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全文5篇)

时间:2019-05-13 23:5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第一篇: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浅析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加快,以及城市化迅速崛起,使大批没有社会保障基金,尤其是社会保险基金积累的农村居民在转变为城镇居民后给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平衡点,构建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的经办管理能力。

关键词:社会保障 城乡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一体化 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环节,是应对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模式可以更好地借助政府的力量,在完成风险有效分散和损失分摊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稳定,在最大范围内通过社会保障达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一、城乡一体化是一种高级的经济社会结构形态。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涵义是在生产力、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与农村逐步实现结合,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目的是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推进机制,实质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融合,使城乡共享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优化经济社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1.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有助于推动经济良性发展。实践证明,只要加快社会保障发展步伐,全力推进城乡社保一体化,使我国外向型与内需型经济之间的结构更趋合理,有效降低外部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才能确保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经济发展是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根本。只有在一个好的保障制度下,民生才有全面发展的可能。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追求老利润最大化,克扣职工工资,损害职工利益等都是不科学的发展理念。因此,必须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创新,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有助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中的非就业年龄段群体、困难特殊群体和低收人群体的社会保障是一体化工程的关键。社会保障一体化不是各险种基金之间的相互挤占,而是需要财政的投入,既需要加大公共财政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中的投入比重,也需要建立统一的制度。

4.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有助于缓解保险基金压力。所谓社会保险基金,是指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和再就业基金。建立城乡居民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险制度,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创新、创业、创造热情,维护其合法权益,使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对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好的稳定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建设主要侧重于城镇,农村的社会保障还存在许多盲点,迫切需要加以改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分割状态,并由此造成一系列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瓶颈: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项目不一致。近年来,为适应城镇化进程和农民进城务工的潮流,我国许多地区在尝试建立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推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2.经济瓶颈: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一致。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收入相对缓慢。城乡之问贫富悬殊的现实使得农民无法承担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义务,因此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较大的困难。

3.体制瓶颈:社保体系与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不一致。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社会保障自身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协调的系统,它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内容。应根据科学合理的原则对社会保障进行合理分工,合理配置资源,确定不同部门的职责范围。

总之,决定社会保障的水平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应当保持在个恰当的位置,不能过于超前,也不能过于滞后,更不能按照主观意志办事。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当前许多地方的社会保险基金结余较多,主要是参保人数的扩大,支付的高峰尚未到来,政府不能因基金结余而削弱财政性社保投入。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缩小区域差距、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缺口、老龄化社会逼近、补贴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等,财政的投入无可替代。

三、逐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向城市社会保障的过渡,建立以社会公正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全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我们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1.找准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结合点。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可以更有效地助推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政府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调整社会保障支出结构,除对城乡低保、特困、重残等特殊群体倾斜外,扩大对低收入困难就业群体、城乡无收入老年人的保障范围,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要建立社会保障财政预算长效机制,细化到每一个险种、每一个项目,并进行正常化、规范化运作;要科学处理好待遇水平与财政投入的关系,顾及经济发展水平、平均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与险种之间的档位差。

2.构建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首先,在现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整合成一种养老制度、两种参保方式、不同缴费标准和资金来源的新模式。一种制度:以现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框架。两种参保方式:以单位方式集体参保的,缴费工资与费率按地区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不分单位性质和城乡区域。以个人方式参保的,要设计不同层次的缴费标准和财政补贴办法。其次,在现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整合成一种医保制度、两种参保方式、不同层次的缴费选择和报支待遇档位、不同的资金来源。一种制度即: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框架,统一“三险”方面的信息资源,根据现行的医疗保障平均水平,统一设计缴费标准和报支待遇档位,统一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两种参保方式:以用人单位集中参保和以个体缴费方式单独参保。原农村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全部融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建立全民医保制度。

3.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系统能力建设。提升社保经办机构能力,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工作内容,是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必要条件,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切实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为此,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一是要建立社会保障事务专业管理部门,实行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和执行相分离的管理体制。二是要延伸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到村。要构建县(市)、乡(镇)、村三级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增加和培训基层社会保障工作人员,提高现有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待遇。三是要规范社会保险费征缴行为。征收机构负责人应在法定条件下行使裁量权,任何单位、个人无权减免用人单位的各项社会保险应缴额,任何违反法律程序的操作将会触犯刑律。

第二篇:渐进式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

“渐进式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

作者:陈天祥,饶先艳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0-05-14 13:56:00

一、文献评估和问题的提出

一段时期以来,关于中国要不要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和争论,这种分歧和争论主要集中在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支持一体化的学者认为,它是平等的公民权利、统一市场、减低管理成本和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其可行性建议包括由政府、雇主和雇员共同出资建立社会保障基金、开征社会保障税、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等。①反对一体化的意见也有不少,理由主要是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差别大,因而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只能是一个长期目标,而不宜作为现实的社会保障政策。

另一种是折衷的意见,从操作上看更具有可行性。这种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中社会保障制度要统一但标准有别,或“条块”统一但城乡有别,一体化应主要集中于对人们基本生存权和健康权的保障方面,即“小保障”模式。③相较于前两种意见,这一主张更具有现实可行性。

本文倾向于第三种折衷的观点,即我国应适时推动能满足居民基本生存权和健康权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这里所讲的一体化并不是说城乡的社会保障水平和标准完全一致,而是指根据中国国情,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结构,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上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规划,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在基本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体系上的有机统一,使城乡居民均能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扶”。2003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后,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政策方向。中共十七大报告更是强调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在2008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并提出了2020年的中期目标,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从而使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政策十分明朗。我们知道,社会保障制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较典型的“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的强制性制度变迁,⑤政府创新制度的意愿县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之一。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或者即将进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积极尝试,如:本文中要探讨的广东省东莞市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实践;广东、浙江、吉林和海南等省均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而更多的地市一级层次政府正在着手部署实现某一个单项社会保障领域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在2007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先后提出了在未来几年建立覆盖当地全体居民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预见,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将会在中国的大地上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建设潮流,其势不可阻挡。因此,现在再讨论要不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已变得毫无意义了,我们更应该努力探讨一体化的现实途径,为这一中国史无前例的实践提供知识支持。

