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 岗位: 成绩: 分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全国最早成立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 内蒙古自治区。
2、在中国自治地方数量最多的省份是 云南。
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4、我国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5、当代民族问题具有五个基本特征: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6、我国矿产资源最丰富的自治区是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7、我国的民族特点是:人数多、居住地域广、混居程度高。
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64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A)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A、1983年 B、1982年 C、1985年
2、我国(A)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A、宪法B、刑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
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C)。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4、解决民族问题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C)A、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5、(A)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民族团结 C、民族平等
6、“三个离不开”思想的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A)。”
A、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B、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也相互离不开 C、汉族离不开维吾尔族
7、“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原意是(A)A、优美的牧场 B、青色的城 C、日光之城 D、平坦的地方
8、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D)年3月5日,从自治区成立20周年的1978年起,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纪念日的3月5日改为12月11日,与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的日子相一致。
A、1952 B、1957 C、1956 D、1958
9、“三月三”是具有(C)特色的传统民族节日。A、维吾尔族 B、哈萨克族 C、壮族 D、蒙古族
10、每年的(C)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A、1月 B、3月 C、5月 D、6月
11、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12月31日我国壮族人口数为(B)万人。A、1000多 B、1690多 C、1250多D、1400多
12、全国最早成立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是(E)自治区? A、新疆维吾尔族 B、广西壮族 C、宁夏回族 D、西藏 E、内蒙古
13、广西共有(C)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A、15个B、20个C、12个D、18个
14、广西共有(D)个民族乡。A、55个B、60个C、50个D、58个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四个认同”是指(ABCE)
A、对祖国的认同B、对中华民族的认同C、对中华文化的认同D、对政府民族政策的认同E、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2、被我国设为民族自治区的有(ABCDE)自治区。A、新疆维吾尔族 B、广西壮族 C、宁夏回族 D、西藏 E、内蒙古
3、在民族工作中,党和国家所强调的“四个维护”是指(ACDE)A、维护法律尊严 B、维护民族地区人口稳定 C、维护民族团结 D、维护祖国统一 E、维护人民利益
4、“三股势力”包括(BCD)
A、邪教非法势力 B、民族分裂势力 C、宗教极端势力 D、暴力恐怖势力
5、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AB)的民族成份确定
A、父亲B、母亲C、爷爷D、奶奶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
1、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2、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口密度是全国的1/70,每平方公里平均1.6人(×)
3、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个自治区、31个自治州(×)
4、在美丽富饶的祖国宝岛台湾,世世代代居住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他们是高山族。(√)
5、西藏自治区我国最大的自治区,面积约160多万平方公里。(×)
五、简答题
1、什么叫民族?(5分)
答: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团结的含义是什么?(5分)
答: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3、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请列举出至少10个民族?(5分)答:我国目前一共有56个民族。他们是: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4、“四个人人”是什么?(5分)
答: 人人都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得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
5、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什么?(5分)答: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6、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主要精神是什么?(5分)答: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主要精神是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本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利。它充分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六、论述题
1、什么是民族平等?(8分)
答:民族平等主要是指:
一、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发达程度如何,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异同,都一律平等,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都拥有同等的地位,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二、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各民族都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任何民族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拥有特权。
三、努力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克服由于经济文化落后而造成的享受某些权利的制约,使法律的规定变成社会生活中的现实。
2、为什么说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10分)答: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依据和手段,协调民族关系的规范和准绳。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世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原则,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完整的民族政策体系。正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巨大变化,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
3、为什么说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10分)答:我国是有着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团结稳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和保证。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而发展要靠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做保障,没有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混乱,人心涣散,人民就不可能安心生产生活,安居乐业就无从谈起,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正确论断,是综观当今世界得出的深刻启示。
第二篇: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知识竞赛
试题
姓名:单位:成绩:
(试题共100道,每题1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有()个少数民族。A、55 B、56 C、57
2、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A、民族团结进步 B、“三个离不开” C、“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正宁在“两个共同”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围绕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所实施的“四大工程”是()、培养培训工程、规范管理工程和服务引导工程。
A、同心同行工程 B、基础构建工程 C、产业富民工程
4、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大分散、小集中
5、庆阳市唯一的回族乡是()。
A、庆城县土桥乡 B、宁县的南义乡 C、正宁县的五顷塬乡
6、()是党和国家解决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A、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规范宗教事务管理 C、保障信教群众合法权利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要求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友善。
A、自由 B、民主 C、诚信 8、2015年底正宁县总人口是24.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是()多人。
A、2000 B、2300、C、2400
9、甘肃省()是全国唯一以居住地地理方位命名的一个民族。
A、回族 B、撒拉族 C、东乡族
10、目前我国人民币(纸币)上共有()民族文字。
A、5种 B、6种 C、7种
11、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A、主线 B、本质 C、基石
12、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
A、方法 B、自由 C、理由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60日内给予答复。
A、暂缓执行 B、拒绝执行 C、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14、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A、社会主义 B、爱国主义 C、共产主义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3 B、2 C、1
16、《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指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少数民族考生()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A、应当 B、适当 C、必须 17、1932年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支回民武装力量是在正宁县()诞生的。
A、孟河村 B、西渠村 C、龙咀子村
18、十八大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A、全面发展 B、全面跨越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发展 B、改革 C、团结
