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时间:2019-05-13 22:3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理解“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理解“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第一篇:如何理解“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如何理解“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3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里的“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使某些人的不合理的或违法的目的没有达到,这些人出于报复而对该职工进行的暴力人身伤害。即遭受暴力等外来原因而意外伤害的,条例将工作性质限定为在“履行工作职责”中,只有在“履行工作职责”中遭受意外伤害的才可认定为工伤。“履行工作职责”比“工作”范围小。

二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由于意外因素导致的人身伤害。即遭受事故伤害时,只要认定与工作有关联性即应认定是工伤;比如地震、厂区失火、车间房屋倒塌以及单位其他设施不安全导致的伤害。

2006年9月4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工伤保险条例>有关条款释义的函》(劳社厅函[2006] 497号)规定:“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是指受到的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有因果关系。”即因履行本职工作而受到暴力伤害,这种“因果关系”应为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把“间接”原因纳入工伤认定的范围,那么只要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发生的任何暴力伤害,都应该认定为工伤。因为,这些伤害都可以以“上班”(除了有特定义务的岗位外)这一间接原因为由而认定工伤,很显然,这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本意。因此,要抓住工作原因这个核心。仅仅与工作具有关联性还不够,履行工作职责必须是伤害发生的原因。

第二篇:如何理解“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如何理解“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2008年2月28日下午4时许,我市某区石子镇卫生院召开职工大会,职工会上医院领导对蒋某负责的工作进行了调整,该院另一女职工李某不服单位对蒋某的工作安排,遂与蒋某发生争吵,直至双方互相抓扯,造成蒋某受伤。2008年10月20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蒋某受伤不予认定为工伤的决定,申请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

申请人认为:申请人在召开职工会时,本院另一女职工李某对领导调整申请人的工作不满,遂辱骂申请人及其女儿,双方发生口角,李某进而出手将申请人打伤。因此,申请人受伤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致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有关规定,应予以认定申请人的受伤为工伤,请求撤销被申请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被申请人认为:申请人蒋某在工作期间与同事发生争执、抓扯受伤,并非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因此,申请人受伤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有关规定,不应认定为工伤。经审查,我们认为:申请人蒋某与同事李某的争吵不是履行工作职责的表现,其受伤是因李某无理侵害所致,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因此,不能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3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里的“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我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的暴力伤害。二是指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由于意外因素导致的人身伤害。理由:一是从立法角度讲,工伤是指因工作造成的事故伤害。受第三人的伤害不认定为工伤,而应通过民事途径解决。但是,在实践中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某工作岗位的职工,由于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使一些人的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这些人因此怀恨在心,对这一职工用暴力手段进行报复,导致这一职工的人身受到伤害,这种暴力行为如果不是由于该职员从事的工作,或是该职员对其工作职责或职能的履行则不会发生,因此,应认定为工伤。如公安、工商、监察等。二是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考虑到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也可能受到其它意外伤害,例如因地震、火灾等受到伤害,建筑物掉落等受到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法理的角度,还是从工伤保险的基本精神上讲,都应将其纳入工伤的范围。

2006年9月4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工伤保险条例>有关条款释义的函》(劳社厅函[2006] 497号)规定:“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是指受到的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有因果关系。”但“因果关系”是“直接”还是“间接”没有明确。我认为应为直接的因果关系。如两女职工因工作发生争吵,一女职工男朋友知道后,为报复另一女职工,到其工作单位将该女职工打伤,很明显该女职工造成伤害的直接原因是“私人恩怨和报复”,“因工作原因争吵”仅是造成的伤害的导火线,为间接原因,不应认定为工伤。因此,如果把“间接”原因纳入工伤认定的范围,那么只要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发生的任何暴力伤害,都应该认定为工伤。因为,这些伤害都可以以“上班”(除了有特定义务的岗位外)这一间接原因为由而认定工伤,很显然,这是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立法本意。综上,我认为:暴力伤害与履行工作职责应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第三篇:90-210“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如何理解

问:“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如何理解?

