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立项论证报告

时间:2019-05-13 22:51: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题立项论证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题立项论证报告》。

第一篇:课题立项论证报告

《新课程实施与师生关系重建》立项论证报告

卢龙县单庄小学课题研究小组 彭娜

一、本课题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研究现状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价值

1、本研究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对影响课堂教与学效益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影响课堂教与学效益的相关问题,探索提高课堂教与学效益的策略,建构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为客观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关注教学的效益等积累资料并提供探索的经验。为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确立正确的教学观,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益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2、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老师实施教学活动和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课堂教学效果反映教学的效益,是教学的目的性、过程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对教师来说,从事课堂教学不但需要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更需要学会全面地、辩证地认识教学理论,需要学会灵活地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本课题研究通过聚焦课堂教与学的问题,促使教师正确把握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自身价值等方面获得提高。也通过反观课堂教学实践,对其进行深度思考与梳理,使教学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丰富教学理论。

3、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教师们努力学习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论,并积极探索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注重把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指导教学工作,同时也注重将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系统而复杂的教学理论不易被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实际在在明显的分离,课堂教学形似而神不似,课堂教学效益不高。本课题的研究,将通过对小学课堂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把教学理论变为可操作的教学实践。

4、本课题的研究不是由研究人员先拿出一个现成的问题,而是聚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个一个比较小的但一定会出现的问题,是符合教师工作特点的实践性研究,是由个性到共性,由具体到概括的归纳思维过程。

(二)研究现状:

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前的教育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关注学科、忽视学生。这就造成了大量学生厌学,产生学习倦怠,许多教师厌教,产生职业倦怠。

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一切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发展的教学环境。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教学过程。我校虽然已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但新课改理念和新的课堂行为尚未完全形成,严重制约了新课程的落实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课题的研究,将促使我校教师重新学习课程标准、深层次探索实践新课程思想,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1、深入探索小学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内涵、特征,探讨师生交往的技巧,形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指导策略。

2、转变教师的观念、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和充满尊重信任、平等理解、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

3解决我校“学生怕老师”(老师太过威严,难以沟通,无法接近)、“老师怕学生”(学生动辄以侵犯人权,体罚相要挟)的现状,使师生相互尊敬、相互关爱真诚相处,共同健康发展。

4、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5在我校构建一个和谐的、利于知能发展、人格健全、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二)研究内容

(1)课堂教学行为与师生关系的研究。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转变传统师生关系的研究。(3)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研究。(4)新课程下班主任工作的研究。(5)学校、家庭与师生关系的研究。

(三)研究假设 1.相关概念的界定(1)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里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2)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是我国古哲先贤们所追求的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把社会矛盾调节到适度、适时、适量、适当的和谐状态的哲理学说。从心理学角度看“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全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学生和教师同作为“人”,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二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师生之间心灵沟通,互相关爱;充分建立起互助互学的良好情谊,提升个人的品性。

2.理论假设

通过我们的研究实践活动,让我们的教师懂得课堂教学技术行为对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正方面的作用即良性的教学行为会对课堂起积极作用,反方面的作用即不好的教学行为会产生不良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整个教学秩序。只要我们能够从教师基本素质上构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就能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技术行为得到优化和提升,进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创新研究

(二)拟创新程度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1.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回顾本世纪教学所走过的路,大体沿“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的发展轨迹。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授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2.从随意嘲笑和批评转向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①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②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③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④尊重有过错的学生;⑤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⑥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①不体罚学生;②不辱骂学生;③不大声训斥学生;④不冷落学生;⑤不羞辱、嘲笑学生;⑥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3.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

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

4.从传统的“满堂灌” 转向强调帮助、引导

教怎样促进学呢?教的职责在于帮助: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②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③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⑤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⑦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

5.从单一的自我教学方式转向强调合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再次,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

6.从评价模式的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师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尺度,且具有甄别和选拔的“精英主义”功能倾向。这压抑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使他们成为应试教育下潜在的牺牲品。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现代评价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诸如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评价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不仅要重视量的评价,还要注重质的评价,如现在流行的档案袋评价方式、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方式等。评价的功能要由侧重甄别筛选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另外还要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本研究认为,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是课堂教学中起重要作用的行为,然而它不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全部,课堂教学技术行为不仅有教师的教学行为,还应该包含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彼此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的师生互动行为。因此,本研究认为,对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的研究,还课堂教学技术行为以本来面目是必要的。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本课题拟采用理论思辩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理论思辩旨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研制评价工具;教育实践旨在将研制的评价工具运用于评价实践,检验其科学性、有效性;再通过思辩性研究对检测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制定应对策略

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法、访谈法:通过问卷、访谈,了解全体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得分值,了解我校师生关系的基本现状,了解学生心目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如何的,为课题研究提供正确的方向依据。

2文献研究法: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实践的研究状况,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给课题实验与研究以有力的指导,从而明确我们的研究方向,缩短研究的周期。

3、行动研究法:通过实践和研究改进方法,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探讨师生交往的技巧。利用各种具体的师生活动,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搭建桥梁,提供课题研究的平台。

