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可行性研究报告(直驱转台)
直驱功能部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采用直驱技术制造回转功能部件目前已经成为国际机床产业的发展趋势,直驱功能部件包括直驱式转台、摆角铣头等。
直驱技术即采用大推力力矩电机或直线电机替代原有的包括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滚珠丝杠传动,即用电气传动替代机械传动。直驱技术具有精度高(精度直接取决于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速度快(直线电机可达100m/min,力矩电机可达500rpm)、无磨损(没有机械磨损)、无间隙(没有机械物理间隙)、受力状态优良(区域出力,没有点接触和线接触受力环节)等优势。
采用直驱技术设计的回转功能部件,机械结构简单、精度高、速度快,是三轴数控机床向高档5轴数控机床产业升级的关键功能部件。
在直驱技术日益成熟的条件下,国际主流机床厂商迅速推出采用直驱技术的机床产品,而且其应用水平的提升呈加速趋势。目前,处于世界机床产销量前几位的DMG、MAZAK、森精机等公司均开始大量改用直驱功能部件。DMG在其主流万能车床产品体系CTX gamma系列车削中心中采用力矩电机驱动的单摆角铣头。MAZAK也开发出应用于龙门加工中心的直驱双摆角铣头。森精机在NT系列复合加工机床上采用力矩电机驱动的摆角铣头;在NMV系列加工中心采用力矩电机作为转台驱动。FANUC公司的纳米级的ROBONANO 系列加工中心直线运动和回转运动均采用直驱技术,该系列加工中心尚不对日本以外的国家销售。德国F.Zimmerman公司不仅提供机床和直驱摆角铣头产品,还拥有3旋转座标摆角铣头的专利。同时国际上还产生了一批专业从事直驱功能部件的制造商,如德国的CYTEC和KSL为机床厂配套直驱转台和摆角铣头产品。
我国直驱技术的发展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自2005年起国内就开展了以力矩电机为核心驱动元件的转台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但大多尚停留在产品样机阶段。在力矩电机相关技术领域,国内与国外也存在较大差距。国际上90年代初开始应用,现在进入普及阶段。国内90年代中期才开始研究,而成功的应用还比较少。包括凯奇电气、华中数控都展出过样机,均未形成批量产品。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都在力矩电机设计和应用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也为社会小批量提供了一些力矩电机产品,大多配置德国科比的驱动器。2009年北京CIMT上,烟台环球展出了应用西门子力矩电机的转台样机。
目前,仅有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可以提供系列化力矩电机及其配套驱动产品。大连光洋自2005年开始进行可行性技术分析和市场,经过1年的论证,于2006年正式启动直驱关键功能部件(摆角铣头、回转工作台)开发项目,采取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开发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在电机理论及设计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光洋公司于2007年8月完成力矩电机的设计和制造,2007年10月完成了基于该电机的单轴精密转台样机设计和制造,同时完成了高分辨率(6700万线/转)、高精度(±3.6角秒)的总线式力矩电机伺服驱动器样机。近年来,光洋公司与沈阳工业大学联合设计新一代力矩电机及其伺服驱动装置系列化产品。光洋公司在仔细研究国外几种典型直驱功能部件产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及优势,已经完成了直驱双摆铣头、单摆铣头、单轴转台、双轴转台的结构设计。目前光洋公司完成了系列化直驱功能部件样机制造,部分型号产品进入批量化制造阶段。
“十一五”期间,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自主生产能力的形成,我国开始突出“外国制造”的“重围”,进入世界高速数控机床和高精度数控机床生产国的行列。
在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数控机床产量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4%.2010年我国数控机床产量达到23.6万台,同比增长62.2%;2010年我国数控机床消费超过60亿美元,台数超过10万台,数控机床已成为机床消费的主流。
目前,国内机床制造企业总体上是大而不强,而功能部件和数控系统企业则是既不大也不强。因此,为推进“由大变强”目标的逐步实现,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时,经过内部细致的与讨论,初步提出了三个标志性目标:第一,在向行业主要服务领域重点企业主导产品的典型零件加工装备上有突破性进展。第二,国产数控机床特别是中高档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国内中高档数控机床应用数控系统和主要功能部件国产化率明显提高。第三,少数几种或更多机床工具产品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少数几家或更多企业成为世界强势企业。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持续投入,且力度加大,每年重大专项将带动资金投入100亿以上。金模网CEO罗百辉认为,在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上下游产业振兴等背景下,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旺盛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高档数控机床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未来3~5年,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增长率将达到12%左右。这必将带动我国国产数控机床及其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的市场发展,也无疑为国内数控系统生产厂商不断发展自己的技术,扩大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展望“十二五”,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将努力解决主机大而不强、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发展滞后、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差距大、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将培育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量化融合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升到战略高度,实现工业总产值8000亿元的目标,并力争通过10~15年的时间,实现由机床工具生产大国向机床工具强国转变,实现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在国内市场占有主导地位等一系列中长期目标。
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战略性的特征。“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主要瞄准的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和发电设备四大行业呈现三大特点:一是行业发展迅速,汽车、船舶、发电设备产量上升很快,航空工业加工任务很重;二是行业发展前景好,企业普遍加大技改投入;三是需要大批高档数控机床进行装配。上述特点表明,当前是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难得机遇,数控机床重大专项的启动正当其时。该专项确立的目标是,到2020年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和发电设备制造所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80%以上立足国内。
按照04 专项的总体目标:到2020 年,要具备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主要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总体技术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国际领先;要建立起完整的功能部件研发和配套能力;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究开发队伍;四大领域所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要80% 立足国内;要研究开发出若干具有原创性的技术和产品,并在该领域内,确保自主创新在一些点上实现突破。
机械制造行业未来十年发展前景比较宽广
内容摘要: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要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2%左右,高端装备增长要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长速度一倍以上。我们认为,高档数控机床及精密加工设备、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
