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何平新九论第七篇——务实重干的科学统筹
何平新九论第七篇——务实重干的科学统筹
——再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之七
2012年08月15日
来源: 河南日报
中原崛起,“三化”为途。“三化”协调,贵在统筹。
统筹,缩小城乡差距的要诀,破解二元结构的关键,协调“三化”发展的法宝。
统筹,是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准确的规律把握,是科学的工作方法,是高超的领导艺术。
建设中原经济区,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离不开统筹的意识、少不了统筹的思维、缺不得统筹的举措。
只有深刻认识和掌握统筹这门学问,才能坚守“两不牺牲”的庄严承诺,才能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始终力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互促共赢,才能真正实现质与量、好与快、物与人、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统筹之策,重在转变。无转变,难统筹;无统筹,难协调;无协调,难发展。
重在统筹,难在统筹,为在统筹,效在统筹。
(一)统筹,是驾驭万事万物的一种高超智慧。
统筹兼顾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条重要经验。
为什么很多地方过去拿“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现在又用“真金白银”换“碧水蓝天”,演绎发展的“轮回”?
为什么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但“相对贫困”的阴影却挥之不去,城乡差距不断拉大,遭遇发展的“窘迫”?
为什么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有时既怕外商“来不了”,又怕项目“摆不下”,陷入发展的“两难”?
矛盾所在,在于“三化”协调还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根本解决;症结所系,系于统筹兼顾还没有在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统筹,是在不平衡中谋求平衡,在不协调中力争协调,在谋划全局中分清主次,在加快发展中着眼长远。
(二)统筹,是推进科学发展的一种规律把握。
十年前,当科学发展观的旗帜树立时,“统筹”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明显特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兼顾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互为因果的开放、变动、立体的网络。政治、经济与社会,工业、城镇与农业,教育、科技与文化,人口、资源与环境等等,无不紧密相连、互动共生。
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一种辨证运动,有其自身规律性。拿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来说,没有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成了“无米之炊”;离开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就是“水中捞月”。
发展的全局性、层次性、持续性、协调性,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运筹帷幄、统筹兼顾。
(三)统筹,是历史启迪现实的一种必然选择。
放眼世界历史进程,从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到美国驱逐印第安人的“西进运动”,从印度贫民窟到“拉美陷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中,很多国家和地区牺牲了农民和低收入人群的利益,付出了高昂“学费”。
改革开放,“中国道路”魅力彰显,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等矛盾和问题。转变发展方式、突出统筹兼顾已成当务之急。
统筹,在河南更是迫在眉睫。目前全国能够调出粮食的省(市、自治区)只有6个,河南是其中之一,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和地位举足轻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近600人的河南,脆弱的生态和环境再也经不起折腾。建设中原经济区,农业和粮食,只能加强,不能牺牲;生态和环境,只能改善,不能破坏。河南要发挥后发优势,就要绕过“陷阱”、少走弯路,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四)“三化”协调,必靠统筹。
水管的流量取决于最细的那段瓶颈。河南的“三化”协调之路,瓶颈在哪里?