4、案例研究法:在我校建立研究个案,进行个案研究,从中寻找规律,用于形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指导策略。通过对具体个案的追踪研究、总结,提高教师的实践理论水平,并反映到研究工作,找出最有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5、经验总结法:用于研究报告的撰写。通过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对以前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提炼,同时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的凭据。

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资料占有与分析、问卷调查、评价指标预设、专家评判、综合分析研究形成评价工具初级产品、评价工具初级产品教育实践投入、评价工具深加工、评价工具终端产品运用、评价结果的价值判断、教学修正策略研究、教学修正策略教育实践投入、评价工具终端产品及教学修正策略形成等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步骤。

第二篇:科研立项论证报告格式

论证项目号 密级:

计划编号

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论证报告

专业类别 计量

项目名称

论 证 单 位 国营第二九八厂 填写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论 证 单 位

技术负责人

签名

填报日期 2005年 8 月 6 日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说 明 1.封面的“专业类别”填写项目所属标准化、计量、质量与可

靠性、科技情报、成果管理、环境试验与观测、检测技术七大类别;“计划编号”由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统一填写;“密级”由论证单位视内容按保密规定填写;“论证项目号”填写国防科工委下发的论证项目编号。2.本报告的第1栏至第9栏由论证单位填写。10,11栏由评审

委员会填写,第12栏由部门(单位)填写,13栏由国防科工委技术基础管理部门填写。3.填写要求字迹工整,语言简练,内容准确。编号栏目填写不

下时可另加附页。篇二:课题论证报告格式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课 题

开 题 论 证 报 告

科研项目申请书一般为固定文本格式,项目下达部门当年下达项目计划时往往将《项目指南》与申请书同时下达,申请者登陆部门官方网站即可下载到最新版本申请书。撰写申请书前应仔细阅读有关的填写说明,避免出错。项目申请书主要由封面、数据表(基本信息表)、报告正文(课题论证报告)、签字盖章页4部分组成。笔者根据各类常见科研项目管理办法,针对申报项目中出现的常见问题,以要求最严格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为例,对这4部分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期望对科研人员撰写申请书有所帮助。1 封面

封面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项目(课题)名称、申请者及其联系方式(电子邮件和电话)、项目依托单位及相关信息。(1)项目名称应简明扼要,明确、直接反映主要研究内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名称规定在50个汉字以内,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则限制在25字以内。(2)申请者,也就是课题负责人,一般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要求申请者具备高级职称,不具备者则必须有两名同行高级职称专家推荐方可申报。申请者的个人信息如电话和电子邮箱一定要填写正确并且有效,以保证信息畅通无阻。(3)项目依托单位名称指申请者的工作单位,要填写与单位公章一致的全称,不得简称。我校申请者依托单位名称应填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信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院”的填写方式都是错误的。2 数据表

数据表,又叫简表或基本信息表,需申请者认真逐项填写。数据表主要包含以下8个栏目。(1)资助类别指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指导性项目等,申请者应参照当年的《项目指南》和《项目管理办法》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2)研究属性可选择下列类别填写: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开发)研究等。基础研究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应用目标的研究活动。应用基础研究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以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应用研究指以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并为某种特定实际目的,探讨新知识应用而进行的研究。发展(开发)研究指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实验的知识开发新材料、新产品、新装置、新方法或对现有材料、方法作重大改进而进行的研究活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以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3)报审学科指申请项目所属的学科,如涉及多学科可填写2个,并先填为主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需要填写申请代码以表明项目所属研究方向。由于该栏目涉及到项目评审专家的遴选,申请者一定要正确填写。(4)申请资助金额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般以万元为单位。(5)起止年月一般从申请次年的1月至完成的12月。(6)参加单位数指项目组成员所在单位数,包括主持和合作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合作单位数不得超过2个。(7)项目组主要成员指在项目组内,对学术思想、技术路线的制定、理论分析及对项目的完成起主要作用的人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项目组成员的专业应包括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学科,既要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又要有掌握实验技术、从事具体研究和操作的人员。要充分依靠和发挥中青年专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成员数量按职称高低一般呈塔状分布,以5—8人为佳。其次,课题组成员项目分工要填写具体,不宜笼统用“研究”“分析”之类的词语,如果用“资料计算”“样品采集”“分析测试”之类的词汇就显得分工明确、清楚;课题组成员安排的每年工作时间要充裕,一般填写6—10个月较真实可信。(8)研究内容摘要及关键词。摘要字数有限,应精辟、高度浓缩,包括研究方法、途径、手段以及要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的、产生的效果等。关键词的选取应恰当、能反映主要研究内容。

报告正文(课题论证报告)报告正文是项目申请书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内容是说明: 1)为什么要做(why),即立项依据是什么; 2)要做什么(what),即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3)怎么做(how),即采用何种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手段和关键技术等; 4)凭什么做,即有怎样的研究基础、工作条件以及项目组成员、经费预算等。3.1 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等(字数一般在4000~8000字)3.1.1 立项依据 立项依据是指确立项目的科学依据,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发展动态以及相应的主要参考文献。(1)研究意义

