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零符号在《李尔王》中的意义及作用
零符号在《李尔王》中的意义及作用
摘要:零符号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被人们大量使用,其能指形式在《李尔王》中主要有三种:数字0、货币和女性身体私处,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悲剧的成因。但综合来看,零符号的主导作用是勾勒戏剧的结构和轮廓,并形成了以“nothing”为核心的元语言,与另一个以“nature”为核心的元语言构成“解释的漩涡”。莎士比亚的这种变化与发展的思维方式,使该剧显得抽象而难以理解。
关键词:零符号;莎士比亚;《李尔王》;能指;元语言;“解释漩涡”
中图分类号:I1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3?A228?A6
一、前言
零符号是一种特殊的符号①,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所谓零符号,就是能指为零,或者所指为零的符号。前者如文学艺术中的空白、建筑中的空间间隔等;后者如幽灵、上帝、零余人、数字0等。在汉语中能指形式为:零、无、没有、空等,在英文中能指形式为“nothing”“null”“naught”等,文化符号中的大量能指,如上帝、幽灵、影子等也都是零符号。零符号可以是实在的空间及事物,也可以是人造的代码。在莎士比亚时代,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莎士比亚对零符号及其代码――数字“0”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在喜剧《无事生非》和悲剧《哈姆雷特》中使用“nothing”一词的性含义来捧哏逗哏,活跃剧场气氛。在悲剧《李尔王》中,悲剧始于“nothing”,正是“nothing”让考狄利娅停止了对父亲的谄媚,而且把李尔步步逼向疯狂,并最终走向毁灭。
对应于零符号,西方人最常用的词是“空”(null),来源于中世纪的拉丁语nulla figura。在零符号传入西方之前,零符号曾引起希腊人的恐惧和不安,亚里士多德拒绝使用零符号。零符号在西方的广泛传播,首先是因为阿拉伯数字的引入,在货币计算中使用阿拉伯数字来控制资本的生产与扩张。十三世纪时,阿拉伯数字在西方被广泛应用在贸易和商业中,复杂的罗马数字被驱逐,这标志着封建古典秩序的死亡和商品
经济的来临。李尔的名言“零只能产生自零”表明了李尔精通新的计算方法,悲剧始于李尔的买卖和交易。李尔:“我要看看谁最有孝心,最有贤德,我就给她最大的恩惠。”[1](5)用最多的爱去换取相应的领土面积,这是典型的商人逻辑和思维。可惜,这场交易在价值上是不对等的,过程是虚伪的,结果李尔亏了本,还搭上自己的命。由此我们看到金钱在悲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金钱作为无价值的价值符号,是典型的零符号。
二、《李尔王》中零符号的能指形式
及其意义
在悲剧《李尔王》中,零符号及其能指形式“nothing”出现的频率颇高,还有一些具有零符号意义的代码和意象,如李尔的影子、葛罗斯特空洞的眼睛、光秃秃的脑袋,或者直接使用数字“0”等。其特殊的表现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数字0:一个元符号
计算理性或工具理性是现代性的思维方式,给予这个计算方便的正是数字0,没有0,就没有现代的计算方式。数字0发明以前,人们使用算盘来计算,数字0实际上就是算盘上的空位。印度人知道如何运用数字0来加、减、乘、除,这种计算方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理论,“熟练无声的操作会带你走进算术
收稿日期:2013ㄢ231;修回日期:2014?A3㈢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5104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云南民族文化与文艺理论研究”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李兵(1974),男,云南嵩明人,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美学,外国文学
计算的最高境界,这里充满了荣耀――但是你一旦超越这个境界,你就会进入代数和其他数学领域,在那里,思想通过符号来表达,这些符号甚至可以用来讨论自己本身。”[2](136)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人开始在货币计算中使用印度数字,在复式簿记中使用数字0来记账。一开始,数字0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和信任,一个重要原因是0可以被改写成6或9。在《李尔王》中,到处充斥了赤裸裸的计算,从悲剧开场的领土分割,到李尔变得一无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爱、道德、伦理、行动等无不可用计算的方式来衡量。
弄人,作为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是活生生的零符号的写照,他自身的位置使他能区分零符号作为元符号与其他符号的不同。李尔不理解“无”的含义,他不能区别沉默和“无”、符号与元符号之间的差异,他仅仅把“nothing”理解为数量0。而考狄莉娅的“nothing”含义是多重的,如可以理解为爱是无价的,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可以理解为不会说,即口才不好;还可以理解为不想说,因为她憎恶虚伪的漂亮话,等等。当李尔要求考狄利娅收回刚才的话时,她解释说:“……要是我有一天出嫁了,那接受我的忠诚的誓约的丈夫,将要得到我的一半的爱、我的一半的关心和责任;假如我只爱我的父亲,我一定不会像我的两个姊姊一样再去嫁人的。”[1](9)这种回答方式在李尔看来是计算式的,反而印证了李尔对“nothing”含义的判断,认为自己的尊严被蔑视,大怒之下剥夺了考狄利亚的继承权。在考狄利娅被驱逐之后,弄人成为了她的替身。不管李尔处境如何,始终不离不弃,并且充当着李尔启蒙者的角色。在剧中,对当时机关算尽的语言和李尔的交易,弄人多次使用零符号来嘲讽。比如,肯特在听完弄人的打油诗后,说了一句:“这些话一点意思也没有。”傻瓜接过话来直接嘲弄李尔:“老伯伯,你不能从没有意思的中间,探求出一点意思来吗?”[1](51)李尔:“Why, no boy;nothing can be made out of nothing.”[1](50)朱生豪译为:“啊,不,孩子,垃圾里是淘不出金子来的。”[1](51)这种译法虽然增加了文采,但零符号的形态和意义均被遮蔽了。从原文看,李尔是在重复先前与考狄利娅对话时的计算公式:关于零的任何计算结果只能是零。至此,李尔仍然不理解“nothing”一词的真正含义。为了让李尔明白“nothing”的元符号意义,弄人只好返回零符号的最初的形状,用鸡蛋的蛋壳比拟李尔的皇冠,然后直接点明李尔的脑袋是个空荡荡的处所:“你把你的聪明从两边削掉了,削得中间不剩一点东西。”[1](55)最后,弄人锋芒毕露:“……now thou art an 0 without a figure: I am better than thou art now;I am a fool, thou art nothing.”[1](54)朱生豪把这句翻译为:“可是现在你却变成一个孤零零的圆圈圈儿了。你还比不上我;我是个傻瓜,你简直不是东西。”[1](55)此处明显误译,理由有两个,一是把数字0译为“圆圈圈儿”,二是把“nothing”译为不是东西,在汉语的语境中,这是骂人的话,显然弄人是在帮助李尔,而不是打击他。梁实秋翻译为:“……现在你不过是个零。我现在还比你强;我是个傻子,你却什么也不是。”[3](39)这是正确的译法。根据符号学家诺特曼的考证,莎士比亚时代人们已经懂得运用阿拉伯数字来计算,“两位剧作家(琼森和莎士比亚)在大约30年前上学的时候就知道阿拉伯数字,他们是英国知晓罗伯特??克德传授的数字0的英国第1代儿童,他的教学混合了新的十进制思想和古老的算盘操作。”[4](78)所以这里的圆圈圈就是数字0,“0 without a figure”意思是没有一个数字的0,表明了数字0的元符号性质,零作为一个元符号,其意义是作为一个名称以此暗示其他符号1、2、……9等的不在场,其价值是被用来给其他数字赋值。从这时起,高纳里尔和里根开始把李尔消减为零。高纳里尔和里根开始逐步缩减李尔的随从,先缩减为50,然后是25,10,1,0。李尔向高纳里尔说:“你的五十个人还比她的二十五个人多上一倍,你的孝心也比她大一倍。”[1](119)李尔用商品买卖的计算标准来衡量人的孝心,把人看成了交易的物品,李尔从数字上变成零的时候,疯癫开始了。零符号的悲剧在葛洛斯特的副线情节里被重演,开始了新一轮的人性毁灭的悲剧。
(二)货币:无价值的符号
货币是无价值的符号,这是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的观点,他说:“因为金银作为货币,并没有其他的价值,只不过是可以作为使我们得到我们所想要的东西的保证,而只是由于它们的数量,它们才能使我们得到我们所想要的东西。所以很明显,在商业中使用的金银的内在价值,不是别的,只是它们的数量。”[5](19)洛克的这个观点虽然被批犯了名目论的错误,但在莎士比亚的时代很多人持这样的观点。
《李尔王》的故事发生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新兴商人变得比贵族更加富有,并大量购置土地,造成许多贵族空有头衔却无地。加之詹姆斯一世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肆贩卖贵族头衔给新兴商人,贵族头衔的价值遭到空前的贬值。于是出现了两种价值体系的严重对立,对于看重内在价值传统的贵族阶级而言,金钱只是无价值的零符号,反之,从资产阶级的价值体系的角度看,市场交换决定价值的多少。当李尔试图通过市场交换的原则来衡量女儿的孝心时,遭到了考狄利娅的拒绝,她的回答是“nothing”,因为外在价值在她看来就是“nothing”,她提醒李尔注意市场意识破坏了贵族的价值体系。迈克尔莱恩认为:“考狄利娅的反叛代表了重新肯定恰当的关于效忠的贵族理想的努力。”[6](70)通过贬低金钱的价值来强调贵族自身价值的重要,这成了许多没落贵族的标志。莎士比亚通过法兰西国王之口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最美丽的考狄利娅!你因为贫穷,所以是最富有的;你因为被遗弃,所以是最可宝贵的;你因为遭人轻视,所以最蒙我的怜爱。”[1](21)此言显示了考狄利娅与众不同的天然高贵的品质,这种品质明显与贵族的血统紧密相连,而一旦考狄利娅被剥夺了土地,按市场规则,其市场价格就变为零。
