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乙炔充装厂各项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3 23:5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型乙炔充装厂各项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型乙炔充装厂各项管理制度》。

第一篇:小型乙炔充装厂各项管理制度

小型乙炔充装厂各项管理制度

一、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二、设备管理制度

三、气瓶检验管理制度

四、气体分析管理制度

五、气体充装管理制度

六、上下工序质量保证制度

七、气瓶保管收发制度

八、信息反馈与处理制度

九、巡回检查制度

十、安全防火制度

十一、出入制度

十二、交接班制度

一、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一、乙炔厂系生产易燃易爆气体的甲级防火防爆单位,本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二、本站所有厂库房严禁烟火,站房周围30米以内严禁明火和堆放可燃物,凡与乙炔气接触的设备管道等必须动火处理时,必须先申请,经批准后,吹洗化验,至气体含乙炔在1%以下方可进行。

三、生产工艺流程中所有压力表,安全阀,避雷装置必须定期检验,并有详细记录。

四、严禁乙炔瓶、氧气瓶同车混装,严禁装有氧气瓶或易燃物品的车辆进站装瓶,所有气瓶在入站充气前必须严格按国家劳动总局2004年颁发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一律不得充气。

五、本厂职工必须坚守工作岗位,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工作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各班安全员必须履行安全监视职责,并协助保养,要换消防器材。

六、门卫必须严格执行出入登记制度,非本厂人员,未经批准严禁入内。,二、设备管理制度

一、主要设备分工到人,负责人会同操作工对本岗位所有之设备严格按一级保养的内容进行清洗,检查和调整,使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况。

二、维修工坚持巡回检查制度,上班时看设备运行记录,下班前须全面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为完好方可离开。

三、日常设备故障,在操作工无法处理时,维修工要随叫随到,及时处理,并做好日常维修记录。

四、维修工按期做好设备的二级保养,其周期一般每三个月一次,保证本厂关键设备完好率达100%。

五、设备的润滑一般应结合二级保养进行更换润滑油,润滑油的更换由设备负责人和维修工组织进行,过滤油器、曲轴箱内须清洗干净,加润滑油。

六、站负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员对设备备件消耗情况必须清楚,并及时提供自制备件计划。

七、设备操作工要严格遵守本岗位的岗位责任制,并接班制,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八、对设备事故要“三不放过”,大的设备事故按规定上报,设备科组织分析处理。

九、设备的安全附件须进行周期检验、调试:

1、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大力开发“完好设备”及“无泄漏”等活动,实行专机专负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

(2)操作人员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

(3)操作人员通过岗位练兵和培训,对所使用设备,做到“四懂”“三会”,经过考试合格,发给证书才能持证单独操作设备。

(4)操作工人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 ②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③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④严格进行交接班制度。

⑤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5)操作人员如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值班及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未处理的缺陷,需记在运行记录上,并向上一班交待清楚。(6)维修工人(机、电、仪)要明确分公,对公工负责包干的设备,负责保证质量的责任,做到:

①定时定点检查,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②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查予以消除。

③按质量完成维修任务。

(7)所有备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注意防尘、防潮、防冻、防腐蚀,对于传动设备还应定期进行盘车和切换,使所有备用设备处理良好状态。

(8)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维修保护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总结操作和维修工人的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9)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将配套设备拆件使用。

2、设备密封管理制度

1、凡投入运行的管理装置、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档案和台帐,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密封档案一般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静、动密封点登记表,设备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骀帐一般包括: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布情况,泄漏点数,泄漏率等。)

2、健全各级密封管理责任制,密封管理责任明确,厂、车间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

3、开展创造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活动,消漏、堵漏工作应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静密封点泄漏率保持在0.‰,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暂不能消除的泄漏应记录在案,做消除规划。

4、按时做好密封泄漏点的检查,统计和上报工作。

5、组织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密封新技术、新材料。

3、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1、压力容器应逐台填写压力容器登记表和压力容器登记卡片,并连同有关技术文件(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竣工图、压力容器操作法),交上级主管部门验收批准,取得压力容器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2、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在检验周期内有效,逾期不进行定期检验,又无正当理由和合法手续者,使用登记的自行作废。

3、压力容器应逐台进行登记编号,建立健全压力容器档案,压力容器档案包括:压力容器履历卡,压力容器登记表,压力容器登记卡片,压力容器运行及事故记录,压力容器检测记录,报告和评定,压力容器检查修理记录,新投入使用的压力容器还应有使用登记证,有安全装置的压力容器还应有使用登记证,有安全装置的压力容器还应有安全装置定期校验(正)记录。

4、已登记使用的压力容器应挂在压力容器铭牌和使用登记证标志。

5、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压力,温度操作,不得任意修改原设计的工艺条件,严禁超温,超压运行。

6、压力容器的检验计划应随同设备年度检修计划上报,年终总结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

三、气瓶检验管理制度

一、入库检验管理

1、气瓶检验员必须坚守气瓶检验岗位,认真执行《气瓶入库检验制度》,把好入库检验关。

2、对每天的气瓶检验情况必须做出如实的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合格入库数,不合格入库数,附件更换或修复情况及待处理意见。

二、气瓶档案管理

1、对进站新瓶(包括国外进口)必须当即建立气瓶档案,并详细登记保存好合格证等原始资料,确认合格后即打上使用日期钢印。

2、对在有气瓶必须有气瓶编号,原始钢印数据及有历来的检验记录档案。

3、对过期瓶、降压瓶、报废瓶及待处理瓶必须分类堆放,标记醒目,报废瓶一律做破坏性终止使用处理,并填写报废通知单交气瓶产权单位。

四、气体分析管理制度

1、本站没有专职气体分析员。

2、气体分析员须懂得气体分析的原理,会配制合格的分析液,并熟悉地掌握分析方法。

3、在稳定情况下,气体分析员应每小时对气体质量分析一次,刚启动时,应增加分析次数。

4、气体分析下实行两级监督制,发气车间乙炔纯度应大于97.5%才允许灌瓶,否则,应排空,直到纯度合格为止。

5、分析应准、及时。

6、因分析错误造成的质量问题,要对气体分析员处以经济罚款,每次最少不低于20元。

7、应认真做好分析记录,作到记录清楚,整齐,不得有乱划、涂改等现象。

五、气体充装管理制度

1、气体充装前,充当单位应有专人对气瓶进行检查,无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气瓶和未经安全监察机构批准认可的进口气瓶不得充装。

2、钢印、颜色标志不符合规定及无法判定瓶内气体的气瓶不得充装。

3、改装不符合规定的或用户自行改装的,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瓶内无剩余压力的,超过检验期限的,经外观人验,存在明显损伤,需进一步进行检查的,一律不得充装。

4、充装时严禁打闹、笑谈,密切注意压力,当一组气瓶的充当压大于1.0mpa时,不得再插入少数空瓶进行充装。

5、开关管路阀门时不得过急过猛,尤其是一组充装,转入另一组充气的开启控制总阀向空气瓶送气的一瞬间应特别注意缓慢,切勿操之过急,以免因总阀进,出口压差太大使出口端的管道容器瞬间内绝熬压缩而出现事故。

六、上下工序质量保证制度

1、本站上下工序的划分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而定,即:发气→纯化→压缩机→高压干燥→灌装台→检验→入库→出厂。

2、每道工序一定要在保证工序质量的情况下,方能将气体送入下道工序。

3、各工序之机器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各技能指标应达到设计标准,指标的达到由维修工的精心修理和调试及操作工作的精心操作来保证。

4、各工序保证指标如下: 发气工序:

