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自我剖析
心理自我剖析
今年我20岁了,正读大二。平时学习、工作比较忙,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进行一番心理自我剖析。首先谢谢老师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机会。
如何评价我的发展史?20岁的人生,到达的地方虽不算远,但走过的路却不算少。从小到大,我觉得自己一直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小康之家;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习方面的表现都不错,深得老师的器重;跟同学们的相处融洽,在平时生活中能交到不少的知心好友...我有许许多多美好的童年回忆,从这些成长经历中,也培养了我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朋友们都说评价我单纯直率、幽默风趣,所以我是在友谊的浇灌下茁壮成长上起来的。也许这是因为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没经过什么大风大浪的事情,所以我应对挫折的能力相对比较弱。人生的第一次低谷应该是在我的19岁——高考的那一年。考场上的失利,使我跟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这是与之前几乎是“一帆风顺”的经历完全不同的。人生的轨迹就此改变了,我曾一度陷入深深的低落情绪中不能自拔。幸好,我懂得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懂得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充实自己,例如旅游、爬山、看电影、写读书笔记等。还有长辈们的建议、好友们的开解,都让我感受到:生活,没有什么过不去的。跌倒了,爬起来,前路还是无限宽广的。
要评价别人很容易,可是要评价自己就很难了。我是一个动静皆宜的人,平时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往往会展现出自己活泼好动的一面;但当我一人独处的时候,我会捧一本书、端一杯茶,悄悄地躲进自己的小世界里,安静地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思考我要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我身上有5个好的品质:友善、孝顺、体贴、执着、真诚。我是一个很重视友情的人,失去友谊对于我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世界末日。在生活中,我发现,只要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绝不吝啬一个简单的微笑,你就能同样收获到别人真诚的回应。我很热爱我的家庭,我的爸爸妈妈为我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要孝顺我的父母,平时从细微处关心他们,也好好好努力,为让他们以后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学习。体贴,也是很考验一个人的品质的。学会关心他们,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简单多了。执着,体现在我的为人处事上。在学习上,我会执着地追求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工作上,我会执着地克服困难,把繁琐的部门工作顺利完成。在一些人看来,也许我做的都是无用功。是啊,部门工作尽管琐碎,但是从这些琐碎的工作中,能锻炼我的耐心和韧性,使我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有如此大的收获?难道我的执着是不值得的吗?
我觉得我还要加强这5方面的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面对困难时的毅力和魄力、还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当我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当中,我总需要好一段时间去适应周围的一切,对未知事物敏感度较差,所以,我需要提高我的应变能力。因为我们将来面对的是一个大社会、大环境,与人沟通需要不断地加强,团队合作是一种常规工作运作模式,我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几方面的能力。做事不可能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碰壁,这就需要我们要在困难中锻炼起我们的毅力和魄力,然后把非凡的毅力和魄力运用到实际困难中去。这也是对我们做人的客观要求。另外,作为一名学生,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必须树立起正确的观念,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现代大学生。
