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宏观经济政策与中国工业发展 根据老师上课所用ppt整理 内容全面简洁

时间:2019-05-13 22:5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航宏观经济政策与中国工业发展 根据老师上课所用ppt整理 内容全面简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航宏观经济政策与中国工业发展 根据老师上课所用ppt整理 内容全面简洁》。

第一篇:北航宏观经济政策与中国工业发展 根据老师上课所用ppt整理 内容全面简洁

一、我国工业化基础的初步确立

(一)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1、确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主导地位

1)国营经济的来源

◆没收官僚资本;◆处理外资在华企业;有关中国主权或与国计民生关系较大的企业予以征用,关系较小或性质上不便征用者可予代管,政府认为有需要者可予征购,对一般企业加强管制◆解放区的公营经济。

(2)对国营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民主改革主要是改革企业领导机构;生产改革主要是建立管理责任制和经济核算制

2、统一财政,平衡财政收支(1)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

◆统一全国收支:重点是财政收入;◆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重点是控制货币流通量。

2)平衡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支的关键是增收和节支

◆增收 :整顿税收(平衡税负、催缴税款); 发行公债;◆节支:实行供给制和低薪生活

(二)国民经济计划制定与我国重化工业发展战略的确立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其核心是进行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建设,确立国家重化工业发展战略,◆扩建电力、煤炭、石油工业——国民经济能源基础;

◆建立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国民经济原材料基础;

◆建立机器制造工业(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采矿设备、汽车、飞机等)——提高生产工具的制造能力。

2、我国重化工业战略确立的理论与实际依据(1)生产资料的增长必须先于生活资料增长;

(2)国家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国家工业化需要建立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3)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4)发展重工业,可以为轻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供应。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一五——十二五)(1)一五计划1953~1957年

集中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2)二五计划1958~1962年

提出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八大”后将许多指标大幅度提高 规定的五项基本任务是:

①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②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

③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相应地发展运输业和商业。

④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⑤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3)三五计划1966~1970年

立足战争,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大搞“三线”建设

:①大力发展农业,解决人民的衣食问题。②努力突破尖端技术,加强国防建设。③与支援农业和加强国防相适应,加强基础工业,继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增加产量,使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一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教育、科学研究事业,使国民经济有重点、按比例地发展。(4)四五计划1971~1975年 提出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1973年后调整部分指标。

纲要(草案)增加了要求实行基建投资、财政收支和物资分配三大包干等内容。该纲要确定的主要任务是狠抓战备,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强大的战略后方,改善布局;大力发展农业,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狠抓钢铁、军工、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建设;建立经济协作区和各自特点、不同水平的经济体系,做到各自为战,大力协同;大力发展新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初步建成我国独立的、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促进国民经济新飞跃。(5)五五计划1976~1980年

提出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拨乱反正。1979年4月5-28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重点讨论经济调整问题。会议同意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降低重工业发展速度,努力发展农业、轻工业,逐步开展多种经营形式和开辟多种流通渠道,大力安置城镇青年就业,改善人民生活。(6)六五计划1980~1985年

编制时间长,是一五后较完备的五年计划,提出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实际上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

“六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1979)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实现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并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7)七五计划1986~1990年

规定五年内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8%,平均每年增长6.7%,其中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5%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进一步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七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①进一步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展开,力争在五年或者更长一些的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②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前提下大力加强重点建设、技术改造和智力开发,在物质技术和人才方面为90年代经济和社会的继续发展准备必要的后续能力。

③在发展生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这三项任务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项任务。(8)八五计划1991~1995年

提前完成国民生产总值(GNP)翻两番目标,粮食、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一;钢、化学纤维为世界第二;发电量第三

八五”计划部分具体一些,重点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任务、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总体部署上。“八五”计划总的要求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

1993年,国家计委对“八五”计划进行了调整,重点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涉及以下3个方面: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提高)。⑵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交通运输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加快能源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快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的发展。重要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加快钢铁、建筑材料和石化工业的发展,同时加强资源节约工作;加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粮食产量指标未作调整,但要求大幅度地增加优质品种的产量;按照规模经济、合理布局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积极发展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⑶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调整。扩大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市场,扩大投资规模。

(9)九五计划1996~2000年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是第一个中长期计划,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十五计划2001~2005年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005年GDP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9400元 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

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

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 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要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力度,振兴科技,培养人才。

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抓紧解决好粮食、水、石油等战略资源问题,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11)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中长期规划。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务必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更加突出地强调产业技术进步战略、制度创新战略和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战略,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充分有效发挥我国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2)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地区经济发展,其核心是产业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区域产业规划是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三)赶超战略与中国工业的曲折发展

1、二五计划的夭折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取代二五计划。总路线的核心是高速度,用最高的速度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并提出赶超战略超英赶美。

2、工业大跃进的开展

◆制定高指标:核心是钢铁工业

1958年5月提出工业总产值计划年均增长26%——32%;1958年8月,提出新的指标,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53%左右。◆盲目追加投资:

