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共5篇]

时间:2019-05-14 00:1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形势与政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形势与政策》。

第一篇: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后思考题

1、如何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思想文化凝聚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培育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3)是增强中华民凝聚力的需要.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又主要来自于国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中国当前反腐败工作有何特点?如何认识反腐败工作未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特点:1.反腐败成为国家治理战略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反腐败列入决策重点,从战略上予以高度关注,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上打出“组合拳”,注重顶层整体设计和系统规划反腐败,扎实推进反腐败行动。2.打“老虎”“苍蝇”毫不手软。一年多来,中央对腐败采取强高压态势,惩治腐败持续挥出重拳。十多个部级领导干部相继落马。3.纠正不正之风丝毫不松懈。刹歪风是2013年反腐倡廉建设的一大亮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列为“靶心”,动员全党对作风上的弊垢大扫除。4.以全面改革清除腐败土壤。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革进行了新的部署和安排,提出简政放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权力上做“减法”,大幅压缩腐败的空间;5.关权力的“笼子”越织越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堵塞了很多漏洞,具体细化的政策规定不断出台,如各级党政机关5年内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等。6.反腐机构履职能力大幅提升。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强调正人先正己,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不断增强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

(2)困难和挑战;腐败形势依然严峻,此外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腐败问题日益复杂,腐败的方式、方法、手段日益多样化,反腐败工作难度日益加大。

1、重视不够,打击力度不够,制度建设不够,监督不够,2.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让寻租仍有机会。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不适应。预防和惩治腐败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腐败防不胜防,反腐败难度极大,阻力甚多.3公职人员队伍管理相对过于宽松。相对于廉洁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公职人员管理制度宽松,公职人员自由活动的空间较多,受到的管束较少4.社会参与反腐败的渠道不十分通畅。反腐败需要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脱离不了社会整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5.权力公开质量与社会公众期盼有相当距离。中国近几年权力透明公开推进力度很大,已经产生了积极的预防腐败效果。但公开的质量和程度还不够,一些地方、部门领导对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或因为利益考虑不愿公开。

3.我国目前产能过剩的现状及其危害如何?如何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 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的现状及危害

1、产能过剩具普遍性,由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蔓延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我国工业生产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

2、当前产能过剩具有结构性和体制性特征,我国当前的产能过剩问题既反映出长期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形成“结构性产能过剩”

3、产能过剩化解更具复杂性,化解难度更大,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很大: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剧要求宏观政策保持稳定性,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要求改革力度加大形成矛盾,既受体制、环境、资源等普遍适用的影响因素,又受具体行业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复杂化程度加大化解难度。

当前产能过剩的原因分析

1、地方政府行政力量推动是造成新一轮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在产能过剩中扮演了一个较为积极的角色。钢铁、水泥、造船等基础性制造业,投资规模巨大,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或直接投资,民营资本通常不愿涉足。即使是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行业,与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也密切相关。

2、经济运行波动性大,内需和外需的收缩加剧产能过剩我国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有所放缓,消费和投资增速均出现一定的回落,内需的放缓也难以消化当前大规模的产能,出现产能过剩。

3、政策有效性不高,政府服务信息不足引发产能过剩,信息不对称造成地方政府、企业不能在信息充分的基础上,做出科学规划或理性的投资决策。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有可能造成所有企业投资生产能力的总和超过未来市场的需求,调整思路多管齐下化解产能过剩

1、建立产能利用率评估和预警制度,改革产业调控思路第一,将现行企业统计、景气指数分析与产能利用率评价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统一的行业产能过剩评估指标体系和预警系统,规避金融风险;第二,把审批制度以经济规模作为主要审批依据转变为以社会性管制为主的方式,转变为事中和事后的过程监管,提高调控水平。

2、对不同性质的过剩产能,应采取不同的调控方法

引导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因购买力水平低、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相对性产能过剩和部分行业出现的阶段性产能过剩,加强规划引导,提高企业集中度,引导企业站在技术进步前沿、顺应产品更新换代趋势进行结构调整。

3、降低地方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改革以考核GDP增长为重点的政府政绩考核和官员晋升体制,消除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投资的强烈动机。严禁地方政府给企业下增长指标。

4、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第一,考虑按行业推进国有资产管理。要超越按企业进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层次,考虑按行业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第二,支持地方国企的跨地区兼并重组;第三,使国有资本进入到战略新兴产业的高端生产环节,掌握核心技术

4.如何认识和评价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族化”生存现象?

