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ganna 论西方基督教绘画中的母性形象2修过

时间:2019-05-13 23:44: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menganna 论西方基督教绘画中的母性形象2修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menganna 论西方基督教绘画中的母性形象2修过》。

第一篇:menganna 论西方基督教绘画中的母性形象2修过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论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教义内容作品

中的圣母形象

摘要

在西方的艺术中,“母爱”主题一直是艺术家热衷表达的主题。基督教是现代欧洲文化的起源,它对西方女性价值观的影响极深,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观念是我们理解当代女权主义的关键的历史背景。本文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将利用宗教学、造型风格、母性形象的特征、线条的表现和色调这些方面,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西方基督教母性绘画题材的特征。结合西方基督教的历史和文化,揭示“母亲”形象在宗教或非宗教画中彰显的不朽的艺术价值。通过本文的研究,预计将对西方基督教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有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 宗教学;基督教;圣母形象;模式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Paintings of Western Christian image of

motherhood

Abstract

In Western art, the “motherly love” theme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artists keen expression.Christianity is the origin of modern European culture, its impact on the values of Western women deep Christian feminist theology is the key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ontemporary feminism.This paper follow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use of religion, styling, features the image of motherhoo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nes and shades of these areas, combined wit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pecific works, paintings summarize the theme of motherhood Western Christian features.Combined with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Western Christianity, revealing immortal artistic value “mother” of religious or non-religious image of the painting reveal.Through this study, expecte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Western Christian art form artistic language will be between a deeper understanding.[Key words]

Religion;Christianity;image of the Virgin;Mode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目录

引 言............................................................4

一、从宗教学来看基督教绘画..........................................4

二、基督教母性形象绘画的造型风格....................................5

(一)优美感:圆形的魅力........................................5

(二)慈爱感:环抱式的风格......................................6

三、基督教绘画中的母性形象的审美特征................................7

(一)典雅圣洁的母性形象........................................7

(二)朴实温婉的母性形象........................................7

(三)沧桑坚毅的母性形象........................................8

(四)端庄深沉的母性形象........................................8

四、基督教绘画中母性题材绘画作品中线条的表现........................8

五、基督教绘画中圣母形象作品的色调..................................9

(一)崇高感——典雅的色调......................................9

(二)幸福感——温暖的色调......................................9

(三)苍凉感——深沉的色调.....................................10 总 结...........................................................11 参考文献...........................................................12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我们从基督教题材的美术作品当中可以看出,圣母是历代美术家歌颂的对象。我们通过《圣经》了解到,圣母玛丽亚是一位平凡的女子,同时,她也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起初她就知道自己儿子的命运,割舍掉她那份做母亲的私心,选择将耶稣献给人类。她有着伟大、纯洁、崇高的品质,并且充满了神圣的力量。在西方,当人们遭遇不幸时,她们会向圣母祈祷,因为她们相信这位善良伟大的慈母能够给予她们安慰,给予她们勇气。正因如此,从中世纪至 17 世纪这一漫长的岁月中,这一时期的艺术家都对其充满敬仰和爱戴,并塑造出了一幅幅庄重典雅的圣母形象。基督教艺术作品中的圣母形象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出不同时代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观念①。

一、从宗教学来看基督教绘画

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和社会形象的改变产生了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它是人类文明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自从原始宗教产生以后,宗教几乎伴随着人类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到目前为止,宗教绘画形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立的世界,体现了宗教和艺术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就是人进行自我异化的产物。他在研究宗教艺术的时候,提出了批判性的理论:神学就是人本学,宗教的对象(神)表明的不外乎就是人的本质,或者说人的神不外乎就是人神化了的本质。②换言之,神是超自然物化的的对象,同时,也是人的本质的神化。因此,我认为,宗教的发展历史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史,因为宗教不一样,所以崇敬的对象也就不一样,归根结底,宗教的不同是因为人的观念的不同。所以说人是宗教发展变化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这句名言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赞同。这些一思想在基督教绘画作品中可以直观的领略。从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基督教绘画中出现了大量的有关耶稣和圣母题材的作品,超凡脱俗的对象常常被画家所描绘,通过这些作品表达出神是存在于世界上的,如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最后的审判》,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乔托的《犹大之吻》,卡拉瓦乔的《哀悼基 ①②