传统的看法认为,货币的功能在于价值的贮藏和转移,但这并非是货币的首要功能,齐美尔认为货币的本质是“结合于这种功能之中的那种远远超越了货币物质符号意义的观念”[7](198)。这表明货币只是用来交换的符号形式,目的是用来计算。弗里德曼认为:“货币的抽象概念很清楚,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无论何处都可用以交换商品和服务的东西。”[8](20)意即货币之有价值,是因为人们认为它们有价值,其功能依赖的是约定俗成的力量。由此看来,货币本身没有价值,或者说,货币的力量是空洞的、虚构的,货币就是典型的零符号。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生活的价值最终被金钱的力量空洞化,所有的操劳最终变得毫无意义。这就是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的感叹,所有东西都被nothing打败了,人文主义理想的莎士比亚让位于现实主义的莎士比亚。
布雷德利敏锐地看到货币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冲击,认为《李尔王》的“悲剧力量十分接近于《奥瑟罗》,但在精神和实质方面,却显然与《雅典的泰门》的联系更为密切”[9](227)。在随后创作的悲剧《雅典的泰门》中,莎士比亚的思想更加成熟,对金钱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魔力看得更清楚,他说:“金子!…… 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10](62)马克思据此认为莎士比亚道出了货币的两个特性:“它使一切人和自然的特性变成它们的对立物;它是人尽可夫的娼妇。”[11](144)在《李尔王》中,人被分成截然相反的两类,好人坏人各占一半,特别是一母所生的考狄莉亚姐妹为何会如此不同?发生了什么畸变?如果仅从人物的内心寻找不到答案,那么答案只能在外部,在于新兴资产阶级对金钱和权力的追求,腐蚀了人的心灵。所以,剧中人物的行为和思想才会如此怪诞,如此异于常人。李尔感叹:“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1](61)奥本尼也惊呼:“你这变化做女人的形状、掩蔽住你的蛇蝎般的真相的魔鬼,不要露出你的狰狞的面目来吧!”[1](191)
除了这些畸形的形象外,莎氏还使用大量动物的意象,剧中共有133处提到动物,涉及64种不同的动物。在剧中人也被直接比作一种动物,如奥斯华德是杂种老母狗生出的小杂种,等等。人不再是宇宙的精华和万物的灵长,却是在向动物蜕变,而推动这个蜕变的,只能是外部力量,尤其金钱的力量――无价值的价值符号。这些抽象的含义,观众难以理解,戏剧的观赏效果也受到了影响。而考狄莉亚得以保持善良的天性,这当然跟莎氏的人文主义理想有关,或者说这是莎氏用想象力对人性进行分析和抽象化的结果。
(三)身体私处:隐晦的性含义
莎士比亚是善于描写性的高手,其作品中许多双关语带有性的色彩。据统计,莎士比亚作品中涉及女性身体私处的双关语有180多种,比如“nothing”“O”“水井”“指环”“花园”“玫瑰”等,此外还有700多种其他带有淫秽色彩的词句,莎士比亚的每个毛孔都流淌着性②。《李尔王》的两条情节线索,都从“nothing”开始,此故事可以看作是“nothing”的故事,是有待解码的“零”、性别差异的奥秘,甚至带有狂欢化的色彩。
当考狄利娅和埃德蒙都用“nothing”来回答他们父亲的问题时,莎士比亚时代的观众显然都能意识到其中的性含义,因为“nothing”一词在伊丽莎白时代是表示阴道的俚语,莎士比亚戏中大量使用带有性含义的俚语和符号,这显然继承了中世纪宗教滑稽剧的遗风。在戏剧效果上,《李尔王》作为悲剧,过多的悲伤和沉思则会让观众难以忍受,而这些粗俗的俚语则让人忍俊不禁,暂时忘却生活的悲伤。莎士比亚并不只是在玩弄低级的文字游戏,在《李尔王》中,零符号“nothing”还揭示了人物内心活动的深层内容。按照精神分析学的说法,性器期的男孩会有恋母情节,女孩会有恋父情节。麦金认为王后的不在场是灾难的源头,他说:“她的不在场是明显的,在戏中是一个巨大的虚无,我们甚至可以看到戏中到处她形成的真空,并成为所有空无的源头。”[12](113)李尔的三个女儿由于母亲早逝,都对父亲充满了强烈的爱恋与依赖,反过来,女儿们实际上也早就在扮演母亲的角色,弗洛伊德认为:“她们是母亲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出现的三种形式,母亲本人,根据母亲形象所选择的爱人,最后,是重归于其中的大地母亲。”[13](195)由此看来,李尔与三个女儿的爱非同寻常,似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大女儿和二女儿已经出嫁,顺利解决了恋父问题。李尔设计的爱的考验似乎只是幻觉或假象,因为他已经事先做好安排,准备和自己最喜爱的小女儿度过余生。李尔坚信女儿们对自己的爱,这是一厢情愿的幻觉。戏中爱的荒唐考验,表明幻觉是其政策的基础。而这对考狄利娅而言,则是女孩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当考狄利娅回答说:“父亲,我没有话说。”李尔:“没有?”考狄莉亚:“没有。”李尔:“没有只能换到没有;重新说过。”[1](9)虽然她在发言前就已经知道自己获得的份额是三份中最好的一份,但仍然拒绝了李尔对自己的加冕。“当李尔转身听取她的表白时,她已然登基为王,这并非不列颠的王位,而是大自然为胸怀卓越美德的人们准备的看不见的皇冠。”[14](122)这个回答表明考狄利娅挣脱“恋父”,独立成长的开始,而“nothing”一词的性含义,似乎也在暗示父亲对自己的欲望有过分的地方。面对考狄利娅近乎赤裸的回答,李尔发现自己对小女儿的欲望被当面识破,于是恼羞成怒。
李尔发疯之后,满脑子都是性的繁衍的念头,并始终追随着李尔的疯狂之旅,再次证明了零符号“nothing”一词的性含义以及李尔对女儿们的欲望。李尔说:“我赦免那个人的死罪。你犯的是什么案子?奸淫吗?你不用死;为了奸淫而犯死罪,不,小鸟儿都在干那把戏,金苍蝇当着我的面也会公然交合哩。让通奸的人多子多孙吧。”[1](215)这里,我们看到李尔试图去分辨自然性爱与非法奸淫的不同,显然他不能区分二者,尘俗的欲望似乎压倒了神性之爱。李尔本人的悲剧始于“nothing”,最终也在对雌性动物“nothing”的臭气的厌恶与谩骂中死去。所以,两个女儿的不仁不义只是李尔的疯狂的导火索,而李尔本人的幻觉以及疯狂的不伦之爱才是悲剧的根源。
“nothing”一词用来指性器官,为指向下部的民间狂欢活动所固有。巴赫金认为在民间节庆活动中:“向下,反常,翻转,颠倒,贯穿所有这些形式的运动就是这样的。它们把东西抛掷下去,翻转过来,置于头顶;它们上下换位,前后颠倒,无论在直接空间意义上,还是在隐喻意义上,都是如此。”[15](430)在巴赫金看来,“nothing”是不折不扣的零符号,是狂欢的来源,也是地狱的入口,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由此,在“nothing”狂欢中,秩序颠倒了,暗示着李尔的脱冕与降格。当李尔脱下王冠,戴上杂草编织的草冠出现在荒野上时,李尔完成了精神上的蜕变,认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但旧秩序的代表李尔必然死去,外部秩序才能得以重组,重新回归和谐。
三、元语言之间的冲突:“nothing”
还是“nature”
麦金认为数字0并不是零符号的主要形态,他说:“和虚无思想的出现相比,数学并不是本剧的主题,而我认为零符号的作用是勾勒了戏剧结构的更加抽象的轮廓。”[12](118)此判断表明零符号在戏中有更为重要的作用,零符号的抽象含义形成了以零符号为核心的元语言系统。有人认为《李尔王》是部“一个词”的戏,这个词到底是“nothing”还是“nature”,有很多争论,这其实是不同角度介入文本产生的不同的元语言,因为“文化符号活动的特点是元语言集合变动不居,针对同一个符号文本不存在一套固定的‘元语言’”[16](228)。由此可见,“nothing”以及“nature”是由同层次不同元语言形成的不同的元符号,二者的关系颇为微妙和复杂,既有冲突又有融合,既对立又统一,形成所谓的“解释漩涡”,这导致了剧中看似不合情理的事件“在数量和程度上都大大超过莎翁其他几部伟大的悲剧”[9](236)。
“nature”及其同根词在《李尔王》中共出现51次之多,而“nothing”及其相近的零符号出现频率与前者相近③。作为戏中的两个高频词,其中必然蕴含着特殊的意义,有些意义可能连作者都没有意识到,是潜意识使然。“nothing”一词的含义除了上面讨论的三种之外,还有宇宙和自然起源于“无”的观点,人的自然本性是“nothing”等的观点。关于“nature”,黄文中归纳了其在戏中的五种含义:“1.宇宙运行和万物繁衍的力量。2.自然现象:如雷、日蚀和下雨。3.没有精神和道德含义的物理世界。4.人的体力、身体或生命。5.个体的内在气质和品质,人的本质特 性。”[17](27㈢8)在不同的地方,“自然”的具体所指不一样,有时表现为有序的、正常的法则,有时又好像显得冷漠无情、充满敌意。
从词频统计来看,“nothing”一词在第一幕出现的频率最高,达20次之多,“nature”仅10次,随后的几幕中,“nothing”出现频率减弱,“nature”出现频率逐渐取代“nothing”,在最后一幕中,两个词均销声匿迹。由此,悲剧的起因与“nothing”有关,此词的可怕力量让李尔、考狄利娅卷入了命运的漩涡。在戏剧的发展和高潮阶段,“nature”的高频出现,再结合中文译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基本字(词),如“孝、无情、善良、可怜”等,这些词明显与戏剧主旨有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两个高频词(短语):可怜的汤姆、疯。“可怜的汤姆”是文艺复兴时期独特的疯癫形象,两者相加,成为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词,“疯”表示自然秩序失衡,人伦失常,道德沦丧。所以,“nature”一词的主导含义应该表示社会与自然得以运行的秩序、规律,英国莎评家丹比也认为:“在正统的伊丽莎白时代的人的思想里,自然就是人类行为的规范。”[18](229)而当时社会却是乱了套,“父不父,子不子,纲常伦纪完全破灭。…… 现在只有一些阴谋、欺诈、叛逆、纷乱,追随在我们的背后,把我们赶下坟墓里去”[1](31)。秩序失衡,是社会新陈代谢必然出现的现象。