要明确该问题的解决对推动相关学科有什么样的科学价值,要从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的层面上来阐述。其中,是否具有创新意义是关键,应进行充分阐述。此外要表述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或应用前景。(2)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相应的参考文献

申请者对申请项目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应有充分了解,在申请时要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学术前沿、进展程度、发展趋势、同行研究的新动向等加以阐述,并附主要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并非简单的拼凑,应是完整说明立项依据的有力辅证,应尽可能是最新的(经典文献可略有涉及)、同行业内较权威的。

该部分可归纳分析为谁在做、做什么、做得怎样、谁做得好或不足是什么、你打算怎么做才能更好?即: 1)问题来源是自己提出的,还是别人提出的,还是大家共知的问题; 2)与本项目相关的发展动态,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还没有解决好,问题的来龙去脉要叙述清楚,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要有总体评价; 3)本人工作与他人工作的区别是什么?是否有人做过,做得如何?是否是别人做过而没有解决好的等; 4)对国内外该领域的专家要有恰当的评价,评价时言辞要委婉客观,自我评价要谦逊,尽量避免“首次发现”“首次研究”等用语。3.1.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研究目标说明本项研究最终期望要达到什么目的,是总体的表述与概括。(2)研究内容是申请书的重中之重。是研究目标的具体体现与分解,是研究题目的细化与解释,阐明了本项目到底要研究什么具体科学问题。研究内容的论述总结为:有限目标、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力求创新。1)有限目标即研究内容要适度,研究任何新的科学问题都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的开拓,且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不可能设想在一个项目或一次研究中将所有或众多的问题都解决,更何况科学基金的有限资助额度需要在有限时间内解决众多问题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2)抓住关键即阐明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所谓关键科学问题应理解为研究内容中所涉及科学问题的关键点,也可理解为就是问题的核心,只要把这一点或几点(2—3点)关键问题解决了,所涉及的其他单个问题及整体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可以理解为关键就是创新点,创新的闪光点往往蕴藏在这些关键问题之中,抓住了关键,也就抓住了创新。3)重点突破即不是要求一项研究面面俱到,所有的关键问题都能有突破,而是要求在一个研究项目中,在有限目标的基础上,能真正抓住并解决一个或几个关键的科学问题。真正有一点突破,才能取得期望的进展和成果。当然,一定是有创新性的结果才可称为成果。4)力求创新。有限目标、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其最终目的是力求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应该与选题、立论依据中学术上的创新相一致,在前人(也包括自己)工作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提出或完善新理论、新学说、新方法,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研究内容的撰写必须层次清晰、详略得当,体现有限目标、抓往关键、重点突破、力求创新的要求。此外应注意: 1)内容不宜过多,3—6点即可,让评审专家形成整体印象。2)各内容之间尽量相对独立,而不是相互包含。3)内容要明确、具体不空泛,不是框架性的东西,要具体到问题层面上。4)创新是基础研究的本质所在,项目创新可体现在功能、手段、概念、问题或手段方法上。例如,这个问题刚刚有人开始做,是个新问题,那么你可以对新问题用新方法研究,但要说明你的新方法与别人比有何优势;同样也适用老问题新方法;当然研究新问题用传统方法也可以。3.1.3 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本节是对理论分析、计算、实验方法及步骤的合理性论证,主要阐述实现研究目标的方法、技术、实验手段和关键技术。关键技术和创新技术要描述详细、清晰、明确、具体,必要时加以公式、流程图等直观说明;可行性分析是对研究方案、技术路线是否能顺利进行作一说明,要有理有据,使评审专家相信你设计的方案或路线是行得通的。3.1.4 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色与创新就是不同于别人的东西,主要表现为:具有原创性的新理论(学说)、新方法;运用已有的理论方法,研究解决从未有人研究过的新问题,进行开创性研究。撰写时应用词恰如其分而不过分夸张。

3.1.5 预期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 预期研究进展应是各研究阶段的研究方案、阶段成果与时间进度的综合表述。预期研究成果应现实并突出创新性,包括成果内容、成果形式、成果数量3要素。成果内容:回答在什么问题上或哪几个问题上将取得进展并获得成果;成果形式:说明以什么样载体来反映取得的研究结果,一般包括期刊论文、论文集、学术 专著、研究报告、政策性建议,以及计算机软件甚至系统设计等;成果数量:说明涉及到的成果形式的基本数量。3.2 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办公实验条件、资料设备、项目组成员以及有助于申请者完成项目的多方面扶持政策均可作为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来填写。办公实验条件的完备、资料的完整是项目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申请者及主要参加者所做的与本项目有关的既往研究基础、工作成绩则是项目完成的有力保障,申请者应尽可能提炼并如实反映,这些都是项目评审的重要依据。其他扶持性政策包括国家的、省部的、甚至项目依托单位具备的支撑条件和资源配置,评审专家评审时均会加以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内容与3.1.3节中“可行性分析”容易引起混淆。事实上,前文3.1.3节重点阐述的是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合理操作、顺利进展的可行性,而此处是重点分析整个项目得以顺利完成的所有条件,后者包含前者,但叙述时侧重点有所不同。3.3 经费预算 4 签字盖章页

