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理论热点面对面 九、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时间:2019-05-13 23:4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理论热点面对面 九、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理论热点面对面 九、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第一篇:2015理论热点面对面 九、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法治热点面对面》⑨

——怎样理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古往今来一个永恒的话题,二者既彼此区别又不可分割,都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贯彻和落实好这一重要原则,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一 法治与德治关系怎么看

“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古往今来,法治都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今天,依法治国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已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建设法治中国的决心坚定不移。

但同时也要看到,法律不是万能的,仅靠法治这一手是不够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持,道德的自觉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的强力约束;法律难以规范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作用,而道德无力约束的行为,法律则可以给予惩戒。可见,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需要法治和德治两手齐抓。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我国既有久远的法制传统,又有厚重的道德传承。从孔子提出“宽猛相济”,到孟子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从荀子提出“隆礼重法”,到汉代董仲舒强调“阳为德,阴为刑”;从唐代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到宋元明清

时期一直延续德法合治,都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从世界范围看,凡是社会治理比较有效的国家,大都坚持把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同时注重用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大优势。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法治道路,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条法治道路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法治、德治两手抓、两手硬。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行好,最关键的就要坚持走我们自己的法治道路,发挥好这条道路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切实推进以德治为基础的法治建设、以法治为保障的德治建设。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要应对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挑战,从根本上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清醒看到,我国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单就法治论法治是不够的,必须着眼全局、系统谋划,特别要立足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重视加强道德教育和思想引导,着力培植人们的法律信仰和法治观念,营造全社会都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的文化环境,使法律和道德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共同发挥作用。

微评

◆ 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离开德治谈法治,犹如缺少精神支柱的人,光有骨架,没有内涵。

◆ 法律和道德,一个是硬约束、一个是软约束,一个是外在的他律、一个是内心的自律,但二者又具有内在一致性。

◆ 依法治国是外化于行,以德治国是内化于心。

◆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问与答

问:“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自己发生效力。意谓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令结合起来。

问:“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出自《韩非子〃有度》,意思是:执行法令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令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说明依法办事是国家强盛的保证,如果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国家就很难治理好。

声音

使法律和道德耦合成为强有力的“组合拳”

李忠杰(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法律规范必须有道德基础,建立在一定的价值标准之上;而道德规范,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提升为法律制度,以强化其规范的力度。法制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许多社会领域,既需要有硬约束,也需要有软约束。硬约束用外部的强制力量规范行为,而软约束则侧重于解决人的思想观念问题。法律和道德共同协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 怎样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位于长江之滨的江苏张家港,是我国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张家港还是首批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县级市。早在20年前,这里就以精神文明建设成就享誉全国。长期的文明浸润,涵养了这座城市的法治文化,孕育了张家港人的法治精神。

张家港的实践生动地说明,道德是培育法治精神的源头活水。法律依赖道德而被认同和遵行,一个人的道德觉悟提升了,必然会自觉尊法守法;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提升了,法治建设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法治实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我国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一个词就是“爱国守法”;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赫然在列;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一项就是“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可见,守法不仅是法律义务,也是重要的道德要求。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使之更好地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各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各地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以及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都应把尊法守法作为重要内容突出出来,强化人们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

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道德教化,就是教人求真、劝人向善、促人尚美的过程,也是培育法治精神的重要渠道。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针对我国人情积习厚重、规则意识淡薄的情况,注重培育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在文化传承中涵养法治精神。几千年悠久厚重的中华文化,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也包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是今天我们涵养法治精神的重要源泉。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以法为本”“缘法而治”“刑无等级”“法不阿贵”“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等思想精华,并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在文明创建中促进法治实践。道德重在践行,法治也重在践行。最好的道德和法治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具体实践中,感受道德和法治的力量,树立崇德尚法的思想。要把法治文化活动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广泛开展以法律援助、普法宣讲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法治熏陶、增强法治意识。引导人们积极参与乡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依法治理,积极参与

公共管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让法治的种子在人们心里落地生根,在全社会开花结果。

三 怎样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2013年11月21日,江苏扬州出租车司机程斌发现路边有人因车祸受伤昏迷,立即将其火速送往医院。一路上,他连闯7个红灯,为伤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人们在交口称赞他的义举的同时,也在关注他会不会因为闯红灯被处罚。交警部门表示,按照现行道路安全有关法律规定,如果有医院病历等证明材料,因救助危难病人造成的超速、闯红灯等行为可免于处罚,这让人们松了一口气。不让好人吃亏,体现了法律对助人为乐善举的保障与鼓励。

