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冰雪奇缘》影评观后感
《冰雪奇缘》影评观后感
珍爱人生
一直听说《冰雪奇缘》非常不错,怀着期待的心情,昨晚观看了这部迪士尼动画片。
看完了这部动画片,确实有很多地方让我感到深思,不管是它绚丽的动画效果还是感人的魅力音乐,一切的一切都感觉如此完美,其中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是真爱,如果珍惜这份爱。
珍惜友爱
在这部动画片里面,爱情和亲情充满了整部片子。但给我的第一次感动的确是Kristoff和Sven的不离不弃。不论环境多么的险恶,不管面对多少艰 险,他们才是真正的不离不弃。在Kristoff迷茫的时候,Sven给他信心和鼓励;当Kristoff只剩下一根萝卜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与Sven 一起分享;当面临冰雪的威胁的时候,Sven把生的机会留给了Kristoff。虽然Sven只是一头鹿,但在我看来,完全是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可以信任 的人,一个可以共度难关的人。
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常常在挥霍,挥霍我们的友情。当夜深的时候,你还会想念那个帮助你完成作业的小学 同桌如今在做什么?当我们被忙碌的工作缠的心烦意乱的时候,陪你走过风雨的玩伴你是否还有联系?当我们被大城市的花花世界吸引的应接不暇的时候,你身边的 朋友是不是换了一茬又一茬。
学着去珍惜吧,再坚定的友情,如果不去细细灌溉,如果不去培养,那也会枯萎;珍惜那些在你身边对你不离不弃的人吧,不要让自己的粗心使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少;珍惜那些不管多难都义无反顾支持你的人吧,不要让自己的冷漠让自己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冰冻。
珍惜并不困难,多一点的问候,多一点的交流,我们的友爱就会更加深厚;多一丝宽容,少一丝丝责备,我们的友爱会变得更加和谐; 多一份奉献,少一分索取,我们的友爱会变得更加温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责任之心责己,用恕己之心恕人。学习习近平等待人,我们的友爱将会根深蒂固。
传承亲爱
一边是自己的生命,一边是自己心爱的姐姐的安危。Anna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自己的姐姐,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姐姐的安全。当她变成冰雕的时候,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亲情的力量是如此的伟大,可以在关键的时刻将生留给别人,将希望留给对方。
还记得08年大地震的时候那感人的短信么:“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母亲用最后的力气,为他的孩子撑起生命的天空;还记得感动中 国的田世国么,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 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还记得那部让我们落泪的微电影《父亲》么,不管自己有多么的老迈,不管自己有多么的神志不清,他永远都希望是孩子的那座山。
但是我渐渐的发现,我们的亲情越来越淡。回忆我们的生活,每一年能够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屈指可数,即使拥有寒假和暑假,我们总是有着各种不在家的理由。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聚餐、男女朋友的你侬我侬,走亲访友的必不可少等等,即使在家里,每每与父母交流的过程中总是感到无话可谈,总是被“我长大了”的观念束 缚着,总是觉得父母不能了解自己,从不能去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