这是完成申请书的最后部分,包括申请人签字、项目组成员签字(务必核实,避免超项),合作单位盖章、项目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校学术委员会意见、学校公章、领导签章(包括日期)。以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项目申请单位的公章必须是注册法人公章;合作单位的公章:属于注册单位需要注册公章(二级单位公章不行),非注册单位要求是法人公章。此外应注意:申请书中有外单位人员即视为有合作单位,须加盖合作单位公章(合作单位为境外的不必盖章,但须有参加者本人的签字或同意函);在职研究生(包括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生)作为申请人时必须附上导师同意函。

这部分内容是项目申请书进入评审的关口,不可轻视,一定要完备齐全,若因形式审查不过关而被初筛掉就非常令人惋惜了。

你想做什么?——研究目的你为什么要做?研究意义和立论依据

你如何去做?——研究方案

你以前做过什么?——研究基础

提高命中率=水平+技巧(选题、填表)

选题:

有限目标(三年时限,突出重点)新概念要多费口舌,学术用语要准确,语言表达要具体,防止空泛;写申请书必须采用一种说服评议人对你将要开展的工作产生兴趣的方式去组织整个申请书。申请书的思想要清楚、明确、严谨,逻辑性要强;书写要突出创新点,要有连贯性、前后照应;不写错别字,要使你的申请书能充分、真实地反映出你的学术思想、水平和研究能力,使参加评审的科学家对你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给你的申请投上赞成的一票。?避免重复(已立项的重点重大项目)?注意创新、注意学科前沿、交叉和科 学意义 ?结合自己积累及特点(不赶时髦)?结合国家需求,严格符合指南 ?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 ? 由于国家基金申请竞争激烈,使得申请人的表达能力、说服能力和申请经验几乎摆在与项目本身的学术价值处于同等的重要地位,有了好的想法、高的学位、出色的文章并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得资助,所以申请人对同行评议过程及对评议专家评议的重点和要求的了解,对申请书的清晰写作的掌握也是申请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国家基金申请要求申请人在申请书中提供以下4方面的信息:

(请按申请书中的填报说明来填写申请书)1.简表按《简表填写要求》填写 2.《立论依据》——要充分、合理 特别是要引人入胜、要有近期的文献引证,国内同行的工作要尽量引证,避免过激的评价别人工作。

第三篇:课题论证报告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的巧妙整合研究》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单位:桂平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主持人:蒋芳玉

研究背景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当代学生的心灵十分脆弱,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大部分学生遇到一些挫折想到的不是找办法解决而是想方设法地逃避。为了迎合当今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家庭的需要,作为教育者和一线教师的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是不可分的,应该紧密而且要巧妙地整合起来,相辅相成。

在实践“人本关爱,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以就业创效益”办学理念,推进课程改革的历程中,我们超前的思考和跟进的行动,遭遇到如下难题:

尽管我们的改革面临诸多来自旧观念与旧体制的阻碍,但多元的声音所激起的论争与对话,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有了清醒的认识: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从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两方面的需求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充分发展个性。“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体现了面向全体,为每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为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新课程忽视了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影响,新教材的部分学习内容超出学生现有学力水平,弱化了学科知识的关联性,等等。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指在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德、智、体等教育有效开展 的媒介和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它是优良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沃土;它可以为学生智力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它会增进学生身体或生理健康。从发展性的辅导目标考虑,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主渠道。课堂心理辅导早应该成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心理辅导,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

我们应该把心理教育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学过程中,遵循师生互动原则,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发学生心理活动的积极状态,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积极表现自我,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校生活的愉悦,求知的满足,学习的成功,把乐学和爱学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追求。教师始终以良好的教学态度贯穿课堂,营造出“尊重、激励、合作、愉悦”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的心理环境。

如今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公布消息: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心理疾病。当代中小学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期,且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成长,竞争压力增大,社会阅历拓展及思维方式变化,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或产生不良影响,严重者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所以在国内外教育界均一致认为:育人必先育心,在西方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规模已相当可观,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成效。

课题界定与假设 界定: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的巧妙整合研究》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并有意识遵循学生心理反应规律,巧妙地结合学科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等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假设: 1.加强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巧妙有机整合活动,不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还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这必 然会推进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2.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得以全面渗透与完善,有利于落实学校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这也必然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持续发展。3.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会增强教师心理教育意识,提高教师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升华。

研究目标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巧妙整合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加强教师课程认知,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巧妙整合的教学实践及实效。

三、研究并探索更多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和高效整合的教育教学成果,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研究内容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中,并作为课堂教学的兴奋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科教学的完成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丰富课堂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课程资源中的研究并开发的平台,能最大化地丰富学科课堂内容,促进学科教材与现实生活融合统一,培养学生的认知意识,开拓学生学习视野,帮助学生完成复杂的学习认知任务。

三、研究巧妙整合。利用课堂教学手段的多变来改变旧教学观念,探索各学科在教学中心理健康知识与学科课堂巧妙整合的技巧和途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更新评价手段。

研究步骤 一.研究思路

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并具体化,课堂教学内容实行问题化,教学过程使用探究手段并尽可能网络化,教学体现双边互动,教学方法多样化。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法。大力搜集、查阅、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理 论根据、成功课例和研究成果,汲其精华。