然而,当我们浏览已有研究成果的时候,却不无遗憾地发现,已有的探讨中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多停留于诸如一体化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主观定性地提出了若干构想这样一些简单的表象上面,而没有深入一体化的具体实践之中,属于“纸上谈兵”,使人难以把握中国国情F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真实世界,也难以为其提供具体的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个别研究虽然探讨了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形式,⑥但也主要停留于定性化的描述上面,没有告诉人们一体化过程中需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再者,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这就决定了我们也必须从过程这一角度去探讨其中的规律,诸如启动机制、过渡机制和城乡衔接机制等。有鉴于此,本文根据中国国情,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描绘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并在比较中借鉴,尝试性构建基于过程和实践形式的一体化模式,然后选择东莞市为案例,探讨其实践途径。

之所以选择东莞市为案例,是因为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材料,它是国内率先全面实现了三大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地级市。另外,东莞的案例与曹耳东等所描述的上海浦东新区的案例不同,它并没有经过“农民市民化”这一过渡阶梯,而是采取“循序渐进、小步快走”的方式较快地实现了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社会保障水平的大体一致,是另一种一体化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本研究实地调查的时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7年7~9月的集中调研,对东莞市社保局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东莞市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背景、进程、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收集了大量的文献材料,包括政府的规范性文件、政府公报、工作总结、社保制度内容简介、统计数据等。此外,还访谈了15位莞籍农(居)民,侧重了解他们对东莞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整体感受及受益状况。第二个阶段是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主要是零星的补充性调查,通过实地访谈、电话采访和邮件来往等对已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核实、扩充和修改。

二、“渐进式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模式的提出及释义

(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1.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具体保障项目是什么?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采取一些西方国家(如西欧)那样的包括多项保障项目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模式。关于中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具体保障项目,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认为应该立足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基本国情,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下,实行“小保障、广覆盖”的模式,即主要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的生存权和健康权,即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三大领域。⑦这种主张与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政策导向是相一致的。中共十七大三中全会则进一步确认了“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因此,我们认为,以三大基本社会保障为一体化的内容选择是一个有广泛社会共识和政策依据的发展方向。2.如何启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

社会保障尤其是涉及公民基本生存和健康需要的基本社会保障具有鲜明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属性,属于政府的重要职能领域,需要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启动一体化进程。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很多发达国家都选择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全民社会保障模式,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大部分或全部来自国家税收,典型的如日本和英国。③基于与第一点同样的理由和庞大的资金需要,再加上我国市场体系的发育尚不健全,决定了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必须由政府主导实施。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各种文件中都强调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其发展设定基调,使其纳入“城乡统筹”和和谐社会建设总体格局之中,而彰显出强烈的政府主导意图。如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条件探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办法。”“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在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的意见》更是直截了当提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我们认为,政府的主导作用包括:出资建立社会保障的启动基金和按比例分担的其他保险基金分额、作出相关的制度安排、组织和实施社会保障项目、通过宣传把农民吸引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监督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等方面。3.如何筹措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所需要的保险基金?

财政实力的相对不足、农村人口庞大的社会保障需求和因长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所造成的对农民社会保障沉重的历史欠帐,都决定了我国不可能由政府承担一体化所需要的全部社会保障基金。对此,不少学者都提出了政府、集体(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出资的对策思路,⑨这一主张也与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相一致。因此,多元主体共同出资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选择路径。

4.如何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之间的衔接?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最终要实现城乡之间的衔接和统一,否则,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原来存在3种方案:即“社会保险统一说”、“基础整合说”和“三维体系说”。但它们均因忽视了中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的特点,欲一步到位的想法不太可行,受到学者们的批判。李迎生总结和借鉴了国外的不同模式,如北欧的“统一模式”、日本的“整合模式”和法国的“专门模式”等,提出了第四个方案,也就是所谓“城乡整合说”或“有差别的统一说”,即养老保险的第一根支柱(社会统筹部分)、医疗保险的大病统筹部分和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可设计为城乡共享项目,其他方面或项目则可以根据城乡实际保持一定差异或灵活性。@这一主张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同。然而,城乡社会保障,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一开始就是城乡之间平等地享受基本社会保障项目,而是在农村建立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后,逐渐提高其保障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等条件成熟后再实现两者之间的统一,因此.它必然涉及城乡之间的衔接问题,但已有的4个方案只是静态地告诉人们哪些项目应该实现城乡之间的共享,而没有关注其动态过程的规律。基于这一认识和对实践的考察,本文提出了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第五种模式,即“渐进式统一”模式。认为,受基金的筹措、民众的认知水平、制度的运行成本和隐性债务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初期,不可能一下子达到与城市一样的水平,无论是保障的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等待条件成熟后才能实现城乡之间的有机统一和衔接,因此,渐进地推进一体化是一个较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这一模式既吸收了李迎生所提出的“有差别的统一”中关于3大城乡共享保障项目的优点,但却克服了其静态观察的缺陷,着重于一体化进程中的动态过程和实现机制,从而使模式丰富和饱满起来,也更容易理解、操作和学习,而显示出强烈的应用价值。

(二)“渐进式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型及其释义

在对上述基本问题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渐进式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实践模型(见图1)。这个模型说明,中国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可以分为启动、提高和衔接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只涉及民众基本生存和健康需要方面,即三大基本保障,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能只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也正因为如此,这种保障带有很强的公益色彩,必须由政府主导,也必须由政府率先出资,与此同时,采取多方筹集社保基金的机制,并作出相关的制度安排,启动一体化进程。在基金管理机制和使用机制上,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结合的模式,既有利于发挥统筹基金的横向社会性共济功能,又有利于强化个人的保险意识和激励机制,有利于保险基金的有效积累,并形成较有效的约束机制,加强对保险基金的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此外,这一机制还有利于实现城乡之间社会保障的衔接,因此,是一种较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

在启动阶段完成以后,政府需要通过宣传和示范作用,逐渐提高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认知水平和风险意识,接受有别于家庭保障的社会化保障模式,参与和投入到这一体系中来,并与政府一起逐渐提高保险基金的筹资水平,相应地提高保障受益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阶梯式推进的状态,一步步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为城乡衔接奠定基础。

当农村社会保障基金越来越充实,其筹资水平和受益水平与城市一致或接近时,就要适时地实现城乡之间的衔接,解决好两者之间的并轨和转换问题。对于农村保障水平与城市保障水平达到同一标准的项目,要实现两者之间的并轨;对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因生活条件的差异而客观上需要维持一定差别的保障标准的项目则需要解决好两者之间因人员流动而带来的转换机制问题。

