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大六中全会心得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
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将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全面系统的战略部署,将在党的建设光辉历程中,镌刻下时代经纬,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总书记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许多部署。十八届六中全会,将进一步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整体布局,步步推进,目的就是将治党管党一抓到底,标本兼治,保持长效。全面从严治党,看起来只有六个字,真正要实现起来却是需要每一个基层党务工作者和每一个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这样才能保障从严治党能够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党支部当中、每一个党员身上。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政策落实最怕“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基层党委、纪委要把纪律建设作为治本之策,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违纪必究,用严明的纪律管住基层党员干部。没有问责就难有担当,要真正把压力传导到基层,就要用好“问责”这一杀手锏,追责情况要定期报告,典型问题要公开曝光,使问责形成制度、成为常态。坚持“一案双查”,对发生腐败问题听之任之,或压案不报、有案不查甚至袒护包庇的,严肃问责党委、纪委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把“两个责任”压实到基层。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和党员。党员不抓,一盘散沙。把“两学一做”活动开展到每个支部,就是让从严治党的精神真正灌输到党组织的每一个党员中来,把每个党员锻造成党组织在基层的“螺丝钉”,以实际行动体现党的先进性,以自我要求巩固党的纯洁性。要按照党中央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基层党员提供“造血”功能,让基层党员提高思想觉悟,增强纪律意识。
全面从严治党要与时俱进。从严治党的具体内容会随着不同的历史阶段发生变化,从严治党只会越来越严。全面从严治党从建章立制、明确规范等方面与时俱进,就能够让新问题、新挑战更好地得到解决,凸显全面从严治党的效果。如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就是新常态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与时俱进的完善党内法规的同时,最关键的是要养成长期严明党纪的良好习惯,营造良好地政治环境。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与公司党工委保持高度一致,树立服从意识,服从领导安排,不折不扣、不走样、不变形的执行好各项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坚持着把困难留给自己,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责任意识。在工作岗位我要牢记责任重于泰山,在岗一天,就应尽一天的责,做出一天的成绩。在工作中,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树立团队意识,体现了一个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有干劲,才能出业绩。一个好的集体,要坚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每个人始终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才能保证整个团队有力、高效的运作。树立创先意识,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采用过去的传统办法,很难取得实效,因此要树立创先意识,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
第二篇:十八大六中全会学习心得
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10月24日拉开帷幕的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围绕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从严治党,会议对从严治党从理论战略层面走向制度保障、党内监督走向制度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会议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党内监督走向制度化安排的重要节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的监督体系。全面从严治党的最终目标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反腐治本,这不仅仅体现了党的决心和勇气,更体现了党的智慧,从源头上根治腐败的发生,打造纯洁的组织生态,构建廉洁的政治环境。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体现了习总书记比较完整的治国治党理念,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召开,全面完善了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向所有党员明确了政治红线。作为一个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只有把“五个必须”贯穿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才能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梦想的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坚定的理想信念,能让党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让党员干部“红脸出汗”,接受同志的批评提醒,做一个信念坚定、务实清廉的合格党员。
不可否认,当前部分党员同志的理想信念变得淡薄、党性观念变得淡漠,党内政治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的问题还有存在。认为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重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会束缚住党组织和政府的手脚,影响到大家的工作干劲和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其他各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其实这些都是个别人为了谋取私利和贪污腐化的说辞。因此必须找准这块“短板”,对症下药。对那些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表扬和自我表扬,对同志讲关系、讲圆滑、讲和气的现象坚决纠正;对开会时看“出勤”而不讲效果,讨论时看发言而不管质量,习惯读文件照本宣科走过场的问题坚决整改。把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的质量作为考核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只要 我们全体党员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坚定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我们就会永远感觉得到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不是在束缚我们的手脚,而是为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铺设坚实的道路,架构攀升的桥梁。
徒法不足以自行,除了有制度外,还要建设相关的机构,可从两个方面建设。一是党内机构,主要是党内监督机构的建设;二是党外机构的建设。建设党内监督机构,可以从党内部监督党的运行,将腐败等违反法律和党章的事项扼杀在萌芽之中,起到事前监督和事后党内惩戒的作用。党外机构的建设则是借助社会力量监督党的运行。内部的监督或自我的监督会有使监督流于形式的危险,适当地引入党外监督,可以有效克服内部监督不力。党计划建设廉政公署,这也是外部监督的有效有段之一。无论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都应依法监督,最终实现依法治党,从严治党,促进党的不断进步。
总书记履新伊始,面对中外记者斩钉截铁的宣示,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征程。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我暂时还没有力量做宏大的工作,但我以为,我虽渺小但不应因我的小就逃避建设祖国的责任。
活在当下的我们,也应该汲取十八届六中全会“从严治党”的精神,从严要求自己。我们应该积极地完善自我,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自己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应该时时刻刻地要求自己不能违反任何规则与法律。我们生活在法律约束的社会当中,也相应地享有着自由,应该认真学习听取党的会议,领会党的会议精神,对于自己的学习生活有莫大的帮助,并且有助于我们关心国家大事,进而为党的发展添砖加瓦。
我们应该积极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维护好自身权益,运用好自己的权力,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对于此次十八届六中全会,我们应该给予高度关注,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参与其中。作为新生主力军的我们,只有主动关心国家大事,只有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只有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才能成长为有担当的中国人。