大学生“族化”的分类为四种:蚁族、校漂族、候鸟族和啃老族。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催生了以“蚁族”为典型代表的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族化”群体本该是社会中具有向上流动潜质的群体,他们怀揣着理想,愿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拼搏。但是,当他们面对趋向固化的社会阶层,想通过个人奋斗实现向上流动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国家、社会、高校需要联手破除阻碍大学毕业生向上流动的种种藩篱,为他们提供就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族化”问题产生的背景

如今的大学生早已不再是稀缺人才。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扩招带来的人数增加,而是要分析更宏观、更深层次的原因。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外因第一,世界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了全球就业。第二,在国内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出现了阶段性困难中,第三,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社会加速变迁,大学生就业承受着额外的社会转型压力城市社会多元分化结构,滋生了“拼爹”等不公现象。第四,我国的户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还不尽完 2.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因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上是一种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第一,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匹配,导致许多学生“学无所用”,专业不对口。第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匹配,第三,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不匹配。大学生在择业地点上仍普遍倾向于选择大城市,在职业选择上,则普遍不愿意从事销售、市场、客服等基础性工作。

二、“族化”存在及成因“族化”群体的境遇令人担忧,只有深入研究成因,才能找到解决办法。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结构转变、劳动力市场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政府:政策措施不健全(1)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了区域间、城市间、城乡间、阶层间的不均衡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发展机会不平等(2)原有制度的惯性作用,户籍制度更是加剧了地区间、城市间、城乡间的不均衡,大学毕业生享受不到所在地城市居民的福利,社会保障难以覆盖这些弱势群体。(3)社会保障缺位。其中最严重的是有关大学生灵活就业及失业等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4)就业机制体制不完善。这表现在劳动力市场运行总体不规范。2.社会:就业环境不公平(1)社会阶层固化。“族化”群体多来自中低收人家庭,没有良好的家世背景和社会资源,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2)社会资本占有不均。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单位性质、工作地点和薪资收入水平(3)劳动力市场双重分割,所以大学生宁愿在一级市场失业,也不愿意到二级市场就业。(4)用人单位盲目选才。很多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存在误区。3.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2)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3)高校办学定位贪大求全。忽略本科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培(4)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实效不尽如人意。4.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素质不全面(1)个人认知有偏差。有时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对求职、就职中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2)就业观念存在误区,急于一步到位,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基层,第四,过分依赖考研(3)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首先,职业目标模糊。眼高手低,目标与现实相距甚远,无法实现。其次,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缺乏了解 4)心理素质有待加强

三、“族化”生存之破解 1.政府:保证公平有序竞争推进配套制度改革(1)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2)促进区域、城市、城乡间平衡发展(3)推动各项制度改革,需切实有效地促进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到位。(4)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机制体制。政府应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2.社会:树立理性用人标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1)树立正确人才观,坚持理性用人标准。3.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指导服务(1)改革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避免“千校一面”(2)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3)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4.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规划职业生涯(1)客观认识自己(2)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要直面就业压力,正确研判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安逸舒适工作的片面追求。(3)制定职业者有工作但不能满足消费以及要求父母在经济上给予帮助的年轻人。5.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进展如何?有何影响及启示?

背景:(1)促使经济较快增长的需要(2)纠正经济结构失衡的举措(3)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4)发达国家面对竞争的对策(5)人类共同面对挑战的抉择

进展: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已全面展开(1)美国: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2)欧盟:灵巧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3)日本:安倍经济学主导下的“日本再兴战略” 新兴经济体的结构调整正处于上升阶段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成绩未尽人意,为摆脱困境,一些国家进行了以稳定宏观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调整,以达到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80年代末,我国出现了宏观经济失衡,主要表现是较高的通货膨胀,我们是以治理整顿来稳定宏观经济的。新兴经济体在进一步完善国内经济结构的同时,还需更好地推进各自的经济增长模式,以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影响启示;发达国家在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地位将继续保持,全球制造业重新布局和价值链重塑将全面展开,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联系可能不如危机前那么紧密,能源革命将改变全球能源供给格局。启示:加大急速创新力度,汲取教训积极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积极发挥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动性,创造性,又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创新。利用好国外资源,加大走出去战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如何认识和评价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工作?

总书记在不久前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亲、诚、惠、容四字理念一经提出,就成为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外交的标志性方针政策,在国内外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反响。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发展睦邻友好的地区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总方针和基石。基本原则从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等五个方面完整阐述了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处理好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仍然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大国与小国关系的问题。因此,中国必须通过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实际事务中放低姿态,以务实、友好、合作的态度,有意识地向地区内的小国释出善意,逐渐从根本上消除小国的忧虑,挤压地区外大国操弄离间中国与地区其他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空间,真正建立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关系。尊重有关国家的合理权益,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从根本上来说,地区内小国之所以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国、大国的出现,无非因为惧怕大国运用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及军事实力对其施压、迫其就范,从而危及其核心利益。正因如此,中国必须在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中尊重对方的合理权益,坚持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尽量保持公平与公正,坚决抵制大国沙文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思潮的错误影响,真正成为地区内其他国家尊重、信赖的朋友。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美国过去不会、将来更不会坐视中国成为亚洲的领导者,其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时刻准备着以各种借口介入亚洲地区的国际争端以此遏制中国,从中渔利。以中国目前的综合国力来看,尚不具备与美国正面冲突的实力。因此,中国必须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以一种圆融的方式妥善解决地区争端。

7.如何认识和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及思路?