那么,这一模式究竟是如何运行的,其动态过程如何?东莞市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教材。

三、东莞市“渐进式统一”城乡 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描述

(一)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进程

1.起步阶段(2000年11月至2006年6月)。2000年11月,《东莞市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出台,标志着东莞市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进程的正式启动。从2001年1月起,东莞便正式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将男性凡20-60岁年龄段,女性凡20-55岁年龄段没有参加职保的本地户籍农(居)民纳入参保范围,农民养老保险费由市、镇、村(居)委会和个人共同承担,征收费率如表1所示。

农民养老保险费以当年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按月供缴,缴费基数第一年按每人每月400元核定,从2002年1月起,每年递增2.5%。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缴纳的保险费为当年缴费基数的11%。被保险人按规定参加农民养老保险,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按月领取农民养老金直至终老。农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标准起初为每人每月150元,2006年1月起调整为200元。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基础养老金从农民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帐户养老金从个人帐户中支付。个人帐户储存额支付完毕,从农民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帐户储存额只用于参保人养老之用,除参保人参保期间出境定居、户口迁移市外的或死亡的,其个人帐户储存额退还给本人或法定继承人外,均不得提前支取。参保人享受农民养老金后死亡的,其个人帐户储存余额退还其法定继承人。2.城乡并轨阶段(2006年7月1日以后)。从2006年7月1日起,东莞市全面推动农(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农保参保人以村(社区)为单位并入职保。个别经济发展滞后的镇并入时间最迟不能超过2009年6月30日。同时,逐渐提高所缴保险费占当年缴费基数的比例,并相应调整个人与市镇村之间的缴费比例(见表2)。并轨后的缴费基数为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参保待遇标准如表3所示。

资金问题是社会保障的关键问题。一体化进程启动后,东莞市政府有计划、分步骤地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2000年底,市财政多方筹措10亿元基础资金,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从2006年开始,在逐步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制度安排中,缴费率从原来的11%提高到18%,政府和村集体的出资比率也同步从6%增加到10´%。2001年至2005年,市、镇(街)两级财政和村(居)集体合计投入农保的专项资金达8.96亿元。此外,各级财政还逐年加大对农医保的扶持力度,2004年到2007年,市、镇两级财政共投入扶持资金1.057亿元。

由于社保费采取个人和市镇村按比例缴纳的方式,这其中村一级资金管理的规范程度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以保证资金投入的稳定性。在完善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的基础上,东莞市政府积极推动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全面实行联组会计委派制和财会电算化;高标准建设“一栏两室”,全面规范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在村组两级成立监事会,民主监督面实现了全覆盖。为建立农民社保的长效保障机制,2006年,东莞市明确规定“全市各村(或社区,含村民小组)必须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的50%以上用于所属村民的社会保障”,从而增强了农民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和调剂能力。

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组织和管理机制变革,为此,东莞采取了以下3个措施:一是整合机构和人员,将农村社会保障管理职能统一划归市社会保障职能部门承担。职能的有机整合使全市的社保工作实现了一个系统管理、一个窗口对外,降低了一体化的运行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大大增强了基金的调剂能力。二是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在缴费标准、支付限额、起付标准、支付范围、待遇支付比例等环节全面推行规范化、公开化操作。对农(居)民参保缴纳的社保基金,按规定纳入市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基金安全运行、有效增值。同时,将农村社保纳入“数字社保”信息化建设的框架,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三是实现社保服务的社会化。东莞市社保局分别与广东发展银行、东莞市商业银行合作,发行了广发社会保险IC卡、商业银行农保退休金存折和农医保商业银行银联社保卡,各项社保支付资金100%社会化发放,农保退休人员可在指定的银行在全市的任意网点领取养老金,医保参保患者在办理出院手续时可现场结算医疗费,实现社保服务的便民化。

(二)差别分担的多级资金筹集机制

东莞市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的是“广覆盖,低水平”模式。然而,全覆盖对一些相对落后的镇来说,资金压力较大。访谈中,东莞社保局农保科的陈某说:“困难主要来自各个镇的发展不一样,有不平衡性,经济条件好的镇很积极,而相对落后的镇则有顾虑,个人缴费的压力还是存在的。”为确保所有莞籍农(居)民能平等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东莞市按经济发展水平将28个镇划分为欠发达镇和非欠发达镇,有差别地划分市、镇、衬的资金负担比例,对欠发达的镇实施财政支持政策。例如,农(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除农民个人缴纳外,其余部分由市、镇、村(居)三级按3:3:4比例分担;最低生活保障费市、镇、村(居)按4:4:2比例分担。但对欠发达村负担的农保、最低生活保障等费用,均由市、镇财政分担。其中,属欠发达镇的村(居),其分担部分由市、镇按6:4的比例分担;属非欠发达镇的村(居),其分担部分由市、镇按4:6的比例分担。对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先按经济发展水平将镇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和四类(一类属经济基础较差,四类属经济基础较好),然后有差别地分担市镇财政投入比例,市财政负担比率分别为80%、60%、40%和20%,其余部分由镇财政负担。这种政策减轻了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和集体负担,保证了社会保障费用能及时足额到位,使一体化得以公平和有效推进。

(三)循序渐进的城乡保障水平统一进程

在解决农村与城市社会保障的统一问题上,上海浦东采取的是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市民化社会保障——市民社会保障3个阶段过渡模式,到一定程度由政府采取“托底”方式,实现城乡一体化。但这种模式人为制造了3个不同的制度阶段,将会为后续的转制过程带来不必要的转制成本。而东莞市的做法与浦东不同,它从一开始就立足于解决城乡社会保障之间的统筹和衔接,转制成本大大减少。其基本做法可以概括为:循序渐进、小步快走,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其演进如图2所示。