曹铁铮 走下神坛的圣母—谈基督教艺术作品中圣母形象的审美演变 [期刊论文] 《世界宗教文化》,2008

张明学 从宗教学基本理论谈基督教绘画 [期刊论文] 《宗教学研究》,2004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督》等,这些都是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母性题材的绘画。

二、基督教母性形象绘画的造型风格

基督教美术大约起源于公元2世纪至公元5世纪,这个时候关于基督教绘画中母性题材作品并不多,并且关于耶稣基督的绘画题材远远多于圣母玛利亚,圣母在绘画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即使出现,也是作为耶稣基督的陪衬。《圣母子与先知》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幅圣像作品,是3世纪中期的绘画作品,于罗马普里西拉地下墓穴中发现。描绘的是圣母和她的儿子耶稣基督,画面上,一位先知指着圣母头上的星星说,一颗星将在雅各出现,这句话暗示着耶稣就是这颗星星,他将会拯救世界,拯救众生。

(一)优美感:圆形的魅力

拉斐尔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之一,他的圣母子绘画作品艺术的构图风格独特,严谨安排、坚持古典主义的法则,画面构成集中,每个元素都是画面中必不可少的。构图形式严谨而又不失和谐,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充满理性精神这一特征。人们把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奉为是他的集大成者,但是我们知道,他的《椅中圣母》,是他母性形象的顶峰。人们会问,为什么画家要把这三个生动的形象限定在这间隙很小的圆形框内呢?意大利有一本书叫《隐士传奇》①,书中有一则谣言,有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隐士在森林里遇到狼群,他急中生智,爬上橡树幸免。被酒家的女儿救下。他在酒店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离开森林。他预言,挽救他的橡木和女孩会得到永恒的奖赏。几年后,橡树被砍掉做成酒店存酒的木桶,女孩子也已婚并有了两个儿子。有一天,拉斐尔经过这里,看到这两个孩子和这位美丽的如天使般的母亲,在他眼中,无论什么样的主题都是与母亲的主题是不可比!于是,这一场景引发了他绘画的灵感,但是没有绘图工具,他抓住地面陶器,在橡木桶上画出了母子三人。这就是《椅中圣母》产生的起源,从这个故事来看,隐士的预言似乎成真。

但是,它毕竟只是传说,如果以美术史为依据,这个传说缺乏事实证明,无法作为历史的依据。19世纪初的传说,是因为意大利浪漫主义文艺思想而产生,将隐士传说和拉斐尔的艺术杰作相联系,只符合一部分人的审美心理。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椅中圣母》是画家精心创作的成果。我们从圣母的着装来看,可以发现画家是经过深刻观察民间妇女形象之后进行创作的,拉斐尔仔细地将三个人物绘制在一个狭小的圆形框 ① 周春生.文艺复兴时期人神对话[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7.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内,为了展示圣母的母性形象以及亲子之情,拉斐尔精心构图布局。圣婴坐在圣母的右膝,所以,左膝很难处理,画家精巧的用衣褶来处理左膝,从而减弱它的视觉效果,让整幅画变得和谐自然。约翰双手合掌,左边的手臂挟着一根具有意义的拐杖,从而预示着耶稣将以牧师的身份走向人间。画家精心地进行设计,圣母马利亚亲密慈爱的抱紧儿子,并低头斜视着画外的景象,将女性的温柔妩媚展示得淋漓尽,这神情和姿态,令不少观众为之神往,观者见到这幅圣母像时,不禁对美妙的生活产生联想。形象的自然美与结构的造型美将母子情爱的精神美传达得淋漓尽致。这幅画传达给我们的感觉与画面的圆形一气呵成,这种构思,将永远是吸引人们欣赏其的艺术魅力。

(二)慈爱感:环抱式的风格

雨果说过这样一句话:“慈母的胳膊是慈爱组成的,孩子睡在这充满慈爱的臂膀里面怎能不甜?”①如果让我们提起年幼时对母亲的回忆,肯定会有很多人回忆起母亲将我们深深搂进她们温暖的臂弯中的场景。我们曾经在母亲的怀里尽情的酣睡,同时更是在母亲的怀抱中成长。因此,环抱式的动态造型成为母性绘画作品中的不朽造型设计。