去珍惜这份亲情吧,或者是父母,或者是兄弟姊妹,他们永远是你的最坚强的壁垒和港湾。亲口对你的亲人说声“我爱你”,亲手为你的亲人做顿饭,亲自为你的亲人做份礼物等等,最细节爱才是最感人至深的爱。我们在平凡中寻求感动,最后传承着这份亲爱。
甄别情爱
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渴望真挚的爱情。Anna在经历了一见钟情之后,在现实面前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爱情,在患难面前找到了真情。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完美的爱情,你我都不例外。爱情,对于20多岁的学生来说,懵懂而又憧憬,但又有许许多多的人,在这个年纪的爱情里面受尽折磨。或者迷失了方向,或者丧失了信心,又或者因此偏离了自己的轨道,当回头在看时,发现那仅仅只能是回头一笑。
对于爱情,不敢说自己是专家,仅仅分享自己的心得:
冲动真的是魔鬼。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不是不相信一见钟情,不是不相信心有灵犀一点通。当第一次的见面不一定能够了解那个平时的他(她)。也不能确定当时的感觉是不是自己的一时冲动,两个人相似的习惯不见得是以后默契培养的基础,相互的观察和磨合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真情能够经得起检验。感情不一定非要在大灾大难面前才能得到检验,但琐碎的生活可以鉴别什么是激情,什么是真情。刚开始的爱情可能是充满着甜言蜜语,充满着山盟海誓,但却有无数对爱情败在了平淡的生活当中,在平淡的生活中坚持平凡的浪漫,才能真正的实现海枯石烂。
在我的信念中,爱是一种奉献,是不求回报的。不管是友爱、亲爱还是情爱。这些爱充满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当我们秉承着爱人的同时不 求回报,那我们付出的时候不会觉得冤枉;当我们接受他人的爱的时候,学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相信在这两股信念的指引下,我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美好。
第二篇:冰雪奇缘影评
《冰雪奇缘》影评
——震惊世界的电影
冰雪奇缘,一个使人震惊的影片!它有精美的3D效果,有魅力十足的歌曲——let it go,有感人而富有道理的故事......影片中围绕这“魔法”“爱”来讲述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影片第一个镜头就让人有意外的感觉——从冰面下方向上仰望,等待运冰工人破冰的那一刻——这个镜头实际奠定了整部作品超凡脱俗的基调。随着运冰人铲破了坚冰,观众也仿佛瞬间进入了这个北欧世界。
当艾尔莎出走来到雪山之巅的时候,她所演唱的那曲《LET IT GO》是影片最高光的时刻。忍受了多年的孤独,艾尔莎在这一刻抛弃了她所有的烦恼与顾虑,解除了一切身心束缚,当一座冰雪城堡随着音乐的旋律奇迹般搭建起来之时,我们似乎也都把自己心中那些来自生活中种种的压抑与不快给抛开了。Let it go,让它们去吧!Let it go, let it go随心而行!
七年级四班
第三篇:冰雪奇缘影评
《冰雪奇缘》影评
信息与计算科学131班李曾喆学号:28
这是一部今年才上映的贺岁档电影,这仍是一部有迪士尼标志性特色的百老汇风格的动画片。在100多分钟的电影中共收录了9首歌,有独唱的小调《IN SUMMER》,有对唱的情歌《LOVE IS AN OPEN DOOR》,更有《LET IT GO》这样入围奥斯卡奖的豪迈而抒情的歌曲。百老汇风格的动画不是迪士尼的专利,但毫无疑问,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出超越迪士尼的歌舞动画。在迪士尼影片中,歌曲与剧情已经完美地结合起来,以至于你无法分清究竟故事是串起那一首首犹如珍珠般闪耀的歌曲的线索,还是歌曲已然成为剧情发展到那时那刻所必须采用的一种修辞方式。