在于“三农”重负:农村发展慢,农业基础弱,农民增收难;在于人多地少:建设用地是刚性需求,耕地保护是硬性指标,粮食生产是崇高使命。
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功能不彰,则新型工业化动力不足,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不牢;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不强,则新型城镇化聚合不力,新型农业现代化步伐不快;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地位不稳,则新型城镇化支撑不够,新型工业化空间不大。
突破瓶颈制约,促进“三化”协调,关键在统筹。
统筹,就要充分发挥好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破解用地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拓宽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空间,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破除制约,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统筹,就要充分发挥好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以做大做强为方向争创工业新优势,以拓展提升为重点发展壮大服务业,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动集聚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强化支撑,为新型农业现代化优化保障。
统筹,就要充分发挥好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经营组织化程度,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出路,为新型工业化夯实基石。
(五)城乡一体,必经统筹。
既有田园气息,又具城市文明,中原大地风生水起的新型农村社区是河南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缩影,是6000万农民的明天,更是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在河南的先行实践。
当今世界,城镇化发展的潮流日渐浩荡,但河南乃至中国的广大农民仍被挡在“城门”之外。城乡“二元体制”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的最大制约,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障碍。这正是中央和我省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刻背景。
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不再是“就农谈农”,而是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创新点、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点。通过新型城镇化的纽带,“三化”发展有机融合、相互支撑,成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
(六)站位全局,必善统筹。
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区域与全局,政府与市场,发展与资源,规划与现实……统筹好了各项关系,才能全面兼顾、获得成效。
眼前与长远,整体与个体,家庭与社会,公共权益与商业利益……统筹好了各方利益,才能形成合力、克难攻坚。
上与下,条与块,财政资金与民间投入,现实投资与未来回报……统筹好了各种资源,才能持续求进、推动发展。
“城”与“乡”之间、“工”与“农”之间,如何通过辩证思维使之达到互动和统一,是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统筹之道,是转变领导方式的题中之义,也是考量领导水平、测试执政能力的一份考卷。
(七)科学发展,必须统筹。
统筹,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认真实践的大学问。
泡一壶茶,到底是先烧开水、先洗茶壶、还是先找茶叶?这实际上反映了如何看待统筹、会不会统筹的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用这个形象的例子引出了“统筹法”。但实际工作中,很多同志还是做着“水烧开了再洗茶壶、找茶叶”的事情。
分辨不清主次。认为中心城市发展充分,自然能够带动农村发展;大城市投入产出高,投资农村效益低,宁愿锦上添花,不肯雪中送炭。
掂量不出轻重。认为打基础见效迟,讲质量速度慢,种粮食来钱少,“拾到篮里都是菜”,什么来钱干什么,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不分轻重缓急。
把握不好集散。中央每年拨付我省的各类涉农资金达数百亿元,分布在几十个部门,是“近亲”却常常“形同陌路”,需整合却往往各踞一方,甚至张三在甲地“垒灶”,李四在乙地“架锅”,看着钱不少,发挥作用却有限。
……
这些做法,要么顾此失彼,“按下葫芦起了瓢”;要么昏头昏脑,“狗熊掰棒丢一路”;要么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
只有把统筹学问学明白、想明白,统筹发展才能说明白、做明白。
(八)统筹,重在政策引领。
家庭联产承包制打开了农村发展的“闸门”;全面取消农业税终结了以农补工的历史,开启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代。
政策是指明方向的罗盘,是分配利益的天平,是撬动全局的杠杆。把国家政策弄明白、把配套政策制定好、把落实政策当回事,老百姓才能真拥护、一起干。
用政策统筹区域经济。善于运筹,用足用好现有政策。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的试验区有5个,推进建设的示范区有7个,开展试点的领域有18个。特殊政策字字千金、条条给力。政策不用,一张白纸;政策用好,真金白银。
用政策统筹产业布局。善于谋划,利用政策优势,优化工业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产区联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用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善于兼顾,城市农村一盘棋。新型城镇化如何引领?农村土地怎样流转、农民利益如何保障、农民身份如何转换、城乡公共服务如何均衡?需要优化决策方案,选择有效途径,破解二元矛盾,谋求共同富裕。
