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注意事项
前期准备工作
一、调研装备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保障调研的顺利开展,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备的调研装备:
1、照相机(手机拍照功能较好者可以替代,但最好还是用数码相机);
2、数码录音设备(手机也可替代,但最好用数码录音笔),数码录音笔不仅可以方便可以保留原始的访谈记录,还可以降低被调研对象的紧张程度(有的村民对于纸笔记录的调研访谈比较敏感)。
3、香烟、小食品:用于接近和被调研对象的关系(成年男性上烟,小孩给食品)
4、如果可能,建议带上电脑,每天的调研记录都拷贝在电脑或者U盘中,以防备相机、录音器材发生故障,有上网条件的还要及时将资料上传网络上保存。
二、了解调研地点的情况
在调研开始之前,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调研地点的情况,了解的途径有:
1、通过百度百科查找:百度百科可以查找到乡镇一级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2、通过地方政府的网站查找:现在不少乡级政府都有自己的网站,可以利用这些网站查找相关信息;
3、通过CNKI的报纸检索查找相关信息;
4、通过地方政府公报查找相关信息;
5、通过咨询当地人查找相关信息;
6、利用公众论坛查找相关信息。
三、了解相关选题的研究状况
在开展调研之前,要对与调研选题有关的研究情况做一个了解,了解的途径主要有:
1、利用国图检索相关著作的出版情况;
2、利用CNKI检索相关研究论文情况(期刊论文、硕博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上的相关文章;
四、团队组建
组建团队时要注意:
1、最好有一个本地人,这样方便沟通;
2、知识、技能结构有一定的互补性;
3、最好不要组纯女生的队;
五、必备的药品准备
虽然现在农村的医疗条件比较完备,但在下去调研之前,团队必须准备一些基本的药物:
1、感冒药;
2、治疗腹泻的药物;
3、预防中暑的药物(十滴水等);
4、防过敏的药物;
5、创可贴;
6、风油精、清凉油、碘酒;
调查注意事项
田野调查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这便是田野调查。也是成为一个人类学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田野调查为对于描述原始资料蒐集的概括术语,其所应用的领域包括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质学、地形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建筑学、及社会学等自然或社会科学领域。与其他在实验室准控制状态下环境的研究相比,田野工作主要于实地进行。根据研究对象的生亡与否,以及它们的存在地点位于居住栖息地或埋于土下,田野工作的实质内容也会有所差别。化石与考古遗址的挖掘均包含田野工作,其他如访问或观察人们以学习他们的语言、民俗、和他们的社会结构等过程也都包含在内。某些状况,尤其是研究的主题为人类本身的时候,工作的拟定必须再经过设计,以避免观察者效应或是过度理论化或过于理想化该实质文化活的风险。田野调查的阶段
田野调查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调查阶段、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阶段、补充调查阶段。这里仅前三个阶段作一说明。
(一)准备阶段
田野调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难以获得理想的成果。准备阶段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过程:
1、选择调查点。
选择调查点的基本要求:一是选择有特色的地区,二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三是要选择特殊关系的地区,四是选择前人调查研究过的著名社区。
选好调查点对成功地进行调查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中国地域辽阔,乡村数以万计。总的来说,应选择具有特色或较典型的地区或乡村进行调查。
所谓“有特色”,就是该地的社会或文化较为特殊,与其他民族或其他地区差异很大。例如,类似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裕固族的帐房戴头婚、福建惠东人的长住娘家习俗,都是很有特色。多民族交错杂居地方的文化涵化,也是很好的研究对象,特别是两三种差别较大的文化交接地区,像甘肃、青海地区,是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汉文化交错地区,相互影响很大。我早在80年代就发现裕固族的帐房戴头婚(与纳西族的阿注婚类似)很有特色,并初步判断这种婚俗不是本民族固有的,但自己一直没有时间去调查。2000年,我让一位硕士研究生去调查,调查结果证明了自己的假说,并写出硕士论文。
所谓“有代表性”,就是说该地在该民族中具有代表性,比较典型。例如,1983年我在调查阿尔泰乌梁海人(又称图瓦人)时,选择新疆哈巴河县白哈巴村作调查,因为该村在中俄边界上的原始森林之中,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少,保留了较为典型的图瓦语和图瓦人的生活习俗。1993年,我们选择新疆北部地区的富蕴县作为哈萨克族的调查点,也是考虑到该县较有代表性,较为典型,一是哈萨克族人口占60%以上,以牧为主,传统文化保留较多。而且又是矿产十分丰富的地区。该县名称“富蕴”就是因为蕴藏丰富矿产资源而得名。
