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美国政府关门
浅析美国政府关门
本文先简单阐述了美国关门事件,随后讲述了美国政府关门的原因,主要包括美国制度和医改两方面说明。接着阐述来了事件发生对美国和中国的影响。最后简单分析美国政府关门对我国的借鉴之处,本文主要从我国预算制度的角度上分析的。
事件
2013年9月30日,奥巴马在白宫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如果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在10月1日停摆,马上就会给美国民众的生活和美国经济增长带来真实的冲击。虽然军队、边防、公共安全、狱警等核心部门的运营不会受此冲击,邮局还会照常运营,退休人士的社会保险福利金也会照常发放,医疗保健项目的享有者依旧可以去医院看病,但是数十万文职政府雇员将会停工,所有的国家公园将会关门,私营部门申请政府贷款的进程将被迫延期。当晚,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西尔维娅?伯韦尔宣布,由于联邦政府本财年的预算已经耗尽,而国会尚未批准新财年的预算或临时拨款议案,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被迫关门。她敦促国会应当尽快批准临时拨款议案,使得政府可以正常运转,并尽快通过新财年的政府预算。
美国联邦政府迎来了新一届财年,因为无法得到国会的拨款,美国联邦政府不得不暂时关门。在此之前,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预算问题上几经博弈,最终都没有达成妥协。美国政府关门,简单地理解就是美国政府没钱了。预算拨款的权力掌握在美国国会手中,国会不通过预算案,就意味着政府不能花钱,很多需要花钱的工程无法继续,员工的工资也将难以支付。
自美国国会预算程序于1976年正式执行以来,美国政府一共停摆过18次。
原因
美国机制
政府关门不是彻底关闭,政府关门不是因为美国没钱了,而是如何花钱上非常精细,如果预算没有得到通过,那么政府就不能得到钱,国会议员都是全民投票选举,所以国会“基本”上说是“全民”意向,也就是说政府支出需要得到“全民”支持,不然不能随便花钱,如果没有“全民”同意,政府甚至都没有钱发工资,所以就要“政府关门”
美国为防止联邦政府过度支出而在1906年制定的“反缺陷法”也包括了例外的情形——该法案允许政府在保护人身或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下“仍可以继续花钱”(不是没人管了,而是进入最低保障状态,这时的军队、公检法.不能随便移动只有在人身或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才可出动。)美国对于预算是非常精细的,需要国会通过,这样是非常好的,因为不会出现过多过滥的“灰色”支出,都明白的比如我们“三公”等支出。
美国对于政府未来花多少钱都会给出预算,而预算需要国会通过,也就是说这个预算需要两个党都支持才能通过,对于国家的良好发展有很好的作用。
或许这样会对国家的发展速度有影响,但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政府错误行为,错误支出,美国的强大不是凭空出来的,美国的发展政策总结的话,可以说是(宁可延迟发展,也要最大限度避免错误发展。)可以称之为“稳重”没事的美国政府81年、84年、86年、90年都关过门。
在美国,按照1921预算与会计法案及1974美国国会预算暨截留控制法案等的要求,任何全权预算支出(discretionary spending)必须通过相应的年度政府岁出预算案(appropriation bill)的支持方有效。在算出预算案因故延迟的情况下,政府可通过持续决议案(continuing resolution)对预算进行授权。若两者皆未能按时颁布,即称作出现资金缺口(funding gap)。1981年,时任司法部长本杰明?希弗莱蒂对反超支法案(Antideficiency Act)进行了诠释,要求当资金缺口出现时,关闭受影响的机构与服务,亦即开始政府停摆。
医改原因
反对医改的共和党试图通过给政府预算附加条件来阻挠医改实施,而民主党则坚决反对这种捆绑做法,要求一码归一码,预算是预算,医改是医改。所以,美国政府部门临时关门其实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公平和效率关系没有处理好。奥巴马希望给更多穷苦美国人提供医疗保险,医疗改革也已成为奥巴马第一任期的最重要政绩。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羊毛出在羊身上,穷人的医保钱最后是要其他人来补贴。为此美国政府加征了部分税收,而普通人的医保费用这两年也因此大幅上涨。共和党从一开始就反对奥巴马医改,在2011年成为众议院多数党后,共和党为了阻挠给奥巴马医改拨款或拖延医改实施,已采取了约40次立法活动。
危机影响
美国内的影响
(1)联邦政府雇员可能放假
只有政府关键部门雇员会在政府关门期间工作,如空管人员、边境巡逻人员、食品监督员、国会议员和总统等。2011年类似政府关门期间,210万联邦雇员中有80万人放假。
(2)首都华盛顿将垃圾遍地
在联邦政府关门的情况下,华盛顿特区将禁止使用当地财政资金,垃圾的清扫工作将暂停。
(3)逛不了国家公园、动物园和博物馆
所有的国家公园将被关闭(如著名的黄石公园等),身处公园露营区和其他设施区域的游客将在48小时内撤出,部分国家博物馆将关闭。一些游客中心也将被关闭:纽约的自由女神像、费城的独立大厅以及华盛顿纪念塔等都包括在内。(4)外国人访美签证时间会延迟
1996年美国政府关门期间,每天的签证申请量达2万-3万份,到时将会严重积压。
(5)市场影响
对中国人的影响:
中国赴美游客会受到影响。美国著名的一些景点如黄石国家公园、红杉国家公园等都会关门,如果你正好预定了这个时间去旅行的话会吃“闭门羹”。另外,中国游客必去的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旅游吸引力也会骤降,罗斯福总统纪念公园、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国会图书馆、林肯纪念堂、美国国家档案馆、国家动物园等一系列有名景点都会关门。