《冰雪奇缘》的英文名是“Frozen”,意思是冰冻的,可是你一点也不会感到寒冷,反倒会觉得暖意融融。影片讲述了一对公主姐妹从被迫分离到再相聚相依的故事。会使用冰雪魔法的姐姐艾尔莎,为了不伤害亲人而选择了隐藏和逃避,可是逃避让她更加孤独和恐惧。普通却活泼开朗的妹妹安娜,一直在寻找真爱,总是用自己最坦诚的一面示人,她不知道姐姐为什么总躲着自己。影片其实遵循了一个经典的故事路径——将误会推向深渊,再用爱去填平它。实际上姐妹彼此之间的感情牵绊从未消失,即使她们数年未曾说话,即使两人相隔
两地,她们的内心都坚信彼此仍然珍爱着对方。
这部电影的主题似乎有点老套,因为讲的还是王子、公主恋爱的那些事。仔细分析,会发现有很大的不同,同样是讲爱的主题,《冰雪奇缘》讲的是博爱,包含一般意义的爱情,更强调了亲情、友情、普通人之间的怜悯之情。至始至终,安娜公主都坚信艾莎不会伤害自己。这毫无条件的信任最终唤醒了艾莎的爱,融化了她内心的冰雪,从而也将温暖的春天还给了阿伦黛尔。如果说,亲情是这部电影的主题,那克斯托夫和安娜的爱情则是极好的点缀。他们是在灾难发生后才相遇的,正是在历尽重重苦难后克斯托夫才意识到安娜是自己最大的牵挂;安娜才发觉愿意付出生命救自己的不是那个一见钟情的帅气王子汉斯,而与驯鹿为伴、到处漂泊的克斯托夫。这个故事再次告诫我们,要想婚姻美满,婚后蜜月旅行换为婚前苦难之行是多么刻不容缓!还有天真可爱的雪宝,坦率忠诚的斯文,都给人很美好的印象,多么希望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好朋友。
《冰雪奇缘》的成功若说有3成是剧本的动人,那么有5成该归功于艺术表现形式的完美。特别让我震撼的是通过风雪冰的变化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手法。艾莎被人误解或伤害时,会不由自主的利用冰刀来自卫;当她独自一人逃出城堡,内心孤独、委屈时,天空下起了茫茫大雪,可其实这是她的内心在下雪;被告知安娜为自己所伤致死时,懊悔、绝望、迷茫立刻化为漫天的风雪,整个天地都在为止惋惜;最
后,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她的内心冰雪融化了,春天回来了,花团锦簇,天空变蓝了,温暖的太阳终于出来了。
艾莎天生具有制造冰雪的魔法,相比之下现在的人工降雨真是弱爆了。但是注意,她是一个异类。当魔法、天赋、特异功能类的特质没有被大众认知的时候,人们出于嫉妒、自卫、牟利种种原因,可以去扼杀、陷害这些异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人都有些特别、都是异类,如何去关怀、包容这些有特别天赋或缺陷的人,也就是在关心我们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上存在太多的束缚、太多的偏见、太多做作的行为,导致人本身天然纯真的情感不敢表露,怕别人说闲话不敢去帮助异性同事、担心被误解而不敢去安慰他人„„所以特别喜欢“Let it go”这首主题曲,我觉得这个音乐有点个人情感自我解放的意味。对于自身的某些方面,能不能少一些压抑、主动的去展示,也许就像艾莎的魔法一样,可以有积极的意义呢。
最后想谈谈汉斯这个传统意义上所谓的坏人。他聪明、善解人意也很有才干,可惜的是他有12个哥哥,因此在他那南方小岛上没有存在感。当他能与安娜结婚后,欣喜若狂,但这似乎并没满足他。因为被下属提醒:害死安娜并杀死艾莎后,他就可以独自一人主宰阿伦黛尔后,他迫不及待就行动了。当然可以批判汉斯是个野心家、利欲熏心,是罪有应得。换个角度想想,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古代,不论古今中外权力争斗都异常的惨烈,一不小心就可能人头落地。有没可能
聪明的汉斯太了解这些政治斗争,所以一旦有机会就要独揽大权。换到现代,汉斯的结局也很有意思。社会总是有主流的价值观,某类所谓的成功人士总是受到过分的追捧、认同,例如商界精英、政治领袖。那些边缘的、所谓卑微的人群怎么办?他们也许会认为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人生没有意义,要是能摇身一变为主流精英也可能铤而走险、触犯法律。简单的批判汉斯类的人物就能减少悲剧的发生吗?
