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行政学课件PPT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研究概览2.doc修改稿[范文模版]
《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研究概览》
第6章
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 6.1 行政决策
一、引言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是行政管理的核心。行政决策制定过程的正确、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其执行结果的效用,同时,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以及兴旺发达,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关于行政决策概念的经典性论述
(一)行政决策的概念辨析
所谓决策,从字面上看,就是决定计谋,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出主意、做决定的活动过程。决策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现象,上至国家要事,下到百姓日常生活,都涉及决策和抉择的问题。决策作为人类有意识的活动,自古以来就存在。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决策”的语词,如《韩非子-孤愤》中就提及“智者决策于愚人,贤士程行于不肖”。不过,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决策”一词及其理论,则是从西方管理学中引进的。关于“决策”的概念,各种理论著作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现代科学技术词典》认为:所谓决策,是指在几个可能的方案中作一选择。《哈佛管理丛书——企业管理百科全书》认为:决策是指思考“决策”,以解决目前或未来问题之用脑行为。《美国现代经济词典》则认为:决策是指公司或政府在确定其政策或选择实施现行政策的有效方法时所进行的一套活动,其中包括搜集必要的信息以及对某一建议做出判断,以及分析可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等活动。关于决策概念的界定,各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笔者认为其本质却是万变不离其宗——即从多种可能的方案中选择一种的选择行为,不论它是理性行为还是非理性行为,这种选择的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决策”。
行政决策作为决策的一个特定存在形式,具有决策所有的共同性,但是,它亦有区别于一般决策的特殊性。首先,行政决策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行政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或在国家机关中占据合法职位的政府官员,这就将一般决策主体的范围缩小至政府内部。其次,行政决策时即各个领域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而是以公平为前提的社会价值权威性再分配,这也区别于其他如企业决策的盈利性质。再次,行政决策的结果表现为国家的政策或者法律法规,具有特殊的强制性和普遍的约束力,而其他领域的决策则没有普遍的社会约束力,仅仅是组织内部效力而已。最后,行政决策的过程是权力运用的政治过程,有交易、妥协,有针锋相对的冲突甚至是战争。这些鲜明特点,决定了行政决策不同于其他决策的特异性,同时,也未我们更加准确的把握这一概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由以上行政决策的几大特点,可以给其做个概念界定,即行政决策是行政决策主体为了履行政府职能,在其权限范围内,就某一公共事务如何处理做出决定的活动。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一个部门、地区乃至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
(二)行政决策理论研究的发展
政治性的决策,古已有之,从远古时期奴隶、战俘的分配,到政治领袖的兴废,都离不开决策的参与。但是,由于传统政治环境的局限性,政府所面对的基本上是简单而确定的决策问题,所做的决策也主要是依靠经验和定性分析,或者是神学中的占卜方式,并没有产生系统的科学的决策理论。真正进入决策理论科学研究的时代,是发生在西方工业革命,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到目前为止,关于决策理论的研究大致遵循着从经验决策到理性决策再到行为决策的,从个人决策到群体决策的发展过程。人们通常都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美国的赫伯特、西蒙对决策理论的贡献,看成是决策理论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称以西蒙为创始人发展起来的决策理论为现代决策理论,西蒙以前的决策理论为古典决策理论。(古典决策理论属于传统规范性决策理论,而西蒙的现代决策理论则为决策行为学的产生打开了大门。)
1、古典决策理论
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人类的决策行为存在着共同的规律。为了研究人类决策行为的规律性,人们按照科学方法论中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分析方法,首先把人的决策行为加以解剖分析。人的决策行为是有一项项决策构成的,因此对单个决策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种研究涉及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使每一项决策达到最高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在决策的步骤、方法、手段、组织、信息以及对待风险方面符合一定的要求和规范,这就形成了规范性决策理论,也可称为决策方法学。
古典决策理论属于传统的规范性决策理论,是建立在决策者是“经济人”的假设之上,“经济人”具备以下特征:首先,他从纯粹功利主义出发作决策,目标是追求个人的最大利益,决策目标是单一的、明确的、绝对的;其次,它是个绝对的理性人,即对决策的方案和后果无所不知,而且具有评价与估算的无限能力,在他的头脑中能对各种可能的后果有一个完全一贯的偏好,它总能做出最优的选择;最后,他在制定决策是不考虑时间和其他耗费的限制。
古典决策理论的“经纪人”假设以及由此出发而开发出的一些决策优化方法,舍弃一些次要决策分析变量,使决策分析简化。因此,这种“经济人”假设不但在经济学研究中广泛应用,而且影响到人类行为研究的其他领域,几乎被认为是一种不证自明的公理。而古典决策理论既是建立在这种公理假设基础之上的一套形式化的公理体系。
古典决策理论出现后不久,人们就发现了他的局限性,因为决策实践的很多事实都不能解释,其原因不在于逻辑体系,而在于假设有毛病。首先,决策者的目标是多元和模糊的,而古典决策理论把决策目标看成是单一的、明确的、绝对的,因而从不去研究决策目标本身是否合理,是否明确,而这些问题也是决策实践的重要问题,古典决策理论对此就难以起到指导的作用了。其次,决策者并不是一个绝对的理性人,他所掌握的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决策者既不可能找出全部可供选择的方案,也不可能对所有这些方案的各种后果有绝对可靠的预测,更没有能力绝对无误而且无偏差的比较个方案之间优劣顺序,因此不可能找出最佳的决策方案。最后,决策制定要受时间、经历和其他各种耗费的约束。因此,不可能无限期的研究、寻找最好的尽善尽美的决策,因为那样会失去有利的行动机会,而机会一旦失去,再好的决策也一钱不值。
西蒙认为古典决策理论从抽象的“经济人”假设出发而逻辑的推出一套规范性决策理论,是无法准确揭示现实生活中的决策者的实际行为。因为它不符合实际决策行为所追求的目标与主客观约束条件。决策行为理论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2、决策行为理论
西蒙认为规范性决策理论的完全理性假说过于极端,而现实生活中的决策者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的“管理人”。管理人的价值和目标取向往往是多元的,不仅受多方面的因素制约,而且处于变动之中乃至彼此矛盾状态;管理人的知识、信息、能力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也不期望达到绝对的最优解,而只是以找到满意解为满足。
西蒙认为,管理人的决策行为受其心理因素的制约,即学习、记忆、习惯三者可提高决策速率。他认为人的决策行为有“踌躇——选择型”和“刺激——反应型”两种模式:前者符合胜利要求,他先对各备选方案作充分时间的评价后才做选择,这是规范性决策理论所唯一推崇的模式;后者则是对一定的刺激毫不踌躇的立刻做出反应,这属于直观性、习惯性的行为,不符合规范性决策理论的要求。但西蒙认为这种模式不能盲目反对,相反,在一定的条件下,他无论在个人决策或组织决策中不仅是不可缺少的模式,而且还是提高决策效率的有效模式,因而决策还要向惯例化发展。
西蒙的“管理人”决策模式开辟了从行为学和心理学角度研究决策行为的先河,他的现代决策理论形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其代表作《管理行为》发表于1947年,提出了“有限理性”的基本假设,并首次提出了“管理决策心理学”。西蒙在20世纪50年代又发表了一系列论著,理论框架基本成型。决策行为学主要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研究决策过程,由于行为学是一种描述性的理论,因此,决策行为学也可以看成是描述性决策理论。从西蒙之后,许多科学家从心理学、社会学、组织理论、政治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但西蒙之后的大多数人都是从各自的学科领域进行研究,没有人能向西蒙那样对决策行为学的创建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3、现代决策理论(1)效用理论的发展
效用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决策理论研究的热点,是决策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效用理论以规范模型的形式用于决策分析,以预测模型的形式用于经济分析,以描述模型的形式用于心理学研究。
决策理论的任务是研究尚未发生的行为抉择。在理性决策理论中,研究者必须回答“理性抉择的准则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关于准则问题,18世纪瑞士数学家丹、伯努利就提出了效用值得概念以及用概率反映不确定性的思想。他通过分析指出,决策的结果对于决策者的价值并不等于他的金钱价值,而是决策者对决策可能结果的主观评价。伯努利把人们对某一结果的主观向往度叫做他的“心理价值”。这一观点就构成了效用理论的基础,“效用”也就是有“心理价值”演变而来的。但他并没有解决如何对决策可能结果分配效用的问题,所以他的效用理论一度被弃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在《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恢复了效用概念,建立了一个新的效用概念,先后提出了效用值运算的定理,克服了旧理论的缺陷,使效用理论再度兴起。一般认为,现代决策理论是以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的效用理论为开端。新效用理论已选择序概念为基础,为决策可能结果分配数字效用,大大简化了决策模型。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决策的最基本原则——效用极大化原则(即大期望效用原则)。这一原则规定决策者选择期望效用最大的策略,因此只要推算出各个策略的期望效用,最后的选择就只是举手之劳了。
20世纪50年代,在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的效用理论基础之上,萨维奇对决策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了主观概率的概念和从优先事件判断推论主观概率的关系式。他首先从决策角度研究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统计决策理论。到70年代,“决策分析”这一概念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决策分析逐渐形成一门学科。
(2)博弈论的发展
一般的博弈问题有三个要素构成:即局中人的集合,策略集合以及每一对局中人所作的选择和赢得集合。其中所谓赢得,是指如果一个特定的策略关系被选择后,每一局中人所得到的效用。所有的博弈问题都会遇到这三个要素。
1944年,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出版,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然而,由于博弈论过于抽象,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博弈论治之甚少,只是少数数学家的专利,所以影响力很有限。
正是在这个时候,非合作博弈——“纳什均衡”应运而生了,他结识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标志着博弈论的新时代开始。从此,为博弈论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科学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决策支持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决策理论的应用受到普遍的重视,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扶助中层支持、高层决策者进行决策活动、具有职能作用的人-机网络系统。在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又发展出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和电子会议系统。
4、决策科学理论体系
决策科学史研究决策活动中所具有的规律的科学,由决策方法学、决策行为学和决策组织学三个方面组成。
三、当代西方行政决策理论前沿以及改革概况 ·行政决策的转向标志——政策科学与有限决策论
行政决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得益于政策科学和有限决策论的出现。它们把行政活动中的公共政策问题和行政决策问题凸现出来,成为行政理论中更加引人注目的内容。对政策科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拉斯韦尔和德热,他们是公认的政策科学的奠基人。其基本思想是,把诸如国防、经济计划、技术开发、空间探索、环境污染、教育、交通、贫困乃至种族关系、犯罪治理等公共政策问题,都作为跨学科问题,从“政策制定系统”的角度加以研究。这种研究之所以必要,不仅是因为它们涉及大范围的公共利益从而引起公众“与日俱增的关注”,也不仅是因为长期以来的“政策决策方式”不能提出令人满意的政策,更因为“现代科学无法适应制定政策的紧迫需要,并且不能适当地处理科学知识、政治权力以及知识与权力的社会含义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
只有在政策分析中引入如下因素才能使政策选择符合要求:
1、政策制定模型分析;2.、价值分析;
3、超理性因素分析;4.、政治可行性分析; 5.、交叉文化分析;
6、未来研究。鉴于上述因素的复杂性,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政策科学正与40 年代以经济学和数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融合起来,并把“政策战略”、“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政策估价”、“政策科学的进展”作为其方法论重点。尽管政策科学中较少涉及政策制订的制度背景以及相应的体制性条件,然而它对公共政策重要性的强调以及制定方法的探索却颇为有益,因而政策科学在60 年代已影响到政府政策的制定,70 年代以后甚至开始影响民间私营部门。
对有限理性决策论作出重大贡献的是西蒙,他的名著《管理行为》被认为是决策学派的代表作。其基本思想是,在各类社会组织(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志愿者组织)的各种管理职能中,决策制定和执行是共有的职能,以致可以用“管理即制定决策”的命题来突出决策的重要性。而决策并不是“不可分解的基本单位”,应视为由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这些前提如何引入,取决于决策者所处的“信息条件”。由于人的信息存取能力和计算能力的限制,全智全能的理性行为是不现实的。组织的作用就在于营造合适的信息条件,通过权威、忠诚心、效率准则、通告、培训等途径,向组织成员提供用于决策的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以补偿理性的不足。在这个意义上,西蒙将组织定义为“人类群体当中的信息沟通与相互作用的复杂模式”。尽管西蒙本人对事实与价值、政策与管理、政治与行政关系的解说并非清晰无误,尽管有限决策论对组织的动态性并未深入研究,然而西蒙对决策的心理基础、决策结构、决策程序、决策效率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却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因此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政策科学和有限理性决策论的出现,标志着行政理论正经历着两种转向:公共政策转向、行政决策转向。公共政策转向意味着从效率优先转向公共政策优先,即在“公平”的公共政策的前提下追求效率。政策科学所强调的模型分析、价值分析、超理性因素分析、交叉文化分析等,其实质都是进行需求权衡和利益权衡,以便寻找“公众认可”的、能为不同利益集团所接受的公共政策。这种转向反映着市场失灵所带来的公平性和外部性问题日益突出。上世纪20 年代和30年代西方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表明,市场本身不仅难以自动地有效配置资源,而且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失业、贫困、两极分化会危及社会的安定和正常生活。40 年代后经济增长过程中日益严重的外部性则带来了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资源环境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把政府仅仅视为“产权维护者”的观点受到挑战,凯恩斯主义登台亮相。在凯恩斯看来,总需求量、消费函数、投资决定、价格和工资的“粘性”、失业与通胀等既相互联系,又由于个人持币动机不确定,使宏观经济总量难以实现自然均衡,因而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加以干预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得政府提供政策的职能显得异常重,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的制定成为行政活动中备受关注的内容,如何通过公共政策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也成为优先被考虑的问题。政策科学实际上是对这种状况的理论响应,它表明公共政策已成为行政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行政决策转向意味着从组织结构优先转向决策结构优先,即在合理决策结构的基础上设计组织结构。西蒙在《管理行为》中曾批评当时流行的管理原则(包括韦伯组织理论中的专业化原则、层级化原则、管理幅度原则)“象谚语那样,总是成对出现,无论对哪个原则来说,我们差不多都能找到一个同样有道理、同样可接受的对立原则”,他又认为,“差不多所有东西都是可以补救的”,补救的方法就是引入决策结构,通过决策程序机制的创造以及决策的合理分工,对事实前提进行恰当比较,对价值前提进行充分权衡,从而找到能满足“由组织角色所施加的约束或约束集合”的行动方案。决策结构优先的思路,反映了20 世纪中叶以来社会节奏加快以及自主意识觉醒的状况。一方面,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要求社会组织做出迅速反应和及时决策;另一方面,普遍觉醒的自主意识,又要求把每个人都看成独立决策的行为主体。在这种情况下,韦伯“官僚制”平衡而僵化的组织结构显然难以对环境作出适时反应,它靠规章约束、经济奖惩、诱因激励等手段维持的简单命令—服从关系也显得难以完全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有限理性决策论实际上是对这种状况的理论响应,它表明行政决策已成为行政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四、国内学者对于行政决策理论的研究近况及主要成果
行政决策民主化是近年来呼声愈来愈强烈的行政决策改革趋势,也是行政决策走向科学化的必经之路。但是近年来的国内研究主要是基于反对过去行政决策专权和独断的趋势,对于行政决策民主化本身的内在诉求和探悉较少,所以本文主要从行政决策民主化自身需求视角加以阐释。
1、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动机需求——基于曼德维尔悖论的利益视角分析
正如我们所知,许多正统的政府行政决策理论,预先设定了一个价值前提,即“ 政府是主权者的代理人”“政府应体现公意”。因此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在决策过程中是没有任何“ 私利”可言的。在这种预设的理论框架下,公共领域中行政决策者便成了一个无欲无求、集个人智慧、经验与圣人道德于一身的“ 天使”。但在私人活动中,“ 天使”又不可避免地从“ 利己”动机出发,来支配个人行为。根据这种设定,可以推导出的结论是:每个人都是善与恶截然对立的两种人性的复合体,他可以灵活地在“ 公域”与“ 私域”之间进行转换。当作为行政决策者时,他怀着的是一颗“ 善良之心”,具有利他的品质,“ 代表公意,而不应有任何私利”的干扰;而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他又自然怀着一颗“ 利己之心”,其行为动机总是先由个人利益逐渐推至集体和国家利益。这种结论显然是荒谬的。因为,决策者真正发自内心的价值选择是相当明确的,“ 利己”与“ 利他”之中,必然有一个作为首要的价值选择因素。否则就会出现决策人的“ 道德作伪”效应:声言“ 利他”,实则“ 利己”,用“ 道德自律”作为实现“ 利己”行为的盾牌。因此,这样的假设前提从一开始就只是一个期望值,是不可实现的。