机械工业是一个有待挖掘的大金矿,未来十年发展空间巨大。机械工业是中国第一大工业部门,新世纪以来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的1.44万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4.3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以上,总体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机械工业要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2%左右,高端装备增长要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长速度一倍以上。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市场需求旺盛,机械工业正逐步向“由大到强”迈进,未来五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至少在15%以上,其中高端装备增长速度有望达到25%以上,发展空间巨大。
产品升级、进口替代创造市场需求,强化基础和节能环保被提至新的高度
规划提出了机械工业“十二五”期间五大发展战略:“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强化基础、两化融合、绿色为先”。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产品升级和进口替代将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因素。
我们认为,高档数控机床和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存在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据海关统计,2010年机械工业进口2553.47亿美元,同比增长41.14%,进口额超过历年最高的2008年(进口1948.3亿美元)水平。与2009年同比,进口净增额达到744.3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机床工具行业进口额同比增长66.73%,工程机械行业进口额同比增长65.93%。
在规划中,强化基础和节能环保被提至新的高度。五大发展战略中,“强化基础”和“绿色为先”被重点强调。数控机床中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液压挖掘机配套的液压系统、风电设备配套的关键轴承等制约高端装备发展的关键零部件将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领域。高效节能产品(节能型电机、风机、泵、气体压缩机,高效低排放内燃机)等产品领域将受益于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推进。
规划提出,机械工业“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兴产业装备、民生用机械装备、关键基础产品、基础工艺及技术五大领域。
我们认为,高档数控机床及精密加工设备、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
此外,尚未被市场充分认识、可以值得关注的领域还有:关键基础零部件(高端轴承、齿轮、液压件、气动件、密封件)、节能环保设备(节能型电机、风机、泵、气体压缩机,高效低排放内燃机)、智能设备(数字化、智能化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智能印刷设备,大型智能工程建设机械)、民生装备(安全应急救灾设备,医疗设备、消费品现代化生产和流通的“完整解决方案”)等。
2012年是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较为低迷的一年,自2011年始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行业需求总量减少,新增订单大幅下降,中国机床工具行业从规模化发展和同质化竞争转向了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状态。在这一年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往年订单量较大的常规产品的销量有一定幅度的下滑。
但与此同时,一些技术含量、精度、性能品质较高的产品,甚至是高端定制产品的订单量却有相对较大幅度的增长,如大扭矩的双输出齿轮自动消隙齿轮箱、高刚性高精密的多轴附件铣头、高精密数控回转工作台等都较往年有了一定幅度增长。我们认为这就是整个行业已经在从规模化发展向高技术含量高品质化发展,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发展的表现。
2014年中国数控机床将在2013年的基础上平稳发展,预计数控机床产量将略有增加,进口需求依旧很大,但需求更偏向于高端产品,同时中端产品在国外实施本地市场化服务后也将有所增加。随着国防、航空、高铁、汽车和模具等重要装备制造行业需求量的大幅增长,中国数控机床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数控机床技术在高速化、复合化、精密化、多轴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和一系列突破。但在精度、可靠性方面和国外的数控机床还有很大差距。前数控机床产品中,中低端产品中国企业已有一定实力,但高档数控机床仍是短板,而高档数控机床是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发电设备制造这四大领域的必需,是产业升级的必备,尽管国家实施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并计划到2020年四大领域所需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80%立足国内,但目前只有济二机床大型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一个项目成功实现了商业化,关键零部件和高档数控系统方面尚需继续努力。
先进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先进功能部件的支持,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各类机床厂家层出不穷,一方面为我国机床附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带动机床核心部件数控转台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广阔的国内市场需求,我国的转台制造商必将面临国外先进数控转台品牌的竞争压力。目前国内数控转台的制造商较少,其中相当一部分又集中在中国台湾地区,主要对象是国内中低端数控转台;国外的生产商家则主要集中在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地区,生产对象涵盖了从低端到高端的全部转台市场,尤其在一些高端转台制造领域。跟国外这些著名的转台品牌相比,国内制造的转台性能较落后,主要体现在数控转台的转速、承载能力以及转台的分度定位精度等方面。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的转台制造水平,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这种差距,进一步提倡技术上的创新,努力改善国内转台制造领域技术落后的现状。
数控转台作为数控机床上的关键功能部件之一,安装于各类加工中心,配合完成机床的各种加工要求,扩大了机床的加工范围,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并大大提高了机床的加工效率。按传动方式分类,数控转台分为机械传动式数控转台和直驱式数控转台。直驱式数控转台克服了传统机械驱动方式(伺服电机加此轮、蜗杆齿轮副)运动响应慢、动态刚度差及摩擦和间隙误差等缺点,具有推力大、动态响应速度及加速度高等特点。目前直驱式数控转台正广泛应用于一些快速加工中心中,其发展代表了未来转台的发展趋势。
现代机床有向精密化、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作为机床的重要附件,转台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机床的发展,纵观我国转台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中档数控转台的开发研制,而像直驱转台这类高档转台,国内转台厂家市场响应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转台关键部分的制造主要依靠于国外的先进制造技术,技术上不突破,将难以支撑我国整个机床制造业的长久发展,也形成不了我们制造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而直驱数控转台的多点液压油缸制动定位方法,虽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在技术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相比之下,国外高端转台制造领域的技术较为成熟,如直驱数控转台的阻尼制动定位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因涉及核心技术,对外十分保密,我们无法获取相关信息,了解甚少。
虽然近几年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国产功能部件的发展严重制约了整机的发展,尤其是制约了高档数控机床的发展。
智能制造装备将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之一。正在征求意见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重点领域制造过程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
