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区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①与时俱进的含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首先与时俱进要求人们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特点,认真研究和探索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充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其次,与时俱进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再次,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富于创造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4,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③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5,关于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党和国家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6,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①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掌握认识世界的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8,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课题包括:①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③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④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⑤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的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本体论问题)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②(认识论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2,形而上学四个明显的局限性:①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原理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②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③直观性,它对待世界认识都缺乏实践的观点。④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①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②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③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4,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物质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5,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包括:①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ⅰ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ⅱ在世界 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②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④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6,相对静止的两种情形:①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②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7,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的重要意义:①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②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③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8,物质的空间特性的两种表现:①表现为每一个物质都有一定的体积,从大的天体星球到小的分子原子电子等微观粒子,都有一定的体积。②表现为每一个物体都处于一定的空间位置,都和它周围的物体存在上下左右前后的关系。9,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①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②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10,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①客观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
11,实践三种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
12,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①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②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③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体现:①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②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③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其对立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②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4,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5,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包括两种情形:其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其二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①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②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③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假若对立面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它们就不能结成一个矛盾统一体,因而矛盾斗争也就无从发生。
7,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②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8,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②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9,内因和外因的关系: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0,矛盾特殊性的三种形式: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1,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意义:①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1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的两种情形: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1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①首先,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
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的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另一方面,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次要矛盾解决的如何,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②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5,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①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②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1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7,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是: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②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③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杨弃。
18,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①首先,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②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ⅰ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ⅱ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ⅲ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19,因果联系主要的几种类型:①一因多果,同因异果。②一果多因,同果异因。③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20,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①首先,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②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ⅰ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ⅱ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支配,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ⅲ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两种情形:其一,对前一过程来说是必然的东西,对后一过程而言,则可能变为偶然的东西,反过来也是一样。其二,在小范围是必然的东西,对于大范围来说可能变为偶然的,反过来也是一样。)
21,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的重要意义:①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②其次,因为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我们应当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现象背后隐藏的必然性。③此外,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决不能忽视偶然性。
22,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①首先,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②其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3,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的重要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24,内容与形式的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①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②内容与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
25,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二者的关系: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死的决定。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
26,掌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的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自觉地运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原理,注意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首先重视内容,反对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反对抹煞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27,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第一,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表现在: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第二,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本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现象也是不存在的。本质和现象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依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28,掌握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的意义:首先,本质和现象是对立,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其次,本质和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29,规律的两个特点:客观性和普遍性。
30,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一,在社会领域,人们的自觉活动虽然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但人们的自
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第二,支配人们自觉活动的思想动机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第三,人们的自觉活动受着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1,意识产生的三个阶段: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32,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第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33,意识的本质包括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34,意识的能动性的四个表现: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35,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一节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现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①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②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③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3,认识主体含义: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4,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其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再次,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5,认识客体的含义和构成: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要构成: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6,主体和客体的关系:①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②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③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7,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①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②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③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其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其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其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具备的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第二,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