根据曼德维尔悖论中最著名的论证即“ 私人恶德就是公共利益”。曼德维尔认为社会经济的繁荣不是源于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恰恰相反,那只不过是对人性的很好的恭维。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来源于人天生的、永不磨灭的自利的本性。曼德维尔将这种“ 自利”称作“ 恶德”,但显然这种恶并非通常所讲的“ 罪恶”,而是从“ 严肃主义”道德标准来看待的一种“ 非利他”的行为,这种“ 恶”倡导人首先要追求“ 自己的快乐,维护自身的利益”。在道德家看来,这是一种非道德的行为,但“ 曼德维尔悖论”则指出,如果没有人的利己心和由此产生的各种行为,要想建成一个繁荣的社会,只能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空想。
现实中所谓的“ 政绩工程”、“ 形象工程”,正是“ 曼德维尔悖论”在公域中发挥作用的明证。因此,即使在公域中,“ 曼德维尔悖论”依然引导着多数决策者的行为,他们通常不会做出有损个体或本集团利益的行为,除非受到来自外部的压力。在政治实践中,无论从主观愿望还是从客观能力来看,任何决策都不可能体现“ 绝对公意”。而西蒙提出决策的“ 有限理性”也不过是各种利益妥协的结果。但如果这种利益博弈符合“ 程序正义”原则的话,那么行政决策同样可以实现“ 大多数的最大幸福”。
所以,将“ 曼德维尔悖论”引入到行政决策研究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论证“ 谋利的正当性”,而在于能够打破行政决策价值“ 唯公意论”的神话,使行政决策真正走向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决策利益的整合化、决策目标的理性化这一轨道上来。按照“ 曼德维尔悖论”的理性法则,行政决策者的本位利益、社会集团利益、个体利益的交集才是普遍的“ 公意”。决策者要实现公益,同时也要满足其本位利益,只不过决策者的利益与其他利益相比,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更加密切。这就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 共生式”的政府决策价值的判断之所以将“ 曼德维尔悖论”从“ 私域”引入到“ 公域”,特别是公共决策领域的研究之中,是因为无论哪一个领域,都无法避免介入人的动机与行为的追溯,而对人性的理解是不存在“ 公域”与“ 私域”的明显差别的。因此,从“ 曼德维尔悖论”出发,承认包括决策者在内的各利益集团的合法利益,将其规范化,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下理性决策的要求。通过调整决策者内外的利益关系结构、形成对决策者非法利益的约束、建构决策过程中的利益博弈机制,使政府从理想化的“ 道德决策人”向现实的“ 利益决策人”转变,从而实现“ 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这一正义法则,这也是现代公共行政精神的要义之所在。
2、行政决策民主化的理论支点——公共选择理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传统政府决策模式严重制约了行政决策民主化的进程,而公共选择理论的引用和介入,从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公共选择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必须重视行政决策中的个人利益,实现决策根本利益取向的民主化;重视“第三部门”的参与作用,实现决策参与机制的民主化;推进行政决策规则化,实现决策全过程的规范化;完善决策体制,寻求决策民主化的根本解决。
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政治舞台是一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供方是政府、政治家、官僚和党派,需方是公众、选民和纳税人。他们的活动无论多么复杂和相异,其行为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效用最大准则,即选民总是把选票投给那些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益的人;政治家或官员则总是对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利益的议案报以青睐。由于自利和贪欲行为的存在,必须通过一定的宪法与规则体系对政治家和官员的行为进行制约。在民主政治体制下,这种制约的力量必须来源于普通民众或选民,这也是保证“政治市场”能像经济市场那样合理有效运行的最根本因素。
政府决策是公共选择与公共行政的共同主题,公共选择实质上是对经济的非市场决策,这与行政经济的决策在内容上无疑是相通的。它们具有三个共同特征: 第一,集体性。由于经济和社会领域里“白搭车现象”的存在,各种抉择不可能通过分散的个体做出,它必须依
主权者与民众之间的中介组织———政府,以民主集体的方式进行,凡有人群的地方这种选择就不可避免。第二,规范性。无论是市场领域,还是政治领域,人都是有偏好的,而且存在着种种差异,或是价值观的,或是感情的,或是个人利益取舍的。公共选择和公共行政的作用,就在于制订某些规则,限制种种偏好的扩张,协调种种行为之间的差异,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同时在抉择的具体方式上也体现出规范性。公共选择所重点研讨的“非市场决策”实际上就是公民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供给及其数量。正如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首先要有消费“需求”,这种需求被称之为“偏好”,然后才能到市场中去
讨价还价,再搭成成交协议。在政治市场中,公民也必须表现出消费公共物品的需求,才能形成生产这种公共物品的政治决策。如果没有公民个人的消费偏好显示,公共决策就不具有合法性。要说明“公共物品”被供应的合理性根据———“公意”是如何获得,公共选择理论就自然不能超越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参与公共选择过程以表达自己某种需求这一重要环节。
公共选择理论不是像其他的民主理论那样,从确定公民参与的必要性前提出发来分析参与的发生条件、参与的制约和影响因素以及参与的效能,而是循寻另外一种路径,试图揭示个人的自利行为与公共利益追求两者之间的沟通模式与互动模式。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体制问题的至关重要性,尤其强调体制对经济的影响。我国行政改革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现行的行政体制问题。因而,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改革必须率先从行政体制改革入手,从根本上变革现行的行政决策体制,以求完善和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国家行政决策体制。
3、行政决策民主化的现实途径——信息时代的公众参与
“在有关政治的理论研究和经济研究中,参与都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正在对于民主的分析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政治学者应克复认为:“政治参与是一种影响或参与制定、通过与贯彻公共决策的行为,通常的理解,政治参与的主体系指不在政府机构中任职的所有公民”。公民参与行政决策过程是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也是行政决策民主化得以实现的一种具体形式。尽管当代各国的民主政治体制不同,对民主概念的理解不同,但是,各国都采取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实行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一方面,公民通过代表制以间接参与国家权力机构的各种立法和重大决策的形式来实现公民参政;另一方面,公民通过各种渠道直接参与政府行政决策的制定过程。
以往的行政决策民主化程度不高,基本都属于暗箱操作,行政决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导致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较低。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化,从技术角度为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过程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政府在广泛吸纳民众意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才能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当前,我国政府采取信访、社会协商对话等多种形式,加强与人民群众沟通,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工作进展情况向民众通报,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呼声,获得决策的依据。政府上网将使这一机制的效用得到强化,进一步提高行政决策过程的民主程度。因为,从政府的角度考虑,互联网使大范围民意测验成为可能,政府可以在政务公开的保障下,使决策过程吸纳民众的智慧,确保民众有充分表达意愿的条件和机会。从民众的角度考虑,网络技术替代了许多以前由民众做的工作,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拓展兴趣范围,关注周围生活的变化,关注国家权力特别是行政权的运作,进而寻找更多的机会,更积极地参与行政决策过程。而且由于政府在网上开放的姿态与方便的技术手段促进了民众参政的兴趣,使民众由顺从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从而使行政
决策过程由孤立、封闭的暗箱操作过程,变为下级、民众积极参与的开放、民主过程。总之,政府上网缩短了时间和空间距离,将集体决策参与范围扩展到一切具有网络终端的民众,扩大了智囊团的范围,使行政系统的集体决策特征更为明显,这有助于政府摆脱决策的“暗箱操作”状态,充分利用“外脑”的优势,保证行政决策科学、合理。
但是,也有学者指出,网络的普及对于行政决策民主化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他在推动了民主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决策的民主化。这话似乎有自相矛盾,其实不然。政府上网使有缺陷的技术官僚统治得到强化,一定程度上将影响行政决策的民主化。有学者指出:“微电子革命引起的核心过程是信息渗透,即在所有领域内,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或者受到高技术信息机器的渗透,或完全为高技术信息机器所控制。” 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受到控制的机器的技术官僚尤其是计算机专家的控制。“经典的精英民主理论的一个核心前提是,在每一个社会里,少数人做出主要决策。” 这种状况在网络时代也没有根本性变化。由于技术越来越复杂化,网络时代的权力明显地转移到掌握专门技术和保密信息的技术官僚手中,他们不但掌握行政权力,还掌握着计算机知识,指挥着大量被储存的信息,利用这双重的优势,他们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一方面,包括总统在内的民选代表并不控制做出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不得不依赖智囊咨询机构,并只能根据他们提供的有选择的信息,推荐的有倾向性的备选方案来做出决策,技术官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真正的立法者。另一方面,利用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技术官僚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设计决策模型,可以改变某个程序以使信息或决策符合他们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在心怀不满时对政治系统进行致命打击。此外,技术官僚和民众对技术的过分迷恋还会使民主本身失去意义。以无休止的民意调查为特征的肤浅的电子民主制造了消费者和选民至高无上的地位,让领导者饱受民意测验专家和公众情绪的无情摧残。流于极端程序化的民主还是不是我们期望的民主?
4、行政决策民主化的新型参与方式——决策听证
行政决策听证包括行政法规、规章、政策和其他抽象行政行为的听证。行政决策听证是行政程序的重要步骤和方式,是行政民主化和透明化的重要标志。它的主要作用:一是扩大沟通,即不同利益群体通过沟通与协调,从而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二是打破暗箱,使行政机关的决策行为不再是暗箱操作,从而更具民主性和公开性。
科学化和民主化是现代行政决策的两大趋势。在决策中,科学化和民主化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内在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科学化命题中的应有之义,科学化又以民主化为基本前提,民主的决策路线和程序是科学化的重要保证。而我国传统行政文化强调集权主义,最大的弊端是行政决策的非民主化,使行政决策神秘化和神圣化,导致了传统政治和行政体制的专断主义、权力滥用和暗箱操作等现象。行政机关和行政领导凌驾于群众之上是与我国人民主权的国家性质相悖的。在行政决策过程中采取听证制度,把人民群众吸收到决策的准备过程中,这种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首先,使信息来源多样化,为行政机关提供了参考相对人意见的机会,使行政机关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从而消除决策中的偏颇;其次,行政决策听证,以官民结合的方式,使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公开向社会征求决策的方案,从中权衡、选择,形成正确的决策,增进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确保决策的民主性;最后,人民群众也有占有行政信息机会的平等权。行政机关应避免把收集来的信息据为己有,而应当把信息交给政治家和人民群众去支配使用。信息只为行政机关据为私有,或只为政府所用的体制,不可能使民主机制正常运转。民主参与有多种方式或渠道,而听证是最有效的一种参与方式,其民主化和透明度都是其他参与方式所不可比拟的。这种参与方式具体表现在:一是为相对人,特别是为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提供一个陈述和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使相对人的参与权得以实现;二是有助于公民政治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公民对政治体系的体验性理解和关注度的增强,特别是有助于公民政治觉悟的提高;三是可以形成公民对掌权者和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加强人民对行政机关的向心力有利于协调各种利益,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听证代表来自于社会各界,他们代表着一定社会群体的利益,履行着表达一定利益并为该群体争取利益的功能。而政府必须是社会不同群体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因此必须调和不同的利益需求。在公众利益的处理问题上,政府行政政策的水平集中表现在发掘相同点,平衡不同利益需求的能力上,具体表现在通过一种有意识的合理的决策,既能保证公众的一致性利益,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最大多数公众的利益,还能够顾及少数公众的特殊利益。听证正是给予不同利益和力量以制度化的表达途径,使利益冲突方达成最大程度的共识。
五、行政决策研究的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于行政决策理论的研究逐渐由外在的——要求政府怎样实现决策民主化,转向关注公众要求民主化的内在诉求,研究的视角发生了一定改变。与此同时,借助于一定的定性分析研究手段,对行政决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也成为越来越科学化的一种方式。
1、行政决策方式的民主化仍旧是热点议题
行政决策方式的民主化是行政决策体制内外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制内的因素看,决策的价值取向不再仅仅是效率,公平在现代社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决策的规模、数量和要求发生了今非昔比的变化,仅靠个人的能力难以完成。在我国,行政决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决策体制外的因素看,行政决策方式民主化是政治民主化浪潮在行政决策体制内的反映。
民主化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诱惑,以致于素以效率优先的行政决策体制为之动容,一方面由于它代表着公众的政治利益,另一方面在于它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思想。行政决策方式的民主化并不意味着否定决策效率,恰恰相反,它是对为效率而效率的不足所采取的一种补救。“民主并不以不同价值的一致为先决条件,毋宁说,它只是为把价值相互联系起来以及把解决价值冲突放到公开参与公共过程之中提供一种方法,它仅仅遵从保护过程本身形成和形式的特定规定。”正因为民主在行政决策体制内并不象在政治体制内是追求的目标而是“提供一种方法”,因而它不但能够改变民主在政治体制内的无视效率现象,而且可以矫正行政决策体制内由于过分专权而导致的决策质量低下和决策风险成本过大现象。
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对民主与效率进行了有机的协调:既保证了民主机制在决策时的运用,又避免了决策低效乃至无效率现象。事实上,现代行政决策方式的民主化也并不意味着责任分摊,即由参与行政决策的人共同承担。如果这样,行政决策就会沦为人人有责而人人不负责的尴尬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决策方式的民主化并不否定行政首脑在决策中的首要地位和砥柱作用,而是要为其决策时的集思广益提供制度上的民主支持。这种民主支持并不
遵循政治民主意义上的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而是保留行政决策首脑负责制的游戏规则。
2、行政决策的可行性分析凸现新的研究趋势
政府决策的可行,意味着决策可以实施并在实施后可以获得成功。可行性分析是指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分析政策决策是否可以实施,确定政策决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以供领导进行选择的过程。在现代政府运行的过程中,政府决策的可行表现得更多的不是技术和方法的问题,而是各种利益关系、人际关系、部门关系和具体操作的问题,它是一个政府与公众、与专家学者和各类相关决策影响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所以,确切地说,政府决策的可行性分析是一个“政府回应”的过程。政府回应又称政府反应性,它是系统的政府管理理论和行政理念的逻辑延伸,又是现代政府的公共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他有两层含义:一是狭义的政府回应,这是指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对公众的社会需求和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积极反应和回复的过程。二是责任政府意义上的政府回应。他矢志作为政府本身,其行政管理职能下的所哟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政府回应也就是政府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的总和。
政府决策的可行性分析是决策能够顺利实施和取得理想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此过程中政府回应是相当必要的。首先,政府决策的行政要求政府决策可行必须重视和强调公众的参与。其次,政府决策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决定了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必要性。第三,政府决策发展的新区是决定了择政府决策的发展史和社会的进步状况、国家发展水平、科技进步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状况有密切关系,加强政府政策可行性的政府公关成为社会对政府的一种必然要求,没有相应民众要求的决策,其合法性必定受到质疑。
可行性论证的回应已经成为行政决策民主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是,我们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却是不可行论证机制——逆向决策回应机制的建设,他同样是民主化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股新生力量。不可行论证时只有政府来组织和实施的、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证明和发现政策决策的问题和缺陷,提供确切的事实和理论上的依据,从而否定政府政策和决策的可行性,作为政策可行的最重要的补充依据。这是一种最大胆的政府回应机制,他从否定的态度出发,寻找一项决策的不可行之处,尽量的证明这项决策是行不通的。没有经过公众参与论证的、不经过不可行性论证的政府决策往往有可能由于各种意外原因的出现而导致执行的失效,并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和造成严重的后果。建立政府决策的不可行性论证的回应机制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政府决策方案初步认定之后,从否定的角度出发,组织相关的人事或社会公众对政府决策的不良因素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决策的失误之处,并可以从失误之处对决策进行修补和完全否定。其次,不可行性论证政府回应机制要避免情感因素和主观意志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6.2 行政执行