据了解,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制造业。数控机床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当今世界数控机床的先进水平和保有量,已成为一国制造业水平、工业现代化程度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十二五”期间智能装备要突破新型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等核心关键技术,推进制造、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支撑国防、交通、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发展和升级。
作为世界第一机床消费大国,我国的中高端数控机床产业的自给率严重偏低,机床业在设计研发、材料工艺、零部件等诸多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受益国家产业政策,下游行业的巨大需求为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机。
2009年至2012年,国家工信部共部署专项课题407项,其中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主机180项,数控系统31项,功能部件与关键部件82项,目前已开始突出“外国制造”的重围,取得阶段性成果。
数控机床改造的市场前景 数控机床改造的市场前景
近几年我国机床行业经济增长迅速,生产机床的数控化率有所提升。但是我国有各类普通机床400多万台,其中有1/4的机床是超过30年役龄的,这些机床无改造价值,需更新淘汰,剩余约七成的机床是可进行数控化改造的。对众多台普通机床实施改造和更新,可形成上千亿的更新市场需求,对保持经济增长可发挥一定的作用。所以数控化改造工程可形成数千亿元的工业增加值。直驱转台产业化资金投入问题
直驱转台的产业化的内涵包括:开发、质量、关键设备、信息化管理、个性化服务和市场开拓。要全方位、一体化地去思考和研究、结合自己的产品特点、企业特点做好资金分配。以上几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对这几个方面的资金投入都应该适当考虑,全面分析、突出重点。
第二篇:“十三五”重点项目-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0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建议书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申请报告 全自动直饮水机资金申请报告 全自动直饮水机节能评估报告 全自动直饮水机市场研究报告 全自动直饮水机商业计划书 全自动直饮水机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全自动直饮水机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全自动直饮水机行业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第一章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总论 第一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概况 1.1.1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名称
1.1.2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建设单位
1.1.3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拟建设地点
1.1.4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1.5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性质
1.1.6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1.7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建设期
第二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编辑依据
1.2.2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编制原则
1.3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第二章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背景
2.1.1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产品背景
2.1.2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提出理由
第二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必要性
2.2.1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是国家战略意义的需要
2.2.2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2.3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是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和增加就业的需要 第三章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市场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产品市场现状
第二节 市场形势分析预测
第三节 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第四章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一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建设规模
第二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产品方案
第三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设计产能及产值预测
第五章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第一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选址
5.1.1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建设地点
5.1.2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用地性质及权属
5.1.3土地现状 5.1.4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选址意见
第二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5.2.1交通、能源供应条件 5.2.2政策及用工条件
5.2.3施工条件
5.2.4公用设施条件
第三节 原材料及燃动力供应
5.3.1原材料 5.3.2燃动力供应
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 第一节 项目技术方案
6.1.1项目工艺设计原则
6.1.2生产工艺
第二节 设备方案
6.2.1主要设备选型的原则 6.2.2主要生产设备 6.2.3设备配置方案 6.2.4设备采购方式 第三节 工程方案
6.3.1工程设计原则
6.3.2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方案
6.3.3建筑功能布局
6.3.4建筑结构
第七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第一节 总图布置
7.1.1总平面布置原则
7.1.2总平面布置
7.1.3竖向布置
7.1.4规划用地规模与建设指标
第二节 给排水系统 7.2.1给水情况
7.2.2排水情况
第三节 供电系统
第四节 空调采暖
第五节 通风采光系统
第六节 总图运输
第八章 资源利用与节能措施
第一节 资源利用分析
8.1.1土地资源利用分析
8.1.2水资源利用分析
8.1.3电能源利用分析
第二节 能耗指标及分析
第三节 节能措施分析
8.3.1土地资源节约措施
8.3.2水资源节约措施
8.3.3电能源节约措施
第九章 生态与环境影响分析
第一节 项目自然环境
9.1.1基本概况
9.1.2气候特点
9.1.3矿产资源
第二节 社会环境现状
9.2.1行政划区及人口构成 9.2.2经济建设
第三节 项目主要污染物及污染源分析
9.3.1施工期 9.3.2使用期
第四节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标准
9.4.1国家环保法律法规
9.4.2地方环保法律法规
9.4.3技术规范
第五节 环境保护措施
9.5.1施工期污染减缓措施 9.5.2使用期污染减缓措施
9.5.3其它污染控制和环境管理措施
第六节 环境影响结论 第十章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第一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10.1.1安全防护 10.1.2劳动保护 10.1.3安全卫生 第二节 消防
10.2.1建筑防火设计依据
10.2.2总面积布置与建筑消防设计
10.2.3消防给水及灭火设备
10.2.4消防电气
第三节 地震安全
