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隆安IISC分享:长袖善舞之李嘉诚
隆安IISC分享:长袖善舞之李嘉诚
86岁的李嘉诚,在耄耋之年做了一个“世纪重组”的合并、重组、再上市方案。
新华社10日报道,1月9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长实)及和记黄埔(和黄)宣布业务合并、重组方案,两集团资产最终将分拆为两间以开曼群岛为注册地的新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长和)与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长地),在香港上市。按照预计,这个方案将在2015年年中完成。
对此次世纪大重组,李嘉诚称之为“集团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说,重组完成后有利提升股东价值。“最主要是股东不会吃亏„„做完后,就会显示两间公司的真正价值大了多少。”
政客和商人的话,绝大多数时候都不要信,信就悲剧了。
这是一个信号。
作为香港首富和长达十几二十年的亚洲首富,根据福布斯统计,他的个人资产有335亿美元;根据彭博通讯社的统计,他的个人资产有282亿美元。他的商业帝国遍及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雇员达到27万人。由于惊人的赚钱能力,他有“超人”之称。有报道说,李嘉诚对大环境、大趋势有着精准把握,从穷困少年到“塑胶花大王”,从地产大亨到救市的白衣骑士,从超人到新经济的领袖,从管理大师到传媒高科技弄潮儿„„他几乎从未尝过“商业败绩”。
2013年11月底接受南方报业集团等采访时,李嘉诚曾透露:不论几点睡觉,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一定起床,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然后去办公室。晚饭后,他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以前,他看新闻喜欢纸质版,iPad出来后就只看电子版了,现在用的是iPhone手机。他还喜欢看电影,且看电影时的“代入感”很强,每次都会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随着剧情起伏,“过他们的生活”。
记得一篇报道说,李嘉诚有个专门为他搜集信息的团队,每天早上固定时间会把世界各地知名报刊电视的新闻摘要精华版交到他手里。
李嘉诚曾说:“(我)决定一件事时,事先都会小心谨慎研究清楚,当决定后,就勇往直前去做。”而据熟悉李嘉诚的人士说,他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他每天90%的时间,都在考虑未来的事情。他总是时刻在内心创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给自己提问,然后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到危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长篇累牍先介绍这些背景,想表达两个意思:1.除了政商人脉,李嘉诚掌控大量优质信息;2.起码从过往经历来看,他的决定都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建立在充分信息并仔细研判后的谨慎决策。
顺便提一下,李嘉诚2013年年底接受南方报业和财新传媒专访,是非常罕见地接受内媒采访,背后有深意,这方面分析文章已有,请自行搜索。而他接受采访的背景,是有传言说他从内地和香港“撤资”,他当时称传言是“笑话”、“今天是我的一个反击”。
按照李嘉诚接受南方报业采访时的解释:“集团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不管是在香港、内地还是外国,如果有价钱合理的地会继续买,也可能会卖掉一些资产,或将资产上市,这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不过,据报道,在内地房地产市场中,从2013年7月高调宣布出售百佳后,到去年11月10日李嘉诚抛售39亿元重庆大都会,算下来,短短一年多时间,李嘉诚已成功套现超过700亿港元。
李嘉诚到底得到了什么信号?让他先是大幅缩减在内地和香港的投资战线,转而去抄底英国等欧洲国家,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又搞“世纪重组”,想把新成立的公司注册地由香港改到开曼群岛?
