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均为单选题)
四、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均为单选题)
(1)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1、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D)A.政企不分B.人员分流C.法制欠缺D.配置失衡
2、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B)A.缺乏服务意识和独立意识 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 C.缺乏效率观念和法律意识 D.缺乏独立意识和法律意识
3、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C)
A.实现人员分流B.建立健全法制C.转变政府职能D.机构协调配置
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B)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文化职能D.军事职能
5、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
A.协调、服务、评估、管理 B.协调、服务、生产、管制 C.评估、管理、供应、补贴 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
(2)作为政府调控社会经济重要杠杆的行政审批权,长期以来保持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运转形态,在市场经济下表现出严重的弊端:政府机构职能错位,办事效率低下,吃拿卡要屡禁不止。国务院于2002年11月作出决定,取消789项行政审批。这次取消的789项行政审批项目,涉及国务院56个部门和单位。其中涉及经济管理事务的560项,涉及社会管理事务的167项,涉及行政管理事务及其他方面事务的62项;依据行政法规设定的81项,依据国务院文件设定的88项,依据部门规章设定的279项,依据部门文件设定的303项,依据部门内设机构文件设定的38项。国务院决定要求,各部门、各地区要研究并及时处理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认真做好有关工作的后续监管和衔接,防止出现管理脱节。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改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实行政务公开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及其他有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1、在政府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中,行政审批属于(D)A.供应工具 B.补贴工具 C.生产工具 D.管制工具
2、政府运用审批权,所针对的主要是(D)
A.信息对称和内部性问题 B.信息对称和外部性问题 C.信息不对称和内部性问题 D.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问题
3、国务院对行政审批改革特别提出的原则为(D)
A. 自由、放权、合法、合理、公平B.自由、放权、经济、效能、监督 C. 合法、合理、经济、公平、责任 D.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
4、行政审批所面对的相对人主要是(D)
A.政府主体 B.社会主体 C.文化主体 D.市场主体
5、行政审批要解决的是(C)
A.政府准入问题 B.社会准入问题 C.市场准入问题 D.法律准入问题
(3)南京市2004年底开展的“万人评议机关”活动结果揭晓。根据群众评议,社会各界对该市市级机关作风建设的满意率和比较满意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在评议中处于末位的三个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被进行了“诫勉谈话”。这是南京市第四次开展万人规模的群众评议机关作风活动。在二00一年底进行的首次万人评议中,南京市对排名“末位”的两名局长进行了免职处理,对另外三名局长进行“诫勉谈话”,此举曾在全国引起了强烈震动。此后,该市每年年底都开展一次这样的评议活动。较之以往,此次评议充实了一些新的措施,其中包括:建立评议人信息库;改进评议人的选取办法,除市级领导干部外,全部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产生;《评议表》的发放改变以往直接发放和回收的单一方式,采取直接发放和回收、邮寄发放和回收、委托发放和回收三种方式,增强了随机性;在“中国南京”等网站以及当地报纸上开辟评议专栏,使更多的群众有机会同步参与评议活动。据介绍,此次评议共发出《评议表》一万二千五百九十一份,回收一万二千0九十九份。评议结果表明,有近四成评议人对南京市机关作风表示满意,比较满意的超过百分之五十八,满意度与上年相比保持相对稳定。而在评议人所提的三千二百五十条具体意见中,表扬意见超过一半第一次占了多数。思考题:
1、在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下,科层制公共组织的绩效评价关注的是(C)A.人 B.事 C.过程 D.结果
2、案例中的绩效评估指标为(B)
A.财务角度 B.顾客角度 C.内部业务角度 D.创新和学习角度 3、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政府部门的(D)A.岗位责任责任制 B.政治责任制 C.经济责任制 D.目标责任制
4、案例中的绩效评估体系属于(B)
A.政府主导型 B.社会主导型 C.市场主导型 D.部门主导型
5、在组织的绩效管理中,其核心环节为(C)
A.目标分析 B.目标设计 C.绩效评估 D.绩效反馈
(4)如今在香港,市民安坐家中便能获得24小时的政府服务已不是梦想。目前,香港有六成的家庭使用互联网,其中有七成使用过“电子政府”服务。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查询到职位空缺、报名参加公开考试、换领驾驶执照及车辆牌照、申领长者卡以及购买统计数据和政府刊物等。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署署长黄志光对香港“电子政府”的发展目标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24(小时)x7(天)x365(天),这个数字意味着“电子政府”将超越传统政府部门服务上的时空限制,为市民提供高效和便捷的服务。2003年,香港被评为全球“电子政府”发展地区最快的前10名。香港特区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方式,由于“电子政府”的发展而显得更加方便、透明。香港特区政府所有的决策局和部门均已设有中英文网站,而政府资讯中心网站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政府网站。政府经常就重要的政策建议或社会人士所关注的问题咨询公众意见。市民可透过各决策局和部门的网站与政府接触,以电子邮件方式向政府表达意见。在“香港政府新闻网”上,开辟了“读者来函”等专栏。据透露,为使香港发展成为“领先的电子商务社会和数码城市”,香港特区政府资讯科技署今年7月1日将与其他相关部门成立“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肩负包括为政府内部和社会各界制订资讯政策和计划等多项职责。
1、在现代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信息源为(A)A.政府 B.社会 C.市场 D.公民
2、建立电子化政府的前提为(A)
A.信息收集 B.信息分析 C.信息流动 D.信息公开
3、电子化政府可以大大提升信息收信和处理的(B)
A.全面性、公正性和效益性 B.全面性、时效性和可靠性 C.公正性、时效性和效益性 D.时效性、可靠性和效益性
4、政府信息的最终归属权应属于(D)
A.利益集团 B.政策集团 C.工会 D.公民
5、电子化政府最基本的功能是(D)
A.推动机构改革的功能 B.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功能
C.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功能 D.利用网络的信息传媒与资源共享的功能
(5)据报道,10年前,某市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组建起一个精干高效的政府机构,政府仅设有政府办、经济局等14个单位(经济局对应上级34个单位和兄弟县市的22个单位);党委仅设党务工作部和市委办。这种改革,使得某市成为当时全国地方机构改革的5种模式之一。如今,10年过去了,当年的这个“小政府典范”却重新走上了机构膨胀的老路。10年中,该市精简的人员、机构逐渐反弹,机构由14个增至25个,党政工作人员由600人增至1300多人,再次出现“官”多“兵”少的现象,仅市委常委就达15人,正副市长9人。
1、该市机构改革失败的原因为(D)
A.市场力量的发展壮大 B.利益集团的力量强大 C.社会力量的发展壮大 D.行政权力的自我扩张性
2、我国机构改革的主流理念为(C)
A.大政府、大社会 B.大政府、小社会 C.小政府、大社会 D.小政府、小社会
3、我国现阶段政府行政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为(D)
A.行政科学化 B.行政民主化 C.发展生产关系 D.发展生产力
4、与传统行政相比较,当代公共管理更注重(B)
A.过程和投入 B.过程和结果 C.结果和产出 D.投入和产出
5、行政职能与行政活动的载体为(D)
A.利益集团 B.管制机构 C.工会 D.行政组织
(6)实行政务公开,是现代公共行政改革的潮流和基本趋势。1988年,河北省藁城市在全国首创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河北省海兴县在学习藁城市经验的基础上,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步趋向规范化。中央纪委专门就藁城市、海兴县的经验发了通报,进行推广,一些省区市纷纷在本地加以推广。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推行政务公开提上了议事日程。1996年中央纪委明确提出,要实行政务公开制度。1997年中央纪委再次提出要继续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此后,政务公开逐步进入推广阶段。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对推行政务公开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五大报告指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要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中央纪委先后多次在全会上对政务公开工作作出部署,并在2000年7月召开的全国乡镇政务公开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对乡镇政务公开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全国乡镇政权机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明确了在乡(镇)推行政务公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对县(市)政务公开提出要求。
目前,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乡镇政务公开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各地按照便民高效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不断探索新的公开形式。有的地方还推行了“点题公开”“一站式办公”等公开形式,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充分肯定。市(地)、县(市)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正在全面推行。绝大多数市(地)、县(市)制定了推行政务公开的规范性文件,把公开的重点放在与事权、财权、人事权有关的事项上,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省(部)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逐步展开。截至2004年底,31个省(区、市)和国务院各部门、直属机构已经推行政务公开,绝大多数建立了领导机构,制发了规范性文件,对本级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此同时,全国大中小学校普遍实行了校务公开,很多地方的医院积极推行院务公开,水、气、电、公交等部门和行业普遍推行了办事公开制度。
1、我国政务公开的责任主体为(A)
A.政府或受行政机关委托的有关组织
B.社会群体
C.利益集团 D.人民群众
2、我国政务公开的目标为(D)
A.成为政府施政的基本制度
B.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
C.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D.实现公平和效率
3、我国政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C)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
C.保障民主权利,维护群众利益
D.以人为本
4、实行政务公开是为了使人民享有(D)
A.生存权、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 B.生存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C.知情权、监督权和言论自由权 D.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5、我国政务公开的原则为(A)
A.信息公开、民主监督、追求效率 B.信息公开、全面真实、民主监督 C.民主监督、严格依法、及时便民 D.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
(7)据有关媒体报道,在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第一个典型案例出现在江苏省。2002年夏,江苏省太仓市计划扩建太仓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但在设计方案中每年二氧化硫排放超标2000吨,工程面临搁置的困境。而当时南京下关电厂每年二氧化硫的实际排污量比核定量少了3000吨。于是在江苏省环保厅的协调下,双方实施排污权交易。从2003年7月起至2005年,“太仓港”每年从南京市下关发电厂异地购买1700吨的二氧化硫排污权,并以每公斤1元的价格支付170万元的交易费。双方还商定到2006年之后,将根据市场行情重新决定交易价格。交易的结果看起来是皆大欢喜,但事情并不都是这么简单。排污权交易在我国还面临着诸多问题:由于普遍技术水平较低和缺乏环保资金,减排的供应方严重不足,大部分企业排污都处于超标运行状态,自顾尚且不暇,何来余力出售减排指标?另外,如果企业向环保部门“寻租”的成本低于购买减排指标的费用,还可能带来“寻租”腐败等问题。不能指望能够找到一种完美制度让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种种的备选方案中挑选出最优的一种选择。依靠一种以经济为诱因的制度,把环保问题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让“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进行调节,从而降低减排的成本,最终达到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目的,这恐怕就是目前人类能够选择的最佳路径。
1、此案例的主要经济学理论渊源为(C)
A.彼德原理 B.科斯定理 C.墨菲法则 D.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2、国际上解决环境和生态问题的传统方法为(A)
A.命令控制方式 B.政府供应方式 C.政府补贴方式 D.政府生产方式
3、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里,制度安排的前提为(D)
A.公正最小化 B.公正最大化 C.效益最小化 D.效益最大化
4、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给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称为(A)
A.外部性 B.内部性 C.信息风险性 D.信息确定性
5、在分析不同的组织或市场交易过程中,交易费用的分析维度为(D)
A.确定性、匹配性和成本—收益分析 B.确定性、交易重复出现的频率和成本—收益分析 C.不确定性、匹配性和成本—收益分析 D.不确定性、交易重复出现的频率和资产专用性
(8)政府雇员制在中国的推行始于2002年6月。当时,随着《吉林省人民政府雇员管理试行办法》出台,吉林成为国内首个“吃螃蟹”的地区。2003年底,吉林省政府与首批政府雇员签订聘用合同。2004年8月1日,深圳市正式实行政府雇员制,此前,上海、无锡、武汉、长沙、珠海等地都推出了这项制度。一时间,“政府雇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那些留心自己有无可能成为政府雇员的普通民众,都不约而同地在探讨、争论这项制度的利弊得失。乐观者认为,政府雇员制是“一种崭新的干部人事制度”;相反的意见认为,政府雇员制并不适合国情,应该缓行。
1、政府雇员制的用人模式为(C)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聘任制 D.考任制
2、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实行政府雇员制的深层原因为(A)A.行政科学化潮流和“建立服务政府”的结果
B.行政科学化潮流和“运用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的结果 C.行政民主化潮流和“建立服务政府”的结果
D.行政民主化潮流和“运用企业精神改造政府”的结果
3、在我国,实行政府雇员制目前应定位于引入(A)
A.政府管理和服务工作急需的高端人才 B. 政府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基层人员 C.工勤人员 D.政府高层领导人员
4、政府雇员的工资采用(D)
A.职务工资制 B.职级工资制 C.结构工资制 D.协议工资制