第十一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1.1.1组织机构设置因素分析 11.1.2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11.1.3组织机构图
第二节 人员配置
11.2.1人力资源配置因素分析 11.2.2生产班制 11.2.3劳动定员
表11-1劳动定员一览表
11.2.4职工工资及福利成本分析 表11-2工资及福利估算表 第三节 人员来源与培训
第十二章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招投标方式及内容
第十三章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实施进度方案
第一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工程总进度 第二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 投资估算依据
第二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总投资估算
表14-1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 建设投资估算
表14-2建设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基础建设投资估算
表14-3基建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 设备投资估算
表14-4设备总投资估算单位:万元
第六节 流动资金估算
表14-5计算期内流动资金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七节 资金筹措
第八节 资产形成第十五章 财务分析
第一节 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第二节 营业收入、经营税金及附加估算
表15-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 总成本费用估算
表15-2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四节 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预测
表15-3利润、利润分配及纳税总额估算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 现金流量预测
表15-4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第六节 赢利能力分析
15.6.1动态盈利能力分析
16.6.2静态盈利能力分析
第七节 盈亏平衡分析
第八节 财务评价
表15-5财务指标汇总表
第十六章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风险分析 第一节 风险影响因素
16.1.1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6.1.2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第二节 风险影响程度及规避措施 16.2.1风险影响程度评价
16.2.2风险规避措施
第十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结论 第二节 全自动直饮水机项目建议
第三篇: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引言
1.1编写目的
提示:说明编写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1.2背景
该软件系统的名称
该软件项目的任务提出者: 该软件项目的开发者:
该软件系统的用户(或首批用户): 1.3定义
提示: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1.4参考资料
提示:列出用得着的参考资料,如:
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本文件中各处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需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资料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提示:说明对所建议的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析前提,如要求、目标、假定、限制等。2.1要求
提示:说明对所建议开发的软件的基本要求,如: a.功能; b.性能;
c.输出
如报告、文件或数据,对每项输出要说明其特征,如用途、产生频度,接口以及分发对象;
d.输入
说明系统的输入,包括数据的来源、类型、数量、数据的组织以及提供的频度; e.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用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最基本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并辅之以叙述;
f.在安全与保密方面的要求; i.同本系统相连接的其他系统; g.完成期限。2.2目标
提示:说明所建议系统的主要开发目标,如: a.人力与设备费用的减少; b.处理速度的提高;
c.控制精度或生产能力的提高; d.管理信息服务的改进; e.自动决策系统的改进; f.人员利用率的改进。2.3条件、假定和限制
提示:说明对这项开发中给出的条件、假定和所受到的限制,如: 所建议系统的运行寿命的最小值; 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 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和时间; 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限制;
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方面的条件和限制; 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
系统投入使用的最晚时间。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提示:说明这项可行性研究将是如何进行的,所建议的系统将是如何评价的。摘要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如调查、加权、确定模型、建立基准点或仿真等。2.5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提示:这里的现有系统是指当前实际使用的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计算机系统,也可能是一个机械系统甚至是一个人工系统。
分析现有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阐明建议中的开发新系统或修改现有系统的必 要性。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提示:说明现有系统的基本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此流程可用图表即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并加以叙述。3.2工作负荷
提示:列出现有系统所承担的工作及工作量。3.3费用开支
提示:列出由于运行现有系统所引起的费用开支,如人力、设备、空间、支持性服务、材料等项开支以及开支总额。3.4人员
提示:列出为了现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所需要的人员的专业技术类别和数量。3.5设备
提示:列出现有系统所使用的各种设备。3.6局限性
提示:列出本系统的主要的局限性,例如处理时间赶不上需要,响应不及时,数据存储能力不足,处理功能不够等。并且要说明,为什么对现有系统的改进性维护已经不能解决问题。4 所建议的系统
提示:本章将用来说明所建议系统的目标和要求将如何被满足。4.1对所建议系统的描述
提示:概括地说明所建议系统,并说明在第2章中列出的那些要求将如何得到满足,说明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及理论根据。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提示:给出所建议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4.3与现在系统比较的优越性
提示:按2.2条中列出的目标,逐项说明所建议系统相对于现存系统肯有的改进。4.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提示:说明在建立所建议系统时,预期将带来的影响,包括: 4.4.1 对设备的影响
提示:说明新提出的设备要求及对现存系统中尚可使用的设备须作出的修改。4.4.2 对现有软件的影响
提示:说明为了使现存的应用软件和支持软件能够同所建议系统相适应,而需要对这些软件所进行的修改和补充。4.4.3 对用户影响
提示:说明为了建立和运行所建议系统,对用户单位机构、人员的数量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全部要求。4.4.4 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
提示:说明所建议系统对运行过程的影响,如: a.用户的操作规程; b.运行中心的操作规程;
c.运行中心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d.源数据的处理;
e.数据进入系统的过程;
f.对数据保存的要求,对数据存储、恢复的处理; g.输出报告的处理过程、存储媒体和调度方法; h.系统失效的后果及恢复的处理办法。4.4.5 对开发环境的影响
