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个人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总结
转眼间,在北京的第一个学年结束了,军训后我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一年的时间很漫长,但流逝的也很快。初在这个象牙塔里,我学习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接触到的东西,发生了一些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为了检验一年大学生活我的实力,也为了让第一个暑假过的充实些,我决定参加学校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我报名参加了理学院赴科右中旗 “为祖国勤学德•以实践明辨笃实”暑期社会实践团,去往内蒙古、吉林等地,实地考察新能源的发展。
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与我的队友们直达现场,团结协作,感受了真切的新能源发展,有不少的收获。
2014年8月初,我们暑期实践团坐上了开往内蒙古的火车,迈出了实践活动的第一步。在科右中旗,我们参观了风电场,观察了先进的监控设备。在洮南市,我们在太阳能发电厂看到了刚刚投入使用的太阳能发电厂。看着眼前的各种设备,聆听着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的详细介绍,我有许多心得和体验。
这次实践活动,时间安排的十分紧张有序。我们克服了行程奔波的困难,为了实现大家共同的实践目标,每个人都拿出了最佳状态,积极参加活动。
这次调研,新能源我们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要调查对象。我了解到,风机使用低风速发电,有利于提高发电机在低风速区域的使用。由于科右中旗当地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若开动全部风机,则一年大部分时间内都能全部达到满发。但很快这个好消息就被打破了。由于供过于求,当地电网消耗不了这么多的电力,而且风能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根据规定,风电场被迫限电,一定比例的风机经常停止运行,只能无奈的看着宝贵的风力资源白白浪费在这无尽的草原之上。
我听了这个消息非常遗憾。遗憾之余,我思考后便询问身边的技术人员,是否是因为发出的电无法储存造成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技术人员的肯定。而在太阳能发电厂也遇到了类似的状况。
明白问题的症结后,我心中留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大学期间一定要利用课余时间,仔细研究一下电力储存的问题。
这次实践活动,三天的时间,很短暂也很充实。借助学校提供的宝贵机会,我得以亲自去发电厂现场调研了国家新能源发展状况及相关政策,了解了现在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深了我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及探索更多新知识的激情,让我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迎接接下来的学习。
除此之外,此次实践活动还锻炼了我沟通交流能力。在风电场听完技术人员的介绍后,留下的自由提问环节非常宝贵。我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在心中迅速组织语句,简明扼要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解释。对此,我很满意这样的进步。
社会实践锻炼了我,也培养了我,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在各方面都有了提高,已不再是光会从书本里找知识,而是在实践中明真理,只有能应用的知识,才是真正自己学到的、有用的知识,正如校训所言“知行”二字将激励我在大学的学习中不断前进。
第二篇:水质调查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十天的xx水质分析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很快过去,但短短的十天让我成长许多许多。社会实践让我们这些在象牙塔里的学生走出校门,接触这个陌生的世界,从此扛起肩头的那份责任。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今水资源紧张、水环境恶化、水利用不合理等为特征的水危机,已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生命在呐喊啊。上海中国馆中水元素贯穿始终,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射,更重要的是呼吁全球保护水资源的行动。7月24日上海世博会的长江水生生物养护展向世界呼吁着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能通过实践活动,在提高个人素质,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为保护水资源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为改善xx流域水质做一份努力,我是那样的自豪。“我在实现我的社会价值,我在填充生命的记忆。”是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在我的大脑里植入了这个理念,我在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的坚艰辛的,6:30集合,乘两个多小时的车去取水点取水,在烈日下做问卷,回学校后则马上起实验室开始实验,满满的一天行程,很累。但成功的花需要汗水的浇灌。走在37度高温的街道上,当衣服被汗水浸湿时,当干燥的嘴唇还得不停地向行人介绍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却没有时间喝背包里的水时,当汗水滴进双眼而一并带出泪花时,多么想退却,多么想放弃。但我必须坚持,因为这是我的责任。所有的累在得到的成果中消除。
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怎么办?闯过去,因为年轻的我们不服输。记得有一个人曾说过:“没有人可以打败你,除了你自己。”问卷调查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容易,一次又一次被拒绝,深吸一口气,抬头,微笑,我们继续。实验不再是实验课堂上验证性的实验,而是我们自己去摸索,去发现的探究性实验。刚开始时的一些疏忽造成了整个实验的失败,我们镇定的寻找原因,没事,重新来。为了使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对水样需进行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的反复测量,没关系,我们继续。没有人能帮我们,除了我们自己,社会实践让我们学会独立,学会去承担。我们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难。