中世纪社会保持统一的意识形态,其元语言系统是静态的、固定的。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社会的分化,不同意识形态形成了不同的元语言,于是社会秩序开始失衡。“nothing”的基本含义“无”表示社会能量的熵变,而“nature”代表着生命的本真和深度。两者形成了冲突,自然秩序失衡。“nothing”在戏的第一幕占有绝对优势,造成了“疯子带着瞎子走路”的社会病态,经历了爱与善的牺牲磨练后,自然秩序得以恢复。丹比认为悲剧是由考狄利娅为代表的“仁爱自然”与高纳里尔和里根为代表的“残酷自然”之间的斗争引起的,但他的分析显然是矛盾的,他把自然视为秩序与规范,视为美好的安排,同时又将其分为善恶两种自然观。如果说考狄利娅代表着一个原则、一种社会,那么这个原则只能是自然,而埃德蒙、高纳里尔和里根则应该是零符号熵变力量的代表。吊诡的是,前者生命本真的真诚却以语言上的缺失“nothing”亮相,后者如埃德蒙却自称是大自然之子,这恰恰是元语言作为意识形态的表征之一。
总之,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并不采取简单的二分法,而是看到了两套元语言之间对立与融合的趋势,他将“nothing”与“nature”的多重含义融合在一个有机整体中,“正是这样的思维模式使多元化倾向和宽容精神成为可能,并在经历一段痛苦的磨合期后成为英国政治思想和政治体制的特点。正是对不容置疑的确定性的反抗才催生了社会的共识和妥协的艺术”[19](263)。莎士比亚这种充满变化与发展的思维方式,是社会元语言冲突变化的集中体现,也是莎士比亚之所以说不尽的原因所在。
注释:
① 在西方,零符号在自然科学中的研究和使用要早于符号学的研究。20世纪初,索绪尔认为语言中容许有与无的对立,可以用非物质性符号表达观念。1939年,雅柯布森(Roman Jakobson)用零符号(zero sign)来表示词格形式中的零词尾现象。之后,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把能指的欠缺但本身起能指作用的符号称为零记号,但他没有对零记号的意义和作用展开系统的讨论。符号学家诺特曼(Brian Rotman)认为数字0是典型的零符号,现代性起源于零符号。在中国,零符号的使用和研究比西方更为久远,如《易传》中太极的思想,老庄哲学对有无关系的探讨等等。在当代,王希杰、韦世林等人提出了“空符号”(blank-sign)的概念,但他们的研究局限于语言学或哲学领域,而且其定义暗中排除了数字0,不能涵盖文化符号中的大量能指,如幽灵、上帝等。鉴于此,笔者重新界定了零符号的涵义,认为零符号的涵义可以涵括空符号,而空符号不能涵括零符号,并把零符号的探讨引入到文艺学中来。
② 英国的莎学家宝琳?I尔南在她的著作《咸湿莎士比亚》(Filthy Shakespeare)中,认为莎士比亚善于使用双关语来暗示女性的身体私处,其中就包括了零符号“nothing”。小白在《好色的哈姆雷特》(《书城》2007年第7期)一文中引用了基尔南的研究成果,本文这里的统计数字来源于小白的文章。梁实秋的小品文《莎士比亚与性》(《雅舍菁华》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也提到莎士比亚剧中语义双关的淫秽之词是借用文字来游戏,可惜朱生豪的译文删除了原作中大量的猥亵之语。
③ 本文所列的词频数目均为笔者自己统计,主要参考文献是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的《李尔王》(英汉对照版),也参考了其他的英文版本,所以数目上可能会略有出入。
参考文献:
[1] 莎士比亚.李尔王[M].朱生豪译,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2] 罗伯特愠湓??.零的历史[M].冯振杰等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5.[3] 莎士比亚.李尔王[M].梁实秋译, 台北: 远东图书公司, 1976.[4] Rotman, Brian.Signifying Nothing: The Semiotics of Zero [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5] 约翰洛克.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M].徐式谷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2.[6] 迈克尔莱恩.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M].赵炎秋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7] Simmel, Georg.The Philosophy of Money [M].Trans.by Tom Bottomore & David Frisb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8.[8] 米尔顿弗里德曼.货币的祸害[M].安佳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9] 安??布雷德利.莎士比亚悲剧[M].张国强等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10]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五)[M].朱生豪等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11] 卡尔?峥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0.[12] McGinn, Colin.Shakespeare’s Philosophy [M].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6.[13]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M].常宏等译,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1.[14] 阿兰布鲁姆, 哈瑞雅法.莎士比亚的政治[M].潘望译,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15] 巴赫金M.M.巴赫金全集(第6卷)[M].李兆林等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16]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 Hwang, Wen-chung.Language in King Lear [M].Taipei: Bookman Books, 1986.[18] 丹比J.F.两种自然[A].殷宝书译, 杨周翰选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C].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19] 杰曼格里尔.思想家莎士比亚[M].毛亮译, 北京: 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Meaning and function of zero-sign in King Lear
LI Bi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655011, China)
Abstract: In Shakespeare’s times, Zero-sign was used much.There are three main forms of the Signifier in King Lear, namely, number 0, money and private parts of female body, which explain causes of traged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On the whole, Zero-sign plays a main role in outlining dramatic frame, forming meta-language centering on “nothing.” It creates interpretative whirlpool with another meta-language centering on “nature.” Owing to Shakespeare’s ways of thinking filled with change and development, this play appears abstract and inexplicable.Key Words: Zero-sign;Shakespeare;King Lear;Signifier;Meta-language;Interpretative Whirlpool
[编辑: 胡兴华]
第二篇: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读后感
莎士比亚有四大悲剧,可我总觉得《李尔王》写得发人深省。作为一部流传百年的经典剧作,内容自不必赘述。一个英勇有为的贤君,竟被自己的亲生女儿迫害,沦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可悲可叹!