我最近大部分是时间都感觉到空虚和迷茫。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升上大二以后,课程一下子变得多起来,而且大一由于部门工作耽误了一些学习,现在感觉学习比较吃力,有点跟不上;
二、来自对前程的未知。很多同学到了大二都有了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有的要考研,有的准备出国,有的要考公务员,还有的准备考注册会计师„„只剩下自己,一味地努力,却从未给自己定下一个确定的目标和确定的方向。大学时光渐渐流逝,自己的迷茫还是没有驱散。
我给自己有针对地做了一些计划,尝试着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逐步找到自己未来的“落脚点”。希望通过这些方法,能够使自己有所改变,有所进步。
第二篇:个性心理的自我剖析
我的个性心理剖析
性格和气质是在人的生理基础上,经过长期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所以由这两方面构成的个性当然是在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后才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
遗传因素对我的影响自然也是很大的。当然还有父母对我的影响,先说父母对我的影响,我母亲的性格是属于热情开朗的,说话做事干净利落,一点不拖泥带水,乐于和别人沟通,虽然识字不多,但是口才了得,一般人绝对说不过她,说的话都很在理,句句都能切中要害。让我记忆深刻的有几次,邻居因为小事和村里人发生争吵,母亲总是主动上前去劝说,只要我母亲在,每次都能轻松化解。还有一次年前,我和母亲做马自达去看外婆和外公,路上出了点意外,我们坐的马自达不小心撞到了前面的面包车,随后,面包车司机下来和马自达车主理论,马自达车主硬说不是自己的责任,不肯赔偿,于是两人就吵了起来,母亲见势下了车,跟面包车主说,这大过年的,大家出门在外都不容易,关键就是图个平安,今天还好只是碰了一下,都没事,车子也没什么事,我看这事就算了。母亲说完这些话,大概停顿几秒钟,面包车司机什么都没说,就上了车,这事就完了。当时真的特别佩服我的妈妈,要是换做是别人,可能不会挺身而出。和我母亲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的父亲,是一个内向的人,可能是我母亲太外向了,把父亲给比下去了,不是有这么一个说法吗?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很多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不过在我的家庭却反了过来。父亲也不太懂得怎样表达爱,从小到大,父亲跟我说的话甚少,很多时候都是我主动跟他说,小时候会经常跟着他,从东头跑到西头,有时候他还会嫌我唠叨,不带我出去溜达,自己一个人偷着跑出去玩。
所以我的性格特点是,外向和内向兼有,不过这两个部分的比例,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分布也不一样。小的时候,尤其是在小学的时候,胆子很大,经常闯出各种各样的祸,或是做出很多令父母担心的事。例如爬上树掏个鸟窝,和小伙伴去河里游泳,还有经常和同学打架,坏事似乎都被我那时干尽了,以至于我现在所做的和那时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过那时在老师面前还是很老实的,不敢有所造次,可能是因为怕老师把父母叫到学校来,那我回家以后就完了,肯定得被妈妈痛打一顿,所以在老师面前通常会稍微伪装一点,表现的像一个乖孩子。还有一件事最令我记忆犹新,不知道那算不算喜欢,当时(一年级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早熟)很喜欢和我们班一个女生坐在一起,而且经常被她揍,她的指甲很长,每次和她打架都是我吃亏,主要是因为我舍不得打她,所以每次我俩的战争都是以我脸上那一道道伤痕告终,至今脸上还留有些许印记,或许她当时是想在我脸上留下一点印记,想告诫我,不要忘了她吧。那时的我很单纯,对她也没有任何不轨的企图,什么都不懂,反正就像每天都和她在一起,说话,或是小打小闹,偶尔我会从家里带一点零食和她一起分享,也就是吃酒给的糖果,其他的基本上就没有了,当时家里兄弟姐妹多,每人能分到的糖很有限,不过吃塘的时候却感觉无比的幸福,尤其在那个物质很匮乏的年代里,吃糖果算是一件极度奢侈的事。所以可以想象得出来,和她一起吃糖果,我是多么的开心、快乐。但是,好景不长,甜蜜的时候总是维持的不长久,我们年级要从两个班级扩充到三个班