指导思想《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基本原则《决定》总结了35年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8.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重要决策和部署?

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四是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并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了部署。主要有6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中还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样,就正确处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系。五是进一步重申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六是充分阐释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十四大以后的提法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现代市场体系。七是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八是首次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九是提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十是对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9.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有哪些举措和部署?

1一是推进社会事业的改革创新。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逐步推行普通高校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3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10.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国内一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是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二是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三是三大需求动力减弱。四是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

二、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目前我国产业技术水平整体偏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健全,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名牌产品,新兴产业带动作用还不强。二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基础不稳,第二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不快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不高,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不强。

三、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牢固一是现代农业建设任务艰巨。二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三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很不牢固。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的水平与城镇仍存在较大差距。

四、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一是财政收入增速放缓。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二是政府刚性支出

五、民生领域面临很多挑战教育领域存在一些热点问题。就业形势更趋复杂。随着经济中速增长成为常态,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发展还不平衡,社会保障长期资金平衡和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加大;医药卫生事业面临新的问题,总体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的矛盾仍比较突出。

六、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一是市场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有待改善三是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加快。

七、政府改革和建设需要加强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二是政府效率需要提高。三是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11.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你有哪些思考及体会?你对本门课程教学有何评价和建议? 思考与体会: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学习我对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了解我国的形势,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认识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俊杰今应适时务者俊杰社会历史大发展已决定了人发展大环境、大上限制约着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机率,影响具体,也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制定政策依据政策影响形势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发展目标结合自己优势定位自己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人目标制定切实行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断提高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理解力培养。其次青年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支重要力量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还华民族发展历程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青年知识层次较高具潜力有创造性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国家未来事关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国正面临着难得机遇和巨大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国内外环境所高校大学生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何纷繁复杂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现实价值与深远历史意义

评价与建议:1.缩减课堂人数

2.结合当前国际政治格局

3.上课多采用视频教学模式

4.增加互动环节,采取分组讨论形式或抢答提高同学积极性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

李绍先报告: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

一、中国面临国际形势变化及变化背后的原因

二、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个问题,中美关系的演变(急速变化)

2003之前,那时美国关注的是中国经济何时崩溃,共产党何时垮台。关于这方面的辩论很多。

在2002年召开十六大,2003年九届人大实现权力平稳过渡后,辩论的内容开始发生了变化,从中国能否崛起演变为认可中国崛起这个事实,是趋势。2005年之后关注的是崛起的中国将以何种形式影响世界,美国如何与崛起的中国打交道。

2005年9月份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在一次演讲中将中国定位为利益攸关方。2009年9月斯坦伯格在新美国安全中心(美国智库)演讲时提出美国要积极寻求中国提供战略保证,表明以下变化:

1)美国接受中国崛起事实,接受中国不挑战美国的承诺,认同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是中国最好的20多年,也是美国最好的20多年,中国的发展没有影响美国的发展。

2)希望中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不与美国唱对台戏 3)暗含希望中国继续走多元、开放、透明的发展道路

造成这一系列变化,有两个重大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1年的911事件与2008年9月15日爆发的金融海啸 2001年中美关系是战略对手,还处于战略对抗。2001年4月25日撞机事件中美关系跌至冰点。

同年的APEC会议中国曾担心美国总统布什能否来华,因为美国本来就对APEC不太感冒。但那年的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美国政府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也随之调整。那年的APEC会布什不但如期参加,还与江总书记进行了会谈,并召开了联合新闻发布会,这在中国外交人员看来,是超乎想象的。鉴于此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美关系的升温,我国在2003年之后提出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就是因为国际上形成了有利于中国崛起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形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货币格局发生变化,美元地位受到挑战。美元持续贬值,有专家认为美元还有20-30%的贬值空间,同时欧元上升,对人民币的期望值在上升。2)资本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在形成。(这个问题没听清楚)。欧美、石油美元、国家财富基金。

3)世界金融中心在发生变化:由纽约、伦敦向如上海、香港?转移。世界十大银行,中国就有5家。

基辛格博士在09年6月一次见面会上讲的一些观点:

世界形式发生了复杂和深刻的演变。

中国已经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同美国相比并不逊色同样举足轻重的作用。

俄罗斯在经济舞台上跟沙特阿拉伯发挥的作用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有大量核武器的沙特阿拉伯。

