的学习范本。特别需要仔细揣摩深入学习悉心领会。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反正请本文读者记住,这类东西是当代第一流的申论策论,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你在这上面要下准备申论的最多的功夫。不要因为我这里写得短你就忽视哈(因为此点确实没有多少要详说的哈)。再次强调多读,然后提炼重点。不读就不知道,不记也不行,如果时间来不及的话就是用我上面推荐的速读记忆培训软件,本人亲自受益,无用不会推荐!南方周末

读南周有助于考生“拓展视野,训练思维”,在考试中“体现亮点,夺取高分”。

比如说“医改”,这一社会热点的申论样板网上早已是不计其数,假设某省“顶风作案”,不考“次热点”,就是要考“大热点”,就考医改,我们如何体现亮点?千篇一律的考卷难免令考官审美疲劳,要想脱颖而出必须依靠平时间对相关问题较为广泛的涉猎和相对深入的思考。关于医改,《南方周末》曾接连两期分别刊载学术界“市场派”和“政府派”的代表人物的观点,直面当下医改的主要矛盾和各界看法的诸多误区,对我认识医改大有帮助。学者们有这个观点:将医改取向简单划为“市场主导”或是“政府主导”都是片面的,单方面大幅度增加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已被实践证明难以解决问题。国人往往过于关注宏观政策表述(简单的“市场”或“政府”),殊不知在当前经济社会一体化不断加深的情势下,任何大的改革问题都不是 “市场手段”或是“政府作为”所能单方面解决的;我们更需要做的,应是科学合理地划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相关制度设计的细节部位的充实完善。——根据这些观点,我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一个策论作为总纲: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一方面采取补贴患者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一方面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市场化竞争来提高其运行效率、降低其服务价格。其下再分三大点:“补需方”的措施,“补供方”的措施,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与衔接。每一大点再分设小点详述。这样的文章,真正当得上“高屋建瓴”四个字,再配以文字上的准确简洁、结构上的条例井然、论述上的充实有力,想不得高分都难。

需要注意是:南周比较先锋(当然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大不如前),我们在借鉴其观点和具体表述的时候,要把握好“度”,这个度就是中央大政方针的界限,具体行文时要依赖于长期阅读党报党刊形成的感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南周行文可以用“执政党”,你写申论就不能,你就必须写“我们党”)。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应是体制内框架内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策论,而不是政情观察家或公共知识分子的旁观者说。这一点一定要注意。文体搞错了,给阅卷者“感觉”不对(他们都是在位者,对于非执政党语系的言辞可说有异乎寻常的敏感性),任你逻辑再清晰,对策再切实,得高分都是妄想,运气不好及格都成问题。

改版后的南周,“评论”有四版,尤值得细读。另,与南周相类的还有网上的关天茶舍、世纪沙龙等思想性论坛。《关天网刊》是集关天茶舍精品评论的电子期刊,在此极力推荐。

如何提高自身的申论素养

如何提高自身的申论素养?功夫还是在平时。不妨将自己放到一方领导的角度(适当YY一哈不为过哈),经常想想,要是我在那位置上的话,如何来治理这个国家,如何来发展一个地方,如何面对当前的一些重大改革问题,医疗啊住房啊行政性垄断啊。涉猎要广,中央大政方面如十七大、公共治理方面、社会学经济学法学金融学(比如金融学,你的文章能在需要的时候出现点诸如“流动性过剩、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盈利约束”等名词,会增色不少)等方面有时间的话都应该看看(不夸张的说,国家的前途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这批现在的公务员、几十年后大大小小的在位者。我们不见得每个人都能考进去,考进去了都能上去,但几十年后,上去的人必得是从我们当中产生)。有条件的话还可涉猎一下中央著名智囊的书著,了解一下俞可平的增量民主,王沪宁的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等观点,他们的文章与观点对中央决策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往往适度超前官方公开发布的言论,“先锋”得很有分寸。这些东西你要写进申论里,是很上档次的。甚至某些时候,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写进去——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套的嘛。

行文将终,我想强调一点,任何考试说浅了是考技巧,说深了是考能力,最深处其实还是在考人,考人心。申论是为国家机关选拔工作人员,它一切的考试设计都是围绕机关工作人员怎样有效处理党政事务这点来的,作为应考者,只有内心深处深爱我们这个国家和人民,“发自内心”地经常性关注国家大事民生民意并时常作一些有一定深度的思考,而非单一的“为考而考”,多读材料多读书,对你未来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可以学习我上面多次推荐的快速阅读方法。只有料多,才能在申论考试上取得理想的高分,走上你心仪的公务员岗位。

下载2010申论高分 转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申论高分 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申论高分写作材料

    申论高分背诵材料 开头的句式集锦一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

    申论高分必读

    城镇化不能因果倒置 有报道称,全国有144个城市要建200个新城新区,圈地造城、围海造城、削山造城等更是蜂拥而起(引出现象)。一些地方大搞“造城运动”,只要能打动GDP总量,即便老......

    申论高分技巧[5篇模版]

     一个好的标题,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会诱使阅卷老师看下去,特别突出的标题会令阅卷者拍案叫绝。好的标题,能引起评卷人员兴趣的,调动阅卷老师的神经,要让他耳目一新,并兴奋起来,这......

    公务员申论高分总结

    申论高分总结 任何一篇申论作文都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我们简称申论的三要素。论点,就是你的主要观点。有总论点,也有分论点,总论点有时候也就是你的作文题目,而分论点就是......

    申论高分经典总结(推荐5篇)

    申论怎么才能得高分 第一阶段:被所谓的“模板”“万能八条”深刻忽悠,以至于在前两次公考中,申论极为惨淡,在地市级职位中,申论分数排在前60%的位臵… 第二阶段:自己摸索出一种写......

    2011申论高分总结(5篇材料)

    /////////////////////////////////////////////////////////////////////////////////////////// 申论43分的总结——避免《南方周末》化,坚持《人民日报》化! 管理提醒: 本......

    申论高分者经验

    第一步,阅读材料 申论一般三个题目,分值比例2:3:5(这里主要是说省考,国考题型比较灵活,间或夹有选择判断等。个别省考也有只出两个题目的。为便于阐述,下文分析均针对“2:3:5结构......

    申论写作高分经典优秀

    一、多方合作 拯救汉字文化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提笔忘字比比皆是,汉字书写能力逐渐下降。有人认为正是由于网路的发展才会导致失写证;有人认为正是人们对汉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