级,她被分到了扩出的那个班级,离我远去了,由于我这个人比较羞涩,之后在学校遇见她,不敢和她说话了,渐渐地彼此疏远了,就这样上了初中,也不在一个班级,联系就更少了,不过在我脑海里这应该算是我的一个最美好的memory,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上了初中以后,事情就变得不那么美好了,战役就要打响了,为的是考一个好的高中。初一时,成绩不是很好,而且人际关系也不怎么好,内心很孤独,变得非常内向,有一段时间相当的自卑,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见到一些亲戚总是低着头,尤其是遇到我的大伯——一个小学数学老师,在我上小学时,对我特别好,经常给我零用钱,把上课没收的弹珠都给我,一直很感激他,当时就觉得对不住他,同时也对不起父母,让他们失望了。初二时,因为我的英语老师,经常开导我,经常和我聊天,让我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了不让他们失望,我尽了最大努力学习,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成绩的进步,人也变得自信了,也喜欢和同学交流了,仿佛一切阴影都已过去。接着就是考高中,以4分的差距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最后选择了一所普通的高中,进入了那个普通高中的好班,虽然没考上重点高中,但是在这个学校,自己还是挺有自信的,很多人进校成绩不如我,因此当时多少有点自满。高中的生活总是充实而又有压力的,但是离开了家,没有父母的约束,我的高一和高二基本上是在玩中度过,到了高三,算是尝到了以前埋下的苦果,由于基础差,复习很吃力,最后高考不太理想,二本差了10分,复读了一年,最终结局是,比一本低了10分,虽然不是特别满意,不过没有辜负这一年的努力,然后就进入了现在这个既让我恨,又让我疼的大学。
上大学伊始,胸怀豪情万丈,想施展一下,怎料进了大学以后,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才艺没有就算了,连唱歌都很难听,这让我感到很纠结,尤其是普通话说得不标准,说话时方言比较重,南方的孩子真是伤不起,由于普通话的不标准,导致我唱歌出现各种发音不准确。然后就情不自禁的和旁边的一些人比,结果最后把自己比的很自卑,感觉自己很渺小,甚至都不敢主动追女孩子,错过了很多好的机会。为此,在心里时常提醒着自己,人和人是没有可比性的,用别人的长处来比较自己的短处,只会给自己找不自在。我这个人有这么一个性格,不喜欢服输,因此,我现在一直在练习普通话,首先把说话这个差距给弥补了,一直觉得只有拥有一个好的口才,才能更好的表词达意,把话说得通俗易懂。大学真正的追过一个女孩,刚开始两个应该都是相互喜欢,经常周末一起出去爬山,或是骑自行车沿海边走,在一起时聊得也挺投机的,感觉一切都很美好。但突然有一天,她跟我说,我和她不合适,此处省略若干字,这一句不合适,不知伤了多少人,我自然也不例外,当时很痛苦,一个好朋友陪我去操场跑了几圈,又大吼了几声,因为自己真的很用心对待这份,或许原本不属于我的爱情。那天晚上打了电话给我最好的哥们,聊了很多,最后直到手机没电,一通电话,让我释然了很多。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坚持,很想继续坚持,因为不想放弃。我想我会一直坚持,或者坚持到自己不想坚持了,到那时,放弃不矢为一种好的选择。有人说:“大学如果不谈一场恋爱的话,就不算完美”,我觉得这句话误导了很大一部分人,很多处在恋爱中的人都是为了满足一己的私欲,一时精神愉悦,从而走到了一起,很多都是建立在物质层面上的,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爱情。
现在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别人面前没有威信,没有号召力。有时候想让自己的变得稳重一点,变得更理性一点,不那么二,或者说行为和语言要谨慎一点,不那么随意,把自己伪装起来,但又觉得不应该这样生活,那样的话就失
去了这个年龄本该疯狂一把的权利。网上最近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我想现在的这个美好的年华,正是我们疯狂的时候,或许这是我们最后的一段学生生涯,做自己想做的事。突然想到保尔·柯察金的那一段经典的话: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每次又想到这些,就想把伪装的面具撕下,做回本真的自己,这个年龄就应该做这个年龄该做的事,伪装和圆滑似乎不应该成为这个年龄的主流趋势。这样或许让我失去了先前一直期盼得到的东西,但是我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第三篇:个人心理和行为的自我剖析
作为一个独立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剖析自我,认清自己的长短、优劣,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把握自己的长处并使其得到充分发挥,才能脱颖而出。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我了解到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己的性格,解决各种问题与矛盾。我认为个人心理和行为与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息息相关,性格特征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家庭肯定存在差异:家庭经济、家庭情感、家庭成员、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教育方式等。下面是我的自我剖析,说明二者之间的利害关系。
