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掌握十八大会议精神实质
掌握十八大会议精神实质(原)
作者:blooog 于 2012-10-31 11:18:01 发表 只看该作者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决定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全会召开的意义重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全会必将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深入学习,掌握会议精神实质,强化思想武装。
二、文化建设任务紧迫。
全会从国际国内的两个角度,对文化建设所处的基本形势给予了符合时代要求和现实状况的判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全会旗帜鲜明地对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任务。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大力宣传和弘扬真善美,反对和抨击假丑恶,自觉抵制社会上出现的如见利忘义、诚信缺失等道德失范现象和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三、廉政文化建设值得借力。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应当以抓紧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完善机制、大胆创新、提升实效,形成廉荣贪耻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文化氛围,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现象发生。努力争做廉政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为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
据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12日至13日在河北调研创先争优。他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紧紧围绕本地党代会确定的科学发展新目标新任务创先争优,立足本职、争创一流,为民服务、多作贡献,以科学发展的新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第二篇:党的十八大报告一开头就阐明了大会的主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一开头就阐明了大会的主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的内容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化三基”战略和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要求,始终突出“科学发展、加速赶超”主题,大力实施“工业主导、基础先行、项目带动、协调发展”战略,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务实创新,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娄底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党的十八大报告一开头就阐明了大会的主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一开头就阐明了大会的主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主题是大会的旗帜、灵魂,也是大会精神的根本标志。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各个部分,都是这个主题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可以说,深刻理解、深入领会、准确把握了这个主题,也就在整体上把握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实质。
这个主题,强调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4个核心问题。
一是旗帜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也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我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
二是精神状态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就是要强调,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信心百倍地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和风险。
三是道路问题。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是要强调,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条件下,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四是奋斗目标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要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战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部署,抓紧工作,抓紧落实,在未来5年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确定这样的主题,就是要向党内外、国内外鲜明宣示,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四篇:3.中央党校哲学部 朱辉宇:在历史新起点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维度-学习十八大会议论文排版
在历史新起点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维度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朱辉宇
【内容提要】党的十八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如此,我们应立足政治性高度、系统性维度、方法论角度及全球性广度,进一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地位和政治优势;把握其理论体系和作用范围;学习运用其内含的科学方法;彰显其全球视野和普遍意义,进而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客观总结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充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的与时俱进。我们在开拓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应立足政治性高度、系统性维度、方法论角度、全球性广度,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切实实地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
一、立足政治性高度,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章明确规定的全党的行动指南。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全面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关、互为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标志着我党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提升和突破。党的十八大修订后的党章总纲中明确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行动指南的重要地位。如此,我们应立足政治性高度,将科学发展观视为新的完整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旗帜鲜明地遵循党章的要求,更加自觉和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日益成为现实;坚持科学发展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统一,实现了中国经济持续十年的快速稳定发展;坚持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使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更加合理,各种工作和利益关系更为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数不断提高。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若要确保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更加自觉地加以贯彻落实。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的战略设计,其贯彻落实需要继续发挥这一政治优势。科学发展观明确回答了为何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等根本性问题,蕴含着党中央许多深远的政治考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大局,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在发展问题上的现实体现。作为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突显了经过改革开放确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优势。在以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继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优势,深化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完成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
二、立足系统性维度,更加全面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完整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围绕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形成了关于发展的系统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了发展的首要地位,回答了“是否要发展、为何要发展”的问题;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明确了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群众,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提出了发展的诸项基本要求,回答了“什么是发展”的问题;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阐明了总揽大局、兼顾部分的发展方法,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这些有关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发展要求、发展方法等问题的阐述,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观念、开拓了发展思路、破解了发展难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前提便是进一步梳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框架与理论构成。
其次,全面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作为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不仅仅适用于经济建设领域,还对我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领域具有指导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立为整体推进的科学系统,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党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党建规律的跃升,而且充分表明了科学发展观系统性、普遍性的适用范围。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进行各项实践的行动指南,其作用发挥不应存在缺位、留有死角,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创新有机统一,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领域。
再次,系统化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合理统筹各领域、科学规划各方面、充分发挥社会整体合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在科学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基础上,我们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应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结合现实工作,围绕关系平衡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化解机制等进行改革和创新;应促进现代化建设各环节、各方面相协调,促进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程度等方面实现比例适当、结构合理、共同发展;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三、立足方法论角度,更加完整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辩证的唯物主义思维方法。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科学的理论,更体现了科学的方法。科学发展观将发展视为第一要义,遵循了唯物史观有关社会基本矛盾、物质生产活动是第一前提的论述,展现了唯物史观的思维方法。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紧扣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理论和战略设计,体现了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维方法。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自觉学习和运用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求实思维能力,准确认识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客观把握当前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更加自觉和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次,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唯物的辩证思维方法。科学发展观主张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有关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论述,展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系统思维和过程思维。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要求我们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所蕴涵的科学方法,在实践中坚持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理解系统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做到着眼全局、拓展视野、把握重点、统筹兼顾;坚持动态发展地看待问题,理解系统的动态性与过程性,做到立足当前、照应阶段、放眼长远、善于创新。值得强调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辩证分析和明确了“老路”、“邪路”的不可行,回答了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卓越运用,值得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认真学习和深入把握。
再次,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直接提出的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指南,必须把握和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一是,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关系,强调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种复杂关系;二是,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事业中各种利益的关系,强调统筹全局与局部、局部与局部、重点与非重点、当前与长远、内部与外部的利益关系。三是,应杜绝形式主义的简单排列,正确认识和处理各项工作、各种利益之间的比例关系,解决何者为轻、何者为重的问题;准确把握和优化各项工作、各种利益之间的顺序关系,回答何者为先、何者为后的问题。唯有如此,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到实处,才能通过实践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四、立足全球性广度,更加自信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世界发展大趋势。当今世界,发展模式正由原先的粗放型向集约型、单线型向综合整体型转变,多元性、系统性、内生性、整体性、协调性成为其主要特征。新的产业 结构、社会结构、生态结构逐步形成,旧工业文明日益被新型产业文明所代替。科学发展观提倡人性化、整体化和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其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主张恰好契合并反映了这一总体趋势,成为符合世情、适合国情的科学理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审时度势、放眼全球,全面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科学制定符合世情、适应国情、切合民情的行动纲领和政策策略,不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民福祉。
其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汲取他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就发展的总体状况而言,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既会达成迅速、稳定、健康的发展状态,也会遭遇停滞甚至整体倒退的尴尬境遇。西方先发型现代化国家在各自发展道路上既取得过傲人的发展成果,也曾遭遇某些重大失误和曲折。科学发展观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经过有效整合和提升,形成了适合当今时代和中国国情的发展理论。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不应重复其他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犯过的错误和走过的弯路,应最大限度地汲取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跨越各类现代化发展陷阱。换言之,我们必须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发挥其前瞻性和战略性优势,避免再走弯路和错路,确保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再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彰显其世界性意义。当前,世界进入“全球时代”(马丁•阿尔布劳语),任何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和推动。中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化解诸多全球性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于各类世界性难题的缓解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国正在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也是世界上后发型大国崛起所从未走过的道路。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其对现代性的追求和塑造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体现了多元现代性的当代价值。在实践中,我们应进一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成功,更充分地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魅力,为其他国家的发展确立评判比较的坐标,提供可兹借鉴的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