4,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具有的意义:①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②只有经过这一次的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5,认识的反复性的决定原因:①从客体方面来考察,第一,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每一个矛盾的双方以及各个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很多特点和非常复杂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事物本身的复杂性。第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开始就显露在外面,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露出来。第三,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而一定社会所提供的科学技术条件是与那个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相联系的。②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必须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1,真理客观性的两个含义:①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就是说,真理的客观性就是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实际又符合客观实际。②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真理绝对性的两个含义: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所以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3,真理相对性的两个含义:①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 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③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5,为何说胡适的真理观点是错误的?:①第一,真理的检验是关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不是一致的问题,这与真理是不是具有效用是不同的两个问题。②第二,真理是有用的,但人们的经验表明,在现实生活中,有用的未必就是真理。③第三,在现实社会中,人都是具体的人,个人的地位立场经济状况等不同,对于什么是有用也就会各有不同的理解,这样就会使得真理的标准变得极为不确定,也就失去了标准的意义。
6,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是指:①认识是否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②人的实践和人的认识都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今天的实践未能证实或驳倒的认识,最终会被以后的实践所证实或驳倒。
7,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是指:①任何实践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的实践,都是有局限性的,因而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②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反复性。
8,真理与价值统一的一面的表现:①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人们通过在真理指导下的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以这种实践的成果来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属性。②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9,真理的价值表现在真理的功能上,真理包括以下几个功能:①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②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③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统一的具体表现:①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③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④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人类对地理环境依赖性的两个表现:①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②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
2,地理环境影响社会发展的两个方面:①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②地理环境还可以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①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②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4,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的主要表现:①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②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三个主要表现:①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②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③社会意识受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五个表现方面: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低,与此相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较高。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或称能动性,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
7,为何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问题?:①首先,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对范畴,是高度概括,高度抽象的范畴,它们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②其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8,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的四类要素:①独立的实体性因素。②运筹性的综合要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③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④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
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三层含义:①第一层含义,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②第二层含义,在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对物质生产具有了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③第三层含义,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首先,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
次,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10,生产关系的三项内容: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③产品的分配方式。11,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作用的几个表现方面: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12,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的两个表现:①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13,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两种情况:①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4,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两个表现方面: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15,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16,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②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③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④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几点新贡献:①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②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③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
2,社会革命的几种类型: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物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在奴隶社会,奴隶反对奴隶主阶级的革命;在封建社会,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革命;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
3,为何说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4,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几个表现:①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质变的准备。③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5,社会改革的特殊性尤其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的表现:①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导的,自觉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统治阶级往往是在被统治阶级强烈反抗的条件下,不得已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某些调整的。②社会主义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虽然也能满足群众的某些利益和要求,但从根本上说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而进行的,因而不能广泛的唤起民众,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③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只能暂时缓和一下社会的矛盾,但不能在旧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
6,文化的三个特性:①文化的创造性。②文化的自由性。③文化的兼容性。
7,文化社会功能的主要表现:①文化具有信息功能。②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③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④文化具有认识功能。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三个方面的界定:①劳动是人的本质。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2,人与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主要表现:①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②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一致的。③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④个人的解放与社会的解放是一致的。3,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的三个表现方面: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包括的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四个表现方面:①一般地说,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反映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同时代,同阶级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能够提出社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常常是社会发展的先导。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起着倡导者和发起人的作用。②先进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能够根据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主张,制定具体的纲领,路线,政策和战略,策略,并动员和组织本阶级成员与广大人民群众同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进行斗争。他们在斗争中起着核心和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是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没有他们的组织和领导,不可能取得胜利。③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某些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可能成为‘开明的政治家’,他们的一些主张和改革措施,也对社会发展起某些促进和推动作用。④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教育家,文学艺术家等等的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对于人类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6,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需要掌握的几个基本观点和方法:①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②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③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④要对他们的历史作用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两种表现:①是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符合社会需要,全部销售不出去,他的劳动不被社会所承认,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②是如果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只能部分销售出去,或者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私人劳动就只能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劳动,其余的部分则得不到社会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价值量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二是实行等价交换,即不同的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这个规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和起作用,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3,商品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商品价格波动的中心是价值,价格无论怎样变动,总是以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价格波动的幅度不会偏离价值太远。其次,从较长期和全社会总体来看,同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降部分可以互相抵消,因而一定时期之内在总体上价格和价值相等,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一致。