(一)性格特点
总体来说,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外向的人。平时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喜欢结识各种朋友,给人的感觉是大大咧咧、不关心身外事。也许是表现出来的坚强让我看似很坚强,让大家认为我什么都可以做,任何打击都能扛得住,是一个不需要顾及、不需要保护的人。其实从小到大,在家里我是个被保护的孩子,不管是来自于爸妈还是姐姐,成长中不仅生活上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且除了学习,什么重活都不用干。平时父母忙于农活没时间照顾我,对我的思想、学习虽然有要求但没精力教导我,也很少和我谈心交流。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我学习成绩欠佳,没有上进心,更没有目标和准则。
(二)学习特点
我是一个学习比较不自觉的人,学习的范围也是狭窄的。我认为想要得到的知识和能力都应该是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因此,我喜欢在空闲的时间看自己想看的书,而对于老师、家长布置的作业直到火烧眉毛时才肯完成一些。这也是因为从小到大我的学习从来都有来自于父母的压力,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还是儿子,父母的教育观念方法陈旧,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望子成龙”对我的期望高,非常强调学业成绩。尽管家庭的经济收入并不多,但是对于我的智力投资不吝啬,利用双休日补课、买各种书籍等。此外,父母还经常限制我的活动,忽视我的独立性,使我缺乏空间和自由,造成我有些厌学。所以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了我肩负的一种负担,学习会感到一种疲倦和无奈。
(三)人际交往特点
虽然我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很狭窄,但各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及生活学习的能力还是不错的。由于我的父亲实行专制型的教育,作为统治者他在家庭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往往强迫我按他的意愿办事,而且用惩罚来强制执行。这种教育方式,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失去归属感,缺乏家庭温暖,使我和父亲的关系不佳。我感觉不到父母的细心调教和关怀,对我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创伤,有时为了逃避惩罚而养成说谎话的习惯,并逐渐形成粗暴和执拗的性格。另外,我的家庭气氛不是很融洽,父母最近几年时而会因为一些小事吵架,父母的吵闹让我产生了逆反心理,总是喜欢往外跑找同学玩,不想呆在令人压抑的家中。所以与人交往时我较为主动,主动的与人沟通、交流才会让我更快的打入人群,拓宽我的人际关系面甚至人际关系网。交往多了,冲突、矛盾也容易发生,在我看来解决人际冲突的关键是通过理性的协商,当然,这也少不了一个主动:主动的弄清楚冲突的原因、主动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地面对错误从而主动的提出可能解决冲突的方法,以此获得更多的朋友。
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成员关系、教育方法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对个人的心理和性格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所以,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它对个体的心理和性格的养成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
第四篇:八个有助于自我剖析的心理游戏
八个有助于自我剖析的心理游戏
孩子喜欢玩游戏,只要是游戏就能让孩子一再重复,乐此不疲,其实有些心理模式的互动,也是身为大人的我们一再陷溺、反刍而不自知的,源自于小时候在真实表达自己的需要时,遭到拒绝、否定,遂发展出一套生活规则,不坦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要,而用暧昧的方式来要求,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的点券”。