因势利导思路新,政策引领天地宽。
(九)统筹,贵在规划先行。
2012年夏,一场强降雨造成的重大损失,严峻地拷问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短板”之痛。而在19世纪雨果的《悲惨世界》里,主人公逃亡时穿越的巴黎下水道,至今仍在发挥作用;500年前建造的河南商丘古城,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至今逢大雨不积水、不内涝。
规划要符合规律。规划是张“全景图”,今天的规划就是明天的发展,必须对历史负责,接受历史的检验。福建客家土楼,一栋楼就是一个小社区,文化内涵丰富、聚居功能独优,历几百年而不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规划先行,不要“一生得盖几次房”,不要没有规划乱盖房,不要缺少公共服务的“不健全”房。
规划要因地制宜。规划是幅“地形图”,远近高低各不同。城市近郊与偏远山区,工矿基地与粮食产区,基础不同、条件不同、资源禀赋不同,新型城镇化的形式应该各具千秋,新型工业化的模式可以千差万别,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不能强求一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各显特色路畅通、“横看成岭侧成峰”。
规划要眼光长远。规划是个“路线图”,决定了行动的方向和前进步骤。既要着眼当前,又要兼顾长远,宜快则快、宜缓则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才能少交学费、少吃夹生饭。
(十)统筹,旨在以人为本。
为政之本,重在为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在,为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三化”协调发展中,要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让民意得到真释放,让群众得到真实惠,让发展实现真推动。
以老百姓需要为基点。各级领导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来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转变领导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改变工作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以老百姓满意为标准。要观民风、顺民意,让群众不仅是城乡统筹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最有发言权。沁阳市袁屯村开了近30次村民大会,最终达成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一致意见。老百姓的事,老百姓说了算。
以老百姓实惠为导向。要统筹好各方的利益关系,政府尤其要防止急功近利、与民争利。在土地流转、宅基地确权、农民身份转换的过程中,要始终确保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使农民群众既收眼前之利,又得长远之惠。
(十一)统筹,力在开拓创新。
“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试验,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是一场处于“深水区”的决战。既要规范有序,又要拓展创新;既要坚持相关的重大原则,保证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展顺利,又要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充分调动各地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重大原则要坚持。粮食生产不能牺牲,耕地红线不能突破,工业发展不能停滞,生态建设不能滑坡,群众利益不能忽视,不走“回头路”,不办“过头事”,确保“三化”协调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上下之间要合拍。在探索性的改革中,常常是基层突破与上层设计相辅相成,基层突破积累经验为上层设计提供决策基础,上层设计为基层突破提供制度保障。
创新经验要总结。统筹在融合中体现个性发展、包容发展、多元发展,各地探索之路因地制宜、各展所长、各显特色,基层实践创新不断、经验层出活力无限。总结是创造的延伸、力量的扩散、信心的提升。舞钢44户农民喜领产权证,虽然这产权证目前还是“地方粮票”,却极大地鼓舞了农民走向城市生活的信心。44户农民产权转换的“一小步”,迈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大步”。
(十二)统筹,效在一体运作。
统筹如同“大合唱”,要同心协力、和谐默契。走好“三化”协调发展之路,不是一事一时之功,也不是一地一域之力,必须上下互动、横向联动、有序流动,使人才、资金等各种推动发展的源泉充分涌流。
统筹好比“弹钢琴”,要配合得当、游刃有余。“三化”协调发展要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的力量,打破条块分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共同推动发展的整体合力。
统筹是一个运作的过程,要坚持一体运作、科学运作、有效运作,就要学会“统筹法”。“三具两基一抓手”、“五重五不简单”等都是我们通往成功运作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也是转变领导方式的重要内容。任何目标的实现、任何任务的完成、任何承诺的兑现,无不体现在成功运作。
(十三)转变促统筹,统筹助转变。
运筹得当则势如破竹,虚喊蛮干则如逆水行舟。统筹阐释的是领导科学,体现的是工作方法,缩小的是城乡差距,实现的是富民强省。
统筹是高超的领导艺术,体现出决策者的观念、认知、眼光、勇气和决断,取决于领导方式的加快转变。只有转变领导方式、突出务实重干、提升运筹能力,方能谋全局、想长远、创特色、走新路。
(十四)雄心弄大潮,众志撼千山。
中原大地正发生的变革,深刻诠释着这样的时代内涵——
统筹,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统筹,才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统筹,才能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统筹,才能循律而动、永不停滞。
统筹则工作顺利,统筹则社会和谐,统筹则城乡繁荣,统筹则河南振兴!