美国政府关门对我国启示
在我国政府预算制度中,存在着透明度低监督力度小约束力弱等系列问题,这就使得政府在执行公共预算时不能够全面完善地反映实际开支情况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借鉴国外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经验 通过对美国政府关门的原因阐述,对我国预算制度改革过程进行剖析,指出我国预算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借鉴美国经验,结合自身经济结构,推进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对策,使政府预算制度环境最优化,目标规范化,从而提高政府预算的效率
分项排列预算绩效预算规划--计划--预算零基预算和新绩效预算模式,分别出现在美国公共预算管理制度的变革与进程中 政府的信托责任的政治理念都一次次贯穿在制度的革新中,其根源可追到美国宪法的主权在民原则 为了总结每次预算制度的变革经验和有效地进行公共部门绩效评价工作,美国也相应地出台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补充1921年预算和会计法案与1974年国会预算和扣押控制法案,基本上确立了美国预算制度的基本原则 美国宪法确立的分权制衡原则表现为: 国会和总统之间不平衡的预算权力配置 一套公共预算原则的确立,不仅要以公共预算本身的属性为依据,而且也要考虑到当时的经济社会状况 然而,各国所推崇的公共预算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常常要随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
(一)要确立预算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
(二)要建立以增强政府信托责任为理念的预算机构
(三)要使得不同预算相关方的责权关系更加清晰
(四)要提高公民对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1]李夏颖.美国政府关门现象对中国预算制度改革之借[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8(4):39-42.2012 [2]高培勇.公共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美国政府关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华声在线 [4]美国政府关门危机.百度百科
[5]解读:美国政府非核心部门临时关门原因和影响.新华网 [6]从美国政府关门事件看我国政府的优越性.豆丁网 [7]美国政府关门危机.360百科 [8]理性看美国政府关门.天涯论坛
第二篇:2013美国政府关门危机小结
美国政府关门危机
美国政府关门(US government shutdown),预算拨款案无法批准,美国政府没钱可花。预算拨款权力掌握在美国国会手中,国会不通过预算案,就意味着政府不能花钱,很多需要花钱的工程无法继续,员工的工资也将难以支付。从1977年到1996年19年间,联邦政府曾关门17次,几乎平均每年关门一次,最短1天,最长21天。其中1995年至1996年,克林顿政府执政时期,曾两次关门,导致数十万政府雇员被遣散回家“待业”。
2013年9月20日开始至30日晚间,在共和党内“茶党”等保守势力的强烈要求下,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至少三次提出不同版本的临时拨款议案,这些议案都与阻挠奥巴马医改实施的内容相捆绑,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通过,最终导致联邦政府预算至今没有着落。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
2013年美国政府关门危机
2013年9月27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民主党把持)通过了一个避免政府关门的临时预算法案,发给众议院(共和党把持)表决,剔除了此前共和党提议的禁止给奥巴马美国医疗保险改革拨款的内容。但是,众议院当然不会轻易就范。[5]
2013年9月29日凌晨,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为期两个半月的临时拨款议案,议案同时要求将奥巴马美国医疗保险改革延期一年实施。[5-6]
2013年9月30日下午2点,美参议院以54比46票否决了众议院要求把奥巴马美国医疗保险改革延迟一年,并取消用于实施医改而征收医疗器械税的临时拨款议案,这表明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10月1日关门的风险增大。[7-9]
当前的局面是非常的微妙,共和党议员们表示不能接受参议院版本,众议院议长博纳说会在30日再发一个修正案给参议院。共和党人也承认说,眼下还拿不出修正案,毕竟在是否要给奥巴马医改法案提供资金支持这个方面上,驴象两党的立场是很难调和的。[5]
根据美国立法程序,在财政预算没有获批的条件下,参众两院必须通过完全相同版本的临时拨款议案并送交奥巴马签署生效,方可保证联邦政府免除关门危机。参议院预定
30日复会,留给两党的协商时间已经不多。[5]