4,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三个方面作用:①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②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①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②商业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重要促进作用。③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其形成在经济上需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量的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二是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6,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完全确立。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1,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①一是劳动者有人生自由。②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②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再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它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通过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它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根据,正确地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
4,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①剩余价值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者资本主义的生产 分配 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③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产生 发展和衰亡的全部过程。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销售阶段
2,产业资本三种职能(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分别起的不同作用: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包含着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商品;商品资本的职能是通过商品的销售,使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实现。
3,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对资本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①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盈亏的界限。②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企业再生产的一个条件。③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
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区别:①二者表现不同的经济关系。②二者数量不同。③剩余价值率清楚地表明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则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似乎剩余价值是由全部预付资本产生出来的。
5,影响利润率的因素: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②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③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④不变资本节省的状况。
6,生产价格为何说是由价值状花而来的?:①生产价格是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②从全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是完全相等的,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也是相等的。③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
7,商业资本的作用:①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产业资本家提高经济效益。②商业资本的存在有利于节省流通资本。③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④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缩短流通时间。8,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征主要是:第一,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剩余价值分配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它建立在剥削具有人身自由的农业雇佣工人基础之上。第二,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即超额利润。第三,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着资本主义社会中三个阶级的对立关系,即农业资本家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二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垄断进一步加强的主要表现:①企业兼并速度加快,混合兼并占主导地位。②企业规模扩大,垄断程度提高。③垄断组织的生产经营多样化,混合联合企业大量涌现。④垄断组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增加。
2,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新的发展的主要表现:①银行规模不断扩大,银行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速度也在加快。②资本主义国家中少数大银行的资产在全国商业银行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银行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在不断提高。③各大银行的分支机构迅速增长。
3,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财团金融资本增强的主要表现:①垄断财团实力迅速增长。②垄断财团的经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③垄断财团经营日益国际化。
4,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①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②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③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由于垄断组织的实力及其所采用的手段与自由竞争阶段的企业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竞争的激烈和持久及其造成的破坏,也大大超过了自由竞争阶段。④竞争的范围不同,垄断阶级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扩展到了国外,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外,还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5,垄断利润的来源主要包括:①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②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③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④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6,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①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②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建设。③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④日益严重的生产过剩问题仅靠私人垄断资本难以解决。⑤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国家出面进行某些宏观经济调控。⑥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7,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中经常性地出现市场上商品过剩的问题。②个别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当代表现的更明显,一方面私人垄断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内部组织也越来越高效而严密,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这种条件下私人垄断企业的决策失误可能造成的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破坏,以及可能引起的经济波动和危机也会更剧烈。在这种条件下,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靠政府的干预来调节社会生产,客服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影响。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三种类型:①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②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③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
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①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②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任务目标。总任务是促进市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③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与手段。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利率调节)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①从国有资本的作用看,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是为整个资产阶级服务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生存发展服务的,追求高额利润并不是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主要目标,其宗旨在于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协调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②从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各种资本的作用来看,它们都是同样为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工具。③从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看,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11,资本输出的作用和后果:①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息和利润。②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③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④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从而强化了金融资本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的统治地位。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20世纪80年代以来促成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①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加强了国际经济联系。②国际贸易的自由程度大大提高。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迫切要求,因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③国际流动资本的大幅增加。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不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迫切要求,也是发达国家过剩资本的一个出路,而且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也在增加。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①生产的全球化。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高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配合的趋势。②贸易的全球化。首先,新科技革命中出现了很多新兴产业,国际产业结果的变化,各国间产业分工的深化和产业在不同国家间梯度转移,使得各国间交流产品和必要性大大增加了,其次,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高效率,大批量生产,也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扩大国际贸易规模,再次,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的水平也提高了,对各国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这又从侧面促进了贸易的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归纳:①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②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③从上层建筑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在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拓展;意识形态中左翼和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4,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①生产力方面: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速发展,有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②生产关系方面: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表现在对生产关系调整和经济运行调控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行了社会改良;二是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三是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扶持。)③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上层建筑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新变化所要求的。