我们常说,法理不外乎人情;西方也有法律谚语说:“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法律一般都体现着道德判断、体现着道德取向,只有符合人民道德意愿、符合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才能被人们所信仰、所遵守。因此,无论立法、执法还是司法,都应体现社会主义先进道德的要求,都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立法要立良法。道德观念是法律规范的重要来源。自古以来,各个国家一般都把社会中基本的道德规范、重要的公序良俗,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我国2013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子女“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体现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但也有一些法律法规的某些具体条文和内容,存在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要求不协调、不“合拍”甚至相悖的问题。在完善法律体系过程中,应加强与道德的协调和衔接,将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还应注重对法律的道德效果和道德风险的评估,对有违道德要求的法律法规及时废止或修改,使法律体系更加彰显道德的力量。

执法要扬正气。执法既是法律行为,也体现鲜明道德导向。严格公正执法,是对法律尊严的捍卫,也是对先进道德的彰扬;而执法不严不公,是对法律尊严的无视,也是对恶行的纵容、对美德的贬损。必须通过执法行为,发挥法治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社会功能,促进清风正气的弘扬。执法要严格公正,对侵害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等行为及时予以规诫遏制,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执法要文明规范,体现人文关怀,既遵从法律标准又符合道德标准,既于法有据又合乎情理,防止粗暴执法、野蛮执法,使执法活动获得坚实的道义基础。

司法要辨善恶。司法断案最能体现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要坚持公正司法,依法制裁和惩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让人们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法律很多时候只能作出原则性规定,而在司法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这就要求司法人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决,真正起到引导社会向上向善的效果。要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惩治司法腐败,更好地守护公平正义、弘扬美德善行。

链接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充分体现道德关怀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这次修订,突出了道德关怀、精神赡养的作用,如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这些条文,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弘扬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文明之风,受到了广大老年人和万千家庭的高度关注和由衷支持。

四 怎样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2014年1月,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门共同会签了《“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这个备忘录,依照有关法律规定,针对失信被执行人推出了多项信用惩戒措施,如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不得担任企业高管等。这一法治措施有效打压了“老赖”们的生存空间,让其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代价,也有力弘扬了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这说明,法治是保障和促进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道德是柔性的自我觉悟,源于人们良心的感召。而对于缺少道德自觉的人,道德教育容易变得软弱无力。当前,面对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和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社会成员的道德防线轰然倒塌,失德行为屡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于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单靠道德教育、叩问良心已经远远不够,必须运用法治手段进行治理,对失德败德者进行惩戒约束,对违法犯罪者进行严厉打击。

明规矩,划定行为底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屏障。要重视把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让人们清楚地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绝不能做。要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让道德动摇之人心中有所忌惮,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要针对目前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人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惩劣行,形成警示效应。孔子说:“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意思是说,对经过教化还不改变,经过教导又不听从,损害道德败坏风气的人,就要用法律来惩处。要继续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依法依规该劝导的劝导、该处罚的处罚。对食品药品等领域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严重无良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

日常监管,查办大案要案,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高昂代价,发挥对整个社会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彰善举,弘扬美德义行。俗话说,好人有好报。但现实中也有时出现好人吃亏、流血又流泪的情况。长此以往,必然寒了好人的心,寒了整个社会的心。我们屡屡看到老人跌倒路人不敢扶的报道,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法律法规必须树立鲜明道德导向,保障实现善有善报、恩将德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保障助人者权益的法律。我国大多数省区市也制定了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的政策法规,深圳市还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来为好人提供法律保护。要继续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化解好人的道德风险,保障好人的合法权益,褒扬好人的道德行为,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千百年来,围绕法律与道德的话题经久不衰。今天的中国,让法治的阳光普照,让道德的清风吹拂,每个人的追梦之路、整个民族的追梦之路必将更加亮堂通畅。

问与答

问:什么是征信系统?