欧洲还远未成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实体。

日本不予考虑。

而随着中国印度的崛起,世界的中心正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

但美国的大国地位仍未改变。G20很重要。

美国提出G2概念,希望美中双方开展务实合作,但公开场合不宜大肆宣扬。而中国则将此视为对中国的捧杀。

基辛格还谈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长远看以金融业为支柱的消费型国家最难康复,而有工业基础的国家能通过转移市场实现复苏,因为物质的东西仍在。所以欧洲的德国能很快恢复,英国则比较麻烦。

美国经济GDP第三季度增长了3.5%,主要是经济刺激的结果,但必须注意到美国的两大麻烦,财政赤字和失业率高,所以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大。拉动美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不可能长期持久;内需,由于信贷过度,潜力小;外需:推动出口。两种观点:

1)总体上看,美国经济仍处于衰退的趋势,难以回到911之前的水平。53万亿美元的内外债太高了,是GDP的3倍

2)是相对的渐进的过程,布什时期年均2.2%的增长较快,占世界的比重下降7.7%;与此同时金砖四国中印俄巴西由8%增长到16%。

期货市场的份额从65%下降到52%,预计到2050年降到25%。

布尔津斯基(奥巴马的首席顾问)的观点,认为美国正处在第二次发展机遇期。第一次机遇期是布什克林顿小布什执政的时期,使美国成为超级强权国家,成为一个超级帝国(几年前的帝国论),军事上主宰海洋,无与匹敌,建有3000多个军事基地,绝大多数国家认同美国的领导地位。

但冷战后10多年的美国政策使美国并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个机遇,而是丧失了这个机遇。比如政治上树敌太多,与中东、俄、中、朝等,战略上出现困境。布氏认为美国丧失第一次战略机遇期的原因是美国的领导者能力低下所致: 老布什:想象力贫乏,评价D 克林顿:心有余而力不足,评价C 小布什:是灾难型的,有是非感和坚定的信念,但单边化,孤立,评价F 第二次战略机遇期给了奥巴马政府。美国正进入战略调整期,不能轻言衰落:

美国还有很重要的资源:美元,教育、科技,军事实力,以及强烈的自我调整能力。

如美国在70年代陷入越战泥潭,但75年撤军以后的十几年后消失的是另外一个超级大国(俄国)。

中国的一位经济学家胡安刚(音)预计:202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GDP列世界第一,达到30万亿美元。理由是中国两位数的增长将持续到2015年,后会以7-8的速度增长,加上人民币的升值,同时美国增长3%(这是很难达到的)。据说胡最近的预计是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的崛起挑起了一场发展模式之争。

现在的中东和非洲提出了向东看战略,学习中国,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化模式经历了上个世纪的两次挑战,一个是法西斯的挑战(世界大战),一个是共产主义的挑战(冷战),都取得了胜利。今天则面对着中国的发展模式的最致命的威胁。但中国的崛起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

1、外交方面,应急式外交使中国在处理一些新的国际问题时出现问题。中国还不习惯用全球眼光看问题,如中国的外交战略是什么?更多的是外交原则,而谈不上战略。

如2008年海军到索马里护航,最初提出的三不原则很难坚持,中国在海洋上需要扩张。

第二个问题:中国的周边环境: 狼烟四起。

1、东北:朝核问题,在朝鲜实际上已经有比较脏的核武器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六方会谈,如何推动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去核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朝核对中国是最大的威胁。而朝鲜政权的平稳过渡更加符合中国的利益。

2、西北:巴基斯坦,巴国内失败的形势越来越明显。奥巴马推出的阿巴新战略也是一个新的问题,要求中国在阿的问题上从补给方面提供帮助,如何应对?

3、南部:中印关系。印度和中国都在崛起,形式不同。印度的基础设施不行,但其在软实力方面走在前面:

1)完备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呆账坏账率极低 2)非常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3)软件业非常发达

4)高档服务业:金融业、金融外包 5)科技人才,科技创新

中印关系发展很难,边界问题是最难最大的问题,近期内很难解决。但辛格提出世界有足够的空间供中印同时崛起。

印度的问题:国人性格要么夜郎自大,要么自卑得一塌糊涂。

4、中缅

缅甸是中国通向印度洋的捷径。重要的战略通道:公路铁路管道

缅甸军政府在世界上认同率不高,中国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2010年将举行大选,还政于民。

问题:长期推行缅语的政策(印度文化圈),缅北少数民族聚集区(果敢区的震荡,与与旧中国有关的一些军事力量有深刻的渊源)(属中华文化圈)存在冲突。

5、越南:南海之争

中国与越南在意识形态上有共同之处,但存在不可回避的利益之争。

越南确定了向海洋发展的战略,越南的未来在海上,计划在2020年海洋GDP50%,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等。