环球时报1月11日说,近年来,香港不时传出李嘉诚撤资消息,认为他不满以梁振英为首的特区政府。李嘉诚曾在2013年9月回应此传闻称,自己爱香港及国家,长实及和黄绝对不会变更在香港的注册地点。然而,长和集团这次重组后,新公司的注册地却由香港转移到开曼群岛,变相迁册。对此,李嘉诚9日否认有意撤资香港。他解释说,将注册地移去开曼群岛是为方便做生意,并表示,过去10多年,香港70%至80%上市公司到开曼群岛或海外注册,其中包括内地民企及国企。(请注意,环球时报的报道回应了第一句传闻,未回答第二个传闻)
事实上,香港传出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2013年第17期、综述类做得非常出色的新闻杂志《读天下》,曾以《李嘉诚也说“不谈政治”》为题对相关细节做了分析解读(这里是节选)
2014年9月2日外媒一篇报道,也提到了一些细节(如下图)。
大概10多天后,事情开始发生变化,请看以下4张截图,特别留意划线标明、注明的刊发时间。
最新的一篇有关于此的报道,来自2015年1月10日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李嘉诚接受它采访时说了一句话:“(****)方案必须向前迈出一步,否则,所有香港人,包括我,你和我都将成为大输家。”(完整版本请自行搜索,下图为简版)
1月11日的《环球时报》还援引香港经济学者关焯照的话说,李嘉诚旗下的长实与和黄,近年不断出售资产,再加上这次重组,让人觉得他可能对香港有少许意兴
阑珊,有淡出香港的考虑,这次可能只是淡出的第一步。关焯照说,需要留意未来长和会否再更改上市地点,也要关注其他华资财团、大家族是否会效仿李嘉诚的做法,将公司注册地改为外国。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高级讲师李兆波则认为,长和迁册的其中一个原因相信与香港的政治风险愈来愈大有关。不过,香港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张华峰说,公司注册地并不重要,是否在香港投资才最重要,而李嘉诚此前已经承诺不会减少在港投资。《环球时报》还援引香港网络媒体“852邮报”的评论说,李嘉诚把新公司注册地点由香港改为海外,令人联想到怡和洋行走过的路。怡和洋行是著名老牌英资洋行,早在清朝时已从事与中国贸易,对香港早年发展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984年3月28日,正值香港前途谈判时期,怡和洋行突然宣布建议把怡和控股公司的注册地点由香港改为百慕大。当晚伦敦港股即大幅下跌至一度停板,怡和及置地股价下跌约1成。翌日恒指收市大跌5.8%。
而香港《明报》网站分析说,开曼群岛属于英国领土,李嘉诚在开曼成立长和,日后若遇到官司,香港可能对长和没有司法权力,最终审核权由香港终审法院变为英国最高法院。李嘉诚此举似乎是未雨绸缪,为日后发生的事情做准备。至于日后发生何事,会否涉及官司,抑或进一步卖产,市场众说纷纭,没有结论。
这样看下来,李嘉诚一连串动作背后,到底得到了什么信号,可能比较清晰了。
那么,李嘉诚最新的“世纪重组”又意味着什么呢?
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12日援引李嘉诚在新闻发布会的说法称,对于撤资问题,“不是对香港没信心,而是为了做生意方便”,是为平衡风险及可更灵活向股东
分派,碍于香港公司法条例,分派方面会有限制,只有在开曼群岛注册,才可完成此次重组。长实公司秘书进一步强调是涉及技术问题,重组先要令长和系合并,然后以长实换取长和新股,再派长地股份,于香港注册会完全派清集团资产,地产项目亦无法并拆,不在开曼注册无法做到。
这篇文章也注意到,李嘉诚在投资界一向眼光独到,过往多次有投资大动作后,事后金融市场都出现震荡,李嘉诚被证明有“先见”。如1987年股灾前集团大供股及1997年于亚洲金融风暴前进行大重组等,令其领导的长和系不但避过风险,甚至在市况低潮时入市。2000年,李嘉诚又成功“卖橙”,将和黄旗下欧洲电讯业务Orange(橙)出售套现千亿港元。同期又将香港电讯业务分成和记电讯和Tom.com上市,集资后不久网络泡沫爆破。
文章自问自答,此次李嘉诚把地产打包,是否预示香港地产已到顶了?李嘉诚近年来卖出不少香港和内地资产,是否对两地发展失去信心?李嘉诚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非常明确的,他表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属强势货币,“中国近代史内,从未有现在般好,内地再多些机会,一定会多做些,香港市场亦是一样”。李嘉诚的接班人、长子李泽钜则补充说,这次重组把加拿大的能源公司资产拿进香港,这不是体现信心吗?