一、引言
在决策科学形成的初、中期,人么关注的焦点一直集中在决策的制定过程上,认为正确的制定决策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描述、创建、修正决策的制定过程并试图使之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但是,在人们付出巨大的怒,建立了一整套有关决策过程的理论、模型、规范、方法之后发现,正确的制定决策本身是一件极为复杂和困难的工作,而且,即使按图索骥的作出正确的决策,以不一定能够执行。反言之,不能够得到执行的决策不是好的决策,即使再好也只是构想而已。因此,行政执行乃是与行政决策息息相关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关于行政执行概念的经典性论述
(一)行政执行的概念辨析
从狭义的法理意义角度,行政执行可以被界定为:“行政执行是指行政上的强制执行,是指当人民不履行其行政法义务时,行政机关以强制的方法使其履行,或事先与履行由同一状态指行政权作用。
但是,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却是广义上的行政执行,也可称为行政实施,强调一种以政府或者其工作人员为行动主体的从上到下的政府决策实施过程,其概念本质类似于政策执行。政策执行的规范性研究从一开始就大体上遵循这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是行政学派,他们强调政策执行的关键问题在于政策执行机关如何采取政策行动。另一方面是组织理论学派,他们强调既定的政策是否能够得到忠实的执行,关键在于政策执行机构在主观上是否能够充分理解政策的含义,是否愿意毫无保留的支持政策决定,在客观上是否拥有足够的能源和资源,如权利、权威、人员、资金、设备等,以有效的执行政策。其实,这两个学派都没有错,他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或者侧面上表现了政策执行的重要性而已。
(二)行政执行理论的演变
行政执行理论或称行政实施理论经历了由古典到现代的过程。在早期公共行政学中执行与行政概念是联为一体、不可分的。20 世纪30 年代初期美国政治学界讨论的行政学问题仅限于行政过程。那时的官僚组织颇似韦伯(M.Weber)设计的官僚结构,是少数高层管理者所控制的结构,上级的政策由下级来执行,下级要“立即”、“自动地”、“无疑问地”服从命令。可见,执行或实施的观念融合在组织的领导和决策的概念之中。威尔逊(W.Wilson)时代仍然强调行政与政府计划是相互独立的。行政是中立的、专业的以及非政治的。因而,威尔逊本人认为行政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原则之上的。直到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出版,行政执行开始被评价是否有效率,这是管理学激发出的作用,行政执行开始被纳入到行政过程的内涵中。后来在1937 年古力克(L.Gtulick)和尼维克(L.Urwick)合编的《行政科学论文集》中行政执行包含在行政过程中的理论才得到了完整地阐释。
古典行政理论的特点在于贬低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重要性,重视上下级关系,而不给执行以选择的余地。史密斯(T.B.Smith)在他的《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明确地指出:“政策一旦制定,政策即被执行,而政策的结果将与政策制定者所预期的相差无几。”在这样的观念下,政策过程注重的是
制定而非“执行”“,执行”被融合在政策制定之中。而且,制定与执行是一个从上到下的科层关系,它是纵向的直线式的领导方式,而不是双向的互助关系。公共政策学者若克(F.E.Rouke)在《官僚系统、政治与公共政策》一书中指出:“在美国公共行政的传统理论上,行政执行者的选择方案仅限于对手段的决定,而行政行为的宗旨或目标却是由负责的政治官员在命令中或是法规上已确定的。”
根据古典行政执行理论,曹俊汉先生将执行理论的运作内涵概括为以下三点:1.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在系统上是一体的,要领上是主从关系的,以及动作上是连续的。2.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应基于下列分工的基础上:(1)政策制定者确定目标,政策执行者实现目标。
(2)政策制定者有权决定不同目标的先后顺序;政策执行者具有执行目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服从的精神与秉承政策制定者的意志。3.有关政策执行的决策在性质上是非政治性的与技术性的,而执行者的责任是中立的、客观的、理性的与科学的。
三、国内学者对于行政执行理论及实践的研究近况及主要成果
1、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趋势对中国之影响
90年代出现于西方国家内阁各部的一个明显而又普遍的改革趋势是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明确区分。负责行政执行的组织和制定政策的部门相分离以及提高执行单位的管理自主权。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使中央政府专心致力于其核心工作即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应该与政治和政策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政策执行部门能够不受内阁的干涉,专心致力于自己的核心工作,即供给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从而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其实,在瑞典政府体制中早已存在这种模式。瑞典中央政府中部的数量很少(14个),部的人员不超过1500人,是因为大多数国家中属于部的职能,在瑞典是由独立机构承担的。部的职能是研究和制定政策规划,大臣和他的协作者们不负责管理问题,在大臣的监督和总局长负责下运转的独立机构拥有执行职能。因此,商务部只有70公务员,而附属它的独立机构的公务员则达1200人。新西兰的改革者在重构部门结构时就强调对政策部门和提供服务的部门实行职责分离,对不同的组织赋予不同的职能。除三个中央机构(即首相和内阁、国家公务员委员会、财政委员会)外,还有17个政策部,11提供服务的部门,其余三个部门兼有政策和服务两种职能。英国在下一步行动计划中,设立执行机构这一改革模式最为醒目,即由一个部长负责的庞大的部结构被分解为许多执行机构,每一机构负责一个或数目有限的公共服务的供给,部里仅留少数文官负责政策、计划和协调。
实践证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在英国,使政府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适度分离的公共行政体制改革已卓有成效,综观西方各发达国家改革的历史经验,保持政府决策与执行的适度分离,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有助于突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功能优势,提高决策与执行的质量和效率。政府决策与执行关系的处理,不仅关系到政策决策的质量,而且还关系到政府公务人员执行政策的效率。在政府决策与执行不分、“铁板一块”的体制下,必然导致“公共行政体制中政治任命官员,政治责任负担过重的问题,以及行政执行因缺乏自主权而质量下降的问题。因此,保持政府决策与执行的适度分离,能使政府决策机构专心致志于决策制定和监督决策的实行,提高政府决策质量。同时,政府执行机构只对具体决策执行负责,拥有更多的行政执行自主权,能够根据组织性质和相对管理优势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执行单位能够摆脱政治的控制,给他们以充分的自主权,他们的执行质量和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就会得到改善,数量就会增多。达到提高行政执行效率的效果。有助于克服“部门职责利益法制化”。在某种程度上说,决策是公共利益的划分,而执行则是公共利益的实现。
目前,我国的政府政策与执行法规的制定模式基本上是同一政府部门议定、协商、起草和执行的一体化模式,这种政府部门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角色,使决策与执行高度集中于某个部门,缺乏合理的分工,容易造成部门之间的扯皮打架,相互推委,导致政府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彼此干扰,将“部门职责利益法制化”。所以对政府决策与执行关系的调整,使政府决策部门与执行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行政决策上的部门权力和利益法制化、行政执行职责不清以及执法冲突等现象。有助于精简政府机构,缩小政府规模将政府决策与执行部门分开是精简政府机构的一种新的思路。我国传统政府规模调整之所以一直未能跳出“精简———膨胀———再膨胀———再精简”的怪圈,其中很大原因是由于忽视了政府内部管理功能的调整和政府决策与执行权限不够明确所致。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将各部门的服务提供职能和政策执行职能从决策部门中分离出来,组成独立的组块,实现缩减政府的组成部门尤其是政府决策部门的规模的目的。在此有人会问,将决策与执行分离不是会大大增加政府执行机构及执行人员,导致政府成本增加吗?其实不然,因为分离后的决策与执行机构之间是一种弹性管理关系,政府决策机构可以通过补助金、管制或合同的形式进行间接运作,而不一定成为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因此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后,只有少部分的执行机构仍保留在政府系统内部,而大量的执行职能由相对独立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中介组织承担,所以能有效降低政府总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推进行政管理内部专业化的发展。政府决策与执行专业化程度低是目前我国政府系统内部组织结构不尽合理的突出表现。长期以来,政府部门管理的内容繁杂,同时它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不利于决策与执行专业化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必须提高政府决策与执行的专业化水平。政府决策与执行分离,它有利于让各类智囊机构和专家群体参与政府决策,成为政府决策的主体。与此同时,行政执行机构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决策机构的依附关系,能够依据组织自身的性质和发展需要选择专业人士,或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来提高现代化、专业化水平。
2、决策与执行分离模式的理论假设和局限——本土化应用
根据目前已经公开的基本模式资料,我们可以看出该模式有着特殊的假设前提,它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构筑的。所以,我们有必要首先考察一下行政三分模式的假设前提。对此,我们尝试性地作如下列举: 假设1 :行政权力必须且可以进行分离。
假设2 :行政权力可以用过程化方式分割成决策、执行和监督环节,并予以实行。
假设3 :决策需要集中,这样可以统一进行宏观调控。
假设4 :决策是最重要的,执行是次要的,可以按部就班进行,也可以分散完成。
假设5 :行政是政府单方面的事务,主要的问题在于政府内部的分工合作,做好了这方面的工作,行政就可以顺利的进行。
对假设1 的分析要注意:一方面它是在一定客观情势下产生的,它是客观环境下的被迫选择;另一方面它也包含了选择者主观追求的能动性,正是这一能动性中暗含了假设1。行政权力必须分离是改革者解决行政权力独大的当然选择,改革者认为通过分离可以将独大的权力分为若干部分,允许更多的人按照角色和类别分别介入到权力过程当中,因而保证权力公正运行。行政权力可以分离则是行政理性长期熏陶改革者思维的结果,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和功能主义观念促使改革者认定利用权力分离的方法可以克服权力独大带来的不公正和不规范问题。权力分离不会影响权力运行的质量与效果。基于假设1 出现了假设2。假设2 认为行政权力分离的最好方法是过程化分离,即按照权力运行的直线过程将权力分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这种功能主义的权力分离方法注重了权力运行环节的专门分工方面,突出了权力运行中科学性和规范性的问题。决策权负责重大事项的决定,负责此项权力的机构专门管理决策事项,保证决策的统一性、权威性、连惯性和科学性。执行机构负责决策机关决定的执行,忠实地、不折不扣地、完满地执行决策机关的决策,这样可以保证政策执行的专门化和高效率。监督权负责对决策和执行进行监控,促使二者按照既定原则规范地运转,它是一个调控机构。
假设3 和假设4 是假设1 和假设2 的深化。按照行政三分原则,决策权被分离出来暗含着如此假设,即决策权需要集中到专门机构,便于统一进行宏观调控和完善政策制定。不论是什么性质的决策都要由专门的决策机构来统一确定,决策权不应该分散到执行环节中去。
假设4 认为,决策权是重要的,为了保证决策的科学和公正,应该统一起来;而执行相对是次要的、分散的和按部就班的,只要专门的执行机构就可以完满的执行。并且执行也是单纯的,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不需要处理更多的具有决策性的临时问题。
总体看来,以上四个假设都暗示了第5 个假设:行政是政府内部单方面的事务,只要在政府内部将行政工作按照过程做好分工与合作,决策机构负责决策,执行机构负责执行,行政就可以顺利的进行。在行政三分模式看来,行政工作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要么是高高在上的,行政决定环境,只要将行政过程处理好,行政环境中的行政对象问题不需要考虑;要么是没有关联的,行政工作不需要考虑行政环境的要求、压力以及行政环境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发生的改变。这一假设认为,行政工作的重点是公共组织内部的秩序问题,外部关系问题不是最关键的,不需要着重考虑。
从以上对行政三分模式的假设前提的尝试性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本质上和行政三分模式想改革的部门行政体制的假设一样都属于传统的理性行政模式的观念。理性行政模式是大工业时代以来在现代国家中流行的以官僚制形式为基础的传统行政模式。它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对行政组织结构进行制度化、程序化和职能化的技术理性扩张的产物。理性行政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1、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是提高政府内部的工作效率,外部环境的要求不是关注的重点;
2、公共行政问题是执行的问题,按照功能主义的划分,理清公共行政决策和执行环节是它取得规范的保证;
3、公共行政是公共组织内部的职能,要严格规制,划清职能和权力结构,使它规范运行;
4、公共行政是统一的官僚组织的职能,必须按照统一的官僚制规则运行。这些特征是效率主义、功能主义、规则主义和理性主义等现代性价值观念的外显。这些价值观念要求现代行政追求行政的效率目标、功能区分、规则化和理性计算。它希望通过对组织内部政策流程的全程监控和预先测算来实现行政过程的可操作化、稳定化和理性化。利用理性的算计功能对组织功能过程进行分解,并根据这些分解的功能来设立不同的部门机构,构建新型的功能化部门组织形式。组织的高层通过发出指令要求各个组成部门积极肩负各自的职责,完成各自的任务,在准确的预计时间内圆满实现组织目标。理性行政模式的本质是分离思维。它希望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计算将其细化为许多不同的组织块,然后对每一个组织块进行标签化和形式化,使得它们的地位固定、职责明确、要素细分,从而建立许多按照功能划分的无数细块来构成的几何式组织形态。现代官僚组织就是典型的理性组织模式。它期望利用部门和功能分离来实现组织的专门化和监控,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行政三分模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反对组织部门细化的理性方法,但是它仍然没有脱离理性行政的功能分离主义的窠臼。它反对部门细化,单从这点上看应该是反对部门分离主义,但是它用来反对部门分离主义的武器却仍然是另一种功能分离主义的工具,即行政权力的过程分离。行政三分模式按照行政权力发挥功能的过程将其分为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种。决策权力负责政策的制定,而执行权力负责政策的执行,二者组成了一个政策流。监督权平行于前二者,对它们进行平衡和调控,形成了行政三分的格局。这种按照行政权力运行过程来分离式构建的组织模式可以部分地克服部门细化导致的专权和不协作问题,但是它将本来是完整的行政权力分割为分别由三个部门行使的权力,将权力间天然的、难解难分的关联人为割断,也会带来新的问题。首先是过程分离后新的专权倾向。新的组织模型中决策权被高层统一后可能会促进组织的一体化、克服部门分割现象。但是,组织一体化既有便于组织能力的统一和行动完整性保持的优点,也存在导致新的专权问题的危险。组织决策被集中到少数部门如决策局,就越来越提高了组织决策权力的份量,决策局对决策权力的专有可能会因为决策组织的理性自负和远离社会环境的互动逐渐演变为决策权的独大。这一理性的法定主人认为可以利用理性来从上到下、从无到有地进行组织设计和工作安排,使得组织的绩效达到最优。它的高高在上和对环境的高傲态度,可能会导致忽略组织的多元利益和目标,使组织高度同构而失去自我反思和适应多样变化的能力。还会使政府政策患上高高在上、不切实际、空洞、不适应的毛病,甚至会由于一体化政策执行的结构性困难而造成政策的不稳定性,乃至资源的严重浪费。这也许是该模式面临的最主要挑战。
其次是分割性问题。行政三分模式以纵向上的过程分离替代横向上的功能分离。这种替代方式的分离主义逻辑思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存在严重的分割性。有可能导致种种不利的后果:权力被分为决策权和执行权,集中性决策远离社区利益,决策和执行之间存在很大的冲突;组织的完整权力和组织人员的个人能力以及责任感都被这种划分人为割断,导致了组织权力不能完整的发挥功能;执行由于被抽去了重要的“自由裁断”的政治生命而沦为决策的工具,难以及时完整地适应多变的社会现实,处理需要及时变通的社会问题;负责这种执行权的组织人员在工作中非常容易产生无责任感、无积极性,容易失去自主性和适应性。这种分割性认识也会引起组织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隔离。尽管行政三分模式利用理性力量设计了一个功能完备、规则齐全、部门分离的组织形态,但是它在营造一个完美的蚕茧的同时也将行政组织自身封闭在这个理性的模式化环境中。这种组织是理性的自利组织,组织对环境是高高在上的,是控制型的,这种认识忽略组织环境的能量储存功能和组织含蓄功能。被隔离开环境的组织成为了自私自利的组织孤岛。在这个封闭的、分割的理性化结构中,理性化组织的行政权力也被纳入了一个没有对象的单向流动状态,行政过程也被自我封闭在一个没有结果和反馈的单向工作中。完美的规则成为了组织权力不能自我反思和与环境互动的紧箍咒。并且,在封闭性的结构状态下,政府内部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组织黑洞以及贪污腐败问题。政府组织对环境要求将会不予关注、缺乏责任感、对环境变化不适应和不敏感。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姜圣阶等:《决策学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刘圣中:《决策与执行的分合限度——行政三分制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6期。
4、孟华:《 21 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行政决策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2)。
5、许文惠:《行政决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美〕赫伯特·西蒙:《 管理决策新科学》,李柱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8、许文蕙,张成福,孙柏谈:《 行政决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9、〔美〕盖伊·彼得斯:《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0、汪晏艳:《西蒙决策理论的优化运用———兼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管理科学,2003年8月。
11、(荷)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薛冰:《行政效率、行政决策、行政体制—公共行政研究的三次转向》,人文杂志,2003.2。
13、李伟权:《简论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建设》,学术论坛,2002.4。
14、秦小鹏:《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行政职能分离模式创新》,行政与法,2002.11。
15、刘霞:《公共管理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公共管理学报,2004.5。
16、张亲培:《公共政策实施理论的演变及其意义》,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第二篇:公共行政学是研究什么范文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什么的?