(1)乙炔发生器及乙炔管道系统压力,应保持大于0.01mpa。

(2)乙炔气纯度应大于98.0%。(3)发生器工作温度应小于70℃。

(4)发生器工作压力应保持在400-500mmH2O。纯化工序:

(1)定期更换干燥剂,净化剂。

(2)氯化钙格应符合下列要求方可使用:氯化钙含量不小于67%,粒度大于10毫米。颜色:灰色或白色 假比重:小于0.6公斤/升 氯酸根:小于0.2%(3)低压干燥器,应每小时排污一次。(4)冷却洗涤器应每小时排污一次。压缩工序:

(1)各级压力应保持如下 油压:2.5kg/m 一级:不大于0.21mpa 气压:二级0.8mpa 三级:2.5mpa(2)温度:各级气体出口温度应低于40℃(3)各排污阀每隔二小时排污一次(4)压缩机每小时作一次运行记录 高压干燥工序:(1)定期更换干燥剂。

(2)各排污阀每班应排污一次。灌装工序:

(1)压缩机排污压力高于充气汇流排压力0.1mpa以上时方可开启充气间的有关阀门。

(2)乙炔气纯度须大于或等于98%才可充装。(3)气瓶须经气瓶检验员许可方可充气。

2(4)每隔两小时应巡回检查所有阀门,有无漏气现象,如气现立即消除。

(5)凡气瓶充气宜分两次进行,停压静置不少于8小时。

(6)充气的气瓶等静置12小时后,须抽验10%左右,乙炔瓶内的气体纯度必须在98%以上,否则,严禁外发。

(7)应认真做好充气记录和交接班的记录。气瓶保管发放:

(1)对入库瓶每天进行抽样,检验合格的方能入厂。(2)发出的实瓶要戴好完全附件。(3)气瓶按定置管理的方法分类存放。(4)出厂之气瓶实行三包。

七、气瓶保管收发制度

1、点瓶准确,帐面清楚。

2、入库气瓶必须排放整齐平稳,留有空道。

3、各类气瓶分开放置,空、满瓶分开堆放。

4、用户气瓶需增加或更换安全附件,瓶阀零件等必须记载明确,向用户交待清楚。

5、凡在周转使用中,用户如有兑换气瓶及安全附件以旧充新等现象,有权拒绝收发。

6、凡经检验不合格气瓶,需同用户明确检验费用。

7、收发员应每天做好气瓶的压力抽查交验工作,当用户反馈质量问题时,应通知气瓶分析员及有关领导。

八、信息反馈及处理制度

1、信息的传递方式由各班组长,气瓶收发员将有关信息填入信息反馈单传递至厂工进行处理,厂长和付厂长处理后反馈到班组,收发员一般信息一星期传递一次,重大信息不超过24小时。

2、一般质量是事故(200元-500元)由厂长处理,重大事故应及时反馈到总公司进行处理。

3、市场行情,合理化建议,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小改小革,安全等方面的信息,几可行并能提高效益,节能降耗之信息,由厂长组织各班班长集体进行研究分析乃至实施,对信息提供人员根据厂部规定给予奖励。

4、用户来信、来电、来访由厂长、收发员进行处理,并将质量问题及处理结果反馈至各班班长。

5、对用户的意见要及时登记,收发员每月汇总一次,重大项目纳入年度质量措施计划。

6、用户访问每年组织一次,收集信息及意见进行分类,并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和进度。

九、巡回检查制度

1、检查人员必须熟悉所管辖区域内的设备、线路的分布、走向、位置、工艺流程、结构及技术性能和相互联系。

2、检查人员应按规定时间和路线对设备做认真的检查。

3、在检查中对运转设备的声音温度、压力、负荷等各类参数,应做到心中有数,发现问题立即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能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厂部,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

十、安全防火制度

一、乙炔车间系甲级防火防爆生产单位,厂房内严禁抽烟,在厂房周围20米及电石渣10米以内的区域,也严禁明火。

二、厂户内外就悬挂“防火”等字标。

三、厂房内设备和管道进行修理须动火时,必须有负责安全厂长到现场检查认可并在动火单上签字后方能动火施工。

四、厂房内严禁换、脱衣服和穿钉子鞋。

五、凡外来参观人员一律须经领导同意,实习人员须经批准。

六、各设备和管道,均应有可靠接地措施,避雷装置必须每年检查一次,共阻抗≤10欧。

七、本岗位操作人员全权负责所辖设备、阀门、仪表、任何人员未经允许严禁摸动。

八、乙炔车间各通道门附近应放置手提二氧化碳灭火器。

九、电石中磷化氢化含量必须小于0.08%,当超时严禁使用。

十、电石桶搬运时严禁滚动,须用手推车运送,开启电石桶时禁用黑色金属工具敲打。

十一、乙炔车间停止生产期间,必须按排值班人员。

十一、出入制度

一、为保证安全运转,非工作需要一律不准私自进入,严禁在车间内探亲、会客。

二、非本厂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本厂,一律由领导同意方可入厂内,并进行登记。

三、凡本厂购气或联系,一律凭单位介绍信,在指定地点办理手续,并且严禁进入机房,同时必须遵守本厂安全制度。

四、凡来参观、实习、代训学员,需进入本厂者,须经安全保卫科备案批准,发经临时出入证。

五、凡来本厂人员一律不准带火柴,打火机等物品。

六、本厂工作人员,人人有权有义务检查监督本制度执行情况,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十二、交接班制度

一、对接班人员的要求

1、应提前十分钟进入岗位,如果因故不能按时接班,应事先向领班班长请假。

2、接班人员除认真听取交接班人员的情况介绍外,还应按岗位了解上一班设备运行及实际操作情况,并认真阅读运行记录和值班记录。

3、按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及时检查所辖设备。

4、如果接班时遇上事故的发生,应积极主动协助处理。

5、对常用工具、备用配件应清楚,并检查完好情况。

6、接班人员在接班前严禁喝酒。

二、对交班人员的要求:

1、交班前对辖设备等认真进行一次检查,并如实记录。

2、搞好设备及工作场所的卫生工作。

3、交班班长应将设备运行和值班记录交予下班。并口头向接班人员介绍设备操作过程。及将有关领导的指示传达给接班人员。

4、交班人员应按时交班,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并将用过的工具按拭干净,当面清点移交。

第二篇:气瓶充装站管理制度.

气体充装站管理制度

编 制:张永林

目录

一、设备、仪器维护保养制度

二、计量、仪表管理制度

三、充装记录和气瓶、槽车档案管理制度。

四、岗位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五、消防安全制度

六、接受质监部门的监督检查制度

七、事故管理制度

八、气瓶管理制度

九、罐车管理制度

十、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十一、用户信息反馈制度

十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

十三、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

十四、气瓶固定充装制度

一、设备、仪器维护保养制度、在站长领导下,本岗位设备由技术人员和班长、检修人员、岗位操作负责维护、检修管理,技术人员安排计划检修,随机检修的检修计划,由检修班执行,并每日上岗检查,岗位操作人员班长分工管理设备、仪器的维护保养。、站长定期组织一次检修平衡会,总结、平衡检修计划。

3、岗位人员对分管的各类设备工具仪器衡器仪表做到定量管理,每天对它们擦拭一次,保持清洁,做到无油污、无锈蚀、无灰尘、不得与其他杂物混放。、设备仪器的使用者包机人,做到:“三懂”(结构、原理、性能)四会(操作、排除故障、修理、维护)。

5、工作前应先检查设备仪器是否良好,各部件是否完好,工作中要仔细观察是否有异常现象,工作后要擦净设备上的油污,需要加油的要加油润滑。、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阀门要及时紧固或更换迫根。