《西斯廷圣母》是圣母题中世纪的圣母题材绘画相比斐尔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最子位于金字塔的顶部,这幅画带给人的感觉只有惊人的朴整幅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宁静从云层中降落到人间,人们随相遇,这就是目光与心灵的交孩子那种疼爱的眼神,同时她的悲悯和慈爱。拉斐尔不仅刻

图1 《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 1513~1514年 布面油画 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 265*196cm

材绘画作品中的杰作,和较,有了显著的改变,拉风靡的金字塔构图,圣母丝毫没有艺术上的造作,素,从朴实中表达出深奥。又和谐的。圣母怀抱圣婴着天使向上的目光与圣母汇。圣母有着普通母亲对的目光中又流露出对世人画出了圣母的庄严和神圣,同时也塑造出了一位充满牺牲精神的伟大的母亲。拉斐尔的圣母作品中,圣母玛利亚集温柔、圣洁、美丽、慈爱于一身,令观者和画家自己都沉醉其中,俄国的诗人莱蒙托夫,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名为《被灵感袭来的拉斐尔》,诗中描写的内容就是画家画完这幅画《西斯廷 ① 雨果 《东方诗集》(Les Orientales)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圣母》以后,自己也被感动地趴在画像前哭泣。

在穆立罗的作品《手拿念珠的圣母》中,圣母怀抱着圣婴,坐在长凳上,她们的目光和观众相撞,圣母手中的念珠将圣母子紧密连系在一起,我们从圣母和圣婴相互依偎的怀抱中,感受到画面传递给我们的这份母子之间的深情。母性题材中这一环抱的表达的技法,造型虽然朴实平凡,但是却囊括了世间的大爱。

三、基督教绘画中的母性形象的审美特征

(一)典雅圣洁的母性形象

波提切利的《手持石榴的圣母》中的圣母形象与《维纳斯的诞生》中的女神形象一样的具有温婉、高雅、静谧、端了很多人物,波提切利将其合理画框中,画中描绘了很多人物,是处于中心位置的圣母,她望向然,脸上表露出庄重典雅之色,的黑色披巾,增添了圣母典雅圣怀里的圣婴举起稚嫩的小手给拿着的具有丰硕饱满颗粒的石

庄的气质。画中描绘安排在一个圆形的最能引人注意的便远方,眼神中充满淡加上披在圣母身上洁的母性形象。圣母众生赐福,圣母手里榴种子有两种不同的寓意:一方面寓意着耶稣未来图2《手持石榴的圣母》波提切利 的苦难;另一方面寓意着遍布世界的基督教的种子。1487年 蛋彩画 乌菲兹美术馆 直径在圣母两侧对称站立的天使,使得整个画面透着一为118cm 衬托出圣母典雅圣洁的形象。

(二)朴实温婉的母性形象

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家们不仅追求艺术模仿自然,而且追求艺术对自然进行深刻的加工,使得艺术在不是真实的情况下,体现理想化和典型化。“文艺复兴三杰”中的另一位大师达·芬奇一幅最早的圣母像《班瓦圣母像》,画中的圣母就像是一位普通、质朴的母亲,正在和怀中自己的小耶稣玩耍嬉笑,画面中的玛利亚的笑容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人从圣母的笑容中感受到了她的朴实与温婉。

股忧伤的气息,更能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三)沧桑坚毅的母性形象

达芬奇的《岩间圣母》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圣母和圣约翰在西奈首次会面的事。虽然初次看这幅画,会感觉画中的圣母原型来源于生活,但仔细的去欣赏,画中饱含着神性的灿烂光辉。然而达芬奇把这个温馨的情景布置在一个阴冷暗淡,山石嶙峋的荒凉石窟内,形成一种奇特的、难以琢磨的美感。圣母和蔼可亲,天使俊秀高雅,约翰虔诚恭敬,圣婴纯洁无邪。幽暗的背景,不仅使明暗(Chiaroscuro)的层次更为丰富立体,而且可以彰显出人物鲜明的主题。达·芬奇除了在人物表情,构图与透视的处理上图3《岩间圣母》 达·芬有着超乎常人的造诣,更表现出了惊人的洞察力,使他能恰到好奇 1483~1490 油画 法处的融合古代神话和现实生活。所以说他的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四)端庄深沉的母性形象