5、我国各地纷纷推行政府雇员的核心原因在于(C)
A. 进一步扩大公务员队伍 B.弥补当前公务员制度的缺陷 C.引入一种新的竞争机制 D.缩减国家财政开支(9)上海市金山区委、区政府日前出台《金山区国家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试行),从2004年起,对本区国家公务员考核进行重大改革。按照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原则,不断树立公务员的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和诚信意识。考核内容上,将原来单一的述职考核改为履职考核、绩效考核和诚信考核三个部分。履职考核主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公务员一年来履行职务的情况,通过对处、科、员三个不同职级人员、不同标准的量化测评,从而建立公务员量化评价体系;绩效考核主要是通过对公务员在履行职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奖励,建立公务员褒奖激励体系;诚信考核主要是考核公务员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文明服务、遵纪守法等方面诚实守信的情况,逐步建立公务员信用服务体系。考核方法上,实行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强化平时考核。履职考核以年度考核为主,年中考核为辅,通过民主测评和综合测评,确定考核分值,绩效考核采用加分制,对完成重大目标任务的、有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的以及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加分;诚信考核实行扣分制,对政令不通、作风不正、工作不力、形象不佳、纪律不严的行为给予扣分。绩效考核和诚信考核以平时考核为主,建立个人电子档案,随时记载,季度汇总,年终定分。考核结果运用上,一是与目标管理奖挂钩。采用动态系数法,对不同职务(职级)的人员确定不同系数。当年获得优秀的考核奖上升30%;连续2年或3年取得优秀等次,分别上升一个或两个系数档次;连续2年基本称职的降低一个系数档次;不称职人员不发奖金,并降低一个系数档次。二是与集体荣誉挂钩,多人或集体获得荣誉的,按不同作用给予加分或奖励;反之,则集体扣分或扣奖金。
1、员工绩效管理的技术基础为(C)
A.工作分析 B.招募甄选 C.薪酬激励 D.考核反馈
2、案例中,金山区公务员的考核方式为(A)
A.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B.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级相结合 C.平时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 D.定期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3、上海金山区公务员的诚信考核属于(A)A.德 B.能 C.勤 D.绩
4、我国规定公务员考核的核心内容为(D)A.德 B.能 C.勤 D.绩
5、我国对领导成员以外的公务员的定期考核采取(C)
A.月度考核 B.季度考核 C.年度考核 D.三年期考核
(10)“区里的干部一般不敢随便得罪他们,不能说他们有能力想让谁上谁就能上,但他们确实有能力在需要由区人大通过投票决定干部任用时,不想让谁上谁就上不成,该区党政领导均对他们礼让三分。”南方某市区一位干部在接受调查时,对两位区人大代表作这样的评论。这两位“大名鼎鼎”的代表分别是其所在居委会的主任及居委会所属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是典型的地方实力派人物。基于地缘、血缘和共同的经济利益,他们所在的居委会及公司,都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而这两位区人大代表,就是其所在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的决策受利益集团的影响已经很深。这种影响不仅仅局限在人事任免上。调查显示,利益集团施加影响的方式包括:贿赂,个人关系网络,游说,求助于“精英人物”,通过主管部门及其领导,借助媒体呼吁,利用既定的规则、惯例或者直接诉诸法律,施压性集体行动,参与或操纵选举等。这些方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有合法的,也有不合法的。而影响的内容包括: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财政资金分配、财政税收、政策法规的制订等。
1、据威尔逊的观点,一种独立于政府之外,但又与政府具有紧密联系,并企图影响公共政策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或组织联合体,称(A)A.利益集团 B.议会 C.官僚制组织 D.公众
2、影响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的结构、行为及其结果的最为关键的环境变量为(C)A.管制机构和工会 B.政策团体和工会 C.利益集团和政策团体 D.利益集团和管制机构
3、利益集团最为重要的优势在于(D)
A. 主导政府决策和提供政策反馈信息 B.主导政策决策和提供技术咨询
B. 提供政策反馈信息和给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帮助 D.提供技术咨询和给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帮助
4、在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公共管理活动以及整体社会的良性发展过程中,利益集团的作用主要体现为(A)
A. 为其成员建立与政府有效沟通的渠道、政府的潜在竞争者
B. 为其成员建立与政府有效沟通的渠道、政策的推动者
C. 政府的潜在竞争者、公共管理的实施者 D.政策的推动者、公共管理的实施者
5、利益集团属于政府组织的(A)
A.外部环境要素 B.内部环境要素 C.动态环境要素 D.静态环境要素
(11)某局是一个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单位,为社会主义建设干了不少实事,政绩不凡,在公众心目中有较好的形象。局长在这个单位呆了近20年,从科员升科长,从科长升处长,从处长升局长。几年前他当了局的第一把手以后,很重视搞好与同事的关系,很能体贴部属的甘苦。他想,我能当上局长全靠老同事们的支持,只有给他们晋升提拔,才能对得起他们,才能维护自己的领导地位。于是,他多方努力,说通上级,打通关节,在局内增设了机构,多设了副职,使许多老同事、新同事得到了晋升。这样一来,这个局原来只有4个处,现在扩展为8个处;原来每个处辖3个科,现在扩展为5—6个科;原来每个处(科)只设2—3个处(科)长、副处(科)长,现在扩展为5—8个处(科)长、副处(科)长。有一个处,正副处长共8人,群众戏称为“八大处”;有一个科有正副科长5人,群众戏称为“五官科”。这个局长原以为这是一种巧安排,即照顾了老同事、老部属,又加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人多好办事,工作一定能更好地开展。而实际上事与愿违:由于机构臃肿,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互相扯皮,办不成事,这位局长吃了苦头,这个局的工作也受到挫折。
1、此案例具体体现了(B)
A.帕金森定律 B.彼德原理 C.科斯定律 D.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2、案例中局长在局行政组织建设中违背了(A)
A.精简、统一、编制立法原则 B.公平、正义、统一原则 C.精简、公平、编制立法原则 D.精简、统一、正义原则
3、刻画和描述组织结构的维度主要有(D)
A.单纯性、结构性和分权化 B.单纯性、分权化和正规化 C.复杂性、结构性和集权化 D.复杂性、正规化和集权化
4、当前公共组织的总体趋势是(D)
A.扩大规模、增加层次、缩小幅度 B.扩大规模、精简层次、扩大幅度 C.缩减规模、增加层次、缩小幅度 D.缩减规模、精简层次、扩大幅度
5、决定组织结构类型的基本变量为(A)
A.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B.管理幅度和管理结构 C.管理结构和管理程序 D.管理层次和管理程序
(12)英国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以后,英国保守党政府推行了西欧最激进的政府改革计划,开始这种以注重商业管理技术,引入竞争机制和顾客导向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商业管理技术在英国公共部门的引入始于1979年,并以雷纳(Rayner)评审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出身于私人部门的雷纳在内阁中主持一个项目小组,负责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进行调查评估;1983年“财政管理创议”启动,建立起一个自动化的信息系统来支持财政管理改革。1987年著名的《下一步》报告(全名是《改变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动方案》),提倡采用更多的商业管理手段来改善执行机构,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该报告指出:长期以来,缺乏真正的压力以迫使政府机构改善绩效,提高工作效率;以往所重视的是标准化的程序而忽视公共服务的提供;白厅注重的是高级文官的政策咨询功能而非管理功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报告建议把整体的部(委)分解成若干机构,这些机构在主管的部(委)的政策指导下,履行公共服务和有效管理的职责;以管理主义的技术和程序培训职员,并且所有活动都是在一位高级主管的领导下进行。“下一步”机构的创立一开始是零碎的,但发展迅速。“新公共管理”的顾客导向和改善服务的特征,特别明显地体现在1991年梅杰政府的“公民宪章”的白皮书上,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这一特征则明显地体现在1979年以来英国公共公司以及公共机构的私有化浪潮之中,也反映在1992年梅杰政府的“为质量而竞争”的政策文件上。这些措施促使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公共部门接受市场检验;各公共部门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为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展开竞争,尤其是通过公开投标,赢得竞争并提供优质服务的单位才能生存与发展。
1、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B)
A. 公共经济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 B.公共行政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 C. 公共服务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 D.公共责任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
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主要为(D)
A. 产权理论、演化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B. 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C. 演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3、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最明显的动因是(D)
A.政府和社会的需要 B.政府和财政的需要 C.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D.财政和经济的需要
4、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初期的改革对象主要是(A)
A.政府内部管理模式和方法 B.公共部门私有化 C.公共服务代理化 D.建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伙伴关系
5、《下一步》报告的核心思想为(C)
A.政府职能扩大化 B.政府职能减弱化 C.政府职能代理化
D.政府职能合理化
第二篇: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题【共l题,20分)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
2010年上海市强调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提高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2010年该市公务员招收70%需要有基层工作的经历。广东省也加大从基层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计划到2012年,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应全部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四川省也于2010年初规定,省级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原则上应有2/3左右的录用名额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人员。并且,上海市将进一步扩大从优秀村干部和居委会干部中录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市公务员管理部门要求设村的乡镇拿出一定的职位,专门招录任职三年以上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符合条件的选聘到村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有条件的街道经批准可从符合条件的居委会干部中招录街道机关公务员,把熟悉基层、了解民生的基层干部选用到合适的公务员岗位上。
上海市市将建立“先选调、后招录”选拔机制,推动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在每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前,本市将组织开展全市公务员选调交流工作,市级机关、区县机关一般先从区县、机关、乡镇(街道)机关等基层单位选调,一般按从一线专业岗位到综合管理岗位,从基层单位到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公务员内部选调交流。
此外,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有计划组织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其中市级机关中担任处级领导职务,以及市级综合部门的公务员,任职前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将在三年内有计划地被安排到区县或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锻炼。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每年组织一批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各区县、各部门也将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本区县、本 部门公务员基层锻炼计划。
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还将对部分职位推行聘任制:各级机关中经济、金融、信息、规划等特殊专业技术职位,将部分通过公开招聘或直接选聘的方式,选拔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社会组织的优秀人才任职,实行合同管理。
试分析案例中体现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及其效果。
要求: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13年1月题目
案例中主要体现了我国公务员的招募、任用等方面的动向。(5分)
具体如下:其一,公务员招募时面向基层,由逐步扩大有基层工作经验人员的参考比例到全部从基层工作人员中考录。其二,录用时注重向扎根基层、熟悉基层、了解民生的基层干部,尤其是“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倾斜。其三,做好选调与招录相结合的公务员选拔机制,推动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其四,在公务员任用方面,推进公务员的基层锻炼计划,要求增加公务员的基层工作经历和体验。其五,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特殊职位,引入聘任制,实行合同制管理。(10分)这些新动向有利于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于部培养选拔链;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解决公务员队伍来源比较单
一、结构不尽合理等迫切问题;有利于加强在职公务员的基层工作体验;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一流人才到基层去,熟悉基层、了解民生、锻炼成长;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进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5分)
义务教育真正免费了
自2007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将全部免收学杂费,同时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将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即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8年秋全国城市也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这样一来,多年来我国义务教育由消费者承担部分成本的现象终于解决了,义务教育终于实现了国家买单。
请分析案例中体现的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