回答一个学生提问时谈了中国的责任:

1、对外的援助,还远远不够,国际上认为应GDP的0.7%用于国际援助,中国做得还很不够。

2、中国资本在对外扩张(包括在非洲)还没有承担好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环境责任、道义责任。

在2002年召开十六大,2003年九届人大实现权力平稳过渡后,辩论的内容开始发生了变化,从中国能否崛起演变为认可中国崛起这个事实,是趋势。2005年之后关注的是崛起的中国将以何种形式影响世界,美国如何与崛起的中国打交道。

2005年9月份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在一次演讲中将中国定位为利益攸关方。2009年9月斯坦伯格在新美国安全中心(美国智库)演讲时提出美国要积极寻求中国提供战略保证,表明以下变化:

1)美国接受中国崛起事实,接受中国不挑战美国的承诺,认同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是中国最好的20多年,也是美国最好的20多年,中国的发展没有影响美国的发展。2)希望中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致,不与美国唱对台戏 3)暗含希望中国继续走多元、开放、透明的发展道路

造成这一系列变化,有两个重大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1年的911事件与2008年9月15日爆发的金融海啸 2001年中美关系是战略对手,还处于战略对抗。2001年4月25日撞机事件中美关系跌至冰点。

同年的APEC会议中国曾担心美国总统布什能否来华,因为美国本来就对APEC不太感冒。但那年的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美国政府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也随之调整。那年的APEC会布什不但如期参加,还与江总书记进行了会谈,并召开了联合新闻发布会,这在中国外交人员看来,是超乎想象的。

鉴于此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美关系的升温,我国在2003年之后提出我国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就是因为国际上形成了有利于中国崛起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形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货币格局发生变化,美元地位受到挑战。美元持续贬值,有专家认为美元还有20-30%的贬值空间,同时欧元上升,对人民币的期望值在上升。2)资本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三足鼎立的格局正在形成。(这个问题没听清楚)。欧美、石油美元、国家财富基金。

3)世界金融中心在发生变化:由纽约、伦敦向如上海、香港?转移。世界十大银行,中国就有5家。

基辛格博士在09年6月一次见面会上讲的一些观点:

世界形式发生了复杂和深刻的演变。

中国已经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同美国相比并不逊色同样举足轻重的作用。

俄罗斯在经济舞台上跟沙特阿拉伯发挥的作用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有大量核武器的沙特阿拉伯。

欧洲还远未成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实体。

日本不予考虑。而随着中国印度的崛起,世界的中心正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

但美国的大国地位仍未改变。G20很重要。

提出G2概念,希望美中双方开展务实合作,但公开场合不宜 大肆宣扬。而中国则将此视为对中国的捧杀。

基辛格还谈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长远看以金融业为支柱的消费型国家最难康复,而有工业基础的国家能通过转移市场实现复苏,因为物质的东西仍在。所以欧洲的德国能很快恢复,英国则比较麻烦。

美国经济GDP第三季度增长了3.5%,主要是经济刺激的结果,但必须注意到美国的两大麻烦,财政赤字和失业率高,所以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大。拉动美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不可能长期持久;内需,由于信贷过度,潜力小;外需:推动出口。两种观点:

1)总体上看,美国经济仍处于衰退的趋势,难以回到911之前的水平。53万亿美元的内外债太高了,是GDP的3倍

2)是相对的渐进的过程,布什时期年均2.2%的增长较快,占世界的比重下降7.7%;与此同时金砖四国中印俄巴西由8%增长到16%。

期货市场的份额从65%下降到52%,预计到2050年降到25%。

布尔津斯基(奥巴马的首席顾问)的观点,认为美国正处在第二次发展机遇期。第一次机遇期是布什克林顿小布什执政的时期,使美国成为超级强权国家,成为一个超级帝国(几年前的帝国论),军事上主宰海洋,无与匹敌,建有3000多个军事基地,绝大多数国家认同美国的领导地位。

但冷战后10多年的美国政策使美国并没有很好地抓住这个机遇,而是丧失了这个机遇。比如政治上树敌太多,与中东、俄、中、朝等,战略上出现困境。布氏认为美国丧失第一次战略机遇期的原因是美国的领导者能力低下所致: 老布什:想象力贫乏,评价D 克林顿:心有余而力不足,评价C 小布什:是灾难型的,有是非感和坚定的信念,但单边化,孤立,评价F 第二次战略机遇期给了奥巴马政府。美国正进入战略调整期,不能轻言衰落:

