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衡山--永远最神圣的英烈祭奠
衡山--永远最神圣的英烈祭奠
到过衡山,但没有听说过南岳忠烈祠,更没有前往拜祭过,上山途中,在祠前匆匆经过,也没有过多的留意。
一个很久没有见面的朋友打电话过来,说南岳忠烈祠是当今中国大陆唯一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陵园,谈起规模之大、内容之广、震撼之深,语气已是极为激动,并力促我上山看看。对于抗日英烈,向来崇尚,粗做准备,就跳上了往衡山的车。
车到山下小镇时,已近黄昏,初冬的天,阴沉沉的,要下雨的样子,不敢在镇上过多停留,踏着暮色,就急急忙忙地上山去。
忠烈祠位于香炉峰下,依山而建,松柏掩映,翠峦环抱。正门是一座拱形三门重檐牌楼,汉白玉的门匾上有“南岳忠烈祠”5个镏金大字,落款是一代抗日名将,原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
怀着崇敬之心跨入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造型奇特的纪念碑,型如5颗直指青天的炮弹,中间1颗较高,另4颗环绕四侧,象征着汉、满、蒙、回、藏,碑基上有醒目的“七七”大字。遥想60余年前,日寇大举兴兵,侵入中原,千年古国,面临亡国灭种之灾,陈布雷起草檄文,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元首的身份,疾呼“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一致抗日”,各族儿女之略有血性者,无不携手齐心,共赴国难。思虑及此,已是热血沸腾。
站在纪念碑旁向上看去,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陵园是模仿南京中山陵式格局,坐南朝北,左右对称,层次分明。两侧石级之间的山坡,绿草如茵,草地上用大理石镶了“民族忠烈千古”6个大字,衬以邻近的苍松翠柏,更显得十分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拾级而上,偶而抬头远眺,整个忠烈祠,从走道、阶蹬、庭苑,到建筑的纪念堂、牌坊等,均由清一色的花岗岩砌成,沿中轴线逐级递升,在蒙蒙的暮色下,更显气势恢弘、庄严典雅。
石阶分9层,共276级,据说是为了纪念第九和第六战区阵亡的276位中高级军官而专门安排的。四周的山头上,共有13座大型烈士陵墓,安葬了抗日阵亡的国民党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将士。其中最大的一座坟中,有原国民党三七军十师在湘北阵亡的2728名将士。当年,日寇南侵,国民政府以薜岳为首,三湘子弟,首战常德,三战长沙,再战衡阳、宝庆,最终湘西一役,中日双方共出动兵力50余万,日军兵锋推至雪峰天险,再难前移半步,最终国民政府芷江受降,抗战结束。八年间,若不是长眠于地下的民族英烈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民族、国家绝无幸免之理。
享堂神殿,是忠烈祠最主要的建筑,位于石阶尽处,飞檐翘角,石墙碧瓦,气势宏伟。正门上是蒋介石亲笔书写的“忠烈祠”匾额,其中“烈”字下面少了一点。据载,忠烈祠始建于 1939年,“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期间,许多将领提到阵亡官兵多“暴尸战场”,不能掩埋,言者伤心,听者敛容,蒋介石对此异常痛心,嘱咐陈诚、薜岳主修忠烈祠。期间战事激烈,修建工作时断时续,至1943年6月全部竣工时,以身殉国的民族英烈已是不计其数,其中仅少将以上的高级将官就有35名之多。蒋介石作为抗战最高指挥官,题写匾额时,思及此情此景,将“烈”字刻意少写一点,寓以“烈士少一点,胜利快一点”之意。古语说,“时穷节乃现,危难出英雄”,英雄辈出的时候,也正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之时,抗战早日结束,战士解甲,铸剑为犁,应是当日四亿亿人民的心声吧!