所谓“有特殊关系”的社区,也就是有自己的亲戚或好朋友居住的村庄,亲戚或朋友对你准确了解社区的情况大有帮助。1883年我到新疆白哈巴调查时,不仅该村较为典型,而且还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新疆阿尔泰中学教师)住在该村。我们到该村后,住到他家里,对我的调查帮助很大。
跟踪调查前人研究过的著名社区,有一个基本的参照系,可以了解该地的文化变迁,也可重视审视前人调查的资料是否可靠、准确。总的来说,如果所调查的对象很一般,没有什么特色,写出来的调查研究报告也就不会引起重视。研究汉民族也一样,不能随便选一个地方,应该选择较有特色的。选点最初可能选的是一个县,具体的调查的乡村可能要到了县之后才能最后确定。
2、熟悉调查点情况。
调查点选定之后,必须作好充分准备,熟悉当地情况,熟悉民族成分、人口、历史、地理、特产、部落或民族支系等各方面的情况,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地方志资料。中国各民族、各地区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或田野调查资料,这是与西方国家的人类学和民族学所研究的对象大不相同的地方。调查的重点,在于收集新的、别人没有发现过的材料,或者从别人没有调查研究过的方面进行调查。如果调查前不了解已有的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对该民族和该地区一无所知,一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熟悉当地情况,浪费大量的时间;二则可能会把别人早就调查和发表过的材料当作新材料。只有在调查前就熟悉该民族和该地的习俗和文化,才有可能收集到新的、别人没有发现过的材料。另外,如果对所调查的民族情况知之甚少,也得不到当地人的尊重和欢迎,甚至可能会瞧不起你,因而也就得不到他们的密切配合,或者对你的访问随便敷衍了事。只有对该民族和该地区有较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进行深入的调查。我在新疆哈萨克族地区调查时,调查前把哈萨克族的部落系谱背得滚瓜烂熟,到调查点后,倒背如流,使当地哈萨克族干部和群众十分惊讶,并受到热情接待,收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资料。
3、撰写详细的调查提纲和设计调查表格。
有些人主张不用撰写调查提纲,不用表格。我认为这不是科学的方法。有调查提纲和调查表格,收集的资料较为系统、全面。否则收集的资料将是残缺不全,许多问题将会漏掉。我以往的几次调查,都是调查前撰写了较为详细的调查提纲和调查表格。
4、熟悉有关社会和文化的理论与基础知识。
人类学研究者的调查与一般的行政干部和记者的调查不一样,需要掌握与有社会和文化关的各种理论及基础知识。例如,与社会和文化有关的理论有进化理论、传播理论、功能理论、结构理论、象征理论、族群理论、实践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互动理论等,并有众多的与文化有关的各种概念。如果调查前不熟悉这些理论和知识,调查就不可能深入,写出来的调查报告只能有关该地表层文化的调查报告,与一般的新闻记者和行政干部不会有多大差别。
(二)开始阶段
开始阶段也就是进入田野阶段,也就是进入所调查的地区之后但未正式进行田野调查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过程:
1、到当地政府报到,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
到了所调查的县、乡,必须与当地各级政府联系,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现在有些调查者,不到当地政府部门报到,喜欢找熟人或认识的人,直接进入乡村。我认为,应该先走正道,正道走不通再走旁道,再找熟人。如果进入调查点后不与当地地方政府联系,一旦出了事当地政府不负责任。到民族地区更要依靠当地政府,特别是在地域辽阔的新疆、西藏等,一个县相当于内地的半个省,交通十分不便,自然环境恶劣,许多地方不通客车,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配合,调查十分困难。20世纪50、60年代的民族大调查,主要依靠当地民族事务委员会。因此,前辈民族学研究者都喜欢找民委帮助解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我在新疆的调查经验是最好找政府办、党办,两办有权有钱有车,能对下级发号施令,下级不敢不从命。而现在的县市地方民委都是老弱病残(新疆县级民委是如此),无权无车,即使给你开介绍信,地方政府也不会听民委的。我在新疆作过多次调查,主要依靠县政府办公室和乡政府。每到一地,总是先找县政府办公室,想方设法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如此,办起事来会很顺利,他们会很好地安排住宿,安排车辆,并发函给调查点认真接待。
2、进一步了解当地情况。
到达调查点所属县、乡后,进一步了解当地情况。我在新疆调查期间,到达县镇或乡后,首先查档案、户口和有关统计资料,掌握调查点的基本情况,然后再到村或寨调查。这对于全面了解调查点大有好处,在没有正式调查之前便掌握了调查点的户数、人口、收入、民族成分等。如果具体社区调查点尚未选定,可征求当地政府的意见。
3、选好居住地。
各地、各民族风俗不同,应视具体情况和调查者本人的情况而定。我国20世纪50、60年代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一般都是住在当地人家庭中,实行三同,即同食、同住、同劳动。西方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住在当地人家中的不多,马林诺夫斯基在调查新几内亚东北约一百英里的特里布里恩德(Trobriand)群岛时,他在这个岛上的一个村子里单独搭了一个帐篷居住。柏尔图和柏尔图夫人(Pelto and Pelto)1973年研究了51个人类学家田野调查之后,发现他们在田野作业期间,大多是租当地社区的房子或公寓居住。