答:征信系统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建立信用档案和基础数据库,依法采集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个人的信用信息,并依法向信用使用者提供信用报告的系统。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建成了全国集中统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截至2014年6月底,征信系统共收录法人1940多万户,上半年日均查询27万次;收录自然人8.5亿,上半年日均查询106万次。2014年,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贷款业务,实现与央行征信系统的接入。

深阅读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4日。

第二篇:读《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心得体会: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读《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心得体会:法

安天下 德润人心

读《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心得体会: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古往今来一个永恒的话题,二者既彼此区别又不可分割,都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贯彻和落实好这一重要原则,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一、法治与德治关系怎么看

“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古往今来,法治都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

但同时也要看到,法律不是万能的,仅靠法治这一手是不够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持,道德的自觉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的强力约束;法律难以规范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作用,而道德无力约束的行为,法律则可以给予惩戒。可见,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需要法治和德治两手齐抓。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我国既有久远的法制传统,又有厚重的道德传承。从孔子提出“宽猛相济”,到孟子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从荀子提出“隆礼重法”,到汉代董仲舒强调“阳为德,阴为刑”;从唐代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到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德法合治,都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从世界范围看,凡是社会治理比较有效的国家,大都坚持把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同时注重用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

二、怎样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我国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一个词就是“爱国守法”;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赫然在列;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一项就是“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可见,守法不仅是法律义务,也是重要的道德要求。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使之更好地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各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各地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以及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都应把尊法守法作为重要内容突出出来,强化人们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

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道德教化,就是教人求真、劝人向善、促人尚美的过程,也是培育法治精神的重要渠道。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在文化传承中涵养法治精神。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以法为本”“缘法而治”“刑无等级”“法不阿贵”“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等思想精华,并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在文明创建中促进法治实践。道德重在践行,法治也重在践行。要把法治文化活动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广泛开展以法律援助、普法宣讲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法治熏陶、增强法治意识。

三、怎样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我们常说,法理不外乎人情;西方也有法律谚语说:“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法律一般都体现着道德判断、体现着道德取向,只有符合人民道德意愿、符合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才能被人们所信仰、所遵守。

立法要立良法。道德观念是法律规范的重要。自古以来,各个国家一般都把社会中基本的道德规范、重要的公序良俗,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我国XX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子女“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体现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但也有一些法律法规的某些具体条文和内容,存在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要求不协调、不“合拍”甚至相悖的问题。在完善法律体系过程中,应加强与道德的协调和衔接,将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还应注重对法律的道德效果和道德风险的评估,对有违道德要求的法律法规及时废止或修改,使法律体系更加彰显道德的力量。

执法要扬正气。执法既是法律行为,也体现鲜明道德导向。严格公正执法,是对法律尊严的捍卫,也是对先进道德的彰扬;而执法不严不公,是对法律尊严的无视,也是对恶行的纵容、对美德的贬损。必须通过执法行为,发挥法治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社会功能,促进清风正气的弘扬。执法要严格公正,对侵害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等行为及时予以规诫遏制,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执法要文明规范,体现人文关怀,既遵从法律标准又符合道德标准,既于法有据又合乎情理,防止粗暴执法、野蛮执法,使执法活动获得坚实的道义基础。

司法要辨善恶。司法断案最能体现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法律很多时候只能作出原则性规定,而在司法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这就要求司法人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决,真正起到引导社会向上向善的效果。要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惩治司法腐败,更好地守护公平正义、弘扬美德善行。

四、怎样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道德是柔性的自我觉悟,源于人们良心的感召。而对于缺少道德自觉的人,道德教育容易变得软弱无力。当前,面对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和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社会成员的道德防线轰然倒塌,失德行为屡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于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单靠道德教育、叩问良心已经远远不够,必须运用法治手段进行治理,对失德败德者进行惩戒约束,对违法犯罪者进行严厉打击。

明规矩,划定行为底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屏障。要重视把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让人们清楚地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绝不能做。要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让道德动摇之人心中有所忌惮,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要针对目前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人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惩劣行,形成警示效应。孔子说:“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意思是说,对经过教化还不改变,经过教导又不听从,损害道德败坏风气的人,就要用法律来惩处。要继续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依法依规该劝导的劝导、该处罚的处罚。对食品药品等领域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严重无良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日常监管,查办大案要案,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高昂代价,发挥对整个社会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彰善举,弘扬美德义行。我们屡屡看到老人跌倒路人不敢扶的报道,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法律法规必须树立鲜明道德导向,保障实现善有善报、恩将德报。要继续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化解好人的道德风险,保障好人的合法权益,褒扬好人的道德行为,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千百年来,围绕法律与道德的话题经久不衰。今天的中国,让法治的阳光普照,让道德的清风吹拂,每个人的追梦之路、整个民族的追梦之路必将更加亮堂通畅。

