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9-1_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
9-1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
工程名称
荥阳中医院急救综合楼
工程地点
郑上路以北荥阳中医院老院区
施工单位
河南省第五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荥阳市中医院
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
一、为了保证对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及时、准确地进行报告、调查、处理和制定并采取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依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凡本公司职工在生产区域内发生的于生产或工作有关的工伤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的适用本制度。
三、工伤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四、职工伤亡事故,按事故严重程度,分为四类:
1.轻伤事故:指职工负伤后休一个工作日以上,构不成重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按劳动部(60)中劳护久字第56号《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执行。
3.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一人以上的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三人以上(含三人)的事故。
五、职工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者或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直接领导报告,直接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电话、电报或其他快递方法将事故简况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主管经理;公司视伤害程度分别报告市建委、市劳动局、人民检察院、市总工会及有关部门。
报告事故简况,力求准确。对谎报工伤事故者,一经查处,要严肃处理。
六、项目部、分公司、公司对发生的事故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严肃认真及时、准确地调查报告,并对事故调查的全过程负责。
1.轻伤事故: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调查,分公司派员参加。查清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填写《伤亡事故登记表》
将登记报表及时报到公司。
2.重伤事故:由分公司负责人组织调查组,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派员参加。查清事故原因,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拟定整改措施。由分公司填写《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于事故发生后10日内报公司,公司呈报市建筑安监站。
3.死亡事故:公司会同市主管部门、劳动工会等有关部门进行调查。调查组必须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拍照或者录像。收集伤亡事故当事人和现场有关人员的陈述和证言,索取有当事人、生产、技术和诊断资料。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拟定整改方案,提出处理意见。分公司填写《职工死亡、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于事故发生20日内报公司。公司呈报市劳动局和上级主管部门。
4.《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因故不能按期填报时,事故单位应申明理由,由公司报请劳动局及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延期填报。
七、发生事故的单位领导和现场人员必须严格保护好现场。如因抢救负伤人员或为防止事故扩大而必须移动现场设备、设施时,现场领导和现场人员要共同负责弄清现场情况,做出标记,证明数据,并画出事故的现场图。
八、事故现场调查结束后,依照批准程序方可清理现场。1.轻伤事故现场清理,由项目经理报经分公司主管经理批准。2.重伤事故现场清理,由分公司报经公司主管经理批准。3.死亡事故现场清理,由公司报请市劳动局批准。
九、对事故的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进行。
1.真实、客观地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2.公正。实事求是的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3.严肃认真地制定并落实预防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防范措施。
十、对事故责任者,要根据事故情节及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经济处罚:按公司《安全生产经济处罚制度》的规定执行。2.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下查看、开除。
十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故责任者,应给予处罚或处分,对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事故的。
2.扣压、拖延执行“劳动安全监督指令书”、“安全隐患通知书”造成事故的。
3.设计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和安全规定,致使设计本身有缺陷或工艺不合理而造成事故的。
4.对新工人或新调离岗位的工人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考核而造成事故的。
5.组织临时性任务,不制定安全措施,也不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而造成事故的。
6.分配有职业禁忌症人员到禁止其作业岗位工作而造成事故的。7.因设备、设施、工具有缺陷或原材料、辅助材料不合格而造成事故的。
8.因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而造成事故的。9.因不按规定发放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而造成事故的。
十二、对事故责任者的惩处,要同本人见面,要及时宣布,并归入惩处者本人档案。
十三、对事故责任者的惩处,如受惩者不服,有权向上级领导机关申诉。
十四、为了正确地记述、反映各公司安全状况,掌握事故发展趋势,判断和确定问题范围及探察事故原因,更好地、有条不紊的做好事故预测、预防工作,各单位应准确、及时的将“事故统计报表”报公司。
“事故统计报表”不能按时报出的,必须申明理由。
十五、职工伤亡事故的处理,需按下列规定批准后方可结案。1.轻伤事故由分公司提出处理意见,公司批准结案。2.重伤事故由分公司填报“职工伤亡结案处理审批表”经公司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结案。
3.死亡事故由公司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结案处理审批表”呈报市劳动局及上级主管部门,市政府批准结案。
4.重大死亡事故由公司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结案处理审批表”呈报市劳动局,市政府呈报省政府结案。
十六、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十七、本制度如遇上级规定不符时以上级规定为准。
第二篇: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
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
为了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按照建筑法和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制定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以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告调查处理统计上报事故。
1、事故报告制度
发生事故后,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生事故的人员应立即逐级