累积情绪点券
点券愈多可兑换愈大的礼物,如一百点时小吵一番、五百点时大吵一架,有人积到一万点时分手、离婚,累积十万点时精神分裂,二十万点时自杀、杀人。
点券还可分成好多种颜色,红色代表愤怒的点券;黑色是悔恨、自责;褐色代表沮丧、无助、伤害;白色则是为正义、公平而付出代价;灰色代表害怕;蓝色带来罪恶感;金色代表喜悦、成长、欢乐,来自于真实的亲密关系。在生活中我们累积各色点券,每一种心理游戏都有特别的点券可兑换,心理游戏落幕时,主角总是再一次沉溺在童年的原始创伤,一再纵容自己回到原始创伤里温习,愈陷愈深,甚至回到小时与父母互动时,心灵深处的幼儿决断期感受,比如说:“我是可怜的,他们都不帮助我,没有人真的爱我。”小时候对自己的判断与感觉会内化,且日后不断在生活事件中强化。这时唯有带着觉知去审查自己的举止,与家人、朋友、爱人的关系才能跳脱心理游戏的陷阱,摆脱现世轮回。
在谈到八种著名的心理游戏之前,先介绍一下在这八种心理游戏中经常会出现的三个重要角色——“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我们将这些角色称之为卡普曼(Karpman)三角形(生命潜能所出版的《自我对话的艺术》一书中曾提及卡普曼三角形的理论)。
卡普曼在美国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在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所有的心理游戏中都有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这三个角色,而每一个人都在这三个不同的角色中不停地互换位置。其实,如果你仔细回想过去重庆妇科医院你曾读过或看过的童话故事、电影或连续剧,就会发现所有的故事几乎都有这三个角色。几乎所有的故事或连续剧里都具有同样的情节,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断地在玩这种心理游戏。
跳脱游戏陷阱
在这个卡普曼三角形里面,你会不断地在这三个角色中跳来跳去,却总离不开这三个角色。除非你具备了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你才能够真正从这个不断重复上演的心理游戏中走出来。
在这八种经常玩的心理游戏中,表面上我们常常以牺牲者和拯救者这两种姿态出现,事实上却施加给别人很大的负担与压力。所以当你在进行心理游戏分析的时候,请你特别注意自己身上这个部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这样的模式,以至于你总是用牺牲者的角色来遮掩自己迫害者的行为,或是重庆肛肠科你早已变得习惯用拯救者的角色在迫害你身边的人而丝毫不自觉。
下列是八项心理游戏,值得你去察觉自己是否在玩这些游戏,怎么玩、跟谁玩,玩的过程如何、结果有什么感觉,落幕时一再重复的原始创伤又是什么?你对这些心理游戏的觉察可与之前驱迫令、禁止令的自我剖析联结在一起,你会看到自己在舞台上一幕幕地演出熟悉的剧码。
一、是的„„可是
第一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Yes...but”,就是“是的„„可是”。这个玩法是有人会带着无助的脸孔向人求助,于是一些热心助人、喜欢给人建议的人就出现了。
就像有的学员经常对我说:“许老师,我跟先生一天到晚吵架,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回答她:“那就离婚呀!”接着她又说:“可是我要是离婚了,那小孩子要怎么办?如果真要离婚的话,我就没有办法重庆最好的男科医院照顾孩子了!”我回答她:“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小孩子的监护权,你可以Ѭ法律途径解决!”她说:“这样不太好吧?如果走上法庭,这样以后我要怎么去面对我的公婆和亲戚?”
如果各位仔细看看以上的对话,你就会发现在这样的对谈里,其实早在玩这个“是的„„可是”的心理游戏。这位学员表面上好像很需要别人给她建议和帮助,但是当别人真正给她建议时,她却又一直找理由回绝。事实上,她根本不是真正需要别人的意见,因为在她心里早就有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总是有一些比较热心帮助别人的人,会一再地掉入救援者这种心理游戏中,并一再地上钩。但是,在这样不断重复的交谈里,那个真正想要帮助别人的人会变得愈来愈沮丧、愈来愈挫折,而那个去寻求他人帮助的人,到了最后他又会再一次沉溺在自己童年时受创的经验里,于是,被他深埋在心中那个“没有人可以帮得了我”、“我总是求助无门”的声音,又再次地被唤醒。
在日常生活中,被这个心理游戏困住的人,可能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学会不断用牺牲者的角色,得到父母的注意和帮助,这样的人一直让自己扮演牺牲者,以吸引喜欢拯救别人的人出现,但是那个企图帮助你的人到了最后反倒成了一个被迫害的牺牲者,于是,在这游戏终止之前,两个人都带着很无奈、很沮丧的感觉,而且彼此所得到的回馈都是十分负面的。游戏后得到的都是褐色点券。
二、都是你害的!
第二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都是你害的!”