第二篇:学习“何平新九论”
XXXX
召开“何平新九论”专题会
9月13日上午,XXXX积极贯彻落实区委要求,及时、高效地组织XXXX领导干部召开了“何平新九论”专题会,为当前深入推进“三讲三提升”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后大家讨论热烈,表示认真领会贯彻落实此次专题会精神,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体机关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开展学习“何平新九论”专题会的重要性,将这次学习“何平新九论”活动作为转变作风,提升素质,树立形象的有效途径,达到思想得解放,观念得更新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推动领导方式向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把握会议精神,务实工作。全体班子成员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的“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工作机制,以实现郑州北区“田园新区,慢享生活”都市理念为契机,学会统筹兼顾,将分管的工作干好、干出特色、干出亮点。遇见问题、矛盾不上推下卸,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适应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将学习“何平新九论”与开展“三讲三提升”活动相结合,提升干部素质。通过“何平新九论”学习提升党员干部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努力做到“三个提升”,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将学习“何平新九论”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相结合,夯实基础。基层组织建设是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必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履行好党建工作职责,做到党建工作要常抓不懈。通过抓好党建,夯实工作基础,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从而推动其他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三篇:何平“新九论”心得体会一二
学习何平“新九论”心得体会之一
近期通过学习《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等评论文章顿觉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尽管学习时间不长,但学的踏实,学的实在,学的值得。
转变领导方式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提高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抢抓机遇、加快崛起的客观需要。现结合自己的工作,我谈一下认识:
一是要勤于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学习已经成为各级干部履职尽责的迫切需要。实现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更要从学习入手。端正态度,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习惯,时刻增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真正把学习当作政治责任和终身任务。要学好理论,打牢理论功底始终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要钻研业务,提升服务方式、增强领导能力;要拓宽知识面,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新经验,以适应新形势,工作更加切合实际;要注重实践,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积极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变成领导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变成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实际行动。
二是清醒认识,有所为有所不为。卢书记讲到:做了很多事情,没有起作用甚至起了副作用,做了等于没做,此“为”就是“不为”;很多事情尊重规律、不去干预不去做,反而会收到很好效果,此“不为”就是“为”。
三是认真做好“三具两基一抓手”。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不断提高一线决策、一线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主要精力放在突破重点难点、落实各项工作上,放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主动抓,具体抓,扎实抓,合力抓,科学抓,推动工作落到实处。“三具两基一抓手”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论,体现了求是的工作理念、求真的工作态度、求效的工作方法、求实的工作作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方法。
四要关注民生。民心、民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既要注重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要关注群众的具体利益和实际利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
五是积极创新。在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上下功夫,要创新观念,解放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思想解放一步,创新就会发展一步;思想超越一步,创新就会超前一步。创新是解放思想的结果,也是对思想解放成果大小的检验。领导干部是思路举措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是科学发展的引领者和监督者,领导干部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领导方式创新到什么程度,发展方式转变就会推进到什么程度。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指出,领导干部要跟上中央决策的步伐,适应加快转变的要求。认真研究转变政府职能、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方法的问题,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在创新中提高领导水平。
