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应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且熟习传染病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业务,具备指导和培训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工作能力。
二、网络直报人员再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并录入直报系统;每月应对本单位传染病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呈报本单位主管领导并向有关科室通报。
三、网络直报人员在网络直报或上报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前,需先对本单位填报的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
(1)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及时通知报告人核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不再进行网络直报。
(2)发现以下情况时,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 A、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B、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C、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街道、集体单位(场所)一日内出现3例及以上,或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如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属实,应立即电话报告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四、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认真执行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五、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
六、网络直报用户账号的正式使用密码,一般应在8位以上,并有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每月至少更改一次。网络直报人员未经上级系统化管理员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网络直报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并避免在公共场所公开使用网络直报系统。
七、按时参加辖区疾控中心召开的疫情例会制度。
八、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有关法规信息和知识。
九、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责任,由于工作不负责任造成重大影响,按有关法规追究责任。
第二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及时收集传染病疫情报告卡,按时汇总、分析,并将汇总分析结果按规定的时限通过网络传输到上一级卫生防疫站。
2、卡片录入及传输时间:市直及乡镇医疗直报单位每天分上午8时及下午16时,按时将收集到的传染病报告卡核对后上级输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县(市区)疾控中心上午8时、下午16时上网收到直报单位输入的卡片后,及时审核并上传到地(市)疾控中心。医院各科室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请务必做好及时送卡及登记工作。
3、旬月年报时间:县(市、区)卫生防疫站在“国家疫情管理系统”中按收卡日期生成当月本县(市、区)传染病发病、死亡数据表,旬报为每月逢“0”,月报时间为每月月底,年报时间为年底。并向市疾控中心上报;市级卫生防疫站汇总各县(市、区)报表数据,并生成当月报表向省卫生防疫站传报。
4、平时主要以网络方式报告传染病卡片。与网络不通的情况,系统管理员要及时调试网络或向上级部门申请解决。
5、各级医疗直报单位每天上、下班时间要求上网收取网上通知,以便及时收到各种文件和数据。
6、在紧急疫情期间,要逐级及时向省卫生厅上传疫情数据。
7、原有的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旬、月、年报)按原要求照常进行。
第三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制度[推荐]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确保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网络直报的优势,规范本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的效率与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
二、范围
适用于医疗科室。
三、职责
1、医护人员: 首诊医生负责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
人。
2、科室负责人: 负责科室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工作。
3、医院感染管理科: 负责收集、审核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并进行网
络直报。
四、标准
1、我院为法定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我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首诊医生负责制。
3、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后,根据诊断结果,按照规定时限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报的应及时补报。
4、疫情管理人员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如发现上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5、网络直报人员收集到传染病报告卡片后,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实时报告(乙类、丙类管理的应在24小时内报网,甲类管理的应在2小时内报网),以便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监测、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
6、已报告病例如果诊断发生变更、死亡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季月对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检查、质控。
8、责任报告人和疫情管理人员应严格保护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9、《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
10、传染病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员、网络直报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给予直接责任人及其主管领导行政处分,并给予相当经济处罚。
11、网络直报人员应保障网络直保系统有关设备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正常发挥。经常检查直报系统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计算机中心进行处理。
12、网络直报人员应对网络直报系统的帐户、密码等资料妥善保管,密码每三个月至少更改一次,并严格保密。
五、相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卫生部 2004.8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卫生部
2003.11
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卫生部2006.5
第四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制度
德亭镇卫生院
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确保报告系统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网络直报的优势,规范本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报告的效率与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制度如下:
1、我院为法定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我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首诊医生负责制。
3、责任报告人在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后,根据诊断结果,按照规定时限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报告;发现漏报的应及时补报。
4、疫情管理人员应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如发现上述问题,立即向报告人进行核实、补充或订正,将审核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
5、网络直报人员收集到传染病报告卡片后,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限和程序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实时报告,以便上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信息进行审核、监测、统计分析和预测、预警。
6、已报告病例如果诊断发生变更、死亡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月对上月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分析,并上报预防保健科和主管院长。
8、责任报告人和疫情管理人员应严格保护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9、传染病报告卡应按编号装订,《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应按有关规定保存,保存期限三年。
10、传染病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员、网络直报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给予直接责任人及其主管领导行政处分,并给予相当经济处罚。
11、网络直报人员应保障网络直保系统有关设备和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正常发挥。经常检查直报系统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网络直报人员应对网络直报系统的帐户、密码等资料妥善保管,密码每月至少更改一次,一般应在8位以上,应有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并严格保密。
德亭镇卫生院
第五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管理制度
一、报告制度
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时限,及时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并通过传染病直报网进行网上直报。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先电话报告,然后在1小时内进行网上直报。
二、审核制度
每天按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发现有逻辑错误的报告卡及时和报告单位核实、订正。对地址不详的报告卡及时进行修改,及时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查重、删除。
三、每日监测制度
每天按时上网监测传染病疫情,随时监测疫情动态,及时报告相关领导。
四、培训制度
每年最少一次对辖区医疗单位疫情直报人员进行网络直报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疫情直报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了解全国疫情动态,及时从网络直报系统中下载全国疫情专题反馈资料。
六、督导检查
对辖区医疗单位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改正。
大港防病站流病科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