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我国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是资源配置,即公共财政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义务教育即国民基础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或服务,它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因此,义务教育应主要由政府来提供。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和国家对育的重视,国家分步骤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生免收学杂费,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买单充分体现了公共财政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职能。(15分)
我国公共财政还有一重要职能就是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的绝对差异和不公平是存在的,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可以完成收入的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国家实行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活费,正是公共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的侧面反映。(5分)
山东省出台《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
山东省教育厅于2009年12月11日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主要规定如下:
每个学科每个单元可进行一次学科单元测验。小学不组织期中考试。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由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由省教育厅组织,同级教研机构命题。普通高中各门课程按模块设置,采用学分管理,实行模块考试和学分认定考试。高中三年级下学期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可统一组织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规定》鼓励采用开卷考试、实验操作、听力测试、辩论、情景测验、成果展示、小论文以及面试答辩等多种考试、考查方式。《规定》要求考试成绩应单独反馈给学生,并及时准确记入学生成长(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排队并公布名次,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地区、学校排队并公布名次,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或奖惩教师和学生的主要标准。
《规定》要求严格规范各种学科竞赛、考级等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举行和变相举行选拔性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任何统一考试、竞赛或其他考级考试等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照自愿原则参与社会证书、等级认定考试所获得的奖励与证书不得作为刚性指标量化赋分与升学挂钩。普通高中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与学科竞赛有关的有偿补习、培训辅导等活动。普通中小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除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以外的任何考试和培训。
试分析此项政策针对的问题是什么?该项政策实施有什么意义?
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分析参考:
政策问题:
这项对省域内中小学校考试类别、考查形式、考试结果呈现、考试结果运用、考试管理等的政策规定,折射出普通中小学校学生评价和考核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考试过于频繁,学生学业负担过重;(3分)片面追求选拔性学生评价,忽视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3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奥数、英语以及各种各样的竞赛、等级和证书考试,成了学生和家长的又一大负担;(2分)存在着以学生分数评价教师和学校的现象。(2分)
实施意义:
该项政策如果得到很好地落实,可以加强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优化考试的命题与方式,控制考试的规模与次数,促进正确运用考试结果,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
从而进一步拉动考试改革和学生评价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发现、改进矫正、激励导向功能,引领学校、教师、家庭、社会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质量观、人才观,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命体验,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快乐成长、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10分)(此部分阅卷教师参考此答案,酌情给分,不要求和参考答案完全一致)
我国实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绩效工资制度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底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会议指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对于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实施。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把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同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经费管理紧密结合,注意研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积极稳妥做好工作。要按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确保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落实到位。
请结合案例及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实际,分析此项公共政策针对的政策问题是什么? 并谈谈在执行此项政策时应注意什么?
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1、针对的政策问题: 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尚未实现,影响了教育事业发展。(3分)
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问、区域间教师工资差距不断拉大,教师流动加剧,义务教育的发展校际问、区域问越来越不均衡,严重阻碍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和均等化进程。尤其是如何保障农村地区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问题越发凸显。(3分)同时在城镇不少中小学校存在着乱收费的现象。(2分)
一些中小学校内部激励机制不到位,论资排辈,收入分配上没有向一线教师倾斜,教师干活没有积极性,急需建立以岗位业绩为核心的分配、任用机制。(2分)
2、政策执行时应注意:
国家财政所负担的比例和地方财政配套的比例一定要落实到位,要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距,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3分)
将整个政策的执行置于非常公正、公开、透明的监督环境当中来。(2分)
指导中小学校建立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的具.体方案,一切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目的。(3分)做好政策解释工作,政策执行中的校际、地区交流工作。对政策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评估。(2分)
分析参考
案例一:
分析参考:
针对的政策问题:
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尚未实现。
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区域间教师工资差距不断拉大,教师流动加剧,义务教育的发展校际间、区域间越来越不均衡,严重阻碍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和均等化进程。尤其是如何保障农村地区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问题越发凸显,同时在城镇不少中小学校存在着乱收费的现象。
一些中小学校内部激励机制不到位,论资排辈,教师干活没有积极性,急需建立以岗位业绩为核心的分配、任用机制。
政策执行时应注意:
国家财政所负担的比例和地方财政配套的比例一定要落实到位,要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距,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将整个政策的执行置于非常公正、公开、透明的监督环境当中来。指导中小学校建立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的具体方案,一切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目的。
做好政策解释工作,政策执行中的校际、地区交流工作。对政策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评估。
案例二: 分析参考:(1)说明公共政策规划的原则主要有: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和优化原则。
(2)可侧重某一个原则,分析这一政策的价值和实际意义。公正原则:体现对弱势群体即农村中小学生的关注。
受益原则:义务教育是公共物品,保障公共物品的充足、高质量的供给有很强的外部效应,有助于国民素养的提升和推进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历程。
系统原则:考虑城乡差异、逐步推进。
权变原则和优化原则: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案例三: 分析参考:
公共政策具有公共性、利益选择性、目标指向性、权威约束性、功能多极性、动态稳定性等。由于政策系统环境的复杂多变,政策的制定时不可能尽善尽美,在实施中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正效应,也有可能带来负效应,政策功能多极性不容否认,所以北大推出该项政策引发了诸多争议。支持这看到其可能带来的正效应,如推进人才选拔模式的改革,反对者看到可能带来的负效应,例如权力寻租和由此带来的教育不公平。
公共政策执行有一个宣传、分解、实验、全面实施的过程。对于公众的诸多质疑,北大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政策执行的公开、民主化进程,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和评估。完善校长推荐程序,把自主招生程序置于阳光下,确保自主招生程序透明、公正,确保校长谨慎行使推荐权。如果自主招生的诚信被社会逐步认可,公众对校长推荐学生上北大的质疑声音也许要小得多。
此外,还要系统考虑影响政策执行的诸多因素,例如,教育诚信机制的建立、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公平的期望、政策执行人员的专业素质、政策执行中的沟通与交流因素等。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断完善。
总之,在政策制定中应渗透权变的思想,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施的效果对政策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从而使政策更全面和周到。
案例四: 分析参考: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募、甄选与录用、考核与激励、薪酬与福利、培训与开发等方面。案例中主要体现了我国公务员的招募、任用等方面的动向。
具体如下:其一,公务员招募时面向基层,由逐步扩大有基层工作经验人员的参考比例到全部从基层工作人员中考录。其二,录用时注重向扎根基层、熟悉基层、了解民生的基层干部,尤其是“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倾斜。其三,做好选调与招录相结合的公务员选拔机制,推动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其四,在公务员任用方面,推进公务员的基层锻炼计划,要求增加公务员的基层工作经历和体验。其五,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特殊职位,引入聘任制,实行合同制管理。
这些新动向有利于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解决公务员队伍来源比较单
一、结构不尽合理等迫切问题;有利于加强在职公务员的基层工作体验;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一流人才到基层去,熟悉基层、了解民生、锻炼成长;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进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案例五: 分析参考:
存在主要问题:其一,信息公开主体的工作不到位。使群众获得政务信息的渠道不畅。其二,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比较差。其三,在信息公开方式上有避实就虚的问题。案例中徐先生找不到有关居住地附近幼儿园的办学及招生信息,正反映了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的情况。
可采取的对策:第一,信息公开主体应加强责任意识,转变观念。第二,信息公开主体应明确职责,落实行动。第三,信息公开主体应规范行为,依法行事。第四,信息公开主体应加强网站建设,提高效率。第五,信息公开主体应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公众参与。
尤其是教育这种关系到千家万户利益的行业,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更应该做好信息发布和公开工作。
案例六: 分析参考:
公民知情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对政府工作、政府有关活动进行了解和获得相关资料的权利。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行政机关通过公众便于接受的方式和途径公开其政务运作的过程,公开其有利于公众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公众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
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对推进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建设民主、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保证政府决策公正,遏制行政腐败;可以促进公民参与行政,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可以简化行政运作环节,提高服务质量。
“教育改革和发展”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属于重要的政府信息。公开未来十年内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任务,面向公众征求对《规划纲要》具体条款的意见,这充分反映了我国政府服务、沟通意识的增强。
面向公众公开重要的教育信息,充分听取大家对各阶段教育的需求、期望和对《规划纲要》具体条款的建议,有利于共同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真正管用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利于推进教育决策的公正和促进教育的科学发展;有利于促进全民参与教育讨论,保障公民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知情权;有利于提高政府面向公众提供教育服务的质量。
第三篇:管理学案例分析题_文档
案例分析题(题目有些省略):
案例一: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佣了15万员工...他们在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问题:1.本文主要体现了什么管理理论?是谁提出来的?2.这一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有哪些?3.这一管理理论主要有哪些内容?4.你如何评价这一管理理论?