第三篇:“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有感

“燃灯者”是具有奉献精神和无私情怀的人,“燃烧”自己、照亮他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燃灯者”是向群众和社会传递温暖的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人们说,邹碧华就是法治路上的“燃灯者”,用平凡的生命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我们追忆邹碧华,就是要把他的精神传承下来、发扬下去,用他的精神孕育出更多的“邹碧华”,这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一是学习邹碧华“公正为民、甘于奉献”的情怀。多年前,邹碧华把当上法官的消息告诉远在江西老家的母亲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母亲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母亲这句:“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成了他一生的追求,一辈子的坚守。在担任长宁法院院长期间,他率先在全市搭建诉讼服务平台,挂牌成立全市首家“诉调对接中心”;设立便民电话,方便群众,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他曾冒酷暑前往一位信访人家中,用了足足5个小时开展沟通工作,最终化解心结。在26年的法院工作中,虽经历多次职务和角色转换,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甘于奉献、充满激情,2010年出版了专著《要件审判九步法》指导法院审判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中勇于承担重任、精益求精,最终累倒在他热爱的司法事业上,累倒在他挚爱的司改工作上,累倒在他毕生追求的法治路上。

二是学习邹碧华“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气魄。2013年,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上海开启了司法改革试点的大幕。邹碧华深深地意识到这是法律人实现法治梦想的历史机遇,他就像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成为一个无畏的改革者。改革总会遇到各种各样 的难题,面对一根根硬骨头,考量的是改革者的勇气和担当。为了落实司法责任制,解决长期以来责任难落实、责任难追究的问题,邹碧华提出:一定要进行可视化管理,把审判权力的运行做到全程留痕、全程看得见;一定要制定法官的权力清单,坚决纠正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现象。为了落实人员分类管理制度,他坚持一定要择优遴选法官,要把优秀的人才遴选到法官队伍中来,绝不搞论资排辈、绝不搞一刀切、绝不网开一面。有人善意提醒他,司法改革涉及很多人的利益调整,还是悠着点。但他直言,做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呢?作为一个法律人,我们同样要学会担当。在法治的航船上,我们要做“水手”,而不是“乘客”。作为一个共产党人,除了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没有个人利益。

三是学习邹碧华“热爱生活、关心家人”的温情。作为父亲的他,一直在用心地寻找适合儿子的教育方式。工作再忙,他也会抽时间陪儿子看英语原版小说,纠正他的英语口语。他常以自己的经历和儿子进行着男子汉之间的交流,受父亲的影响,儿子平时也很少抱怨,即使遇到负面信息也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邹碧华知道妻子眼睛不好,平时很心疼,经常提醒她不要太长时间看电脑、看手机,晚上出门他总会握住妻子的手,提醒哪里有台阶,像是妻子的“拐杖”。邹碧华也爱好摄影,歌唱得很好,看“中国好声音”节目,他总说自己上去唱,说不定也能进入前三名,导师也会转身……一个家,三代人,十几年其乐融融。我想,正是这种真性情,才让生逢中国法治建设求新求变年代的邹碧华,激发起对司法事业的无限热忱,让他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能够坦然面对,保持着火一样的激情!

四是学习邹碧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然。从邹碧华的身上,我看到了永不停歇的脚步。四壁环书的书房、深夜读书的灯光、四个月内阅批106封群众来信、一夜赶出200页的PPT、博士院长、10余本专著、首届审判专家、司法改革的顶层设计者……累累的硕果、骄人的成就,来自于经年累月、夜以继日的勤奋。在他面前,我感到深深的汗颜,同样是法官,我深知自己的渺小,也看到了勤奋所能创造的奇迹。敏于思考、精于专业,是法官的职业要求。对于当事人来说,遇到一位好法官,就像就诊遇上负责任的好医生一样幸运。每一位遇到邹碧华的当事人都是幸运的,因为他不仅有实现正义的决心,还有实现正义的本领,更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然。我也希望自己通过刻苦的学习和亲身的实践,能够像他那样,不辱使命,成为善用法律、善解矛盾、善作善成的好法官。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一句简单的话语,邹碧华同志却用毕生来诠释。人民法官不能仅仅是一个纠纷裁判者,还要是一个矛盾化解者,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情怀。英雄身死,但信念不死,精神永存,作为红旗下成长的年轻法官,我们更要敢于担当,继承和发扬“邹碧华精神”。从“燃灯者”邹碧华手中接过火种,从自身做起,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做一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有理想、有良知、有作为的法官”。

对于逝者来说,继承是最好的纪念。

第四篇: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怎样理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治热点面对面》连载9

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

——怎样理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作者: 《光明日报》(2015年02月12日 02版)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古往今来一个永恒的话题,二者既彼此区别又不可分割,都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贯彻和落实好这一重要原则,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一、法治与德治关系怎么看