故事的起初,就指出了人性的一大弱点:人都喜欢听好话,都喜欢被奉承。尤其是人到了老年,总喜欢居功自傲,也因此总被遮蔽了耳目。正如大清帝国的乾隆皇帝在一片奉承和盛赞中自封为“十全老人”一样,大女儿和二女儿竭尽所能地渲染,令这位不列颠国王陶醉了,醉得飘飘然,醉得一塌糊涂,醉得忘乎所以。中国有句老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列颠与我国相去甚远,大概很难懂得这个道理。于是那个讲真话、说实话、向父亲真诚坦白的小女儿成了悲剧。这似乎和我国的一个小故事有些相似:某人得子,大喜,众人探望,皆以“此子富贵”“此子长寿”“必有大才”谓之。唯一人曰:“此子终为死焉。”众皆愕然,鄙视之。说了实话而惨遭厌弃,而那些虚情假意、口沫横飞、恨不得将所有溢美之词基于此子一身的人却广受欢迎,甚至以高尚者自居,而讲真话赶出门外。这与考狄利亚惨遭两位姐姐的鄙视和父亲的厌弃如出一辙。人性的弱点也正在于此:人都喜欢被赞美,都喜欢溢美之词。但人们还希望这些话都是真诚的。于是乎,就又形成了悖论:美言绚烂而多虚假,真话逆耳而多诚意。正如饮料和白开水之于人,饮料尽管味美如饴,但真正解渴的还得是白开水。李尔王最后总还是依靠着自己的小女儿,不正是如此吗?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孝义”和“贪婪”的问题了。身为中国人,在看待子女对待父母的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要从“孝”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好像在我们眼里也只有这一个角度。
当然,李尔王的两个女儿高纳里尔和里根在用花言巧语骗得了李尔的国土之后,对待自己的父亲就不仅仅是“孝”与“不孝”的问题了,而是忤逆与大逆不道了。从大女儿高纳里尔要求裁减父亲的侍卫,到二女儿里根对父亲避而不见,一直到最后李尔在暴风雨之夜冲出宫廷,终至疯狂。这中间两个女儿的冷酷与无情表现的可谓淋漓尽致,在这些情节中,还穿插着一个“小李尔王”的故事:爱德蒙为了夺取继承权,诬陷兄长,陷害父亲,终至父亲流亡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交织在一起,将利益世界中人的贪婪本性表露无疑,狠狠地鞭挞了利益世界中权利和利益的争夺和人性的冷漠。正如爱德蒙为了继承权不择手段一样,两个已婚的女人为了争夺爱德蒙而自相残杀,更是给予这种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以极大的讽刺:这三个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的人聚在一起,最终“恶有恶报”,这些都是后话。作品中暴风雨的出现,恰到好处。连天的狂风暴雨,营造出一种黑暗的、恐怖的气氛——人性泯灭了,道德沦丧了,世界成了地狱··· ···
当然,光明终究还是会到来的,考狄利亚就是光明,就是“善”与“美”的化身。其实从一开始,考狄利亚就表现出了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虽然父亲对他有些无情,但当她得知父亲的悲剧,还是兴兵讨伐。还有爱德伽对自己的父亲葛罗斯特,虽然自身惨遭诬陷,被父亲通缉,当葛罗斯特也被流放,他还是去暗中保护,这样的情节与李尔王和考狄利亚似乎是雷同的。同前边“恶”的重复一样,这种“善”和“美”的重复也将人们心灵的震撼最大化,“善”和“美”依然还在,在考狄利亚和爱德伽身上就体现着这种“善”和“美”。对于父亲李尔来说,考狄利亚的出现,带着“雪中送炭”的意味,让已经疯狂了的李尔内心有了一丝安慰。但我觉得,在这种安慰的背后还应该有一层矛盾的心理。毕竟他曾经厌弃她,他曾经剥夺了她继承国土的权利。不论如何,父女和好如初。有什么能比亲情更加宝贵呢?即使在那个为了争权夺利而自相戕杀的恐怖时代,亲情依然是一缕阳光。但这种幸福感终究还是短暂的,随着考狄利亚被缢死,李尔也在这种悲痛之中离开了人世。这样的结局虽然曾遭到人们的非议,但,这就是世界,这就是现实,在那样一个人性被泯灭、良知被泯灭的黑暗邪恶的世界中,怎么能允许“美”和“善”全身而退呢?
第三篇:《李尔王》读后感
《李尔王》读后感
河南大学文学院2009级中国语言文学类(对外汉语)张彬学号:2009166001 莎士比亚有四大悲剧,可我总觉得《李尔王》写得发人深省。作为一部流传百年的经典剧作,内容自不必赘述。一个英勇有为的贤君,竟被自己的亲生女儿迫害,沦落到如此地步,实在是可悲可叹!
故事的起初,就指出了人性的一大弱点:人都喜欢听好话,都喜欢被奉承。尤其是人到了老年,总喜欢居功自傲,也因此总被遮蔽了耳目。正如大清帝国的乾隆皇帝在一片奉承和盛赞中自封为“十全老人”一样,大女儿和二女儿竭尽所能地渲染,令这位不列颠国王陶醉了,醉得飘飘然,醉得一塌糊涂,醉得忘乎所以。中国有句老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列颠与我国相去甚远,大概很难懂得这个道理。于是那个讲真话、说实话、向父亲真诚坦白的小女儿成了悲剧。这似乎和我国的一个小故事有些相似:某人得子,大喜,众人探望,皆以“此子富贵”“此子长寿”“必有大才”谓之。唯一人曰:“此子终为死焉。”众皆愕然,鄙视之。说了实话而惨遭厌弃,而那些虚情假意、口沫横飞、恨不得将所有溢美之词基于此子一身的人却广受欢迎,甚至以高尚者自居,而讲真话赶出门外。这与考狄利亚惨遭两位姐姐的鄙视和父亲的厌弃如出一辙。人性的弱点也正在于此:人都喜欢被赞美,都喜欢溢美之词。但人们还希望这些话都是真诚的。于是乎,就又形成了悖论:美言绚烂而多虚假,真话逆耳而多诚意。正如饮料和白开水之于人,饮料尽管味美如饴,但真正解渴的还得是白开水。李尔王最后总还是依靠着自己的小女儿,不正是如此吗?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孝义”和“贪婪”的问题了。身为中国人,在看待子女对待父母的问题时,自然而然地要从“孝”的角度出发去探讨——好像在我们眼里也只有这一个角度。当然,李尔王的两个女儿高纳里尔和里根在用花言巧语骗得了李尔的国土之后,对待自己的父亲就不仅仅是“孝”与“不孝”的问题了,而是忤逆与大逆不道了。从大女儿高纳里尔要求裁减父亲的侍卫,到二女儿里根对父亲避而不见,一直到最后李尔在暴风雨之夜冲出宫廷,终至疯狂。这中间两个女儿的冷酷与无情表现的可谓淋漓尽致,在这些情节中,还穿插着一个“小李尔王”的故事:爱德蒙为了夺取继承权,诬陷兄长,陷害父亲,终至父亲流亡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交织在一起,将利益世界中人的贪婪本性表露无疑,狠狠地鞭挞了利益世界中权利和利益的争夺和人性的冷漠。正如爱德蒙为了继承权不择手段一样,两个已婚的女人为了争夺爱德蒙而自相残杀,更是给予这种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丧以极大的讽刺:这三个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的人聚在一起,最终“恶有恶报”,这些都是后话。作品中暴风雨的出现,恰到好处。连天的狂风暴雨,营造出一种黑暗的、恐怖的气氛——人性泯灭了,道德沦丧了,世界成了地狱··· ···
当然,光明终究还是会到来的,考狄利亚就是光明,就是“善”与“美”的化身。其实从一开始,考狄利亚就表现出了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虽然父亲对他有些无情,但当她得知父亲的悲剧,还是兴兵讨伐。还有爱德伽对自己的父亲葛罗斯特,虽然自身惨遭诬陷,被父亲通缉,当葛罗斯特也被流放,他还是去暗中保护,这样的情节与李尔王和考狄利亚似乎是雷同的。同前边“恶”的重复一样,这种“善”和“美”的重复也将人们心灵的震撼最大化,“善”和“美”依然还在,在考狄利亚和爱德伽身上就体现着这种“善”和“美”。对于父亲李尔来说,考狄利亚的出现,带着“雪中送炭”的意味,让已经疯狂了的李尔内心有了一丝安慰。但我觉得,在这种安慰的背后还应该有一层矛盾的心理。毕竟他曾经厌弃她,他曾经剥夺了她继承国土的权利。不论如何,父女和好如初。有什么能比亲情更加宝贵呢?即使在那个为了争权夺利而自相戕杀的恐怖时代,亲情依然是一缕阳光。但这种幸福感终究还是短暂的,随着考狄利亚被缢死,李尔也在这种悲痛之中离开了人世。这样的结局虽然曾遭到
人们的非议,但,这就是世界,这就是现实,在那样一个人性被泯灭、良知被泯灭的黑暗邪恶的世界中,怎么能允许“美”和“善”全身而退呢?