7、对违章操作,玩忽职守造成设备仪器损坏的,应在班级内出具损坏报告,由站长组织有关人员分析、明确责任,提出防范措施和处理意见。、站长组织每月一次的设备安全检查,班组每周对设备小查一次,对维护好的表扬,对维护不好的批评并结合责任制考核。、现场做到定置管理、满瓶空瓶、待充装瓶待试压瓶,自备瓶必须画框分类管理摆放。

二、计量、仪表管理制度

1、根据充装需要更新和新增计量衡器、流量计、压力表,由充装站提出申报、生产部审核,公司领导批准后由市场部根据审批的仪表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采购订货。、正确使用维护计量仪器、仪表,不灵或超校验期的不准使用。3、地中衡磅秤、电子磅秤,应保持准确计量误差小于千分之一最大称重不得超过最大秤重量。

4、地中衡磅秤、电子磅秤校验期不超过一年。

5、压力表校验期(充装)为一年,平时发现异常情况,充装班电仪员及时送去校验。

6、磅秤使用前每天校零一次。

7、流量计每一年校验一次。

三、充装记录和气瓶、槽车档案管理制度。

3.1 充装记录有:气瓶充装前后检查记录,气瓶充装记录,槽车检查、充装记录,槽车超装卸车等,充装记录由充装站保管。3.2 气瓶、槽车档案由生产部负责管理,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责妥善地保管好气瓶、槽车原始资料,合格证等,保管年限为寿命期。3.3 气瓶、槽车充装记录保管年限为五年。

3.4 气瓶、槽车档案应摆放整齐定置管理,便于查阅。

3.5 各种记录字迹要清楚,标准化,班组每月对记录报表档案检查评比一次,车间每年一次,并结合经济责任制考核。3.6 气瓶、槽车登记注册建档要凭合格证进行。3.7 建立气瓶档、槽车案框,把试压定检的日期记上。

3.8 气瓶、槽车档案只限本公司内查阅,特殊情况外借,须经公司领导批准。

四、岗位人员培训教育制度

本岗位有充装、起重、压力容器等工种(工作)属特殊工种必须遵守下列制度确保安全充装。

1、需要培训的人员、工种、数量,计划每年初向公司主管部门劳动部门申报一次、接受主管部门、劳动部门的定期的培训考核和复审。

2、充装等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并接受培训教育考核,未经教育不得上岗。

3、新人员(包括新调换工种人员)入站上岗操作前,必须经公司、站、岗位安全技术教育40小时,并考试合格方可进入岗位操作。

4、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职工教育的有关规定,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工程、安全技术人员每年订出充装安全技术、职工教育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保证工作质量。

5、在安全技术教育的基础上,每年由生产部组织安全考试一次,并结合经济责任制考核。

6、建立职工教育台帐,并作为职工晋升级别的依据之一。7、每周安全技术学习一次(二小时)学习《瓶规》、《气瓶事故通报》讨论不安全因素等。

8、职工教育培训以自学为主,坚持业余为主、鼓励自学的方针,各级领导、部门应为业余自学者创造条件,对专业对口,自学成才,学以致用者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

9、对培训不合格人员,要按经济责任制考核并进行适当的补课复考,仍不合格者要停止其充装工作,经批评教育仍不称职者要调离岗位。

五、消防安全制度

1、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切实搞好本岗位消防安全文明充装,业务上接受生产部的监督和指导。

2、加强对各种安全装置,消防器材、防毒防护用品的管理,岗位上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经常检查使之处良好状态,人人会正确使用,同时岗位配备消防水管,消防CO2灭火器等。

3、进入充装岗位运输车辆需持当地安全部门危险品准运证,挂黄三色标志,汽车罐车要有用户经培训合格持证押运员方可充装发运。4、坚持定期组织班级安全活动、学习安全制度、安全知识充装安全规程,消防知识事故通报等,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消防安全的防范措施。

5、开展事故预案事故演习活动,充装时可能要发生难以预料或外部原因或不可抗拒的因素发生泄漏、软管爆裂等每年进行事故演习一次。

6、严格动火制度,检修动火必须办理动火手续,置换分析合格方可动火,并派人监护,落实安全措施。

7、每月进行一次消防安全设备检查,查出的问题要列清单限期整改,并结合经济责任制度考核。

8、发生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重大事故要做好保护现场,及时报上级有关部门,并做好原始档案记录。

9、详见浙江凯圣氟化学有限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六、接受质监部门的监督检查制度、本站必须按质监部门监督检查,定期将充装情况向质监部门书面报告。、认真贯彻执行有关部门有关气瓶、槽车充装的文件、规程、制度和规范。、本站接受充装单位资格申请允许,每四年换证复查一次。

4、本站接受质监部门安全监察机构每年的监督检查。

5、在充装工作中碰到疑难问题无据可依时,应及时向部门请求报告,求得指示。

七、事故管理制度

1、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抢救切断阀门防止事故扩大蔓延。

2、立即报告公司,领导视情况立即报告气体防护站,消防、医院急救。、发生大小事故,未遂事故都要“四不放过”原则开会分析,查出原因,教育责任者和群众,提出防范措施。

4、按凯圣公司颁发的《安全管理制度》办理。

八、气瓶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加强气瓶管理,保护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促进公司生产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的各项有关规定。气瓶的建挡标识、检查登记、不合格气瓶处理、使用、储存发送必须符合规定。

2、本制度只适用我公司充装站的无水氟化氢气瓶。

3、气瓶按规定定期进行技术检验。对无水氟化氢气瓶,每二年检验一次。气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有严重损伤等,应提前进行检验。

4、气瓶的建挡标识

4.1、生产部负责对所充装的自有产权气瓶进行建挡登记; 4.2、充装站负责涂敷充装站标志、气瓶编号和打充装站标志钢印; 4.3、充装站标志报经省级质监部门备案。

5、使用前,应对气瓶检查登记: 5.1、所选用的气瓶漆色、字样与所充装的气体应符合规定。5.2、瓶阀材料必须根据气瓶所装气体的性质选用。

5.3、气瓶的安全附件要齐全、完好。瓶阀应有保护装置如气瓶配戴瓶帽等。气瓶上应配戴两个防震圈。

5.4、气瓶的有关技术资料齐全,应符合检验期限。5.5、瓶体经外观检查无缺陷,能够保证安全使用。5.6、认真填写收发瓶记录和气瓶充装前、后检查表。

6、不合格气瓶的处理

6.1、不合格气瓶由充装站检查人员提出申请,技术负责人确认; 6.2、不合格气瓶由生产部负责送交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定的气瓶检验站报废销毁。

7、使用气瓶应遵守下列规定: 7.1、禁止对气瓶敲击、碰撞、火烤。

7.2、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7.3、气瓶不得靠近热源。

7.4、严禁更改气瓶钢印和颜色标记。7.5、不得对瓶体进行挖补、焊接处理。

8、发送气瓶应遵守下列规定:

8.1、必须配戴好瓶帽、防震圈,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碰击。8.2、气瓶装在车上应妥善加以固定。夏季要有遮阳设施,防止爆晒。8.3、车上禁止烟火,并应备有灭火器材和防毒用具。

8.4、所装介质相互接触后,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气瓶,不得同车运输。

9、储存气瓶应符合下列规定:

9.1、旋紧瓶帽,放置整齐,留有通道,妥善固定。气瓶卧放应防止滚动,头部朝向一方。

9.2、盛装有毒气体的气瓶,或所装介质相互接触后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气体,必须分室储存,并在附近设有防毒用具或灭火器材。9.3、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10、气瓶发生爆炸,瓶阀飞出,或因气瓶事故引起着火、中毒事故时,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