文章还说,在商言商,目前香港财经界主流分析认为,此次长和系重组,只涉系内公司资产的转换,没有供股或任何融资,也没有对外售卖资产,相信只为确实反映系内公司的实质价值而已。投资机构更多讨论的是李嘉诚还将有哪些重组活动,毕竟,长实、和黄非地产业务的股权结构仍相当复杂,或许会有后续的重组动作。
说直接和简单一点:商业大亨已敏锐嗅到了危机,给自己系好安全带、铺好路了。
做了那么多年首富,还喜欢看书报看电影,且有很强“代入感”,他可能非常了解别列佐夫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们的命运。
这些“斯基”曾是俄罗斯首富。
对,曾经。
第二篇:“十五年,影响中国管理十五人”之六:李嘉诚
“十五年,影响中国管理十五人”之六:李嘉诚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港人人心思动,李嘉诚表态不离开香港,要加大在内地和香港的投资,坚决站在中国内地的立场。从日后长和系在内地获得的收益来看,李嘉诚1997年的表态再次卓显了他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判断力。
自1988年开始登上华人首富的宝座,十多年来,李嘉诚已经成为华人圈里最耀眼的商业明星。他白手起家的经历鼓舞着无数中国逐梦者,他稳坐多年的首富名衔让众多华人企业家俯首诚服。他是财富和成功的象征。他的故事传遍了华人世界的大街小巷,他的“超人”名号妇孺皆知。
既是超人,必有超人之处。作为商人,他的财技和资本运营手段成为人们争相研究的对象;作为成功的商人,他以信为本的处世哲学让众多的同行对他啧口称赞;作为成功的中国商人,他不遗余力的慈善行为让其他的中国企业家不敢望其项背。
事实上,他已经被推到“神”的位置。人们将与他见面称作“朝圣”。
影响中国管理之一 精于财技
李嘉诚前瞻性的眼光以及在选择交易时机上表现出的判断力尤其使人称道。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莫过于1999年和黄集团趁电信股高潮时将Orange(橙)公司卖掉,在成就和黄集团有史以来最大宗交易的同时,也写下了“和黄卖橙赚千亿”的神话,成为拥趸者津津乐道的美谈。
其实,李嘉诚眼光的犀利和对市场的运筹帷幄,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就可见一斑。自塑胶花赚得第一桶金后,李嘉诚看好香港地产业的发展前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做的几次低吸高抛的投资行为,为他的事业带来关键性的转折。他也开始在香港声名鹊起。
1980年,李嘉诚以6.93亿港元的资产,成功控制了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蛇吞象”行为的背后,显示了李嘉诚的资本运作手腕。自此,“李超人”的名号便不胫而走。
他的智慧还体现在对政治时机的判断上。作为扎根香港的华人首富,李嘉诚与内地保持良好的关系是他一以贯之的做法。早在1982年,中英前途谈判展开,香港爆发信心危机,李嘉诚抓紧这个时机发展大型住宅区。不仅表达了对香港的信心,还为长实带来了百亿计的庞大利润;而1997年的表态也是顺理成章。目前,他对内地的投资已经超过150亿美金,集团收入8%来自中国,今后这个数字还将提高到15%。
人们经常拿他与“股神”巴菲特相比较,有李嘉诚投资的地方,总有拥趸者追随。与李嘉诚合作过的香港及国际上的大财团首脑都高兴地说:“我们都很信赖李嘉诚,李嘉诚在哪里投资,我们就往哪里投资。”2000年,李嘉诚旗下的网络公司Tom.com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受到市民的狂热追捧,人们正是看到了李嘉诚的“概念”。自1992年进入大陆,李嘉诚在内地市场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投资者的密切关注,成为加以研究的对象。
从少年创业到现在的六十多年里,李嘉诚几乎抓住了身边的每一个机会,并将所获得的价值最大化。如今,他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是最大的移动手机运营商,垄断着面向中国内地的输电线,他的商业帝国遍及全世界十几个国家。李嘉诚成功完成了从生产塑料花到地产商,再到IT时代新资本家的角色置换。应该说,从传统商业资本家转型为IT时代的新资本家,是李嘉诚产生影响力的最关键路径。
影响中国管理之二 以信为本
商业天赋和财技也许是难以复制的,让李嘉诚的影响成功地超越了商界的,是他为人处事的原则和价值观。
李嘉诚在各种场合说过,商人最重要的是信誉。从商这么多年来,最让他引以为荣的是因为自己讲信用,够朋友,“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