1)
报告领导。2)企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必须在24小时内将事故基本情况逐级上报,企业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3)向上级报告事故发生的同时,要做好保护现场工作,及时抢救人员和财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调查制度
组织调查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单位领导人应及时赶赴1)
现场帮助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调查开展调查工作。2)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组织生、技术、安全设备等有关人员及工会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
3、事故处理制度
企业在处理事故时应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 1)2)3)4)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 不采取改进措施不放过
责任人和职工群众不受教育不放过 对事故有关领导和责任人不查处不放过
4、伤亡事故统计制度
伤亡事故统计是国家对伤亡事故的发生进行控制的一项措1)施 2)它及时反映国家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状态和形势,便于掌握事故发生规律,拟定改进措施,杜绝和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3)通过统计数字可以比较各单位、各地区之间的安全工作情况,分析安全工作形势,为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提供数据。4)事故累积的资料不仅是安全教育的宝贵材料,也为安全生产设计、科研、施工清除隐患,保障安全生产,促进技术进步提供基础材料。
第三篇: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
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
一、事故报告与现场处理
1.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发生事故的项目不应在两小时内,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电话、传电或电子邮件方式报公司安全部门和主管经理。公司安全部门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以上述同样方式、报告内容,上报市〈区〉安全监督局、安监站、派出所。
2.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事故发现人应立即报班组长、项目安全人员或项目负责人,项目安全人员或项目负责人应在8小时内,向分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司领导进行报告,若发生火灾事故或火灾性质较严重时应立即报火警119。
3.发生事故先找和重大未遂恶性事件时,事故发生项目不安全部门应及时向公司安全部门进行报告。
二、事故现场处置
1.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在进行报告的同时迅速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保护。
2.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时,应在撤离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的同时,迅速组织受伤人员救护。
3.保护好事故现场。
三、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的项目部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资料。若发现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其情节给与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四、事故处理
1.事故处理要见坚持
第四篇: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
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
一、发生伤亡事故负伤者同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即各级部门逐级报千的和序。
1、发生伤亡事故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项目经理。
2、项目经理接到重伤、死亡、证明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公司和当地地方劳动、公安、人民检察院。
二、对伤亡事故的调查、人员组成及调查程序
1、轻伤、重伤事故,由项目经理或其指派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
2、死亡事故,由公司主管部门会同所在地设区的市劳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三、处理事故的原则
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部门负责处。
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单位主管部门划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的直接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篇: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
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建筑施工企业为了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要按照建筑法和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制定企业内部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制度,以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告调查处理统计上报事故。
1.事故报告制度
1)发生事故后,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逐级报告领导。
2)企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必须在24小时内将事故基本情况逐级上报,企业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
3)向上级报告事故发生的同时,要做好保护现场工作,及时抢救人员和财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调查制度
1)组织调查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单位领导人应及时赶赴现场帮助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调查开展调查工作。
2)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指定人员,组织生、技术、安全设备等有关人员及工会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
3.事故处理制度
企业在处理事故时应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
1)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
2)不采取改进措施不放过
3)责任人和职工群众不受教育不放过
4)对事故有关领导和责任人不查处不放过
4.伤亡事故统计制度
1)伤亡事故统计是国家对伤亡事故的发生进行控制的一项措施
2)它及时反映国家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状态和形势,便于掌握事故发生规律,拟定改进措施,杜绝和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
3)通过统计数字可以比较各单位、各地区之间的安全工作情况,分析安全工作形势,为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提供数据。
4)事故累积的资料不仅是安全教育的宝贵材料,也为安全生产设计、科研、施工清除隐患,保障安全生产,促进技术进步提供基础材料。
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