总之,要用负责之心来做工作,处处体现以人为本,不怕难、不怕繁、不怕重、不怕怨,真正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学习何平“新九论”心得体会之二
近日学习了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发表的理论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又学习了河南日报何平关于该专题的九篇评论文章,顿觉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之所以有此感受,主要缘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文章写得好。卢展工书记的文章站位高远、立意新颖、引经据典、切合省情,让我们对“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理解,也让我们全面了解了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还让我们明白了领导方式转变的目标任务和途径举措,更让我们感受到做为一名领导干部肩上那副沉甸甸的责任。署名“何平”的九篇评论文章浩然大气,精采异常。讲思想、讲理论高大深远,内容丰富;讲矛盾、讲问题实事求是,切中要害,毫不掩饰,针贬时弊;讲出路、讲措施、讲前景又那么让人为之提振精神,信心倍增。
二是问题分析很到位。新九论文章中写的那些问题,就真真实实的发生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或者说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出现在我们自己的工作中。我们感同身受,自觉很多不足。一是对全面推进工信工作的大好机遇,把握利用不到位,工作推动上不尽如人意。二是在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评价上,看成绩的多,看不足的少,看表面问题的多,挖深层次矛盾的少,缺乏强烈的忧患意识。三是在工作的推动上,凭着印象跟着感觉走,主动研究探索工作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有意识地按规律统筹规划推进工作的主动性差。这些问题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出现在自身的工作中。说到底都是领导方式的问题,没有真正体现和谐发展。
三是意义很重要。卢展工书记到河南工作的时间里,曾先后发表了一些非常切合实际、非常中肯朴实、非常解决问题的看法。比如他在同河南进京务工人员座谈时,盛赞河南人是“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踏踏实实的河南人、不畏艰难的河南人、侠肝义胆的河南人”,指出在河南人身上体现了“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心”。卢书记还先后提出“四个重在”、“三具两基一抓手”等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结合实际学习好、运用好、落实好这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深刻学习卢展工书记的文章和“何平九论”之后,就要善于联系自己工作的实际思考问题,善于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真正把领导方式转到抢抓机遇上来,从而珍惜机遇、创造机遇、用好机遇;把领导方式转到增强忧患意识上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领导方式转到遵循规律上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把领导方式转到站位大局上来,围绕大局、服务大局;把领导方式转到创新创造上来,以创新促工作的发展提高;把领导方式转到履职尽责上来,做一个负责任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第四篇:学习何平新九论心得体会
学习‚新九论‛心得体会
从7月5日,河南日报刊发《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后,连日来《‚两不牺牲‛的庄严承诺》、《破解难题的战略抉择》、《共同富裕的不懈探索》、《科学发展催生深刻变革》、《中原崛起的强力引领》、《务实重干的科学统筹》、《一以贯之 重在持续》、《开辟三化协调新境界》八篇大型政论文章相继刊发。对我省‚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进行了深入解读,实际上就是在深入浅出地讲道理,试图帮助人们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新九论‛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就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不能空对空,要立足求实求效。
‚新九论‛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论述有力,深入阐述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这一重大命题,是对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进一步解读、丰富和发展。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力量、破解难题,推进光山快速发展。
接下来分别阐述我对新九论的一些体会:
首先,在读完《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后,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责任‛二字。满足群众的期盼,是以人为本、为民惠民的根本体现,是领导干部的根本职责。作为领导干部,首先要履行好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责任。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都有具体的岗位职责和使命。当领导要围着责任转,做公仆要围着责任干,把民心作为出发点,把民力作为驱动点,把民生作为落脚点,让成绩说话,让群众评判,让历史检验。
其次,‚两不牺牲‛的庄严承诺是要求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这既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必然选择,更包含着河南胸怀大局的庄严