利益共享是李嘉诚做生意的准则。他认为,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从抢购九龙仓、和黄等对李嘉诚很重要的几件大生意中都可以看到人际关系在他生意里起到的作用。即使他是几个利益方中最弱势的那一个,也能从顺水推舟的人情中名利双收。对人情的把握是他能够不断地后来居上、首富长青的原因。
对此,《远东经济评论》曾说:“有三样东西对长江实业至关重要,他们是名声、名声、名声。”
事实上,这也是他能够将生意做得如此之大的最重要因素。在中国的特定环境里,对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来说,“三分之一是做生意,三分之二是做人”这句话具有特定的含义。
很多内地企业家都对李嘉诚的做人原则十分钦佩。柳传志曾在多种场合表达自己对李嘉诚的敬意。2006年4月,当30多位内地著名企业家在香港集体拜会李嘉诚时,李嘉诚做人的谦逊、细致和周到让企业家们印象深刻,以致会议结束的几天后,几位与会的企业家仍心潮澎湃,对李嘉诚的为人赞不绝口。
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回忆,见面的前一天晚上,每一位企业家都收到了李嘉诚的请柬,请他们第二天到长江中心大厦午餐;午餐之前,企业家们分成四桌,按事先抓号的顺序落座;用餐时,李嘉诚每桌坐半个小时与企业家们进行交流。“在交谈的过程中,李嘉诚不时拍拍我的肩膀。”朱新礼说,“就像是两个老朋友。”
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对李嘉诚的谦逊记忆犹新:“老先生说,今天我有这个荣幸能够接待各位,整个长江集团蓬荜生辉,让你听起来好舒服啊,其实跟人家都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万通地产的冯仑特地写了一篇文章谈论自己的感受,他在文章中称李嘉诚是自己的“偶像”,用“非常感动”形容当时的心情。在他看来,李嘉诚76岁,又是华人首富,谁也没有意料到他这样身份的人还亲自等在电梯口迎来送往,给每位来宾递送名片,安排大家依照抽签的结果照相、吃饭。“临走的时候他说一定要与大家告别握手,每个人都要握到,包括边上的服务人员,然后送大家到电梯口,直到电梯关上才走。这就是他追求无我(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多年稳居首富宝座的李嘉诚,身家百亿却仍保持着创业初期的品性。他榜样的力量已经超越了他的事业,成为对谦逊、细致等人性的坚持。
影响中国管理之三 乐于慈善
2006年8月,李嘉诚宣布将把三分之一的个人财产(当时约为500亿,现约为700亿)捐为公益慈善,相关资产会放入其名下的李嘉诚基金会。此话一出,在香港和内地掀起很大反响,不仅民众们对他的行为赞佩有加,一些企业家和富豪纷纷表示“李嘉诚是我的榜样”。
李嘉诚将慈善事业看作自己的“第三个儿子”。自1980年成立李嘉诚基金会以来,向社会捐款已超过80亿港元,大部分用于内地的助教兴学、医疗扶贫和文化体育事业。他捐助的很多项目都被人所熟悉,比如累计捐资20多亿元建立汕头大学,支持潮汕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发展;2005年10亿元捐资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壮举成为亚洲历年单一捐款纪录之冠,引起社会轰动。
在李嘉诚眼里,“富”和“贵”这两个字要分开看,“富”者并不一定“贵”,真正珍贵的,在于为社会做了什么,以及所做之事能否令世人得益。
这是他在事业成功之后的思考。李嘉诚将慈善作为自己快乐的源泉并乐此不疲。不仅是金钱,目前李嘉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慈善和公益事业上;他拒绝在捐赠的项目上冠上自己的名字;他也曾表示:“如果能够在支持医疗、在教育方面帮助很多的话,你叫我给他叩头都可以。”
李嘉诚的做法影响了一批内地的企业家。新希望集团刘永好很欣赏李嘉诚的社会责任感。在榜样的带动下,新希望集团的光彩事业也蓬勃发展。“在西部已经投了五六个亿,未来五年我们还要投十个亿。直接捐赠大概三个亿。和李嘉诚先生比这些太微不足道了,但是对于贫困地区,对于农民的帮助,我认为直接的捐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帮助扶持他们产生造血功能,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刘永好说。