第四篇:冰雪奇缘影评
冰雪奇缘影评
这部电影的主题似乎有点老套,因为讲的还是王子、公主恋爱的那些事。仔细分析,会发现有很大的不同,同样是讲爱的主题,《冰雪奇缘》讲的是博爱,包含一般意义的爱情,更强调了亲情、友情、普通人之间的怜悯之情。至始至终,安娜公主都坚信艾莎不会伤害自己。这毫无条件的信任最终唤醒了艾莎的爱,融化了她内心的冰雪,从而也将温暖的春天还给了阿伦黛尔。如果说,亲情是这部电影的主题,那克斯托夫和安娜的爱情则是极好的点缀。他们是在灾难发生后才相遇的,正是在历尽重重苦难后克斯托夫才意识到安娜是自己最大的牵挂;安娜才发觉愿意付出生命救自己的不是那个一见钟情的帅气王子汉斯,而与驯鹿为伴、到处漂泊的克斯托夫。这个故事再次告诫我们,要想婚姻美满,婚后蜜月旅行换为婚前苦难之行是多么刻不容缓!还有天真可爱的雪宝,坦率忠诚的斯文,都给人很美好的印象,多么希望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好朋友。
《冰雪奇缘》的成功若说有3成是剧本的动人,那么有5成该归功于艺术表现形式的完美。特别让我震撼的是通过风雪冰的变化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手法。艾莎被人误解或伤害时,会不由自主的利用冰刀来自卫;当她独自一人逃出城堡,内心孤独、委屈时,天空下起了茫茫大雪,可其实这是她的内心在下雪;被告知安娜为自己所伤致死时,懊悔、绝望、迷茫立刻化为漫天的风雪,整个天地都在为止惋惜;最后,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她的内心冰雪融化了,春天回来了,花团锦簇,天空变蓝了,温暖的太阳终于出来了。
艾莎天生具有制造冰雪的魔法,相比之下现在的人工降雨真是弱爆了。但是注意,她是一个异类。当魔法、天赋、特异功能类的特质没有被大众认知的时候,人们出于嫉妒、自卫、牟利种种原因,可以去扼杀、陷害这些异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人都有些特别、都是异类,如何去关怀、包容这些有特别天赋或缺陷的人,也就是在关心我们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社会上存在太多的束缚、太多的偏见、太多做作的行为,导致人本身天然纯真的情感不敢表露,怕别人说闲话不敢去帮助异性同事、担心被误解而不敢去安慰他人……所以特别喜欢“Let it go”这首主题曲,我觉得这个音乐有点个人情感自我解放的意味。对于自身的某些方面,能不能少一些压抑、主动的去展示,也许就像艾莎的魔法一样,可以有积极的意义呢。
最后想谈谈汉斯这个传统意义上所谓的坏人。他聪明、善解人意也很有才干,可惜的是他有12个哥哥,因此在他那南方小岛上没有存在感。当他能与安娜结婚后,欣喜若狂,但这似乎并没满足他。因为被下属提醒:害死安娜并杀死艾莎后,他就可以独自一人主宰阿伦黛尔后,他迫不及待就行动了。当然可以批判汉斯是个野心家、利欲熏心,是罪有应得。换个角度想想,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古代,不论古今中外权力争斗都异常的惨烈,一不小心就可能人头落地。有没可能聪明的汉斯太了解这些政治斗争,所以一旦有机会就要独揽大权。换到现代,汉斯的结局也很有意思。社会总是有主流的价值观,某类所谓的成功人士总是受到过分的追捧、认同,例如商界精英、政治领袖。那些边缘的、所谓卑微的人群怎么办?他们也许会认为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人生没有意义,要是能摇身一变为主流精英也可能铤而走险、触犯法律。简单的批判汉斯类的人物就能减少悲剧的发生吗?