答:

《工伤保险条例》中这一规定包括3个事实要件:

 有伤害结果的发生;

 伤害发生的时间是在因公外出期间;

 伤害发生的原因系工作原因。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相互之间又具有关联性。

“因工外出期间”,是指职工不在本单位的工作范围内,由于工作需要被用人单位安排到本单位以外或者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自己到本单位以外从事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工作。

“因公外出期间”具有特殊性,应理解为整个外出期间皆为因公,并没有区分工作和休息。因为大多需外出的公干都具有3个特点:

 工作场所不相对固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工作时间也不固定,难以区分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

 工作内容有时也并不确定,常常与休息娱乐分不开。

因此,审判实践中,一般都将因公外出期间受到的伤害视为是工作原因导致,除非有证据充分证明劳动者在因公外出期间确是因私事或从事与工作完全无关的娱乐等原因导致的伤害,才不认定为工伤。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单位安排的外出学习期间,职工在学习单位安排的休息场所休息时受到他人伤害的,也认定为工伤。

此外,对于单位安排职工外出参加文娱、联欢、郊游、拓展训练等活动的过程中发生伤害的,结合单位组织上述活动的工作安排、议程等情况,根据目前的审判实践一般也都会认定为工伤。

参考法规:

1.《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5项;

2.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

例:

钟某是广东省佛山市某家具公司员工,受公司委派长期驻山东临沂采购木板。

2002年10月23日,钟某先与公司客户商谈业务、吃饭。晚上21时许,钟某搭乘该客户的面包车去接朋友,在国道327线与临沂市公路交汇处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死亡。经临沂市

公安交通警察大队作出的道路交通责任认定,钟某对该次事故不负责任。

钟某的妻子向佛山市南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2003年7月15日,南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驾驶面包车的客户证言,认定钟某是在因公外出的非工作时间发生交通事故死亡,认定钟某为非因工死亡。钟某的妻子不服,向佛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维持了原工伤认定决定。

钟某的妻子于是向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原工伤认定决定书,判令南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钟某为工伤死亡。

区法院认为:南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钟某为非工作时间外出依据的客户证言前后并不一致,因此该事实认定的主要证据不足,事实认定不清,判决撤销原工伤认定决定书,由南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重新作出决定。家具公司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法律、法规并未对因公外出期间发生交通伤亡事故的时间条件作进一步限定,钟某因公外出期间的工作性质也不宜进行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的区分,而家具公司对员工因公外出期间的工作时间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南海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钟某发生交通事故时不是在因公外出的工作时间,属于非因公死亡的认定,属于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应予以撤销。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解:

本案提示了以下法律要点:

 因公外出期间,因工作原因在交通事故中非本人主要责任时受到的伤害应认定为工

伤;

 认定因公外出期间的工伤需排除以下情形:受伤害职工故意犯罪;受伤害职工醉酒

或吸毒;受伤害职工自杀或自残;受伤害职工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有明显证据表明职工受伤是因私事或与工作完全无关的事由的情形。

本案中,钟某受公司委派长期驻外,在与公司客户商谈业务过程中去接朋友发生交通事故,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因此认定钟某为非工作时间,但从客户前后不一致的证言中,并不能确定钟某接朋友的过程不在工作时间,或其目的不是为了工作,所以法院判决由劳动与社会保障局重新作出工伤认定。但实务中,对于法院是否有权直接作工伤认定尚有学理争议。操作提示:

1)企业在组织任何单位集体活动时都要有具体时间、地点、进程等明确安排,有分工明确的规范管理,对职工在集体活动中的可行或不可行的行为最好也要有书面的明确要求,以避免集体活动中职工个人的任意行为发生意外事故。

2)对于劳动者在从事与工作有关的聚餐、招待等活动中遭受的事故伤害,是否能被认定为工伤,各地把握的标准也不尽一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中,很多销售类、联络类工作岗位的员工从事这类所谓的“应酬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是在履行工作职责或至少与工作有关很难把握,极易引发争议。企业对于此类岗位以及长期驻外地的工作人员,在从事此类事务中可以制定较为详细的工作规范要求,以统一劳资双方认识,尽量减少此类争议的发生。

下载如何理解“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理解“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