答:1.科学管理理论,泰罗. 2.这一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主要有:(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管理。3.(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4.参考:(1)科学管理理论是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将管理由对单一个体的管理发展为对群体的管理.通过培训员工,统一生产工具,科学地分析员工的动作来规范作业方法,制定有激励性质的工资制度及实行完善的监督制度等方法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2)泰罗认为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人员和员工双方实行重大精神变革,将注意力从盈利的分配转到增加盈利上,用友好合作代替对抗.使员工能安心于自己的工作,以期望与工厂主共同富裕.在剥削是本质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一思想的传播缓解了老板与工人间的矛盾,所创造的大量利润除给工人增加少量外全部被老本占有.另外,该理论认为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只关心自己的收入.在管理上对工人的个人问题不够关心.案例二:虹光公司面向市场优化企业组织机构...生产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SDH同步数字传输光端机...问题:(单选)1.虹光公司推行事业部制的主要目的是:(D提高管理效率)2.把科技人员推向市场,最可能出现的灾难性问题是:(D企业长远科研项目停顿)3.对虹光公司的组织创新效果的评判,以下哪一点不甚正确:(B无显著经济效益)4.虹光公司的事业部建成后,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是:(D协调各部门的难度加大)5.“一厂多制”最合理的理论概括是:(A多种经营体制的互补)
案例三:被欧洲人称为“天才”的经营者卡尔森...不过也针对他做出了一些监督、约束的规定和措施。问题:1.结合案例分析领导合理用人的艺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结合案例分析管理人员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北欧联航的董事们具有很高的领导水平,尤其在用人方面。(1)科学用人:知人善任、量才使用;(2)适当控制:用人不疑与监督控制相结合;(3)用人所长,全面考察。2.要注意全面了解,使管理人员能真正发挥长处,限制其短处,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般说来,应具备下列条件:(1)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品德修养等方面;(2)知识素质,包括广博的知识面、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3)能力素质,包括筹划、分析、决断、组织、协调、表达等多方面能力;(4)身体素质。
案例四:优秀企业家马恩华是河北省保定棉纺厂厂长...被誉为“社会主义企业家”。问题: 1.马恩华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他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带动职工,那么领导的影响力都包括哪些方面呢?2.案例中提到了马恩华以情动人,激励职工的事例,主要是运用了精神激励方法,请问,目前企业经常采用的精神激励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1.有法定权力,即权利性影响力(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等)和自身影响力(品德、学识、能力、情感)两方面组成。2.目前企业经常采用的精神激励方法主要有:(1)目标激励法。目标是企业及其成员一切活动的总方向。企业目标有物质性目标,如产量、品种、质量、利润等,也有精神性的目标,如企业信誉、形象、文化,职工个人心理方面的满足。(2)环境激励法。据调查发现,一个人人相互尊重、人际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能够激励职工安心工作,积极进取。(3)领导行为激励法。根据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报酬引诱及社会压力下的工作表现,仅能发挥个人工作能力的60%,其余的40%有赖于领导者去激发。(4)榜样典型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有了榜样,职工就会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从榜样成功的事业中得到激励。(5)奖励惩罚激励法。奖励和惩罚得当,有利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批评或惩罚是一种负强化的激励。
案例五:张宏伟是宏利服装公司的人事经理...批评她考虑不周全。问题:(单选)1.你认为新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D她忽视了各层次员工的需求不同的事实)2.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你认为设计人员的主导需求和一线工人的主导需求有何不同?(B大多数一线工人更关注报酬,因此他们的主导需求是生理需求)3.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张宏伟对于需求层次理论的理解错误最可能是:(B她认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是独立发挥作用的)4.张宏伟对于这种结果很苦恼,为此她请教了一位资深顾问,如果你是这位顾问,你认为下列做法哪个更可取?(B停止该计划,采用调查表调查各层次人员的需求情况,以及他们对于新计划的评价)
案例六:假设你是某公司的经理…A给这个年轻人安排一项重要工作,让他向其他职员证明他的能力。B疏远这个年轻人,接近其他职员,以证明你是公平对待每个人的。C重新评价这个年轻人的能力和潜力,据此决定下一步应该怎样做。D不理会小道消息,继续现在的做法。问题:请你从这四种方案中选择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提示:任一选项都可以,只要能围绕所选项并能联系所学理论就可以.如D, 不理会小道消息,继续现在的做法.1,领导是领导者将组织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其中需要对组织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运用,对全局进行规划与控制.这时他需要一个或多个得力助手,当他发现友人符合他心目中要求时,就要重点培养,多一些指导和关心就是理所应当的.不能因为有小道消息就轻易地放弃自己的想法.2,领导的影响力表现在两个方面,当他运用法定权利实行自己的策略时,还应当充分运用自身影响力时其行为得到广大职员的认同,这样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比如通过与其下属的交流,让他们认识到这个年轻人的优点,期望大家能支持他的工作,以消除员工间产生的不满情绪.3,组织内部存在冲突是正常的,领导对某一人过于关心也会引起别人的不满,作为管理者要正确对待这一事情,使冲突能够合理消除.如:让这个年轻人明白现在的情况不利于组织和他个人发展,教育他在工作中与同时和谐相处,尊重老同志,使大家能接受他并认同他的工作.案例七:某市“宇宙”冰箱厂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刘听了仍不明白,难道是书上讲错了吗?问题:1.企业中应如何设置组织结构?到底应该“因事设人”还是“因人设事”?2.你认为王教授的建议是否合适?3.你怎样看待小刘的疑问? 答:1.企业设置组织结构的原则。依据教材上的观点,企业设置组织结构应坚持以下原则:目标任务原则;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工协作及精干高效原则;适宜的管理幅度的原则;统一指挥和权力制衡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依据 组织结构设置的目标任务原则,应坚持因事设人,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设岗位、设职务,配备适宜的管理人员。但是,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适应企业目标任务的要求,对职务结构进行调整,对人员进行调配,也是对组织结构设置原则的灵活运用。2.王教授的建议比较合适,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如王教授所说,理论应该随着管理环境以及管理实际的需要而改变。3.关于小刘的疑问。刘刚刚大学毕业,没有实际工作经验,难免事事唯书为上,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案例八:(情形1)我国的永久、飞鸽自行车都是国内外久负盛名的优质产品„(情形2)20世纪80年代初„问题:1.案例反映了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组织外部环境主要有哪几类? 2.案例 中涉及的是哪种环境?3.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有哪些? 答:1.组织外部环境主要包括:(1)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职业结构、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国家历史和文化传统.(2)政 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3)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国民经济结构,生活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4)科学技术环境。它主要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国家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人才等。(5)文化 教育环境。主要包括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种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6)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2.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3.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社 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作用。社会外部环境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具体的要素环境直接地决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2)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作用。社会外部环境作为外在条件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限制和约束作用。(3)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作用,如习俗观念或民族文化对组织活动的影响。
案例九:海南省海口罐头厂的工人们公认厂里有三个大能人…成为推动企业前进的杰出“三套车”。问题:1.什么是领导班子?领导群体的素质取决于哪些方面?2.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应该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3.本案例中突出体现了领导班子构成中哪种结构?试简要分析。
答:1.领导班子就是在一个最高领导统帅下具有一定结构,一定层次的领导集体。领导集体素质,首先取决于集体中各个体的素质。其次,还取决于群体结构,即内部成员的构成。2.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年龄结构。领导群体的年龄结构,应以中老青的梯形结构为好。(2)知识结构。一个领导群体中要有合理的具有不同知识水平的成员的配比组合。一般而言,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有较多的专业知识;综合部门、高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3)能力结构。能力结构,就是整个领导班子拥有的各种能力的比例情况。在组建领导班子时,要按照能力互补的原则,把具有各种能力特长的干部配合在一起,组织成领导能力齐备而又高强的领导班子。(4)专业构成。专业构成是指领导集体中各类专业成员的配合比例。领导群体的专业结构,不只是自然科学方面各类学科的知识、技能,还包括社会科学方面各种专业知识。管理科学知识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能力结构。王光兴是“思想型”、“组织型”干部,属于“帅才”,郑子龙和柯兰亭是“实干型”干部,属于“将才”,将帅搭配合理,分工恰当,充分发挥了班子整体的作用,达到了1+2大于3的效果。
案例十:法国统盛.普连德公司是一个生产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放射线和医用电子仪器的大型电器工业企业。问题:
1、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有哪些?