提示:说明对开发的影响,如: a.为了支持所建议系统的开发,用户需进行的工作; b.为了建立一个数据库所要求的数据资源;
c.为了开发和测验所建议系统而需要的计算机资源; d.所涉及的保密与安全问题。4.4.6 对运行环境的影响
提示:说明对建筑物改造的要求及对环境设施的要求。4.4.7 对经费支出的影响
提示:扼要说明为了所建议系统的开发,设计和维持运行而需要的各项经费开支。4.5技术可行性评价
提示:本节应说明技术条件方面的可行性,如:
a.在当前的限制条件下,该系统的功能目标能否达到; b.利用现有的技术,该系统的功能能否实现;
c.对开发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并说明这些要求能否满足; d.在规定的期限内,本系统的开发能否完成。5 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提示:扼要说明曾考虑过的每一种可选择的系统方案,包括需开发的和可从国内国外直接购买的,如果没有供选择的系统方案可考虑,则说明这一点。5.1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 提示:参照第4章的提纲,说明可选择的系统方案1,并说明它未被选中的理由。5.2可选择的系统方案2 提示:按类似5.1条的方式说明第2个乃至第n个可选择的系统方案。6 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6.1支出
提示: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所需的费用。如果已有一个现存系统,则包括该系统继续运行期间所需的费用。6.1.1 基本建设投资
提示:包括采购、开发和安装下列各项所需的费用。如: a.房屋和设施;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旅游零售商:
全国的旅行社已经遍布各个市区,想在这几万家旅行社中有站脚之地,就
必须有你的特点。旅行社的经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运作常 规线路,就是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大多数行程,云南、海南、北京、青岛、大连、四川,江西等,报纸上我们看到的雷同项目,这都是常规线路,通过宣传手段招徕零散游客的,我们的专业术语上称这样的旅行社为 零售商,这种经营比较简单,就是拿来旅游目的地旅行社的现成的线路行程,用你自己的方式做广告招来游客,线路行程内容都基本来自于当地的组团社,但与您竞争的对象非常多。
旅游批发商:
旅行社借助自己对当地比较熟悉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关系的强势,可以拿到比较便宜的价格,将吃、住、行、景点、交通打包组成线 路,然后报价,例如:云南9天的行程价格某当地旅行社可以做到 1800/每人,这时他们便向全中国各地同行发布消息,他们的接待 价格是1900,此时,云南之外的旅行社在此基础上加价
(100元-200元/每人)这是运作常规线路的基本方式。其他城市 也有这样操作的旅行社,我们的专业术语称他们为旅游批发商:
b.ADP设备;
我的旅游产品。
说白了,旅行社的旅游产品经常是作出某个旅游线路、旅游项目和题材供 游客选择的,如果有游客买你的帐,你的旅游产品就成立了,比如,我设计的“海岛钓鱼团”每周 发团一次,对于这个行程游客游客是认可的,我们为游客提供了去钓鱼期间的吃住行,打包加上利润,游客同意了、付钱的就等于我的产品卖出了,按照上面我举出了例子,某旅行社给出的线路(旅游产品)是必须有细节 的,产品必须说明(成本的支出内容)涵括的内容,酒店费、餐费、用车费、当地交通费、导游费、景点费用、保险费等,那么,旅行社在原价上加价(200或300或更多)销售给客人的价格就是利润了。旅行 社也可以自己设计线路(旅游产品),设计的产品同样也要包括 吃、住、行、交通、导游、保险等费用,然后打包计算成本,如果成本是2800,那你的对外卖价就要加上 你想要达到的利润。
c.数据通讯设备;
特殊的经营项目:
旅行社可不完全是经营常规线路的的,有主营机票的,由于旅行社的经理了解机票市场,这是他们的营业资源,他们通过自己的关系和特殊的经营手段可以在这个市场独霸一方,我的机票价格就是比别人搞的便宜,这样就形成了他自己的经营模式。有的旅行社看准了体育旅游这个市场,便专门的在这方面下功夫,逐渐形成了一个主要“阵地” 相关体育的项目:登山、骑车、钓鱼等都是他们的强项,随之产生了“XXX体育旅行社” 还有的旅行社专门接收散客为主、老年为主等等主题性的旅行社
d.环境保护设备; e.安全与保密设备;
f.AdP操作系统的和应用的软件; g.数据库管理软件; 6.1.2 其他一次性支出
提示:包括下列各项所需的费用,如: a.研究(需求的研究和设计的研究); b.开发计划与测量基准的研究; c.数据库的建立; d.ADP软件的转换;
e.检查费用和技术管理性费用;
f.培训费、旅差费以及开发安装人员所需要的一次性支出; g.人员的退休及调动费用等。
不管你以前是不是这个行业的人,你的工作中是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技 术 是企业的神经系统。所以一定要有懂行的人协助你经营,哪怕是一段 时间,利用行家原有的经营技术发展和利用自己的实力。开设旅行社要 看你的旅游公司是多大,你的规模将构成你的结构 我用一个中型的旅 行社给你做举例: 办公室工作人员:经理、副经理、财务 接待部:接 待部经理1名
导游若干(可以是兼职)销售部:根据你的业务拟定销 售人员的数量。15名计调部:计调部经理 1名 计调工作人员2名特种 项目部,经理1名 工作人员2名 办公室OP 1名,负责日常的工作调节 传到经理旨意,对外联络,后勤人员,根据你的情况可有可无。
6.1.3 经常性支出
提示:列出在该系统生命期内按月或按季或按年支出的用于运行和维护的费用,包括: a.设备的租金和维护费用; b.软件的租金和维护费用;
c.数据通讯方面的租金和维护费用; d.人员的工资、奖金;
e.房屋、空间的使用开支; f.公用设施方面的开支; g.保密安全方面的开支; h.其他经常性的支出等。6.2收益
提示: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能够带来的收益,这里所说的收益,表现为开支费用的减少或避免、差错的减少、灵活性的增加、动作速度的提高和管理计划方面的改进等,包括: 6.2.1 一次性收益
提示:说明能够用人民币数目表示的一次性收益,可按数据处理、用户、管理和支持等项分类叙述,如:
a.开支的缩减 包括改进了的系统的运行所引起的开支缩减,如资源要求的减少,运行效率的改进,数据进入、存贮和恢复技术的改进,系统性能的可监控,软件的转换和优化,数据压缩技术的采用,处理的集中化/分布化等;
b.价值的增升 包括由于一个应用系统的使用价值的增升所引起的收益,如资源利用的改进,管理和运行效率的改进以及出错率的减少等;
c.其他 如从多余设备出售回收的收入等。
公司注册资金150万元人民币,由江西南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绝对控股,出资142.5万元人民币,占总出资额的95%。江西南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为15810万元人民币,下辖滕王阁管理处、南昌宾馆、江西南昌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江西南昌五彩旅游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及正在筹建中的上规模的旅游车队等,国际旅行社的成立一定能给集团公司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6.2.2 经常性收益
提示:说明在整个系统生命期内由于运行所建议系统而导致的按月的、按年的能用人民币数目表示的收益,包括开支的减少和避免。6.2.3 不可定量的收益
提示:逐项列出无法直接用人民币表示的收益,如服务的改进,由操作失误引起的风险的减少,信息掌握情况的改进,组织机构给外界形象的改善等,有些不可捉摸的收益只能大概估计或进行极值估计(按最好的和最差情况估计)。
2002年江西接待国内游客3269.52万人次,旅游收入185.14亿元人民币,接待海外游客24.09万人次,创汇7161.77万美元。南昌市近两年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分别为2001年接待国内游客447万人次,旅游收入27.16亿元人民币,接待海外游客4.2万人次,创汇2912.55万美元;2002年接待国内游客507.68万人次,旅游收入32.76亿元人民币,接待海外游客44840人次,创汇1642.96美元。随着南昌花园英雄城市的架构初步形成,南昌的旅游业正在不段升温,南昌旅游业的龙头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未来20年境外旅游人次和旅游创汇必将取得快速的增长。因此,更名组建江西南昌旅游集团五环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势在必行。
6.3收益/投资比
提示:求出整个系统生命期的收益/投资比值。6.4投资回收周期
提示:求出收益的累计数开始超过支出的累计数的时间。6.5敏感性分析
提示:所谓敏感性分析是指一些关键性因素如系统生命期长度、系统的工作负荷
量、工作负荷的类型与这些不同类型之间的合理搭配、处理速度要求、设备和软件的配置等变化时,对开支和收益的影响最最灵敏的范围的估计。在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当然会比单一选择的结果要好一些
旅游市场分析;