20、《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A、坚持民族平等 B、增进民族团结 C、促进社会发展
21、()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民族平等团结 B、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区域自治
22、《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是()正式公开发布的。
A、2008年9月 B、2009年2月 C、2010年1月
23、《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指出,()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大原则。
A、和谐发展 B、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C、民族团结
24、目前,正宁县内有()种宗教信仰。
A、6 B、4 C、2
25、甘肃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
A、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 B、东乡族、撒拉族、哈萨克 C、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
26、甘肃有()个民族自治州地方。
A、4 B、3 C、2
27、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相互尊重、互相信任
C、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28、《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清真标志牌由()统一监制。
A、国家民委 B、省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 C、市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
29、每年的()月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A、2 B、3 C、5 30、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A、民族教育经费 B、教育基金 C、专项资金31、2016年是甘肃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第()年。A、5 B、9 C、13
32、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3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
A、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C、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34、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
A、特别行政区制度 B、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5、《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是()颁布的。
A、1988年9月 B、1986年6月
C、1985年3月
36、《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是()实施的。
A、2001年9月5日 B、2003年3月1日 C、2008年4月1日
37、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和()。
A、打击犯罪 B、维护稳定 C、促进和谐
38、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A、社会性 B、复杂性 C、群众性
39、()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党民族政策的基石。
A、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B、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40、“三个离不开”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和()。
A、汉族离不开汉族 B、汉族离不开回族 C、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1、总书记在2013年年初视察甘肃时提出建设()的目标要求。
A、经济发达、风景优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B、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C、脱贫致富、山川秀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42、胡锦涛同志在()年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 族界联组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
A、2002 B、2003 C、2005
43、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
A、基本落脚点 B、目标 C、核心
44、“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总书记提出“()同心共筑中国梦”。
A、共同奋斗奔小康 B、同舟共济奔小康 C中华民族一家亲
45、()是党和国家解决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A、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B、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尊重和保护公民
46、党和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奋斗目标上来
B、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47、正宁在“两个共同”示范县建设中实施各民族()为重点。
A、“共同团结奋斗” B、“1236”扶贫攻坚行动
C、“1+9”项目工程
48、正宁各民族分布居住的特点是()。A、大杂居、小聚居 B、散居 C、高度聚居
49、加快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大的()。A、法律问题 B、政治问题 C、生态问题
50、在正宁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中提出,到()年将正宁县创建为全市唯一的示范县。
A、2017 B、2019 C、2020
51、世界传统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和()。
A、伊斯兰教 B、道教
C、天主教
52、我国政府承认的五大宗教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
A、基督教、东正教 B、基督教、天主教 C、儒教、东正教
53、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A、佛教
B、喇嘛教C、道教
54、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是开斋节、()和圣纪。
A、古尔邦节 B、尔德节 C、阿舒拉节
55、《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自()起正式施行。
A、2014年9月5日 B、2015年5月18日 C、2016年7月8日
56、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A、共同的宗教 B、共同的外表特征 C、共同心理素质
57、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命名的。
A、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B、苗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回族、土家族
C、汉族、壮族、蒙古族、东乡族、傣族
58、正宁县宗教爱国主义基地的宗教活动场所是()
A、西渠清真寺 B、龙咀子清真寺 C、龙咀子、西渠清真寺
59、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通常所说的“四个维护”是指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的原则。
A、政治安定 B、社会稳定 C、祖国统一
60、对于涉及国家利益和()的宗教事务,必须依法予以管理。
A、信教群众利益 B、社会公共利益 C、人民群众利益 6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倡导的价值目标是()、文明、和谐
A、富强、民主 B、公正、法治 C、自由、平等
62、统一战线作为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A、团结奋斗 B、凝心聚力 C、团结互助
63、截至目前,我国建立了()个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补充形式。
A、1700 B、1173 C、1713 64、2016年正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中的“四大战略”是深入实施产业富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战略。A、农业稳县 B、劳务兴县 C、依法治县
65、《宪法》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
A、信教群众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B、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的宗教活动
C、宗教团体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66、《宗教事务条例》的立法宗旨是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
A、保护公民合法权利 B、规范宗教事务管理C、保障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67、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担任。
A、选举产生的人员担任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C、任何公民担任
68、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是()。A、赫哲族 B、高山族 C、珞巴族
69、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回族 B、壮族 C、满族
70、()宗教事务部门是筹备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申请的受理机关。
A、县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71、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公民前往沙特阿拉伯朝觐,由()负责组织。
A、政府宗教事务部门 B、伊斯兰教全国性宗教团体
C、其他社会组织或中介组织
72、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同志2013年初在甘南州、临夏州调研时强调,要高举()的旗帜,把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为共同目标。
A、发展、团结、稳定 B、发展、进步、团结
C、发展、团结、和谐
73、《教育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A、享有平等 B、享有不同 C、享有特殊
74、土地管理部门在确定和变更宗教团体或者宗教活动场所土地使用权时,应当征求()的意见。
A、当地人民政府 B、上一级土地管理部门
C、本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
75、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注销,应当依照()规定办理登记。
A、《宗教事务条例》 B、《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C、《宗教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76、“民族宗教无小事”重要论断是()同志提出的。
A、邓小平B、江泽民 C、胡锦涛
7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
A、45% B、55% C、64%
7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
A、党委 B、人民政府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79、()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80、国家宗教局决定,“六五”普法期间,每年()月在宗教界开展“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
A、3 B、6 C、9
81、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或者干扰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正常的宗教活动的,由()责令改正。
A、宗教事务部门 B、司法部门 C、公安部门