承诺。要想透析这份承诺的内涵,体味这份承诺的分,读懂这份承诺的价值,需要在中国、世界发展的立体背景下,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战略时空中,全方位地审视河南、探究河南、谋划河南。正是有了‚两不牺牲‛的庄严承诺正是有了持续探索一条‚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不懈追求,正是有了‚四个重在‛的务实发展,中原经济区才上升为国之方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践‘两不牺牲’庄严承诺的关键点和切入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非常关键,唯有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不断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积极作为,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真正实现保粮、保环境的同时富农民、改善民生。
第三,《破解难题的战略抉择》以其冷峻犀利的笔触直陈制约我省发展的症结,以宽阔宏大的视角审视我省发展的路径,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指明了方向。文章的字里行间,闪耀着实事求是的光辉。我省选定了以新型成镇化为引领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顺应了亿万中原人民的期盼,旨归于他们的千秋福祉。这个抉择的过程是科学发展观在河南的生动实践。
第四,‚没有探索,就不会有创新;没有不懈的探索,就不会有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这是我在读完《共同富裕的不懈探索》之后最大的感触,作为基层领导干部,重要的是带领广大群众,沿着科学发展之路务实重干,把共同富裕早日变为现实。压力的背后常常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只要我们不懈探索,就能找到破解难题、打开局面的突破口。光山县近年来在共同富裕的不断探索有目共睹。
第五,改革创新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要求,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按创新的要求来破除发展道路上的难题,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径,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科学发展。河南这些年来之所以务实发展稳步前行,就是因为坚持了科学发展;河南选定‚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的这条路子,就是因为贯彻了科学发展。选择这条路子,是河南顺应时代要求,顺应发展趋势,顺应群众期盼的为民之路。我们正在走的这条路子,是解‚三农‛难题,破‚二元‛桎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变革之路。
第六,《中原崛起的强力引领》一文立足全省、站位宏观,清晰地阐明了为何引领蕴含着创新、引领意味着突破、引领承载着希望,把基层正在想、正在做、正在探索的许多问题说透了。说新型城镇化引领是一招妙棋,就在于它抓住了当前‘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重点,跳出了‘就农业说农业,就城市说城市’的老路,难中解围,盘活了全局。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可以有效地加快土地流转、培养高素质农业人口,帮助新型农业现代化突破发展制约。反过来,我省通过农业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有效整合各类农业信息资源,使现代农业成果惠及农业农民,又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实现了良性循环,这为河南6000多万农民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的创新之路。
第七,《务实重干的科学统筹》明确指出,‚三化协调,贵在统筹‛,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统筹之策,重在转变。无转变,难统筹;无统筹,难协调;无协调,难发展。‛统筹,是缩小城乡差距的要诀,破解二元结构的关键,协调“三化”发展的法宝。由‘黑色印象’向‘绿色主题’转,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由单项推进向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转,光山持续唱好改革转型三部曲的要诀和法宝就是务实重干的科学统筹。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统筹意识、创新统筹思维和方式方法,统筹协调工业转型、农业转型、社会转型和城市转型、发展转型,强化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
第八,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思路持续贯彻,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必然要求,持续而为、务实发展是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必然之路。新九论第八篇《一以贯之 重在持续》
对各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持续而为,推进河南省在‚两不牺牲‛前提下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持续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持续,必须做到继承与发展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当前与长远的结合。