2.观摩法。到外校观摩或从网上观看别人在课堂教学中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示范课、研究课,从而汲取经验。

3.总结法。在平时的材料收集、听课、评课、观摩中不断总结,及时得到技巧,尽快提炼出适合当前教育形势发展和学生特点的上课方法。

三.实施过程及措施

本课题实施研究从2013年5月开始到2014年6月结束,研究过程分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1)时间:2013年5月至7月(2)工作任务:首先选定研究课题并提出课题申请,其次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方案,再次查阅并搜集课题资料,组织课题研究培训,最后是就题论证,完成准备工作。

2.探究学习阶段。(1)时间:2013年8月至10月(2)工作任务:实行课题的全方位探索研究,形成阶段性成果。

3.实施应用阶段。(1)时间:2013年11月至12月(2)工作任务:利用公开课、研究课等进行应用实践,在每周的集中业务学习时间进行讨论总结,形成主体性成果。

4.优秀成果展评阶段。(1)时间:2014年2月至2014年4月(2)工作任务:组织小组成员对前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展评。

5.课题总结阶段。(1)时间: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2)工作任务:首先是整理好收集到的研究数据和相关材料,其次是写结题报告,再次是完成结题论证,最后是申报成果

主要措施有:

1.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巧妙整合,转变课堂教学的单调模式,促进心理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提高教师课堂质量。

2.以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为研究载体,突出体现学科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容忽视,以巧妙有效整合的效果。

3.采用小组讨论和个人反思相结合。规定在每周三定期集体研究,并做自 我教学反思,把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渗透作为反思重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研究预期成果 1.论文集; 2.研究报告; 3.其他。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①蒋芳玉《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的巧妙整合研究》课题设计已获2012年自治区一等奖;

②论文《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用“爱”感化学生,促进学生乐学》蒋芳玉、谢超强,获2012年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并已在《新课程》杂志2012第5期发表;

③论文《认识与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谢超强,获2010年自治区优秀论文二等奖,广西教师教育研究会;

④论文《认识与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数学学习效率》蒋芳玉,获2009年自治区优秀论文一等奖,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⑤论文《探究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潘凯雪,获2012年全国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基础一司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教师教学技能创新研究》课题组;

⑥论文《职业高中学生体育活动的心理特点与体育教学浅探》潘凯雪,获2012年贵港二等奖,贵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⑦论文《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莫金华,获2009年全国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教育学会成长研究会《教学交流》杂志编辑部;

⑧课程设计《培养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覃海英,获2012年自治区优秀成果叁等奖,广西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2.主要参考文献

(1)《心理医生》 易法建 杨丹燕 彭剑飞 倪泰一等编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青年期心理学》 祝蓓里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3)《现代化知识文库---个性心理学》倪海曙 主编 周冠生 编著 上海知识出版社

(4)《转化后进生的点滴体会》2007年班主任工作论(5)《非智力后进生的转化》2008班主任工作论文选

(6)《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效率》欧林著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3(7)《 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吴兰珍编著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5期

(8)《探究教学论》靳玉乐编著

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学校建立了以副校长为组长的“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教育科研工作组织协调的决策管理;建立了以主管德育与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的“教学实践研究总课题组”,负责教科研课题的指导管理。学校奉行“以教科研为先导、为教学服务”的工作宗旨,力行“教科研课题实践与新课改工作实践并题并轨”的工作原则,实行“教科研课题实践促进教学发展”的牵动策略。应该说,无论是教科研工作理念的科学性,还是教科研工作管理的完备性,都为本课题的研究实践提供了良好的运作空间。

4.课题组共有10人,平均年龄35岁,本科学历10人,均已取得中级职称,教研组长、备课组长5人,市级优秀教师4人,校级骨干教师5人,共产党员5人。研究人员均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各有专长,都有主持和参与校本课题研究的经验。全体教师依据校本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指导教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面貌不断地变化,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应该说,课题组成员综合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是一支朝气蓬勃、团结奋勇、积极向上的年轻科研队伍。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加强课题组成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定期举行校内公开教学观摩和成果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撰写各种层次的论文各报告。

总之,本课题组全体成员对课题研究充满信心,也完全自信能够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本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蒋芳玉、谢超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的巧妙整合研究的课题构想与可行性分析(分析报告、实施方案、工作细则、课题研究总结); 2.潘凯雪、吴春: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的巧妙整合研究的课题探究(阶段性课题研究报告);

3.满兴锦、汪建杏、黄筱丽、甘伟: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并实施(研究课、总结、教学反思等);

4.莫金华、覃海英: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展评(案例分析、课题实践论文);

第四篇: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课题研究论证

报 告

项目名称: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产

业转移及园区建设

——以郴州市罗围村和资兴经济开发区为例

负 责 人: 姚 晶

系部专业: 法 学 系

所在年级: 2011级

指导老师: 杨 娟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产业转移及园区建设

——以郴州市罗围村和资兴经济开发区为例

系别专业班级 法学系2011级社会工作1班 姓名 姚晶 学号 201114380102

一、前期基础

1.学习基础

我的大学本科专业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专业是法学学科门类下社会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大部分课程都与社会学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都是在新时代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实现共同富裕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途径。