“你看啦!你把我害成什么样子!要不是前几天你给我出的什么鬼主意,我今天也不会把自己搞得这么惨¡„„” 看到这种对话,你一定会发现这个“都是你害的”的心理游戏,比起之前那个“是的„„可是”的心理游戏来得更高级一点,因为在这段对话中的主角也是向别人求助,不同的是,他会欣然接受对方给他的意见,而且他回去之后也会照着对方给他的建议去做,但是,当他失败时,他就会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那个好心给他意见的人身上。
所以,经常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必须一个人承担责任时,他的内心会有巨大的担心和恐惧,因此,在他的人生里,他会纵容重庆最好的妇科医院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玩这个心理游戏,而到最后却又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别人身上,只因为这样子他可以不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他所搜集的是白色点券,表示自己是无辜的。
三、挑拨离间
第三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挑拨离间”。
这是一种间接性攻击,例如:“志明我告诉你哦,舜子经常在你的背后说你这个人很不够意思!你看他表面上好像对你不错,但事实上他心里是很讨厌你的。”其实在我们的人生里,处处都可以看到像这样喜欢挑拨离间的人,他们不断地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但却不直接表达自己心中对那人的不满。事实上,在对话里的那个人他心中真正想要对志明表达的是:“志明,其实我一直都是很关心你的,而我也很想要和你成为更亲近的朋友,但每次我看到你这么信任舜子,我就对你感到很担心,你知道吗?其实真正关心你的人是我而不是舜子„„”
此外,在这个“挑拨离间”的心理游戏中,还有一种更高明的玩法就是“放狗互斗”。这个“放狗互斗”挑拨离间的心理游戏所运用的伎俩就是:让他因为你的建议而变得更挫败,然后就在他心里十分沮丧的时候,你又给他十足的鼓励和安慰。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一个喜欢挑拨离间的人,他的内在是很需要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很可能在他童年的时候父母重庆结石病医院就经常鼓励他玩打小报告的游戏,以至于在往后的人生里,他就会不断地用这种挑拨离间的方式来建立自己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四、让我逮到了
第四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NIGYSOB(Now I got you son of bitch)我将它翻译为:“终于给我逮到了,你这狗娘养的!”
会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一般来讲他童年时期的愤怒受到压抑、否定。在他的价值观和心里深处,一直认为愤怒是不好的,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会很害怕自己对别人的攻击性、侵略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有冲突。经常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通常在童年时期,父母亲之间常有争执和冲突,而这样长期不断地争吵使他十分恐惧、害怕,于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决定自己长大时一定不要像父母一样,因为愤怒的情绪对他的生命而言,曾经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经验。所以他通常会累积许多次的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当内心积压许多无法对人表达出来的愤怒或不满的情绪,到了最后忍无可忍时终于一次爆发出来。
五、官兵捉强盗
第五个心理游戏是:“官兵捉强盗”。
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你想做某件事时,心中隐约知道别人不认同,你明明知道自己做某些事情会让身边那些爱你、关心你的人失望、伤心,可是你仍然会忍不住偷偷地做。你以为自己一定可以把这件重庆妇科医院哪家好事情隐藏得很好,但是,因为你这个强盗或小偷并非专业,所以你总是会留下些蛛丝马迹被身边的人发现„„
在这个“官兵捉强盗”的心理游戏中,因为我们隐藏的技术并不是一流的,所以当我们终于被身边心爱的人逮到的时候,会纵容自己童年时的感觉再度浮现,并陷入强烈的自责、悔恨或是“我总是让爱我的人受伤”的念头中而无法自拔。很多人承诺戒烟、戒酒、忠于婚姻,却一再打破承诺、自责不已。
如果你发现自己也经常在玩这个心理游戏,可以试着回想小时候父母是不是也这样对待过你,他们是否时常对你说:“你看看!爸爸、妈妈这么爱你、这么关心你,可是你却总是让我们失望„„”
当孩子很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内在的需求却遭到父母的禁止时,他会开始背着父母偷偷地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当他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却被父母发现时,父母又让他觉得他这样的作为是很不对的,于是,当他长大以后,在人际关系或待人处事中就经常会出现“我总是让爱我的人受伤”这样的念头。