九、罐车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加强罐车管理,保护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的安全,促进公司生产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移动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附加要求》的各项有关规定。罐车的使用、运输、检验必须符合规定。

2、我公司符合规程所规定压力范围的罐车有无水氟化氢罐式集装箱。

3、罐车按规定定期进行技术检验。定期检验分为检验、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检验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1~2级的,每5年进行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的每2.5年进行一次;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做全面检验:

1、新罐车使用一年后的首次检验;

b、罐车发生重大事故或停用一年后重新投入使用的; c、罐车经重大修理改造的。

耐压试验每6年至少进行一次。罐箱框架每5年至少一次进行全面检验,每2.5年进行一次中间检验(由船级社进行检验)。

4、充装前应进行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充装:

1、罐车使用证或准运证已超过有效期的; b、罐车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 c、罐车漆色或标志不符合规定的;

d、防护用具、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没有随身携带的; e、随车必带的文件和资料不符合规定或与实物不符; f、罐体或安全附件、阀门等有异常。

5、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禁止装卸作业:

1、遇有雷雨天气或附近有明火时; b、周围有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泄漏时; c、罐体内压力异常时。

6、罐车装卸作业后,应填写装卸记录并进行下列各项工作。

1、按罐车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要求,关闭液相气阀并上闷盖; b、检查各密封面有无泄漏; c、检查罐体内介质压力; d、对罐车充装量进行复检; e、装卸记录由押运员送达卸液单位; f、按要求填写罐车检查记录表;

g、驾驶员必须亲自确认罐车与装卸装置的所有连接件口径妥善分离,才准启动车体。

7、罐车行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交通管理法规的规定; b、押运员必须随车押运;

c、不准拖带挂车,不得携带其它危险品,严禁其他人搭车; d、车上禁止吸烟;

e、通过隧道、涵洞、立交桥等必须注意标高并减速行驶。

8、安全附件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安全阀每年检验一次。爆破片就定期更换,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为罐体设计压力的1.05~1.1倍,安全阀的额定排放压力不得高于罐体设计压力的1.2倍,回座压力应不低于开户压力的0.8倍,开启高度应不小于阀座口径的1/4。

9、充装用装卸软管必须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进行气压试验时,试验压力为1.15倍罐体的设计压力。

十、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证其安全使用与稳定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规定了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及安全附件的购置、安装、验收、使用维护、修理检验及安全附件调校等管理内容。

2、管理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的主要依据是: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化工企业压力管道管理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起重机械监察检验规程》以及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条例、规定。

3、本制度的适用范围为符合上述依据中规定的各种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

4、设备副总经理是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的技术总负责人,生产部是主管部门,负责全公司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并对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实施监督。生产部应设专人负责技术管理工作,并做好检测计划的编制、落实和统计报表的编报;车间机械员在分管主任领导下负责本车间的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的日常管理。

5、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电梯)的购置、安装与验收管理。

5.1需新购置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必须向有制造资格的厂家订购,并取得完整的技术资料。对重要压力容器,有必要时可派驻厂代表进行质量监督。

5.2不得安排无制造资格的单位制造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有制造资格的单位,必须有效地运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制造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并建立完整的原始资料,确保制造质量。5.3新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在安装、投用前,必须仔细检查核实出厂资料及其内容是否齐全正确,检查其规格型号是否正确、表面是否有伤痕、接管及法兰的规格与位置是否正确及其它质量要求是否达标等,并按规定决定是否进行无损检测复检。

5.4压力容器、管道安装后必须进行质量验收,安装单位须提交全面的竣工资料。验收合格后,生产部将相关的压力容器资料逐级上报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取得压力容器使用证后,方可投入试车、生产。

5.5压力容器(管道、气瓶)移装(变更工艺条件后)、调拨时应及时移交使用、检验、修理改造、事故等档案资料。

6、压力容器(管道、气瓶)的使用与维护管理

6.1生产部必须逐台建立全公司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阀技术档案;车间建立本车间的压力容器(管道、气瓶)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压力容器(气瓶)登记表、使用证、制造安装相关资料、修理改造、检修检测、安全装置校验记录及压力管道空视图、安装管理系统等。

6.2市场部应建立气瓶台账,设专人负责产品气瓶的周转管理工作,负责收取气瓶使用押金、气瓶检验费、清洗费、损坏赔偿金的开票和催款,做好气瓶附件的管理、气瓶的周转返回工作,督促客户和承运单位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督》中有关“运输、储存和使用”方面的条款规定。

6.3压力容器(管道、气瓶)使用前,必须根据其技术特性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规程内容至少包括操作工艺指标、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巡回检查的要求和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与防范处理对策。

6.4压力容器(气瓶)操作(或充装、检验)人员必须掌握岗位操作法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经主管部门特殊工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6.5落实压力容器、管道的日常维护保养责任,加强巡回检查。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防容器超温、超压运行。

6.6气瓶充装前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气瓶检查,确认为合格气瓶后方可充装。否则须经抽空清洗或检验,合格后方可充装。

6.7发生以下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员工有权采取紧急措施停止特种设备(压力容器、管道、行车)运行或气体充装:

6.7.1 工作压力或温度超过允许值,采取措施仍不能恢复正常时;

6.7.2 主要承压元件或根部阀产生裂纹、变形、泄漏危及安全运行时;

6.7.3 岗位发生火灾或相邻设备发生事故已威胁到安全运行时; 6.7.4 发生安全操作规程中不允许继续运行的其它情况。6.8严禁将压力容器和管道用作起重作业的锚点、电焊零线。

7、压力容器(管道、气瓶、行车)的检验与维修管理 7.1生产部每年11月15日前负责编制下压力容器的检验计划,经设备副总经理批准后报衢州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并负责组织实施。

7.2压力容器必须按照相应的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定期进行检验,在使用过程中有严重损伤或腐蚀的应提前检验。

7.3在进行设备大、中修和系统停车检修时,必须落实并完成相关压力容器的检验检修工作。

7.4压力容器的改造、缺陷返修方案与压力容器的降级、报废,实行分级审批的办法:

7.4.1、I、II类压力容器的检修方案由车间机械员提出,车间分管主任批准后实施,报生产部备案;III类压力容器的检修方案由车间机械员提出,车间分管主任审查后,经生产部审核、设备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7.4.2、压力容器的改造与压力容器的降级、报废办理设备变动手续。

7.5车间根据气瓶周转情况,检验本公司到期瓶,并做好台账记录,每年12月底上报生产部:

7.5.1气瓶检验数量; 7.5.2、全年气瓶附件使用量; 7.5.3、全年气瓶防腐情况; 7.5.4、全年气瓶周转情况;

7.6压力容器(管道、气瓶)发生事故按设备事故管理制度执行。

8、压力容器(管道、气瓶)的安全附件管理

8.1安全阀(爆破片)的排放能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泄放量。选型和配置必须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督规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规格型号或拆除。确需变动的,必须进行校验或提出申请,并报设备副总经理批准。

8.2安全阀与容器之间及安全阀后装设截止阀的,运行期间必须处于全开位置并加铅封。如需动用该阀,应经车间分管主任审核后,指派专人操作,并做好操作台账记录。

8.3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其开启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05-1.1倍,其所用压力表的精度不低于1级,并作好铅封和台账记录。保管好安全阀校验报告并及时登记记录,存档保存至年底汇总,交生产部存档。

8.4爆破片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对已腐蚀或超压未爆的爆破片应及时更换。8.5压力表的精度等级,I类容器不低于2.5级,II、III类容器不低于1.5级;其量程应为量高工作压力的1.5-3.0倍;其大小和位置要便于观察。压力表按定检要求定期检验,并应有铅封和有效标签。