关于李尔王的形象问题,有人评价他是一份昏聩专制的暴君,我实在不敢苟同。作品一开始不就点出了他年轻时的英勇有为吗?另外,像肯特、葛罗斯特这样既仁义又富有智慧的贵族对他忠心不二,特别是肯特,即使被流放还要乔装打扮一番留在李尔身边当仆从。奥本尼公爵对李尔也是极其尊重的。倒是像爱德蒙这样的野心家对李尔及其忌惮——这样一对比本身就说明了李尔是一位贤明的、极富有个人魅力的君王。如果说李尔王的悲剧是性格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也的确如此),那么剧情的起承转合正是随着李尔性格的变化而变化的。作为君王的李尔,深受臣民的爱戴,也因此而自负。正因如此,他才会看不到考狄利亚真挚而朴素的感情,错信高纳里尔和里根的花言巧语。君王大抵都是如此,功成名就之后就开始了自我崇拜和自我膨胀,被奉承遮蔽了眼睛。于是他的悲剧也因此开始。然而两个女儿对自己的冷酷和无情,瞬间的变化,巨大的心理落差,从根本上打击了他的内心,将他的自我膨胀和自我崇拜摔得粉碎!他从前所信的一切:大臣们的敬畏与奉承,脚下的土地,甚至他的价值观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大臣们敬畏的,不是他,而是他手中的权力,此刻他什么都不是了。世道即是如此。可变为一介草民或者说是阶下囚的他,摆脱了所谓的君王的身份与权力的羁绊,他的心反倒变得澄澈起来。于是,他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自己的小女儿——可爱的考狄利亚,也重新认识了世界的本质。这时候他的心灵应该是宁静祥和的吧——抛却了世俗的纷争拂去了心灵上的尘埃,这不正是佛家所言“禅”的境界吗?就在这时候,李尔死了,与其说李尔因悲痛而死倒不如说李尔是带着微笑死去的。像李尔那样一个看透了世事、大彻大悟之人,是不适合活在那样一个虚伪的、被权力和利益异化了的世界上的。所以,他必须死。于是,他羽化了,成了基督的天使,成了佛。
其实在《李尔王》中,那个小丑到是个很有趣的人物。他的戏份很少,似乎每次出现都是在插科打诨,好像没有他这部作品仍然完整。但他却是作品中唯一一个冷静的人,唯一一个既身在剧中又超脱剧外的人,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人物。仿佛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又洞察世间万物的神明。他的每一句话都带有深深的哲学意味,他是李尔性格变化的推动着,是剧情的推动着。他的每一句话都在启迪着李尔,同时也是对社会对人性的极大嘲讽与反思。正是这个小丑的出现,在不断地嬉笑怒骂中将人们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是的作品反映现实的意味更加强烈和犀利,在不经意间,作品的深度又进了一层。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在《李尔王》中,不仅美好的东西被毁灭了,连恶的东西也被毁灭了,而且还毁于“恶”本身。高纳里尔和里根的自相残杀不仅仅在于加重作品的悲剧色彩,更在于向人们传达一种希望,正如中国那句老话:恶有恶报。他们自身的下场正验证了“自作孽,不可活”的道理——这是他们应有的下场:恶终将会被美和善撕得粉碎,世界终究还是美的。
第四篇:李尔王读书笔记
李尔王读书笔记
李尔王读书笔记 篇1
《李尔王》:这本书气势磅礴,让我这个博览群书从不落泪的人泪流满面。只是,忽高忽低。
李尔王是英国传说中的国王。年轻的时候很勇敢,很会打架,老了就很享受别人的奉承。他要把他的国家分成三个女儿,因为他更喜欢最小的女儿,考狄利安(各地的人都更喜欢最小的'孩子),所以三个国家中有一个最能生育,他想听听谁最爱他。
大女儿和二女儿满口阿谀奉承,说话像是爱父亲胜过爱自己的生命(太夸张了)。李尔王听了非常高兴。轮到考德里安了。当时法国国王千里迢迢赶来迎娶李尔王,从三位公主中选一位为妻。
只有考代联没有天赋。说实话。她说她爱她的父亲,就像世界上所有的女儿都爱她的父亲一样。等有一天她结婚生子了,她会把自己的爱给老公和孩子,对父亲的爱自然就少了(很现实,一点都不虚伪)。李尔王听了之后勃然大怒,与科迪莉安断绝了父女关系。给科迪莉安的土地由她的两个姐妹平分。然而,世界上最真实的眼睛,法国国王说,他要求嫁给科迪利安。李尔王说你可以带她走,但是没有嫁妆。法王说考狄安本身最珍贵(说得好!)。
科迪莉安走后,大公主和二公主没有遵守对父亲的承诺。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后,他们对李尔王冷若冰霜,最后把他赶了出去。可怜的一代君王,只能在风暴中咆哮,指责世人不公(读到这一段,热泪盈眶)。还有一个叫傻子的小丑(其实他一点都不傻,只是把现实看得太透了,就像《红楼梦》里的《好歌》)。
再告诉我一条线索。李尔王的一个大臣有个儿子叫艾特佳,他还有个私生子叫艾蒙特(可能名字反了,记不清了)。由于私生子的身份,艾特蒙特决心报复,最终抢劫了他父亲的家庭财产,并设置了一个框架将艾特佳赶出家门,从而艾特佳和李尔王生活在一起。
大臣也被孟夫人赶出家门,流落街头。就在牧师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玛格丽特出现了,牧师并没有认出这个流浪汉是自己的儿子。艾特佳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树上的叶子,秋天自然会落下。何必急?”。所以部长和李尔王在一起。
同时,李尔王的两个女儿也结婚了,但都爱上了恶毒英俊的财神,成为情敌。得知李尔王的惨淡处境后,法国皇后娘娘(看到这我就放心了)来搬救兵收拾老国王。父女重聚,感人至深。
不幸的是,科迪利安的军队仍然失败了。科迪利安仍然被绞死,李尔王抱着他小女儿的尸体因心碎而死。另外两个公主因为孟玛格丽特互相残杀,也没有好结果。我已经忘了我是怎么死的。反正我和他爸爸还有艾特佳团聚了,艾特佳也试过他。最后幸存的艾特加一个人走向了未来。
唯一让我感觉到的是,作者没有说明傻子的结局,不过还好。流浪或者工作,故事最震撼的部分已经讲清楚了。
李尔王读书笔记 篇2
《李尔王》约写于16,取材于英国民间一个古老的家喻户晓的传说,是莎士比亚四大杯具之一。故事讲的是年老昏聩、刚愎自用、目光无识的李尔王把国土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高纳里儿、二女儿里根,却把诚实率直善良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考狄利娅驱逐到国外。考狄利娅被迫离家出走,与爱她的法兰西国王去了法国。李尔王自我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到达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凄惨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败,最终被俘含恨自刎,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的下场也是可悲的。
李尔王自祸其身又祸及他身的教训有两点:其一是不该不留余地倾其所有而只剩两手空权;其二是不该昏然不分善恶地寄托残生。老葛罗斯特伯爵不事暴政、弃暗投明以示忠贞不二,不折节操,所以惨遭挖眼酷刑,饱受流放自然的落泊颠沛,甚至求死不得求生无望;他虽认识到自我的轻信之罪,终因得知被迫害的儿子仍在人世并陪伴保护着困苦无援的自我,又得到了真相后,由于承受不了悲喜交集之情的重荷而逝。这似乎是自咎之因所致,但似乎也属善无善终之例。这与李尔王不察善恶不分真假而导致无处安身,浪迹荒野,与乞丐为伍,最终在悔恨的刺痛中,在精神与肉体的'折磨中,在失去所爱而无法承受的悲哀中结束他八十岁的生命相比,二者都令人同情,促人思索,可见官场的邪恶,可知人心的险恶了。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善与恶,伪与真的观念和标准,没有谁生下来就能够确定它们,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我们不可能像书中的故事那样有好的结果,我们都是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真正地辨别它们的好与坏的,我们不能因为自我心中的渴望而失去辨别的理智,要抑制那位喜甜的爱好,如果没有尝到苦的滋味又怎样会明白甜的滋味呢?
李尔王读书笔记 篇3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所著的‘四大杯具’之一,而我便被这名号所吸引,看看这是否是噱头。而事实证明莎士比亚的博学多识乃我一生所追赶不上,读完这本书,我能感到胸腔中那颗还未成熟的心灵受到了怎样的剧烈的撞击!《李尔王》所给予人们的不仅仅是她那丰富而令人伤感的情节(请允许我用‘她’来形容),她所展现给人们的知识如实体现出莎士比亚是怎样一种遥不可及的存在。
我深深所喜爱的,便是《李尔王》中的科第丽尔。她不失为一位天女,用那颗善良而包含真诚的心去待她那虚荣心极强的父亲李尔。当她因为不会像她那两个巧舌如簧的姐姐那样说假话来恭维李尔王而被驱逐出国时,我感到深深的愤怒。科第丽尔没有用华丽的词藻来表达她对她父亲的喜爱,但她所说的话却着实令人感动掉泪。李尔年老体衰,不分是非,再加上他那嫉妒的虚荣心使他做出了那么愚蠢的错误,使我对为这样的王上付出忠心乃至生命的肯脱感到深深不值。可看到后面,李尔因先前的错事而被那两个恶毒的女人那样对待时,我却也为他所感到悲伤——落败的凤凰不如鸡,这一句老话果真不假。而在李尔深造不幸,露宿在风雨之下时,他那深深爱着他的女儿科第丽尔却不计前嫌、对他伸出援助之手,这种精神令人无不为之感动,无不被她的善良所动容。
——而这时我不得不提到另一位因忠心而被那恶毒的女人的丈夫所剜去双眼的人,葛罗斯特伯爵。他因花心而生下庶民出身的爱特门导致了今后的惨剧。爱特门在《李尔王》中是一位出色的复仇者,他巧言花语,挑拨他的父亲葛罗斯特与他那名正言顺的哥哥,令他被迫装作疯叫子流浪在外。而冥冥之中仿佛有一只大手在牵引着,被爱特门所害的格罗斯特伯爵失去双目流浪在外时遇到了这位不善言辞有些木讷的长子,在他的帮忙下重新振作,不再执着寻死了。
而肯脱,《李尔王》中一位忠心耿耿的下臣,他因为美丽科第丽尔说好话而被当时昏了头脑的李尔王驱出国境,因放不下心中的君王化装成另一个人去服侍李尔,为了李尔挨打、饱受那两个令人厌恶的女人的侮辱,令我着实感动落泪,心受震撼!他塑造成功,在我心中树立了一个忠心奉主的伟大的`忠臣形象!