“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古往今来,法治都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今天,依法治国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已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建设法治中国的决心坚定不移。

但同时也要看到,法律不是万能的,仅靠法治这一手是不够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持,道德的自觉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的强力约束;法律难以规范的领域,道德可以发挥作用,而道德无力约束的行为,法律则可以给予惩戒。可见,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需要法治和德治两手齐抓。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我国既有久远的法制传统,又有厚重的道德传承。从孔子提出“宽猛相济”,到孟子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从荀子提出“隆礼重法”,到汉代董仲舒强调“阳为德,阴为刑”;从唐代提出“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到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德法合治,都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从世界范围看,凡是社会治理比较有效的国家,大都坚持把法治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同时注重用道德调节人们的行为。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大优势。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法治道路,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条法治道路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法治、德治两手抓、两手硬。立足当前、面向未来,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行好,最关键的就是要坚持走我们自己的法治道路,发挥好这条道路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切实推进以德治为基础的法治建设、以法治为保障的德治建设。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要应对前所未有的矛盾风险挑战,从根本上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清醒看到,我国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单就法治论法治是不够的,必须着眼全局、系统谋划,特别要立足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重视加强道德教育和思想引导,着力培植人们的法律信仰和法治观念,营造全社会都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的文化环境,使法律和道德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共同发挥作用。

二、怎样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位于长江之滨的江苏张家港,是我国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张家港还是首批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的县级市。早在20年前,这里就以精神文明建设成就享誉全国。长期的文明浸润,涵养了这座城市的法治文化,孕育了张家港人的法治精神。张家港的实践生动地说明,道德是培育法治精神的源头活水。法律依赖道德而被认同和遵行,一个人的道德觉悟提升了,必然会自觉尊法守法;全社会的道德水准提升了,法治建设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法治实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我国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一个词就是“爱国守法”;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赫然在列;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一项就是“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可见,守法不仅是法律义务,也是重要的道德要求。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使之更好地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各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各地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以及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都应把尊法守法作为重要内容突出出来,强化人们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

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道德教化,就是教人求真、劝人向善、促人尚美的过程,也是培育法治精神的重要渠道。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针对我国人情积习厚重、规则意识淡薄的情况,注重培育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在文化传承中涵养法治精神。几千年悠久厚重的中华文化,包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也包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是今天我们涵养法治精神的重要源泉。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蕴含的“以法为本”“缘法而治”“刑无等级”“法不阿贵”“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等思想精华,并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在文明创建中促进法治实践。道德重在践行,法治也重在践行。最好的道德和法治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具体实践中,感受道德和法治的力量,树立崇德尚法的思想。要把法治文化活动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中,广泛开展以法律援助、普法宣讲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法治熏陶、增强法治意识。引导人们积极参与乡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依法治理,积极参与公共管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让法治的种子在人们心里落地生根,在全社会开花结果。

三、怎样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2013年11月21日,江苏扬州出租车司机程斌发现路边有人因车祸受伤昏迷,立即将其火速送往医院。一路上,他连闯7个红灯,为伤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人们在交口称赞他的义举的同时,也在关注他会不会因为闯红灯被处罚。交警部门表示,按照现行道路安全有关法律规定,如果有医院病历等证明材料,因救助危难病人造成的超速、闯红灯等行为可免于处罚,这让人们松了一口气。不让好人吃亏,体现了法律对助人为乐善举的保障与鼓励。

我们常说,法理不外乎人情;西方也有法律谚语说:“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法律一般都体现着道德判断、体现着道德取向,只有符合人民道德意愿、符合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才能被人们所信仰、所遵守。因此,无论立法、执法还是司法,都应体现社会主义先进道德的要求,都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立法要立良法。道德观念是法律规范的重要来源。自古以来,各个国家一般都把社会中基本的道德规范、重要的公序良俗,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法律。我国2013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子女“常回家看看”正式入法,体现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但也有一些法律法规的某些具体条文和内容,存在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要求不协调、不“合拍”甚至相悖的问题。在完善法律体系过程中,应加强与道德的协调和衔接,将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还应注重对法律的道德效果和道德风险的评估,对有违道德要求的法律法规及时废止或修改,使法律体系更加彰显道德的力量。