8.6液位计的承压部件在安装前必须进行1.5倍工作压力的水压强度试验,对用于易燃、毒性为极度、高度危害介质上的液位计应尽可能改用自动液位计。

9、起重机械(行车、电梯)的管理

9.1各种不同规格型号的起重机械都要按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装设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

9.2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并执行起重机械的操作维护、检修检验和交接班等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在起重机械的明显位置应设置金属标牌,标明名称、型号、额定起重能力等内容。

9.3起重机械安装或购置后必须进行质量验收,生产部将起重机械的相关资料逐级上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取得起重机械使用证后,方可投入试车、生产使用。

9.4使用单位负责其分管的起重机械登记建档,并负责日常维护管理等。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操作法和安全操作规程,对所使用的起重面机械必须做到“四懂三会”(懂性能、懂结构、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并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殊工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操作。

9.5起重机械的工作地点要有足够照明和吊运通道,并应与附近设备、建筑物和电气线路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9.6生产部负责对起重机械逐台进行登记和建立设备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图纸等原始技术资料,以及历次技术检验报告、大(中)修理记录、改变原设计性能及事故记录等。生产部按《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要求,编制起重机械检验计划并组织实施。

9.7起重机械的大、中修计划列入设备检修计划,由生产部委外实施,检修单位必须持有起重专业安装、检修许可证,检修完毕由生产部、使用单位共同验收。

9.8如需对起重机械进行重大改造或改变原设计性能时,必须根据《起重机械设计规范》由生产部提出改造方案、委托设计图纸、计算书和质量保证措施,经设备副总经理审核、批准,并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后,方可投入改造。

9.9应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检查和检验,检查和检验的周期与内容按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

十一、用户信息反馈制度

1、市场部营销人员在进行我公司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应对用户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情况,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2、用户反馈的内容:

1)、对本公司产品质量的反馈;

2)、对本公司生产及销售工作建设性意见的反馈;

3)、对其它相关工作的反馈。

3、用户可利用电话、口头或书面等方式反馈信息。

4、市场部应及时对用户反馈信息进行登记,对用户提出的质量疑问或投诉,应与相关部门协商妥善解决,并认真填写《客户意见处理表》。

十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制度

1、为增强全体员工的应急意识和特殊情况下的应对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3、应急演练时间安排在每年五月份安全生产月期间进行。

4、应急演练由公司安全部门负责落实。

5、演练结束后,应当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十三、用户宣传教育及服务制度

1、充装站必须向用户宣传安全使用知识和危险性警示要求。

2、协助解决用户在使用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3、向用户提供气瓶,并对气瓶的安全全面负责。

4、配合气瓶安全事故的调查。

十四、气瓶固定充装制度

1、根据国家新《瓶则》规定认真执行固定充装制度,不得充装其它单位和个人的气瓶。

2、积极主动和客户签定固定充装协议,做好优质服务。

第三篇:充装安全管理制度.1

充装安全管理制度

一、充装间内外严禁烟火,禁止携带任何火种,禁止穿带钉的鞋和化纤衣服进入充装间。

二、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因工作需要进入充装间时,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外来参观人员由专人陪同。

三、充装人员必须经过安全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并持上岗证,未经考试或考试不合格不得独立操作。

四、操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着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准赤手赤膊或穿拖鞋,穿裙子操作。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准随意离岗,因故必须离开时,应经负责人同意,并妥善处理好现场方可离开。

五、充装人员必须严格控制充装量,充装前对充装称要进行校对,充装时要集中精力,严防走称。不准一人操作两台称。

六、钢瓶充装前要严格检查,有下列情况不予充装:

1、未经检瓶员检查并没有认可手续的钢瓶。

2、非国家定点厂生产及超期未检验的钢瓶。

3、新瓶或检验后未抽真空或未用氮气置换的钢瓶。

4、附件不齐全的钢瓶。

5、有明显火烤、水烫痕迹的钢瓶。

6、表面有严重腐蚀凹坑;机械损伤,划痕变形,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鉴定的钢瓶。

7、角阀松动或角阀压盖松动的钢瓶。

8、皮重不清楚的钢瓶。

9、装配有异型角阀的钢瓶。

10、残液超过规定量而未倒残的钢瓶。

七、钢瓶充装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止充装:

1、瓶体懑懑泄漏的。

2、充装过程发生变形的。

3、角阀、阀杆、阀根漏气的。

4、衡器发生故障。

5、角阀和充装压力影响充装的。

6、充装压力实变、充装设施漏气的。

7、其它称位发生严重跑、冒、滴、漏。

8、充装时发现钢瓶内有异响。

9、管路阀门发生漏气的。

八、充装间保持通风良好的,当浓度超过规定值时应停止充装,查明原因并及时排除。

九、加强设备保养,杜绝跑、冒、滴、漏。

十、严禁扔、摔、砸、滚钢瓶,严禁用铁器敲打钢瓶,防止产生火花。

十一、下班时必须关闭液化气总阀,清除易燃物及杂物。

十二、发现的不安全隐患或故障,要及时清除,如无法解决时应做好记录并向站长汇报。

十三、严禁向大气排放液化石油气。

十四、本制度由安全员监督执行并做记录。

第四篇:充装操作规程

第二节液化气体罐车充装操作规程

1.目的为了安全、正确地对液体罐车进行置换、充装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对低压液化气体罐车的充装工作。

2.充装前必须检查下列事项:

2.1 汽车罐车的使用单位是否按规定办理汽车罐车使用证。

2.2 汽车驾驶是否具有机动驾驶执照和汽车罐车准驾证。

2.3 汽车罐车押运员是否具有押运员证。

2.4 汽车罐车是否具有危险品准运证。

2.5 汽车罐车是否在检验期内。

2.6汽车罐车的液面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在不同温度下,介质密度、压力、体积对照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

2.7 汽车运行情况是否良好,并检查其记录。

2.8 汽车罐车装卸是否出现过异常,并检查其记录。

检查合格后,按《介质分析和余压检测操作规程》检查罐内余压符合要求并通知化验人员对罐车余气成分取样分析,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充装。

3.充装前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充装

3.1 汽车罐车使用证或准运证已超过有效期。

3.2 汽车罐车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

3.3 汽车罐车漆色或标志不符合有关规定。

3.4 罐车未携带防护用具、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备品、备件。

3.5 随车必带的文件和资料不符合有关规定或与实物不符。

3.6 首次投入使用或检修后首次使用的汽车罐车,不能提供置换合格分析报告单或证明文件的。

3.7 罐车内余气成分分析不合格者。

3.8 罐车罐体(筒体、封头、人孔盖、凸缘、螺栓)或安全附件(爆破片装置、紧急切断装置、导静电装置、安全阀、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阀门

等有任何异常。

3.9 充装站内压力表超过检验期的。

4.充装作业操作规程

4.1 罐车充装必须具有充装资格的专业人员进行;

4.2引导罐车对准装卸台位置进入充装站后,按指定位置停车,用手闸制动,关闭发动机;有滑动可能时,应加防滑固定块。

4.3 作业现场严禁烟火、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4.4 作业前应接好静电接地线;

4.5 管道、管接头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充装管道和放空管道无堵塞;

4.6 罐车充装时,操作人员、司机、押运员不得离开现场;在正常充装过程中,不得随意起动车辆;

4.7 新制造槽车或检修后首次充装槽车,必须置换处理,严禁直接充装;

4.8 充装过程中,检查罐体、附件有无泄漏;

4.9 罐车充装量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充装量,充装时必须地磅、液面计、流量计或其他计量装置进行计量,严禁过量充装;