而杯具就是杯具,《李尔王》的结局令我催然泪下——美丽的科第丽尔死了,李尔王也死了,临死之际醒悟过来的爱特门死了,那两个恶毒的公主也死了,《李尔王》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地影响,不失为璀璨夺目的一本著作。
读完之后静下心来去仔细思考李尔王疯掉之后所说的‘疯话’:
“你还看见那家伙怎样给那条狗赶走吗从这一件事情上头,你就能够看到威权的伟大的影子;一条得势的狗,也能够使人家惟命是从。”
“褴褛的衣衫遮不住小小的过失;披上锦袍裘服,便能够隐匿一切。罪恶镀上了金,公道的坚强的枪刺戳在上头也会折断,把它作破烂的布条裹起来,一根侏儒的稻草就能够戳破它。”
“没有一个人是犯罪的,我说,没有一个人;我愿意为他们担保;相信我吧,我的朋友,我有权力封住控诉者的嘴唇。”
李尔的思想和感受在此刻到达了最高峰。他的“疯话和正经话夹杂在一齐”,表面上是“疯话”,实质上是正经话。他的“疯话”,实际上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反映出了人们的梦想在现实之中找不到出路的绝望。他说,“我要象一个新郎似的勇敢地死去”,这种绝望令我所深感震撼。
李尔经过痛苦的考验,变为另外一个人了。他由专制独裁、刚愎自用的封建国王逐渐变成一个宽宏大度,举止温和,对不幸者抱同情心,对人民的苦难有了怜悯的公正态度的人。“到最终才摆脱了庄严气派,他的沉重的悲伤和活力汹涌的气势”。他不仅仅对两个不义的女儿进行了愤怒的诅咒,并且对科第丽尔深深地抱着负疚,直到悔悟自我过去很少想到过不幸的人民。我渐渐对他报以同情,渐渐为他所感到委屈,对他那两个表里不一的女儿做出与他一样诅咒,即使最终其中的贡纳利死了,但这仍不能平息我的怒火与气愤——她是因为毒害自我那正直的丈夫不成功而被曝光才自杀的,这根本不能博得人一丝一毫的同情,我认为她罪有应得。
《李尔王》叙述了两个催人泪下的故事,值得人们去读。
李尔王读书笔记 篇4
自从学过威尼斯商人以后,我就开始喜欢上莎士比亚的戏剧。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觉得他的语言是很风趣的,即使是在被翻译成中文以后。虽然读起来可能在某些地方会觉得有些可笑、有些夸张,但那却是在影射我们的生活,这其实最真实的。
再来说莎翁“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当我们生下地来的时候,我们因为来到了这个全是些傻瓜的`广大的舞台之上,所以禁不住放声大哭”我想这句话是很能揭示主旨的,什么是傻瓜,是那些心口如一而遭来不公待遇的人吗?是那些即使不被信任也依旧忠诚的人吗?莎士比亚告诉我们:当然不是。恰恰相反,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抛弃真情的人么,不惜工于心计的人么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超越情感而去统领这个世界的话,那一定是冰冷黑暗的。
武断却不是傻瓜的李尔王——书的前一部分,写考狄利亚是三姐妹中最爱李尔的,却因为她没有虚假而华丽的词藻而遭到父亲的摒弃。我很气愤,觉得李尔终究会遭到报应的。果然,他最终被只爱财富的“好女儿”折磨得发狂了。有一点点解气的同时,我却开始并不憎恶李尔了。因为当他流浪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开始意识到考狄利亚的真挚和两个口蜜腹剑的女儿的卑劣时,我已经感受到了他心灵的柔软,尤其在他决定与考狄利亚同死时。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傻瓜,至少他是渴望爱的,至少在临死之前他回归了最纯真的人性。
李尔王读书笔记 篇5
“父亲,我爱您胜过自己的眼睛,整个空间和广大自由,超越一切可以估价的贵重稀有的事物;不亚于富有淑德、健康、美貌和荣誉的生命,《李尔王》读书笔记1500字。”这是李尔王的大女儿高纳里尔的表述。
“我厌弃一切凡是敏锐的知觉所能感觉到的快乐,只有爱您才是我的无上幸福……”这是二女儿里根的表述。
多么娓娓动人的口才,说得李尔王心花怒放,将财产给了她们,然而她们真有如此爱她们的父亲吗?不,她们对爱的告白其实是对金钱的渴求,她们对亲情的表述其实是对财富的欲望,她们对父女情的理解其实是被利益蒙蔽双眼的`表现。
而李尔王最珍爱的小女儿考狄利娅的回答却是“父亲,我没有话说,我是个笨拙的人,不会把我的心涌上嘴里;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对啊!亲情的爱只是因为您是“我”的父亲,而对您的感激与孝敬,不会因为言语的诱人而变得更加崇高,不会因为金钱的“万能”而变得更加伟大,更不会由于私欲的“渴望”而变得更加至高无上光彩夺目;相反它们会因为言语的花俏而变得低下,会因为金钱的伪装而变得卑贱,会因为私欲的愚昧而失去光彩。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是人类那可耻的虚荣心所赐。考狄利娅那普通的“名分”、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亲情的“真实”——普通而平凡。
然而李尔王却因此大怒,与她断绝父女关系,难道他这个高高在上的君王竟不习惯人间最平凡的亲情吗?难道他这个父亲对亲情的理解也只是语言的动人、表面的华丽、不断满足虚荣心的奢侈,毫无真情实感吗?
考狄利娅“只是缺少娓娓动人的口才,一些违心的言语,凡是心里想到的事,总不愿在没有把它实行以前就放在嘴里宣扬。”她所以失去欢心的原因“并不是什么丑恶的污点淫邪的行为,或是不名誉的举止,而是她“缺少像人家那样的一双献媚求恩的眼睛。一条她所认为可耻的善于逢迎的舌头。”
人们的虚荣心是多么奇怪而可耻!只喜欢别人把你当贵重稀有的物品而捧得高高,却不知道别人已把自己当作无用易碎的玻璃花瓶,不知道自己的短处,还一味地挑剔别人的毛病与错误。当一个人不断希望得到别人的奉承与讨好时,那么这就是他“毁灭”的开始。
时间证明了一切,两个女儿排挤他,冷落他,只有被他遗弃仇视的小女儿考狄利娅来关心爱护他,最后用她的生命换回了她“真正”的父亲,弥天大谎破灭了,此时美丽诱人的言语成了万恶的根源。言语的诱人,言语的“伪装”,言语的“虚假”历历在目,痛之入骨。回想当时肯特公爵的劝阻是正确的,他甚至用生命作为代价对他说道:“有人不会口若悬河,说得天花乱坠,可并不是无情无义!”而现在已回天乏术了。
这是虚荣心“导演”的一部愚昧父亲害死自己善良女儿的可悲电影。
这不正说明了我们平时的一句话“忠言逆耳”,而且也证实了人们的虚荣心有多么强烈,对于平时普通的言语都要求美丽动听,对于不需要舌头,只要行动的事却要天天宣扬于嘴边,然而紧随着的将是幻觉、泡影与虚伪。
当肯特公爵被逐出国家领土时,曾对李尔王的两位大女儿祈愿道:“……愿你们的夸口变成实事,假树上会结下真实的果实……”可谁都了解人们的虚荣心永远会携带着虚伪与丑陋,夸口不会变成实事,假树上永远不会结下真实的果实。
李尔王读书笔记 篇6
从上中学就很喜欢莎士比亚,那时有学他的《威尼斯商人》,为其中精彩的剧情美妙的语言所倾倒,之后又学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生死与共冲破世俗禁锢的感情让我心生向往,中学时期学习莎翁的这两部剧均为经典让我折服,却又觉得意犹未尽。那时又因条件有限,时间紧张,没有能再看到莎翁别的剧本,直到大学了才有时间有机会再次与莎翁《李尔王》相遇。
其实《李尔王》讲的是个简单的家庭故事,一个父亲与他的三个女儿的故事。李尔王是个富有的国王,他有三个女儿,有一天他觉得自我年纪大了,不能再很好地管理国家了,于是他决定把国家分给三个女儿。他问大女儿:“说说你有多爱我吧!”大女儿说她世界上最爱的人就是父亲,她愿意用所以的金钱与权力来爱父亲,李尔王听了很满意,分给了大女儿一半的土地与兵力。之后他问二女儿:“你有多爱我呢?”二女儿说她愿意为父亲付出一切,包括自我的生命,所以她最爱的人是父亲。李尔王也很满意,又分了剩下的一半土地与兵力给了二女儿。轮到了三女儿了,李尔王问她:“你愿意用什么来爱我呢?”三女儿很诚恳地回答说:“我此刻一无所有,所以没法拿什么来爱你父亲,但请相信我是爱你的。”李尔王很不满意三女儿的回答,认为她是在敷衍,根本不爱自我。于是决定不再要这个不孝顺的女儿了,当然也不会分给她半点财产。故事讲到那里或许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但精彩还在后面,分光了财产的李尔王一无所有,有一天他想去大女儿那里看看,却被大女儿嫌弃厌恶,扫地出门。他在二女儿那里也是一样待遇,最终是三女儿出现了并愿意奉养李尔王,那里是故事的高潮,当初说怎样爱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在他没财没势后开始露出丑陋的嘴脸,忘恩负义地将老父亲拒之门外,不善言辞没分到任何财产的小女儿才是最爱父亲的,她愿意用自我此刻拥有的东西去爱父亲。看到那里,我不禁有些动容,李尔王的糊涂,大、二女儿的阴险狡诈,三女儿的真诚孝心构成了比较,这个故事表面看起来是发生在英国皇室,但实际却在我们身边。
你的身边也有这样类似的故事吧,不孝的子女,凄凉的父母,令人心寒,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父母教我们说话,走路,吃饭,耐心地教会我们成长,父亲付出了多少辛苦,在父母年老体衰该由我们反过来奉养他们的时候,有的.人却早已经忘记了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了他十几年的恩情。当乌鸦还明白反哺之情时,我们应当感到惭愧了。当滴水之恩能换来涌泉相报时,作为父母,他们会十分幸福。而我们要做到饮水思源,用感恩之心回报培育我们成长的父母,回报帮忙过我们的朋友们。
李尔王的故事还让我想到了真诚,人与人的交往中,要擦亮自我的眼睛,有的人说得很好,但转身就把你出卖了,而有的人是真诚对待你,不会对你说甜言蜜语却能在你困难时拉你一把,前一种人不能交,后一种人要好好把握,千万不要像李尔王那样呗甜言蜜语蒙蔽自我的双眼,看不清他人的内心,最终悲惨的还是自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有长期相处,才会辨别真善美假丑恶。
大学生活没有了高中的紧张的学习压力,我们能够在惬意的午后,捧着一壶热茶,品一本好书,用读书充实自我,不负完美的大学青春年华。
李尔王读书笔记 篇7
在我小小的书架中,有着许许多多的书,其中我最喜欢莎士比亚写的《李尔王》。
剧中的主要人物有李尔和他的三个女儿:大女儿贡纳梨、二女儿吕甘和小女儿科第丽霞。故事主要讲李尔王老了,要把他的国土按照儿女们对他的爱来分,大女儿和二女儿因为自我的甜言蜜语得到了一大半的国土,而小女儿科第丽霞是有几分爱就说几分爱,所以被李尔王放逐了。结果李尔王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要夺取父亲的王位,就把李尔王赶出了王宫。李尔王的一位忠臣葛罗丝脱不忍心看到自我的国王受这样的罪,就把李尔王和他的佣人带到了他三女儿那里,而他自我却被二女儿的丈夫把双眼挖去。三女儿嫁给了法兰西国王,国王很爱科第丽霞。因为大女儿和二女儿要杀死李尔王,所以和法兰西打了一仗,科第丽霞和李尔王被俘。最终,科第丽霞被缢死了,李尔王也自杀了,贡纳梨和吕甘也被毒死和自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不好听的话不必须是坏话,也许是让你改掉缺点的话,好听的话不必须对你好,也许还会害了你,毁了你的.一生。我在读《李尔王》这个故事之前,就喜欢别人夸我,别人一说我的缺点,我便撅起小嘴——不高兴了!但我读完《李尔王》之后最终明白了这句名言的含义: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我期望大家必须不要像李尔王那样,光听恭维的话,更不要像贡纳梨和吕甘那样心狠手辣,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要像科第丽霞一样诚实和善良,像葛罗丝脱一样的忠诚。《李尔王》这个故事趣味吗如果你们也有一些好看的书,别忘了借给我哦!