站在社会学的视角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进行探讨分析,利用学习时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进行调查及问题分析,我们已经学习的并且可以利用的课程有《社会学概论新修》《社会统计学》《社区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公共管理学》《公关礼仪》《社会政策概论》《SPSS统计分析》《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等,这些课程都有可以在调查分析中运用的知识。

2.理论基础

以城市化理论、功能主义理论、社会变迁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社会学理论及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阶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为理论支持,主要运用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进行问题探讨及对策分析,致力于从郴州市罗围村的新农村建设与资兴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转移及园区建设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一些可利用的对策,为郴州市乃至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3.实践基础

郴州市委市政府以及资兴市委市政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转移以及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做到了认真规划、全面协调、以人为本、城乡同步发展以及

重点发展产业等具有建设性的工作,有很多可以被其他省市、地区借鉴的地方,是做得很成功的,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些许问题也是事实,所以,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建设过程以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及对策。

在2006年11月5日,时任郴州市副市长的陈海平同志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认清形势,把握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讲话,讲话提出各区县各部门应该认真总结分析当时的新农村建设经验,要求更进一步地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进程,重点抓好冬季新农村建设。

根据郴州市委市政府2007年3月15日出台的文件《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对接珠三角推动郴州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可以得知,“为更好地实施“十一五”规划、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协作、主动接受粤港澳辐射和带动以及抢抓机遇、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加快对接珠三角是郴州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重大而又正确的决定,决定要求推进产业对接,包括工业对接、农业对接、旅游对接、商贸流通对接、金融对接、产业园区对接以及环境保护对接等等。”决定还提出了一套加快推进对接珠三角的保障机制,对各方面都做了十分完整的诠释,是郴州市产业转移和园区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

二、项目立论依据

1.研究目的和意义

(1)了解郴州市罗围村的新农村建设成就和资兴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园区建设、产业转移,以点带面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郴州市罗围村和资兴经济开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产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可以从中探讨出建设经验以及可借鉴之处,以及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出解决或改善措施,以更进一步地推进建设进程,甚至可以宣传到各地,以起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产业转移及园区建设。

(2)分析探讨问题,提出解决、改善措施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包括政策、定》 引自《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对接珠三角推动郴州又好又快发展的决

环境、人员等等的因素,为影响到建设进程,甚至会产生阻碍作用。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用地随之会逐渐减少,农民失地现象会越来越突出,在此过程中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可能会存在着紧张甚至冲突的情况,所以,通过更深入地调查发现和探讨分析,为此提出一些可利用的建议、对策,以促进环境的改善、关系的协调、建设进程的推进等等。(3)探讨分析郴州市城乡同步发展的模式及其经验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近年来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进步,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郴州要实现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从城乡失衡向城乡共荣转变,必须在统筹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郴州城乡共荣发展可以做到“六共”,即发展规划共编、发展资源共用、发展大计共谋、发展大业共创、发展成果共享、发展目的共荣。”郴州市近年来城乡发展十分迅速,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又兼顾到了新农村的建设,通过此次调查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到郴州城乡同步发展的政策及经验。

(4)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产业转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是兴国的途径。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郴州城乡发展的借鉴之处,撰写成报告,发表在相关刊物上,可以将此推广,更进一步地促进郴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各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产业转移、园区建设进行过研究,也有很多被各界认可的结论,大多是从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思考、绿色发展、乡村旅游、工业园区旅游、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问  邝丽敏.城乡共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载于《郴州日报》,2012-03-24

题等等角度来对其进行过或多或少的研究,但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地区的城乡同步发展的问题探讨还比较少,也不是很深入,对郴州市某个区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欧美等发达工业化国家在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开始重视乡村建设,村镇建设经历了较长时间,在村镇建设方面的规划理论及实践经验比较成熟。”“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轨迹可以总结为‘三观’之变:从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朴素城乡整体观发展到后来的城乡分割发展观,随后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重城乡联系的城乡融合发展观。综现国外统筹城乡理论多年来的研究,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注重发展中国家城乡差异与区域之间的比较,注重空间分析与社会因素相结合。国外相关研究也存在定量研究过少,理论假定过窄的不足。”

三、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郴州市委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对接珠三角推动郴州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定》[Z] [2]邝丽敏.城乡共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R].载于《郴州日报》,2012-03-24 [3]仪慧琳,马婧婧.国外村镇建设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载于《党政干部学刊》,2012-1-15 [4]柳思维,晏国祥,唐红涛.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载于《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6)[5]张晓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借鉴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思潮[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12).[6]廖义军.湖南省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模式分析[J].载于《前沿》,2006.(7)[7]陈莹花,龙井仁,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环境要求[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6)[8]陈莹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流动农民工的道德素质问题探讨.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4)

四、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仪慧琳,马婧婧.国外村镇建设经验对中国的启示.载于《党政干部学刊》,2012-1-15

 柳思维,晏国祥,唐红涛.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载于《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6)