经济因素和农民的认知水平是制约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障碍,因此,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循序渐进地推动一体化进程,逐渐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最后择机实现城乡之间的统一和平衡。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农民能从中得到实惠,逐渐把他们吸引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2000年底,东莞市财政多方筹资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在未征收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情况下,先行发放两个月的养老金,此举在群众中影响很大,增强了农(居)民的参保信心。东坑镇的农民李某,原来一直靠在家后院种疏菜维持生活,而养老保障制度启动后,她每个月能从社保局领取到300元养老金。她说:“以前做梦也没想过,村干部通知领钱时,都不敢相信是真的。”东坑镇社保局的黄某说:“参保时,农民的热情并不是十分高,当他们领到钱就会比较有热情的啦。”农民尝到甜头后,踊跃参加保险,进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责任分担的到位逐渐提高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而为了提高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认知能力,使他们了解制度的内容和运作方式,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的保障权益,东莞市政府采取了诸如媒体报道、咨询活动、“社保之夜”文化节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取得一定的效果。

(四)有效衔接的城乡并轨和转换机制

为减轻农村社保基金压力,东莞市逐步将农村社会保障并入职工社会保障体系中,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方式,着力做实个人帐户,在此基础上实现城乡之间的衔接并轨和转换。以农(居)民养老保险为例,农民养老保险金个人帐户统一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建立,其中,全部个人缴费和3%的市镇村缴费数额记入个人帐户。2006年7月1日,农民养老保险并入职工养老保险后,继续参保缴费的,参保人按缴费基数的8%建立个人账户,原农保个人帐户金额全部划人并轨后的个人帐户,不足部分从市镇村缴费额中划入。对按规定并入职保后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参保人,以及按规定参加农保并且在并入职保时达到或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女性参保人,允许在申请退休前自愿选择补缴或延缴至累及缴费年限满15年。对统一补缴有困难的村,进行适当的灵活调整,允许所属成员在申请按月领取职保基本养老金时以退休一个补缴一个的方式进行补缴。在这一政策下,到2006年7月1日,领取农保养老金的农(居)民可以有3种选择:补缴、延缴或不补缴、不延缴,前两种选择领取职工养老金,后一种选择则继续领取农保养老金,今后不再变更。并入职保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到农(居)民养老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村集体转保的热情,同时也使得农保并入职保后,帐户更加充实,农保所承担的隐性债务的压力减小。

(二)医疗保险一体化进程

1.农村合作医疗阶段(2004年6月以前)。广东省农村合作医疗始予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70年代为鼎盛时期,但到80年代初,合作医疗出现了大滑波。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文件精神,从1998年开始,东莞市财政每年划拨100万元作为扶持资金,重新启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运行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镇办合作医疗,二是镇村联办合作医疗,三是村办合作医疗,四是集体购买医疗保险。

2.农医保全面推行与发展阶段(2004年7月以后)。2004年7月东莞市启动了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征集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式升格为医疗保险制度,按照职工住院基本医疗保险的模式,面向本市户籍的农(居)民,实行以“保大病、保住院”为主要特征的住院基本医疗保险;以村(居)民委员会为单位参加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市统筹,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基金调剂使用;实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个人缴费为主和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机制。针对各镇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东莞市将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分为一低一高的A档和B档,缴费和待遇标准如下:实施第一年,A档按90元/人·年标准缴费,其中参保人个人缴纳60元/年,B档按220元/人·年标准缴费,其中参保人个人缴纳190元/年,市、镇两级财政对A、B两档均补贴30元/人·年。A、B档参保人因病住院,发生在起付标准以上的基本医疗费,基金支付70%,因特定门诊发生的基本医疗费支付60%。最高支付限额A档为每人每年1万元,B档为每人每年3.5万元。2005年7月,A、B档的年缴费标准上调至每人120元和250元,市、镇两级财政对A、B两档的补贴均调高至60元/人·年,个人缴费标准不变。2007年6月,东莞市又将农医保的全部参保人统一转为B档,仍按250元/人·年缴费,但对个人及市、镇财政的缴费标准进行调整,个人负担部分由原来190元/年降为120元/年,市、镇两级财政补助提高到130元/人·年,最高支付限额也统一为每人每年3.5万元。

(三)最低生活保障的一体化进程

东莞市从1997年1月1 日起在全市城乡实施了市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这几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东莞市常住户口的城乡居(村)民纳入低保范围。低保的标准为城镇居民210元/人·月,农村居民180元/人·月。此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等因素变化,东莞市一再调整低保标准,并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2008年1月1日,东莞市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360元/人·月,最终实现低保标准的城乡一体化。

四、东莞市“渐进式统一”城乡社会保障

(一)政府主导的启动和实施机制

东莞市地处珠三角的中心位置,自90年代以来,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而计划生育政策引起的传统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需要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东莞市政府及时捕捉到了这些制度创新的需要,而较好的财政状况也使其有能力进行制度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东莞市政府决定自上而下启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

为了实现城乡之间因人员流动而带来的社保转换问题,东莞市规定,对已经参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人,一日进入城市就业,则自动转入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其在农村的社会保障权益也转化为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下的权益。如果已经加入城市社会保障的农民失业,一旦转移到农村,其在城市的社会保障权益也转化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下的权益。例如在养老保险上,非个人承担的保费由市镇村按比例分担。在民办非企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就业的,业主需承担相应的保费,离职后也由市镇村按比例承担;因工作变动退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其原由企业承担的部分,也改为市镇村按比例承担。这一灵活的转换机制维护了流动人群的权益,促进了人员流动,也保证了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稳步衔接。谢岗镇的进城务工人员王某表达了对这一制度安排的优越性,“现在进城后不用担心在农村的保障问题了,可以安心在城里干活。什么时候不想在城里干了,回到农村照样可以得到我应该得到的好处。”

五、结论及讨论

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认真分析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了基于过程和实践形式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并以东莞市为案例,探讨其实践途径。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在这一进程中,关键是要处理好如下几点:

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合理选择一体化项目。从东莞市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中,无论是方案的制定、启动和运行资金的筹措、管理机制的设计等处处可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政府的资金投入问题。根据一些学者的测算,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条件,关键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压缩行政管理费用和直接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投入,增加在民生方面的投入,从而为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奠定基础。另外,各地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城乡一体化的保障项目,既可从某一单项中寻求突破,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选择多个项目齐头并进。

合理分摊基本社会保障责任与成本,这是东莞案例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推而论之,目前需要明确以下几点:(1)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责分工与协作,中央政府负责农村社会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就农村社会保障应遵循的原则、保障内容及形式、财政投入水平、保障监督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此外,还应就不同省际之间的社会保障的衔接问题及早做出制度安排。(2)合理划分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投入比例。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即“按比例分担”和“按类型分摊”。@(3)建立国家农村社保专项统筹基金,做好转移支付工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专项扶持。(4)合理划分不同层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责任。各省(市)应统筹本区域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需求,可借鉴东莞市的模式,将下辖地区按财政实力予以分类,有差别地确定省政府与下辖政府层级之间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不同承担比例。此外,地方政府还应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相关制度,使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杜绝随意性和盲目性,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责任制,做好便民服务等工作。