李尔王读书笔记 篇8
这些天我在世界文学名著上看到一个名叫《李尔王》故事。让我来把故事说给你们听吧: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厌恶这个国王,唯独小女儿爱国王。一天,国王把三个女儿叫到自我身边,对她们说:“我的女儿啊,我今日要明白谁最爱我,我就分领土给她。”大女儿和二女儿听了,异常想得到领土。大女儿对国王说:“父王,我将永远爱您,我爱您爱得比我自我的生命还重要。”国王听了,认为是真的,就把一大块领土分给了大女儿。二女儿对国王说:“父王,我要是没了您,我每一天睡觉都睡不好。”国王听了,信以为真,又将一大块领土分给了二女儿。到小女儿了,小女儿明白姐姐们是花言巧语,即使对父王说了,父王又怎样会相信呢小女儿没有说好听的话给父王听,国王就认为小女儿不爱自我,所以没分给她领土,又把小女儿赶出去。
国王的大女儿和二女儿为了争夺王位,把老国王赶了出去,老国王这才恍然大悟,原先那些甜言蜜语都是假的!小女儿才是真心的爱我,是一个诚实的人。老国去找小女儿,觉得自我都很难应对她。
国王要收回自我的'国家,小女儿带着自我的军队,和父王一齐向两个姐姐发起了征讨,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两个姐姐对处斩了,可是小女儿也在战斗中负伤,永远的离开了。
老国王悲痛极了,也去世了。
恩恩怨怨结束了,这个国家又安宁了下来。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人不能做坏事,不能贪心,要不然会受到惩罚的;也不能光听好听的话,而不去认真思考,要看清事情的本质。做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李尔王读书笔记 篇9
《李尔王》:这本书写得气势恢宏,让我这个也算博览群书,从不流泪的人,也不禁有些热泪盈眶。只是,曲高和寡。
李尔是一个英国传说中的国王。年轻时英勇善战,年老时却好大喜功,喜欢别人阿谀奉承。他准备把自己的国土平分给三个女儿,因为偏爱小女儿考黛莲(哪儿的人都偏爱最小的孩子),所以三分国土之中有一份是最肥沃的,他想听一听三个女儿谁最爱他。
大女儿和二女儿极尽阿谀奉承之能,说得天花乱坠,像什么爱父亲胜过爱自己的生命(太夸张了)。李尔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轮到考黛莲了。当时法兰西国王远道而来,想与李尔王联姻,从三个公主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妻子。
只有考黛莲心无城府,实话实说。她说自己爱父亲只和世界上所有的女儿对父亲的爱一样,当有一天她结婚生子之后,会把自己的爱分给她的丈夫和子女,给父亲的爱自然就少了(很现实,一点也不虚伪)。李尔王听了之后勃然大怒,和考黛莲断绝了父女关系,给考黛莲的`那份国土也被她的两个姐姐平分了。不过这个世上最有真正的慧眼,法兰西国王说他请求娶考黛莲为妻。李尔王说你可以把她带走,不过可什么嫁妆也没有,法兰西国王说考黛莲本身就是最珍贵的(说得好!)。
考黛莲走了之后,大公主和二公主也并没有遵守自己对父亲的诺言,在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之后,很快对李尔王冷若冰霜,最后竟把他赶了出来。可怜一代国王,最终只能在狂风暴雨中怒吼,控诉人世上的不公(我就是看这段时热泪盈眶的)。旁边还有个小丑,名叫傻子(其实一点儿也不傻,只不过是对现实看得太透彻,就好像《红楼梦》中“好了歌”唱的那样)在一旁安慰。
说说另一条线索,李尔王的一个大臣,有一个儿子,叫霭特加,同时他还有一个私生子,叫霭特孟(可能名字是颠倒的,记不太清了)。霭特孟因为私生子的身份耿耿于怀,决心要报复,最后抢夺了父亲的家产,并设计陷害将霭特加赶出家门,霭特加因而和李尔王流落在一处。
那个大臣也被霭特孟赶出家门,流落街头。就在大臣想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霭特加出现,大臣并没有认出这个流浪汉就是自己的儿子。霭特加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树上的树叶,到了秋天,自然会飘落。何必操之过急呢”。于是大臣也和李尔王在一块儿了。
与此同时,李尔王的两个女儿都已成婚,但都爱上了那个狠毒又英俊的霭特孟,成为了情敌。在得知了李尔王的凄凉境地之后,法兰西的王后娘娘(看得我好解气啊)特来搬救兵要把老国王接走,父女重逢的场面,感人至深。
不幸的是,考黛莲的军队还是输了。考黛莲还是被吊死了,李尔王抱着小女儿的尸体心碎而死。另两个公主因为霭特孟自相残杀,同样没有好结果。霭特孟机关算尽,怎么死的我忘了,反正和他父亲及霭特加重逢了,霭特加对他进行了一番审判。最后,活下来的霭特加独自走向未来。
我对这本作品唯一觉得有缺憾的地方,是作者没有对傻子的结局进行交待,不过这样也好。流浪也罢,工作也罢,故事最让人震撼的地方已经讲述清楚了。
李尔王读书笔记 篇10
我以往听过一个和《李尔王》有几分相像的童话,其中的国王也有两个口蜜腹剑的大女儿和一个直率的小女儿。当小女儿拒绝奉承父亲而被驱逐时,从她脸颊上流下的眼泪变为了晶莹剔透的钻石。最终国王意识到自我的错,顺着钻石铺成的路找回小女儿,童话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在《李尔王》中,科迪利娅的眼泪是轻小的水滴。仅有在肯特和读者的眼里它才和钻石一样价值连城,因为那是亲情和真理的象征。《李尔王》以杯具结束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以下两个。
首先,权力实在是十分诱人的东西。莎士比亚添加了一条情节线索说明这一点:同是葛罗斯特伯爵的儿子,爱德蒙的地位就比爱德加低。尽管大家都明白私生子不能选择是不是当个合法的孩子,他们还是对私生子抱有偏见。机敏狡猾的爱德蒙所以才向英格兰开始了自我争夺地位的战斗。亲情在这条线索中不那么重要,只是为了在两兄弟之间作比较控制变量而已。在爱德蒙接近胜利时他是多么风光,掌权者信任他,看清他诡计的父亲死去了,被他陷害的兄长沦落成流浪汉,只差一点他就能借着戈纳瑞和里甘登上国王的宝座。爱德蒙以不正当的方式挑战了命运,终究被正义和道德——即爱德加代表的精神吞噬了心志发了疯。虽然戈纳瑞和里甘对于权力的渴望没有那样夸张地落在文字上,她们的一言一行配合爱德蒙的地位战向读者展示了权力和欲望交织构成的无底洞。
其次,李尔没有反省自我的意识,而是空口指责儿女的可恨。李尔的性格乖戾。他将诅咒滥加于任何不按照他的.意愿行事的人;他变化无常,有时喜欢听甜言蜜语,有时又喜欢弄臣带有讽刺意味的儿歌。他的性情除了表此刻自我身上以外,还充分地从女儿们身上显露。哪一个女儿没有遗传任何父亲的特征大女儿和二女儿的贪婪无情;小女儿的善良宽容,不正是李尔的不一样侧面吗弄人的比喻“蜗牛背着一个屋子是因为能够把它的头缩在里面;它不会把屋子送给它的女儿,害得它的触角没地方安顿。”用“屋子”暗示国土和权力,用“触角”暗示这一家人脾气霸道的地方。坏脾气在宫廷里有阿谀奉承的大臣帮忙掩饰,蜕下这层虚伪的表皮李尔才得到了报应。杯具就在于李尔依然没有明白:做父亲的没有树立好榜样是不应当的。
作为一部戏剧,客观的描述让读者能从自我的角度理解故事。《李尔王》的悲情不是让泪水湿润读者的眼睛,而是让思考充斥读者的大脑。
李尔王读书笔记 篇11
在这个星期一,我们开始了共读莎士比亚的《李尔王》。
在剧中,刚开始李尔王,他要给他的三个女儿分配国土,并让三个女儿分别说出有多爱自己。李尔在这里要的其实不是父女之爱,而是对君主的爱。两个大女儿虽然说出很爱李尔,但是其实她们要的只是权力和国土。
但是小女儿却是真正的爱李尔,不过李尔他感受不到这种爱就把小女儿给驱逐了。结果李尔没有了权力以后,他的小女儿就开始虐待自己的父亲,很显然李尔的两个大女儿并不爱李尔,他们只想要权力,国土,等到李尔没权利、没地位的时候,他们就再也不尊敬李尔,他们甚至都不把李尔当成自己的父亲。
在剧中,肯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因为反对李尔分配国土,而被驱逐。之后他又重新换了一个身份来继续当李尔的忠臣。肯特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他不像李尔的两个大女儿,贪物质上的东西,虽然李尔已经一无所有,但是肯特还是正义的,他愿意继续为李尔而效劳。之后肯特并一直陪着李尔。肯特的观察能力也非常强,他早就知道他的两个大女儿并不爱李尔,他还发觉了两个公爵在起斗争,最重要的,他还发现了李尔的女儿正要谋害李尔。