选择居住地,要考虑几方面的因素:一是有利于调查,有助于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住在文化水平较高、对当地社会和文化十分熟悉的家庭中是较理想的。我在新疆调查哈萨克族和蒙古族时,大部分时间住在当地人家中。二是考虑安全因素,尤其是未婚女子,更要考虑人身安全。三是考虑当地的派系关系,如果该村有两个对立的派别,而且关系较紧张,最好不要住在当地人家中,以保持中立,否则会影响调查的顺利进行。
(三)调查阶段
居住地选定之后,便开始正式调查,也就是“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阶段。由于各人的对调查目的和对调查点的了解程度不同,调查程序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不过,对初次调查的人来说,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首先了解当地的一般社交礼仪和禁忌等。
每一个民族或每一个地区都有特殊的社交礼仪,如见面礼节、作客礼仪等,以及各种禁忌等。只有先了解一般礼仪和禁忌,才有可能较好开展田野调查。
2、入乡随俗,尊重当地人。
乡村与城市不一样,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均不相同。一是不要怕脏,即不要怕住的地方脏,不要怕虱子多,不要怕跳蚤多(南方跳蚤多,北方虱子多);不要怕碗筷不干净,不要怕吃的、喝的不干净。二是拜访当地人遵从礼俗,通常一般都要带礼物。我不抽烟,不喝酒,但我去拜访人家,都带好烟、好酒和其他礼物。到哈萨克族家作客,必须给小孩礼物(如糖果等),这是最一般的礼仪。如果没有,主人会不高兴。
3、注意个人形象的设计。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哈登曾对普里查德说,调查者的举动应像绅士一样,是一定道理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田野作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环。有些人认为,到调查点之后,要穿当地人的服饰,与当地人打成一片。这种方式并不是最佳的,甚至可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无论如何,在当地人眼中,田野作业者是“外人”,而不是属于自己系统的“内人”。因此,田野作业者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就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的角色。只有相当熟悉之后,当地人才会把你当作自己人。在田野调查期间,应注重个人形象的设计,我认为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形象,二是内在的形象。外在的形象主要应注意两点:一是服饰应整洁、大方,所穿服饰应该与当地服饰有所不同,但不要穿当地人不喜欢的服饰(有些民族不喜欢穿红色或白色服饰);二是不要留当地不喜欢的发型。如果是女性,口红不要涂太浓,香水不要洒太多。
内在的形象也要注意两点:一是言谈举止要文雅,既要有风度,又要彬彬有礼,不说粗话、脏话。二是不要做有损人格之事,不占小便宜。
4、观察要细。
参与观察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参与观察又有“深”和“浅”之分,只有观察深入,入木三分,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有可能写出较成功的调查研究报告。如果观察不深,就不可能写出有深度的调查研究报告来。
5、访谈既要深,而且要有技巧。
访谈有两种类型,一是结构型访谈,即问卷访谈。这种访谈又分两类,一是回答问题的方式,即田野作业者根据调查大纲,对每个受访人差不多问同样的问题,请受访者回答问题。二是选择式,即田野作业者把所要了解问题的若干种不同答案列在表格上,由受访人自由选择。前一种方式人类学研究者使用较多,后者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者使用较多。
另一种是无结构型访谈,即非问卷访谈,事先没有预定表格,没有调查大纲。田野作业者和受访人就某些问题自由交谈。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访谈,一是要注意深度。深度访谈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特色。田野调查之初,受访人往往有警惕,许多事情不愿意谈,尤其是涉及到私生活问题。只有建立较为密切的关系,才有可能进行深度访谈。例如,我的一位研究生在2000年调查北京的朝鲜族个体家族企业时,最初老板娘不愿意详谈他们家族企业的情况。后来,我让她到老板开的店里帮忙干活,并给老板娘的儿子补习英语。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板对她十分热情,不但把他们家族企业来京之后的发展情况全部告诉她,而且还把她和丈夫的隐私全部告诉他,甚至连她丈夫在外包二奶、生私生子、赌博及其有关的各种纠纷等全部讲出来。
二是要讲究技巧。从我个人在新疆调查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访谈技巧应注意三方面:一是启发式的访谈。一些受访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知道很多,但他却很难用自己的语言有层次、有系统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调查者必须一步一步地启发受访人,或者以其他民族的类似情况予以启发。我在新疆调查阿尔泰乌梁海人时,就经常以哈萨克族的事例来启发受访人。二是拐弯式访谈,有些问题不方便直接问,例如,与现代观念不相合的婚姻习俗等,可采用拐弯式的访谈。例如,我在了解哈萨克族和阿尔泰乌梁海人的转房习俗(又称“收继婚”)时,我就先说汉族古代有转房习俗,我们老家过去也有,你们过去有没有这种习俗。其他比较隐诲的问题也大采用这种方式,这样问不会引起受访人的反感。三是要多问“为什么?”受访人能够讲述一种文化现象的过程,能够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但大多数人不清楚该文化现象形成和存在的原因,不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要理解当地文化,就必须多问“为什么”通过各种方式寻求答案。