当然,这离不开团队的合作。有人曾问:“一个人能干什么,而一个团队又能干什么?”我明白,每一个队友都明白,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可以相互依靠,相互鼓励,我们可以创造奇迹。当为取水在堆满乱石的陡峭江堤上行走,我们十指相扣时;当问卷一次又一次被拒绝之后,队友们相互鼓励时;当披着星光,拖着疲倦走在回寝室的路上,却大声说笑时……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团队赋予我们每个人的动力。
暑期社会实践的这十天里,与队友们一起努力地十天里,挥洒着汗水,挥洒着激情,一切的付出在取得江水的那一刻,在行人同意帮忙做调查问卷的那一刻,在测定准确实验数据的那一刻得到了回报。在这十天里,我也收获了许多许多。我学会了去包容,去理解,学会了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学会了去承担,去努力,也学会了坚持。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是渺小的,我们仍需不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创造自己的价值。我会继续努力
第三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总结
数学科学学院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近年,大学生在农村基层岗位就业创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国家也一贯倡导大学生到基层去就业。为了深入了解我院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基本情况,以便为学院下一步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提供依据,数学科学学院一行23人利用暑假时间奔赴大庆五区四县,开展了以“青春在这里闪光”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调查以回访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现将我院今年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把“三下乡”活动落实到位,学院会议结束后,我们针对各年级学生专门召开座谈会,精心布置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许多同学积级报名参加,经过严格筛选,最后确定了由2010级2班韩婷婷同学任组长的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小组,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唐莉老师任队长,辅导员王冠舒任指导教师,院党总支张金星书记高度重视全程参与了实践活动。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回访及分析调查问卷显示,对于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学生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普遍认为这是今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可以使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中锻炼成才,更好地为国家社会服务。从回访毕业生我们了解到:
1、对基层就业的认同感较高
2005年7月5日,党中央、国务院联合中组部、人事部和教育部等部门共同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并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这是在目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党和政府为促进广大毕业生就业而采取的新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高度关
怀。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广大毕业生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呢?在本次调查中,有33.1%的同学表示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非常敬佩,35.5%的同学认为到基层就业大有可为,21.9%的同学认为这是就业的权宜之计,也有9.5%的同学对此不理解,认为不值得效仿。
2、对到基层就业认识到位,动机端正
调查中,对“毕业后你会选择到基层就业吗?”这个问题的回答,75.4%的同学表示会或者可能会,25.6%的同学表示不会。另外,对于国家相关政策的了解情况也各不相同,10.9%的同学回答很了解,57.5%回答了解一点,还有31.6%的同学回答不了解。而选择到基层工作的动机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14.1%的同学认为这是一种无私奉献回报社会的行为,40.9%的同学认为到基层工作能当骨干、挑大梁,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30.0%的同学认为可以在艰苦地区锻炼自我,磨练自我,还有15.0%的同学认为到基层工作对于以后考取研究生和公务员都有优惠。另外,学生还认为到基层就业也会有很大的收获,例如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个人能力的提高,个人理想的实现等,同时也可以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顾虑、障碍有待消除
调查过程中,我院毕业生也对面向基层就业表现出了一定的顾虑,如果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可能会遇到的阻力从大到小排序,那么依次为:生活条件差;前途不明朗,担心政策有变化;工作条件艰苦,难以发挥自身能力;家人不理解,亲戚朋友反对等。其中基层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位、渠道不畅通、部分基层单位用工不规范,没有保障等是学生们内心存在顾虑最大的方面。
同时,在和毕业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对在校期间学校的人
才培养方案、教育管理、职业生业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入学教育开始将基层就业教育融入学生就业教育整体规划中,对于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2、邀请正在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与在校生进行经验交流。
3、利用校区内的宣传栏、橱窗进行政策宣传,使学生较早获得相关信息,树立基层就业的意识。
4、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倡导奉献精神,鼓励先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5、为毕业生提供相关信息,加强对于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的指导,提供基层就业的相关知识和服务。