2013年9月30日,奥巴马在白宫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如果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在10月1日停摆,马上就会给美国民众的生活和美国经济增长带来真实的冲击。虽然军队、边防、公共安全、狱警等核心部门的运营不会受此冲击,邮局还会照常运营,退休人士的社会保险福利金也会照常发放,医疗保健项目的享有者依旧可以去医院看病,但是数十万文职政府雇员将会停工,所有的国家公园将会关门,私营部门申请政府贷款的进程将被迫延期。[10-11]当晚,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局长西尔维娅·伯韦尔宣布,由于联邦政府本财年的预算已经耗尽,而国会尚未批准新财年的预算或临时拨款议案,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被迫关门。她敦促国会应当尽快批准临时拨款议案,使得政府可以正常运转,并尽快通过新财年的政府预算。[11]
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的2014财年开始,由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尚未解决新财年的政府预算分歧,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被迫关门,此次联邦政府“关门”**将持续多久取决于两党何时能解决预算分歧。[11]奥巴马对军队发表电视讲话时说,尽管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被迫关门,美国在国内和国外的军队将正常运转,国会两院都已通过议案让军人可以在政府关门期间按时领取工资。造成本次美国两党分歧无法弥合的关键原因在于即将全面推行的奥巴马美国医疗保险改革法案。同时美国各州的健保交易所也将开张,该交易所是美国医疗保险改革法法案中扩大医保覆盖面的核心举措,旨在为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提供政府补贴的医保产品。[11]
美国政府关门已使两党“战火”迅速烧至美债。奥巴马和财政部轮番发难,均称如果美债半个月后违约,将引发甚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届时,美国政府已有73万多人被迫休假。[12-13]
2013年10月2日,美国白宫通报,受政府关门所迫,奥巴马决定取消访问马来西亚和菲律宾。[14]
2013年10月3日,奥巴马总统呼吁众议院议长博纳立刻将参院通过的临时预算法案发众院全院投票表决,从而结束眼下这场闹剧。[15]同日,著名股神巴菲特接受美CNBC电视台访问时表示,他相当担心政治僵局,认为情况将会恶化到“极度白痴”(extreme idiocy)的程度,痛斥共和党不惜以国家倒债为要胁,否定推行美国医疗保险改革,但预言这种招数无法持久。[16]
2013年10月4日,据外电报道,印度尼西亚称,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关门,美国总统奥巴马将缺席将于巴厘岛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
代表性评论
1.评论:政治博弈导致的美国政府关门代价昂贵
2.美国问题学者张博称,就算美国政府真的关门数日乃至数月,影响最大的还是民生方面,对美国的军事和外交不会有太多影响。“美国的海外部署都是战略利益所在,应该不可能出现问题。特别是美国不会动摇在中东和亚太地区的军力存在。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等地的军事行动将会维持。”
3.美国庞大的主权债务基本依赖于外国投资者来买单,一旦外国投资者不再认可其主权信用的话,这座巨大的债务冰峰将会崩塌,其后果不仅将会压垮美国本身,而且势必累及全球,全球的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都将遭殃。
4.著名股神巴菲特接受美CNBC电视台访问时表示,他相当担心政治僵局,认为情况将会恶化到“极度白痴”(extreme idiocy)的程度,痛斥共和党不惜以国家倒债为要胁,否定推行美国医疗保险改革,但预言这种招数无法持久。
感想
美国政府关门危机,最核心的导火线是奥巴马医改方案,这项长达两千四百多页的法案究竟为什么让共和党不惜以国家倒债相要挟也要反对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项法案的实质。
1.奥巴马医改法案要求保险公司统一费率,不允许看人下菜碟,对于那些年龄大的、有既往病史的、从事高健康风险行业的人,保险公司要价高,拒绝交易。这实质上是要求年轻体健者为年老体弱者买单。
2.为解决穷人买不起保险的问题,奥巴马医改法案要对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个人或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家庭加税,用以支付穷人的保险费用。实质上是要求富人为穷人买单。
总体来看,奥巴马在兑现其在08年竞职时就已经许下的承诺:改革美国医疗体系。其作为左派总统也的确是实至名归。可是毕竟是在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社
会,虽然“强者要为弱者负担责任”这样的句子非常冠冕堂皇,可是在一向讲求个人主义的美国难免会惹到重怒,所以医改法案也就成为了众矢之的。由历史的发展潮流来看,最终的改革是要站在奥巴马这一方的,可是至于美国现在的时机是否足够成熟,以及美国民众的接受程度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只是,共和党之所以如此明目张胆,也绝对是其背后的选民意愿所驱,甚至可以说这一部分人占到了多数。驴象之争围绕着医改法案已经展开,并随着联邦政府的关门达到了高潮,而奥巴马的态度已然明确:医改法案不能再改!究竟是哪一方做出让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联邦政府关门对于仍处于复苏时期的全球经济来说,绝对是一场大地震,美国两党各自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互不让步演出的这场闹剧必将很快终结。我们相信历史会做出明确的决断!