对于李嘉诚而言,通过自己的善举带动大家一起做慈善,应该是他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第三篇:《李嘉诚集》之演讲篇(以下共4篇)
《李嘉诚集》之演讲篇(以下共4篇)
汕头大学2002年毕业典礼暨颁奖礼
2001年6月27日
在那“零和”“非零”间
尊敬的李鸿忠主席、尊敬的韦钰副部长、尊敬的黄洁夫副部长、尊敬的袁隆平院士、尊敬的巴德年院士、尊敬的郑德涛厅长、尊敬的李统书书记、徐小虎校长、谢练高书记、各位副校长、各位院长、各位领导、各位校董、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首先让我欢迎各位领导和朋友参加汕头大学第十六届毕业典礼。我今天很快乐,二十年前这里原是一片菜花飞扬的农地,此刻我们共聚一堂,颁发第1次医学博士学位、第246个硕士学位及第13,552个学士学位,我心内的激动不是语言能表达的。二十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然而时间的意义怎能以日子的累积来度量呢?有很多人担心汕大是我个人“孤独的激情”,所以今天,尤其是今天,我一定不能忘记向多年来支持和关心汕大的各界朋友和同事,表达我深心由衷的谢意,是你们令到我这段历程一点都不孤单,在这里我要重申我曾经说过的话:“汕大,你是我超越生命的承诺。”
我常常都想能列出我个人认为成功一生缺一不可的质素,坚毅、勇气、有志、有识、有恒、有为、诚恳、可靠、有礼、宽容、公平、正义、洞察、智慧、尊重、正直、和善大方„„大家不要紧张,菜单这么长,真正可令人吃不消,读诵已经够累人,世界越变越复杂,反覆如汪洋,对一些人来说生活是艰苦的,但对更多人来说生活尽是迷惘,今天我们确是需要很多生命的座标。
我们要主宰生命,但如何主宰在学校可没有课程。理论上我们最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在你们的脑海中,早已刻划好自己理想生活的每个细节,其中包括浪漫、权力和成就。我们都希望一切从心所愿,每一事物都要用理智来衡量,生活好像是沉闷无趣。我想学术界的“博奕理论”(Game Theory)对人生有一定的反映,人生有没有既定命运,我不知道,但每一天我们在那“零和”“非零”间的选择,我们其实正在不断选择自己一生的命运。
西班牙著名的画家戈雅(Goya)有一幅蚀刻画,命名为“当理智沉睡时,心魔可会出现”,画中一个学者沉睡在其书本之上,背后的猫头鹰和蝙蝠像恶梦一样纠缠着他,我们一生应小心谨慎及高度戒备,以理智克服心魔的诱惑。当我们面对镜中的自己,尽管不一定是梦想中、理想的最成功、最伟大、最有权力的人物,但一定不可以是一个我们所憎恶的形象。
各位同学,今天是你们很值得庆祝的一天,你们已成功完成你这段人生的一件大事,你们应无畏地拥抱自己的未来,从教育得到知识是我们为明日前途的准备,但道德只可以在行为里体现,自由选择要扎根于对社会和民族的责任,这个世界是由个人组成的,我们的行为、我们的选择,都会影响我们能否和平、负责任和有礼的共存,今天社会对“精英”一词有很多定义和误解,对我而言,如果你们能够坚定捍卫你们净洁能反思的心、能努力正直取得自己的成就、能对别人的成功不存妒忌、能关怀无助贫弱的人,你就是我心中的精英。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
香港理工大学李嘉诚楼命名典礼
2001年12月4日
成功 3Q
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各位聚首一堂。理工大学在胡应湘主席、校董会同人和潘宗光校长悉心领导下,成功为香港的高等教育肩负重要的使命。理大历史悠久,她前身是培养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理工学院,是中
小型企业的摇篮,很多毕业生亦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她对香港的成长,实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人能为理工大学的发展尽一分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承大学方面以本人名字为这座宏伟的大楼命名,谨表衷心谢意。
你们可能不知道,当我为今天讲话定题的时候,同事们马上议论纷纷,不同的分析论点接踵而来。有些说光是3Q是不准确的,5Q比较切实,有些说无限Q(nQ)才是绝对概括,老实说我并非学者,今天也不是作学术报告,我所知的都是从书本及杂志吸收而来,但我的知识及见解却是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所累积。究竟成功人生有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程式?