根据你所在的地理环境和人气特点及自身条件组织相对应的旅游经营,写一份《可行性经营分析》。其内容要有你的近期和远期的计划、分 析当地销售的方式、其他旅行社的经营方法和效果、具体利润产生的 细节、(拿自己成品作为实例)每项的成本支出情况、如何保证利润 的产生,说白了,就像个标书,这样可以提高你自己开办企业的信 心也可以说服你的股东参与你的公司的决心。启动任何一个企业都要 进行在你范围之内的市场分析,任何一个人或一个企业都不是万能的 是有局限性的,那么你的局限是什么? 你的人力(你有多少人?有 没有真正的强兵和智慧将领?)、物力(开办旅行社必须有办公地点 房间面积、办公的设备包括机、打印机、电脑、复印机、办公桌等等)财力(你有多少流动资金?你可以支付多大的团量的份额?)都是你 经营的起步资本,一定要考虑充分,充分考虑自己的天时、地利、人 和;分析自己的强势和弱势加以补充和利 用,千万不要蛮干。7 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提示:本章用来说明对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包括: 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提示:法律方面的可行性问题很多,如合同责任、侵犯专利权、侵犯版权等方面 的陷井,软件人员通常是不熟悉的,有可能陷入,务必要注意研究。7.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提示:例如从用户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度等方面来看,是否能够使用该软件 系统;从用户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来看,是否能满足使用该软件系统的要求等等,都是要考虑的。8 结论
提示: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时,必须有一个研究的结论。结论可以是: a.可以立即开始进行;
b.需要推迟某些条件(例如资金、人力、设备等)落实之后才能开始进行; c.需要对开发目标进行某些修改之后才能开始进行;
d.不能进行或不必进行(例如因技术不成熟、经济上不合算等)。
第四篇: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纲要
第一章 项目总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第五章 工厂技术方案 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第七章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 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 第十一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 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章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应和项目建议书所列的名称一致。
承办单位系指负责项目筹建工作的单位(或称建设单位),应注明单位的全称和总负责人。
§1.1.3 项目主管部门
注明项目所属的主管部门。或所属集团、公司的名称。中外合资项目应注明投资各方所属部门。集团或公司的名称、地址及法人代表的姓名、国籍。
§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如由若干单位协作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应注明各单位的名称及其负责的工程名称、总负责单位和负责人。如与国外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则应将承担研究工作的中外各方的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以及所承担的工程、分工和协作关系等,分别说明。
§1.1.6 研究工作依据
在可行性研究中作为依据的法规、文件、资料、要列出名称、来源、发布日期。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这些法规、文件、资料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建设要求所下达的指令性文件;对项目承办单位或可行性研究单位的请示报告的批复文件。
(2)可行性研究开始前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
(3)国家和拟建地区的工业建设政策、法令和法规。
(4)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1.1.7研究工作概况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念。叙述项目的提出及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进展概况,其中包括技术方案的优选原则、厂址选择原则及成果、环境影响报告的撰写情况、涉外工作的准备及进展情况等等,要求逐一简要说明。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本节需将对有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2)计划销售量、销售方向。(3)产品定价及销售收入预测。(4)项目拟建规模(包括分期建设规模)。(5)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品种和产量。
(1)项目投产后需用的主要原料、燃料、主要辅助材料以及动力数量、规格、质量和来源。
(2)需用的主要工业产品和半成品的名称、规格、需用量及来源等。(3)进口原料、工业品的名称、规格、年用量、来源及必要性。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及必要性 水源及取水条件。废水、废渣排放堆置条件。
(1)项目范围,即主要的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生活设施内容。
(2)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技术。
(3)主要设备的来源,如需向国外引进,则简要说明引进的国别、技术特点、型号等。
第五篇:可行性研究报告
万 m3/a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万 m3/a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项 目 概 况: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40 万 m3/a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企业名称: 企业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地点: 建设总投资: 建设总投资:
万 m3/a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1.1 企业概况
1.2 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 《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国家建设部; 《散装水泥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 商改发([2003]341 号); 《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1995 全国建筑工业会议);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 《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局等 7 部局(2004 第 5 号); 《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 2015 年远景目标纲 要》 ;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三版;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及当地水文、地质、气向资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协议。1.2.2 编制原则 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劳动保护等方面 的规定和规范; 工业设备选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尽量减少工程投资。
1.2.3 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及要求,阐述项 目建设的理由及必要性,提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的类别、性质,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案;阐述项目建设的外部 条件;提出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措施方案;提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进 行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及使用计划;对项目进行财务 效益评价、偿债能力和抗风险分析,对建设项目社会效益进行分析。1.2.4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用量不断增 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场分散搅拌混凝土的小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 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因此,大力推广和运用予拌混凝土(又称商品 混凝土)已成历史的必然。混凝土予拌化是工业发达国家共同的成功经 验,代表了混凝土生产的最新最先进水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我 国混凝土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1、建设工程集约化、专业化的需求 预拌商品混凝土是工程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 170 年的发展历史,予 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 转变。它体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业依靠 技术进步,改造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