享堂内呈“十”字形,可容500人,大厅靠后墙正中为祭台,台后竖立巨碑,上刻“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1943年7月7日,抗战六周年纪念日,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主持落成大典,在忠烈神位前恭读祭文:“抗战以来,各忠烈将士,即日入祠,岁时奉祀”,并定每年7月7日为公祭日。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更是于1947年颁布了《春秋二季致祭阵亡将士办法》,明确规定:每年3月29日为春祭,9月30日为秋祭。薜岳还题写享堂碑文:“恭立忠烈祠,以怀忠烈神,我怀忠烈魂,誓继忠烈神。”
总神位四周,散布抗日以来22次著名战役中阵亡的将士神位石碑。沉沉暮色下,显得异常灰暗。享堂内异常冷清,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一块块冰冷的大理石碑,傲然挺立,一如当年抗日将士毅然承担起民族国运的笔直脊梁。细数之下,享堂内共有 24块石碑,48篇碑文,除却11块纪念祷文外,其余37块皆是我中华英烈、民族长城之灵位。其中殉国时职位最高的,是第5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兼33集团军部司令张自忠、36集团军总司令兼47军军长李家钰,两人都是陆军中将。此外35名英烈,殉国时军衔为中将的还有11名,少将22名,上校2名。英烈的舍身为国,战事的凄厉壮烈,于碑文记载中可见一二。第九战区中将军法执行总监章亮基,1941年在江西宜春阵亡,可见战状之险,牺牲之众,连非战斗秩列的高级将官亦不能例外;第三军12师师长寸性奇少将,夏县自杀殉国,“不成功、则成仁”,这六个字放在抗日战场上,确能摧人泪下;37名英烈中,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所谓蒋介石嫡系的,共有7名,高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6名据首位,其中副军职1名,正师职3名,可见当日不分中央地方,嫡系杂牌,一体抗日,也非虚言。
石碑上不但有较详细的记载,而且有清晰的肖像,每张脸庞,无不是坚毅、英武,透着年轻。统计起来,殉国时年龄超过50岁的,只有唐淮源中将、李家钰中将,而最年轻的方叔洪中将,殉国之时为51军114师师长,年仅27岁(一说为31岁)。其中40岁以下,有18名之多,倚门望归的娇妻幼子、伸手可及的大好前景,竟都挡不住“民族国家”四字的招唤,压制不了胸中那点血性的沸腾,慨然上阵,英勇殉国。
忠烈祠建成后,先后遭日军、文革两次大破坏,但当局有识之士还是对此进行了比较完善的修复和保护,1997年便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整修,逐步恢复旧观,也可慰抗战英烈于九泉。但,在宣传上却是始终低调,在政府公祭方面,更是毫无举动,连县级官员都没有过公祭的举动,也没有听说过公祭的计划。相对于连续几届日本政府首脑,三番几次,不顾周边国家、民族的抗议,一意孤行,大张旗鼓地参拜所谓的“靖国神社”,对那些凶残暴虐、兵败身亡、理应遗臭万年的侵略者顶礼膜拜的举动,两相对照,使人难禁长叹。忠烈祠中,摆放着搞战以来22次著名战役中阵亡的将士神位,记载详细,规模宏大,却从未见宣传。中国向来有崇尚英烈的传统,如果宣传得当,知道的人一多,绝不会出现今日这样凄冷的场面,思虑及此,心情也变得像这殿内的空气一样阴冷灰暗。
近年来,舆论日见宽松,对于国民党几百万大军在正面战场上的作用,评价也越来越公正。对于抗日主力的问题,我一向自认是比较清楚的。但根据殿内的碑文来看,从意识形态、两党对峙的观点出发,对于国民党系列的抗日英雄、民族忠烈的歧视,仍是远远超出想像。殿内37位英烈,只有15名在1949年以后被追封为“革命烈士”,其余22名都没有得到这一理所当然应得的称号。
可叹时至今日,立足两党之争的抗日观仍未消除。民间街头巷尾,半虚构的双枪老太婆,名气大过实实在在、功在千秋的殉国大将张自忠、唐淮源、李家钰、陈宝安,忠烈祠中也是这般冷冷清清。“谁祭忠烈魂”,已不仅仅是有识者茶前饭后的笑料,而是整个民族国家的悲哀,更是授人口实,说我中华没有民族英雄了!