6、要倾听当地人关于当地政治和现实问题的意见 在当地人(尤其是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看来,从北京来的调查研究人员,是中央派来的,他们以为我们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在新疆调查期间,有些少数民族在我们面前倾诉苦水,有的甚至痛哭流涕。有的则以为我们能解决刑事案件,伤人、打架等事件也找们来帮忙解决。对于这些,千万不要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现,要给予同情和安慰,并请他们找政府或法院解决问题。
7、关于资料收集一些问题
资料收集是的田野调查的主要目的。我认为,收集资料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1)收集资料必须遵循三条原则:
其一,着重收集新材料,收集过去没有人了解过的新材料或没有人了解过的新内容。例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族群观念、文化象征、社会交换和互动等方面的内容,在五六十年代的调查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有关资料很少,今后应多收集这些方面的资料。
其二,了解该地区与同一民族其它地区的文化差异。如果同一民族其它地区已发表相关的某种文化现象资料,则着重了解该地区的那种文化现象与其它人调查的其它地区的文化现象是否相同,如果有差异,表现在哪一方面。
其三,注意资料的准确性,反复核实收集的材料。被调查者提供的材料,有些可能不可靠,必须找多人核实,如果大多数人说的相同,则证明是可靠的,如果某人所提供的材料与大多数人所说的不一样,则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取大多数人所说的为准。或两说同时收集,以作参考。我在新疆调查时,一些较大的问题往往要问10多人才放心。
(2)注意收集计划外的有价值的资料。
在调查时,往往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例如,我1983年在新疆北部调查时,在一次旅途中,坐在身旁的一位哈萨克族乘客提供了一些文物信息。下车后我便请他帮忙,找到了文物,收获不小,首次发现清代勘分中俄边界大臣用察合台文、满文和汉文写成的五件重要文书,并找到阿尔泰乌梁海人的三颗旗札萨克银印(每颗重9斤多,印文为汉文和蒙文)和一棵散秩大臣木印等珍贵文物。其中,根据五件文书,结合大量史料和调查资料,撰写了《边界与民族——清代勘分中俄边界大臣的察合台、满、汉五件文书研究》。1986年在云南瑞丽县调查时,一次十分偶然的机会,拍摄到了云南傣族专家认为是傣族中最为典型的文身照片。
8、边调查边整理资料
每天做田野笔记,是大多数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查的习惯。我认为,不仅要做田野笔记,而且要边调查边整理。这样可以发现哪些方面调查不足,可以随时补充。我在新疆调查时,通常是白天访谈录音,晚上整理录音带。
9、调查的时间
调查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主要根据调查者对当地情况的熟悉程度而定。外国人调查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调查中国人不一样。城市长大的人调查乡村与乡村长大的人调查乡村不一样。有些人对当地情况很熟悉,时间不用很长;有些是少数民族调查本民族情况,也不需要很长时间。我是客家农村长大的,对客家文化很熟悉,调查客家就不需要很长时间。我在新疆工作过5年,而且在民族地区作过多次调查,对哈萨克等民族的情况很熟悉,再去调查也不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调查时间的长短,主要看所收集资料和对当地社会和文化了解的程度而定。
注意事项
农村调研需要我们深入农村和村民打交道,在调研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掌握和村民打交道的技巧,我们的调研就很难进行下去,至少是不能深入下去。根据本人多年农村调研的经验,这里总结一些与村民打交道的方法与技巧:
一、尽量说别自己是来调研的
如果有可能,尽量别对村民说自己是来调研的,因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国情,无论是村民还是乡村干部都对调研比较敏感,因此若非问卷调查之必要,尽量不说调研。
在向村民介绍时,可以说自己是来农村学习的,是来学习一下农业生产如何开展的、来学习一下本地的民风民俗的,这样村民比较容易接受一些。而且村民也乐意与我们交流这方面的知识,只要开始交流,就能够将话题引导到我们所需要了解的话题上去。交流得好,还可以为下一次调研做铺垫。(如我们冬季在农村调研时,村民就邀请我们在春耕、春种、夏收、秋收的不同季节到他们那里去看看,完整地了解农业生产过程)。
二、尽量取得农民信任,与之成为“熟人”
当代中国农村依然是“熟人”社会,在“熟人”面前,村民是不会说假话,不会说谎话的。因此要使调研深入下去,就需要与村民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其“熟人”交际圈中的一员。
我在带学生下去调研时,常用如下的方法来与村民建立起“熟人”关系:
1、通过熟人介绍与村民建立起熟人关系;
2、通过融入村民生活与之成为真正的“熟人”,如果初步接触村民,村民不排斥我们,那么我们可以尝试着进入农家,在不打扰其正常生活的情况下,通过帮助其做事慢慢融入村民生活(这一点特别适用于定点调研);