2、结合案例谈一谈你对集权体制、分权体制的看法(优缺点比较)。
3、既然是分权体制,集中大权利和派出管理控制员的做法是否有违分权精神? 答:1.标志有:(1)决策的数量。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数目越多,则分权的程度越高,反之亦然。(2)决策的范围。组织中较低层次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则分权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3)决策的重要性。若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越重要,影响面越大,则分权程度越高;反之亦然。(4)决策的审核。组织中较低层次作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低,分权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2、企业采用集权体制还是分权体制,主要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集权和分权体制本身没有好坏之分。(1)集权的优点:规模效益、总部战略保障、高级人才的放大使用、降低组织成本等;缺点:官僚主义、降低效率、影响创造力、高层次人员能力影响大、下级抵触等;(2)分权的优点:充分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1+1大于2的效果等;缺点:产生诸侯割据的现象,效益差的愿意紧跟总部,效益好的希望独立,总部对下级不易控制等等。
3、抓大权,分小权和派出管理控制员的做法并不违背分权的精神,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分权制度的最佳效果。(1)限制分权的缺点(2)发挥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优点(3)通过有力的控制保证分权优越性的体现.案例十一:保罗在1971年从美国中西部的一所名牌大学拿到会计专业的学士学位后„在那里他的领导方式显示出很好的效果。问题:(1)保罗作为一位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什么?(2)这个案例更好地说明了领导的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为什么?(3)保罗在纽约取得成功的策略,为什么在达拉斯没能成功?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保罗的权力主要来自法定权力,部分来自自身影响力,譬如在能力、情感等方面。(2)此案例说明了领导的权变理论。因为保罗同样的领导方式,随着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在纽约和新泽西取得了成功,在达拉斯却失败了。(3)保罗在达拉斯没能成功,其影响因素大致有:①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法,未能让员工了解。②用人方面欠妥,人员更换频繁。③社会环境原因。譬如达拉斯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情况。
案例十二:上海大众在从事轿车生产时„这种生产管理方式就是被称为“逆向型”的生产管理方法。问题:(1)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2)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从上海大众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看,全面质量管理应该如何实施和运用?
答:(1)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二是全过程质量管理。①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就是把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调动起来,不断提高每个人的质量管理素质,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必须参与到企业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做到“质量工作人人有责“。②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企业必须对产品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3)首先,应分析上海大众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以及特点,如质量管理部门的设置,“逆向型 ”产品生产管理流程等等。其次,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来分析上海大众成功的主要原因。
案例十三:上海印染工业公司是我国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企业效益大幅度提高。问题:(1)上海印染工业公司所运用的预测、决策方法是什么方法?(2)这种方法的特点有哪些?(3)上海印染工业公司对这种方法的应用有哪些成功和不足之处?
答:(1)特尔菲法。(2)特尔菲法的特点:①匿名性。特尔菲法采用匿名函询征求意见,克服了专家之间因名望、权利等带来的心理影响,可以保证各成员能独立地作出自己的判断。②多轮反馈。通过多轮反馈可以使成员充分借鉴其他成员的意见并对自己的意见进行修正。③统计性。对专家意见的分析多采用统计方案,体现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特点。(3)成功之处:①预测题目的选择具体、明确,适合实际的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②专家的选择范围广、涉及面宽,具有代表性;③调查表问题设计的明确、有针对性。不足之处:①第二轮反馈采用座谈会的方式有违匿名、函询的原则,容易对第三轮及以后的反馈产生不好的影响。②专家的人数较多,使分析工作繁重,容易出现失误。
案例十四:仓促上阵的新车间主任:张东升是平山矿业公司露天矿机修车间的一位维修工…问题: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张东升具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答:张东升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业务知识等方面具有优势。在决策、组织协调等方面存在不足。单选:1.造成张东升被提升为主任后头几天混乱的最主要原因是:(B.他还没有认清干部与工人所应担当角色的不同)2.优秀基层干部的主要特征是:(C.发挥好计划、组织、领导、监控等管理功能)3.基层的和高层的管理工作在性质上的主要差别在于:(以上两点都属于基层和高层管理的主要差别)4.事已至此,张东升师傅的当务之急是:C.先认真思考一下车间主任的工作要求,明确新岗位的责任与权力5.张东升的上级领导当前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A.对张东升进行上岗培训,并对他的工作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案例十五:正如90年代的许多企业那样,澳洲国家银行„问题:(1)管理人员培训主要包含哪些内容?(2)澳洲国家银行重点是在哪些方面进行管理人员培训的?(3)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答:(1)一般而言,管理人员培训应包括下述几方面的内容:①业务培训。管理不可能脱离实际业务内
容,熟悉业务知识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之一。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由于现代科技及其应用的快速发展,管理者也必须不断更新技术,把握本专业发展动态,增强管理的前瞻性。②管理理论培训。管理者只有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才能进行科学的管理活动。对任何层次的管理者来说,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都是必要的。③管理能力培训。管理者管理能力的高低是决定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通过科学的培训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④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管理能力的发挥必须借助于管理者身心素质来实现,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可借助于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通过科学的培训而形成。(2)领导能力、业务方面(银行战略)、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方面。(3)在职培训的形式主要有:①职务轮换,即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职务。②临时职务,当组织中某个主管由于种种原因而使某个职务在一定时期内空缺时(组织也可有意识地安排这种空缺),则可考虑让受培训者临时担任这项工作。③委以助手职务,即安排有培养前途的管理人员担任主管领导的助手,使其在较高层次上了解并通过授权参与各项高层管理工作。
案例十六:某内燃机零部件总厂从1987年开始推行目标管理(MBO)„问题:(1)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2)目标管理有什么优缺点?(3)增加和减少员工奖金的发放额是实行奖惩的最佳方法吗?如此之外,你认为还有什么激励和约束措施?(4)你认为实行目标管理时,培养完整严肃的管理环境和形成自我管理的机制哪个更重要?
答:(1)①MBO中的目标应简明扼要,并尽可能量化,这样便于评价目标实现情况。目标的内容不宜太多,应突出重点。案例中的企业通过把部门目标分为必考目标(控制在2—4个)和参考目标,这样便于集中精力抓好主要问题和关键目标。目标要有挑战性,案例中的企业要求在制定部门目标时必须高于企业总目标正是贯彻这一原则。②在目标分解过程中,强调员工的参与,强调上下级之间的共同协商。这样既保证了目标的可行性,也有助于激发下级和员工的积极性。③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强化员工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这样有助于充分调动各部门及每一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热情,充分挖掘潜力。但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督与信息反馈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当部门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及时了解情况并加以解决。该企业建立“工作质量联系单”和“修正目标方案”制度,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④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同时还要注意及时反馈评价结果。(2)案例中的企业通过多年实践表明,目标管理改善了企业经营管理,充分发挥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了企业潜力,提高了企业素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绩效。但是目标管理也有不足:①目标制定过程费时、费力,如果协调不好,反而会影响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目标管理的效果。②企业员工素质高低会影响目标管理的实施,如果企业员工素质水平较低,就会影响目标管理的效果。③在上下级或部门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要有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好要有明确的制度加以规范和提供保证,但这往往是很难的。(3)计划期末必须进行目标成果评价,并根据实际绩效对不同执行者给予奖惩,以达到激励目的。该企业的做法是根据成果评定情况,增加或养活相关部门个人的的奖金发放额。应该说,这种做法是相对有效的激励措施,因为它将员工收入与绩效很好地挂起钩来。但这种方法不一定是最佳方法,因为一方面,奖金基数的确定很可能出现不合理现象;另一方面,有些部门或个人收入大幅度减少也会严重挫伤其积极性,尤其是在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导致目标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因此,除了增加或减少奖金外,企业还可以配合采取其他一些奖惩或激励措施,即对于完成任务较好的部门或个人给予荣誉称号等;或者给予晋级机会;或者给予培训机会等。(4)完整严肃的管理环境(比如完善的制度、有效的沟通等)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之一,但具备了这一点,并不代表企业管理水平或绩效水平一定就高。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够形成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机制,那么对于提高员工积极性、创造性,挖掘企业潜力,将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企业绩效也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所以,二者都重要,只不过发挥的作用不同。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在管理基础工作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就是比较重要的;如果管理基础工作做好了,寻求建立自我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变得更重要了。
案例十六:组织结构问题
某公司有高层管理人员5人,高层、中层、基层的管理幅度分别为5人、6人和10人…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向扁平式变化。
1、现在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能有效地管理(35)名中层管理人员。
2、导致该公司管理人员管理幅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工作能力的提高 授权范围的扩大 协调控制的加强)。
3、扁平式组织结构的优势是(有利于高层管理者接近基层
有利于调动下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案例十七:学习型组织问题
去年底,分析化验公司的经理们又汇聚一堂…问题:
1、学习型组织是由谁提出来的?
2、建立学习型组织所进行的五项修炼技能是什么?
3、通过案例你认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最根本要点是什么?
答:
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
2、五项修炼技能:(1)系统思考。为了看见事物的整体。(2)超越自我。既指组织要超越自我,组织中的个人也要超越自我。(3)改变心智模式。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4)建立共同愿景。愿景是指对未来的愿望、景象和意象。(5)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发展员工与团体的合作关系,使个人的力量能通过集体得以实现。
3、通过学习,适应变化。企业只有主动学习才能适应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
案例十七:陈华已经在数据系统公司工作了5个年头。…很对自己在公司的前途感到疑虑。讨论题:1.本案例描述的事件对陈华的工作动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哪一种激励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陈华的困惑?简述其理论内容。3.你觉得李江林的解释会让陈华感到满意吗?请说明理由。4.你认为公司应当对陈华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
答:
1、事件会对陈华的工作动力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因为对于陈华来说,他在工作中所获得的激励主要来自成就激励和创造性激励,而体现他的成就的重要表现或者说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薪水,当他感觉自己的因成就感而带来的自信受到打击,处境很尴尬时,一个有成就需要的人就会有很强的受挫感受,会影响其工作的动力。
2、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理论内容: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了一种激励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公平理论认为,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的报酬是否公平,个人主观地将自己投入(诸如努力、经济、教育等许多因素)同别人相比,看自己所得的报酬是否公正或公平。如果认为自己所获得的报酬不公平,就可能产生不满,降低产出的数量、质量,甚至离开这个组织;如果认为报酬是公平的,就会继续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上工作;如果认为个人报酬比认为的公平报酬大,则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该理论还指出,职工地某些不公平感虽然可以暂忍耐,但如果长时间维持,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3、这种解释不会让陈华感到满意,可以说没有什么作用。因为陈华需要的不是对这件事本身给出一个复杂或简单的理由,而是需要对这个事件所反映的深层次的问题给予解释,即长久以来以及今后自己在公司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的问题,李江华的解释只能使陈华理解为“在公司里你无所谓,只是非常普通的一个成员”,同时还透露了一个更加不好的信息,“公司非常需要编程分析员,你不是公司可以依赖的力量,你还不如一个新人”,那么赖以支撑其努力工作的力量就不复存在了。
4、如果重视老员工的作用,就不应当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公司有许多措施可以采取,最主要的是增加陈华的公平感。如果按照程序无法尽快增加陈华的薪水,那么就应该采用其他方式提高其成就满足感觉,让其心理状态至少感觉公平。比如职务提升、工作丰富化、委任陈华担任新聘人员的指导教师等等。
案例十八:三九企业集团是以健康产业、金融产业、信息网络产业为三大支柱产业…问题:
1、根据资料分析三九企业集团采用的管理体制是分权还是集权,试说明理由。
2、结合资料谈一谈您对集权体制、分权体制的看法(优缺点比较)。
答:
1、根据资料分析该企业采用的是在较大程度上分权的管理体制,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1)集团对子公司所管的内容更多的是宽泛的、表面的;(2)集团对子公司下放的权力是体现分权与集权的重要标志,如人事权、财务权、分配权等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重要部分在子公司;(3)集团对子公司的控制主要通过管理、经济效益、投资等方面来进行,企业真正的经营决策权在子公司。
2、企业采用集权体制还是分权体制,主要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集权和分权体制本身没有好坏之分;(1)集权的优点:规模效益、总部战略保障、高级人才的放大使用、降低组织成本等;集权的缺点:官僚主义、降低效率、影响创造力、高层人员能力影响大、下级抵触等;(2)分权的优点:充分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1+1大于2的效果等;分权的缺点:产生诸侯割据的现象,效益差的愿意紧跟总部、效益好的希望独立,总部对下级不易控制等等。
案例十九:IT公司最大的特色是变化快… 问题:
1、企业里哪些人需要培训?