循序渐进地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择机实现城乡之间的统一和平衡,这是东莞案例的又一个重要启示。东莞的经验说明,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重要的一点是进入。一般而言,低水平的进入模式较适合中国的实际,它可以大大减少阻力和实施成本,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但对于一体化的速度、城乡衔接方式等方面各地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作出不同的选择。

上述三条经验只是让我们看到了东莞案例的积极一面,但其存在的隐忧同样值得我们思考。一是隐性债务问题。社会保险项目中最可能出现隐性债务的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于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东莞市政府依靠财政投入来弥补,同时,将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入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下统一管理,对未满缴费年限的参保农(居)民实行补缴、延缴等方法来充实基金帐户,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但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不同,其隐性债务主要来自医疗消费的不可预见性。东莞市医疗保险支出是按参加医疗保险的个人医疗费用发生的多少作为支付标准的,是一种现收现付的体制。由于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很多,有病人方面的,也有医院方面的,从而使医疗费用的控制难度较大。来自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药品价格和住院费用等的约束的刚性不强,很多时候缺乏明确的标准。这种种因素使对农医保支出规模的控制企图落空,最终导致收支失衡。政府和部分医疗机构成了这一隐性债务的承担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农(居)民医疗保健意识的进一步加强,这一隐性债务仍有扩大的趋势。二是农民的制度认知问题。虽然政府的宣传对于提高农民的认知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农村社保参保单位以村集体为主,一些村直接从农民的集体经济股份分红款项上扣除社保费用后统一上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与整个社保运作体系相隔离。在访谈中笔者发现,较多农(居)民不清楚自身参与了何种社会保障项目以及个人缴费多少,可以享受到什么样的保障待遇等,导致一些农民仍对入院看病心存恐惧,生病基本靠“扛着”。东坑镇的王某说:“不会想到住院的,老了到了一定年岁就要死的啦,还医什么,浪费子女的钱。”而有的人却认为,“医疗保障是政府出钱,当然是能多用就多用,不用就没有了”。这都是因缺乏对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基金两者关系的了解而出现的认知误差,它或者导致一些迫切需要保障的群体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或者导致资源的不当使用和浪费。此外,由于农(居)民不掌握新型社保制度的足够信息,使他们缺乏对社保资金监管的积极性,只能依靠社保部门的自我监管,从而存在难以预知的隐患。这种种认知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发展,为此,仍需做大量深入而细致的工作。三是社保基金增值问题。由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只允许全国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不允许地方社会保险基金“入市”和直接投资,这就使农村社保基金只能通过购买国债、银行存款的方式实现保值、增值,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增值缓慢,从长远来看必将影响农村社保基金的支付能力。因此,如何创新社保基金增值方式,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四是外来农民工社保衔接问题。这一点,东莞市的情况与其他地方一样,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加以统筹安排解决。

第三篇:桐乡市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专题规划

桐乡市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专题规划

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了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我市“十一五”规划,巩固“十五”发展成果,指导和推动我市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专题规划。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劳动保障体系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全市社会保险、城乡统筹就业、城乡低保、城乡合作医疗制度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保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我市的社会保险事业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基本形成了以养老为龙头,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社会保险的管理体制已经理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社会保险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截止到2004年底,养老保险的参保总人数达到17.67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2.34万人、事业养老保险1.35万人、农村养老保险3.98万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5.45亿元,支付能力达38.11个月。职工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5.26万人,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收支平衡;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43万人,占全市农民的80%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93万人,失业保险基金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工伤、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分别为3.5万人和1.6万人。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覆取得显著成绩。早在1994年,我市就突破国有企业、县以上集体企业界限,将镇办企业纳入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97年,我市及时将个体工商户、城镇自由职业者也纳入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近年来,我市还陆续解决了乡村医生、村委会干部、城镇退伍兵、农村计划生育夫妇等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2002年以来,我市根据省、嘉兴市部署,大力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覆工作,提出用三年时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扩覆目标任务。根据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桐乡市在职参保总人数至少要达到10.5万人,实际缴费人数达到在职参保总人数的90%以上才能完成任务。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制,每年都下发文件,召开全市性会议对扩覆工作进行部署,利用宣传、舆论、法律、经济、服务等措施促使企业参保。同时,我市还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基金征管新模式。1999年初,我市开始推行“地税征、财政管、社保依法支付和业务管理”的养老保险费征收新模式,切实提高征缴率,确保应收尽收,2000年以来,我市已连续获全省养老保险基金征管先进。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一直保持99%以上的征缴率。截止到2004年12月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参保总人数达10.59万人,其中,实际缴费人数9.8万,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指标。全市2.1万离退休人员都按时足额领到了养老金,且全部实现了社会化发放。

2、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推进,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尤为迫切。2002年,我市出台政府第24号令,对市区城建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采用养老保险的办法进行分流安臵。2003年底,根据省、嘉兴市部署,出台了(《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桐政发[2004]2号),对全市所有被征地农民参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两低办法”纳入社会保险,目前正在组织实施。到目前为止,被征地农民安臵人数达2.32万名,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15883人,其中有5022人按月领取养老金。

3、农村养老保险逐步起步。我市自1996年建立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制度以来,截止2004年底,农保参保人数达到3.9万人,已有432人按月领取养老金。2004年,我市开始对原有的农保参保人群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完善了台帐资料,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活动,着手研究新形势下农保发展的新思路,拓展农保发展的新空间。

3、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国家、省的统一部署下,本着“积极慎重、稳步推进”的原则,从2002年4月起开始运行,原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逐步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到2004年底,全市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5.26万人。同时,我市还加强“两个定点”管理,进行量化考核,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医保政策和服务,努力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平稳运行。目前,参保范围和对象已扩大到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和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逐步完善。

4、逐步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2002年以来,我市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覆盖面在逐步扩大,从原来的农民逐步扩大到未享受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个人筹资从20元增加到25元,各级财政及集体筹资从6元增加到30元。提高了基金抗风险能力和受益面。截止到今年6月底,全市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已达48万多人,参保率近90%。城镇居民参保已达2.2万余人。合作医疗筹资总额达到2700多万元。