公共行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讲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能够管什么,政府应该管什么,公共行政管理应该由谁来管,怎么管,为什么管。
第一,公共行政研究政府能够管什么。这是指行政环境对政府行为的限制和约束问题,也就是指在一定的行政环境的约束下,政府能够做什么。政府虽然掌握行政权,但是它并不是凭借手中的权力可以随心所欲,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管。政府职能和行政权力受行政环境的制约。行政环境为政府管理提供了历史舞台,行政环境从根本上决定政府能够做什么,能够管什么。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制约着政府行为。行政环境允许政府做什么、管什么,政府才能做什么、管什么。政府管理不能超越历史环境所提供的可能性和活动空间。
第二,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应该管什么。政府应该管什么的问题就是指政府职能,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行政环境为政府提供了政府管理各种社会事务的可能性,但是,政府不能满足所有的社会管理需求,必须把自己的管理职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也就是政府应该管什么。公共行政学围绕政府职能大小、强弱,政府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权力划分,政府与社会、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作用等问题展开研究。这是行政学发端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了政府职能及其管理方式。
第三,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管理由谁来管。也就是指政府管理的主体是谁。政府管理由政府的各类各级行政部门和被授予行政权的社会公共组织进行管理,也就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有一定的机构、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形成一定的关系和制度,也就是行政体制。政府必须由各级各类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组成,并且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和管理范围,担负一定的管理职能。同时,政府管理必须由人组成政府并进行管理。对政府的各级各类行政人员的管理,就是人事行政。政府管理由行政领导者推动,讲究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第四,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管理怎么管。首先是政府管理的过程。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协调、行政监督。其次是政府管理的依据,它涉及到人治与法治。现代行政的依据是法律。政府管理必须依法行政。政府管理还必须讲究管理方法,利用一定的财政资源。
第五,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管理为什么管,也就是管理的目的。政府管理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效率,一个是公平。效率不仅指政府本身的行政效率,也指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效率。公平是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责任,政府通过各种手段确保每个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公平地位。
第三篇:研究物质的比热容PPT(粤沪版)课件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PPT(粤沪版)课件
篇一:9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学设计(粤沪版)教案
教学课题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仪器材料铁架台(2个)、500ml的烧杯2个,同规格的加热器2个,搅拌器2个,秒表,量筒,温度计2只,水,煤油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热量及其单位。
②知道比热容的概念,会用比热容的知识分析、判断有关问题。
③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的实验探究,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通过查比热容表知道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学习利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探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②通过比热容知识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激趣设疑,创设学习情境教师设问:夏天在海边的沙滩上行走时脚底会感觉很烫,可若踩在海水里就会比较凉,你知道其中的物理道理吗?思考、讨论
1、热量复习提问: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把一杯热水放到冷水中冷却,会使热水变冷,冷水变热,在这,物体内能如何改变?它们与吸热、放热有何关系?
引导分析:可以用热量来量度物体内能的变化,引入热量。
教师设问:怎么区别“内能”与“热量”?
分析:(打比方)把热量喻成礼品,内能比成枇杷。
例如:小明家去年从树上只摘得一箱枇杷,他把枇杷送给邻居了,那这箱枇杷就成了礼品。今年他家的枇杷大丰收了,说成他家里的礼品也大大增加了,行不?
内能既然是一种能量,说明热量的国际单位也是能量的国际单位──焦耳,简称焦(j)。思考回答:两种
分别是做功和热传递。
在热传递中,物体吸热,内能增加,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了多少,物体放热,内能减少,放出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少了多少。
思考回答:热量是指内能的变化量。
只有送出去的枇杷才称为礼品。所以内能变化了多少才是热量。
2、实验探究
①提出问题
②大胆猜想教师设疑: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猜想并组织讨论。思考并提出问题: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一样吗?
猜想:
①可能与物体的温度变化有关
②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③可能与物态有关
④可能与质量有关
③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时,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法,教师给予指导。
教师要对实验步骤进行必要的演示,并指导学生设计好记录数据的表格。
实验
次数物
质
名
称质量
/g加热
时间
/min初温
/℃末温
/℃吸收热量
(多
少)
1水 煤油
2水
煤油
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煤油上升的温度较高;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水吸收的热量更多一些。
水的吸热本领比煤油的大。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本领是不一样的。设计实验,学会控制变量法。
学生分小组设计并讨论后交流。
实验器材:铁架台(2个)、500ml的烧杯2个,同规格的加热器2个,搅拌器2个,秒表,量筒,温度计2只。
实验步骤:取两个相同的烧杯,甲杯里装400克水,乙杯里装200克水,使它们都处于室温,给它们加热到沸腾,观察加热的时间是否相同;
接着拿同样多的水400克,甲杯加热到100℃,乙杯加热到80℃,观察加热的时间是否相同;
取400克的水和煤油分别加到烧杯中,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它们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实验,并随时记录好数据。
在对实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得出结论。
3、比热容
①引入目的 ②定义
③单位
④比热容表引入目的:为了表示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和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的性质而引入的。
启发类比:(先研究一个社会问题:人的饭量)
某班有30位女生30天吃了粮食720斤,20位男生20天吃粮食400斤,问谁的饭量大?
应该取相同的条件进行比较,质量取单位质量(1kg),温度变化量取1k(1℃),比较起来较方便,由此得出比热容的定义。
通过类比饭量的单位给予说明,比热容的单位是复合而成的;然后提出其国际单位是j/(kg•k),常用单位j/(kg•℃),分别读做焦耳每千克开,焦耳每千克摄氏度,并且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相等的。j/(kg•℃)=1 j/(kg•k)
教师提出问题:
①一杯水和一桶水的比热容谁大?
②把一块铁皮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哪块的比热容大些?每块和整块比,其比热容有无变化?
学生阅读比热容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表中找出比热容最大的是哪一种物质?它的比热容是多少?物理意义是什么?
②冰的比热容是多少?水的比热容是冰的多少倍?
③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吗?(比较冰和煤油)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变吗?(比较水和冰)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的什么特性?思考为什么要引入。
思考如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不同。
求得:女生0.8斤/(人•天)
男生1斤/(人•天)
理解比热容的意义、单位及其读法。
思考:在比热容的定义中涉及到的是温度变化量。由关系t=t+273k可知,t1—t2=(t1+273k)—(t2+273k)=t1—t2 即它们的温度变化量是相同的。
思考回答:
①一样大
②一样大,无变化
因为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
通过查比热容表,知道了常见的一些物质的比热容,然后回答问题:
①比热容最大的是水,为4.2×103 j/(kg•k),物理意义是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②冰的比热容是2.1×103 j/(kg•k)。水的比热容是它的2倍。
③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可能相同,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可能变化。(比热容跟物质的种类、物态有关)比热容反映的是物质的吸、放热本领。
4、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教师提出问题:
①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为什么要用水?
②北方地区冬季供暖和热水袋里为什么要用水?
③为什么夏天住在海边不觉得热,冬天不觉得冷?
④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而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却比较大?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质量都为1kg的水和干泥土吸收(或放出)4.2×103 j的热量,比较水和干泥土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的大小。
教师再设问:夏天在海边的沙滩上行走时脚底会感觉很烫,可若踩在海水里就会比较凉,请你说说其中的物理道理。学生思考、讨论并解释:
①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一定温度可吸收较多的热量。
②一定质量的水降低一定温度能放出的热量比较多。
③夏天,太阳照到海面上,海水在升温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不觉得热;冬天,海水由于外界温度太低而要放出大量的热,使气温不至于降得太低,所以不觉得冷。
④沿海水多,内陆砂石、泥土多,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大,白天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温升高较小,砂石、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大;而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砂石、泥土又会
篇二: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一、[知识梳理]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2、单位:J/(kg.℃)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
4、热量的计算:Q=cm△t
二、课堂检测
(一)基础研学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它的符号用_____表示,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
2、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 _________(填单位),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若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 J/(kg.℃);水结成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初温为20 ℃、质量为1 kg的水吸收2.1×105 J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_________℃。
4、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 J/(kg.℃)。1kg的煤油由40℃降低到10℃,放出_________J的热量,若将40℃的煤油用去一半,再降低到10℃,又放出____________J的热量。
5、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1,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1:2,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__________,降低的温度之比是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高
6、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质量大的较质量小的比热容大
B、同种物质,原来温度高的较温度低的比热容大
C、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D、不同物质,只要初温相同,质量相同,比热容一定相同
7、下列情况,比热容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
B、铁块锉成铁屑
C、给铁块加热升高温度
D、铁块做成铁锤
8、沙漠地区在日光照射下,要比湖泊、湿地处温度升高得快的原因是()A、沙漠地区日照时间长
B、沙吸收热量多
C、沙的密度大 D、沙的比热容小
9、冬天,我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主要是因为水具有()A、较多的热量
B、较大的密度
C、较高的温度D、较大的比热容
10、城市中修建人工湖,不但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而且能有效调节其周围环境的气温。这是由于水的________大。在同样受热或冷却时,温度变化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缘故。
11、两个相同的烧杯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吸收的热量多 B、水上升的温度较高
C、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它们上升的温度相同
12、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__________,冷却效果好。
13、小华同学在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
猜想油的比热容比大小,为了验证猜想,她做了以下探究
实验:
(1)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_________相同的水和
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如图4 所示,它们的初如温度为_______℃;
(2)在同样条件下分别给水和油加热,如果在______相同
时,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来比较它们比热容的大小。篇三: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课堂练习(沪粤版九上)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
A.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等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2. 如图14-3所示的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相同,给水
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这说明()
A.水比煤油的温度高
B.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
C.水比煤油的密度大
D.水比煤油的分子运动剧烈
3. 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B. 只要温度升高相同,比热容小的物体一定比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少
C.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比热容大
D. 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的热量都有关
4. ⑴一滴水和一盆水,哪个比热容大?⑵把一根铁丝截为长短不同的两段,哪段铁丝的比热容大?每段和整根铁丝相比,其比热容有无变化?
5. 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铜块比温度低的铜块比热容大
B.质量小的铁球比质量大的铁球比热容大
C.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碗水的比热容大
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6. 如图14-4所示,“暖气”和汽车冷却?a href=“http://www.xiexiebang.com/zhaoshangjiameng/”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怼?/p> 图 14-5 7. 某疗养胜地有一天然温泉浴池,温泉的出水温度平均为40℃,每天出水400t,人
们使用后的废水温度为30℃,该浴池一天所用的温泉水向外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
8. 将质量和初温(等于室温)都相同的水和酒精盛入相同的容器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请在图14-5 中的直角坐标系中粗略画出水和酒精的温度随加热时间
变化的图象。[已知水的比热为c水=4.2×10J/(kg·℃),c 20℃]
【参考答案】 3酒精=2.4×10J/(kg·℃),室温约3 1.D2.B3.A4.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比热容跟物质本身有关,而跟物质的多少无关。所以,⑴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容相等;⑵分为两段的长短不同的铁丝和整根铁丝的比热容都相等。
5.D6.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质量相同,升高(或
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水可以吸收或放出更多的热量。所以
图14-4甲中暖气片中的热水降温时可放出更多的热量,图
14-4乙中冷水升温时可吸收更多的热量。因而具有更好的取暖或散热效果,经常作为取暖、散热的载体。
7.1.68×1010J8.由于水的比热容比酒精的大,质量和初
温都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时,酒精的温度升高的
多,水的温度升高的少。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图14-6 是一条直线。取室温为20℃,从t温轴的20℃处向右上方画两条直线,倾斜角度小的一条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倾斜角度大的一条表示酒精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答案如图14-6所示。
第四篇:打印:硕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件”和“当代资本主义研究”ppt
10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
程家明简介
1978年开始从事高校哲学、理论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先后毕业于国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目前研究的课题:社会心态与社会**、西方形而上学与哲学观、人的本质的可能性、企业文化、领导的一流水平的探索。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著作5部,其中《程家明自选集》集中了部分学术论文。E-MAIL:jmcheng@stu.edu.cn,手机:*** 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研究生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并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入地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教学安排
一、内容安排
1、幸福及幸福的获得
2、当代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3、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5、科学发展观
6、如何做人做事(读《论语》节选)
二、方法安排
1、讨论与讲授结合
2、集中与分散结合
三、考试安排
1、平时表现占10%
2、单元和论文30%
3、随堂开卷考试60% 从庄子的一段话说起 知止其所不知,至矣。《论语》: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征征:
这是我在看《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一书时摘录的一段。这本书是公元前106年出生的欧洲著名的哲学家西塞罗写的。
西塞罗详细论述了获得并保持权势和赢得荣誉的三要件:爱戴、信任和敬佩。要想赢得人们的爱戴,最有效的办法是善意的服务,最拙劣的手段是使人畏惧;要想赢得人们的信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智慧和公正,或至少需要具备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二者相比,公正更为重要;要想赢得人们的敬佩,就需要具有某种卓越的才能和伟大而高尚的精神。年轻人若想赢得普遍的尊敬,就应当具备克己和孝悌两种美德。温蔼的交谈、雄辩的演说、法庭上成功的辩护,也可以赢得人们的好感、爱慕或谢意,有时甚至能使人终身难忘。仁慈和慷慨也能博得人们的好感和爱戴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好处,但慷慨要注意对象,要“恰当”,既不要胡施滥舍,也不要过分吝啬。在表示善意的方式中,服务显得更高尚、更可贵。在谈到公共行政事务和公益服务时,西塞罗告诫人们:“最要紧的事情是丝毫不要被人怀疑有私心。”因为接收贿赂、中饱私囊、利用国家谋私利等腐败行为是“不道德的,而且与是有罪的,可耻的。”一个国家如果“染上这种瘟疫”,就会衰亡,不战而败。
这里所说的三个要件,爱戴、信任和敬佩,与之相对应的是善意、智慧和公正、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精神,再加上没有私心。这是在成就事业中要努力做到的。做到并不难。
善意,就是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过程中,在与别人打交道时,对人不能有恶意,要与人为善。这不是怯弱的表现,恰恰相反,是对人际关系的客观规律的遵循和自身强大的表现。人际关系不同于物与物的关系。人与人是平等的,而且只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可,才能做出点事情来,尤其是在权力获得的过程中。所以,西塞罗说,最拙劣的手段是使人畏惧。在这个意义上,与人为善是一种无可选择的选择。唯有力量强大的人,自信的人,才去做这种选择。
智慧和公正,就是要有头脑,首先分清事物的性质,其次从大局长远着眼,第三注意方式方法,第四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灵活的策略。公正,就是不偏私,以与自己根本利益一致的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标准,去断事,去判人。要讲义,但与利从根本上并不矛盾。正如西塞罗所说:这种义与利,从根本上说,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因为凡是真正有利的无不同时也是义的。凡是义的无不同时也是有利的。“道德上的正直与利携手同行。”
至于能力和精神,一般地说,你能做到,而且还会做的更好。这些,你要好好思考。老爸 2009-9-8 9
(一)哲学
毛泽东:要学哲学,不学哲学,扯了半天皮还不知道扯的是什么。陈云:学了哲学,终身受用。
叔本华:年轻时只要懂得一点哲学,在人生的一定阶段,可以“举一反三”,了解人生的全过程。所以,年轻人最容易创新。人生40年前好比写出一本书的正文,之后就是写注释了。《人生智慧录》山东画报出版社 10
1、感知什么是哲学?