每个人都可以有巨大的雄心及高远的梦想,分别在于有没有能力实现这些梦想,当梦想成真的时候,会否在成功的台阶上更知进取?当梦境破灭、无力取胜、无能力转败为胜时,会否被套在自命不凡的枷锁?抑或会跌进万念俱灰无所期待的沮丧之中?再有学识再成功的人,也要抵御命运的寒风,虽然我在事业发展方面一直比较顺利,但和大家一样,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我也有达不到的梦想、做不到的事、说不出的话,有愤怒、有不满,伤心的时候,我亦会流下眼泪。
人生是一个很大、很复杂和常变的课题,我们用分析、运算、逻辑等理性的智商(IQ)解决诸多问题;用理解力和自我控制的情绪智商(EQ)去面对问题;用追求卓越、价值及激发自强的心灵智商(SQ)去超越问题。在我个人经历中,对此3Q的不断提升是必要的。IQ、EQ、SQ皆重要:学术专业的知识,使我们有能力去驰骋于社会各行各业中;对自己及他人环境的了解,能发挥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加强家庭、学校、机构的团队精神;慎思明辨的心灵能力驱使我们对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促动创造精神,把经验转化成智慧,在顺境和逆境之中从容前进。
今日全球经济明显欠佳,平常生活中经历的所有挫折,均显得更加沉重,遗憾的是在经济转型中,并没有即时显效的灵丹妙药,亦没有人可以向你保证说所面对的问题会持续多久,只有聪明睿智的人洞悉到今天不是昨天,知道要承担无可逆转的改变,尽管今天没有破译的方法,他们也不会凝固于痛苦与自我折磨之中,不会天天斤斤计较眼前的得失,不会天天计算眼前的利弊,因他们知道每日积极正面地面对、思考及冲破问题,是构成丰盛人生的重要环节,及为人生累积最有价值的财富。即使处境可能不会因自己的主观努力或意志转移,但他们早已战胜生活的苦涩,为转危为机作好一切准备。
各位朋友,世人都想有一本成功的秘笈,有些人穷一生精力去找寻这本无字天书,但成功的人,一生都在不断编制自己的无字天书。今天在这里希望能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
第十一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开幕仪式
2001年10月19日
全球化不可承受的重压
今天非常高兴和荣幸,能够参加我们潮人第一次在自己祖国首都举行的大会,我们来自世界各角落潮邑乡亲才俊尤其是对潮汕有莫大贡献和备受崇戴的庄世平长者,共有三千多人,能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重视,实在是莫大的荣耀,本人谨向今天莅临的各位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当我们如此高兴的共聚时,我们可能不曾想到,假如这世界全部只是我们潮人,这可能不是一个最富有趣味的世界。大家请不要误会,我作为潮州人,对潮汕地区的历史、乡情及我们独有的性格都感到自豪,童年的我,在家乡亦有很快乐的回忆。然而,文明社会的发展精髓在于多元汇聚,是建基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及信仰。历代各国的交往,为世界发展带来创意和动力,使世人更懂得、更珍惜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各种
权益,或许这所有共同的进步,为的是要创造“更富知识的人类”,在其个别追寻更丰盛的人生中,可不断发挥智慧与审慎精神,共同创造一个更人道、互相关怀及具效率与高生产力的世界。