3、通过知识交流、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获得村民的认同,慢慢确立起熟人关系;
4、经常联系,联系多了,特别是跑的次数多了,不熟也熟了。
三、多动手,少动嘴
调研要想获得足够有效的信息量,就需要让被调研对象多说,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村民有时间、有精力来说话,因此需要我们在调研时让调研对象尽可能“解放”出来,这样就需要我们根据场景情况,及时动手,多动手,这样才能使村民主动介绍情况。
在笔者带过的农村调研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 2000年在石门县雁池乡双益村调研时,一个小组刚出去一会儿就回来,我问其原因,他们说村民不接纳,不愿意与他们交流。我迅即带着这个小队返回农户家中,当时该家农户正在禾场上摘花生,由于太阳比较大,我们的学生刚来时是坐在屋檐阴凉处与村民交流的。鉴于当时的场景,我要求学生放下纸笔,帮助村民在禾场上摘花生,并要求学生只摘花生,不问问题。据这个小组回来后介绍情况,村民主动向他们介绍了家庭的情况以及他们所了解的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不仅说了学生想知道的情况,也将很多学生没有涉及的问题全说出来了。
后来我的调研团队的学生都有了这样的习惯,进入村民家中,只要村民在做事,我们就立马帮助他们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与村民侃大山,村民便会什么都介绍,省去我们的很多口舌。
四、学会利用场景,学会赞美
有时候,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场景来开展调研。
2010年寒假,我带学生在慈利调研时,学生想到一户农家调研,结果被女主人以正忙拒绝了。当时这家女主人正挑着一担猪食准备去喂猪,见此情况,我马上向其提出申请,能否进他们的猪圈一看,这位村民虽然有点不太情愿,但还是答应了。进了猪圈,我立马夸奖她的猪养的好(有三十多头),然后与其聊养猪的事,就从养猪开始,涉及到养猪的收益、家庭的其他收益、地方政府对其养猪的帮助、村民与村干部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她都主动地做了介绍。在调研中,我们如果能够利用好场景,可以使我们的调研开展的相当顺利。如有小孩的家庭,你可以帮助辅导下小孩的作业等。
五、尽量让自己成为农业生产的“内行”
俗话说“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这一点在调研中同样成立,如果我们在和村民聊天的过程中、在帮村民做事的过程中,村民发现你对农村、对农业生产相当了解,那么村民对你的认同度就会相当高,既不会拒绝配合你的调研,也不会和你说假话,因为此时的他们完全认同你为一个农村人,你了解农村的一切,所以没有必要对你说假话。
因此,建议我们到农村调研前,多长点与农村、农业生产相关的知识。
调研准备-----有关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个案研究、实验法、观察法、文献研究等
1、行动研究法:制定个性研究方案,通过学生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再研究调整重新进行实践。并将经验总结、记录,形成有价值的文字。
2、资料收集法:深入班级,深入个体,对农村现状进行调查,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收集,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3、群众带动法:通过一小部分群众先学、先走,在带动、感染他周围的群众也来学习。
4、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计划,针对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6、文献法:广泛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如经典书籍,名人格言,以及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为学生阅读提供具有时代性,创造性的正面教材。
7、教育调查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就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调查,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缜密分析,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观察法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2.观察法的步骤:观察法的实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部分村民的生活习惯,了解这个村里居民的基本情况
(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3)确定观察对象
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 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
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村里的文化,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村里有特色但还没挖掘出来的文化。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个地方,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4)制定观察计划