第九,读完‚新九论‛收官之作《开辟三化协调新境界》后,我充分认识到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关键在于协调。协调之中,彰显能力。着力协调,才能全面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和谐和美、兴旺发达的中原经济区。这篇文章不仅使我们更加理解和把握新型三化的概念、意义、内涵,而且让我们明确了三化协调的目标、原则、路径和实践要领。走‘两不三新’三化协调之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互促互进、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路径,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们正在干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这件事,内涵极为丰富,譬如“倒逼机制”、“引领理念”、“三新内涵”、“着力统筹”等关键词怎么理解;譬如理论与实践创新点很多,像城镇化模式创新,探索第三条城镇化道路;突破城乡统筹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创新后发展地区经济赶超模式;创新传统农区工业化模式;创新“三化”协调发展模式等。这些都是全新的东西,如果搞不明白,认识水平不提高,在实践中就会出大问题。于是和平‚新九论‛应运而生,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纵观‚新九论‛,结合我县实际,在今后的发展建设中,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转变领导方式为抓手,以富民强县为中心任务,以产业集聚区、综合试验区、智慧新城区建设为载体,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着力扩大需求,着力创新优势,着力破解难题,着力惠及民生,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积极作为,争当魅力信阳建设先锋,为全面推进富庶光山、和谐光山、活力光山、智慧光山建
设打下坚实基础。
围绕这个发展目标,我们要务实做好五篇大文章:
(一)务实做好提振工业大文章。一是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二是强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三是强力推进新型工业项目招商。
(二)务实做好农村改革大文章。坚持稳农不放松,紧紧围绕‚六个放大提升‛,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稳定。
(三)务实做好城镇建管大文章。坚持以县城为中心,以建制镇为重点,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依托,加大城镇建管力度,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四)务实做好特色产业大文章。要充分发挥我县特色优势,致力做大做强产业,做出规模品牌效应。第一,做大油茶产业。第二,做大茶产业。第三,提升羽绒产业。
(五)务实做好文化引领大文章。要围绕‚让智慧之光溢彩光山‛这一主题,以司马光名人文化为缘起,以山水园林为载体,以多种具象化、可参与的文化旅游产品为依托,全面启动实施一批文化旅游项目。
话越说越清,理越辩越明。可以说,‚新九论‛系列文章是‚一文九论十八谈‛的延伸,对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作了进一步的深刻阐述。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我县经济转型,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不断创造条件。
第五篇:何平九论感想
学政论文章看邮政规律 建邮政平台转发展方式
刘红兵
(一)读何平政论文章,想河南邮政历史,激情豪迈,信心无限。
河南邮政独立运营的12年是践行着“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12年。认真研读何平政论文章,回头看河南邮政,12年的发展历程正是遵循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遵循了何平政论的观点。12年来,省公司党组和杨海福总经理始终坚持“六个不能变”,快速抢占了一次又一次发展的先机;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超前规划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航标;以对邮政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科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高峰;以站位全局的宏大气魄,多项工作领跑了全国邮政;以锐意创新的非凡胆略,飘扬起了 “一样的邮政、不一样的河南;一样的河南,不一样的邮政”旗帜;以强烈责任感的标杆形象,引领全省邮政员工走出了一条河南邮政的丝绸之路;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打造了全省上下一块板的浩然正气;以以人为本的体制机制和惠民暖民的政策激昂了各个层面的斗志,迸发了活力,闯出了河南邮政的康庄大道。我为自己是河南邮政人从心底涌起自豪和幸福,为我们有一个高瞻远瞩、创新求实、以人为本的掌舵人自豪和幸福,为河南邮政广阔的发展前景自豪和幸福。
(二)省公司“十二五”蓝图最给力,平邮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最紧迫。
政论文章中对河南“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提出“在转变中
赢得大发展”。人勤春来早,省公司党组提前谋划的河南邮政“十二五”宏伟蓝图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发展潮流,为河南邮政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拓宽了道路,成为对“发展中国特色邮政事业”的“河南邮政解读”。这一规划激越人心、振奋士气。在省公司党组 “十二五”规划指引下,平顶山局立足实际,明确提出“全市邮政业务收入突破6.5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3.45%”的“十二五”目标和“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完成新使命”的指导思想。分析平顶山局“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成绩,邮政业务收入规模由1.36亿元到2.9亿元,年均增幅16.35%。“十二五”发展速度是“十一五”的1.45倍。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则退。面对严峻的挑战和任务,企业不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意味着慢进,甚至不进,意味着落后,甚至掉队。
(三)转变发展方式重在持续。
在平邮发展历史上持续。平顶山局是关爱中成长、和谐中发展的局。独立运营以来,平顶山邮政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员工办企业,靠一批又一批邮政人拼搏奉献、人拉肩扛,走过了和全省邮政一样的三个发展阶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和全省邮政一起,以崭新的面貌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发挥了特殊又关键的作用,成为平邮发展史上厚重又影响深远的发展模式,并积淀为推动平邮向前发展的“法宝”。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这种传统的发展方式必将在一定时期继续发挥其“法宝”作用。