在强大的创业精神驱使下,商贸逐渐变成一种革命,在丝绸之路上孤独的骆驼队伍,已演变成为全球每个角落的竞争。全球化对文明发展和进步有独特贡献,但有些人认为它像一个脱缰的社会,其不断伸延、复杂常变及互相矛盾的性质,为懂得参与其中的人创造无限的商机及庞大的财富,也压迫着更多的人,令他们生活更艰苦和绝望,令他们感到徬徨及激愤,因他们意识到自己生命和生计已经被一些超乎其掌握范畴的力量所支配。企业追求效率及盈利,尽量扩大自己的资产价值,其立场是正确及必要的,庞大的资金轻而易举的流入可钻营的市场,层出不穷,寻找最低成本、最佳人才及机会,商场每一天如严酷的战争,负责任的管理层天天筋疲力竭,为了捍卫企业和股东的利益,被迫永无止境地开源节流,科技及投资增长,却未必能创造就业机会,市场竞争和社会责任每每两难兼顾,然而,若不能增进福祉,经济的作用又是为了什么?漠视此问题,我们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现实,我们每天生活其中,但经济的融合只是其中一个层面,全球化更重要的问题是人类如何消除歧见、和谐共进。社会最重要的动力是安定和信心,但如何达到,现今谁都没有全部的答案。人与人彼此间的关系是萌芽于自己的思想中,当我们认真开始思索这些问题时,始有改变的可能。也许全球有着各种博大精深的思想与信念,其中儒家的“仁义”、佛家的“慈悲”、道家的“济世”、基督教的“博爱”以及伊斯兰教的“净洁”都各有真理,我们要进行思想的耕耨,对各种信念要有更深入的理解,兼容并蓄,凝聚共识,才可真正知道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很大差别,但仍可和而不同、融洽共处。各位乡亲,我们二千多万海内外潮邑同胞无论在国内国外,多年代代的努力耕耘,创出成绩,人才辈出,在不同领域中承担着各种角色。在我个人经验里,我发觉恒心与关怀都是没有年龄和区域限制的,今天的我,还是努力地去克服我面对的困难和做到我想做的事,这是我们要时刻对自己保持的高度要求,不单是为了我们本身、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我们心爱的祖国大地、亦是为了我们彼此共存的世界作出贡献和创造更光辉的未来,愿与各位共勉。谢谢大家。
2001年5月汕头大学师生大会
2001年5月17日
创新求进 挑战科技新世纪
尊敬的李鸿忠主席、尊敬的黄业斌副秘书长、尊敬的郑德涛厅长、尊敬的李统书书记、尊敬的李春洪市长、各位领导、各位校董、徐小虎校长、各位副校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很高兴与大家一同出席这个聚会,我首先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是汕头大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我们在这里欢迎广东省李鸿忠副省长出任校董会主席,李副省长对教育富具热诚和积极支持,深信汕大得到他的宝贵指导,定能竿头更进,同时亦欢迎经验丰富的李统书市委书记出任校董,希望省、市政府在政策及资源上继续支持汕大。此外,亦恭贺徐小虎教授出任校长、李玉光教授出任副校长,他们两位加上汕大原有校董会所有成员、顾问、列位副校长及各学科负责人将组成强大的领导层,相信大家一定会同心协力,为汕大发展作出贡献。
汕大建校以来,一直得到同仁付出努力,在此我要感谢过去四年出任校董会主席的卢锺鹤主席,卢主席以其对教育之深厚认识及热诚投入,任内为汕大尽心尽力,建树良多,他在肩负广东省教育重任之余,还分出时间、精神,常为汕大思考未来的路向,我们深表敬佩。承卢主席答允出任汕大顾问及校友会主席,继续为大学的发展及校友的互利给予宝贵指导,凝聚毕业生的力量,为社会、为母校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表示万二分的欢迎和感谢。相信校友会将继续壮大,不息地向前迈进。对于刚卸任的张湘伟校长,我藉此机
会感谢他在过去四年为汕大所付出的努力。我亦感谢现已改任汕大顾问的庄礼祥书记在校董任内对汕大的支持。
汕大创校20年,历任的校长都是在到任后我才开始认识或共事,但今天徐小虎校长及李玉光副校长在汕大已经服务四年多,期间一直与我们共同工作,他们为人处事、学识、魄力和大公无私的工作精神,都是我们熟识和了解的,他们多年来为汕大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发展努力,并力争佳绩。徐校长及各位副校长在今天的校董会议中,已提出未来五年务实的发展规划蓝图,掌握汕大的定位和具体目标,本着唯才是用的宗旨,团结上下,为汕大开辟了配合国家、省、市发展的革新路向。希望日后大家与我一样鼎力支持徐小虎校长和所有校领导发展汕大的工作。