美国还有很重要的资源:美元,教育、科技,军事实力,以及强烈的自我调整能力。

如美国在70年代陷入越战泥潭,但75年撤军以后的十几年后消失的是另外一个超级大国(俄国)。

中国的一位经济学家胡安刚(音)预计:202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GDP列世界第一,达到30万亿美元。理由是中国两位数的增长将持续到2015年,后会以7-8的速度增长,加上人民币的升值,同时美国增长3%(这是很难达到的)。据说胡最近的预计是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的崛起挑起了一场发展模式之争。

现在的中东和非洲提出了向东看战略,学习中国,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化模式经历了上个世纪的两次挑战,一个是法西斯的挑战(世界大战),一个是共产主义的挑战(冷战),都取得了胜利。今天则面对着中国的发展模式的最致命的威胁。但中国的崛起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

1、外交方面,应急式外交使中国在处理一些新的国际问题时出现问题。中国还不习惯用全球眼光看问题,如中国的外交战略是什么?更多的是外交原则,而谈不上战略。

如2008年海军到索马里护航,最初提出的三不原则很难坚持,中国在海洋上需要扩张。

第二个问题:中国的周边环境: 狼烟四起。

1、东北:朝核问题,在朝鲜实际上已经有比较脏的核武器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六方会谈,如何推动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去核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朝核对中国是最大的威胁。而朝鲜政权的平稳过渡更加符合中国的利益。

2、西北:巴基斯坦,巴国内失败的形势越来越明显。奥巴马推出的阿巴新战略也是一个新的问题,要求中国在阿的问题上从补给方面提供帮助,如何应对?

3、南部:中印关系。印度和中国都在崛起,形式不同。印度的基础设施不行,但其在软实力方面走在前面:

1)完备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呆账坏账率极低 2)非常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3)软件业非常发达

4)高档服务业:金融业、金融外包 5)科技人才,科技创新

中印关系发展很难,边界问题是最难最大的问题,近期内很难解决。但辛格提出世界有足够的空间供中印同时崛起。

印度的问题:国人性格要么夜郎自大,要么自卑得一塌糊涂。

4、中缅

缅甸是中国通向印度洋的捷径。重要的战略通道:公路铁路管道

缅甸军政府在世界上认同率不高,中国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2010年将举行大选,还政于民。

问题:长期推行缅语的政策(印度文化圈),缅北少数民族聚集区(果敢区的震荡,与与旧中国有关的一些军事力量有深刻的渊源)(属中华文化圈)存在冲突。

5、越南:南海之争

中国与越南在意识形态上有共同之处,但存在不可回避的利益之争。

越南确定了向海洋发展的战略,越南的未来在海上,计划在2020年海洋GDP50%,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等。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

2014-2015学年形势与政策考查题

西方国家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包装后,夹杂在错综复杂难以分清的文化系统中对中国进行渗透,从而使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在内容、名称、方式和过程上带有很大的隐蔽性。这种隐蔽性渗透更难以觉察,是导致中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混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淡化的重要原因。化解的途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综合利用多种策略和手段,全方位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我认为实质上可以分为两种方式:直接渗透和间接渗透。

一、直接渗透。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网络信息等媒体对于这种方式直接宣扬西方意识形态,大肆宣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优势和特点,且舆论丑化马克思主义,直接西化大学生行为方式与意识形态,但这种方式一般会引起民族的警觉性和抵触,通常也会受到官方的镇压和封杀,一般效果不是特别大。

二、间接渗透。这种间接渗透的方式有很大的隐蔽性,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被渗透,其名称、内容、方式、过程都很隐蔽。如名称把资本阶级意识形态包装成“大众文化”等。内容不可以直接渗透就分散在各个领域,除纯技术量化科学外,西方引进的学科不可能不涉及意识形态渗透。其间接方式多种多样,如文化学术交流,大学生课堂教学,利用媒体间接宣扬资本阶级意识形态,淡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现今我国进入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新形势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机遇,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与新情况。眼下不是闭关锁国也不是敞开胸怀接纳,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关键还是要加强自我民族意识形态建设,巩固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确保国家和执政党的主导地位不被动摇,且积极引导大学生和社会群众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真理,坚定立场,坚定主流意识形态下才可吸收他人优点完善自我,否则渗透后就是迷失自我„„

在这些基本原则问题、重大政治是非问题上,我们要旗帜鲜明,对错误思潮和言论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如果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保持一团和气,放弃思想斗争,那就只是形式上的统一而不可能是真正的团结统一。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切实加强自身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培养,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意识形态研究者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定捍卫者!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

去年沸沸扬扬的杭州80后飙车撞人事件,让社会对80后的信任和期望降低到谷底。最近25岁的旅日留学生在要钱无果的情况下向母亲连刺9刀,又让人们唏嘘不已。诸如此类80后的不良信息暴露在大众面前时,当一幕幕惨剧不断上演时,社会对这个年轻的群体似乎更多的是质疑、不信任和失望。所以当29岁的周森锋担任湖北宜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关注的背后,更多的则是来自社会舆论的“习惯性质疑”。