2、在企业发展中,培训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
3、你如何看待朗讯公司的“管教一体”?
4、试比较利用外部培训力量和企业内部培训力量做培训各有什么利弊? 答:
1、企业里人人都需要培训,但根据朗讯公司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中有三种人特别需要培训:第一种是加入企业的新员工,培训的目的是让新人尽快熟悉企业文化的要求,教新员工一些做事的基本技能,例如如何在企业做方案,如何制定计划。此外,通过这种上岗培训还要告诉员工整个公司行政部门的结构和职能,让员工知道一些具体的办事程序。第二种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培训目的是让他们掌握担当更高职位的基本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对企业运行环境有更全面的了解。第三种是可以改进绩效的人,这种人可能是企业的一般员工,也可能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只要他们有改进绩效的可能,对他们进行培训就是必须的。例如,朗讯公司要求员工每年都要提交个人培训计划,这个计划根据自己能力与需求有差距的地方,再结合将来发展的需求而制定。朗讯公司对所有经理人员的培训也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即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工作绩效。
2、从世界各国企业的实践看,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员工培训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不仅因为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更因为它日益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具体说,员工培训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以下方面的作用:(1)衔接学校教育和工作需要,帮助加入企业的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熟悉企业的文化、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等,实现从“外部人”向“内部人”的转变。这正是岗前培训最主要的作用。(2)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和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我们知道,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日益迅速,企业人力资本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如果不对人力资源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培训,必然会影响创新步伐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企业竞争力。(3)员工培训不仅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措施,而且由于员工培训有助于满足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因而成为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从朗讯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员工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促进员工发展到更高的职位上,还可以提高员工适应变化的能力。所有这些对于员工个人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员工培训成为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成为企业留住人才和激发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
措施。
3、朗讯的培训师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内部的。但来自内部的培训师基本上都不是专职的培训师,而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朗讯在利用外力和内力做培训的比例大约各占50%。朗讯公司的“管教一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先进的培训机制。我们认为,这种机制具有以下方面的好处:(1)可以节约培训成本,毕竟请外部的培训师要比请内部人费用高。(2)内部人更熟悉企业业务流程、企业大环境,这样有助于满足培训需求,进而提高培训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培训都必须由企业内部人来承担,例如一些公共课的培训完全可以聘请外部培训师,而朗讯公司也正是这样做的。
4、正如第三题所分析的,利用企业内部培训资源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节约培训成本,二是更好地满足培训需求。除了这两方面外,内部培训还有其他一些好处:(1)内部培训的方式越来越丰富,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采取见习、副手、岗位轮换等方式,这些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实践中锻炼人;(2)内部培训往往可以提供一个好的内部交流、沟通的机会,这对于企业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内部培训也有不足,首先,内部培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近亲繁殖”的问题,不利于新思想、新知识、新理念的引入和传播。其次,并不是所有的培训都适合在内部进行,例如,有关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培训,还是由外部专家培训效果会更好一些。朗讯在注重利用内部培训力量的同时,并不放弃利用外部培训力量。与内部培训相比较,外部培训也有其利弊。外部培训有利方面包括:(1)提高新鲜知识,促进企业变革与创新;(2)可以提供更为系统的培训;等等。外部培训也有不足之处:(1)费用相对较高;(2)外部培训内容有可能偏离培训需求;(3)脱离实际。案例二十:当A·P·斯隆接受通用汽车公司时…总体资源的共享又为各事业部提供了发展机会。
问题:
1、斯隆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的?
2、由斯隆首创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主要有哪些特点
3、与通用电气公司首创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相比,事业部制有哪些优点?
4、企业选择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答:
1、企业实行多样化经营所带来的复杂管理问题。
2、一种分权式结构,在总公司领导下按产品、地区或市场划分建立事业部,并统一进行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各事业部相对独立经营、单独核算,自己设立自己的职能部门。总公司通过人事、财务和利润指标对事业部进行调控。
3、主要优点有:(1)权力下放,利于高层抓大;(2)各事业部独立核算,利于发挥积极性;(3)事业部之间的竞争,利于提高效率;(4)便于培训管理人才。
4、企业选择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需要具备下列条件:(1)产品条件。所负责的产品或服务能在本部门内独立完成,才能作为一个事业部单位开展活动。(2)市场条件。所负责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形成独立的市场和市场价格,同时市场比较稳定和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3)经营条件。所负责的产品或服务或管理职能能够分解后独立完成和实行独立核算制,这样才能准确地计算成本与收益,事业部经理才能发挥对利润的管理作用。(4)授权条件。事业部经理能够被赋予所必须的管理权限,如某些生产、销售、人事等权限。
案例二十一:陷于困境的的经理
王先生作为一名有能力的工程师,开创了一个小型生产企业。问题:(1)你认为王先生的问题是什么?(2)王先生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得到解决了?(3)授权将怎样帮助王先生呢?
答:
1、我认为王先生的主要问题是:所有的权力包揽无遗、事无巨细,这也是小型企业组织结构的特征。
2、王先生可以通过分权和授权来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王先生可以任命一些副经理或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来协助他开展管理工作。王先生也可以把一些日常管理工作的权力下放,自己则掌管大政方针和制订经营战略的权力。
3、王先生可以厂使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虽然这种形式也是以集权为特征的,但是至少王先生可以让职能部门为他具体落实管理细节,他主要是全局性的战略控制和监督。
第四篇: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举例
1、王先生作为一名有能力的工程师,创办了一家小型生产企业,拥有50名员工。公司实行一人管理体制。王先生制定所有的决策和计划,处理公司的所有业务。
尽管该企业的组织结构体系中,也设有办公室主任、人事主任、车间主管等,但是他们的职责就是每天向王先生汇报工作情况,并听取指示。
随着业务和规模的扩大,企业员工已增至150人。尽管他整天忙天处理企业日常事务,仍感到力不从心;他仍然习惯于过去的管理模式和领导方式,很少有时间去跟员工沟通,也根本无力去构想企业的发展。更何况,王先生的健康状况不佳。医生已提出警告:“你再这样下去,你的心脏病将复发,且难以治愈。”
试回答以下问题
王先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做?
答题思路:运用组织理论的授权理论,分析集权与分权的优缺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2、一年前,王星云出任天地茶社第二任社长。她以前是社员部部长,个人能力强,工作积极,而且认真负责,在她担任社员部部长期间,社员发展非常迅速。她认为茶社这样的社团不同于一般的学生组织和社团,不应该有官僚作风和等级区别,大家都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茶社各项工作。所以她出任社长后,茶社的所有活动,她都亲自过问或参加,如茶艺部的培训、财务部的收入与支出、社员部的社员联系、外联部的拉赞助、宣传部的对外宣传、组织部的场地租借和人员安排,乃至茶具的清洗和茶室的卫生打扫。
渐渐地,有些部长开始感到无事可做或者事情可做可不做,推一推动一动,积极性不高。王星云则觉得不少的部长做事拖拖拉拉,很多工作没有能够做到位,常常需要自己去加以督促。但尽管如此,搞活动还常常出问题,部长们的意见也不少。例如,在上月茶社举办的“XX高校茶艺大赛”总结会上,对于这次活动社员来得少,没有预期的效果,各部部长的发言如下:
社员部部长反映:“这次活动社员来得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宣传没有到位,另一方面是我们现在的社员缺乏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建议茶社设置比较完善的考核制度,记录社员出席活动的情况和对茶社的贡献大小,并根据结果给与相应的奖惩”
宣传部部长解释:“这次的宣传策划方案我们做了好几个,但外联部都认为投入太多,最后的方案是社长定的。尽管我和茶艺部的部长当初都说光这样做宣传是起不到效果的,但社长认为这样做就行了,我们也就这样做了。”
组织部长抱怨说:“这次场地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茶艺部事先没有跟我们讲清楚场地要求,二是因为社长原来跟我们说小剧场比较好,她跟剧场管理部门的人也比较熟,她会去联系的,所以我们一开始也就没有去联系场地,比赛开始前二天要准备布置场地了,社长才告诉我们没有借到。现在借场地还是比较困难的,社长又要求控制费用,所以我们能在二天内借到这样的地方而且布置好,已经很不容易了。”
茶艺部部长检讨说:“这次社员来得少,我应该负主要责任。我们平时举办的培训太少,没能让更多的社员懂得茶道表演,从而更多地培养社员对茶道表演和比赛的兴趣。希望社里能提供相应的条件,以便我们在以后增加茶道培训的班次,以培养更多的茶道表演人才。再者,也希望社长不要什么都做,要抓重点,并给各部门明确指派任务、提供条件。
外联部部长说:“我们社里经费较少,这次活动也没有能够获得较多赞助,一是因为社团影响力有限,使得商家不愿意赞助我们的活动;其次,这次活动所要拉的赞助也太多了,我认为有关部门的预算‘狮子开大口’,我们很难做到资金的保证;再者,外联部现在真正能够积极去拉赞助的部员就两三个人,尽管社长也帮我们去拉赞助,但力量还是有限。当然这次赞助少,也与本人以及部员谈判说服能力有限、跑的商家不够多有关。另外,我也觉得我们应该改变一下目前的状况。我认为:各部长要主动帮助社长减轻负担,是自己部门的责任要承担起来;社长应大胆放权给各部长,明确各部门所拥有的权力,同时允许各部门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吸引更多的部员参加社团的管理活动;茶社应经常举办一些茶知识与茶道方面的培训,以扩大茶社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社员。”
王星云默默无语地听着各部部长的发言,她也觉得自从当上社长以来,自己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社团的境况却越来越不如人意。同时她也很不解:为什么我为社团投入了这么多的精力,而且处处为大家着想,大家反而会对我有那些多的意见呢?