6、学校能够在学生上学期间就为基层就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锻炼机会,并尽量提供一些外部优惠条件。
7、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正确面对现状,教育学生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了解基层对人才的需要,明确基层就业同样可以发挥才干、建功立业。
三、小结
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基层就业正逐步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通过本次我院对大学生在农村基层岗位就业创业的社会实践调查,实践队员们既受教育也增长了见识,通过实践,同学们从学哥学姐的身上感受到了就业的严峻性,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以及在校期间自我锻炼的必要性。
同时,通过回访毕业生,了解他们的就业经历,我们也体会到应该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服务意识,应该充分利用校内的网站、宣传栏、橱窗等各种渠道从学生入校就进行基层就业政策宣传,使广大学生了解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义和国家相应的优惠政策,转变对基层就业的认识;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合理
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宣传,帮助学生了解基层对人才的需要,认识到基层岗位是青年学生锻炼成才、建功立业的沃土,从而增强毕业生投身基层,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1、积极开拓市场,努力为企业和毕业生搭建形式多样的平台,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
2、争取做面向基层就业学生的坚强后盾,做好他们的档案、户口和组织关系的管理和迁移转递工作。落实各项政策,以免除其后顾之忧。同时建立和畅通他们与学校的联系,做好跟踪服务,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积极进行宣传,树立先进典型。
3、通过每年的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进行培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到基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项目、咨询等信息服务,建构引导和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进而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第四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国家和政府一直关注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仍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以参保率低、退保率持高不下为主要的困境。本文通过对政府、企业、农民工三方责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分析,找出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相应地提出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养老保险;困境;影响因素。
农民工是我国的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特殊群体,特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
[1]农民工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尽管农民工“亦农亦工”
“非农非工”的特殊身份使他们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但他们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他们的权利却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
一、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
对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探索,最早是深圳于1987年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到广州(1998)、北京(1999)、浙江(2001)、上海(2002)、南京(2002)、成都(2003)、福建(2005)、青岛(2005)等地,这些探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就,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出现一系列问题。
(一)参保率低。
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率普遍偏低。据原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2007年赴深圳、上海实地调研的最新情况显示:深圳全市共有400万人参加养老保险,其中,农民工约250万人,农民工实际参保率不超过50%。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 542万人。在这个庞大的人群中,只有4 942万人参加了工伤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与率仅为15%,并且参保者中能够达到15年以上缴费并工作到退休年限享受养老待遇的人数更少。根据2009年9月16日统计局发布的报告,农民工参加保险的人数有所提高,但是参保比例仍然偏低。截至6月底,外出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2 380万人。
(二)退保潮来势汹涌,退保率持高不下。
据深圳社保中心统计,2008年,深圳近500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但当年退保的人数多达83万人。2009年,深圳共有493.9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退保的人数多达83万人。1月份,苏州民工退保也达600多万人。2009年12月31日当天,深圳退保达到2万人左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3月3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当年2月底,已经有97万农民工退出了养老保险。