第三篇:美国政府再次关门所发出的三大信号
美国政府再次关门所发出的三大信号
世界上的怪事很多,美国政府关门就是一例。北京时间10月1日中午12时,美国两党就奥巴马医改分歧仍旧无法弥合,国会两院没有就新预算案达成一致。白宫已经下令联邦政府机构关闭。除国家安全等基本职能外,很多政府部门将受影响,预计约1/3的联邦政府雇员停工。现在已过了3天时间,不管怎么说,这将是自奥巴马连任以来打击叙利亚泡汤后所遭遇的又一次打击,对他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执政危机。美国政府17年后再次出现关门目前还没有多大问题显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众的耐心将承受重大考验,他们不仅人们会怀疑和责难这些“无能的政客”,而且会产生对政府严重的信任危机。虽然现在由于政府的关门所导致的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和美国在政治上的损失都还是一个未知数,但通过以往的经验看都还是比较严重的,我认为美国政府关门向全世界发出了三大信号。
一、是美国衰落的信号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就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尤其要以世界警察自居,不断插手世界事务。虽然在一定意义上说主观意愿还是好的,但其中夹杂了帝国主义霸权的本质影响——老子天下第一,世界上唯我独尊、唯我正确,整天琢磨着搞垮这个政府颠覆那个国家,甚至为卖武器而打着维护地区安全的幌子挑动地区危机,而且动不动就对他国以武力相威胁,对不同道者和不听话者则坚决斩尽杀绝,总之一切就是为了美国自己的利益。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之后,美国就更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一强独大,尤其在美国本土遭受本.拉登策划的9.11重大恐怖袭击之后,美国随即制定了先发制人的打击计划,先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开辟了两个战场,使这个本来就靠政府举债度日的国家债台高筑。而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美国的制造业也大量外移,只留下高科技产品和军工产品来维持民众的高福利,这让美国财政捉襟见肘。所以美国的问题就是衰落的问题,由多种因素所决定,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事实。
二、是美国改革现有民主政治的信号
美国号称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民主政治,我认为那是经济基础之下的产物,在维持高度的包括美元经济对世界掠夺的情况下,根本不会在乎由于各党相互扯皮所造成的浪费。但现在不行了,国会两党闹得不可开交经济耗不起,而他们闹什么呢?居然是因为给不给穷人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奥巴马是想给穷人办点事,但共和党反复阻挠,据说共和党从一开始就反对奥巴马医改,在2011年成为众议院多数党后,共和党为了阻挠给奥巴马医改拨款或拖延医改实施,已采取了约40次立法活动。如此下去美国穷人不起来闹事才怪呢!如果说奥巴马偏向穷人是他践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是位好总统,那么一定也会有人指责他有捞取政治资本的意味。这种民主政治我们不能说不好,但一定也是属于在经济上首先发达到接近共产主义前夜水平的,穷国没有民主政治,锅还揭不开呢,哪里有民主,即便有也是假的。美国现在从总体上呈衰落趋势,所以在国内政治上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必须加强总统的权力,让民主政治更加行之有效。
三、是美国政治影响力不断衰减的信号
我们注意到,奥巴马军事打击叙利亚泡汤就是一种昭示,以至于他都没敢等到让国会投票就匆匆宣布“推迟”,我想,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经济。本来奥巴马想通过利用叙利亚化学武器的事发起一次军事行动以刺激美国经济而达到实现其它联动效应,但由于中俄的反对以及美国联盟的分散而最终不得不放弃,应该说奥巴马是在做强弩之末,不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他最后借驴下坡应该说是正确的,也有效地化解了这场自己制造的危机,最起码从表面看并不怎么失分,奥巴马最起码留下了一张脚踩办公桌的照片,在表面上还挺潇洒,没人说你不是世界的领导者。但我想,奥巴马实际上心里也是空落落的。
但伴随美国的衰落是否会促使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孤注一掷?我想,如果这样美国会完蛋的更快。我认为美国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同中国的合作,最起码不与中国为敌,因为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以美国的衰落为代价,中国不会对美国落井下石,因为中国是全世界的朋友。
我们注意到日前美国国务卿克里与国防部长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进行了2+2会谈,明显地就是要挺日,再就是奥巴马在与菲律宾总统承诺任期内一定会到访并将派克里对菲访问,说明了美国在认清中国这个大国的谦卑本质后的一种决心。我想这次奥巴马借国内事务彻底取消了东南亚之行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习主席在东南亚树立了成功的形象,即使奥巴马来也不会给他留有多少光环,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这么一种转变,说实话,这是中国经济成功的象征。中央之所以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并坚定不移地要走和平发展之路,就是对正确认识的最正确的选择,这也是我们百姓的福份。
第四篇: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
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
2007年4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作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正式拉开帷幕。此后,危机愈演愈烈,大量从事次贷业务的机构相继破产,主要金融机构陆续出现巨额亏损,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市场预计,全球与次贷相关的损失将达到1.5万亿美元。2008年以来,美国已有13家商业银行破产倒闭。在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中,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美林被美洲银行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也转变成为银行控股公司。
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其频率之高、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力度之强是在美国近100年以来的历史上少见的。美联储应对危机的非常规措施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大规模信贷紧缩,严重打击了市场信心,尽管美联储连续大幅度地调低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再贴现率,将常规货币政策手段几乎用到极致,仍然不能阻止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国经济持续放缓的趋势。为此,美联储不得不选择各种非常规措施,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供给,扩大信贷规模,恢复市场信心。