5,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控股权还是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股权社会化不过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一种新模式。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在经济上的主要特征是: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和流通由国家政权统一集中管理,生产资料和粮食等主要生活资料由国家统一调配。
2,列宁的主要贡献:首先,把社会主义见着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位。再次,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过渡时期不能人为取消商品经济,而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最后,列宁还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他提出国家资本主义概念,即新生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可以利用并能控制其发展方向的资本主义经济。3,列宁晚年主要著作包括:《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宁可少些,但要好些》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一些新构想,主要包括:用合作化方式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发展工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电气化;学习资本主义一切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东西,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进行文化革命,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事业;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党的建设维护党的团结。
4,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的表现:首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其次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最后是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5,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①首先,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社会制度出现在世界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演进。②其次,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上的扩张。③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推动着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时代潮流。④社会主义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6,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教训: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共产党的有效领导,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最终酿成制度巨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7,总结以上历史经验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第一,要正视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各国的实践相结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能拘泥于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而要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勇于创新。第二,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尤其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上,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第三,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要抵制各种资本主义思潮的侵袭和腐蚀,又不能搞一言党甚至压制群众的要求和呼声,要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第四,要善于吸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为我所用的东西,学习人类发展中各方面的优秀成果,这样才会使社会主义立于不败之地。
8,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首先,无产阶级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即由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实行国家领导。其次,无产阶级专政,也即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社会会主义民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再次,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是改造社会,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9,马克思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消亡;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10,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②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④社会主义事业要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
11,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①这些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生产力,这是发达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②这些国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它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12,为何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建立社会主义是个艰巨的历史任务:①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②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③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13,社会主义发展多样性的原因:①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由此决定,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②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③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因此而更具多样。14,如何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①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②要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起来。③要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15,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由以下因素决定:①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其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②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③世界经济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发展变化,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格局的变化演化,也是决定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
16,实现社会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要把握的几点:①要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②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因地制宜,循序渐进。③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7,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主要体现在:思想领导方面,政治领导方面,组织领导方面。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①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②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③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④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⑤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共产主义能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因为具备以下条件:①人民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积极压迫的束缚。②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③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④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3,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一是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二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三是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
4,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同的基本特征:①都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公有制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属劳动者共同所有,并未社会公共的利益服务和使用。②二者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③二者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产品分配,都按照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劳动人民利益的原则进行。④二者都要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他们之间的本质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合作的。⑤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以集体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核心。
5,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差别:①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远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程度。②社会主义公有制还存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多种形式,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而共产主义社会则建立起单一的社会公有制。③社会主义社会在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收入按劳分配,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则是按需分配。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值规律仍起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归于消亡,劳动具有完全直接的社会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由计划所调节。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劳动还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已消失,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⑥社会主义社会要消灭剥削制度,但阶级和阶级差别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存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仍须存在,共产主义社会则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自行消亡。⑦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影响,小资产阶级习惯势力也长期存在,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都极大提高,建立起高度的精神文明,造就出一代共产主义新人。
6,实现共产主义所具备的基本条件:①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技术基础。②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③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极大提高。④建立起同高度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⑤消灭旧的社会分工特别是三大差别,造就出体力和智力全面发展的新人。⑥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自行灭亡。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复习提纲 绪论部分
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中期。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以及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马恩的崇高理想、勤奋好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的学风,使他们两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自身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内在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的广义理解:包括创始人在内及其继承者——列宁主义、中国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四点)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中国近期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3、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反对教条主义;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第一章——第三章)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关于哲学的含义及其基本问题
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二方面内容:第一是何者为第一,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是两者有无统一性,它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哲学发展的二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的历史形态分别为:唯物主义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形态;唯心主义则有二种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列宁的经典概念和意义(三点)——
3、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原理
物质离不开运动(相反是形而上学);运动也离不开物质(相反是唯心主义)
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三点)——