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产生困境的原因。
(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
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二元户籍制度影响深远,乃至形成二元劳动力市场、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一个后果便是社会公正之理想与现实的脱节,人为地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造成管理上的不便[2]。对城乡居民的区别对待,分别管理,割裂了城乡的联系,虽然现在对户籍的管理适当的放松,但是长期形成的制度影响已经根深蒂固,短期之内很难改变。
(二)各地实践模式的差异性造成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困难。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以广东和深圳为代表的扩面型。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把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纳入“城保”制度的框架下予以安排,通过“城保”的扩面,实现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障,这一模式也被称为“融入型”。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使农民工和城市市民享用同
等的待遇,但缴费标准可能会超出农民工的承受范围。
第二种是以北京为代表的仿城型。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参照“城保”制度的做法,为农民工设计了独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种模式坚持双低标准即“缴费基数低,待遇水平低”,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的缴费负担相应有所减轻,充分体现了“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的双低原则;这种模式考虑到农民工的群体特征,短期内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这种人为增加农民工养老保险体制,势必会形成农民、农民工、市民的“三元格局”,因此,该模式只能作为过渡期的权易之策不能作为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最终选择。
第三种是以上海和成都为代表的综合保险型。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工伤等多种风险放在一个制度框架之下统一承办的一种社会保障方式。该模式引入商业化运作机制,虽然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的问题,但是与城市社会保险制度脱节,不利于我国社会保险的长期发展。
第四种是以山西省为代表将农民工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形成“大账户、小统筹”的特色。这种模式考虑到农民工最终会回乡的群体特点,该模式实质上也是“融入型”的一种。该模式只考虑到第一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忽略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他们对融入城市的愿望更加强烈。如果只简单地将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也是不现实。由以上的模式可以看出来,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在实践探索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各个模式之间互相独立,各个省市之间相互分离,导致统筹层次低,从而降低了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三)农民工的特殊性与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矛盾。
之所以会造成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退保率高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从理论层面上看,根本的原因是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与养老保险的固有属性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3]
1.农民工的收入低与养老保险高费率之间的矛盾。
农民工进城务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挣钱,他们进城大都从事一些重、累、脏、险的粗活,收入普遍低于市民的平均工资。据湖南、四川和河南三省的抽样调查,农民工月实际劳动时间超过城镇职工的50%,但月平均收入不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实际劳动小时工资只相当于城镇职工的1/4。据调查,沿海有的地区农民工工资过去十年年均提高不到10元钱,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是负增长。[4]农民工大都肩负家庭的重担上有老下有小,除了基本生活所需还要支付子女的教育、老人的赡养。如果让他们拿出工资4%~8%来缴纳并非他们目前最需要的养老保险,必然会产生抵制情绪。
2.农民工的流动性强与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长之间的矛盾。
流动性强是农民工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这一特征短期内不会消失。农民工在城市主要是从事餐饮业、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工作,但是农民工在餐饮业、工厂企业的平均务工时期是3~5年,从事建筑等纯体力工作的农民工在同一个地方工作的平均务工期限是2~3年,他们往往都达不到15年这个最低的缴费年限,从而形成“参保-退保-再参保-再退保”的恶性循环。
(四)农民工对制度缺乏相应的了解,参保意识薄弱农民工和国家政府间信息的不对称极容易造成制定的制度与农民工对制度认知程度之间的断层,实际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从制度层面来讲,目前,已经形成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大多是从宏观层面考虑,对农民工自身的特征考虑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所以导致制定的政策法规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农民工的角度来说,农民工思想很单纯,只要干完活能顺利拿到他们的工资就很满足了,很少考虑到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一系列本该享受的社会保障权利。尤其是养老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迫切的需要,加之对国家的政策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影响,他们往往把养老寄托在养儿防老以及依托在土地上的家庭养老保险,尤其是近些年政府