4.10 充装过程中严禁对罐体进行加热。

5.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1 超压

任何时候的操作必须杜绝超压发生。罐车、贮槽无论在充装中或充装后超压,将可能引起极其严重的后果。在安全阀、爆破片失效的情况下,超压将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压力表、安全阀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校验。日常操作中应注意检查压力表、安全阀、爆破片是否完好,同时,应确保安全阀、爆破片、压力排放阀不被冰堵而导致失效。

5.2 过充装

原则上罐车、贮槽的充装以液位计或测满阀有轻微液体溢出为准,禁止出现过充装,严重的过充装将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

5.3 泄漏和正确排放

低温液体泄漏将可能导致人员受伤和火灾的发生,必须禁止。应保证放空口、安全阀、爆破片等压力排放装置的正确安装,操作上应确保自己和他人不处

在排放口的正对位置。罐车中残留液体必须经过指定的专门汽化器排放,不允许乱排乱放。

6.防爆工具

必须使用防爆工具和必要的防爆标准设施,罐车接头等的敲打必须使用木锤或橡胶锤等不发生火花的物体敲击。

7.现场清洁

罐车充装和置换现场必须保持清洁,禁止有油污等易燃物。槽车应保持完好清洁,禁止漏油、有油污和故障槽车到现场充装液体。

8.启动或维修罐车在置换、充装过程中禁止点火启动或从事一切维修工作。

9.错装充装罐车前应确认槽车中原有介质是否与将充装的介质符合,罐车车牌号是否与需充装槽车吻合,禁止错装。

10.警示标志执行充装和置换工作的槽车、现场必须悬挂相应的警示标志。

11.精心操作

任何慌乱和无序的操作都是严重的安全隐患。任何情况下,槽车置换、充装、检验人员必须保证操作的稳定、有序和可靠,杜绝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12.操作中的其他注意事项

1)防护用品应配戴整齐。

2)操作时,工具和手套禁止油脂污染,必须使用防爆工具。

3)罐车内的残留液体指定在生产现场废液排放处排放。排放时周围设防护栏,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人、车应处在上风向。排放液氧时,必须关闭汽车发动机;液氧波及区内严禁明火。

4)在充装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罐车情况,视情况选择随时在现场或定时巡视。

5)若发现低温液体罐车不具备运输资质,应拒绝充装,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汇报。

13.低温液体充装的防护和救护

为减少和避免低温液体充装事故,必须搞好劳动防护。一旦发生人员触电、休克、窒息、冻伤等事故,必须进行就地救护,同时按有关程序进行汇报处理。

第五篇: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站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

为了保证安全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充装站职工有章可循,特制订本规定。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站,每一个职工都应严格遵守。3 基本规定

3.1 安全生产要求规定

(1)充装站实行安全经营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

(2)充装站所储存的气体属易燃易爆物质,所用的装置亦属防火防爆,因此为杜绝火灾的发生,规定任何人进入站区不得携带烟火、手机等易燃爆隐患物品。

(3)有火灾爆炸的危险场所不得采用普通电灯照明,应采用防爆电器,不得进行焊割作业,进入现场的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的排气管上应加装阻火器。

(4)充装车间设备、管道及构件要设置静电接地装置,且在设备检修后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

(5)经营中的装置、设备及厂房的防雷设施,应在雷雨季节及每年至少定期检测一次。

(6)充装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及导电鞋,严禁穿戴化纤织物及带钉子的鞋进入作业岗位,有爆炸危害的场所应设置易于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

(7)充装站的消防器材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检验,及时修理更换,保持完整可靠,严禁随意挪用。(8)每一名进入充装站的新职工均应安全教育,且须考试合格后方可工作。

(9)进入充装工作的人员要熟练掌握岗位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经营规定,杜绝事故隐患。

(10)站长、技术负责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至少每月一次。(11)设备的检修,需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须动火时,要办理动火证。

(12)负责运输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槽车运输、储存安全规定。(13)特殊工种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14)充装站定期组织安全经营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全体职员的安全意识。

(15)建立健全安全例会制度。(16)严格遵守用电管理制度。3.2安全教育规定

3.2.1新规程、新设备推广及改造后的安全教育。3.2.2特殊工种安全教育内容

特殊工种应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考试并取得相关“特种设备操作证”之后,方可从事工作。

对特殊工种有关部门应定期组织进行专业的教育及其定期复核工作。

对新规程、新设备在经营前,要制定新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为接受事故的经验和教训,对避免事故或发生事故的现场,可组织有关人员,召开现场会议,共同接受教育,防止事故发生,在安全管理方面,也可利用典型进行现场教育。

3.2.3日常安全教育的内容

3.2.3.1每月要对全体职工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

3.2.3.2职工在进行充装时,应接受新岗位的安全操作及注意事项等教育,且需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3.2.4安全教育的考核

3.2.4.1充装站三个月要组织一次对职工安全教育的安全技术考核,考核工作由安全员(设备员)组织。

3.3安全检查规定 3.3.1安全检查的种类 3.3.1.1一般安全检查 3.3.1.2专业安全检查 3.3.1.3季节安全检查 3.3.1.4节日安全检查 3.3.2安全检查的内容

3.3.2.1安全机构、安全经营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 的要求及本站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安全活动开展情况。3.3.2.2充装站的建筑物、经营及操作、设备及装置、气体储运、安全及消防以及气站其他装备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3.2.3对压力容器、电器设备、厂房建筑、运输车辆等的专业检查。

3.3.2.4季节性的防暑降温、防冻保温、防雨防洪、防雷电及防风工作情况。3.3.2.5节日前后要组织安全检查,对库房的安全,安全管理防火、防爆、防盗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3.3.3安全检查的时间和组织

3.3.3.1充装站的安全检查安全管理部至少每月检查一次。3.3.3.2专业性安全检查结合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3.3.3.3季节性安全检查应根据本地区地理、气候特点、进行季节预防性检查。

3.3.3.4安全检查应有文字记录,并存档保存。3.3.4整改

3.3.4.1对查出的每条事故隐患,要认真分析研究,落实整改,要求做到 “五定”(即:定项目、定措施、定时间、定负责人、定检查人),以求尽快消除隐患,保证安全经营。

3.3.4.2对所有事故隐患,必须抓紧整改,不得拖延,更不得互相推诿,对一时不能

解决的问题,除做好临时防护措施外,还要制定计划,分期整改,对已做“五定”的整改项目,如无故拖延并因此而发生事故时,则应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3.3.4.3对重大隐患项目,运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方法,由安全员填写,经

站长签发后,交有关部门负责人签收并负责处理。

3.3.4.4由安全管理部将充装站各月份查出的事故隐患整改情况逐项记录。

3.4安全检修规定 3.4.1检修前的准备 3.4.1.1检修方案

检修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检修计划,做到项目齐全,责任明确,安全措施具体,对易燃易爆危险性大的岗位、设备还应单独编制详细的清洗、置换和防护措施,以确保检修中的安全。

凡有两人以上参加的检修项目,必须指定其中一人负责安全,并将各检修项目安全负责人,监护人情况详细填报检修方案。

检修前,要组织检修人员对检修工具、设备进行详细检查,保证安全良好,并办理好《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

检修单位负责人要认真组织编制和审查检修方案,要对检修中的安全负责,并对检修人员交好任务,交好安全措施。

3.4.1.2清洗、置换

凡检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质的设备均要由设备所属部门进行彻底的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

设备的清洗、置换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易燃易爆物质必须采用惰性气体置换。

清洗置换的设备,必须进行分析检验,取样要有代表性,确保清洗置换的可靠性。

检修作业时,设备、管路上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应设立监护人的必须设立。

3.4.2检修过程安全规定 3.4.2.1一般规定

对易燃易爆物质管道,必须切断物料入口阀门,如检修设备管道与运行中设备管道连通时,中间必须加盲板。凡是机电传动设备检修,必须切断电源,并要悬挂“禁止合闸”的警告牌。