2、建设工程质量的基
本保证 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水泥、骨料、水等无法准确计量,只能依 靠操作人员的经验施工,容易出现质量事故。而予拌混凝土生产是由专 业技术人员在独立的试验室严格按照配合比,采用微机控制方式,通过 电子计量,准确地生产出符合建筑设计要求的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尤其是使用了外加剂和活性掺和料生产的高强度混凝土,不但大大加快 了施工进度,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场搅拌混凝土容易形成的质量隐患。
3、城市文明建设的标志 广泛使用予拌混凝土,能大大减少噪音、粉尘、道路污染问题,解 决了施工扰民和施工现场脏、乱、差等问题,也减轻了城市道路的交通 压力。
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体现 予拌混凝土全部使用散装水泥,年产 40 万 m3 的混凝土约用水泥 19.45 万吨,按照国家散装水泥办公室测算,每万吨散装水泥可节约包装 费 35 万元,节电 7.29 万度,减少水泥损失 500 吨,带来综合经济效益 1053 万元。正因为如此,“九五”时期建设部已将商品混凝土列为建筑工程中推 广的 10 项新技术之一。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使用商品混凝土的比例高达 80%以上,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发展 势头强劲,按照国家建设部要求对高层建筑大部分县市已开始使用商品 混凝土。2003 年 10 月,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关 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 号),文件规定,北京等城区从 2003 年 12 月 31 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其 他省(自治区)辖市从 2005 年 12 月 31 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并逐 步延伸到县级,为实现全国水泥散装化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为鼓励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国务院、相关部委、行业协会先后出台 了《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建设部 1988 年)、《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全国建筑工业会议 1995 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2005 年)关于(、《 “十 一五”
期间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 2006 年)等相关政 策法规。特别是在 2008 年 8 月 29 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 经济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 和预拌砂浆”。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行政执法保 证,对进一步提高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力度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1.3 项目概况
(一)具体建设地点:
(二)建设规模与目标 一期工程:年生产能力 40 万 m3 预拌混凝土,建设预拌混凝土生产装 置两套及相应的辅助配套设施、装备。
期工程:建设道桥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及水泥预制品。
(三)主要建设条件
1、土地资源及规划条件:本项目规划用地用地 目用地符合孙圩子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2、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条件:项目选址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3、市场供应条件:除主要生产设备需外购外,原辅材料供应近邻石 料厂、水泥厂且交通便利、市场顺畅,货源充足。
4、政策保障条件: 国务院、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鼓励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的多个文件,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四)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 9161 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投资 6219 万元;二期工程投 资 2942 万元。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 6219 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 822 万元,设备费用 3094 万元;其它费用 662 万元流动资金 1641 万元。二期工程投资 2942 万元。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
入 13050 万元;税后年利润 1803 万元(正常 年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项目总资金 9161 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 1-1 序号 1 指标名称 建
商品混凝土 总建筑面积 总定员 建设总投资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流动资金 筹措方案 企业自有资金 业主自筹 年经营收入 年总成本费用 年经营成本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年利润总额 年所得税 年所得税后利润 投资利润率 财务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 全部投资回收期 建设工期
一期工程 26558 一期工程 100 一期工程 含二期投资 2942 9161 万元 为 一期含其 他投 4578 资 1641 为一期工程 6219 6219 13050 10017 9723 630 2403 600 1803 38.6 6763 41.6 3.48 1 不含建设期 以 下均为正 常
建议 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推动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一项 重要产业政策,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建于基础配套条件良好的,环境优越。
市场调查数据表明当地及周边市场对预拌混凝土需求量较大,有利 于企业经营、发展,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项目采用的工艺设备较为先进,生产工艺为国内目前通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项目年销售收入可达 13050 万元,利税总额 2403 万元,有显著的经 济效益。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竞争力水平分析,项目建成后,企业在该区域 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只要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完全能够取得一定的 市场份额,市场前景看好。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明显。
(二)建议
1、项目承办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做好项目实施前 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2、按基本建设程序精心组织项目管理,推行限额设计,加强项目质 量控制、进度控制,严格控制项目投资。
3、由有资质的单位做好地质勘察,为工程提供基础技术支持。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预拌混凝土发展历程 2.1.1预拌混凝土发展历程