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只承认静止不承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只承认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
4、马克思主义时空观:
时空的哲学含义和特点;——
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
时空的客观性;时空的绝对、无限与时空的相对、有限的含义和关系——
5、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的含义;——
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世界(三点);——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三点)——
6、唯物辩证法体系
二个特征:1联系: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
2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陈代谢的运动和变化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原理;(新事物的含义及其理由)——
3两种对立的发展观(三点)——
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
辩证矛盾的含义——;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矛盾是如何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2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度的含义及其掌握度的意义——;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和意义——。
3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和否定的关系——;辩证否定观的内容与意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的总趋势和具体道路是前进和曲折的统一——。
五对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内容与形式、本质 与现象(五对范畴的共性:都体现对立统一的关系;各自的个性)——。
7、关于规律:
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和共性——。
8、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论: 意识的起源(二点)——; 意识的本质(三点)——;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即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四点)—— 发挥主观能动性(即意识的作用)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认识论)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为四点:来源、动力、标准和目的。——
2、认识的主体、客体 及其关系——
3、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本质问题上的区别(三个区别)
认识的本质
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唯心主义不承认反映,主张先验论;不可知论不承认能真实反映,主张不可知;旧唯物主义不承认是能动反映,主张是直观反映)。
4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二次飞跃):第一次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是从实践到认识)两者关系和飞跃的条件——;
第二次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原因和条件——; 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及其意义——。
5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内含真理的含义)——; 真理的客观性及其二点含义——;
真理绝对性和真理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一个真理的两个方面,不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标准唯一性的理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有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作决定的)
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的关系(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逻辑证明的辅助性)实践标准本身的辩证性(确定和不确定的统一)真理的价值
真理和价值的对立和统一关系
真理的功能:——(三点)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三个方面: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人口因素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生产方式的定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四点)——。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划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五点表现——。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的含义及其构成的四类要素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层含义——。
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包含的三项内容 ——; 其中第一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其决定的作用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5社会形态划分
及其根据
五种——、三种——、四种——。
6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自然界发展一样,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过程,考察社会历史可以做到和考察自然界那样做到精确(注意:这里的一样是指有相同之处,不是指完全相同)。
7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的一致及其表现(三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历史有规律性;社会历史发展的选择性是指社会历史发展又是社会主体的人的选择的结果。二者的一致性及其表现——。
8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和表现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各国发展的普遍性;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各国发展的差别性。各自表现——。
9社会发展的动力
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的作用——。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劳动是人的一般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具体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也是人的本质。
1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即创造者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在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分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含义、表现及其社会制约性和意义)——;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及其评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第四章——第六章)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 1商品经济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条件(第二个条件是决定性条件)——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含义及其关系——。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含义及其关系——。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个条件——; 商品的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的区别——。
5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反比关系——(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而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6货币的本质和五种职能——
7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条件(二点)——;表现和理由——。
8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三点)——。
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基础是:封建社会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促进作用的是:商业的发展;加速形成的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则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其初步建立(政治上);产业革命使其完全确立(物质技术上)。
10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二个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资本的定义)——; 劳动力作为商品的特殊性(表现——)。
1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作为劳动过程的二个特点——;
作为价值增值过程的表现就在于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含义)——。
1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及其剩余价值率的定义——
13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定义——; 超额剩余价值的定义——;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的表现或理由(三点)——。
14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含义——;
资本积累的含义和客观必然性的原因及其后果——; 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和公式——;
相对过剩人口的定义和形成的原因——; 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
15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五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1资本的流通
单个资本的流通即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购买、生产、销售,相应的就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的现实条件: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必须做到空间上的并存,时间上的继起。公式。——
2资本的周转
资本周转的定义——;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的含义及其和资本周转速度的关系——;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二个因素: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和生产资本的构成与比例——;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含义(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区别)——;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的计算及其对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3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社会总资本的含义——;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含义及其构成(实物构成——两大部类)(价值形态——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即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与公式——;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与公式——。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含义和二种表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原因——。
5剩余价值的分配
A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资本主义生产成本的含义及其对资本家的意义——; 利润的含义及其与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利润率的含义及其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影响利润率的四个因素——;
平均利润的形成、计算和本质及其决定平均利润率的二个因素——; 生产价格的定义及其与价值的关系——;
生产价格形成后的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超额利润的含义及其与平均利润的区别——。
B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的含义及其商品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具备的二个条件——; 商业资本的作用(四点)及其条件性和消极性——; 商业利润的含义、来源和实质——。
C借贷资本和利息
借贷资本的定义、形成和本质——; 利息的本质和来源——;
利息率的定义和波动区间及其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几个因素——; 银行的定义和职能——;
银行资本的定义和构成银行利润的定义和来源——; 股份公司的定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股票和股息的定义 股票价格的本质及其决定股票价格的因素——。
D农业资本和地租
资本主义农业剩余价值分配的特征——;
级差地租定义和形成的条件: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条件生产条件的差别 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二点)——(注意:不是土地私有权,但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如土地私有者手中的原因却是土地私有权)——
级差地租的源泉和二种形态—— 绝对地租的定义和构成——
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当代资本主义形成绝对地租条件的变化:绝对地租不再是由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所形成,而是将农业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转化为绝对地租;
决定土地价格的二个因素——。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资本主义发展的二个阶段: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在20世纪又有变化:二战前为私人垄断;二战后为国家垄断。
2、垄断的形成(自由竞争——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垄断)及其定义——; 垄断组织的定义、形式和实质及其二战后垄断统治加强的主要表现(四点)——。
3、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形成及其统治 其形成的过程:银企合一即“银行就由中介人的普通角色发展成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列宁语)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定义——; 金融寡头统治的主要方式:经济上:“参与制”;政治上:“个人联合”;此外:“政策研究质询机构”等。
战后银行业垄断新发展的表现:(三点)——;及其垄断财团的发展的主要表现:四点——。
4、垄断和竞争
垄断不能消灭竞争的理由——;
垄断下的竞争和自由竞争的竞争的不同点——。
5垄断利润和来源
垄断利润的含义和来源——; 垄断价格的含义和形式——;
垄断价格的出现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的理由:(三点)——。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二个阶段: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时间上:以二战为界。国家垄断主义的产生根源:生产力的发展,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社会化生产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具体原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三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7、垄断资本在世界的扩展 资本输出的定义——;