82、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A、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B、对中华历史的认同
C、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83、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妨碍社会管理秩序,侵犯公私财产等违法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
A、治安管理处罚 B、追究民事责任 C、追究刑事 责任
84、《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的时间是()
A、2003年1月 B、2005年3月 C、2010年1月
85、革命战争时期中,创建正宁回民支队的主要领导人是()。A、王世平B、王世英 C、马全德
86、对宗教事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87、《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有期徒刑。
A、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B、五年 C、八年
88、《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含有()的内容。
A、种族、性别歧视 B、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
C、种族、宗教歧视
89、我国宗教坚持的“三自”方针指的是()。
A、自治、自养、自传 B、自治、自办、自养
C、自传、自办、自治
90、《甘肃省宗教事务条例》由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自()起施行,是我省第一部宗教方面的综合性地方法规。
A、2011年9月29日 B、2011年12月1日
C、2012年1月1日
91、宗教教职人员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应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在核定救助对象时,对连续()脱离家庭独立生活的宗教教职人员,可按独立家庭核算。
A、一年以上(含一年)B、两年以上(含两年)
C、三年以上(含三年)92、《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是中国共产党 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第()部党内法规。
A、一 B、二 C、三
93、“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做过贡献”,表述者是()同志。
A、邓小平B、周恩来 C、毛泽东
94、宗教院校招生,应当由完成义务教育的信仰宗教的公民自愿报名,经()推荐,通过考试,择优录取。
A、所在地宗教事务部门 B、所在学校 C、宗教团体
95、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回族、东乡族等()个少数民族。
A、5 B、8 C、10
96、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A、关键 B、原则 C、手段
97、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
A、和谐
B、进步 C、繁荣
98、()以上不同的民族交错居住的地区叫民族杂居区。A、四个或四个 B、三个或三个 C、两个或两个
99、跨县(区)举行宗教活动,或者在宗教活动场所外举行的大型宗教活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审批。
A、省级宗教事务部门 B、市人民政府 C、县级宗教事务部门
100、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必须坚持育人为本,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牢固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A、维护人民利益 B、维护法律尊严
C、增强民族团结
第三篇: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
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试题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集中、大分散
2、()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
A、民族团结 B、民族进步 C、民族平等
3、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很强,涉及全局、关系长远的重要工作。
A、政治性、复杂性、群众性
B、政治性、群众性、长期性
C、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
4、少数民族人口1万人以上的设区的市、辖有()或者少数民族人口5000人以上的县(市、区),其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候选人或者人选中,应当有少数民族公民。
A.3个少数民族村民小组以上
B.民族村 C.民族乡
5、(),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A、共同团结进步 B、共同发展进步 C、共同团结奋斗
6、“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是()同志提出的。
A、毛泽东 B、邓小平C、胡锦涛
7、()是我们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
A、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
C、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
8、对于少数民族村,表达错误的是()
A.民族村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简历民族村的少数民族公民
B.建立民族村,须经村民会议同意,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市级人民政府审批
C.建立民族村,必须报设区市的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部门、民政部门备案
9、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我国()、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公平B、民主 C、平等
10、()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A、民族爱国主义教育 B、党的民族政策 C、民族进步发展
11、历史经验证明,我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只有在()下才能得以真正搞好和切实加强。
A、全面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
B、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
C、全面加强和提高党的民族工作水平
1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的处理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A、民族发展、民族进步、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B、民族平等、民族进步、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13、各少数民族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代表,至少有代表()人。A、1 B、2 C、3
14、各少数民族都有()风俗习惯的自由,别的民族和个人不得干预,更不能以行政命令强迫改革。
A、保持或改革 B、继承或发展 C、维持或发展
15、加强民族团结,就是要搞好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和睦同心 B.和谐发展 C.和谐包容
16、对于少数民族乡,表达错误的是()
A.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上的乡,可以申请建立民族乡
B.建立民族乡,由该乡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审核,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准
C.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17、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平等。A、相对 B、一律 C、绝对
18、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具有特殊丧葬习俗的回族、维吾尔族等()个少数民族妥善安排墓地,并采取措施加强少数民族的殡葬服务。对少数民族人员自愿实行丧葬改革的,应当给予支持。
A、9 B、10 C、11
19、目前,全国已建立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共有5个自治区,()个自治州。
A、29 B、30 C、31
20、《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于()经江西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A、2001年12月20日
B、2002年12月21日
C、2001年12月22日
21、《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少数民族工作。
A、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 B、劳动部门 C、民政部门
22、少数民族干部、职工参加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活动,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假期,并照发()。
A、奖金 B、工资 C、补贴
23、《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共()条。
A、30 B、31 C、32
24、目前,我国各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左右。
A.50% B.54% C.64%
2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26、《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它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A.十九周岁 B.二十周岁 C.二十二周岁
27、《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配备()的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职工和管理干部。” A.一定比例 B.不少于20%比例 C.不少于30%比例
28、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民族乡、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村民小组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全国文化统一考试总分基础上()加分,对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A.应当 B.适当 C.必须
29、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
A.少数民族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
B.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30、《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的民族成份确定。” A.父亲 B.母亲 C.父或母
31、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人才。在招考公务员时,在同等条件下对少数民族公民进行()。
A.适当加分
B.优先录取 C.择优录取
32、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制定涉及少数民族的重大问题的计划和措施时,应当与少数民族代表充分协商,并征求()的意见。
A.民族事务部门
B.民族乡政府 C.当地少数民族群众
33、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A.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加快发展 C.团结互助
34、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A.原则 B.关键 C.手段
35、《劳动法》规定,“在劳动就业上()。”
A.要优先照顾少数民族
B.少数民族与汉族一视同仁,同工同酬
C.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36、国家建立保证民族地区合理利益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机制。A.补偿
B.优先 C.倾斜
37、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召开过()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A、3 B、4 C、5