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
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
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
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但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
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
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6)规定统一性标准
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
(7)逐段提出观察提纲
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么材料非常明确。观察提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亦可采用表格的方式,以便于分类统计。
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许可以形成某个研究课题。
二、调查法 :
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举例说明调查法的操作过程: 抽样调查的主要步骤
在实际的抽样操作中,整个过程可大致分为如下步骤:
1.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2.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
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
4.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5.编制抽样框。如你调查的地方的村民的花名册等。
6.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7.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
8.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
9.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10.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11.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
12.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对于调查农村文化的抽样我觉得把填调查问卷的人以年龄阶段分层,统计他们的眼中的文化,并重点注意少数民族的文化,以及在逐渐在减少的文化。
四、行动研究法: 具体说说操作方法:
1.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教学或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
3.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5.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6.总结评价:首先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总结评价实际上是对行动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
五、经验总结法:
这是可以常用的方法。总结法是根据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改善农村的生活。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2.要以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3.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
六、文献法: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少数民族的人和一个当地的村民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个少数民族地区或整个村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
观察或追踪一个人、几个人、一个地区的人、一个村的人生活习惯,以及当地的习俗,时间可长可短,依需要而定,进行分析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找出这个地方的特色。
第二篇:调研注意事项
关于山东大学2014年暑期调研的注意事项
一、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调查员认真学习调查问卷,对问卷当中的所有题目都要了解和掌握,对专业名词和术语要学会用通俗语言解释。
(2)调查员准备好调查的开场白。
(3)合理安排调查时间。对城镇住户、农村住户和企业三种调查对象,视具体情况灵活安排时间,比如城镇住户可选择晚饭后的休息时间,农村住户和企业则选择白天。
(4)对企业调查而言,视情况在上门调查前进行访问预约。(多次被拒时)
(5)调查员准备好调查证明、学生证等证件。
二、访问中的介绍技巧