人生短短几十年,朝代更替几百年,就连人类有历史记载的,也只不过几千年,相对于宇宙的变迁,都不过是一瞬间而已。一时一地、一个观点的争论,在如火如荼、不可开交的时候,双方都以为真理在握,不肯越雷池半步。时光流转之下,回头再看,却不过是为蝇头小利,做蜗角之争罢了。洪承畴降清后,在皇太极、顺治两朝极尽荣宠,终免不了康熙朝受名列《贰臣传》之羞;朱由检中反间计,冤杀袁崇焕时,市井之徒争啖其肉,乾隆还是要给他翻案,还他一个清白。
忠烈浩气长存,公道自在人心,历史女神高悬天际,不为人间烟火所动,她翅间的清风,必有一日吹散迷雾,还长眠于九泉下的中华英烈、民族长城一个公道,“谁祭忠烈魂”的悲哀,也终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令人痛心的瞬间而已!
第二篇:祭奠英烈故事
英烈的故事
大家都知到,我们现在美满而有幸福的生活是英烈们用鲜血换来的,而他们却倒在了血泊中,下面我给大家讲几个英烈的故事吧。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曾用名陈曰习。湖南衡阳人。
1917 年春,夏明翰考入衡阳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在校学习时,曾和进步同学一起,组织进步团体,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1919 年“五四”运动的风潮波及南州后,夏明翰奋起响应湖南省学联的号召,发动了罢课,推动罢市,声援北京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在学联活动期间,夏明翰当选为衡州学联总干事,与蒋先云领导全县的学生爱国运动,主编和发行了《湘南学生联合会周刊》。1920 年秋。他来到长沙,艰苦自学,阅读进步书刊,并参加了一些进步社会活动。1921 年7 月,他进入湖南自修大学学习,为自修大学的第一批学员。不久,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2 年10 月,夏明翰等按照湘区党委的指示,领导和组织长沙人力车工人进行罢工斗争。11 月,到湖南湘江中学任教,后兼任省学联干事长。1924 年,夏明翰担任了中共湘区区委委员,负责农委工作。1925 年春,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农民部长和长沙地委书记,参与领导湖南农民运动,使湖南农民运动得到迅速发展。1926 年12 月,他与郭亮主持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湖南全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和工人代表大会,并参与起草了关于工农运动的一系列决议案。1927 年春,夏明翰到武汉工作,担任全国农民协会的秘书长,兼任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1927 年4 月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他毅然投笔从戎,到北伐军政治部任宣传部长,参加了第二次北伐。
1927 年6 月,夏明翰被调回湖南工作,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党的八七会议后,他负责秋收起义的宣传、组织和联络工作。10 月间,他奉省委派遣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此间领导成立了平江秋收暴动委员会,发动武装斗争。1928 年初,中共中央调夏明翰去湖北省委,参加省委领导工作。3 月在汉口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在临刑前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壮烈诗句。3 月20 日,他在汉口英勇就义。
相信大家看了这个故事后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吧。
邵梦博
第三篇:祭奠英烈文章
我与你相遇在那灯火阑珊处
——扫凭祥南山烈士墓有感
春的夜晚,微暖的晚风夹杂着一丝寒意,久久凝望着那高挂天空的明月,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心里激荡这无限的踌躇,就像那宁静的海,却充满着热情。
清晨的雾气还没有消散,一群学生就排着整齐的队伍,要前往那曾经充满硝烟的地方去,怀着敬畏之心去缅怀那些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战士们。
火车缓缓开动,望着那神圣的地方不断驶去,同学们在车厢里,带着喜悦,欢声笑语,互相谈天说地。车窗外的风景不断的远离,一座山走了,又一座山迎面来,仿佛一个一个季节接连死去…..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这个特别的地方——凭祥。
我们来到南山烈士陵园,进到院内,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摘下耳机,脱下帽子,闭上嘴巴,生怕打扰了在此长眠的英灵们。站好队伍后我们亲爱的校长向我们前面的英灵们致词,致词完后,我们低下头来,向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默哀,也许他们会看到,也许他们会自豪,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默哀完后,我们便拿上香,带上花,走到烈士的碑前,鞠下深深的一个躬,然后插上一炷香,放上一朵花,让他们遗忘那战争的岁月,让充满热血的心渐渐平息下来……