肯特他对仆人奥斯华德是很轻蔑的,他甚至还骂奥斯华德。但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原来奥斯华德的主子,正是要去谋反李尔,正好被肯特发现了,肯特认为这些仆人太没有自己的想法了,只知道跟着自己的主人混,主人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一点都不知道是非。而且肯特说这些话都是用很高级的词语说的,这就体现出了肯特的正义感和他的才能。
在《李尔王》中,这个世界是邪恶的,但是也是正义的。
李尔王读书笔记 篇12
李尔王是人世间感情最丰富汹涌,最渴求爱的那一个。他向女儿要求嘴唇吐出的爱,考狄莉亚却不能给予,“只是因为我缺少像人家那样的一双献媚求恩的眼睛, 一条我所认为可耻的善于逢迎的舌头,虽然没有了这些使我不能再受您的宠爱,可是唯其如此,却使我格外尊重我自己的人格。
“当爱德伽被人谴责疯狂直率的言语时,他却能立刻口吐莲花。当清白的不可逆折的良心不能满足对爱(或者爱的表达)的索取,悲剧就发生了。爱受到的挫折,可以 让人抛弃自己身心的安全居所,可以把狂怒抛向最爱的人;当爱受到挫折,一切奸诈小人都可能被当成为救生的绳索。(奥瑟罗)
放逐所爱决不能让人获得爱,放逐爱的对象,就让自己被放逐:
侍臣 正在跟暴怒的大自然竞争;他叫狂风把大地吹下海里,叫泛滥的波涛吞没了陆地,使万物都变了样子或归于毁灭;拉下他的一根根的白发,让挟着盲目的`愤怒的暴风 把它们卷得不知去向;在他渺小的一身之内,正在进行着一场比暴风雨的冲突更剧烈的斗争。这样的晚上,被小熊吸干了-乳-汁的母熊,也躲着不敢出来,狮子和饿狼 都不愿沾湿它们的毛皮。他却光秃着头在风雨中狂奔,把一切付托给不可知的力量。
弄人的可爱和侍臣的忠诚,没有什么能够挽救不能满足的心灵
弄人 你应该拜蚂蚁做老师,让它教训你冬天是不能工作的。谁都长着眼睛,除非瞎子,每个人都看得清自己该朝哪一边走;就算眼睛瞎了,二十个鼻子里也没有一个鼻子 嗅不出来他身上发霉的味道。一个大车轮滚下山坡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抓住它,免得跟它一起滚下去,跌断了你的头颈;可是你要是看见它上山去,那么让它拖着你 一起上去吧。倘然有什么聪明人给你更好的教训,请你把这番话还我;一个傻瓜的教训,只配让一个混蛋去遵从。
他为了自己的利益,
向你屈节卑躬,
天色一变就要告别,
留下你在雨中。
聪明的人全都飞散,
只剩傻瓜一个;
傻瓜逃走变成混蛋,
那混蛋不是我。
渴望爱的灵魂,它的痛苦蕴涵在整个世界的悲伤里面,无边无际,容得下所有孤苦无依。
李尔王读书笔记 篇13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杯具之一,也是一部似乎在我们的生活中绝少见到的杯具,毕竟我认为亲情是最温暖的也是最牢固的,它有着血缘的联系,以及许多年的感情基础。可是戏剧的背景一个充满谋求权力和财富的宫廷之中,在那里,人们被财富与权力迷昏了头,于是发生了父女手足相残的杯具。
李尔王因为自我的虚荣心,害了自我更害了那个唯一真心待他并且毫不虚伪的小女儿,在我们看来他遭到这样的后果是是自食其果,亦是必然的。他平时身居高位,长期生活在争先恐后向他奉承的之人之中,所有的人或事都围绕着他转动,他说煤球是白的就没人敢说煤球是黑的。日复一日,奉承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便使他极爱面子,以至于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正当两个女儿都花言巧语,哄得他兴高采烈的时候,小女儿没有向他奉承与夸赞,不怕和他顶撞,大大扫了他的'兴,他一怒之下把小女儿赶出了自我的国家。造就了这个杯具。
而李尔王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就是典型的宫廷中长大的孩子,没有女子的温柔,贤惠,孝顺,她们狠毒、不忠、不孝、无知,为了各自的利益驱赶自我年迈的老父,为了自我心中喜欢的浪人毁灭自我的家,甚至相互残害生命,直到死都不明白她们喜欢的那个男人也同样是一个狠毒的男人,在不断地利用她们。她们直到死都没有明白一个为人的道理!没有找回心中的亲情。
在中国的古代宫廷中为了权力而父子、兄弟相残的事情也是数不胜数。李尔王的杯具就在于人性因权力的的堕落。就算在这二十一世纪,家庭因遗产,房子,赡养父母而搞的家庭破碎的例子也是很多,每每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的时候我不禁会想,为了钱而否定了了父母几十年的养育之恩,手足的情谊…。值得吗也许我还没有步入社会,不明白挣钱的辛苦,可是我明白的是,赚钱是为了生活的更好更欢乐,而没有亲人的关爱的生活是不会开心的。
最终一句更是全文的经典:世人啊,擦亮你们的眼睛吧,含毒的针刺往往隐藏在美丽的花束之中。
第五篇:李尔王观后感
李尔王观后感范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尔王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看了莎士比亚的悲剧故事 ———李尔王。不知道别人读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每个人读后应该都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谁也不能去将莎士比亚这一伟大的悲剧故事去定性为某一种思想定性,所以我对那些所谓专家做出的研究全是作为参考的态度,尤其是不懂英文的专家。他们有自己去理解这篇文章的权利,却永远不能将其强加给每一位读者。我建议每一位懂英文的读者去用莎士比亚的原文读一遍,因为中文里面多多少少会有翻译者的一些思想感情。
莎士比亚这一著作确实有令人深深回味的价值!将其联系在我们当今的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合适的!它体现了一种人性的丑恶与人性的美丽!莎士比亚是一个语言大师。在文章中,第一幕第一场葛罗斯特与肯特的一段对话,葛罗斯特就用了低俗语言,这种流行于社会底层的俗语,却更能揭示葛罗斯特真实的内心世界,这种低俗语言的运用消解崇高,降低了高雅语言虚伪的自以为是,起到了引导观众洞悉真实而远离虚假的作用。在第三幕第四场里,李尔被两个女儿驱逐出门以后,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跑到暴风雨的'荒野,诅咒女儿忘恩负义。在雷电交加中,李尔对穷苦的人们喊道:“衣不蔽体的不幸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这种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啊!我一向太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了。
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会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在这个价值迷失的时代,李尔对整个社会贫富悬殊的愤怒和批评,表达了人们在传统价值崩溃时代迷途的痛苦和寻求的渴望。莎士比亚在这里向我们表达了人的激情,他以一个疯狂国王所有的可怕威风怒号出来,同猛烈咆哮激动的自然相抗衡。这种激情和自然界的暴风雨亲和成一体,使剧情悲愤达到高峰 故事中许许多多的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在我们身边的官场里,职场里!为了得到满足自己利益的溜须拍马的小人随处可见,然而所谓的领导就喜欢这样的小人,有多少刚步入社会的正义学子们,被这种风气“感化了”,最终改变了自己立志已久正义之梦。不知道这是因为现在的社会风气造成的还是这就是人的本性。另一方面,都说养儿防老,可是又有多少的老人被自己的儿儿女女女抛弃,又有多少为了争夺家产的亲兄弟,最后反目成仇!都说好人有好报,可又有多少好人得到了好报?还不是有许多坏人逍遥法外!也许莎士比亚正是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现象,才用纸和笔去批判。很多人都说这篇文章些的好,可又有多少人从中感悟到了它的真谛,又有多少人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又有多少人在认识自己的不足与错误后改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