执法要扬正气。执法既是法律行为,也体现鲜明道德导向。严格公正执法,是对法律尊严的捍卫,也是对先进道德的彰扬;而执法不严不公,是对法律尊严的无视,也是对恶行的纵容、对美德的贬损。必须通过执法行为,发挥法治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社会功能,促进清风正气的弘扬。执法要严格公正,对侵害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等行为及时予以规诫遏制,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执法要文明规范,体现人文关怀,既遵从法律标准又符合道德标准,既于法有据又合乎情理,防止粗暴执法、野蛮执法,使执法活动获得坚实的道义基础。

司法要辨善恶。司法断案最能体现法律惩恶扬善的功能。要坚持公正司法,依法制裁和惩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让人们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法律很多时候只能作出原则性规定,而在司法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这就要求司法人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决,真正起到引导社会向上向善的效果。要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惩治司法腐败,更好地守护公平正义、弘扬美德善行。

四、怎样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2014年1月,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门共同会签了《“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这个备忘录,依照有关法律规定,针对失信被执行人推出了多项信用惩戒措施,如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不得担任企业高管等。这一法治措施有效打压了“老赖”们的生存空间,让其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代价,也有力弘扬了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这说明,法治是保障和促进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道德是柔性的自我觉悟,源于人们良心的感召。而对于缺少道德自觉的人,道德教育容易变得软弱无力。当前,面对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和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社会成员的道德防线轰然倒塌,失德行为屡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于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单靠道德教育、叩问良心已经远远不够,必须运用法治手段进行治理,对失德败德者进行惩戒约束,对违法犯罪者进行严厉打击。

明规矩,划定行为底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屏障。要重视把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让人们清楚地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绝不能做。要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让道德动摇之人心中有所忌惮,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要针对目前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人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惩劣行,形成警示效应。孔子说:“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意思是说,对经过教化还不改变,经过教导又不听从,损害道德败坏风气的人,就要用法律来惩处。要继续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依法依规该劝导的劝导、该处罚的处罚。对食品药品等领域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严重无良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日常监管,查办大案要案,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高昂代价,发挥对整个社会的警示和教育作用。

彰善举,弘扬美德义行。俗话说,好人有好报。但现实中也有时出现好人吃亏、流血又流泪的情况。长此以往,必然寒了好人的心,寒了整个社会的心。我们屡屡看到老人跌倒路人不敢扶的报道,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法律法规必须树立鲜明道德导向,保障实现善有善报、恩将德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保障助人者权益的法律。我国大多数省区市也制定了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的政策法规,深圳市还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来为好人提供法律保护。要继续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化解好人的道德风险,保障好人的合法权益,褒扬好人的道德行为,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千百年来,围绕法律与道德的话题经久不衰。今天的中国,让法治的阳光普照,让道德的清风吹拂,每个人的追梦之路、整个民族的追梦之路必将更加亮堂通畅。

第五篇: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九)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

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 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2013年7月,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在各地热映。影片生动讲述了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周恩来同志在河北武安伯延公社调研的4个难忘昼夜,成功塑造了老一辈革命家深入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的艺术形象,折射了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优良作风,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人心向背看作风。作风是党的生命,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眼下,一场剑指作风积弊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一股简、实、勤、廉的新风扑面而来。“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中国号”巨轮的掌舵者,我们党只有靠优良作风才能把人民凝聚起来,汇集起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一、当前干部作风状况怎么看

作风看似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老百姓认识和评判一个政党,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据就是其作风。革命战争年代,“日穿草鞋,夜打灯笼”的苏区干部,唤起了工农千百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长期锤炼,锻造出一支所向披靡的人民军队。当年,解放军进入大上海时,指战员们不扰民,和衣而卧露宿街头,深深震撼了惯见官骄兵逸的上海市民,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使新政权迅速站稳了脚跟。毛泽东一句“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道出了共产党人创造历史的奥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作风问题摆在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坚持不懈抓作风建设。这些年来,先后开展整党、“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活动,不断增进了党群、干群之间的感情,保持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决果断刹风整纪,从出台八项规定切入,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发挥示范效应,各级党组织迅速跟进,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带动了社会风气好转。

深度解读八项规定的主要内容

1.要改进调查研究,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2.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

3.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4.要规范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

5.要改进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

6.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

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时长。

7.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8.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从总体上看,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主流是好的,对此应充分肯定。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白加黑”“五加二”的基层干部、扎根农村的村官、为民生难题夙兴夜寐的领导干部……他们赓续和弘扬着党的优良作风,成为党群干群关系的“压舱石”。“人民的好村官”沈浩、“巴山红叶”王瑛、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杨善洲、用生命托起战机的罗阳……他们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构成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我们党已经拥有8500多万党员,规模数量大,成员分布广,新鲜血液多,来自党内外的风险挑战和严峻考验前所未有,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