请根据材料分析:王星云吃力不讨好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答题思路:运用组织理论的集权分权的理论,分析王星云是否存在过度集权问题,以及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责权利分配方面是否存在问题;运用领导理论,分析王星云的领导类型,3、莫斯卡来公司生产主要为其他公司生产配件。该公司的高层管理当局长期以来力求保持一种松散的结构,并给予各单位管理者充分的自主权。在70年代中期,该公司拥有3万多名员工,员工们被组织到120个独立的企业中,每个企业都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但只设有一个工厂。莫斯卡来公司的宗旨是,使各单位保持小规模(不超过200人)以鼓励创新精神和将责任完完全全地落实到工厂经理身上。当某个工厂揽到了超过其能力所能处理的业务,莫斯卡来公司不是扩大该工厂的规模,而是重新配置这样的一套生产设施,开办一个新企业。这种结构在整个80年代运作得相当好,工厂经理们以接近完全自治的方式,大胆地扩展他们的业务。
但是,到了80年代,由于市场不景气,同时受扩张动机驱使的莫斯卡来管理者给公司带来10亿美元的新债务。然而,莫斯卡来公司并没有破产,其高层管理当局采取了断然措施,挽救了公司的命运。公司出售并关闭了近一半的工厂,将收回的现金用于清偿债务。留下的工厂都是最新、小型、高效、灵活的。到1985年,莫斯卡来公司的销售额得到了大幅度增长。
试回答以下问题
利用有关组织结构的概念,说明莫斯卡来公司在70年代的组织结构属于哪一种,为什么。莫斯卡来公司放弃官僚行政机构而设立结构松散的、独立的企业单位。这样做的优点是什么?
答题思路:从组织结构的类型分析,属于事业部制。事业部制的概念,优点。注意,结合给定的材料。4、2012年1月19日,柯达公司向纽约曼哈顿的美国破产法庭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破产文件显示,柯达登记资产51亿美元,负债68亿美元,在册员工1.9万人(十年前为7万)。
在胶卷时代,柯达曾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手中握有无数引领时代的发明专利,几乎成为摄影的同义词。
1997年以来,柯达市值从最高的310亿美元降至21亿美元。有人说,柯达是被数码技术打败的。的确,数码影像方便快捷、易于分享,为传统胶卷所不能比。但柯达正是数字摄影技术的发明者。早在1975年,柯达就发明了全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不过,由于担心数码业务可能冲击当时利润丰厚的胶卷业务,而把这种产品束之高阁。2003年起,柯达启动两次战略转型,未能扭转败势。
试回答以下问题
请以管理学理论分析柯达公司破产的原因和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答题思路:运用环境分析、计划、决策和创新等理论,结合给定的材料,来分析企业如何不断进取,提高管理水平。
5、新民钟表公司位于W市城乡结合部,约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是一个拥有1000人的国有中型企业。公司自50年代成立以来,有进辉煌的历史。进入90年代以后,全国手表行业中除飞亚达、罗西尼等少数几个企业经营情况尚好外,大多数企业经营状况都不好,新民钟表公司也出现了经济效益恶化的局面。市轻工局撤换了企业原领导班子,经过竞选,李茂盛担任了公司总经理。李茂盛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精简机构,把公司科室人员由80人精简到40人,加强了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新民钟表公司主要产品是机械表和机芯。经市场调查,机械表在国内市场已不受欢迎,全行业销售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公司年产机芯100万只,主要卖给香港的中间商,每个机芯的售价在12.60元-12.70元之间。由于没有达到约1000万只的经济规模,每个机芯的成本为12.50元左右,比同行厂家高许多。公司生产的低档机械表在省外根本卖不出去,在本省的市场占有率已由前几年的10%下降到了5%,并且其主要购头对象在农村。
目前企业实际上己处于亏损状态。李经理担心,一旦香港中间商停止订货,企业将陷人更大困境。公司经过多次研究,认为必须搞多角化经营。为此,公司在厂区外租了几间房和一块空地,开设了餐厅与卡拉OK厅,建造了钓鱼池和游泳池,井办起了一个“新民度假村”。公司还进入第一产业,办了养猪、养鸡、养兔场。
公司了解到在距公司100多公里的山区,许多农民开采铁矿砂非常赚钱。李经理通过亲自考察,并经全体员工讨论,决定开办新民铁矿砂厂。在征得有关金融管理部门同意后,公司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李经理在会上说:“当前公司严重亏损,机芯和机械表销售情况不好,资金极为短缺。我们每个职工一定要认清形势,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今天我动员大家集资自救,自力更生。我本人愿出1万元。希望同志们在保证生活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自愿集资,不要勉强。我们保证集资款的利率高于银行利息率。将来铁矿砂厂赢利后,再按资分红。尽快把铁矿砂厂办起来,就可以帮助公司解决当前发展的难题。”
在李经理的号召和带动下,仅两周时间,公司就集资100余万元。再从各车间抽调了得力人员,经过紧张的筹备,半年后新民铁矿厂就土法上马了。开工第一个月赢利40万元。李经理非常兴奋地说:“我们现在是一、二、三产业并举,农、工、商齐上,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我们的公司是大有希望的。”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不久土法上马的铁矿砂厂出了事故,山坡上的废泥浆由于堆放过多,流进了农民的庭院,冲毁了几间民房。环保部门勒令新民铁矿砂厂停产并处以罚款。由于地理位置不好,游客不多,再加经营不善,“新民度假村”也出现了亏损。公司的养殖业原来是由一个农大毕业生管理,但他认为公司没有发展前途,不久前离职而去。这使得李经理及公司陷入厂极度困难之中。
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李经理及公司陷入极度困难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答题思路:运用决策理论、从决策的过程入手进行分析。
6、某建筑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建筑龙头企业。总结企业成功的经验,许多管理人员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如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当地政府、银行的良好关系,几十年形成的固定客户和良好的信誉,良好的员工素质等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景气鼓舞下,公司确立了打破地区界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建筑企业的远景和使命。当企业树立这样的远景和使命并为之努力时,发现曾经作为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不在。例如,就在前不久,日本一家建筑企业在与公司谈判时,让公司在两天内给出一个项目的报价。由于公司没有既懂建筑专业又精通日语的人员,没有能够及时报价,很遗憾地没有抓住公司项目。
根据上述描述,请分析该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答题思路:结合给定的材料,围绕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各项因素,分析环境因素的变化,进而提出措施。
7、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怎么会值这个价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问题:请写出以上寓言故事的管理启示。(5分)
答题思路:从领导的概念、本质出发,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8、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问题:该民谣蕴含了怎样的管理喻意?
答题思路:运用控制理论进行分析,要做好事先、事中和事后的控制,防微杜渐。
9、小华是一名大三的学生。由于前几次全国英语四级考试他都未能通过,已经大三了,所剩时间不多,小华暗下决心:这次四级考试一定要好好准备,以保证顺利通过。
可是,令小华苦恼不已得是自己的学习效率非常低。比如背单词,基本上是背了后面忘了前面。自己兴致上来时,一天能背好几十个生词,但有时又一天连一个单词也背不下来。
就拿今天来说吧,因为是周六,没有课。昨天晚上小华想得好好的,今天要背50个单词。可是,今天早上小华一觉就睡到了9点多。起床后因为觉得脑子还不是很清醒,所以就先打开电脑,上网看看新闻。结果一上网,就在BBS和QQ上忙个不停。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一看已经12点半了,小华赶紧冲到食堂吃午饭。回到寝室,准备背单词。刚打开单词本翻了几下,讨厌的瞌睡虫又来了。小华本想坚持继续背单词,但无论如何也背不进去,直打哈欠。“先休息一下吧,精神好了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嘛。”小华自我安慰着,上床睡午觉了。
“哟,都4点多了,你还在睡啊?”原来是同寝室的同学回来了。小华赶紧起身,洗个脸,拿起单词本开始背单词。刚背了几个,肚子又开始咕咕叫了:晚饭时间到了,得先吃晚饭。
吃过晚饭,回到寝室,小华心想,白天已经浪费了这么多时间,晚上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刚想到这儿,就听到隔壁寝室一哥们儿叫道:“小华,过来一下!我们都等着你CS呢!”“这„„”,小华犹豫着:“去还是不去?”
“还是去吧,省得他们说我不够意思。不过要与他们讲清楚,过会儿有人可替,我就回来。”结果是这一打,就打到了近11点,寝室11点要熄灯,大家没法再打下去。小华心想:“看来今天是背不了单词了,那就明天吧,明天背它100个,一定要把今天的补回来!”
不过,当小华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反思时,发现今天的情况在过去也常常发生。为什么自己要做的事情很明确,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但还是常常完成不了呢?有些事情自己也知道不应该做,但为什么还是常常经受不住诱惑又去做了呢?
问题:案例中的小华为什么目标明确但是却常常难以实现,你觉得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能够帮助他克服这个问题吗?