(二)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新型就业格局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就业开始起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就业优先方针,积极贯彻落实上级党和政府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制定出台了全面、完善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健全责任制,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摆上重要位臵,列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强化就业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领导小组,开展万名农民培训工程。同时,在全市范围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创造良好的服务平台,取得了一定成效。

1、基本建成了统一开放的的劳动力市场。经过多年建设,我市劳动力市场建设成效明显,运作平稳有序,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工搭建了良好的交流服务平台,对建立健全“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竞争就业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市劳动保障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切实贯彻《浙江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管理制度,规范职介行为。

2、就业形势基本稳定。近年来,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左右,2002年为3.89%,2003年为3.9%,2004年为3.7%。面对企业改制、大中专毕业生大量增加等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想法设法促进就业再就业,努力开辟就业岗位,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落实就业再就业资金,完善就业服务,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同时,大力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对城镇失业人员中的“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采用优惠政策和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帮助就业。

3、进一步完善了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对在城乡各类企业就业的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截止到2004年底,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7%以上。完善了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把城乡各类企业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协调各部门建立了劳动保障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对重大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实施有效监管。同时,组织实施欠薪预警和保障金制度,劳动争议案件得到妥善及时处理。

4、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我市重视农村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转业转岗工作,市政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政府实事工程来抓,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从提高农村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和竞岗能力入手,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就业形势教育。2004年开始,开展万民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采用订单式培训等方法,提高农民培训 后的就业率。2004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余名,其中职业技能培训5100余名,帮助农民转岗就业4621人。对于被征地农民,我市还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并从2004年3月起,对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免费发放《就业培训券》,进行免费培训。同时,采取灵活机动的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想方设法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效果。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放《就业培训券》5780张,参加培训的人员4271人,实现再就业2300多人。

(三)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工作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难点。经过多年探索,已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1997年初就出台了《桐乡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按照城乡一体、制度统一、标准有别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整体推进,实现应保尽保。截止到2004年底,全市累计列入低保39055人次,发放低保金1776.6万元。其中,农村35383人次,发放低保金1465.6万元。同时,按照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调整保障标准,目前,农村为月人均150元,城镇为月人均250元。二是建立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制度。去年出台了《桐乡市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暂行办法》,从2005年1月起对城乡低保家庭、城镇特困职工家庭及其他城乡困难家庭实施医疗救助。切实解决城乡困难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三是广泛开展结对帮扶。全市上下把扶贫帮困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级机关各部门,团市委、市妇联、工会等都积极参与,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服务、送温暖、送技术、扶贫建房、发教育券等形式多渠道帮助困难群体。四是建立慈善总会。2002年,我市建立了慈善总会,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加慈善捐款,目前共筹集资金1830万元,为1710余人发放救助款300余万元。

二、推进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为城乡二元结构、思想认识、历史原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任重道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不利于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养老保险为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完备,并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和操作的规范性,而农村养老保险全省还没有统一的政策规定,仍遵循农民自愿参保的原则,纯农民因户籍原因被排斥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在医疗保险方面,目前机关、事业和城镇企业职工已组织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较高,而农村现行的合作医疗制度,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较低;再如失业保险,至今仍没有延伸到农村农民群体。

2、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大,没有实现应保尽保。近年来,我市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根据有关数据,我市的企业总数5000余家,职工总数20多万人,到2004年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3026家,在职参保还很低,全覆盖的任务仍然艰巨。2002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启动后,进展速度很快,截止到2004年底,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5.26万,但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尚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还不足10%。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偏低,受益面仅5%左右。失业保险仍没有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纳入其中,不计算在失业率之内,不利于客观分析我市就业状况,也不利于就业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3、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投入不足,技术工人整体素质不高。2003年,劳动保障部门就技术工人素质状况作过一项专项调查,根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桐乡市共有企业从业人员19万多,按技术工人数应占工人总数的40%比例计算,全市应有各类技术工人7.6万多人,但我市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技工仅1.5万多人,还不到企业需求技工总数的五分之一。一些企业急需的中高级技工更是匮乏,技术工人整体文化水平也偏低,工种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我市企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因为思想观念、现有技术人才培养制度、评价体系等影响,企业以及社会对职业技能培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这和我市推行“工业立市”战略,建设经济强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有很大差距。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一定难度。根据农经部门统计,我市剩余劳动力在6万人左右。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数量急速增加,截止到2004年底,被征地农民总人数约4.5万人左右,而且,在被征地农民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4050”人员,就业难度不小。

5、劳动保障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近年来,我市虽然在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完善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2003年我们在全市各镇乡、街道的村组配备了就业信息联络员,在各社区配备了劳动保障管理员,但各镇乡、街道和开发区社会保障事务所至今尚未建立。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功能还不完备。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积极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既是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提升城乡人民保障水平,切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我市是浙江省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之一,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前50强。因此,桐乡建立统一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有现实的可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深化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改革,努力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力争到2010年建立统一、规范和完善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总体目标是:

1、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010年底,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达到 应保尽保的目标;2007年底,劳动年龄段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60%;2010年底,劳动年龄段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略高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

2、深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根据我国失业保险的有关规定,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是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城乡一体化后,农村个体工商户、工商企业从业人员都可以参加失业保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失业保险。发挥失业保险保障生活、促进再就业的双重功能,加强失业保险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做到应保尽保。

3、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

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用人单位和职工在参加养老保险的同时,必须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建立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5年,建立基本覆盖城乡居民应保对象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争取到2010年,城乡合作医疗保险与职工大病保险基本接轨,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医疗保障一体化。

4、完善城乡统筹就业体系。

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在拓展就业渠道,开发城乡就业岗位以及户籍、土地、教育等相关配套政策方面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并制定促进城乡就业的规划,全面形成市场导向、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框架。从事第一产业的本地农村劳动力调整到20%以下,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达到50%以上,实行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2005年完成全市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彻底打破城乡居民二元化的身份制度,清理所有的歧视或不合理的规定,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等问题,在政策、制度、服务等方面逐步实现城乡统一。

5、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结合我市实际,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快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保障法制化的与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城乡保障面,逐步提高保障标准,达到应保尽保。要逐步形成政府负责、民政主管、部门尽职、社会参与、乡镇实施、敬老院承办的五保供养管理体制。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体系。