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而且对土地实行补贴,更加深了农民工与土地之间割舍不断的联系。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加之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农民工往往会选择眼前可以看得见的利益,对社保的期盼与现实的博弈使他们最终选择放弃养老保险。
(五)企业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消极态度严重影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为了提高竞争力必然会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企业为员工缴纳12%的养老保险费势必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企业主不愿意参保,他们想方设法逃避缴纳保险费责任,瞒报参保人数时有发生。[5]
三、构建适合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作为社会保障的最主要的责任主体,不仅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而且应在财政上给予适当的支持。
1.政府在制度上的保证。
政府应该尽快建立健全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只有立法先行,才能为执法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
(1)建立多层次、分类别、低缴费、广覆盖、强制性的养老保险制度。
对于农民工养老保险,有必要设计两个以上的方案供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工(有较长时期的劳动关系和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无稳定职业的农民工(经常处于流动状态)自主选择,并作为全国性的政策出台。[1]
目前的农民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务农为主,外出打工为辅。这类农民工最终的归属地是农村,可受益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二类是常年在外务工,工作很不稳定,对于最后的归属地并不明确的这类农民工,可以建立暂时过渡性的独立的养老保险制度;第三类是已经在城市很多年基本上已经市民化的群体以及新生代的农民工,这类群体对城市的认同感比较强而且基本已经融入城市,可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并没有强制规定企业和农民工必须参加养老保险,从而导致很多企业和农民工游离养老保险体系之外,国家通过立法强制规定能有效地制止参保率低的问题。
(2)在解决转移难的问题上,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社会保障号码的做法。
在美国,每个公民自出生起就必须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会保障号码,它记录了个人的各种信息,包括工作、居住、纳税、信誉、奖惩情况等等,存储社会保障号信息的电脑系统在美国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联网,各个地区、行业、部门都能通过社会保障号去查核一个人的个人情况。
[6]这种社会保障号码跟我国的居民身份证有些近似,可以扩大身份证号的功能,除了证明身份外,可以用来当做社会保障号码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难的问题。
2.政府在财政上给予支持。
政府在财政上给予支持,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对养老保险进行补贴,农民工是社会转型期形成的,政府应该担负起转型期的转制成本;另一方面给予那些积极为本企业的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以税收优惠,以便于提高企业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3.加强宣传力度,让广大的农民工群体对养老保险制度有基本的了解。
农民工在城市中了解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这就需要政府积极组织人员向农民工宣传养老保险相关的知识,让农民工知道我们国家建立养老保险的目的、作用以及意义,而且要让他们熟悉参加养老保险的途径、方式以及领取的方式。
4.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
要想实现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的使用就必须尽快实现管理服务的网络化,加快网络的普及范围。加强社会保险金的透明度,让农民工清楚地知道自己缴纳的钱都到哪里去了,让农民工也参与到对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中来,以便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二)企业作为社会保障的一方主体应履行自己的缴费义务。
企业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不要把为企业职工缴纳社会保险金视为一项沉重的负担,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应该站在长远的立场上来对待员工。人力资本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不仅仅只看重工资,对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及福利待遇的重视程度也逐步加深。
(三)农民工作为养老保险的最终受益者也应承担相应的义务。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原则。农民工只有在承担前期的缴费义务才能享受到最后的权利,农民工应该改变观念加强认识,提高参保的意识,积极参与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
政府要负担起农民工养老保险大部分的责任,通过政策和财政的双重支持,企业和农民工积极的配合,只有在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三方责任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最终解决我国的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2]李迎生。分化到整合: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源、改革与前瞻[J]。教学与研究,2002(8)。