(一)新的流动性管理手段
一是调整贴现窗口贷款政策。从2007年8月起,美联储多次通过调整贴现政策,鼓励出现财务困难的商业银行向美联储借款。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下调贴现率50个基点,使其与美联邦基金利率之差由此前100个基点缩小为50个基点,贷款期限延长至30天,并可应请求展期。2008年3月18日,美联储再次下调贴现率75个基点,使其贴现率与联邦基金利率进一步缩小至25个基点,贷款期限延长至90天。二是启用新的融资机制。2007年12月12日,美联储推出对合格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创新融资机制(TAF)。在TAF中,美联储通过拍卖提供为期28天的抵押贷款,每月两次,利率由竞标过程决定,每次的TAF有固定金额,抵押品与贴现窗口借款相同。由于TAF事前确定数量并采用市场化的拍卖方式,既能有效解决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又不会导致银行准备金和联邦基金利率管理的复杂化,被视为美联储40年来最伟大的金融创新。2008年7月30日,作为28天TAF的补充,美联储推出84天期TAF,以更好地缓解3个月期短期融资市场的资金紧张情况。2008年9月29日,美联储又表示计划将于11月推出两次总额为1500亿的远期TAF,时间和期限将在与存款机构协商后确定,以确保年底前市场参与者资金充足。此后,又于2008年10月6日将总规模扩大至3000亿。
三是启用新的融券机制。2008年3月11日,美联储推出了另一项创新流动性支持工具(TSLF)。TSLF是由美联储以拍卖方式用国债置换一级证券交易商抵押资产,到期后换回的一种资产互换协议,有效期为六个月。TSLF的交易对手仅限于以投资银行为主的一级证券交易商,交易商可提供的合格抵押资产包括联邦机构债券、联邦机构发行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等。
四是启用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PDCF),向一级交易商开放贴现窗口。在贝尔斯登事件发生后,为进一步缓解金融市场短期向下的压力,2008年3月17日,美联储决定利用其紧急贷款权力,启用PDCF,其实质是向符合条件的一级交易商(主要指投资银行)开放传统上只向商业银行开放的贴现窗口,提供隔夜贷款。
五是推出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即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AMLF),通过支持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支持商业票据市场。2008年9月19日,针对雷曼兄弟倒闭引发华尔街震荡、大量投资者纷纷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撤资的形势,美联储宣布推出AMLF,以贴现率向储蓄机构和银行控股公司提供无追索权贷款,供其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购入资产抵押商业票据。同时,美联储还计划直接从一级交易商手中购买房利美、房地美和联邦房屋贷款银行等发行的联邦机构贴现票据,以进一步支持商业票据市场的顺利运行。六是推出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直接支持商业票据市场。2008年10月7日,美联储宣布创建CPFF,运作机制是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V),直接从符合条件的商业票据发行方购买评级较高且以美元标价的3个月期资产抵押商业票据(ABCP)和无抵押的商业票据,为美国的银行、大企业、地方政府等商业票据发行方提供日常流动性支持。
七是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付息。长期以来,美联储和其他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均不为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在次贷危机的冲击下,为了增加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2008年10月6日,美联储宣布向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其中,向法定准备金支付的利息比准备金交存期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均值低10个基点,向超额准备金支付的利息初定为比准备金交存期的最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低75个基点。
(二)对金融机构的直接救助
救助投资银行贝尔斯登。2008年3月14日,美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出现了流动性危机,为了援助贝尔斯登,美联储紧急批准了JP摩根与贝尔斯登的特殊交易,即纽联储通过JP摩根向贝尔斯登提供应急资金,以缓解其流动性短缺问题。贝尔斯登将其流动性最差的300亿美元资产作抵押,纽联储通过JP摩根向其提供为期28天的等额融资。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美联储首次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开放贴现窗口。
救助房利美和房地美。2008年7月13日,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联合宣布对陷入财务困境的“两房”提供救助。其中,美联储将允许“两房”直接从纽联储贴现窗口借款,条件是美联储将在两家企业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和其他审慎性监管中发挥咨询作用。在9月7日美国政府接管“两房”方案中,纽联储成为美国财政部向“两房”提供信用贷款的财务代理人。
救助美国国际集团(AIG)。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市场违约风险急剧上升,作为全球信用违约掉期市场主要卖方的AIG受到严重影响。2008年9月16日,美联
储宣布向AIG提供850亿美元的高息抵押贷款,条件是美政府需获得AIG79.9%的股权,并持有其向其他股东分红的否决权。2008年10月8日,美联储再度声明,此前向AIG提供的850亿美元贷款额度已用尽,允许AIG以投资级固定收益证券作抵押,美联储将再度给予AIG378亿美元的贷款额度。
采取国际联合救助行动。2007年12月12日、2008年3月11日和9月18日、10月8日和10月13日,为了应对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冲击,美联储先后与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和日本银行等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际联合援助行动。主要内容包括:(1)各主要国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渠道向本国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2)美联储与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建立临时货币互换安排,并根据形势发展调整互换的期限和规模。从2008年10月13日起,为配合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救市行动,美联储宣布,暂时上调与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瑞士国家银行和日本银行的美元互换额度至无上限。(3)2008年10月8日,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加拿大中央银行、瑞典中央银行和瑞士国家银行等联合宣布降息50个基点。