38、《江西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第九条规定: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以上的村,经村民会议同意,并经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报设区市的市人民政府民族事务部门、民政部门备案。
A、35% B、40% C、30%
3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流动人口管理中,处理设计少数民族的问题时,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规定,并主动征求民族事务部门的意见,依法保护少数民族公民和组织的()。
A、正当利益 B、合法权益 C、合情要求
40、辖有民族乡、民族村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应当安排(),用于发展少数民族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
A、困难补助资金 B、专项资金 C、开发资金
41、()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A、增强民族团结 B、维护社会稳定 C、大力发展经济
42、对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边缘山区的少数民族农户实施有计划地开发性移民搬迁。开发性移民应当经()批准。
A.省级人民政府
B.设区市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以上
43、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师资、财力、物力等方面加强扶持民族乡、民族村的义务教育。对民族乡、民族村()应当优先列入计划解决。
A.教育设备改善
B.教育师资投入 C.中小学校危房改造
44、一般普通高中、中师、普通中专招生时,对户籍在城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应该予以()
A.在考试总分基础上适当加分
B.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C.因户籍在城市,不予以特殊照顾
45、民族从其本质出发,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等四个基本特征。
A、共同文字 B、共同习俗 C、共同语言
46、把我国各民族人民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纽带,主要有:一是();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休戚与共的关系。
A、国家的长期统一
B、长期的历史交往
C、民族的大融合47、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广泛进行()的宣传教育,使之牢牢扎根在各族干部群众的心中,成为推动事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力量。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英雄主义
48、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要坚持四个维护的原则,即: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维护国家统一。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和谐
49、()凝聚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A、集体 B、国家 C、民族
50、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是否相同,()一律平等,享受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A.法律地位 B.社会地位 C. 政治上
51、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A、西藏 B、新疆维吾尔 C、内蒙古
52、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是以()五个民族命名的。A、回族、藏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B、苗族、高山族、哈萨克族、回族、土家族 C、汉族、壮族、蒙古族、东乡族、傣族
53、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A.广西 B.西藏 C.云南
54、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增强民族团结
C.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
55、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份。
A、国家正式 B、族群意愿 C、区域识别
56、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A.民族融合 B.祖国统一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57、《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A.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制定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58、国家民委倡议和发起了旨在“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兴边富民行动”,其实施范围包括我国()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
A.135 B.130 C.115
59、国家在财政、金融政策上对民族地区倾斜。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实行()等三项照顾政策。
A.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财政贴息、税收减免
B.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技术改造贷款财政贴息、税收减免
C.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技术改造贷款财政贴息、营业税收减免
60、散居的少数民族当地人大的代表,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当地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A、高于 B、等于 C、少于
61、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现状,划定民族地区的范围主要包括5个自治区以及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大、成份较多的()。
A、云南、贵州、四川三省
B、云南、四川、青海三省
C、云南、贵州、青海三省
62、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识别确定最晚的是()。A、毛南族 B、普米族 C、基诺族
63、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下列顺序组成()。
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C.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6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A.主任 B.副主任 C.主任或者副主任
65、《选举法》规定,“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 A.百分之一 B.百分之五 C.百分之十
66、按照《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国家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自然灾害多发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地方病高发区的特困少数民族群众,将稳步推进()和易地扶贫。
A.直接帮扶 B.生态移民 C.整体移民
67、国家曾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实行的“三项照顾”政策是指:对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山区、边远牧区县(旗)的商业企业,在自有资金、利润留成、()三个方面给予比一般地区更优惠的照顾政策。
A.贷款利率 B.价格补贴 C.税收减免
68、在我国,汉族人口较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把这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0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A.7.33% B.8.41% C.9.74%
69、我国边疆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2200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多公里在民族地区。
A.15000 B.17000 C.19000
70、目前,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共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左右。
A.50% B.54% C.64%
71、我国最早建立的省一级民族自治地方是1947年5月1日成立的();最早建立的自治州是1950年11月24日成立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最早建立的自治县是1950年5月6日成立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A.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
72、我国少数民族著名的三大史诗是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族的《玛纳斯》。
A.维吾尔 B.哈萨克 C.柯尔克孜
73、在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中,民族自治地方有267个,约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A.45% B.40% C.50%
74、全国55个少数民族有50个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左右,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开发。
A.75% B.64% C.60% 75、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中不包括()。
A.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B.蒙古族长调民歌 C.中国古琴艺术
76、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峰,“珠穆”的藏语意思是()A.顶峰 B.女神 C.雪山
77、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年7月1日通车。A.2005 B.2006 C.2007
78、《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A.自主权 B.自决权 C.自治权
79、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维护”是指,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的原则。
A.边疆稳定 B.国家统一 C.社会安定
80、民族自治地方的()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A.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机关 C.人民政府
81、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
A.暂缓执行 B.拒绝执行
C.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8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的语言文字为主。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B.少数民族 C.汉族
83、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批准,开展边境贸易。A.上级国家机关 B.上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8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的人员。”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B.少数民族 C.汉族
85、《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
A.责成自带翻译 B.不予受理
C.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
86、《民族区域自治法》对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资金规定是()。A.全部免除配套资金 B.不减免配套资金
C.减少或者免除配套资金
87、《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