1、全面形成市场导向、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框架。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离土离乡、离土不离乡和从事家庭来料加工等多种形式得到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实行统一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对在城乡各类企业就业的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实行用工备案登记。完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城乡各类企业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并建立有效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

2、建立城乡失业状况监控制度。实现城乡登记失业率向城乡调查失业率统计监控方式的转变。本市城乡劳动者,在城镇就业或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以及外出经商务工的均纳入就业统计范围,凡劳动年龄内的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土地被征用劳动者和自愿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均实行失业登记。城乡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7%之间。

3、统一就业服务内容和标准。城乡劳动者在求职、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按照统一的服务内容和标准,接受统一的就业服务。

4、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市场硬件建设,加快桐乡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做到乡镇有网点,街道社区有窗口,基本形成市区、镇乡(街道)、社区(村)的劳动力市场三级框架体系。同时要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实现计算机管理,市区、镇乡(街道)、社区实现信息联网,形成面向城乡所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市场信息网络,实现政府、市场、用工单位相通开放的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用工岗位信息共享的目标。

5、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灵活有效、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增强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自主创业的实际能力。特别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就业弱势群体实行免费培训。经过培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初步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获得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提升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证书的社会地位,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步伐。

6、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加快和完善镇乡、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站)的建设,2005年完成全市基层劳动保障平台,以适应就业和保障工作的需要,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服务三级网络。

(二)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协调发展。按照“一体系、多层次、广覆盖”的原则,实行与目前实际相吻合,又便于向城乡整体目标过渡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1、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不断加大工作力度,落实政府责任,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督查,采用舆论、行政、法律等手段促进用人单位参保。改变基金征缴办法,全面贯彻省政府188号令《浙江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加快推进“金保工程”,实施“五保合一”全新征缴模式。制定保面扩面措施,建立退保审核制度,做到参保人数“退一补一”,完善长效机制。强化基金征缴,多渠道筹资充实基金,提高基金支付能力。重视企业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职工养老保险续保工作。

2、积极探索和完善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龙头的保险制度,坚持以参保人员家庭为主、集体经济补助与地方财政适当扶持为辅,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采取基金积累模式,实行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制度,缴费水平应与农村居民的收入现状和承受能力相适应;待遇水平应与个人缴费相挂钩,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基金承受能力相适应,确实发挥农保养老的作用,最终减少农村低保人数,减轻政府的长期保障压力,并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养老待遇正常的调整机制。注重农村养老保险办法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相互转换和衔接,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

3、不断完善我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办法,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是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相结合的办法,并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生活保障风险准备金;二是采取分步走的办法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医疗保险,先实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办法,并逐步向大病医疗统筹过渡,最后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轨;三是进一步完善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的扶持办法,为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发放《再就业优惠证》,给予享受城镇集体企业失业人员同等政策优惠。鼓励被征地农民自主就业、自主创业。

4、实现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在做到“两个确保”,搞好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制定我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有关政策,从健全机构入手,在各镇乡、街道和各社区设立工作机构,并确保人员、经费、场地等各方面工作的落实,尽快办理移交手续,逐步完善制度,实现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把退休人员生活、学习、娱乐等都纳入社区管理范围。

(三)深化医疗保险改革,扩大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

1、深化改革,扩大覆盖。一方面要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点的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备药率,降低医疗和药品费用支出,完善结算办法;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努力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单位医疗补助和社会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各类人群不同水平的医疗保险需求。

2、城乡并举,完善保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加快完善城乡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要切实按照上级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引导城乡居民应保对象参加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逐步增加政府资助的比例。要建立有效的农民合 作医疗管理体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四)努力扩大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覆盖面。

围绕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抓好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把各类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完善工伤保险政策,规范工伤认定的程序,严格落实受工伤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有效分担参保单位的工伤风险。同时,研究浮动费率机制,加强工伤保险在工伤预防、职业康复的投入,有效调动用人单位参保积极性,更好发挥工伤保险在事前预防和事后补救的功能。

认真贯彻《浙江省生育保险暂行规定》,扩大覆盖面,从规模以上企业着手,逐步覆盖到各类用人单位,统一和规范管理办法,积极探索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新办法。

全面贯彻《浙江省失业保险条例》,进一步规范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失业保险全覆盖。

(五)改革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

1、完善农村低保制度。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题调查研究,确定特困农民家庭的标准,摸清处于特困农民家庭的数量、分布等情况,弄清楚造成特困家庭的原因,各种原因的比例等,以便分别处理。二是完善农村低保动态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低保申请、评议、审定和发放程序,接受群众监督,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三是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缩小城乡低保标准距离。四是低保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保障等工作相结合,对失业保险到期仍未实现再就业及被征地农民未实现就业的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给予最低生活保障。五是制定有关政策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工作体系。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本上进行扶贫帮困。六是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扶贫帮困的良好风气,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实施低保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帮助贫困城乡居民解决生活困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

2、抓好城镇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首先,对已扩建未到位的敬老院逐步进行改建,以达到标准要求。第二,政府主导,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落实福利事业的扶持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兴办、多形式供养、加快推进福利事业社会化、产业化。第三,分级分担,健全保障机制。合理确定集中供养出资比例,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集中供养政策落实到位。市、镇乡、街道承担供养对象生活保障救助经费,设财政专户,专款专用;村、组负担五保对象吃、穿、医、葬的部分费用。第四,尊重供养对象意愿,入院自愿,出院自由。对愿意集中供养的供养对象,按个人申请、身体检查、镇乡、街道批准,与敬老院签订协议的程序办理入院手续。在强调集中供养的原则下,对患有精神病或传染病而不宜集中供养的供养对象,全额补助低保金,并确保粮食衣物等各项基本生活供应;对不愿集中供养的,由镇乡、街道、村和供养对象三方共同签订协议,实行分散供养,并应经常上门看望、走访、慰问。第五,完善管理体制,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组织网络和管理机构,形成“政府负责、民政主管、部门尽责、社会参与、乡镇、街道实施、单位承办”的供养管理体制,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第六、加强领导,严格考核。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将供养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要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对集中供养工作进行专项考核。各级财政要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供养对象集中供养的保障投入。