凡是心理游戏最后通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不同的结局:一种是将全部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错。”另外一种则是将所有的过错都推给别人:“都是你不好,都是你的错。”而事实上,只有真实地面对自己,坦诚面对自己的需求,才是唯一能终止这个心理游戏的方法。
六、挑衅
第六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挑衅”。
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觉,而用一些肢体语言或双重信息向对方传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例如有位先生晚上应酬到三更半夜才回来,当他回到家里时,为了怕吵醒太太,便蹑手蹑脚、偷偷摸摸地走进了大门,这时竟然发现太太正坐在沙发上眼露凶光在瞪着他,其实重庆最好的妇科医院在这个时候,这个“挑衅”的心理游戏就已经开始上演了。后来,这位先生进了房间看见床上摆了两条棉被,先生因为知道自己晚回家使太太非常不高兴,所以也就默不做声地接受了太太无言的抗议。第二天早上起床时,这位太太还是一如既往地到厨房准备早餐,当她端了一盘早餐过来并很用力地放在先生桌前,这时先生仍不敢多说什么。到了第三天、第四天,这对夫妻之间的冷战仍继续进行着,直到先生终于受不了太太这般无言的挑衅而大声地说:“你到底要怎么样嘛!我都已经对你低声下气了,你还不高兴„„”这时太太就委屈地哭了起来,挑衅终于达到目的,非等到两个人开始冲突,这个心理游戏才会落幕。
直到最后,这位太太终于可以证明:“先生之前对我的温柔体贴都是假的,他不是真正的爱我。”当然,这个“你不是真正的爱我”更深一层的声音是:“我是不值得被真心对待的。”“我真是一个命苦的人,没有人会真心对待我。”这些声音都是我们在童年时与父母互动中所存放于内心的感觉,事实上重庆妇科医院我们早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人生决断了。
七、法庭
第七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法庭”。
当冲突或挑衅的游戏开始时,有时候会发展成第七个“法庭”的心理游戏,游戏中的主角会试图去找一个类似法官的人来评断,在这个游戏中究竟谁对谁错,当然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自以为很公平、公正的人特别容易上钩。之所以会玩这个心理游戏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当事者希望通过权威者或更多人的力量来支持自己的立场,他认为自己本身并不足以表达内在那股受委屈或不舒服的感受,他总是需要借由更多人的力量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这个游戏最主要的目的只是为了要证明:“我没有错,一切都是由你造成的。”
当然,会玩这个心理游戏的人,他的父母或老师在他童年生活发生的许多事件里,一定经常扮演着法官和法庭的角色,很快重庆妇科炎症治疗就介入孩子与孩子之间或与他人之间的争执,于是他们习惯找寻更强的力量,找权威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有时带领团体课程,现场有人迟到了,就会有人挺身而出,表示心中的不满意,但大多数人会说:“你迟到了,耽误了‘我们’的时间,‘我们’很不高兴。”企图用团体的压力来抗议,我往往会告诉发言者,你只要用我即可,因为这是你的感觉,并不见得代表其他人共同的感觉;其次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有权利表达个人的愤怒。有些人童年时因为自我价值感低落,没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习惯找一些权威者来撑腰,长大就常玩法庭的心理游戏。
八、捕熊者
第八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捕熊者”。
在这个“捕熊者”的心理游戏中,因为熊是一个庞大、具危险性的动物,所以猎人如果只是用猎枪捕杀,很可能一枪打不死,而熊在受伤以后兽性大发,反而使捕熊者的生命更加危险,因此,捕熊者在要捕熊之前必须设下许多陷阱,猎人会在熊必经的道路上挖一个大洞,在洞里面放个竹架和熊所爱吃的重庆宫颈疾病治疗食物,然后再把泥土恢复原状。当熊肚子饿时一闻到食物的味道会马上跑过来,接着便扑通一声掉下去,就在这个时候猎人出现了,他一面听到熊发出哀号、痛苦的声音,一面开枪将落入陷阱中的熊打死,这就是“捕熊者”心理游戏的玩法。
你会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到处都在玩这个“捕熊者”的心理游戏。而通常会玩这个游戏的人,在小的时候父母只允许他表现出好的一面,对于不好的部分都一律否定。当他长大之后,会觉得只要一表现出负面的自己就不会被爱、被喜欢,会很敏感地察觉到别人对他的期待和需求,而不允许自己真实的情绪或情感流露出来。
当然被捕的熊是很可怜的,常会责备自己愚蠢,自怜自艾外加对猎人的愤怒。而这个猎人是很深沉的,对自我的自尊心、自我价值感低落,他不敢直接表达真实的自我.