一是形式主义。一些地方的干部成天赶“秀场”,挂横幅、登台面、上镜头。一些地方的干部埋头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检查评比、总结汇报,“认认真真走过场,扎扎实

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实做样子”。有的干部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更有一些地方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形式主义作祟结出的恶果只能由群众来“埋单”。

二是官僚主义。一些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或心中无数或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置若罔闻。一些干部官气十足,唯我独尊,专横跋扈,听不得不同意见。一些干部遇事推诿、怕担责任,办事拖拉、敷衍塞责,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还有一些干部,眼里只有领导没有群众,对上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不怕群众意见大,就怕领导印象差”。

三是享乐主义。一些干部意志消沉、信念动摇,认为“理想是空的,政治是假的,吃喝玩乐才是真”。他们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追求吃得好、玩得痛快、住得舒服,享受所谓的“人间乐趣”。一些干部为了追求“舒适”目标,不惜铤而走险,大肆索贿受贿,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

四是奢靡之风。在一些干部心中,艰苦奋斗已渐行渐远,群众观念日渐模糊,甚至完全淡忘。一些地方的楼堂馆所,搞得富丽堂皇,吃喝玩乐一应俱全,铺张浪费、挥霍无度。有的干部要求超规格接待,住豪华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有的干部在高档场所、名山秀水流连忘返、乐不思

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蜀。还有的地方财政经费也敢拿来乱花,甚至扶贫款项也敢拿来挥霍,奢靡之风之盛、之甚让人瞠目结舌。

“四风”问题损害党的形象,违背党的性质宗旨,群众深恶痛绝。虽然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如果任其传播泛滥,就会像无形的墙隔开党和群众,像锋利的刀割裂干群之间的信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为何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毛泽东同志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现在,我们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清除作风之弊、洗净行为之垢,确保党的肌体健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制定并带头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有力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同时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了思想动员、工作准备和行动示范。前不久,中央专门下发文件,召开工作会议,对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次活动对于促进党的作风建设,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全党同志以全新面貌开展工作、担当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凝聚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国梦强大力量的战略之举。十八大提出,在党成立100年

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之后,总书记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这样的目标和梦想,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力量。党的力量从哪里来?就是从群众中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让梦想成真,人民是永远的靠山。这次活动,就是要以好的作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振精气神,拧成一股绳,筑起实现中国梦的“铜墙铁壁”。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而人民是最根本的影响“因子”。党的先进性根本体现在为了人民,党执政的根基在于人民。联系人民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这次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使党的执政地位安如泰山、坚如磐石。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有力抓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群众看得最清楚、最有发言权。“形式主义烦死人,官僚主义压死人,享乐主义毒害人,奢靡之风腐化人”,这个顺口溜

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点中了作风顽疾的“穴位”。这“四风”问题,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是横在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无形之墙”。群众的意见是改进的方向,群众的需要是工作的目标。这次活动,就是要切实解决“四风”问题,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民心。

按照中央部署,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计划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自上而下分两批进行。教育实践活动,将通过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这三个环节,达到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的目标。眼下,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这“四风”问题。为什么要聚焦到“四风”上呢?因为这“四风”看得见、摸得着,是当前作风建设中最具普遍性的问题,是老百姓直接看在眼里的,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也是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问题。

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既要触及思想灵魂,又会涉及具体问题。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切实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的问题,使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有一个大的改观。

知识点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

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一是认识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不深刻,行动难持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人还存在模糊认识和思想障碍,有的对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见怪不怪;有的有畏难情绪,认为作风问题积习难改;有的心存侥幸,企图蒙混过关;等等。有这样的思想作怪,怎么能真正解决问题呢?必须充分认识“四风”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四风”问题违背党的性质宗旨,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任其蔓延开来,党就会失去血脉、失去根基、失去力量,后果不堪设想。应当看到,中央对改进作风的态度是严肃的、决心是坚定的,人民群众对这次活动也抱有很高的期待。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在思想上警醒起来,坚决克服轻视的思想、观望的心理、敷衍的态度,甚至与己无关的想法,以“战斗的姿态”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