2、界定什么是哲学?
3、哲学有什么用? 11
1、感知什么是哲学?
下面的命题,哪些是哲学命题?哪些不是哲学命题?为什么?
1、三角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具体科学:数学。
2、物体作用与反作用同时发生 --具体科学:机械物理学。
3、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具体科学:高能物理学。
4、DNA决定物种的遗传特性 --具体科学:生物学。
5、水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具体科学:化学。
6、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价值量等值交换 --具体科学:经济学。
7、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消灭敌人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己 --具体科学:军事学。
8、对于正常的味觉来说,盐是咸的,糖是甜的 --生活常识。
9、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哲学(理论)
10、真正的伟大是对伟大的冷漠,真正的聪明是对聪明的否定,真正的谦虚是对谦虚的诚实 --哲学(应用)13
2、界定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是关于世界(自然、社会、思维)的一般规律的学问; 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生活实践和具体科学)为基础,揭示世界最普遍规律的科学。15
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
社会物质
自然物质
社会物质生活资料
社会物质生产资料
食物 衣物 住房 代步工具„
水果 米饭 工夫茶„
苹果 桃 香蕉 梨„--共性 国光 元帅 富士„--个性(基于生活实践)16 共性:客观实在—material
哲学的物质 物理学: 宏观物体 微观粒子
↑ 化学:
化学元素
↑ 生物学: 生物分子
↑ 天体物理学:360亿光年的宇宙天体
↑
社会科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总结概括具体科学的成果)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原理 世界的物质统一原理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规律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8
3、哲学有什么用?
(1)具体科学有什么用? 数学用于计算;
物理学用于认识物理规律;
经济学的价值规律可用来从事经济活动,如炒股; 等等。
总之,只能用于适自己研究的领域。19(2)哲学有什么用?
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来自具体科学和生活实践,又对具体科学和生活实践以指导。世界统一于物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
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联系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 一分为二,抓住重点。20 课后作业
请明确以下几个概念
1、科学
2、社会
3、主义
4、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5、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
6、理论-实践 21 自由、价值、人生价值,幸福与人生智慧 22 自由:人身自由、政治自由、经济自由、文化思想自由、生活自由 自由的含义: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3 24
(一)价值与人的价值
1、价值
2、人的价值
3、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25
1、价值
(1)什么是价值?
人类的认识只有真理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真理性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如,F=MA:物体的作用和反作用同时发生。价值性认识的对象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即,价值是客体在与主体关系中形成的对主体需要满足的属性。如,水(客体)满足人(主体)解渴的需要的属性=价值(正)
个人(客体)满足他人和社会(主体)生理或社会需要的属性=价值(正)26
2、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的特点:
既是价值的客体,也是价值的主体。
人,作为客体,只有满足主体(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才有价值。
人,作为主体,只有客体(他人和社会)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感觉到自己个人有价值。27 人生价值的公式
奉献→
←索取(承认)28 人的价值的定义
人生价值是奉献和索取的统一(1)人是要索取(承认)的:
食欲、性欲、名誉、地位、金钱,等等。(2)人是要奉献的:
只有在奉献的前提下,才有索取的条件和权力。
所以,奉献和索取是统一,奉献是人生价值的真谛。29
(二)哲学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核心价值观 30
物质--共性:客观实在性
社会物质
自然物质
社会物质生活资料
社会物质生产资料
食物 衣物 住房 代步工具„
水果 米饭 工夫茶„
苹果 桃 香蕉 梨„--共性 国光 元帅 富士„--个性(基于生活实践)31 哲学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核心价值观
物质(国家领导人)
社会物质(省/部长)
自然物质
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厅/局长)
社会物质生产资料
食物(县/处长)衣物 住房 代步工具„
水果(科长)米饭 工夫茶„ 苹果(股长)桃 香蕉 梨„
国光(民众)国光
元帅 富士„ 32
(三)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首先,人生价值实现于我们的奉献中的国家发展 33 我们奉献了,国家发展了!34 70年代,尼克松访华,中国的GDP是美国的二百分之一。35 80年代,老布什访华,中国的GDP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36 1998年,克林顿访华,中国的GDP是美国的十分之一。37 2009年,奥巴马访华,中国的GDP是美国的三之一。38 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39 我们索取(承认),生活改善了 1979年,我结婚没房子。
2009年,我女儿结婚,在北京买了房子,还可以买车子。中国人民正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40 其次,要把自己所在的单位和自己的学习搞好
国家再好,单位不好,人生价值的实现没有直接的基础。
国家和单位再好,作为学生的你学习成绩不好,没有真本事,人生价值的实现只能是一句空话。41 第三,多学习,多做工作,多为他人着想。
从奉献到索取有一个过程。只有不图索取的人才能真正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老子:《道德经》第14章。42 如何获得并保持权势和赢得荣誉的三要件:爱戴、信任和敬佩?
西塞罗说:要想赢得人们的爱戴,最有效的办法是善意的服务,最拙劣的手段是使人畏惧; 43 要想赢得人们的信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智慧和公正,或至少需要具备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二者相比,公正更为重要; 要想赢得人们的敬佩,就需要具有某种卓越的才能和伟大而高尚的精神。
年轻人若想赢得普遍的尊敬,就应当具备克己和孝悌两种美德。温蔼的交谈、雄辩的演说、法庭上成功的辩护,也可以赢得人们的好感、爱慕或谢意,有时甚至能使人终身难忘。仁慈和慷慨也能博得人们的好感和爱戴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好处,但慷慨要注意对象,要“恰当”,既不要胡施滥舍,也不要过分吝啬。尤其是在为公共行政事务和公益服时,“最要紧的事情是丝毫不要被人怀疑有私心。”因为接收贿赂、中饱私囊、利用国家谋私利等腐败行为是“不道德的,而且与是有罪的,可耻的。”一个国家如果“染上这种瘟疫”,就会衰亡,不战而败。[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论友谊论责任》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年12月第1版,第18页徐奕春译 44 当然,需要智慧:
马基雅维利: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同人们应当怎样生活,其距离如此之大,以至一个人要是为了应该怎么办而把实际 上是怎么回事置于脑后,那么,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反而会导致自我毁灭。《君主论》第73页
同时,也需要勇气:当需要狮子的勇气的时候,你却在那里耍弄猴子的狡猾,那就只让位于具有狮子般勇气的人。(同上)还要有运气:叔本华说:世界上只有三大力量:精明、实力、命运。我认为最后一项最有威势。
但是,我们不能没有自己的能动性。命运就一条泛滥的河流,只是在人们没有做准备防范它的地方显示威力,而人们只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就可以制胜它、驾驭它。人们只有成为命运的盟友,学会与命运密切地合作,安抚它、制服它,才能取得成功。--《君主论》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爱因斯坦
还要认识和完善制度。正常的社会不会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是有制度安排的。同时,社会的组织领导者要注意完善制度,让“三不要求”的人在制度上不吃亏。45 还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 行贤去自贤而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 46
(三)幸福与实现幸福的人生智慧
1、什么是幸福?
享有人生重大的快乐和免除人生重大的痛苦的心理体验。
物质幸福:物质和肉体需要得到满足--生活富裕、身体健康和美满爱情。人际幸福:人际关系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达官显贵和爱情美满。精神幸福:精神方面的需要得到实现--实现自我,发挥创造潜能。47
2、幸福的层次 一是物质幸福 二是人际幸福 三是精神幸福
三者紧密相联,物质幸福是基础,人际幸福是内容,精神幸福是灵魂。48 3、如何获得幸福?
第一,具备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处在正常的社会状况; 第二,明确和胜任一定的社会角色; 第三,具备良好的品德。49
4、与幸福有关的因素
(1)幸福与健康与品格
健康是幸福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体健力状的乞丐比恶疾緾身的君王要快乐的多。人生幸福的最首要的因素是我们自身的品质和性格。
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尽力发挥我们个人的品质,让我们从事的事业,能够用上我们的才智,并做到极致。过多的财富对我们的幸福帮助不大。50 出于人性的弱点,人们一般都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只要稍假思索就会明白,不管他人意见为何,它本身不是构成我们幸福的要素。
我们对他人的意见,无论是迎合我们或是令我们痛苦的看法,都要认真地考虑,并适度地估计相对的价值,从而尽可能地减轻我们对他人意见的高度敏感性。如果不这么做,我们就成了他人看法之下的奴隶。
认识了这样简单的道理,将使我们的幸福感大大增加:我们个人生活的实际情况:健康、心情、能力、收入、配偶、孩子、朋友、家庭等等,比之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其重要性何止百倍。51(2)幸福与自豪和自负 自豪(骄傲):个人对自身在某方面具有卓越价值的确信。自负:希望别人确信自身的优越。自负的人多话,自豪的人缄默。
自负的人应该明白,他所希望的得到的好感,最好的办法是别人说话,让别人去评价。话说多了,不仅难以被确信,反而让人觉得卖弄。
只有对自己卓越的才干和特殊价值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才配称为自豪。52(3)幸福与地位和荣誉
地位很重要,只要是社会需要与自己能力相称,越高越好。然而,不适当的地位对幸福没有帮助。荣誉是外界的良心,良心是内在的荣誉。在客观方面是他人对自己价值的意见,在主观方面是我们对他人意见的尊重。
要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就得做二件事:一是每人不论在何处都应该做的事;二是每个人出于自己特殊位置而应该去做的事。53 ⅰ 公民荣誉:这是他人和社会对我们自身的这样的一种确信;我们无保留地尊重他人的权利,永远不会为了一已所需而用不正当或不合法的手段。这种荣誉的根本,在我们有一个永远不可动摇的信念。
荣誉一旦丧失就无从恢复,除非其丧失是源于可以原谅的错误。人若失信,以后不管人怎么做,不管他身份如何,他就永远丧失他人的信任。失信的苦果无可挽回的。54 ⅱ职位荣誉:充当任何职位的人真正地具有执行有关任务的资格。ⅲ女性荣誉:少女时候是纯洁,嫁人以后是贞操。
前提:妇女在诸多方面要依赖男人,而男人只有一件事要依靠对方。因此,彼此互赖的安排便建立了——男人承担女子及以后所生子女的一切需要,这是为了整个女性的福趾打算所做的安排。
任何女子打破规则,就视同背叛了整个女性。因为,如果每个妇女都这么做,整个女性的利益可就瓦解了,因此,她被当做失去荣誉的人,带着耻辱给赶出社会。55 ⅳ男性荣誉:
这是基于妇女荣誉中的“集体精神”所带来的产物。婚姻对女性是大为有利的,当男人向结婚投降的时候,他得信守合约中的各项条款。这一方面是为条约的遵守不容废弛,另一方也是确保在男性放弃一切之后所得到的好处,那就是对女性有所保障的独立权。人愈是可鄙可笑,愈喜欢说他人的坏话——塞尼卡
真正欣赏自身的价值,会让我们对于他人的侮辱真正漠不关心;如果我们无法不憎恨人家的侮辱,我们可以世故一些,有教养一些,以帮助我们隐藏愤怒。侮辱和贬斥他人,就像输家才是胜利者的一场打斗。
哲学是这个世界对付道德和理智上唯一大力士。让我们希望,像医学界能找到方法防治现代生理上的疾病一样,哲学家也能够靠澄清我们的思想,把关于荣誉的疾病清除。56(4)幸福与名声及名声的获得
荣誉乃有关每个人在相似的情况下应有的表现,名声所要求的品质则无法期望每个个都拥有。与荣誉相关的品质每个人都有权赋予自己的,与名声相关的品质必得由他人承认。每个人都可以认为自己是有荣誉或操守,然而,够资格具有名声的人很少,只限于已获得异常成就者。
立功的主要条件是伟大的心胸,立言的主要条件是伟大的头脑。功业如烟云,作品可传世。立功要依靠运气,既需要立功者的内在价值,也需要情境所赋予的重要性和光辉。
作品完全依赖创作家;只要作品在,其实质和价值将能保持。作品的品格愈高,评定愈困难。作家在有生之年是否能看到自己的名声和曙光,要依赖运气,其作品愈为高尚和重要,其可能性愈少。57 一般而言,越是可能持久的名声,其出现的时间会迟些。因为,优秀的作品需要时间发展。某人愈是属于全体人类,他愈是被他的同代人看不上。因为他的作品并不那简单地适合同代人,而是在同代人之后。58 名声躲开追求它的人,却去追求躲开它的人。(奥索留斯)
名声虽然难以获得,一旦获得之后却容易保持。荣誉无需赢取,可就是不能丧失,只要一次不当行为,荣誉就丧失殆尽。59
5、获得幸福的人生智慧(1)处已之道:
第一、不时把注意转向一生的蓝图;
第二、保持现在与未来的适度平衡,珍惜每一天;
第三、在有限的条件下促成快乐,在经常反思中吸取经验教训; 第四、充分自立,兼容克制,能够享受孤独; 第五、三思而行,直面不幸,珍惜所有; 第六、生活有序,抓住重点; 第七、健康第一,加强锻炼。60(2)处人之道
(1)放眼前途,宽容自己;
(2)记住: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高度之上;(3)一诚胜百巧;
(4)不要指望别人适合自己,你必须适合别人;(5)不要怕说错话,听众会分辨的。
(6)不借钱给某人不会丧失一个朋友,借钱倒有可能,我们不会因为举止高傲和粗心疏远朋友,反倒因为非常和蔼而殷勤而使对方变得傲慢,无法忍受,终至分手;蔑视就能获得重视;
(7)没有人是有充分的条件自我发展。要能够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
(8)一个人把才智和精明表现出来,就能使自己在社会中受欢迎,你要是这么想一定还涉世未深。这就是为什么无知男人和丑陋女人总是广受欢迎的原因。(9)有礼貌是明知的。
(10)决不可辩驳任何人的见解,如果你想要你的看法被人接受,用带感情的口吻说出来。
(11)钱财被骗,得益良多,可能的话,不对任何人怀有恶意,对人生气地说话,从你的言行显出憎恨,是产生危险、愚蠢、可笑、凡俗的行为;说话无须强调,是明于处世之道者的老条文。61(3)如何对待世途和命运。
人有三种力量:智慧、能力、命运。命运在一定意义上是更具有主宰人生的力量。时间决定一切,因此,要时刻向前看,要有忧患意识。
对待命运要保持平静。不管命运如何降临我们身上,不可以太高兴,也不可以过分悲伤。一切皆变。悲伤之事后来证明是好事,而欢欣之事后来证明是坏事。尽其所能。甘于忍受必须忍受的事情。62(4)人生的不同阶段
伏尔泰:人生各年龄阶段各有不同的情况,未能加以掌握将经历所有不幸。(1)人生的感觉:人生实际上是“现在”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表现。
儿童的现在:生存本身就感觉到清新的喜悦,世界让他们感到新奇的魅力。所以,儿童的岁月像一首长诗,以个别感性的形象把整个世界的本质。
青年的现在:儿童和青年时代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是未来人生发展的大题目。所以,人生中最早岁月的经验,奠定了我们的世界观。这种基础,既来自外界影响,更来自个体的灵性。
儿童和青年对未来的影响:春天的嫩叶,形状差不多,还到了夏天之后,差别就大了。儿童和青年如同树叶,差别不大,而到了中年,差别就大了,而且愈往前走,差别就愈大。
青年要勇敢地追求幸福,因为青年让人有永恒的感觉。但是,青年人对现实容易不满。不要以为“世界对人是宽容大量”的。懂得这一点,对青年人大有好处。
青春时代,我们感觉到,我们的生命宛如明媚的早上,人生如诗歌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痛苦和挫折最容易击倒的,就是青年人。我们要追求幸福,这是前半生的特点,如果对幸福的渴望从未获得满足,我们后半生就会觉得人生价值的失落。但是,幸福总是同痛苦相伴。老年时,我们有把握不幸的能力,而年轻时,我们比较能够顺应困难。
人生如比一幅刺绣,我们前半生所见到的是漂亮的正面,后半生看到的是不太漂亮的反面。反面尽管不太漂亮,但比较地有教育人的作用,而且能看到漂亮刺绣的针线是如何行走的。63(5)人生的感悟。
人的智力,即使是最高级的,也不能让谁在谈话中取得崇高的地位,除非他已年过四十。年纪和经验虽然不能代替才智,却可以胜过才智;年纪和经验能让一个才智最为平庸的人跟年事尚青的聪明人相抗衡。
年轻的人对世事的了解和处世之道早熟,不是好现象。只性的市侩之风最容易感染这种人。相反,那些与人交往时笨拙而且脾气执拗,最初表现为不喑世事的年轻人,有可能形成高贵的性格。
人生如登山,青年在山之边,老年人在山那边,山那边最死亡。64(6)如何使用生命
在身心健全的前提,两种方法,如同油灯,油和灯芯的粗细,油是生命力,灯芯的粗细就是生命的使用的不同方式。
36岁以前,在使用生命力的方式上,就像在银行里存款,最靠本金生出利息过活的人:今天把钱花了,明天还会有,36岁以后,就开始动用本金了。这就要爱惜了。否则,就会越来越穷,因此,在年轻时,也应该学会节省精力。65 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特色。有人年轻时可爱,中老年让人生厌。就看你如何经营。
年轻时,事物的表象吸引我们;年老时,思索是我们心智的主要特征。因此,青春期是喜爱诗歌的时代,老年偏好哲学。年轻时由外表世界的表象采取行动,年老时用思想决定行动。
然而,年轻时只要懂得一点哲学,在人生的一定阶段,可以“举一反三”,了解人生的全过程。所以,年轻人最容易创新。人生40年前好比写出一本书的正文,之后就是写注释了。
年青人仍然在邪魔控制下,为他服务,甚至劳役,永无宁日。
老年人祥和愉快,因为长时期在激情的约束下,禁锢之后,他现在可以自由行动了。当然,激情是生命的真正核心。没有了激情,生命就该退场了。只有到了暮年,才能面对欲望和恐惧不让自己烦忧。
人的才智到年老都会减退,而且速度愈来愈快,这诚然是很可悲伤的事;但是,这是必须的,甚至是有所助益的安排,否则死亡会太难忍受,衰老就为我们做了这一准备。因此,活到耄耋之年的最大好处是安乐死——这种死亡非由疾病导致,没有任何痛苦和挣扎。66 参考文献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有关道德的论述 《教师法》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人生智慧录》[德]叔本华 著,胡百华 译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道德经》[中]老子 《庄子》[中]庄子 《论语》[中]孔子 《中国哲学史》[中]任继逾 67 国际形势与中国的地位 68
三、第十三周:我的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 69 第一节 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第一节题目 70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一目题目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71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一种政治力量结构和相对稳定的形态。
一目题目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72 第一次 世界大战 凡尔赛体系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凡尔塞体系
两次大战
两个体系 同盟国 协约国 73 第二次 世界大战 雅尔塔体系
两次大战
两个体系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系 轴心国
反法西斯同盟 74
“雅尔塔体制” :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苏联和英国为了处理战败国问题,重新安排战后世界政治秩序,先后召开了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为战后世界秩序勾画出一幅蓝图。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形成了关于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基本方案,故称雅尔塔体制。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制 75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制图