答题思路:运用计划的基本原理,分析小华有了目标,但是计划是否制定、是否执行,是否有检查反馈。并提出建议。
10、理查德停车公司是一家小企业,其业务包含两项内容:一项是为晚会料理停车;另一项是不断地在一个乡村俱乐部办理停车经营特许权合同。这个乡村俱乐部要求有2~3个服务员,每周7天都是这样。但是理查德的主要业务来自私人晚会。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拜访那些富人或名人的家,评价道路和停车设施,并告诉他们需要多少个服务员来处理停车的问题。一个小型的晚会可能只要3~4个服务员,花费大约400美元。然而一个特别大型的晚会的停车费用可能高达2000美元。
尽管私人晚会和乡村俱乐部的合同都涉及到停车业务,但它们为理查德提供的收费方式却很不相同。私人晚会是以当时出价的方式进行的。理查德首先估计大约需要多少服务员为晚会服务,然后按每人每小时多少钱给出一个总价格。如果顾客愿意“买”他的服务,理查德就会在晚会结束后寄出一份账单。在乡村俱乐部,理查德根据合同规定,每月要付给俱乐部一定数量的租金来换取停车场的经营权。他收入的唯一来源是服务员为顾客服务所获得的小费。因此,在私人晚会服务时,他绝对禁止服务员收取小费,而在俱乐部服务时小费是他唯一的收人来源。
试回答以下问题
(1)理查德对私人晚会和乡村俱乐部的停车的控制问题各属于哪种控制?为什么?(2)事先、事中、事后控制三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题思路:从事先、事中、事后三种控制方法的概念出发,分析控制的类型(事后控制、反馈控制),三种控制类型的特点。
11、艾丽斯·约翰逊是布拉德利服装公司的人事经理,最近深深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所感动,认为可以把它们立即在公司内付诸实施。她欣赏这两种激励方法简单易用,并且觉得公司的工资水平在本行业中已是最好的了。她相信,公司应该集中在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上。
结果她说服了公司的执行委员会,着手制订了关于强调表彰、提升、更大的个人责任、成就并使工作更富有挑战性等各项计划。计划运转了几个月之后,她困惑了,发现结果并不像她期望的那样。
服装设计人员对计划的反应好像并不热情。有些人觉得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挑战性的工作了,他们的成就感已由他们超过销售定额实现了,给他们的佣金支票就是对他们的表彰,并且对他们来说,所有这些新计划都是浪费时间。裁剪员、缝纫工、熨衣工和包装工的感受是各种各样的。有些人随新计划的实行而受到表彰,反应良好;但是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是管理人员的诡计,要让他们更加拼命工作,而不增加任何工资。工会代表同后者的意见一样,公开批评这些计划。
反应是如此的悬殊,约翰逊女士受到公司最高层主管人员的不少批评,他们认为被一个过度热心的人事经理所欺骗了。在同该公司的管理顾问讨论这个问题时,顾问对约翰逊女士真正的意见是她对人的激励的观念想象得过于简单了。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约翰逊女士的方案失败的原因
答题思路:综合运用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以及“X--Y”理论、期望理论进行分析。
12、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家乐福上海20家门店6000多名一线职工的收入长期徘徊在全市最低工资线。数据显示,从1998年至今,家乐福上海职工的实际月收入增长了不到50元,而这期间上海的最低工资翻了3.45倍,上海人均GDP至少翻了3.09倍。可见,家乐福职工的工资表面上看似“原地踏步”,实际却在“逐年退步”。1998年上海家乐福职工最低税前工资是1150元,其员工收入不仅超过当年上海平均工资1005元,还超过了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那时候进家乐福是要开后门的。”
现在为了避免触犯法律的风险,家乐福在电脑计算职工工资时安装了一个程序,如果职工工资不到市最低工资,就自动采用最低工资。这个程序在日后家乐福制定职工工资时发挥了“托底”的重要作用。2008年和2009年,家乐福“严格遵守”中国法律,将公司员工最低工资牢牢定格在上海工资最低标准960元上。而2009年上海市的平均工资已经涨到3292元。目前在家乐福上海20家门店中,领着最低工资的职工多为营业员(又称理货员),这些员工数量占全体员工数量的30%。另外,保安和收银员的数量占全体员工数量的40%,他们每月的实际收入也仅为1160元左右。由此可以得出,家乐福目前近七成员工的收入徘徊在最低工资线上。2006年上海家乐福职工离职率匪夷所思地高达102%,2007年更是高达108.5%。许多人只做了几个月、甚至几天就走了。
试回答以下问题
请运用所学管理理论分析家乐福的员工薪酬管理
答题思路:从管理学的决策、计划、管理激励、有效控制等角度指出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
第五篇: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分析题举例
一.张平的困惑
张平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回首二十几年的奋斗经历,很为自己早年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日子感叹不已。想当初,自己和妻子都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微薄,尽管妻子精打细算,但一家人还是常常为生计发愁。后来,通过几年努力,终于考上并读完了成人自学考试的全部要求的课程,顺利获得了毕业证书。毕业后,通过招聘张平终于找到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在那段日子里,他以公司为家,忘我地为公司工作,很快他就被提升为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以至今天的生产部长,成为企业生产的总指挥。他的付出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的工资收入已经大大超过一般的小康家庭 的标准,在很好的地段上买了一套200多平米的房子,他的妻子几其亲朋好友也很为他的成就和地位感到骄傲,就连他自己在一段时间内也曾沾沾自喜过。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张平感到有些困惑:回想这二十几年的奋斗,虽然没白天没黑夜的干,但是自己并没有成就什么,仅仅是按照公司的计划去完成任务罢了。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企业的销售额连年下降,作为生产总指挥官的他很想在开发新产品方面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可是由于他在研发和销售方面并没有什么权利,而且他多次给企业领导提交的改革报告都犹如石沉大海,毫无音信。看来领导就压根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因此,张平有了“跳槽”的想法,想换一个职位不必太高,薪水能够说得过去,但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潜能的单位。但又一想,自己已经40有余,“调槽”又谈何容易? 案例思考题:
1、请运用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对张平所走过的历程中所体现的个人满足情况以及他目前的困惑做一分析。
2、如果张平有意“跳槽”到你所领导的公司,你同意接收他吗?
3、请说明在同意接收时,你准备在哪些方面、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吸引他?
二.保罗的领导方式
保罗在1971年从美国中西部的一所名牌大学拿到会计专业的学士学位后,到一家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芝加哥办公处工作,由此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9年后,他成了该公司的一名最年轻的合伙人。公司执行委员会发现了他的领导潜能和进取心,遂在1983年指派他到纽约的郊区开办了一个新的办事处。其工作最主要的是审计,这要求有关人员具有高程度的判断力和自我控制力。他主张工作人员间要以名字直接称呼,并鼓励下属人员参与决策制定。对长期的目标和指标,每个人都很了解,但实现这些目标的办法却是相当不明确的。
办事处发展得很迅速。到1988年,专业人员达到了30名。保罗被认为是以为很成功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
保罗在1989年初被提升为达拉斯的经营合伙人。他采取了帮助他在纽约工作时取得显著成效的同种富有进取心的管理方式。他马上更换了几乎全部的25名专业人员,并制定了短期的和长期的客户开发计划。职员人数增加的相当快,为的是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员工来处理预期扩增的业务。很快,办事处有了约40名专业人员。
但在纽约成功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在达拉斯取得成效。办事处在一年时间内就丢掉了最好的两个客户。保罗马上认识到办事处的人员过多了,因此决定解雇前一年刚招进来的12名员工,以减少开支。
他相信挫折只是暂时性的,因而仍继续采取他的策略。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又增雇了6名专业人员,以适应预期增加的工作量。但预期中的新业务并没有接来,所以又重新缩减了员工队伍。在1991年夏天的那个“黑暗的星期二”,13名专业人员被解雇了。
伴随着这两次裁员,留下来的员工感到工作没有保障,并开始怀疑保罗的领导能力。公司的执行委员会了解到问题后将保罗调到新泽西的一个办事处,在那里他的领导方式显示出很好的效果。
问题:
1.保罗作为一位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2.这个案例更好地说明了领导的行为理论,还是领导的权变理论?为什么? 3.保罗在纽约取得成功的策略,为什么在达拉斯没能成功?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三.一次重大的人事任免
某钢铁公司领导班子会议正在研究一项重大的人事任免案。总经理提议免去公司所属的、有2000名职工的主力厂—炼钢一厂厂长姚成的厂长职务,改任公司副总工程师,主抓公司的节能降耗工作;提名炼钢二厂党委书记林征为炼钢一厂厂长。姚、林二人都是公司的老同志了,从年轻时就在厂里工作,大家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姚成,男,48岁,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60年代从南方某冶金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炼钢厂工作,一直搞设备管理和节能技术工作,勤于钻研,曾参与主持了几项较大的节能技术改造,成绩卓著,在公司内引起较大震动。1983年他晋升为工程师,先被任命为一厂副总工程师,后又任生产副厂长,1986年起任厂长至今,去年被聘为高级工程师。该同志属技术专家型领导,对炼钢厂的生产情况极为熟悉,上任后对促使炼钢一厂能源消耗指标的降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工作勤勤恳恳,炼钢转炉的每次大修理他都亲临督阵,有时半夜入厂抽查夜班工人的劳动纪律,白天花很多时间到生产现场巡视,看到有工人在工作时间闲聊或乱扔烟头总是当面提出批评,事后通知违纪人所在单位按规定扣发奖金。但群众普遍反映,姚厂长一贯不苟言笑,没听姚厂长和他们谈过工作以外的任何事情,更不用说和下属开玩笑了。他到哪个科室谈工作,一进办公室大家的神情便都严肃起来,犹如“一鸟入林,百鸟压音”,大家都不愿和他接近。对他自己特别在行的业务,有时甚至不事先征求该厂总工程师的意见,直接找下属布置工作,总工对此已习以为常了。姚厂长手下几位很能干的“大将”却都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据他们私下说,在姚手下工作,从来没受过什么激励,特别是当他们个人生活有困难需要厂里帮助时,姚厂长一般不予过问。用工人的话说是“缺少人情味。”久而久之,姚厂长手下的骨干都没有什么积极性了,只是推推动动,维持现有局面而已。林征:男,50岁,中共党员,高中毕业。在基层工作多年,前几天才转为正式干部,任车间党支部书记。该同志脑子灵活,点子,宣传、鼓动能力强,具有较突出的工作协调能力。1984年出任.钢二厂厂办主任,1986年调任公司行政处副处长,主抓生活服务,局面很快被打开。1988年炼钢二厂党委书记离休,林征又回炼钢二厂任党委书记。林征长于做人的工作,善于激励部下,据说对行为科学很有研究。他对下属非常关心,周围的同志遇到什么难处都愿意和他说,只要是厂里该办的,他总是很痛快地给予解。民主作风好,工作也讲究方式方法,该他做主的事从不推三阻四。由于他会团结人(用他周围同志的说法是“会笼络人”),工作力强,因此在群众中享有一定的威望。他的不足之处是学历低,工作性质几经变化,没有什么专业技术职称(有人说他是“万金油”),对工程技术理论知之不多,也没有独立指挥生产的经历。
姚、林二人的任免事关炼钢一厂的全局工作,这怎么能不引起司领导们的关注?公司领导们心里在反复掂量,考虑着对炼钢厂厂长这一重大人事变动提议应如何表态。问题:
1、根据姚成的性格特点和技术专长,对他这次任免是否合适?
2、对厂长的领导素质、领导风格应有什么要求?林征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厂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