酒店休息之后,我失去了吃晚餐的胃口,走在凭祥的街上,路灯渐渐敞亮起来,天空变得阴沉,街边开始热闹起来,说话声、谈笑声、炒菜声、音乐声……充斥耳边,但是我的心却异常平静。就像这世界与我隔离。
深夜,我感到饿意,坐在街边的烧烤店里,仰望着星空,仰望着这座城,虽说我不是什么吟游诗人,也不是什么好好先生,但是看着这个我常常来看的地方却是如此的陌生。
那一夜,我与你相遇在那灯火阑珊处,凭祥,你好美…..寂寞的的夜总会带来困意,不去违背,就只好服从。第二天清晨,还在梦中的我们被叫醒,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我还是来到了缅怀的最后一站,在这里,我只是随心的逛一逛,看看这曾经抵御战争的关口,不时让我敬佩。
参观结束后,我踏上了回家的列车,渐行渐远了那与我相遇的它。岁月如歌,朋友一起散心能有几何,只得好好珍惜。这列车载着伤感和希望驶向远方……
第四篇:用真情祭奠英烈
用真情祭奠英烈,用行动祝福祖国
曾今有这样一群无畏的人,在中国土地遭到外国列强的无耻践踏之时,是他们最先站了起来,凭着满腔的爱国热血冲锋陷阵;曾今有这样一群伟大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牺牲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中国百姓;曾今有这样一群无私的人,是他们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了新中国的铜墙铁壁,是他们用自己的信仰让东方之龙重新起舞!他们,就是新中国的功臣,他们,就是我们伟大的革命先烈!
是的,他们离开了,但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命不会忘记他们;是的,他们离开了,但共和国的未来却因他们而光明,共和国的河山却因他们而壮丽!
难忘歌谣中所唱的“可怜那二小放牛郎”;难忘女党员向警予在紧要关头所说的“我绝不能离开!”;难忘杰出青年赵一曼在敌人严刑拷打之下掷地有声的一句“我什么都不知道”;更难忘著名将领陈毅在长征受困时的豪言壮语“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同学们,看看这旗杆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吧,这旗帜的鲜红告诉我们先烈们的伟大!用行动献出一份对英烈的爱吧,让这爱注入祖国的血液,让祖国更加激情澎湃!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并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祖国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祭奠英烈的宝贵机会,我们可以因地制宜的利用各种形式对英烈进行祭奠,如网上祭奠、去纪念馆,去烈士陵园等。因此我向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
1,从平凡小事做起,在点滴之中培养爱国情感,积极主动参加“祭英烈”活动。
2,动员自己的老师,亲友也参与“祭英烈活动”中去,营造一种全民祭奠英烈的美好氛围。
同学们,未来等待我们去创造,但前进之时莫忘心存感恩,用行动为先烈做些什么!愿先烈们安息,祝愿祖国更加美好!
第五篇:祭奠英烈文章2
边境缅怀先烈
——凭祥南山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有感
又是一年清明时,四月二十八号,我校四百多位师生来到了南山烈士陵园祭奠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了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而英勇牺牲的烈士。
“青山有幸埋忠骨”这是对于南山烈士陵园最好的描述。南山烈士陵园埋葬着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作战部队和民兵共594名。当人们在边陲小城品味东南亚美食,领略亚热带美景时,又会有多少人想到在这小城边上的烈士陵园中,正静静躺着那些保家卫国的勇士呢? 进入了南山烈士陵园威武的大门,是一条绿树环抱的小径,走到小径的尽头,是一座高大的烈士雕像,上面刻着三个烈士的上半身,生动的刻出了烈士刚毅而年轻的脸庞。我们列队轻声走向陵区,仿佛发出半点声响都是对烈士的不敬。
管理陵园的成班长向我们简要介绍了陵园的情况,然后我们在雕像的下面,庄重的齐唱国歌和少先队队歌,并全体默哀三分钟,献上我们对烈士无限的崇敬与哀思。那一刻,我仿佛闻到了战场上的硝烟。我拿了一支黄菊花和一炷香走向烈士的墓前。我看到了许多年轻的战士的墓碑,有些战士仅仅18岁就踏上了保卫祖国的战场,他们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地去珍惜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吗?
巍巍南疆埋忠骨,绵绵哀思奠英灵。每一位在南山烈士陵园中长眠的烈士都是永垂不朽的,每一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都是不朽的。我们在烈士的鼓舞下,立志成为同龄人中的优秀分子,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