雅尔塔体制是大国实力政策和强权政治的产物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传统的欧洲强国退居二线;霸权地位和政治中心转移到了新崛起的强国手中,并逐步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形成两大阵营 77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新的霸主 以美国为首形成了资本主义阵营 杜鲁门 北约成立 78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华约成立
以苏联为首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华约成立签字
赫鲁晓夫痛斥美国强权 79
两大阵营形成的过程,也是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它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展开全球争夺划分了势力范围,确定了实力基础,并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序幕 80
二、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二目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81
(一)战后至60年代
这一阶段主要表现形式为两大阵营的斗争。这种斗争集中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三大领域,并最终演化为美苏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二、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战后至60年代 82 冷战遏制 针锋相对 政治 经济 美 军事 苏
二、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美苏经济、政治、军事争霸 83
三、冷战格局的解体
冷战格局瓦解
国际战略格局的新旧转换,是以重大国际事件为标志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的剧变,苏联的解体,持续了40多年的冷战格局最终瓦解。
东欧剧变
8.19事件
★冷战格局解体的原因
冷战的终结,是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和美苏两国及其所代表的势力集团力量消长与分化组合的必然结果。
首先,苏联及东欧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严重失误,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走向多极化 90
第 一 节
当前世界格局变迁和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
综观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广大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要求日益强烈,国际上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呼声增强,国际金融危机使现行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世界经济治理结构受到严重冲击,世界多极化前景更加明朗,国际形势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新特点新趋势。92
一、世界格局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二、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世界各主要力量如何看中国
四、继续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 93
一、世界格局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三大特征: 经济大动荡 格局大调整 体系大变化 94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
营造四种外部环境(2004年): 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95
政治上更有影响力
经济上更有竞争力
形象上更有亲和力
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2009年)96 1.美国内外政策深刻调整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奥巴马首席经济顾问劳伦斯·萨默斯提出4个转变:
萨默斯在7月17日的一次讲话中提出:“重塑后的美国经济将更注重出口而非消费,更注重环境而非依赖化石能源.更注重生物和软件工程而非金融工程,更注重广大中等收入阶层而非占人口一小部分人的收入增长。”
7月15日,希拉里在美国外交学会发表讲话说:“我们的外交政策必须反映世界目前的样子,不是过去的样子,还采取19世纪的大国协调策略或20世纪的均势战略没有意义,我们不能恢复冷战时期的遏制政策,也不能采取单边主义„„我们应该在更多国家间引入合作机制,减少竞争,建立一个多伙伴世界。” 98 2.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
20年前,7国集团经济占世界的70%-80%,现在,占50%-60% 2000年,金砖四国经济占世界8%,现在,占16%。99 3.围绕国际体系博弈更加激烈 各国在IMF中占投票权比例
国家
占投票权百分比
占2008年全球GDP的百分比 美国
l7.1
20.4 中国
3.7
11.3 日本
6.1
6.3 俄罗斯
2.7
3.3 巴西
l.4
2.8 印度
l.9
4.9 欧盟全体
32.4
21.9 100 国家
占投票权百分比
占2008年全球GDP的百分比 德国
6.0
4.2 法国
4.9
3.0 英国
4.9
3.1 意大利
3.2
2.6 荷兰
2.4
1.0 比利时
2.1
0.5 西班牙
1.4
2.1 欧盟其余成员国
7.4
5.3 注释:以上GDP数据通过购买力平价法调整
来源:IMF和世界银行 101 4.反思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升温 102 基本判断:
●“以西方为中心”的总体格局未变 ●新的多极化格局已见雏形 103
二、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变化一:变化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中国经济规模升至世界第三 104
其他主要国际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105 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 决定性力量
1.中国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3.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
2.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从地区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性事件。106 变化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牵动世界格局走向,正从世界
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变化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1.美国: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过程中,不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主导性的作用。
三、世界各主要力量如何看中国 109 “Chimerica”(中美国)和G2(两国集团)
奥巴马在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说,数千年前,伟大的哲学家孟子曾经说过:“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我们的任务是要开辟出一条造福子孙后代的通向未
来的道路,防止缺乏信任或不可避免的一时分歧使这条道路被杂草堵塞,要随时想到我们正在共同完成的旅程。111 美国国债钟“爆屏”
2008年10月 112
2.欧盟:欧盟“中国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国“历史性的崛起”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113 3.日本:希望与中国合作,担心“中日逆转” 114 4.俄罗斯:对中国的心态和感受复杂 115
5.周边国家: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116
6.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关注度上升,把中国发展当作自身新机遇,同时担心竞争一面。117
世界看中国与中国看自己 118
四、继续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 119 1.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有四大机遇。
(1)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120
(2)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121
(3)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金砖四国 122
(4)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2009年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于3月28日在江苏无锡开幕,主题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2.面临的风险挑战 124
(1)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空前严峻。经济陷入负增长 125
(2)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从生,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增多。果敢难民 126
(3)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舆论环境中仍存在压力和挑战。127(4)中国发展面临诸多内部困难 128 总的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是单一的、静态的,而是复合的、动态的
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内在蕴含着大和小、强和弱的对立统一,具有明显的矛盾、复杂性
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还具有快速多变的特性,正处在从大而弱的国家走向大而强、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之中 130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第三章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 第四章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和东欧的命运 第六章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第七章
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的展开
第八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挑战和社会主义的前景 130 第一章 总论
131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广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狭义上只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这门课的学科性质,是为硕士生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政治理论课,是从狭义上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它包括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制度三层涵义,即以社会主义学说作指导,开展社会主义运动,达到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目的。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三个方面。在当代,除了要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以外,还要研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涵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经典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它把自己的理论大厦奠定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完美结合,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途径,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它的产生给予了人类一个新的世界观和科学的认识工具,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列宁、斯大林等,在从事革命活动的实践中,科学地考察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目的,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用开展革命斗争的途径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重要条件。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的必然途径。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最终目的。136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考察和分析中国社会、历史和民族的特点,深入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实际问题,阐明其发展规律,并把马克思主义由欧洲形式和语言变成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语言,说明自己的理论和政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发展
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注重调查研究,写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总结武装斗争的经验,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他努力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写下《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和《新民主主义论》,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他写下《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使毛泽东思想全面展开和继续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三大纲领和三大法宝、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包括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过渡时期总路线、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中国工业化道路。三是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包括建军思想、人民战争思想、战略战术原则。四是政策和策略的思想,包括统战理论和对敌斗争策略。五是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包括“生命线”的论述、教育方针、“双百”方针。六是党的建设的学说,包括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理论中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被称作“活的灵魂”,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139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以毛泽东为代表,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为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二次以邓小平为代表,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条件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集中概括和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而不是个别问题;不仅总结了本国的实践经验,而且总结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不是一般理论上的概括,而是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涵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结合的产物,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历史地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判断;源于改革开放的实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从总体框架上,可以概括为“一个主题、一条道路、一个灵魂、三大突破”。即: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灵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作了大胆突破。从具体内容上,可以概括为“一条基本路线、三大基本纲领、九个基本问题”。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基本问题。
14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45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 哲学、思维方式、历史观与人生
(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以实践为依据的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关于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原理 1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
1、一切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
2、全面地、联系地、具体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4、遵循社会规律,依靠人民群众的原则 2(三)从东西方文化比较中看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1、东西文化的比较
或曰中国文化是人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物的文化; 或曰中国文化是内省文化,西方文化是外求文化; 或曰中国文化是重情文化,西方文化是重智文化;
或曰中国文化是伦常本位文化,西方文化是个人本位文化; 或曰中国文化是重人文精神,西方文化重科学精神; 或曰中国文化重伦理精神,西方文化重宗教精神; 或曰中国文化重统一性,西方文化重差别性; 或曰中国文化重直觉体悟,西方文化重逻辑分析 3
2、古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缘由
(1)农业社会为古代中国人习惯于权威思维提供了温床。(2)封建专制思想迫使古代中国人使用权威思维。(3)中国式的“学习”“有利于”中国人养成权威思维。
3、权威思维与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
4、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先天不足
(1)思维偏重于伦理型而少认知型(2)少分析思维
(3)少主客二分式思维(4)少逻辑思维(5)少批判性思维
(四)对当代中国人的启示
(一)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要兼顾
(二)模糊思维与精确思维要兼顾
(三)双主体融通式思维与主客二分式思维要兼顾
(四)培育直觉能力与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要兼顾
(五)大力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参考资料:
1、严书翰 胡振良著:《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2、徐崇温著《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重庆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从一位女同学的谈话说起
2008年9月30日,即周二下午4时30分左右,我患病正在校医院观察室输液。一位1984年出生的女同学由3名同学陪同也去输液。这位女同学同陪的同学有这样一段谈话:我毕业时27岁,年龄大了,得抓紧,不然就有可能是大龄产妇了,容易难产不说,孩子的素质有可能受影响。(唐氏综合征)
注:根据社会学的观点,这是在3名以上并在公共场合的谈话,不是偷听隐私。2 分析
这是一个对人生的责任有着理性思考的谈话。
责任:就是出于对规律的尊重而必然去做的事。--康德
这里,扩展开来,我们自己的人生责任应该出于对人生规律的尊重而必然去做的事。人生规律是社会规律的具体表现,或者是对社会规律的遵循。社会规律决定人生规律。社会规律是什么?