拌混凝土作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 工的体现。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将近200 年的发展历史。预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 的转变,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依靠 技术进步改变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而且有显 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预拌混凝土属性: 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起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20 世纪 90 年代 开始获得蓬勃发展。为了区分 20 世纪 50 年代冶金系统如鞍钢及包钢企 业内部曾使用过的集中搅拌混凝土,并强调其进入社会后的商品属性,曾命名它为“商品混凝土”。但在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中,为了与国 际接轨,仍称其为预拌混凝土,统观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具有建材行 业的一般特性。周期性:由于整个建筑行业受季节影响较大,这也相应影响到建材 行业,使其具有了季节性,一般在年底和年初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处于 萎缩状态。地域性:由于建材行业受到有
效运距的限制,区域市场价格差异较 大。投资拉动性: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增长直接受房地产施工及大型基础建 设项目增长的影响,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和水泥等其它建材产品一样 直接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这从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历史都可 以看到这个因素对行业影响的清晰脉络。
规模效应: 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保供能力。同时由于混凝土在发展过程中又具有一些独有的特性:生产属于简 单加工性质,进入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生产的非连续性,经常需要集中时段供应; 区域市场设备产能容易过剩,宜引发价格竞争; 单一企业规模不宜过大,类似商业网点,适宜合理布局,方能保持 合理运距、及时供应、及时服务等。由于混凝土行业具有这些特点,所以进入行业的企业也由其区域、发展状况等而有所不同。商品混凝土行业进入者情况主要由以下几类构 成: 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如各地建工及市政施工企业;国外专业混凝土 公司,如 Hanson、Rinker 等;商品混凝土上游材料供应商及设备供应商 发展而来;房地产开发商(业主)的关系人(表现在发展成熟地区仍不 断有新进入企业);有一定资金和行业相关背景的私营业主;有一定资 金但没有任何相关行业背景的冒然进入者。仅以 2005 年上海企业构成为例,国营企业占总数 47.18%; 合资企业 占总数 26.06%;民营企业占总数 19.01%;集体企业占总数 7.74%。整个 行业发展的趋势将是商品混凝土企业逐步由国有转向民营企业。预拌混凝土的发展现状 2.1.2 预拌混凝土的发展现状
1、产业政策有力推动
由于预拌商品混凝土发展初期缺乏规模效益,价格高于现场搅拌混 凝土,如没有限制或禁止现场搅拌的政策法规出台,预拌商品混凝土市 场开拓十分艰难。建国初期,我国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中采用了预拌混 凝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发展比较迟缓,与发 达国家相比,形成了很大的差距。近几年来,国家对发展预拌混凝土高 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为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健康发 展提供了保障。2003 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 在城市城区现扬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定了 124 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 市,并且明确规定了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的时间表。2004 年国家七部局又 统一出台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5 号令),《办法》的第十四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根据实际情况限
期禁止城市市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具体规定由国务院商 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办法》同时还指 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擅自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由有关部门依 据有关规定处罚。各地政府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也 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鼓励和支持预拌混凝土,大力促进建设单位 和施工队伍使用预拌混凝土。各地制定了散装水泥管理规定,规定指出,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应 使用预拌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并且配备相对应的设施、设备。广东省、上海市、天津市、哈尔滨市、广州市等地区都出台了新的有关使用散装 水泥和预拌砂浆及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方面的地方政策法规;
了更好的规范预拌混凝土市场,上海、北京等地的混凝土协会都 出台了《混凝土行业协会行业自律公约 》,以达到合法经营,公平竞争 的效果。124 个“禁现”城市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域。同时各地也陆续出台相 关政策,扶持行业发展。
因此,充分利用闲置生产力,减少资源浪费,保持城市环境,出台地方政策法规,推广预拌商品混凝土,禁止使用袋 装水泥和现场搅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各地执法力度差别较大。
2、宏观经济及重大项目提供契机 据权威部门的预测,未来 10 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建材工业 发展速度将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3~4 个百分点。到 2010 年,建材工 业产值预计达到 1 万多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作为预拌混凝土行业,它的供需必然受国家基础建设牵制。随着国 家房地产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预拌混凝土的产量业逐年提高;国家的 重点工程项目也是拉动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三峡工程:三峡堤段全长约 200km,整个大坝由 1610 万立方米混凝 土浇筑而成,总方量居世界大坝第一位。于 2007 年初全线浇筑到设计高 程。奥运工程: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项目 5 项,含子项共 46 项,总投资 307 亿元。南水北调工程:据了解,南水北调工程自 2002 年底开工建设以来,至今已有 9 个单项工程相继开工,涉及工程投资规模近300 亿元。截至 2005 年底,累计完成土石方 6116 万立方米,占在建工程设计总量的 57%。
高速铁路项目:由于高速铁路造价数倍于常规铁路,所以“十一五” 期间的投资规模,比“十五”期间翻了两番。2004 年是 500 多亿元;2005 年原计划投资 1000 亿元,从 2006 年到 2010 年的 5 年间,总投资规模更 是猛涨到 12500 亿 元人民币,平均每年 2050 亿元,等于又翻了一番。这 样的增速,尚属空前。2005 年上半年试验段投标开工的武广、郑西、京 津等 3 条线路全线将铺设 1500 公里的无碴轨道。
3、产品结构调整 混凝土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预拌混凝土占整个混凝土 产量还是较低。和世界各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美国预拌混凝 土占所使用混凝土产量的 84%,瑞典的比例也与此接近,为 83%。紧随 其后的为日本、澳大利亚,而中国目前预拌混凝土所占比例只有 20%。随着国家对环境和能源的关注,中国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将 有迅猛的提高。2010 年预计将达到 40%,实际产量将增长一倍以上。2000~2004 商品混凝土年复合增长率为 38.38%,2004~2008 复合增 长率为 19.28%,8 年复合增长率为 28.48%。近几年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 期。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现场搅拌混凝土将逐步被预拌混凝土 所取代。
4、行业整体发展形势 历年来设备利用率在 50%左右徘徊,平均单个搅拌站每年的实际产 量小于 20 万立方米。规模效益难以显现。过去几年高增长除了宏观经济 利好等因素外,行业进入门槛低,只要具有一定的资金或市场,任何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