在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传统下,17世纪的西方艺术有了较大发展。与文艺复兴追求宁静和谐,含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美不同,17世纪的艺术家们崇尚真切自然,更加贴近现实的艺术效果。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理想主义画家们开始抛弃空洞乏味的理想化,从现实中发掘艺术创作的灵感,普通的下层社会人物形象是他们主要的描绘对象,甚至以这些平民为基督教题材绘画的形象,而不再是文艺复兴期间那种理想化的空洞的形象。

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这件作品绘画的是圣母玛利亚死后升天的故事,她去世时,门徒们纷纷赶来送别,画面中没有描绘圣母应有的神圣典雅,而是非常贴近生活的场景。卡拉瓦乔将圣母刻画成了一位面容衰老的普通老妇,在世俗的氛围,“圣母之死”被描绘成了人间的一次平凡的离开人世,深邃而幽暗的背景显露出了浓重的死亡气息。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则和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有着截然不同的处理画面和背景的技巧。除了运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两个艺术史的概念来分析这个问题之外,也许沃尔夫林夫所提出的“线描-图绘”说和“平图4 《圣母之死》 卡拉

瓦乔 1605~1606 油彩画布 法国巴黎卢浮宫

国巴黎卢浮宫

198*123cm

369*245cm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①面-纵深”说可以更好地解释这个问题。从完美的理想化身转化为平凡真实的寻常人是这一时期圣母像发展的方向。

四、基督教绘画中母性题材绘画作品中线条的表现

我们以拉斐尔的圣母题材绘画为例,将他笔下的圣母形象归纳为秀美典雅、和谐、明朗这几个艺术特征。拉斐尔共留下了近三百幅的作品,在这些绘画作品当中,大部分描绘的是拉斐尔所喜爱的圣母形象。他笔下的圣母形象,并不是我们从表面所理解的冰冷的形象,而是一位热爱人世间的生活,充满母爱、善良温柔的美丽的少妇。她们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母亲,她们饱含温情,打动了人间温暖的心灵,激发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激情,表达出了人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永恒的精神。如《圣母的婚礼》、《花园中的圣母》、《美丽的园丁》、《草地上的圣母》、《西斯廷圣母》等,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出,拉斐尔在处理母性神态时,运用的都是圆润细腻、温和简洁、充满立体感的线条,笔锋细腻,技艺高超,从而表达出圣母的亲切和谐,同时表现出圣母形象的稳重②。我们可以感受到圣母那低垂的眼神表达出来的温存,通过那细腻的线条所表现的健康细腻的肤色,这些与圣母不带笑容的庄美相结合,再细看那颤动的双唇,似乎可以听到圣母的祝福,整幅画都充满圣歌般的诗意。

五、基督教绘画中色调对母性形象的影响

我认为,色调是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整体颜色的评价。每一幅绘画作品中都会运用多种颜色,但是它肯定会倾向于一种色彩。我们在大自然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各种颜色的物象被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阳光中;被覆盖在一片薄雾和淡蓝色的月色之中;被秋天那令人着迷的金黄色所笼罩;被笼罩在冬季白色的环境之中。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覆盖着某一种色彩,使不同颜色的物体都带有同一种色彩倾向,这种色彩现象的改变就是色调。

这种颜色上的倾向就是一幅画的整体色调,色调的不同使每一幅绘画作品带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一)崇高感——典雅的色调

纵观西方基督教绘画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母性题材绘画的色调主 ①② 包霞 周晨阳 西方绘画中圣母像的演变过程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J209.1 李静.西方绘画中母亲形象艺术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2.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要呈现为凝重深沉,从光和色这两个角度来看,画家把重心放在了光的运用上面,色彩属于次要元素,色调以咖啡色为主,并注重将形象造型塑造成雕塑般的简练概括,主要采用黑白两色①。例如霍尔班的《梅尔的圣母》,接近于黑色的背景中,人物面部的两色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格外突出。使得典雅神圣的意味更加浓厚,这些亮色恰巧组成了一个大的椭圆形,椭圆形中圣母和圣婴形成了视觉中心,圣经中的信仰蕴含了对圣母至高无上的崇敬,表达了母性的崇高,也表达了圣母和圣婴间的至真的母子间的情意。这类绘画作品还有鲁本斯的《神圣家族》、拉斐尔的《收纳金莺的圣母》、格列乔的《朝拜圣婴的圣母》、安格尔的《路易十三的誓言》等。