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资本输出的形式、作用和后果——; 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
国际垄断组织的定义、形式——。
8、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成因——萌芽于“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与原因——;
国际分工体系在二战后的发展:生产的国际化到资本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原因和主要内容——;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方面、原因及实质——。
9、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历史地位:即进步作用和意义——;
发展趋势:为转向社会主义提供了条件(一是生产力;二是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第七章——第八章)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二次飞跃)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时间、人物:早期的是16——17世纪;英国人莫尔《乌托邦》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太阳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19世纪的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等人的思想。1848年2月发表的、而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公开问世。
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列宁和斯大林——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产阶级革命为什么是最新类型的革命?理由:(四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观点差异:马恩的“同时胜利论” 与列宁的“一国或数国首先生理论”的观点:——; 列宁的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的三个阶段: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列宁的主要贡献:——。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924年到1936年。1936年12月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二种公有制的格局、计划经济的苏联模式以及政治思想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2、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第三次飞跃)
二战后的东欧、中国及朝鲜、古巴、越南、蒙古相继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和经验教训 历史贡献:(四点):——; 教训:——;
我党的认识和总结:(四点)——。
无产阶级专政作为新型国家政权的含义:——; 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新型民主的含义——。
3、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五点)——。
4、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和艰巨性与长期性 取得胜利的原因:(二点)——; 艰巨性和长期性的原因:(四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三点)——; 如何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三点)——。社会主义在曲折性中前进的客观性原因(三点):——; 如何把握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三点)——。
5、马克思主义政党
产生的条件:工人运动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 性质: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纲领和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 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第八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七点)——;
2、共产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基本特征和重大差异: 共同基本特征:(五点)——; 重大差别:(七点)——。
3、共产主义既是科学理论,也是理想社会,也是实践运动 实现共产主义的实践活动是一个长期过程
4、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不能超越,而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完。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
答:目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确保我们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只有学习、掌握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才能更好地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的主旋律,才能有效地整合格中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共同的意志。根本方法: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联系社会实际,去观察和分析问题,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实用主义,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习马克思主义的书,学以致用,有的放矢。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现实意义
P33-34 答: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5-67 答:(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与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对立统一规律及其运用(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转化、矛盾的内外、主次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P47-P52(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①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②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③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2)矛盾的内外因:
答: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相互制约,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是:(1)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根据(2)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外部条件(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
答: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旨在研究复杂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人和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
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和意义P51 答: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证食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无形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6、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P52 答: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都顶,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想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理及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历史意义。P78-79 答: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
8、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P109-110 答:(1)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间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与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2)在当代中国,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
9、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原理。P113-116 答:(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2)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实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4)社会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0、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22-123 答:(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重要动力,它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2)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有效途径和手段。(3)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11、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P131-132 答:(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作用。(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精神生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当然,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经济、政治条件)的制约。
12、群众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P133-P134 答:群众史观: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它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群众路线:(人民群众至上)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13、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P144 答: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得以产生的两个历史条件是:(1)社会分工的出现(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14、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和作用
P148-150 答: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5、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P158 答:⑴ 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⑵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义主要形式、本质和对它的评价P188、P189 答:(1)主要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本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质上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3)评价: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资产阶级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17、经济全球化内容及其后果P196-199 答:⑴ 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⑵ 后果: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18、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及其实质。P204-P207 答: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5)政治制度的变化 实质:(1)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金额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2)它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从根本上长生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痼疾。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原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
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复写、摄影、反映。2.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3.联系: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4.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5.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6.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
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的中断。
7.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过程。8.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9.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10.自由:哲学上的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的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
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1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
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2.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
量。
14.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15.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
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
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16.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
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17.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因
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8.资本:资本是增殖价值的价值,它反映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
社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