我们从当代资本主义说起。3 课堂讨论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与发展模式的理解和看法。4 讨论引导
你所理解的资本主义是什么?它在现实生活中指的是哪些国家?哪些方面?有主张中国搞资本主义,你赞同吗?如果赞同,能否搞得起来?即,哪些人主张搞资本主义?哪些人不主张?怎么搞起来?讨论这些问题与你自己的自由、幸福、价值有无联系?有何联系? 5 第一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前身
___自由竞争和一般垄断的资本主义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
(一)野蛮的圈地运动
(二)酷的对外掠夺与殖民扩张
(三)惨绝人寰的奴隶贸易 6
二、自由竞争时期的繁荣与危机
(一)工业革命与空前繁荣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从18世纪中叶开始,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的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影响和带动了农业革命,推动农业向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的国民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1740_1800年原煤生产增长1倍。进入19世纪,100年间生铁产量增长30倍,原煤增长20倍。在1780年,英国生铁产量低于法国,到1848年,便超过世界各国生铁产量总和。英国国民生产总值在1801_1851年的50年间增长125﹒60%,1851_1901年的50年中又增长213﹒9%。英国的对外贸易充分体现出工业社会进口农产品、出口工业品的特征。英国棉布出口量由1850年为1000万磅,1870年增加到2700万磅,生铁出口量1850年不足50万吨,1872年达到350万吨。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7
(二)繁荣带来的危机
1、经济危机是社会瘟疫
2、一边是财富的积累,一边是贫困的加深 8
三、自由竞争向垄断的发展
(一)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
第一,生产的集中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化生产程度,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把生产力当做社会生产力看待” 第二,日趋频繁和严重的经济危机,也迫使资本家阶级浰不寻找“调节资本主义的新方式”,以求减轻危机带来的破坏。第三,资本家追逐高额利润和无限贪婪的本性,也是产生垄断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
1、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
2、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强化
3、政治权力集中化的趋势加强
4、民主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实行普选制,把被统治阶级代表人物吸收到统治阶级方面来。第二,允许无产阶级组织政党,实行新型的资产阶级两党制和多党制。10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
1、垄断资本的对外经济扩张
2、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11
四、几点结论
第一,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发达的最完备的私有制度,它的生成和发展,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文明,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第二,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它除了“带来一切贫困,同时又造成对社会进行经济改造所必需的种种物质条件和社会形式”。
第三,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历史阶段,既有它腐朽的一面,也有它进步的一面。12 第二章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一、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它们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一般都在5%_6%以上,有的西方国家在有的时期增长速度甚至高达16%_17%。
(二)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特点
首先,生产工具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现代化大工业生产进入自动化阶段。其次,劳动对象不断扩大,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在不断拓宽。第三,劳动力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劳动者素质得到显著提高。13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一)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1、国有垄断资本
国有垄断资本形态主要是指国家民所有制企业,它包括由国家独资举办的各种企业和事业机构。
国有企业垄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经济的物质条件,在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中,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2、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3、与国家密切联系的私人垄断资本 14
(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与调节 第一,财政调节。第二,货币信用调节 第三,收入调节手段。第四,计划性手段。15
(三)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再生产周期与危机 第一,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有所减轻。第二,经济危机的阶段性有所减弱。第三,经济危机期间,物价持续上升。生产过剩危机与结构性危机相交织。第三章 当代资本主义政治
资本主义政治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产物。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奠基于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如果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民主制的酝酿算起,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发展。当代资本主义政治无论是基本原则,还是制度体系都日趋完备。但是,在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中其政治也发生了变化,而且也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一、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基本原则
(一)天赋人权论
天赋人权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原则的逻辑起点。天赋人权论主张人生来享有生存、自由、平等、独立、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18
(二)主权在民论
“主权在民”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都贯彻“主权在民”的原则。主权在民意味着每个公民都平等地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三)法治原则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无一例外地尊崇法治原则。具体讲包括:法律至上;依法治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法律上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等内涵。让法来统治,就是让理性来统治。20
(四)分权制衡原则
根据分权制衡的原则,资产阶级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并建立相应的国家机关,分别行使这三个方面的权力。三权之间,既相互独立,各有自己的职权范围,又相互制约,任何一方的权力都受到另一方的限制。
二、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一)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结构
1、议会制与总统制
议会制:实行议会制的国家,立法机构即议会的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行政机构的负责人即首相或总理由议会选举产生,由于议会的多数党总是选举本党领袖为行政首脑,所以,哪一个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哪个政党的领袖自然就成为行政首脑即首相或总理。总统制:
总统制典型代表是美国。总统制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作为行政首脑的总统和立法机构即国会的议员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无权解散议会,议会也无权罢免总统。第二,行政和立法的身份互不干涉,内阁成员和其他行政官员不得同时兼任国会议员。
第三,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具有实实在在的重大权力。他任命国家所有高级官员和组织政府;他负责制定国家的日常政策;他是国家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他还有立法否决权、外交事务决策权、等等。
第四,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门在人员和职权上明确分离,同时三个部门的权力又存在某种混合,以使三个部门互相制约。
2、单一制和联邦制
(1)单一制:按单一制形式组成的国家政治结构,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和中央政府,有统一的宪法。联邦制:联邦制国家由若干地位平等的政治实体组成,这些政治实体称为州、邦或共和国。
(二)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运作体系
1、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构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部分。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枢纽,联接着政治制度中的各个部分,渗透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往往被称为政党政治。
政党政治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下具有双重功能。其一,通过为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提供政治候选人,使党的精英人物进入国家权力系统,参与国家政治的决定过程和权力行使过程。其二,通过聚集党的参加者或党的支持者,争取选民基础,从而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影响。25 以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为例:
(1)党的领袖同时又是国家首脑的候选人的特殊地位,使政党领袖在党内居于实权要位。(2)党的组织松散,党内生活不规范。(3)以选区设置基层组织,基层领导一部分是兼职的,选举时主持本党在本选区的选举,选举结束后便另择他职。(4)党员队伍不稳定,随着大选周期,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扩大与缩小。许多选民往往只在大选投票时宣布是某党成员,不必履行什么入党手续。26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多党制。(1)一党居先制。(2)两党制。
(3)两个半党制。
(4)多党制
2、选举制度
3、文官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文职官员,一般指政府行政管理人员。
资本主义国家的文职人员一般采取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方式。第一,“非政治”的中立原则。第二,影响决策和决策执行。第一,监督制约大臣。28
4、司法制度
司法机构有维护宪法尊严和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功能,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起着保障作用。一般由法院和检察机关构成,其中法院系统是司法机构的核心部分。一般都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司法系统,例如英国、法国和日本等;联邦制结构,法院的组织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一般存在着两个相对独立的司法系统,即联邦法院系统和州法院系统,例如美国。根据审判级别的不同,法院系统一般由基层法院(初审法院或地方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终审法院)组成;此外,还设有一些行政特殊管辖权的专门法院,如军事法院、宗教法院、少年法院、索偿法院、关税法院、关税与专利权法院等 29 法院在法院系统居于核心地位。对法官的独立地柆给予宪法和制度上的规定。美国联邦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由参议院批准;法官一旦被任命,便终身任职。除美国外,还有许多西方国家都实行法官终身制,或是不可更换制,即法官任职期间,(除因品行不好遭弹劾),不得被免职、撤职,或令其提前退休。为了保证法官的独立公正,西方各国还普遍规定法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不能兼任议员,不能参加党派事从事政治活动,同时还规定法官不能兼任营利性的职务。为了“以俸养廉”,各国对法官普遍实行高薪制,大法官的薪金基本上与国家首脑相同,此外,还有优厚的退休金和其他物质待遇。司法审查制。30
5、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也可称“压力集团”。它的目标是通过对政治过程施加压力来实现本集团的共同利益。
经济利益集团包括企业集团、专业集团、劳工集团和农业集团;有些利益集团是按宗教、社会或政治利益组织起来的;还有些利益集团是具有相同政治观点的人们所组成的。
利益集团向国权力施加压力和影响的方式是游说。真正的政府决策是在说客、官员和国会委员即所谓“铁三角”之间做出的。① 罢工和示威也是利益集团施加压力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对工会来说,捐款是利益集团常常使用的方法。由于金钱流入政治角逐场所,利益集团制度明显地有利于那些有充足金钱进行活动的利益集团。31
三、当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评析
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在摧毁封建制度的斗争中举起自由、平等、民主的大旗,提出“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理论,当资产阶级终于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之后,便依据这些理论,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32 基本内涵有比较完备的宪法和法律制度,确认法治原则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行议会制、普选制和任期制;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强调言论、出版、集合、结社的自由等广泛的公民权;广泛的公民政治参与等等。
不可否认,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它彻底否定了君权神授、朕即国家、等级授权制、以人治国、以言代法、世袭制、终身制等封建专制政治传统,第一次以完备的制度形态将民主化、法制化纳入人类政治发展的轨道,为人类追求更高级的社会政治形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理想开辟了道路。33 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适合于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就其实质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它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经济、政治要求,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 34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已很少使用国家机器赤裸裸地以暴力镇压被统治阶级,国家的对内阶级统治职能已越来越趋于缓和与隐蔽。例如: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和各项法律虽然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在表面上,各阶级、各党派、各集团的行为,都被纳入了法制的轨道。不管对什么人,法律似乎都一视同仁,直至国家最高首脑如违反法律均会受到弹劾甚至被审判,这就使人们容易产生资产阶级国家是代表全社会利益的感觉。又如: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日趋完善,公民普遍而频繁地投票,选举国家权力机构中的各种公职官员,加之党派政治的发展,各种利益集团的活动,加深了对国家权力的影响,这一切,都使当代资本主义政治蒙上了超阶级的面纱。对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这种新特点,我们就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对它发生的变化熟视无睹,又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对其阶级实质的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要求我们以辩证的态来看待它。35 第一,我们既要看到资产阶级的民主有其虚伪的一面,又要看到它具有实在性的一面。第二,我们既要看到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阶级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其社会性的一面。
第三,我们既要从本质的层面上看到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又要从操作层面上看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借鉴意义。
第四,我们既要看到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具有的现实合理性,又要看到它会被更高级的社会政治制度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正在向其政治制度提出日益严峻的挑战,诸如经济危机、两极分化、种族冲突、宗教矛盾、社会心理衰落及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产生并且日益积累,这一切实际上都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弊端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美国大选,投票率甚至达不到50%,美国的政治家也认为这对于标榜高度民主的美国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民主无限扩张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在投票中非理性因素的支配性影响。37 第四章 当代资本主义文化
当代资本主义文化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以及社会思潮等各个方面。认知上的理性主义和价值观上的自由主义是近代西方文化的主 要特征,其各领域和各层面与资本主义
体制构成了各自不同的关系。资本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即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虽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映和理论概括,但相对于封建主义而言即是一种进步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38
一、自由主义的价值观
价值观反映一定主体的利益、需要、心理和行为取向,是人们用以衡量事物的价值、评判事物的好坏并且决定对其态度的内心标尺。对于个人来说,它是内心深处最重要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的总和;对于国家、社会而言,是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内容。39
(一)自由主义价值起源
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个人主义,它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相伴而生。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也充满了他们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色彩,尽管这个口号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40
(二)自由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资本主义包含着一系列基本要素。它必须有市场经济;其法律体系必须保护私有财产和契约的不可侵犯性;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不能取决于诸如“公平价格”等外在观念,其价值取决于别人愿意为之付出多少;财产应该是可转让的;工资必须以货币支付;企业家创业以及技术应受到鼓励。
对这些要素的理论概括就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阶级的价值的主要内容:
一是个人主义观念。个人主义是:人基本是自私自利和竞争的,总是在奋斗以使自己超过周围的人。但这种自私自利在社会上应该表现为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负责精神和个人尊严以及不损害他人。
二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人类具有积累、享用和转让财产的自然权力。
三是市场机制观念。在西方人眼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四是有限政府观念。在这种观念看来,人们组成共同体以及接受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他们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41 统治阶级的这些价值观,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层面上表现为强烈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一方面,西方人多讲求实际,勤奋务实在,富有效率,列宁对此也有过很高的评价。
另一方面,则体现了金钱至上的价值取向。即金钱是成功的尺度和象征。本杰明·富兰克林很早就把资本主义精神概括为:它善于从牛身上刮油,善于从人身上刮钱。因此,正如有的美国学者所说,自由主义维护了私人企业决策的合法地位,鼓励了大规模的消费,瓦解了“左派”和共产主义运动,这就是自由主义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功能。42
(三)自由主义价值观的维护与推广
西方国家宣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且存在着价值观念多鼓乐队经的状况,但这并不能否认资产阶级思想占支配地位的事实。
从国家和政府的行为看,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把培养和灌输自由主义价值观作为自己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途径。在许多美国学者的眼里,自由主义就是美国的意识形态,就是美国的整个历史,美国就体现着一种自由主义文明。标榜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价值观多元化,但是美国并不公开提倡和规定公民必须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也不在学校中开设道德课程。这不等于说统治阶级不注重本阶级价值观念的培养。
一旦发现统治阶级处于衰败和守势时,通常会对价值观念问题忧心仲仲,会通过各种社会化的机构自觉地传授和加强价值观念的培养,学校、教会和大众传媒不断地向美国人民灌输自由主义信条。尤其在青少年中,美国政府更是下了很大功夫,通过各种手段使青少年成为献身西方民主制度和民主理想的公民。为了达到此目的,美国将国旗、宪法、权利法案、自由女神像和忠诚宣誓作为旨在形成团结的标志,并向公民灌输美国的“全球意识”。
其形式也多种多样:通过学校班会活动和历史课程等正规教育来完成;利用国家所规定的节假日庆祝活动、游行、节目表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美国不开设道德教育课,但为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观培养,强调道德教育的内容寓于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中。为此,他们强调要培训教师,帮助教师在教材中挖掘道德因素,掌握道德教育方法,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美国的思想文化建设体现了教育学家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思想,使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体现现来,规范和影响人们的行为。美国的这些做法,表明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在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44
二、文化领域的新问题
即使物质上非常富有的西方国家,也产生了精神上的相对贫乏状况。这些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人的塑造和价值观的追求上。45
(一)教育的世界性危机
以下素质,高度的普通文化水平,独立决策能力,再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准备程度,善于在集体里工作和交际的能力。教育危机。功能性文盲,美国已达2200万人,西德200万人,法国300万人,其特点是修完普通学校的学业,却看不懂简单的说明书,不会填表,讲不清电视中信息的意义,不会算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账目。46
(二)道德的失范与精神的空虚
原有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社会道德监督的传统形式遭到了破坏,人们失去行为规范,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被“物化”。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他的就职演说中曾这样说过:“我们发觉我们自己在物质方面很富裕,但在精神方面却很贫乏;非常精确地到达了月球,但在地球上却陷入了一片可怕的混乱中。„„我们四分五裂,缺乏一致性。我们看到周围都是空虚的生活,缺乏充实的内容。” 47 就道德建设而言,通观国际社会,道德教育的做法基本上有两种:
一是开设独立的道德课程。这方面的内容有宗教教育,修身、公民教育。
二是不开设独立的道德课,而是通过以社会科学的全部学科和课外活动进行道德教育,把德育寓于学校的全部教育中。48
(三)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
主要表现为,其生活目的不是为取得成就,而求得个人的发展;其手段不是勤奋工作和个人奋斗,而是着重物质欲望和满足眼前要求;克制和纪委逐渐为自由表达所代替;乐观的实用主义变成略带悲观的虚无主义;对传统、习俗、权威、秩序,凡是有异议就提出批评和抗议。49
(四)“第三条道路”思潮的兴起
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对待国家问题上的态度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分为左右两翼。右翼认为,国家因素深入经济领域的直接后果是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内容--------个人主义的破坏,因而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破坏性。左翼的观点是,国家必须更加深入地干预经济生活,以提供更加充分的就业和福利。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是左翼资产阶级意识形成一统天下。现阶段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思潮虽都有自己主张但差别日益缩小,改良主义仍旧占主导地位。50 在这些思潮中,以英国首相布莱尔、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所倡导的、在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第三条道路”最为引人注目。它是当代资本主义在冷战结束,欧美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而进行的一种发展模式的探索。这种思潮以其居中的政治取向,迎合了选民对左、右两翼之争的厌倦心态。51
(五)非主流文化的抗争
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其他形形色色的“反文化”现象。西方马克思主义派别众多,但基本上可划分两大类:即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它们都致力于揭露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批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局限,主张重新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引发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解释。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外,与马克思主义有这样那样渊源的其他社会主义流派,在当代了有了新的发展,如欧洲共产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以及女权运动等等,在西方都有不俗的表现。
所谓“反文化”是指20世纪中叶以后在西方社会出现的种种对主流文化的反叛和背离现象。在美国,被称为“垮掉的一代”青少年逐渐演变成“嬉皮士”运动。52
三、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动向
(一)文化的全球化趋势
(二)西方文化攻势的加强
西方文化向发展中国家输入的主要形式和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社会学家所说的“比照集团行为”来实现的,这个集团的成员都是西方化的权贵,已经抛弃了自己社会的生活习惯,而那些社会地位比他们低的又醉心于向上爬的人便开始模仿他们。发展中国家的广告经常选择富裕的、西方化的权贵作为“比照集团”,甚至連政府的宣传活动也采用这样的方法。相反,本土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却成了被嘲讽的对象。二是电影电视的作用。西方摄制的影视节目渗透到发展中国家的每一个角落。发展中国家由于文化欠发达,一旦开播娱乐节目而不仅是宣传教育节目,几乎无一例外被迫采用大量的西方影视片来充实自己的节目单。而西方可以用微不足道的成本大量复制录像带,通过大规模经营,出售“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价格要比发展中国家自己编排的节目便宜的多。在这些节目中,露骨地充斥着消费至上的西方生活方式。这种文化的渗透,得到了政府的直接领导,许多以“自由主义自誉”的知识分子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西方在世界建立“文化霸权”“意识形态雇佣军”。53
(三)非“西方”国家的文化探索
在新加坡,长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孕育出独特的、带有东方文化色彩的“共同价值观”。它的主要内容是:“国家至上,社会为先”,这是共同价值观的核心。“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在日本,思想文化建设的独到之处是将其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中心内容是以人为中心,着眼于人的管理,注重企业成员共同价值的培养。如丰田汽车公司有句名言:“既要造车,又要造人”。松下幸之助认为,造物之前必先造人。“造人”的首要任务是企业精神的教育。