1.研究内容

郴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最近几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本课题旨在通过更深一步地调查研究探析郴州市城乡发展的可借鉴之处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策分析为郴州市更好地城乡发展提出一些可供利用的建议及措施。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探析建设经验

近几年,在郴州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以及在郴州市城市规划局的具体操作下,郴州市城乡发展非常快,成效十分明显,有很多可以被借鉴的地方。(2)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乡发展难免存在问题,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各大中小城市都是如此,郴州市城乡发展过程中就存在着一些迫需解决的问题,诸如环境保护问题、统筹问题、政民关系问题等等。(3)对策分析

通过认真负责任地对郴州市罗围村和资兴经济开发区的城乡发展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找出问题之后,我们经过仔细地分析探讨,得出结论,以及对此给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对策等等,希望能够更进一步地推进郴州市又好又快的城乡协调发展。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以调查法为主,同时结合观察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方法。

2.技术路线

通过查阅郴州市罗围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资兴经济开发区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城乡协调发展政策在郴州农村地区的实施情况;结合当前全国上下城乡发展的具体实情,在总结前人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目前该地区城乡发展的现状;借鉴相关的研究经验,对城乡发展过程中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郴州农村地区的城乡发展水平得到

提高,也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产业转移、产业园区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

3.可行性分析

湘南学院就位于郴州市苏仙区白露塘镇,距离调查地区十分近,这是个非常优越的条件,对调查研究十分有利。

我是农村出生的人,对农村有着十分深刻的了解,并且我会讲一点郴州话,所以,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和调查对象进行交流,获取更多更真实的信息。

郴州市政府以及调查地的村(居)委会也十分支持研究人员特别是学生对当地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后要反馈给他们信息,以更好地促进城乡发展。

六、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本作品重点分析当前我国郴州地区城乡发展的现状,在总结前人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调查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功之道,指出目前郴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上的不足,并提出具体设想方案,改善目前的情况,本作品具有较强的独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独特性:国内目前还没有哪位学者专门针对郴州地区的城乡发展进行过深入地研究,所以,本作品具有较强的独特性。

实用性:郴州市罗围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资兴经济开发区产业转移、园区建设近几年开展得很好,有很多可借鉴之处,对于国内其他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提高了城乡发展的水平,更好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可操作性:本作品从郴州市罗围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资兴经济开发区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具体实情出发,提出具体的有利于该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设想方案,为郴州地区的城乡发展提供精神支持,为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七、项目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篇调查报告;提出可供利用的建议、对策;以点促面,推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发展,进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等等。

第五篇:课题研究论证报告(定稿)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名称

本次课题研究的名称是:《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研究》,由小海二小的吴海霞教师主持研究。最近几年,我们小海二小的教师一直在研究小学课外阅读教学的课题,通过调查研究,寻求教法,努力合作,力求使我校的学生的阅读面广,阅读兴趣浓,阅读方法好,阅读能力强。

可是,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特质的个体,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在智力、情感、性格等方面的优势,使得学生获得最佳发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此次研究,我们将以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之以个案法、测验法、问卷法等方法,力求通过我们的努力研究,层次不同的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有所提高。

二、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的永恒主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提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的合理帮助造成的。因材施教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机会。”可是目前的教育教学模式,很难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无法适应全体学生的不同需求,无法扶植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符合倡导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当前及未来社会的要求。

如何在阅读教学课堂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自律中学习,在差异中发展个性,是我们每个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课题研究,不断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探寻适应我校学 1 生的课外阅读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目标,给处于不同知识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因材施教”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如何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探索课外阅读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进行因材施教,研究方法与策略,是我们本次研究的重要课题。

2、研究的意义

(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根据课标要求,应积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2)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改善和丰富学生精神营养结构的最佳手段。

(3)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积累、拓展来看,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百益而无一害。

(4)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应该“因人而异”。

3、实践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打破了“三统一”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培养,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质量。该项研究为学校的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1、国内:

早在两千年前,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积极倡导并十分重 2 视因材施教。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同样重视因材施教,曾经明确指出:“总须活用为妙。就是遇有特别的天才的,总宜施以特别的教练。”蔡元培主张对“特别的”和“天才的”学生,都分别“施以特别的教练”,这就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

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面,都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他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反对不问实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学”的陋习。

但因材施教教育在现实教育环境中因其标准难以直观衡量、可操作性 不强,常常被误理解为“分层教育”,会造成教育事实上的不公平。因此众多教育工作者虽然认同因材施教教育理念,但长于言短于行,致使教师过分注重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不了新课程标准中“使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2、国外:

因材施教在国外一直受到推崇。大约与我国汉代教育家王充同时的古代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注意到学生才能存在的差异:“一个青年比别人更适合于研究历史;一个人宜于写诗,另一个人适合于研究法律;有些人也许只宜于送去干庄稼活。”因此他主张根据学生的能力、资质,区别对待,进行教学。

自西方16、17世纪课堂教学产生以来,学生的个别差异问题就引起诸多教育家的广泛关注,并提出“个别化教学”概念。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解决课堂教学中的个别差异问题作了乐观的估计,他认为:“一切青年虽然心性各不相同,但是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去教育。”他倡导“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强调教师采取正确教学法的重要性。