1958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1957年增长97%,相当于一五时期投资总额的一半多。但效益极差,1958年施工的大中型项目1587个,全部建成的只有170个,建成投产率仅有10.7%。

3、国民经济调整

1960年底,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决定1961年——1962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其后又把1963年——1965年作为“二五”到“三五”的过渡阶段。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宏观政策方面的变化:

◆加强对国民经济的集中统一管理:要求经济管理的大权更多地集中到中央,下放给地方的权力一律收回,所有的生产、物资、劳动、财务等都集中到中央; ◆改革财政货币外贸管理:财政实行收入按政策、支出按预算、追加按程序的原则;银行实行垂直领导,严格信贷管理,划清银行信贷与财政资金的界限,加强现金管理;外贸方面,确立的进口顺序是(1)粮食,(2)化肥农药,(3)加工后可出口换汇的商品和原料,(4)工业原材料及尖端技术和国防所需的设备等。

4、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工业政策的调整

◆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减少基本建设施工项目:将基本建设规模压缩到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水平。◆降低工业生产速度,调整工业内部结构:降低工业指标,实行关、停、并、转,对工业进行大改组。◆培育新兴工业:我国化纤、塑料、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在这一时期打下基础。1961年我国建立了原子能工业。◆加强技术引进,进行填平补齐、成龙配套工作:

5、经济工作重心的转移

1965年开始,我国经济工作转向备战,进行三线建设。

“三五”计划实质成为以国防大小三线建设为中心的备战计划,建立比较完整的、基本自给的战略后方工业基础。

二、改革开放政策与我国工业发展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我国工业体制变革

1、一五以来形成的经济体制弊端:◆国民经济决策和管理实行高度集权制◆经济活动以纵向联系为主◆国民经济运行主要依靠计划调节

2、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1)三大经济体制改革的提出: 1957年10月,我国先后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

(2)经济体制改革的再探索; 20世纪60年代进行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再探索 ◆试办托拉斯,用经济组织管理经济:用托拉斯的组织形式来管理工业是工业体制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改革企业管理体制

3、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

◆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

◆农村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贯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 ◆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发展;

◆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体制;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

4、改革背景下我国工业体制的变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业领域改革重点: ◆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其核心是建立责(经济责任)、权(经济权力)、利(经济利益)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这是我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尝试。

(2)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是工业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

◆租赁经营制:在评定企业实际资产的基础上,承租人与国家(主管部门)签订租赁合同,成为国家资产的经营责任者。由于承担风险能力有限,一般适合小型企业。

◆承包经营责任制:一般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具体是A、用招标、招聘等竞争性方式产生经营者和承包指标,并用合同、公证等法律形式确定经营者的责、权、利;B、在企业内部实行全面聘任制或岗位合同制,并据此重建企业内部分配关系;C、把对经营者奖惩与企业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股份制:1985年底,在广州3家大中小型工业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试行股份制的全民工业企业有12家,占其工业企业总量的0.23%;沈阳是从集体所有制开始试点,试行股份制的工业企业70家,占总量的1.36%。北京、上海分别为0.062%和0.023%。

(二)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工业领域影响

1、对外开放格局的确立

我国对外开放基本上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次开放的格局。

2、经济领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点

◆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 ; ◆利用国外技术资金,实现较高水平起步;

3、外贸管理体制改革与对外贸易战略转变 外贸管理体制的改革:

◆1978年后,改革重点扩大地方以及企业的外贸权限。在工业领域体现为工贸、技贸的结合,建立出口联合体;

◆1984年后,外贸行政管理权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

4、利用外资战略的转变

(1)1979年——1984年,明确利用外资政策,规定利用外资的主要行业范围。(2)1984年——1991年,利用外资战略的推进阶段。

(3)1992年——1995年,全面鼓励外资阶段。提出全面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重点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扩大产业范围;完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管;特别提出要按照产业政策引导外资投向基础产业以及企业的技术改造方面,投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4)1996年至加入WTO前,利用外资质量提高阶段。取消对外资企业技术先进性、出口业绩要求;优惠政策适当调整;

(5)加入WTO后,利用外资的新阶段。—鼓励外资进入竞争性行业;实行国民待遇;

三、产业结构政策与我国工业化进程

(一)产业结构政策

1、产业成长政策:

政府通过强力介入,促进某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是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由此获得较快的、持续性发展的产业。

——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创造较高的生产效率和高附加值;

——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或扩散效应; ◆幼稚产业的保护

——贸易保护政策:关税保护、非关税壁垒;

——国内生产扶持政策:

◇财政扶植政策:财政补贴、特殊折旧、政府采购等

◇金融扶植政策:提供融资、优惠利率、贷款担保等

◇技术扶植政策:组建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技术开发体系

2、产业调整政策

政府通过对社会资产存量的结构调整,以及资源的再分配,引导生产要素向高增长率的产业部门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产业调整政策主要涉及一些衰退产业的退出。