诚然,80后多为独生子女,一面享受着改革春风带来的丰硕物质成果,一面又存有与父辈们差异很大的价值观、人生观,往往被冠以“垮掉的一代”。加之社会上的确有一批80后的行为令世人失望,所以,种种质疑和不信任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党的年轻干部,特别是一批批逐渐走上台前、进入领导行列的80后年轻干部,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业绩来回应社会上类似“周森锋事件”的质疑、改变社会的“偏见”,如何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肩负起人民群众的期望。笔者认为中组部的培训班固然能帮助年轻干部锻炼能力、提升素质,但是凡事都由内因起关键作用,所以年轻干部只有自我加压,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才能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毛主席曾经说过: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充分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如果不在日常加强学习,往往就不能顺利开展工作。虽然很多年轻干部具有较高学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是走出校门,迈向社

会,知识更新太快,新情况层出不穷,原有储备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需要,更重要的是新的知识还亟待拓展学习。例如如何探索创新新形势下社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就是一门在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亟待工作中摸索学习。所以对年轻干部而言,一方面要巩固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更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仅靠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工作需要,社会实践中有更多鲜活的、有益的知识需要年轻干部去发现、去挖掘。现在大多数年轻干部是“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入机关门的年轻干部),他们朝气蓬勃,他们信心满怀,但缺乏的是群众工作经验,特别是一些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干部,缺乏对基层最基本的了解,往往干事情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上却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适得其反。所以,年轻干部应该多到基层实践,多到农村锻炼,听群众的迫切愿望,看基层的百姓疾苦,建立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并将这种感情内化为工作动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应该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放心”,让舆论另眼相看,才能担负起国家的重任,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盼

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青年一代要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 ,就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建树的人。希望青年们树立远大理想。青年富有理想 ,而真正远大的理想 ,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 ,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奋斗中 ,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 ,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 ,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就应树立远大志向 ,并且要为实现这个志向而顽强努力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 ,都不改初衷 ,矢志不渝。希望青年们坚持发奋学习。当今时代 ,信息交流日益广泛 ,知识更新大大加快。形势逼人自强、催人奋进。青年要跟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 ,就......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特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改革开放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特区大学生价值观念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一直得到广泛的关注。一方面 ,出现了许多冲破传统樊篱、切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 ,价值观问题也相伴而生 ,由此价值观教育呼声骤起。纵观这些年的相关研究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新” ,肯定与褒扬多于否定与批评。有些调查报告流于对现状的描述 ,不愿作应有的价值判断;有些调查报告在设计问卷时 ,对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要么作过于狭窄的理解 ,要么作漫无边际的扩张;有些研究对那些明明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 ,或者采取“自有历史评判”、“自有客观评说”之类的态度待之。这些倾向对正确把握大学生价值观的是与非、良与莠、进步与倒退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价值观教育是不利的。一些对特区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研究也存在这种倾向。价值观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 ,它包括人们对人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及其特定事物的定义(价值)的评价、态度和选择行为取向时所依据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准则或尺度 ,核心问题乃是以什么为本位(或出发点)来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由此......缅怀烈士 继承遗志 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缅怀和纪念革命先烈!这里长眠着几十年前用自己的生命最直接、最激进也最令人感动,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人。他们牺牲在新中国的朝阳已经升起的清晨。就义的他们或许还末能表达最后的理想,还末能在枪声中留下最后的纪念。他们遵循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道德准则。先烈们虽然离我们远去近半个多世纪了,但是,先烈精神,殷殷在怀,不敢忘怀。为了我们今天这样的时代,先烈们用自己的行动,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他们用自己的热血,浇灌着人民的幸福之花;他们用自己宝贵生命铺就了通往胜利的革命道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同样是在这块土地上,从历史的风尘中又走来一代奋发有为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烈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永远跟党走。我们要学习烈士艰苦奋斗、顽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我们要学习烈士勤于学习、不倦探索的求知精神。我们要以这种精神来求得最先进的知识、最先进的生产力,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永远跟党走,就要求我们青少年强化责任意识。从前人手中接过接力棒的青年一代,应清醒地认识到,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旧是任重而道远,面对21世纪更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肩上的压力更大、责任更重。我们一定要立志成为有责任感的一代青年,成为无愧于先辈的嘱托、无愧于党的关怀、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的一代。永远跟党走,就要求我们刻苦学习,力求有所作为。面对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练就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真才实学,并在实践中不断经受磨炼,提高自身技能,从而把爱国情、报国志真正落到实处,成为一代有作为的青年。我们相信,历史也将会把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连同它的创造者

再一次塑在纪念碑上,我们将以此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代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