网友网言

转变作风不是“一阵风”,也不是“耳旁风”,而是要吹“四季风”。

群众就在身边,问题就在眼前,不要一讲干群关系,就只是到田间地头,煞费苦心去找群众。

好的作风要坚持,不要无疾而终,要不断制度化、法制

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化,成为国家政治生活常态。

人民监督是硬道理,没有监督机制,作风转变就会变成作秀。

二是动真碰硬。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解决“四风”问题,重要的是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敢于交锋。必须按照以整风精神开展活动的要求,敢于抛开面子、揭短亮丑,把问题一一找出来,真正号准血脉、找到病灶。应抓住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制定整改任务书、时间表,拿出符合实际、针对性强的举措。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韧劲,打持久战、啃硬骨头,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不论哪个环节,都不能避实就虚、避重就轻,防止查找问题蜻蜓点水、剖析原因隔靴搔痒、整改落实雷声大雨点小。

三是领导带头。俗话说,“领导带头,万事不愁”。“四风”问题主要存在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如果领导不给力,把规定当成“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或者自己害病,让下边吃药,又如何让人心服口服、真转实改?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出样子给人看。2013年6月22日至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讨论研究了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和制度,给全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每个

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领导干部都应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去,把自己摆进去,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自觉接受监督,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一级做给一级看,推动作风问题的真正解决。

四是强化监督。改作风决不能“自说自话、自弹自唱”,搞内部封闭循环,而应当开门搞活动、开门接受监督。这段时间以来,一些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官话套话等不良作风,正是在社会的高度关注中,迅速得到处置或者整改。应加强群众监督,提供多种平台,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始终做到让群众参与,让群众评价,让群众检验,使教育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支持、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目标要求和办法措施。加强舆论监督,发挥好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营造浓厚氛围,推动形成祛歪风、树良风的社会正能量。

四、如何形成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倡导优良作风、为民务实清廉,是我们经常讲、反复提的一个要求。这些年来,围绕改进作风,我们发了不少文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为什么这“四风”还有不小的市场?为什么有些人把为民务实清廉抛在脑后,对不正之风乐此不疲?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现在群众有不少议论,有拍手称

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快的,也有担忧和疑虑的。群众之所以拍手称快,是认为这项活动抓到了点子上,体现了动真碰硬的决心;群众之所以担忧和疑虑,是怀疑会不会变成一阵风。

历史和现实表明,制度问题不解决,作风问题也很难解决。因为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抓一抓就好些,松一松就会反弹。要避免改作风成为一阵风,从根本上说靠制度。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建立完备有效的制度体系,发挥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才能让好的作风得到弘扬、让不良作风受到遏制。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要把改作风的成效巩固下去、坚持下去,实现对“四风”问题的经常抓、长期抓,关键是应建章立制。坚持把中央要求、实际需要和新鲜经验结合起来,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抓紧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专家评说

改进作风必须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辛鸣(中央党校教授):当前,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出现了脱离群众的现象,任其发展下去,党就会渐渐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此,改进工作作风必须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一方面要治标,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另一方面要治本,多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用制度管人。

堵住“漏洞”,使制度不留空白。“四风”问题上的很多积弊顽症,为什么久治不绝?经验告诉我们,普遍发生的问

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题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真正解决“四风”问题,就应从体制机制上找对策,从建章立制上想办法。一方面,应针对工作中的死角漏洞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具体制度规定,做到制度要求全覆盖;另一方面,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边实践、边总结,把整改措施用规章明确下来,把落实意见用制度固定下来,做到从源头上遏制不正之风。

推出“升级版”,使制度适应形势发展。实践在深化,事业在前进,我们的制度建设也应当与时俱进。应全面梳理现有各项制度,对那些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须予以重申,继续坚持、抓好落实;对那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该废止的及时废止,不完善的抓紧修订完善,该制定新的就制定新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各方面的制度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升级换代”,实现最大效能。

绷紧“高压线”,使制度得到百分之百执行。“令在必信,法在必行”。这些年,在制度建设上,我们下了不少功夫,在各领域各层次都建了不少章、立了不少制,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缺乏刚性约束,产生了“破窗效应”,很多都成了“稻草人”。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显规则”成了摆设,“潜规则”反而盛行。这个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大量事实说明,很多领导干部之所以腐化堕落、身败名裂,往往都是从放松制度约束这根弦、轻易突破制度“红线”开始的。因此,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说,都必须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打铁还需自身硬——干部作风怎么改进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

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实际工作来看,既要重视完善各项制度,更要重视完善落实制度的制度,确保每项制度的落实,有执行主体、有检查监督、有问责机制,使其成为不可逾越的禁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使改作风有可靠的制度保障。

知识点

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环境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这说明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缘从正气来。作风是一种精神支撑,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干部队伍风清气正,人民群众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

下载2015理论热点面对面 九、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理论热点面对面 九、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