[3]杨翠迎,郭金丰。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困境及其理论诠释[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4]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5]王薇。农民工养老保险中的经济人理性行为探析[J].改革论坛,2009(1)。
[6]王翠琴。农民工养老保险中的公共财政支持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7)。
第五篇: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型大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是必须做到的,并且也要增长社会知识。因此,每年一度的暑期社会实践便成了我们学习社会知识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在社会实践中,主要可以学习一些人际交往、处人处事以及做事应变、执行力上的知识与能力。
在今年暑假中,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学习更多的社会知识,响应院校与团市委的号召,我们积极的参与到了社会实践的大军之中。虽然这一次我们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参与和自己的专业对口的实践,虽然我们选择的是时间最长、支教对象最多、压力最大的一支实践队伍,但我们依旧保持着那坚定的心、感恩的心。
乐清是全浙江省“春泥计划”做的最好的地方,而恰巧我们的支教地点就是在乐清德力西工业园区。我们的德力西电气小候鸟暑期班的特点是小朋友多、活动空间小(隔音差,十分嘈杂)、时间长、领导重视。
德力西电气小候鸟暑期班的小朋友是来自全国各地,因为放暑假了才来到父母身边,不过小朋友放假了,他们的父母却没有放假,德力西领导集团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有了这作为员工福利暑期班。小朋友的父母早上来上班,将小朋友送至暑期班,小朋友父母下班便将小朋友接走,这真的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在这德力西食堂五楼,这个小小的礼堂中,容纳了我们384名小朋友和我们26名支教师生(分两个批次支教,一二批次合计36人)。我们有五个班级,班级与班级之间是用广告纸隔起来的,就两米高,剩下空的就空着,所以我们的队员们每次上课都是扯着嗓子喊着上课的,环境真的是十分的嘈杂。每个班级总是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小朋友,但是我们知道这个时候需要拿出自己的爱心,特殊问题特殊对待,不孤立任何一个小朋友,我们更知道他们的调皮仅仅是想引起我们对他们的关爱,就像很多小朋友的家长要求将自己的孩子排在前排,其实家长们也是想让我们队员对自己小朋友多照顾一点,我们都理解他们,我们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关怀他们的子女。
我们教的最多的就是感恩,现今时代就是比较缺乏感恩的心,我们教小朋友感恩,同时我们自己也感恩德力西、感恩我们的学院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因为他们还小还不是很懂,所以我们就把话说开了,我们告诉他们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对德力西集团有贡献,德力西集团才会安排暑期班作为福利赠予他们,而他们的父母正在下面工厂上班,而他们可以舒舒服服的上课、写作业、玩游戏,我们让他们知道了那些不能来暑期班上课的孩子要么待在自己的老家,要么被锁在他们父母的住所。
德力西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是一只领导、媒体十分关怀与重视的支教队伍,今年,我们工贸学院书记带着我们工贸学院的领导班子来看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幸福的光彩,学校十分关心我们,盖书记问了我们在德力西的基本生活情况,与德力西小朋友的情况,表示对我们的认可,对我们课程设置的认可,还说我们节俭、宣传传统文化《弟子规》是大学生的正能量。期间有一个班级正在教国歌,盖书记进来便肃立与小朋友一同唱起了国歌。而后有几名小朋友代表要求见见“叔叔”——盖书记,盖书记乐呵呵的同意了,小朋友送上了礼物,书记和蔼的询问小朋友在暑期班的学习生活情况,最后盖书记将来自工贸的慰问品留给了我们。在我们支教期间柳市媒体来了3以上,每一个星期一的早上8:00都是我们的爱国教育课——升国旗。我们会像那些小学一样以班级为单位整队来到舞台前进行升国旗仪式,我们教导小朋友这是我们的国我们的家我们的标志,我们需要爱它敬他爱他,在国歌响起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大声唱出来,当他们在任何地方看到国旗升起都需驻足放下手头的事情望向国旗,直到国旗升到顶端。我们也是以身作则地教导小朋友。由于场地限制
每天中餐、点心时间都是一场文明礼貌、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课堂。在吃饭前所有小朋友需要把自己周围的垃圾扔掉,使桌面无杂物,安静坐好等待指令洗手。哪个班级先最安静坐的最好哪个班级先排队,我们排队也是为了培养小朋友的集体意识,3秒钟排队,由坐班队员带着小朋友去洗手,洗手处还会有我们两个值班老师整顿洗手秩序。洗完手后所有小朋友回到教室,等待排队吃饭的口令。我们教导小朋友在食堂阿姨给他们菜时需要说谢谢,我们队员递筷子给他们时要说谢谢,别人给你帮助你都要说谢谢。在班级吃完饭后自己去把残渣倒掉,碗筷分类放好。
为了近一步加强小朋友们对灾难的应变能力、防范意识,普及防火知识,使广大学生掌握简单实用的火灾防范和逃生自救常识,从而有效的防范各类火灾事故的发生,以及火灾事故发生后的逃生自救,2015年7月14日,下午,我们安排了一场师生火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通过这场演习我们支教队员以及小朋友的防火意识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并且小朋友真正懂得了走楼梯靠右走的真谛。
2015年7月24日,下午,在即将迎来的“八一”建军节——我们中国人们解放军的生日,为提升暑期班学生对军人的认识丰富德力西电气小候鸟暑期班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暑期班学生的风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营造德力西电气小候鸟暑期班文化艺术氛围,推动暑期班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我们举办了“给阿德穿军装”八·一 建军节主体绘画大赛。通过这次绘画大赛,大大的提升了小朋友对建军节的认知,以及对暑期班学习生活的动力。
在德力西这一段时间的我们收获良多,小朋友的欢声笑语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这一次,我们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