——需求结构的变化

——技术进步导致产业替代

(二)我国工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的变化,基本上都经历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的演进过程,同时伴随着主导产业的转变。1、1979——1988年,改变过去片面强调重化工业的做法,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2、1989——1991年,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加强基础工业及基础设施发展。3、1992——2001年,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工业结构由高加工度化阶段向技术密集化阶段转变。对支柱产业的发展重点进行明确界定:

机械工业以关键的基础机械、基础零部件和重大技术成套设备为重点,促进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电子工业要以微电子为基础,以通信、计算机等新兴信息产业为主体,加快现代化步伐; 石化工业要积极促进生产规模的大型化,提高技术水平和加工深度; 汽车工业要尽快形成少厂点、大批量的生产体制和有序竞争的市场结构,提高其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

四、产业组织政策与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一)产业组织政策

1、规模经济性及公共政策

①大量生产方式建立,推动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生产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 ②大量销售体制建立,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下降; ③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增强。

2、自然垄断与公共规制

(1)自然垄断行业的基本特征:

◆自然垄断行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如水、电等公用事业,铁路、电信、天然气等重要行业;

◆这些行业多为服务性行业,其生产和消费是不可分离的同一过程,大多存在过剩生产能力;

◆这些行业大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行业的运营依赖资本需求量大的设施,成本巨大,投资回收周期长。

(2)公共规制的目的

◆保证资源稀缺行业的正常运行;

◆防止自然垄断企业滥用垄断权力(防止垄断行业掠夺性定价)(二)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1、国有重点产业的战略性调整

实现产业内部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加强产业集中度;形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2、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

国内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及优势,选择其在产业链中的环节,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中。

◆合作对象上,重点是加强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

◆产业分布上,外商投资在制造业领域大多集中在高和中技术密集型产业。

3、国内企业的跨国性兼并,突出国家战略利益

4、对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

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公共规制的主要方式: ◆直接规制价格,进行价格管制。◆控制行业进入,人为设置进入壁垒。

◆制定产品质量、卫生与安全标准、财务标准、核算方法等。

五、产业布局政策与我国产业布局状况

(一)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及政

1、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1)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个因素是: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和聚集力。(2)比较优势理论: 区域比较优势是决定产业布局的利益机制。◆绝对优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

如果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指产生成本绝对低)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有效利用。◆相对比较优势理论:源于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他认为,任何国家都有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各国都把劳动用于最有利于生产和出口相对有优势的商品,进口劣势的商品,这将使各国资源都得到有效利用,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

(3)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

2、影响产业布局的政策手段(侧重经济手段)◆制定产业布局战略和规划◆区域性差别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手段◆劳动力政策◆区域差别性对外开放政策

3、产业布局基本原则

(1)全局原则:全局性原则是产业布局中考虑的首要原则。(2)分工协作原则:产业布局的分工协作原则,主要体现在劳动地域分工与地区综合发展相结合上。(3)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产业布局的相对集中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形式。而适当分散有利于产业的均衡布局。无论是产业集中还是分散都需要把握一个适度的原则。

(4)经济效益原则:这是评价产业布局合理与否的最基本标志。(5)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我国产业布局的形成与发展态势

1、一五时期产业布局政策

在产业布局的总体考量上,具体做法是:

◆从资源条件及成本角度,工业分布力求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地; ◆工业布局与巩固国防相适应;

◆加强内地工业发展,改变内地工业落后局面,实现产业布局的空间平衡;

2、二五——五五时期产业布局政策

◆ “二五”时期产业布局政策最初发展目标是继续在内地建设新的工业基地,使工业布局适合资源和国防条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发展。但后来盲目追求地区工业自成体系,导致工业发展呈现分散状态。

◆三五和四五时期,由于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以及对当时局势的错误估计,工业布局实行大规模内地推进。

三五时期以西南为重点,内地与沿海的投资之比是1:0.46;

四五时期工业建设以豫西、鄂西、湘西为重点,内地与沿海投资之比为1:0.74,沿海投资比重有所回升。

3、改革开放后效率导向的产业布局政策

◆六五时期加快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实行以沿海带内地的产业布局政策,重点是建立经济特区,在沿海开放城市实行差别性政策;

◆七五时期产业布局政策目标是由东向西推进政策,确立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把能源和原材料建设放在中部地区,为开发西部做准备。

◆八五时期在沿海发展战略布局上,由广东、福建等地向长江三角洲转移而且在这一时期,为防止地区发展差距过大,提出对沿海地区政策倾斜的“适度”原则。

4、产业布局由效率导向向公平导向的转变

◆九五时期,我国正式实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 ◆十五时期,我国提出“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下载北航宏观经济政策与中国工业发展 根据老师上课所用ppt整理 内容全面简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航宏观经济政策与中国工业发展 根据老师上课所用ppt整理 内容全面简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