A.交流合作 B.互助合作 C.对口支援
88、《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有期徒刑。A.三年以下
B.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C.十年以上
89、《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三年 B.五年 C.八年 90、《义务教育法》规定:“在()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A.民族地区 B.农村 C.基层
91、《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A.民族教育经费 B.教育专项资金 C.教育基金
92、国家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根据()的原则,从国家、区域、产业三个层面,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支持等措施,对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出贡献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合理补偿。
A.开发者付费
B.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
C.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破坏者赔偿
93、《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
A.民族风俗习惯 B.民族宗教信仰 C.个人隐私
94、《畜牧法》规定:“国家帮助和扶持()地区、贫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
A.少数民族 B.边境 C.偏远
95、《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或者在出版物、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刊载民族歧视、侮辱内容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以下罚款。”
A.一千元 B.二千元 C.三千元
96、《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A.促进社会和谐 B.促进民族平等 C.增进民族团结
97、《著作权法》规定,“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A.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B.须经著作权人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
C.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向其支付报酬
98、《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为依据。”
A.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B.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地方性法规
99、《矿产资源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A.优先合理 B.自主 C.联合100、《立法法》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性法规
第四篇: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带答案)
机电工程系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C)。
A、藏族 B、蒙古族 C、壮族
2、印在人民币上的我国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是(A)。
A、藏文、蒙文、维文、壮文;
B、藏文、哈萨克文、满文、壮文;
C、苗文、回文、彝文、蒙文;
3、(A)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
A、1983年 B、1982年 C、1985年
4、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C),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A、广西 B、西藏 C、云南
5、我国共有(A)个少数民族。
A、56 B、57 C、55
6、民族是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有(B)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A、共同区域、共同生产生活
B、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
C、共同的文化底蕴、共同的生活习惯
7、汉代,新疆开始被称为(A)。
A、西域 B、楼兰 C、西洋
8、在我国公民个人的民族成份依据(C)来划定。
A、父亲的民族B、母亲的民族 C、父亲或者母亲的民族
9、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是(A)民族。
A、水族 B、瑶族 C、傣族
1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是(B)
A、占68% B、占64% C、占69%
11、(A)族有着“游牧民族”之称。
A、蒙古族 B、藏族 C、羌族
12、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B)个人口较少民族。
A、20 B、22 C、23
13、我省哪几个少数民族为世居民族?(A)A、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 B、藏族、回族、撒拉族
C、土族、撒拉族、蒙古族
1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B)A、满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15、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境内生活着壮、瑶、苗、侗等(B)个世居民族。
A.14 B.12 C.16 D.10
16、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是(C)。
A、赫哲族 B、高山 C、珞巴族 D.黎族
17、(B)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A、壮族 B、回族 C、满族 D.瑶族
18、自治地方数量最多的民族是苗族,包括(A)个自治州、21个自治县。
A、6 B、7 C、8 D.9
19、代表56个民族欢乐祥和的“民族大团结”邮票在(B)年隆重发行。
A、1996 B、1999 C、2001 D、2002 20、下列民族中哪个民族是新中国成立后更改族称的()B
A.普米族 B.德昂族 C.基诺族 D.保安族
21、下列民族中哪个是国务院确认的第55个少数民族?C
A.门巴族B.珞巴族C.基诺族D.仫佬族
22、中国近现代“民族”一词的来源B A.中国自古固有的 B.从国外引进的 C.中国近代自造的 D.从外文中译造的
23、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最后被确认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是()C
A.土家族 B.赫哲族 C.基诺族 D.畲族
24、中国古代“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B
A.西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宋朝时期
25、建国后,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将“索伦族”更改为C
A.土家族 B.赫哲族 C.达斡尔族 D.畲族
26、对民族发展起到精神纽带作用的因素是B
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 C、共同族源 D、共同心理认同
27、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D)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新创文字。
A.25 B.26 C.27 D.28
28、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C)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统一和团结
29、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一经建立,未经法定程序,不得(C)A.改变隶属关系 B.改变名称 C.撤销或者合并 D.改变行政级别 30、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时间是(D)。
A.1947年1月1日 B.1947年3月1日
C.1947年4月1日 D.1947年5月1日
31、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C)。
A.自治县 B.自治旗 C.民族乡 D.自治州
32、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被概括为“两个共同”两个共同,具体是指(C)。
A.共同奋斗,共同发展 B.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C.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D.共同改革开放,共同和谐进步
33、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超过1千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B)。
A.土家族 B.维吾尔族 C.苗族 D.侗族
34、建国后,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将“佧佤族”更改为(D)。
A.土家族 B.赫哲族 C.达斡尔族 D.佤族
35、为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地区各类建设人才,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D)综合性民族院校。
A.10所 B.11所 C.12所 D.15所
36、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在50年代先后进行了两次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大检查,这两次检查的时间是(D)。
A.1953年和1954年 B.1952年和1955年
C.1951年和1956年 D.1952年和1956年
37、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等(C)个少数民族。
A.8 B.9 C.10 D.11
38、政务院做出《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是在(C)。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4年
39、民族自治地方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享受国家的(D)政策。
A.补贴 B.照顾 C.减税 D.优惠 40、(A)是我国内陆边界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划。
A.新疆 B.内蒙 C.西藏 D.云南 41.国务院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9年、2005年、(D)年召开了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2005 B.2006 C.2007 D.2009
42.《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是在(C)施行的。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4年 43.民族自治地方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享受国家的(D)政策。A.补贴 B.照顾 C.减税 D.优惠 44.(A)是我国内陆边界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划。A.新疆 B.内蒙 C.西藏 D.云南
45.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D)举办的。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46.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C),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A.广西 B.西藏 C.云南 D.四川 47.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邓恩铭是(B)。A.土家族 B.水族 C.苗族 D.布依族 48.中华民族识别的依据主要是民族特征和(A)。
A、民族意愿 B、国家规定 C、历史推定
49.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每平方公里仅(B)人,是全国人口密度的1/70。
A、1.2 B、1.6 C、2.6 50.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着多方面的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国情依据、民族特点依据和(C)。
A、现实依据 B、历史依据 C、实践依据
第五篇: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