在未来发展中持续。在经过十年砥砺、取得辉煌成绩,在“三年目标翻番”开局之年,平顶山局提出“2009年是深打基础的一年,2010年是大发展的一年”。并持续了 “三个强化”工作理念,“金融业务贯穿全年、举全局之力实现首季开门红”“强力推进专业化经营、加快邮务类发展步伐”经营思路和“上规模、调结构、定目标、进位次”总体要求,统一了思想、指导了发展。代理金融2年净增余额18.38亿元,2010年新增活比65%,排全省第5位;代理保险保费规模增幅95%,排全省第2位;分销物流收入增幅67%,排全省第5位。市局营业科完成了由“管理服务型”向“经营管理服务型”的转变,彰显出城市市场活力。“十二五”,平邮将继续以思路的持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持续推进。
(四)转变发展方式重在结合实际。
平顶山邮政从独立运营初期的千疮百孔到今天的生机盎然;从崩溃边缘到形象一流;从一盘散沙到众志成城,经历了涅槃重生的过程。但是,在过去的发展中,在全省大力推行专业化经营中,平顶山邮政由于传统发展方式在特殊的历史阶段起主导作用,专业自身发展、专业能力建设显现不足和不强,逐渐成为制约转变发展方式的瓶颈,形成专业之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和弱势专业市场反应缓慢、自我发展、自我谋划、自我强大能力滞后的局面。这就是平顶山局专业化经营、甚至可以说经营工作的实际。面对“十二五”新的战略目标,平顶山邮政又一次站在了历史发展潮流的转折点上,站在了思路转变的关键结点上。正视实际,加快专业化经营步伐,用坚定不移的“韧性”,持续不断的“长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由传统发展转向科学发展,率先完成新一轮发展使命,这个过程也将是一次转身和蝶变的过程。
(五)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在平台建设。
省公司党出提出的“三个转变”,是河南邮政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之路,其核心在于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对平邮来说,就是要在牢固的专业化经营成果之上,建立以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为主的各专业综合经营平台,建成平邮占领农村主战场和未来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主渠道;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一轮发展大潮中,以平台建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平台发展之路,形成“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网点平台+专业平台”三位一体的
格局。
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当前要以村邮站、邮政示范田、邮政服务“三农”网点、连锁超市发挥综合作用为关键点,是“十二五”期间邮政把农村作为主战场的抓手和新的增长点。拿村邮站来说,在硬件建设初步到位的基础上,完善这一平台的关键点就是让其尽快发挥作用,让加盟商得到实惠、看到前景,与邮政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为此,我们以“双节”酒水营销为抓手,以地毯式酒水入户为措施,和村邮站利益捆绑在一起,通过入户铺货和宣传,“双节”酒水销售规模达到了去年未建村邮站前同期规模的近5倍,在平邮实现经营产品向经营平台转变中初见效益。
网点平台是各项邮政业务共同赖以发展的邮政支局(所)和便民服务点平台。建好网点平台,就是一方面按照现代服务业的标准,通过支局所装修改造和新建迁址、投入自动设备等,使窗口环境更好、形象更佳、能力更优。并加快网点服务转型,实现由“以产品为中心,提供无差异服务”的业务操作型网点向“以客户为中心,分层次销售产品,并重点发展维系中高端客户”的营销服务型网点转变,以此不断提高网点自我发展和自我调整业务结构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大邮政便民服务点建设,为客户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用邮服务,以网点平台推进邮政发展方式的转变。
专业平台是七大专业根据自身实际打造经营的专业平台和专业互动平台。代理保险专业通过规模化的专柜、队伍建设,构筑了专业独立开发市场、经营市场,业务快速高效发展的平台,成为我局专业化经营的领头羊。集邮专业通过积极挖掘我市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成功举办了三套平顶山题材邮票首发式,使集邮作为一张“文化名片”牢牢根植于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心中,不但三套本地题材的系列邮品实现了规模发展,完成了“关系营销”到“市场营销”的完美转身,而且为集邮专业搭建起了持续良好发展的文化平台,拉动开发政府、企业、个人专题册近万册。今年生肖系列
邮品收入又实现翻番,收入绝对值和完成比例分别排全省第4位、第2位。由此可见,打造专业平台的抓手就是扩充渠道、完善队伍、提升服务,以此运作大项目,实现做大规模、做深服务、做强质量。在此基础上,整合专业资源,实现专业平台互动,共同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通过以上“三位一体”平台建设,既深入推进专业化经营步伐;又能加速邮政产品进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对其它产品实行准入制度,实现邮政企业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平台的转变;在经营平台中提高邮政竞争力、扩大业务范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树立邮政大网络品牌。最终达到吸引社会渠道加盟,形成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实现邮政升级蝶变。
总之,学政论文章、看河南邮政、谋平邮发展。我们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平台建设为载体,以专业化经营为基础,坚持“上规模、调结构、定目标、进位次”总体要求,努力在 “十二五”进程中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完成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