美国财政部应对危机的非常规措施
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刚刚发生时,美国财政部采取了常规性政策措施进行应对,后来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升级、美国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恶化,美国财政部被迫出台了一系列非常规措施来应对危机的挑战。
(一)1500亿美元的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
2008年1月4日,美国国会宣布实施1500亿美元的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根据这一计划,美国家庭将得到不同程度的税收返还,商业投资第一年可以享受50%折旧,中小企业还可以享受到额外税收优惠。另外,房利美和房地美证券化限额被临时上调,联邦住房委员会的担保额也相应增加。
(二)援助并接管“两房”
2008年7月13日,美国政府宣布,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将联手对深陷困境的“两房”提供援助:一是提高这两家公司能够从财政部获得贷款的额度。二是为了保证“两房”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本,财政部将拥有在必要时收购其中任何一家公司的股份的权力。三是允许这两家公司直接从纽联储的贴现窗口借款。2008年7月22日,当世界还在议论美国政府是否应该救助“两房”时,美国众议院批准总额3000亿美元的住房援助法案,这一法案授予财政部向“两房”提供援助的权力,并可以为陷入困境的房贷户提供帮助。根据这一法案,联邦住房委员会可以向约40万个面临丧失抵押品赎回权风险的房贷户提供上限为3000亿美元的再融资担保,帮助他们将目前利率较高的按揭贷款转换为利率较低的30年固定利率贷款。2008年9月7日,由于“两房”形势进一步恶化,美国政府宣布这两家公司的四步走计划:一是联邦住房金融局牵头接管“两房”;二是财政部与“两房”分别签署高级优先股购买计划;三是为“两房”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建立一个新的、有担保的借贷工具;四是推出购买政府资助企业按揭抵押证券的临时计划。
(三)推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救援计划
2008年10月3日,美国总统布什批准了《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推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授权美国财政部建立受损资产处置计划(TARP),在两年有效期内分步使用7000亿美元资金购买金融机构受损资产;二是建立受损资产处置计划后,允许财政部向金融机构受损失资产提供保险;三是成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和独立委员会对法案的实施进行监督;四是对接受政府援助企业的高管薪酬做出限制;五是与国外金融监管部门和中央银行合作;六是将保护纳税人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七是增加对丧失抵押品赎回权的房贷申请人的帮助。
(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采取的意义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非常规应对措施。在以往的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主要是采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内的多种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来应对。
2007年春天,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呼吁重新检查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以便更好地处理保护投资者与增强市场竞争性的关系。2007年秋天,保尔森宣布美国财政部将设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2008年3月31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长达218页的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蓝图。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蓝图包括三个目标:一是短期目标:强化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的使命,并将银行监管者纳入小组;美联储进一步推进拓展贷款渠道;对抵押贷款发起设立全国统一标准;为各州对抵押贷款市场参与者颁发执照设定统一的最低标准。二是中期目标:合并储蓄机构监管署(OTS)和货币监理署(OCC);美联储负责监管支付和结算体系;设立联邦保险监管体系,隶属于财政部的全国保险管理署负责管理联邦保险监管体系;合并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SEC)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三是长期目标:设立美国三大金融监管体,即美联储担当“市场稳定监管者”的角色,维护美国金融市场稳定;成立“金融诚信监管者”,负责对银行业的监管;成立“商业行为监管者”,负责规范商业活动并保护消费者利益。
第五篇:读书笔记——《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
读书笔记
——《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
第一章 美国宪法
1787年9月17日由制宪会议通过,1785年6月21日为9个州批准而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宪法,经历200年。今天依然是美国的根本法,它规定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第一次创造了不同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不同于英国议会内阁制的总统制。
第一节 宪法产生的背景
资产阶级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美国宪法也是一样,美国革命是以争取独立的战争形式——独立战争——出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一、独立战争的第二年,第二届大陆会议于1776年7月4日在费城通过了《独立宣言》,它是以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作为理论依据的。
美国的这场资产阶级革命和在革命中产生的《独立宣言》是有进步意义的,它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法国大革命,也给美洲民族独立运动以巨大的推动力。
二、邦联存在着一些缺点。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弱点,邦联不是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只是13个主权国家松散的“友好联盟”。