3、加快完善城乡重大疾病救助等制度。城乡特困人员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能有效缓解患重大疾病城乡特困人员的医疗负担,维护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进一步健全我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根据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建设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需要,我们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城乡差别的缩小,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特困人员,都应当切实享受到大病医疗救助,为此,应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壁垒,实行城乡一体化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凡是有本市城乡常住户口、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或农村特困户救济待遇、且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城乡居民,在本市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接受指定病种治疗的均可以享受医疗救助。

4、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化、规范化。按照医疗、住房、教育等专项社会救助的特点,分别确定救助对象,实行具体救助措施,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众医疗难、就学难、住房难等问题,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入学,扩大住房救助范围,使各种专项救助真正发挥实际效能。同时,为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现低保对象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要建立健全低保对象参加公益性社会服务制度,参加社区或村范围内的保洁、保绿、保安等公益性服务劳动。探索建立公益性服务劳动的激励机制,对参加公益性服务劳动表现优秀的低保对象,给予适当的奖励,并优先提供就业信息、免费就业培训、安排就业岗位等。

牵头领导:张文华

参与领导: 徐八斤 吴娟芬

课题组成员:祖建国 陆建东 吴惠坤 张 伟

陈健伟 万叶青 张绪江

第四篇:城乡一体化

以生态城镇建设为抓手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进程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把***加强小城镇建设及环卫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向各位做一下简要汇报:

近年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速加力。作为部门,全力做好服务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提高乡镇驻地、社区的生活环境,是我们的职责。为此,自年起,我们实施了管理重心下移,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分局,加强对乡镇的镇容、环境、规划、绿化、市政设施的管理。截至目前,我县已经建立乡镇城管执法分局***处,有力的推动了我县的小城镇建设,提高了乡镇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为切实改善小城镇的环境卫生质量,我县积极探索环卫工作新思路,制定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政策,积极地开展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四级环卫体系,并把****作为全市实施这一体系的试点乡镇,着力加强环卫服务设施建设。各相关乡镇也十分重视环卫工作,相继建立环卫管理机构,落实专人负责,加大财政投入,配备环卫保洁队伍,购置、建设环卫基础设施。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重点在于农村,我县把农村环境卫生

整治作为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将生活垃圾处理列入乡镇重点工作。我局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针对各乡镇的实际,重点加强环卫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全面加强小城镇环卫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环卫一体化工作中,投资 万元治理了乡镇驻地、社区、村庄的环境卫生,购置了 辆保洁三轮车,修建了 处全封闭垃圾收集池,在 个行政村按照标准安排了保洁员。乡镇驻地和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垃圾集中处理已经开始运行,1

增强了对小城镇的服务功能和承载力。二是不断加强小城镇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完善依法管理约束机制,确保有监管。实行环卫保洁日常监管制度,由乡镇城管执法分局负责划区分片监管全乡镇环卫保洁工作,及时落实巡查监管记录和通报制度,确保巡查密度全覆盖,全天候保洁无缝隙。三是建立完善市场化、物业化运作机制,确保有人干。成立乡镇环卫保洁所、管理区保洁站、村保洁队三级保洁网络体系,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四是建立完善投入机制,确保有经费。实行“县里投一点、镇里出一点、包扶单位担一点、相关企业捐一点、市场运作筹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方法,多方筹措资金,破解了资金投入难题。五是积极推动乡镇环卫工作向科学化、机械化、无害化发展。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建设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小型污水处理厂,购置先进的道路保洁、垃圾清运机械车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让乡镇居民真正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生产环境。

总之,我县在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卫服务工作,虽然初见成效,但是各项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问题还有待于完善和改进。今后,我们会借这次各位领导来我县调研的契机,再接再厉、开拓创新,切实为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长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先进县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城乡一体化

【背景材料】

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城乡发展道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的具体体现。

【题目】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请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独到,认识深刻;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内容充实;3.语言流畅,字数1200左右。

【范文】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强健经济发展筋骨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紧紧围绕这一发展战略,树立新型的农村变革观念和发展理念,探索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将扩大内需、增加政府投资的重点放到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工作重点要放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发挥扩大内需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加快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要重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科学确定投资方向,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加快发展作为扩大内需投资的重点。要加强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中来进行规划,利用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道路、广播电视、互联网、自来水等设施的投入,加快“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并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实现城乡交通、通讯、信息、供水供电、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联网对接。

第二,要发挥工业、企业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和支持作用,加快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思路,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大力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做好企业和农民的对接,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支撑龙头企业壮大,从而加快构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格局,促进农民与企业的双赢。

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卫生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体系、文体服务体系、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居民更多地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当前要重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为改善其市场竞争状况、提高劳动报酬创造条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尽快建立覆盖全体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在民生方面的基本需求,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

当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就需要我们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中公点评】

本文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总论点,经过总述后,提出了三个对策分论点,在布局上先总后分。然后就如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着重论明了应取之策,属于策论文。

文章首段首先明确了当前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将其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上来,使文章的立足点足以贯览全局,具有一定高度。在对策的提出上,首先总体而论,从宏观上论述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统筹和规划等措施,接下来几段分别从加强投入、发挥工业企业对农业农村的反哺和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三个方面具体论述,有针对性地论述了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措施的步骤详尽,考虑全面,可操作性强。文尾亮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令人深思的同时顺势提出要贯彻十七大精神、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的发展目标,严密扣题的同时,使文章收笔圆满。

下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一体化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 兴塔中学陈芝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

    城乡一体化

    “十一五”期间城乡教育一体化迈出重要步伐(一)重点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缩小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多年来,北京市教育系统采取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和有力措施,促进农村地......

    城乡一体化

    户籍改革的关键是公共服务均等化 刘文海 户籍管理是关系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大问题。当前,社会各方面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很高,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客......

    城乡一体化

    摘要:本文首先探究了城乡一体化概念以及城乡一体化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其次,用社会结构理论视角分析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结构已经处于工业化中期......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弥合城乡差距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重大命题......

    城乡一体化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589 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过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城镇化速度与城镇化质量则存在着明显差异。我国的快速城镇化道路,使我国有效地抵御了亚洲......

    关于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问题的调研报告

    礼泉县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问题的调研 报 告 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礼泉、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近几年,随着我......

    城乡一体化对策

    本规划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指珠三角公民所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逐步实现对接共享并最终达到同一标准的过程和状态,内涵包括资源共享、制度对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