机关工委民族团结知识竞赛题库
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五好”是(好村民、好家庭、好巷道、好楼道、好小区)。
2、塔城地区与哪两个地州一起开展三地同创活动(阿勒泰地区、伊犁州)。
3、塔城地区的(塔城市)已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4、塔城地区(额敏县、沙湾县、托里县)已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县。
5、裕民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的具体时间为(2014年2月启动,计划2015年8月达到创建标准)。
6、裕民县共有(19)个少数民族。
7、裕民县汉族占人口总数(55%),少数民族占(45%),其中哈萨克族占(35%),其他少数民族占(10%)。
8、裕民县有(2个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分别是(巴什拜纪念馆、小白杨哨所)。
9、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志愿军捐献飞机的有(两)人,分别是(巴什拜〃乔拉克和常香玉两人)。
10、裕民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有(两)人,分别为(吾哈斯〃苏来曼,马德才)。
11、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分别于(2010年5月、2014年5月召开)召开。
12、全疆一共有(42)个民族乡,塔城地区共有(5)个民族乡。
13、新疆精神是(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14、新疆目前有(13)个世居民族使用(11)种语言,(8)种文字。(11)种语言分别属于三大语系中的(6)个语族。
15、新疆和平解放的时间在(1949年9月25日)。
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1955年10月1日)成立的。
17、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
18、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9、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0、马克思主义的“五观”是(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规定的四种意识教育是指(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华民族意识的教育)。
22、我国第一个自治地方于(1947年5月)建立,是(内蒙古)自治区。
23、民族团结教育月是从(1982年5月)开始的,今年是第(33)几个民族团结教育月。
24、宗教的特点是(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
杂性)。
25、(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26、五好宗教人士评选标准是(爱国爱教好、民族团结好、学识教风好、群众影响好、发挥作用好)。
27、民族的基本特征是(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28、爱国主义的核心是(人们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誉感)。
29、“花儿”是生活在(甘肃、青海、宁夏的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喜闻乐见的民歌形式。
30、“瓜果之乡”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1、离海洋最远的城市是(乌鲁木齐)。
32、我国东汉、西汉时就已畅通的“丝绸之路“从(西安)起,经过(河西走廊),到(新疆)止。
3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4、(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35、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
36、天池位于(新疆博格达峰下海拔1980米处)。
37、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拨弦乐器,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以用于独奏和合奏)。
38、现在汉族使用的乐器中是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有(笛子、琵琶、箜篌、胡琴、羯鼓、腰鼓、哑铃)等。
39、“三个离不开”指的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0、锡伯族西迁节在每年(农历4月18日)、达斡尔族沃沃其贝节是每年的(公历6月8日)。
41、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叫(骏马奖)。
42、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率先召开了民族团结表彰大会。
43、新疆主要出产的名贵药材是(雪莲)。
44、解决我国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45、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是(民族团结问题)。46、199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关于语言文字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
47、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48、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9、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共同纲领》)中被正式确定。50、640年唐朝在西域设置管理西域的机构是(安西都护府),在现今(吉木萨尔县)。
51、清朝从东北集体调防新疆的少数民族是(锡伯族和达斡尔族)。
52、公元1847年“七和卓之乱”由(中亚浩罕国)操纵。
53、通过(《中俄伊犁条约》)清朝政府收回伊犁。
54、(1884年11月)新疆建省。
55、新疆首任巡抚是(刘锦棠)。
56、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5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宗教共同遵守的一个原则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
58、当宗教教法与国家法律相矛盾时,(宗教教法应无条件地服从国家法律)。
59、外来宗教开始沿着丝绸之路陆续传入新疆是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
60、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各族人民与一小撮民族分裂势力的政治斗争)。
61、目前,在新疆人口位于前三位的民族是(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
62、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63、(党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
64、在新疆已经建立(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43个自治乡)。
65、伊斯兰教(公元16世纪初)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66、最早传入新疆的外来宗教是(祆教)。
67、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两个重要标志是(阿图什大清真寺的建立和萨图克〃布格拉汗接受伊斯兰教)。
68、新疆现有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道教)。
69、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70、“双五好”是指(五好宗教人士和五好宗教活动场所)。71、新疆宗教演变的基本特点是(一教为主、多教并存)。72、宗教极端势力和宗教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是政治问题,后者是宗教问题)。
73、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基石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7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7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实施的时间(1994年10月1日)。
76、请列举出三种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前的,新疆主要宗教(佛教、祆(音xian)教、道教、摩尼教、景教)。
77、(民族之间的关系或矛盾问题)是民族问题。78、外来宗教传入以前,新疆地区流行的原始宗教的最高宗教形式是(萨满教)。
79、流行于古代新疆的袄教来源于(古代的波斯)。80、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8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朝)。8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9月30日)。83、南疆地区是在(2004年)开始实施抗震安居房的。84、“对口援疆政策”是在(1996年)提出的。85、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是在(在内蒙古)建立的。8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7、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5个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全部纳入西部开发的范围。
88、新疆地区伊斯兰教是(信仰民族和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
89、新疆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建在(阿图什)。
90、佛教首先传入新疆的(和田地区)。
9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的“宗教活动场所”是指(信教公民进行宗教活动的清真寺、寺院、教堂、宫观及其他固定处所)。
9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要使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9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的“宗教教职人员”是指(担任一定宗教职务并履行职责的信教公民)。
94、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的十六字要诀是(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95、列举三项哈萨克族最重要节日(古尔邦节、肉孜节、纳吾热孜节)。
96、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97、中国目前共有(55)个少数民族。
98、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9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0、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101、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63.8%)。
102、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103、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04、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10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民族委员会)。
106、民族区域自治法于 1984 年 5 月 31 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通过,自 1984 年(9 月 1 日)起施行。
107、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10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09、到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数量是(155个)。
110、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111、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112、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113、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114、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15、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 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116、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17、1936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政权正式成立,它是(豫海县回民自治政权)。
