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建立无任何经济来源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夏元新
关于建立“无任何经济来源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政协曲阜市农业组夏元新
问题:
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我市在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养老保险制度日臻完善。然而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深化,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部分城镇居民仍处于“老无所养”状态,这一群体缺少总体制度安排,出现覆盖“盲区”,这个群体多无职业、无收入、年龄较大,是社会最弱势的人群之一,这些人员既不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也参加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多是无就业能力,由原老住户、残疾人、劳改或刑满释放后无工作人员等组成。而这些人群恰恰是最需要得到保障的。建议:
1、尽快研究制定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真正做到在制度上实现“全覆盖”。
2、制定合理的缴费标准,参保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养老保险。
3、统筹养老保险资金,对现有保险资金资源进行整合,统一使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制度、普惠式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篇:“新农保”“老农保”的区别以及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称为“新农保”)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胡晓义表示,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我认为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此外,不同于老农保主要建立农民个人账户的模式,新农保借鉴了目前城镇职工统账结合的模式。胡晓义介绍,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这意味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不过胡晓义强调了即将启动的新农保仍处试点阶段,“新农保政策要通过试点完善之后逐步推开,并不是说从明天开始大家就可以领钱了。”根据规划,将于2020年前全部实现所有农民都享有新农保。
“新农保”“老农保”的区别
第一,筹资的结构不同。过去的老农保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是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我认为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第二,老农保主要是建立农民的账户,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的设计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一部分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而基础养老金是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的。换句话说,就是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当然,新农保政策是要通过试点完善之后逐步推开,并不是说从明天开始大家就可以领钱了。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义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实现农民基本权利,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推动社会和谐,同时对改善心理预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力推进新农保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建立新农保制度,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关注的养老问题的“惠民工程”,是我国在农村取消农业税后又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历史性创举。“新农保”的实施,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区在全省率先推行新农保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一方面可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其摆脱土地和家庭保险的束缚,通过进城务工,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转移,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二、大力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保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党中央、国务院、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三、大力推进新农保制度建设,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客观要求。从当前农村的新情况来看,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利于化解农村的矛盾。搞好我区新农保先行试点工作,对于在全省开展新农保,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新农保”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农村现有家庭关系、家庭文化及亲情伦理,有助于农村家庭和睦、和谐,从而也有助于农村社会的总体和谐。
五、新农保的建立是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从土地承包责任制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免除农业税和各种农业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农民收入以平均7%速度增长。建立新农保,无疑有助于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 而农民整体消费支出的提高,对于开拓广阔的农村消费市场,对于有效提振内需以减轻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刺激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六、新农保的建立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性工程。城乡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经济结构是否合理,对整个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我国,城乡经济结构表现为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以工业为主,生产规模较大,技术比较先进,商品经济发达,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收入均高。而乡村则以农业为主,工具简陋,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商品经济落后,劳动收入和消费水平偏低 对于教育、医疗、保险及其他公共服务资源的享受,城市居民是高水平的、较全面的,农民则是低水平的、极其有限的。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还造成我国城乡分割状况加剧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趋势。为改变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尽管我国进行了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多项有益改革,逐步清理了城乡分割的屏障,促进和加强了城乡的沟通,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新农保建立后,农民也有了基本养老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校正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对农民的不公,也为农民能和城市居民一样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一个基本平等的社会条件 所以,新农保的建立,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和作用。
七、新农保的建立是推进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惠民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在这个奋斗目标中,蕴含十项指标,其中三项指标到目前还未达到 一项是农村人均纯收入8000元 另一项是恩格尔系数在40% 以下,再一项是城镇化率超过50%。“绿皮书”显示,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于预期目标还约一半的差距.2008 年,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7%,高于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5.8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越小,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以及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历史过程,也是衡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45.7%,低于同等工业化水平国家2011年的56%。到2015年达到50%,但不可能达到美国为90%的水平所以,建立新农保,对于农民增加收入和提高消费水平,对于农民摆脱对土地的束缚和推进城镇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都具有深远意义。我国新农保,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极其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建立和完善,单独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新农保坚持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原则,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民养老基本生活。新农保的这一原则标准适应我国的国情国力,只有这样,这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措施才能成功落实并持续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