调查员在入户调查登记时,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介绍技巧,对于访问调查能否顺利开展并取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是十分重要的。
(1)塑造良好的仪表和精神风貌
由于调查多采用口头询问法进行调查登记,这就要求调查员与被调查者亲自接触,逐项询问,因此,调查员调查时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调查能否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这种最初的见面和接触有关。所以,调查员要穿着得体,举止端庄,言语亲和,入户时出示相关的证件,调查员是受学校的委托,代表学校进行调研工作,因此一定要有好的仪表和精神面貌。
(2)以诚待人,进门说好开场白
在入户的调查工作中,能否顺利进门是调查过程中的一道“关卡”,因而,调查员应把对方的信任、接纳放在首位。调查员在进门时要做好敲门的开场白,主要包括问候语,个人身份介绍,来访目的、调研性质、数据保密性等。开场白的设计可参见问卷卷首语,但在实际调查中要以自然、亲和为主。
三、对被调查者不接受调查访问时的处理技巧
调查的过程中时常会遭到拒绝和不配合,甚至会受到冷言冷语。通常不愿接受调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被调查对象对调查工作的不了解
对调查员的身份进行怀疑是难免的。可向被调查对象进一步出示有关文件,如调查证明。或是通过交谈,与他们进行多方面沟通,融洽关系。另外,进一步说明本次调查是以山东大学科研组为主的行为,主要是为了解我国的民间金融发展状况,调查数据是为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提供依据的等等,然后打消顾虑,切入正题。
(2)对调查中涉及的隐秘问题心存疑虑,担心隐私泄密
调查员应当耐心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图,及对所提供数据的保密性作保证。说明我们的工作是国家开设的重大研究课题项目的一部分,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负责,主要是为了解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所填的问卷完全是匿名填写,获得的数据只用来进行经济分析,而居民提供的数据对国家了解经济状况,制定政策是密不可分的。让他们明白提供真实数据的重要性,激发调查对象的配合意愿。
(3)被调查者以耽误时间为由拒绝回答
在很多时候,被调查者会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拒绝接受调查,那么则要多次争取调查机会,可上门捕捉他出门散步等空闲时机去进行访问,同时把自己为了不打扰他,已经等了多长时间这种实际情况告诉他,以获取被调查者的同情。如果被调查
者真的正在忙于做事,不能立即接受访问,可实际根据情况向被调查者建议,“您这会儿忙,那我就等您忙完这事再说”。在这个过程中切忌:心浮气躁、畏难放弃。不要以为自己被拒绝是没面子,受委屈。相反要更有耐心和决心,要相信以诚待人,终究是能说服对方的,一次完整的统计调查会让我们感到成就感和满足。
另外,对同一住户,若首次拜访遭到拒绝后,可过三个小时以上再次进行拜访,若连续拒绝三次,则可选择放弃该户调查。
四、其它说明
(1)由于问卷设计题目较多且专业性略强,为方便被调查者在回答中的答疑和保证问题回答的质量,调查方式须面对面调查,以调查员读题并记录答案的方式为主,避免发放式调查。
(2)调查员将每份问卷中的回答标记均整理在相应题目后的括号或横线内,方便数据的录入。
(3)调查员在调研结束后务必留下被调查者的联系方式,以方便后期对调研质量进行抽检。
(4)调查员务必在问卷末尾处填写自己的姓名和编号/学号。
(5)调研过程中若有其它问题,可拨打咨询电话:
张同学 ***或***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14年6月
第三篇:电话调研注意事项
五.电话调研注意事项
(一)基本事项1.微笑 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微笑的方式与客户沟通,语气和缓,积极,富有激情,类似同朋友聊天。2。语言简洁 问询公司时,可用简称,如“XX(XX)有限公司XX分公司”,直接问“是XXXX公司吗”我介绍时,语速不宜过快过慢,可说“我们是做大宗化工品资讯的”“是做信息资讯的”“做化工原料业务的”“做钢铁方面的市场报价的”等等,基本的原则是“先网络客户,在锁定”3。沉着应对针对客户会提问专业性强的问题,比如问某个产品的价格,可以采取“缓兵之计”,推荐公司的网站,或在通话时打开网页获取客户要求信息;有提到生产等方面专业术语时,可以请教的方式与客户交流。以平和的心态与客户交流,要有耐心,急于从客户那里得到信息,结果可能适得其反。4。换位思考避免填鸭式追问,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的角度问询或提供客户关注的问题,如市场热点,当前行业形式等等。5。有目标要有强烈地目标感,问题避免跳跃性过大的问题,如问到原料时突然问产品销售情况等。在沟通中的每个电话不是简单的“得过且过”式的一点而过,而是心中有强烈的目标感,有目标感时,工作才显得有动力。而不是为打电话而打电话。6讲实效做好计划,注意工作的连贯及效率,快速准确的访问到最多的信息。
(二)电话沟通技巧 1电话前的准备(1)心态的调整:积极,自信(信心比能力更重要,或者说信心就是能力的一方面)(2)知识的积累(3)资料的准备:客户资料,联系人,说辞准备,准备好记录,准备好参考资料等等。
2. 电话沟通(1)接通电话:语言简洁,称呼公司简称,简单自我介绍 打电话就直呼“姓+称谓”,称谓最好用职称(2)语速:不宜过快过慢(3)沟通衔接:沟通是切忌排比式的提问,问题间注意用一些连词,如“您采购量有多少吨一年?”“这样的话。。。”;句子间穿插客户关注的内容,如“板材的价格会不会变动很大的?这会很大地影响您的生产吗?”