第五篇:自我剖析材料
自我剖析材料
在教师作风整顿学习活动中,本人按照要求认真学习了学校有关作风整顿文件精神,学习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重要内容。经过学习教育和深入思考,我个人对开展整顿纪律作风这一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纪律作风整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了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改进思想、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作风问题,现就自己过去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觉悟不高,认识不够。
思想上,我虽然能关心时事,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学习活动,但除了这些外,我不会主动去翻阅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书籍,不会主动去学习教育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这就造成理论仅存于表面,只懂形式,不能把握其内涵,认识上没有深度和广度。
2.学习上缺乏积极进取精神。
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没改变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习惯。自己较注重单位安排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而对其他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总喜欢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教学业务方面的书籍看得较少,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吸收的不多。总认为那些业务书籍看起来枯躁无味,而且几年的教学已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成了定视,一时是很难改过来的,或者,实在要改时,也不是我一个人要改,跟着大家一起来。因此,就存在着一种不着急的心理。备课欠深钻教材,懒于思考教学方法,至使语言表达欠精炼,业务知识疏浅。
3.对教研工作不热心,态度消极。潜意识里认为搞教研不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事,而是教研部门专门从事教学研究人员的事,我们老师没有那个水平,不会搞,也没有时间,更没有必要,因此对教研工作热情不高,态度消极。
4.有时学生中出现问题,与家长没有及时取得联系。家访又难得走,教学的事情本来就多,忙不过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5.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只注重知识的教学。认为知识的教学见效快,明显,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是要在长期的耐心教育和黔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还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甚至有的学生还可能是顽固不化的“刁民”,要让思想品德变好,难度大,工作又要细心,还要耐心。因此,也就很少对学生进行法纪教育。
6.责任意识不够强。由于大局意识不够,往往只管自己职责以内的事,其它的事就少有过问。有时,自己明明看见其它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碍于面子或是认为不该自己管,也就没有主动提出来帮助改正,而是放之任之。
7.工作中,我总是一味踏踏实实,埋头干活,不重宣扬。总觉得自己尽全力乃至牺牲一切,搞好教育教学,学生看得到,家长看得到,领导看得到。平时我很少和同行切磋,交流学习。与其他同志,很少探讨业务,人常说“隔行如隔山”,我认为学好本专业知识,做好教学就行了,没有必要了解更多。这违背了构建和谐社会,学会与人合作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二、原因剖析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主观因素所造成。在这段时间,自己结合理论学习,对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也多次进行认真反思,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与危害,从主观上查找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学习不够,政治素养不高,联系实际不够,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因而不能准确把握形势。
2.业务知识钻研不够,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业务水平要有提高,必须要对业务钻研,而自己在业务方面存有依赖性,认为领导会有指示,我不用先急着干,害怕自己先做做不好。而且自己尚未有一整套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故在开展工作中有时比较盲目,缺乏一定自信。
3.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把工作作为负担,未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三、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决心边学边改,立查立纠,认真做好:
1.树立发展的理念。自己要着眼于新思路、新视野、新举措来做好教学工作的新发展。要努力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开动脑筋,着力研究适应新时期发展形势的新方法、新举措;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积极尝试新的课改,以全新的理念服务于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育人意识,做新时期的智慧型教师。
2.树立团结合作的理念。在单位积极和同事们交流,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和同行们共同研究探索新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同志,维护同事们的利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树立自强的理念,不断学习,转变工作作风。
我要更深入地学习理论,采用报刊,网络,听报告会,听专家点评等各种手段,丰富自己,武装头脑。用最先进的教育方法,激励学生,提高自己,脚踏实地,努力改变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用一流业绩报答党和人民。
4.树立好教师形象
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语、仪表、行为,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及时对学生当天的学习、生活及在校表现进行总结,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歧视后进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加强教育教学艺术的修养。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以上整改措施,随时接受领导、同事们对我个人进行适时监督,我将以这次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