我们或许无法浩浩荡荡的做一番大事业。但不代表我们可以无所作为。作为个人,我们无法从严治党,但我们可以从严治己。至少,当走出国门的时候,我们不会因为低劣的言行,让自己的民族蒙羞。至少,当我们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时候,看到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而不是萎靡不振与灰心丧气。无数次的实践证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团结统一的必要前提,而惟有团结,才能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提高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从而增添人民的信心,增进民众的信任,增强与群众的感情,共同为圆梦中华奉献自我情怀。这种情怀,首先应为党员所具备。思想建设作为可以治本的良策应当科学有效地让自我奉献成为代代相传的精神纽带,让清正廉洁成为承袭始终的醒世宣言,让兢兢业业成为奋勇向前的不朽写照。一个良好的风气同时也需要制度的配合,需要时间的倾注,因此我们信任党可以发挥积淀多年的智慧不断完善日臻健全的制度,我们期待党在虽漫长崎岖但趋向光明的道路上用事实证明能力。以真正的“从严”,将铁的纪律深深刻在我们每一个党员的心中。
第三篇:学习十八大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大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赵荣
六中全会精神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宣言书和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党员,要认真学习领会六中全会的精神实质。要用《准则》和《条例》规范自己的言与行,作为个人,我们无法从严治党,但是我们可以从严治己。不做任何违反法律跟法规的事情。做好本职工作,主动去关心学校的事情,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第四篇:十八大六中全会学习心得
十八大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能以点带面、以上率下;反之,则可能给党的形象和威信造成损害。
“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两部党内法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都突出了高级干部这个重点,对高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这个关键,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带动党风政风民风进一步好转,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好高级干部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发挥高级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高级干部要对党忠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守住纪律底线,为全党作出表率。这次六中全会之所以突出高级干部这个重点,要求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做起,从根本上说正是由他们执掌重要权力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也是由他们发挥示范作用的特殊职责所要求的。
位高不能擅权,权重不可谋私。近期,热播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披露的细节表明,一些领导干部发生的问题,往往成为所在地方和单位各种问题滋生蔓延的主要导因。领导干部务必清醒认识自己岗位对党和国家的特殊重要性,职位越高越要自觉按照党提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凡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同时,务必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各个环节敢抓敢管,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对领导干部来说,“一把手”是关键中的关键。发挥好“一把手”在贯彻落实准则、条例上的示范表率作用,对管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着力加强对“一把手”教育的针对性、管理的经常性、监督的有效性。对高级干部来说,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首当其责。准则和条例都对中央层面提出了专门要求,强调要从中央层面做起。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自上而下把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监督搞好,就能以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推动全党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本次十八大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纪检分离,同级纪委不再隶属于同级党委。该举措切实切中要害,改变了下级部门监督上级部门这种不合理的设置,扫除弊端,解决束缚充分发挥各级纪委监察部门的监督作用,从行动上表明从严治党的决心。党员培养的模式提出择优控数,吸取各国党政经验教训,在和平时期警醒,在党员培养的源头进行控制。重视新进党员的质量,不盲目扩充数量。这从思想上也表明从严治党的决心,我党的执政理念也明确提出“人民主场”以人民的幸福,为执政的使命。一切政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以及颁布实施都是以人民希望的或人民确实需要的,会使人民更幸福为根本。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取得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巨大成就,赢得了党心民心。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向党中央看齐,以党中央为标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就一定能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
第五篇:十七届六中全会心得2011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
将乐县中医院 肖盈梅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当前,增强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必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十七届六中全会主题重大、内涵丰富,就文化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重要部署、重要举措。推动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需要广泛深入、扎实有效的宣传动员。要全面把握全会基本精神,大力宣传阐释文化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机遇挑战,宣传阐释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宣传阐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依据和基本要求,宣传阐释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要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报道全会精神,集中开展面向干部群众的宣讲活动,切实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解读,把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的决策部署上来。
落实全会精神的过程,是一个不懈努力、深化实践、创新创造的过程,必须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要自觉用全会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明确文化改革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文化改革发展推进力度。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建设文化人才队伍等方面的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明确时间进度,明确保障措施,把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有 计划分步骤地推进。要坚持求真务实,抓实抓细抓具体,把全会提出的原则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把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变成可实施的工作项目,对确定的目标咬住不放,对认准的事情一抓到底,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
全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建设“文化强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等提法,也令人耳目一新。
尤其是全会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从根本上离不开国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而这不可能单纯靠市场化的方式来完成,政府有责任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纵观我国文化发展在世界同期处于高水平的地位,无不做到“百家争鸣”。百就是纵多的意思,家就是不同的流派。只有形成纵多的流派,让每“家”都能畅所欲言时,人人都有言论自由时,人人都有思想自由时,我们的文化的春天一定会到来,否则也是一种伪文化。比如秦朝的“焚书坑儒”,明清的文字狱就是伪文化的代表时期。百姓发表个人的观点的自由都没有了,这文化事业怎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禁锢是一种文化上倒退的运动,如井中蛙,不知道百姓的思想就 如无边无际的宇宙。我们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全民的文化的发展,要让每个中华儿女都能享受的文化,就要发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满足不同中华儿女的群体,让不同的群体都能得到自由选择自己喜好的文化的权利才是我们文化事业的春天真正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