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阅读附答案
语段,完成小题。(4分)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②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③,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释】①<掇>拾取。②<刻露> 明显地表露出来。③ <本其山川> 依据其山川地。【小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小题2】本段文字多角度写出了作者之乐,请再概括出四种。(2分)答案【小题1】(那时)又恰好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意思正确1分,语句通顺1分,共2分)【小题1】乐岁物丰成,乐山川之美(可爱之景),乐风俗之美,乐和平安定,乐与民同乐。(每个0.5分,答对任意四个得2分)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的理解来概括即可。
第二篇:【甲】环滁皆山也【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阅读附答案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10-13题。(11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②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故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④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注】①此:指滁州。②刻:清晰地。③宣:宣扬;上:皇上。
④剌史:官名,写此文时,欧阳修任滁州刺史。10. 解释下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饮少辄醉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文: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译文:
12.【甲】文中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描绘出“山间之四时”,【乙】选文中哪几句也描绘了四季景色?(2分)
答:
13. 欧阳修被贬滁州,但他的生活仍很有乐趣,从[甲][乙]两文看,你认为他有哪些乐趣?!(3分)答:
10.(1)就(2)取名
11.(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得:领会。1分,句意通畅1分)
(2)就每天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丰山,低头听泉声。(日:每天。1分。句意通畅1分)12.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
13.滁州山水(风景)优美;政事简单;百姓生活富足;民风安闲;百姓愿意与他同游同乐;社会太平安宁。(答对任意三点即得满分)
译文: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在山谷之间找到这泉水以后,就每天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丰山,低头听泉声;春天采摘幽香的山花,大旱天托庇在乔木下乘凉,到了秋冬两季,经过风霜冰雪,山水更加清楚地显露出明净秀美,四季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可爱的。又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高兴同我一起游玩,于是我根据这里的山水,称道这里的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幸运地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宣扬皇上的恩德,以此与民同乐,这是刺史的应该做的事,所以我写这篇文章来给这个亭子取名。
第三篇: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随之而泣......阅读答案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以下问题。
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④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⑤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子,是教之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之:动词,到,去。②女:女通汝,即你。③彘(zhì):猪。儿:孩子。⑤知:智慧。
1.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女还(回来)
B.顾反为女杀彘(返回)
C.特与婴儿戏耳(开玩笑)
D.遂烹彘也(烹调)
2.下列加粗的之,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①曾子之妻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
②其子随之而泣(她,指小孩的母亲)
③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它,指猪)
④妻止之曰(他,指曾子)
④婴
⑤听父母之教(的)
A.①
B.②
C.②④⑤
D.③④⑤
3.翻译下列句子。
(1)今之欺之,是教子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欺之而不信其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1)现在你欺骗儿子,这是教儿子欺骗别人。
(2)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会不相信自己的母亲。
4.说明成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做父母师长的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第四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阅读附答案
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②还,顾反为女杀彘③。”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④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⑤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子,是教之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之:动词,到,去。②女:女通汝,即你。③彘(zhì):猪。④婴儿:孩子。⑤知:智慧。
1、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女还(回来)
B、顾反为女杀彘(返回)
C、特与婴儿戏而(开玩笑)
D、遂烹彘也(烹调)
2、下列划线的“之”,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①曾子之妻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
②其子随之而泣(她,指小孩的母亲)
③曾子欲捕彘而杀之(它,指猪)
④妻止之曰(他,指曾子)
⑤听父母之教(的)
A、①
B、②
C、②④⑤
D、③④⑤
3、翻译下列句子。
(1)今之欺之,是教子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欺之而不信其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1)现在你欺骗儿子,这是教儿子欺骗别人。
(2)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会不相信自己的母亲。(重点词语翻译正确,意思对即可)
4、说明成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做父母师长的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