(4)遇到问题学会以请教的方式去解决,如果客户说了某个钢材的品种,没有说清楚或者你没有听懂或者是新品,要放低姿态,去请教对方。“王总,您提到的产品我没有听清楚,麻烦您。。。”“王总,我刚刚做钢铁这一块的业务,对很多钢材的品种不太熟悉,您能帮我介绍下吗?”(5)不要一口气“吃掉”对方。遇到对方语气很急时,问询其原因,“王总,您那边挺忙是吗?那样的话我回头在您不忙时再向您请教好吗?。。。明天上午可以吧?”对方不愿意回答时,可以改天再聊,为下次沟通埋下伏笔,“要不,我改天再与您沟通吧!谢谢,再见!”(6)兴趣点:沟通时要掌握对方的兴趣点,有共同语言方可沟通顺畅。(7)沟通的过程中,学会主导整个过程。这方面需要大量的沟通技巧。
3. 电话后(1)介绍公司的网站及相关业务(2)再次表示感谢,留下下次沟通的伏笔
4. 电话沟通中的五个“不要”不要臆断客户不要把不好的情绪带到电话沟通中不要怕拒绝不要轻易“缴枪投降”不要忘记感谢
(三)关键人的寻找
1. 直接转接相关部门:电话或分机号,联系人(姓名或姓氏,职位,性别)
2. 通过其他部门或联系人问询
3. 遇到电话“守门员”要学会绕开(1)语气坚决,表达精炼,直接转采购部或者生产部等相关部门(2)有相关业务在联系,给对方一种“阻挡了会对自己造成损失”(3)有实名转接时可以选择些普通的姓做尝试,“转采购部张经理。。。”(4)有其他的方式,比如,“我是送货的,留了就是这个电话,找谁呢。。。”“我有一批货要订的,可是名片找不到了,只好通过114查到这部电话。。。”“我最近跟采购联系过的,有关钢铁原料的事情,在沟通下。。。”(5)转老总时,遇到阻力会更大,可以直呼总经理的姓名或者小*,先绕过去就容易多了(6)有专业术语,“我在与采购部人员沟通Q235钢材的事情。。。这个,您晓得吗?”
第四篇:调研报告注意事项
调研报告注意事项
专科最后一学期是调研阶段,需要书写调研报告。
需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与调研大纲要求一致,不能写其范围之外的内容;字体及段落设置
正确;从正文开始插入页码为1,表格不需要插入页码;
2、电子版调研报告格式为:封皮—调研单位评议表—成绩评议表—正文(目录、调研目的、调研方法、调研内容及过程、调研结论与建议、参考文献);
3、电子版调研报告书写好后学期初先登陆个人工作室调研报告课程开始学习处查看相应提交方法,是需要上传到网站还是提交到教师邮箱,专业不同提交方法不同;
4、电子版调研报告正文部分需要自动生成目录,下载自动生成目录的文档,按此操作;
5、下载调研报告样本,在样本的基础上直接添加内容即可;
6、电子版调研报告直至老师批阅合格后才能下载调研单位评议表,将其打
印并找调研单位签署意见、盖章,交至教学中心;(单位评议表内容填写完整,例如:年级、专业、学号、姓名、调研单位、调研起止时间);只需打印单位评议表,正文部分不需打印。
7、辅导教师定稿的电子版调研报告+单位签署意见、盖章的打印版调研报告
成绩评议表=初步合格,缺一不可,最终成绩等交大给定后公布;
8、调研报告的内容与别人不能雷同,雷同者将不能毕业;
9、调研报告不合格者随同下届学员继续书写调研报告,同时需缴纳费用
100元;
第五篇:撰写调研报告注意事项(本站推荐)
撰写调研报告注意事项
一、出于安全考虑,再加之经费匮乏,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要求同学们就近调查,最好在学校及周围调查,不要超出贵阳市范围。
二、结合同学们实际,建议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查阅至少十篇相关调研报告,做到心中有数,初步构思写作框架。
(二)问卷调查法并辅之以访谈法。
(三)实地观察法。如调研农民工问题,不去打扰,在旁边做局外观察。
三、结合同学们实际,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类型建议采用以下二种:
(一)专题型调查报告。专题型调查报告,就是侧重某个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调查后形成的报告,这类报告一般常常在标题上反映出来。它能及时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研究急需解决的具体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对策,或是建议。
(二)现实情况型调查报告。它是以正在发生、发展的一些现实生活为对象进行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和认识某些事物和问题的客观现实情况,以作为其它认识活动的依据或参考。
四、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扼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做了哪些调查;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写法可灵活多样。常见的导语有: 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 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 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1)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2)“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3)“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b 5.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五、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般来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
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
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
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3.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4.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5.起草社会实践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6.修改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六、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
前言
正文
一、(一)
1、(1)
(2)
2、(二)二、三、七、整个报告框架合理,方向正确,数据准确。最后递交的报告必须全部打印呈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