许多发展中国家也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以本国价值观念的精华为基础,探寻文化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从而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做出了新的贡献。54
四、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文化,在剔除其资产阶级的属性以后,剩下的就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也将和资本主义时代创造的生产力一样,成为未来社会主义新社会诞生的历史条件。
第五章 当代资本主义科技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出现飞跃,是科学革命;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或方法出现飞跃,是技术革命。科技革命是科技发展进程中质的飞跃,是科技的大发展或突破性发展,这种革命常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
一、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
当代资本主义科技,其发展速度之快、涉及领域之广、问世成果之多,前所未有,从整体上看,呈现大发展的态势。
(一)科技呈现大发展态势
(1)1945_1955年,原子能技术革命。
(2)1955_1965年,航空航天科学技术革命。(3)1965_1975年,分子生物学的科学技术革命。(4)1975_1985年,微电脑科学技术革命。(5)1985年至今,信息传播革命。57
(二)科技两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一极是科技发达的美欧
一极是科技落后的广大亚非拉国家
二、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打破了经典力学的一些基本观念,揭示了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微观世界中波动性和粒子性、连续性和间断性、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从原来的宏观层次深入到微观和宇观层次,为20世纪自然科学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59
(二)第二世界大战的作用和影响
(三)两大阵营对立和美苏争霸的刺激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资本主义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失去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
(六)二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民消费膨胀的推动 60
三、科技发展的社会影响
(一)科技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科技革命使生产力要素和结构优化。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科技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61
(二)科技发展引起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1、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更为多样化
2、在国民收入中再分配的比例加大
3、工人与资本家形成一定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劳资冲突减少。
4、普遍建立了宏观经济调节机制,把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5、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加强了国际协调与合作,不再以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62
(三)科技发展促使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发生了变化
1、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2、国家的社会职能增强
3、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化 63
(四)科技发展改变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生活方式 一是自由化的生活 二是网络化的生活 三是发展型的生活 64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背景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
(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完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新的跨越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劳动力资源、固定资产和其他资源在产业之间的配置。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所占比重超过50%以上时,表明工业革命任务已基本完成。
1956年,在美国社会的劳动结构中,第一次出现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而占52﹒2%,到了80年代美国蓝领工人比重下降到30%,90年代下降到5%以下。65
(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自我调节的能力增强,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备的管理制度和体制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宣扬的“市场自发论”和“市场万能论”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那时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守夜人”的位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导致的1929_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成为西方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说。二战前,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尚未完全到位,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宏观调控机制,国家的经济职能大大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具有经常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因素,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确定为就业充分,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为了实现上述宏观调控目标,西方各国政府通过建立国有企业、利用财政手段,利用货币信用政策和国家制定社会发展计划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使社会贫富悬殊有所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建立个人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经济杠杆。66
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阶级结构的变化
(一)资产阶级的变化
1、关于资产阶级的概念:资产阶级主要是指占有生产资料,靠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和奴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者所构成;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资本的本能就是增殖自身;资本家阶级是剥削阶级。(1)资本家占有社会生产资料的形式变了。(2)资本家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变了。(3)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方式变了。67
2、关于资产阶级的构成
在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构成相对单一,主要由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等组成。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理资本家大量产生,使其成为资产阶级中的特殊部分。资产阶级内部出现了新的集团和阶层,从而使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构成复杂化,这是资产阶级构成的明显变化。(1)垄断资本集团。垄断资本集团主要是由金融寡头和大企业资本家构成。不到人口的1%。(2)精英阶层。拥有最高行政权力、政治权力和资产阶级政党的上层人物是资本主义国家领导阶层的代表。5%的公务员。(3)经理阶层。经理阶层主要是指担任总经理、董事、经理、经纪人和代理人这种类型的高级管理人员。68
(二)工人阶级的变化
1、关于工人阶级的概念:工人阶级仍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是直接创造财富的阶级,是与资产阶级对立的阶级。包括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没有生产资料;二是出卖劳动力。(1)工人阶级的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生活水平提高。(2)物质生产部门的工人在减少,非物质部门的工人在增加。
2、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构成:(1)体力工人(2)技术工人(3)工程师和技术员(4)普通职员和低级行政管理人员。
(三)中间阶层的变化
1、关于中间阶层的概念:中间阶层是指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处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社会集团,他们不拥有传统意义上的资本、财产,却以股票等形式占有少量生产资料,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剩余价值的生产,以付出自己劳动而获取较丰厚的收入。
2、中间阶层的构成:(1)小农场主。(2)小企业主。(3)自由职业者。(4)中级管理者。70
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阶级结构变化的趋势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已初步成型,并呈现出若干新特点
当代西方学者在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过程中,提出了中产阶级是依据新的阶级划分标准。(1)多元化标准。(2)权力标准。(3)职业标准
从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构成的分析看,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仍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阶级,中间阶层仅仅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兴起的第三种社会力量,而这个阶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与以上两在阶级共同形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结构。
(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已从尖锐走向缓和 71 第七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最早可以追溯到,互助行为 慈善事业
(一)以英国颁布并实施济贫法为代表的时期 160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了<济贫法> 英国政府于1834年颁布了新的《济贫法》。其主要原则是:政府承担保障公民生存的义务,认为救济不是消极的行动,而是一项积极的福利举措,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人员从事这类工作。新《济贫法》对于领取救济金的人规定了3个条件:一是丧失个人尊严,接受救济者被认为是不体面的;二是丧失个人自由,必须禁闭在习艺所内,不能外出;三是丧失政治自由,接受救济者取消其选举权。
(一)以德国建立疾病、工伤和老年保险制度为代表的时期
(二)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1935_1945年)社会保障法案的建立
(三)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建
1942年底,这个计划以《社会保险和有关福利》问题为题发表,提出 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以后,英国将建立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四)主要观点是:主张享受社会保障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受保者应按统一标准领取津贴和救济;发放的津贴或救济应足以维持正常生活而不需要其他资助;享受救济或津贴的时间以需要为准,不受其他限制;保障的范围包括生活需要的各个方面。报告还提出了社会保险的六项原则;全面和普遍的原则;实行统一补贴标准的原则;实行统一保险费的原则;补助金必须充分的原则;管理责任统一的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
(五)20世纪下半叶社会保障制度进入改革时期 73
二、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二是“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三是“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一)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有(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4)工伤保险。二是社会福利。
英国实行普遍的津贴制度,对子女年龄在16岁以下的家庭发放家庭津贴,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发放严重残疾津贴,凡是年满80岁而无资格领取养老金者可以享受老人年金和高龄老人津贴。三是社会救济
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国家统一管理。第二,保障项目齐全。第三,社会保障开支庞大,社会负担沉重。
(二)美国的社会 保障制度
美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保险和福利补助两个部分。(1)老年、遗属和残废保险。老年保险的受保对象,是从事有收益工作的劳动者,包括独立劳动者。遗属保险是从1939年开始推行的。残废保险。(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福利补助。
(三)瑞典的社会 保障制度
按照普遍性和统一性的原则,所有公民都有权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并由国家承担多种风险。保障内容除生育、疾病、伤残、失业、养老外,还有儿童、遗属、单亲家庭、住房、教育和培训津贴。除现金津贴外,还提供医疗、护理等项服务。(1)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附加年金。(2)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社会救济。(6)社会福利。(7)住户补贴。77
(四)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中央公积金的筹集。第二,中央公积金的使用。(1)养老保险。(2)医疗保险。(3)住房保障。第三,公积金的投资和管理。78
三、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社会保障负担越来越重。
第二,过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第三,过高的社会福利待遇,造成了一部分人对社会保障的过度依赖。第四,社会保障管理效率低下,遭到社会的普遍批评。第五,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落后于社会保障对象的变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从多方面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增收。第二,节支。第三,改革。第四,私营化。第五,部分基金制。第八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关系 一、二战以后国实际关系的演变与特点
——军事上两大集团强烈对抗。——经济上两大市场平行发展。——地域上两大阵营两分天下。
——结构上两个超级大国以自我为中心。
——二战以后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世界的争夺。
二、冷战后国际关系 的变化与调整
第一阶段,从工作出发1990年起至于993年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大国也初步提出了自已对世界新格局的构想,并开始付诸实施。美国的单极世界战略。
欧共体恢复世界中心地位战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战略。俄罗斯的追随战略。
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第二阶段,从1993年到20世纪末。调整美国与世界其他四大力量的关系,更加注重合作,并努力提高美国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欧盟也于1993年底开始调整其战略构想,将原来确立的恢复昔日欧洲“世界的中心”地位这一宏大目标,调整为欧洲仅作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既重视西方又面向东方的“双头鹰”政策。
日本在这一阶段仍把日美关系看作日本外交的基石,建立了日美安全联盟,企图借助美国跻身于世界政治舞台,扮演“政治大国”的角色。
第九章 当代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一)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历史过程
(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主要条件
1、国际分工。
2、国际商品交换。
3、国际货币体系。
4、世界市场。
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特点与性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通过资本国际流动维系的经济网络
(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以国家经济集团为行为主体、私人垄断组织积极参与的体系。
1、国家经济集团。
2、跨国公司。
(一)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有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干预和调节的体系。
1、联合国。
2、世界贸易组织(WTO)。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4、世界银行(WB)。
5、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G20)
(四)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个不平等、不平衡的层级结构。
1、不平衡的层级结构。
2、不平等的利益关系。
3、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
4、不平衡的发展状况。
5、矛盾重重的体系。
三、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等以市场为中介的跨国流通和扩散的趋势和过程。
(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性
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但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是西方发达国家,正是西方发达国家制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游戏规则,并且始终控制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全球源源不断地获得利益。经济全球化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是一本万利,当然,也对他们提出来了种种挑战,如恐怖活动全球化、资源危机全球化、民族宗教矛盾全球化、疾病全球化等。
(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第十章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一、发达国家不同类型的模式
(一)“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 “新美国模式”,它是指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和撒切尔夫人发动新保守主义革命后发展起来的经济模式。其经济思想的奠基者是由米尔顿弗里德曼领衔的供应学派理论家,他们的基本原则是:减轻税收负担、严格控制货币、放松管制和实行私有化。这一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在思想渊源上,它崇尚个人主义和充分的竞争;在资源配置上,主张所有资源都要通过市场进行配置,认为市场机制对经济的充分调节始终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在决策机制上,以企业分散决策为主要形式,政府决策被限定在最小范围,但在农业上可有作为;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实行董事会制和股东制,认为股票和证券市场的波动对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在经济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
1、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资本社会化程度迅速扩大。
适合基础研究和专利创新,特别是在生物学、计算机编程和休闲产业等领域
首先,美国人拥有无与伦比的财富,即经济的、金融的和技术的遗产。其次,美国的自然资源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再次,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最优秀的工程师和最杰出的学生,都纷纷来到美国工作,这些“流脑”使得美国在技术资源方面拥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
最后,就是它那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货币特权优势。缺陷: 首先是扩大了贫富差别,在越来越富的富人的对面,是越来越穷的穷人。其次是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赤字。
再次,这种模式造就了令人目眩的金融泡沫或者说金融资本主义。
(二)“莱茵模式”
德日模式被称为“莱茵模式”,也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它包含着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经济的活力应该是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市场应该享有最大的运转自由,这种运转自由首先表现在物价和工资方面;二是市场运行不能独自支配整个社会生活。它应该首先受到社会需要的平衡和制约,而国家则在其中起保障作用。社会市场经济的目标或者说它的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竞争环境平等。
2、公平。
3、安全。
4、进步。
(三)福利国典型:瑞典模式
首先,民主社会主义的基础是“自由、平等、团结、民主和劳动”。其次,民主社会主义主张以较温和的方式,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其改良主义的政策和主张,逐步实现从资本主义到“民主社会主义”的过渡。再次,主张“经济民主”,也就是改变经济大权集中在私人手中的状况,强调使每个人都能影响生产的方向和分配,实现职工的参与决定权,保证职工对劳动场所和企业施加影响。关于具体政策,概括说来,社民党的主张主要有两点:一是社会福利政策,二是阶级合作政策。瑞典社民党在政治上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统治,执行“阶级合作政策”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发展中国家的道路选择
(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活动与经济管理
(二)发展中国家遇到的困难与推行的改革 首先,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其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再次,积极推行经济体制改革。最后,实行对外开放。
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模式选择
所谓拉美发展模式,指智利、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模式。东亚发展模式,指国际经济学办认定的二战后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及其运行方式。关于拉美发展模式的特征:(1)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初级产品出口支持工业化,在保护国内市场的条件下发展工业。(2)国内积累率较低,投资率不高,对外资依赖较重。曾大量借用外债,以提高增长率,一度形成借债型经济。(3)不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迄今拉美出口商品中仍有一半以上是初级产品。(4)对外经济关系虽不属于闭关锁国型,但开放度不够。(5)农业资源利用不足。农业二元结构明显;农业现代化与一般农户贫困化并存;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人口城市化过速。(6)分配不均现象突出。(7)拉美是提出地区一体化最早的地区,但有实效的一体化行动不多,直到20世纪90年代地区一体化进程才迅速加快,但区域性的经贸联系不如东亚。
首先,工业化发展战略不同。
其次,从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上看,东亚实行的是政治集权、经济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人们把东亚经济称为政府主导型经济。或称作政府强干预型经济。
而拉美国家在获得独立后,根据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政体。因为没有民主的浓厚土壤,使拉美政治生活出现政变频繁的特点,军人经常干预国家的政治。据不完全统计,拉丁美洲国家在独立后的160年间,发生近600次政变。①
再次,在对教育的重视和投资方面,东亚国家和地区之所以能做到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收入分配相对均等化,教育的普及以及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第十一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主要原因
首先,它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科技革命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加速器。
其次,它是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节起了关键作用。
再次,它是当代国际关系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首先,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即从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去确定当代资本主义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其次,对发展阶段的研究必须正确地把握基本经济制度和特征,即要从基本制度层面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再次,对发展阶段的研究还必须从实际出发,经过对二战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对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变化发展的深入探讨,才能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概括。
五、股份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重要的“新社会因素”
马克思把股份制称之为“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的扬弃。”恩格斯指出实行股份制虽然不是资本矛盾的最终解决,但是却为未来社会的出现指出了线索。
第五篇: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自由研究》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自由研究》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自由研究》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全册PPT课件下载页面:http:///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给大自然记日记的好处。
2、知道如何给大自然记日记。
3、培养学生长期观察、记录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4、意识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有关竺可桢的资料、日记本、笔、气温变化曲线图、天气情况统计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上次上课的时候,布置同学们搜集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资料。请同学们交流一下竺可桢爷爷的故事,讲一讲竺可桢爷爷是怎样给大自然记日记的?以及给大自然记日记的好处。
2.学生交流。
二、记日记的方法。
1.谈话:刚才同学们交流了竺可桢爷爷给大自然记日记的情况。讨论一下:竺可桢爷爷为什么要给大自然记日记?
2.学生讨论、汇报。
3.教师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给大自然记好日记呢?
4.学生阅读课本第70页的“自然日记”,讨论怎样记日记?记哪些方面的内容?
5.学生汇报记日记的方法。
.教师提问:给大自然记日记还需要准备什么?
三、布置日记任务。
谈话:竺可桢爷爷从1936年1月1日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天,共计38年零37天,从未间断。每天记录天气阴晴、风力级别、气温高低,以及相应的物候现象。他的自然日记有40多本,有近千万字。从这里我们知道,给大自然记日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同学们在给大自然记日记的过程中会不会像竺可桢爷爷那样坚持不懈,从不间断呢?今天,同学们准备好日记本,明天,就让我们像竺可桢爷爷那样,每天都给大自然记日记。一个季节完了,我们再来整理我们的自然日记,看看从我们的日记中能有什么收获!
四、整理自然日记。
1.教师提问:在自然日记中记录了哪些内容?有什么发现?谁能一下子说明白?
2.谈话:竺可桢爷爷共计38年零37天从未间断地给大自然记日记,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写出了备受人们欢迎的《物候学》一书,在83岁时还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我们也可以像竺可桢爷爷那样对我们的自然日记进行整理,看看从我们的自然日记中能发现什么?
3.教师提问:怎样整理自然日记呢?学生讨论、汇报整理日记的内容和方法,教师板书。
4.学生整理自然日记。并讨论:经过对自然日记的整理,有什么新的发现?
5.学生汇报整理日记的情况和新发现的情况。
五、推测。
1.教师提问:明年的这个季节,气温会怎么变化?天气情况会是什么样的?动植物会出现什么现象?人们会出现什么活动?
2.学生讨论。
3.我们的推测正确吗?怎么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