第五篇:《冰雪奇缘》影评
《冰雪奇缘》影评
在我亲爱的表姐看完电影的强烈推荐下,我对《冰雪奇缘》充满期待。昨天中午抽时间去看了,感悟很多。
如果说《疯狂原始人》可以让人大笑大哭,热热闹闹的体会奔放的感情,那《冰雪奇缘》从头至尾更沉稳安静,让人沉思,偶尔微笑一下或默默流泪。
先说故事的情节发展,结局似有些意外,但又不那么出乎意料,虽然还是跟自己一开始的设想不同,这也只是提醒着我,事情总不会按照我的预想进行。
说说内涵。
虽说整个影片,国王与王后出现的镜头相当短,但他们的影响力延续了整个影片,仅在最后才失去负面的影响,只留下了慈爱。所以看完以后,我第一感悟就是,父母太重要了。这是多么伟大而神圣又艰巨的身份职责。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做一个妈妈。
爱莎的魔力无意伤人,国王与王后出于爱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他们关闭了城堡的大门,隔绝了爱莎与外面的世界。其实,这也告诉爱莎,她与众不同,她很危险。爱莎的恐惧愈深则魔法越强,这又加深了爱莎的恐惧,爱莎的自我价值感非常低。这也是为什么当爱莎的秘密被发现以后,她不能相信任何人所说的话,只想逃开,首先就源于爱莎无法相信自己值得被爱的悲伤绝望。爱莎越是这样,她的魔法越强,冰雪越厚。冰雪只是爱莎自我防御的外在表现,如我们人类。很鲜活,很震撼。这种防御一层层累积,一开始是美丽的艺术品,后来,变成了尖锐可怕的冰箭。
同样被隔绝的还有安娜,所以安娜拥有孩童般纯真好奇的善良与热情,对爱情的冲动与幻想。她只见过相亲相爱的爸爸妈妈,这对她就是全部的经验。但安娜是普通人,所以她无所畏惧,她拥有爱莎所没有的的乐观信任与勇气,这也成为她后来坚定的寻找姐姐的强有力的支持系统。
但恐惧都是源于爱。
爱莎离开了,跑到遥远的山顶,为何城市依然被封冻?因为爱莎心中有牵挂,她的离开是出于保护家人子民与祖国的奉献牺牲自以为的负责,她的心没有离开。当恐惧成为爱的表现形式,爱没离开,恐惧自然依旧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不论爱莎躲到哪里,城市的风雪都会随她的魔力而加强。当她悲伤绝望,灾难就会加剧。这是爱莎不能想到的。
恐惧中逃离的爱莎来到雪山,放下了所有的重担,那份轻松自在的感觉释放了,于是她造出了美轮美奂的冰雪建筑,同时给了自己一身妩媚靓丽的装扮,正如她妹妹见到她第一句说:爱莎,你变了,是往好了变。这就是真我的本质。真我拥有着无法想象的潜能,我们知道的太少。我赞赏导演的形象设计,简直是无法言语的震撼。
其实,地精长老在一开始就告诉了国王一家,爱莎的魔法蕴含着爱,需要穿越恐惧。可以以爱为出发点的恐惧总是更容易被看见和重视,所有人都忽视了爱的力量,那就是感受的力量,是控制魔法的力量。关上大门,封闭心门,爱不流动,如何学会体会爱表达爱呢,能量本身的自由流动才会带来释放自由与随心所欲。观看影片的过程中,真把我急死了,但我依然还要安静的看下去,相信爱莎一定会学会信任,耐心的等待爱莎体悟的那一刻。我想,这也是我成长的历程,一个重要的提示--耐心。
爱莎与安娜之间的真爱,终于突破生死,融化了双方冰冻的心。
我朋友说前面很长,知道爱可以控制魔法后就简洁的结束了。呵呵,我想,那是因为,爱很简单,不需要什么道理,不需要什么技巧,爱的本质不过就是想爱。
爱之所以需要学习,我想那是因为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体会爱,信任爱,表达爱。爱本身并不需要学习,因为我们的本质就是爱,我们是源于爱带着爱而来。
让爱流动起来,自由的力量会赋予爱更强大的能量,并控制自如。
感谢这部电影给了我这么多的思考,感谢它在我这个阶段上映,带给我巨大的冲击震撼。我的心,就如同自由的爱莎一般精致,看见改变后的她的第一眼,我就像看到自己的本质,如此感动,当下就流泪了。
爱莎,我如你一般将获得重生。
最后强烈推荐所有心理爱好者们观看此影片,定会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