而只要头脑清醒,敢于正视现实,我们就不难发现自己与世界的差距,特别是和发达国家比较,我们就更清楚自己的落后——如今中国GDP仅占世界总量的3.28%,只占世界头号强国美国GDP的11.38%;而正是差距让我们被动挨打,差距令我们蒙受巨大屈辱: 1996年台海危机、1999年中国驻南使馆被炸事件、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等……

是啊!生产力水平不提高,经济不足够发达,综合国力不足够强,我们就不可能真正言强,就不可能理直气壮地和压制我们的国家说“不”,中华民族脸上就不可能露出真正自信的笑容。

正是基于此,在十六大报告的第三部分,江泽民同志充满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的字里行间给我们一个震耳发聩的告诫:“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联想当今世界格局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晚发型现代化国家所处劣势让我们感受到切肤之痛,进而体会到江泽民同志“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的深意,对于曾经有着灿烂文明史的中国人来说,促进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和历史使命难道还不能引发我们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赶超意识吗?

奋起!赶超!在危机四伏的国际环境,“不进则退”当代中国青年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与历史责任不亚于在枪林弹雨里出生入死打江山的革命前辈;所面临的挑战也不亚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建设者们。

面对历史,展望未来,为中华之崛起、民族之复兴,为不负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青年的庄严使命,我们须与时俱进,勇敢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用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走出封闭、单

一、狭隘、僵化,走向开放、多样、宽容、活跃,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我们继往开来,任重道远!

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青年一代要承担起这个历史责任 ,就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建树的人。希望青年们树立远大理想。青年富有理想 ,而真正远大的理想 ,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 ,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奋斗中 ,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 ,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 ,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就应树立远大

志向 ,并且要为实现这个志向而顽强努力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 ,都不改初衷 ,矢志不渝。希望青年们坚持发奋学习。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

青春的步履匆匆,或许从未想过下一步的转向。然而,在感慨时光飞逝的今天,你是否真的在意青春的色彩,是否真的诠释青春的内涵,是否真的发自内心为青春喝彩?

习主席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去了北京大学,在这所承载中华文化兴衰、历史流变的百年学府中,习主席的到访为青年的成长再次指引了新的风向。他表达了作为青年一代的当代大学生,应“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可见青春的壮美、可听青春的赞歌、可感青春的风采!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长期以来,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各条战线上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也坚信,在这样富有影响的高等学府带动下,更多的有识之士将肩负重任、开拓创新、引领未来!

习主席在讲话中还对广大青年寄予希望,希望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大学阶段,“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有老师指点,有同学切磋,有浩瀚的书籍引路,可以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

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

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从习主席深入浅出的讲话中不难看出,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应脚踏实地、着眼未来、立足自身、报效国家,在当代新时期下绽放最美的光彩,让我们为青春喝彩。在整个会议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历程,也说明了青年朋友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每个时期的领导人都对青年朋友寄托着深切的希望,毛泽东赞扬青年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邓小平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要发达的希望之所在;江泽明同志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要求全党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从此可以看出,广大的青年朋友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在面对重大的抉择中,青年朋友都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广大青年确实是我国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确实是值得信赖的。

作为一名青年,一名大学生,更应该学会学习,学会进取。首先我们应该坚持学习,同时要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取长补短。其次,要会学习。学生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继承着和传递者,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

无论是各行各业的青年,在祖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美好的明天一起努力。

下载形势与政策[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形势与政策[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形势与政策

    读《马克思传记》有感 最近读了《马克思传记》后,有了很多的感想,当然也对马克思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马克思的一生也是他思想形成的一生。思想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

    形势与政策

    我国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摘要:城镇化是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也是我国未来发展最大的增长引擎之一。城镇化是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

    形势与政策

    民以食为天,食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关系到人的生存和身体健康。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食品供给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品种丰富, 数量充足,供给有余。在满足食品数量需求的同时......

    形势与政策

    成绩: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对策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授课教师:潘启娇院系:英语学院 年级:2011级 姓名:韩紫姗 学号:110110101我相信对于中国人来说,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

    形势与政策

    2010年~2011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论文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电子08-1 指导老师:周汉杰 姓名:蔺张全 学号:08034040120 成绩:回眸十一五,憧憬十二五 【摘要】......

    形势与政策

    3.试述中国梦的主要蕴涵和实现路径。 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在于实干。只有行动第一、实干第一,才能为“中国梦”照......

    形势与政策

    二、简述当今大国关系的变化趋势,并谈谈大国关系的调整对世界格局影响的体现。 答:回顾一年来的形势发展,可以看到世界格局呈现了明显可见的变化。一方面,美国由于深陷伊拉克战......

    形势与政策

    会议召开 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将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会议前瞻 中共历次四中全会多聚焦于党风建设,而即将召开的十八届......