19.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20.两个绝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
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
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简答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和这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其二,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该着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什么。
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的东西。
5、价值、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评价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一致,要以人们的真理性认识为依据,真理评价高于价值评价,这是价值评价的根本特征,也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价值评价的三个特点:第一,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联系。第三,评价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6、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了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8、为什么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9、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什么具有多样性。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的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过你额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10.马克思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的过程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第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P3: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理论的内荣:
4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定义和意义: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P4: 5.运动与静止
6、实践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7.唯物辩证法的特征
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9、矛盾及其特征是什么?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性规律性的关系
P5: 12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13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3、真理于价值的关系 4.真理的决定性和相对性
P6: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p94 2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 3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区别: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P7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2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 3.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4货币的本质及功能
P8: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6剩余价值的含义?类型? 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价值、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1垄断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P9: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者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理论的内荣: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28)
PS:两个知识点:(知识点不在问题的回答范围之内,但要求要会)
(1)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P28-29)
(2)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之论。(P29)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答: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定义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将世界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部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精神反映,而且能够对物质产生反作用。总的来说,物质是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这就是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实在性原则。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4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
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5.运动与静止
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实践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P34)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P35)7.唯物辩证法的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9、矛盾及其特征是什么?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P43)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她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任何一般(普遍)只是大致包括个别(特殊),只是包括了个别的某一部分属性,某一方面特征或共同本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2)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1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动性规律性的关系
规律与人的能动性: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根据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在发挥是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在发挥4 主观能动性时还应注意: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12意识的功能和作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知道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13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原理。
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是事物发展普遍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在数量上的规定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在新的质变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过程,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规律。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2.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区别就是认识与物质的关系,旧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认识(或者是意识),而认识(或者意识)不能反作用于物质,即为纯粹的物质世界;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反作用,即他们可以相互影响,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的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的揭示了认识过程的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3、真理于价值的关系
1.真理与价值是相对立的统一。
2.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二者的区别。真理是讲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要求认识要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价值是指外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3.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1)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的改造世界,以实践成果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的价值。(2)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必定是在真理的指导下实现需要的满足。4.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他的功能上。(1)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3)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作用。4.真理的决定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p94 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其特殊形式 2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区别?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社会存在,先有社会意识形态,后又社会存在。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了社会存在,之后才有社会意识。
其实,所谓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之前任何哲学学派都没有能够证明社会形态中的“物质决定意识”的道理。3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区别:
(一)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基本形态
1、唯意志论唯意志论认为,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的进程,人类历史就是由这些“大人物”随心所欲地创造的。至于人民群众,则被看作是“消极的”、“被动的”、“惰性的物质”,是这些少数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是供他们使用的“材料”。
2、宿命论宿命论认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是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如“上帝”、“天命”、“神”、“绝对精神”等等,而英雄人物则是诸如此类精神力量的体现者或受托人。而人民群众只能俯首听从这些神秘精神力量和英雄人物的支配。
(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存在的原因
1、认识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认识根源在于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或只看到思想动机。
2、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社会根源是生产力还不够发展,大多数人从事生产劳动,少数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
3、阶级根源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阶级根源在于历代剥削阶级为了维护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剥削和统治,总是对历史发展的真相作歪曲的宣传,百般吹捧他们的领袖人物和政治代表,极力贬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三)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同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社会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因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坚定地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1)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 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2)劳动二重性的内涵
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具体劳动规定什么劳动、怎样劳动的问题,抽象劳动则讲的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长短的问题,因而二者是相互排斥的。
(3)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
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
价值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2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
1、价值是商品固有属性,没有价值就不能称为商品
2、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没有使用价值也就没有交换价值
3、交换价值是价值在交换过程中的反映 3.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他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4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4货币的本质及功能
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作为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这一特征决定了货币的基本功能。货币的功能7 有三:作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媒介;作为价值尺度,确定商品和劳务相交换的比率;作为价值储存手段。如果货币不能作为被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则既不能当作交换媒介,也不能作为价值尺度,更不能作为价值储存手段。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路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6剩余价值的含义?类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的最基本的类型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7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价值、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1垄断的含义:所谓的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向后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所谓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导致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为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新的适应8 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奖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