凡贮罐、设备管道检修,要在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上挂设“禁止启动”的警告牌。

凡从事有毒有害系统检修和事故抢修,要备好防护器具,以备应急之用。

检修照明用灯采用电压不超过12伏的防爆灯具,且电动工具要可靠接地。

3.4.2.2焊接作业安全规定

焊接动火,必须办理《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且必须有效。焊接动火,监火人由检修设备所属部门指派,危险性较大的动火还要由安全员监护。

动火现场的易燃物品应清除干净,并备有足够的灭火器材。气瓶不得靠近热源,不得接触油脂和在日光下曝晒。

电焊工要严格执行电气安全规程,所使用的焊接工具、设备要符合安全标准。

焊接作业中,要配带好个人防护用具,在有毒气体部门检修作业应备好防毒面具和口罩。

3.4.2.3罐内作业安全规定 进入罐内作业必须经安全员同意。

罐内作业中可视具体条件,采取通风措施,对通风不良以及容积较小的设备,作业人员应采取间歇作业,不得强行连续作业。

对于在危险性较大的罐内作业时,应及时报告安全员,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进罐前处理与检查:

(1)必须切断电源,拔下铅丝悬挂“禁止合闸”警告牌。(2)切断或拆开与罐体相连的所有管线,拆开所有人孔盖,若采用切断物料管线时,必须在阀门上悬挂“严禁开闸/检修”的警告牌。

(3)凡进入盛装过或易产生易燃易爆、剧毒、窒息性气体的罐、釜前,应进行气体分析,符合安全要求方准进罐,如遇紧急情况时,必须佩带适应的防护用品。

(4)罐内温度应降至35℃以下。

(5)进罐照明灯具应采用12伏防爆灯具,其导线,护罩绝缘必须良好,牢固。

(6)检查罐内通风状况是否良好,必要时应采取通风换气措施。(7)进罐作业必须由熟悉本岗位经营情况的人担任监护人,一般监护人不少于两人,监护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擅自离岗或调干其它工作。

(8)罐内作业要按设备深度设安全梯及台架,必要时应配备救护绳索或安全带,以保证应急撤离。

(9)罐内作业时,严禁内外投掷工具、材料等。

(10)需进入罐内清理有毒、有腐蚀性残留物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必要时应准备好急救用品。

(11)凡需进入盛装过或易产生易燃易爆物料的罐内动火时,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证,电焊工应严格遵守电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并且在离开时,焊接用具全部拿至罐外。

(12)罐内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共同检查罐内外确认无疑,监护人在罐内作业证上签字后,交回办公室存档。

3.4.2.4电气安全规定

电气检修,要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执行。凡电气检修,必须执行电气检修工作票制。

凡是导电设备,线路工作必须停电作业,并在电源开关柄上挂有“有人作业,禁止合闸”的标志牌,不准任意送电。

在停电线路工作地段装接地线时,必须放电、验电,验明线路确认无电方可装接,并应在工作地段两端挂接地线,凡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也要挂接地线。

凡工作所需装设临时线时,须办理临时线工作票,所架设的临时线距地面不小于2.5m,跨越道路不小于6m。

禁止带电检修作业,必须带电检修时,应经安全部批准,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由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担任。

电工在登高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防止电杆折断和滑梯事故。

3.4.3竣工与验收

3.4.3.1检修单位在检修完毕后,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4.3.2对检修中有改变的设备工艺,要向充装间交待清楚,以使充装工心中有数。

3.4.3.3对设备、容器内的检修工作,必须详细检查容器内是否有遗忘工具或其它杂物。

3.4.3.4由于检修需要而架设的临时线,临时灯具以及检修过程中所加设的盲板或其它辅助设施均由检修单位拆除干净。

3.4.3.5系统检修竣工后,充装部门与检修部门双方要执行交接验收手续,双方负责人应当场检查检修设备的质量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系统联运试车,双方确认符合安全检修质量要求后,应在检修验收单上签字,方可交付充装使用。

3.5安全例会规定3.5.1为了加强安全管理,把安全经营方针彻底落实,充装站规定在每月一次的工作总结会议上要同时总结本月安全经营情况,布置充装站下月安全经营和管理工作。

3.5.2负责人应定期召开会议,并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及时总结经营中的安全情况,布置下阶段经营及安全工作。

3.6消防器材管理维修规定

3.6.1消防器材放置在通风、干燥而且取拿方便的地方。3.6.2消防器材,保持干净、整齐,防锈蚀,不得曝晒、雨淋,做好冬季防冻措施。

3.6.3消防器材定期检查,过期要及时更换。

3.6.4消防器材的管理由安全员负责,车间、仓库等消防器材应定点、定人管理。

3.6.5消防器材无警不动。3.7安全用电管理规定

3.7.1安装和维修电器设备、线路必须由电工按《电工技术规范》进行,严禁非电工人员乱拉乱接。

3.7.2仓库的电器和线路必须按国家《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进行安装。

3.7.3车间、仓库消防重点部位,严禁私设使用电器。3.7.4严禁使用不符合规格的保险装置,电器设备线路不超负荷运行。

3.7.5架空高压电力线不准通过建筑物、易燃易爆物品、堆垛上空。

3.7.6电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时不得擅离岗位,并对设备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电工修理,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做到人走电断。

3.7.7对气站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应检查维修,同时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绝缘摇测,发现短路和绝缘不良应及时维修。

3.7.8易燃易爆部门,仓库的电器设备线路必须符合防爆要求。3.7.9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组织扑救。3.8易燃易爆岗位安全管理规定

3.8.1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岗位设置要求。

3.8.1.1气站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与周围建筑物应留有足够的间隔,安全通道要保持畅通无阻。

3.8.1.2加强通风,使其不致达到燃爆浓度。3.8.1.3严禁烟火,杜绝可能产生火花的一切因素。3.8.1.4所有电气设备和电气照明装置,都应采用防爆型的设备装置。

3.8.1.5避雷、静电接地线和各种电机接地线,必须完整无损。3.8.1.6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经常检查保持好用。3.8.2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岗位的规定

3.8.2.1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设备容器、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要经常检查,保持灵敏,准确好用。3.8.2.2电闸和电源插座盖,要完好无损。

3.8.2.3不准用铁器敲打起盖,不能碰撞、拖拉,严禁穿钉鞋、化纤衣服进入操作现场。

3.8.2.4所用管路、阀门不得泄漏,所有法兰连接处必须有静电过桥。

3.8.3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管理规定

3.8.3.1易燃易爆物品要储存在专门仓库、地点,不得与其它物品混合储存。

3.8.3.2要分类,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及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应隔离储存。

3.8.3.3容易发生燃烧爆炸的物品,不得在潮湿地方存放,受阳光照射易挥发、易燃物品,不得露天或在高温地方存放,必要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3.8.3.4容器、包装物要完整无损,否则应立即处理。3.8.3.5机动车辆无阻火器严禁进入。

3.8.3.6库房内不得设置电闸开关,不得安装日光灯。3.8.4搬运易燃易爆物品的规定

3.8.4.1装运前必须严格检查,杜绝跑、冒、滴、漏现象。3.8.4.2要轻装、轻卸,严禁震动撞击、重压倾倒和摩擦。3.8.4.3装运工具在装运中不准用明火修理或用明火照明,途中停留,必须有人看守,并不得停留在气站仓库附近及人口稠密的地方。