(二)幸福感——温暖的色调

古典主义时期,绘画追求的是一种宏大的构图形式和庄重的色调,为古典主义绘画建立起恒久的审美情趣。与古典主义绘画中的庄重典雅相比,色彩明亮鲜艳、清新脱俗、温柔甜美的色调给人们带来的是幸福而亲切的人间温情。乔凡尼·贝利尼的《草地上的圣母》,他的画用色细腻,这幅画是他所作圣母题材的作品当中最精彩的一幅。画中圣母在自然温馨的大草地上,圣母玛利亚与圣子面容安静,却显示出其神圣非凡的气质②。画中的背景明亮而充满朦胧感,仿佛被一层大雾笼罩着,美丽而又祥和。这种温暖的色调很难让人感觉到苦痛或宗教情怀,带给人的反而是温暖。他注重光色、形意和美的融合,以色传情正式色调的魅力所在。

(三)苍凉感——深沉的色调

往往深沉的色调能带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达芬奇的作品《圣母子与圣安娜》,不难看出画中三个人的眼神是各不相同的,像这样的情绪处理是不协调的,圣母的面容表露出圣洁的形象,而从圣子的脸上可以发现超脱年龄的慈爱与坚毅。虽然在人物处理上面将人物安排的比较紧凑,但是看起来不够自然。再看这幅画整体色调,整体呈现出蓝灰色调,圣母玛利亚和它的母亲圣安娜、以及圣子的面部处理都运用了昏黄的色调,与背景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再看圣母玛利亚身上的蓝灰色调的披肩和后面宛如中国山水画的背景相呼应,形成了这种宛如图5《圣母子与圣安娜》达芬在月光之下的朦胧之感,很好地诠释了深沉色调带给人的苍奇 1499~1501年 油画 现藏 ①② 李小宁,李晓静.母性题材绘画作品浅析[J].南京.三江学院学报,2008.于芳 文艺复兴时期园中圣母的神性主题[J].重庆.重庆文理学院 2010.于巴黎卢浮宫 130*101cm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凉感。

总 结

本文着重从绘画形式语言的角度对西方基督教母性题材绘画作品进行了分析,我采用大量的绘画作品来例证西方基督教母性题材绘画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力。通过撰写本论文,在查阅资料以及分析理解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画画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形式的意蕴和色彩的情感表达。我发现,对于每个人都怀有尊敬、爱戴之情的母亲,甚至是宗教(基督教)题材当中的母性形象,艺术家运用不同的绘画语言,会产生风格各异的相同题材的绘画作品。比如说,古典时期的圣母形象——有着宏伟的构图、优雅的姿势、典雅的色调、流畅的线条,歌颂了母亲无私的爱,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母亲至高无上的敬仰。绘画是一种语言,画家的复杂的思维要通过绘画的形式才能表达出来,而这一表述的过程,都归结于画面形式的实现。对这些形式语言的驾驭能力,要比对物象本身的认识更为重要。在这一纷繁多变,充满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下,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各个角度去发掘绘画形式和艺术表现力,从而才能丰富画面的表现形式,增加画面的感染力。

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布鲁斯·E·达纳 《圣母玛利亚的故事》 萧潇译.[2]世界艺术百科全书[M]刘郁若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224.[3] 乔治·扎内奇 西方中世纪艺术史[M]陈平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4] 海伦·德·波西格里芙.[英]基督教美术之旅[M]彭燕、姚娟译.上海:上海美术人民出版社,2002.[5] 张浩达著 基督教艺术与社会生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5-60.[6] 哈利克·菲弗 《基督教形象艺术神学》 赵之江译.[7] 何惠.中西方宗教绘画中的母性形象研究[J].山东.山东大学,2013.[8] 朱天.蒙福之女—从《受胎告知》看圣母绘画形像的演变[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9] 权小宁.《圣经》与西方绘画——浅析《圣经》绘画风格渐变[J].作家,2011,14:247-248.[10] 顾蓓.圣母崇拜的历史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3.盐城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下载menganna 论西方基督教绘画中的母性形象2修过word格式文档
下载menganna 论西方基督教绘画中的母性形象2修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