118、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下列顺序组成(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119、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民族乡)。12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置接收少数
民族适龄儿童、少年的学校或班。
121、教育法规定: 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122、监狱法规定:对少数民族罪犯的(特殊生活习惯),应当予以照顾。
123、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12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
125、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60)日内给予答复。
126、劳动法规定: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127、立法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128、《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于(2005 年 5 月 31 日)起施行。
129、《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职工和管理干部。
130、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物多样,例如(云南省)在我国被称为 “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是我国最重要的动物和植物的(基因库)。
131、“雪顿节”是下面(藏族)民族的传统节日。132、下列民族中(基诺族)是国务院确认的第 55 个少数民族。
133、据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超过1千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
134、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35、被誉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的是我国(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136、我国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体现在许多具体措施上,比如在国民教育中因地制宜,实行(“双语”教学)。
137、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国务院)批准,开展边境贸易。
138、(新疆)是我国内陆边界最长的省级行政区划。139、少数民族自治县有制定(单行)条例的权力。140、在国际民族政策中,民族同化政策项属于(带有歧视性色彩)的民族政策。
141、我国加入关于民族和种族问题的三个国际公约是:(《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142、在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
143、新疆有(9)个跨国民族,分别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
14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基本内容是(切实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保证正常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
145、民族分裂主义的本质是(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分裂国家,破坏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146、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而不是去干涉宗教的内部的事务)。
147、民族歧视是指(按民族成分划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限制和侵犯民族的基本权利的现象)。
148、民族平等的含义(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
149、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指?
答:是阿尔金山。阿尔金自然保护区,面积4.5万平方公
里,位于新疆、青海、西藏三省交界。
150、什么是民族隔阂?
答:指民族之间相互猜疑,互不信任,相互戒备的心理感情及其在语言行动上的表现。
151、我党关于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各民族都有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152、当代中华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有(一是科学性;二是时代性;三是民族性;四是开放性;五是 群众性;六是创新性)。
153、什么是中华民族?
答: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56个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各民族之间建立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54、新疆三区革命指的是什么?
答:1944年9月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爆发的一场有维吾尔、柯尔克孜、哈萨克等十多个民族群众参加的反对国民党武装统治的起义。
155、什么是民族观?
答:民族观是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民族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
156、什么叫民族文化?
答: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157、“四个认同”是指什么?
答:“四个认同”是指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58、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除汉族外,为什么把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答:我国有56个民族。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159、民族区域自治是指?
答: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由少数民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
160、裕民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的具体创建目标是什么?
答:力争到2015年8月,90%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100%的乡镇(场)、村(社区)创建为各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161、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中主体的规范的称谓是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162、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进”是指(进机关、进乡(镇)
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警)营、进宗教活动场所)。
16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四项主题活动(肩并肩、爱国情;手拉手、兄弟情;根连根、骨肉情;心连心,鱼水情)。
164、《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关于民族贸易的规定?
答:国家完善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税收、金融和财政政策上,对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予以照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实行定点生产并建立必要的国家储备制度。
165、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不予许可的情形有哪些?
答: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 和领土完整的;
(三)煽动民族分裂的;
(四)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 ; 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
166、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包括哪些内容?
答: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问题存在,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各民族之间无优劣之分,一律平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等基本观点。167、1988年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哪些规章和法规以加强宗教法规建设?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暂行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教职人员管理暂行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活动管理暂行规定》。1994年自治区人大颁布实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事务管理条例》。
168、历史上,新疆宗教的演变大致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答:第一阶段是原始宗教阶段,第二阶段是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第三阶段是佛教与伊斯兰教并立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第四阶段是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多种宗教并存阶段。
169、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答: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七个方面的基本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以及妇女、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和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170、我国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主题和特征是什么?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祖国,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171、什么是和谐文化?
答: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172、宗教极端势力具有的极大的危害性何在?
答:首先,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其次,制造民族对立,破坏民族团结。再次,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后,毒化宗教氛围,损毁宗教形象和声誉。
173、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内涵十分丰富。基本内容有: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74、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哪些特征?
答:
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
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
三、民族区域自治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得以体现和实现的。
175、请简要概述锡伯族西迁?
答:18世纪中叶,清政府平定了新疆准噶尔和大小和卓之乱后,为巩固、充实西北边防,将东北锡伯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迁往新疆,并在新疆伊犁河谷安营扎寨,为开发和保卫新疆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76、宰牲节是哪些民族的节日?