其次,在财政和经济方面,邦联政府既无权向各州征税,又无权管制州际和对外贸易。邦联政府无权管制州际和对外贸易。在国内贸易方面,各州各自为政,设置关税壁垒,严重妨害商品流通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外贸方面,邦联政府不能同外国政府签订通商条约协定来保护本国工商业,致使外国制成品充斥美国,出口农产品及原料的价格下跌。
第二节 宪法的制定
出席制宪会议的55名代表,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总的说,他们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代表们虽多受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但个人的政治哲学也不尽相同,因此,代表们在不少重要问题上又存在着分歧,甚至是严重的分歧。
一致:代表们接受了人民主权(主权在民)、政府的权力应受到限制、三权分立和制约平衡、联邦制等原则,他们认为这些原则是建立和保持共和国所必须的。分歧和妥协:制宪者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意见存在分歧:
一、宪法应建立民主共和国还是贵族共和国。
二、是继续保持由13个独立州组成的邦联,还是建立一个民族共和国。
三、奴隶制问题。
第三节 批准宪法的斗争
宪法草案于1787年9月17日经制宪会议通过后,邦联国会于9月28日提交各州批准,按宪法草案规定,宪法将由各州召开由人民选举的州代表会议批准,而不是由州议会批准,宪法经9个州而不是13个州批准而生效。制宪者们所以规定这样的批准程序,一是因为他们担心各州议会出于保有州的权力或意识形态的原因可能会反对这部宪法;二是他们知道不可能得到至少不可能很快得到13个州的一致批准。事实上北卡罗莱州和罗德岛州的代表会议起初确实曾拒绝批准宪法,因此,人们预期批准宪法将是一场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焦点:保障个人的权利。
第四节 宪法的改变
一、宪法修正案
宪法修正案是宪法规定的正式改变宪法的唯一手段,但是,实际上它只是改变宪法的一种手段,而且并非最重要的手段。
二、最高法院对宪法的解释
法院司法审查权的确立,不论宪法本身或以后增添的修正案,都未对宪法解释权的归属及解释的含义做出规定,这个问题是由惯例决定的。
三、总统、国会和政党所创立的宪法惯例
所谓宪法惯例,就是宪法本身及其修正案并无规定,但由于已有先例,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沿袭相承,被公认为是宪法制度的组成部分的那些实践,联邦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对宪法所作的解释,自然是惯例,总统、国会和政党在其活动中也创立了许多宪法惯例:
第一类是宪法及其修正案根本没有规定的。
第二类是使宪法原有的某种制度名存实亡的。
第三类是同宪法规定相对立的。
第五节 宪法确立的社会制度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私人经营企业也随之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经济上的私有制和私人经营企业,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这样,美国宪法自然表面上没有但实质上却规定了资本主义制度是美国的根本社会制度。
第六节 宪法规定美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最主要是以下七条: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和限权政府、法治而非人治、代议制权力分立和制衡、联邦制、文官控制军队。
第七节 对宪法的评价
一、历史意义和贡献
作为美国革命产物的美国宪法,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发展民主方面是其特殊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的。
首先,宪法体现了《独立宣言》的精神,建立了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其次,经过广大人民和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联合斗争,“权利法案”作为宪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三,美国宪法确认和体现了限权政府的原则,即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
二、促进国民经济和政治民主的发展。
三、严重的缺点:确认黑人奴隶制。
四、宪法修正案或美国最高法院对宪法解释,都从未触动美国政府的根本结构:三权分立的体制。
第二章 舆论和政治参与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舆论是群众对国家的政治、政府政策、公共问题和对负责处理这些政策和问题的人所公开表示的意见。
第二节 舆论的形成因为个人政治见解是舆论的基础,所以需要先探讨个人的政治见解,影响美国个人政治见解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即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事件和大众传播媒介。
一、政治社会化就是各种社会力量影响和形成人们政治见解的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一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
上述影响和形成人们政治见解的社会力量中,家庭、学校和宗教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政治文化:
1.政治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不同的社会形态有其不同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有其阶级属性的。
2.属于同一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的国家,各国的政治文化因其总文化、历史、政治传统、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差异。
3.政治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4.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政治文化对于个人的政治态度和政府官员的功能有重要影响。
5.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它的政治文化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文化,其核心部分是资产阶级的价值标准和政治传统。
三、事件
四、大众传播媒介
第三节 反映舆论的重要工具——民意测验
美国各大民意测验机构进行测验的程序,一般包括五个步骤,即测验方案的总体设计、抽样、拟定问题表、征询意见和整理分析测验结果。
抽样是决定测验准确性的最关键步骤。
现在美国的主要民意测验机构采用的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随机(或概率)抽样法”。
第二种是“定额抽样法”。
第三种是“非代表性调查法”。
以上三种方法中,第一、二种适用于全国性调查,第三种只适用于局部调查。
第四节 舆论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
一、舆论对选举的影响和作用
民意测验结果公布之后,它本身就是一种舆论,将对选民的态度和选择产生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游离观望状态的选民将产生相当大的引导作用,民意测验作为反映舆论的渠道成为公民参政的重要作用。
二、舆论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和作用
1.舆论是政策的源泉。
2.舆论是政策的反映。
3.舆论是决策的约束力。
第三章 大众传播媒介