卢梭主张“自然教育”,“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 3 效”,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天性。

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一般目的时,明确提出把学生的个性作为出发点。

因材施教既是人们从古到今对教育的追求,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这些理论对本课题研究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我校课题组将围绕“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努力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教学模式,使得不同的学生都有很好的发展。

四、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1、课题的界定

课题中的“因材施教”是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研究”是继阅读教学研究之后展开的另一项研究,是根据差异教学、分层教学等相关理论和原理,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个别差异,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研究选择怎样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并在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和实践,从而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通过一系列对策的研究,努力实现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知识、智力、能力等方面的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课外阅读教学质量。

2、研究的假设

以实验班为试点,由点及面,逐步研究实践、总结推广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的目标: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达标。分层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分层推进的目的是求得学生的持续发展,从而使有明显差异的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与提高。(1)促进学校阅读教学形成多层次的培养目标。(2)促进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转变。

4(3)初步形成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中“因材施教”的策略与模式。(4)形成农村小学教学中“因材施教”成效的评价标准。

确立本课题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帮助学困生的转化,中等生的优化和优等生的发展,在确保学生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教学目标。

2、研究内容

本课题采取以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之以个案法、测验法、问卷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研究目标,完成下列研究任务:(1)教学目标分层次,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教学;

(2)学生主体分层次,实现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

(4)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鼓励优秀学生迅速成长,培养创新精神;(5)评价分层次,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次课题以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之以个案法、测验法、问卷法等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访谈、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学习风格进行调查研究,为实施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寻找支撑与依据。

2、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学习与阅读教学、因材施教相关的理论书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深入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目标和研究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展开研究,解决日常实践中的教育教学问题,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探讨教学模式。

4、个案研究法: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式的个案分析研究,了解不同类型学生所需要的支持性环境和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学习风格。

5、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及时撰写教育教学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及时 5 总结实践中的经验,编印案例集、论文集等。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研究的思路、课题实施过程设计、主要措施)

第一阶段:2013年3月——2013年4月(准备阶段):课题申报、课题修改、撰写课题论证报告。

第二阶段:2013年5月——2013年10月(实施阶段):围绕课题方案开展系列研究,积累相关的研究资料,举行因材施教教学研讨会。

第三阶段:2013年11月(总结阶段):整理数据、资料,课题结题,拿出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数少,自然形成了“小班”,更有利于开展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开展这样的研究,让教师从更新理念做起,改变教学模式,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对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将经验总结成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教学。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教师备课不仅要备学生、备教材,还要备教室环境的创设;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助学者;考试及布臵作业体现分层特点,批改作业多采用面批为主,注意随时批改,及时答疑,使每一个学生都取得不同进步。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探究,注重分层实施,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人人学会积累,教育教学随笔,课堂教学启示录,案例、反思、论文等,多方积累教育教学资料,不断完善自我,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九、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最近几年,我校一直在研究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课题,今年将在校领导的继续支持下,完成阅读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研究。我校教师们对科研方法已比较熟悉,现已形成学校、小组、个人研究三级研究网络,有相应的制度保证。我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地思考,如何让每一个孩子有个性的发展、成长,边教边研,努力向先进教育理念学习,搜集各方面的资料,6 并将理论经验致力于现实中的课堂教学。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思考与研究,在不断地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之路。

十、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吴海霞,小学高级教师,组长。主持研究课题,撰写论证报告和结题报告。

吴玲玲,小学一级教师,副组长。负责调查分析学生个性特点,为因材施教研究做准备。

刘峰,小学高级教师,小组成员。负责召集课题组开展研讨会,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模式。

张永平,小学高级教师,小组成员。负责阅读教学、因材施教研究资料的整理。

郁汉芹,小学高级教师,小组成员。收集学生课外阅读成果,整理资料。蒋扣明,小学高级教师,小组成员。建立学生档案,课题研究每一阶段资料的上传。

下载课题立项论证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题立项论证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中期论证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实践与探究》课题阶段总结 课题负责人:董来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束缚,只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压抑......

    立项课题开题报告

    立项课题开题报告 立项课题开题报告1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一)研究的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生存技能为根本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

    课题论证报告的写作

    第二次读书笔记 课题论证报告的写作 课题论证是对选定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预测和评价。目的在于避免选题中的盲目性,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论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课题主研......

    关于申请课题立项的报告

    关于申请课题立项的 报告 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为配合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以研兴校,以研促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拟就当前课堂教学中讨论的热点话题,选定两个结合本校实......

    立项课题报告(共五则)

    《寄宿制学校中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有效开展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课 题 负 责 人 车海娜课 题 组 成 员 结题报告执笔人 荥阳市第四初级 2014年 《寄宿制学校中学生课外阅读......

    立项课题结题报告

    2015年度县级立项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编号:lxkt-2015164 课题名称: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 课题主持:田梅梅 课题成员:崔 宁 张凯鹏 乔 娜 所在单位:火烧寨中心小学 学 科:小学英语......

    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设计论证 一、对新思想的界定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

    课题设计论证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安徽省滁州市第三小学一、研究的背景1.国内外研究现状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