答:宰牲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回族称为古尔邦节,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称其为库尔班节,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称其为“尔代”。阿拉伯语“古尔邦”有“牺牲、献身”之意,“尔代”即节日。
177、民族团结教育是指什么样的教育?
答: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民族理论、掌握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团结常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增强民族团结责任的教育。
178、民族团结的“四个人人” 和“五个互相”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人人都争当民族团结的模范;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
179、阿肯、阿肯弹唱指的是什么?
答:哈萨克族在婚育嫁娶和重大节日庆典上,或者在风景优美的夏牧场上,常常有专业水平较高的歌手进行对唱,哈萨克语将对歌的歌手称为阿肯,这种对唱又被称为阿肯弹唱。
180、什么是民族共同语言?
答:民族共同语言是指组成的人们在内部相互联系中所使用的语言。民族共同语言是民族形成过程中以某种最有代表性的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面的有益成分发展而成的。
181、什么是民族?
答: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
182、“三股势力”指什么?
答:“三股势力”是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是分别以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为基础进行分裂破坏活动的政治力量。
183、什么叫民族干部?
答:民族干部,在中国通常是指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包括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184、什么叫“细胞工程”?
答:是开展模范县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是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重要基础工作。所谓“细胞”是指家庭、社会各单位、各机关、企业、学校、街道、社区等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和组织架构,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单位。
185、“五比五争”活动是指?
答:比稳定发展,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模范乡;
比重视支持,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企业);
比团结和谐,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社区);
比文明守法,争当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
比互助友爱,争当民族团结模范进步个人。186、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大工程”是指?
答:
一、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工程;
二、民族团结“细胞工程”;
三、现代文化引领工程;
四、发展富民工程;
五、民心满意工程;
六、平安塔城建设工程;
七、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187、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七个一”标准是指?
答: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一部高质量的专题片(或PPT),一份精炼的汇报材料,一套完善的档案资料,一个浓厚的宣传氛围,一套顺畅的观摩流程,一个突出的工作亮点。
188、裕民县辖区有几个乡(镇)场?面积有多大? 答:裕民县辖2镇、4乡、1牧场:哈拉布拉镇、吉也克镇、新地乡乡、哈拉布拉乡、阿勒腾也木勒乡、江格斯乡、察汗托海牧场牧场,全县总面积6106平方公里。
189、裕民县被誉为中国哪些特色之乡?
答:裕民被誉为“中国无刺红花之乡、中国巴什拜羊之乡、中国野生巴旦杏之乡、中国野生阿魏菇之乡、中国兰花贝母之乡、中国锦鸡儿花之乡、中国野生郁金香之乡、中国野生芍药之乡”。
190、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191、什么是民族差别?
答:民族差别是指各民族之间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民族差别是在长期的
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变而发生不断变化。
192、什么是民族关系?
答: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质上是涉及民族的地位、权益、感情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19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答: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祖国领土与主权、祖国历史与文化、祖国统一与巩固、祖国保卫与建设、祖国人民与社会制度、祖国独立与繁荣,以及祖国前途与命运等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精神。
194、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概念?
答: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各个兄弟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逐渐发展、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共同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在一定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下形成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
195、什么是民族问题?
答: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民族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它随着人们形成为不同的民族而发生,也将随着民族差别的消失而消失。
196、什么叫民族聚居区?
答: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叫民族聚居区。在我国,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民族的分布虽然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但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在一个民族聚居区内,也还杂居或聚居着其他的民族。
197、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哪些地区?
答: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面积却很广,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少数民族除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四川、湖南、湖北、吉林、辽宁、黑龙江、海南、台湾等省(区)外,还约有1000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
198、处理影响民族团结事件的原则是什么?
答:
一、要高举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旗帜;
二、严格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三、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
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坚持教育疏导;
六、相信和依靠干部群众;
七、严格宣传纪律。
199、什么是民族分裂主义?
答:民族分裂主义,是指破坏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分裂祖国统一,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政治主张、反动这会思潮和反动社会势力,是极少数仇视社会主义祖国的敌对分子,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进行破坏祖国安全和统一的犯罪行为。
200、什么是丝绸之路?
答:“丝绸之路”又称丝路,是古代以中国长安为起点,经过陇西高原、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等地,进而联结中西南亚、西亚和欧洲的一条陆路通道,她进入新疆后分三道。汉唐以后的1000多年间,这条道路始终畅通繁荣,以丝绸最为著名。
201、开斋节是哪些民族的节日?
答: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所以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这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10个民族的盛大节日。
202、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有以下九条:(1)民族平等政策;(2)民族团结政策;(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4)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6)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和文字的自由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保障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的政策;(8)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9)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政策。
203、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答:民族风俗习惯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居住、饮
食、衣着、婚姻、丧葬节日、庆典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喜好、习尚和禁忌。风俗习惯是在各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也是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不断变化的。
204、《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中关于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的规定是什么?
答: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加分或者降分的办法,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205、为什么说“3.14”事件、“7.5”事件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答:2008年3月14日,极少数不法分子在西藏拉萨制造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2009年7月5日,一些不法分子在新疆乌鲁木齐大肆打砸抢烧,制造了震惊中外的“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两起事件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给我国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我国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给我国各族人民的感情造成极大的伤害,是对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公然践踏。“3.14”事件、“7.5”事件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
宗教问题,而是分裂与反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与破坏祖国统一的严肃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