3.8.4.4不熟悉易燃易爆物品的性质和安全操作方法的人员,不得从事搬运工作。3.9动火管理规定 3.9.1固定动火区的划定: 3.9.1.1应由充装部门,根据所在部门的火灾危险情况,经站长批准方可确定。

3.9.1.2经批准的固定动火区内允许各类明火作业,不需要办理动火许可证。

3.9.1.3固定动火区与禁火区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m,如果个别动火场所的安全距离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或设置在室内。

3.9.1.4批准后的固定动火区要有明显标志,固定动火区不得储存可燃性物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

3.9.1.5气站内内除固定的动火区及二级动火以外,凡属储存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助燃气体,氧化剂及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场所,及其设备、容器、管道、气站周围10m范围内均属于禁火区。

3.9.2动火许可证的办理范围: 3.9.2.1因经营或维修工作的需要在禁火区内动火时,必须办理《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

3.9.2.2《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由安全员填写报HSE管理部审批。

3.9.2.3充装负责人应对本部门安全动火的安全措施负责,在办理动火许可证前,应对动火的设备、容器、管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3.9.2.4安全员对动火负责,在审批动火证时,必须确切了解动火场所周围的实际情况,严肃认真地进行审批,严禁不负责任的做法。

3.9.2.5动火许可证只能在批准的时间范围内使用,每次审批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0天,如动火期满工程未完,必须重新办理,严禁一证复用,一证多用,以工种代姓名,以言代证。

3.9.2.6申请动火部门要根据《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提出的要求,认真落实动火前的各项安全措施,动火执行人对没按规定办理《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或安全措施不落实时有权拒绝动火。

3.10事故管理规定 3.10.1伤亡事故管理规定 3.10.1.1定义

凡职工为了工作而发生的人身事故或虽不在工作岗位上,由于气站设备或劳动条件不良而引起的职工伤亡均属因工伤亡事故。

3.10.1.2伤亡事故的分类

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事故。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事故。

多人事故,指一次事故同时负伤或伤亡三人及三人以上的事故,不论他的伤亡程度如何。

死亡事故,指同时死亡二人以下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发生符合劳动部发布的《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其中一条的负伤事故均为重伤事故。

轻伤事故,指职工因发生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满一人或一个以上工作日的不够重伤的负伤事故,均为轻伤事故。

微伤事故,指发生负伤事故,而不够影响继续工作,一般可视为微伤事故。3.10.1.3伤亡事故的报告程序

职工发生负伤事故时,负伤人员或最先发现的人应立即报告岗位负责人,岗位负责人必须立即报告安全责任人,并在一日内将负伤者情况及事故的经过,填写《职工伤亡事故报告书》。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多人事故,重伤事故或者死亡事故时,站长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快速报告主管部门。

凡职工因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满一个工作日或超过一个工作日的一切事故,办公室必须在事故发生后一周内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报站长。

安全责任人应定期按规定向上级呈报事故统计表,并做好存档工作。

充装站要建立职工伤亡事故管理台帐,切实加强对伤亡事故的统计管理工作。

3.10.1.4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充装站发生轻、重伤事故,应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由安全责任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并按规定填写报告书,必要时可召开现场会或座谈会,广泛教育其他职工。(微伤事故不作统计上报)。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死亡事故时,应由劳动部门、公、检、法、保险组成联合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的原因拟定改进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上报主管局及有关部门,特种设备发生严重以上事故必须立即报当地技术监督行政部。

凡因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而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后果严重的要追究领导者的责任,并严肃处理。

无论事故大小,各部门都应严肃对待严格管理,对故意隐瞒伤亡事故不报的部门,要追究领导责任。

3.10.2破坏、火灾和爆炸事故 3.10.2.1定义

凡有一定政治背景,有意造成各种事故和无政治背景,但因某种原因而有意制造的各种事故,均为破坏事故。

凡是原料、易燃易爆厂房设备、管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直接损失一万元以上者,或引进人身重大伤亡者,均为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凡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损失200元以下者为火警事故。凡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损失不足一万元和200元以上者为一般火灾爆炸事故。

3.10.2.2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发生火警在岗人员立即打“119”报警,同时积极扑救,在萌芽之中将火灾扑灭。

发生一般火灾和重大火灾,由当地的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组织调查,上一级公司消防监督机构组织实施。

特大火灾,由当地的公安消防机构或上级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组织调查,并邀请当地人民检察院和监察、劳动、工会、保险等部门参加。

火灾扑灭后,要保护好现场,对现场进行勘查,不经公安消防部门同意,不得破坏现场恢复生产。

对所有被访问的现场人员,必须认真地如实回答消防部门的提问,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掩埋真象,互相窜供。对查明的事故原因,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火灾发生的原因,要采取具体的防火措施,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故。

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在查清火灾原因和确定责任后,应当写出调查报告,并向起火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填写《火灾事故书》。

3.11充装安全管理规定

3.11.1必须严格遵守岗位作业指导书和设备操作规程,工作时间严禁穿带钉子的鞋、拖鞋、短裤进入充装区。

3.11.2烟与火种或非防爆通讯器材等严禁带入充装区。3.11.3压力容器、管道严禁带压动火或维修,动火时必须有《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

3.11.4在进行液化石油气操作者使用的工具必须去油,且操作者的手和衣服,必须保持清洁、无油垢。

3.11.5液氨必须用专用仪表。

3.11.6液化石油气贮罐及槽车严禁超压。

3.11.7充装过程中严禁超压、超量充装,必须按各种气体国标规定的充装压力充装量进行充装。

3.11.8防止液化石油气溅及身体,操作中卸金属软管时,先将接头松动一下,待管中残存的液体汽化完,卸下接头,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戴劳保用品。

3.11.9要及时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液位计,必须灵敏有效。3.11.10充装过程中严禁紧固螺丝、敲打设备及管路。3.11.11严禁对超期或低压钢瓶进行充装。

3.11.12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消防器材、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经常检查消防器材及安全设备是否正常。

下载小型乙炔充装厂各项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型乙炔充装厂各项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气瓶充装管理制度[推荐5篇]

    一,气瓶填充后岗位责任制 一,总经理 1,工作职责: (1)全面负责公司的行政管理,生产和管理工作,公司全面负责生产安全。 (2)落实有关国家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和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

    气瓶充装管理制度(5篇可选)

    一、气瓶充装岗位责任制一、总经理1、岗位职责:(1)全面负责公司行政管理,生产经营工作,对公司的安全生产负全责。(2)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

    气瓶禁止充装管理制度

    气瓶禁止充装管理制度1、 不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 2、 将要充装的气体与气瓶制造钢印标记中充装气体名称或化学分 子式不一致的; 3、 警示标签上印有的瓶装气......

    乙炔厂5月份工作总结(范文)

    乙炔厂5月份工作总结 2012年5月,乙炔厂认真贯彻落实公司二季度工作会议精神和公司调度会具体要求,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强化生产现场管理、严抓工艺指标控制、确保生产系统安......

    液氨充装安全管理制度(共五则范文)

    江苏双多化工有限公司液氨充装安全管理制度 1、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本制度。 2、与本制度相关的文件、制度主要有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公司......

    永久气体充装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建立以法人代表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组织保障体系。 2、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规章制度。 3、制定安全管理规划和年度......

    灭火器充装协议书

    灭火器充装维修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对甲方建筑物金科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枫景颐庭小区内可移动消防设施(灭火器)进行充装维修,为明确甲方与乙方的权利和......

    灭火器充装申请

    联络单 至消防队: 目前各机柜间存放的灭火器总数为42只。其中临界充装的有14只,失效1只.。此批灭火器充装日期是2013年8月,有效期三年。现急需把临界期和失效的灭火器进行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