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介的特征
当代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四个特征,即私有、独立、集中和追求利润四个特征,私有是最根本的,其余三个特殊部分地或全部渊源这一特征,这四个特征决定了传播媒介在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地位和影响,它同政府的关系以及它的组织、采集新闻和编辑方针等。
第二节 政府同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
就正式关系说,美国大众传播媒介同政府并无隶属关系,是彼此独立的,然而二者又是密切相关和相互依赖的。
政府和大众传播媒介彼此需要,但由于二者的目的不同,又相互独立,二者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的,可说是既合作又对立,政府要传播媒介只报道有利于政府的消息,完全接受政府的政策和言论,然而传播媒介则认为自己是独立的,是“人民的斗士”,有责任监督政府和对政府政策及官员提出批评。
另外,为了保持和扩大读者、听众或观众,大众传播媒介总是注意搜寻政府管理不善、腐败无能、官员渎职等事例,而加以揭露。
但是掌握情况本身也是一种力量。
第五节 大众传播媒介对美国政府的影响
传播媒介的政治作用和影响,举其大端是具有决定“公众议事日程”、影响舆论、监督政府、制造政治形象四个方面。
第四章 政党
政党制度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战结束以后,民主党和共和党两个资产阶级政党,控制着美国政治舞台,从未遇到强大的对手,两党不仅控制着联邦政府,也几乎控制所有的州政府。
第一节 政党的兴起和演变
可以把美国政党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这四大时期大致反映出美国政党兴起、发展和衰落的过程,这四个时期是:美国政党的创建时期、两党制相对稳定时期、两党制稳定时期、改革时期。
时期分布:从建国到19世纪20年代——从杰克逊总统执政到内战——从内战到20世纪30年代——从20世纪到现在。
第二节 两大政党对美国政治的垄断
由于各种原因,不仅总统和国会并不总是在一党手中,即使总统的党同时是国会的多数党,也并不能总是保证总统和国会的一致,这是同英国的两党制很不相同的。另外,在全国执政的党也不总是在各州执政的党,有些州实际上是一党制。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把美国称为两党制的国家,因为两大党控制着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
第三节 两党制长期存在的原因
1.制度论
这是最流行的一种理论,制度论者认为,美国的两党制是美国选举制度和政府制度造成的,美国实行“一人当选选区制”和“相对多数票当选制”,也就是“胜利者得全票”,这种选举制度有利于大党而不利于小党,从而产生和维护了两党制。
2.两种冲突论
持此论者认为,美国社会始终主要存在两种相互冲突的利益,这是两党制得以为持久不衰的原因。
3.文化传统论
持此论者认为,美英产生“两党制”,是由于英美人“在政治上的成熟”和具有“治国之才”。英美人愿意做出必要的妥协,以便把各种不同的选民集团纳入两个政党之内。
4.社会意见一致论
持此论者认为,尽管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美国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在早期就在使其他社会分裂的基本事务上形成了一致看法。
第六节 两大党的特征
一、最重要的目标:赢得选举的胜利。
二、组织松散,权力分散。
三、不同利益和集团的大联合。
四、候选人竞选班子在竞选中的主导作用。
第八节 两大党的区别
从本质上说,两党是相同的,但是两党对于某些具体问题的政策和主张又常有所不同,这在政策上的差异,虽然不是根本性质的,但对于了解美国现实政治却十分重要。
两大党在政策上表现出某些差异,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美国资产阶级内部因为产业和地区不同而形成利益不同的集团,不同的集团对具体问题的政策不同,这种不同在两党的政策中反映出来。
第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其他原因,两大党的选民基础有所不同。
第五章 选举和竞选
第一节 两种选举
今天的美国,选举有两种:直接预选和正式选举,两种选举都由政府举办。
直接预选是政党内部的选举,即由一个政党的党员以无记名投票直接选出(即提名)该党的公职候选人。
预选亦用于选举出席政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和表示选民对寻求某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人的意向,这就是总统预选。
正式选举是由一个选区的合格选民用无记名投票从各政党正式提名的候选人中选出一人担任某项公职。
第二节 选举权的扩大和普及
美国到本世纪70年代可说已经实现了普选权,凡年满18岁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这是美国人长期斗争的结果。
一、普选权的实现:
1.选举权扩大到全体白人成年男子。
2.选举权扩大到妇女。
3.选举权扩大到年满十八岁的公民。
4.选举权扩大到黑人。
5.选举权扩大到哥伦比亚特区的选民。
二、对投票权的限制:
1.居住期限。
2.选民登记。
第三节 选民投票率
普选权的实现、法律对选举权的保障,并没有使选民投票率提高。
美国选民投票率低而且呈下降趋势,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也同社会变化相关。综合地看,有以下原因:
第一,两大政党自内战以后差别越来越小。
第二,两大党组织松散,对党员——其实是在选民登记时由选民自己宣布的所谓的党籍——没有约束力。
第三,要求选民事先登记和在一个州居住一定时期,也是投票率低的一个原因。
第四节 公职候选人提名
公职候选人提名方式经历了以下变化:自荐和非正式集合提名;政党核心分子会议提名;政党代表大会提名;直接预选提名。
第五节 总统候选人提名程序
现在总统候选人提名程序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由州的政党总统预选,地方党员会议或党代表大会选举出席政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二步由政党全国代表大会提名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
第六节 总统选举
按照美国宪法规定,总统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而是各州议会选出选举人团选举,即由选民间接选举。
第七节 竞选
在美国,竞选是整个选举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竞选又包括政党候选人提名竞选和正式选举竞选。
就总统选举说,两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竞选和正式选举竞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些不同。
一、建立竞选班子和组织。
总统候选人主要依靠自己的庞大竞选班子和分布全国各地的竞选组织而不是依靠党组织进行竞选,是竞选费用开始激增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政党衰落的一个原因。
二、制定竞选策略。
三、竞选方法的变化。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竞选方法近20多年发生了重要变化,候选人率领车队旅行全国、发表演说、会见选民、同选民握手的竞选方法,虽不能说已经完全过时,至少不再是主要的方法了。
四、利益集团和竞选
利益集团历来都力图影响选举。
第八节 金钱和选举
“金钱是政治的母乳”,金钱通过选举转化成政治力量,影响着候选人、政党、政策制定程序和政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