大学是人类智慧荟萃、知识创造和积累的摇篮,通过教学研究,启发广阔的思维,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知识不单改变个人,同时亦改变国家的命运。廿一世纪以资讯、创新科技和知识经济为主导,带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学改革的要求和意义有着本质上的蜕变,汕头大学和其他高等学府一样,固有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今天的教育,已不局限于技术的应用,有着更深、更广的意义,是要能帮助发展学生的智慧及传播知识。今天的社会竞争激烈,对人才需求非常殷切,国内外的大学均倾力为社会发展培养拥有多层次、多角度创新意念的人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已成为培养综合质素人才重要的一环。
很多人曾经问我,为何要花这么多时间和心血在汕大的发展上?甚至在汕大建校初期,曾经有一位对教育有认识的领导向我说:“你对汕大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意思是指如果我要办教育,不如将资源投入北京的重点大学,所创出的成绩会更显而易见,这只因他不明白我倾力发展汕大的原因。对我而言,建设汕大不仅是为家乡之情,而是认为此地方确切需要一间高等学府来栽培优秀人才,以配合整个广东地区及国家的互动发展。汕大的成功,将对整个潮汕地区产生无可估计的长远利益及巨大影响,亦对国家教育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在这20年当中,可能因为制度的困难,令汕大发展常常遇到种种令人费解的人为障碍,令汕大事务往往事倍而功不及半,但我没有因此而放弃,为的是汕大前途、国家教育、在座同学和素未谋面而未来入读的年青人,如果只求圆滑而不推动汕大更新求变,自问是一种罪过。过去多年来,我不断与校领导重复地说,汕大要取得成功,并非单靠资源的投入,还要凝聚众人力量,要靠在座各位及关心汕大的朋友热诚投入时间及精神,两年前我们更新了校董会,各位出任校董的同仁,均能以其在地方或专业上的知识,向汕大提供宝贵经验和指导。我认为汕大最成功的发展,并不只是要追及重点大学的水平,更重要是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汕大是我们共同的理想,如能凝聚我们所有人的智慧,汕大一定能够成功。我在社会工作了60年,目睹及参与了世界各种经济的发展,曾经历过不少事物,见证了许多人成功与失败,自己也体验过挫折和开心的日子,在社会上亦得到不少赞许和认同。在过去和今天,为汕大付出精神、时间、资源及深厚感情,但对个人而言实是一无所求,近年来许多世人梦寐以求的世界级荣誉或衔头,几乎全部为我所婉却,已接受的亦极力低调。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要我选择做一些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我还是以教育及医疗为终生不渝的事业。在人生旅途中,我深深体会到王安石所说“丹青难写是精神”这一句话,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会竭尽所能贡献个人力量实现这个理想,不为名利,更亦不介怀别人的想法。今天是我开心的日子,因为从我的经验知道汕大经过这么多人及这么多年的努力后,我深深相信我们的发展已踏上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希望大家珍惜目前我们为汕大发展携手努力的每一个时刻,发展汕大成为一所能使大家引以为荣的高等学府。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